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世界

2024-05-23

可能世界(精选十篇)

可能世界 篇1

关键词:可能世界,事实性叙述,虚构性叙述,绾和,对立

“可能世界”作为符号叙述学中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莱布尼茨提出的, 他指出“世界是可能事物的组合, 现实世界就是由所有可能事物所形成的组合。可能事物有不同的组合有的组合比别的组合更加完美, 因此, 有许多的可能世界每一由可能事物形成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可能世界的原理被用于解释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它并没有推翻原来诸如模仿论、反映论等学说, 而是提出了一个更行之有效的说法。可能世界是一种可以想象的事物的总和, 它是实在世界的对立面。虚构的世界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是现实世界基础上的再创造。赵毅衡先生在《三界通达——用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中指出:“虚构世界的基础是可能世界, 一边寄生于实在世界, 另一边可以卷入不可能世界”实在世界作为可能世界的对立面而存在, 而不可能世界则是虚构中的不可能, 运用可能世界原理来文学作品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对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拟从文学文本的角度来探讨可能世界叙事。

一、事实性叙述

事实性叙述是文学文本的重要形式, 文学源于生活, 文学总要与世界发生关系, 事实性叙述的基础是即在世界, 即现实世界。事实性叙述既强调了它源于现实的特点, 又默认了它不可避免地进入可能世界。在这里, 可能世界理论的优越性突显出来。可能世界理论并没有否定之前的模仿说、镜子说、反映论、意识形态实论, 也不是对以上学说的继承发展, 而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它既不同于模仿说中文学艺术是对世界的模仿的观点, 也不同于镜子说追求逼真性与幻觉, 更不同于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唯物的文学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文艺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事实性叙述中大多是对现实中的叙述, 但是叙述中又不可避免地渗入对于可能世界的描述, 比如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中虽然里面的人物没有名字, 一律是字母作为代号, 从来没见过对相貌、表情这些东西的描述。除了语言, 就是心理。仅这种方式就足以讲这本小说与其他人其他小说区别开来, 出现的十来个人物里, 各有各的生活, 仿佛是十来条人生路, 每个人的路都各自、鲜明、矛盾。作者本人也经常参与其中的人物之中, 与一些人物交谈, 这个写作想法确实匪夷所思, 但是当发现这是一部史铁生的自传, 一切就又开朗了。十来条路, 各走各的, 在某些时候, 他们之间有了交集, 在“写作之夜”, 他们的身份甚至还可以混淆, 重叠, 合一。自传性的文体中叙述的真实性本来应该是作为自传文学成功与否的考量标准的, 但在这里, 作者并非有意解构自传文学事实性叙述的模式, 而是更多地加入了可能世界的叙述手法, 使得虚构性叙述在现实性叙述中脱颖而出。

二、虚构性叙述

虚构性叙述, 则是文学与艺术虚构性特征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不仅仅玄幻、科幻、悬疑小说中存在着虚构成分, 现实主义作品中也存在着虚构成分, 但是虚构性叙述“必然寄生于现实世界”, 这也是赵毅衡先生在文章当中强调的, 也就是说完全的虚构是不存在的, 再癫狂再混乱的叙述都摆脱不了现实的影子, 就算是只言片语的拼接剪辑其中也有现实的投射。以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为例, 其中的魔幻色彩固然十分浓厚, 但是与现实主义的绾和使得它的叙述更富有张力, 因为它一端连接着虚构的带有魔幻色彩的世界, 另一端连接着现实世界。以《白鹿原》为例, 小说开头的神鹿形象颇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白鹿原上乡民的生活却是现实主义的写照。

虚构性叙述的巨大张力在于它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其中的虚构成分更多地来自于人们的想象, 天马行空似的想象性叙述使得人们看到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东西,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虚构的世界卷入了不可能世界, 也渗入了可能世界。《1984》中的虚构世界充满了对现实的暗讽, 这部以虚构著称的作品倾向于虚构, 奥威尔曾在1949年写给朱丽安·西蒙斯的信中这样描《1984》:这是一本以小说形式出现的乌托邦。而在这部乌托邦式的小说里, 有这样一个神秘的断章残篇, 那就是在书的一开头被表述为一本可怕的书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它的作者是奥威尔笔下的果尔德施坦因, 虽然所有老大哥领导下的人们驳斥、嘲笑、抨击他, 但是想了解他的人却并没有减少, 当大家提到他的作品时只说那本书。后来书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终于得到了它, 在这部经由主人公的阅读而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断章残片中, 奥威尔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 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书中的虚构性叙述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让人们对于极权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二者之间的相互绾和与对立

事实性叙述与虚构性叙述相互绾和, 这两种叙述形态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 他们的绾和是通过三个世界的通达来实现的, 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实在世界, 文学形式的体裁规定了两种叙述方式的特点, 但是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突破了这层限制, 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世界, 事实性叙述和虚构性叙述的对立在于二者的立足点不同, 这决定了二者在本质上的差异。事实性叙述和虚构性叙述的相互绾和主要体现在二者在三个世界层面上不同程度的通达, 事实性叙述以实在世界为基础, 可能世界是其可能渗入的世界, 可能世界是可能事物的组合, 各种可能事物组成了现实世界中无法呈现的可能世界。《彩色的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出这样的绾和色彩, 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为毛姆笔下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毛姆笔下的中国, 既有肮脏的街道, 市侩的老板, 也有美丽的田园风光, 勤劳的农人。

事实性叙述和虚构性叙述的相互对立, 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立足点上, 事实性叙述源于现实, 而实在世界的唯一性和细节饱满的特点, 使得许多符合逻辑的世界方式, 是可能的, 却因为偶然因素没有被“实例化”。实在世界的唯一性决定了它排除了其他的可能, 它的唯一使得它拥有了不可复制的特点;细节饱满是事实性叙述的第二个特点, 这个特点使得事实性叙述比起虚构性叙述而言更加真实可感, 也使得事实性叙述更具有艺术魅力。《小时代》的成功在于向读者和观众们展示了一个可能世界, 其中的人物无一不是镀上了时代的色彩, 但是这个世界显然是不存在的, 他所描述的“小时代”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其中的奢侈生活是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夸张与外现。事实性叙述和虚构性叙述的相互对立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更大的叙事张力, 让我们看到了这部作品的浩大的时代背景。

事实性叙述与虚构性叙述相互绾和, 相互对立使得事实性叙述与虚构性叙述两种不同的叙述各自的内涵更加丰富, 事实性叙述中掺杂着对于可能世界的描绘, 虚构性叙述中的许多事实则来自于实在世界, 两种叙述方式共同作用在文学作品中, 增加了作品的张力。

参考文献

[1]冯棉.“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5 (6) .

[2]赵毅衡.三界通达——用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 2013 (3) .

[3]张新军.可能世界叙事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1.

可能世界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篇2

可能世界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可能世界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概念,它能阐明和解决许多哲学和逻辑学难题。它是深入研究模态逻辑的基础,是研究自然语言逻辑的有力工具。作 者:刘又知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组织部,江西南昌,330029 刊 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1-06 关键词:可能世界   必然   可能   逻辑  

 

探索世界无限可能 篇3

论坛期间,三星向中国市场发布了最新的产品和服务,充分诠释了三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未来愿景——让创新技术帮助消费者一起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三星最核心的手机、电视、白色家电、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全线产品同时亮相,这些产品,汇聚了行业内最领先的创新技术,帮助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在人性化应用方面也有新突破,以全新的产品形态改写市场格局,搭载更多智能技术的产品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震撼。三星电子全球消费电子事业部总裁尹富根先生说:“我们很荣幸能够在这个时代走在尖端科技的前沿,同时把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产品应用中。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保持领先。”

2012年,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实现51%的增长。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视产品都坚守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冰箱,多功能打印机等产品也进入前3甲。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朴载淳表示:“三星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为用户展现未来生活的愿景,凭借坚持不懈地努力,为消费者带来领先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让消费者体验到惊喜和愉悦,从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这也是三星事业保持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除了全新产品亮相之外,三星也展现了2013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一系列举措,包括继续通过创新的方式拉进消费者与三星的距离,让消费者感受IT技术的便利,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巩固三星品牌的高端定位和年轻活力。此外,三星还提出了强化B2B商用业务的战略,通过为商用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取得事业的成功。

2013中国三星论坛期间,三星还设立了展厅,全面展示代表消费电子行业最新科技创新水准的产品,成为论坛上万众瞩目的焦点。

智能+4K,电视更出色

2013年,三星智能电视推出全新的双智能中心,带来更为直观的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用户可在智能视听中心和智能应用中心两个界面中进行应用程序和不同内容的使用和管理,通过缩略图显示,快速地选择、观看所需内容。与此同时,三星将智能升级卡付诸实践,只需将2013版智能升级卡插入可升级的2012年三星智能电视产品,升级后用户即可体验全新的双智能中心,快速的四核处理器和智能互动2.0。

本届中国三星论坛上,三星首次向中国用户揭幕其85英寸超大屏幕UHD电视S9000,采用极具艺术气息的永恒时光设计,电视主体悬浮于超薄金属边框中,无痕背板创造出高贵典雅之感,彻底颠覆传统电视设计美学。

移动智能明星集中亮相

在2013中国三星论坛上,三星智能移动终端的明星阵容集体亮相,其中的“新星”尤为璀璨——Note家族新品GALAXY Note 8.0 和基于Windows系统的ATIV系列产品吸引了所有关注的目光。

GALAXY Note 8.0是一款支持3G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的手机型平板电脑,仅重340克,厚度不足8mm,是三星有史以来最为轻薄便携的平板产品。全新升级的S Pen智能笔是本产品区别于其余品牌平板电脑的最大特色,能够让操作更为自然,辅以浮窗预览(Air View)、图片备注等消费者推崇备至的智能笔应用,即使最为挑剔的专业用户也能满足于其精准的操控。承袭了GALAXY Note Ⅱ和Note 10.1的优质基因,GALAXY Note 8.0具备方便实用的“多屏多任务”功能,让用户切实感受到工作、娱乐与创作的高效和便捷。

笔记本电脑:革新无止境

在本次中国三星论坛上,三星笔记本电脑携全新产品亮相,再次向与会者展示了三星笔记本电脑的科技魅力。2012年,三星推出了高端轻薄、象征至高工艺设计、顶尖科技的9系列轻薄笔记本电脑,性能强大便携的超极本530U等。2013年,三星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力,在本次论坛活动上推出全新超极本7系列、5系列。其中,7系列为最轻薄的独立显卡可触控超极本,而新5系则为拥有高性能独显和顶级音效的影音多彩触控超极本。它们拥有更轻薄的机身(1.46 kg~1.77kg),主流性能独立显卡,英特尔第三代酷睿处理器,8~9小时续航时间,JBL高品质音效等。另外,走在新技术前沿的产品——新500T、700T,可快捷与手机等实现互联共享,带来更为智能化的生活。此外,全新一代9系列新品也亮相本次论坛,可以说是汇聚顶尖科技的巅峰之作,进一步象征了三星笔记本电脑在工艺设计及全新技术的最高水准。

此外,三星一体机(旗舰产品700A、家庭多媒体娱乐中心500A 、台式机替代产品300A)也惊艳亮相,该系列产品完全继承了三星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优势,拥有出色的工艺,此外,700A及500A还支持多手势识别、内置电视卡支持电视节目接受或录制,拥有高清显示屏等。

在上述中高端产品之外,三星笔记本电脑还在本次论坛现场向与会者展示了三星3系列笔记本电脑,该系列拥有超高性价比,以时尚多彩为主特色,同时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拥用超强性能和丰富的功能。除了精彩的产品之外,在本次论坛现场,我们还看到三星笔记本电脑Q客联盟的“Q客”们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更多的大学生朋友介绍本次盛会及三星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特色。

在2012年,三星笔记本电脑接受了多项严格评价,以出色的性能、可信赖的品质、时尚的设计等最终获得多家媒体及行业的肯定,荣获150多项大奖。在2013年中国三星论坛上所展现的可能只能三星笔记本电脑追求之路的一个成果缩影,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三星笔记本电脑不遗余力的努力。

苏锋

技术可能世界的哲学解读 篇4

“可能世界”的概念是由西方唯理论者莱布尼茨首先提出的。他以无矛盾性界定可能性:只要事物的情况或情况组合推不出逻辑矛盾,该事物的情况或情况组合就是可能的,而可能的事物组合就构成可能世界。他说:“由无穷多的具有各种性质的事物所形成的可能的事物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1]可见,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是多元的,可能世界有无穷多个。对此,莱氏进一步引申出“神正论”,请来了上帝,提出了他的选择论。他说:“既然在上帝的观念中有无穷个可能的宇宙,而只能有一个宇宙存在,这就必定有一个上帝进行选择的充足理由。”对于被择可能世界,“上帝的善使上帝选择它,上帝的权力使上帝产生它”。[2]在这里,上帝观念在自然学意义上,其实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虚幻反映;在人类学意义上,其实是日益完善与完美的人类整体自身。莱氏思想的合理性由此不难看出:它曲折地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的选择性,彰显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多重性,即人与存在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理想世界的关系。事实上,人类的实践活动既立足存在世界,又追求意义世界,并在存在世界与意义世界的二维整合中构建可能世界,进而实现可能世界向理想世界的创造性转化,以此来超越存在世界、实现意义世界、创造属人的理想世界。在这里,“可能世界”是“存在世界”与“理想世界”的桥梁,可能世界基于存在世界又高于存在世界,是存在世界的必然延伸与人所独有的意义世界的有机整合。“可能世界”的人类学特质和开放性品格由此可以明显看出。

技术世界是对千姿百态的技术多样性与内在关联的技术统一性的整体把握,是技术要素的“多”与技术规律的“一”表里结合的统一体。技术多样性是对技术世界外延的把握,技术统一性是对技术世界内涵的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真正的技术世界。简单地说,技术世界就是一切技术要素的总和,是技术实践、技术产品、技术方法、技术科学、技术建制、技术文化、技术精神等要素协同作用、共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技术世界作为技术现实世界与技术可能世界的统一,是可能世界到现实世界不断转化的历史过程和动态展开。

所谓技术可能世界,是指技术发展的未来状态,亦即技术现实世界中所蕴含的多种可能技术的社会整合。具体地说,第一,技术可能世界赖以产生的原因深藏于技术现实世界之中。技术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直接制约着技术可能世界的丰度、深度和广度。技术可能世界就是技术现实世界中所蕴含的预示技术发展前景和趋势的种种可能技术的总和,具有形态上的潜在性、发展上的多样性和逻辑上的必然性等特点。第二,技术可能世界最终实现的条件待定于现实的技术实践之中。技术可能世界虽然按其本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维的发展方向、多态的发展样式和多路的实现途径,但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沿什么道路发展,发展成什么状态,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却取决于现实技术世界的多种主客观条件以及始终开放着的技术使用结构。[3]现实的、具体的条件及其使用结构决定了技术可能世界实现的程度、性质和方向。技术可能世界因此又具有待定性、多向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第三,技术可能世界同时也是技术发展的允许世界。技术可能世界不仅是技术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总和,而且是对这种可能性之总和的社会整合,是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类技术追求的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换句话说,技术可能世界并不是纯技术可能性的一统天下,而是技术可能性与社会需要性的“共谋”,是技术结构的确定性与技术使用的开放性的“共舞”。技术世界既是人类社会的根基,又镶嵌在人类社会之中,始终接受社会的评价与选择、调控与重塑。亦即技术可能世界同时还是技术可能性、人文合意性和社会调控性的“交集”,是技术与人文社会整合后的技术允许世界。因此,它又具有理想性、主观性、为人性等特征。

二 逻辑蕴含意义上的技术可能世界:

技术可能世界Ⅰ

所谓逻辑蕴含意义上的技术可能世界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可能世界,即建立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称之为“技术可能世界Ⅰ”。在这里,技术可能世界与技术现实世界是一对矛盾,可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潜在形态和未来阶段,是现实世界的逻辑延伸和必然趋势,现实世界则是可能世界的完全实现即客观化、对象化,同时又是新的可能世界的出发点和孕育场。在这种逻辑蕴含的意义上,上述两种世界之间的关系具有必然的联系性、逻辑的贯通性和形态的转换性,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先后性、“到场”与“未到场”的暂时性、“显在”与“潜在”的相对性。这种意义上的技术可能世界总的说来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以偶然性、条件性为实际发展的契机,它虽然是现实世界中尚不存在的技术,但只要条件具备便可以在技术实践中转化为新的技术现实。传统上,技术实践都要经过“构思、设计、研制、实验、发明、中试、生产、应用、推广”等环节。所有这些实际上也就是技术由潜在到显在、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一句话,由可能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完整过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技术内在的必然性在人的认识、把握和实践操作下由抽象存在到具体存在、由思想之物到现实之物、由必然趋势到实然存在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主体往往根据他自身的知识与经验,遵循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按照技术实践的客观要求,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展开技术活动,实现可能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转化,即实现可能世界的对象化,以创造新的技术现实。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还有多种技术上的可能性,尚未被主体认识到因而也未被自觉利用,也有一些虽然已被预见到了,但因为条件不具备因而仍无法转化。这些情况在技术的发展中是始终存在的。

从技术可能世界Ⅰ与技术现实世界的转化关系看,技术实践是自然解蔽与生命祛魅的过程。所谓自然解蔽、生命祛魅,泛指技术活动揭示自然与生命领域中奥秘、祛除其魔力的本质和性质。正是技术的这种性质,技术摆脱了一切神秘的、不可计算、不可测量的力量,人们不必再像野蛮人那样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不再诉诸巫术手段去支配或祈求神灵,不再凭本能冲动、宗教信仰来行动。技术活动作为发明创造的制造活动,首先是自然从遮蔽状态到解蔽状态的展开过程。海德格尔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点,那么,技术的本质的另一个完整的领域也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展现,即真理的领域。”[4]现代技术因此在其本质上先于科学,它是现代科学赖以产生与展开的先决条件。对于现代科学家来说,自然实质上是人的一种构造。科学理论的建构与技术原理的构思是相通的。技术作为解蔽与祛魅的过程,既是对自然实体的理性发现过程,也是对自然实体的人为选择和理性创造过程。在这里,理性发现与人为选择和理性创造是三位一体、互为因果的。就技术作为非自身原因的产生即“促逼”而言,它是人的理性创造和人为选择;就技术是真理的展现而言,它是人的理性发现。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创造的本义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为转化,是事物在促逼下的呈现,是潜在到显在的变化,是技术实践为这种变化打开了现实的窗口。自然解蔽和生命祛魅过程因此也成了科学潜入自然、自然进入社会的途径,因而也成为科学深化发展的通道与价值实现的途径。技术活动是客观理性借助于人的技术理性自我认识、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主体理性通过技术理性自我认识、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的过程。

技术实践过程表明,自然界和整个宇宙是技术存在与创造的一统天下。技术实践作为揭示客观世界的存在真理以及技术潜能对象化的过程表明,技术不只是一个自然改造的实践论范畴,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本体论范畴。站在这种广义技术的角度看,技术不只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世界内在的和普遍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存在方式。技术因此又分为两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天工技术和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人工技术。一切非生命物质所具有的自在技术和一切生物所具有的本能技术都是天工技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改造社会创造社会自然的社会技术以及改造主体、创造思维自然的思维技术都是人工技术。此五种技术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本体世界。[5]从这种广义技术或技术哲学的角度看,整个宇宙是技术存在与创造的一统天下,人类实践活动只是技术创造的自觉阶段,是技术本体达到自为阶段的显现。一方面,天工技术是人工技术的基础和源泉,人工技术始终离不开天工技术;另一方面,人工技术又是天工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天工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人工技术的条件不再是自在的而是人为的,因此其效率也就不再是自然地确定的而是人为地提高着。效用至上、效率倍增是人工技术的特质与生命。就此而言,自然界只是生成着、进化着,而人类社会却在优化着、超越着。

从技术思想方法看,技术实践的根本原理是系统论原理,即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辩证统一的原理;根本方法是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在技术理性看来,世界既是统一的和有机的,又是复合的和机械的,而且,严格说来,机械性与有机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切都在巧妙的技术构思与元素的分解组合中联为一体、彼此相通。[6]技术发明既以分解还原为重要内容,又以结构组合为基本环节。正因为此,技术和技术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造物本身。[7]技术发明的分解组合方法作为系统论原理的具体化,既是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得以建立的实践基础,又是我们运用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研究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内在根据,但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还原论的思想方法。曾经有一种误解,以为还原论会抹杀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特点。技术与科学的发展都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系统论指出整体的特性可以从部分的组合中产生出来,即所谓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多出来的这部分恰恰就代表了新的本质,而技术恰恰做到了这一点。现代技术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分子生物学和DNA技术,进化论就只能唯象地描述物种演变,而不可能理论地解释演变机理和实践地参与演变进程,同样,如果没有物理社会学的理论与技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顶多只能被当作类似于假设的东西,缺乏强有力的科学根据。”[8]分解组合的技术方法内含着一种更为深层的东西,这就是:技术一旦归之于人,原则上一切都是可能做到的![9]培根指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仅在于运动所赋予他的东西:他所能够做的一切,就是使自然物体相互接近或分离。当这种分离和接近成为可能……他就无所不能,舍此,他便无所作为。”[10]这意味着,在技术实践的领域中,还原论与特创论是内在统一、彼此相通并相互转化的。分解组合的还原论思想方法是技术创造的根本方法。这就是技术思维的方法论启示和意义所在。

三 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

技术可能世界Ⅱ

所谓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是指,建立在“技术实在”与“客观实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是以虚拟技术、虚拟空间为主要代表的技术世界。它是与传统技术很不相同的技术可能世界。在与传统含义相区别的意义上,这种技术世界不能叫做技术现实世界,只能是一种技术可能世界。因为,它没有与客观物质世界相等同的客观性、现实性和实在性。譬如,尽管人们在虚拟空间中可以看到、感到和移动食物,甚至可以闻到食物的气味,但无论如何,这种实物并不具有真实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不能真正用来充饥的。但是,另一方面,就虚拟技术、虚拟空间所开辟的“技术实在”、“技术空间”的实际存在而言,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和“实在”,构成一种特殊的“技术现实世界”。为了区别起见,我们将其称为“技术可能世界Ⅱ”。可以看出,“技术可能世界Ⅰ”是尚未实现的技术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可能世界。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对于主体而言,它仍然处于毫无关联、未曾相识的彼岸世界,还与主体尚未发生任何实际的联系。“技术可能世界Ⅱ”则不同,它是主体已经驻入其中并与其发生密切关系的世界,是对主体敞开着的并与主体直接关联着的技术世界,就这个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而言,它一方面对主体而言是一种感官真实和实际存在,另一方面又具有虚拟的性质,不具有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客观实在性,而只是一种信息态的主观存在和主体体验。

技术可能世界Ⅱ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是目前理论界正在讨论的一种技术现象、技术领域和技术视界。总的说来,它不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而受信息建构性的支配,以显著的主观性、灵活的创造性、多维的立体性为特点,以即时性、在场性为其实际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和动因,以信息技术为其基本技术平台,它虽然是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技术,但却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际地显现着并可以与现实技术世界发生这样那样的实际接触和互动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现实技术世界的牵引阀、启动机、指挥所和操作台。所谓信息建构性,一是指该世界中的技术现象和过程主要不是一种实物形态的技术过程,不是实物之间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属性相互作用过程,而是一种信息相互作用过程;二是指该世界中的技术现象和过程,主要不是因果必然性的实物形态的表现和结果,而是以信息形态表现出来的并以信息建构为其直接成因的信息技术和过程。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3I”特点即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11]正在显示着这种技术特征和技术真实。这种在技术中存在而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技术现象、技术真实和技术领域,其发展的前景和喻义还未完全显露出来,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可能世界的发展,为深化人类对自身认知机制的认识打开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窗口。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指出:尽管在主体认识之前,“客体就存在着,客体的结构本身也存在着”,但是,“客体只是通过被建构才被发现的”。[12]因此,认识论的首要问题是认识中介如何建立起来的问题。人的以感知器官为核心的感性经验结构和以符号化、数学化、逻辑化为特征的理性概念结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认识中介。它们既是认识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是认识活动不断展开和进行的客观结果。就是说,客观事物的发现和客体的形成有赖于主体的感性建构与理性建构,是在主体建构的基础上发生并进行的。而建构在本质和机制上是一种信息建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组织、解释和赋值的过程。虚拟技术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解释、证实和赋值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主体感觉与思维之信息化过程的模拟化、数字化、对象化,是人的感觉与思维过程的延伸与创建,也是客体结构与功能、属性与规律的较为纯粹的技术实现。因为,从其内容看,虚拟技术本身的材料就是信息,其内在本质就是特定环境与对象的完全数字化、信息化、程序化。质言之,虚拟技术和虚拟过程是以纯粹信息的方式,对已经信息化了的客体与对象的信息化组织、信息化操作、信息化作用和信息化显示,信息始终是虚拟技术的实在内容、具体对象。从其内在机制看,虚拟技术和过程是模拟人脑的信息建构过程,以信息的方式感知虚拟空间的客体和对象,进而组织对象、变革对象并产生虚拟效果的过程。从其客观效果看,虚拟技术和虚拟空间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信息产生与建构的生境或灵界,这个生境或灵界相当于一个能够自主认识的主体感知机制。从其实质看,虚拟技术与空间所创造的信息生境或灵界,一方面是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对客观对象的信息化模拟和信息化实现;另一方面,也是对主体感官与感知机制的信息化、数字化或模拟化,一定程度上是主体感官与感知机制的对象化。虚拟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作为主体感知机制的信息化模拟和技术化延伸,在事实上等于创造了一个与主体认知机制等效且接轨的技术认知机制,借助于它,主体可以自由地驰骋于虚拟空间之中,对虚拟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感知,即对所有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组织、解释和赋值。借助于这种技术上的认知新机制,并通过把它与主体自身的认知机制相接轨,就能使主体在对象并不存在的情况下具体感知到对象的存在,并在其他辅助作用下能动地、信息化地参与到技术感知机制中去,从而使感知对象发生无穷的变化(其实是技术认知机制对客体信息的无穷和自由的建构),产生出随心所欲的各种效果,就好像主客体之间发生了与现实情况下一样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这种完全的信息化,可以认为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完全融合或绝对同一,是主体对客体的完全自由的领会或曰“信息自由建构”。这表明,虚拟技术所创造的技术可能世界一方面是对主体感知机制的模拟化、信息化和对象化,另一方面,则是对主体感知机制的一定程度上的延伸,是主客体之间认识中介的初步对象化。这为人们深入探讨主体认知机制打开了大门,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还难以估量。虚拟技术的认识论意义正在于此,以虚拟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可能世界的认识论意义也在于此。

四 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

技术可能世界Ⅲ

所谓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是指,建立在生物天然性状与生物人为性状既相对立又相统一,以及主体自然官能与主体人为官能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改变生物性状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所构成、引起或因此而出现的技术可能世界,第二个层次是以改变主体肢官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所构成、引起或因此而出现的技术可能世界。前者称之为“技术可能世界Ⅲ-1”,后者称之为“技术可能世界Ⅲ-2”。所谓生物天然性状即生物天然具有的性状,它是在自然环境下进化生成的,未受到人的干预和影响;所谓生物人为性状即生物在人的干预、影响下所形成的自然条件下没有形成的性状。与传统生物技术不同,现代生物技术不是对天然生物自然性状和生长规律的简单利用,而是对生物性状与规律的综合改造与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不仅能够改变生物的结构和性状,而且能够在基因层次上实现生物改造,设计、创造全新的生物物种。柿薯、向日豆、发光烟草、转基因动物等就是例证。可以预见,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造生物的品种将越来越多,它们直接构成生态系统中的新成员,并将最终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据报道,日本有人利用大肠干菌生产大豆蛋白,使一年收获一季的大豆蛋白能在三天之内全部生产出来。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已经为期不远了。发光基因的发现,发光烟草的问世启示我们,如果人类通过基因技术最终弄清楚了各种旱地植物、水生植物的耐旱、耐水基因,并将它们移植到高等农作物的植株中去,人类就有可能创造出“沙漠小麦”、“海洋玉米”。到那时,沙漠将退出人类的生存空间,而海洋将成为人类新的粮食生产“新大陆”。同样地,如果实现了某些植物的大工业生产,人类有可能直接绿化月球、金星和火星,创造出一个宜人居住的“新地球”。可以断言,未来的地球生态和太空将从根本上成为人造生态。这就是“技术可能世界Ⅲ-1”所开辟出来的未来世界的大致前景。

所谓主体自然官能,即人类正常情况下所能具有的自然肢体、感觉器官、体力智力等主体器官和能力。所谓主体人为官能,即通过生物技术的人为改造使主体的自然官能发生改变,使其具有某种程度的人为性质,甚至完全成为人的某种理想、愿望的实现,如使人的自然官能延伸、放大、强化和增加的情况均属于此。众所周知,人的听力范围是很小的,只能听到20~20000赫兹以内的音频范围,如若能够通过生物技术扩大人的听觉范围,如把蝙蝠、海豚的听觉能力(它们能够听到超声波、次声波)移植给人,那么,人的声音世界将会发生“全面扩容”。如果通过生物技术能够使人直接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甚至更多,譬如把人的视觉范围扩充到昆虫的视觉范围,那么,世界将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如果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些动物具有而人类并不具有的特殊感知能力移植给人,那么,人有可能真正拥有第六感官、第七感官……如果那样,那么,人类将发现越来越多的世界,人类的世界概念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一个“多世界”的新宇宙将会进入人类的“视界”。因此,建立在主体自然官能与主体人为官能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即“技术可能世界Ⅲ-2”将是一个真正的“多世界”世界。截止目前,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可能世界,我们只是在现代科学仪器的“眼睛”中间接地“看到”过,在医学的疫苗移植、器官移植等实践中积极地准备着,在新的医学实验中创造性地试验着,但却没有通过人类自己的官能亲身观察过。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看,这是必然要出现的技术可能世界,但还不是技术的现实世界。

与前两种技术可能世界不同,建立在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已经不是简单地受因果必然性和信息建构性的支配,而是直接受制于基因超越性的支配,以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柱。所谓基因超越性,一是指该世界的技术现象和过程已经不是生物自然进化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和结果,不是这种情况下自然形成的自然环境、植被、地貌和生态秩序,而是由于基因层次上的超越与突破所开辟出来的一个全新的世界。二是指支配该世界的核心技术已经不是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能源动力技术和信息加工技术,而是具有生物超越性的现代生物技术,这种技术的突出特点是能够超越生物自然进化的节律,突破现有生物的秩序和界限,打破生物之间的种族界限与物种隔绝,实现物种之间的跨界结合和越界进化。三是指该世界的技术将改变主体本有的自然官能,不仅在客观现实上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在主观官能上开辟出一个新的“能感能知世界”,即主体闻所未闻、前所未有的新经验世界和理性世界。换句话说,它将超越主体固有基因天赋所规定的能知能感范围,而发现并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的新的可能世界。这无疑是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双重超越。四是指在这种新的世界中,超越常规的新事实、新现象、“新世界”将占据主导地位并处于主流状态,技术世界后果的超越性因此将大大超越于技术本身的超越性,技术实现所需社会人文条件的艰难性将远远超越于技术实现本身的难度。这就为技术可能世界的预先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超越提出了客观要求和课题。

建立在生物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可能世界的发展,意味着世界是观察者自己的世界,意味着多世界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只是实现技术原理的对象化、技术思想的物化,而是要改变主体自身的感觉器官甚至思维过程,改变人的经验时空和性质,譬如说拓宽人的感觉范围,提高人的感觉锐度,给人增加新的感觉器官,改变人的经验性质,创新人的认知机制,等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主体的经验空间和性质将发生重大改变,许多先前不为人知的经验、时空和世界等将先后进入人的感知视野和认识世界。众所周知,聋哑人没有声音的概念,盲人没有光线的概念,色盲没有色彩的概念……事实表明,客体是否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呈现什么样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并非与主体无关。相反,它们以主体的存在及其感知能力为前提。主体所能见到的世界永远只是主体自己的世界,是以主体自身的认识机制、认识方式为转移的。认识的条件、形式以及所能达到的程度深藏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之中,世界是主体自己的世界。没有主体,便没有客体。“所见即所能见”。[13]

世界作为观察者自己的世界,不仅意味着主体是世界呈现的梭镜和窗口,而且意味着,世界是主体参与其中的世界,通过主体这个特殊的梭镜和窗口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那个样子。要知道客观世界本身的那个样子是不可能的。主体所能“见”到的世界不仅是主体自己所观察到的世界,而且是主体自身的活动(包括观察活动)已经改变了的世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量子力量的测不准原理已经明确地回答了这一点。更进一步说,世界既是观察者自己的世界,也是被观察者对象的世界,是广义上的一切主客体的共同舞台、共同世界。任何一个主体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个成员,都既是演员也是观众。

生物技术的高度发展,可能会使人具有“第六感官、第七感官……”,到那时,人将会发现一个“多世界”的世界。世界不仅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而且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多世界的发现意味着,世界不仅存在着,而且生成着;不仅客观地生成着,而且主观地生成着;不仅作为客体而生成着,同时也因为主体而生成着;不仅自发地生成着,也人为地生成着。人从传统的单一世界进入多元的多样世界,从人本有的观察世界进入到人所创造出来的多样的观察世界,充分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创造性。它表明,人不仅反映世界、发现世界,而且参与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这就是技术可能世界的世界观意义之所在。

五 简短结论

(一)技术可能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表明,一切技术的奇迹都是可能的

技术可能世界Ⅰ表明,技术实践是自然解蔽和生命祛魅的过程,这就从本体论上揭示了技术本质的无所不能性和技术形式的不可穷尽性。它构成一切技术的奇迹所以可能的本体论基础和客观根据。技术可能世界Ⅱ和技术可能世界Ⅲ表明,技术是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前者表明,通过技术的手段,可以实现主体认知机制的外化和对象化。后者表明,通过技术的手段,可以实现客观主体认知机制的内化和移植。从技术可能世界发展的前景看,技术是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以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彼此沟通、相互转化并有效过渡的桥梁和手段。通过技术,主观世界可以显现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可以内植于主观世界。这种内在的和必然的前景与趋势从哲学上看就是,主观上能够想到的就是客观上能够做到的;反之亦然。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以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相互蕴含、互为表里的关系,自然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人类也没有想不到的事情,任何技术的奇迹都是可能的。人类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物质之间的自由变换,实现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非生物到生物、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转变……直到创造出更完美、更高级的新的人种!一句话,通过一个“人工技术链工程”,人类就可以自由地实现物质之间的连续加工、流水变换、多维制造、批量生产和自由创造。不仅粮食生产的工业化是可能的,而且石头变鸡蛋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技术可能世界的发展表明,技术高于科学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高贵的,技术是卑贱的。然而,技术可能世界的分析与发展表明,一方面,没有技术,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先验性构造并决定着现代科学。“技术理性是一种把自然设计成控制和组织的潜在工具及材料的技术先验性,现代技术正是在这种技术的先验性下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现代自然科学也是在这种技术的先验性下发展起来的。很明显,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盛行着一种将自然体验成可演算和控制的原材料的技术理性精神。现代自然科学描述自然时将自然预先设定的方式,说明它是在技术理性所构成的地平线上产生和展开的。”[14]另一方面,技术远比科学重要得多,人类可以没有科学,但一刻也不能没有技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实践,实践活动的根本方式是技术。从这种意义上说,正是技术创造了人类。现代科学正在不断地揭示出自然界发展的奥秘,为人类揭示着越来越诱人的光明前景。然而,不管科学理论多么发达、多么深刻,要使它真正发挥作用,造福于人,仍然离不开技术。正是技术才是科学理论进入社会生活的现实桥梁和实际手段。更为重要的,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多种意想不到的艰难曲折的。克服一个个艰难曲折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是技术实践、技术经验、技术理性和技术精神。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就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15]马克思强调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也就是技术可能世界所揭示出来的技术价值论的意义所在。

(三)技术可能世界的发展表明,应该把对技术的规划与研究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可能世界 篇5

Dyani Sabin 发表于

15分钟前(李诗颖/译,EON/校)在大家看世界杯的时候,可能很少会注意到足球本身。“不都是圆乎乎的一个球吗?”

但实际上,踢不好可能真的要怪球不行。2010年世界杯西班牙夺冠,真的很可能和球有关——南非世界杯的“普天同庆”(Jabulani)在空中飞行时的诡异莫测,让靠远距离长传转移的队伍吃了不少苦,而善于地面短传的西班牙则占尽便宜。(至今还记得被西班牙的无限倒脚和哈维的短距离直塞支配的恐惧!)

每一届世界杯,阿迪达斯都会推出新设计的足球,而球员们都会对它多少不满。有的球可能太轻且很容易踢飞,例如2002年的“飞火流星”(Fevernova);有的可能让守门员们更难预测它的轨迹,如2006年的“团队之星”(Teamgist);足球微小的空气动力学变化,可以影响球队的表现。这些,都和球的缝合形状有关系。而研究空气动力学的科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今年用的球是完美的足球吗?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年的球表面有着黑白灰的马赛克纹路,这是一款向黑白电视时代复古致敬设计的球(黑白相间的球在黑白电视上更容易被发现)。不仅是印花向那个年代致敬,球表面的科学也是。

世界杯官方用球都是阿迪达斯设计的。阿迪达斯不仅是出售这些足球的大商家,公司里的工程师们也在不断改进它们。理想的足球是表面有突起的完美球体,其表面的精妙纹理足以轻微搅动周围的气流。虽然听上去违反直觉,但足球表面的突起和球缝反而能够使其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帮助球在空中更加稳定地飞行。而传统的足球是五边形和六边形缝合起来的,缝合的球缝恰好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俄罗斯世界杯的“电视之星18”(Telstar 18)轻微的突起和六块热融合在一起的皮块,可以防止非旋转球飘忽不定的特性。和上届的用球相比它不会沿着球场飞太远,在空中的运动也稍有不同,但空气动力学测试表明,总体来讲它在空中更加稳定。

对新球的批评也不是没有。到目前为止,“电视之星18”受到了一些守门员的批评,他们都是从去年11月开始使用新球的,但有些守门员对球在空中的运动及其表面触感不满。和其他类型的球员不同的是,守门员必须预测球的走向来堵截它,当球在空中飞行时,他们在场上的活动范围是受限的,很难调整到理想的路线。这意味着守门员通常是最抱怨新设计的。(当然,德赫亚和卡巴列罗们并不能把这届世界杯上的匪夷所思的失误怪罪给球……)今年的球会更“好踢”一些

“电视之星18”的球缝位置、球缝长度和表面突起等精妙的设计元素,都控制着球在空中的运动。

物理学教授约翰·埃里克·戈夫(John Eric Goff)通过风洞研究“电视之星18”的飞行属性,绘出它的阻力曲线,以找出它可能在什么地方下降和变向。

当任何物体在空中运动时,一层相对静止的薄空气会环绕在它周围。这就是电风扇的扇叶会落灰的原因。当球慢速飞行时,空气从足球表面平滑地流过,形成互不干扰的空气层,这种状态被称为层流;而这时空气会在球两侧直线距离最远的两个点分开。想象一个球从右到左经过表面,也就是从3点处飞到9点处。当空气处于层流状态时,空气流动过球的表面,在12和6两点分层流动,造成更多的空气阻力。阻力加剧球的减速。相反,当球高速运行时,空气就不会分成层,而是乱作一团,在球的表面形成混乱湍流,在2和4两点分开。这时风会沿着球的曲线“包”住球的后部,反而让空气阻力更小,使球可以在空中更久地高速飞行。关键在于,飞行的物体周围的空气由湍流变为层流(相反也一样)时有一个临界点。不同的足球有不同的临界点,球员可能会因此遇到麻烦。

2010年南非的“普天同庆”球有一个烦人的特点:湍流和层流的临界点在约80km/h和72km/h之间,而这恰好是角球和任意球的速度范围。空气不同流动状态间的转化会使球受到更多空气阻力,造成出乎意料的晃动和下坠。另外,“普天同庆”在长传时的难以预测,而这一点帮助西班牙赢得2010年的世界杯冠军——西班牙足球队几乎全部依靠精确的短传,并不怎么使用长传。“这是球队适应足球的完美例子。”戈夫说。“普天同庆”是第一个只有六道球缝的球,尽管它的表面材料较为粗糙,但整体还是太光滑了。

今年,世界杯的官方用球应该不会像2010年一样影响冠军归属。在风洞测试中,戈夫发现“电视之星18”不会在空中飞行时像“普天同庆”一样晃动。它的空气动力学属性和“桑巴荣耀”非常相似,“桑巴荣耀”比“普天同庆”多了68%的球缝以改变球周围的气流。而“电视之星18”更先进。戈夫发现,“电视之星18”周围的空气转化为分流层的速度点比较低(61.2km/h),所以并不会在角球、长传和任意球的速度上产生太大的变化,让球更为可控。

在设计“电视之星18”时,阿迪达斯试图创造能在空中尽可能稳定且有规律飞行的足球。“球的构造加强了球被踢时的受力分布和反应的稳定性。”一名阿迪达斯的工作人员在声明中表示,“球的表面材质也使球的飞行、触感和表面滑动达到最优。”

细微的区别,能在比赛中发现吗?

尽管“电视之星18”和“桑巴荣耀”存在诸多相似性,两者的几处差异也会影响比赛,空气动力学工程师菲罗兹·阿拉姆(Firoz Alam)说。他也对“电视之星18”进行了风洞测试。

“当球员们短传时,他们必须要更用力一些,因为球的速度在60km/h时,它的空气阻力比“桑巴荣耀”的更大。”阿拉姆说。

而在射门的时候,球员可能需要踢得更轻一些。相比“桑巴荣耀”,“电视之星18”在65km/h到80km/h的速度范围时,它在空气动力学上更有效率,踢太重有可能会更容易踢飞。超过90km/h时,两种球的感觉就差距不大了。

然而,在戈夫的风洞测试中,他和他的团队注意到,“电视之星18”在更高速飞行时会遇到更多阻力,他们预测长传球会少飞行大约8%或9%的距离。这意味着德国门卫曼努埃尔·诺伊尔可能不会像4年前一样,在大脚解围方面发挥那么大的作用。戈夫说,“你会看到他大力把球踢出,但在这届世界杯上,你可能会注意到有时球不会飞行那么远。” 踢得不好不要怪球啊!

即使球的飞行距离可能会稍短一些,“电视之星18”的新变化使它更均衡。阿拉姆和他的团队发现,球的飞行距离与踢到位置处有无球缝有关系,但 “电视之星18”没有这么明显的变量。

“电视之星18”球缝的总长度约4.3米,比“桑巴荣耀”多了大约1米。更长的球缝和更对称的球块,使球不管怎么转动都露出同样长度的球缝。“另外那两种球不是这样的(指“桑巴荣耀”和“普天同庆”),它们转动时露出的球缝长度有明显不同。”他说。

“我们发现,‘电视之星18’表面的沟壑和突起非常规律,而且有点平。”阿拉姆说。球表面的突起不像“桑巴荣耀”那样突出,球缝也比过去更窄更浅。更长的球缝,更有规律的球块结构、突起和球缝形状,所有这些元素构成更对称、更均衡的足球。阿拉姆说,“我们认为它会有更稳定的飞行。” 他还表示,由于俄罗斯的11个球场都在同一海拔,球在所有比赛中的使用效果应该都一样。

世界经济可能再次衰退 篇6

《经济学人》8月6日

当前,世界各地的制造业都开始放缓,而美国的前景却格外的黯淡。随着部分统计资料的修订和一些经济数据的披露,人们发现原本希望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到来,而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脆弱的经济本就经不起任何冲击,可美国还在这个时候实行紧缩政策,让情况变得更糟,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超过了50%。

当前的紧缩政策让美国经济复苏化为了泡影,同时也拖累了整个世界的经济,而政治家们依然沉浸在政治斗争中不能自拔,人们不得不担心,他们会不会把现在的经济困难转变成一次长期的萧条。但同其他富裕国家相比,美国有许多优势。如果能有一个合格的政治领袖,那么美国经济复苏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债务危机比想象的严重

《商业周刊》8月1日

美国的财政危机并不仅仅局限在债务危机,因为它只着眼于过去,是政府所有债务的很小一部分。如果准确评估一个国家未来几代的预期收入和支出,所显示的结果将更糟。

国会提高债务上限意义不大,它挽救不了美国。迅速提高的人均医疗费用,不断加速的老年化进程,这些才是威胁经济发展的最重大因素,将一直持续到这个十年结束,这让美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可喜的是,这台高速运转的汽车还有制动系统。取消税收抵扣项目将扩大可纳税收入,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在支出方面,改变现在医疗卫生的过度消费和无效率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削减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保险的支出,毕竟只让年轻人承担所有的义务不公平。

现在华盛顿充斥着愤怒和混乱,这时要达成什么协议很困难,但是从过去的教训我们应该警醒,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协商并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辉瑞内部的权力斗争

《财富》8月9日

对杰夫·金德勒来说,2010年12月4日是他人生中最耻辱的一天。这位世界最大制药公司的CEO,被一个调查委员会传唤,调查委员会质疑金德勒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方式,认为是他使辉瑞陷入了低迷。

外界普遍猜测,辉瑞内部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权力斗争,也许金德勒会被解雇,果然一天后,这位55岁的CEO宣布辞职。

事实上,在金德勒任职期间,辉瑞充满了戏剧性,有前任CEO把持权利不肯放手,还有人力资源经理在公司内挑拨离间,更有金德勒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却不做决定,推卸责任,这里充满了野心、阴谋、诽谤和背叛。辉瑞是一个以生产止痛片和治疗疾病闻名的公司,而其管理者却把全部的时间用在策划政治阴谋和争夺权力上。

辉瑞的股价也从49美元跌倒17美元,在生产研发上也没有重大突破,这个曾经的华尔街的宠儿现在简直是一团糟。

随着金德勒离职,辉瑞开始尝试新的发展路线,公司情况逐渐好转。

拯救中产阶级

《大西洋》8月15日

中产阶级的兴衰贯穿整个美国的历史。战后的头二十年,美国中产阶级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那时经济不断增长,教育突飞猛进,积极的税收政策,没有那么多海外员工竞争,这段历史是那么的美好,然而却无法复制,可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处境却非常残酷。

世界是平衡的,在一个社会里,一些人受益,必然会使另外一些人遭受损失。美国人一直相信,成功的人应该用获益来补偿失败人的损失,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可是多年来美国人获得的补偿并不充分更不持久。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的下一代可以通过继承遗产而不是自身的努力获得财富。

美担忧中国移动互联网可能主宰世界 篇7

令美国人心存恐惧的“超级应用”

《纽约时报》的一篇深度评论指出,“中国,而不是硅谷,正在引领移动科技的创新”。该报还制作了一个长达5分45秒的视频,显示微信作为一个超级应用是如何引领移动科技的。

的确,在移动科技的某些方面,中国领先于美国,至少从技术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和效应来看。不仅美国的当红独角兽和社交软件Snap chat添加了微信和支付宝早已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技术,甚至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也开始提供在中国已经火了几年的网络直播业务。而这种网络直播业务,《纽约时报》曾在三年前调侃其边缘性和不入流。

从中国追随美国硅谷的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到美国的科技巨头引入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的移动技术,这个转变是颠覆性的。它印证着中国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机遇。而中国6亿智能手机用户正是这场变革的基点,这是全球任何单个市场都无法匹敌的。

反思“中国化思维”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中美更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美国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落后”并非是真正的落后,市场在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只是在需要的领域对既有的市场和服务进行优化。

而在中国,市场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历史断层之上的,这使得中国的科技公司有更多的“空白”可以填补、更多的模式可以创新。但这些创新,诸如微信、支付宝这种超级应用,在中国是人们喜爱的产品,放到国外市场也许会成为和生活格格不入的挑战了。

可能世界 篇8

初次见到埃舍尔的不可能建筑,笔者就被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画面所传达出来的神奇视觉效果所吸引。被这吸引力所引发出的兴趣和无限的遐思,致使笔者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埃舍尔实在是一个谜,他的艺术涉及艺术的各个层面,本文仅从思想性这个角度,来浅析埃舍尔的系列作品—“不可能的世界”。

生平及性格

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es Corne1is Escher)于1898年出生于荷兰吕伐登(Leeuwarden),他的父亲是—位水利工程师。

1919年,埃舍尔到哈勒姆(Haar1em)的建筑与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建筑。在那里,枯燥的物理、数学知识,没有成就他的设计师之路,却点燃了他心中对绘画艺术的热情。之后他随德梅斯基塔(Samue1 Jesserun de Mesquita)改学版画,但是当时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这个年轻人过于拘谨,过于墨守成规,太缺乏感觉和灵性,太没有艺术家的气质。”[1](p8)

1922年一1935年之间,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时期,在创作风格上表现为写实主义。他到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旅行,之后又去了西班牙。这期间他作了大量以写生为题材的风景版画,成为他终生创作的素材库。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耶塔。之后为爱情创作了一系列创世纪的版画,最后一幅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1935年,对意大利政治气候忍无可忍的埃舍尔举家迁往瑞士。因为他对政治毫无兴趣,除了用自己独特的技法表现自己的观念,他与任何大理念都格格不入。他厌恶狂热的崇拜和虚假的信仰。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并渴望逃离这种没有生机的环境。

“还有什么能比大海更加迷人!一个人独坐小船,那些鱼,那些云,潮动不息的海浪,阴晴无常的天气。”[1](p12)

第二天,他就与一家航运公司联系,用48幅作品来支付自己和妻子的旅行费用。这次涉足了西班牙南部的旅行对埃舍尔的艺术有深远影响。他们游历了格拉纳达的阿尔汗布拉宫,对墙面及地面上的摩尔风格的装饰艺术作了大量的图纹描摹。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在埃舍尔脑子里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它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从这时起,写实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消失了。

1941年,埃舍尔回到荷兰。荷兰的气候与阳光灿烂的意大利无法相比,大部分时间冰冷潮湿。但正是这个原因,埃舍尔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内心世界,一幅幅打着埃舍尔独特印记的作品喷薄而出。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高与低》《观景楼》(见图1)、《上升与下降》(见图2)、《瀑布》(见图3)等作品都相当精彩。他的理性思维更多的从他的作品中渗透出来。

1962年埃舍尔生病做了大手术,但病痛并没有使他的技巧衰退。他又坚持创作了一系列版画作品,有无数的草图。有许多未完成的草图和遗留问题,他没有来得及解决。1972年埃舍尔去世于荷兰北部的一家疗养院。

埃舍尔一生可以说是完全投身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并且特立独行,几乎是孤身一人进行着他的绘画探索,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几乎没有交流。

“我很内向,很难与陌生人相处。我从不喜欢串门……我的工作需要一个人独处。我不能容忍任何人从我的窗前走过。我回避喧闹与嘈杂的场所。”[1](p20)

在内容方面,他的作品与当时的版画艺术更是格格不入。他内心也充满了苦闷,他把自己关在自己设的牢笼里,并认为自己很难与他人相处。他不参与社会,却在一旁默默地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因而他的性格是孤僻的。这样的性格致使他在晚年靠作品获得大笔收入的时候,仍旧过着简朴的生活。

假作真时真亦假

在视错觉领域,埃舍尔借助于有名的《彭罗斯的三杆》①(见图4)和《不可能立方体》②(见图5)构建了一系列矛盾的不存在的建筑。其中《观景楼》(1958年,见图1)、《上升与下降》(1960年,见图2)、《瀑布》(1961年,见图3)三件作品堪称埃舍尔矛盾建筑中的杰作。

1.《观景楼》(1958年)

看到这幅画,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亭楼,而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山脉,亭楼顶层有一贵妇正在遥望远方,也许那是日出的方向。中楼有两个场景,一边是一名随从正为一位贵族引路,另一边是一位贵族男子手扶栏杆遥望远方。画面的底层就热闹多了,一位贵妇人随着仆人正在上楼,随从正眉飞色舞的讲述着楼上的迷人风景;另外一边,一位学者手拿不可能存在的立方体模型,正专心致志地研究着,脚边还摊着一张图纸;再看画面的左下方,隐约有一名囚徒,挣扎着,似乎在喊着什么,可是周围的人们却充耳不闻。

这座观景楼是否成立呢?仔细看一下,不难发现画中那把梯子,顶端靠在顶楼的外墙上,而底端却支持在中楼内侧。这能稳吗?再看中楼的八根支柱,只有两根是正常的,其他六根都是错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建造得结结实实的立柱怎么会突然倾斜呢?

《魔镜》③说它是埃舍尔故意设的骗局。笔者认为,这幅作品不只是单纯地从建筑的结构上给人以错觉,连人物的安排也都是非常具有指向性的。看顶楼的贵族,她面朝光源,暗示了顶楼的朝向;而那个似乎在遥望远山的贵族男子,则暗示了中楼的方向。他们两人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是证明整座观景楼不可能存在的突破口。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利用3D技术使埃舍尔的观景楼得到重现(见图6),可想而知他跟图中那几个贵族开了怎样的玩笑!

当围绕观景楼旋转一周,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空中楼阁赫然生成!粗壮笔直的石柱瞬间变得软弱和不堪一击,观景楼的顶层竟然神奇地飘在空中。试想,无论多么英勇的人恐怕也不敢爬上如此危楼!

埃舍尔孤僻的性格致使他与金钱和权贵无法站在一起。当藏书家组织“德鲁斯基金会”请他写一本配有插图的小书时,他写道:

“他们的珠光宝气与我的本性格格不入,令我发指的是,其中大多数会落到那些注重形式胜过内容的人手中,他们可能读得很少或根本不读……书籍的出版要限定印数,只供给所谓的精英,这样的事情让我感到有点鄙夷和愤慨。”[1](p20)

他以严肃认真的品格构建出一座不可能建筑,并把它展示给人们。看这幅版画,其中暗示了他对贵族的嘲讽。站在观景楼上看似风光的贵族们是真的风光吗?他们实际是站在一座虚无的建筑之上,表面上地位显赫,其实是处于危险而不自知。而画面底部那个手拿模型的年轻人,笔者认为,此人就是处于矛盾中的埃舍尔本人。他在研究什么呢?看那个立方体的矛盾结构,其实就是整座观景楼的结构缩微图!画中那个立方体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可能被拿在手上的。(见图7)埃舍尔智慧地将所有的矛盾汇聚在这个超现实的小人身上。试想,愤世嫉俗的埃舍尔怎么会将自己与他所厌恶的贵族们放在同一画面呢?也许,画中还有一个人是明智的。就是那个囚徒!笔者认为他是现实中的埃舍尔的化身。他在大声呼喊,或许是在阻止贵族们上楼?或许是在说出真相?可是贵族们怎么会听信一个囚徒的话呢!当时的埃舍尔身陷“牢笼”,极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被世人理解,这幅画表现出他的苦闷和试图与外界沟通,希望被人理解、被人认可的内心。

2.《上升和下降》(1960年)

此作品是埃舍尔继《观景楼》之后的又一力作。一座城堡凭空拔地而起,没有背景。人们的视线首先被集中在房顶那两排人物身上,一排在上楼,另一排在下楼。虽然楼梯不宽,但是秩序井然。当人们将自己化身为其中一位,随着队伍上楼,走了一圈竟然又回到起点。如果在现实中,可想人们一定会头晕吧,看似一步一步向上走,但是一寸也没有升高。观者又一次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我们再利用3D技术还原这座城堡吧!(见图8)

无论上楼或是下楼,最终我们都会发现无路可走。原因是埃舍尔又一次利用了彭罗斯的“不可能图形”建造了一种视觉幻觉。两队人在一个怪圈中漫无目的、无休无止地行走,然而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如此怪诞的楼梯。在笔者看来,这幅怪诞的画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从其中的循环,笔者看到了埃舍尔的彷徨,看到了他为自己建造的城堡。楼上两排循环往复行走的人,其实只有埃舍尔一个。他在自己的艺术领域追寻、探索,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想再突破已有些力不从心,况且年事已高。这幅画正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反映了他寻找突破的孤独和跳不出城堡的苦闷,反映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天马行空的独来独往。整座城堡建得很突兀,没有背景,周围也很空旷,仿佛只是时空中的一个点,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就像埃舍尔的艺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又将自己抽身出来,倚在楼台边上看着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思考着寻找突破口的办法。埃舍尔不仅用视觉错觉构建二维画面,更从历史的、哲学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的艺术。

3.《瀑布》(1961年)

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座瀑布正从上而下倾泻到地面,带动水轮机转动,水流顺着水渠向更低更远的地方流去。但是突然,最远最低点变成了最近最高点。于是,瀑布又一次倾泻下来,无限循环下去。

这件作品同样运用了《彭罗斯的三杆》造就了不可能的瀑布。三个彭罗斯三杆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另人惊异的效果。曾经有许多物理学家评论过这幅画,他们认为这样的设想实际上是造就了一台永动机,不需要外力推动,能量就这样凭空产生了。物理学家认为这座瀑布的不可能性在于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相互转化。”笔者发现许多评论性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图中这座建筑物顶端的两个复杂几何形体。为什么埃舍尔要把这样两个几何形体放在建筑的顶端呢?对此,《魔镜》一书中也未有答案。

笔者认为,两个复杂的几何形体放在建筑物顶端也许印证了埃舍尔的艺术所达到的高度。看建筑物的背景,是一行行、一排排的草坪,既规矩,又规律。而埃舍尔的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其周围艺术相比,埃舍尔的艺术显得另类,且独立于其他版画艺术之外,与同时期的版画艺术不相融合。埃舍尔的艺术就像那瀑布水,顺着自己的渠道,不断向前延伸。经过埃舍尔不懈的积累和探索,终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无数优秀作品倾泻而出,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形成了一个封闭完整的艺术体系,推动着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埃舍尔在当时是不被理解的,他一生孤独地从事着自己的艺术探索。对绘画的热爱给他注入了无穷的动力,水轮机就是艺术家的化身。当水轮机的能量达到足够大时,是可以推动瀑布水不断向前以至循环的。然而从他自身来讲,笔者认为不能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衡量。埃舍尔的艺术思想就好比瀑布之水,在封闭的系统中流淌,别人走不到他的系统中来,他的瀑布水也无法灌溉周围的田地。人们只能远远地欣赏他的作品,看着他的瀑布,作着自己的解释……

在理性世界里神游

埃舍尔在他所处的时代根本就没有被看作一位艺术家,最先对他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却是数学家、晶体学家和物理学家。当然我们只要愿意接近他的作品,都可以从中得到享受。而那些只靠艺术史家的评论来欣赏作品的人将会发现,这些评论恰恰是欣赏埃舍尔的障碍。

1999年4月荷兰女王访华时,把埃舍尔的作品作为礼物带到了中国,埃舍尔在中国引起了巨大轰动。他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其作品已经构成一个自足而丰富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普通人往往不得其门,只将其当作一幅幅有趣、奇怪的图画。而学者们则各取所需,时常有人称埃舍尔为“错觉图形大师”,也有人说埃舍尔精通自然科学或者数学。他的严谨,其实无处不在。举例来说,作品《瀑布》下方那一丛好像是超现实主义的奇异植物。据埃舍尔本人说,那是苔藓植物在显微镜下的样子。他对大自然已经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他的艺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泥土中,给人以亲近之感,毫不拒绝观众甚至是小孩子。

埃舍尔实在是一位思想家。他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厚的内涵。每当人们重温那些作品,就能发现更多内容,体味更深的哲理,精致、独特、神奇,成了埃舍尔艺术作品的专用词。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本书里的正在读他(她)自己故事的人物,或者像反映他(她)自身风景的一面镜子。”[3](p32)

参考文献

[1]布鲁诺·恩斯特.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M].田松,王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砚祖.艺术与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可能世界 篇9

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关于中国科研绩效的报告显示, 1981年以来, 中国在国际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增长了64倍, 特别是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增长尤为显著。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研究评价中心主任乔纳森·亚当说, 中国“令人敬畏的”发展使其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研大国, 如果中国的发展势头持续下去, 到2020年, 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科研产出国。有趣

框架计划

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沙万新在一次与学术和产业界高层代表的公开对话中宣布了德国政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的新框架计划。新计划为期十年, 在头6年预备投入经费20亿欧元。这是德国政府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为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遭受威胁、原材料与能源供给紧张等问题采取的行动。

新框架计划的科研涵盖面很广, 核心则是提高能效与原料生产以及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适应性战略, 同时也要为深入了解地球系统而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在所有的行动中都将注重国际合作。

以下三个新资助方针显示了新的资助政策重点:

1)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重点在非洲, 因为非洲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联邦教研部将于今后几年在非洲国家建设所谓的能力培养中心, 以便在不同地区形成有运作能力的研究结构, 意图是使非洲国家自身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投入的经费为9500万欧元。

2) 与新兴国家联手:联邦教研部寻求与新兴国家更多的科研合作, 为实现“2度目标”共同努力, 此行动主要针对金砖5国, 预备经费为6000万欧元。

可能世界 篇10

歌德能够提出“世界文学”概念, 是因他看到了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 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各民族文学可能汇合的一种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民族的自给自足状态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 由许多民族的文学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实际上, 歌德在以上的那篇谈话中提到的“世界文学”的概念, 要早于《共产党宣言》20年就提出来了, 由此可看出歌德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

歌德在很多作品或谈话论及过“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他曾在自己办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的第6卷第1期中, 这样写道:

“我从一些法国报刊援引这些报道, 并非仅仅想让人们记起我和我的工作, 而是有一个更高的目的, 我想先提它一下。那就是, 我们在哪里能听见和读到关于人类取得进步的消息。这方面的全面情况, 毋须我研究和细说;我只想使我的朋友们注意到:我坚信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而在未来的世界文学中, 将为我们德国人保留一个十分光荣的席位……”

正如歌德所强调的, 这个整体的价值并不是源自一个文学或文化的天然的有机统一, 而是由那种矛盾的能动性和多元性所致。就像不同民族的思想活动绝不该千篇一律。在相互抵触因素日渐融合和彼此“迥异的气质和禀赋”间交谈讨论的气氛中, 各民族文学也会得到发展, 同时在民族文学的形成中总有外部的力量和影响起作用。

由此可知, 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基于此文化观念:各民族文化和文学本质上是同类的, 可以在一个标准引导下共同发展。歌德在谈论中国文化时一方面相信不同文化具有共性, 这是他心目中各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的理性根据, 另一方面也相信不同文化应有统一的、合乎理性的标准。因此, 他心目中的“世界文学”观念本质上是具有统一价值尺度和发展逻辑的文学进步观念。

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不完全如歌德当初所设想的那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变化, 一种统一的文学并没有马上出现, 反而引出不少新的问题。

在一封致友人策尔特的信中, 他流露出对世界文学时代负面后果的忧虑:

“在伟大而宽敞的巴黎, 戏剧不得不采用的种种夸张于我们只有害处, 因为我们还远远没有到感到有这种需要的地步。但这就是正在进军的世界文学的后果, 人们在这里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就是, 即使总体进行的势头不妙, 某些个别者反而能从中获得好处, 毕竟真正明智敷用的东西, 只是为少数在默默中不断作用着的个体继承的遗产。”

世界文学在现代复制条件和大众趣味的导向下也可能退化为浅俗文学, 从歌德对这种批量制造的通俗文艺的批判中, 不难看出一种对19世纪晚期尤其在20世纪生出的娱乐和大众文化的预感。无论如何, 歌德获得了一个文化和历史哲学的洞见, 即使现代世界文学不断地从美好人类的古代的、典范式的理想游离, 或至少是给普遍性带来了损害。于是在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过渡阶段, 大众可能只拿普遍性的世界文学作庸俗的消遣之用。

那么, 世界文学的可能性在当代是否会因此而丧失了?

而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民族间、人与人之间的时空似乎顿时失去了原来的阻隔, 世界文学的理想似乎触手可及了。那么, 网络传媒对文学的写作、阅读和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歌德基于对冲决民族、国别文学的樊篱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又基于资本生产和市场的世界化规律提出了“世界文学”的前景, 当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学, 似乎是对歌德、马恩的世界文学前景的一种遥相呼应。生活的日趋同质化, 逐渐让全球的人处于同样的一个交际网络当中, 这对未来文化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文学的“世界化”似乎越来越多地浮现出来了。

科技的发展, 为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然而这个“世界文学”的形成, 还需要有和谐与共的“文学内容”才能成其为“世界文学”。费孝通曾经说过, 中西文化在交流时, 如果双方能够秉承这样一种规范, 即“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话, 那么, 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危机才会逐渐减少, 并在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之中得到不断发展, 并最终走上一条“大同”之道。“求同存异”、“各有不同”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 一定能在共建“世界文学”的过程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也只有当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精神参与到这个进程当中, 歌德的这个伟大梦想, 才真正的具有了“世界性”, 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摘要: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翔实的文学史料梳理了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 同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科技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的逐渐同质化, 作出了大胆预测, 试图说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必将并能够为“世界文学”的可能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下一篇: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