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自我定义

2024-04-15

可能自我定义(精选8篇)

篇1:可能自我定义

可能自我定义

一、可能自我概念。Markus&Nurius(1986)提出的可能自我概念,把

以未来为基础的表象视觉、语义或符号,这些自我概念的发展成分称

为可能自我,指出可能自我是自我意识中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有关的、自我概念中的未来定向成分。可能自我来自个体的价值、目标、希望、渴望、预期和恐惧,是个体关于他们可能成为什么,愿意成为

什么,以及害怕成为什么的想法。它既指我们非常想(可能)达到的自我,也指我们可能达到却担心实现的自我,所以,可能自我主要包

括两方面:希望自我与担心自我。可能自我不仅仅是一些想象的角色或状态,它们表征的是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希望、恐惧和幻

想。这些可能自我既是人格化、个性化的,也是社会化的,受到个体

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其不仅可以在认知上形成和指导个

体当前的行为,还能在情感上激发个体追求某种渴望的状态或未来目

标。

二、可能自我功能。可能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其一,为将来行为

提供激励,具有动机的功能;其二,帮助人们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

发生事件的意义,为当前自我提供评价和解释的功能。

三、可能自我理论

Schutz(1964)、Gordor(1968)、Levin-sor(1978)等人对自我感和

未来梦想与期望的研究,以及 Markus(1983)的自我图式概念提出,为可能自我的研究打下基础。可能自我理 论即从这些早期自我图式的研究中概括而来的,这种理论认为个体能依据过去自我形成现在自

我,然后依据对现在自我的认识,想象未来自我。这就是可能自我理

论纵向结构: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另外,个体能形成清

晰而积极的目标,避免消极的目标,这就形成了可能自我理论的横向

结构: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和恐惧自我。

(1)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基于个体过去的行为表现和

对能力的自我评价组成的已有知识,可能自我体现为对过去自我的表

征。然而,可能自我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个体的看法,而与社会情境息

息相关,尤其是来自个体生活环境的干预,可能自我就在这些内在或

外在的情境中形成和重塑。

(2)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和恐惧自我。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和恐惧

自我是可能自我理论的横向结构,即人们希望成为什么——“希望自

我”,人们愿意成为什么—“预期自我”,以及人们害怕成为什么——

“恐惧自我”。在全部的可能自我结构中,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反映

了不同方面的积极自我,如成功自我、健康自我或爱的自我;恐惧自

我反映了消极的可能自我,如失败自我、虚弱自我或孤独自我。这些

可能自我的横向结构支配着个体行为中的亲近或逃避过程,不仅对未

来行为具有激发的作用,而且能在特定领域更好的预测未来行为。

(3)平衡可能自我。希望自我和预期自促进个体朝向目标的行为,而恐俱自我影响个体朝向目标的行为,这三者间的平衡能促进动机和

调整行为的方向,会得到更为重要的行为和社会心理结果

(Frazieretal,2000)。因而,平衡可能自我的操作定义即,在既定的领

域中,一个预期自我有一个在同一 领 域 的 补 偿 性 的 恐 惧 自

我(Frazieretal,2000 ; Oyserman&Markus,1990)。由于希望自我、预

期自我反映积极自我,恐惧自我反映消极自我,平衡可能自我则体现

了积极可能自我与消极可能自我的对应平衡,在这种平衡状态下,可

能自我将更具激发性(Oyserman&Markus,1990)。

四、可能自我测量

(1)访谈法。访谈法首先由 Markus(1987)采用,是分别访问母亲

和女儿的半结构式访谈。通常让被试尽可能的列出对未来的希望、预

期和恐惧,然后由被试详细解释如何避开恐惧,实现希望和预期,最

后对这些回答进行编码分析。这种方法可针对研究内容和方向不同,设置不同的问题,灵活性比较好,获取内容相对可靠;但耗时耗力,且面谈的掩饰性比较高,真实性难以保证。

(2)Q分类法。Q分类法是将个体对自我的描述加以分类,从而评

估治疗功效的方法。一般采用包括41项的9点量表测验,后来有发

展为99项目的测验。这种方法要求被试按最适合自己的描述维度,对60~200张描述人格的语句卡片分组,然后通过因素分析对这些组

进行研究。

(3)故事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会有

一个可以反映出他/她可能自我的设想。一般要求被试一小时内完成一个故事,以第三人称表达,内容关于被试几年或几十年后的生活状

况,其中尽可能地描述可能会发生的主要事件和需要极力避免的主要

事件且无需解释,但被试需要描述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

难。最后由研究人员对故事内容进行编码分析。

(4)问卷法。问卷法是可能自我最近研究常采用的方法,分为开放

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试针对各种可能自我进行罗列,并指出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三个,研究者依据答案进行编码。封闭式

问卷的提出则被质疑限定了被试的想象空间,无法真正反映其可能自

我;随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封闭式问卷信效度比较理想而且弥补了

开放式问卷的很多不足,能完整测量出特定领域的可能自我。目前我国对可能自我的研究多采用这一方法,而较为成熟的封闭式问卷有学

业可能自我量表(Cross&Markus,1991)、学业可能自我量表

(Anderman,1999)。

篇2:可能自我定义

自我认同是能够 理智 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 情感。

摘自《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篇3: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综述

1 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

Pisarik.C.T.基于对以往可能自我的结构,工作价值的评估,以及对职业渴望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假设:职业可能自我用来评估个体在工作中表达和实现自我的希望和预期。这些希望和预期均由5个因子构成:能力、成就、自主、发展以及创新。(2)5个因子对应着个体的职业发展趋势,自身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职场中表现能力,从而获得成就;对职责熟悉之后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行为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获得职业发展;创新为职业可能自我的最高层次,通过创新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自我实现。

牛媛媛(3)在我国第一次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职业可能自我。大学生具有群体集中性,相对职业领域比较容易进行大容量的调查;同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系统的接受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和工作领域。牛媛媛借鉴可能自我理论以及以往学者对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职业可能自我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大学生对自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存在相对较多的恐惧成分,主要来自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舆论压力、未入职场前的普遍焦虑、对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大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潜在能力,能力如何运用成了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第一个因子。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出来为创造力(区别于Pisarik的创新性)。牛媛媛在自主性和个人发展这两个因子上与Pisarik观点一致。

2 职业可能自我的特点

由于个体以及群体的差异性,可能自我因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职业可能自我与年龄

职业可能自我是随着年龄动态变化的,或者是随着人的成长过程、经历多少而变化的。人的身心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身体的变化,思想、行为、观念、态度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阅历的丰富,对职业领域认识的深入,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职业预期以及在对职业领域的担忧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职业可能自我,即自我对未来职业的职业前景、工作自主性、工作强度、薪水福利待遇、同事之间关系等的预期。牛媛媛发现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大二和大三是职业可能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孔存慧(4)对高职生的调查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即高职生职业可能自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最高,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职业可能自我下降。但是在三年级的职业可能自我高于二年级,可能是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课程回归到专业课的学习(一年级二年级通常以通识课程为主),学生们对专业前景的认可增加了对自我未来职业的认识。

可见不同群体,职业可能自我随年龄的发展趋势可能不同,这促使研究不同大学生群体职业可能自我与年龄的关系,进而探求他们职业可能自我的特点变得有意义。

2.2 职业可能自我与性别

Segal,H.G.等几位学者以“预期生活史”为研究工具,对18到19岁间的223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对未来生活事件的预期,在取得大学学位、发生意外事故、疾病、物质滥用、退休这几个方面没有显着的差异,但在未来有一个职业、婚姻、有孩子、离婚或处于独居的生活事件方面,女性比男性有更多可能性的预期。(5)女性在职业方面处于弱势一直属于社会常态,女性自身对职业认识也没有男性强烈,因此在职业可能自我方面,女性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一面。我们通常主观的认为女生在学业上是比不上男生的,女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空间思维力都逊于男生,加上女生的生物弱势,使得在许多用人单位只招男生,即使招收女生也会添加许多附属条件。女大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就是同等条件下女生找工作难于男生,由此会让女性对自我产生怀疑,抑制自我创造力、自主性等的发挥。牛媛媛的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在职业希望和预期自我的创造力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大于女生,而在恐惧自我的自主性上小于女生。孔存慧对高职生的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2.3 职业可能自我与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毛瑞、万明钢(6)通过对藏、汉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预期与恐惧的分类现状进行探讨,发现藏族大学生更加重视能力、压力、创新与个人发展,汉族大学生更重视能力、经济地位、压力与人际关系;两位学者继续对藏、汉大学生在社会比较、时间比较下不同因素对职业可能自我评价的研究也取得明显成果。(7)

牛媛媛和孔存慧的研究均表明职业可能自我在学生中存在院校差异、城乡差异,孔存慧还指出,高职生的职业可能自我与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具有差异性。

3 已有研究的借鉴与启发

已有的对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比如国外学者的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并能发现重点,还原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真实面貌。但由于研究历史的短暂、学者关注的匮乏以及领域的局限,职业可能自我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突破。

3.1 理论的相对匮乏

职业可能自我在我国的研究刚刚起步,学者们关注的不多,理论也相对匮乏,目前职业可能自我的理论支撑仅仅来源于可能自我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观点。但是职业可能自我广泛存在于职业领域、心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社会学领域,我们必须多维度、深层次的从这些领域去探究某些群体的职业可能自我,而不是停留在臆想阶段。因此笔者认为职业可能自我的理论基础不仅仅应该来自于发展暂不成熟的可能自我理论和某些和自我相关的职业指导理论,还应该有其他领域与人的发展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

3.2 结构区分度不强

以往关于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结构的分析,并未解释职业希望自我、职业预期自我、职业恐惧自我的内在区别与联系。而希望自我和预期自我反映个体对未来职业的积极态度,恐惧自我表示个体对未来职业的消极方面,研究对象在区分希望和预期自我时容易混淆,造成调查结果的效度不强。如果按汉语中对希望和预期的相近释义,可将大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分为职业希望自我和职业恐惧自我。这样不仅更加有利于调查数据的分析,同时具有直观的信息传递效果。

3.3 研究深度不够

已有研究没有将职业可能自我的发展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联系起来,尽管对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结构有所划分,但没有对各个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总的来说,既没有解释清楚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也没有关注到个体职业可能自我的历时性发展。后续研究可以重点探索不同群体大学生对于不同时间段的职业可能自我的希望、预期和恐惧,建构理想的职业可能自我模型,分析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群体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①②Pisarik,Christopher T.The relationship amongwork possible selves,work role salience,socioeconomic posi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 in early adulthood[D].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2006.

③牛媛媛.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初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孔存慧.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可能自我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6.

⑤Segal,H.G.,Demeis,D.K.Wood,G.,&Smith,H.L.Assessing future possible sel-ves by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using the anticipated life history mes-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20019.7.

⑥毛瑞,万明钢.藏、汉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分类及重要性权衡初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篇4:可能自我定义

作为一个自小与绘画结缘的人,耿乐的生活和事业都充斥着如绘画一般绝妙的诗意和情趣。在娱乐圈游走,名利场的争奇斗艳已经为他带来了太多的成就和个人魅力;而在聚光灯外,他的家庭更是星光熠熠、令人惊叹。耿乐自小生活在北京城,《黄河大合唱》的首演指挥、著名音乐家邬析零先生是他的外公,著名画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徽设计师张仃先生是他的祖父。在这样的文艺氛围熏陶下,12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继又升入中央美术学院,20岁便拿到学士学位的求学经历也必然成了耿乐成长中的重要一笔。

在耿乐眼中,一个优秀的演员应该是一个多面体。因此,入行二十多年,他从未给自己下过定义,无论是学者、父亲、摇滚愤青、文艺型男,他都精心揣摩,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与自小就嵌入内心的文艺情结不无关系。在电视剧《戈壁母亲》中,为了更好地诠释又土又倔的垦荒青年钟槐,耿乐从割麦、放羊、劈柴一步步学起;在毒辣的太阳下拉驴车,在缺氧的情况下升国旗,把想到和想不到的苦都吃了个遍。从耿乐身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饱满、立体的剧中人物,与之相伴的更是一个高素质的演员特有的坚韧和爆发力。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火性男孩到《止杀令》中的威武大将军,再到《疯狂七十二小时》中的偷心贼,耿乐用一部部风格迥异、质量上乘的影片向观众展现了自己的表演实力。

《论语》有云:“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014年,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厮杀和轰隆声中,耿乐扛起了不走寻常路的大旗,用一部精彩绝伦、看点十足的喜剧片《疯狂七十二小时》作为礼物,送给了不惑之年的自己和喜爱他的观众们。而他的粉丝,如今也将“浪叔”这个新称号,送给了自己的偶像。在“浪叔”耿乐眼中,他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呢?

Q&A

Q=《爱尚生活》A=耿乐

爱照镜子的自恋大男孩儿

Q: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美术系高材生,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A:其实当演员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上大学的时候,《头发乱了》的副导演来我们学校选男主角,在操场上看见了我,就这样,无意之中造就了现在的我。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但因为遇到一些好的导演、优秀的团队,也有了比很多科班生更多的机会。

Q:您饰演的角色很多都是极富个性的,在生活中您也这么酷吗?

A:其实也没有。

Q:生活中的您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A:生活中我有点小自恋,没事儿喜欢照照镜子什么的。

Q:喜欢到什么程度?

A:只要旁边有反光材料我肯定去照一下。我经常在拍戏的时候被女演员指着说,你怎么还在照镜子啊!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喜欢自己、爱自己,重视自己的形象,其实爱美是每个人心里的渴望。

Q:从您平时给人的感觉中还真看不太出来。

A:“自恋”吧,其实是挺中性的一个词。可能女人本身就是希望被男人欣赏,如果男人太关注自己形象,可能从女性的角度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她会觉得有危机感,所以她们应该不大喜欢自恋的男人。我觉得自恋要轻松,不要恋到不轻松。

Q:如果要遇到“毁”形象的角色怎么办?

A:我肯定是以建立角色为主。《花样年华》里邋里邋遢的苦力、《惊情神农架》里胡须拉碴的生物学家,我都没怎么在乎形象。其实我特别希望被弄得非常丑,不仅是造型上,在人物的设置上之类的,越丑越好。因为这就是演员的意义,去尝试没试过的,老演自己有什么意思。

极具幽默天赋的文艺型男

Q:现在喜剧片在华语电影市场十分抢手,像之前的《泰囧》就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您觉得一部好的喜剧片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A:喜剧并不是要疯要闹,喜剧最重要的是节奏。要有真正的幽默元素,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滑稽。这就要求导演丰富的幽默感和演员的真实表演。很多喜剧不好笑是由于它让观众觉得不真实。观众觉得你是在逗我,这不好笑。如果情节设置的尴尬和荒谬是符合逻辑的,观众就会觉得人物所有的反应都是真实的,笑点自然而然就能被观众接受。

Q:这次的《疯狂七十二小时》是一部喜感十足的电影,听说是闫妮发现了您的喜剧天赋,您当时感到意外吗?

A:我受宠若惊啊,我就问她,你说的是真的吗?闫妮还真不是跟我开玩笑,她说有机会咱们一定要一起演一部喜剧。

Q:在此之前您从未挑战过喜剧片,李继贤导演为什么觉得您能演?

A:导演给我的回答是:一根筋,又直又楞。

Q:那您喜欢演喜剧吗?

A:我本人十分喜欢演喜剧,因为拍摄的时候,整个过程中人是放松的。既然演戏是个比较累的工作,那为什么不找一些这样能边拍戏边放松的工作呢?

Q:关于你的代表作,观众的第一反应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拍了这么多年电影,有没有觉得这是个遗憾?

A:当然。这可能跟我拍的电影比较多,而现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又太少有关。观众记住《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是因为这部电影制作精致,发行量大。另一个原因是我的很多片子都没有公演的机会,《头发乱了》、《北京乐与路》都是这样。

至情至性的感性“浪叔”

Q:演戏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跟自己有交集的角色比较好表现。但是有些角色,自己也没有相关经验或体验,比如类似父亲这样的角色,您是怎么把握的?

A:当爹这个事,确实也不能立马亲身体验一下。但是我会观察,看别的人怎么来做父亲。例如我就会在片场看导演吴卫东怎么和自己的女儿打电话,那种神情和语言,都会成为我学习的目标。

Q:拍戏之余你有些什么兴趣爱好?

A:我兴趣爱好挺多的,一段时间迷一件事,前一段时间迷太极。休息的时候我特别宅,能在家待好长时间。我对设计装修特别有兴趣,我之前说过如果我下辈子重新选择职业,我会当建筑设计师。

Q:常看到有艺人说“娱乐圈里没有真友情”,您的友情观是怎样的?

A:我在生活中其实挺随和的,但可能是长相和外形的缘故吧,别人认为我不愿跟人打交道。其实我很开朗的,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很是放得开,只是在陌生人面前会比较拘谨,所以我和性格腼腆的人不大能聊。《阳光灿烂的日子》让我和夏雨成了好兄弟,但他性格也挺腼腆的,所以我们没有多过地深聊过。但我和黄磊就比较熟了,我们一起合作了三部电视剧。黄磊是那样的,即使你不理他,他也有一堆话。黄磊经常说,“咱俩真合拍:我吃素,你吃肉;我抽烟,你不抽;我喝酒,你不喝;我说话,你不怎么说话。”我说那是咱俩互补。

Q:现在娱乐圈刮起爸爸风,您有没有想过要找一个喜欢的人一起组建家庭,安定下来?

A: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要讲缘分吧,不是说我想要小孩了,就随便找个人结婚。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我一问他们怎么想到的结婚,得到的回答要么是自己家里人催得急,要么就是对方家里施加的压力。庆幸的是,我的家里人并没有给我什么压力,只是偶尔吃饭的时候会淡淡地说一句“你也该稳定下来了”。

Q: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

A:我以前比较喜欢爱玩儿的、热情一点儿、活泼一点儿的女孩。现在就会喜欢比较温柔、懂事、会心疼人的女孩子。找女朋友的标准看似是在变,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在变,自己不断地成熟。

Q:那是否会考虑过圈外的女朋友呢?

篇5:自我介绍定义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甚至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方式

自我介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1)按照使用的语言来划分:可以分为口头的、书面的。我们这里主要讲书面自我介绍。

篇6: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旨在引领组织广大同学开展相关自我服务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职业规划)及学生会内部的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交流)。

学生会的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思想意识上的提高、价值观念发展等精神服务。学生会作为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最有群众基础的,有着广泛的活动影响力和持久的教育渗透力的学生基层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自我服务的定位上需要在引导和提升到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校园文化活动服务

学生会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进行指导与服务主要体现为多种管理模式和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学生会社团内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服务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从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来看,学生社团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与社团的发展相协调,形成自主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服务形式形式上由学生会设立社团部,由学生会副主席分管,充分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对全面拓展学生素质,张扬学生个性,撒播自主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社团活动形式也以其趣味性、专业性、学术性给社团带来一些新观念,多样化倾向更为明显,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重视并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会为社团活动提供指导与服务,是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学生社团也将伴随着教育管理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二)社会实践指导服务

学生会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提供多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学生会提供社会实践交流与指导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学生会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预先踏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大致的轮廓。更加重要的是借此活动培养出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为以后的工作垫下基石。

(三)创业指导服务

学生会把引导、扶持、培养大学生创业作为自我服务的重要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包括教育、渠道、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服务。作为大学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延伸,创业教育有望列入大学教育体系内。在不远的将来,山东大学可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设计出从大一到大四的创业教育课程,积极探索大三学生创业新模式,给予全方位指导,目前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创业教育指导服务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奠定创业所需的基本 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做好制度安排,在目前学年制条件下,可以引导大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边实践,形成相对开放的弹性系统,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同时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创业活动,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创业知识与技能,获取市场信息,提升创业素质。

(四)志愿服务指导

学生会提供志愿服务指导是志愿服务是青年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平台,是使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求大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性事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正是大学生锻炼意志、培养品格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组织和领导青年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觉察民意,从而不断强化和升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会为提供更全面优质的志愿指导服务,着力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服务。结合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组建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志愿者认证等工作,由团委负责日常管理与指导。要通过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服务管理,使志愿服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要以规范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为重点,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要结合志愿服务需求确定志愿者的招募标准和培训要求,结合学校志愿服务实际,采取面向团体与面向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进行志愿者骨干队伍的集中系统培训;围绕志愿者基本技能,开展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通用教育培训;针对有一定业务要求的支援服务项目,进行志愿者岗前培训。

最后,加快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强组织保障与经费支持。学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形成较为稳定的组织保障机制。设立学生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保障。要加强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要高度重视志愿者的安全保障,出台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为志愿者提供法律支持,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和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相适应,与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还要注重典型宣传与氛围营造。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优秀志愿服务个人和组织进行广泛宣传。要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精神品质塑造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五)大学生维权服务

学生会维权服务是以“为同学服务,维护同学权益”为宗旨,维权领域包括维护好学生的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使用权;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权;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和助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就业权、监督权;申诉、起诉权等高校大学生合法权益。

大学生维权服务旨在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维权意识。积极探索我校大学生合法权益及其保障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学生维权领域。将同学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休闲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向学生会相关部门反映,并将解决情况及时反馈。以传统结合网络的工作思路积极开辟维权新途径,深入服务广大同学。把维权工作深入到各个学院,进而推广深入到广大同学之中,统筹各方维权工作,积极投入学生维权工作,携手共建和谐校园.(六)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学生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职业规划课程指导,社团引导及专业教师指导,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中,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

目前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要集中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信息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手续的办理上,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此,学生会就业指导服务正在逐步将工作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全体在校学生,努力做到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以提高大学牛的就业能力。而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蕈点就是切实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七)提供学生干部培训服务

提供学生干部培训服务旨在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会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青年后备人才,学生会提供学生干部培训指导,提高学生干部:

(1)政治思想素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学生干部要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意培养自己的事业心,自觉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增强责任意识,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积极工作。(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不仅只表现在学科的学习成绩方面,还应包括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干部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从而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能力素质:学生干部要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应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能力素质①交往能力:②分析、判断能力:③决策能力:④组织能力:⑤创新能力:

(5)集体素质:学生干部个体的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体素质不平衡,就会导致群体领导层的内耗。对于中职学生群体的干部来说,合理的集体素质构成应该具有互补性。它要求各位学生干部在性格、气质、能力上彼此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并互相尊重,注意满足对方的需要。这种心理上及能力上的互补有利于学生干部集体的团结,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合力。

二.自我服务的意义

学生会的根本职能就是为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发挥好学生会的自我服务职能对高校贯彻党的精神、在大学生领域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对学生的精神塑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一.自我服务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1.自我服务是指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在服务自身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者之间在实践中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都指向共同的目的,即都立足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从广义上来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是一种自我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自我引领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服务使当代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达到对自身更加标准化、优秀化的目的,完成自我教化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坚持服务与自我服务相结合是新时期高校开展学生组织活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此,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理解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涵,充分认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积极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途径,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2.自我服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内在需求,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脱离父母家庭的羁绊以及高校宽松的学习环境客观上又为青年大学生走向人格独立创造了客观条件。因此,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开展自我服务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怀有远大理想,充满活力富有激情,知识面广,思想觉悟高,渴望成长成才成功 而大学生由青涩走向成熟,成为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对社会有贡献的专门人才,就要学会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服务他人与自我服务相结合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3.自我服务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青年社会化的规律。现代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生活上还依赖家庭,思想上还不成熟,人格上还尚未独立大学生必须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形式,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以便毕业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可以说,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加快自己社会化进程,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大学生思想上走向成熟,人格上走向独立,生活上走向自立的有效途径。4.自我服务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行和取得成效的根据。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既不是起因于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是通过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实践的产物。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一方面具有主观能动性,对客体具有认识分析选择的能力。客体对主体有没有影响,产生多大影响不是取决于客体因素,而是取决于主体多大程度上接受客体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分析选择消化吸收,并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的过程。自我服务体现了实践主体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良好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实践主体生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学生组织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消除或抵制环境(这里是指广义的环境)对教育客体影响的自发性盲目性和负面性,引导教育客体积极主动地接受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他人乃至自身。可以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符合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自我服务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才兼备”,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人才培养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等诸方面。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大学生不但要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参加学生组织,在组织内进行相关的自我能力的提高,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集散地”,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强势阵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大部分,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核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保证和动力保障。在高校,大学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对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我们不但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它、重视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大学生思想道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一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三是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四是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根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核心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环节。三.以创新精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当代大学工作章程中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去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只有改革,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要将党和国家的要求与时代特点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状况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工作的创新,工作内容的创新,工作人群和工作权力机制的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自我进行教育服务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应该遵循的根本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因此高校开展学生工作作为体现一个学校综合实力、思想教化程度高低的突出表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服务的对象,也是服务性活动的主体。大学生既是自身服务的主体,也是服务于他人的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能发挥其自身服务的作用,也能增强其受服务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求知成才需求。求知成才,是大学生的根本需求,是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围绕如何有利于促进大学求知成才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是学生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大学生正当的个性需求。求知成才,是大学生共同的根本需要。大学生不但有共同需求,也有个性需求。我们不但要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要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正当个性需要。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和培养大学生的个性。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丰富内容。其中思想教育是基础,政治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却的重要内容。思想教育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方法论;政治教育在于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法制与道德教育在于提高学生对法律与道德等社会规则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而心理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且要使体系中的诸多内容有机结合、互相协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要注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及时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新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以保持开放的品质和充满活力。

篇7:超越自我 无限可能

——公司“学习月”活动感悟

为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实践东恒文化。在此次“学习月”活动中积极参加了公司开展的军事训练、军事拓展训练、公司文化的培训学习、《员工手册》学习、《职务说明书》学习、学唱《XX之歌》、观看《XX的故事》等等。在每一个学习培训中,我都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体会,也给了我实践能力、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契机。

一、在公司开展的军事训练中,我们都严格遵守教官的口令,把自己与整体融为一体,不给队友添加麻烦,最终与优越的成绩获得了圆满的结束,从心底理解了“众人添柴火焰旺”的真正含义。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肢体训练,也许一个人去完成很简单,但是一个团队完成同样的动作,达到协调统一,这就需要较强的团队意识,我们都要有一个共识,使自己融入到团队中,严格要求自己,完全信任队友,最终达到协调统一。这也深刻的给了我一个诠释: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之后的几天拓展训练中,更完整的展现个人风采、团队力量。刚组织团队的时候,各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队友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协商,组织了团队队名、队号、队歌、队形、队旗的创作。在队旗创作的时候,我运用了自己的岗位知识,进行了队徽的设计。在队友们共同努力下,最终我们以一个洋气的队名,一句响亮的队号,一首精彩的队歌,一个威武的队形,一面耀眼的队旗迎接领导的检阅,这无一不在诠释着:一个拥有团队凝聚力的团队是多么的强大。

在团队进行拓展训练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项目是“高空单杠”,只有简单的几根可以攀附的细钢筋,需要攀上十几米的高空,站立在一个直径只有十多公分的圆盘上跳起并抓到一米开外的单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在猜测着,到底有没有生命危险?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在队友们的鼓舞下,我才有勇气一步步的攀上去,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抓到了,但是这个项目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不要轻言放弃,遇到困难总有解决的方法,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同舟共济,合理运用团队的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能轻易的将我们打倒,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的是不怕苦、不怕失败的队友,有了今天的不气馁、不放弃,我们东恒这个大团队明天才能更加辉煌。

二、公司文化培训学习的时候,我做为一个学员,又做为一个摄影师。在各个领导的虚心讲解、教导下,我深有感触:郭老师给我们所讲的《公司文化建设与领导艺术》,给我们阐述了公司现状,学习怎样实践东恒文化,把东恒文化带到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怎样鼓起互助的风,协助其他同事做好工作;林总给我们讲课的题目是《亮出我们的精神》,让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解我们东恒的企业精神,从他给我们的一句话“一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精神”和其它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含义,深入人心的阐述着一个企业精神的重要性;公司常务副总兼食品公司总经理雷建昆给我们培训的《摆正心态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深深的告诉了我们摆正心态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拥有今天的工作就要摆正心态、不去抱怨,融入团队,共同成就一番单靠个人不能完成的事业;公司常务副总李祥给我们所讲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更直接的告诉我们:人不能一辈子停留在一个点上,我们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的改进、持续提升,才能有新的成就,才能让自己爬得更高,走得更远,得到更多。在培训期间我拍摄了一些照片,更好的传达给公司没有参加培训的员工进一步学习、实践东恒文化,真正走进工作中来,为我们共同的企业创造出一片灿烂的前景。

三、在《员工手册》学习中,感受到公司的发展需要遵循“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每项规章制度,做到“严谨务实、负责到底、日清日结、日新日高”的工作作风;在《职务说明书》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端正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生产经营发展特征,拟定公司产品手册、文化手册、员工手册等宣传资料的设计方案,并经报批后开展设计、制作工作,认真完成每一项领导分配的工作及协助各子公司、中心完成各类产品包装、宣传资料等设计工作;在学唱《XX之歌》后,在脍炙人口的旋律当中,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公司的文化及精神、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观看《东恒的故事》中,更深一层的理解了东恒集团的发展历程,从中看到了公司管理阶层的艰辛及公司对“公司发展、员工幸福、成就事业、回报社会”的努力开拓精神,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准确的发展方向及逐渐壮大的市场空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通过“学习月”各项活动的开展,我看到了我们东恒每一个人之间的距

离不再那么的远,不论是领导跟领导、员工跟员工、还是领导跟员工之间都拉近了许多距离,我们的团队之间更加的融洽,相信我们东恒的明天更灿烂。亲临感受了这些,我也深刻的了解了自己在工作岗位的缺点及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在组织宣传栏方案的时候,没有更努力的去查阅资料和收集资料,经常抱有一点依托领导的思想,学习心理不够强;在工作中也有一些怠慢,没能及时的做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改掉这些坏习惯,努力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规划。

篇8: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可能自我

关键词:可能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如何培养健康、成功的大学生是现今许多人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呈现不容乐观的趋势下, 探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 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 其中可能自我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心理学对该领域的探索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最早提出可能自我概念的Markus等学者认为:可能自我对个体心理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希望、恐惧、目标、威胁的认知成分, 可以指导未来行为, 并为个体的行为、改变、发展提供动力。同时, 可能自我也为个体当前的自我概念提供了评价解释背景[1]。一个人的自我认可程度越高, 其心理将越健康。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出发对可能自我的概念、功能、结构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 旨在较为全面地展示可能自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 可能自我的概念、结构

可能自我是动态自我概念系统中指向未来的部分, 是个体关于自己现在和未来潜在能力的认知表征, 即自我概念中的未来定向成分, 换言之, 是指人们认为自己将来喜欢成为什么或害怕成为什么的自我。它是希望、恐惧、目标、威胁的认知成分, 可以在认知上形成和指导我们当前的行为, 并在情感上激发我们去追求某种渴望的状态或未来目标[2]。

纵向而言, 可能自我包括了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Markus认为个体可以在根据过去自我表征来形成现在自我后, 借此来想象个体的未来自我。对过去自我的表征主要基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这使得其不仅具有个体性 (独特性) , 同时还有社会性:知识和经验不仅受个体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还有个体直接的社会经验和大众媒体所提供的榜样、偶像、符号的影响。因此, 可能自我不是幻想, 更不是空想, 这些表征对个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在当前与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尽管可能自我指向未来, 但就时间的跨度上来讲, 可能自我更接近于现在自我。横向而言, 可能自我包括希望自我 (hoped-for self) 、预期自我 (expected self) 和害怕自我 (feared self) 。希望自我是人们希望得到并努力追求的自我形象;预期自我是个体人为自己将来可以实现的自我形象;害怕自我是人们不想要的并试图避免的自我形象。

2 可能自我与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对可能自我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 作为一种心理资源, 可能自我为当前自我提供了评价与解释背景、保护和认同当前自我, 在情感层面起到提高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同时, 可能自我也会随着个体对目标达成可能性的评价及参照他人在类似情况下的达成情况而发生变化, 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3]。这就为我们探究可能自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可能性。而可能自我的可测量性也为我们进一步应用可能自我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操作性。

可能自我的形成受个体自动评价过程的影响。有些体验会使个体感到满足、愉快, 形成希望自我;有些体验则相反, 会使个体感到失望与不愉快, 甚至恐惧, 形成害怕自我。满足、愉快的体验会使我们寻求保持与再现, 而失望、不愉快甚至恐惧的体验则会使我们尽力回避。积极的可能自我更多的与正性情绪有关, 消极的可能自我则更多的与负性情绪有关。可能自我的极性决定了心理健康的极性与趋向。当经验与希望自我发生冲突时, 个体就会感到受威胁而产生焦虑, 继而运用压抑、拒绝、替代、歪曲、否认等一系列防御机制来应对。如果防御成功, 则不会出现适应障碍, 而一旦失败, 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积极的可能自我有助于减少焦虑, 保持心理健康。因此,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积极的可能自我的选择, 是发掘学生潜力, 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通过启发和训练学生想象自己积极的可能自我形象, 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自我效能感,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可能自我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也很有指导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恐惧自我源于消极归因;希望自我源于积极归因;而预期自我源于消极归因与积极归因的整合, 即恐惧自我与希望自我的交迭。消极的个体拥有更多消极的可能自我, 易采取回避等消极方式处理问题;积极归因的个体拥有更多积极的自我想象, 能有效调节消极状态并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问题处理方式。通过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和情感表达等方式, 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明确想要的可能自我以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解决问题的动机[4]。

可能自我对于心理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心理健康是否也能影响可能自我, 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可能自我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引导可能自我以便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与针对性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研究表明, 健康心理也会促进积极可能自我的形成与发展。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所伴随的消极情绪体验往往会导致个体对自我的否定, 从而让消极的可能自我占据主导, 而在消极可能自我的主导下, 又会进一步使个体对社会及环境作出相应的消极反应。这种消极反应又会加剧消极的情绪和否定的可能自我, 如此循环往复地影响心理健康与可能自我。

3 高职学生可能自我现实性特征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究心理健康对可能自我的影响, 我们通过自编的《可能自我现实性问卷》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我校500名高职学生的可能自我现实性特征以及自尊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校学生的可能自我现实性发展良好,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学生希望自我现实性和害怕自我现实性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 并且可能自我可控性、可能自我情绪性、希望自我清晰性、希望自我情绪性、害怕自我可控性, 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可能自我现实性、可能自我监控性、可能自我可控性、害怕自我现实性、害怕自我清晰性、害怕自我监控性、害怕自我可能性、害怕自我可控性、希望自我监控性, 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可能自我情绪性、希望自我情绪性、害怕自我情绪性、可能自我现实性、可能自我可控性、可能自我可能性、可能自我监控性、希望自我现实性、希望自我可控性、希望自我可能性、希望自我监控性、希望自我清晰性、害怕自我现实性、害怕自我可控性、害怕自我监控性上, 高低自尊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低自尊水平的学生显著低于高自尊水平的学生。

结合自尊水平和焦虑、抑郁的密切相关, 低自尊是焦虑、抑郁的重要表现和原因之一, 低自尊往往会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等的研究结论可知, 焦虑、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影响自尊水平进而影响可能自我的情绪性。不健康的心理会引发消极的可能自我的“崛起”而“压抑”积极可能自我的发展。我们的研究同时还表明, 在可能自我发展的平衡性方面, 高低自尊水平的学生同样存在显著差异。高自尊水平的学生其可能自我较之低自尊水平的学生的可能自我, 前者发展的平衡性更好。可能自我发展的平衡性越好, 其动机作用就会越强。不健康的心理通过影响自尊水平影响可能自我发展的平衡性, 从而对可能自我的动机作用造成影响。

对于可能自我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当前的研究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但是冰山一角的研究结论让我们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与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可能自我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而心理健康与否又会影响可能自我。这种双向关系客观上就决定了积极可能自我的培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直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固然重要, 但同时, 我们也不可忽视地要加强对学生积极可能自我的培养,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平衡的可能自我, 以便学生在应对各种问题时能够自动、自发地调适自己。S

参考文献

[1]郭本禹, 修巧艳.马库斯的自我社会认知论[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3 (1) :2.

[2]Markus H, Nurius P.Possible Selves[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6:954-969.

[3]谭永风, 陈国鹏.可能自我的动态发展及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10, 33 (5) :1191-1193.

上一篇:铁杵磨针文言文阅读答案下一篇:镇商会会员代表大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