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人文特征

2024-05-18

医学的人文特征(精选十篇)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1

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心理特征的内在联系。

心理特征 (mental quality) 是稳态的, 指在个体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 如形容个体观察敏锐, 思维灵活, 情绪稳定, 行动果断等。个人的心理特征包含人格特质 (personality trait) 。它的形成与发展, 实际上是个体学习现存社会人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2]。就“育人”而言,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适当的教育条件下发展并完善其良好的心理特征。而医学人文教育, 则主要是指将人文学科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 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突现医学对人性的关爱等[3]。

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 又属于社会科学。医学中“人学”的特殊性质, 必然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医学心理学告诉我们, 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品质对患者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全社会特别是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期望值很高, 相当于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技术和医德医风的乘积。曾有研究表明:医务工作者未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或交待不清;对病程的自然发展没有很好的解释;对疾病并发症和合并症未详细说明;对医学检查和治疗的局限性未说明;患者觉得缺少关注;对手术指征的认同、对某些特殊检查必要性的解释;对某些不可预知性的情况的解释等原因, 是导致医患纠纷的根源所在[4]。这说明, 在医护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这样才能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而传统医学教育过于重应试教育, 轻品质教育,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和医德品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必然造成医学生服务意识淡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无法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内容、服务效果和服务态度的多层次需求[5]。所以, 医学和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科学紧密结合, 不断完善特色型的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 才能满足新医学向医学生心理特征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

二、医学人文教育为塑造医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现实效果。

近十多年来, 我国医学教育界就整个高等教育界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此同时, 医学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 尤其是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到综合大学后, 由于学科门类较齐全, 人文社会科学师资较强, 所以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了明显的优势。各个学校都纷纷构建了医学人文理念、设置了人文课程、建立了人文评价体系。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革,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法学等课程构建都先后相继开设。

根据最近某高等医学院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与医学生对医学生总体心理特征, 及其人格特征方面认知和价值追求相同, 同时也符合患者的期待。这反映了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 对医学生总体心理品格的塑造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教育效果是肯定的, 当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特别是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该调查研究结果也同时揭示: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与患者, 对医学生性格特征的“自信”与“耐心”价值认同、医学生身体素质特征的“精力旺盛”与“文质彬彬”关注程度、医学生情绪特征的“愉快”与“稳定”的情感侧重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都说明我们的医学教育还不能完全反映医学模式的转变, 还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公众的需要。我们的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方面还存在缺陷或教育效果还没有达到满足实际社会的需要。

三、医学人文教育对塑造医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建议和展望。

(1) 确定新的医学教育观念和理念

推进医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促进新理念的确立、以新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和新的价值追求势在必行。医学是科学, 既是关于生物人的自然科学, 又是关于社会人的人文科学。在医学发展历程的大部分时间, 基本上是以自然科学发展为重点。但在现代, 对其人文科学方向的发展的呼吁和期待越来越强烈。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积极回应, 必须重新审视医学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性, 将校园文化发展中单纯崇尚和追求科学向崇尚和追求科学与人文转变。因为只有科学, 没有人文的医学是不完整的。所以, 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新的价值追求, 才能更好地塑造出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特征。

(2) 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深化

在现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 类似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学等人文课程并不少见。那么, 为什么医学生中还存在人文缺失现象呢?这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笔者认为:首先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其次要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向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转变;最后要将单纯的知识点的传授向体验式 (即精神体验) 教学转化。例如在临床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巡诊和病理讨论会, 并尽可能地令学生早期进行病历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检验, 写出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意见, 然后再评定和指正[6]。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说教或让学生仅此观望。而且, 早期接触临床不能仅局限于模拟医生角色、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充当导医员、护工、陪护和心理疏导员等角色, 和病人及病人家属接触, 亲自体验患者给其带来的痛苦、麻烦、打击, 亲自体验其痛苦、压抑、同情、理解和关怀。学生只有如此身体力行, 才能让自己每一次的欣喜、紧张、气愤和悲伤等精神体验刻骨铭心, 为其塑造良好的医德奠定坚实基础。

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将医学人文知识进行简单传授, 而且是应将医学人文课程拓展到课程外, 渗透到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渗透在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之中、临床实践过程之中, 渗透在校园文化之中, 乃至渗透在整个学校精神之中。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术的同时, 还能启迪思想、培养精神和锻炼品格。

职业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是其重要的基础之一, 也是其基本出发点之一, 更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生定位职业精神和人生价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针对不同患者的同一种疾病, 有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就会主动根据患者家庭条件状况及其需求而确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以此避免给患者带来再生的身心负担。

医患沟通教育, 不应该仅仅是医患沟通语言技巧和沟通方法的训练, 而应当是在医患规定性场景下的医学人文教育, 是培育人文精神的特定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

(3) 注重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

教师是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好比酵母, 能源源不断地启迪、开掘出学生身心深处潜在的资质、能源和良知, 促使学生在人生旅途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盛水的高度取决于木桶上最矮的那块木板的高度。同理,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度也决定着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深度。所以, 除了专业理论技能外, 人文精神也应作为教师选拔、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之, 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医患关系和医疗质量, 当前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努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生心理卫生需求相结合, 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努力培育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1]韩启德.21世纪医学发展展望[J].科学出版社, 2005, 7, (4) :93.

[2]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2:14, 31, 45, 50.

[3]杜治政, 关于医学整合的几点认识[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9, 30, (4) :5.

[4]赵茂龙, 胡大海.重视人文教育, 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2:126.

[5]刘晓英, 桑美丽.我国医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7, 3, (3) :826.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2

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精神培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医护人员的必然要求,现代医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及医学理知识、娴熟的医护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修养等。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当前,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人文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构建全方位人文教育体系,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努力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今天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相应医疗卫生工作也要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不仅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首先是“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有疾病的人群,还要从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去关心全人类的健康。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性与人文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认识亟待提高。医学,无疑首先是一门科学,但它同时也是一门人学,因而时时需要人文滋润,客观地讲,科学的医学还十分年轻,前科学的医学时代便由人文主义的医学传统占据着,它并不是什么完美的知识形态,它的认识深度、精度都不及现代医学,但它不只是一种前科学的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情调,一种立场,一种体验和一份关切,即一种对生命的人本主义理解和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实践。

医学院校应进一步转变单纯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的观念,提高师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关心人的成长,培养他们

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关心人的精神世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创新思路,加强培训,多渠道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

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学生的课程设置,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所占比重太小。人文课程以政治理论和外语为主,缺少其它相应的人文课程设置。因此,我们首先应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人文科学课程比重。课程结构上要确定一个人与其它专业的合理比例,注意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在保证人文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安排适当的选修课,力求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如开设哲学,医学史,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美学,人际沟通,礼仪,卫生法学等人文课程。其次,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

创造优美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使医学生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浓浓的医学人文文化所包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开展引人人胜的教育游戏或竞赛。使学生们在一起交流信息,感受和见识。教给学生做有意思的事物;指导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读书、体育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从而丰富医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医学在校期间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事、做人和与他人相处。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根据医学生教育特点,抓好临床阶段教育

在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通常仅在医学教育的前期开展,同时学习的是医学基础课程,而当进入专业课和临床实习期后,并没有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临床实习教育阶段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各教学实习医院身上。近些年来各个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这个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社会)的交界期、融合期,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培养环节。在这一阶段,人文教育主要的实施者不再是学校的人文学科教师,而是各个教学实习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教育的方式一般也不再是课堂教学方式,而主要侧重于言传身教、现身说法。

追寻医学的人文价值 篇3

在西方,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崇高的”。希波克拉底还提出了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学从业者的职业规范。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就是根据他提出的规范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而今,几乎所有学医学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不仅仅是医学界,律师、证券商、会计师、审计师等其他领域,都拿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行业道德的要求。任何一种职业都不仅仅要求必须的技能,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要求,更是一种对人文价值的尊重和对人道主义的追求。

医学人文精神传统不仅在医生的治疗活动中延续,也凝结成稳固地体现慈善、博爱精神的医学建制——医院。在医学史上,无论中外医院的兴起,无不与仁爱、照顾和关怀相关。医生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和安慰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关照。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医学技术提供服务的同时,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医学研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伦理学困境。

困惑: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的矛盾

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教授长期致力于医学社会史、医学思想史和医学人文学科教育等领域的研究。长期对医学史的研究使张大庆教授对医学的人文价值尤为关注。

医学史学科在医学院的教学当中属于比较偏远、窄小的学科。19世纪初,这一学科开始在欧美国家的医学教学中兴起。医学家认为,医学史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吸取前人的经验;二是发现优秀的医学传统,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随着历史的发展,相继产生出第三种功能,就是要培养从医人员的职业归属感。教育从医人员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医学的内涵、思想和观念,同时看到现代医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张大庆教授分析说:20世纪以前的西医学,在疾病诊治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即便是在医院,也只不过是一种规范化的照顾程序。20世纪,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医生们凭借这些仪器设备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高科技的仪器设备给病人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尽管对病人的关照依然被提及,但那已是现代医学技术范畴之外的事情了。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科学技术洪流的冲刷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张大庆教授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不再盲目乐观地为医学技术的成功摇旗呐喊。开始关注人工肾、心脏移植等高技术应用带来的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开始担忧试管婴儿、脑死亡标准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始对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不良后果出现恐惧,对医疗保健非人格化倾向表示不满,对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和改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承诺感到失望,对于现代医疗保健制度的效益和公正性提出怀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众日益增加对‘医疗产业复合体’的反感,而乐于接受更人道地对待他们的传统医学或自然疗法。”

为此,医学界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急切地呼唤医学需要新的转向,需要重新定义医学的目的,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

技术至善主义的恶果

在科学研究中,张大庆教授结合中西方医疗实践的历史进程与演化,对目前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里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大庆教授认为,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技术至善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断裂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需要人文关怀的呼声已开始被医学界所重视。但是,人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两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而需要保持一种平衡和必要的张力。

2001-2002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史与科学史系进行研究工作,特别关注医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他强调,医生除了应该具备有用而必要的医疗知识之外,还应当像希波克拉底所说的“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张大庆的奋斗

张大庆教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及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张大庆教授所撰写的论文“Medicine is a Humane Art”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罗宾·埃德森教授编著的《Sourc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教材收录。2007年该书由Pearson Education Press出版,这是美国大学医学史教学参考书首次全文收录中国学者的文章。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外医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华医史杂志》、《中国科技史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张大庆教授出版了《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历史、现状及前景》一书,开拓了我国医学人文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新局面。

2008年,由他主译的医学经典名著《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文版)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涵盖了与医学相关的历史、哲学、人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被誉为中国医学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韩启德副委员长特别致信,希望医学院教师和医务工作者“都应学习一点医学史,以不忘医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扩展视野”。

张大庆教授的脚步并不仅仅停留在研究上。近5年来,他积极推动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人文教育研讨会”,发起成立了全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学会,并担任学会主任。

前进的脚步

“医学发展到21世纪已不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含着群体的关照,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医疗技术的成果。尽管在为所有公民提供服务上是有限的,但它体现了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公平原则追求和起码的社会良知,确保医学技术沿着造福全人类的道路前进。”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4

一所大学的所具有的优良传统,其实是一种精神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以西欧的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起源,人类拥有现代大学的历史已近千年。西欧的中世纪大学被人称为“千年黑暗世纪里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大学被誉为远离社会生活的精神自由的“象牙塔”,中世纪的大学确立了大学独立、学术自治、民主管理、社会文化批判的传统。在中国,儒家经典《大学》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宗旨,将知识传承、意志修炼、情感培养及价值追求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求达到人文教化的目的。纵贯东西方教育的起源,无不从普遍的人文关怀出发,通过对传统的批判创生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内在的灵魂支撑和思想进步基础。新兴的精神力量可以带领社会不断地迈向新世界。文艺复兴时期,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确立了人文精神信仰。柏林大学在德国人文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之下,结合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大学确立了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人们对真理的强烈追求,以规避大学的实用和功利之目的。

然而,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现代化将大学拖入了市场经济。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大学所表现出来的“智力”优势往往是民族国家竞争的核心。大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族国家的需要成为大学教育工具理性主义表现的现实根据。特别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使得高等教育朝着功利主义的目标高歌猛进。“我们知道,西方的‘现代化’在发展了两个多世纪后,其种种弊病日渐显露,由于对‘科学’的崇拜而认为‘科学万能’,从而引发了‘工具理性’的一枝独秀,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疯狂破坏,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并使维护人文精神的‘价值理性’边缘化。”[1]

医学教育也未能躲过工具理性主义的强烈冲击。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观念根深蒂固,有如医生看病更多地依赖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而抹杀了医学作为一门“技艺”的传统,医学教育陷入了纯粹追求知识与技术的“死胡同”。尽管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各方的质疑。

一百多年前,弗莱克斯纳在完成了对德国大学教育研究和对美国与加拿大共155所医学院的考察后,于1910年发表了题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致卡内基基金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即著名的《Flexner报告》。《Flexner报告》开启了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浪潮。从此,现代科学被融入了医学院校的课程之中,扩展了医学卫生人才的知识装备。医学教育规范化发展、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使20世纪人类的人均寿命增加了一倍。然而,21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知识经济为导向的信息化社会使得医学教育的发展在现代生物技术的领头下高歌猛进。“这种势头让已有的医学系统出现了如下问题: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团队合作不佳;存在职业的性别差异;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思维;头疼医头式的诊治而非持续性的的医疗服务;以医院为重心而忽视初级保健的作用;专业人才资源中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对提高卫生系统的工作绩效缺乏有力的领导”[2]。 “每一次的社会转型,每一次的大学危机,都在表达着对大学理想和理念的呼唤。”[3]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经历了三次医学教育改革。首先,20世纪之初的《Flexner报告》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标志;其次,上世纪中叶的第二波改革引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第三波改革就是现在提出的以系统为中心,整合全球医学教育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从而改进整个卫生系统的绩效。第三波的医学教育改革不能缺少人文的反思。

2 医学模式的“单向度”畸变致使医学教育“单向度”转向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况。根据这一健康观,健康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位一体模式。但现代医学从近代以来就沿着生命科学的生物学道路走来,在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只见“疾病”不见“人”。西方文明侧重分析的还原论思想,使得科学在每一个领域都被细化为“原子”甚至更小的单元,恰恰是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缺陷,让医学在发展中失去了整合的功能。医学模式的生物“单向度”表现在医疗模式中,就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预防和健康管理。对医疗模式的阐述,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写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三句话足以说明“治疗”并不是人类维护健康的最佳选择。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在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环境占15%,遗传因素占15%,医疗服务仅占10%。在医学的发展历史上,医疗服务在增加人均期望寿命、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贡献不及公共卫生。

同样,由于“工具理性”的深刻影响,医学教育也不得不“单向”地屈从于实用主义的医学模式。那种认为“人文无用”的思想在医学生当中,甚至于我们的医学教育者身上表露无遗。如果医学教育者不能正确地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内容。而人文的缺失给医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导致医学生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价值取向。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有如他们的前辈,依然在人文素养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周国平在《医学的人文品格》中说到:“我只能期望,有一天,在我们的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医生中,多一些有良知和教养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少一些穿白大褂的蒙昧人。”

3 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人文呼唤

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在东西方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人说“医者易也”,强调医学属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医者意也”强调医生对医学知识的体验和医学经验的积累;“医者艺也”强调医学是一门技艺。西方也说“Medicine is an art”,“art”表明医学是需要用心和情去体验的[4]。大洋彼岸的美国十分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这一教育的目的即是通过这种“共同教育”,使得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任何行业都有“共同语言”。在某种意义上,通识教育也是美国巩固其西方文化认同的方式之一。因为美国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的。美国的大学生在完成了基础的本科课程后,才有可能考虑是否升入医学院校再深造。这与我国现行的本科即培养医学生的方式有着教育时段上和基础训练上的本质区别。

过去,我们总是简单的理解人文教育即是在学校加设一定的人文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及至哲学社会科学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课程并未完成其课程使命,而且每一门课程都将“人文”作为自己的“历史重担”,却又无法诠释自身课程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中必须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开设人文通识课,而是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当中。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转变。要做到这种融会贯通的转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要培养出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具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不仅仅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医学教育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及其对学生的感染,有助于将来的医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我国当前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其次,社会化专业分工,导致每一个人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权越来越狭小,医学生这方面的选择就愈加受限。未来的从医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经济行为的分析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行为能力。同时,这些能力也是医学教育者从事教学、科研,引导大学生怎样做事、做人的基本素养。只有教师和学生这种双向互动和反馈才能达到培养素质全面的人之目的。最后,有如美国的通识教育,中国的医学教育理应打通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贯通的桥梁,让每一名医学生都融会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语言”。这一“共同语言”是医学生将来成长发展的基础,亦是国家培养高端医学人才的基础。人文应当成为医学之魂,没有人文的医学就犹如不穿“内衣”而外裹着西服的流浪汉,找不着医学真正的归属。

4 构筑医学教育的人文训练模式

在文化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打破卫生人才之间存在着的“学科壁垒”,构筑医学教育的人文训练模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大学教育首先“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5]。医学高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成其为人”,而后才是“成为某种人”。“某种人”是具有特定身份和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这一人群需要专业化的训练。要做好“某种人”,比如医务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成为人”。“成为人”的关键在于教育,大学生素养的训练仅靠开设几堂课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转变大学理念、更新教师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积淀校园文化、促进学校民主发展等方面共同推进。医学不光是一门技术,而且系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希波克拉底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学与人的生命相联,与人的健康相系,所以说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最佳的切入点。

5 强调中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知识、技术和资金的跨国界流动已经成为现实。医学卫生人才与患者大量跨国迁移造成了全球性的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不但是医学技术、医学教育、医学发展等方面的交流,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不同民族间的人文互通。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既坚持世界的,又把握民族的”十分重要。尽管我们时常说民族的亦是世界的,但我国的医学教育如果没有中华文化作支撑,则有可能永远跑在西方人的后面。医务工作者之间不仅仅需要专业化的交流,更需要“人文化”的沟通。医学教育是世界的,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医学教育,包括医学发展所面临的现状;医学教育是民族的,意味着医学教育在发展的历程中需要“中国化”。任何西方的东西被“生吞活剥”到中国都会产生水土不服。一方面,我们坚持医学教育全球发展的共同关切,比如我们进行的“临床医学认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命脉,特别是我国仍存有“中医”这一瑰宝。

中医学和西医学之间,以及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之间的对话是如此的困难,因为二者对疾病的理念迥然而异。西医引入中国时,仍然存在本土化和超越的问题。医学或医学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中国化”的任务。这一任务的最初目标理应是人文素质的贯通,使人文素养与基础理论科学一道成为医学教育的基础之一。人文素养不能成为医学的“工具”和“负担”,而应当成为医学发展之灵魂。彻底摒除医学或医学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弊端是中国特色医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技术崇拜”的摆脱需要医学教育建立一定的人文训练模式。模式需要具有中国医学发展之特色,要能够把握中国医学之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彰显必须切中当今中国医疗改革及医学发展的社会现实。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必须要用批判的方法来吸纳西方的医学教育。“学习”、“研究”、“对话”等等是我们用来批判的武器,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6],只有把握医学教育的根本,我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显现。

在医学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们各行其是,甚至相互竞争。”[2]产生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就是卫生人才之间存在着“学科壁垒”,医学教育中存在着学科间的沟通障碍。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势必缓解这种“学科鸿沟”,开启一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医学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Educ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21stcentury:A global independent commission,2010,“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fo strengthen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The Lancet,Vol.376,1923-58.

[3]邬大光.大学理想和大学理念断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4]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6.

人文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5

1对象和方法

设计:抽样调查。

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对象:于-04对吉林大学医学一系级~级3个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00人,共调查300人。

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实施及评估均为作者,接受过培训。

方法:采用自编医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的态度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内容:认为学习人文社会医学是否必要;对人文社会医学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学到对医疗工作有益的新知识、新方法;是否主动去了解各学科与医学的关系,知道如何选课;是否能够积极认真听课、完成标准学时;是否能够主动阅读有关课外书。

主要观察指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学习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持有的某种态度所占的百分数。

统计学分析:作者本人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百分数。

2结果

2.1参与者数量分析参与调查人数300人,收回问卷281份,其余36份问卷为未填写或填写不全,不予采纳,264份问卷进入结果分析。

2.2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的态度调查结果。

我校从大三到大五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92.4%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社会医学是有必要的。68.2%的学生对这类课程感兴趣,有学习的愿望;87.9%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利于医疗工作的新知识、新方法。可见以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的认识是积极的。但也可以看出,有45.4%的近一半的学生不去主动了解各学科与医学的关系,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仅有24.2%的少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课,不逃课;21.2%的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能够主动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这些数字表明了医学生对于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尚缺乏积极主动的行为。

3讨论

3.1传统的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及其弊端国内的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较重视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表现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内容单调缺乏灵活性且与医学结合不够紧密,使学生只是在表浅的层次对人文精神有一些了解,未能真正的渗透并应用医学领域。如果医务工作者仅仅看到疾病本身,只关心细节和局部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忽视了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心理需要,那么医疗实践就是无情的和不完整的,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把医疗目的界定在注重金钱、效益上,这样的医学实践更是误入歧途的。

从这一调查中可以看出,从认知的角度上来说,医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的态度是积极的。然而,一方面给予肯定和认可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存在逃课、应付考试、不主动学习的消极行为,这一‘知”与行”的矛盾势必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经过调查表明,医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对医学实践工作有所帮助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课程,但由于对这些学科较为陌生,尚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选课的盲目性也影响了学生认真地完成学习计划。因此,解决这一矛盾还有待于科学的配置课程,并提供有效的选课指导。

3.2科学配置课程、增强学习自觉性是解决‘知”与行”的矛盾的关键①科学配置课程: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科学的相互渗透,将两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学到了心理学、哲学、历史、法律、伦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到这些课程之后掌握新的思维方法,新的行为方式去面对医疗任务。另外,法律的教学也应密切结合医疗服务的特点,强调医务人员获得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知法懂法,尤其是涉及到医患关系的法律知识,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形势下所必备的知识。以此类推,其他学科同样,只有与医学的紧密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并能学以致用。西方医学课程人文医学占课程总学时的比重,以美、德为多,占20%~25%,英、日约占10%~15%,在医学人文学科中,医学与人文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已经成为核心课程-2.。这一点应引起我们有益的借鉴,可以增大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必修课的比例,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增加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学习的自觉性,解决有学习愿望,却无积极学习行动的矛盾。首先,从教师入手,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针对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人文社会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师,以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的形式为他们补上这一课,进一步强化这一教育思想。使人文教育向各学科渗透,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做到医学教学与育人过程的和谐统一。

其次,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指导自主学习。教学不仅仅指课堂教学,也包含学生的课外学习。目前对学生的自学指导重视不够,要使学生的自学有所收获,教师应提供阅读参考书目,让学生带着对人生及社会的探索主动学习,然后,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报告读书心得,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可组织丰富的社会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如医疗下乡、咨询服务,让学生深入到生活窘迫的老百姓当中去,去体验、去观察、去交流,真正地了解人的心理、了解患者的心理与需求,学会妥善的语言表达,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第四,搞好人文讲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储备,学校间建立广泛合作,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组织不限专业的跨系、跨专业不同主题的讲座,不仅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思路,也可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6

【关键词】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 当前对人文精神的探讨已经浩如烟海,笔者认为,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学科学不可或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 《大医精诚》 指出其核心价值在于“精”与“诚”,这表明医学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要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对生命的敬重的人文精神。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传授醫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是医生的职业价值观。

一、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生的价值

1.医学作为生命科学,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是包括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在医学院校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促进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培育关爱他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和公平合理的医学人文精神。

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应有之义。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突出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实践中发生的医患矛盾大多表现为患者抱怨医生对自己冷漠、不负责任、开“大处方”挣钱,而医生则抱怨患者不通情达理等,再加上不良媒体的不负责任的渲染,社会营出现了一边倒的“共识”,即医生如果能抱着“关爱病人、敬畏生命、仁慈博爱、公平合理”地对待病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不是很困难的事。医患关系,医生处于主动、优势和关键,处理好医患关系主要在于医生。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医生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和回归,同时患者也需要为医生践行医学人文精神报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全社会更要形成医学人文培育的良好氛围,如此浩大系统的工程,非自上而下的合力不可为也。

二、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分析

在当前的形势下,社会对于医生的要求进一步凸显了人文素质,医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诸多方面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作为临床和教学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扩充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

(一)人文关怀须从问诊、查体入手

问诊查体是医疗工作当中的基本环节,沟通能力是医生基本人文素质的表现之一。患者不仅仅想缓解身体上的病痛,更希望在心理上能得到医生的宽慰。如果医生询问病史简单粗糙、只注重辅助检查结果而不关心患者的陈述,查体简单,或者不理会患者的疑惑,对患者解释不耐烦等,都会使患者感到被怠慢、被轻视,得不到相应尊重的感觉。 如果因为不够耐心而未能了解患病的重要细节,则有可能影响了疾病的诊治。例如体检前,先将双手洗净、搓暖,为患者拉好帘子以保护患者隐私,查体完毕亲自为患者盖好被子等。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细节,恰恰是医生对患者真诚体贴的表现,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二) 换位思考,尊重和维护患者的隐私

要尊重和维护患者的隐私,这是每个医生的共识。但在实际的诊疗工作中,“想维护”和“真维护”之间不一定划等号,这需要医生真正为患者着想,才能较好地应对各种情况,维护好患者的隐私。例如,医生正和艾滋患者的家属探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时,可能会有其他人过来“凑热闹”,这时医生应当果断或巧妙地制止,以免隐私暴露,给患者造成思想的负担,不利于治疗的开展。

(三)从病例书写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存在“见病不见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议医学生不仅需要撰写临床常规病历,同时还要书写人文病历,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达到了解患者的疾苦,走进患者心灵的目的。用心感受,感悟生命,感悟医道、医术,塑造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必须贯穿临床工作始终的。另外,在书写医学病历中,培养学生尊重患者权利,增强法律意识。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是涉及医疗纠纷和诉讼的重要依据。在书写中,应帮助医学生重视相关的法律问题,如反映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病历书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落实书写者的责任等等。如果面对病历没有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要想在更为复杂的操作和诊疗上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让医务工作者对待病历书写树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医学人文进临床的体现。

三、制度的完善是医学人文进临床的有效支撑

(一)为医学科学与人文结合提供平台

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有赖于医师对当代医学人文缺失弊端的深刻了解,有赖于他们对人性化医疗实践的探索, 有赖于他们对医疗技术及技术结构的不断改造与革新,实现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特别是实现人性化的医疗,最为关键是临床医师的参与,因为所有人性化的医疗是要经他们的手才能实现的,人文教师无法代替。

因此建立二者合作平台,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探讨和研究的场域,将他们的积极性和智慧发动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实现二者的结合。

(二)完善医学人文教学制度

方案的执行需要在社会健全的制度体系下进行。医学人文的教学,应该是贯穿医学生学习阶段及以后职业生涯始终的,融入临床工作的点点滴滴。 从本科临床教学,到临床实习观摩; 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医师晋升职称; 从科室年度考核,到三甲医院、优质医院的复评,都需要制定完整的医学人文指导大纲,将切实有效的医学人文培训列入上述考评中。这不仅是临床工作的需要,也是医学人文进临床的有力支撑。作为临床医学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医院,应切实把医学人文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之中。应把医务人员学习、掌握生命伦理学、医学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技能训练和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渗透在管理理念与方式中

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临床实践的方式与方法。因此,将医学人文理念或精神渗透到管理中,可对临床实践的形式、方法、手段乃至模式产生直接影响,也是人文与临床实践共融互助的良好途径。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及措施办法中,在服务全科室的工作中处处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例如各种治疗重视机体原有功能的爱护; 对终末病人的宁养关怀; 重视心理干预与病人的心理关怀; 对病人尊严、隐私、知情权的有效关注等。

综上所述,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它不仅要求医务工作者运用知识、技能治疗疾病,而且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践行关爱、博爱、至善、至美、慎行的人文关怀。将医学人文关怀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乃至每一细节,这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医学人文进临床,不能仅靠专家的呼吁、学者的呐喊和普通百姓的呼唤,更不能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制行政命令,只有在制定完善指导大纲、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人文素养,才是医学人文走进临床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徐萍风. 医科学生徳性与智性的倚联[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 5) : 67 - 68.

[2 刘邦武. 医学伦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

[3] 柯建华. 新世纪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6( 2) :48 -50,86.

[4] 杜宏. 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教育之根本[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 6) : 561 - 563.

[5] 王卫平.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回归[N]. 文汇报,2010 - 12 - 04.

医学——科技与人文的交集 篇7

关键词:医学,科技,人文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在这里, 我们所说的“科学”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 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 但不包括与社会科学相应的技术内容。“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 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 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国家卫生部长陈竺说:“医学是科技与人文的交集”, 也就是说医学即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具有人文科学属性。

一、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医学首先是一门自然科学, 因为医学研究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即人体生命、健康、疾病以及防病治病的客观规律。首先, 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 具有自然属性。其次, 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的依赖非常明显。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现代医学 (生物医学) 三个阶段。20世纪以来, 生物工程和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现代医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方法、思维, 依赖新生的科学技术,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

在医学发展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前4000多年始终处于缓慢的探索、徘徊阶段, 称为“萌芽期”;在西欧文艺复兴之后, 以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学说为标志, 医学进步加速, 称为“发展期”;19世纪, 虎克显微镜的发明, 打开了微观世界的窗口, 促使巴斯德创立了“微生物致病学说”, 以该学说为指导, 扭转了传染病肆虐世界各地的悲惨局面, 医学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局面, 进入了“腾飞期”。据统计, 20世纪100年的成就超过以往4900多年的总和。20世纪, 基于基础物理和化学技术的各种类型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促进了人类对自身组织结构的认识, 与之相关的组织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免疫学, 病理学等各种医学基础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由此可见, 医学发展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 现在医学的辉煌也是科技的辉煌。

二、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 人是自然人, 更是社会人。因此, 医学必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也就是说, 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 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

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人文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人之为人, 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 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 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 人文科学也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作为一门应用学科, 医学依赖于人文科学, 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也是医学发展的基础。这些学科已经或正在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和途径, 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另外,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地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 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 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 治病救人,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远是医学的永恒目标, 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三、医学人文科学教育

综上所述, 医学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共存于医学活动之中。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相互交融。人的健康和疾病是自然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学就是人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的健康和疾病的自然性质和人文性质, 并积累了含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方法在内的诸多预防、诊治疾病的方法。

医学具有人文科学属性提示, 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代医学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现代医学教育应该是把医学德育教育与医学智育教育是有机地结合起来, 医学人文科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学人文科学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部分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医学生所需要的政治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一部分则是符合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的医学人文科学教育课程, 如医学史学、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沟通学等。这两部分课程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关系。首先, 医学人文科学的教育是一种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于医学的教育,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原理和医学科学的结合渗透中, 通过教学而潜移默化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道理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学生今后人生的指南, 树立起更加坚实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 医学人文科学的教育, 是一种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医学的教育, 它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道德感、医学责任心, 社会使命感, 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即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使他们能在医疗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克服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 更有助于促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 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 医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医学, 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医疗技术是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的“艺术”, 卫生保健是关乎人类幸福的事业, 所以, 医学理当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天人合一”,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是现代医学理想的目标。

医学发展到今天, 已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 它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8

笔者在教学中, 大胆转变观念, 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探索、横向拓展, 从社会历史背景、医家的成长经历、医家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医家的言行等方面出发, 传授丰富的人文知识, 大力弘扬古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把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 努力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略述如下。

1 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胸怀

古代医学教育中的德育思想以“仁民、济世”为核心, 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 将职业道德与人生价值融为一体。这也是当前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 是医学教育的灵魂,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课程的核心内容, 因此在该学科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德育思想, 以培养医学生崇高的医学人文精神,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珍视生命, 关爱生命;以教育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人文价值观, 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本着这个目的, 结合教材中古代医家的典型言论以及他们行医的感人事迹对医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 激发医学生的慈悯、仁爱之心。如讲张仲景的医学教育思想时, 不是空洞地、教条地照本宣科, 而是在突出其德育思想的同时, 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笔者一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张仲景的不幸家世, 从而引出张仲景行医济世之因———“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他是在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道德情感的驱使下, 自愿承担起行医济世的责任。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立下了救济苍生的宏愿:“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求医者要有一颗心系天下的慈悯之心, 要有解除人类疾苦的决心和意愿, 以此培养医学生献身医学的牺牲精神与博大情怀。又如讲到孙思邈的医德教育思想时, 笔者特别强调了他的仁爱之心:“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裔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这一普救生灵的原则, 是医生神圣职责的体现, 这种仁者之心正是医学生应必须具有的。再如北宋伟大的政治家范仲淹在他的医学教育思想中提出“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 作为其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为“相”发达时, 可医君救民, 当不能为相, 穷而不达时, 就通过“医”这一特殊的行业来实现其“利泽生民”的大丈夫之志。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古代医家这种仁民济世、弘扬医道的远大抱负与博大胸怀, 引导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2 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敬业者,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 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认真负责, 一心一意, 任劳任怨, 意志坚强, 精益求精。古代医家在他们的医学教育思想中普遍重视立志乐道、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笔者在教学中, 针对我校医学生胸无大志、不肯吃苦, 学习浅尝辄止、敷衍了事的现状, 极力彰显古代医家立志成才、乐业敬业的刻苦钻研精神, 以此培养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如张仲景目击东汉末年瘟疫流行的社会惨状, 决心学医, 立志做个能解除人民疾苦的医生。在这一精神动力下, 他“精究方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完成巨著《伤寒杂病论》。而葛洪特别强调“学之广, 在于不倦, 不倦在于固志, 志苟不固, 则贫贱者汲汲于营生, 富贵者沉沦于逸乐”。有了坚定的志向, 才能做到精勤不倦, 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 就会平平庸庸、无所作为。要做到学有所获, 就必须坚定志向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孙思邈勤于学习, “白首之年, 未尝释卷”, 他认为, 医学是一门“至微至精”的学问, 关乎人的性命, 在技术上应精益求精, “极变探幽”, 以达“精超绝代之巧”[3]。他除孜孜不倦研读唐以前的医药书籍之外, 还广泛收集民间方术、方法, “凡一事长于己者, 不远千里, 服膺取决”。这种敬业精神垂范后世。李时珍为能学医立下了“身如逆流船, 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的誓愿。他既“读万卷书”, 又“行万里路”, 既“搜罗百氏”, 又“采访四方”,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远涉深山旷野, 遍访名医宿儒, 搜求民间验方, 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纵观历史, 古代医家对专业的敬重和全心投入, 对医学事业的执着热爱和崇高坚定的志向, 使他们在医学道路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刻苦钻研, 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最终在医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 为了让医家的崇高精神能够感化学生, 可以用多媒体把葛洪隐居山林苦读的情景和李时珍踏遍千山搜集、整理药方的事迹用生动、形象的影视画面展现出来, 让医学生身临其境, 使古代医家敬业乐业、任劳任怨的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精神动力, 时时鞭策他们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3 高尚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人格修养

古代医家将医德修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他们本身不仅医术高明, 而且品德高尚, 并通过言传身教有意识地将良好的医德思想传给后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抓住古代医家的医德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融情入理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1) 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古代医家在他们的医学教育思想中非常注重这一问题, 如张仲景非常鄙夷那些“竞逐荣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 惟名利是务”的“趋世之士”。葛洪明确指出医生不该做的是:“有名无实, 但养虚声, 以图财利。寒白退士, 所不得使, 使之者乃多误人, 未若自闲其要, 胜于所迎无知之医。医又不可卒得, 得之又不肯即为人使, 使腠理之微疾, 成膏肓之深祸, 乃至不救。且暴急之病, 而远行借问, 率多枉死矣。”这里, 他对那些无知无能、贪图名利、误人性命的医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必须分清本末与廉耻, 人命是本, 名利是末;以廉为荣, 以贪为耻。教学中, 笔者不仅引入了古代著名道医陶弘景弃官归隐、修道著书和孙思邈抛弃荣华、为民治病的典型事例, 又不失时机地讲述了当代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淡泊名利、处处为病人及其家属着想的感人事迹,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他们清廉正直的优良品质。从而引导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追求自己的利益, 养成正直节俭、诚实守信、崇尚廉洁的价值观, 养成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警自律的良好品质。

(2) 一心赴救、无欲无求的献身精神。关于医学的这种人道主义精神, 古代医家在他们的医学教育思想中也阐述得淋漓尽致。笔者以孙思邈的医学教育思想为主, 采用纵向贯通的方法, 列举了从秦汉到清末时期各个医家医典的这一教育思想, 脉络清晰, 重点突出。如孙思邈明确指出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济命扶危”, 他反复强调“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基于这一责任和观点, 他倡导一心赴救、无欲无求的献身精神, 他要求医者面对病人的求治, “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惜身命”, 要“勿避崄巇, 昼夜寒暑, 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这就要求医者面对病人时必须一心一意、不怕困难、全力救治, 以解除病人之痛苦。这种吃苦耐劳、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是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要求, 如果没有对医学事业庄严的使命感, 没有对人类病痛无私救助的奉献感, 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医生[3]。讲述孙思邈这一思想时, 笔者结合现实事例, 饱含感情地讲述了“5·12”大地震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全力以赴救助伤病者的感人事迹, 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让医学生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应有的奉献精神。当今的医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由于经济条件较好, 生活优越, 不肯吃苦,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因此, 加强这方面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让医学生在古代医家崇高精神的熏陶中受到感染,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让“救死扶伤”真正成为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价值追求。

(3) 稳重端庄、温文尔雅的仪表风度。稳重端庄、温文尔雅, 是一个人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医圣”孙思邈特别提出了这一点。他要求医生在病人面前“不得多语调笑, 谈谑喧哗”。医生到病人家要做到“纵绮罗满目, 勿左右顾盼, 丝竹凑耳, 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 食如无味;灵录兼陈, 看有若无”。孙思邈对医生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做出了规范。的确, 医生的言语、态度、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与病人的关系。如果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恶劣, 对病人的咨询不耐烦, 语气生硬、表情冷漠, 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 引起病人的抵触和不信任感, 并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所以, 这种礼仪修养对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讲授这一内容时, 要求医学生平时注意礼貌和讲话的语气、表情, 衣着要整齐美观, 待人要谦虚和蔼, 举止要端庄稳重, 言语要温和可亲[4], 这些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特别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比如敞开心扉、和蔼、耐心地与学生交流, 对医学生多用礼貌用语, 尽量做到语言规范、举止文雅、仪表端庄、神态大方, 以期对医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 选修课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包含着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 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应在教学中大力弘扬古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医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让医学生树立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 确立远大的理想, 形成完整的人格, 为其将来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党鸿毅.提升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医学意蕴[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5, 11 (6) :562.

[2]郑宗秀.医学伦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3]盛亦如.中医教育思想史[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医学的人文特征 篇9

关键词:叙事医学,人文教育,专业教育

1 叙事医学的概念及作用

“叙事”这一概念是阿瑟·克莱曼于1988年提出的, 他认为医生应该把了解患者的叙事模式作为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叙事医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内科医生Charon于2001年1月提出[2], 是指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开展的, 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诊疗活动的医疗模式[3]。

叙事医学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为目标, 培养医护工作者更理智地应对自己的感情的技能, 此外还培养更高水平的倾听能力以及从病患的比方和潜台词中挖掘更深层次信息的技能。Charon等人的实践证明, 在当今世界, 我们可以将叙事学有效应用到医学实践与研究中, 为医患沟通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1]。

在叙事医学模式中, 具备叙事能力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获得治疗信息, 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能满足其需求的医疗照护[4]。叙事医学作为西方医学教育的新观念, 日渐获得主要医学刊物及各大医学院校的重视。近年来, 我国一些专家也认识到这一新兴医学教育模式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对叙事医学开展了初步研究。本文通过总结专家对叙事医学的解读, 摸清国内外叙事医学研究现状, 探讨叙事医学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2 叙事医学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保健和医学从业者逐渐认识到叙事与叙事能力对医疗过程的重要性。目前, 国外对叙事医学的研究较为深入, 并展开了叙事医学实践。美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叙事医学类课程。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 2009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 有106所开设了此类课程, 至少有59所将其作为必修课[1]。

叙事医学教学主要采取精细阅读和反思性写作的方法。国外各医科院校围绕培养学生叙事能力采取了不同教学策略, 主要有:依托课程教学的叙事医学教育、依托实践项目的叙事医学教育、依托跨专业合作的叙事医学教育。而叙事医学教学资源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叙事素材的整理和开发。教学效果评价是保证叙事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接受培训者对患者及其工作的态度, 临床工作早期的习惯和愿望, 学科知识的保留、表达能力和反思自己所见所感的能力, 行医过程中的归属感及人文领域非认知方面的能力[5]。评价方法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患者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自我评价[4]。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叙事医学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目前有一些专家对叙事医学进行了文献研究。

于海容等[4]认为护理人员比医生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接触、陪伴和照护患者机会多, 更容易发现患者心理和精神需求, 所以可将叙事医学相关理论和应用与护理专业相结合, 以培养临床护士的叙事能力, 使其能够理解并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 从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与人性化的照护, 提高护理水平。但对如何在护理教育中开展叙事医学教学则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杨晓霖[1]认为叙事在医患沟通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可以从医患沟通中获得深度资料, 又可以作为干预手段应用于医患沟通研究, 还能使医生和患者在叙事过程中反思自己。因此, 将叙事医学引入医学实践, 可使医患沟通更加人性化。叙事医学顺应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的发展, 也符合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趋势。王一方[6]认为当前医学人文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并开始融入医学教育, 但其无法真正融入临床路径和制度, 而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医学人文交叉学科这一定位。叙事医学则寻求技术与人文的融合, 革命性地将人文主义引入医学, 极大地丰富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虽然有部分人认为叙事医学偏于动态化、局部化和个人化, 会干扰循证医学的开展, 但叙事医学对临床医学的意义仍是开创性的。管燕[7]认为叙事医学教育有利于人文医学真正走进临床, 让医患之间建立“心与心”的交流, 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何立芸等[8]从医患沟通角度对叙事医学进行了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普遍感到自身医患沟通能力不足。虽然医患沟通不畅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医生素质和医患沟通能力。因此, 可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叙事医学课程, 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和反思能力, 使医患沟通顺利进行。

综合国内专家对叙事医学的研究可以看出, 专家都认同叙事医学改善医学人文教育的优势, 但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叙事医学教育, 仍处于探索阶段。将叙事医学引入我国医学教育仍是一个设想, 具体工作是今后医学人文教育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3 叙事医学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传统医学只强调技术, 忽视了对病患的人文关怀, 提高医护人员人文素质, 加强医患沟通, 既有利于疾病治疗, 也有利于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仅占总学时的8%左右, 仅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对沟通能力培训多是理论指导, 缺乏针对性。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远远不能满足医患沟通需求[8]。

201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全科医生的服务内容进行了界定, 提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 主要工作是基层居民的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以及健康管理等, 全科医生将与居民建立契约关系。由此可见, 全科医生更贴近基层, 这就对其医学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科医生培养中, 如何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质, 成了当下医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方面, 我国医学教育实践中存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问题, 不能将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很好地融合;另一方面, 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混为一谈问题, 未能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压缩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空间[9]。叙事医学教育培养学生叙事能力, 叙事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医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也有利于医生诊疗水平的进步。叙事医学使医学人文教育不再是空谈, 而是真正融入医学教育, 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将极大地改善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晓霖.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2) :219-221, 226.

[2]Charon R.Narrative medicine form function and ethics[J].Ann Intern Med, 2001, 134 (1) :83-87.

[3]Charon R.Narrative medicine: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J].JAMA, 2001, 286 (15) :1897-1902.

[4]于海容, 姜安丽.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 :83-86.

[5]Evans R, Elwyn G, Edwards A.Review of instruments for peer assessment of physicians[J].BMJ, 2004, 328 (7450) :1240.

[6]王一方.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兼谈叙事医学对于临床医学人文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9A) :14-18.

[7]管燕.现代医学模式下叙事医学的价值[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6A) :10-11, 48.

[8]何立芸, 韩江莉, 黄静, 等.以叙事医学提高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9) :70-71.

论医学人文教育的逻辑起点 篇10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的确在医学生物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 但正如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所言:“科学的职能就是分析, 就是运用符号进行研究。因此, 即使自然科学中最具体的科学, 即关于生命的科学, 也只能限于研究生物的可见形式, 即他们的器官和解剖学上的要素……它们永远无法把握生命的本质。[2]”对生命内在的诉求并不仅仅是肉体的生存, 还有对价值的追求和精神的超越。以人为主体、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发展的法则和原理是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向度。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说:“我要提倡慈悲的医学, 以此作为引导新医学的前奏, 也就是以消除痛苦, 给予欢乐为宗旨。因为我相信, 这句简短的话语, 就指明了使医学重新成为生命之学的道路。[3]”我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 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 施仁给爱是医学的基本内涵。只有在爱的环境中, 医学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关爱生命的力量, 医学才不会脱离“为人”的人文轨道。

医学的终极意义是减轻或避免人身心的苦难, 回归生命应有的和谐。而以科学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教育, 多强调科学知识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 教育研究应遵循科学精神, 应运用科学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教育中的问题, 这片面夸大了科学与理性的作用, 忽略了人的需求本质, 这无疑是对生命的阉割和扼杀。美国现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中明确指出, 人类有2种需要, 一种是基本的或缺失性的需要, 另一种是心理的或超越性的需要。人类对于爱的需要就像对食物、水、氧气的需要一样, 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 人类的生存将面临威胁。有一则寓言故事说, 上帝分别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 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 拿着2米长的瓢, 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 天堂里的人精神焕发, 满面红光, 而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 面容憔悴。其中的原因是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 手拿长瓢舀汤时, 由于瓢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 心中有他人, 手拿长瓢舀汤时, 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 然后再被他人喂着喝。由于有了先人后己和先己后人之别, 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和地狱之分。因此, 爱不仅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缘起, 更是滋养生命的土壤。没有爱, 生命的世界将是一片荒原。

3 000多年前, 在古希腊以预言著称的德尔斐神庙前, 赫然耸立着一块石碑, 上面刻的铭文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表达了人类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但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人类却总是醉心于外部世界。在已进入电子时代和生物工程时代的今天, 人可以制造模拟人脑的机器, 可以研究人工智能, 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无穷尽地考察原子、电子、中子、质子的结构, 可以乘坐宇宙飞船遨游茫茫宇宙, 人似乎无所不能。而相对于外部世界, 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却显得如此贫乏。面对艾滋病的蔓延、癌症的肆虐、SARS的疯狂, 人类感到更多的是力不从心。当我们面对疾病却无法理清它的复杂性时, 当我们对疾病的隐蔽和潜伏无法预见时, 当我们了解了疾病却又无能为力时, 生命现象所充斥着的神奇力量和难解之谜让我们更产生了无限的敬畏之情。既然医学无法使我们所向无敌, 既然治愈各种疾病还是一个遥远的理想, 那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用爱去帮助那些陷于困境中的人。柏拉图在《宴饮篇》中说:“爱欲是一种把人和万物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一种予万物以生气的力量。”爱具有的神奇力量可以减轻生命过程中痛苦、脆弱、不幸、死亡对人的伤害程度, 医学本身也因爱而实现了对人的终极意义的关怀。美国诗人桑顿说:“在生死两岸, 爱是中间的桥梁, 爱是惟一的生机, 爱是惟一的意义, 跟随着爱的秘密, 你就会找到其中的意义, 而你的世界和生命将会改变。[4]”爱是生命的力量, 只有用爱来守护生命, 才能对生命过程中的痛苦、脆弱、不幸和死亡进行本体性超越。科学对生命的认知是有限的, 而无限的生命情怀只能用爱去实践。

亚里士多德说:“人, 值得我爱。之所以值得我爱, 就因为人是一种过渡和毁灭。[5]”人是悲剧性的存在, 生命是有限的, 人生是短暂的, 人类的生存, 乃是通向死亡的存在 (海德格尔) , 人是满载苦难的存在, 人生的苦难具有无法逃避性和不可抗拒性。这种泛悲剧观念使人类深刻感受到了理性对自由意志的摧折, “非人存在”对人的本质的剥夺,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在灾难与毁灭中的失落。但这种悲剧性同时也唤起了人的肯定性的痛惜之感, 召唤着人类崇高的悲剧精神, 催生了人的悲悯怜惜之情, 在灾难与考验中能够证实自己, 在毁灭的打击中善于提升自己, 在人与命运的败仗中实现自己的精神力量。乌纳穆诺说:“怜悯是人类精神爱的本质, 是爱自觉其所以为爱的本质, 并使之脱离动物的、而成为理性人的爱的本质。爱就是怜悯, 并且, 爱越深, 怜悯也越深[6]。”著名作家冰心在《通讯十九》中说:“爱在右, 同情在左, 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 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 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 也不觉得悲凉。”因此, 只有爱才是人类的惟一救助。这爱, 非居高临下地施舍, 乃谦恭地仰望, 接受苦难, 从而走向精神的超越[7]。没有这种超越现存世界对价值理想的追求, 全人类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古希腊的一则神话说,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倾注在一尊美丽少女雕像中, 使天使般的少女雕像活了起来, 心理学家把它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使石雕变成活人的原因是他的全部感情、全部的爱, 而不是他的雕刻艺术。这就是爱的力量, 它无往不胜, 无坚不摧, 无攻不克, 因此它也永远不会失败。

人的生命不仅是一种肉身的存在, 而且是一种人格的存在, 是一种有着人格尊严的存在。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发现, 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成就, 个体人格的独立性、生命之不可侵夺的价值与尊严, 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作为一种有着人格尊严与价值的存在, 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康德曾说:“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代替, 这是等价;与此相反, 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 没有等价物可代替, 才是尊严。[8]”人的生命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无可代替的东西, 生命的尊严没有等价物, 它是至高无上的, 是最高的价值, 它是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不可冒犯、不可亵渎、不可侵越或不可剥夺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每个现实的个体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的“惟一”, 他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 医学伦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权利, 而尊重正是对爱之情感的理性提升, 它让爱超越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存在而直面生命价值本体意义的诉求。爱是一种运动, 在其中, 每个承载价值的具体的个别对象实现了对于它的并按照其理想天职而言的可能的最高价值, 或者在其中它实现了它的本己性的理想的价值本质。理想的价值本质只有在纯粹的爱中才能被发现, 并且要在爱的引导下通过意志行为才能获得实现。也就是说, 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只有在爱的承载与引导下才能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 爱不仅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是人类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 更是人类发现价值和创造理想价值的本质力量。正如Kelly所指出的:“爱是人类精神的先锋, 推动人进入到世界本身。”以人为本体的医学教育, 只有通过爱的引领才能创造人的价值, 关注人的幸福和利益, 实现人的尊严, 才能让医学真正显现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汤因比, 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北京国际交流出版公司, 1985.

[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3]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4]A·J·杰克逊.人生的四大秘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5]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4.

[6]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

上一篇:统计在燃气企业运用下一篇:独立董事报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