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2024-05-15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精选七篇)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1

一、加强老年经济保障建设是关键

㈠建立城乡统一的资金筹集办法这是老年经济保障的核心问题。一是财政拨款, 拨款渠道应统一, 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拨款, 应该统一城乡标准, 按各地的实际参保人数拨款。市和县级拨款, 可根据市、县 (区)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标准, 适当区分城乡给予补助。二是个人缴纳资金, 应与年老时享受的养老金相对应;三是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和彩票收入的一定比例筹集;四是吸引外资、鼓励民资和其他资本投入。

㈡用多元制度安排为全体人民提供老年经济保障由政府负责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救济政策和老年福利政策,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商业性人寿保险, 以及特种养老储蓄等, 都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经济保障, 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补充性养老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可以选择其中的制度安排, 获得自己的老年经济保障。

㈢特种养老储蓄作为新型的补充养老制度是一种政府扶持下的自我负责型养老方式, 它主要面向城镇灵活就业者、农村劳动力以及没有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公民, 通过国家政策支持, 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建立, 专门用来支付老年生活支出的储蓄制度, 旨在正式的、主流的制度安排之外, 通过引导个人理性安排养老储蓄、亲朋好友互帮互助, 或通过集体补贴筹资等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养老机制。它的建立和实施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扶持, 如为确保帐户资金的保值, 尤其在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时, 政府要给予补贴;设置政策性的专营银行来负责储蓄帐户的管理和运行;受益人必须是储蓄帐户的户主本人, 且必须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努力健全社区养老保障服务体系

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所有的老年人都将在社区的帮助下走完人生的里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在社区建立与老年社会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体系。

㈠因地制宜办好社区养老事业利用社区现有设施或投资兴办一些如老人诊所、健身室等, 建立一支为老人服务的陪护队伍, 甚至有人陪老人聊天、看病等, 开设老年人用品商店, 形成配套的“银色产业”, 使老年人需要的各种服务基本上都可以从社区得到满足。也可以居委会或管理区、村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 如到周边地区参观、旅游, 给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

㈡健全服务网络在社区建立健全老年工作机构与老年协会等相结合, 专业为老服务组织与服务社区企事业单位相结合, 专业工作者与志愿者相结合的老年服务组织网络。一是配备好服务人员, 对于专业为老服务人员给予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 鼓励人们从事为老人服务工作。二是建立守望工程, 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守望相助。在空巢老人较多地社区推行“守望空巢”老人工程, 将有困难的高龄老人全部纳入, 由政府埋单, 投入资金, 聘用人员, 定期为辖区空巢困难老人提供购物服务、送饭上门、陪老就诊、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三是推行“黄丝带”工程。社区对辖区空巢老人各发一条“黄丝带”, 只要老人遇到困难, 将“黄丝带”挂在窗户上就能及时得到救助和帮助。

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敬老助老养老爱老氛围各级老龄组织、媒体、社会各界, 要广泛宣传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 逐步提高全社会老龄意识, 进一步增强氛围, 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提倡志愿者“一帮一”、“一助一”, 树立长久、持续地为老服务的理念。鼓励社区举办邻里节活动, 呼唤邻里关怀, 共同为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而努力。

㈣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探索建立“家庭养老院”, 由社区主持家政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签署服务协议, 扩大“储蓄式”服务。科学设计社区为老服务的项目和标准。如根据老年人不同的身体、精神、心理的需求, 日间照料服务分为三类:一类老年社会照料服务, 为参与者提供社会照料、社会活动和社交的机会, 营养品配餐、娱乐和一些身体照料服务;二类老年健康照料服务, 为身体和精神上有残疾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照料、康复、社会服务;三类老年痴呆照料服务, 为那些患有老年痴呆等失智症的人设置的社会和医疗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和困难, 以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为基础, 应对空巢老人困难, 做到空巢老人“出入将至, 困难相助、疾病相扶、爱心相融”, 形成如老人日托所、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点、老年人饭桌等一系列老年人服务体系。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机制, 逐步形成一个自我关照、子女关照、社会关照和专业机构关照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也带动了社区人员就业。

三、与时俱进, 做好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

今天, 社会化养老已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公益有偿服务性质的产业。服务功能包括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应急救助等服务环境和条件基本完善;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等供求平衡。一要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逐步实现四个转变:由依靠家庭自助养老, 向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转变;由分散的居家养老为主, 向以社会化集中养老为主转变;养老服务由自助和供给型, 向政府扶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转变;老年人社会福利由补缺型, 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形成政府规划引导、部门发挥作用、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关注的养老氛围。二要坚持统筹规划, 可持续发展, 推动养老事业企业化管理。三要依法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执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同时, 市政府法制办及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应起草并报请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 确保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目标的实施。保证老年人和所有人一样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使老年人有诉讼渠道, 有地方表达意见。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新建养老服务设施, 按照经营型和非经营型的不同, 给予10%~25%的一次性差别化建设补贴。对以收养不能自理的老人为主的护养院, 应加大补贴政策。对失能老人增加护理补贴。对无工作老年人, 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对无子女老年人, 给予特殊生活补贴;对独生子女老年人, 参照无子女老年人补贴标准的50%给予生活补贴。建立老年人优待工作体系, 县区政府有条件的设立“尊老金”, 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发放不同标准的“长寿补贴”或“生日祝寿金”, 让老年人享受多种优惠服务。

四、大力发展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老年人口、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 大力发展养老机构, 是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和老年人家庭后顾之忧的有效措施。一是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相配套的优惠政策, 把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列为当地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在房屋建设、用地、煤气、水电、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接入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管理体制, 改革国有养老机构。部分国有福利机构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要对部分国有养老机构试行改革, 采取管理权、所有权分离, 经营效益和个人经济收入挂钩等措施, 转变经营理念,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聘用制度, 以促进国有养老机构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规范养老机构, 加强管理。由所在地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实施分类登记, 加强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现有各类养老机构进行一次资格审查, 凡不具备条件的一律取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 并报民政部门备案;民政部门定期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进行年度检查, 给予指导;对养老服务机构按基础设施、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项目进行星级评定, 促进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四是通过市场竞争, 推动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通过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 提供条件, 形成以国有养老机构为主、民办养老机构为辅的格局。可采取公建公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合作、参股联营、整合资源、购买服务、建立投融资贷款平台、福老基金会、资本运作等措施, 解决养老服务保障事业和发展资金等的问题。五是鼓励发展公益性老年服务机构。鼓励慈善团体、非盈利机构大力兴办公益性老年服务机构。积极鼓励社会捐助, 促进慈善事业投资养老服务领域;整合社区公益性社会中介组织, 鼓励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养老服务体系。

五、切实加大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力量

按照福利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城市以社区为中心、农村以集镇为重点, 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将养老福利服务设施作为招商项目, 政府提供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鼓励民资和其他资本投入, 放手发动社会兴办养老、保健康复、文体活动等各类老年服务设施。注意加强社区托老服务设施建设, 逐步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老年服务中心, 每个社区都有居家养老 (托老) 服务站 (室) 。在农村, 把敬老院建成为老年人提供助养、教育、文体娱乐服务的社会服务中心。建议省、市建设、规划部门在审核开发商新建小区建设中, 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 留有老年人活动场所。

六、建立规范化, 服务好, 专业化水平高的服务人才队伍

推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老年学专业、老年医学专业和社区服务专业等, 设置老年人护理和养老服务课程, 培养从事老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各地的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增加养老护理知识和服务的培训内容, 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 统一教学、统一考核, 统一发证。实行定期考核制度, 结合工作人员的岗位和业绩进行年度考评, 按照考核成绩定级设等, 等级与个人工资待遇挂钩。建设一支有专业服务、志愿者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组成的养老服务队伍。

七、实施积极的老龄化战略

一是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产业。国务院及全国老龄办等职能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中国老年事业发展规划》等, 把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要把老年福利服务事业作为一项产业来研究, 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 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 大力扶持尚在起步阶段的老龄产业, 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 动员和鼓励社会一切力量兴办托老所、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配送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二是组织开展老年互助。搞好养老服务需要集全社会力量, 也包括老年群体的自身努力。要充分利用老年人之间便于相互沟通等优势, 通过老年社会团体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开展互助服务。到2020年后, 我们将步入老龄化高峰期, 将会因为劳动力缺乏使老年人缺乏照料, 更需要利用低龄健康老年人照料高龄病残老年人。

八、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开展好文化娱乐活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放力度, 利用现有文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是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 尤其是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均应开办和增设老年图书阅览室、活动室, 群艺馆、文化馆、站经常性地举办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文化活动, 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组织老年合唱团, 老年腰鼓队、社火队等,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心情愉快, 身心健康。二是加强老年大学建设, 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如今上老年大学更难, “门槛高”, 一些紧俏专业如声乐专业只收省直机关、省属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 兰州市开设的7所老年大学也是一座难求。政府应加大老年大学的创办力度, 促进全国老年教育事业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 满足老年人求知欲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强和促进高校老龄工作。着力推动高校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深入开展“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当敬老人”活动。认真开展高校“银龄行动”, 结合教育系统老同志群体的特点, 探索高校离退休人员面向社会服务的举措, 为办好教育献策出力。

九、转变传统的婚龄观念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2

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养老服务是国家关心,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福祉的民生事业,老有所养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愿望,是民生大事,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包括养老服务工作在内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区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继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着力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全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91--02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紧迫性

1、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2004年的人口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1.34亿,超过全国人口的10%,其中农村老人占70%以上,而且增长速度也要比城市快。人口学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是14.0%-17.7%。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而迁移者大多数是青壮年,形成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群体性农村留守老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

2、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严重衰退。在市场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环境下。我国农业早已成为薄利行业,在许多地区甚至是负利。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也就仅够糊口而已,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非农产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產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有1/4左右来自其他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农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建国以来,中国实行挖农补工的经济政策,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业税等途径,上缴国家1.3万亿元,养活了十几亿中国人,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贡献出了1亿亩耕地,地价差额上万亿元。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0个县,但自2000年以来,参保人数逐年下降,到2005年只有5400多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仅占不到农村总人口的6%。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是很窄的。再从保障水平看,由于人们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认识不足。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采纳了最低标准,即每月交2元。这在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递增10%,现行养老基金计息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从20岁交保险开始。40年后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仅为当年农村人均收入的2.8%,这根本不可能保证老年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另外,从参保对象来看,投保者也多是农村具有稳定收入的人群,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本来并不大,而真正需要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出现了保富不保贫的现象。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在1999年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主要靠县财政和乡村集体经济投入。2000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只规定将“五保户” 的供养资金列入农业税附加,而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的补贴却没有明确规定。农民养老保险金的筹措主要靠农民自己。然而许多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无力缴纳养老保险;集体企业发展滞后,不愿也无能为农民养老保障提供补助。因此许多地方的养老保险资金筹严重不足。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实际上已陷入了停滞状态。

(三)管理混乱,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弱,流失严重。根据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县级政府组织实行,资金由民政局进行管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在管理这些养老保险金时却出现了挪用、他用的情况,出现大量的空帐、死帐和呆帐,导致养老保险资金的大量流失。在保险金的增值上,也只是把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缺乏增值空间。

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目标和思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先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然后根据各地实际,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国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坚持低标准起步,坚持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和国家补助为辅,分区域区别对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保险方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法律强制相结合的保险措施,逐步建立涵盖所有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二)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针对以前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国家要改变以前的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扩大养老保险的范围。在中等以上发达的农村地区,国家可以强制年满18周岁而小于60周岁的农民(包括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转移在各类企业就业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都要强制参加养老保险。国家要对养老保险的收费标准做出调整,按照“农民自己缴纳、国家补贴、集体辅助”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操作,确保每一位参保农民在领取保险金时获得的月保险金额和农民月均收入之和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真正起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作用。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1、建立个人账户,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要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首先就要改变当前的保险资金运营模式,改变以往养老保险基金的完全积累制为个人帐户积累制。建立个人账户,按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总额确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建立个人账户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改革的方向和世界社会养老保障改革的潮流。其特点主要是个人享受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积累,辅之以社会统筹基金,承担起养老保障的功能。其次,养老金采取的是先收集后发放的方式,资金必然要在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中保管一段时间,才到达投保人手中。

2、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养老保险投保能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围绕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投保的能力。其次,可以将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土地收归公有,由集体出面将这些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进行科学种植,施行集约化生产,增加土地的收入,并用这些盈利给老人缴纳养老保险。

3、国家出资帮助、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建设。在目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和集体完全缴纳养老保险金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用于扶持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要调整财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逐步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份额。同时,国家应针对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进行分层次、分区域的划分,有差别的对待。对农村比较贫穷且集体经济贫乏的地区,国家要担负起农民的养老保险缴纳的主要责任。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首先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将保险费的征缴、基金运营和养老金的发放业务分开。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金融机构,专门负责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活动,使农保基金由行政事业机构经营逐步向市场运营过渡。其次是调整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运行模式,变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以条为主。再次,要建立具有权威性和公正的社会监管机构,负责协调、监管和制约相关农村养老保险管理部门的活动,规范部门行为,纠正管理偏差,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程度。

从目前来看,强调社会养老保障与PA~地为基础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的特征。家庭养老保障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基本保障方式,虽然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衰退,但是现阶段它仍具有其他社会养老保障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4

1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上升的动态过程。如果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 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 那么这个国家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到7%, 真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为严峻, 并且表现出农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庞大、老龄化水平高、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特点。

第一,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2010年6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指出200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 占总人口的12.5%;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可能达到最高值4.4亿, 将占那时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4。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口又都分布在农村。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有9000多万, 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0%, 2005年底农村老人数量已经是城市老人数量的2倍多。中国农村的养老形势如此严峻, 但是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制度性的保障, 政府将大量的养老资源投入到城市养老保障建设中。以2000年为例, 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是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10倍, 政府应当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养老资源配置状态, 未来将养老资源有意识地倾向农村。

第二, 农村老龄化水平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市。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市, 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发展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快, 有数据预测农村老龄化水平可能会达到30%甚至更高。

第三, 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起点晚于发达国家, 但增长速度却比发达国家更为迅猛。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从7%提升到14%, 中国只需要27年, 而发达国家大多需要45年以上的时间, 其中法国130年, 瑞典85年, 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1982~2000年间中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比例从7.4%上升到9.7%, 上升了2.3个百分点;同期, 农村从7.8%上升到10.9%, 上升了3.1个百分点, 农村上升幅度比城市高0.8个百分点。

第四, “未富先老”。一般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 已经具有一定经济基础, 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左右, 而且老龄化过程有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会有一个缓冲时间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日本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和14%时, 人均GDP分别为1967美元和38555美元, 中国在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 人均GDP只有850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8美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美元。很显然中国老龄化进程超于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更是如此, 在低收入阶段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 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农村养老局面却不容乐观。

2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资源供给不足

在中国农村, 受传统思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家庭养老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形式。但是, 农村不容乐观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给传统家庭养老造成巨大的冲击, 传统家庭养老已经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第一, 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执行增加了传统家庭养老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农村传统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单个农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家庭规模缩小, 出现了大量的“四二一”家庭, 甚至是“八四二一”家庭结构。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中的数据显示, 中国农村居民每户的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5.7人下降至2009年的3.98人。但是农村的老年抚养比却在逐渐上升, 2001年农村老年抚养比为11.6, 到2008已经上升至13.82。这种家庭结构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风险,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乎空白的情况下, 一旦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事故死亡或者严重致残, 老人将会失去主要的养老资源, 这对农村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 大量“空巢家庭”出现增加了传统家庭养老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向城镇地区迁移, 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组成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时间相对延长, 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间隔, 老人要从子女那里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几乎不可能。而且长期的分居生活也会使老人和子女形成心理上的距离感, 如果要对老人进行精神上的慰藉, 就要通过打电话、写信、回家探亲等方式, 这势必会增加养老成本。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下, 虽然会给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经济供养, 但传统家庭养老已经不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很好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第三, 传统养老观念改变大大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

传统的家庭养老一直是赡养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以“孝文化”“养儿防老”为核心思想,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老人与子女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 子女在家庭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 老年人则帮助子女照顾看护孩子和料理家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 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 国内文化与世界接轨,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不断受到西方个人主义、自立精神的影响, 传统的“家庭至上”、“父母至上”的观念为“追求自我个人价值”的观念所替代。年轻人尽可能流动到发达地区去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观念改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失去文化依托, 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将养老问题交给国家。

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准公共物品建设, 决定了政府这一公共组织在建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以主导身份介入农村养老保障建设, 具有其他非政府组织和盈利性机构所不具有的政策手段和执行能力, 并且政府强制养老可以使人们为养老做长远打算, 克服个人短视, 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在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政府必须明确责任, 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却存在着严重的政府“职能缺位”现象。

3 构建和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府职能定位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比中国要早很多, 而且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比较完善, 中国政府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在农村养老的制度层面、监管和财政支持方面发挥应有的职能。

3.1 制度职能

日本实施任何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时都是先立法后实行, 针对农民的社会养老制度主要是依据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和1970年的《农民年金法》, 对农村养老的参保对象、缴费比例、领取金额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而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政府缺位”,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是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 一直没有颁布一部全国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或者《社会保障法》。政府针对农村的养老政策只是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出现, 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会发生极大的“道德风险”。未来中国政府的制度职能就在于尽快规范养老保障法律法规, 整合碎片化的养老保障政策, 增加农村养老政策的可操作性。

3.2 监管职能

发达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农村养老基金进行管理, 比如, 日本设立农业协作组织管理农民年金, 德国在联邦和州都设立了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法国建立农村社会互助会专门管理基金。这些机构负责确定保费标准、待遇标准、养老金的发放等具体操作, 并在严格的法律规定下管理农村养老保险金, 很少出现养老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中国农村现行的新农保政策是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 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 其权力过于集中;“花别人的钱, 为他人办事”, 成本和收益分离, 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也可能会发生道德风险;对挪用基金等违规行为惩罚不明确, 违规成本低廉;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筹, 管理服务体系落后, 监管分析能力低。政府实行监管责任应当尽快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为省级统筹, 提高经办人员的素质, 建立基金管理、审计监督、定期公示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

3.3 财政支持职能

德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占70%;法国农村养老保险金一直是法国政府整个农村社会保险预算的大头, 超过60%;日本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份额在43%以上, 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相比之下, 中国政府对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支持明显不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坚持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 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蓄积累方法, 这实际上是农民自愿养老的非制度性安排, 政府将农民的养老变成农民个人的变相储蓄。农民不仅要自己缴费养老, 还要“养活”农村社保经办机构, 其机构运行费用从当年所收基金直接抽取3%。近几年中国的国家公共财政收入以每年超出 (下转P116 (上接P107) 5000亿元的速度增长, 2009年财政收入达到6.3万亿元以上。中国政府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农村养老建设的投入, 同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来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结语

一些人担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会使农民患上不思进取的“依赖症”, 会使中国患上与北欧国家一样的福利病。事实上目前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才刚刚起步, 我们还没有到患福利病的时候, 或者说现在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根本不具备患福利病的资格。农村的养老保障不是投入多了而是少了,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承担主导责任, 积极构建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宝、张妍, 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社会工作 (下半月) , 2010 (9) :28.

[2]李建新,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动特征[J].学海, 2005 (6) :19.

[3]董力堃,强化政府养老盪显鹑蔚睦砺勰J接肼肪斗治觯跩].华东经济管理, 2010 (9) :134.

[4]宫晓霞,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6) :8.

完善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5

一、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是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将各种养老服务引入到社区,使社区内的老年人在家中享受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石家庄市社区养老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但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石家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等,这些举措可以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安享晚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家庄市的养老问题。但由于受观念、年龄、学历和人员结构等因素影响,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 社区养老方式参与程度不高。

受中国“养儿防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应该由子女来完成,子女也认为照顾老人是儿女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到位,加上石家庄市社区养老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各种设施体系及服务还不完善,与此同时,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优越性宣传重视力度不足,也没有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服务计划,因此,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和活动参与率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 社区养老服务缺少资金投入。

社区养老服务属于国家公共事业,应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社区为载体,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减轻政府负担。目前发达国家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占资金构成的50%以上,而中国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不到30%,石家庄市对社区养老的投入更少。随着社区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大,政府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老年人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据调查显示,石家庄市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内容多样化,例如:社区医疗服务、家政服务类、精神文化类、护理保健类和应急呼救等,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却只能提供相对单一的读书看报、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一些日常的娱乐文化活动等服务,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4.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模式正从家庭养老转向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广大人民没有意识到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存在偏见,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从而导致服务人员缺乏。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大都是岁数较大的下岗女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不了解专业的医疗、服务知识,只能提供一般的照料和看护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人员劳动量大,工作任务重,收入待遇较低,从而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大大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5. 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短缺。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石家庄市社区养老场地有限,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全,档次偏低,医疗网点条件差,不能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例如,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的健身设备,没有专门供老年人使用的食堂和浴室,就连基本的医疗服务也没有全部普及,更别说心理咨询服务和生活护理了,甚至有的社区养老服务只是口号,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区与区之间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同区的社区老年人享受的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不相同。

二、完善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探讨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养老模式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能够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问题,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完善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宏伟目标,对于构建和谐石家庄、幸福石家庄有着积极意义。

1. 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有关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很少,这就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无章可循,造成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随意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统一、管理不到位等。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包括服务内容和标准、责任主体的明晰等,石家庄市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国家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出台石家庄市相关政策,明确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地位,使得石家庄市在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政府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加大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力度,除了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外,还应该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资金和设施资助,并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形成“重视社区养老、支持社区养老、发展社区养老、享受社区养老”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2. 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拓宽社区养老服务筹资渠道。

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社区养老服务顺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社区养老是福利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具有非营利性,政府的财政投入必须占主导地位。然而,我国目前政府财政状况还不富裕,投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十分有限,要想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必须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保障事业的积极性,从而拓宽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来源渠道,实现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比如:社会投资、慈善捐赠等。

3.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内容。

从国外经验来看,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是推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十分缺乏,基本是下岗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不具备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质量。为此,必须塑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首先,政府应加强宣传,让人们了解社区养老的重要性,改变人们对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偏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薪酬体系,提高他们的待遇。其次,加强政府与当地教育机构、卫生院校合作,设置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学等相关专业,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再次,对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保健、老年护理、康复知识、心理辅导和服务理念等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不断提高其素质水平。最后,扩充志愿者队伍,减轻社区养老服务压力。通过加强社区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根据志愿者的特长,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让志愿者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摘要:伴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比较认可的养老模式。本文就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对构建和谐石家庄、幸福石家庄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石家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元刚,等.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冯爱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4(01).

[4]陈俊.我国城市居家养老中的社区服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05).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体系构建

1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及养老模式选择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 已有1/3进入老年型, 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世界危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世纪中叶,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亿左右。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1.2亿, 占总人口的8.5%。预计2020年, 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亿, 占总人口1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 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中国一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正在形成, 从而感到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的忧虑。老龄问题不仅仅是老人群体的问题, 它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和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已经超越了老年群体内部本身,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挑战就是养老问题。

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凸显了与养老问题的不适应。由于受我国养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自古以来, 家庭在养老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这是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正在面临一系列的冲击。首先, 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 我国城市大部分家庭是四·二·一类型, 也就是说, 两个年轻人组成的家庭不仅要承担抚养一个小孩的责任, 还要负担四位老人的养老。在城市高劳动参与率的条件下, 必将导致家庭养老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来自家庭功能、照料资源、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的冲击, 其养老功能事实上正在削弱。其次, 另外一种养老方式, 即机构养老在我国因为服务质量和功能参差不齐, 养老设施和服务供给不足, 又由于养老成本等问题使得难以承担养老重任, 因此机构养老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 近年来, 我国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养老模式, 根据我国老龄化现状和我国国情, 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受到重视。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 社区养老成为当今及未来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尽管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是一种趋势, 但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还居于主导地位, 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的作用是不能简单替代的。但是养老不仅仅只是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从空间上看, 家庭不是养老的唯一场所;从功能上看, 养老功能并不完备。社区是除了家庭之外, 老年人生活和养老最主要的场所, 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最可取的养老方式必须依托社区。社区养老并不是完全将养老社会化, 而是以家庭为主体, 社区为依托的二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2 社区养老的优越性分析

社区参与养老的优势主要有三点:

2.1 政策支持

1982年联合国在召开老龄问题大会时指出, “社区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 并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 以便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2000年8月,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决定指出, 要加强社区建设, 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 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服务功能, 大力兴办老年服务设施。2001年, 民政部下发[2001]145号文件,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这项计划在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下, 将彩票福利金的80%用于资助老年人福利。这两项文件的下发, 大力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2.2 服务针对性强

社区服务对象目标明确, 在社区内开展老人照顾, 能更好地了解老人各种情感需求和生活需要。社区作为除了家庭之外, 老人活动的第二空间, 老人在社区内养老, 更贴近老人生活, 更容易产生服务认同感。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照顾, 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社区养老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更具有关怀性, 社区的针对性养老服务是辅助家庭养老的最佳模式。

2.3 资源充分

社区养老能有效促进社区内资源整合, 可以更好的利用家庭、政府、社会三方面资源, 实现多赢。目前在中国各个城市中, 存在大量的下岗工人和低龄老人, 他们是开展社区老年工作的主力军。充分调动这些人力资源, 采取有偿服务方式, 并引进社会上的志愿者, 可以提高服务辐射范围, 使社区养老进入持续良好的运转状态。

3 社区养老保障体系构建

目前, 社区养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社区养老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来看, 建立科学的社区养老保障体系, 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去解决社区养老问题。社区养老需要以政府为依托, 积极与各养老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合作,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笔者将从四大系统构建社区养老保障体系, 使社区养老能够实现市场化运作,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养老服务系统

养老服务工作是社区养老的核心和主体。社区养老服务在整个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它扮演着存在依赖性需求的老年人的“眼睛”和“手脚”的角色, 是保证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强有力的服务屏障。一个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系统一定能在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四个方面。

社区老人生活照料服务。主要是建立老年服务中心, 照顾中心, 家政服务中心。通过上门和日托等服务形式, 为居家且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护理服务、生活照顾以及精神慰藉。同时引导社区组织开办银色产业, 设立托老所、老人食堂、老人洗衣房等设施, 发挥规模效应, 集中优势资源为老人提供优质、低价和专业服务。

社区老人医疗保健服务。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依托, 在社区内为老人进行定期检查, 并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 在社区内为老人形成一个老年疾病预防、老年医疗和康复的三级医疗网络。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辐射功能, 完善上门医疗服务功能, 不仅保障老人身体健康, 更要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实现健康老龄化。

社区老人文化娱乐服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中心, 老年学校等, 增进老人的生活情趣, 扩大社交范围, 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在社区内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不仅可以让老人发挥余热, 参与社会发展, 还能满足自身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社区老人权益保障服务。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 自身权益维护对老人十分重要。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调解、援助等服务活动帮助老人解决各种纠纷, 例如子女赡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3.2 资金筹措系统

社区养老保障系统良好的运行需要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 因此建立一个多渠道筹集、统一管理的资金筹措系统是社区养老保障的关键。

资金筹集分为三三制进行。首先是政府支持和购买。政府制订的星光计划专案中, 总共投入福彩公益金14.7亿元用于老年人服务设施、活动场所以及敬老院。为了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政府将社区所办的经济实体、福利事业和经营性服务设施等经济产值的2%用于自身服务业再发展。其次是社会捐助。由于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 社会各界力量纷纷以各种形式援助老年人。社区可以扩大宣传力度, 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个人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捐资捐物或者提供无偿服务。最后是社区自筹。面向服务对象进行有偿服务将是社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社区的有偿服务应当与公益性服务并重, 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 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使社区能够自我支持运作, 保障资金能够自给自足才能使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更有活力。

3.3 管理运作系统

积极探索和建立与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相适应的管理运作系统, 是保障社区养老事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者进行规范管理,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需求者的信息管理。首先, 是对养老服务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中的专业人员数量, 大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 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 社区中有大量的再就业者与志愿者, 这些工作人员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没有统一标准, 无法评估出服务水平。因此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使之成为一支具备现代社区养老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社区服务工作队伍。

3.4 资源调配系统

为满足社区养老的需求, 需要多方资源的协调和整合。社区养老资源不仅要依托政府和自身资源, 更需要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将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的资源加以整合, 将社区中潜在资源外化, 使之能够为老所用。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 充分发挥其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支持的功能。社区可以通过交换与合作的形式, 与其他社区、养老机构进行沟通协调, 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与配置, 加强社区的组织协调功能, 制定优惠政策, 更好地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产业。

4 社区养老的发展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承担的作用不会发生改变, 但是社区养老的功能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因此社区养老的发展方向必须持久长远, 在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的模式下, 应当走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道路。

4.1 加快社区养老产业化

社区养老服务业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进入一种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状态, 因此必须坚持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 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管理体制, 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健全社区产业化体系, 可以发展以老人为目标群体的医疗保健业、家庭服务业、教育娱乐业, 将多种经营性实体与社区老年服务相结合, 可以加快和壮大社区养老服务规模。保证社区养老社会效益的同时, 兼顾经济效益, 促进社区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

4.2 推动社区养老专业化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作, 应当强化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服务功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专业化技能, 并制定专业化服务标准, 是推动社区养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 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 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其次, 制定服务标准。一方面对社区服务人员的资格进行考评, 一方面设立监督机制。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管理社区, 注重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最后设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成绩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考核成绩一般的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 规范社区服务工作队伍的职业技能, 从而提高社区服务工作的职业声望, 树立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权威。

4.3 实现社区养老规模化

如今大力推进社区养老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到来, 社区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形成发展合力, 将是社区养老保障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社区养老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引进外资、进行专业合作。引入大量外部资金, 建立更加专业化的养老社区, 不但能够解决社区养老的后顾之忧, 而且保证社区养老向更加专业化和实体化方向发展。与其他专业化养老机构合作, 进行资源互补, 集中优化和配置资金、技术、劳力、设施等资源, 可以解决资金和资源的制约瓶颈, 增强推进社区养老规模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外部资金引进和专业化合作, 增加社区经营收益, 有利于助推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5 结 论

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和载体, 切实考虑老年人养老的不同需求, 为他们提供多层次保障、多样化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出发点。鉴于我国目前社区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根本。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推动社区养老向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使其发展成为符合我国城市养老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笑楠.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8.

[2]曾昱.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5.

[3]陈叔红.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94-120.

[4]齐海丽.中国城市养老保障新模式——社区养老[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4) :16-18.

[5]谭樱芳.社区养老——城镇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 :34-37.

[6]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 (6) :45-48.

[7]韩燕琴.推广社区养老构建和谐社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4 (3) :19-20.

[8]齐海丽, 张晓军.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6) :86-90.

[9]朱明元.关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8 (2) :239.

云南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 篇7

一、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建设,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保管理经验借鉴,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有必要实现政企分家 (孟曙出, 2004) , 同时逐渐引导社会保障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王枞为, 2005) , 以此不断完善各项保险金的管理, 实现资金池的增值, 避免社保金出现阶段性亏空 (和牟, 2008) 。社保一体化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 具体操作环节, 余兴厚 (2005) 提出实行社会保障项目务必循序渐进, 点面统一, 并有效借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壁垒。在理论研究上, 石宏伟 (2007) 强调了理论研究对于实际工作开展的支撑贡献, 特别强调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关于实际应用, 谷亚光 (2010) 把研究的焦点具体到了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认为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需要充分融入社保盲区。黄丙志 (2012) , 段景辉 (2012) 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不同步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有机衔接城乡过度, 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过程中的福利问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差异显著, 不同学者就此问题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孟曙出 (2004) 表示建国初期重工业化的战略取向是我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杨宜勇, 刘婉 (2007) 也提出了长年累月的二元结构发展是这一问题的本质成因。此后, 石宏伟 (2007) 研究发现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是我国工业化战略取向的客观要求, 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 是由我国当时计划经济的国情决定的。与此观点类似, 王峥 (2007) 也同意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农业发展滞后的基础上的, 其最显著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社会分割,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城乡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二、云南省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 在我国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机遇下, 云南省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 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覆盖率提高,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 福利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肯定社会保障事业工作成果的同时, 也须看到目前云南省社会保障事业仍存在诸多内部体制、机制制约和外部环境影响所滋生的问题, 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有待创新。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城乡社会保障二元格局明显。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依然较难,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有待推进, 频繁医患冲突事件威胁全民医疗安全。上述问题都说明目前云南省社会保障水平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对社会保障体系突出问题的进行深刻总结, 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机制和侧重明确的工作内容, 为今后社会保障事业工作的开展找到准确的落脚点。

三、完善云南省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构建

目前, 云南省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升级时期, 在深化和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结构的同时, 需要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推进和完善进行深入的探析。根据十八大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的新要求, 以实现与全国同步, 甚至于2017年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 抓住经济跨越发展攻坚利好, 立足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优势, 克服当前发展制约因素制定云南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框架, 以城镇化经济发展为支撑, 聚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联动变化的社会保障缴费形成机制, 建成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以社会事业完善为配套, 创新公共服务途径, 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以市场化健全为突破, 研究社保资金市场化运作的增值手段, 提高社保资金的实际效用。以社会救助为补充, 争取建立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提高各环节关联度和激励效用。

四、健全云南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为解决昆明市社会保障发展的瓶颈性、重难点问题, 主要探析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着力解决二元格局下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历史遗留原因, 城乡基本保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纽带作用, 有效破解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两个难题。探析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化建设的联动机制,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缩小收入水平差距, 保障“失地农民”最基本权益。

二是基于“以人为本”原则, 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 尤其是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和高效的管理体系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如健全城乡就业管理保障体系和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等, 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在市场化运作下实现财政资金社保支出高效利用。在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形式下, 除去每年各类必须的社会保险补助支出外, 对社会保障方面财政支出的利用方式仍比较单一, 资金投入-产出比较低。而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导致对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无法满足所需。因此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出发, 构建将社保资金用于服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领域, 借鉴商业保险、市场化资金投融资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 多方参与”模式, 鼓励和帮助企业、社团、个人以及外资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医疗等, 吸引社会资金进入, 丰富适合不同人群物质精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最大程度的分散政府的社会保障压力, 如在具备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敬老院项目建设上通过BOT等模式运作, 建成后委托经营并由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为低收入养老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

四是从多层次统筹思路出发优化社会救助最终效用。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补充着社会保险无法涉及到的弱势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之一, 即通过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来带动居民生活条件的普遍改善, 最终逐步缩小社会救助的需求人群数量。立足于云南省实际情况, 可以在兼顾物质保障的基础上, 通过发挥非物质社会救助功能, 建立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 缓解农民群体、失独群体、遗孤群体、孤寡老人群体等弱势群体生存压力, 将被动型社会救助模式转变为主动型模式的目标。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云南省社会保障建设问题的探讨, 我们清晰发现, 当前云南省普遍存在中心区域同周边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社保政策基层执行力度欠款、外来务工人员福利保障不同步、社保金利用效率不高等棘手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农民承担较大风险并受制于市场。因此, 将城市管理的重心逐渐从“面子工程”的建设向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建设, 从长远来看才是真正实现城乡统筹, 提高实际城镇化率的可行性道路。

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回顾云南省过去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设情况, 二元结构、基层落实不到位、市场贡献率低依然是几个老大难问题。因此, 有必要围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示精神, 从基层出发, 针对当前阶段的民生诉求找准云南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和省外的差距, 针对云南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 分别从建设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原则、市场运作方式、多层统筹思路多个视角下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瓶颈,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05)

[2]李迎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状与出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4)

[3]和牟.浅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民营科技, 2008 (08)

上一篇:轻质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下一篇:恶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