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结构变动

2024-05-01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精选五篇)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 篇1

1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分析

近十几年来, 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显著, 海洋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动深刻影响了海洋经济总产值, 1996—2009年福建海洋总产值与海洋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 1996—2000年福建海洋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速度, 海洋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持续表现为“一三二”的结构布局;2002年开始, 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迅猛, 海洋三大产业产值迅速发展;至2005年, 福建海洋三大产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海洋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 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布局。

由图1可知, 1996-2009年间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迅猛增长。用r来表示福建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增长率, 可得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ai表示海洋第i产业在海洋总产业中的构成;ri表示海洋第i产业产值增长率。式 (1) 表明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海洋第i产业增长率的高低;二是海洋第i产业产值的构成水平。总之, r值越大说明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越快, ai越大说明贡献度高的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总水平的拉动作用越大。根据式 (1) , 计算得到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及海洋三次产业的增长率 (表1) 。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1998—2010年) 》.

由表1可知, 海洋产业总产值2009年的增长率达19.15%, 若将2009年海洋三次产业的增长率按1997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来计算, 则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只有10%, 按2002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来计算只有12.29%, 按2005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来计算只有11.62%, 因而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7%、6.85%和7.53%, 可知,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并且随着海洋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海洋经济将呈现好的发展态势。

2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葛新元教授等构造的多部门经济模型, 计算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1]。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Zt表示t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At表示t年海洋经济各产业产值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所构成的行向量;Gt表示t年海洋经济各产业产值增长率所构成的列向量;Pt表示Zt占当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的百分比。

2.2 数据处理结构分析

根据式 (2) 可计算出福建省1997—2009年各年的Z值 (图2) , 全国及部分沿海省市P值详见表2。

由图2可知, 1997年和1998年Z 值较小;1999年由于海洋第二产业产值迅速增长, 所以Z值变化明显, 占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的比重达到589.62%;2001年, 海洋三大产业产值快速增长, 基本与海洋第一产业产值持平, Z值显著变大;从2005年以后, 福建海洋三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福建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 2006年Z值达到最大值, 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变大。

由于2005年前后, 中国海洋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因此将1997—2005年作为一个阶段, 2005—2009年为另一个分析阶段, 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2 中可以看出, 1997—2005年福建Z 值的平均值为0.396 5, P 值的平均值为113.04% , 由此可知, 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有113.04%是由海洋结构变动所致;2005—2009年的Z值平均值为0.603 5, P值的平均值为364.73%, 由此可知, 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有364.73%是由海洋结构变动所致。而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广东的P值的平均值在1997—2005年期间和2005—2009年期间分别为10.38%、52.54%、69.99%、31.66%、6.55%和-174.42%、5.11%、61.02%、-15.61%、-62.33% (表2) , 以上数据说明, 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总产值的贡献高于部分沿海省市, 并且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转变, 对海洋经济的贡献明显增大。

3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的偏离-份额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方法, 该分析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 (1942) 和Creamer (1943) 相继提出, 后经E·S·邓恩、埃德加·胡佛和Dunn (1960) 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 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的统计方法之一[2]。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解释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3]。其基本思路为:将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 (G) 分解为3个分量, 即份额分量 (N) 、结构偏离分量 (P)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D) , 反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 并揭示一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强弱, 以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部门, 从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主导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4,5]。

3.1 模型设定

本文设立如下偏离-份额模型来分析福建海洋产业, 标准区域用Y表示, 研究区域用y表示。假设区域在经历了[0, t]时段后, 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 0表示基期, t表示报告期。假设Y0、Yt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标准区域经济总规模, 以Yi0、Yit (i=1, 2, 3) 分别表示标准区域第i产业在基期和报告期产值, 相应的y0、yt表示研究区域的基期和报告期经济总规模, yi0、yit (i=1, 2, 3) 表示研究区域第i产业基期和报告期产值。Ri表示标准区域相应产业部门经济规模的变化率, ri研究区域i产业部门经济规模的变化率, 以标准区域各产业部门所占份额将研究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用y′i表示。

在[0, t]时段内, 研究区域第i产业部门的增长量用Gi表示, 则关系式:

undefined

其中, Ni=y′i·Ri;Pi= (yi0-y′i) ·Ri;Di=yi0· (ri-Ri)

设Ti表示总偏离分量, 则Ti=Pi+Di

式中:Ni、Pi、Di分别表示研究区域第i产业标准区域增长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其中, 当Ni>0表示该研究区域第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水平, 否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当Pi>0表示研究区域第i产业结构优于全国的产业结构, 此值愈大, 说明第i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愈大。当Di>0时, 说明研究区域第i产业比标准区域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此值越大, 则说明该研究区域第i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3.2 数据处理

本研究选取福建、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广东6个沿海省、市为研究区域, 以全国海洋产业标准区域, 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为报告期, 选取了2005年及2009年全国和6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第一产值、海洋第二产值、海洋第三产值等数据,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计算出各沿海省市的偏离份额分量。

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006—2010年) 》和《中国海洋统计公报 (2006—2010年) 》, 计算出福建省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如表3所示, 而根据偏离-份额模型, 可得到福建及部分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计算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为了更准确判断福建海洋产业结构效果和竞争力, 根据结构偏离分析表, 计算福建海洋三次产业的相对增长率、结构效果系数和竞争力效果系数。计算方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 分别表示基期与报告期的福建海洋三次产业占全国海洋相应的产业比重;W和U分别为结果效果系数和区域竞争效果系数。若W>1, 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 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 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若U>1, 则说明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迅猛, 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根据式 (3) , 计算福建对全国海洋产业的相对增长率L、结构效果系数W和区域竞争效果系数U, 结果如表6所示。

3.3 结果分析

根据表3至表6的计算结果, 在2005—2009年期间福建海洋产业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从全国及福建海洋三次产业增量与增长率上看 (表3) , 福建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为1.13, 远高于全国的水平。海洋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为负值, 海洋第二产业产值迅猛增加, 海洋第三产业也快速增长。从表4分析, 2005—2009年, 福建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其产值有明显的增长和提高, 分别超出全国1 291.7亿元和599.34亿元, 而福建海洋第一产业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总偏离量达到-521.5亿元。由此说明福建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要通过海洋第三产业的地位转化为基点, 由原来的“一三二”转型为“三二一”的产业布局。

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状况上分析表5, 在2005—2009年期间福建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分量 (P) 大于零, 说明福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竞争力偏离分量 (D) 上看, 福建海洋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大于零, 并且高于全国平均值的462.86亿元, 比天津、河北、辽宁、浙江等地区高。从表3可看出, 海洋第一产业的竞争能力较弱, 低于全国的竞争水平, 海洋第二产业成为主要的提升动力, 比全国平均值高出1 256.19亿元, 这说明福建海洋产业的竞争力正不断提高, 并且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得最快, 其次是海洋第三产业。此外, 福建海洋产业间的竞争优势对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 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从结构效果系数和竞争效果系数上分析 (表6) , 福建相对全国海洋经济的相对增长率 (L) 为1.165, 福建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 并且竞争效果系数 (U) 大于1, 说明福建海洋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并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结构效果系数 (W) 小于1, 但是趋于1, 说明福建海洋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小, 但比重已不断增强, 可见区域总体经济结构虽有调整, 但是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体上看, 福建海洋第二产业发展快, 第三产业处于优势地位, 第一产业较弱, 并且出现负增长现象, 但福建海洋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仍高于很多沿海省市, 但是结构调整仍需进一步优化, 要实现福建海洋产业结构想“三二一”的结构布局, 需要在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

4 结论及政策启发

本研究主要分析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 1996—2009年间,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快, 产业结构水平趋于合理化, 呈现了“三二一”的合理产业布局;② 福建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洋产业竞争力提升快速, 表明福建海洋产业调整和优化的成效明显;③ 福建海洋产业结构虽已初具规模, 但三大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2005—2009年期间, 海洋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为负值, 表明福建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存在海洋二、三产业对海洋第一产业的侵蚀;④ 福建海洋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小, 说明福建应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因此, 福建海洋经济要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采用以下策略。

(1) 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构建竞争能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 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发展基础与优势, 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新型高端临港工业, 并构建竞争能力强、产业布局合理的海峡蓝色产业带。

(2) 发展科技优势, 增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海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在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贡献方面, 福建海洋科技能力强, 位居全国前列, 福建省应加快对海洋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实现渔业、交通运输业及盐业等产业的现代化, 发展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 并在海洋科技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技术及海洋航运技术等, 努力建成极具特色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并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

(3)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统筹并举。福建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 主要限于海岸带及近海, 对远洋和深海开发较少, 主要以开发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运输业为多, 在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和海洋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仍有待提高, 因此, 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应健全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管理体系, 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大海洋污染治理力度, 做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海和谐。

摘要:文章运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测算方法, 分析1996-2009年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探究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了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4点结论。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3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经济,偏离-份额法

参考文献

[1]葛新元, 王大辉, 袁强, 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 (1) :43-48.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172-178.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3-42.

[4]盖美, 陈倩.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11) :985-988.

流通革命与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动 篇2

一、流通革命的兴起及历史演进

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或制度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流通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所谓的“流通革命”,则是对流通领域历史性变革过程的总称。

流通革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的三次零售革命。第一次零售革命开始于17世纪的中期,1852年,在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百货商店一改传统零售业的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带入零售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资本运作和集约化经营的大量销售组织,为现代零售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第二次零售革命又开始兴起,1862年,在美国出现了连锁商店这一新的零售组织形式。连锁商店的出现,改变了零售业经营规模扩张的方式,由原来的单店扩张转变为连锁扩张,从而避免了单店扩张可能出现的规模不经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第三次零售革命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一种新的零售业态――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超级市场对原来的销售方式进行了创新,采取了开架销售、自助式购货的销售方式。超级市场的出现掀起了一场零售技术的革命,将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引入零售业经营,并为后来运用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流通革命则是零售革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流通革命”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超级市场及连锁经营被引入日本,引发了日本流通业的巨大震荡。日本学者林周二认为:日本的流通机构其构造特点是以小型零售商店为主,而超级市场的发展,将推动零售店铺的大型化,独立自营的中小零售商店的比重会下降。同时,日本的流通机构存在着流通渠道长而复杂的问题,以大批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发展,将排除作为中间环节的批发企业,缩短商品的流通渠道。这种变化被称为“流通革命”。

按照日本学术界的观点,日本共发生了两次流通革命。第一次流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包括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的出现,流通技术的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批发、零售机能的变化等。但是,由于受到交易惯例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限制,此次流通革命并未带来整个流通领域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直到90年代的后半期,日本再次兴起第二次流通革命。此时,由于折扣商店等以廉价为特征的新业态的出现,导致被称之为“价格破坏”的低价倾向,给整个流通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价格破坏使流通领域的收益下降,迫使整个流通渠道的所有环节,包括制造业、批发业、物流业等均在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技术上进行变革,从而出现“渠道全体效率化”的新局面。归纳起来,流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零售业态的多样化。流通革命首先是零售业经营方式的革命,从而不断涌现出新的零售业态。随着零售革命的深入,在原来传统超市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大型综合超市、折扣店、仓储店、购物中心、以及便利店、专卖店、品类杀手等多种业态形式。

2.批发机能的复合化。批发业面对价格破坏和渠道缩短的挑战,也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战略,通过开发各种新的机能,如商品配送机能、商品开发机能、信息机能、金融机能和零售支援机能等,开辟出新的经营领域,创造出新的服务价值。

3.物流功能的社会化。在流通革命的进程中,原来依附于商流过程的物流过程摆脱了对生产和销售的依赖,从商流中独立出来,成为承担储存保管、流通加工、运输配送、委托代理等一揽子作业的物流企业。物流业的产生使流通领域内部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的效率,物流业也成为除制造业利润、商业利润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4.商业组织的网络化。在

[1] [2] [3] [4]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 篇3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演变,GDP,关联度

海洋自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竞争海洋、深度开发利用海洋乃当今世界大势所趋。浙江作为经济大省, 亦是海洋大省, 历经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震荡, 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不言而喻:在发挥陆地经济最大化潜力的前提之下, 借助资源、区位、产业结构调整, 顺势而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正当其时。

一、海洋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 即人类在海洋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活动。

按照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三次产业划分原则, 海洋三次产业可以分为: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的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的海洋第二产业;以及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等的海洋第三产业。

二、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规律分析

1. 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沿海大省, 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可谓基础颇佳。2007年, 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达4508亿元, 从2003年全国第5位上升至第3位;海洋经济增加值1554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从2003年的7.5%提高到8.3%;海洋一产和涉海二、三产业产出比从2003年的18:38:44调整为11:40:49,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 海洋产业基础雄厚

①海洋主要产业发展稳定

2007年, 浙江省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出3169亿元, 增加值1030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8.9%、16.2%。据统计, 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主要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

②海洋相关产业稳中有升

浙江省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总产出3791亿元, 增加值1119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19.4%;海洋相关产业占全省GDP6.0%, 占海洋生产总值47.8%。2005年以来, 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 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6.0%。其中, 涉海服务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发展相对较快。

③海洋新兴产业渐成亮点

海洋旅游接待游客数和收入已占全省旅游的50%, 普陀山成为全国最受欢迎海洋旅游区之一。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 居各省市首位。2007年浙江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413亿元和195亿元, 比上年增长20.5%和20.4%。

(2) 海洋产业亟待升级

①粗放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

浙江的海洋产业整体上呈粗放增长态势, 港口物流现代化、组织化水平偏低, 物流成本较高;船舶工业“散、小、低”状况突出, 研发设计和配套行业发展滞后;海洋旅游精品偏少, 高端、高影响力旅游品牌和产品缺乏;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再生能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等。

②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浙江省的海洋科技工作虽然已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与兄弟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表1) 。海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科研经费收入偏低, 科技课题数与科技论文数均位于兄弟省市的末端。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年鉴》 (2007年)

③海洋渔业形势不容乐观

渔业资源衰退, 渔场缩小, 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空间不断缩小。2008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减少了5万亩。在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下, 海洋渔业生产能力低下的弊端日益显现。国际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等, 也加剧了水产品市场竞争压力。

2. 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1) 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一般而言, 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大致分为起步阶段, 海洋三、一产业交替演化阶段, 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及海洋产业发展高级化阶段四个阶段, 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动态演化过程。

(2) 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随着浙江省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措施的实施, 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产业在总量不断扩大, 屡攀新高的同时, 产业结构也逐步向合理化、高级化阶段演变。

①纵向比较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从1998—2000年典型的“一、三、二”模式逐步演变到2001-2002年的“三、一、二”过渡阶段。随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 进入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时期, 第二产业占比从最初的3%提升至2007年的40%。虽然从2005年开始, 浙江海洋经济的三产结构即呈现出“三、二、一”模式, 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但从总体趋势来看, 并非如此。据笔者判断, 浙江海洋产业发展仍旧停留在第三阶段, 即海洋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今后几年, 浙江的海洋第二产业比重会继续上升, 整体结构演变为“二、三、一”模式, 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15-2020年期间, 浙江的海洋产业会步入高级化发展阶段, 总量与结构都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008-1999年) 经整理而得

②横向比较

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到,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海洋经济为“三二一”模式, 属于这种类型的省市有上海和天津。该类型的海洋产业结构已经较合理, 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第二种类型的海洋经济为“一二三”模式, 属于这种类型的有山东和福建。该类型的海洋产业还是以传统的海洋捕捞、养殖等第一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比较落后, 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是粗放型和资源掠夺型, 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第三种类型的海洋产业发展状况介于前两者之间, 各产业所占比重较均衡, 浙江即属于这种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有广东和江苏。这三个省份各产业比重总体相差不大, 总体呈现“三、二、一”的结构。

经横向比较来看, 浙江今后应继续深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逐渐向第一种类型演变, 确保本省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006年)

三、浙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GDP贡献的关联度研究 (实证部分)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提出来的。目前, 该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几乎渗透到社会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尤其在社会经济领域, 如预测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效益、区域经济优势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微观经济的因素分析等方面, 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 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来自1998-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按灰色关联理论把浙江省GDP视为一个灰色系统, 全省海洋三产构成系列 , 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首先将总量数据处理为增长率, 随后作原始数据变换 (无量纲化) , 求得绝对差序列, 继而计算关联系数, 最后得出以下关联度:

2. 结果分析

由上述关联度表可以看出, 浙江海洋一、二、三产与浙江GDP增长的关联度大小关系为: , ①说明海洋第二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关联较大, 而一产、二产相对弱一些;②海洋二产与全省GDP增长率的关联度高于三产近3个百分点, 说明浙江省发展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船舶制造业等海洋第二产业是海洋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 也是符合浙江省海洋资源禀赋的;③尽管相比较而言, 海洋二产与全省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 但从绝对值来看还远远不够, 浙江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 “渔、港、景、油、涂”的资源组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度仍然偏低, 与海洋资源大省地位并不相符。

四、优化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浙江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 具有“渔、港、景、油、涂”的资源组合优势以及经济区位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可谓得天独厚。既有利于浙江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海洋产业。择优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 扶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 升级发展港口物流业, 引导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第二,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从亮点向增长点转变。大力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集中发展滨海中高端旅游业, 扶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 鼓励发展海洋再生能源产业。

第三, 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海洋产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 加大政府海洋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关键性研发的扶持力度, 是欧美、日韩等海洋科技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浙江也需继续加大财政对海洋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 支持沿海市县设立海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健全对海洋科技型企业的担保贷款机制, 形成海洋科技稳定增长的资金投入机制。

同时, 扶持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和产业基地。积极发挥科技兴海示范区等产学研联合体的集聚效应, 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与系统集成, 加快涉海科研成果孵化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韩立民: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113-118

[2]朱勇生:河北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3 (5) :15-18

[3]黄瑞芬苗国伟曹先珂: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3) :54-57

[4]董楠楠钟昌标:宁波市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5) :119-122

[5]王立军等: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EB/OL].http://www.curb.com.cn/dzzz/sanji.asp·id_forum=012353, 2009-03-20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 篇4

一、建立数量模型

(一) 研究假设

世界各国工业化一般趋势表明,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 都是一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 虽然在一定时期, 特别是工业化的初期, 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 但从长时期来看, 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 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依据前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趋同的, 可以利用就业数据替代相对应的产业, 从而可以用产业结构的数据来分析就业结构数据。

在中国, 虽然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大大低于第二产业, 表现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 是未来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但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 未来仍将继续完成新型工业化的目标, 加之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 发展基础好, 吸纳就业的稳定性较强。因此, 第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 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 且波动较大,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 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因此, 我们不考虑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二) 模型的构建

考虑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我们建立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式 (1) 中, L、STRE、STRK分别表示劳动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 αβ表示系数, a为常数。由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指数形式, 所以我们对式 (1) 两边取对数, 得到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对数方程:

在式 (2) 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方程为:

(三) 数据采集说明

本文所有样本选择1996年以后, 即2000—2007年的年度数据。

1. 劳动投入 (L) , 劳动投入用城镇劳动就业总量表示。城镇从业人员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指标 (STRE) , 是衡量一国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程度的指标, 在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发达国家, 通常用第三产业产值 (或从业人员) 占GDP (或总从业人员) 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的指标。我们用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全部GDP的重来表示。

3.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指标 (STRK) , 是用来衡量各产业波动 (或变动) 剧烈程度的指标,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快, 各产业波动越剧烈, 经济波动越明显, 结构性失业越严重。我们用产业结构变动K的值代表。产业结构变动的K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qit表示i产业在t期GDP比重, 表示i产业在基期的GDP比重。我们以1978年为基期, 计算历年值。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四)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从统计学角度看, 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关系数、t值均比较理想。回归结果显示, 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正相关, 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负相关。

东北地区的经济以工业为主, 尤其是重工业的比重很高。2002年, 仅一个区域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不变价) 405.2亿元, 占区域规模以上总量的77.2%;同比增长21.4%, 高于区域工业增幅3.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有很高比例。

而中部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等能源原材料采选业以及能源原材料的后续加工产业领域, 如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业、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 第二产业经济比重比较大, 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吸收就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第三产业越发达, 就业量越大。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调整, 西部大开放, 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东北、中部、西部的发展模式跟假设条件不相符, 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这三大地区终会同东部一样出现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结构成相关关系的格局。所以工业化进行比较早, 完成情况比较好的东部地区对论题更有针对性。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非常剧烈, 在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都会对就业将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 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一方面,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已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 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使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游离出来, 处于失业状态。从回归方程中可见,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为-0.205078, 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影响为2.335073, 即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程度, 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远远大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破坏效应, 产业结构变动的净效应是使就业增加。

二、结论与启示

(一) 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效应进行动态分析与检验, 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中国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 并开始排斥劳动力, 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仍有一定空间, 第三产业也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

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 即产业构演进升级拉动就业增加,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抑制就业增加。

3.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相比对中国的就业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4.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

(二) 本文的经验结论给我们的启示

1.在选择技术发展路径时, 应适应和符合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 兼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尽可能地发挥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作用。

2.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 注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将第二产业作为吸纳就业的战略重点。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制造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 也是增强竞争力的基础, 是提高一个地区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 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应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技术水平, 扩大第二产业总体就业数量, 开拓新兴工业的就业范围, 巩固第二产业就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支撑性作用。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在发展第二产业基础上, 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们可借鉴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 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直接通过城市人口的聚集来扩张第三产业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用全方位的开放制度, 又好又快地运用城市化实现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和现代化。

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补偿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作用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提高就业匹配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表现为企业对工作机会的创造和提供。正确引导居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不仅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提高就业匹配效率, 而且有利于增强自主性和灵活性就业。

4.针对各地区的地区性差异, 要妥善处理好各地区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栾文英.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 2001, (5) .

[2]赵玉林.湖北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 (2) .

[3]涂帅雄.广东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及趋势分析[J].统计预测与分析, 1997, (5) .

[4]夏杰长.中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 2000, (1) .

[5]何荣.基于就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3) .

[6]郭克莎, 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7]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国情国力, 2003, (7) .

[8]赵农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2002, (2) .

[9]曾国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 2006, (2) .

[10]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11]Gemmell N.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M].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1986.

珠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篇5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思想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珠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率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发展意见。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调整也已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性措施。

一、珠海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根据其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至邓小平南巡。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迅速起步,逐步形成自有的工业体系。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南巡到21世纪之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处于徘徊状态,相对于珠三角区域其他地市,珠海市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持,发展乏力。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珠海市完善相关产业支撑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表1中数据和图1的变动趋势,本文主要对第二阶段以来珠海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一)第一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份额从 1995 年的 5.92%下降到 2010 年的 2.68%

这种变动的过程与珠海本身的定位及发展特点相关。珠海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定位为经济特区后,主要方向即往工业化方向发展。在发展的第二阶段,珠海市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社会,因此第一产业比重占据较小比重,并且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推进,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太大,约3个百分点左右。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小,目前,农业占珠海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约1/50,这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GDP的份额下降的规律相符。

(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微上升

从1995—2010年上升了3%左右,呈缓速增长趋势,但总体发展变化不大,一直占有GDP份额的一半的水平。特别是1995—2000年发展较为稳定,在50%左右波动。说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珠海市的经济发展反而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处于经济发展徘徊期,工业发展缺乏持续增长能力。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珠海市在继续推进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海市虽然较早完成了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任务,但并没有遵循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而是跳过重工业化产业发展直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果在区域合作较好的情况下,珠海市这一选择是合理的,但珠三角地区整体仍以轻工业为主进行发展,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支撑环境,珠海市自身也没有具备这种条件。因此,这种选择使得珠海市传统工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踌躇不前。但新世纪以来,第二产业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在《珠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纲要指导下,在建成珠港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及高校人才聚集地的形成的前提下,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珠海市三次产业 GDP 值及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1995—2011 年珠海统计年鉴

(三)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

从1995—2010年,基本都在保持40%和45%间波动。珠海市的第三产业主要由六大行业构成:批发零售和餐饮业、运输邮电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珠海市第三产业呈现门类齐全、各业并举、服务多元化、全方位的格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不管处于哪一阶段,一直较为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说,三次产业变动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占经济发展的主体位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发展较为稳定。

由上分析可以得到珠海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所改善,较早就进入工业化时代,并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相比,这一比例随经济发展变化不大,提升后劲不足。据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测算,大多数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在50%以上,第二产业的比重都相对较低,保持在20%—40%的水平。因此,珠海市在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有待继续提高的结构偏差。

二、珠海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根据工业化理论,在进入到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后,第二产业比重表明工业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第二产业比重越高,表明工业化水平越高。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珠海市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由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珠海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工业化程度更高,主要是第一产业比重基本达到后工业化时期,但第二产业比重却一直高居不下,与此相对应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却长期徘徊不前,这与后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要求不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按后工业化前期规律,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应该开始逐步上升时,珠海第三产业比重却异常的出现波动性下降。如果前面对珠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正确,那么,这一时期珠海的产业结构变动频率应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这种低迷状态只能反应珠海在前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是一种产业结构异化状态下产生的,违背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判断,珠海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表现在其经济发展上则是一种欠稳定状态。

(二)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依次升级调整。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进程的描述,揭示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与一般规律不相符的现象,就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存在不一致,最终将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珠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出现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情况,这说明珠海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合理。珠海市在设市之初工业基础薄弱,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迅速上升到50%以上,但是珠海并没有发展重化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也并不迅速,因此,这种产业结构上的情况反映了珠海自身产业结构的畸型格局。

三、珠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和促进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和海洋产业。

现代农业以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园和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水产科技研发、农业生态旅游,加快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生态旅游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珠三角外向型水产品物流基地、城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试验区、亚太地区著名的滨海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城市。海洋经济重点发展东部海洋产业集聚带、西部临港产业集聚带和六大海岛群组成的海岛经济功能区,推进建设现代临港工业集群、物流中心、滨海旅游功能区、新型“海洋牧场”、“数字海洋”工程,打造具有领先水平的蓝色产业带和科学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万山区加快发展海岛旅游、海洋科技和现代渔业,创建国家级综合海洋开发试验区。大步提高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规模庞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海洋强市标准。

(二)调整和提高重点产业的发展

1.以珠三角区域重化促进珠海产业结构优化

珠三角区域产业重化转型是必然取向。广东对于产业布局主要依托现存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展开,珠海在珠三角区域较具有较高优势的产业集中在航空博览业、临港工业和生物制药等,这也是珠海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选择。

2.发挥临港优势、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珠三角区域发展和利用水平较高的港口主要集中广州、深圳和香港的珠江口东岸,包括珠海在内的珠江西岸港口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的发展主要围绕香港这一国际桥头堡开展。随着珠三角区域重化产业的发展,珠江口西岸港口将迎来发展的契机。珠海高栏港是珠江口西岸中具有自然条件并已得到相应开发的不多的港口之一,其临港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广东省石化产业的发展,高栏港将获得飞速发展,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临港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型专用化学品和新型材料,并向江门延伸产业链,与粤西地区的石化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3.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已有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珠海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应积极利用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际促进以电子信息为联结的产业提升。结合石化产业的发展,加强石化产业下游产业发展是实现石化产业范畴效应的要求。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已有一定基础,横琴岛开发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成为珠海发展生物医药的条件。广东现代产业发展布局中,明确提出建设珠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结合横琴岛开发规划,珠海将在生物医药上得到较大发展。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珠海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关键在产业,而最有条件突出重围成为核心产业的就是现代服务业。在珠中江三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中珠海的现代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优势,珠海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决定前途和命运的战略产业来对待。

珠海的众多优势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极为有利的条件。“双港”及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万山群岛发展深水港的潜在优势,是发展大物流业的有利条件,而物流业发展,又势必带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独具特色的海滨海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一流的宜居环境和“最具幸福感城市”品牌以及已独具特色的大学园区,为研发设计等创意创新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珠海的现实情况,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应该以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及房地产业七大产业为重点,做大现代服务业产业群。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格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曾建平.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周达文.对珠海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4]刘志标.珠海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5]珠海统计局.珠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上一篇:爱教育下一篇:英译《和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