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2024-05-0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精选十篇)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1

记者日前独家获悉,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其中明确,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目标为国内市场满足率60%以上, 较以往大幅增长。另外,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已在征求意见阶段, 有望在10月前出台, 将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有关研究预测,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容量每年约为400亿到500亿美元。在我国, 伴随着对海上油气等资源的开发投入, 预计未来5年海洋工程设备市场规模每年都将超过500亿美元 (约3000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高端装备制造锁定5大产业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航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5大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 相关发展目标被分别加以明确。

“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是建设装备制造强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认为。

张相木此前向媒体表示, 计划到2015年, 我国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 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30%以上, 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就最新消息来看,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重镇, 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更远大些。其中, 海洋工程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将提升至60%以上, 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到2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高端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 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 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 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张相木表示,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 虽然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 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对此, 业内专家直言,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的大量高端装备基本依赖进口, 开发高端装备核心技术能力不足, 基础配套件发展滞后,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既是时代机遇, 也是现实挑战。

“核心技术是钱买不来的, 也是市场换不来的, 必须靠我们自力更生。”高端装备领域的一位央企老总向记者直言, 为掌握核心技术, 作为企业必须舍得投入。另一方面, 也需要政府给予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

据记者了解, 航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均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 并将有针对各自特点的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重点明确

21世纪是属于海洋的世纪。仅以石油资源为例, 中国海洋石油平均探明率仅为12%, 海洋天然气探明率仅为10%, 随着中国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 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 海洋这个“聚宝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值得关注的是,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 而且还有专项规划。据悉, 目前工信部牵头, 正在研究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子规划之一, 也已经在征求意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 争取《规划》早日颁布实施。

根据《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 我国要突破海洋深水勘探、钻井等装备核心技术, 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 促进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就《规划》召开征求意见会, 与会专家普遍认同《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专家们认为, “《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很强的指导意义。”

《规划》提出,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 以提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以突破深海装备关键技术为重点, 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各类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 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 要坚持“面向需求、突出重点, 总包牵引、专业发展, 合理布局、完善体系, 依托骨干、培育品牌, 着眼长远、增强储备”的发展原则。《规划》还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发展重点也基本圈定。

张相木透露, 海洋工程装备要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 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主要突破口, 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围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等环节的需求, 重点发展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关键设备与系统, 掌握核心关键设计建造技术, 提高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化分包能力。

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今年7月26日6点17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5057米水深, 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表明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将为我国海洋资源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并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虽然目前整个船舶市场不景气, 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却是前途远大, 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 (34.88, 0.19, 0.55%) 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

对此, 国信证券研究员郑武在有关研报中分析说, “海洋石油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 待开发的海洋油气田数量远远超过正在建设的油气田, 故需要更加庞大的钻井平台保有量, 以支撑不断扩大的开发规模。预计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每年全球市场容量超过1000亿美元, 并将长期保持增长。”

另外, “我国30%以上的自升式平台已经超过30年船龄, 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和钻井效率低的弊端, 未来更新需求将逐步增加。钻井船在超深水领域比半潜式更有优势, 未来占平台总量的比例将提升, 对半潜式平台形成一定的替代。”

郑武分析认为,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市场机会众多, 而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相关企业逐步具备了基础设计能力, 并能够以总包形式制造先进的超深水钻井船, 国际市场地位不断增强。

他进一步分析, 虽然我国海洋工程企业与韩国、新加坡企业相比, 在项目管理、制造工艺、关键设备配套等方面仍有差距。但目前韩国、新加坡企业在手订单十分饱满, 2013年订单数量接近2007-2008年顶峰水平, 产能趋紧, “这有利于后续海洋工程订单转移到中国。”

另有消息称, 国内部分石油企业已获准于“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再建设5000万吨石油产能, 此举带动的海洋工程装备总投资将超过2500亿元。中集集团 (17.64, 0.26, 1.50%) 、中国船舶、振华重工 (6.05, 0.05, 0.83%) 等在内的众多企业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全球平台利用率呈上升势头

需要指出的是, 即使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变数、船市整体相对低迷的双重压力之下, 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仍呈上升之势。

据统计, 截至7月29日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为78.7%, 略有上升。具体来看, 7月全球主要海上钻井设备的利用率 (钻井驳船80%、钻井船74.6%、自升式76.2%、半潜式85.1%、钻井辅助船82.1%) , 与6月份相比, 除钻井驳船外均有上升。

“西北欧自升式船队使用率已连续7个月上升, 目前在95%左右。中等水深半潜式船队利用率在连续6个月持平后, 本月有所上升。全球对于深水钻井平台的需求依然强劲, 船队利用率超过95%。”安信证券张仲杰说。

记者注意到, 6月海洋工程船市场新增订单为8.13万总吨、22艘;分别较5月份的4万总吨、10艘大增一倍多, 足见市场的热度。

对此, 郑武分析指出, 移动钻井平台的利用率直接反映了当前海洋油气开采的繁荣程度, 全球自升式平台的实际利用率自2010年底以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中船集团有关负责人也直言, 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 掀起海洋工程装备建设的高潮。浮式生产储油船 (FPSO) 、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工装备市场需求火爆。我国船舶企业也紧跟市场变化, 加大了海工装备的开发建造力度, 并逐步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国际订单开始增加。

根据ODS统计, 截至2011年4月, 中国共建造完成移动式钻井平台26座, 其中有7座的客户是海外客户。

2011年5月底, 由上海外高桥 (11.61, 0.23, 2.02%) 造船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命名交付。该平台投资额为60亿元, 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工装备“重器”, 可满足在世界各海域作业要求, 是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上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产品。

几乎与此同时, 从巴西海域传来消息:由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正式投入油井钻探作业, 经过实践检验, 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

“目前中国企业共有31座移动平台在手订单, 其中自升式平台14座、半潜式9座、钻井船5条, 分别占全球订单总量的21%、33%和10%, 另有3座为辅助平台。所有在手订单中, 预计只有7-11座的所有者为国内企业, 表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2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概况 1.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概况

1.1.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承办单位 1.1.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负责人

1.1.5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地点

1.1.6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背景

1.3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应用领域

3.4.5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方案

4.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内容

4.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描绘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画卷” 篇3

“2014年度落户项目120个,合同金额124亿元,规模以上投产企业2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20.6%。”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多的工业产值,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几乎为零,废水排放也是少之又少。

作为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三大重点园区之一,自建园以来,恩平市米仓工业区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园之本,以聚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为主要产业特色,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投资创业的沃土。

坚持环保先行

完善污染防治体系

驱车从恩平市区行驶大约20分钟便到达米仓工业区。进入园区后,笔者看到开阔平整的园区里,到处都是正在搭建的厂房,远处不时传来机器吊架发出的轰鸣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彼邻锦江,国道、铁路、高速、省道“四横一纵”,便利的交通,加上充裕的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恩平市米仓工业区具备了后发先争的条件,成就了今天这番火热景象。

“恩平民风好,企业来这里投资比较舒心,园区位置离市区不远,便于企业招工及留住工人,更重要的是园区配套比较完善,污水处理厂、道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很多企业也是冲着这个来的。”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结强告诉记者。

走在园区,只见排污管道纵横交错,接驳着企业的排污口,一直延伸到远方。“这些是我们的‘雨污分流’管道。”吴结强介绍说,园区对雨水和生活生产废水实施分离收集,雨水管网汇入园区内内河涌仙人河,生活生产废水经污水管网最终汇入园区内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实行统一收集处理。

“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CASS生化池加除磷除硫的处理工艺,使废水的处理达到高效、低耗的技术水平。污水经沉砂池后进入到CASS池,进水、反应、沉淀出水等,全在该池完成,无需经过二次沉淀和污泥泵房,污泥经离心脱水后外运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一级标准。”据悉,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000吨/日,而园区目前基本没有工业污水,大部分是生活污水,完全满足园区的需求。

“此外,为确保出水百分百达标排放,园区还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排污口规范化处理,安装了在线流量、COD、氨氮、pH和视频在线监测设备,并与恩平环保局进行联网,实行24小时连续监控。”吴结强说,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施后,使园区的污水达到有效处理,对削减锦江河流域的水污染负荷、保护锦江河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推行循环经济

带动企业升级转型

跟米仓工业区内其它无污染、低污染的企业相比,利兴强(恩平)纺织有限公司、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三家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在园区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后纳入园区管理。”吴结强介绍说。

如何让这三家企业妥善融入并适应园区的管理,园区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没有工业废水产生,但是生产中会产生废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园区三番五次进行动员并积极提供帮助,最终促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燃料由柴油改为了电能源,实现了废气零排放。

利兴强(恩平)纺织有限公司、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属于传统纺织印染重污染企业。为了解决印染废水问题,园区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实现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笔者在这两家企业看到,在印染企业污水车间与锅炉车间之间,有一条专用双向引水管,水管将污水处理车间一部分印染废水引至锅炉车间用于脱硫,实行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中和后排出的废水再引回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通过这个设计,污水的浓度降低了,更容易处理,而且还提高了锅炉车间的脱硫效果,节约了购买中和用酸的费用,为我们省了不少钱。”利兴强(恩平)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高兴地说,该公司为了进一步节约用水,还专门加建了人工湿地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园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极大提高了园区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

坚持绿色招商

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恩平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发展空间较大,要想方设法培育重点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力,立足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成为珠江西岸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江门产业转移园恩平园区开展专题调研时,在充分肯定米仓工业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寄予厚望。

目前,米仓工业区已引进项目121个,其中,建成试投产项目59个,在建项目48个,筹建项目14个。合同投资总额124.5亿元,吸纳6000多人就业。如此众多的企业选择扎根于此,除了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之外,看中的还有园区绿色招商的理念。

作为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米仓工业区从一开始便坚持绿色招商,严格把好环境关,限制高能耗、工艺落后、重污染企业入园。此外,为大力构建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健全整个产业链,园区专门重点引进补链企业,为加快园区发展,打造低碳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恩平米仓工业区从一开始目标定位就比较高,它所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而且要在恩平树立起现代化园区建设的新形象,以绿色发展打造恩平生态工业新标杆。”恩平市环保局副局长袁保民表示。

“这么多高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集群效益,对我们的产业链能够形成很好的补充,对我们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而且由于企业比较高端,污染少,园区环境质量保持得比较好,我们在这里工作都舒心。”佛山某高精尖机械制造企业经理提到。园区对入园企业的高标准要求,不仅没有给招商工作带来阻碍,反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2012年,园区与佛山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以“园中园”模式设立机械装备园区,整体引进先进机械装备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米仓工业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有39个机械装备项目组团落户园区,合同投资金额达47.5亿元。

随着这些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入户,恩平以电声器材、纺织服装、建材化工为支柱的传统产业格局得到了改变,成为该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逐步形成了先进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两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去年召开的江门市委工作会议上,恩平市政府明确了恩平产业发展思路:瞄准先进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行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创建绿色工业园区,不但可以提高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树立绿色品牌效应,还能吸引更多无污染,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通过以好带好,促进园区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当前,米仓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创建广东省绿色升级示范园区,谈及园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初衷时,袁保民如是说。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4

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各类装备的总称[1],是实现海洋油气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向深远海的发展, 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也向着深水化、大型化、自动化和新型化的方向发展[2],所需工程装备的技术更加复杂,造价也更高。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已开始爆发式发展,按照订单价值和市场份额计算,我国2014年首次成为第二大制造国,并预计未来两年的订单将稳定在700亿美元以上,占据全球市场规模的20%左右[3],然而,欧、美等海洋强国仍把持着高附加值、利润率大产品的技术垄断地位,并在总装项目上具有绝对优势。近些年我国虽然在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4,5]。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不论是在深水核心技术方面,还是在制造的总装和总包方面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全球产业一体化的趋势下[6],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进行分析,明确产业各环节的地位与相互关系,确认产业发展的战略环节和重点,探寻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速升级的契机,对增强我国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分析

2.1产业链主要构成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是指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中所需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 配套装备等,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加工和制造上述装备的活动,涉及原材料、通用零部件、 电子通信元器件、电器机械、物流、科技研发、专业勘察设计、维修和组装等众多产业环节。海洋工程装备较为复杂[7],在不同的深海或浅海海况下,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和研发, 因此,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是在研发设计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开始,通过原材料加工和各级设备的生产,并经过工程装备服务进行向下转移,最终以特定的海洋工程装备产品提供用户使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主要构成见图1。

由图1可知,产业链的主要结构分为研发设计、设备生产加工和装备服务3部分。研发设计业主要针对特定海况或一定使用条件下的用户 需求,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总体设计和研发。设备生产加工环节主要包括基础部件、关键通用部件、直接工程部件和专业配套四大类设备,其中,基础部件主要指大型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或特种工程船的生活单元模块、钢结构及其他基础结构部件;关键通用部件主要包括水下密封件、水下直接插拔接口、高强度缆线、浮体材料、防腐防损材料和齿轮等高强度零件等;直接工程部件主要包括深水钻采机械、井下工具和仪表、大型起吊设备、大型动力定位设备等;专业配套设备主要包括水下作业设备、水下无人或遥控潜器、高精度传感器、大功率发动机等能源动力设备、水下通信和导航设备、大功率绞车和泥浆泵、电力驱动装置、资源的存储和输送装备、深海锚系泊设备等。工程装备服务业主要包括海洋工程装备的总装、调试、储运、维修和改造等服务。有些大型企业同时涉及研发设计、深水高端部件的制造以及总装改造服务等环节,但随着世界企业“横向一体化”[8]发展模式的加剧,研发设计、装备生产和工程装 备服务的 产业界限 将会变得 更加明晰。

2.2产业链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产业链表现为各环节企业群体在资源配置、分工与协作方面的连接与融合,因此,本文从企业链的角度进行产业链特征分析。一般的,位于同一产业环节有多家企业, 所以当企业的配套产品或半成品在向产业链下游转移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几种模式,这导致在同一产业链条下可能存在若干企业链条。企业链条交汇的越密集,密集处企业所处的产业链 环节的地 位就越重 要[9]。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中,为数不多的研发设计企业大都集中在欧美,但却垄断了大部分市场; 韩国和新加坡在专业配套设备、关键通用部件和特种直接工程装备的高端装备生产商拥有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此外,从产业链驱动力来源分类的角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属于兼备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共同特征的中间类型[10],其公认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专业配套、关键通用和特种直接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的生产环节,不过由于用户需求的特殊化,研发设计环节又引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走向。因此,研发设计公司、高端装备的生产商占据着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主要特征如表1所示。

2.3价值链和价值分配

价值链体现了产业链环节的增值,在一般的加工制造业价值曲线上,为产品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上下游环节的价值增值程度高于生产加工环节[11],表现为“U”型微笑曲线见图2a。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各环节之间存在成本、技术创新和价值增值的差异,其基本价值分配格局如图2b所示。

由图2b可知,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分配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研发设计、高端装备生产加工、工程装备服务、基础部件生产加工、原材料生产加工环节。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大多针对用户的需求或特定使用条件进行研发和设计,不能规模化生产,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和设计环节成本主要为创新成本,体现在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该环节的创造能力最高,因此附加值也最大[9],在整个链条上的利润也最丰厚。装备制造环节的成本主要在生产加工方面,资金总量投入较大,其中附加值高且增值较大的是包括专业配套、关键通用和特种直接工程装备的高端装备生产加工环节, 而由表1可知,基础部件生产加工所需的技术度相对较低、产能大、附加值和 价值增值 都较低。 海洋工程装备服务环节所需资本投入相对较少, 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层次,在储运、物流、维修改造等方面都能产生价值增值。

3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

3.1优化产业结构,发挥集群优势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分布散,以及项目重复、盲目建设等问题,以空间高度集中的形式对产业进行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综合成本,发挥集群优势。而产业链在实际中以企业链的形式体现,因此政府一般通过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扶植手段,改变企业链条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政府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时,应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和高端装备加工制造两个产业链主导环节。一方面,以研发设计龙头企业为核心,衍生出技术服务和技术产品的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集群;另一方面,以高端装备加工制造优势企 业为核心,通过产业 链条的纽 带作用,辅之以原材料加工制造、基础部件制造、工程装备总装和关联配套等企业,衍生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集群。在集群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与传统生产加工产业的切合点,真正形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不断吸引和推进上下游企业向产业基 地内集中,激发产业 发展的集 聚优势。

对于产业基地中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相关企业而言,产业整合过程中会淘汰一部分企业, 同时产生一部分企业,这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适应技术标准程度和资金规模等因素,而是否进入高风险、高投入的装备研发环节也取决于综合创新成本的大小。对于龙头优势企业,应保证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新的方向发展,建立与同一产业环节企业之间横行联合的集群发展模式,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 做大、做强产业。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配套能力,走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纵向延伸集聚发展道路,加强构建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3.2坚持创新发展,突破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性进展,例如自主研发投入使用的“海洋石油981”平台。然而,其深水钻机等特种直接工程装备、能源动力和动力定位等配套装备以及高强度大型钢结构等关键通用设备等大多数均依赖进口,进口装备比例达到2/3,而仅深水钻机和DP3动力定位系统引进成本就达全部经费的一半[12]。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大多在价值增值的低端环节,迫切需要突破产业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企业在产业链的战略位置和价值增值潜力。

创新发展是打破产业技术壁垒和改变产业格局的有效途径。由产业链分析可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本质是多技术系统集成,因此,产业的创新发展跨专业并涉及多个学科交叉。针对特种直接工程和专业配套等高附加值装备涉及的关键技术,应组织构建企业、科研单位和大学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自主创新体系,加大专业化的创新人才和资金投入,建立创新基础设施和平台,保障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大自主创新的奖励力度,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而对于另外一部分通用而必要的技术方法,可以在引进学习欧美、韩、新加坡等国的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再创新,形成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吸收再创新为辅的综合创新发展模式,集中力量突破海洋工程装备高附加值、高技术装备领域。

3.3顶层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力量

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发展迅猛, 大量中小企业纷纷投入这一领域,并竭力向价值增值高的方向 转型,然而企业 间的合作 意识薄弱,重复投入过多、产品差异化程度小。而大型集团企业大都力求涵盖从研发设计、装备生产到工程装备服务的全部主要环节,导致产业链的市场化过程成为企业内部行为,产业的辐射效应和集聚优势不能有效发挥。同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高投入、高技术和高风险性,使得单靠企业自身实力,难以满足多个产业环节的市场需求,此时,政府往往制定金融、财税和发展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然而,随着产业发展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仅能在吸引企业进驻产业园区上发挥作用,却不能在企业间形成真正的竞争合作市场环境,导致产业的集群效应失效。

针对我国国情,应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价值机制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结合的更加紧密,加速产业的高效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促使企业 发挥创新潜力,积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的系统提升。

摘要:明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对我国产业的加速转型和升级十分重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主要分研发设计、设备生产加工和装备服务3大环节。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研发设计公司和高端装备加工制造企业占据着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各产业环节的价值增值分配从高到低依次为研发设计、高端装备生产加工、工程装备服务、基础部件生产加工和原材料生产加工。简要分析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挥集群优势,坚持创新发展、突破核心技术,顶层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力量的产业发展建议。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5

一、智能制造装备定义及范围

二、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2、重点产品有所突破

3、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4、产业资本体系多元化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依存度高

2、创新能力不足

3、产业基础薄弱

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区域

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工业发达国家优势明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

(二)集成化

(三)信息化

(四)绿色化

六、智能制造装备未来重点应用领域

(一)电力领域

(二)节能环保领域

(三)农业装备领域

(四)资源开采领域

(五)国防军工领域

(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统筹,推进资源集中

(二)提升配套服务,推广产业集聚

(三)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研究

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制造装备定义及范围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重大集成智能装备。

二、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2011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约3600亿元,其中机床工具产业销售收入3922亿元,其中高档数控机床约占30%;仪器仪表产业销售收入3945亿元,其中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等约18%;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150亿元;通用基础件行业销售收入4600亿元,高端部分约占5%;施工机械3100亿元,高端部分占约20%;纺织机械600亿元,高端部分约占20%;印刷机械160亿元,高端部分占约20%;石化装备1896亿元,高端部分占约30%;国防工业专用制造装备超过120亿元。

2、重点产品有所突破

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一批国家急需、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的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如精密、高速加工中心,重型数控镗铣床,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用于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年产45万吨合成氨、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国产控制系统,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原子荧光光谱仪、油井多相流检测设备;直径为6.3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直径为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1600吨级加氢裂化反应器、百万吨级乙烯工程三大离心压缩机组、百万吨级乙烯冷箱。

3、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现有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两个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进入世界机床产业前10强。涌现出重庆川仪、京仪集团、浙江中控、和利时、新松机器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瓦轴集团、沈鼓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威尔泰等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4、产业资本体系多元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一个完全开放和竞争的行业,中外资进入最早的行业,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机床工具行业销售收入中,国有、民营、三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8.3%、67%和14.7%;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收入中,国营、民营、三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8.9%、45.2%和35.9%,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比例较高的格局。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依存度高

重大技术装备用仪器仪表基本被国外垄断,对外依存度达到40%,其中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70%。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的95%、高档数控机床的90%、高档数控系统的 95% 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

2、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创新投入不足,仪器仪表行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创新人才队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有5%,与工业发达国家的20%相比有较大差距。重大装备核心技术不掌握,自主品牌缺乏。

3、产业基础薄弱

智能制造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大量进口。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高档传感器市场全部被国外产品垄断;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大型装载机进口部件占整机价值量的50~60%。

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区域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发达的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和陕西等地区。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邳州可以依托产业布局的优势,引进和发展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企业,来提升邳州的产业层次)

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工业发达国家优势明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智能制造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提出,其后各发达国家紧紧跟随,纷纷将智能制造系统列为国家级计划并着力发展。我国在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速度明显落后。

(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及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对智能制造装备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装备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用户要求完成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二)集成化

智能制造装备正向技术集、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的集成及设备的成套,同时还体现在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等跨学科高技术的集成,从而使装备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甚至发生深刻变化。

(三)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性能提升和“智能”。设计及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快速开发出产品或装备,而且要努力实现大型复杂产品一次开发成功。

(四)绿色化

资源、能源的压力,使装备必须考虑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是提高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排放的关键途径。

六、智能制造装备未来重点应用领域

(一)电力领域

重点推进在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中实现燃烧优化、设备预测维护功能,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实现安全控制和特种测量功能,在重型燃气轮机中实现快速启停和复合控制功能,3mw以上风电机组的主控功能,变桨控制功能,太阳能热电站实现追日控制功能,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用电管理、用户互动、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

(二)节能环保领域

重点推进在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污水处理装备上推广应用,实现各种再生原料的高效智能化分选、除尘设 备和污水处理装备的自动调节与高效、稳定,在地热发电装备中实现地热高效发电建模与控制功能。

(三)农业装备领域

重点推进在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密施肥、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上的应用,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的实时诊断、检测和控制,实现作业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四)资源开采领域

重点推进在煤炭综采设备、矿山机械上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信息与环境信息的集成监控、安全环境预警、精确人员定位等功能,在天然气长距离集输设备中实现全线数据采集和监控、运行参数优化、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站场无人操作或无人值守以及中心远程遥控功能,在油田设备中实现井口关键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及集中监测功能。

(五)国防军工领域

重点推进专用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智能工控机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

(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重点推进在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施工装备上应用,实现远程定位、监测、诊断、管理等智能功能,在机场和码头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实现机场行李和货物的自动装卸、输送、分拣、存取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集装箱装卸的无人操作与数字化管理。

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统筹,推进资源集中

开展区域统筹规则。加强区域、省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由国家或省主管部门牵头,科学地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划,设立产业准入标准,协调产业布局与区域分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二)提升配套服务,推广产业集聚

注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中试、转化等一系列公共平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产业联盟,从专业服务和集群发展角度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围绕龙头企业和技术输出重点机构,组织企业提供配套和转化服务。

(三)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抓好地区产业定位,全面考虑产业和项目的协作关联度,鼓励依托产业链环节开展专业分工。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6

笔者曾对辽宁省30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一是人力资源总量近三年来有小幅增加,企业人员总数从92559人增长至96022人。管理人员由13476人增长至19825人,高级技师呈平缓增长趋势,由8050人增长至8145人。二是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层次有所提升。在调研企业内,本科以上人员越来越多,而专科人员基本未增长,高中和初中学历的人员呈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30家典型企业共需求10426人,其中主要人员需求情况如表1。

将30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结果与三年前对这些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人力资源整体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

从企业对人员类型需求看,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工人的需求略有提高,需求比例分别提高了0.1%和0.4%;而对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中专、技校毕业的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都略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0.40%、0.32%和0.40%。

从企业对主要专业的需求看,对硕士以上学历的机械工程专业,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机械设计专业、电子专业、焊接、装配专业,对中专、技校毕业的浇注专业的需求比例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对硕士以上学历的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国际贸易、建筑、WH总布置专业,对本科或高职学历的汽车机械、数控机床专业,对中专、技校毕业的焊接、装配专业的需求比例都有所下降。

根据上述的对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分析,要在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上下工夫,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1.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大环境

一是政策支持。政府对企业人才开发、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应加大监督检查和管理,进一步明确不同企业教育经费提取的额度,保证专款专用,督促企业提高职工培训质量,逐步建立起企业教育的硬性管理体系,像管理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那样来管理职工培训。

二是资源支持。应逐步建立产业集群内公共性培训基地,配备优良的设施、教师和教材,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组织集群内优质培训师资,深入到培训相对落后的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三是资金支持。企业开发或引进的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有的效益非常好,一旦投产会带动行业和地区甚至全省的经济、技术的发展,但这样的项目往往培训经费投入较大,政府如在资金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会更加有力地促进项目尽快实施。

四是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目前企业培训市场良莠不齐,国内、国外、协会、学会、企业、行业等各种组织都在抓培训、搞认证,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正常的培训工作是一种干扰。企业不知选什么样的培训机构更合适,常常是花了钱却收不到好的培训效果。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培训市场,使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有实效的培训服务。

2.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能力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有86%的企业对所聘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知识和工作态度基本满意,有7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还比较欠缺。那么,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一是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从对制造类专业的调研结果看,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优势较强,但在职业实践经验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一些实习实训教师,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缺少职业培训,较少能够得到最新的前沿技术训练,技术更新滞后,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逐步形成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师的机制,并进一步规范管理,增加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数量,逐步满足教学需要。

二是健全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制造业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然而从调研情况看,多数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和运行管理,也不愿意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教学设备和培训经费。辽宁省在这一领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机制,缺乏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虽然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有积极发展行业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等规定,但因为缺乏鼓励行业和企业办学的具体措施,所以行业、企业也缺乏办学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校企沟通,增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多数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之间尚未建立起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相关组织或机构,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几乎包办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部过程,包括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评估等。其结果是职业院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专业建设缺乏基本的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存在低水平的重复。职业学校必须要了解企业一些大的生产开发项目,已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应该主动、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调整专业和教学计划,使“订单教育”真正能够解决企业项目的用人需求。

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保障

一是创造校企合作新机制。装备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经营和产品发展的需要,将实验室建到高校,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把企业知名度的提升工作融入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确立起企业在高校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企业要利用在高校举办活动的机会,进行企业文化与用人机制的宣传,以赢得高校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保障制度。通过选拔晋升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在明晰的目标推动下自觉地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只有让员工在心理上认同,并积极参与,配合开发,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活力。

三是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与文化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装备制造业要想留住人才的策略主要有两项:一方面提供匹配的待遇;另一方面,还要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从员工的角度来看,通过培训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并获得良好的薪资报酬,已经成为他们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要进一步确立培训的重要地位,加大培训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船机,海洋装备制造业

一引言

“十一五”以来珠海海洋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港口机械制造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以平沙产业园区为中心的国内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游艇制造基地。海洋装备制造又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较高;珠海地区船舶、游艇业发展迅速, 多数企业都将高职高专毕业生作为用人首选, 急切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定位合理、安心生产一线工作、能吃苦耐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太阳鸟游艇、显利船厂、三一海洋重工等企业都有较大的需求以及与学校合作的意向;为了更好地支持珠海产业发展, 培养适合珠海海洋产业特点的技能人才, 必须建立一套满足珠海本地海洋装备制造类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过程首先是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 在此基础上确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面向, 然后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通过对珠海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江龙船厂、三一重工 (珠海产业园) 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船舶与海洋装备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了珠海地区船舶及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及经济形势, 船机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以及每一岗位在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时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 达到职业技能应该具备的工作环境及工具等条件、技能的具体表现等;了解每一种技能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内容, 以及调研专家对掌握这些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建议;了解企业对招聘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 调查企业职业发展较成功人士, 了解轮机相关岗位人员所需职业核心素质以及企业对每一个岗位的资格要求等, 确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服务面向,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企业对船机专业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较大, 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人员岗位、基层管理人员岗位, 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现有需求;船机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旺盛, 现有毕业生数量有限, 主要来源于武汉船舶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 珠海本地企业以往都要到武汉、九江招聘人才, 在船舶行业需求旺盛的时候, 出现了人才难求的现象, 企业非常愿意吸引本地人才, 有利于员工的稳定, 减少流失;企业的主要岗位为船机安装调试、船机机电调试、船机机电设备的维护、生产管理, 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实践经验、技能等级要求高, 一般要求达到中级;对综合素质要求高, 对创新能力有一定要求, 高职毕业生将从事生产操作型、技术型、基层管理岗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珠海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服务船舶修造及游艇、海洋工程行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备船机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以及船舶电气安装和调试能力, 主要从事船机、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工作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1. 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条件, 发挥原有的专业优势, 利用平台课的资源, 培养船机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以船机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联合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实施“2+1”教学体制, 即前两年在学院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 第三年到企业顶岗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顶岗学生的指导教师, 实习结束后, 由企业和学院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并择优安排就业, 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的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及职业素质训练再到生产岗位的“零距离”过渡, 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如图1。

2.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船机专业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重点, 根据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通过对船机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与珠海“三一海洋重工”“江龙船厂”“太阳鸟游艇”等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分析确定船机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包含“基本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三个能力模块, 构建适应船机制造与维修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如图2。

3. 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课程模块,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 利用机电学院原有的实践教学条件进行基础实训教学, 与珠海“三一海洋重工”“江龙船厂”“太阳鸟游艇”等骨干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 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论证和规划, 构建生产性实训课程, 最后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教学, 如图3。

4. 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船机专业课程模块教与学实际应用为目的, 有静态的教学内容, 包括教辅材料、教学大纲、习题分析、问题解答、电子教案、试卷、教学策略等;半动态资源, 包括各种动画、幻灯片、录像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课件等;动态资源, 包括网络备课、智能成卷测评、自助学习与测评等。动态资源主要支持各理论课程的实践与评价教学。

四结束语

通过对船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认识到目前珠海市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以及目前珠海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贴合海洋装备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本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以珠海市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为背景, 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实际生产过程。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构建, 摸索一条服务珠海经济, 满足珠海产业需求的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方法, 最终建立一套区别于本科与中职教育的高职层次的海洋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方案, 既凸显珠海职教特色, 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昌伟.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改革的系统设计[J].航海教育研究, 2013 (4)

[2]卢馨、孙程程、刘雪梅.基于船舶建造生产过程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船舶职业教育, 2014 (6)

[3]杨飞.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报, 2010 (2)

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模式选择 篇8

3.思想观念落后, 对体育旅游资源缺乏认识

能。如对旅行社的各种销售、宣传材料进行监管, 保证其游程安排、接待标准、报价等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严格查处虚假旅游广告及其他违法旅游推销活动。这样能够阻止虚假错误信息的流动, 防止旅游者接受不真实信息。此外, 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质量认证和质量公告制度。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从实力、信誉、质量等方面制订标准划分等级, 负责各旅行社的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 并定期发布各旅行社质量信息公告, 使旅游者可以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进行直观而简单的识别, 减少其评判的困难性。

四、加快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

体育旅游业在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 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 人们对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 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著作中很少谈及体育旅游类别, 对体育旅游的专论非常少, 对体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统性。同样, 各部门和地区对本区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政策措施、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 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业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 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景区中忽视体育类项目的规划与布局。

2.积极推动社区体育旅游的发展

积极推动社区参与本地的体育旅游发展, 用本地居民对体育旅游发展和体育旅游者的积极态度来减少体育旅游过程中体育旅游者心理的不确定性, 体育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体育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 而体育旅游者通过与居民交往获得的愉悦也是体育旅游者愉悦的重要内容。

3.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我国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的现状却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前景一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 二是体育旅游营销人才、市场开发人才短缺。致使我国当前专业的体育旅行社非常少, 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 已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知识欠缺, 导致体育旅游产品难以被大众所熟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我国必须加快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 9 9 9

[4]张自明孙民治: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6]王振: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黄英婉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近年来, 随着沈阳经济的蓬勃发展, 其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快速上升, 装备制造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根据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 有意识地组织产业转移, 对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 沈阳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强大实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和数量可观的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根据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的大小, 实施不同的产业转移战略。

一、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

1. 直接投资模式

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形式是跨区域直接投资 (包括对外直接投资) 。跨区域直接投资是指企业跨越区域界限到其他区域去投资设厂, 进行生产和销售。在运行上表现为发达区域企业对发展中区域的投资行为。在国际上, 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移入国的产业升级主要是由经济高梯度国家向低梯度国家的直接投资来实现的。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 能够使抚顺迅速积累资金, 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产生要素注入效应。同时, 伴随产业转出地沈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越来越高。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 将那些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部分环节转移出去, 利用抚顺优越的地理条件, 廉价的土地等生产要素, 以及优惠的税收财政政策, 也可有效降低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2. 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

在国际市场上, 企业一体化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各种要素资源, 精确地管理着各国的协作企业, 形成一体化的产销网络体系。内部化是企业一体化形式的一种, 是将各个生产协作企业并入跨国公司之内, 再加以整合, 通过使各子公司形成更为专门的内部分工来提高整体效率的模式。内部化的实质在于用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 用内部分工取代市场分工。内部化的意义在于企业将各项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以节省交易费用。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可利用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 通过对抚顺企业进行股份购买、收购和兼并, 然后对其进行改造或提高装备水平或加强管理等, 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沈阳机床一厂的原材料供应大部分来自于抚顺, 通过对抚顺原材料供应企业的内部一体化, 可有效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同时, 对抚顺企业而言, 不仅为企业引进了资金、技术等有形资源, 更为企业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等无形的资源。

3. 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

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是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的第二种形式。它是指跨国公司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 如研发和销售, 其它功能通过外包或合作借助外部企业完成。在虚拟化组织形态下, 整个产销网络体系中的众多企业虽然在同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 却并不属于同一个跨国公司, 对该跨国公司而言, 它们仅是执行其某种功能的一种虚拟组织。虚拟化模式的核心是企业借助外部力量完成某些内部功能, 它的关键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环节上, 而将附加值低的环节虚拟化。

在虚拟化的具体形式中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的是零部件外包, 即OEM或者ODM。实践证明, 这种形式对沈阳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也是比较适合的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沈阳机床一厂为例加以说明。近年来, 沈阳第一机床厂提出了“协力”的概念, 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兴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 而且取决于它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协力是指与供应商和协作厂商之间建立的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共同的市场, 实现共同的利益。经过发展规划, 沈阳机床一厂逐渐加强了专业化分工。在零部件生产上, 仅保留关键件的生产, 而将其他自身成本高于市场的零部件输出, 交由外协外扩厂商完成。通过协力概念的成功应用, 有效缓解了机床一厂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 改善了企业“大而全”的组织模式。同时, 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内部管理效率明显提升, 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增强。

鉴于这种模式取得的良好效果, 沈阳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都可以运用和发展这个模式。由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原料或提出样品的样式和规格等要求, 必要时提供技术和设备, 给予一定辅导, 由抚顺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相应生产和加工环节, 并收取一定费用。即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的最终组装、研发、提供关键技术和进行附加值高的配件产品生产。而抚顺配套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低、专业性分工要求高的各种配件和半成品。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将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及沈抚共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

1. 整体迁移模式

造成整体迁移的重要原因:一是一种具有更大增值能力的新兴行业造成了行业的成长替代。二是企业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 企业须向一个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迁移。

沈阳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为零部件加工和配套企业, 技术含量较低, 规模较小。而沈阳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端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制造, 重点培育和支持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那些传统的、技术含量较低的零部件加工和配套环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 那些已经失去优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迁移为大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 随着沈阳的发展, 各种要素价格持续上升, 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逐步提高。此时, 中小企业应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域, 将企业迁移到具有区位优势的抚顺,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 合作研发模式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实力有限, 或创新能力不足或生产能力不足, 产业链短, 因此, 合作式的生产、研发的模式也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合作研发模式体现在前后向关联企业的合作、生产型企业与研发型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上。首先, 由于装备制造业工艺复杂, 生产环节较多, 造成一些企业只是在某一领域上有所擅长。这样, 处于前后向关联的企业可根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 形成集群优势。其次, 生产型企业应加强与创新研发型企业的合作。研发和创新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 沈阳具有一定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与抚顺生产型企业合作, 以弥补自身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 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 在科技创新中, 基础研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没有基础研究, 就没有之后的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基础研究是一项新产品诞生的基础和前提。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发源地, 因此, 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 抚顺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工程中心以及一批重点大学, 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

摘要: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国或地区将国内或区内的优势产业通过跨区域投资等方式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 从而使产业表现为空间上移动的现象。产业转移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更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模式的正确选择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本文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并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 按照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大小, 选择不同的转移模式。其中, 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是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的优选, 而整体迁移模式、合作研发模式比较适合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转移模式,沈阳,装备制造业

参考文献

[1]何禹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9

[3]彭连清詹向阳: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策取向[J].改革与开放, 2007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篇9

1 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高、品种配套齐全、产品高低端结合、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就产业的区域分布来看, 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业目前实现了在盐山、孟村、沧县、青县、新华区等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对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调研, 发现这个特色产业集群对沧州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沧州管道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道装备制造业的小规模、大群体特征比较明显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星星点点的管件加工小作坊已发展成为规模性产业集群, 产品也由初期的弯头法兰生产逐步形成管道、管件品种齐全的产品体系, 形成了国内颇具影响的产业集群, 在县域内布局分散, 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 颇具一定规模的企业所占比例太小。

1.2 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全市范围内除了几十家骨干企业外, 大多管道制造企业规模比较小,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产品科技产量低、生产成本高, 在市场上整体竞争力不强, 特别是消费环境发生变化时, 企业难以面对变化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1.3 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数处在同一档次、同一类别水平上, 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异质化程度比较弱, 从而引发产业内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 产品出口能力不强。同业企业竞争大于合作、集而不群的现象明显。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企业, 管理理念趋于传统、保守, 缺少创新意识, 盲目跟风, 产品多数处在同一档次、同一类别, 同位竞争明显, 错位发展不足。还没有跟相关高校、科研部门等建立紧密联系, 导致技术、设备、人才等创新因素未能得到及时应用。

1.5 产业价值链不成熟

很多管道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钢铁产业与下游用钢产业、特别是下游制造产业集群的联系有待加强, 链条上相关企业合作意识薄弱, 生产的产品配套性不强, 还没有足够实力和能力去承担国内外的重大工程中所需要的产品, 从而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

2 制约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分析

结合前期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管道装备产业作为沧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对沧州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 影响了前进的步伐。具体的制约因素既有硬环境方面又有软环境方面的。

2.1 硬环境要素分析

所谓的硬环境是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2.1.1 区域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平台, 是产业集群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体现, 企业所在的区位条件、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产业成本有影响。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住宅小区、文化教育、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商业物流等城市配套设施还不健全, 从而影响到产业集群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2.1.2 地理条件利用效率低

盐山、孟村公路两侧小作坊企业的“马路经济”经营现象, 导致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产业之间的整合升级做的不到位, 很多企业在地理条件利用方面, 没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来发展管道产业。特别是临近黄骅港, 再利用这一港口运输优势方面有待加强, 从而更好地促进管件产品的内贸和外贸市场的良好发展。

2.1.3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不足

在资金、用地、项目建设方面、政府要及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鼓励企业良性发展。针对管道产业集群发展,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还略显不足, 在已经兴建的工业园中, 还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完善, 从而更好地发挥管道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

2.2 软环境要素分析

2.2.1“共赢”的经营理念落后

管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经营理念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 特别是相关企业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方面还存在相当问题, 很多企业都是自立门户, 自己去开发客户, 发展客户, 即使遇到自己不擅长的客户时, 也缺乏跟相关企业的合作, 共同打造产业竞争力, 这样对产业集群的核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2.2.2 企业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业竞争中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供应和保障。在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中, 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还不足1%,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2.3%, 缺乏优秀的科技人才, 尤其是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这对企业专业化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特别是企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存在相当的问题。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城内, 很多毕业生对在县城这样的工作地点感觉不太满意, 所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存在相当困难。

2.2.3 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中大多是小而分散的企业, 具有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的管道企业很少, 企业自身实施品牌创新意识还远远不够, 企业在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学习和掌握核心技术方面还要下功夫, 从而更好地打造企业品牌。

3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的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采用文案调研法方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大量检索, 了解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采用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亲自走访沧州龙马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沧州鑫源钢管、盐山鼎成管道装备有限公司、盐山县中凯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沧州恒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等, 了解到管道产业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 调研回来后, 课题组成员认真做统计、分析, 最后提出解决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措施。

3.1 政府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对沧州管道装备产业集群如何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的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政府要研究国家政策走向, 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政策;第二, 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三, 政府要努力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给企业多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第四, 政府通过制度安排, 创造适合产业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抓住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南企北上、南资北移等有利时机, 来吸引资金, 借力发展;第五, 建立公共研究机构, 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知识, 同时解决研究开发的外部性问题;第六, 通过与高校合作, 为产业创新奠定基础。

3.2 管道企业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改变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市区及四县, 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主体要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打造产业集群的品牌、名牌效应。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把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成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第二, 要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力,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共同创造产业集群的凝聚力;第三, 企业要实施一种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加强与下游制造产业集群的联系, 实现共赢的钢铁产业链优势;第四, 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 提高员工素质,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第五, 要构建学习型组织, 不断创新, 奠定特色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第六, 要突破传统的营销组合策略, 全面发展新兴的营销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管件产品产能过剩的现状, 国内管道产业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 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转变?抓住国家振兴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有利时机, 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和装备制造业现有的比较优势, 采取引进和创新相结合, 全面提高管道逐步把沧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管道装备制造与研发基地”。

摘要:管道装备制造业是沧州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特别发达, 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管道装备制造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对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广泛的市场调研, 分析了沧州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现状, 并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而为提升沧州管道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供必要依据。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具体形式探析 篇10

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是指装备制造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 是装备制造业由低技术水平和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状态的转变, 是资源在装备制造业各产业之间以及相同产业的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品之间流动的结果。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序向前演进的, 同时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产业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1) 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向国外转移。

首先是在不同国家生产不同的产品, 以满足不同国家之间及国内有差异的市场需求。如日本把汽车业延伸到美国, 在拓展美国汽车市场的同时, 又争夺了其他欧美国家在美国的市场。其次是在龙头企业规模扩大到规模经济边界前, 将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如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最后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根据产品技术特征和要素配置, 分别由不同国家生产。

(2) 装备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的多样化和区位上的集中化。

装备制造业并非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地区, 它是在产业扩张、成本配置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力量驱使下进行转移和调整的, 这就是区域分布的多样化;而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却不是连续性的, 它是以点集状态出现的, 这就是区位集中化。点集状态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制造企业相对集中形态。目前这方面的主要趋势, 一是对市场需求依赖性增强, 二是对自然资源依赖性相对缩小, 三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多样化, 四是区位集中到一定程度又趋向分散。主要原因在于:高度集中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成本上涨;大企业出于资产专用性等方面考虑, 往往选择区域外投资建厂。

(3) 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整合。

一般地说, 装备制造业企业很少有采用渐进积累的方式实现其规模发展的, 纵向整合是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 装备制造业企业如果发现其内部实现产品和服务所需的管理、生产、营销过程比分包给一系列独立实体有更大优越性时, 往往采取纵向整合的方式, 使相关资源和过程内部化。

2 自主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1) 自主创新在催生新行业和削减旧行业过程中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开发的新产品经过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最后被更新的产品代替。这种替代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推动产业的升级。

(2) 自主创新通过提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提高了生产工具的使用效能, 使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降低了生产成本, 使传统装备制造业得到改造, 促进了原有行业部门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使其产业链中上下游产业的生产设备在技术上得以提升, 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协作生产。

(3) 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直接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生产要素在装备制造业内部各个行业之间的配置是不均匀的, 当某行业的自主创新带来新的需求时, 就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行业流入, 促进该产业的成长和发展, 促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同时, 当某行业的自主创新带来生产效率提高时, 也必然会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劳动生产效率发生相对变化, 引起生产要素流入劳动生产效率高的行业, 加速该产业的成长过程, 促进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4) 自主创新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渗透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一是作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最为深刻的新技术, 信息技术改变了装备制造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生产技术结构和生产工艺过程, 使各个行业的技术、知识、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进行重新组合。二是新技术渗透到传统装备制造业, 使一部分传统装备制造业得以改造、提升, 成为高技术行业。三是新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使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 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

(5)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带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进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而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是建立在具有高素质劳动者基础之上的。新技术的开发离不开创新型人才, 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有相应素质的人去驾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3 信息化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1) 促进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制及创新。

装备制造业通过产品数字化建模、数字样机、优化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和工具软件以及它们之间的集成, 通过改变传统的产品设计、优化、分析、仿真以及数据管理等方法, 能够建立面向产品研制的数字化集成环境, 实现产品设计数据、技术状态、工程变更及研制过程的集成管理和状态控制, 提高产品的研制创新能力。

(2) 促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装备制造业以企业资源、供应链以及客户关系等管理为支撑, 通过建立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方面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变革和创新, 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协作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等问题。

(3) 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 装备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不仅可以拓展发展空间, 而且也能够占领高端市场并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4) 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和区域协作。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中不同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可以提高企业间的信息、资金、物流的流动率, 增强企业间的业务协同能力, 从而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此外, 信息化对支撑和促进区域企业集群化发展, 充分发挥产业聚集优势, 提升区域协作的整体竞争能力, 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自主创新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辐射性、创新性、渗透性和倍增性, 因而能够增加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分化和替代。通过信息化带动结构调整, 能够促使装备制造业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

4 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1) 以价值链分工为主导、大企业为核心、垂直形态的产业集群,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在以价值链分工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中, 大企业通常作为总装企业, 中小企业则作为供应商分散其周围, 这些处于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在技术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 大企业相对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来说, 处于技术能力优势地位。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能力差异现象, 会对集群技术能力总体水平产生较大影响。通过集群内的创新互动, 集群整体的技术能力将得到提升, 产品结构将实现升级。

(2) 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水平形态的产业集群,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核心企业的技术通过集群内部人员之间的流动、非正式交流及企业衍生等技术学习途径外溢到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中, 从而产生拉动效应, 拉动整个产业集群技术能力的普遍提高。由于拉动效应, 中小企业通过模仿和集成创新, 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并依靠生产成本低、销售方式灵活的优势, 正面与核心大企业展开竞争, 从而对其产生挤压效应。这种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拉动效应和中小企业对核心企业的挤压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 推动了集群中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5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1) 国际贸易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国际贸易所导致的装备制造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通过参与国际贸易, 可以发挥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国外生产要素的进口, 可以克服要素瓶颈, 使本国或本地区装备制造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通过短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 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增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 国际投资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一是技术转让和扩散, 是作为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 外资的技术转让和扩散是其产业带动效应的核心, 存在着外资流入→技术溢出→产业升级的运行机制。二是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作用。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外资项目的产业关联系数的高低。三是示范与竞争效应, 主要表现在当地企业通过效仿提高其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收入提高和消费示范效应, 一定程度上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化, 这种需求拉动效应会推动产业的升级。

(3)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结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两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非是相互孤立的, 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更为显著。国际贸易规模发展得越快, 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利用外部资本的实际能力也就越强。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在很多场合能够对后者的出口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进而带动加快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刘春芝.集群式创新——以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不同剂型下一篇:田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