报道主题

2024-05-22

报道主题(精选十篇)

报道主题 篇1

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指一段时间内,围绕对国家、地区、对广大人民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题材来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新闻报道。这样题材的宣传报道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必须要求媒体要站得高、看得远,宣传报道要做深做透做强。作为地方性广播电视台的福州台,通过建立“重大主题宣传策划运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重大主题报道,如“5、18”、“新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等,不断积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运作能力。通过运作和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重大主题报道的“谋篇布局”主要就是要做到“围绕主题提炼最佳的立意、开展独具匠心的策划,以及多样化的组合报道形式”。所以说,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的水平决定了广播电视台的办台水平和社会舆论引导的把控水平。

一、主题的立意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灵魂

立意是整个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灵魂。在一个重要新闻事件中,往往可报道的题材和角度很多,媒体必须对新闻事件进行详实地研究、分析、调研,以及对材料进行集纳筛选,去粗取精,提炼出最佳的报道立意。与普通新闻报道不同,重大主题报道立意要重大、深刻;起点要高,体现思想性;要接地气,体现典型性;要关注民生,体现社会性。它既包含所反映的新闻事件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媒体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认识、判断和评价。

福州广播电视台在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报道,从近年来福州改革具体实践出发,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进行全面的“谋篇布局”,经过对生产供给端的前期调研,采访一些企业、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提炼出“福州实践创新与困惑”立意。应该说这个立意新颖、深刻、高远。

(一)立意高起点

重大主题报道立意如何做到站位高,舆论传播的社会效果好?核心在主题立意的提炼。如果主题立意不佳,缺乏深度,就无法起到真实反映整个新闻事件,无法深入事物的本质,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有时还可能造成反作用,发挥不了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目的。因此,媒体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切入点,对主题立意的把握必须站位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全局高度上确定最佳的选题立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称为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以“福州实践创新和困惑”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就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改革大背景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推动福州经济发展重要改革思路和举措的主题性报道,报道核心在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理念对福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新视野、新角度、新的方法论。

(二)立意接地气

接地气是主题宣传“三贴近”原则的实践性要求,主题宣传立意接地气关键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要体现地域性。立意只有接地气,才能从中发现典型、挖掘典型、选好典型,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激发受众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增强亲和力;才能使主题宣传不会是“高音喇叭”的刺耳,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入心入脑。立意接地气要求重大主题报道要反映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因此在“谋篇布局”时,要把主题报道的重点和视点确立在基层,要接地气,而不能“空对空”。2016年是福州市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从福州的具体实际出发,挖掘能够体现立意的典型素材,在《福州新闻》开设专栏,重点报道福州如何围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如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反映福州通过供、求两侧结合的科学调控,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立意关注民生

新闻宣传的本质是引导社会舆论,是“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重大主题报道在谋篇布局中只有做到以服务人民为导向,才能达到最好的舆论宣传效果。立意关注民生,就要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处入题,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上破题,在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上解题。立意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避免报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才能避免高高在上、说教口吻。今年福州广播电视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报道,以民生为切入点,以企业、基层的典型事件为支撑,我们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采访,反映党委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判断和治理思路,为我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二、独具匠心的策划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核心

策划就是“要有计划、有打算、运用谋略,然后综合实施运行,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2]。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总结到,重大主题报道能否成功的实施,关键在于媒体的策划。策划是对谋篇布局“战略”构想向具体操作的“战术”实施。没有好的整体策划,就不会有新闻内容资源的整合应用,就不会有新闻媒体载体形式的整合应用,就不会的新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的整体效力。策划可以使重大主题报道时具有自身媒体的鲜明特色、独到的影响力,并使经过匠心独运策划的主题宣传报道成为精品。所以说,独具匠心的策划是主题宣传“谋篇布局”的核心。

比如2016年福州台推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就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生态文明发展观,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策划,通过叙事、特写、评论、综述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报道福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成就、新理念、新举措、新引擎。整个主题报道策划精准、典型生动,闪烁着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美感;有高度、有深度、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都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在实践中,主题宣传的策划必须把握“四个要”:

(一)策划要把握时机

普通新闻报道讲时效,重大主题报道更要讲究时效。好的重大主题报道只有在好的时机编排播出,才能形成舆论焦点。因此在确定主题后,媒体要遵循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对重大主题报道做超前性思维判断,寻找最佳时机安排制作与播出,以期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中,我们把握的时机就是在福建获批全国首个生态示范区两周年之际推出一组系列报道。选择这个时机,主要是对两年来福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福建前头做个有针对性的总结,理出一些在全国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理念和案例,对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对有关信息进行集纳、研究、调研,从全局的高度,对该新闻事件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合理调整采访力量和采访重点,保证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体现了主题宣传的新闻价值。

(二)策划要实事求是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因此我们在策划的时候,首先在基调把握上要紧扣“实事”,即尊重事实,其次在方法运用上要紧扣“是”和“求”,即要宣传报道要遵循新闻原则和规律,要在尊重事件事实、事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方向等方面做出有预见性的判断。绝不能为了策划而策划,虚张声势,只为迎合受众的需求,违背新闻规律,小题大做,推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报道,甚至炒作,制造假新闻。为了做好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报道,我们对选择采访的案例、采访的地点、采访的对象都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策划,力求推出的报道能够有影响力、有穿透力。比如,在案例选择上我们以闽清县陶瓷业的转型升级为例,在采访对象上我们选择了福州市观鸟协会的会员,等等,使得策划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策划要讲求独家

独家是策划的最重要的元素。作为媒体,要追求独家报道,避免人云亦云。在新兴媒体发展的今天,许多新闻线索共享,很难做到从源头上独家,所以这就要求媒体在“谋篇布局”的时候,策划视角要独特、报道策略要灵活生动、报道的内容和信息量要更丰富,报道形式在当地众多媒体中要更特别,真正体现“独家见解”。比如在策划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们注意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这显然是摆在政府面前“两难”的问题。要想做独家,就必须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新的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因此我们结合福州部分县市先试先行的实践,运用辩证的观点,制作了永泰县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独家报道。

(四)策划要追求创新

创新是策划的生命力。因为重大主题报道是个系统工程,所以媒体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策划,包括标题、片头、宣传带、包装、文字等方面;对报道的形式提出要围绕内容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策划,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中,为了更好的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展现福州湿地、栈道的“美”,我们在策划中对现场电话连线、记者现场评论、主持人旁白、采访对象同期声应用等都作了要求,以多样性的传播元素力求实现报道更具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更好地为立意服务。我们抛弃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模式,画外音少、同期声多,少用主持人解说,用典型音响、典型画面刻画细节,讲述现场真实的图景等,既强化报道的情感张力和现场感受,又体现了传统主流媒体主动求变、求新的创新姿态。

三、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

要想使重大主题报道能够成为一个时期的舆论中心,媒体主题宣传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立意和策划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报道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报道,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从而实现主题报道广度与深度的结合,真正做到以报道手段的多样性为立意、策划的“灵魂”“核心”服务。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采取什么样的组合报道方式,取决于媒体对新闻事件深刻内涵的理解,越是题材重大的主题报道,所采取的组合报道方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因此,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是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操作层面的具体要求,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福州广播电视台2016年策划的“新区建设”系列主题报道,就采取了系列式、递进式、延伸式等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这些组合报道方式推出让受众更清晰、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报道的主题,效果明显,也使受众能够透过现象寻求本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群众多从大局看问题,真正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场”的功能。

(一)系列式组合报道

系列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角度问题。从报道角度出发,就是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它的组合模式为“一点多面”,“点”即重大主题报道的立意,“面”即系列式组合报道的角度。作为重大主题报道,它的报道角度选项具有多面性,这就为媒体围绕新闻事件的本质、受众、以及媒体的属性精心选择角度进行“谋篇布局”提供了可能。2016年,福州市委提出了“福州新区建设年”设想,福州台围绕“新区建设”这一主题,从“新目标”(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新格局”(四区交汇叠加)、“新成效”(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引擎”(关于推进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思考)四个报道角度精心谋划组合。该组合报道多角度切入主题,避免了时政报道的枯燥、单调,更加迎合受众的需求,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递进式组合报道

递进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深度的问题。集纳有关新闻事件纵向方面的信息,由事件的表象入手,层层递进、深入,揭示事件本质,报道才有深度。递进式组合报道模式“由浅入深”,针对新闻事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小见大、环环相扣。比如在新区建设主题报道中,福州台为了做足“新目标”主题报道,推出了“实力篇”、“活力篇”、“魅力篇”三组组合报道,从福州的硬实力,到软实力,到体制、机制,深层次、宽领域展示福州建设新区的信心和决心。三组组合报道中,围绕“新目标”摆事实,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及采访对象,由表及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层层递进,对福州新区建设新目标展开深度解读。该组合报道主题深刻、有很强的典型性、思想性,为福州新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延伸式组合报道

延伸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广度的问题。从报道的广度出发,就是要求媒体在“谋篇布局”的时候,要触类旁通,将报道的触角延伸到其他相关的领域及可以触达的关联新闻事件。延伸式组合模式为“由此及彼”,通过对新闻事件横向信息的组合、对比,从而实现新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引导受众从宏观和微观来看待事物发展变化,构成了延伸式组合报道的广度。在新区建设主题报道中,福州台为了做好“新格局”主题报道,立足新区建设,辐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从“四区叠加”的战略高度,抒写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福州台通过深入福清市、长乐市、马尾区和仓山区等福州新区核心区一线采访,推出了“福清引领新区发展”、“魅力仓山谋突破”等组合报道,全面展现福州在新区建设中的火热场景和良好态势。

综上所述,媒体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研究,就能让重大主题报道的立意、策划、组合报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报道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从而“实现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5]

参考文献

[1]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吴灿.策划学[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4.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成人仪式主题班会报道 篇2

时间:2011/12/28

主题:成人仪式

主持人:陈子俊、孙惠

参会人员:09软件高全体成员

主要内容:

今天在09软件高级班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主题班会。十八个春秋,十八个冬夏,他们已经走出美丽的童话,他们开始走向成熟和潇洒。让天空作证,让大地做证,他们曾在十八岁时许下的金子般的诺言。让他们面对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放声高唱国歌吧。十八岁不只是时间的概念,而更是人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十八岁不只是意味着可以独立自主,而更是意味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看,十八岁,他们已站在成人的舞台。上台的是本班即将会有可能转三年的朱丽丽和孙慧,她们即将会离开这个和睦大家庭,她们有些不舍,她们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感动,和宿舍人员的关系,即使分开,即使离别,当初的友谊永远铭记在彼此的心中,即使匆匆擦身而过,也会闪出明亮的光华。她们即将与我们离别。胡晓雨同学上台唱了首歌曲,唱出对她们即将离去的那份不舍,那份牵挂,一曲终了,同学们纷纷上台诉说心里的话,新转来的几个同学到09软件高级班,他们也说出了自己到这个班级的感言。最后,同学们全体起立,纷纷举拳,对着国旗宣誓:“在此正式成人之际,我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履行公民权利,承担社会义务。人民幸福为先,国家利益至上。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勤勉奋发有力,不负人民厚望。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这天,他们都经历了成人礼,长大了。

浅谈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篇3

这些系列报道具有采访线长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本着让事实说话、让过程说话、让当事人说话的原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鲜明地反映出新闻所必须表达的立场和思想。

重大主题报道有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立意,用多角度、从多层次来展开事物的方方面面,并反映事物矛盾的起因及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报道,其选题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思想性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同时,它还必定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合肥晚报近年来组织重大主题报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精心策划重在参与

加强新闻创新策划,吸引读者对新闻媒介的关注和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全过程的参与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合肥晚报》组织的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来看,大多是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几乎每天有见报稿,而且参与人数多,除派出多路记者采访外,有时还请一些读者代表来参与。这样围绕一个主题,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反映和深化主题,没有强有力的精心策划势必成为散沙一盘。而要精心策划必须策划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一致;必须广大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密切配合;必须新闻单位与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的互动。

2002年春节,合肥晚报在全国率先提出“为农民工讨工钱”,并开辟了专栏,连续一个多月,报道了众多农民工因讨不到工钱无钱返家过年的困窘。在合肥晚报的呼吁下,这一年报纸先后为300多农民工讨回了工钱。这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重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专门刊发了合肥晚报为农民工讨工钱的报道。此后每到年底全国各新闻媒体都行动起来,为农民讨工钱摇旗呐喊。

还有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合肥晚报开设专栏,记者一个个地方找寻“合肥与邓小平”有关的新闻,《“傻子”深情念小平》《我是刘邓大军“后生”》《“口丫头”的小平缘》等,在推出邓小平百年诞辰专题后,合肥晚报还推出系列报道“小平光辉沐浴‘小平’”——走访名叫“小平”的人,记者为了采访“小平”,走遍了合肥各个角落,找寻“小平”,这样的策划非常具有历史感又具有人情味。

像这样的优秀策划,合肥晚报举不胜举,比如2002年9月,包河区新河埂小区居民反映,有人在住宅楼里开办学校扰民。接到报料后,记者对该学校、学生家长、教育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引出了打工者子女上学难的话题,并率先报道了首家受人欢迎却不合法的打工者学校。随后记者又从校方的办学初衷、打工者的需求、教育部门的态度及法律赋予适龄儿童享有教育权利等方面进行了报道,使打工者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享有同等的就近入学、平价入学权利。基于此组报道写出的《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二、高屋建瓴强化主题

大型主题报道是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大型主题报道中的全局观念,更多的必须要从政治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合肥晚报》2008年2月28日《申亥之雪》四个版是对探索性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因果来分析如何直面雪灾危机。本报没有人云亦云的将雪灾“归结”为没有应急机制和所谓全球气候变坏导致雪灾上,而是更深层次的以《越现代化越脆弱》为题进行挖掘。报社在做这组报道之前,就提出一个主题,“像此类的大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有,而且在农村不通电、不通交通的境况常有,为什么那时没有全民皆慌?”就因为这一理性思考,让整个报道在所有其他媒体有关雪灾的报道中显得独树一帜。

三、凝聚人心锻炼队伍

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的过程,也是一次凝聚人心锻炼队伍的一个好机会。

如《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这组报道,记者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好的新闻眼,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接到一个普通的热线电话时,能进行“发散”和“碰撞”思维,并深入采访,才能形成后来这组深度报道。

艰苦的工作作风的培养来自于一线的深入。如果长期在“坐着椅子等帖子,住进宾馆写稿子”这种工作状态下组稿发稿,就减弱了深入第一线的勇气和动力。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磨炼人,一是没有现成的模式,二是没有舒适的采访条件,往往是记者们在街头和基层单位辛苦搜寻的结果,没有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过硬的采访作风,要完成这样的采访是难以想像的。

综上所述,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能以它较大的影响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根本原因是它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而权威性和指导性又是建立在党报不断创新、不断探讨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的目标。■

报道主题 篇4

20年过去了,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 森工把治危兴林和天保工程的目标变成了现实;20年艰辛探索, 换来了森工历史性的重大转变。

今年是森工林区开展治危兴林行动20周年, 为全面展示森工治危兴林20年的发展变化, 《黑龙江林业报》组织开展了“纪念治危兴林20周年”报道战役, 报道战役历时一个多月, 在有限的时间里, 《黑龙江林业报》组织刊发稿件近百篇, 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现结合这次主题报道战役, 就主题报道战役的组织和实施谈一点体会:

一、新闻策划: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

要组织和实施好主题报道, 新闻策划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策划是新闻发展的需要, 好的策划能让新闻价值最大化、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精心策划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制胜之道。新闻策划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去进行具体的操作、策划, 让报道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

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优势主要来自于森工林区, 稳定的生态、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农林牧副渔的稳步发展都得益于这片大森林。林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势必会动摇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粮食基地的地位。20年前, 在面对森工利益和生态安全上, 森工总局党委思想坚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在全系统启动了大规模的“治危兴林”行动。森工总局从大局出发, 主动调减木材产量, 换取森林资源的休养生息。

今年是森工林区治危兴林活动开展20周年, 这种报道很容易做成成就性的文章, 成为各方面成就的总结, 而缺乏现实的意义。《黑龙江林业报》在纪念治危兴林20年报道开始之前的几个月, 报社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制定报道计划, 并经多次讨论后确立了这组报道的立足点———从生态的高度来全面总结森工林区治危兴林20年的成就。森工林区治危兴林20年, 不单单是经济上走出了低谷, 更重要的是走出了一条具有森工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 走出了一条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曲折道路。黑龙江森工肩负起了由木材生产为中心到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重任, 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一立题就让这组报道更深刻也更有现实意义, 让报道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高的起点上。

主题确定后, 下一步是详细策划。包括报道大体要写多少篇, 每一篇是什么内容, 可起什么题目, 采访范围, 需采访的人, 分工由谁来完成等等, 都策划到位, 形成详细计划。《黑龙江林业报》在纪念治危兴林20年开始之前就研究制定了详实的《纪念治危兴林20年报道计划》和《20年治危兴林20篇特别报道采访计划》, 对各版面栏目设计、稿件安排、记者采访分工都进行了精心安排。决定在一版开设“20年治危兴林20篇特别报道”, 分为《木材生产篇》、《林产工业篇》、《营林事业篇》、《多种经营篇》、《森林旅游篇》等20篇特别报道, 重点是写全系统全战线的变化, 是面上的变化。在二版开设《治危兴林20年说变化》专栏, 重点是写基层单位写林业局、林场所的变化, 写点上的变化。在三版开设《感受治危兴林20年》突出反映治危兴林20年给林区职工群众精神层面带来的变化, 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这样各版就围绕一个主题而又各有侧重的展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心安排, 让这次的报道战役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 忙而不乱。

二、新闻写作:要厚重更要亲和力

一说写主题报道, 我们常常容易取宏观视角, 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 不是理论决议, 就是资料数字, 说古讲今, 面面俱到, 大得让人摸不着边际, 使文字缺乏亲近性, 让人不想看, 看不懂。其实越是大的主题报道, 越不能高高在上, 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做到可读可亲可信, 这才能切实提高引导力和影响力。要用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的叙事, 用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的描写带给读者真实与感动。报道要深入普通百姓生活, 写他们的所知所感, 才能让人容易接受和感知。

治危兴林20年带给森工林区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这种成就报道写不好就容易成为数字堆积, 冷冰冰、干巴巴, 缺少吸引力。《黑龙江林业报》在组织治危兴林20年报道时除了在一版重点推出了“20年治危兴林20篇特别报道”这组具有思辨色彩的系列报道外, 还在二、三版开设了“感受治危兴林20年”“亲历治危兴林20年”“治危兴林20年说变化”等小栏目, 这些栏目的稿件短小、精致, 从百姓身边的事情说起, 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写起, 滴水映日, 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 用百姓直接感知的事情来反映森工20年的巨变。这里有展现普通职工20年生活变化的《刘贵芹的幸福三级跳》, 有《伐木英雄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有今昔对比的《今非昔比看林区》《依旧青山新坦途》, 这些稿件不是干巴巴地罗列数据, 不是枯燥地复述做过的工作, 而是生动地反映发生在生活中的变化,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有故事、有细节、有信息量, 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 也让这组报道更真实更吸引人。

当然对于主题报道, 我们既要注重通俗易懂, 也要注意深度的开掘。如果只有这些事件性的报道而没有理论和思辨, 很容易让报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要求在报道中不能就变化写变化, 更要分析这变化背后的成因, 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注重理性分析, 赋予报道更深的理论内涵, 增强报道的思辨性,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理念, 引导读者对表层的事件和现象进行理性思维, 报道要有思辨、有立意、有分析、有判断, 要从事物的表层拓展向深层, 从事件拓展向认知, 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 事件与人的联系, 引导读者进行积极的思考, 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功效。

《黑龙江林业报》纪念治危兴林20年系列报道在感知生活的同时也没忘思索生活, 在“20年治危兴林20篇特别报道”栏目中我们推出了20篇具有深度思辨性的文章, 《生态建设:从砍伐木材到生态保护的全新蜕变》揭示的是森工人如何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这转变背后的深层意义。《天保工程:再造龙江秀美山川》重点揭示了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森工发展的重大意义……这20篇文章站在加强生态保护的高度、站在整个林业发展的角度从森工20年的发展变化入手, 深入分析了这变化背后的成因, 这变化带给我们的思索, 揭示了林业如何走好发展之路。

这样整个纪念治危兴林20年报道就既有了血肉又有了骨架, 丰满而立体起来。

三、新闻版面:突出的才是要强调的

组织实施主题报道, 不仅要重视内容上的吸引力, 还要兼顾形式上的亲和力、视觉上的冲击力, 对于主题报道, 我们一定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让重要的报道不但在内容上, 在形式上也“重”起来。

《黑龙江林业报》在刊发纪念治危兴林20年这组报道时, 注重运用多种编排手段, 突出宣传主题, 千方百计把该突出的突出出来。在处理这组稿件时, 编辑们不但用醒目的标题把报道刊发在显著的位置。还运用增大报道区、使用大字号刊头、套色、铺网、圈线、变换标题字体及正文区字体等多种编辑手段, 浓墨重彩突出这组报道, 增强了报道的效果。特别是栏题, 我们没有像平时一样把栏题放在文章尾部, 而是利用套色, 醒目地放在文章标题上面, 让读者拿到报纸,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治危兴林20年的特别报道, 同时各版之间相互配合, 围绕治危兴林20年这一主题, 各有侧重从不同层面对事件进行报道。《黑龙江林业报》还对各版治危兴林20年的栏目进行了统一设计包装, 形成统一风格, 统一形象。通过各版的配合立体化地展现了报道主题, 形成报道的强势。

四、协同作战:团结就是力量

对一家媒体来说, 要组织一场大的主题报道战役, 没有整个媒体内部的通力合作, 没有统一的组织、策划, 没有各部门的通力配合, 如果只靠记者去采去写, 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有分量的主题报道从发现问题到策划、组织报道, 再到版面体现, 需要各个环节多个部门的全力配合, 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需要进行跨版组织, 在大主题之下, 各版各有侧重的组织稿件展开报道, 才能突出共同的主题。

《黑龙江林业报》纪念治危兴林20年报道一开始策划就是在报社领导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 各个部门打破分工、通力协作, 一部分记者负责深入一线采访, 编辑和部分留守记者则在后方搜集资料。由于治危兴林跨度长达20年, 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搜集整合, 这任务就落在了留守人员身上, 同时设计刊头、安排版面、组织稿件, 后方人员也在紧锣密鼓的忙碌着, 报社领导亲自负责统筹各部门和稿件的最后把关, 有时一篇稿件要反复六七次, 领导就和大家一起坐下来, 认真研究, 从什么角度切入, 背景材料的取舍, 文字的运用, 集思广益。一篇稿件常常是几起几落的反复, 最后才能定稿。

《半期总结》主题班会报道 篇5

在2013-5-10利用下午体锻课时间,初一(8)班开展了一堂有关《半期总结》的主题班会.课上通过放幻灯片大家看到了自己半期以来的种种表现:

1、半期考考试情况,特别陈玲美同学语数英政史地生各科个个板上有名.2、在看到了我们前一期不错的表现后,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班存在很多问题,如:学习风气不够浓,常规不够到位,作业缺交等,为此老师指出今后的表现目标。

以微见著,短消息报道大主题 篇6

关键词:创优 视角创新 手法创新 巧用音响

在前不久的江苏省广播新闻奖评选中,笔者采写的短消息《首批83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平安回到家乡》得到评委的高度肯定,荣获一等奖。评委的意见是:该报道以独特巧妙的视角、精短简洁的篇章报道了引发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重大焦点主题。该报道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迅速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转播,新浪等多家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同时还被多家中央媒体后续报道引用,在众多同类报道中独放异彩,彰显出精短消息报道重大主题的独特魅力。

回味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创新视角,以求异思维提炼重大主题

2012年2月中旬,利比亚局势突变,发生严重骚乱。一时间,如何保障在利外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当时,中国有3万5千多名公民在利比亚工作、生活,他们的安危不仅让祖国人民时刻牵挂,也牵动着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神经。灾难面前,中国首次动用海、陆、空全方位力量快速、高效撤侨,体现了“中国决心”、“中国力量”和“中国情怀”。2月24日,作为首批撤回国内的83名海门大众建筑公司的工人先后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并在上海浦东机场汇合,下午他们将乘坐大巴返回家乡江苏海门。得知这一消息,笔者作为驻地记者敏锐地预感到,这是一条重大新闻,虽然海门不是他们历经艰险回到祖国的“第一落点”,但却是江苏的“第一落点”,同样具有“爆炸性”。下午3点,笔者和一些媒体记者一起赶往海门做前期采访。下午6点,在焦急的等待中,这些历经生死的工人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乡,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数十家媒体记者和工人们的家属、乡亲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

回想那个寒冷的傍晚,在海门大众公司楼下,重逢场面令人至今难忘:喜极而泣的泪水、脱离险境的欢笑、久别重逢的拥抱、亲人相见的激情、劫后余生的诉说、不绝于耳的问候……笔者的采访机一直开着,忠实地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幕。但是,在自己被感动得喉头哽咽的同时,一个声音始终在理性地提醒笔者:亲情感人,氛围感人,但作为一个驻地记者,却不能将视线仅仅停留在感情层面。如果只聚焦他们逃亡的艰辛历程,抢抓他们与家人团聚时的感人镜头,大家就可能走到同一条路上去,将一条重大时政新闻演绎成一个感人的民生故事,这样的立意明显偏低,重大新闻主题也得不到体现,一条可遇不可求的好新闻也可能因此错失。

“国家强大了,我们才可能在第一时间脱离险境。”纷乱的采访现场,一位民工发自肺腑地感叹,这点亮了笔者的思想火花,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这次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行动背后彰显重大主题——中国力量、中国影响和全力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任大国情怀,其与众不同的新闻价值一下子凸显出来。以微见著,小视角提炼大主题,这种求异思维,犹如灵感闪现,令笔者的思路豁然开朗。在接下来的采访中,笔者有的放矢,采访到大量使领馆组织人员全力援救、海外华人热情帮助、地方政府积极善后的素材,为集中表现主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手法,删繁就简以精短取胜

从海门现场采访回来,已经是夜里9点多,虽然非常疲劳,但大脑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三个多小时的采访、两个多小时的录音、工人们的诉说、生死逃亡的艰辛、相见时的激动场景,多个视角,海量信息,纷繁素材,竞相在脑海里翻腾交织。

有了一个好的新闻素材,如何写出一篇新闻佳作?从什么样的角度入手,用哪一种体裁展现,以什么样的方式创作,才能最好、最巧地报道这一重大主题?强烈的创优意识让笔者陷入思考。十多家媒体聚焦、数十位记者现场采访,注定这一新闻大战已不可能成为独家新闻,但同质题材如何写出不同精彩?作为省台记者必须有自己的作为,不仅要拎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重大主题红线,还必须找到最恰当的表现手法。笔者脑海中涌现出很多想法,想过写系列通讯报道,追溯工人驻地如何被毁、如何在当地华人帮助下出逃、在使领馆人员帮助下过关、最后顺利乘机回国与家人团聚;想到过采写现场特写,寒风中家人几个小时的揪心等待、生死逃亡后亲人的激情相拥以及地方政府的温暖善后;也想到过写专题报道,工人们在利比亚的生产生活、动乱后大家抱团互助、逃亡过程中的惊险历程,等等。但这些设想迅速被一一否定,犹如一记重拳打在了一堆棉花上,所有这些表现方式都要有庞杂的素材堆砌,不仅显得拖沓累赘,还会冲淡甚至淹没主题,减少新闻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精短的叙述阐释鲜明的主题呢?

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创新选材角度,删繁就简,从最经典的材料中提炼最鲜明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大段大段的救援录音,一个个的温暖故事,如何取舍?笔者联想到花工剪枝,一棵树苗要想长高长壮,凸显主干的主体力量,就必须忍痛割爱,坚决剪去旁枝错桠。围绕已选定的重大主题这根红线,笔者从一名工人一踏上家乡土地脱口而出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啊,是祖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入题,又借另一名工人反复念叨的“国家强大了,我们才可能在第一时间脱离险境”收尾,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异“口”同“声”,反复渲染了主题、升华了主题,成为典型的骨干材料,其他材料即使“淚水”再多,与主题无关的坚决舍弃;即使再感人的场景,不能烘托主题的,坚决不用,真正达到集中体现主题的目的。

其次是创新表现手法,弃长取短,以最精短的形式表现最重大的主题。大主题是否一定要用大篇幅来表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巡视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最常用、也最给力的形式大多是电讯式短消息,经过反复推敲,笔者最终选定以这一最简短的形式报道这一世人共同关注的重大新闻。短些,再短些;精些,再精些,把短消息写成精品,在深夜撰写这篇报道时,笔者一直这样反复提醒自己。经过反复推敲、比较,一大堆材料和差不多两个小时的录音被忍痛割爱,最终只选用了三个最典型、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凸显主题的素材:回到家乡时的激情宣泄、驻地被劫时的惊心回顾、祖国接力救援的高效与温暖。在行文中字字推敲,多余的字一个不写,多余的话一句不说,通篇稿件只有550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事实上,也正是选材精炼、形式精短,才使该报道从众多同质报道中脱颖而出。

三、巧用音响,“大饱耳福”凸显广播魅力

广播的特色是音响,广播的魅力也在音响。这篇500多字的短消息,通篇以典型音响“说话”,既渲染了现场氛围,又烘托了主题,既增强了可听性,又凸显了广播魅力。解析这篇短消息,如果说主题是“灵魂”,那么,恰如其分的音响就是“骨架”和“血液”,它不仅支撑起整篇稿件的结构,又使报道血肉丰满,可听可感。

报道一开始,就听到由远而近的脚步声、嘈杂声、拉杆箱的拖拉声,现场感十足,让人如临其境、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紧接着,是工人们洪亮而激动的喊叫声:“回来了,回来了,我们回来了!”一下子让听众感受到这些历经劫难的工人如释重负和满心欢喜。这段音响可以说是笔者发出的独家“声音”。当时,面对一群媒体记者,刚刚踏上家乡土地的工人们还显得惊魂未定,不少人泪流满面却说不出话来,这对于以声音为特色的广播而言,无疑是一种冷场。如何让当事人把压抑在心中的激情释放出来,从中捕捉典型音响效果?记者巧妙设问:“回来了激动吧?假如让你们大喊一嗓子,你们会喊出什么?工人们再也忍不住了,异口同声发出高喊:“回来了,回来了,我们回来了!”记者抓住机会,迅速用话筒录下这精彩而感人的瞬间。

广播用声音“说话”,更要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说话”。在这篇短消息中,笔者大胆选用了四段这样的典型音响,并以此谋篇布局,做到“发声”有度,而又声声呼应。尤其是报道结尾一名工人的一句话,更是直接点明主题,而且主人公声音洪亮、有力,透出隐隐的骄傲自豪:“我现在的心情无比激动。国家强大了,我们才在第一时间离开危险之地!”这样的音响无论是内容还是效果,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典型音响的巧妙运用,不仅使表达重大主题的新闻不沉重滞涩,而且鲜活新颖,入耳入心,富有感染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驻南通记者站)

(本文编辑:宁黎黎)

主题报道的“小”技巧 篇7

1) 小主题策划。大主题不是一次就能表述清楚的, 所以要把大主题化解为若干个小主题一个一个来解析, 比如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是2008年的重大主题, 新闻担负的一个重要责任, 就是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决策。新闻宣传, 就要按照新闻规律要求, 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演绎和解读, 并根据实际在第一时间尽快转化成新闻选题。作为以民营经济闻名的大省, 浙江商界是全国经济形势的气象标。当时的中小企业何去何从, 可谓是生死攸关, 许多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和银行的依赖太大了, 中小企业主因资金链条中断跳楼的、上吊的、逃跑的不在少数。因此, 当年9月, 央视记者就把浙江作为关注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系统的策划。针对浙江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对策和行动, 以敏锐目光和独特的视角连续推出了4期系列报道:《浙江中小企业挺住压力主动“变脸”求发展》《浙江企业:由“兵来将挡”到“棋高一招”》《浙江企业:从“卖得多”走向“卖得贵”》《浙江银行业:关上“一道门”打开“一扇窗”》。这几个例子就很典型, 其实都是重大主题确定之后, 再把它一一分解, 逐个加以细化、深化的报道方式。此类报道, 既适宜展示事物的立体化和多样性, 突破传统报道的平浅化和单一性, 也适宜把重大主题做深做透, 形成影响力。同时也选准了中央的要求和群众关心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从而形象的反映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有许多大企业家都是经常坚持看《新闻联播》的, 他是希望在权威节目中获得信息, 知道风向的, 从而来调整经营战略的。由此看来主题报道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政治上, 在经济上也是有导向作用的, 它会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走向。由此看来, 我们这些舆论引导者的话语有多么重要。凤凰卫视新闻总监吕宁思说“新闻是多棱镜, 看你从那边看”我想再加一句, 我们哪边都要看, 并且要看得准看得透, 这应该作为我们新闻选题策划的理念来遵循。

2) 小角度切入。一些重大主题报道, 一开始不是决策决议, 就是数字资料, 谈古论今, 包罗万象, 空泛得叫人摸不着边际。实际上, 多数重大主题报道, 都是具备很强的新闻性的, 受众也是想知道的, 就是因为新闻切入的角度过大, 使可看的新闻点被湮没。比如对于上情下达的政治性主题性报道, 我们如何切入?这类报道是中国时政新闻的一个显著特色, 目的是以此来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可是时政报道终归不如事件性新闻抢眼, 可谓是负重登山, 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新闻人可以感到不轻松, 但不能让受众也感到不轻松, 反而还要增强新闻节目的可看性。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具备“化重为轻”的本领, 将重大主题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有感染力的新闻节目。从受众感兴趣、能接受的角度出发, 使枯燥的东西生动化, 立体化。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浙江:万亿元投资的加减乘除》, 它对于大政方针的解析就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从民生角度切入, 拉近政策与百姓距离的一个典型范例。消息将“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与扩大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巧妙的嫁接, 全面生动的解读了数字背后的浙江。深度解析了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和深远意义。

3) 小故事叙事。这个问题我要展开多说几句。以往一些重大主题报道, 都习惯于所谓的“鸿篇叙事”, 有的竟然“故作高大”, 大话空话连篇累牍, 比如“成果丰硕”“成果辉煌”“成效显著”“一派大好”“形势喜人”等, 又大又空, 使人产生抓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而小故事叙事, 则是把凡人小事, 采取本色化表达, 使叙事方式还归本真,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 不搞没必要的修饰, 尽量回避华丽的文辞。同时, 主题越是重大, 越要“放低姿态”, 通过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和方式, 从百姓的视角去寻找兴奋点, 以轻松活泼语态和镜头来呈现它。这正是大家所谓的“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冲突化”。《新闻联播》辉煌宁夏五十年栏目播出的《红果绿瓜:小果实长成大产业》这则消息, 通过讲述两位农民一个由外出打工到回乡务农, 一个由农民转为工人的小故事, 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农业产业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则消息既蕴藏重大的主题深意, 又包含着平民百姓的真情实感, 在叙事手法上做到了客观真实, 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呈现出了朴实的魅力。

新闻故事化,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细节, 二是语态。细节越小越好, 越详细越好。比如《红果绿瓜:小果实长成大产业》消息中杨宝清说, 今年他家的存折能再增加10多万的数字, 而就在几年前, 别说有什么存款了, 就连两块钱都拿不出。当时他的女儿感冒了, 全家8口人找不出2块钱。这个小细节叫人过目不忘。斯大林说:一万个人死亡是个数字, 一个人死亡是个悲剧。再比如石油污染怎么表现, 岸边被染黑的水鸟要比海面成片的油污鲜明生动得多。这里边需要有一个发现的功夫, 也就是新闻敏感。猫说人话, 狗会唱歌, 不用人刻意去发现只要出现了就是新闻。但平常常见, 司空见惯, 熟视无睹, 但聪明人把他说出来了, 这就是功夫。《光明日报》2007年6月27日发表的文章《中央领导着简装的表率意义》, 这片作品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文章说:6月25日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时候, 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场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 身着白色衬衣, 而不是以往的正装西服。参加会议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没有穿西服、扎领带, 都是穿简装出席。从画面里还发现, 近乎都穿着简装。这一情景有如春风拂面, 清爽而亲切。文章指出:穿不穿西服, 完全视场合而定, 并没有一定之规。在一些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中, 身着正装不仅是礼仪的需要, 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而在其他场合就不必太过强调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举动, 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一个表现。作者在收看电视的时候, 敏锐的发现中央领导同志着简装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这一细节, 并能从这一偶然现象当中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新闻价值, 难能可贵。这条新闻也许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我肯定是看到了只是觉得新鲜, 但没有想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所以, 没有新闻敏感就很难发现典型的细节这充分说明, 抓住好细节离不开记者的观察力。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就有一个令人永远难忘的细节, “敬礼娃娃”。就那么一瞬叫亿万人永志不忘。树立细节意识, 对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 至关重要。

新闻讲述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就是语态问题, 写稿子会说话, 要说真话, 根据主题要自己的特色, 用很生动的语言, 不要高度概括的语言, 不概括少概括。下面体会一下央视记者仝文瑜做主题报道的语言风格, “从原来的换汤不换药, 变成既换汤又换药, 哪一个是药呢”“他们新材料的‘池子里’在很短时间就养了几条‘大鱼’”。而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的黑马, 无一例外都有着“独门绝技”。“从‘铺摊子’转向‘爬梯子’, 从追求‘卖得多’到着眼‘卖得贵’”, 显然记者不是纯粹的写新闻, 她是动了心的, 她是在观察, 在思索, 是在新闻中发现打动人心的东西。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写的新闻不够生动, 其实想写生动的新闻很简单, 就是换位思索, 把自己当作观众, 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读给自己听, 然后改动, 久而久之, 你慢慢就会不自觉地放弃那些别嘴的文绉绉的书面语, 写出生动新闻稿。

总之, 做好小文章, 就是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入手, 大题小作, 以小见大。以小细节反映大背景, 以小特写折射大主题, 达到“一叶落而知秋”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攀.主题报道的技巧[J].科技资讯, 2014 (15) .

报道主题 篇8

2011年是5·12汶川大地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成果的一年。为了充分展现四川教育的重建成果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四川教育电视台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组织策划了大型新闻行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特别报道《从悲壮走向豪迈》以“校园巨变师生信心感恩奋进传承大爱”为主旨, 在四川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中设置特别版块, 连续一个月播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系列报道, 展示三年重建中, 四川教育“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 展示四川地震灾区的“新校园”、“新家园”、“新生活”、“新面貌”以及“新梦想”。特别报道开辟了《探访新校园》、《我的这三年》、《数字看重建》等子版块。四川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兵分多路重回灾区, 现场感受灾区学校脱胎换骨的新面貌, 亲身体验灾区师生的新生活, 感悟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见证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奇迹。

笔者曾到四川灾区采访报道过, 对灾区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感同身受。看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系列报道后有些想法, 特地和四川教育电视台同行进行了交流, 详细了解到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策划采访摄制全过程, 从而对大型新闻行动的前期策划与组织实施, 对大型主题新闻报道如何出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1 主题的故事化表达

凡是反映新面貌、新变化、新活力等成就型报道, 一般容易拘泥于数字使报道变得空洞。对此,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要有时效性、最新鲜的新闻由头。这就需要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切口要小, 主题要大”, 并且按照新闻规律去付诸实践, 才能接地气, 实现“三贴近”。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 第一期《探访新家园》他们报道了青川震后最大的重建项目—智慧岛教育园区的情况, 片名为《凝聚智慧, 荒芜河滩变身美丽岛》。记者在交代了智慧岛教育园区的硬件变化后, 又探访了一位教师的家, 讲述了青川一中苏瑛老师的故事。从她的家园的变化反映三年来学校家园的变化。片子其中一段是这么做的。配音:这个凝聚了四川与浙江共同智慧的教育园区, 三面环水, 一面靠山, 占地352.5亩, 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 总投资5.9亿元, 是青川教育重建的一颗璀璨明珠。苏瑛是青川一中的英语老师, 来到智慧岛工作之前在沙洲镇初中, 去年暑假, 她被调入新建成的青川一中, 担任高一的英语教师。采访:青川一中教师苏瑛: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 心里当然非常高兴, 确实感谢政府, 感谢八方好心人对我们的援助。记者现场出镜:离青川一中不远就是教师的安置小区, 苏老师就住在我身后这栋楼的4楼, 我们一起到他新家里去看一看吧。配音:苏老师的新家比以前的家大了许多, 能住上这样漂亮的安居房, 是苏瑛震前想都不敢想的。“重生”的是“家”, 更是“希望”。苏瑛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三年来, 四川地震灾区在社会各界倾力帮助下, 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必须是具体的、可感的、微观的、生动的、有细节的。记者借助讲述故事的形式, 从苏瑛老师个体的变化折射出校园的变化, 家园的变化, 从而折射出灾区人民生活的状态。

2 做好典型人物

典型报道, 特别是典型的人物报道, 历来是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 深入采访, 真正走入主人公的心灵, 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去挖掘别人挖掘不到的故事和情节。这样, 才能从源头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在这次特别报道中, 四川的同行经常都会涉及回访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 比如感恩娃娃徐广 (我们湖州电视台也报道过) 。对于已经接受过无数次媒体采访的感恩娃娃徐广, 差不多跟踪了他三年, 在整个过程中, 经历了“有感觉—有感受—有感动”三个阶段, 最后记者综合了三年的素材, 播出了《感恩娃娃和他的伙伴们》, 最终获得了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的一等奖。电视记者要在采访中树立一个观念, 人的活动是报道的主题, 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重大题材的报道需要人物与情感, 寻找感动和细节, 要使主题报道情感化, 除了要带着感情走近采访对象, 通过捕捉典型表情、典型细节, 使重大题材报道更丰满更生动。

3 选好切入口

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 都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光辉。”以小见大的做法是新闻写作的常用写法, 大的主题力求“小切口切入”, 好角度要做到“滴水见太阳”。选好角度思想才能有载体, 用观众的眼光要求自己, 用讲故事的方式激活报道。好角度要体现人情味, 到现场并感动自己。立意要高, 着眼可低, 以求逻辑的力量, 又有生活的真实。在这些特别报道中, 青川县马鹿小学是四川同行们特别选定的一个学校 (青川县马鹿小学是湖州市援建的一所学校, 获得四川省建筑质量最高奖“天府杯”金奖) , 三年来他们用镜头一直记录了该校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 不管是学校硬件、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一一记录。但如何在三周年之际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 不重复以前的主题, 而又能反映学校师生良好的面貌?恰好记者来到马鹿小学遇到了学校正在举办震后首届运动会, 灵机一动, 从震后首次参加运动会的一个同学的故事说起。解说:对于震后首次大型的运动会, 同学们可是都做足了准备。六二班的黄钰尧就一口气报了跳远、短跑、打保龄球三个项目。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学生黄钰尧:以前学校里没有这么大的操场新的学校搞这种运动会, 非常高兴, 我们这次要为班集体争光, 为马鹿小学争光, 我也想为我们班得到第一名。

解说:在黄钰尧的记忆里, 过去那个刮风扬尘、下雨成泥的“风雨操场”, 已经被新校园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所取代, 漂亮的新校园里, 处处洋溢着孩子们花朵般灿烂的笑脸。青山脚下, 青竹江边, 新马鹿小学已经成为马鹿乡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由浙江省湖州市援建新马鹿小学于2009年8月31日正式启用。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和食堂分别以怀志、怀远、怀仁、怀德、怀湖、怀辛命名, 处处凝聚着援建者的浓情厚望。学校也是“地震灾区首个青少年感恩奋进教育基地”。在学校的感恩陈列室里, 记录了三年来学校变化的点点滴滴。作为马鹿小学的大队辅导员, 既是教师又是感恩基地的解说员双重身份的王红霞对此感受尤为深刻。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教师王红霞:新的美好的一切, 正在开始作为我这样一个岗位, 也给学生讲述了陈列室的一些故事, 学生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感受, 也知道了感恩, 我也把这种感恩传递给大家。配音:如今, 感恩, 已经成为马鹿乡中心小学教育的灵魂。自学校建成启用以来, 马鹿小学的老师们陆续被派往浙江、成都、等地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习, 想方设法提升软实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用实际行动报答全国人民的厚爱。一部成功的主题报道要求电视记者既要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骨架”贯穿其中。在采访和确定主题的过程中, 电视记者要有“蒙太奇”思维, 一方面要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研究材料, 挖掘事实, 另一方面, 在主题思想逐渐明确的同时, 头脑中对画面的构思也要开始。怎样开头, 过渡, 结尾。经过了反复的蒙太奇思维, 电视节目的结构, 画面的构想也就会逐步清晰, 为下一步拍摄做好准备。在这个小片子里, 记者将三年来校园变化、师生面貌、知恩感恩情怀等要素都一一串联起来。最后, 使《马鹿小学:我们继续感恩前行》这个片子一气呵成, 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记者出镜与记者现场参与

“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在大型新闻主题报道中, 更要求记者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 见证人, 甚至是一种“参与者”。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 四川教育电视台的同行在“探访”这个环节中均亲身参与整个过程, 体现“在现场”的感觉。记者边观察边报道, 真真切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 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从而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可视性。例如在《凝聚智慧, 荒芜河滩变身美丽岛》中, 记者就三次出镜, 带领观众去探访新家园。记者现场出镜: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智慧岛, 我身后就是青川一中。很难想象, 一年多以前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 还是一片荒芜的河滩, 现在, 这里已经是一千多名师生共有的家园……记者现场出镜:离青川一中不远就是教师的安置小区, 苏老师就住在我身后这栋楼的4楼, 我们一起到他新家里去看一看吧……记者现场出镜:“有手有脚有条命,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三年前这个口号鼓舞着青川人民战胜困难, 抗震救灾, 也正是这条标语, 见证了青川的重生经历。现在不论是走在乡村还是城镇, 青川处处美丽, 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现场出镜大大增加了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现场感”。有人说, 记者的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对于电视记者来说, 要在现场做出镜采访报道, 敏锐的观察力对电视记者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在报道现场, 电视出镜记者既是观察者、更是复述者、分析者。因此, 要做好现场出镜, 不但要求记者要有深厚的新闻采写功底、敏锐的观察力, 还要有熟练的编辑技巧、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 记者到达现场后, 通过了解, 便可以迅速把各种信息串联起来, 在镜头前与观众作面对面的交流。

电视媒体主题报道的创新 篇9

一、传统媒体主题宣传报道的现状和问题

1.传统媒体主题报道的形式相对单一。传统媒体的主题报道,一般依附在固有的主流新闻栏目里,像国家的政策宣传、大政方针解读,往往会依靠《新闻联播》这样的平台。南京电视台的《南京新闻》也承担了这样的任务,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南京的政策和重点项目,做相应的主题报道策划。但是这些主题报道的策划形式相对单一,报道形式也相对固定。附着在时政新闻里做主题报道,有一定的特色,但长此以往也因为固定的形式而显得活力不足,限制了主题报道的发挥空间。

2.新闻生产的观念相对保守。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主题性宣传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的人认为“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个调查问卷从某个侧面显示出目前主题性宣传报道面临的困境。受众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不再像以前那样笃信不疑,甚至产生怀疑、厌烦、排斥的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观念相对落后。长期以来,主题性宣传报道在新闻语言的表述上,往往变形拔高,新闻记者在组织文字时往往会用一些极端的描述,对报道对象进行神圣化或妖魔化塑造,导致宣传报道的主题概念化,人物模式化,操作简单化。

3.传播范围有限,影响力衰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于网络媒体,电视获取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各种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普及,一方面是电视开机率的下滑,使得传统媒体的主题报道影响力越来越弱,传播范围也趋于萎缩。

二、传统媒体主题宣传报道的融合路径

1.报道形式多样化。首先,在现有主题宣传报道的基础上,以直播的方式参与重大主题的报道。电视直播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大,影响力也比较大,对于观众而言,收看某场大型电视直播,更具有仪式化的意义。

近两年,在南京市举办的一些重大活动中,多次采取了大型全媒体直播,拓展报道方式。2014年青奥会、国家公祭日,2015年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都进行了半天到全天的直播互动,从收视表现来看,完美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南京台在青奥会开幕式当天推出了《青奥来了》13小时全媒体互动直播,观众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接收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工作人员实时互动,参与节目制作,收视率(央视-索福瑞)达到五个多点。

2.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主题报道平台。积极寻找重大主题报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点,创新发布平台,拓宽电视媒体影响力。近年来,南京台除了直播尝试,还启动了全媒体改革,在所有大型直播中,都通过南京网络电视台、新浪微博同时实现和网友的互动。在《青奥来了》13小时全媒体互动直播中,南京台在新浪微博设置的相关话题,收到的评论和转发数量是平常的10倍,南京网络电视台和小微视频网在直播当日总浏览人数近150万人次。技术手段的拓展和传播渠道的延伸,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在生产流程上让节目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南京台还专门策划适合网络传播的主题报道。2014年,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广电集团发起了第一次“紫金草行动”,发动网友在公祭网页上虚拟种植紫金草,向社会免费发放“紫金草徽章”,倡议大家佩戴徽章参加国家公祭活动,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思和对和平的热爱。公祭网页吸引72万人次参与,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微信朋友圈转发近17万人次,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3.运用互联网挖掘大数据。数据新闻或称数据驱动的新闻主要是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运用丰富的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化手段来展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数据新闻的新闻线索是海量的数据,记者通过挖掘获取数据背后的意义形成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新闻的主体由对事实的描述或当事人话语引用构成,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展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传统新闻编写阶段,按照传统的叙事方式,强化主信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分清什么是必要信息和冗余信息,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来编写新闻。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展现信息选择过程,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从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新闻,大数据的获取需要数据库的支持,需要专业人才。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数说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国家层面上“一带一路”的主题宣传报道,构建“一带一路”的新知体系,央视新闻中心跨行业、跨领域整合多方信息源,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数据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众多权威数据库,动用两台超级计算机,搭建百人原创团队,历时6个月,挖掘和提炼出隐藏在海量数据里的关联本质,呈现出了“一带一路”国家间前所未见的联系图景。仅为计算“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这一数据,节目分析比对的航运数据GPS路径就超过120亿行。

节目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国家测绘局指导下,制作200多幅精确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三维地图,直观呈现沿线国家的联系与差异;首次使用卫星定位跟踪系统数据,通过大量GPS移动轨迹提升数据新闻的视觉表达效果;首次使用数据库对接可视化工具,将数据示意图时代带入真实数据轨迹呈现的空间。数据可视化的一系列创新,使《数说命运共同体》首次准确、客观地描摹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重要数据分布情况。

4.精品新闻大片的话题效应。央视在主题报道的整体策划上,用精品化的新闻来强化主题报道。它通过最新的视频技术,请新闻主播欧阳夏丹走出演播室,实现瞬间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穿越,主持人“移步换景”,带观众如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民生百态。从中国杭州的跨境电商试验区到泰国曼谷的乳胶枕工厂、从孟加拉的浪漫海滩到马来西亚的老火车站,欧阳夏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场景中瞬间位移。为实现神奇的特效,前期拍摄周期40多天,辗转十多国,行程数万里;后期使用大量电影特效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主持人冲破时空壁垒,一步穿越的神奇。

刍议广播主题报道的模式 篇10

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把有品位的内容和有意味的形式有机结合, 使得主题报道既有“大家风范”的气质, 体现地方广播主频率的水准;同时又兼具“小家碧玉”的意韵, 为听众所接受。

基于此, 要精心策划, 以历史音响为灵魂, 用散文化的手法回顾、叙述发生在本地区的新闻事件和人物, 辅之以恰当的配乐。这是对主题报道的一种大胆探索, 一次全新尝试。

一、让广播主题报道“活”起来、“动”起来

1. 精准选题, 以经典权威的声音和典型人物事件再现本地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内容要有品位, 首先在选题。在创意主题报道时, 组建专门团队, 转变理念和态度,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以高度和深度为重要标准, 策划整体宣传报道方案, 确定选题。所谓高度就是用新闻专业视角搜索、思考发生的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事件、人物, 审视这些事件、人物最新的发展变化, 以求准确地把握时代脉博;所谓深度就是准确地挖掘选题所具有的思想内涵, 借此揭示过去与现实的对照中, 巨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既有揭示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内容, 又有反映执政为民思路不断创新的内容。可以说, 准确地反映出地方党委、政府继承、创新科学理念, 带领百姓扎实苦干、奋力前行,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较好地实现地区发展目标;同时也是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事件和杰出人物, 达到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设想。

实践表明, 只要前期肯花心血去进行复杂而精细的策划, 就能够为主题报道注入新闻元素, 最大限度地开掘出其中的亮点, 让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事件“活”起来、“动”起来, 充分调动听众的欲知愿望和参与意识。

2. 用经典音响抓住人们的耳朵, 打开地区发展的封印。

内容要有品位, 核心就在音响。就主题报道而言, 经典的音响是灵魂。

经典的音响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激发收听的欲望。利用音响, 使播音语言平实而又形象, 能清晰地表达出地方转变发展理念的决心、信心和雄心, 向人们传递出进一步改革发展方式、加强民生投入等许多信息。

音响这种神奇的表现力, 让听众在最小的费力程度上迅速熟悉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也让广播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和厚重的魅力。

这种经典的音响源自丰厚的积存。在主题报道中, 要运用多年来珍贵的音响素材, 进行整合加工, 让许多尘封已久的新闻资源得到有效使用, 彰显出地方主频道的地位和深厚的历史积存。历史音响和现实音响交叉使用, 使广播作品在无限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在相互的撞击、强烈的对比下, 产生现实的厚重感、哲理性和冲击力。

3. 散文化的写法手法, 凸显亲和力与可听性。

广播新闻主题报道, 音响是灵魂, 但光有灵魂不够, 还需要肌肉来显示。作为每一个主题选题, 都是地区发展上值得记忆的事件或人物, 有着现实感。同时, 它的主题性质决定了整组稿件要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但每篇稿件又要展现一个片断、一段进程, 因此又要有鲜明的个性。要形成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必须另辟蹊径, 用有别于传统的手法来写主题报道。“散文式”的写作手法, 适合内容丰富的主题报道。

二、让广播主题报道“声”“形”俱茂

1. 精致配音, 大气又不失温和, 富有感染力。

在报道的制作过程中, 用频道的优秀的主持人播音, 播出的报道有凝重感, 又有现实生活的跳动感。通过语气急、轻、煦、重的变换和节奏紧凑、舒缓的变化, 来展现时空的转换, 现实和未来的更迭, 瞬间把节目的品位提升到承载现实责任的境界, 使报道不陷于空洞概念的传递、新闻事件碎片堆积导致的陈旧和僵化, 显示出广播的深邃、宏大和超越。

2. 恰当配乐, 应情而不娇情, 增强感染力。

广播听众的注意力是瞬息在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持续的刺激来捕获听众的注意力。

任何广播报道都有一个听觉高潮起伏的过程, 当音响、文字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难以引起听众听觉兴奋的时候, 恰当的配乐就必然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保持给听众持续的听觉刺激。因此, 为每个报道配上最合适的配乐, 甚至是电影原声的剪辑, 不仅可以表现节目时空转换的灵活, 扩大并丰富节目的表现内容, 而且在播音比较密集处, 音乐可以作为背景小音量地托着播音走, 在播音空当处音乐又可以渐强表现, 这样“此长彼消, 有起有落, 错落有致”, 最大程度提升主题报道的感染力。

三、广播主题报道的主要特色

1. 及时深入新闻源头,

通过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的全面、扎实的采访, 在传播既鲜活、生动又真实可信、客观公正的新闻事实中较好地体现主题。

2. 高度重视深入发掘主题, 在采播报道时,

下功夫着力发现、发掘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揭示事实蕴含的最重要的新闻价值, 较好彰显报道的厚度、深度与力度。

3. 采编播人员满怀真情实意和社会责任,

或身入心入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主战场, 或及时快速报道普通劳动者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壮举、感人事迹并迅速将一个“最美现象”集束、放大, 从而释放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与正能量。

4. 注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自觉追求

上一篇:教师的课堂调控下一篇:幼儿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