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风险

2024-05-24

可能的风险(精选九篇)

可能的风险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一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先进、资本雄厚的国外企业不断涌入我国经济市场,且民营企业也不断壮大,种种因素加剧了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求生存,一大批国有企业纷纷通过并购与资产重组等渠道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希望以此来巩固原有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化危机为转机。以海尔集团为例,它是我国成功并购重组的典型,从一个亏损147 万元濒临倒闭处境的小厂,通过兼并的方式循序渐进成为走向海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家电产业界巨头。然而,重组改制存有一定的风险,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重组改制后实现盈利增效,完成自身蜕变。在20 世纪90 年代,亏损达2 000 多万元的渡口钢铁厂被我国攀枝花钢铁公司兼并,采取诸多措施后渡口钢铁厂的效益仍没有起色,亏损局面无法挽回,不得不全面停产以降低损失,为此攀枝花钢铁厂也受到拖累,承担了更重的经济负担。类似攀枝花钢铁厂这种并购重组失败的案例随处可见。这些失败案例为我们敲响了企业理性并购重组的警钟。因此,并购重组应该是国有企业经过深思熟虑后而进行的谨慎选择。国有企业应不盲目不盲从地加入重组改制的浪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方案,规避企业并购资产重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国家对企业对员工负责。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无论是出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诉求抑或是巩固原有市场份额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购重组都源自于自身发展的利益需要、是企业增强实力不二选择。国有企业在重组改制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风险。

1.国家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具有强制性约束力,企业行为必须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进行。在涉及到战略资源、电力、铁路等涉及到人民生活及国家稳定的行业,国家政策的影响举足轻重。只有在不触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资源的竞争、整合,才能提高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机率。在近些年的企业发展中,由于政策的变动调整而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国有企业应多角度多方面对重组改制进行评估。

2.法律风险

企业的并购重组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要求,无论是事前评估准备还是并购协议签署履行责任都需依法进行。不规范的并购流程一方面会导致并购企业承担目标企业潜在的债务负担,使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会降低企业并购协议的法律效应,致使企业出现合同失效、法律纠纷不断的情况。同时,应防止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出现法律漏洞让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导致国有资金外流。

3.战略风险

企业战略具有统筹全局指明企业发展方向的作用。战略的设定,涉及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只有在正确战略的引导下,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壮大。不盲目并购、认清并购真实动机是企业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战略的重要性在企业拓展新领域时更为突显。由于要在新涉及的行业站稳脚跟,因此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如果所制定的战略不能使企业利润得到增长,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使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4.资金风险

企业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无论是交易前期的筹划工作、评估工作,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价格以及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后续生产的投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都需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财务状况、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可能投入的资金进行预算评估,防止在后续并购重组后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难以为继的情况,充分考虑到企业并购重组后可能遇到的资金风险。

5.管理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种通过资产形态的转化而实现产权转让并以控制目标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1]。在企业并购重组完成后,由于缺乏战略眼光对重组后整合工作认识不足而致使企业并购重组成效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成果的案例极为普遍。并购企业需要加快对目标企业管理工作的接管,使目标企业在产业模式、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及时融入并购企业。否则,会导致二者不能协调发展,阻碍并购企业发展势头,甚至出现并购企业利润下滑的局面。

6.文化风险

双方的共同目标以及价值观都是由文化协同来决定的[2]。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地域,企业规模,行业特点,领导者的个人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必然存有差异。并购企业应提防因文化冲突导致企业之间无法沟通信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甚至发生企业离职潮,加大并购企业整合难度的情况。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国有企业在并购重组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规避并购重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国有企业必须从多角度、多领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管理,这将大大提高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率。

1.政策风险控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政府都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长期发展目标等方面综合分析,调整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工作重心,依据实际情况发布经济政策。虽然单独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改革无法影响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但是国有企业也不应忽略国家政策的重要性。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增强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并在国家政策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并购重组工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紧随国家政策,利用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参与到国家所支持鼓励的行业中,对于国家提高准入门槛甚至是限制的行业,应及时避开雷区。

2.法律风险控制

法律因素关系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败,国有企业应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国有企业应对被收购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尤其是涉及到有无外债,应收账款能否追回等具体情况,防止在未经调查前轻易的签订合约协议。同时,国有企业应聘请法律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为企业并购建言献策。一则,专业律师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非常熟悉,可以防止企业重组并购中触及法律;再则,专业律师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可以指导国有企业人员如何与地方各部门单位协调,使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手续齐全,有效推进企业并购重组进程。

3.战略风险控制

并购重组行为要基于正确的战略,不能盲目并购,自身能力要和并购重组行为相匹配,要实现核心优势互补、产业链协同[3]。被并购的企业必须符合并购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并与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才具有被并购的价值。例如目标企业是否有被收购的价值,企业之间的资源是否存在互补性,并购完成后对于自身的利润增长、行业影响力、技术研发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生产能力等方面有何影响。只有在合理可行的战略方案引导下,企业并购才会减少阻碍,顺利进行。

4.资金风险控制

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充分计算初始并购成本以及启动运营成本,有利于企业将资金风险控制在可操控的范围内。一旦确定目标企业,就应派企业并购工作相关员工及时了解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尽快对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实际亏盈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制作出相对应的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分析材料。由于并购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围绕并购活动的各种费用的存在,仅仅由并购双方独立完成并购并不是最有效的,有时甚至是不能[4]。因此需要借助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如评估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多种中介机构对其资产进行评估。

5.管理风险控制

很多案例表明,许多企业在并购协议签署后放松了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忽略了企业并购后管理风险的存在,导致并购效果不佳,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甚至亏损。国有企业需要了解目标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根据自身需要及市场需求进行优化,对于不合理的机构设置、奖励机制应及时协调,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在为使企业多元化经营而并购与自身不相关行业的企业时,则更应了解目标企业的管理办法,避免仅根据自身经验而忽视实际情况来进行的管理改革。

6.文化风险控制

企业文化冲突是国有企业在并购重组后可能出现的难题。缩小新旧企业的文化差异并不断使两种文化进行融合,是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都要面对的课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及时与目标企业员工进行沟通了解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调派国有企业文化中心的管理人员对目标企业传达企业文化,利用培训、拓展等方式输入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企业并购并不是协议签订就大事告成,而是双方企业不断博弈的复杂过程。无论是并购前期的准备工作、并购中谈判评估工作还是后期整合资源的工作都将关系到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防范于未然,事先制定严密的风险控制方案,人为进行干预预防可以有效的提高并购重组的成功率。

四、结论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仅是企业行为,还关系到国家资金、国家资源。并购重组之路并不平坦,潜在的风险会随时影响并购重组工作的进程,甚至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更有并购重组失败后拖垮原有并购企业的案例。因此,了解潜在的风险,设置干预方案是控制并购重组风险的可行措施。并且,只有在各个环节严密把关、降低风险,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目标,壮大企业实力。

摘要: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确保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稳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完善、法律政策更为规范,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在市场中竞争博弈,都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已获得全世界范围内各国企业的广泛认可和应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重组并购的失败案例不在少数,企业的重组并购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从国有企业的地位及企业并购的必要性出发,初步探讨国企并购重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风险,建议

参考文献

[1]常建坤,李时椿.对企业并购重组风险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问题,2005,(11):34.

[2]王迪,赵冰.关于企业并购重组风险及其防范探讨[J].商业经济,2014(6):69.

[3]白葛玉.企业并购重组应该关注哪些环节[J].中国总会计师,2011,(8):142.

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篇2

1)功能无限蔓延;

2)需求镀金或开发人员镀金;

3)质量不定

4)计划过于乐观

5)设计欠佳

6)银弹综合症

7)研发导向开发

8)人员薄弱

9)来自上级对项目需求的干预

2.进度计划风险完整列表

2.1 计划编制风险

1)计划、资源和产品定义全凭决策组或上层领导口头指令,并且不完全一致;

2)计划是优化的,是“最佳状态”;

3)计划忽略了必要的任务;

4)计划基于使用特定的小组成员,而那个小组成员其实指望不上。

5)在限定的时间内无法建成已定规模大小的产品;

6)产品规模比估计的要大一些;

7)工作量大于估算数;

8)进度已经拖延的项目在重新评估时过于优化或忽视项目历史;

9)过度的进度压力造成生产率下降;

10)目标日期提前,但没有相应地调整产品范围或可用资源;

11)一个任务的延迟导致相关任务的连锁反应;

12)涉足不熟悉的产品领域,花费在设计和实现上的时间比预期的要多。

2.2 组织和管理

1)项目缺乏一个有凝聚力的最高领导人;

2)由于前期乏力,项目长时间被搁置;

3)解雇和削减开支导致项目小组能力下降;

4)仅由管理层或市场人员进行技术决策,导致计划进度延长;

5)低效的项目组结构降低生产率;

6)管理层审查/决策的周期比预期时间长;

7)预算削减打乱项目计划;

8)管理层做出了打击项目组织积极性的决定;

9)非技术的第三方的工作比预期延长(如审批,采购等);

10)计划性太差,无法适应期望的开发速度;

11)项目计划由于压力而放弃,导致开发混乱、低效;

12)管理层强调英雄主义,而忽视客观确切的状态报告,这会降低发现和改正问题的能力。

2.3 开发环境

1)设施没有及时到位;

2)设施到位,但不配套;

3)设施拥挤、杂乱或者破损;

4)开发工具未能及时到位;

5)开发工具不如期望那样有效,开发人员需要时间创建工作环境或切换新的工

具;

6)开发工具的选择不是基于技术需求,不能提供计划要求的性能;

7)新开发工具的学习期比预期的长,内容繁多。

2.4 最终用户

1)最终用户坚持新的需求;

2)最终用户对于最后交付的产品不满意,要求重新设计和重做;

3)最终用户不买进项目产品,无法提供后续支持;

4)最终用户的意见未被采纳,造成产品最终无法满足用户期望,而必须重做。

2.5 决策组

1)决策组坚持新的需求;

2)决策组对规划、原型和规格的审核/决策周期比预期长;

3)决策组没有或不能参与规划、原型和规格阶段的审核,导致需求不稳定和耗时的重复;

4)决策组答复的时间比预期长(如回答需求中需澄清的问题);

5)决策组坚持技术决策而导致进度计划延长;

6)决策组对开发进度管理过细,导致实际进展变慢;

7)决策组提供的组件无法与开发的产品匹配,导致额外的设计和集成工作;

8)决策组提供的组件质量欠佳,导致额外的测试、设计和集成工作,以及额外的决策组关系管理工作;

9)决策组要求的支持工具和环境不兼容、性能差或者功能不完善,导致生产率降

低;

10)决策组不接受交付的软件,尽管它满足了所有的规格;

11)决策组期望的开发速度是开发人员无法达到的。

2.6 承包商

1)承包商没有按承诺交付组件;

2)承包商递交的组件质量低下无法接收,必须花时间改进质量;

3)承包商没有买进项目开发需要的工具,进而无法提供需要的性能水平。

2.7 需求

1)需求已经成为项目基准,但变化还在继续;

2)需求定义欠佳,而进一步的定义会扩展项目范畴;

3)添加额外的需求;

4)产品定义含混的部分比预期需要更多的时间。

2.8 产品

1)错误发生率高的模块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

2)校正质量低下不可接受的产品,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

3)在一个或多个新兴领域推广计算机技术使得计划进度的延长不可预期;

4)由于软件功能的错误,需要重新设计和实现;

5)开发额外不需要的功能(镀金)延长了计划进度;

6)要满足产品规格与速度要求,需比预期更多时间,包括重新设计和实现的时间;

7)严格要求与现有系统兼容,需要进行比预期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

8)要求与其他系统、复杂系统或不受本项目控制的系统相连,导致无法预料的设

计、实现和测试工作。

9)要求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运行将花费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10)在不熟悉或未经检验的软(硬)件环境中运行产生未预料的问题;

11)开发一种对组织全新的模块将比预期花费更长的时间;

12)依赖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将延长计划进度。

2.9 外部环境

1)产品依赖政府规章,而规章的改变将是不可预期的;

2)产品依赖草拟中的技术标准,而最后的标准将是不可预期的。

2.10 人员

1)招聘人员所花时间比预期的长;

2)作为先决条件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如培训、其它项目);

3)开发人员和管理层之间关系不佳导致决策缓慢,影响全局;

4)项目组成员没有全身心投入项目,进而无法达到需要的产品性能水平;

5)缺乏激励措施,士气低下,降低了生产能力;

6)缺乏必要的规范,增加了工作失误与重复工作;

7)某些人需要更多时间适应不熟悉的软件工具和环境、硬件环境、编程语言;

8)项目结束前,合同制人员离开团队,或雇员辞职;

9)项目后期加入新的开发人员,额外的培训和沟通降低现有成员的效率;

10)项目组成员不能有效地一起工作;

11)由于项目组成员间的冲突,导致沟通不畅、设计欠佳、接口错误和额外的重复工作;

12)有问题的成员没有调离项目组,损害了项目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13)项目的最佳人选未加入项目组;

14)项目的最佳人选已加入项目组,但因其他原因未能合理使用;

15)没有找到项目急需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人;

16)关键人物只能兼职参与;

17)项目人员不足;

18)任务的分配与人员技能不匹配;

19)人员工作的进展比预期的慢;

20)项目管理人员怠工导致计划和进度失效;

21)技术人员怠工导致工作遗漏或质量低下,工作需要重做。

2.11 设计与实现

1)设计过于简单,无法确定主要事件,并导致重新设计和实现;

2)设计过于复杂,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影响实现效率;

3)设计质量低下,导致重复设计和实现

4)使用不熟悉的方法,导致额外的培训时间,并重犯前期使用这种方法时导致的错误;

5)产品采用低级语言来实施,导致生产率比预期的低;

6)一些必要的功能无法使用现有的代码和库实现,开发人员必须使用新库或自选

开发所要的功能;

7)代码和库质量低下,导致需要额外的测试、错误修正或重做;

8)过高估计了增强型工具对计划进度的节省量;

9)分别开发的模块无法有效集成,需要重新设计或重做。

2.12 过程

1)大量的纸面工作导致进程比预期的慢;

2)进程跟踪不准确,导致无法预知项目是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

3)前期的质量保证行为不真实,导致后期的重复工作;

4)质量跟踪不准确,导致无法得知影响进度的质量问题;

5)太不正规,导致沟通不足,质量问题和工作重做;

6)过于正规,导致过多耗时无用的工作;

7)向管理层撰写进度报告占用的开发人员的时间比预期的多;

8)风险管理粗心,导致没有发现重大的项目风险;

该预防可能带来的哪些风险 篇3

国内房价迟早会有一次较大的调整,而且调整已近在眼前。然而,考验政府“调控艺术”的是,住房货币化以来,我国还没有经历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房价回调周期,那么应如何预防房价下降带来的风险?

很显然,一线城市住房投资造就无数财富神话终于到了曲终人散之时,获利空间开始消失,对于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无疑是一个极大利空。因此,在房价回调周期,商业银行应高度警惕投资者的断供风险。

较之于获利空间趋窄,投资者更大的风险在于越来越难以套现。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形成不可逆转的回调趋势后,成交量更加难以反弹,很有可能会有大量投资者被套。即使房价下跌幅度不大,仍有一定的套利空间,但是成交量的萎缩却使许多投资者难以套现。比如,在2008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价的短暂回调中,在深圳等地就出现了不少断供的个案。

中投证券分析师李少明认为,当前房价短期普跌已成趋势,小幅降价只会使短期看跌预期进一步强化,成交量进一步萎缩。而大幅降价则会削弱甚至逆转短期看跌预期,吸引购房者入市,刺激成交量回升。与回款压力加大、资金链条紧绷的开发商相比,二手房业主尽管不急于出售,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盘跳水降价促销,唯开发商马首是瞻的二手房业主也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曾经亢奋的、空前一致的房价上涨预期中,许多投资者并非利用自有资金,而是通过银行信贷杠杆甚至借民间高利贷入市,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如今,调控政策对曾经自我膨胀、泡沫化的住房“投资属性”釜底抽薪,实质性降价的来临使投资者眼里房价只涨不跌、投资炒房一本万利的认知开始动摇。在入市时就怀着“赌一把”心态的投资者很可能会同样选择非理性方式退市,断供现象从而会死灰复燃。

此外,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迅猛上涨势头也引发业界担忧。尽管从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入城的角度看,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如果过热的投资性需求充斥楼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必会重蹈一线城市覆辙积攒大量泡沫,透支楼市未来的发展能力。

当前,投资性需求以及房企的开发重点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加速转移,为避免投机性泡沫过多而积重难返,地方政府也应未雨绸缪,通过限购培育居民理性的消费观念,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但是,在住建部出台新增限购城市建议标准以后,出于房地产开发带动投资的考虑以及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许多地方政府推进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出现了以限价等手段规避限购、博弈调控政策的情况。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当前小企业盈利空间趋窄、部分产业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势必还会形成投资洼地,吸引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向这里聚集,对这些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结构也不利。

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周期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作为一项生活必需品,住房应按其使用价值定价,但是,一旦被赋予了投资功能,尤其是当掌握市场话语权、定价权的利益群体力量过大时,住房就会成为不折不扣只涨不跌的商品。而且与股票、黄金不同的是,住房既是一项实物资产,又有无数的潜在刚性需求作为支撑,就具备了更多只涨不跌的理由。

过去几年火爆的住房投资氛围中,既有开发商不断推出天价房赚取暴利,又有投资者兴风作浪制造套利空间,更有中介人员推波助澜扭曲市场信息,背后还有一批专家在舆论上造势。投资性阵营过为庞大,导致一线城市房价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每次调控都会引来房价报复性上涨。

手术室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 篇4

关键词:手术室,火灾,预防,处理

既往手术中使用乙醚的那个时代, 人们对手术室发生火灾的认识及防范显得有些肤浅。当今各级洁净手术部的建立, 使手术室内的火灾反而更加常见及危险。这是因为现在手术室内由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设备更加齐全, 种类更加繁多。也使手术室有更多的易燃材料, 更多的点火源, 以及各专科手术在麻醉中使用开放式供氧。据ECRI评估, 美国每年发生的手术室内火灾例数达500~600起。就目前报道的数据, 手术室65%的火灾发生在头、颈部、上胸部的手术中。其中大多数火灾自然熄灭并且没有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然而, 也有许多患者严重烧伤, 以及少数患者死亡的报道。我国有关手术室发生火灾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提升对手术室火灾的高度重视关乎患者的医疗安全, 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手术室的火灾与其他火灾一样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即热源、助燃剂、燃料。在手术室中, 最常见的是电刀, 大约将近70%的点火事件与之有关。其他常见的热源包括激光、光传导纤维、电凝等。手术室内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燃料, 包括塑料或纸质的洞巾, 患者头发, 挥发性消毒液, 甚至是肠道内气体。助燃剂通常是氧气, 现在应用的氧化亚氮的助燃效果与氧气几乎相同。

显然, 预防火灾的最佳方案是隔离火灾形成的三个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降低氧浓度, 避免使用氧化亚氮并且消除残余体表的挥发性可燃液体。但问题在于, 在手术室内没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灾的三个组成部分。外科医师通常掌握着点火源, 护士们掌握着燃料, 而麻醉医师控制着氧气。虽然, 现今的手术室内都配备有喷淋系统, 当手术室处在层流净化工作状态时, 能够带走部分烟尘也带走部分热量, 因此, 几乎很少的手术室内火灾可以产生能激发喷淋系统的热量。火灾的危害主要在于烟雾和氧化产生的毒性物质包括一氧化碳, 氨气, 氰化物等。一旦火灾不能很快熄灭, 烟雾很快的弥漫整个手术室导致手术室内人员的窒息。

防范手术室内火灾的最好方法是早做准备。确定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确实存在这种因素, 手术团队应当讨论如何预防火灾, 以及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应对。关于患者安全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应当涉及到那些明确的火灾风险。

手术室内火灾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发生在患者体内的火灾和发生在患者体表的火灾。患者体内的火灾包括支气管树内的火灾, 行开放式心脏手术或胸廓手术时的胸腔内火灾以及腹腔内火灾。患者体表的火灾包括点着的铺巾, 凝胶垫, 患者毛发, 以及皮肤消毒液。最严重的术中火灾是激光或者电凝在富氧条件下引起的气道内火灾。如果气管插管内高浓度的氧或者氧/氧化亚氮混合气体被点燃, 会产生“吹灯”效应以至于大量的碎屑积聚在肺内。

最严重的术中火灾是激光或者电凝在富氧条件下引起的气道内火灾。激光束是非常集中的, 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在非常小的点范围内产生非常高的能量密度。手术室内长用的激光是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以及二氧化碳激光。PVC材料, 红橡胶材料, 以及硅树脂材料的气管导管在吸入氧浓度>27%的时候都是易燃的。下呼吸道的手术通常使用氦氖激光器。大多数情况下, 此类手术使用的是纤维支气管镜而激光纤维往往通过纤支镜的吸引通道进入。为了要保证吸入氧浓度低于30%, 患者必须要耐受90%~95%的血氧饱和度。即便如此, 纤支镜的塑料涂层也是可燃的, 可能会被激光烧灼产生的高温碎片点燃。其他的下呼吸道手术技术包括单纯使用硬质支气管镜而不适用气管内导管。同样, 这种技术使用的喷气通气方法是无法调节吸入氧浓度的。

气管切开也是一个很容易引发火灾的过程。有时, 外科医师会使用电刀去切开组织, 到达气管部位。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 使用普通手术刀和剪刀会安全许多。有些外科医师会要求降低吸入氧浓度, 但由于麻醉循环的关系吸入氧浓度的降低要花上好几分钟。此外, 许多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都是需要高氧治疗的患者, 他们很难耐受哪怕一点点吸入氧浓度的降低。国外已经有过一例使用电刀进行气管切开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报道。

另一例火灾案例发生在进行扁桃体切除的儿童中。麻醉人员使用70%的氧化亚氮与30%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无护层的气管导管进行通气。混合气体泄漏到气管导管周围, 当外科医师使用电刀的时候产生了火花点燃了气管导管引发了火灾。很明显, 如果吸入氧浓度低一点, 如果使用了加护层的气管导管, 或者气道使用生理盐水浸湿的脱脂棉密封的话, 这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在腹腔镜手术中, 氧化亚氮可以是一种氧化剂。因为肠内积气可能含有很高浓度的甲烷和氢气, 而氧化亚氮可以从血液弥散进入腹膜, 如果外科医师不小心烫破了肠壁, 电刀可能会点燃甲烷和氢气。Greilich报道过一例误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代替纯二氧化碳作为腹腔充气剂而导致术中火灾的案例。

国外有几例报道称干燥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会引起手术室内火灾。干燥的吸附剂是由一价的碱 (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 组成, 并且可以和七氟烷反应产生非常高的热量。在实验室研究中, Laster等发现七氟烷会持续产生超过200℃的高温, 虽然异氟烷和地氟烷产生的温度不会超高100℃并且降温很快。美国和英国均报道过很多例吸附罐火灾。现在国内许多医院使用的是氢氧化钙, 它不含有一价碱因此不会和吸入麻醉药产生高温, 也是消除了一定的火灾隐患。

在报道中, 大多数手术室内火灾是发生在头部和颈部手术中。这些火灾的共同特点是环境中氧浓度较高, 而75%的外科火灾都与高氧浓度有关。美国的麻醉患者安全基金会建议在这些手术中不要使用开放供氧。在外科医师使用电刀或者激光时, 使用低于30%的吸入氧浓度是安全的。当然, 最好是可以仅吸入空气, 空气可以通过麻醉机或者空氧混合机提供。如果一定要使用氧气, 麻醉医师要先使用空气, 然后慢慢增加氧含量并且保持吸入氧浓度低于30%。如果氧浓度超过了30%, 在手术医师使用电刀前要预留几分钟以便于排出氧气。患者身体周围的氧气必须以5~10 L/min的空气流量来稀释。

另外一种高风险的情况是手术医师使用的术野皮肤消毒液。相当一部分的医院仍在使用75%的酒精消毒。酒精可以强烈地燃烧, 特别是在富氧的条件下。

在急诊病例中或者是需要重复消毒的病例中, 使用酒精性消毒液更容易导致问题。在这些案例中, 消毒往往相对草率, 这样很容易导致消毒液在患者身边聚集成“小水塘”。手术区域通常很难很快地干燥, 并且“小水塘”会不断产生可强烈燃烧的酒精蒸汽。酒精燃烧的一大棘手问题是酒精性的火焰很难看见, 特别是在手术室中, 高亮度的无影灯会使酒精产生的火焰几乎看不见。这就会导致手术室内的人员可能意识不到高温的酒精火焰正在患者身上燃烧。

一旦手术室内火灾发生, 手术团队知道该如何应对是非常重要的。麻醉医师必须马上停止供氧, 必须立即把患者身上燃烧的铺巾扔到地上, 必须用灭菌水或生理盐水浇在燃烧部位。可以用灭火器将燃烧的铺巾扑灭, 特别推荐在手术室内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能的风险 篇5

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及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的可能性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1.审计目标不同,注册会计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标志基础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是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的审计

2.审计标准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而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的审计准则等进行的3.经费和收入来源不同,注会审计收入来源于审计客户,而政府审计是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4.取证权限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协助没有行政强制力,而政府审计审计机关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支持和协助相关工作,提供证明资料。具有强制性

“低风险,高回报”可能吗? 篇6

提到“低风险,高回报”,人们往往会想到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在对冲基金世界中,金融大鳄索罗斯和他所管理的量子(Quantum)基金堪称翘楚,但索罗斯的投资也不是把把皆赚,有时候亏损也是巨大的,例如1998年在俄罗斯的债务违约危机中赔了20亿美元,而在随后2000年的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中也经受了30亿美元巨额亏损!

在对冲基金业内,还有一家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远在量子基金之上,那就是桥水(Bridgewater)基金。自2009年以来,桥水稳坐对冲基金界的头把交椅,莫非它能做到“低风险,高回报”不成?

总部在美国康州的桥水基金成立于1975年,创始掌门人?Ray?Dalio远离媒体,低调无比。闷声发大财的桥水管理着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它的旗舰产品之一纯粹阿尔法(Pure?Alpha)基金一直受到投资界的广泛推崇。据EurekaHedge的数据显示,纯粹阿尔法在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间,豪取17次正收益,累计回报率高达1370%。纯粹阿尔法基金的回报不可谓不“高”,但与“高回报”相伴的是不是想象中的“低风险”呢?

首先,纯粹阿尔法也有亏损的时候,例如在1995年和2000年两年,分别亏损了5.71%和7.88%。其次,纯粹阿尔法在为投资人赢得回报的同时,也承担了不小的风险。纯粹阿尔法为取得超越市场指数7倍的收益,承担了与市场指数几乎同水平的风险。也就是说,纯粹阿尔法的“高回报”背后隐藏着“不低的风险”。

即使是最卓越的对冲基金为什么也无法完全做到“低风险,高回报”呢?究其根本,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杠杆的双刃剑效应。为了提高投资收益,对冲基金往往需要使用一定的杠杆,而伴随而来的必然是风险敞口的放大。二是对市场走势和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市场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投资大师们的看法也常常相左。系统性误判当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三是套利数学模型和现实世界存在的差距。尽管多个对冲基金成功地使用数学模型进行套利,但理论和现实的差异也会造成风险的产生。

由此可见,“低风险,高回报”美好愿景的不合理是在于它人为地分割了风险和收益这个共生连体婴。基于这一理念,嘉实基金在2012年12月推出了国内首创的定制账户服务,根据投资者的需求,量身定制完全个性化的投资策略,通过授权协议为每个投资者独立管理他们的基金账户,控制风险,优化收益。定制账户服务上线10个月以来,99%的账户都取得了正回报,典型账户的年化收益已达16.2%,而承担的风险不到股市的1?/2。

可能的风险 篇7

一、调查样本概况

山东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位于乳山市东南海滨, 地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环境优美。1992年开始开发,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区内规划控制面积65平方公里, 已建成2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商品房住宅面积1300多万平方米, 建成居民生活小区50多个, 常住人口达2万多人。商品住宅购买以异地客户为主, 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 金融机构共办理异地住房按揭贷款余额64亿元, 房地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2009年区内房地产业税收占当地财政总收入50%以上, 银滩旅游度假区房地产业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房地产行业风险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传导

当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房地产行业风险诱发和演变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传导主要通过“溢出效应”来实现。

(一) 集中度风险传递

集中度风险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根源。近十年来, 在房地产市场火爆、行业监管部门弱化和银行逐利性增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国内银行业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放了大量的贷款和融资, 导致房地产业金融集中度不断提高。据金融统计资料显示, 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1.01万亿元, 同比增长21%, 高于各项贷款增幅6.7个百分点。另据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显示,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已达到20%左右, 较10年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其中京、津、沪、穗、深、渝等一线城市贷款集中度高达29%, 东部沿海的比重高达50%。房地产金融集中度不断提高, 引发的行业泡沫越来越大,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持续的背景下这种行业风险极易演变为金融风险。

(二) 关联度风险传递

金融产品的关联度, 主要表现为多种融资渠道共同指向同一类基础资产, 由于基础资产价格发生变化, 而造成多个渠道共振或相互影响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山东100户房地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 86%的房地产企业存在多渠道融资情况, 融资结构除银行贷款外, 民间融资、股市融资、股权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理财融资等多渠道融资是目前房地产业的普遍选择。有资料显示, 2015年末全国房地产信托余额1.32万亿元, 占全部信托余额24.49%。据专家估算,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86%左右都与房地产市场相关, 而一年期以上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资金50%以上直接或间接投向了房地产。由此可见, 多元化渠道融资助推了房地产业的高杠杆化经营, 在房地产市场萧条和银行信贷政策约束的情况下, 房地产业资金链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极易因某环节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多米诺古牌效应染指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旅游度假区房地产行业风险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 调查样本近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特点

1. 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

乳山银滩度假区2002年开始开发, 2003年下半年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升温, 该区域的房地产开发很快进入了旺盛期, 由于开发商采取得力的市场营销措施和适合客户需求的小户型设计, 银滩的房地产价格很快上涨, 并且出现了轮番上涨的势头。据当地人民银行监测, 目前该度假区装潢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已达5000元/平方米, 其中精装商品住宅均价达6000元/平方米, 最高价格达7000元/平方米以上, 分别是2003年房地产价格启动时的4.16倍、5倍和5.8倍。

2. 商品住宅以小户型为主。

银滩独特的地理位置 (离乳山市区15公里, 较偏僻) 和良好的旅游度假资源决定了外地客户来此投资购房主要以夏季临时度假居住为主, 只要屋内生活设施齐全、装修精美, 不需要太大的面积。为此, 银滩的开发商设计和开发的商品住宅大都以7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 其中居内生活设施齐全的40~50平米的精装房最受青睐。据统计, 2008年以来, 银滩共销售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商品住宅房2.3万套, 占总销售套数的88%。另外, 小户型住宅商品房还因总房价低、普通中等收入工薪族能够接受等原因大受青睐。

3. 购房者以异地居多、资金来源以按揭贷款为主。

银滩良好的气候、清洁的空气和水质以及独有的大海资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异地购房者, 而异地购房者90%以上选择了小数额的银行按揭贷款购房。受金融危机影响, 银滩的房地产销售一度低迷, 各银行为竞争业务而降低贷款门槛, 为日后的泡沫破灭留下了风险隐患。截止调查日, 当地金融机构为异地客户在银滩购房办理的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64亿元, 占乳山全市金融机构住房按揭贷款的82.3%。

4. 异地购房者购房目的以度假和投资为主。

据当地金融机构反映, 来乳山银滩购房的异地客户购房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临时居住为主, 约占购房者的85%以上。这部分群体大都来自国内各大中城市、中级以上收入群体和部分离退休人员, 他们购房主要看中银滩的度假资源;另有少部分异地的中高收入群体进行投资增值, 约占购房者的10%左右。这部分投资者大都以长期投资为主, 很少进行短期炒卖。

5. 销售方式以预售和异地代理销售为主。

目前银滩的商品房基本采取预售方式, 开发商多层建筑工程进度达到2层以后, 即可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销售, 待到楼盘封顶时房屋销售一般可达到70%以上。营销模式普遍采取异地公司代理销售制, 这种营销模式类似传销。据度假区房地产销售业内人士透露, 目前银滩开发商对异地一级代理公司的让利点数为一般为10~20%, 装修精美的高档楼盘最高让利点数甚至可达到25%以上。以目前该度假区精装住宅房均价6000元为例, 对代理商让利20个点即每销售一平米可赚1200元, 利润与开发商不相上下。

(二) 房地产行业风险诱发区域金融风险分析

国务院连年实施的房地产调控, 对以度假区模式发展起来的银滩房地产业和当地金融业造成的风险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临政策风险。据当地金融机构统计, 目前乳山银滩的异地住房按揭贷款占99%以上, 自国家差别房贷政策实施以来, 该区域的房地产销售大幅萎缩, 对当地经济和房地产金融带来巨大冲击。在地方政府的诱导下, 部分金融机构放松了“差别化”的房贷政策的执行力度, 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税收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提出的按揭贷款请求可能仍在受理之中, 这种政策上的逆操作, 给当地的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带来较大的政策风险。

二是遭受市场风险。连年的房地产调控给银滩度假区房地产业带来的市场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价格下行风险。据当地银行反映, 目前乳山银滩的房地产价格虽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 但在当前房地产调控持续的背景下, 这种以度假区为核心构建的区域性房地产价格下行必然的;二是交易风险。由于度假区式房地产开发属“候鸟式”旅游度假区, 受季度性影响较大, 房地产销售主要以外地人为主, 本地没有居民购买, 因此导致二手房交易市场惨淡, 二手房交易基本处在“有价无市”状态, 特别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疲弱状态下使买家或按揭贷款银行承受着较大的交易风险;三是经济萧条风险。据当地人民银行反映, 以往每年5~10月份房地产销售旺季, 周六、周日来自全国各地到银滩看房、购房的外地客户络绎不绝, 对当地的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当地旅游局也反映, 2008~2009年银滩房地产销售火爆时乳山市的宾馆、酒店需要提前预订。目前, 国家连年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控, 使乳山银滩的房地产市场已开始走向萧条, 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是诱发金融风险。目前乳山银滩的异地房地产按揭贷款总量达60多亿元, 分别占乳山和威海市住房按揭贷款总量的82.3%和22.7%。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集中度过高, 必然使银行未来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据当地金融机构反映, 由于银滩度假区的房地产配套设施不健全, 相对住房建设的迅猛发展, 与之配套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市场、物业管理等服务项目发展滞后, 若居住环境长期达不到购房者心理预期或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行, 购房者可能或者必然出现“弃房”现象, 最终导致房价恶性下跌、房产贬值, 银行的抵押物减值, 将严重危及金融安全。另外, 在当前房地产调控持续背景下, 该度假区的二手房交易不活跃, 在银行承受抵押物减值风险的同时, 也使银行处置抵押物存量变得更加困难。2008年以来, 银滩二手房交易量不足3万平方米, 仅占同期交易总量的2%。银滩度假区的二手房“有价无市”局面, 使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以目前度假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64亿元、银行综合抵押率60%、银行抵押物缩水50%粗略匡算, 当地金融机构未来的信用损失将在10亿元以上。不仅如此,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部分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 已导致部分银行到期贷款不能偿还。乳山银滩的房地产行业风险, 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持续和未来房价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 极有可能将这种行业风险演变为区域性金融风险, 界时对当地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将构成较大威胁。

四、促进度假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提高风险预警级别

鉴于目前房地产发展现状, 人民银行要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高度上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苗头, 进一步加强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监测, 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及时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 提高区域金融稳定的预警级别。监管部门要按照银监会最新规定, 严格监督各大中型银行按季度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出台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各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当前的房地产风险, 随时评估按揭贷款损失情况, 发现风险苗头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报告, 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二)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引导, 完善房地产金融法律环境

房地产金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金融领域,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其实行风险监管。因此,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制度环境建设, 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建议根据国内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也适合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 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 需要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监管联动机制, 目前单一的央行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现时金融监管的要求。建议尽快建立起包括央行、银监会、审计、房管、行业协会在内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

(三) 强化科学规划, 避免“鬼城”出现

自2000年以来, 我国各个城市几乎都有新城区在建, 在一定时期内已经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当下应该减缓或慎慎新城区、特别是度假区建设的审批。一方面梳理反思新城新区建设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谋划未来新城区发展的方向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 可以给在建的新城区一定的缓冲时间, 等它们建设成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拓展更多的空间。新城开发规划上造成的先天性不足与缺陷, 只能靠后期运作来完善与整改, 以此减少“鬼城”的出现数量, 降低已有“鬼城”的负面影响。对目前已经形成的“鬼城”, 要着重从规划和管理上吸取教训, 从中指导各地城市建设少走“鬼城”弯路。

(四) 植入新型产业,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鬼城”变新城

归根到底, 城市化不应当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必须要有相当的产业背景作为保证。当地政府要通过招商引资将高端、环保的产业纳入度假区内, 通过发展产业来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使整个城市处于螺旋式成长模式, 新城才能不至于变成“鬼城”。另外, 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变“鬼城”为“新城区”。当地政府应从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 切实做好度假区内的排污、供暖、入学、就医及交通等民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异地、本地客户置业、安居, 将度假区打造成宜居的新城区, 以稳步增长的居住型需求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前几年, 受利益驱动影响, 国内房地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 一些区域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直至出现了诸如“空城、鬼城”的怪胎现象。近年来, 这些“空城、鬼城”怪胎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持续的背景下, 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 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更重要的是对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山东乳山银滩度假区的房地产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期望探寻促进区域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可能的风险 篇8

关键词:融资风险,融资结构,伊斯兰金融

一、前言

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公司的融资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和股权融资这三种形式。融资的成本和风险是公司进行融资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何利用目前金融环境以允许组织可以充分控制风险是一个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伊斯兰金融, 这种我们目前还相对陌生的金融环境时, 基于其特殊的经营方式和规定, 是否能够提供降低公司风险的问题则值得探讨。

二、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介绍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就是公司融资中各种融资来源的比例。现代公司融资结构理论是随着现代组织机构理论和市场结构理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基本上经历了从静态理论到动态理论、从单一市场条件到复杂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发展过程。具体理论包括:古典融资结构理论的M-M定理,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M-M理论的修正、平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各种融资理论的本质是认识到了两点:第一, 融资行为本身是有成本的, 这种成本决定了融资的结构和期限。同时融资行为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这种风险包括融资方式的机会成本、融资可能导致的代理成本和财务危机成本, 破产成本等等;第二, 公司融资结构设计就是要将组织机构成本降至最低, 将影响公司融资乃至正常运营的风险降至可控范围。

如何控制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是公司进行融资行为的基本着眼点。一般组织机构理论认为降低组织机构风险的有效方法是外部风险内部化, 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外部融资方式来实现外部风险内部化。本文研究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伊斯兰金融, 来探讨减少融资风险的可能性。

三、伊斯兰金融简介和融资理论

伊斯兰金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伊斯兰国家的金融;广义是指除了伊斯兰国家, 还包括非伊斯兰国家 (地区) 的伊斯兰相关金融形式。伊斯兰金融以伊斯兰银行为主, 随后伊斯兰债券、伊斯兰基金以及伊斯兰保险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 伊斯兰金融因其保守的作风和严格遵循教法开展业务的方式为人诟病, 甚至被认为将被边缘化。但是次贷危机过后, 不参与投机和非实物资产投资的伊斯兰金融反而稳稳地生存了下来, 没有受到过多影响, 并且因其特殊的模式开始迅猛发展。截止2012年底, 全球伊斯兰金融规模已突破1万亿美元, 连续几年都在两位数的增长, 覆盖了全世界1/4的人口, 50多个国家, 是目前最具生机的金融体系。

1963年, 埃及出现了第一家无息银行。伴随着穆斯林移民潮、宗教认同感的加深, 以及石油美元带来的财富效应, 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得到有力推动。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伊斯兰金融发展规模在伊斯兰国家中最大。

伊斯兰金融就是指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金融业务, 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对投机、赌博和高利贷。伊斯兰金融严格遵循伊斯兰宗教规定, 有六大原则:第一禁止利息;第二资金只有参与经营才能看作是资本;第三盈亏与共、共担风险的业务理念;第四合同神圣;第五教法至上;第六, 禁止投机。

伊斯兰金融的产品主要有:利润分享协议 (Mudaraba) 、股本参与 (Musharaka) 、成本加利润销售合约 (Murabaha) 、租赁合约 (ljarah) 、伊斯兰债券 (Sukuk) 、伊斯兰保险 (Takaful) 、商品货币化融资协议 (Tawarruq) 以及制造加利润许可协议 (lstisna’a) 八种产品。没有复杂的金融杠杆和衍生工具, 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产品制造和销售、债券以及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这些伊斯兰金融产品都对应实物资产, 其收益不是利息形式, 而是被安排设计成租赁收入或利润分成。

四、伊斯兰金融条件下开展公司融资风险降低的可能性

(一) 伊斯兰金融主要融资产品简介

1.成本加费用销售——短期融资中最常用的工具, 即伊斯兰银行先将买方需要购买的产品买下来, 加上自己的成本和利润, 再转卖给最终买方, 买方可以分期付款, 双方都确切知道银行利润的多少。

2.股本参与——针对项目融资, 也是伊斯兰金融最为传统的形式。该产品完全类似于合伙制企业, 即银行和公司为某一项目成立一个合伙企业, 共担风险, 共享利润, 中后期银行可以选择退出。

3.利润分享协议——中短期融资, 贸易活动中较多。银行提供资金, 企业提供其它条件, 利润共享, 所有经济损失由银行承担。

4.租赁——资本品购买融资, 与传统金融租赁相类似但也有不同。例如银行也不能对延期支付租金的客户征收罚金, 银行必须将租金以利润分成方式放在租赁企业的银行账户上等等。

5.债券——伊斯兰银行购买公司债券, 以分享项目利润或分担风险, 银行不参与经营方对项目的管理。

(二) 降低公司融资风险的可能性

通过大致区分伊斯兰金融中的融资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银行将传统存款业务处理为资金管理, 将贷款业务处理为租赁或投资, 同样, 企业从银行融资本来应该作为企业的负债, 但是由于伊斯兰银行的特殊安排, 导致这部分负债表现为投资 (利润共享) 或者购买成本 (成本加利润) , 本身就降低了负债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利润共享的业务, 银行索取的回报与所投资企业的利润增长直接挂钩, 客户经营不善或经营状况不透明导致的损失是银行来承担, 大大减轻了企业融资的负担。同时伊斯兰银行一般不对客户延迟还款等违约行为予以惩罚, 这给与了企业一定的缓冲空间, 可以避免因违约产生高昂的财务成本。

融资负债性质的转化可以使得不确定性的风险变得可以识别。特别是经过伊斯兰银行的特殊处理后, 企业面临的负债这个外部风险, 变为股权投资或者交易成本等内部风险, 能够实现公司融资风险的内部化, 这样就降低了公司融资的风险。

五、结论

结合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金融因为其特殊的规定和运营模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融资带来的各种风险和负担, 将公司融资带来的外部风险通过伊斯兰金融安排内部化, 从而能够提供降低风险的可能性。

伊斯兰金融的发展也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当中, 但是在中国对伊斯兰金融的研究远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和规模, 在符合一定条件下, 伊斯兰金融完全可以和世俗银行业共同开展业务。中国作为金融大国, 也应该积极引入和开展好伊斯兰金融, 为中国经济与伊斯兰世界经济金融的交流融通选择好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峰.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系统回顾[J].青海金融, 2006 (04) .

[2]覃家琦, 齐寅峰, 李莉.企业投融资互动机制理论综[J].经济评论, 2008 (01) .

[3]王劲屹.基于PLS模式的伊斯兰银行业浅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09) .

[4]祁学义.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J].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 (01) .

可能的风险 篇9

The study, published online in the U.S. journal Neurology, involved people with high blood levelsof homocysteine, an amino acid that has been linked to memory los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Since homocysteine levels can be lowered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supplements, the hope has been that taking these vitamins could also reduce the risk of memory los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said study author Rosalie Dhonukshe-Rutten of Wageningen University inthe Netherlands, in a statement.

In the study, 2,919 people with an average age of 74 took either a tablet with 400 micrograms offolic acid and 500 micrograms of vitamin B12 or a placebo every day for two years.

Tests of memory and thinking skills were perform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study.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high blood levels of homocysteine.

"While the homocysteine levels decreased by more in the group taking the B vitamins than in the group taking the placebo, unfortunatel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cores on the thinking and memory tests," said Dhonukshe- Rutten.

Early observational studies showed there may be some benefits to thinking and memory skills intaking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but the results of la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lessconvincing.

http://www.chinadaily.com.cn/life/2014-11/17/content_18925599.htm

上一篇:初中议论文写作下一篇: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