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2024-04-30

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精选6篇)

篇1: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统一建立并强制实行的为劳动者平等地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养老保险,是法定的强制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合理负担,以企业负担为主。根据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金额的20%;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参加保险的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的年龄就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然而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愈积愈多,最初几代退休者享受了远远超过其缴纳的养老金,这样一来,日积月累,原来收缴的保险储备金远远不够支付现在的离退休费。房海燕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博士)于1998年在比较乐观的假设条件下,根据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出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1997年的现值为17998亿元,数目惊人。而我国现有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劳动社会保障局的统计,1998年虽经多方筹资和加强保费征收,仍不足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需要,当年全国共赤字70亿元左右;至2000年5月,全国共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0亿元,涉及离退休人员350多万人。由于保险意识的淡漠和职工对保护自身权益的无知和无奈;更重要的则是一些企业领导和业主的头脑中对社会保险存在错误认识,他们往往认为,为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是无效投入,吃亏买卖,表现在行动上能躲就躲,能赖就赖。同时,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机制的缺陷也为企业规避保费提供了方便,由于个人和企业负担的部分由职工所在企业代扣代缴,这样一来,职工丧失了主动权、监督权,甚至丧失了知情权。截止1998年6月,全国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达348.6亿元。近年来,由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缴费也只有80%—90%;挪用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现象也相当严重,2000年,劳动社会保险部会同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对全国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进行清查,结果表明,12年来仅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就被挪用达100亿元,其中已核准损失2000多万元。由此而知,恐怕将危及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安全。

针对以上的分析,对这些危及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安全的因素,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

当前应采取的措施:

一、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历史欠帐问题

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提留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将变现所得划入养老保险基金,并把此举与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重新结合。(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补偿养老保险基金。(3)调整股权结构。选择一些竞争性行业、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这样一方面可取得一定量的资金用来补偿养老基金,另一方面又符合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改革方向。(4)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开征社会保险税。(5)在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方,规定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其所得的一部分要划入养老保险基金。

2、扩大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力配置,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客观上要求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截止2000年底,我国有10376万城镇职工和317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约占50%,有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可见,没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从而可以看出,扩大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件多么任重道远,多么必要的工作。尤其是农村这一块更是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农村看,养儿养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方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了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生育率下降,子民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顾生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就现在看,由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的年轻人面临着两个年轻人要养四个老人,甚至于6个、8个,这就给相当大的一部分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家庭负担,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就需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做到人人参加社会保险,到老才能老有所养。

由于尚未解决历史欠帐的问题,统筹资金就必然被用来发放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样一来,就参保的年轻一代就无可奈何地成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主体,下一代养上一代的代际拆拆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社会统筹帐户成了没有积累的“空帐”,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严重挫伤人们参保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工作效率。再有就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许多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供使用,国内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依据,操作的时候难免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当的管理和不周到的服务都会影响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周到,投保者的热情就越高,保险基金也就越充足;反之,越没钱,服务就越无法提高,投保者越没有热情,保险基金就越不充足,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3、创新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机制,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要想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参保人负担的情况下,持久地维持养老金的支付承诺,就必须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益,实现其长期持续的保值增值。国务院于1995年明文规定,社会养老保险只能用来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总体上是走低的,所以这种投资方式虽能较好地防范风险,但增值有限,甚至保值困难。因此,必须创新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当前可考虑以托管或向商业人寿保险公司购买保单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提高投资效率,又能有效的促进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融合与互动;就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实际情况看,托管人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相对来说商业保险市场发育较为成熟,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是社保部门当前最合适的受托人和投资合作伙伴。从长远打算,必须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创造更多适宜的投资工具,政府应制定适当政策以引导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向低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投资,如住房信贷、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进入强制性再分配来保险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法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模式有很大差异。由于人类对社会保险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英国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至少都是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基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以后才着手进行的。由于其物资基础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它们在较短的时期内就确立了比较全面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模式,因而其阶段性很难进行区分。而发展中国家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社会安全网的经验,在工业化起步和发展的同时,就开展构筑社会保障这一社会安定的稳定器,来克服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弊端。这既表明发展中国家吸取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树立了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的新的“发展”观,同时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社会保险建设的模式。在工业化的各阶段,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对社会保险项目进行优选,使可用的经济资源用在社会发展中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表现出阶段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问题突出的国家。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我们既具有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又具有我们自己的特殊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向贫困问题”挑战,必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正是这种国情,使我们不得不将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保障目标又分成了两个实施阶段。迄今为止,我们处于前一个实施阶段,既首先在城市范围初步建立了一套以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特种救助、抚恤等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社会保障项目从保障水平来看,既有从属于向城市贫困挑战范畴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有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的城市收入平滑项目。而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则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加深,加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要求日益强烈。

现在,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刚跨入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与这一判断相对应。其次,人们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建设存在的阶段性,而一般性地讨论农村社保建设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不利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战略方向的确定。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社保建设,如果不优先解决贫困问题,就失去了其“保障”的基本意义。

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既应该打破城乡社保建设的“二元社会结构”,迅速把农村居民纳入到社保体制中来,同时也不能否认我们还处于“向贫困挑战”的社保建设阶段而入为地提高社会安全网的保障程度。

向贫困挑战,解决一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即当工业化发展创造的经济条件可以开始满足解决公平问题的需要时,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扶持极少数人口走出贫困为突破口,来进行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和初期的发展阶段,由于资本的约束,一般都采用了产业和地区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模式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但却导致了部门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地区发展上的二元性更加突出,甚至有一部分人口继续陷入贫困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快工业化步伐,在这一进程中通过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在工业化加深的同时也扩大了工业化的面,通过经济发展来缩小贫困人口的比例;另一个是利用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解决贫困问题,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让其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为其贫困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的实施,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步发展的,同时也是法律文化发展的反映,它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人们解决贫困问题。

篇2: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二、社会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

保险类别

覆盖范围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用人单位的职工应当参加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居民可以参加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未就业的居民可以参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的职工应当参加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三、社会保险的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

保险的类别

待遇条件

特殊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于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用人单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失业人员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领取 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一些例外:

第三十条(不支付的费用)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十七条(工伤排除情形)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待遇停止)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第五十一条(待遇停止)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四、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转移接续制度。

第十九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二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五十二条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先行支付

五、发起人设立公司的责任

第1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第2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3条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第4条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部分发起人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请求其他发起人分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他发起人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

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主张其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过错情况,确定过错一方的责任范围。

第5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这5条是关于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责任问题。理解它们很简单,首先把握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道理:“倘若公司未能成立,所有债务和费用均由发起人承担,发起人之间是一种类合伙的连带关系;倘若公司成立,则由公司承担”。在此基础上,公司法解释三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总结如下:

(1)尽管发起人以自己名义签订合同,但只要是以公司设立为目的,公司成立后对合同予以确认,或实际享有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就可以向公司求偿。

(2)如果发起人以公司名义订立合同,但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是以公司名义为自己的利益签订合同,公司可以拒绝偿还。但这一点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六、发起人出资责任

1.对出资义务的一般性规定

第6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股人未按期缴纳所认股份的股款,经公司发起人催缴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公司发起人对该股份另行募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募集行为有效。认股人延期缴纳股款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请求该认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7条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当事人之间对于出资行为效力产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予以认定。

以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法犯罪所得的货币出资后取得股权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处罚时,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其股权。

第8条出资人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或者解除权利负担;逾期未办理或者未解除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9条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该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10条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已经交付公司使用但未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在前述期间内办理了权属变更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出资人主张自其实际交付财产给公司使用时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出资人以前款规定的财产出资,已经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但未交付给公司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主张其向公司交付、并在实际交付之前不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是对股东出资义务的重申,对于股东而言,在公司设立时(也包括公司成立以后的增资),唯一的法定义务就是合法、足额出资。实践中,股东用以出资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也容易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怎样,记住一句万变不离其中的总结:“无论是货币出资还是非货币出资,都必须将出资财产的所有权利完整、彻底、合法地转移给公司,股东对这一义务负有当然的担保义务。如果出资有任何瑕疵,造成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受损害,出资人要依法赔偿并承担其他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股东权利被剥夺或限制)。”在此基础上,记住公司法解释三的一个新规定:即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公司可以形成善意取得,即所有权人不得依据物权直接请求公司返还出资物。

七、股权出资

公司法解释三明确认可了股权出资的效力、以及股权出资的要件,这属于对公司法规定的增补,适当注意。第11条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

(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

(二)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

(三)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

(四)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

股权出资不符合前款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该出资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采取补正措施,以符合上述条件;逾期未补正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股权出资不符合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八、出资瑕疵责任

第13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第14条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15条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明确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请求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19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将承担诸多不利后果,比如补足责任、违约责任等。由于股东之间最清楚彼此的出资状况,所以要对其他股东、公司董事、高管以及实际控制人设定连带责任,以惩罚他们的怠于监督,维护公司和第三人的利益。这是一般原理。公司法解散三这几条的规定属于对这一原理的强调和具体化。需要掌握的要点是与出资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和情形,包括:

(1)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发起人(包括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和有限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与出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未尽忠实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管承担连带责任;(3)股东抽逃出资,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4)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发起人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注意不同情形对应的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同,这是司考常见的手法之一,切不可混淆。第二,出资瑕疵一般都是“悄悄的干活”,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所以一般 都是公司的债权人发现、特别是在公司没有足够资产偿还债务时发现,此时的连带责任最核心的意义就在于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注意:违反出资义务,除了补足、违约以及对公司债务的补充清偿义务以外,还要承受其他各种后果,比如各种权利的被剥夺或限制、股东资格的除名等。但非货币财产出资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并不属于出资瑕疵。

第20条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两条内容比较简单,但因属于公司法与民诉法的交叉领域而可考性大大增强。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出资义务虽然可以类比为一项合同义务,但不适用民法意义上的诉讼时效,只要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即可。至于公司以及其他股东对违法出资人的要求,更加不受此限。

九、关于股权确认

1.股权争议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第21条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第22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23条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第24条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几条考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公司法基本不关注诉讼问题,但有关股东诉权的问题这几年是热点,公司法、民诉法都可能有所涉及。这几条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出资争议,二是股权归属争议。后者基本没有超出以往法律规定,但在出资争议中,“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这就将出资争议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被告,属于一种举证责任倒置。这是为了便利债权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加强其他股东对出资人的监督。

十、名义股东问题

名义股东,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即名义股东。对于名义股东,一定要记住“内外两条线、交叉看情况”。

所谓内外两条线,就是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内部之间的合同这样一种“内部关系”,与登记在册的名义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外部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互不冲突、互不干涉。实际出资人只能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而不能直接找公司,不能直接要求公司变更出资证明书和股东名册;名义股东也不能仗着登记入册的是自己而否决实际出资人的利益。

所谓交叉看情况,是指当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发生交叉或重合时,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名义股东擅自处分股权显然是无权处分,但第三人可以形成善意取得;实际出资人不出资导致名义股东出资有瑕疵、并受到债权人追讨时,名义股东不能因“名义”而拒绝履行。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内部的过错”,事后分担。

第25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 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26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27条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十一、冒名出资

第29条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篇3: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线索

理论主题是一个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它指明了它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它的所有观点围绕什么中心问题而展开, 因而把握了理论主题也就把握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改革、建设实践相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所有内容,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都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从不同的角度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新时期,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实际上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以及各个部分有机联系的逻辑线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所以会出现曲折、甚至严重的失误, 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因而也没有真正的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创造性的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阶段、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精辟论述, 从而初步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逻辑起点。

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形势下, 党的建设问题必然成为需要着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 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体系。

无论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归根结底都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和解决。因此, 探索和回答科学发展的内涵和方式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的中心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线索更加清晰和完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任何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在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哲学基础是构成特定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它决定了这种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方法、途径, 也就是按照什么方法来观察现实问题, 按照什么原则来分析现实问题, 按照什么路径来解决现实问题。这些都是由它所依据的哲学基础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精神。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因此,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它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相继形成, 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 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依靠和运用这个根本的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 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 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正如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因此, 也只有把握这个哲学基础, 才能把握好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 把握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是理论主题的展开, 是哲学基础的体现。在复杂的理论体系内部总有一些基本的关节点, 它们相互联系, 支撑起整个理论体系。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理论才能全面把握这一理论体系, 体会不同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观点十分丰富, 但是基本理论也非常鲜明和突出。这些基本理论包括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必须明确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起点和依据; (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 经济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在政治领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6) 文化领域,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7) 社会建设领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 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9) “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一国”就是只有一个中国, 这是基础和前提;“两制”就是在大陆主体部分继续坚持实行社会主义, 在香港、澳门、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10)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把共产党建设好。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依靠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呼吸;依靠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些基本理论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步骤、发展途径、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角度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怎样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共同构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下) :478.

篇4: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险 经办服务体系 现状 问题 改革策略

一、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现状概述

社会保险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民生的推动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虽经我国政府和国内学者的多方面推动,已经逐步进入正轨,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体系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现象服务体系实际提供服务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社会保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此环境中我们不能仅注重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而忽视了对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是社会保险的经办主体,其体系建设关乎社会保险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均服务工作负荷较大,服务环境复杂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人均服务负荷较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口基数大造成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复杂性提升,对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要求随之提升,而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人员编制考核还不慎完善,导致经办服务人员组成驳杂不一,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险的设置初衷的实现,不利于稳定民生。

2.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体上来看服务能力可以达到预期要求,但是实际却不然,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地区经办服务群体的需求考虑不科学,导致部分地区服务人员配置较少,但是工作负荷较高,严重影响到社会保险的服务质量,而部分地区的服务人员配置较多,但是工作量却没有达到预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社会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地区的服务机构的精细化设置应以地区经济发展、受服务人口密集度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但是实际工作中经办服务机构的设置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科学配置,对于精细化服务网点的科学设置更是少之又少。

3.信息化建设不足

对于社会保险的信息化沟通已经成为我国相关岗位管理人员的老生常谈,各个险种之间的数据交流较为困难,导致相关从业人员为获取其他险种信息需要通过人力查询和电话确认等方式进行核实,增加经办服务的工作量,这种社会保险经办模式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实际存在,必须得到重视,并进行有效整合。另外前文提及,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负荷较高,在计算机环境下,我们有条件利用我国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开辟网络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但是实际工作却较难实施,一方面是社会保险相关数据安全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保险网上经办服务的财政投入较低。

4.经办服务人员编制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人员编制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其中包含公务员岗位、事业编制和社会公益岗位等等,但是实际服务质量和效率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中一方面原因是人员编制集中在管理层,基层岗位经办人员较少,伴随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行,基层业务量加大,导致基层服务人员负荷加重,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聘用合同制和临时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据调查在2012年我国经办服务编制中,只有3%的服务人员拥有高级职称,50%以上的人员不具备本科学历,虽然在近几年通过各种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的报考学历限制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经办人员的资质较低的问题还是实际存在的,不仅影响到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甚至会拉低我国受服务群体对我国政府工作的社会评价。

三、完善我国经办服务体系的策略

1.明确经办机构职能

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机构是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主体,也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力表现形式,对于经办机构的行政权力与服务义务应制度化确认,并对相关职能进行精细化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仅要贯彻国家政策、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还要在向社会提供保险服务的角度增强投入,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度,通过明确责任的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服务能力,提升我国政府服务质量,增强我国人民幸福度。

2.梳理经办服务体系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体系要梳理好相关服务机构各级权限,明确各机构的服务范围,落实垂直管理和集中管理。首先,要将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深入到街道和乡镇,严肃级别分工,采用逐级负责制直接管理,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可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享受。其次是整合险种服务程序,最大化利用服务资源,对相同险种的服务程序进行简化,将同一险种的申报、缴费等服务进行岗位集中,简化服务流程。对不同群体的相同险种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对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等养老保险的整合应努力推进,整合到同一机构进行管理不仅做到保险服务集中化,还可以有效节约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第三是严肃垂直管理,在当前环境下,部分省市难以达到垂直管理的客观条件要求,但是必须着手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基金管理等业务的垂直管理,权限要收到省级,通过省级垂直分配调度,保障社会保险资源的有效利用。

3.改革经办服务模式

个人认为我国现在的计算机水平普及较为完善,在国家社会保险领域应更充分的予以利用,积极开发社会保险服务领域相关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险服务的网点和机构设置相互链接的保险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保障社会经办服务的效率,设置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信息化管理的部门权限和岗位责任,保障保险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质量。其次是选择性利用网络环境,将部分可以依靠网络进行的社会保险服务开发网上办事系统,减少网点和机构中相关服务柜台数量,开辟网络社会保险的新体系。高度利用信息化不仅可以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效率、质量,还可以方便我国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监督,提升社会保险在公众心中的认可程度。

4.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除了专业化的推进,还要向全面化和基础化进行推进,我国社会保险在近十余年中较为关注的上层设施的建设,对于资金的管控与分配掌握较完善,但是基层建设却不慎合理,部分社会保险的受益群体享受社会保险服务较为困难,信息不流畅和审批过于复杂造成社会保险服务质量在部分地区较低。个人认为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优化还要在基层建设中加大资本投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状态,综合考虑服务群体数量和城乡居民人数等多方面因素,精细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网点的设置,区分服务对象的文化水平层次分布情况,适当调整网络与柜台服务的资本投入平衡,做到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深入化。另外,对于基层经办服务体系的经费问题要予以重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状态,建立基层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经费管理机制,合理分配经办服务经费,保障基层服务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玉军.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问题探究[C].2016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

[2]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国人口科学,2013,(06).

[3]刘杰,王静思,张欣欣.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4,(04).

篇5: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该法的通过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社会共同筹资、建立风险分摊制度,提高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其中法定医疗保险是德国医疗保险的主干,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社会疾病保险,目的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该保险的主要特点是:(1)参保人群覆盖面广;(2)在资金筹集和费用支出方面既体现了团结互助的原则,又体现了自我负责原则。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德国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变迁和改革,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几个时代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变迁过程。

一、纳粹时期

纳粹时期(1933-1945),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包括扩医疗融资和服务提供均维持不变,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完善。1941年,法定健康保险的范围扩展到了领区退休金的人群;1936年规定,疾病保险基金在法律上有义务为投保人和赡养对象提供住院服务,并且为赡养对象的住院服务支付大部分费用。

尽管社会保险制度的结构保持了连续性,法定健康保险的基本原则——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却被废除了。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煽动反犹太情绪,导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规模驱逐、迫害和屠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犹太人从法定健康保险获得服务和现金补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保险越来越受限制,甚至被拒绝。

并且,在纳粹政权时期,卫生保健的管理和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疾病保险基金、社区卫生服务、处理福利或健康卫生教育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保健专业机构都集权并服从于德国纳粹工人党任命的领导人。之后,权利的重心越来越从基金向医师转移。1933年,疾病保险基金中的社会主义者、犹太人和多数工人代表都依法被开除。门诊医师组织不断壮大,1934年建立了国家医师协会,它们可以自行进行医师注册而不用和疾病保险基金组织谈判。但实际上,医师在在意识形态上得到提高,但1939后它们服务的对象受到限制,实际工作专业受控于公共卫生官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德国投降,纳粹主义结束,自此卫生保健也和其他所有德国社会结构部门一样,分解成两个独立不同的组织系统。被西方联盟占领的三个区域变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的苏维埃区域变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卫生服务

东德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受到了苏联较强的干预作用。其医疗体系是一个受魏玛时期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卫生学传统和苏联、瑞典、英国卫生保健体系的影响的新模型,采取强制的方式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中央集权的,政府主导的卫生保健制度。

当地社区给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儿童和孕妇的保健以及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特殊治疗。这些服务通过各州提供的综合社会支持提供补助。

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德国很快建立起来了令很多国家羡慕的卫生保健制度。但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和无法获得现代化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主德国的卫生保健制度就逐渐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了。

2、德意志联邦德国时期社会保险体制

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制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模式。两德分裂后,西德的疾病保险基金、工会和社会民主党开始为建立健康、养老和失业的单一法定保险进行游说,从而为和已经在不同地区享有垄断权的门诊医师的谈判中增加砝码。然而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1949年第一次大选,之后直到1955年,国家层面上基本上恢复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卫生服务体制。疾病保险的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平摊,工商和残疾的保险由雇主完全支付,工会获得50%的代表权。私人门诊医师被授予与权利、全力和职责相对应的垄断权。

之后的1955-1965年是医师、疾病保险基金、媒体和卫生产品公司联盟意图推翻降低成本结构的改革做斗争的时代。1965-1975,由于卫生服务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包括从宗教命令到时速人员的转变)、人口统计学趋势、对使用更昂贵的设备的补贴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和基层组织的现代化更新和扩充,卫生服务费用出现了快速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面向社会、心理治疗和护理服务扩展的改革,主要是由私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层面实施。另外,农民、残疾人和学生被引入到法定健康保险的保护之下。石油危机后(1975年前期开始),持续的费用增加受到了财政投资的卫生保健提供方的批评。1977年,德国进入了法定健康保险的成本控制时期,健康保险费用限制条理的引入结束了卫生保健支出快速增加的时期,特别是在住院部门。自1977年以来,卫生保健领域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都是为疾病保险基金和提供者寻求稳定的筹资,而这也成为了德国之后几十年改革的主旋律。

三、德国统一后的卫生服务改革

两德统一后,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降低两德之间的社会保险体制的差别,通过控制开支、引进疾病保险基金的竞争,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避免逆向选择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支出。

一系列改革的第一个措施是1977年卫生保健成本控制法案的颁布,该法案旨在在保持社会团结和建立工资缴费率的稳定的前提下控制成本。1981-1982年间,政府又颁布了补充的改革,改革包括对牙医的保险减少,医院床位的减少,新生儿允许住院时间的减少等。1986年的联邦医院花费法规介绍了疾病基金和医院可能的预算。四、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改革

近几十年中,在经济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的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加强、法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提高、医务人员数量增加等原因的驱动下,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匮乏问题逐渐凸现。根据1960年到2004年的数据显示,德国医疗费用支出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远远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其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60年的4.8%上升到了2004年的近11%。另外,由于资金的筹集跟不上支出的增长,使得德国的医疗体系,尤其是作为主干的法定疾病保障体系收支缺口日益扩大。并且由于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是以现收现付方式筹资的,因而直接导致了法定平均缴费率的持续上涨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政府补贴的同步增长,企业、个人、政府等各级筹资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经济发展。为更好控制费用增长,德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多次改革。1、1989 1970 年代初,由于医疗保险支出增长,只能以不断提高保险缴款、不断地增大保险税课征的基础来获得资金。面对卫生保险体系费用的爆炸性增长,费用控制政策显得软弱无力。从1976~1977 年开始实施的卫生保健体系费用控制政策,使其早期支出和缴款率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削减,遏制了其上涨势头。然而,保持医疗保险支出和缴款率的持续长期稳定的目标却未能实现。

德国政党联盟于1987 年提交一份“卫生保健体系结构改革法案”:创建一个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各方(服务提供者、投保人和医疗保险基金)均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提高经济效率、注意节约使用资源,让个人为其健康承担更直接的责任;加强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政基础;将保险赔偿和支出同卫生保健目标和医疗优先顺序挂钩,同时注意保持缴款率的稳定;保持和发展—个高效率的以社会为导向和结构多样化的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并将互助性原则、风险共担的统一原则以及自我管理性原则触入其中,提供融合了医学进步成果的高质量卫生保健服务;在卫生保健体系和法定医昨保险基金内引入竞争性因素并增强其社会市场经济特点等。

1988 年12 月20 日颁布的《医疗保健体系结构性改革法》自实施后,对1989 年的保险费用节约产生重要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总赔偿支出从1988 年的1280 亿德国马克下降到1989 年的1230 亿德国马克。同时,医疗保险基金平均保险缴款率能暂时保持稳定甚至下降,从1989 年的12.9%下降到1990 年1 月l 日的12.8%,同年后期继续下降,达到12.2%。2、1992 1990 年代中期,降低费用措施的影响开始消失,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又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1991 年,原西德联邦州每位保险成员的支出上升了l0.7%,这一数字比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5%要高两倍多。1992 年,支出增长势头仍在继续,这—年支出达92%,而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仅为5.1%。对于这样一种趋势,只有求助于新的卫生保健政策。

联邦政府起草形成《法定医疗保健改革法案》基础的建议,寻求卫生保健体系的结构改革。1992年《卫生保健法》进行结构改革目标是重新安排医院服务报酬体系。建立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卫生保健联系,有效限制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医师和内科医生的数目增长,重组医药部门,使其结构多样化,并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此立法由于反对1988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而设立了一个新的目标。服务提供者首当其冲承担预期的财政负担,支出的3/4 由服务提供者承担,保险成员承担1/4 由州政府对整个法定医疗保险基金体系支出负重要责任,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自我管理性结构的其他各方面的作用完全没变。如果法定任务在要求时间内没有完成,这时要根据法规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报酬和基金体系要为参与各方提供更为有效的刺激以保证资源的节约使用并提高关于服务质量的意识。此法案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之间的竞争,在卫生保健提供者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

1992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生效后的两年,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稳健的财政基础。1992 年94 亿德国马克的赤字被随后1993 年l04 亿德国马克的收入盈余所取代,1994 年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盈余大约21亿德国马克,费用爆炸式增长已得到遏制。同时,缴款率水平也稳定下来并有所下降,大体上已能有效治愈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过度增长的弊端,从而稳定缴款率。但也不能忽视以下事实:所有医疗保险基金还远未充分削减缴款率,后面的竞争可能会更强。3、2003 在医疗保险所有重要支出项目上的费用预算使一度不可控制的支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面对未来的挑战。德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尤其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是基于社会经济和医疗科学的基本条件上制定的。根据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永久挑战。

德国从2004 年开始实施《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对法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改革的方案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增加参保人责任,要求参保人为医疗诊治支付更多的费用。主要举措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缴费率。降低个人法定医疗保险占净收入的比例,从2003 年的14.3%降至2006 年的13%。二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包括镶牙、购买非处方药等,并取消了每四年申请一次的为期三个星期的疗养计划。三是取消病假补贴,改革前因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投保人可向医疗保险机构领取长达6 个星期的工资,此后可领取18 个月的病假补贴。病假补贴的保险费用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而改革方案规定到2007 年后,免除雇主所承担的部分,雇员将独立承担全部的保险费用。四是规定参保人必须支付的额外费用。如:挂号费,投保人每次看病需要支付10欧元的挂号费;药费,参保人在药房购买药品时,个人要至少承担药费的10%;住院费,投保人每天支付住院费用由9 欧元增加到10 欧元。

2003 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在一年后降低3.3%的目标已达到,即实现了在一年内节约99 亿欧元的医疗保险开支的目标。此外,2004 年250 家法定医疗保险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大大改善了医疗保险入不敷出的状况 4、2006 由于全球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失业率不断增高造成了缴费人数的下降,社会保险融资降低了。疾病谱从急性流行病转向慢性行为方式病,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均需要医疗的成本的高投入。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刺激了医疗消费需求、扩大了医疗费用。德国的社会融资为主、国家财政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遇到挑战。

篇6: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92号)和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国、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74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区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促进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2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三大载体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98号)现就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区社会化养老的基本情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我区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养老渠道,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步伐。到目前,全区共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单位5家,服务对象4670人;镇办敬老院7个,供养农村“五保”老人126人;“三无”老人12人,已全部实现政府财政集中供养;老年公寓26家,其中,政府投资1家,民办12家,企业办2家,集体办3家,村办7家,医托1家,拥有床位3558张,规模在100张床位以上的7家,平均入住率达到76%(附件2)。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今年我区将以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工作为契机,以“整合资源,创建多样化养老模式”和以“科技创新,构建多元化

1服务平台”为主线,建设可实现连锁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改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建立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以老人生活照料、就餐送餐、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功能,以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㈠、整合资源 创建多样化养老模式

通过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和服务资源,创建“四种”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

1、政府购买:以重点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由政府补贴购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今年将完善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制度,提高低偿、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

2、机构养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由各类福利院、敬(安、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提供24小时住养、餐饮、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今年将试点连锁家庭养老机构的建设,拓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范围和服务内容。

3、居家养老:以60岁以上老人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由专业化服务机构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今年开始将建设规范化连锁管理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助老餐点和异联商盟物资配送服务站,为居家老人打造一个便利的生活服务圈。

㈡、科技创新 构建多元化服务平台

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呼叫中心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金融技术、手机二维码技术、3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时间银行志愿者服务站和异联商盟便民服

上一篇:小学每天锻炼一小时表下一篇:表2-访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