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

2024-04-16

病例报道(通用10篇)

篇1:病例报道

病例报道又称个案报告,是报道临床罕见病例或新发现的病例的医学论文。被报告的病例常是临床上罕见的、特殊的、或是认识不清的新近发现的病例。因此,病例报道对于认识临床上的少见病,发现和掌握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特殊性,以及为进一步研究这类疾病提供临床资料,都有其一定的意义。撰写病例报道时应抓住所报道的病例的特点,找出病例在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特殊性,以利对该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病例报道可是单一的病例,也可是一组病例,较完整的写作格式一般分为:①前言;②病例报告;③讨论;④小结;⑤参考文献等五部分,其中病例报告和讨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它部分可视情况省略。

前言:一般较短,应简要交待有无类似病例的报道,该病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和意义,该病的危害和预后,以及该病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内容。有些报道可以没有前言,一开始就是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是论文的主体,因此临床资料应尽可能地详细,这部分内容,有些象临床的病历摘要,一般应包括:①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等以表明资料的真实性,在杂志发表时,姓名、住院号通常省略;②与该病有关的过去史、家族史;③重要的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程、住院或就诊日期等等;④疾病的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⑤治疗结果及预后。应当注意的是撰写这部分内容时,不可将病历的原始资料照搬,而应将病例特点、病程经过、治疗经过以及辅助检查等内容进行提炼,以体现病例的特殊性。对于单个或较少的病例,可按以上内容分别撰写;对于较多或一组病例,则应将病例总结归纳后再按以上内容撰写,也可列表阐述以上内容。

讨论: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讨论的内容根据报道的病例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讨论病例的特殊性所在以及报道的目的;也可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前人的报道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总结诊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也可对该病的危害及预后进行分析;还可从理论上作一定的探讨。总之,讨论的内容,应依据报道病例的内容和作者报道的目的而定。

小结:小结是对病例报道的目的及内容的总结,目前多数报道将此部分写入讨论部分,杂志发表时常予省略。

参考文献:由于病例报道多为罕见或新发现的疾病,因此参考文献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故绝大多数杂志都将此部分略去。但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这类论文时参考文献不宜省略。

病例报告一般分为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前言、病例介绍、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病例报告的题目要求直接写出病名或新方法及例数,紧扣论文内容,使读者读了以后,对论文报道内容有一直大致了解。

病例报告的前言可有可无,有也应尽可能简短,几句话即可。

病例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病人的发病、发展、转归及随访的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因病例报告所撰写的是罕见的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病例,故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描述病史时,要交待清楚发病时间、主诉及病情经过。对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要重视既往史和家族史。外伤患者要写受伤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只列阳性的和必要的阴性结果。无相关意义的其它阴性结果可省略。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结果就注意前后对比。手术治疗要说明手术名称、术前处理、术中发现、术后处理、术后反应。治疗结果既要说明疗效,又要说明副作用。

讨论内容要与病例紧密联系,一般可围绕所报道的病例作出必要的说明,阐明作者的观点或提出新的看法等。讨论中要有充足的论据,说明病例的罕见性和特殊性。

篇2:病例报道

摘要需简介整个病例,要讨论的问题,还有本案例传达的信息,病例报告的摘要通常非常短,最好不要超过 150 字。

前言

前言会介绍案例要处理的问题,在必要之处引用相关的文献,前言通常会用一句话结尾:叙述病患和病患遭遇的基本情况。

病例

这个章节需要依照以下顺序提供病例信息:

1.病患叙述;2.病历;3.身体检查结果;4.病理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5.治疗计划;6.治疗预期结果;7.实际结果。

病例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病人的发病、发展、转归及随访的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

因病例报告所撰写的是罕见的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病例,故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

描述病史时,要交待清楚发病时间、主诉及病情经过。对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要重视既往史和家族史。外伤患者要写受伤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只列阳性的和必要的阴性结果。无相关意义的其它阴性结果可省略。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结果就注意前后对比。手术治疗要说明手术名称、术前处理、术中发现、术后处理、术后反应。治疗结果既要说明疗效,又要说明副作用。

作者需要确保文章里包含所有的相关细节,剔除不必要的内容。

讨论:

这是病例报告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期刊判定病例是否值得发表的关键章节。开头可从前言已提到的信息开始发展,着重在为何该病例值得注意还有它牵连的问题。

然后简介同样主题的既有文献。(如果期刊要求文献回顾为独立章节的话,要放在讨论之前。)讨论病患的主要情况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整个综述应收敛到病例中引发疑惑的主要原因以及最主要的挑战。

最后将病例与文献连结,说明病例传达的信息,作者需要阐明这个病例与目前对该问题的认知是否相同,本案例的证据对未来的临床时间有何价值与贡献。

结论

篇3:精神分裂症少见典型病例报道

患者男性, 22岁, 无业。主因“冲动伤人二年余”于2010年11月18日7pm由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住我科。患者父亲诉患者发病主要表现为:冲动, 发脾气, 性格改变, 怀疑心大, 打父母, 甚至因生气会提着菜刀想杀父母, 父母整天提心吊胆, 经介绍患者来我院治疗。患者家属及亲人7人才将患者带至医院。入院后问及患者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思维联想正常, 精神科检查未见任何思维形式障碍及内容障碍, 接触被动, 对答切题, 否认自己有病。入院查体均无特殊。因临床表现不典型, 暂给予氟哌啶醇及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及丙戊酸镁等心境稳定剂以治疗冲动易怒等症状。氯氮平量用至75mg bid, 125mg qn后, 患者出现腹泻, 发热及手指震颤等副作用。考虑为药物中毒, 逐渐换用喹硫平, 量至200mg bid, 300mg qn, 患者冲动, 发脾气易激惹有所缓解。但家属认为待人接物, 主动性、反应灵活性均无明显变化。且整个治疗过程中, 一直未发现患者有明确幻听、幻视, 被害妄想, 但家属谈到患者多疑, 几乎不与任何人交往, 不体谅家人, 冲动打人、毁物、外出打工时候不能坚持, 均表明患者有牵连观念、情感淡漠、社会功能明显减退, 孤僻懒散, 虽然患者对自己的行为能给与似乎合理的解释, 但已经超出社会所允许的范畴。故仍考虑患者有分裂症症状, 也表明患者病前性格敏感, 心思细腻, 善良正直。于2011年12月7日继续给予阿立哌唑片10mg qn, 逐渐加量至10mg qd, 20mg qn, 改善阴性症状。于2011年1月4日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社会功能逐渐恢复好转出院。

2 精神分裂症概述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精神疾病,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 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方案, 目前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版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 在我国则制定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1]。

2.2 临床表现特点

(1) 症状涉及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 (2) 症状的性质:有的以神经元的兴奋性功能亢进的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有的以神经元的抑制性功能亢进的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有的是前两者的混合表现。 (3) 多发病于青壮年。 (4) 无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5) 有的呈慢性起病, 有的呈亚急性起病。 (6) 有的发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有的则无。 (7) 有的疗效好, 有的疗效差甚至无效。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与脑基因的多态性和可诱导性有关[2]。 (8) 预后有的较好, 有的较差, 一般以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预后多较好而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预后多较差。预后差的除疗效原因外, 多为认知功能的损害。 (9) 总的病程, 有的呈迁延性, 有的呈反复发病性;反复发病的, 在无维持治疗的情况下, 有的缓解期短而频繁复发, 有的缓解期较长甚至许多年后才复发, 有的则在一年中较固定的时节复发[3]。

2.3 临床分型

从临床表现上分型主要有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和单纯型等, 这些分型主要是按临床上占主导的症状来分型的, 有些典型病例未列入分型中, 被定义为未分化型[1]。

2.4 治疗

(1) 主要有经典, 非经典等两大类抗精神病药药物治疗, 可以消除精神症状。 (2) 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概述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也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 (3) 心理与社会康复, 临床症状消失, 自知力恢复, 仅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理想状态是, 病人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与体力下降, 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 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 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1]。

3 讨论

本人认为上述病例临床表现特殊, 不具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表现, 诊断较困难, 治疗上存在难度, 刚入院时兴奋冲动明显, 且无自知力, 当时只是暂给予抗精神病药, 行诊断性治疗。经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 证明了患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人认为此类患者列入未分化型太笼统, 临床识别率低, 是否将冲动型列为一个新的分型有待更多此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肯定。

本例病例报道旨在为从事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生提供一点临床经验, 以期提高此类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 降低误诊率, 为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4-93.

[2]胡存安, 文萍.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2) :169-171.

篇4:胎盘植入病例报道1例

1 病例报道

患者:某女,25岁,因停经35 +?周,下腹阵痛4小时于2009年1月4日17:30分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5月2日,预产期2009年2月9日。孕期经过平顺,于2009年1月4日13时30分无明显诱因出现规律性腹痛,16时出现阴道溢液,遂要求入院待产。入院诊断:孕4产0孕35 +?周,LOA早产,患者平素身体健康,2007年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23岁结婚,婚前行3次药物流产。

入院时查体温37.8℃,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下腹部皮肤可见一长约5cm手术切口瘢痕,宫高27cm,腹围91cm,儿头下方,宫缩30”—40”/2’—3’,胎心146次/分,内诊:先露部儿头,宫颈缩短,宫口开大1.5cm,胎胞(一),B超示:儿头下方,双顶径8.5cm,胎盘宫底Ⅱ级,羊水3.0cm,股骨长5.5cm,胎心胎动良。急检血象:WBC13.7×10?/?L,RBC:3.86×10^6/?L,HGB:10.7g/dL,于2009年1月5日4时35分在常规消毒铺巾下经阴道顺娩一女活婴,体重2,4kg,1分钟氏评10分,会阴完整。胎盘30分钟后仍未娩出,检查宫底平脐,耻骨联合上轻压子宫下段,宫体上升而外露脐带回缩,宫缩良,阴道流血少量,常规消毒后行手取胎盘术。取出较大的胎盘组织,大小约4.0cm×3.0cm×1.5cm,其余的为破碎的胎盘及胎膜组织,量计约60g,因胎盘粘连重,再次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失败,且阴道流血量增多。考虑有胎盘植入的可能,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保守治疗,不同意手术治疗,予以静点缩宫剂及输血消炎对症治疗。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少,生命体征平稳,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转入上级医院继续诊治,经上级医院B超示:左宫底肌层见大小约8.8×6.5cm?中等回声团,似胎盘组织回声,故明确诊断:胎盘植入,经促进宫缩、消炎及应用氨甲喋呤杀死胎盘组织保守治疗1.5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2 讨论

篇5:病例报道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讨论,但不迟于两周。讨论由科主任,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篇6:病例随访制度

(一)采用专用随访记录单详细记录各项内容或将其输入电脑。

(二)按系统将记录单分类,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按病种做好索引或在电脑中作好相应的分类记录备份。

(三)安排专人(工作2-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为好)负责“病例随访医师”工作,要求随访手术,活检和兵力证实的病例。

(四)每月统计随访结果,得出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

(五)选择有价值病例不定期组织证实病例读片会,进行专业讲评和培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重症是指患者因患某种或多种疾病,造成或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异常危及患者生命的病例。

2.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室行政主任及医务部,由医务部负责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必要时或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疑难重症病例专家讨论程序:由经治医师报告病例,经治主任医师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以及当前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参会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4.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治方案,经治组医师必须认真记载在“专家会诊讨论记录” 中,对有争论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

篇7:病例分型标准

病例分型是医院以病例为质量单元进行医疗质量评价的基础。在病例分型基础上进行病种病例组合是建立质量、费用标准管理的关键。从医院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熟理论和技术,突出病例分型的特点,根据医院管理目标,确定分类及轴心。下面就病例分型技术方法和特点作简要介绍。

一、病例分型特点

1.分型方法简便易掌握:“四型三线”分型法的优点是从诊疗行为角度判别病情,把判断病情与规范医疗行为结合在一起,易理解、易掌握。比“要素分型法”更易操作,不易混淆。

2.各病例组的同质性好:同组病例具有相同的诊断,相似的病情、疗程、诊疗措施和卫生资源消费需求;从统计学分析各型病例组内变异小,各组间的差异大。

慢支并据组合病例中C型和D型病例所占比例判定病种病例复杂性和病情严重度就比较客观。

4.病例组合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对服务对象的评价比如军队和地方病人、手术和非手术病人、自费和劳保病人、大病统筹病人和医疗保险病人均可以分别组合,达到同类病例相比的要

求。对服务单位的评价比如医院、科室、医生,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查询。

5.有利于制定病例质量、费用指标:医疗单位病例组合方法的延续性为病种质量、费用的纵向管理奠定了基础,上一病种病例分型质量、效率、费用中位值、上限值,按“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规定加权后可成为下一的指标值。

6.在分型指标的选择上,有意地剔除了诊断、住院日、医疗费3个与病情相关的结果性指标。选用其它原始变量指标判别病情,主要是为了达到管理目的,即根据判定的病情分析评价住院日长短、医疗费高低是否与疾病、病情相符。

二、技术要点

1.病例分型不能与疾病分型混淆:临床很多专科疾病都有“分型”,如创伤、烧伤、心脏功能、糖尿病等。病例分型与疾病分型概念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疾病分型的目的是辨证施治和愈后评估,属于生物医学范畴;病例分型的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合理评价医疗质量和费用成本,属于管理科学范畴。

2.病案首页和医嘱的填写要正规不漏项:病例单元病情变量的选择,主要从病案首页和医嘱中选取变量。误填和漏填都会影响分型结果。

3.关于病情变化问题:分型以病人住院时的病情为准,住院期间病例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病例分型的目的就是要提示临床医生注意这个变化,能发现变化就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忽视变化可能会贻误救治时机。另一个目的就是引导医生分析病情变化的原因,首先要分析病情变化有无医源性原因,如医疗差错、事故、医院感染等,这些导致病情变化的原因,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是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如果病情变化属于疾病正常演变,则提示医生应认真总结经验,今后对类似病例要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4.计算机判断“失误”问题:首先应该找的原因是医生采集病人信息资料有无失误,资料误填或采取的治疗措施有误,都会导致分型“不准确”,问题的原因不在计算机,而在医生医疗行为不规范,要求规范医疗行为正是实行病例分型管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5.增强质量管理透明度的问题:担心增强病例质量管理透明度的方法,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实际麻烦并不在这里,实行双向监督是医疗改革和医疗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单位没有透明度很高的、可靠的质量管理措施和信誉保证,医疗保险部门将不会与医疗 单位签约,病人也不会选择就医。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

三、病情相关性分析

“病情”是临床医生每天在病人身边巡诊、观察的主要工作内容。规范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有利于对医疗行为作出正确的抉择。

医院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病例分型方法,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医疗管理协调、反馈和评价。为了避免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病例分型概念的混淆,需要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诊断、病情、转归相关性分析。

1.从医生角度分析病情与医疗行为的相关性:医生习惯在接诊病人时考虑患者得的是什么病 ?给病人作出诊断,并依据第一诊断的疾病将病人收入相关专科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凭医生的经验和观察分析,很容易作出轻、重、缓、急的判定,如果医生判断是急症的病人,会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如果是危重的病人,会采取抢救的措施;如果是复杂疑难的病人会很快组织会诊。这就是医生判断病情和医疗行为的相关作用。医生对病情判断失误,往往贻误诊疗时机,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2.从病人的角度分析病情与医疗转归的相关性:患者的第一诊断相同,但病情会有个体差异,如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发病时限、就诊时机、随同疾病等都可能影响疾病的转归。不分析病情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就无法解释相同疾病住院日长短、医疗费高低差距很大的原因。如果将病人病情和第一诊断疾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评价治疗结果和医疗费用,更趋科学合理,也有说服力。

3.从医学和管理的不同角度分析转归与病情和诊断的相关性。从医学角度,临床医学专家要 关注具体疾病诊断与病情的相关性,这样有利于分析病情,辨证施治,评估预后。而管理者要关注的是相同的第一诊断疾病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诊疗结果,如同样诊断是

肺炎的病人,为什么有的可以治愈出院,有的可能死亡。哪些结果与诊断和病情相关,哪些结果与诊断和病情不相关。临床有的病例死亡,属于病情危重救治无效的正常死亡,有的属于医疗失误所致非正常死亡。凡与诊断和病情相关的转归属于自然的、正常的,否则就要从诊疗行为和其它方面分析原因。这就是管理者研究转归与疾病诊断和病情相关性的意义。管理者采取的对策是针对不同的病情,对医生医疗行为提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同时还要对医生采取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估,合理评价医生的检诊质量、效率、效益,激励医务人员安心临床工作,尽心尽 力的为病人服务。

综上所述,为便于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理解、掌握和记忆病例分型的方法,我们将分型原则简化为四句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急需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型。” 各类医务人员人员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这项管理技术,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病例分型的方法:

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行为特征,将病例划分为单纯普通病例、单纯急症病例、复杂疑难病例、复杂危重病例四个类型;

A 型(单纯普通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

纯、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要紧急处理 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 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 B 型病例。

B 型(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 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

C 型(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 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D 型(复杂危重病例):病情 危重复杂、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

根据“四型三线”分型法,划为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

对正在住院的病例,主管医师依据每天病情变化,在疾病的动态演变中随时分型。实时动态跟踪病例分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型三线”病例分型法

第一步:病人住院后,相关科室的主管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基本医疗行为特征进行病例分型。按照“四型三线”

理论采用先划中线的原则初步划分为AB型和CD型病例。

根据卫生部《住院病历首页》规范,可采用首页分类法。分型取用的主要变量是:年龄、入院情况、入院方式、诊断个数、输血与否、会诊与否、抢救成功与否、特护、一级护理、切口愈合情况、入院次数、出院诊断。

(1)年龄> 70岁或新生儿均为CD型病例;

(2)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

(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CD型病例;

(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

(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 天者为CD型病例;

(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CD型病例;

(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

(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病例;

(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

(10)护理等级:I 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 CD型病例。

(11)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为CD型病例。

(12)接受输血的为CD型病例

凡具备以上12项指标中任何1项条件,均划分为CD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第二步:在第一步分型分出CD、AB 型的基础上,再根据 A、B、C、D 型的特点进一步分型。

(1)首先根据首页分类法分出CD型病例,AB型病例则根据入院时情况即可简单分型。

(2)CD型病例可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有否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之一者,需要积极抢救与否,再划分为C或D型。AB 型再根据有否需要紧急处理划分 A 或 B 型;

(3)判断病情和诊断的时间界定原则上以入院时的情况为标准,入院以后出现的病情加重变化,则应检查是否因诊疗处置不当所致。因诊疗处置不当所致,不能更改分型,如实属病情自然变化,可更改分型;

(4)医院在以上基本分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院诊疗技术水平制定不同级别的急诊和手术等级标准,以利于A、B、型病例的诊治。D型病例的评价标准则必须有反映病情危重的相关指标。

(5)病例初步分型由主管医师以及上级医师在病人入院时完成,在首页上做出标记。入院以后出现的病情加重变化,如实属病情自然变化,可更改分型。病例归档后由科室质控员和病案管理人员根据首页资料对分型病例进行复核。

(6)病案室每月将各型病例统计归类报表;内容包括各型病例总数、百分率、CD 型病例率、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费用超标率、各型死亡率。

(7)医教科根据每月统计结果进行病例分型质量分析及考核。、计算机病例分型方法 :

有条件以后医院信息科可在医院HIS 基础上安装病例分型质量管理程序和 CC-DRGs 系统,对病例分型及费用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分型自动化、质控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评价智能化。

应用病例分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后医院要有如下评价指标: CD 率、病例质量优良率、住院日超限率、医疗费超限率、出院患者满意度、病例质量综合值、每病床综合值、成本和毛利润。医务科对病例分型的每月评价指标统计结果及病例分型的实时质量进行分析及考核。、分型费用监控

通过病例分型管理,可以采取设置同病种同型病例的医疗费用上限方式控制费用的增长。即能够达到控制医疗质量的目的,又能取得降低医疗费用的效益。

(1)各型病例人均费用: A、B型病例人均费用较C、D型病例医疗费用低、其中单纯急症的B型病例医疗费最低,复杂危重病例的 D 型费用最高,C型病例人均费用较AB型

多,D型病例人均费用是C型的三倍。

(2)药费:AB型人均药费比例占23~33%,CD型人均药费占38%。

(3)检查费: AB型病例捡查占11~12%,CD型病例检查费占 7 ~10%,病情越重检查费所占比例越低。

(4)治疗费:A型病例治疗费占64%,B、C、D型病例占 51~54%,药费比例降低,治疗费比例将提高。病例分型质量管理引导医生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解决看病贵的问题。、病例分型质量管理目标:

(1)CD 率三级医院≥ 45%、病例质量优良率≥ 80%。(2)A 型:诊断不能出现“ 待查 ”,初确诊符合率要达到 100% ;2 周内重复住院率为 0 ;药费超限率低于 20% ; 住院日超限率低于20%。

(3)B 型:三日确诊率 100%; 初确诊符合率达到 90% 以上 ;住院日超限率低于 15% ;药费超限率低于 15% ;治疗费超限率低于15%;治愈率达到95%以上;术前住院日少于3天。

(4)C 型:待查病例有会诊纪录单;三日确诊率达80%以上 ;初确诊符合率达到 85% 以上;2周内重复住院率低于 20% ;初确诊符合率达到 30% ;住院日超限率低于 30% ; 药费超限率低于 30% ;检查费超限率低于 30% ;术前住

院日少于7天。

(5)D 型:要有抢救纪录、会诊纪录 ;三日确诊率达80%以上;初确诊符合率达到 80% 以上;药费超限率低于 35%;药费超限率低于 35% CD 型病例转归率越高,表明质量水平越高。通过分型质量监控既反映了医院及科室的工作强度,又反映了医院及科室的技术水平,解决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技术因素难以量化的深层次问题。

篇8:人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的病例报道

1 病史、诊断及治疗转归情况

1.1 病史、诊断情况:

患者,男,42岁,货车司机,四川绵阳人。患者2014年9月17日下午到我市医疗机构就诊,怀疑为眼结膜寄生虫类异物侵染,转诊于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经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所会诊,发现患者左眼结膜充血,眼下侧可见有虫体蠕动。采用氯霉素眼药水冲洗,并收集分离冲洗液,检出线型虫样物一条,放入95%酒精固定保存鉴定。镜下观察,虫体长1.2cm、粗约0.5mm。半透明,尾端尖细,线样,乳白色。虫体外周有环形皱褶,头端钝圆,倒梯形角质口囊,虫体尾端较尖,向腹面卷曲,雌虫近阴门端见盘曲幼虫。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为线虫纲、旋尾目、吸吮科、吸吮线虫属、结膜吸吮线虫)。

1.2 患者治疗及转归:

患者用氯霉素眼药滴眼,每日三次,防止感染及过敏反应至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半月后随访患者康复。

2 危险因素分析

询问个人生活习惯及宠物饲养史,收集个人一般情况资料;开展现场环境卫生调查收集患者常住地周围及室内环境卫生资料。室内采用目测法,计算有蝇房间阳性数及蝇密度;室外采用国家病媒生物监测蝇密度,监测用蝇笼,在垃圾堆、小区门口、小区一楼餐饮店外三个环境各布放2只蝇笼,分别以腐烂水果和糖醋为诱饵,共布放6只,布放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

3 结果

3.1 个人生活习惯:

患者自述喜欢小动物,家里饲养了1只小型宠物狗,平时喜欢与狗玩耍。无生吃动物肉习惯,无其他不良嗜好。

3.2 居住环境情况:

患者住于中心区域一个开放式居民区,居民区内以老式七层居住楼为主,约90幢,楼幢间距约10m,人口密度大。小区内一般卫生状况较差,无垃圾桶。小区门侧边为一垃圾堆放池,大多数生活垃圾未入池,污水较多,臭味大。小区外为开放式市场,每天有早市。早市地面卫生状况较差。

3.3 蝇密度监测结果:

市场生熟食摊贩基本无三防设施,合格率为16.7%(2/12)。小区一楼门面房室内蝇房间阳性率为55.6%(10/18),阳性房间蝇密度为4.1只/间(41/10)。共捕获蝇类7种29只,分别为果蝇2只、市蝇3、丝光绿蝇6只、厩腐蝇8、元厕蝇5只、棕尾别麻蝇3只、黒尾别麻蝇2只。

4 讨论

参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0)[6],与结膜吸吮线虫传播相关的蝇房间阳性率、阳性房间蝇密度均高于国家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9%,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的卫生标准。结膜吸吮线虫的感染是较为典型的环境疾病,其传播条件除了动物要有较高的感染率外,在人、动物间的传播也需通过果蝇完成。此病例的出现,与居住环境卫生较差、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蝇类密度大,加之大量猫犬类宠物,构成了人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的传染链。

参考文献

[1]王增贤,沈继龙,王可灿,等.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进一步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6):328-331.

[2]王增贤,沈继龙,王红岩.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24(4):299-300.

[3]王增贤,杨兆莘.变色纵眼果蝇的生态学特性与传播结膜吸吮线虫病关系的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20):92-95.

[4]付玉琦.结膜吸吮线虫1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4):223.

[5]兰炜明,姜唯声,戴坤教,等.人体感染结膜吸吮线虫1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2):133.

篇9:1例术后疑似恶性高热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00-01

患者,男,3.5岁,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3年余”为代主诉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伴有呼吸暂停及憋醒,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血,无气促、呼吸及吞咽困难。曾行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鼻咽部CT示双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专科检查:双扁桃体3度肥大,表面无脓栓,耳、鼻检查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八项检测未见明显异常;胸部正位片无异常。初步诊断:1.腺样体肥大;2.双扁桃体肥大。入院第四天于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手术麻醉时予枸橼酸芬太尼0.1mg及咪达唑仑2mg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150mg/h、瑞芬太尼150μg/h配合七氟醚30ml吸入麻醉维持。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h患儿出现发热,体温达39 ℃,给予安乃近及地塞米松针退热处理,体温下降不明显,术后4h患儿体温高达40℃以上,抽搐发作,表现为四肢强直,牙关紧闭,给予地西泮5.5mg.iv,并气管插管,复苏气囊加压给氧,转入PICU治疗。患儿深昏迷狀,自主呼吸弱,皮肤黏膜苍白,持续心电监护,心率高达180次/分,经皮氧饱和度约为90%,存在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提示明显酸中毒。立即行全身物理降温,给予补液加强抗炎对症治疗。手术次日肌红蛋白(MYO)值上升到2000ng/ml,肌酸激酶-MB同酶(CK-MB)达191U/L,乳酸脱氢酶(LDH)由300上升至722,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由220升至508 IU/L。详见表1。

篇10:5下肢病例讨论

临床解剖学问题

·你认为不能触诊到腘动脉搏动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再次触诊腘动脉搏动之前,你会使患者处于何种体位? 病例5.

2在临床查房时,带教医生问你是否愿意见习腰椎穿刺,你热情地回答道:“愿意。”但在进行腰椎穿刺前,医生问了你3个问题。

临床解剖学问题

·腰椎穿刺时,髂骨的哪些部位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成人脊髓通常在何处终止? ·穿刺应在何处进行? 病例5.3 一青少年在距髌骨底近侧约5cm处被刀刺伤,由于伤势不重并没有就医。两天后大腿下部出现肿胀和压痛,病人因剧痛而来看急诊。

临床解剖学问题

·此区大腿深部是何结构发生液体积聚? ·此区外伤与膝关节有何关系? 病例5.

4足球比赛中,一运动员膝部的外侧面被重重踢到。教练知道你为一医学院学生,遂让你触诊该运动员的腓骨头。临床解剖学问题

·如何触诊腓骨头?

·什么骨性标志可被用来触诊腓骨头?

·为什么能够触诊到腓骨头是重要的? 病例5.5 一52岁妇女大腿上部出现一梨形肿块,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体格检查发现肿胀物位于股三角区,通过隐静脉裂孔而膨出。

临床解剖学问题

·隐静脉裂孔与耻骨结节的位置关系如何? ·为何此位置关系对于鉴别诊断疝有重要意各? ·股疝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否高于男性? 病例5.6 一青年膝部内上方发生表浅穿刺伤,紧邻腓肠肌内侧头的一条圆索状肌腱被切断。

临床解剖学问题 ·可能是何肌腱被切断? ·此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有何关系? ·怎样检查被切断的肌腱的肌肉? 病例5.7 一年轻女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踝关节受伤,她说“我只是轻轻扭了一下脚。”而经过教练的详细检查后,表明她发生了严重的踝关节扭伤。

临床解剖学问题 ·患者最可能撕裂的是何韧带? ·还有其他哪些韧带有可能被撕裂? ·患者可能合并何处骨折? 病例5.8 一患者自述足部疼痛,并且鞋底磨损不均匀。患者站立时经医生检查发现其足纵弓较正常扁平。

临床解剖学问题

·你认为医生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患者发生不适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的鞋会在何处发生过度磨损? 病例5.9 足球比赛中,一20岁前锋被后卫阻挡犯规,后卫踢到前锋小腿部的后外侧,前锋扶住膝部并感剧烈疼痛。

临床解剖学问题

·足固定站立于地面时,如膝部外侧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发生何种损伤? ·在其他哪些运动中常发生此类膝部损伤? ·此膝部损伤的机制是什么? 病例5.10 足球运动员的膝部呈适当角度屈曲时,胫骨受到指向前方外力的作用。教练检查其膝关节时发现前“抽屉征”呈阳性。

临床解剖学问题 ·什么是前“抽屉征”? ·当膝部呈适当角度屈曲并且胫骨受严重外力而向前移动时,可导致何种膝关节损伤? ·在什么运动中常发生此类损伤? ·此类损伤常合并其他什么膝关节损伤? 病例5.11 一青年在斗殴中小腿前外侧被严重踢伤。数小时后小腿疼痛逐渐加剧,并发生肿胀。患者不能伸伤侧足趾,亦不能背屈。在行走时出现足下垂,而胫、腓骨均未发生骨折。

临床解剖学问题

·解释患者出现上述体征和症状的解剖学基础。·上述体征和症状的名称是什么? ·在检查中,可能还会发现哪些其他的体征? ·应怎样缓解患者小腿的严重疼痛? 病例5.12 一老年妇女遭抢劫并被踢倒,因疼痛和股骨近端的骨折不能站立,大腿由于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生肿胀。

临床解剖学问题

·为何此类骨折伴随大腿的肿胀?何时股骨颈骨折时大腿不会发生肿胀? ·患者下肢可能处于什么体位? ·通过保守治疗,股骨此区的骨折能够得到良好愈合吗?(需要进行内固定吗?)·如果通过保守治疗可得到良好愈合,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病例5.13 一人每天慢跑数千米,其中要上好几段台阶。自述其右侧股骨大转子后方有点压痛,疼痛可向大腿放散。在检查时如对抗大腿的外展和外旋,则可加剧疼痛。

临床解剖学问题

·你认为导致患者髋部疼痛的原因是什么:是髋关节的炎症还是转子囊的炎症? ·你所做诊断的解剖学依据是什么? ·为何在对抗大腿外展和外旋时疼痛加剧? 病例5.14 一身体虚弱的40岁男子开始进行壁球(软式网球)运动,主要在周末进行。最初在其跟腱处感到疼痛,然后突然出现小腿肚的疼痛。疼痛消失后又开始进行运动。其后患者又再次感到小腿肚疼痛,并听到一声弹响,随之患者既不能掂脚尖,亦不能上台阶,但踝关节的背屈运动较为容易。

临床解剖学问题

·你认为引起弹响和小腿肚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在检查时可能观察到哪些体征? ·患者不能掂脚尖和上台阶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5.15 一老年妇女在前厅光滑的地面上滑倒后,仰卧在地面上并感到疼痛剧烈。患者自述在摔倒时听到一声较大的弹响,其右下肢处于外旋位,并且较左下肢短。患者无法站起,不能从地面抬高患肢,当试图这样做时感到剧烈疼痛。患者被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室。

体格检查

患者右下肢较左下肢显著缩短,并呈外旋位。触诊时患者髋部有压痛,但肿胀不明显。大腿的被动运动可导致剧烈疼痛。对患者髋部进行x线摄片检查。

X线检查报告

示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远端外旋并向近侧移位。诊断股骨颈骨折。

临床解剖学问题

·老年人股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在哪里? ·为何这部分骨在老年人如此脆弱? ·患者伤肢较对侧缩短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此类骨折常发生的并发症(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病例5.16

在进行老式曲棍球比赛时,一名55岁男子右小腿外侧面正对膝部下方处被冰鞋刀意外踢伤。表皮的撕裂伤经处理后,患者由于伤处的疼痛及小腿和足的无力而无法继续比赛。患者小腿外侧面和足背有麻木和针刺感。当活动下肢时发现其右足和足趾不能背屈。其后患者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诊治。

体格检查

当患者步入诊疗室时,医生注意到患者存在异常步态——抬右脚时较正常为高,落下时较沉重而发出扑扑声。检查中医生发现在患者的腓骨头和腓骨颈部位有压痛,并且小腿远端外侧面及足背感觉丧失。对患者膝部进行X线摄片检查。

X线检查报告

示腓骨颈骨折。

诊断

腓骨颈骨折合并外周神经损伤

临床解剖学问题

·患者足部感觉缺失和功能丧失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可能是何神经发生了损伤?

’ ·此神经与腓骨颈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冰刀锋并未切断神经,患者继续比赛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损伤? ·患者在行走时所显示的是什么步态? 病例5.17 一26岁搬运工正在工作时,一沉重的板条箱砸在其膝部上。患者感到剧烈疼痛,不能起立。急救人员立即将其用担架送到医院后。体格检查后,对患者膝部行了x线摄片检查。

X线检查报告

可见胫骨近侧端粉碎性骨折,合并腓骨颈骨折。

诊断

胫骨近侧端和腓骨颈骨折,合并外周神经损伤。

临床解剖学问题

·胫骨骨折后什么动脉可能发生损伤? ·运用解剖学知识说明如果要判断这些动脉是否发生了损伤,应在何处检查患者的脉搏? ·腓骨骨折可能合并什么神经的损伤? 病例5.18 一32岁男性不慎在冰上滑倒,被搀扶站起后,其右足不能承重,且踝关节开始肿胀。患者自认为发生了严重的“踝关节扭伤”而到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

检查中医生发现患者的踝关节由于疼痛和压痛几乎不能移动,特别是外踝处疼痛和压痛更为剧烈。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x线摄片检查。

影像学检查报告

可见外踝在距骨关节面上方苫横骨折。

诊断

外踝骨折伴严重的踝关节扭伤(韧带撕裂)

临床解剖学问题 ·何种过度运动常导致踝关节扭伤?

,·讨论“扭伤”一词的含义。

·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此骨折是怎样发生的。·什么结构可能发生撕裂或断裂? ·患者是发生了通常所说的Pott骨折吗? 病例 5.1 一轿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一名22岁妇女正坐在前排位上。除述头部外伤外,患者主述右髋部疼痛且因此无法站立。因怀疑可能发生了髋部骨折,患者被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右下肢轻微屈曲、内收和内旋,并且明显短于左下肢。对患者髋部进行X线摄片检查。

X线检查报告

右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缘骨折 临床解剖学问题

·运用解剖学知识来解释损伤可能是怎样发生的。·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 ·当此神经完全麻痹后,哪些肌肉可能会发生瘫痪? ·何处的皮肤感觉可能丧失? 病例 5.20 一62岁男子述左臀部持续性疼痛,并可沿大腿后面放散。

体格检查

在检查中,患者指出疼痛最剧烈的区域位于坐骨大切迹处。以患者股骨大转子尖和坐骨结节之间的中点与到膝部约1/2处的大腿中线作一连线,沿此线进行压迫也可引起疼痛。在坐位时,患者左小腿由于剧烈疼痛而不能完全伸直。在患者呈仰卧位时,检查者以一手抓住其左踝关节,另一手置于其左膝关节前面,使患者小腿伸直。检查者缓慢升高患者左下肢,当与水平面达到近75°角时,可引起患者的疼痛。此时如使患者足背屈则可加重疼痛。对患者腰下部行MRI检查。

X线检查报告

可见L5/S1椎间盘突出。

诊断

L5/S1椎间盘突出并合并第1骶神经根受压

临床解剖学问题

·为什么当足背屈时疼痛可加剧? ·何种腰部损伤可产生臀部和股后部的疼痛? ·你认为在解剖学上还有哪些损伤(由疾病或创伤引起)可导致病人产生这些症状? 病例5.21 足球比赛中,一运动员被一前卫从后方铲倒,前卫的髋部从侧面撞到此运动员的膝部上。从重放的慢动作录像中显示此运动员在被铲倒时膝部微屈,而足部牢牢固定在草皮中。当其紧握膝部倒在地上时,很明显地感到剧烈疼痛。被送到场边后,你对朋友说:“恐怕他膝关节的韧带断了。”由于不知道他膝关节的功能如何,你朋友说:“那么可能是哪条膝关节韧带断了呢?”

临床解剖学问题

·假定你朋友基本上无膝关节的解剖学知识,你应该怎样向他解释此运动员发生的膝关节损伤? ·此运动员的哪条韧带可能会撕裂? ·此运动员的哪条韧带可能已经发生了撕裂? ·半月板可能会发生损伤吗?

病例5.22 一55岁男子因右侧腹股沟处出现球形肿块而来就诊。患者自述在躺倒时肿块可变小,但不会完全消失。偶尔肿块还可变大并突出于右侧大腿前面皮下,此时大腿深部下面可感到疼痛。

体格检查

检查中,医生注意到患者肿块位于耻骨结节外侧,腹股沟韧带内1/3的下方。当检查者将中指伸入患者的腹股沟管浅环中,并嘱患者咳嗽时,并未发现有肿块或肠管突出,然而肿块有所增大。当检查者让患者指出肿块首先出现的部位时,患者把手指放在了股环处。当让患者指出发生疼痛时肿块向下发展的方向时,患者的手指沿大腿指向了隐静脉裂孔处。在患者大腿屈和内旋时,检查者轻压肿块并不能使其缩小。

诊断

不可复位的完全性股疝

临床解剖学问题

·名词解释:股环、股管和股疝。·股管的正常内容物是什么? ·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为何股疝会向上弯曲。

·你认为股疝的发病在女性中多于男性的解剖学原因是什么? ·从解剖学上解释为何股疝易发生绞窄。·股管中什么结构的肿大可被误认为是股疝? 病例讨论

病例5.1

如无法触及腘动脉搏动,可能是由于患者的膝关节处在伸直位,此时腘筋膜紧张。可让患者膝关节呈微屈位,并将双手的拇指放在髌骨上,而其余手指则放在腘窝上。患者膝关节也不能完全屈曲,因此时肌肉紧张,又可使动脉搏动难以触及。检查时,双手应紧压腘窝。由于腘动脉搏动较难触及,有时可让患者呈俯卧位,膝关节呈适当角度屈曲。此时在腘动脉通过股骨腘平面处紧压腘窝,即可触及搏动。病例5.2 从后面触及髂嵴的最高点,是腰椎穿刺中重要的体表标志。两侧髂崤最高点的连线正对L4~L5椎间隙,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隙抽取脑脊液即以此为标志。成人脊髓通常终止于L1和L2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处,但也可终止于T12和L1椎骨或L2和L3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处。穿刺针通常由L3和L4或L4和L5椎间隙刺入。病例5.3 髌上囊位于此区大腿深部,几乎与膝关节腔自由相通。外科中常将髌上囊看作是膝关节腔的一部分。因此大腿远端前面的外伤常可引起髌上囊的感染,感染可蔓延至膝关节。病例5.4

腓骨头位于膝部后外侧皮下,与胫骨粗隆位于同一水平。能够触诊到腓骨头非常重要,因为当有严重外力作用于膝部外侧面时,腓骨颈常发生骨折。而且腓总神经绕腓骨颈走行,在腓骨颈骨折时常致腓总神经损伤或离断。病例5.5 隐静脉裂孔位于耻骨结节外下方约4cm处。股疝在由股管向下通过隐静脉裂孔进入大腿皮下组织中时,可在耻骨结节外下方形成肿块,而腹股沟斜疝穿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因而所形成的肿块位于耻骨结节上方。因此股三角处的肿块不可能是由于腹股沟疝形成的。妇女由于股环较大,股动、静脉较小,并且在怀孕时周围的支持组织常发生改变,因而股疝的发病较男性多见。病例5.6 显而易见,此例中是半腱肌肌腱被切断。半腱肌的肌腱位于半膜肌肌腱的浅面,从股骨内侧髁的后方经过。如欲检查半腱肌(非此例情况),可让病人呈俯卧位以手压住患者小腿而嘱患者对抗阻力屈膝关节。如肌肉正常,则可在膝部近端内侧触及肌腱。病例5.7 在大部分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中,距腓前韧带最易被累及。在严重的扭伤中,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也可发生撕裂,并可伴发腓骨远端的撕脱性骨折。病例5.8 显而易见,患者是发生了扁平足。扁平足病人的脚可磨损鞋底内侧,并可延至鞋尖。足部最重要的韧带是跟舟跖侧韧带,它对足内侧纵弓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跟舟跖侧韧带主要附着于载距突和舟骨粗隆,此两点的连线即为韧带在足表面的投影位置。病例5.9 此种撞击或扭伤可致胫侧副韧带损伤。韧带的撕裂也可导致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的断裂。当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卡在雪中,身体因惯性向前摔倒时,也可发生此类韧带损伤。病例5.10

前“抽屉征”是指膝关节不稳,当屈曲的小腿被向前牵拉时,膝关节向前运动。如果外力使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方移动时,常可致前交叉韧带撕裂。这是在运动中,特别是滑雪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在一些更复杂的膝关节损伤中,常合并前交叉韧带的撕裂伤。腓侧副韧带和半月板也常同时发生损伤。病例5.11

这些体征和症状提示发生了急性小腿前筋膜间隙综合征,这是由胫前动脉出血所造成的。前筋膜间隙内的压力升高可压迫其内的腓深神经,这就可解释为什么病人不能伸脚趾和使足背屈了。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受到严重压迫可导致足下垂和产生跨域步态。由于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终支,胫前动脉受压和出血也可导致足背动脉搏动的消失。产生的严重疼痛可通过筋膜切开术而缓解(切开小腿前肌间隔减轻筋膜间隙内的压力)。病例5.12 此妇女的骨折最可能发生在大转子和小转子之间或者是经过大转子和小转子的骨折。在骨因骨质疏松而变脆弱时,此类骨折尤易发生,且骨折常为粉碎性。由于转子间区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且此类骨折位于关节囊外(囊外骨折),因此血管损伤后血液常可流至腹股沟区或大腿。而股骨颈骨折均位于关节囊内(囊内骨折),因而血液不会流入腹股沟区或大腿,而是积聚在髋关节腔内。和股骨颈骨折一样,发生囊外转子骨折的患者下肢常呈外旋畸形。由于股骨近端血供较为丰富,通过持续牵引的保守治疗即可使转子骨折得到良好愈合。病例5.13 此例中的症状和体征提示发生了转子囊炎(转子囊发生感染)。此损伤常由上楼梯或爬山等重复运动而引起。在这些运动中,臀大肌及其上部的腱性纤维在转子囊的上方反复前后运动而产生摩擦。转子囊炎以在大转后方出现点压痛为特征。由于髂胫束在其走行上得到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的腱性加强,因此疼痛可沿大腿向下放散。大腿被动外展或外旋时可增加转子囊上的压力而引起疼痛。病例5.14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和踝关节不能跖屈,可以判断患者发生了跟腱断裂。小腿肚的疼痛可能是由于跟腱炎产生的。跟腱断裂后,由于小腿三头肌缩短而使小腿肚变得鼓胀。由于比目鱼肌(强健的踝关节跖屈肌)通过跟腱附着于跟骨,因此患者无法掂脚尖和上台阶。病例5.15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妇女中较为常见。股骨颈骨折常被误诊为髋部骨折(髋骨发生骨折)。当一老年妇女要跌倒时,为了支撑身体她可能会施一扭力作用于一侧髋部,从而使股骨最脆弱的部分股骨颈发生骨折。骨折发生后,此妇女跌倒在地。因此,骨折并不是跌倒后的结果,而是跌倒的原因。

伤肢的外旋和短缩畸形是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异性表现。外旋是由于骨折时股骨头与股骨体相分离而使下肢的承重轴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下肢的短缩是由于附着于股骨和髋骨之间的肌肉向上方牵拉而引起,此牵拉作用是由肌肉痉挛(肌肉无意识地突然收缩)产生的。

发生骨质疏松时,整个身体的骨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骨质疏松并不是由于新骨不能充分钙化,而主要是由于骨再吸收的速度超过了新的骨基质产生的速度。因此,整个身体的骨质就会逐渐减少。由于骨质疏松,股骨颈就变得更加脆弱。股骨近端的骨折可由轻微的外伤,甚至自发产生。绝经期后的妇女或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时,骨的再吸收较骨的形成更为明显。

股骨近侧端的血管大部分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这些动脉的分支在髋关节纤维囊中的支持带中走行。闭孔动脉的分支,即股骨头韧带动脉,可营养一部分股骨头。在股骨颈骨折时此动脉可发生破裂。在老年人中常由于动脉硬化而使此动脉的血供并不充分。有时在股骨颈骨折时营养股骨头的其他动脉也可发生损伤。一般来说,骨折处越靠近近侧端,营养股骨头的血供发生中断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于股骨头血供的特点,在发生股骨颈骨折时,可导致股骨头的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由于血供缺乏引起近端骨折碎片的坏死和崩解)。发生囊内骨折(股骨颈上端)时,近端骨折碎片的血供常遭到破坏,因而更易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有两个原因要求必须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严格和精心的护理,其中之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股骨近侧端的血供,另一个原因是此类损伤常引起剧烈的疼痛。病例5.16 由于腓总神经与腓骨颈关系密切,在发生腓骨颈骨折时,常可致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绕腓骨颈的外侧面走行,表浅伤口即可损伤腓总神经。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地表明是腓总神经受到了损伤。硬物的持续压迫(如在睡眠时锐利的床边所造成的压迫)或过紧的管型石膏所造成的压迫也可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

腓总神经的损伤可影响到小腿外侧群肌(由腓浅神经支配的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和由腓深神经所支配的小腿前肌群。因而足不能外翻和背屈,足趾不能伸直。病人表现为典型的足下垂(足跖屈和轻微内翻)和跨越步态。病人在行走时,足趾拖后而足部拍击地面,为避免此体征的出现,病人在行走时必须尽量抬高足部。如患者腓总神经的皮支发生损伤则可导致小腿和足的感觉迟钝(感觉功能受到损害)。刀锋切断神经、骨碎片的压迫或挫伤均可导致此类损伤。尽管腓骨并不承重,但在发生腓骨近端骨折后,由于附着于其上的肌肉的牵拉可引起骨折碎片的移位,因而在行走时也可引起疼痛。病例5.17 由于腘动脉位于腘窝深面紧靠膝关节纤维囊,在发生胫骨和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时,骨折碎片常可损伤腘动脉。腘动脉在腘窝下端分为终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因此在骨折时也可损伤上述分支动脉。同时,也可损伤由腘动脉发出的一支或数支关节动脉,这些关节动脉供应膝关节关节囊及其韧带。

在内踝和足跟的中点处可触及胫后动脉的搏动。足背动脉(胫前动脉的延续)的搏动可在其跨过舟骨和楔骨上方处触及。这些部位由于位置表浅且紧贴骨面而较易触诊到动脉搏动。动脉搏动的消失则提示胴动脉或胫动脉发生了损伤。

由于在腘窝内胫神经较腘动脉和腘静脉位置表浅,因而在此类患者中胫神经也可发生损伤。胫神经的离断可致腘肌和小腿后群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以及足底的肌肉发生瘫痪。同时,部分至膝关节的关节支也可能发生离断。正由于腓总神经与腓骨颈的密切关系,使得在此部发生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对于腓总神经离断后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可参看病例5.2的讨论。病例5.18 常见的踝关节扭伤是由于承重足的过度内翻所引起,并可致踝关节纤维囊的前外侧部和跟腓韧带及距腓韧带的损伤。扭伤一词通常表示韧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撕裂。严重的扭伤可导致韧带的大部分纤维发生撕裂,并且经常引起踝关节的不稳。此例中,患者由于体重的压迫而使得踝关节受力内翻并滑倒,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和骨折。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可能部分或完全撕裂。在正常情况下,由胫骨远端和内、外踝所形成的深窝将距骨牢固固定。当踝关节韧带撕裂后,距骨被迫向外踝倾斜,并将外踝撕脱。

如果踝部受到相反方向的外力作用(即过度外翻),强健的内侧韧带可将内踝撕脱。如外力持续作用,还可使距骨发生倾斜,并使距骨和外踝向外侧移位。由于胫腓骨间韧带起到枢轴的作用,近侧胫腓关节近侧段的腓骨也可发生骨折。

该患者的踝关节损伤可能并不是Pott骨折。“Pott骨折一脱位”一词常用来泛指发生于内、外踝的骨折或骨折合并脱位。因此,轻度的Pott骨折伤及内、外踝(或一侧踝部和一条韧带);而重度的Pott骨折则包括内、外踝和胫骨后缘(或内、外踝和一条韧带)。病例5.19 由于髋关节较为稳定,其脱位并不常见。股骨头位于较深的髋臼窝中,并为特别坚韧的关节囊所包绕。当髋关节屈曲、大腿处于内收和内旋位发生车祸时,可能引起髋关节的外伤性脱位。当该患者右侧下肢处于所描述的位置时,其膝部可能撞在了汽车仪表盘上。因此外力沿股骨传递,使股骨头和髋臼后缘向后移位。由于在此体位时股骨头后方只有关节囊包绕而无骨组织,而关节囊的后、下方可发生破裂。这使股骨头向后脱位,并带有髋臼后缘和髋臼唇的碎骨片。最后,股骨头可位于髂骨的臀面。

由于坐骨神经(L4~S3)与髋关节后面关系紧密,在发生髋关节后脱位时易损伤坐骨神经。如发生完全性坐骨神经损伤(较少发生),则腘绳肌和膝部远端的肌肉均可瘫痪。此外,除由隐神经(L3和L4,股神经的终支)所支配的小腿内侧皮肤外,整个小腿和足部的皮肤均发生感觉障碍。病例5.20 根据病人疼痛的部位及从大腿后部向下放散的特征,可清楚地推断是骶丛最大的分支—坐骨神经根受到了压迫。坐骨神经起自脊髓L4~S3节段,由分出后经坐骨大孔下部离开骨盆,从梨状肌下缘延伸至大腿远端1/3,此路径与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相一致。在直腿抬高试验中,当下肢被抬高时,由于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可引起疼痛。足背屈时可增加对坐骨神经及坐骨神经根的牵拉而使疼痛加剧。

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最常受到累及的是第1骶神经根。L5和S1间椎间盘突出可压迫前根和后根而产生坐骨神经痛,并可合并腰下部的疼痛。坐骨神经痛也可由于坐骨神经或其在盆部、臀部及股部的分支受到压迫(如肿瘤)而引起。在神经发生炎症反应(神经炎)或其髓鞘发生炎症反应而影响到神经时也可引起疼痛。病例5.21 膝关节(特别在其处于伸直位时)是全身最为稳固节之一。尽管组成膝关节的各骨都由强健的韧带相互连接,但在发生严重扭伤时,特别是在接触性运动如曲棍球和足球中,也可使膝关节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在此病例中,当该运动员在奔跑且其足部正固定于地面时,其膝部的外侧面受到前锋髋部的撞击。此时运动员的小腿承重,外力可使膝部相对于固定的胫骨向内侧弯曲,导致胫侧副韧带被拉紧。如果只是部分韧带纤维发生断裂,患者只是发生了轻微扭伤。如受到剧烈的外力撞击,整个韧带可能在其股骨内上髁的附着处发生断裂。由于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此时也可致内侧半月板破裂。

以上描述可能就是该运动员所发生的全部损伤,除此之外,其前交叉韧带也可能被撕裂。此韧带可防止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位及膝关节过伸,有时当膝部外侧受到强力的外力打击时可能被撕裂。

总之,运动员的小腿可因外力作用而被迫外展和外旋,导致胫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同时发生损伤,即所谓的膝关节“三联损伤”。病例 5.22 股疝是脂肪、腹膜、网膜或一部分肠管通过股环进入股管而形成的突出物。如疝囊中有肠管存在时,可通过听诊器闻及肠鸣音。

股管是位于股鞘内侧部一短的潜在性盲管,是腹内筋膜(前为腹横筋膜,后为髂肌筋膜)向外的延伸。正常情况下,股管内含淋巴管,且至少含有一为结缔组织所包绕的淋巴结。

股管是腹壁较为薄弱的地方,因此当腹内压力急剧增高时(如慢性便秘病人正试图排便时),可迫使腹腔内容物由股环进入股管内。肠管在降入股管并通过隐静脉裂孔时其外部形成一腹膜囊。疝囊在股管内下降的过冲受到大腿阔筋膜的阻挡,而向前、上方突出,在腹股沟韧带的下方形成肿块。当疝囊尚位于股管内时(不完全性股疝)通常较小;而当疝囊向前通过隐静脉裂孔进入股部松散的结缔组织后,疝囊体积可急剧变大(完全性股疝)。

由于部分类型的股疝所形成的肿块位于腹股沟韧带之上,因此腹股沟斜疝和完全性股疝之间的鉴别诊断有时会非常困难。股疝所形成的肿块位于腹股沟斜疝所形成肿块的外下方。

耻骨结节是区别股疝与腹股沟疝的一个重要骨性标志。腹股沟疝的疝囊颈在腹股沟管浅环处位于耻骨结节的内上方,而股疝的疝囊颈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下方。此外,就如同此例中一样,如果在进行凹陷试验时在腹股沟管中未发现疝囊,则可排除腹股沟斜疝的可能。

将手置于疝囊上向下轻压,如是股疝的话,可观察到腹股沟韧带形成的反折位于疝囊的上方;如果是腹股沟疝,此时手向上轻压疝囊,可见腹股沟韧带形成的反折位于疝囊之下。

股疝在女性中较在男性中常见(约为3:1),这是因为女性的股环较男性的大的缘故。女性的股环之所以大是因为女性盆骨的宽度较大,股动、静脉较小,以及在妊娠期间周围组织所发生的变化。

完全性股疝的绞窄常见。由于股环的边缘(如前方的腹股沟韧带和内侧的陷窝韧带)较为锐利,发生完全性股疝时可压迫股管,因而易造成绞窄。另外,隐静脉裂孔锐利的边缘也可引起绞窄。

由于股环和隐静脉裂孔相对较小,且周围结构较为坚韧,突入股疝疝囊内的肠管的静脉回流可被阻断。此时动脉血继续进入肠管内而引起充血,继之整个血液循环中断。如欲阻止绞窄的肠管发生坏死,必须早期进行外科手术。

上一篇:医院医疗保险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消防设施停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