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2024-04-15

重大主题报道四问(精选7篇)

篇1: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钱江晚报》副总编辑 张亮

张扬 绘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本身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这些年,可以说是反复强调、层层研讨。这一方面说明这个课题很重要,也说明社会发展对主题报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认清它的性质和规律。重大主题报道创新难,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但首先是认识不清的问题。总有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狭隘落后的认识,在束缚着我们的手脚,给创新带来障碍、构成瓶颈。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包括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等方面,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思路,这是其他几项创新的基础、前提。那么,我们在思路上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重大主题报道是否就是“规定动作”?

当我们把重大主题的报道任务部署给记者,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很沉重、很严肃,脸孔是板着的,腔调是生硬的,甚至会有厌烦情绪、应付思想。然而,新闻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造力的职业,需要宽松的氛围、需要活跃的思想、需要澎湃的激情、需要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没有这些土壤,不可能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操作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候,往往缺少这些元素呢?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把重大主题报道视做“规定动作”,狭隘地等同于命题作文、等同于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自上而下、单向的报道任务。媒体只是扮演被动的执行者,重大主题报道成了对上交差,报道的实际效果如何、广大受众的反应怎样,反倒变得无关紧要。长此以往,媒体主动研究、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退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次,在具体操作中,不是先进行调查研究,而是主题先行,然后按图索骥式地寻找案例,填充到既定的条条框框里,把文件简单、机械地演化为所谓的新闻作品。这种图解式的新闻报道,不仅违反新闻规律,也违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008年6月,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当时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得最多的还是防过热、防通胀,而不是后来的保增长、调结构。但《钱江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浙江企业,包括知名企业如飞跃集团,已经遭遇了经营困局,负债累累,坊间和网上也有这方面的传言,但本地媒体却一直没有公开报道。报社记者经过实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报道。《钱江晚报》编委会对这篇文章的认识是,它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飞跃集团遭遇的困难,也报道了政府、企业合力解困的举措,澄清了夸大不实的传言,同时向社会传递了抵御经济寒流的警讯。于是,我们将这篇文章做了头版头条导读,将主题定为《邱继宝挺住!飞跃挺住!》,从而强化了报道的积极立意,表达了对受困企业的关爱,给人以信心和鼓舞。文章见报后,社会反响很强烈也很积极。有新闻界的专家评论说,《钱江晚报》对于这一敏感题材及时介入,把握得当,显示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和权威性。我们不能完全说这篇报道掀开了转型升级报道的序幕,但是客观上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

推出这样一篇报道,不是说我们有多敏锐,也不是有什么特殊渠道,从高层听到风声。我们只不过是遵循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新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真实的新闻、正确的思想来自实践,来自深入的采访和独到的思考,来自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高超的把握能力。

从媒体的角度,能不能搞好主题报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关键词:自觉。只有自己真正觉悟,才会化为主动的行为,才会产生出优秀的作品。这里所说的自觉包括两层含意,一个是指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课题,不能生吞活剥、教条式地接受,而是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化为自己的认识,融入血液中;另一个是对媒体的角色要有准确的认识。

大家知道,将近100年前的《新青年》杂志、邵飘萍的《京报》,到现在还在中国的新闻史、文化史上闪耀光彩。它们之所以成为引领一时舆论的强势媒体,核心在于体现社会担当,把握时代脉搏,占据思想高地。传媒抓住了重大主题,不仅担当了社会责任,自身也将从中获得向上的力量,使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就像我们今天提起《光明日报》,还会想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到《深圳特区报》,会想到《东方风来满眼春》;提到《解放日报》,会谈及上世纪90年代初的“皇甫平”报道及其争议;提到《人民日报》,许多人还会记起20多年前的一篇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媒体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更是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媒体,只会产生三种人:一种是把媒体等同于赚钱机器的新闻

商人,一种是把新闻工作当作进身之道的新闻官僚,还有一种是把记者职业只当做饭碗的新闻民工。

今天,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深水区挺进,各类矛盾问题错综复杂,这意味着传媒也必须直面更为深层次的命题。媒体作为时代的号手,承载着新期待,面临着机遇期。在这一机遇面前,回避崇高、严肃、敏感的命题,必然导致媒体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下降,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就等于丢弃了职业精神,丢弃了对话语权的掌控,使自身趋于泡沫化、边缘化。

《钱江晚报》有一组持续5年的报道:《乡村档案》。从2006年起,《钱江晚报》记者每年都要追随三位返乡民工,分赴湘鄂皖,用三四个整版记录他们家庭和家乡的变迁,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留下一部微缩的心灵史。支撑我们这组报道的,是这样的信念:新闻是易碎品,但新闻人必须和遗忘搏斗,给未来保留一份集体记忆;史册往往属于大人物,但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道德之光,终将照亮那些沉默的群像。这组报道,是晚报人自发、自觉的行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的追求。

很多提法,我们经常使用,张口就来,但是我们未必对这些提法形成了统一的、科学严谨的定义,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比如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如果说指的是题材,那么什么题材是正面的?是不是只有好人好事才是正面题材?舆论监督报道是不是正面报道?如果说指的是报道效果,那么任何题材都可能产生或正或反的效果,它取决于媒体的诉求是什么、如何操作、怎样把握。比如,事故和灾难报道,如果你一味搜奇猎异,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寻求感官刺激,就可能激化矛盾、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对社会的警示意义,或者探求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破解之道,挖掘真善美的人性之光,那么就可能产生正面效果。

《钱江晚报》去年推出的《阳光财富观》报道,获得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组报道从开始就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和指导。报道之初,《钱江晚报》一些记者还有些担心,比如对于仇富的问题,是不是不提甚至少提。《钱江晚报》编委会研究认为,之所以要提阳光财富观,正因为存在着不阳光的财富和不阳光的财富观,我们既然做了这个话题,就一定要把它讲透,不能回避矛盾。在这组报道中,我们提出一系列的敏感问题:谁埋下了仇富的种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富人的财富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等等。通过网络问答、举办论坛等形式,让各个阶层的人,从亿万富豪到升斗小民,充分发表意见,在交流互动中澄清事实、寻找共识。

舆论监督,同样有可能成为重大主题,其核心在于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一点,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报道。当年4月,《南方都市报》率先对此进行披露,5月起,《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又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6月20日,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

这组报道,直接影响到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强化司法机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以人为本的理念,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了实效。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做出重大主题? 3 2008年的抗雪灾报道,持续时间很长,可以说是一次战役性报道。灾情复杂多变,信息庞杂混乱,而且涉及杭州、浙江、中国等多个报道板块。当时,《钱江晚报》考虑最多的是3个问题:其一,每天的报道主题,怎样才能切合大局、找准重点、避免细碎重复?其二,在提供资讯的同时,怎样才能做出思想性和感染力?其三,在提供共有信息之外,怎样才能做出独家内容?

这里也介绍一下我们的操作办法。首先调整工作机制,在例行的下午谈版之外,要求相关报道部门上午就要通报信息,晚上再增加一次编前会,以求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力求避免就事论事、简单告知的报道方式,发挥晚报思想性强、善于人文叙事的长处,把大势把握和微观切入相结合,以人物报道为重点,以呼唤社会责任、人间真情、完善抗灾机制、共御公共危机为核心,强化思想性感染力,力求每天形成一个明确的报道主题。抗雪灾期间,《钱江晚报》以头版为先导,先后推出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报道《雪在飘,心在烧》、反思公民社会责任的报道《冰雪如镜,映照人情冷暖》、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外来工的报道《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人物群像式报道《非常时刻,那些温暖的面容》、典型人物报道《交警小姜,倒在路上》。在形式上,打破常规,将版面打通使用,每天用5个~10个版的规模强势推出,头版连续一周采用通栏大图片。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对《雪在飘,心在烧》(风雪回家路)这组报道评价说:“做得感人,做出了真情,做出了雪灾背后的文化,这是一种凝聚力。”

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钱江晚报》组织开设了《大地震·大特写》深度报道专栏,采用跨8、9两版的报道形式,着重开掘思想深度、拓宽时空跨度,相继推出了《十年回望:从战洪水到抗震灾》、《寻访杭州的桑枣中学》、《80后:灾难让

重大主题报道,有很多是非事件性新闻,是可以预知的。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就可以把上海世博会列入今年的重大主题报道之中,提前策划、组织;也有一些是突发的、计划外的,比如20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今年的玉树地震等。

我们长大》、《震痛后,更坚固的中国在路上》、《震痛中,我们重读爱情》等一系列专题报道。在此期间,前方传回来一个简单信息:浙江援建四川广元的50多所希望学校,抗住了地震的冲击,没有一人死亡。《钱江晚报》编委会认识到,这则信息如果情况属实,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于是再次选派记者前往广元深入采访,同时对省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了解,成稿后反复推敲,最终推出了《一片不塌的蓝天》这篇沉甸甸的报道。《大地震·大特写》这组报道,提升、丰富了《钱江晚报》抗震救灾报道,获得了当年省好新闻一等奖。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还要着力构建开放性的报道格局,强化读者互动,强化报道的延续性和影响力。在2008年杭州地铁工地坍塌事故报道中,晚报以《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地雷”?》为主题,动员全省读者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共同打造安全城市。“征集令”发出后,各地读者的线索源源不断:这里有一座危桥,那里有一条断头路、一个无盖窨井……《钱江晚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并滚动追踪隐患的调查处理进程。这组报道以典型事件为起点,由点及面,做热做实,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提升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重大主题报道 如何把握国计 与民生的关系? 4 近些年来,《钱江晚报》提出民生新闻深度转型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找到国计与民生的结合点、找到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结合点。一方面让时政新闻接地气、关痛痒;另一方面,把民生新闻做厚、做深、做广,力争从中拎出重大主题。

按照这样的方针,《钱江晚报》倡导采编人员建立广泛的基层联系点,注重培养学习型、专家型记者,提升记者的思辨能力,同时着力打造《独立调查》、《桥梁》、《民意大参考》等品牌栏目。

《独立调查》是《钱江晚报》的深度报道栏目。这里的很多题材,初听就是一般的社会新闻。比如去年4月,杭州有关部门对九溪玫瑰园别墅区违章建筑进行了查处,仅仅在一处就发现有20多户业主私挖地下室,最大的面积有370多平方米。消息披露后,我们感到仅仅停留在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够的。它的背后,折射出当代中国富裕阶层的流行病:富人本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一些人反而在破坏社会规则,漠视法律和道义。这和他们财富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相比距离很大。另一方面,一些官员在GDP主义影响下,对富人的违法行为网开一面,暴露了政府执法能力的问题。

为此,《钱江晚报》从5个层次展开后续报道:一是对更多别墅区如南都花园、白云深处、星洲花园等地的违法建筑问题展开广泛调查,二是采访富人代表,剖析他们的心态;三是采访执法部门,披露执法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四是邀请法学、社会学家进行深入分析;五是配发本报评论员的文章。报道将丰富的事实与深刻的思辨结合,在深度广度上得到了提升。

《钱江晚报》还有个品牌栏目——《桥梁》——获得过省好新闻一等奖。这个栏目,从内容来说,就是寻找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与民生大事的结合点,在形式上,通过报道与社会活动结合,搭建官员与百姓的沟通平台,把官员唱独角戏的主席台变成各界共同议事的八仙桌。《桥梁》栏目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如《杭州电车去留》(获省好新闻一等奖)、《杭州建委:怎么向市民交代》(获省好新闻三等奖)。

去年,我们更进一步,推出日常化的《民意大参考》专版,口号就是:“民主促民生——纸上天天开两会”。《桥梁》、《民意大参考》这样的栏目和版面,不仅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课堂。一方面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同时也提升了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篇2: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申报“特别贡献奖”陈述材料

在市委重大接待活动期间,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烟花三月节等重大活动,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做到新闻报道“出新、出彩”,“三报一网”重磅推出重大活动动态报道、重点专题系列报道、经贸旅游节特刊、图片专版、理论专版、副刊专版、文化专版等等活动策划,并利用二维码、云技术等现代前沿传媒技术,拓展报道渠道和影响力,突出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扬州的实践,突出首长关怀扬州发展的成果,全面展示扬州在“两个率先”、“三个扬州”和名城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做法。

一、围绕中心加强策划,以系列专题形式展示扬州最新发展成就

在重大接待期间,“三报一网”围绕主题,做到“天天有亮点、日日有重点”。

扬州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三个代表在扬州的生动实践”、“古今辉映 建设名城”专栏,扬州晚报推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扬州答案”系列报道、“古今交相辉映 建设世界名城”专栏。其中日报“三个代表在扬州的生动实践”栏目,以系列新闻述评的形式,报道首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扬州的生动实践,及两次重要题词精神在扬州的落实情况。10余篇专题报道分别从扬州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区划调整融合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百姓幸福生活等角度入手,深度剖析我市全力推进“两个率先”、“三个扬州”和名城建设的经验和成就;晚报刊发的三篇深度报道,从经济、文化、民生角度准确提炼主题,并用丰富的事实材料阐述主题,追求立意的高度、深度,全面准确把握了扬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轨迹及发展成果。晚报根据首长的两次题词,将专题分成两大主题:“古今交相辉映”和“文明富裕秀美”。其中“立体交通夯实腾飞跑道”等子系列,有时空的跨度和纵深感、视野的高度和广阔度、采访的深入和故事化,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4月份,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多次来扬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在高邮金港村驻点调研6天时间。日报在头版头条、晚报在重要位置,刊发大篇幅报道并配发图片,全方位向读者传达省委主要领导对扬州的新期待、新指示、新要求。市委书记谢正义先后赴扬州大学作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出席纪念江上青烈士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75周年座谈会、率四套班子领导赴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等活动,日报均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进行了重点报道,其中对前两个活动在重要新闻版面配发了侧记,并将谢书记作的报告、讲话全文刊登,使得内容更加全面、影响更为广泛、主题更加突出。

重大接待期间,日报按照市委要求,举办了学习江泽民同志词作《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座谈会,与会扬州文化界、学术界、党史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满江红》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性、艺术性、革命精神等畅谈体会,并在日报要闻版整版刊发。同时,日报还在理论专版刊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扬州的生动实践》、《重读民族史 共筑中国梦--学习江泽民〈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序言有感》等一系列理论文章。

二、做好“烟花三月”节庆报道,营造谱写“中国梦”扬州篇章的浓烈氛围

“烟花三月”节前,日报、晚报、时报均推出专栏,通过大量鲜活的新闻报道,营造浓烈的节庆气氛。节庆当日,日报4个版、晚报10个版、时报10个版、扬州网推出相关专题网页,采用各种新闻体裁,报足、报全、报活节庆活动。同时,三报推出各具特色的新闻特刊《扬州梦》,全面回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日报特刊从“名城梦”、“腾飞梦”、“幸福梦”等角度,全面解析中国梦的扬州内涵,创意精巧、定位清晰,版面大气精致,内容翔实;晚报特刊推出全国首份360°超清魔景报,给读者创造了很多惊喜;时报推出中英双语特刊,并同步在美国刊出,彰显了烟花三月节的国际视野和报业传媒集团的“国际范儿”。

日报为献礼“4·18”,跨界推出了全国党报首部微电影《梦扬州》,首映当天便在优酷、土豆两大视频网站上线,一天时间点击数超5万,获优酷网“今日用户推荐”第9位。晚报推出了城市形象音画片《扬州》MV,联系到了演唱者扬州姑娘侃侃取得授权,为这首契合“烟花三月”意境的歌曲拍摄了MV。

三、充分运用整版图片,直观再现扬州古今交融的精彩亮点(略)

四、精心编辑副刊、文化专版,立体化、规模化、系列化展示扬州文化底蕴

篇3: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民生化,主流影响力

当前, 晚报、都市报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开始追求主流影响力,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然而,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适应晚报、都市报的可读性要求, 让读者“待见”呢。

近年来, 《牛城晚报》一直致力于将重大主题报道民生化, 作为提升主流影响力的着力点。尤其是今年以来, 邢台进行发展战略调整, 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新战略, 《牛城晚报》以此为契机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形成了增强体验、注重现场、关注民生的重大主题报道风格, 达到了读者“待见”的要求, 使重大主题报道成为报纸的一张金字招牌。

1 增强体验性让重大报道互动化

《牛城晚报》坚持以“民生立报”为宗旨, 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出民生牌, 以现场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见长。针对“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战略调整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牛城晚报》秉承了“民生立报”特色, 坚持把这一重大主题报道现场

进行创新发展, 让我国电视新闻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 2004 (6) .

[2]董王芳.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化、民生化, 增强可读性, 让市民“待见”。“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 要抛弃以往粗放式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如果仅报道一些企业安装脱硫装置、拆除小高炉, 硬邦邦, 阅读没有愉悦性, 显然不受读者“待见”, 也就达不到让每一名市民都了解战略调整的宣传报道目的。

怎样让市民都来关注邢台的生态发展?怎样让发展战略调整这样的重大主题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怎样才能让让读者待见、爱看?《牛城晚报》编采人员经过深入思考, 决定用组织活动的方式, 让市民体验“青山绿水”生态发展的好处, 体验高耗能、高污染的坏处, 让他们在体验中给生态发展建言献策。

当时正好春暖花开, 邢台有不少骑游团体, 骑自行车游玩成了当时热点。为此, 《牛城晚报》策划了“青山绿水骑游行”活动, 组织各个社会团体,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骑行于市区、山间、乡村之间, 让他们看山、看水、看花木, 也看烟囱、看矿山、看污水, 真正体验邢台有多少“青山绿水”, 有多少“荒山污水”。骑行路线安排了优美

建——《直播山西》的文本解读.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3]孟建, 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7) .

[4]见水根, 章见.民生新闻:平民化的街头公园、宽敞的林荫大道、碧波荡漾的河流、洁净卫生的乡镇, 也安排了冒烟的厂区、流淌臭水的河流、被挖开肌肤的山脉、垃圾成堆的村庄。先后刊发了《骑友期待更多花园厂区》、《与碧水蓝天合个影》、《在市区也能呼吸新鲜空气》、《玉带桥上畅想泉城》等稿件, 稿件中既有对邢台环境现状的描述, 正在进行的调整, 又有市民对青山绿水的期待和建议。互动性的增强, 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们对“走生态发展之路”有了非常迫切的感受。“自行车协会”、“宏途单车俱乐部”等十多个团体主动报名要求参加“青山绿水骑游行”活动。

2 增强新闻性让重大报道现场化

画面感强的现场描写, 感人至深的细节刻画, 往往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很多重大主题报道过多注重材料的丰富性, 声音的权威性, 数字的科学性, 但是从报道本身上看, 时效性差、新闻性差, 容易落入单纯叙述或讲述的窠臼, 这是读者不待见的主要原因。因此, 《牛城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注重材料的丰富和权威之外, 加入了现场

背后的媚俗倾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5]王起钧, 王庆华.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科学论坛, 2006 (3) .

(吉林省辽源电视转播台, 吉林辽源136200)

描写和细节刻画, 凸显报道的新闻性和故事性, 使稿件有血有肉, 有张有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对“还邢台青山绿水”进行报道时, 不管是拆除工厂锅炉、企业退市近郊、关停污染装置, 还是治理露天烧烤摊、整顿违规洗车点、湿式清扫街道, 我们都以当日新闻事实为主体内容, 以现场描写切入稿件。

比如《湿式清扫让尘埃远离城市》一文, 开头写道:“看着环卫车采用洒水作业, 没有扬起一丝尘土, 在中兴大街散步的周文辉老人捂住鼻子的手立即放了下来。”这一现场, 让读者得知, 环卫部门实施湿式清扫是真有好处。现场描述之后, 再写部门介绍湿式清扫在全市的实施情况, 专家介绍湿式清扫对减少市区空气中的尘埃的好处, 市民就这件事发表看法, 等等。

这样一来, 硬新闻就变成了软新闻, 尽管稿件长达2000字左右, 但读者读起来就像是读一则社会新闻, 津津有味儿, 不仅增强了可读性, 还让读者容易接受稿件传递出的观点。之后的《给“全裸”工地穿衣服》、《50000树苗召唤城市绿色》、《露天烧烤“烤”验市民素质》等稿件, 都是先描述现场, 刻画现场发生的事实的细节, 让报道体现出新闻性来。进而围绕现场发生的事实, 加入部门的声音、专家的声音和市民的反映, 水到渠成地完成宣传主旨。

如果单纯宣传, 向读者灌输报纸的观点, 将达不到想要的宣传效果。我们用新闻事实来诠释我们的观点, 这样就抹掉了工作味、宣传味。当然, 抹掉工作味、宣传味, 不是不宣传, 而是把宣传融入新闻中, 让事实说话, 更能起到宣传的目的。

3 增强贴近性让主题报道民生化

晚报、都市报的特点, 使得这类媒体天生离地气儿较近,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扬这一优势, 能使报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历史原因, 邢台四周都是工矿企业, 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特别是空气污染一直很严重, 地下水快速下降。市委、市政府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后, 很多人都没有信心, 担心生态没有恢复, 经济发展也被耽误。邢台到底能不能恢复“青山绿水”, 能不能实现“生态发展”, 这样的疑虑打消着工作积极性, 影响战略调整的进度。

恰在此时, 我们得到一个线索, 在距离市郊不远处的一座荒山顶上发现了野马群。原来, 荒山顶上原有10多户居民, 20年前这些居民搬迁下山, 当地政府随后实施了禁猎、禁牧等措施, 使山顶生态不断得到恢复。后来, 周围村庄的一些家马无意中上山, 并且生存繁衍了下来, 具有了一定的野性。

我们意识到, 这是个生态恢复的最好例证, 也是能够解除人们疑惑、增强信心的有力例证。随后, 我们马上上山采访, 刊发了《“野马”嘶鸣双凤山》一文, 用事实证明, 只要肯下功夫, 生态一定能恢复。该文刊发后,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致认为给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走生态发展之路的信心, 央视、搜狐、新浪等各大媒体均予以转载。

“野马”的报道表明, 重大主题报道, 用民生化的视角来做, 通过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 往往更容易让人们认可, 从而取得超出想象的效果。小处着手, 做大文章。为将“青山绿水”的这个大文章做好, 我们从普通百姓中找了一些关注生态环境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报道, 既符合我们民生立报的要求, 又宣传了“青山绿水”的重大主题。

例如, 人物通讯稿件《爱拍丫头, 镜头里的青山绿水》讲述一名叫“爱拍丫头”的网友, 拍摄了大量关注“青山绿水”的照片发到网上, 赞扬保护环境的人们, 谴责污染环境的行为。再例如, 事件通讯稿件《要把青山绿水搬上大荧幕》讲述了一名邢台导演, 用电影反映邢台人对七里河、对百泉的深厚情感, 展示了邢台人对青山绿水的期待。正是通过描写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 叙述一个个身边的小事件, 宣传“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大主题, 让重大主题报道接了地气儿, 增强了民生性,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 增强权威性让主题报道理性化

增强民生性、增强体验性、增强新闻性, 都是为了服务于稿件的可读性和宣传效果。但是, 新闻, 尤其是重大主题报道, 不能离开其特有的理性光辉, 不能忽略其权威性特征。“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 涉及很多企业、群体的利益, 如果稿件没有权威性, 没有理性, 不仅不能起到宣传效果, 反而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为此, 我们在报道中注重运用“三种工具”, 以增强权威性和理性。“三种工具”分别是现场目击、专家解读、市民声音。前面已经提到, 我们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增加了现场描述, 增强了新闻性和可读性。其实, 对现场的描述, 也使稿件更加客观、公正, 更令观众信服, 让读者“相信”你的观点, 从而增强了权威性。邢台实施“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 涉及大气污染整治、水生态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多方面, 邀请了众多专家来论证。借助这一便利条件, 《牛城晚报》搜集了大量专家对战略调整的论述、解读。比如, 在《百泉复涌可期可待》一文中, 我们就大量使用地质勘探队专家的研究数据, 从邢台地下水脉特征、百泉复涌条件、关控矿山自备井的预期效果等方面, 向读者介绍邢台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同时也可期可待。

另外, 在此次重大主题报道中, 《牛城晚报》还大量使用读者的声音, 让读者来说服“读者”, 从而起到宣传的效果。解读水生态修复必要性和可行性时, 我们邀请泉眼周围村庄的老人, 到干涸的泉眼去, 现场采访他们记忆中的百泉, 和对百泉复涌的建议。稿件刊发后, 很多读者来电, 称文章让他们回到了往日游百泉美好时光, 对百泉复涌更加关注和期待。在“青山绿水骑游行”栏目中, 我们专门拿出一块儿版面刊登骑友的感想和期待, 通过读者的声音跟读者交流, 进一步增强了互动性, 受到了大家欢迎。

5 总结

《牛城晚报》的实践表明, 在重大题材报道方面, 晚报、都市报有着巨大的潜力。当然, 这需要媒体人进一步创新报道方式, 找出既符合可读性要求, 又能将重大主题的宣传到位结合点。

篇4:浅谈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这些系列报道具有采访线长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本着让事实说话、让过程说话、让当事人说话的原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鲜明地反映出新闻所必须表达的立场和思想。

重大主题报道有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立意,用多角度、从多层次来展开事物的方方面面,并反映事物矛盾的起因及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报道,其选题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思想性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同时,它还必定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合肥晚报近年来组织重大主题报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精心策划重在参与

加强新闻创新策划,吸引读者对新闻媒介的关注和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全过程的参与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合肥晚报》组织的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来看,大多是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几乎每天有见报稿,而且参与人数多,除派出多路记者采访外,有时还请一些读者代表来参与。这样围绕一个主题,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反映和深化主题,没有强有力的精心策划势必成为散沙一盘。而要精心策划必须策划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一致;必须广大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密切配合;必须新闻单位与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的互动。

2002年春节,合肥晚报在全国率先提出“为农民工讨工钱”,并开辟了专栏,连续一个多月,报道了众多农民工因讨不到工钱无钱返家过年的困窘。在合肥晚报的呼吁下,这一年报纸先后为300多农民工讨回了工钱。这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重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专门刊发了合肥晚报为农民工讨工钱的报道。此后每到年底全国各新闻媒体都行动起来,为农民讨工钱摇旗呐喊。

还有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合肥晚报开设专栏,记者一个个地方找寻“合肥与邓小平”有关的新闻,《“傻子”深情念小平》《我是刘邓大军“后生”》《“口丫头”的小平缘》等,在推出邓小平百年诞辰专题后,合肥晚报还推出系列报道“小平光辉沐浴‘小平’”——走访名叫“小平”的人,记者为了采访“小平”,走遍了合肥各个角落,找寻“小平”,这样的策划非常具有历史感又具有人情味。

像这样的优秀策划,合肥晚报举不胜举,比如2002年9月,包河区新河埂小区居民反映,有人在住宅楼里开办学校扰民。接到报料后,记者对该学校、学生家长、教育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引出了打工者子女上学难的话题,并率先报道了首家受人欢迎却不合法的打工者学校。随后记者又从校方的办学初衷、打工者的需求、教育部门的态度及法律赋予适龄儿童享有教育权利等方面进行了报道,使打工者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享有同等的就近入学、平价入学权利。基于此组报道写出的《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二、高屋建瓴强化主题

大型主题报道是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大型主题报道中的全局观念,更多的必须要从政治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合肥晚报》2008年2月28日《申亥之雪》四个版是对探索性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因果来分析如何直面雪灾危机。本报没有人云亦云的将雪灾“归结”为没有应急机制和所谓全球气候变坏导致雪灾上,而是更深层次的以《越现代化越脆弱》为题进行挖掘。报社在做这组报道之前,就提出一个主题,“像此类的大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有,而且在农村不通电、不通交通的境况常有,为什么那时没有全民皆慌?”就因为这一理性思考,让整个报道在所有其他媒体有关雪灾的报道中显得独树一帜。

三、凝聚人心锻炼队伍

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的过程,也是一次凝聚人心锻炼队伍的一个好机会。

如《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这组报道,记者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好的新闻眼,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接到一个普通的热线电话时,能进行“发散”和“碰撞”思维,并深入采访,才能形成后来这组深度报道。

艰苦的工作作风的培养来自于一线的深入。如果长期在“坐着椅子等帖子,住进宾馆写稿子”这种工作状态下组稿发稿,就减弱了深入第一线的勇气和动力。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磨炼人,一是没有现成的模式,二是没有舒适的采访条件,往往是记者们在街头和基层单位辛苦搜寻的结果,没有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过硬的采访作风,要完成这样的采访是难以想像的。

综上所述,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能以它较大的影响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根本原因是它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而权威性和指导性又是建立在党报不断创新、不断探讨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的目标。■

篇5:“四查四问”主题讨论会发言稿

根据上级要求我社区以“四查四问”为主要内容,深入查找工作发展的思想障碍、认识不足和工作差距等实际问题,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有新转变,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有新提高,推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转变。

“四查四问”的具体内容是:

一查思想,问自己是否把工作当事业来追求,是否存在精神不振、干劲不足、怕苦怕累的问题,在爱岗敬业上是否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

二查学习,问自己是否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是否存在业务知识不熟、不深、不透的问题,在业务能力上是否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

三查工作,问自己是否尽心尽责,是否存在标准不高、时效不强、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在工作业绩上是否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

四查纪律,问自己纪律意识强不强,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在规范自己言行上是否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

结合自身情况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欠缺,工作缺乏积极主动,自身工作标准要求不高。通过本次“四查四问”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时刻注意整改。

Xxxx

篇6:重大主题报道的“微”探索

全面深化改革题材重大,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加可知可感, 引起观众共鸣?江苏广电新闻中心引入微视频等新元素, 将视角更多地贴近普通百姓。

一、找准重大主题与受众视角的结合点

大型新闻行动是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连续十多年打造的新闻品牌,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大型新闻行动的选题后, 新闻中心多次邀请专家授课, 召开选题策划会, 力求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有所创新。

在多次交流和碰撞中, 新闻中心逐渐形成将“微探索”引入新闻行动的想法。大型新闻行动自2002年推出以来, 陆续有《空中看江苏》、《黄金江岸率先路》、《大地涌春潮》等优秀节目问世。综观这些新闻行动, 主题不同, 形式不同, 但是有一些共通之处, 就是“大”——气势宏大, 宏观和大的层面上反映的情况较多。这次新闻行动如何另辟蹊径?新闻中心人员在探讨中认为, 全面深化改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需要百姓的积极参与。内容上可以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 形式上可以采用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法。从“大”到“微”, 是这次新闻行动的全新挑战。

二、“微探索”需要“大策划”

“微探索”不代表琐碎和微不足道, 而是从小的切入点, 以普通人的故事反映宏大的主题。经过江苏广电总台领导和新闻中心人员的组织筹划, 9集系列片的框架逐步确立。开篇为综述《改革攻坚奋楫者先》, 反映全面深化改革是江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 展现全省各地亮出的“改革名片”。第二集起, 分别从简政放权、科技创新、医疗改革、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方面, 展现江苏省的改革探索。这些方面既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的难点, 也是江苏下一轮改革的重点, 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从这些方面入手, 选取人物、故事, 才不会让主题跑偏, 才能让“小切口”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紧密挂钩, 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主题确立后, 选取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人物和故事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来, 同样需要策划。开篇选取的是苏南地区一直处在改革前沿的张家港永联村, 三十多年来在各个阶段抢抓改革机遇, 主动求变, 加快发展。永联村人是在改革中率先而为、勇于探索的江苏人的缩影。第二集“简政放权”选择的是淮安;第三集“科技创新”选择的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第四集“深化医改”选择的是镇江的医疗卫生改革……选取精准的切入点, 为充分表达主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讲好故事, 说好细节

有了明确的主题, 选择了恰当的角度, 还必须有好故事、好细节。这需要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深入挖掘、深入采访, 掌握第一手鲜活的素材。承担每集报道任务的记者编辑以“走基层”为契机, 到采访地点蹲点, 不是简单的浮光掠影式的拍摄, 而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 体验他们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记者们有的成为村干部的临时“助理”;有的成为创业者的伙伴;有的临时充当科研人员的助手……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他们的笑与泪, 记录改革大潮中普通人的实践、探索、成功与挫折。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 他在1978年起带领群众追求效率与财富, 如今, 78岁的老书记为改革再出发, 有典型意义。本集讲述了这个村举行村民代表大会, 讨论调整物业费, 反映了解决了温饱的永联人, 开始追求更多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集选取的主人公是在淮安开发淮扬菜的创业者康凯, 记者跟随、讲述、记录了他申办营业执照的经历。第三集的主人公是科学家骆敏舟, 讲述了他从科研人员向项目经理转变, 更好地进行机器人国产化研发的故事。“改革中的你”, 这些故事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细节动人, 让重大主题报道有血有肉, 不再枯燥乏味。

四、采编制作手法创新

此次新闻行动引入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摄方式, 在制作每一集片头的微电影时, 使用相机拍摄, 提高画面的质感和记录感, 为观众呈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叙述方式上, 采用主人公自述, 第一人称的同期声运用为故事增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怎么样让大家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梦想始终没变, 我尊重舌尖上的每一种味道”;“研发一台国产化工业机器人, 是我穷尽一生也要追求的梦想”……这些各具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的自述, 为微电影、微视频增色不少。在采访过程中, 还引入谷歌眼镜这一科技手段协助拍摄, 记者戴上眼镜就可以自如地拍摄, 使得参与感更真实。

篇7:重大主题报道四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新闻表达 深化路径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即所谓的语体。新闻报道领域亦然。由于新闻报道必须做到真实可靠,对群众具有正确的指引作用,因此需要以书面语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同时,新闻有时效性,传播范围要广,要符合受众的普遍要求,因此,又必须应用口语语体进行表达。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多个领域,因此新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综合的语言系统,拥有强大的语言功能。

一、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语言的特点辨析

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文字作品,其拥有着独立的语言系统和独特的语言应用技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客观、真实,不能任意将事态夸张化,也不能隐瞒实情,因此,必须严格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1.准确性。所谓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就是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与客观现实发生的事物在时间、地域、程度等基本因素方面相互吻合、准确无误。在进行报道时,语言的表达必须明确,不能使用“前段时间”“些许”等含糊的词语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态发展的程度。由此,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准确的表达可以得到受众积极快速的反应,因此,无论在书面语体还是口语语体方面,严格保证其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突出特点。

2.白描性。新闻的受众对象是人民群众,好的新闻必须要能够引起大众兴趣,吸引大众眼球。因此,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新闻语言还需要做到形象生动。在实践应用中,新闻常使用白描的手法,就是不使用华丽的辞藻、厚重的铺垫,不进行夸张描述,但是又能生动形象地将事件表达出来。这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来简单无奇,但是实际应用却需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和极强的表达能力,是对个人智慧和语言功底的一大挑战。

3.大众性。新闻受众群体的大众性决定了新闻语言要具有大众性。当然,大众性的语言并不是指全盘的口语化,而是首先基于规范化语言,对语言进行斟酌和提炼。媒体的表现形态不同,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新闻用词要能够吸引受众眼球,让受众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以生动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修辞向群众传播信息。简而言之,新闻语言必须遵循传播规律,满足大众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传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深化路径

1.力求表达客观直接。具体事件情节的描述,往往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思想上让群众相信新闻报道是具有真实性的。在浙江金华,孟祥斌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金华日报》在孟祥斌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事件发生后,推出了“孟祥斌现象”系列报道,并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孟祥斌悲壮的一跳——好军官为救落水女子英勇献身》这篇报道中,记者对孟祥斌跳江救人的细节进行了详细描写:“目睹军人跳江救人过程的王大妈红着眼、噙着泪说:‘他是一名军官,我看到了他的军官证……在跳下去之前,我们担心地问他行不行,他说他会游泳,没问题。他跳下去后,向跳江的女子游了过去。刚开始还好,我们看到他抓住了那个女落水者,托着她往岸边游,可没多久,他大叫了一声‘我吃不消了’……赶来的人也来不及了,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救人的好军官慢慢沉了下去。”(《金华日报》,2007年12月1日)在这篇报道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孟祥斌营救女落水者的过程,将具体的细节一一呈现在群众面前,比如入水前的对话、入水后的初始情形等,细致的描述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画面再现的感觉,从而增强了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2.重大主题报道要体现高度。重大主题报道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借以体现出其“重”与“大”。现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成为了新闻行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权威与影响力就是纸质媒体的主要竞争力,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和别样的见解与认识。对于重大主题的报道来说,需要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地分析,要有深度地挖掘,认识到其中的背景与意义,如此才能做好重大主题的报道。例如《台州日报》在2009年策划了“暖春之旅:台州制造业深度调查”“金融危机下的人才故事”“新四千精神引领突围:对话70后企业家”等相关报道,这些主题报道都是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来进行全程策划的,其主旨是为了让人们在经济寒冬中看到发展的希望。而对于今年的“转型升级看企业、转型升级看产业、转型升级看项目”主题报道,其核心思想是对转型升级进行深刻的解读。这个报道对台州的1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企业发展各个方面的经验,报纸对于这个主题的报道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其报道的范围涉及各个行业,报道的深度也前所未有。这个主题报道对台州主导行业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指出其由块状经济转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并以产品升级为切入点来求得发展。通过对产品的解读,能够让人们更全面地看到企业的发展动力,并对转型升级有正确的、全新的理解。

3.重大主题报道要具有深度。思想内涵是重大主题报道需要注重挖掘的,这绝不是依靠华丽的文字就能弥补的,读者感兴趣的地方往往在于重大主题报道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对于这个问题,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2010年专门举办了研讨会,其主题就是“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其以《影像·寻访》为案例进行分析,并反映出新闻的内在规律。案例报道时所采用的运作方式是每期都发一张老照片,让读者来提供相应的线索,从而对主人公的一些历史故事进行采访,通过报道的形式刊登出来,同时预告下一期的主题人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不同的主题,同时也能够借助别样的报道方式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每期都有的关键字是读者最为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这一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更能够体现出这一系列报道的深度。

4.平民视角与大众表达。重大主题报道的落脚点为党的大政方针,在报道时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量无可非议,但体现在新闻报纸上之后,由于其受众为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报道应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写贴近民众的人与事,做到平民视角、大众表达。2007年,《金华日报》一位编辑得到线索,东阳一位现年70多岁的退休乡镇干部胡汝潭,对自己过去70余年做人、为官的点滴历程进行回忆,并书写成册,给子女进行传阅,借此教育子女应如何为人处事。《金华日报》以此事件为背景,并结合党的作风建设活动,推出了《一本乡镇干部回忆录,一个作风建设大话题》系列报道。在系列报道中,20多位党政干部被还原为普通人,从民众关注的某一个点进行着重叙述,借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为了解决传统媒体自说自话的弊端,《金华日报》针对这一报道开设了民意征集版块,在这一版块中,读者可以对自己眼中的胡汝潭进行反馈,还可以对身边类似的其人其事进行评论、描述,为金华日报提供更多的线索。这一报道以一位退休乡镇干部的个人传记为切入点,事件贴近民生,表达形式大众化,堪称平民视角表达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之作。

三、结语

重大主题报道能力的提升,可以正确地引导大众舆论,对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是现代化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摈弃传统落后的传播方式,不断地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沈炳忠,朱伟中.对重大主题报道强化新闻表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7).

[2]倪志新.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展示,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模式[J].中国记者,2013(3).

[3]林雷.基于平民化视角的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对策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2).

上一篇:不达大体成语解释下一篇: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测量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