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2024-05-22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篇1

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一般包括新授课的导入,新授课、课堂总结、课后作业布置以及课堂反思等。其中作为一堂课开始的导入非常的重要,导入的是否紧跟课堂内容,是否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直接的关联。有句俗语说的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在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课文导语,充分挖掘导语的德育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已然迈出了一大步。教师在设计初中语文导入的时候,要紧扣教材内容,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者情景,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学习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德育教育目标,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备课,挖掘教材中任何可以挖掘,同时还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在没有导语时自己精心设计导语,丰富材料,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并不是简单的肤浅文字,而是文背后透析的作者真情实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度挖掘教材,用优美的文字诠释作者文章文字背后的真正情感和思想表达。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时候,这是一篇描写父子感情的文章,所写的场景也非常的简单,就是作者要离开南京去北京,父亲去车站送他,并照顾他上车,还给作者买橘子的故事,故事情节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是一直浮现在作者脑海里的是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细腻的文字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伟大的爱。最后作者严重充满晶莹的泪光,并感叹道:“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堂课可以说就是德育课,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父母非常的关爱自己,他们无私的付出和辛劳,希望学生能体谅和理解父母,少一点逆反。为了增加新授课的导入效果,笔者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一开始就给学生精彩导入,把文章的故事转化成图片配音乐的形式,一幕接一幕,一环扣一环,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震撼下一定会为此感动,也会体谅到父母的无私关爱,进而尝试着感恩父母和理解父母。

二、拓展教学内容,巧用作者生平学习来渗透德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作者可以说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充满着正能量。目前,初中阶段的学习素材中很多的作者身上都拥有一些骨气或者优秀的品质,这些正是可以教授给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对于文章的学习,除了要了解本篇文章之外,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的内容,比如详细的剖析作者信息,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通过对作者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并品味前辈们身上的优秀传统和高尚品德。在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的节选教学为家常便饭,比如初中阶段就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那么鲁迅先生的文章创作是与那个时代的中国大环境分不开的,为了救国救民,鲁迅先生作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作家,为了唤醒亿万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救国情怀,鲁迅弃医从文,在种种的反对声音中,他坦然面对,顾全大局,与反动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品质都是鲁迅留给后人的,他可以鼓励我们今天的莘莘学子,珍惜和平,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多一点承担和奉献。同样的另外一位文学巨匠老舍先生,还曾经把自己比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真正的展现了居功不傲的大家风范,日日操练在方桌和小凳之间,用笔作刀枪,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纸上。每一位大家的品性都是值得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所以在学习这些文章之后,作者一定要通过作者的生平和事迹来开展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名家很多,作品也丰富。还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德的《最后一课》,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胡适的《我的母亲》,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等等,语文教师都可以适当的扩充下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巧妙的德育渗透。

三、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利用作品传递的思想开展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美学教育教育论文 篇2

文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历史情感的结晶,与文学相伴,你会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欣赏美的能力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再现出真、善、美的艺术情境。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理趣美、情感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趣美

“文以载道”,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富于理趣的文章。教学此类文章,若照本宣科,收效必微,只有深挖含蕴、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宽容>序言》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其思想内涵外,还可联系改革开放的形势,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先驱者往往不能为人所了解,常被视为异端,因此我们对于改革者应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生要学习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教《师说》这一课时,可联系社会上有些人耻于读书的不良风气,引导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材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材料,表现人生观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现社会责任感的如《沁园春长沙》,表现生死观的如《<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表现追求自由的如《逍遥游》、《致大海》,表现热爱大自然的如《故都的秋》,表现反战思想的如《兵车行》,关注妇女命运的则更多如《孔雀东南飞》、《窦娥冤》、《祝福》、《项链》。几乎每一篇都有一种情感倾向,喜、怒、哀、乐、爱、恨,无不具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欣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作家在作品中灌注的审美体验。

情感美教育,对德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由审美对象引发的情感体验,直接涉及到审美对象的评判,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得出道德的判断,审美时由于形式的美丑欣赏必然进入对内容真假善恶的判断,从而避恶从善,去伪存真,由情感上的陶冶上升到道德上的净化,进而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用柏拉图的话说“融美于心灵”。课文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有亲情,也有爱国情、思乡情等,对于这些美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的时候,就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尽力创设一种悼念、悲愤,对敌恨、对友爱的感情,而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就用播放配乐朗读的录像,引起同学对沦落天涯的孤独者的同情,体会到共鸣、知音在生活中的难能可贵。

三、引导学生体会人格美

“文学即人学”,学习语文就要从中感受作家的人格力量。如:从不掩饰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但又不肯忍受一点人格降低的李白,他的一生侠影萍踪,踏遍天涯,让人向往;“穷年忧黎民”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之后,依然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对众生的悲悯情怀,更让人景仰;用轮椅走了三十年人生之路的史铁生,如今只能在病床上写下“当我躺着的时候,我怀想坐着的时光”,读着他的《病隙碎笔》,怎能不被他如此悲壮而又坚韧的人生深深感动。

语文课本还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润土的落后愚昧,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贝多芬的执着顽强,鲁滨孙的积极乐观……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的鲜明性格,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让人领悟人格的魅力,使人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教师应紧扣作品的语言,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激发他们的爱憎情感。通过对人物人格的鉴赏,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学会鉴别生活中的美丑,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也要教会学生从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因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于反衬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

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言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堪称运用语言的典范之作。叶圣陶曾经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体会、领悟语言美。但在这一方面,学生的认识往往停留于表面,比如《沁园春 雪》中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样的语句,学生可能仅仅满足于了解字面意思和掌握修辞方法,并未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机和不屈的力量。为了让学生读懂其情味,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来思考:当时的民众读到这些语句时会引发一种怎样的豪情?从而使学生真正读懂这句话,感受到其语言之美和精神之美。在文学鉴赏方面,也由此学会要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文学作品,要去体会文字内在的感染力;在写作方面,学会在描绘景物时,应将自己想要传达的感情融入到描绘的对象之中,使其具有生命力。

五、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诗情画意的融合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清凉、寂寞,“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悲凉、怅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简炼深刻。无论是格律诗的齐整押韵,还是散文的参差错落,读来总觉得环珮叮当,怡人耳目。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树立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

总之,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美学魅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不断挖掘课文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此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

[3]《史铁生作品集》(选载),东方出版中心。

[4]《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篇3

1.完善课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

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并且,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也属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方式。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重点是在教学课堂上进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适度、适时、适宜地为学生传递情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做卡片、故事表演、表演话剧,做游戏等等。教师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知识,清楚情感教育的目的,进而有效地统一智育和情感教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借助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和有规划地启发学生,如此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受到良好的熏陶,最终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目的。

2.有效地统一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

环境和情绪是统一的,因此,情感教育的实施跟相应的教学环境密不可分。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说,每一篇的课文都有着相应的写作目的以及写作背景等,并且蕴含着一定的情感。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的时候,务必根据相应的教学环境来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中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或者是一个情景都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是在下雪的时候,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对雪进行观察,且将观察之后的感想写下来。如此不但跟小学生好玩的特点相适应,将情感教育人性化发展的显著特点体现出来,并且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实际生活是语文的来源,且又在实际生活中回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务必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课文的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知识与深刻的哲理。不管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还是在学习当中,人和人间的情感都是互相影响的,小学生也是这样。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借助实际生活中美好的言行和情感影响学生,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渗透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给学生生活俗语“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的时候,能够教育学生对今天的美好生活要好好地珍惜,这是由于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历经磨难、牺牲换来的,要告诫学生好好学习、以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从而开创将来的美好生活。教师以这种方式感染与影响学生,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渗透。

4.合理地评价学生

学生是在思考与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的,并非借助灌输式的教学实现的。学生借助情感体验能够使自身的情感认识形成,然而,学生情感认识的形成并不都是积极的。为此,教师在激发学生情感认识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评价学生。倘若教师在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情感认识后批评和责骂学生,那么就会使学生在将来的情感体验当中,难以积极地考虑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是非常错误的。与此同时,小学有着活跃的思维和非常强的表现欲望,十分关注自身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也注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这是由于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教师来讲,即使是一句短暂的激励性语言、一个惬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够使小学生体会到满足与快乐。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幽默性、激励性、模糊性、欣赏性地评价学生的情感认识与发表的观点,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综合性地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尽量地创设机会和条件,以使学生的才能和智慧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实现渗透情感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性事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实际中强化跟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并且,教师还应当进一步地探究教材知识,对课文当中的情感思想进行有效地把握,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持续地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篇4

一、将德育摆在语文课堂人文性的重要位置

学生进入课堂的第一天, 也是他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形成独立人格的开始, 因此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段入手,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安排了许多这样的文章。从低年级的《锄禾》《蜗牛的奖杯》……到高年级的《师恩难忘》《我们爱你啊, 中国》……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极强的人文性, 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或教育学生热爱老师, 或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或教育学生自强不息……

重视语文课上的德育, 才能使课堂更有深度和活力, 才能使学生通过文本中活生生的例子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认真钻研教材, 科学、准确挖掘文章的德育因素

1.准确挖掘作者思想。每篇文章, 都表达着作者的思想, 在进行德育前, 我们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如《山谷中的谜底》, 课文最后告诉我们“有时, 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 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句话表面是教育学生面对外界压力时如果不能正面抗争, 可以适当屈服和退让。对此, 我让学生展开讨论:是不是面对所有压力时都要屈服呢?并非如此, 只有当我们面对那些无法承受的压力时, 在不危害他人利益、不触及底线的时候, 才可以适当屈服。

2. 教材中人文性的侧重点要抓准。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 德育的重点都不一样。如课文《我们爱你啊, 中国》, 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课文《师恩难忘》, 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育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课一德, 一课一育, 学生更容易接受。

3.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展开, 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接受德育。例如学习《船长》一文时, 学生提出“船长为什么不和其他船员和乘客一起坐救生筏逃离呢?”这个问题, 教师就需要着重让学生体会到船长的忠于职守和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让学生在反思中加深认识, 从而受到再教育, 切不可模棱两可, 让学生心中产生疑团或排斥。

三、要紧紧抓住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

不同的阶段, 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 低年级阶段, 孩子更能够接受有趣的童话故事, 中高年级阶段, 学生年龄逐渐增大, 他们更能接受从事实中感悟道理的方式, 对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 来实施德育。如:我在教《骆驼和羊》一课时, 采用了表演课本剧的形式, 组织学生扮演骆驼、羊和老牛, 让学生从中明白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还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在讲解课文《最后的姿势》时, 我让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 了解了“5·12”地震时的情况, 让学生充分认识那场灾难给汶川带来的灾难, 也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个在灾难面前, 一心想着学生的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谭千秋老师, 培养学生在困难时帮助他人, 热爱祖国、建设更加美好祖国的道德情操。

四、德育要联系生活, 生活更要贯穿德育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 德育还应该紧密联系生活, 让学生将良好的道德带入生活中, 在生活中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如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后, 我让学生每天也给自己提提问题, 看看一天有没有收获;学习了《爱如茉莉》, 让学生养成了爱父母、关心父母的习惯;学习了《负荆请罪》后,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知错就改, 在和同学、伙伴的相处中宽容大度……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人文性强大的一面。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篇5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也只有兼顾到了语言文字和思想两方面的内容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捕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1、在导入中、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得体的导入或介绍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学习《骆驼寻宝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想成功吗?一个人若要成功须具备怎样的品质?《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贬谪、戏弄与侮辱中最后屈居斗室愤然写就的,昭示世人,明己心志。

2、吃透内容,挖准教材的“亮点”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就内容而言,有反映社会生活,赞美人情美的;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祖国河山的;也有讲述寓言童话故事,阐明道理的。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但是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挖准教材中的德育“亮点”。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们该让学生通体会文中深挚的父子情,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在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中,要让学生认识皇帝及大小官员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教育学生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做一个诚实的人;冰心的《小桔灯》,要抓住小姑娘的性格特征,教育学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力戒忧郁颓废。可见,只有挖准了教材的德育“亮点”,在课文教学中,我们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品味,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学生的感情火花。如教《石榴》可抓住“夏日的心脏”让学生体会石榴的热烈、不屈服;《强项令》中让学生找出董宣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不难理解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对于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4、捕捉引导、适时渗透,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如学习《马说》一课,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问:“你是否想成为千里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千里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成为千里马,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5、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强调写作技巧、文字功夫外,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俗话说“作文先做人”,一个道德意识淡薄、认识水平低下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文章的。因此,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我都是慎之又慎,选择一些既具有人文气息又现实性较强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负累,又能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作文“在路上”,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恩于一路上的收获,感恩于一路上的关怀;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求学之路,有困惑有奋进,几多泪水几多欢笑,写得真实感人。例如话题作文“比较”,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生活中究竟需不需要比,比什么,比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比等。一系列的作文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6、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在教学中,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优美的音乐欣赏陶冶了学生的个人气质和修养。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更新靠的是真才实学,从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眼前的崭新课题。可是我想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比如: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语文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发布学生的习作,都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认识网络的用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的方式。

7、指导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渗透美德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二、树立“大语文”观,活化德育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而德育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把德育落到实处。在本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眼睛看大世界”的作文专栏。学生纷纷把自己看到的社会生活的用文字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特别是今年的三八节我校搞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投稿十分踊跃。“妈妈,摸着你粗糙的双脚,我知道你的辛苦和劳累。这一次为你洗脚只是女儿最小的回报。”“妈妈,我爱你,今天我终于有了属于我的表达方式——为你洗一次脚。”“看着妈妈布满老茧的脚,我不禁有点难过。我想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会用我的努力换来你的笑容的。”一份份稿件都洋溢着对母亲的爱.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体现德育教学中的知行统一的原则.这样的德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成功。

三、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语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方法合乎教材内容的特点,合乎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合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所以,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必须合乎这些科学性的规范。

第二、教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教授性是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做到讲事实、摆道理,把基本的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明白和掌握,明辨是非,知晓善恶,懂得美丑。这就是“教”和“授”,没有“教”和“授”,学生就无知,而无知就难于立德、立美。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在教法上有教授的一面。但教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实践,即行为习惯的养成。只知不行,只说不做,是谈不上有道德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思想品德要真正确立,必须有日常的行为锻炼,通过实践,把行为习惯化,从“他律”为主变为“自律”为主。所以,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因为是“教学”,就忽视思想品德实践;同时又不能因为是“德育”,就不进行必要的教授,二者应相辅相成。

第三,集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目前,我们的教学形式还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面向集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正确的集体舆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环境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往往互相影响,甚至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共同能够接受的东西,要提出统一要求,统一规定,统一行动,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也不能忽视和偏废个别性。个别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有时是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培养,有时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只有坚持因材施教,顾及到个别性,才能坚持德育的集体性。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职校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篇6

一.见缝插针,在课堂上注入德育教育

记得是我的一堂幼儿文学课,学到一篇诗歌《妈妈》,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勤劳、乐观的伟大母亲。我便问学生:你们的妈妈是不是这样的呢?静静说:“我爸妈离婚了有好多年了。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到她了,但以前妈妈来看我的时候,总是给我买这个那个,还问我缺什么好下次带过来。现在她不常来了,但我还是很想她。”

在这个班级里,有近十个的孩子父母都早已离异,她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平时嘻嘻哈哈,但提起自己的父母,很多活跃的学生都沉默了。这时,我便适时地进行引导:“平时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感受着妈妈对我们的每一份关爱,直到某一天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弥足珍贵。请同学们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可以写她的某个神态,或者她的某个部位,然后运用你学到的关于幼儿诗的知识写一首诗送给妈妈,好吗?”

过了一个礼拜,作业收上来了。很多同学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的诚挚谢意,笔法还不够成熟,表达还不够老到,但只要能用自己的真情去写,能仔细感受并能试着去回报这份母爱,便已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了。

二.自然延伸,拓展学生思路

对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来说,对他们更有说服力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有时,合理使用课外材料能更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经常在讲课堂内容时“悄悄地”把文章的思路引向生活中的实事,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古代许多名人大家的作品都饱含哲理,对我们现代人也具有极重要的教育意义。记得在学到《鱼我所欲也》时,孟子主张人生而具有“羞耻之心”。我问学生:“人要有羞耻之心,所以即使饿死,也不能接受‘嗟来之食。那作为一名现代人,这份‘羞耻之心的必要性在生活中如何体现?”

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些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见到老人也不让座,面对大家的指责,有人竟然义正词严地说:‘大家都付两块钱,凭什么让给他坐。我觉得这种人毫无羞耻之心。”这是很多同学都有过的经历,一下子底下就讨论开了。又有同学站起来说:”前阵子班级里老是少这个那个小东西,虽然不值钱,但这种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人东西的行为也是毫无羞耻之心的体现。”这番话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赞同。接下来又有很多同学列举了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发言十分热烈。最后,我不忘适时进行教育:“的确,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毫不懂得自尊、自爱,毫无羞耻之心,这些人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既不利于别人,也最终贬低了自己的人格。作为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我们更应以此为戒,要学会尊重自己,怀着一颗羞耻之心,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适当地拓展一些课外的内容,只要用得及时,用得恰当,用得合理,精心设计,即使是抽象难懂的教学,在德育教育上一定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顺理成章,充分利用作文材料

作文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材料作文、情景作文、话题作文,其给出的材料常常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以丰富的启迪。在进行材料作文教学前,我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筛选、补充,既保证与教材同步,又能使学生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

当代中学生面对着太多的诱惑,对于学习任务不太繁重的师范生来说更是如此。最近,我选择了一则以“诱惑”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让同学们完成,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对“诱惑”的体会。在写作指导时,我先请学生回忆自己是否受过诱惑而做了有背自己良心的事,很多同学都回答有过。有的是因为嫉妒成绩好的同学而偷偷藏起了他的作业本;有的是受不了漂亮衣服的诱惑而偷拿了父亲口袋里的钱……在讨论了一段时间后,我适时进行归纳:“看来每位同学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诱惑,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因为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贬到人间。现在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可能还是小事,但谁也不敢保证以后在面对重要抉择时这些同学能够抵住这些诱惑而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些诱惑呢?请你们在作文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这次作文练习中,很多同学都写出了颇有见地的文章。有的主张要多听听老师和家长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懂得比我们多;有的主张遇事要多多思考,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冲昏头脑;等等。在总结评讲时,通过范文朗读、课外补充,师生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要明辨是非,对不良诱惑要敢于说“不”;其次,时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敲警钟;另外,看到身边的同学走进诱惑要及时给予阻止。这样,通过一次作文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把握了话题作文这种文体形式的写作手法,也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教育,让他们面对这花花世界多了一份清醒与理智。

当然,这些点点滴滴的思想教育应该是自然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它可以是一次讨论、一次练习,或是一次辩论,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而成,在学生无意中输入他们的心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7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要以人为本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由于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存在着差异, 我们可以在制定教学目标上有所改进, 如让学生课前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当然, 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大多是显性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新课时, 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 学生可先查找资料、搜集信息, 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 让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 形成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 以及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 结合课后的练习, 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思想去辖制任何一位学生的求异思维, 熄灭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学生也有,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些想法不着边际, 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如果想法有新意有创造性, 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许。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 要有同情和怜悯, 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

⒈充分发挥教学文本的感染作用

语文课程所选取的内容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资源, 是真、善、美的世界, 这些作品有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 如《桂林山水》《走进丽江》;有表达爱国精神的, 如《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大使馆妈妈》;有反应人间真情的, 如《莲叶青青》《地震中的父与子》;或是反映诚实守信的, 如《钓鱼》, 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 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教《妈妈的爱》这篇文章时, 我首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 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 让孩子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 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伟大的!教师接着引导“其实, 又何止小作者的妈妈呢, 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 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 是吗?”“那么, 此时此刻, 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 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 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 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 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 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⒉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本身就是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

⑴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由“课堂权威”转变为“心灵沟通”。

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 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 说肺腑之言, 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 更不要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 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 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尊重学生是双向互动式平等对话的基本保障。只有在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才能充分发挥出一个引导者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才能时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发自内心的平等交流:“你的朗读真让我佩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很抱歉, 我能打断你的发言吗?”“你能为我参谋参谋吗?”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人”感。

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

语文课堂上,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 多一些自由。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 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 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例如:

有一天, 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问他的一群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放?”

第一个学生说:“花儿睡醒了, 它想睁开眼看看太阳。”

第二个学生说:“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学生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 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更漂亮。”

第四个学生说:“花儿想看一看, 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学生说:“花儿也有耳朵, 它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而原先的标准答案是: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而学生的答案, 远比标准答案生动丰富和充满想象力。

⑶让课文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

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生在课堂, 拓展、延伸、充实在课外。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受到的文学作品的熏陶, 毕竟是有限的。也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忘却, 但是如果把课文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 那样会让学生们更加记忆深刻。我在讲授《假如》这篇课文的时候, 有学生说到“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没钱读书的孩子画一所学校。”我立刻与当时四川省发生的大地震结合起来, 我说:“孩子们, 现在灾区的孩子们失去了自己的学校, 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书本, 还有的小朋友可能失去了疼爱自己的家人, 那么你们想为这些灾区的小朋友们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不禁热泪盈眶, 说“要给他们画最好的教学楼, 画温馨的家, 画最疼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虽然没有马良的神笔, 但我有一颗颗爱心, 让我们就从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为灾区的孩子做点事吧。”下课后, 孩子们纷纷要捐出自己的文具、书本, 有的学生把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也拿了出来。孩子们的这些举动不正是爱的体现吗?

三、在教学效果的检测中体现人文性

直面当前的教学现状,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方式中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体现人文性, 可是到教学效果的检测中, 把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学习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 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人文的教学向标准化、抽象化、机械化转化, 从而丧失了教学的人文色彩。

孩子们学了人文性的教材之后, 一张黑体字的“几年级第几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又把学生那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打碎了。我们的考试是不是也要增加一些人文情趣呢?把黑体字的“几年级第几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换成儿童体的“挑战聪明星”, 再配上有趣的卡通人物, 加上一段激趣的导入语:“孩子们, 挑战你的智慧, 发挥你才能, 出发吧。”传统的“一、填空”变成“一、我会写”, 后面的 (8分) 变成相应的8颗星星。随着一题题的深入, 激励语也在变化着“你很聪明。”“真不错!”“慢慢来, 别紧张, 你一定能行的。”这一句句关怀的提示语就都表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 使学生充满自信地认真答卷, 在考试中突出“练”和“趣”的指导思想, 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条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把测试当成一次练习来看待,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赏识教育 篇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高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以此来实现自我。

高中生,他们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他们更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而高中生从哪儿获得赏识呢?主要来自于教师。而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赏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民主,拓宽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在情感和兴趣价值上较其他学科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 如果教法得当,学生的学习意愿是很容易激发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目标在心,具体操作时才能把握好方向。语文课的课内教学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学,再鼓励学生沿着教学目标自己理解、自己领悟、自己思考、自己提炼。

有时候,在教学中也尽可能地采用竞赛机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进行思维交锋。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地点拨启迪,进行归纳,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赏识性评价,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相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法,拘泥于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等等,而对学生的新见解不予赏识、肯定或褒扬,必然会导致学生创新意识的泯灭,创新能力的扼杀,最终教出来的学生甚至可能是高分低能的“优生”,而低分的“差生”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可能被课堂遗忘,甚至于遗弃。

因此,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既能获得语言基础知识,又能得到赏识鼓励,从而拥有豁达乐观的健康心理、多向发展的思维能力, 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改掉陈规陋习,崇尚自然,树立赏识教育的观念

其实,学生的大多数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都来源于语文课堂教学。而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带微笑,经常鼓励、赏识学生,用语言肯定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他们的差异, 允许每一个学生的失败。当他们失败时,不讽刺不挖苦他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哪怕学生跌倒一千次,也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

因此,在一次又一次的赞美赏识中,学生才会看到自己的力量, 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课堂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激发学生潜能、 建筑学生自信的催化剂而已。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返璞归真,提倡自我,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在课堂上他们有的自卑、有的害怕、有的懒惰。他们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 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在快乐中求知。因此, 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淡化成败意识、鼓励学生本真流露,逐渐形成以“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多元评价、多科渗透、 探索发现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赏识以“尊重、信任、 理解、激励、提醒、宽容”为原则,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的快乐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赏识教育的方法多样,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对全体鼓励,也可对个体表扬,甚至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师生之间无须用语言来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每当他们回答问题正确但没信心时,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的眼神想得到你的评判。 这时你给了一个赞许的眼神,或一个满意的微笑,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课堂提问受挫,老师们的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言语上的宽慰。

所以,赏识教育并不仅仅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激情的火花。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 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夸赞。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并给予肯定。但赏识教育的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夸赞的过程,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成绩,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心理素质。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篇9

1.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美、观察美、体验美,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促使学生自觉地热爱美、捍卫美, 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是小学语文开展审美教育的目的[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因此, 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学时,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和审美的眼光, 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 而且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而,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本身就蕴藏丰富的“美”的因素,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的这一独特优势, 充分挖掘其中的“ 美” 的因素, 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带领学生走进 “ 美” 的世界,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师可以认真研究语文教材,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的优势, 利用语文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例如,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自然景色之美, 引导学生通过语文阅读, 体验自然景色, 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生命美、灵动美, 促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另外,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言, 展现语文的语言韵律美, 通过自己或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体验到音韵美、节奏美, 激发学生追求美的热情[2]。

2.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先进的教学技术逐渐进入课堂教学, 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极大贡献,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 制作出精致的教学课件,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自己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 引发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感情, 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 在讲解杜牧的《山行》时,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分析, 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坐”、“于”两字的含义, 让学生自主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通过学生的想象,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字的准确含义,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另外, 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利用生活中美的事物, 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 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3]。

3.结语

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高品德的人,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11:57-58.

[2]周景献.把审美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J].品牌 (理论月刊) , 2011, 05:66.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工具性,除此之外,其还有一定的思想性。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但审美的进行需要人类的情感参与,相对其他学科,语文教学因学科本身的特点,必须更重视情感性。利用“情感”教育能激发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1.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情感是作者写作中的本能赋予和本来源泉,也是学生学习中应该领略的境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情感丰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在理解文章表面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感情,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如果能加深对课堂中的情感理解,必然能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如在教学《钱塘江大潮》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作为导入。当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兴趣,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走近钱塘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语文知识和能力;第二,思想教育;第三,审美教育;第四,智力发展;第五,学习习惯等。在上述目标中语文知识和能力占首位,这点是必然的,因为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文章写作是很重要的,但是写作必须以情感为基础,只有确保有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进一步准确理解文章中的感情和写法,把握写作目标,进而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

3. 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提升其爱国热情。

情感是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核心要素。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构建良好的情感气氛,通过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

1. 教师应该把良好的情感直接带进语文课堂中。

第一,语文教师自身要有积极的情感。人类本身是有感情的高等动物,因此如果语文教师上课时带有积极的情感,必然会影响学生,使学生也有积极的情感。学生从踏入课堂起,教师的情感就影响着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积极情感无形中就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保持情感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善于调节自身情感。教师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中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可能时时都保持良好的情绪。比如某些教师因一些学生捣乱,出现情绪不好的现象,有可能讲课声音比平时高,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时必然是很压抑的,此时的课堂教学质量当然也就不会很高。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调节情感,正确教导学生的不理智行为,缓解课堂教学气氛。

2. 应用教材使学生达到“知”“情”。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一,借助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源于生活实践。教材中的文章不仅有作者的鲜明观点,还蕴藏着作者具体的感情。离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就毫无意义。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材,仔细体会教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只有确保教师受到了文章的情感感染,进而才能把文章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第二,语文教学中的“披文”是情感教育实施的基础前提;“入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研究人员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语文教育的价值是体现教学中的情感,理解这种特有的感情方式,然后把它转化成智慧,进而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语文教学是依靠文学作品进行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世界。

3. 在情感教育中提升学生思想。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朗读。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赋予一定的感情,也就是渗入学生自己的真情,实现“神与物游”的境界。可能一些学生在朗读时很难倾注个人情感,此时教师应该先用有声有色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第二,鼓励学生说真话。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给自己提意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到“以诚待生”,这样就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利。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作者把大海的神奇,尽情描绘,为大海的动感重重地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感大海的宏伟,饱含激情的笔触,激发了积极向上的心志。

4. 感情朗读课文,引领体会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被“字词句”图解,寡然乏味,而要多一些感情指导,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使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总之,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在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做好这样的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言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以情感教育为基础进行的,所以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在课堂中完成情感教育的具体实践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培养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12:50-52.

[2]唐欢.试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5,48:34-35.

上一篇:商贸活动下一篇:Java平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