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愈合创面

2024-05-08

难愈合创面(精选十篇)

难愈合创面 篇1

病历资料

患者, 女, 67岁。住河南省夏邑县某村, 尚健在。1992年3月12日以“右眼大眼角流脓2年”为主诉来我院诊治, 门诊诊断为“右眼慢性泪囊炎”, 建议行泪囊摘除术。患者同意并接受手术治疗。

全身检查: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意识清楚, 检查合作, 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睑位置正常, 睫毛生长整齐, 根部清洁, 指压泪囊部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眼球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均在正常值范围。

门诊手术, 局麻下行泪囊摘除术, 切口于内眦鼻侧3 mm, 内眦韧带平面上3 mm处开始, 做平行泪前嵴的皮肤切口, 呈弧形长约15 mm, 深达皮肤全层, 寻找泪囊并摘除之, 3-0尼龙线间断缝合皮肤3针。手术顺利, 泪囊摘除完整, 皮肤缝合对合良好, 术后土霉素片0.5 g, 3次/d, 口服, 预防感染。术后6 d检查:伤口皮肤颜色正常, 伤口清洁, 对合良好, 无渗出, 给予拆线。拆除缝线后发现伤口全层裂开, 伤口清洁, 无出血、渗出。当时伤口处给予纱布包盖, 抗生素停用。让其自制大枣牛肉粥服用。大枣牛肉粥的做法:牛肉2斤切碎与大枣半斤一起放入适量水中, 煮烂搅拌成粥状, 食用。6 d后复查, 伤口愈合良好。

讨论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在期望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的一类创面, 该类创面的形成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1]。导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因很多, 其发病机制西医学认为与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 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差, 且多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有关。因基础疾病不同慢性难愈合创面分散于各科。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年龄也不仅仅是老年人, 中年发病率也很高。由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没有统一的理想治疗手段。切除缝合术的患者治愈率最高, 成功率最高100.0%[2]。但是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属希望采用保守治疗的手段, 并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和预防成为多科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病理学认为创伤愈合是多种细胞、可溶性介质、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和应答的复杂过程, 是对组织损伤的一种动态及交互反应过程。付小兵教授发现,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分子与基因调控在以下2方面发生改变: (1) 炎性细胞中早期即刻基因C-fos与C-jun的表达显著增加, 大量释放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溶解, 从而导致创面不愈或难愈。 (2) 创面生长因子靶细胞上的受体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改变, 但是与调控创面愈合相关的生长因子的定位并没有改变, 从而导致生长因子与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降低, 无法正常结合, 引起信号传导失控, 这是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的重要调控机制。国外有研究表明[3], 难愈合创面由以下3个因素引起:细胞和全身各系统老化;反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多潜在与缺血局部) ;细菌定植于创面。因此, 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为其治疗原则。患者术后伤口清洁, 无红肿、炎性渗出物和渗血。笔者认为, 伤口不愈合首先排除与感染无关, 应与其自身修复能力有关, 是其生发功能低下造成, 符合付小兵教授发现的第2个方面的改变。

中医认为热则肉腐, 伤口清洁无红肿感染等热象而应为寒, 伤口久不愈合的病因应为寒凉所致。因寒性凝滞、收引, 寒客血脉致气血凝滞, 血肉不生则伤不愈合。寒的来源可能是患者本身就是寒性体质, 也可能是抗生素引起的, 或二者俱在。患者治疗方法应温补气血, 促进伤口愈合。抗生素一般较苦, 苦药峻寒, 西医对无菌手术, 术后抗生素只用3 d及抗生素配伍的要求, 就是防止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 为气血生化之源, 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 才能使肌肉发达, 臻于健壮。正如《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所说:“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以生养肌肉, 故主肉。”《素问·痿论》说“治痿独取阳明”。大枣颜色红, 补血。味甘、温, 入脾、胃经。李杲曰:“温以补脾经不足, 甘以缓阴血, 和阴阳, 调营卫, 生津液。”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安神、通九窍、助十二经等功效, 用于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的治疗。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 大枣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 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等、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对人体有较强的补养作用, 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能力。牛肉性味甘平, 《雷公炮制药性解》说牛肉入脾经;《本草汇言》说牛肉入阳明经。古有“牛肉补气, 功同黄芪”。中医食疗认为,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药理研究发现牛肉含有丰富的肌氨酸、维生素B族、肉毒碱、蛋白质、结合亚油酸及微量元素铁、锌、镁、钾和丙氨酸, 其成分接近人体需要, 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4]。大枣补血, 牛肉补气, 两者相须配伍气血双补, 共入脾胃经, 递增温补疗效, 共同作用增强机体免疫系统, 促成合成蛋白质, 促进肌肉生长。大枣牛肉粥本为治疗伤不连口的民间单方, 将它用于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也是验证其效果。

大枣牛肉粥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使与调控创面愈合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的定位发生改变, 使改变的创面生长因子靶细胞上的受体结构与功能恢复正常, 使生长因子与其相应受体正常结合, 促进创面愈合。大枣牛肉粥既然能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 那么在术后非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餐里加上大枣、牛肉, 应该能预防伤口创面难愈合的发生。祖国医学博大精深, 有时能简单解决西医较难解决的问题, 值得借鉴。

摘要:由于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眼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就1例右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囊摘除术后, 配合服用大枣牛肉粥治疗的临床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旨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关键词:大枣牛肉粥,眼部,慢性创面

参考文献

[1]Ongenae KC, Phillips TJ, Park HY.Level of fibronectin m RNA is markedly imcredsed in human chronic wounds[J].Dermatol Surg, 2000, 26 (5) :447-451.

[2]付小兵.细菌生物膜形成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J].创伤外科杂志, 2008, 10 (5) :416-417.

[3]Mustoe T.Understanding Chrnic wounds:a unifying hypothesis on their path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Am J Surg, 2004, 187 (5A) :65-70.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药物分析 篇2

关键字:烧伤;创面愈合;药物

【中图分类号】R8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88-02

烧伤创面愈合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创面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这一过程中,许多细胞,其中以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为主,参与了创面的再上皮化?形成肉芽组织和重建皮肤屏障功能?锌广泛参与核酸与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复制等基本生命过程,并参与了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在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多用氧化锌或硫酸锌,20世纪70年代磺胺嘧啶锌问世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烧伤创面以提供锌离子?目前常用的锌制剂有磺胺嘧啶锌?银锌霜?3%吡哌酸锌等?它们能在创面持续释出锌离子,满足了上皮修复所需适量的锌离子?应注意的是高浓度?溶解度强锌盐则在创面上释出锌离子过量,对上皮化有抑制作用?许多中药制剂也报道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如中药制剂东方一号适用于经久不愈的慢性小创面溃疡,不宜作深度烧伤的大面积涂敷,因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危险?对晚期残余小创面可选用由东丹?冰片?煅石膏?硼酸?密陀僧?凡士林组成的八湿膏?

创面愈合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揭示,创面的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之间通过所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的有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化生长因子(TGFs)?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下面主要介绍某些具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生长因子及其部分制剂?下面将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药物分析如下?

1.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 包括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肝素结合EGF(hbEGF)等?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为6040 kDa,主要存在颌下腺,广泛分布于其他体液?EGF的生物学作用无种属特异性?EGF对外胚层和中胚层来源的组织具有促分裂和刺激合成代谢的作用,能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毛细血管形成及胶原积聚量,因而可促进创面愈合?TGF-a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和巨噬细胞,由5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6000 kDa,其结构和功能与EGF类似,但TGF-a对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更强? hbEGF的分子质量为22 000 kDa,可与角质形成细胞表面的肝素硫酸糖蛋白和EGF受体结合,对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有促分裂作用?

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 包括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F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FGF-2)和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FGF-7)等?aFGF和bFGF分别含140个氨基酸和146个氨基酸,在细胞外基质与肝素?硫酸肝素结合?FGF储存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基底膜,伤后基底膜降解及细胞破坏则被释出?刺激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趋化?增殖,促使形成毛细血管,降解部分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KGF的分子质量为28 000 kDa,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仅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有丝分裂,KGF的受体也能与FGF结合?

3.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家族 包括 PD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PDGF是由A和B两条肽链组成的二聚体,有 AA?AB和BB三种亚型?主要由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合成,储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中;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也可合成分泌PDGF?PDGF促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趋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非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如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s)?黏附蛋白,使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酶量增加,所以PDGF在组织重塑中有作用?VEGF具有与PDGF类似的同源二聚体结构,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活性最强?特异性最高?

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对创面愈合各个阶段都有影响 已发现5种相似结构和功能相似TGF-β,分别为TGF-β1~β5,由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释放,几乎所有细胞均含TGF-β受体?TGF-β1趋化?激活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刺激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成分沉积,抑制细胞外基质分解?可刺激肉芽形成,但又抑制上皮生长?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 有IGF-1和IGF-2两类,既有胰岛素样合成代谢作用,又有生长促进作用?IGF-1主要在肝脏产生,血小板?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均可释放IGF-1,其游离形式半衰期短仅10多分钟,与蛋白结合形式半衰期可长达10多小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刺激毛细血管形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

众多的生长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基质形成和创面重塑,调节蛋白质和其他细胞成分的合成?分解,促进烧伤皮肤修复?血管再生?肉芽形成,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解?目前有些生长因子已开始用于临床创面,但如何合理?安全?联合应用尚待进一步研讨?

4.1生长因子种类繁多,来源不同,作用机制复杂且还不完全清楚,一些体外或动物实验结果不一定代表人体内作用?

4.2各种生长因子应用于创面何种状况最合理,如何掌握适应证?临床研究尚存在样本小和观察期短的问题,对长期应用的副作用?安全性尚认识不足,是否降低并发症?病死率还需进一步观察?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不应成为”过度愈合”,以至瘢痕形成,甚至癌变(虽然目前尚无致癌临床证据)?

4.3创面愈合过程复杂,常有多种因子参与,应如何合理联合使用,对不同创面使用因子的程序?时序如何掌握?

4.4生长因子一般在体内半衰期短,如何确切掌握用药剂量?时间?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载体?制剂或附加措施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如何避免?减少被创面蛋白酶?肽酶降解?

4.5生长因子价格较贵,尚难广泛应用?多数意见可用于难愈创面?溃疡?断层植皮供皮区,以及清创后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肉芽创面等?

4.6生长凶子虽可能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但无抗菌作用,应用时应与抗菌外用药物同时使用,才能有效发挥其促進愈合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郭振荣,李利根,李烽;重视烧伤后补锌,促进创面愈合[J];中华烧伤杂志;2001年04期

难愈合创面 篇3

关键词:难愈合创面,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负压引流,临床应用

慢性难愈合性创面常见于长期卧床者及由创伤因素所致,治疗以清创换药、压疮粉、多爱肤为主。处理创面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其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同时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成为困扰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随着负压引流及各种生长因子治疗方法的问世,慢性创面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对面积大、渗液多特别是压力性溃疡Ⅲ、Ⅳ度潜行深的患者,单一的负压引流或生长因子创面的治疗,愈合时间或达到后续手术治疗时间较长,如何优化治疗方案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是护理同仁十分关注的问题。我院压疮小组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院外带入35例难愈合性创面患者,在创面清创加持续负压引流的基础上辅以创面喷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内科及外科系统住院带入难愈合性创面35例患者,以入院单双日分组,单日入院为观察组,双日入院为对照组。观察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94岁,平均年龄64.8岁;创面分类:下肢软组织损伤并感染1例(11 cm×6 cm×1 cm),糖尿病足1例(足跟处5 cm×4 cm×1 cm),压力性溃疡20例,共有创面27处,发生部位:骶尾部20处,背部2处,髋部3处,臀部2处;创面分度:Ⅲ度11处,Ⅳ度16处,面积最小6 cm×8 cm,最大30 cm×13 cm,深度1 cm~2 cm,潜行2 cm~7cm.对照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1.9岁;创面分类:糖尿病足1例(髁关节处5 cm×4 cm×0.5 cm),压力性溃疡12例,共有创面19处,分别是骶尾部11处,背部2处,髋部2处,臀部4处;创面分度为Ⅲ度7处,Ⅳ度12处,面积最小5 cm×6 cm,最大18 cm×20 cm,深度1 cm~2 cm,潜行1 cm~5 cm.压力性溃疡按压疮分期标准进行评价[1],2组患者年龄、性别、创面分类、面积大小、深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材料选择

中心负压装置、医用一次性硅胶吸痰管、无菌医用海绵、手术薄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

1.2.2 方法

黑期2组患者每日按外科感染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将适宜型号前端多侧孔的硅胶吸痰管贯穿于适宜的无菌海绵内,用盘蛇法卷好填充于创面内,医用薄膜封闭创面,引流管从创缘下引出,视创面的多少选用二腔或三腔接头与壁式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观察组行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行引流2 h,间隔2 h的方法。2组负压值视创面大小及引流量、性质调整在0.01~0.04 M Pa.黄期创面清创后喷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于患处,再行负压引流,2组引流方法同前,根据创面渗液的多少决定隔日或2 d~3 d换药1次。通过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分别在3,6,9,12周进行创面愈合效果比较。

1.2.3 疗效判定标准

以创面肉芽组织外观及创面缩小程度、手术修复效果为观察指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经1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好转:创面缩小≥25%,但<75%,肉芽组织较新鲜,症状改善;无效:创面虽较前新鲜,但缩小<25%,且肉芽生长很少。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患者3周愈合效果比较

见表1.

治疗3周时观察组创面开始变红润,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分泌物逐渐变少;对照组大部分创面较红润,肉芽组织生长少,创面分泌物多。2组愈合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2.2 2组患者6周愈合效果比较

见表2.

治疗6周,观察组创面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肉芽组织明显增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患者9周愈合效果比较

见表3.

治疗9周,2组创面清洁、红润,创面变浅,缩小明显,愈合效果明显加快,观察组创面自行愈合9例,手术植皮愈合13例,对照组自行愈合4例,手术植皮愈合5例。2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2组患者12周愈合效果比较

见表4.

2组显效患者均为压力性溃疡创面,创面缩小变浅,肉芽组织新鲜,但潜行部位肉芽生长慢。

3 讨论

3.1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难愈合性创面优势明显,其创面封闭,可以阻止外来细菌入侵,避免二重感染;保持伤口细胞的张力,引起细胞的机械性伸张;清除创面渗液彻底,创面清洁;加速组织消肿,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小创面,能够降低后期植皮及皮瓣移植的风险[3]。间断负压引流治疗效果次于持续负压引流,可能原因:创面面积大,渗液多,重复吸引与停顿,负压不稳定,吸引效果相对差;二次引流间隔2 h,时间较长,渗液积聚,易造成创面细菌负荷不能及时清除[4],创面清洁度相对较差,不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3.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刺激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分裂、增殖,加速创面的愈合[5],但不能替代整个治疗全过程,在创面坏死组织未完全清除、无血运、分泌物多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不能与肉芽组织完全接触,不会产生明显的修复作用[6]。本文从黄期创面红润开始喷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到治疗9周,创面愈合效果明显。

3.3创面愈合的相关因素:本组创面愈合时间比陈慈玉等报道的愈合时间要长10 d~30 d[7],考虑与患者的原发病及合并症,创面面积、深度及潜行范围,患者体质差异、营养、活动、功能锻炼、家人的关爱,医用海绵质量及清创换药方法有关。在治疗中还发现体位的改变与创面的愈合关系密切,负重最多、时间最长、创面最低的部位分泌物浸渍多,肉芽生长相对较慢。

参考文献

[1]崔炎.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0-16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陈绍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微循环流速和血管口径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康复,2000,4(12):1848-1849.

[4]刘静,周晓舟,肖萍,等.不同处理方法治疗压疮创面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0):52-54.

[5]付小兵,王德文.现代创伤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2-209.

[6]梁伟中,赵伟钧,魏世东,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压疮创面床准备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20-1722.

难愈合创面 篇4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紫连油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术后肛裂患者采用完全隨机化设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采用自制复方紫连油纱条换药,治疗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 对术后住院天数.疼痛.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临床疗效给予综合评价。结果 复方紫连油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凡士林组 。

【关键词】肛裂术后;复方紫连油纱;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12-02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采用 2002 年 1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通过的关于《肛裂、直肠脱垂、肛瘘、痔的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拟定关于肛裂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如下: 凡有排便周期性疼痛、便时出血、便秘的病史,查体见有肛管皮肤纵行裂口或伴有梭形溃疡形成,即可作出诊断。

将符合标准的20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排出标准 术前常规检查有糖尿病.出凝血障碍.晚期肿瘤及其他手术禁忌症患者,未能按规定换药者以及女性患者20天内预期来月经者,合并有其他肛肠疾病者。

1.3 手术操作要点 腰麻麻醉 取截石位,肛裂切除并同一位置内括约肌松解术,单发肛裂在原位切除肛裂溃疡面及肛乳头、哨兵痔等,并松解其下内括约肌,多发肛裂(主要在前、后侧)只在后侧作内括约肌松解。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二天换药,换药前均予院内自制中药熏洗剂(药物组成:苦参60g 夏枯草30 g紫草30g 大黄30g 土茯苓30g 野菊花30g 千里光30g蒲公英30g 白芷30g)熏洗坐浴,日1次,以患者便后为宜。

2.1 治疗组 治疗组熏洗坐浴后予以复方紫连油纱条换药,日一次。配置方法由我院制剂室按照传统工艺将紫草 50g 黄连 30g 地榆 50g 鸡血藤 50g 乳香 6g 没药 6g 大黄 40g 白及 30g 苦参 20g 白芍 40g 百部 20g 黄芪 20g 麻油 1000ml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粗粒,取麻油加热至130~150℃,保温10分钟,降温至50~70℃,加入以上粗粉,再缓缓升温至100~110℃,保温1小时,滤过,滤液分装,即得制剂,将制好的复方紫连油倒于4x3cm大小的纱条上,送供应室高压消毒即成。

2.2 对照组 对照组熏洗坐浴后给予凡士林油纱条(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换药,日一次。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3.2 两组疗效 两组皆治愈,术后半年随访未见复发。术后疼痛,愈合时间,费用比较见表1

4 讨论

肛裂的药物治疗多针对湿热,用药偏清凉。肛裂术后创口与利器刺伤有关,创面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层。切口较深,其愈合一般包括炎症、增生、重塑和上皮形成四个阶段。手术使肌肤、肌肉、血脉受创,气血瘀滞不通;中医认为“不通则通”,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塞,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聚在一处,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故气滞血瘀又为肛裂术后的一大病机。针对湿、热、瘀的病机,治疗则需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复方紫连油为我院院内制剂,应用多年,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复方紫连油与凡士林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情况对比,术后第7天和第21天具有统计学意义,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这说明复方紫连油具有“生肌敛口”作用,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本研究证明复方紫连油能够减轻肛裂患者术后创面保持湿润环境,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在治疗过程中亦未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地黄多糖对创面愈合小鼠脾脏的影响 篇5

1 材料

1. 1 材料与仪器

1. 1. 1 主要试剂 FITC - anti - mouse CD3,PE - an-ti - mouse CD4,PE - anti - mouse CD8,DNA reagentKit,溶血素为美国BD公司产品。其他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 1. 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健康小白鼠60 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 ~25 g,由河北北方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编号为WK0504 -0048) 。常规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每日光照时间12 h,适应环境1 周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1. 1. 3 主要仪器 美国FACSAria流式细胞仪,日本型电子天平(1/100 000)。

1. 1. 4 设计、实施、评估者 实验设计、干预实施与评估均为本文全体作者,全部受过正规培训,未采用盲法评估。

2 方法

2. 1 地黄多糖的制备

地黄多糖为本校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自制。地黄药材购自张家口,经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马淑兰教授鉴定。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2 次,1 h/次,即得地黄粗多糖。采用苯酚- 硫酸法测多糖含量。实验时取地黄多糖用蒸馏水配成500 mg/kg浓度,作为供试液。

2. 2 动物模型及分组

将60 只昆明种小白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组: 正常对照组、创伤模型组和地黄多糖治疗组,每组20 只; 模型组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在两侧背部用10% Na2S脱毛,在背部胸段剪直径约0. 5 cm圆形伤口2 个,对称于脊柱两侧,深达皮下组织,伤口间隔约0. 5 cm。造模成功后单笼饲养,每天常规消毒,涂2% 碘酊; 地黄多糖组对造模小鼠按0. 2 mL /10 g的药量灌胃,1 次/d,连续7 d。

2. 3 脾指数、脾细胞增殖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地黄多糖治疗组末次给药后1 h,各组小鼠麻醉断颈处死后称量小鼠体质量,摘取脾脏,用电子天平称重后计算脾指数。脾指数= 小鼠脾湿重( mg) /小鼠终体质量( g) 。称量完脾湿重后,采用网搓法制备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数为1 ×106个,采用DNA rea-gent Kit染色,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ModFit软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增殖指数按公式: PI = ( S + G2M) / ( G0G1+ S + G2M) × 100% 计算,式中PI: 细胞增殖指数; S: DNA合成期细胞的比例;G2/ M: 第二时间间隔期和分裂期细胞比例的和; G0/G1: 静止期和第一时间间隔期细胞比例的和,取各组均数进行比较。另取脾细胞悬液用溶血素处理红细胞后计数2 ×106细胞,平均加入到2 个上样管中,每管分别加入CD3+、CD4+和CD3+、CD8+,室温避光反应30 min后PBS洗2 次细胞,0. 5 mLPBS重悬细胞,逐个安放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脾脏淋巴细胞CD3+CD4+和CD3+CD8+的细胞百分含量。

2. 4 主要观察指标

1) 各组小鼠脾指数; 2) 各组小鼠脾细胞的增值指数; 3) 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 5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指标以± Sd表示,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SD法。

4 结果

4. 1 创面愈合的一般观察

7 d后模型组伤口表面见少量炎症渗出物,创底出现肉芽组织灶; 地黄多糖治疗组肉芽组织增多,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含量丰富,新生表皮细胞开始覆盖创面。

4. 2 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指数的影响

实验60 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模型组脾指数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 <0. 05) ,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都明显升高( P <0. 05) ,见图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3 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

模型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都明显升高( P <0. 05) ,见图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4 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由见表1 可知,创伤后小鼠脾脏CD3+CD4+与CD3+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且CD3+CD4+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8+细胞百分率升高; 治疗组小鼠脾脏中CD3+CD4+细胞百分率增高,且组间差异显著( P < 0. 05) ,CD3+CD4+与CD3+CD8+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5) ,见表1。

注: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 * 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5 讨论

临床常用药生肌象皮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显著[4]。地黄为生肌象皮膏的有效成分,而地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等多种功能[3],其中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倍受关注。本实验从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入手,观察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脏免疫细胞的影响,为生肌象皮膏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脾脏作为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其淋巴细胞的增殖必然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5]。笔者研究发现,模型组脾指数明显降低,这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病理学基础; 地黄多糖治疗则减轻了脾指数的降低,这有利于从免疫器官角度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伤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地黄多糖治疗后则可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即T、B淋巴细胞定居及其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场所,是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初步指标。T细胞是体内发挥细胞免疫的重要细胞成分[6]。T细胞按其CD4+和CD8+表面标志可区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亚群。CD4+T细胞亚群介导的是一种迟发性细胞免疫,与机体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CD8+亚群T细胞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7],这两种细胞为T细胞群内主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正常机体内二者有一定的比例,以维持体内免疫功能相对平衡。当二者比例失调,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被破坏,导致免疫状态失衡,产生免疫功能紊乱[8]。故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并以此作为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一项指标。即CD4+/CD8+T细胞比例上升,提示正相免疫调节占优势,CD4+/ CD8+T细胞比例下降,提示负相免疫调节占优势。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地黄多糖能提高创伤小鼠脾脏CD4+/ CD8+T细胞的比值,可认为地黄多糖能作用于T细胞,通过增加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改变其CD4+/ CD8+T细胞比值水平。

生肌橡皮膏对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生机橡皮膏,感染创面,愈合

感染不但会侵蚀组织阻碍创面愈合, 并且还会引起脓毒血证和一些其它并发症, 因此对创面感染必须认真仔细的处理, 以保证消除治病病菌, 促进组织新生。为探讨分析用生机橡皮膏对感染创面进行治疗时的疗效, 该研究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采用生肌橡皮膏, 对创面感染进行治疗, 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 并且可以使患者并发症出现减少,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150例创面感染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79例, 其中男45例, 年龄10~50岁;女34例, 年龄16~65岁, 平均年龄 (32.5±2.52) 岁;发病部位:手部16例, 上臂11例, 前臂12例, 躯干6例, 大腿15例, 小腿11例, 足部8例。对照组71例, 男性51例, 年龄16~58岁;女性20例, 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 (33.8±3.15) 岁。发病部位:上臂8例, 前臂4例, 手部6例, 躯干4例, 大腿27例, 小腿15例, 足部7例。创伤面积大小治疗组平均18.4 cm2, 对照组平均16.6 cm2, 无骨质外露。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6例, 矿山伤例35, 家庭意外伤5例, 机械伤15例, 医源性感染9例。两组患者伤口周围皮肤感觉及血液循环均无异常。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患者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 合理切除部分坏死组织及异物, 依照溃疡面积, 将生肌橡皮膏涂在消毒后的脱脂棉上, 促使基底部生长, 厚度≤2 cm, 在患者软组织有缺损处可以稍微涂厚一些, 把脱脂棉敷于患者的创面上, 初期采用换药24 h/次, 等患者的创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长出, 碰时容易出血后, 就可以改成换药48 h/次, 并且用药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通常情况下2个星期为1个疗程, 患者基本连续换药2个疗程。生肌橡皮膏 (津药制字 (2001) Z第0507号) 。

1.2.2 对照组

患者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 合理切除部分坏死组织及异物, 外敷优锁纱布, 覆盖无菌下敷料, 24 h换1~2次药, 及时的清除失活组织。在治疗期间, 注意抬高患者患病部位, 在饮食上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细菌培养呈阳性的患者可以合理正确选用抗生素。

1.2.3 数据采集

在用药前和治疗后的四星期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分别进行采集, 分别做细菌培养, 4周后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评估, 对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患者的总体治疗疗效做出比较和观察。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患者创面伤口全部愈合, 皮肤再生, 结痂下没有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的出现, 外观与正常皮肤的颜色接近或者相同;显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75%, 没有脓性分泌物, 皮肤再生, 没有愈合创面由上皮组织和新鲜肉芽组织覆盖, 颜色鲜红, 有轻微淡痕形成;有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25%, 未愈创面由新鲜肉芽组织覆盖, 伤口处有少量的肉芽生长, 肉芽组织色红, 周边有瘫痕, 或者全部被瘫痕组织所覆盖;无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在<25%之间, 创面的脓性分泌物没有改变或者减少不明显, 见工组织色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4周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4个星期后, 采用生机橡皮膏治疗组治愈率为74.68%, 对照组为42.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44, P<0.01) 。见表1。

2.4 两组细茵培养结果比较

治疗组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前, 对两组创面分泌物进行的细菌培养比较, 4个星期后采用生机橡皮膏治疗组呈阳性率分别为12.65%、对照组为33.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92, P<0.01) 。见表2。

3 讨论

使用外敷生肌橡皮膏的能够使西医换药时对患者创面造成的敷料粘连、痂下积脓与引流不畅等现象得到避免, 并且操作方法简单, 只需用生理盐水清洗, 不用对创面消毒, 可以避免操作中对创面的刺激和损伤。生肌橡皮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不仅可以明显的缩短创面感染的愈合时间, 提升治疗的疗效, 而且创面皮肤感染治愈后, 皮肤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只有极少数会有瘫痕组织出现, 不会对皮肤造成活动影响。

综上, 生肌橡皮膏在治疗感染创面的治疗中, 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价格较低, 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具有很好的优势。不过在我国科学发展的今天,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人们过于寻求高质量、方便的医药, 生肌橡皮膏如果能够在生更好的物制品中逐渐发展, 对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升为更深层化, 并提高制剂质量、科技含量, 必将扩大实际临床应用的范围, 为病人带来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学娥, 刘冬梅, 马叶红, 等.橡皮生肌膏治疗严重肌皮缺损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12) :951.

[2]庞惠, 胡伟, 李广芹, 等.象皮生肌膏治疗严重肌皮缺损1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9) :957.

[3]黄仲玉.橡皮生肌膏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32-34.

[4]刘立云, 王璘琳, 卢敏.橡皮生肌膏治疗软组织坏死缺损与感染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 :129-130.

[5]卢小莲, 唐卫, 李亮, 等.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使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24) :3384-3385.

[6]关靖, 陈宝元, 李京向.生肌象皮膏研究现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 :122-123.

[7]何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创伤后骨皮缺损4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 (3) :233.

[8]胡阳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创伤后感染[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1995 (1) :46-47.

[9]郭建斌, 高山, 王伟, 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创必复治疗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15 (3) :22-23.

难愈合创面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2月收治各类型混合痔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 (28±3) 岁;对照组60例, 男3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 (30±1)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均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术前肠道准备, 在骶麻下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根据肛门松弛度, 用扩肛器扩肛, 固定缝扎器, 在齿线上2 cm处用7号丝线行环形荷包缝合, 对侧牵拉1针, 置入旋松吻合器, 牵拉荷包线打结, 侧孔引出固定, 旋紧吻合器至安全刻度击发。20 s后旋松吻合器缓慢取出, 检查吻合口是否出血, 如有出血用丝线缝合止血。

应用药品: (1) 龙珠软膏; (2) 凡士林油纱条。

治疗方法:治疗组将龙珠软膏直肠给药涂抹于PPH术吻合口处, 2 g/次, 2次/d。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条, 换药2次/d, 每次塞2条入肛内吻合口处。观察两组患者切开疼痛、红肿消失、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吻合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16.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以患者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吻合口感染作为对照观察指标:治疗组疼痛、红肿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 (1.28±0.15) d、 (4.36±0.45) d、 (6.72±0.52) d, 均无吻合口感染。对照组疼痛、红肿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 (3.35±0.41) d、 (6.92±8.85) d, (8.85±0.35) d;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感染。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见表1。

讨论

在肛肠疾病中, 痔是最常见的, 基于痔的概念、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法相当复杂[1]。PPH术是目前治疗各类型痔的一种新方法, 它较传统手术有痛苦小、复发率低、基本保存肛门原有结构形态和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无痛、肛门外形美观等明显优势[2]。而创面愈合及吻合口感染是影响PPH术后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PPH术后创面吻合口由于处于特殊环境, 都属于Ⅱ类伤口, 通过换药等其他手段达到临床Ⅰ期愈合, 因此如何使创面加快愈合、防止感染及减轻术后肛门狭窄、缩短患者疗程成为直肠肛门外科一个重大课题。

马应龙龙珠软膏由硼砂、炉甘石、冰片、人工牛黄、珍珠等名贵药材组合而成, 诸药合用有解毒、消炎止痛功效。又经体外抑菌试验, 显示具有抑制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生长的功效。同时有防腐、生肌、防止瘢痕形成的功效, 因而龙珠软膏可以改善局部循环, 减轻炎性渗出, 控制感染, 且疗效持久, 操作方便。现经临床观察, 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比, P<0.01, 说明龙珠软膏对各类型PPH术后减轻疼痛、减轻吻合口红肿、促进创面愈合及防止吻合口感染较普通凡士林油纱条有明显疗效, 且操作方便,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龙珠软膏促进混合痔PPH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各类型混合痔PPH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各60例, 治疗组采用龙珠软膏直肠给药, 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充, 观察两组疼痛、红肿、创面愈合及有无吻合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疼痛、红肿、创面愈合时间及吻合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龙珠软膏治疗PPH术后减轻疼痛, 促进创面愈合及防止细菌感染疗效明显, 操作方便。

关键词:龙珠软膏,PPH术,凡士林油纱条

参考文献

[1]董平.复杂肛瘘旷置引流挂线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1, 11 (8) :2.

难愈合创面 篇8

关键词: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蛋黄油

肛门直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肛肠疾病, 虽能彻底解除疾患, 但术后开放性创伤不可避免, 如何加速肛肠术后创面愈合是肛肠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蛋黄油治疗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22~62岁, 病程1个月以上, 临床表现为术后创面分泌物较多、肉芽组织水肿、创面苍白、紫黑、创口疼痛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 (2) 创口持续1个月以上未愈者; (3) 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 术后创面分泌物较多, 肉芽组织水肿, 创面苍白或紫黑、创口疼痛者; (4) 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 排除肺结核、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2) 排除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1.3 方法

1.3.1 蛋黄油制备

蛋黄油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2], 最初见于北周姚僧垣的《集验方》:“治汤火烧疮方, 熟鸡子一十个, 取黄, 炒取油, 入十文腻粉, 搅匀, 用鸡翎扫疮上, 三、五日, 永除瘫痕”;唐代《千金翼方》有“鸡卵一枚, 米下蒸半日, 取出黄, 熬令黑, 先拭疮汁, 令干, 以药纳疮孔中, 不过三度”的描述;《日华子本草》中有“炒取油, 和粉敷头疮”的描述[3]。

本研究使用的蛋黄油采用干馏法[4]制备, 将煮熟后的20个鸡蛋黄捣碎, 置于锅中, 于火上加热煎熬, 先文火后武火, 可见蛋黄由黄色变为黑色, 状如沥青并有臭味散出, 至有棕褐色或黑褐色黏性液体溢出时, 即为蛋黄油。

1.3.2 使用方法

患者每次便后清水洗净肛门, 并用我院自拟中药方坐浴, 换药时用小纱条 (普通无菌敷料做成2cm×5cm单层小块) 蘸取蛋黄油, 压在延迟愈合的创面之上, 每日便后换药时涂敷1次, 7天为1个疗程, 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2个疗程后, 创口完全愈合为治愈;创口变小为有效;创口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

2 结果

治疗2周后, 36例患者中治愈21例, 有效15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造成肛肠术后创面延迟愈合的原因包括创口引流不畅、异物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假愈合、熏洗过勤过细, 患者身体因素包括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5]。患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伤口清洁。

中医认为蛋黄油味甘、性平, 归心、肾经, 具有解毒消肿、敛疮生肌等功效[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蛋黄油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胆固醇、核黄素、卵磷脂及微量元素等, 具有疏水性, 可对黏膜起到润滑作用, 进而隔绝外来刺激, 减轻局部疼痛[7]。此外, 其含有的吡啶类、卟啉类衍生物对创面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不仅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发挥收敛作用, 减少渗出, 还可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发育, 去腐生肌, 加速坏死组织溶解脱落, 抑制细菌生长, 进而促进肉芽组织快速生长, 有利于创面愈合[8]。

研究表明, 创口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4期[9]:凝血期、炎症反应期、肉芽组织形成期、皮肤愈合期。正常伤口一般需4周才能愈合, 上述任何一个阶段受到影响, 均可导致愈合迟缓, 而蛋黄油在上述四个时期均可发挥重要作用[10]。

蛋黄油制备材料易取, 操作简单。采用小纱条蘸取蛋黄油外敷于患处, 既能引流通畅, 又能促进愈合, 双管齐下。本研究36例患者中治愈21例, 占58.3%;有效15例, 占41.7%;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表明蛋黄油可有效促进肛肠术后创面愈合,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第1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4:6-7.

[2]王春丽, 唐汉钧.蛋黄油医用价值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6) :100-102.

[3]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85-286.

[4]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48-749.

[5]张有声, 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05.

[6]贾传春, 王秀娟.蛋黄油的临床效用[J].中国民间疗法, 1999 (6) :49.

[7]唐智军, 刘淳, 孔祥建, 等.复方蛋黄油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 (10) :12-14.

[8]何建华.蛋黄油加云南白药治疗肛肠病术后难愈性伤口15例报告[J].甘肃中医, 2004, 18 (2) :17.

[9]郑春菊, 王业皇.肛屡术后创面愈合的中医学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 (2) :207-209.

皮肤愈合难,或因血糖在捣乱 篇9

“糖友”易患皮肤病,而且很多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常常是糖尿病在作怪。降低“糖友”皮肤病变的发生率,不仅可改善“糖友”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少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认识糖尿病皮肤病变

目前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皮肤病变多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糖尿病皮肤病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与糖尿病代谢障碍有关的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与血管病变有关的皮肤病(如坏疽、无痛性水肿性红斑)、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的皮肤病(如皮肤感觉异常、泌汗异常、肌萎缩)、皮肤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降糖药物反应性皮肤病(如荨麻疹)。

一般说来,皮肤症状因疾病而异,如由失水、尿糖刺激所致的皮肤干燥、瘙痒,我们称之为瘙痒症。由血管闭塞、组织坏死所致的小腿棕色斑块、溃疡,我们称之为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因蛋白质代谢紊乱、低白蛋白血症,使抵抗力下降所致的感染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瘙痒或疼痛性皮损,其中以手足癣、股癣、体癣、毛囊炎较为常见。

糖尿病皮肤病变需要控制血糖

与所有的糖尿病并发症一样,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病,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因为血糖控制好坏可直接关系到皮肤病变的程度。如发疹性黄瘤多发生在血糖控制不良的严重糖尿病患者或重症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而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得到有效控制后,皮肤损伤就容易消失或残留色素沉着,但只要糖尿病病情一恶化,皮肤损伤就可再次出现。

加强防护可促进皮肤康复

冬春时节,皮肤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减少,皮肤尤其是面、手、足、小腿等部位干痒的症状明显。此段时间要注意及时涂擦硅油霜或尿素软膏,以防皮肤干燥、皲裂。沐浴时以水温40℃、每周1~2次为宜。选用质量较好的中性肥皂或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浴液,浴后均匀涂擦润肤霜。此外,衣裤宜宽松,穿棉质内衣。平时要清淡饮食,做到低脂少油、少糖少盐。患有皮肤疾患的“糖友”还要忌食鱼、虾、海鲜、羊肉、牛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由这些配料制作的火锅。患糖尿病足的患者,要注意保持足部皮肤干净、干燥,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子,对鸡眼、足部溃疡或感染均应积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皮肤疼痛时不可擅自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或加重病情。皮肤瘙痒时可采取局部轻轻拍打的方法来缓解,切不可抓、搓、热水烫和盐水冼。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时,可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口服扑尔敏等药物。若有大量渗出、脱屑、结痂等皮损,还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服和被褥等生活用品。

(编辑/李文解)

难愈合创面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动物

豚鼠5只, 同济医大动物室提供, 体重380 g~450 g。

1.1.2 药品

红药膏 (生产批号:20101120) 本所研制。煤沥青本市大冶钢厂煤气分厂提供。

1.2 方法

受试区为豚鼠背侧皮肤。试验前2 d用8%硫化钠水溶液脱毛。试验时将豚鼠俯卧固定在“试验架”上, 肌注盐酸氯胺酮50 mg/kg, 3 min后动物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先在每只豚鼠背部手术切除3个直径1.30 cm, 相距3 cm, 深达筋膜表面的全厚皮肤缺损的园形新鲜创面。后按抽签分别涂红药膏、沥青 (各1.6 g) 和盖干纱布。后用“保护罩”、干纱布、“背心式包布”妥为包扎固定。在术后第10天和35天取组织送病检。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红药膏组和干纱布组创面均日渐缩小, 并在术后24 d和30 d分别全部愈合。而沥青组创面术后75 d尚有18~20 mm2未愈合。因术后10 d曾切取各试区组织检查破坏了创面完整性, 所以未再作其他项目检查和统计。

2.2 显微镜组织学检查

2.2.1 术后第10天各试区创缘的组织学检查结果:

红药膏组创面在分别放大120×和300×镜检下, 见组织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 其下有大量活跃、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 提示创面正在积极修复中。干纱布组因所取的组织太少, 标本中仅见一些炎性渗出物。而沥青覆盖的创面, 在分别放大120×和300×镜检下, 见创缘皮肤组织广泛性坏死和感染, 病变深达肌层, 仅见少数肌纤维残留。未见肉芽组织生长, 无修复迹象。

2.2.2 术后35d各试区组织学检查结果:

红药膏组创面组织在放大200×镜检下, 见表皮组织轻度增生, 表皮下为疤痕组织, 未见溃疡, 提示创面已达到生理愈合, 与肉眼所见一致。干纱布组虽肉眼见创面已愈合, 但在120×镜检下, 仍见表面有浅小溃疡。沥青组创缘和已愈合的创面组织镜检是:前者在放大120×镜检下, 病变主要为含有大量炎性细胞的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组成, 表面仅覆盖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创面仍在修复中。后者在放大120×和300×镜检下, 表皮增厚, 上皮脚呈梳状向真皮层伸延。上皮下的疤痕组织显示有慢性炎症表现。

3 结论

3.1 红药膏能加快创面生长和愈合, 其生长速度显著地超过干纱布组。由于红药膏具有改善创面微环境的作用, “创面微环境”是创面愈合的一个极为重要条件, 近年来, 对于“创面微环境”有比较全面的更深入研究和认识[1,2]。

3.2 通过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 改进创疡创面的生长和愈合过程, 不仅需要防止感染和提供充足的营养, 而且, 创面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Microenviroment or Microclimate) :它包括适当的酸碱度 (pH值) 、湿度和适当的氧供[1,3,4]此外, 还需要有一个能扭转创面及其四周病理组织的血液循环为丰富、良好的“微循环”[1,3,5]。红药膏具有以上作用。

3.3 红药膏组愈合后创面质量最优, 表现在上皮化完整, 无微小溃疡和梳状上皮脚等病理变化。其皮下肉芽组织丰富, 血运充足, 无炎性细胞浸润。所以红药膏组愈合后创面的弹性, 耐摩性和坚韧性, 均优于干纱布组和沥青组。

参考文献

[1]Kaufman T Ullman Y Evidence that I percent Meshushit ointment prevents Progressive dernal ischaenia of experimental deep partial skin thickness Burns a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controlled study Burns, 1989, 15 (1) :27-30

[2]胡大海.加快创面处理领域的干细胞研究.中华烧伤杂志, 2010, 26 (4) :247-250.

[3]黎鳌, 杨宗诚.烧伤治疗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223-227.

[4]裘法祖, 孟承伟.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75-187.

上一篇:民族村落文化下一篇:建设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