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2024-05-08

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精选三篇)

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篇1

1 金银花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分析

金银花毛细根密如蛛网, 生长泼辣, 适应性强, 无论山区、平原、砂土、黏壤还是微酸、偏碱土壤都能生长, 且生命力旺盛, 抗病力强。种植金银花, 除了采花收益外, 还可用于山区地带保堤护坎, 改良土壤, 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等, 平原沙丘种植可防风固沙, 减少土壤板结, 降低灾害[1,2]。

1.1 温度条件

金银花性喜温暖, 在11~25℃的温度下均可生长。温度降至3℃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 生长极为缓慢;当气温升至5℃以上时开始萌芽抽生新枝;温度达到16℃以上, 新梢生长迅速, 开始孕育花蕾;花蕾期适宜的温度为20℃, 主要采集时间在5—7月, 此时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花蕾发育。

封丘县年平均气温14.0℃, 通常在2月28日左右气温稳定通过3℃, 气温≥3℃的日期为276 d, 说明封丘县金银花全年生长期长达276 d;≥5℃的活动积温在5 000℃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初日为4月24日, 终日为10月10日, 可见金银花最适生长期为171 d;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的初日为5月25日, 终日为9月15日, ≥20℃的有效积温为3 000℃, ≥20℃日数约为116 d, 完全满足金银花盛花期对温度和热量的需求。

1.2 水分条件

金银花为喜湿作物, 既耐旱又耐涝, 适宜的水分供给是金银花生长和提高产量品质的可靠保障, 年降水量700~800 mm、空气相对湿度65%~75%是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水分条件,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或小于60%均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封丘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01.8 mm,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春季 (3—5月) 降水量为102.8 mm, 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7%, 能及时补充金银花根系水分需求, 利于枝蔓萌芽和旺盛生长, 促使花期提前, 早期花蕾饱满、花期长;但春季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 若连续50 d以上累计降水量低于30 mm就会形成春旱影响金银花生长。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 其中7月降水量最多, 可达162.9 mm, 对于金银花中后期花期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如果出现连续20 d以上累计降水量低于30 mm造成夏旱易形成旱花, 降低金银花产量和品质[3]。封丘县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 5—6月、9—10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6%~78%, 7—8月由于降水偏多致使空气相对湿度增大为80%~83%, 金银花中后期花期期间若出现强降雨天气, 空气相对湿度>80%, 则易造成花蕾脱落, 干花率降低, 且致使花期缩短6~10 d。

1.3 光照条件

金银花喜光, 花中绿原酸含量与光照条件呈正相关, 适宜的年日照时数为1 800~1 900 h, 日照时数在7~8 h为最佳。金银花的花蕾多生在枝蔓外围多光照的新生枝条上, 枝叶茂盛、郁蔽影响结花, 因此栽培管理上应加强枝条整形修剪, 以获得高产。

封丘县属河南省日照时数高值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42.4 h, 日照百分率达48%, 日照时数以5月最多, 其次为6月, 分别可达231.7、224.4 h, 5—6月正值金银花盛花期, 充足的光照对于花芽生长和结蕾开花十分有利。

2 金银花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

2.1 区划指标及方法

根据金银花的气候生态规律, 在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 获取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以寻找出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相对最佳种植区域。金银花为多年生植物, 气温、降水量和光照是进行区划的重要指标因子, 根据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 应选取年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3℃的天数、≥16℃的天数、≥20℃的天数等气候特征界限温度期间的天数及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分布、年日照时数等作为封丘县金银花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的指标。

该文从气温和日照时数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种植区域划分如表1所示。

2.2 区划结果

据区划指标分析得出, 封丘县海拔65.0~72.5 m, 境内各地气候变化差异小, 6个镇、13个乡均有金银花种植, 且规模较大, 黄德镇、陈固乡等镇种植金银花历史悠久, 黄德镇是封丘最大的金银花主产区, 其中贾庄村光照水资源充足,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是金银花生产的最佳区域, 所产金银花质量位于全国同类产品之冠[4,5]。

参考文献

[1]彭素琴, 谢双喜.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 2003, 31 (5) :27-30.

[2]彭国照, 卿清涛, 熊志强.四川盆区金银花气候生态适应性及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 2007, 28 (1) :67-70, 10.

[3]吕校华, 谭德权, 王卫农, 等.湖南隆回金银花生长条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7) :31-32, 41.

[4]韦金霖, 尹华军.隆林县石漠化地区发展金银花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 (1) :52-54, 66.

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篇2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薯的生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木薯的主要产区,不过因木薯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导致了广西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适宜木薯的种植。由此,通过对木薯的生长特性及以往种植经验的研究,选择出了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以及年日照时数这4个指标作为木薯种植的生态气候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根据2 a收集到的各县的气象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木薯种植的气候进行区划,按照木薯种植对气候的适宜性把广西各县分别划为最适宜、次适宜、适宜以及不适宜种植木薯的区域。

关键词 GIS;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1 资料与来源

1.1 气象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气象资料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发布的《广西气候公报》中获得,该数据源自广西国家气象观测台在全区设立的9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2012-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而得,其中包括了这2 a来广西省各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长等关键性数据。

1.2 地理信息资料来源

采用的理信息系统制图软件为Quantum GIS (1.8.0),其广西地图矢量文件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网站(http://nfgis.nsdi.gov.cn/)下载。地图采用是Albers等积投影方法,以东经105°为中央经线 ,以北纬27°和45°为标准纬线,地图采用1∶3 500 000比例尺[1]。

2 区划方法

2.1 气候区划指标

作为一种喜高温的植物,木薯对于阳光的需求非常高,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就影响了木薯的品质以及产量。根据对木薯种植所需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可把对于影响木薯的主要气候指标因子分为以下4项: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及年日照时数。具体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2.2 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广西陆地总面积2 367万km2,有90个县,气象台设置了90个气象观测站点,平均每个站点相当于代表2 630 km2的区域面积,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县的面积。这些站点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其收集到的气候资料,只能部分地反映台站附近区域的气候概况,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山区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然而,能够开发利用种植木薯的土地也多分布在该县的城镇周边地区,因此,位于城镇附近的气象站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县木薯种植区的气候环境的,所以,也仅限于以气象站台的数据代表该县的木薯种植气候区[2]。

根据各县气象台站所获得的气象资料2012年和2013年这2 a的数据平均值,利用表1中的区划指标,按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的分级标准对各县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细则为:2 a平均气温≥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最适宜区,评3分;2 a平均气温在20~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适宜区,评2分;2 a平均气温18~20℃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次适宜区,评1分;2 a平均气温<18℃为气温指标不适宜区,评0分[3]。依此类推,根据表1评出其他3项指标的区划得分,最后,根据每个县4项指标的得分之和评出该县的综合得分,得分≥11分的县划分为最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9~10分的县划分为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6~8分的县划分为次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5分以下或4项指标中有1项得分为0分的县划分为不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对各县的综合评分结果如表2。

由综合评分制作出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见图1。

3 区域划分评述

3.1 最适宜种植区

广西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的县区主要有苍梧、藤县、平南、贵港、扶绥、隆安及龙州等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木薯的种植,此外还有合浦、北海、大化及田阳等地区,这些县区常年平均气温21.2~23.1℃,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7 411.0~8 037.8℃·d、年降雨量1 080.2~2 494.4 mm、年日照时数1 302.3~2 015.4 h,这些县区的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冬季温暖,霜日极端天气少,春季温度高,木薯在这些地区的生长时间长,产量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较为理想的木薯种植气候区,可大力发展木薯种植[4]。

3.2 适宜种植区

由图1可见,以最适宜种植区为界线,其中部的武鸣、桂平、上林县,南部的北流、博白、陆川、灵山、钦州及防城港等县区,北部的百色、凌云、天等、田东、忻城、都安及宜州等县都属于适宜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20.0~23.3℃,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994.7~8 049.2℃·d、年降雨量1 027.2~3 318.2 mm、年日照时数1 292.1~1 594.4 h。在这些县区中,最适宜区以南的县区日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年降雨量普遍大于2 000 mm,可见,在该地区雨水偏多,易造成积水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在最适宜区以北的县区年降雨量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平均气和积温比最适宜区的县有所偏低,也使该地区的木薯产量稍逊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所以,在适宜区种植木薯应注意挖沟排水,选择较为耐寒的木薯品种,在春季进行播种时,可采用地膜进行保温,通过人为的干预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木薯产量。武鸣县位于适宜区中,该县一直是广西木薯的主产区,其木薯产量并不低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可见武鸣县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的种植技术水平弥补了气候环境的不足,提高了木薯的产量[5]。

3.3 次适宜种植区

在适宜区以北的低海拔地区,包括贺州、富川、恭城、阳朔、临桂、永福、鹿寨、融安、融水、罗城、环江及德保、那坡、田林及西林等县区属于次适宜种植区。这些县区平均气温18.1~21.5℃,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423.6~7 477.4℃·d、年降雨量873.8~2 381.5 mm、年日照时数1 129.5~1 595.0 h。这些县区多处在桂北山地的低海拔地区,其雨量和日照都基本能够满足木薯生长需要,但热量条件明显低于适宜种植区和较适宜种植区,冬季容易发生冻伤情况,这种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薯的产量。所以,该区域不宜大规模大面积种植木薯,可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温暖小气候环境小面积种植。

3.4 不适宜种植区

包括乐业、南丹、资源县及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县的高寒山区地带,还有地处大瑶山的金秀县,这些地区平均气温17.1~17.6℃,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077.2~6 193.8℃·d,年降雨量1 125.0~2 105.7 mm,年日照时数1 104.3~1 338.9 h。该地区年降雨量和积温符合木薯生长要求,但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偏底,可见该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差较大,冬季会出现低温威胁木薯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该地区发展木薯种植需非常谨慎。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J].耕作与栽培,2001,4:28-29.

[2]马崇熙.对木薯在广西生物质产业中地位的思考[J].广西热带农业,2006,5:35-37.

[3]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5:61-62.

[4]张振文,李开绵,黄洁,等.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J].广西农业科学,2006,6:70-72.

[5]苏永秀,李政.基于GIS的广西木薯种植细网格气候区划[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薯的生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木薯的主要产区,不过因木薯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导致了广西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适宜木薯的种植。由此,通过对木薯的生长特性及以往种植经验的研究,选择出了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以及年日照时数这4个指标作为木薯种植的生态气候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根据2 a收集到的各县的气象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木薯种植的气候进行区划,按照木薯种植对气候的适宜性把广西各县分别划为最适宜、次适宜、适宜以及不适宜种植木薯的区域。

关键词 GIS;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1 资料与来源

1.1 气象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气象资料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发布的《广西气候公报》中获得,该数据源自广西国家气象观测台在全区设立的9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2012-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而得,其中包括了这2 a来广西省各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长等关键性数据。

1.2 地理信息资料来源

采用的理信息系统制图软件为Quantum GIS (1.8.0),其广西地图矢量文件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网站(http://nfgis.nsdi.gov.cn/)下载。地图采用是Albers等积投影方法,以东经105°为中央经线 ,以北纬27°和45°为标准纬线,地图采用1∶3 500 000比例尺[1]。

2 区划方法

2.1 气候区划指标

作为一种喜高温的植物,木薯对于阳光的需求非常高,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就影响了木薯的品质以及产量。根据对木薯种植所需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可把对于影响木薯的主要气候指标因子分为以下4项: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及年日照时数。具体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2.2 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广西陆地总面积2 367万km2,有90个县,气象台设置了90个气象观测站点,平均每个站点相当于代表2 630 km2的区域面积,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县的面积。这些站点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其收集到的气候资料,只能部分地反映台站附近区域的气候概况,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山区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然而,能够开发利用种植木薯的土地也多分布在该县的城镇周边地区,因此,位于城镇附近的气象站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县木薯种植区的气候环境的,所以,也仅限于以气象站台的数据代表该县的木薯种植气候区[2]。

根据各县气象台站所获得的气象资料2012年和2013年这2 a的数据平均值,利用表1中的区划指标,按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的分级标准对各县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细则为:2 a平均气温≥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最适宜区,评3分;2 a平均气温在20~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适宜区,评2分;2 a平均气温18~20℃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次适宜区,评1分;2 a平均气温<18℃为气温指标不适宜区,评0分[3]。依此类推,根据表1评出其他3项指标的区划得分,最后,根据每个县4项指标的得分之和评出该县的综合得分,得分≥11分的县划分为最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9~10分的县划分为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6~8分的县划分为次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5分以下或4项指标中有1项得分为0分的县划分为不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对各县的综合评分结果如表2。

由综合评分制作出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见图1。

3 区域划分评述

3.1 最适宜种植区

广西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的县区主要有苍梧、藤县、平南、贵港、扶绥、隆安及龙州等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木薯的种植,此外还有合浦、北海、大化及田阳等地区,这些县区常年平均气温21.2~23.1℃,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7 411.0~8 037.8℃·d、年降雨量1 080.2~2 494.4 mm、年日照时数1 302.3~2 015.4 h,这些县区的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冬季温暖,霜日极端天气少,春季温度高,木薯在这些地区的生长时间长,产量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较为理想的木薯种植气候区,可大力发展木薯种植[4]。

3.2 适宜种植区

由图1可见,以最适宜种植区为界线,其中部的武鸣、桂平、上林县,南部的北流、博白、陆川、灵山、钦州及防城港等县区,北部的百色、凌云、天等、田东、忻城、都安及宜州等县都属于适宜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20.0~23.3℃,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994.7~8 049.2℃·d、年降雨量1 027.2~3 318.2 mm、年日照时数1 292.1~1 594.4 h。在这些县区中,最适宜区以南的县区日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年降雨量普遍大于2 000 mm,可见,在该地区雨水偏多,易造成积水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在最适宜区以北的县区年降雨量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平均气和积温比最适宜区的县有所偏低,也使该地区的木薯产量稍逊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所以,在适宜区种植木薯应注意挖沟排水,选择较为耐寒的木薯品种,在春季进行播种时,可采用地膜进行保温,通过人为的干预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木薯产量。武鸣县位于适宜区中,该县一直是广西木薯的主产区,其木薯产量并不低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可见武鸣县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的种植技术水平弥补了气候环境的不足,提高了木薯的产量[5]。

3.3 次适宜种植区

在适宜区以北的低海拔地区,包括贺州、富川、恭城、阳朔、临桂、永福、鹿寨、融安、融水、罗城、环江及德保、那坡、田林及西林等县区属于次适宜种植区。这些县区平均气温18.1~21.5℃,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423.6~7 477.4℃·d、年降雨量873.8~2 381.5 mm、年日照时数1 129.5~1 595.0 h。这些县区多处在桂北山地的低海拔地区,其雨量和日照都基本能够满足木薯生长需要,但热量条件明显低于适宜种植区和较适宜种植区,冬季容易发生冻伤情况,这种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薯的产量。所以,该区域不宜大规模大面积种植木薯,可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温暖小气候环境小面积种植。

3.4 不适宜种植区

包括乐业、南丹、资源县及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县的高寒山区地带,还有地处大瑶山的金秀县,这些地区平均气温17.1~17.6℃,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077.2~6 193.8℃·d,年降雨量1 125.0~2 105.7 mm,年日照时数1 104.3~1 338.9 h。该地区年降雨量和积温符合木薯生长要求,但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偏底,可见该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差较大,冬季会出现低温威胁木薯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该地区发展木薯种植需非常谨慎。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J].耕作与栽培,2001,4:28-29.

[2]马崇熙.对木薯在广西生物质产业中地位的思考[J].广西热带农业,2006,5:35-37.

[3]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5:61-62.

[4]张振文,李开绵,黄洁,等.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J].广西农业科学,2006,6:70-72.

[5]苏永秀,李政.基于GIS的广西木薯种植细网格气候区划[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薯的生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木薯的主要产区,不过因木薯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导致了广西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适宜木薯的种植。由此,通过对木薯的生长特性及以往种植经验的研究,选择出了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以及年日照时数这4个指标作为木薯种植的生态气候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根据2 a收集到的各县的气象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木薯种植的气候进行区划,按照木薯种植对气候的适宜性把广西各县分别划为最适宜、次适宜、适宜以及不适宜种植木薯的区域。

关键词 GIS;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1 资料与来源

1.1 气象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气象资料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发布的《广西气候公报》中获得,该数据源自广西国家气象观测台在全区设立的9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2012-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而得,其中包括了这2 a来广西省各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长等关键性数据。

1.2 地理信息资料来源

采用的理信息系统制图软件为Quantum GIS (1.8.0),其广西地图矢量文件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网站(http://nfgis.nsdi.gov.cn/)下载。地图采用是Albers等积投影方法,以东经105°为中央经线 ,以北纬27°和45°为标准纬线,地图采用1∶3 500 000比例尺[1]。

2 区划方法

2.1 气候区划指标

作为一种喜高温的植物,木薯对于阳光的需求非常高,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就影响了木薯的品质以及产量。根据对木薯种植所需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可把对于影响木薯的主要气候指标因子分为以下4项: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及年日照时数。具体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2.2 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广西陆地总面积2 367万km2,有90个县,气象台设置了90个气象观测站点,平均每个站点相当于代表2 630 km2的区域面积,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县的面积。这些站点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其收集到的气候资料,只能部分地反映台站附近区域的气候概况,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山区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然而,能够开发利用种植木薯的土地也多分布在该县的城镇周边地区,因此,位于城镇附近的气象站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县木薯种植区的气候环境的,所以,也仅限于以气象站台的数据代表该县的木薯种植气候区[2]。

根据各县气象台站所获得的气象资料2012年和2013年这2 a的数据平均值,利用表1中的区划指标,按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的分级标准对各县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细则为:2 a平均气温≥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最适宜区,评3分;2 a平均气温在20~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适宜区,评2分;2 a平均气温18~20℃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次适宜区,评1分;2 a平均气温<18℃为气温指标不适宜区,评0分[3]。依此类推,根据表1评出其他3项指标的区划得分,最后,根据每个县4项指标的得分之和评出该县的综合得分,得分≥11分的县划分为最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9~10分的县划分为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6~8分的县划分为次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5分以下或4项指标中有1项得分为0分的县划分为不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对各县的综合评分结果如表2。

由综合评分制作出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见图1。

3 区域划分评述

3.1 最适宜种植区

广西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的县区主要有苍梧、藤县、平南、贵港、扶绥、隆安及龙州等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木薯的种植,此外还有合浦、北海、大化及田阳等地区,这些县区常年平均气温21.2~23.1℃,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7 411.0~8 037.8℃·d、年降雨量1 080.2~2 494.4 mm、年日照时数1 302.3~2 015.4 h,这些县区的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冬季温暖,霜日极端天气少,春季温度高,木薯在这些地区的生长时间长,产量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较为理想的木薯种植气候区,可大力发展木薯种植[4]。

3.2 适宜种植区

由图1可见,以最适宜种植区为界线,其中部的武鸣、桂平、上林县,南部的北流、博白、陆川、灵山、钦州及防城港等县区,北部的百色、凌云、天等、田东、忻城、都安及宜州等县都属于适宜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20.0~23.3℃,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994.7~8 049.2℃·d、年降雨量1 027.2~3 318.2 mm、年日照时数1 292.1~1 594.4 h。在这些县区中,最适宜区以南的县区日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年降雨量普遍大于2 000 mm,可见,在该地区雨水偏多,易造成积水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在最适宜区以北的县区年降雨量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但平均气和积温比最适宜区的县有所偏低,也使该地区的木薯产量稍逊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所以,在适宜区种植木薯应注意挖沟排水,选择较为耐寒的木薯品种,在春季进行播种时,可采用地膜进行保温,通过人为的干预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木薯产量。武鸣县位于适宜区中,该县一直是广西木薯的主产区,其木薯产量并不低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可见武鸣县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的种植技术水平弥补了气候环境的不足,提高了木薯的产量[5]。

3.3 次适宜种植区

在适宜区以北的低海拔地区,包括贺州、富川、恭城、阳朔、临桂、永福、鹿寨、融安、融水、罗城、环江及德保、那坡、田林及西林等县区属于次适宜种植区。这些县区平均气温18.1~21.5℃,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423.6~7 477.4℃·d、年降雨量873.8~2 381.5 mm、年日照时数1 129.5~1 595.0 h。这些县区多处在桂北山地的低海拔地区,其雨量和日照都基本能够满足木薯生长需要,但热量条件明显低于适宜种植区和较适宜种植区,冬季容易发生冻伤情况,这种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薯的产量。所以,该区域不宜大规模大面积种植木薯,可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温暖小气候环境小面积种植。

3.4 不适宜种植区

包括乐业、南丹、资源县及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县的高寒山区地带,还有地处大瑶山的金秀县,这些地区平均气温17.1~17.6℃,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077.2~6 193.8℃·d,年降雨量1 125.0~2 105.7 mm,年日照时数1 104.3~1 338.9 h。该地区年降雨量和积温符合木薯生长要求,但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偏底,可见该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差较大,冬季会出现低温威胁木薯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该地区发展木薯种植需非常谨慎。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J].耕作与栽培,2001,4:28-29.

[2]马崇熙.对木薯在广西生物质产业中地位的思考[J].广西热带农业,2006,5:35-37.

[3]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5:61-62.

[4]张振文,李开绵,黄洁,等.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J].广西农业科学,2006,6:70-72.

[5]苏永秀,李政.基于GIS的广西木薯种植细网格气候区划[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

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篇3

1.1 气象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气象资料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发布的《广西气候公报》中获得, 该数据源自广西国家气象观测台在全区设立的9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2012-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而得, 其中包括了这2 a来广西省各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长等关键性数据。

1.2 地理信息资料来源

采用的理信息系统制图软件为Quantum GIS (1.8.0) , 其广西地图矢量文件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网站 (http://nfgis nsdi.gov.cn/) 下载。地图采用是Albers等积投影方法, 以东经105°为中央经线, 以北纬27°和45°为标准纬线, 地图采用1∶3 500 000比例尺[1]。

2 区划方法

2.1 气候区划指标

作为一种喜高温的植物, 木薯对于阳光的需求非常高, 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就影响了木薯的品质以及产量。根据对木薯种植所需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 可把对于影响木薯的主要气候指标因子分为以下4项: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及年日照时数。具体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2.2 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广西陆地总面积2 367万km2, 有90个县, 气象台设置了90个气象观测站点, 平均每个站点相当于代表2 630 km2的区域面积, 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县的面积。这些站点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 其收集到的气候资料, 只能部分地反映台站附近区域的气候概况, 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山区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然而, 能够开发利用种植木薯的土地也多分布在该县的城镇周边地区, 因此, 位于城镇附近的气象站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县木薯种植区的气候环境的, 所以, 也仅限于以气象站台的数据代表该县的木薯种植气候区[2]。

根据各县气象台站所获得的气象资料2012年和2013年这2 a的数据平均值, 利用表1中的区划指标, 按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的分级标准对各县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细则为:2 a平均气温≥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最适宜区, 评3分;2 a平均气温在20~21℃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适宜区, 评2分;2 a平均气温18~20℃的县划分为气温指标次适宜区, 评1分;2 a平均气温<18℃为气温指标不适宜区, 评0分[3]。依此类推, 根据表1评出其他3项指标的区划得分, 最后, 根据每个县4项指标的得分之和评出该县的综合得分, 得分≥11分的县划分为最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9~10分的县划分为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6~8分的县划分为次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得分在5分以下或4项指标中有1项得分为0分的县划分为不适宜木薯种植气候区。对各县的综合评分结果如表2。

由综合评分制作出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县分布图, 见图1。

3 区域划分评述

3.1 最适宜种植区

广西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的县区主要有苍梧、藤县、平南、贵港、扶绥、隆安及龙州等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木薯的种植, 此外还有合浦、北海、大化及田阳等地区, 这些县区常年平均气温21.2~23.1℃, 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7 411.0~8 037.8℃·d、年降雨量1 080.2~2494.4 mm、年日照时数1 302.3~2 015.4 h, 这些县区的热量充足, 雨量充沛, 日照时间长, 冬季温暖, 霜日极端天气少, 春季温度高, 木薯在这些地区的生长时间长, 产量高,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较为理想的木薯种植气候区, 可大力发展木薯种植[4]。

3.2 适宜种植区

由图1可见, 以最适宜种植区为界线, 其中部的武鸣、桂平、上林县, 南部的北流、博白、陆川、灵山、钦州及防城港等县区, 北部的百色、凌云、天等、田东、忻城、都安及宜州等县都属于适宜种植区, 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20.0~23.3℃, 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994.7~8049.2℃·d、年降雨量1 027.2~3 318.2 mm、年日照时数1 292.1~1 594.4 h。在这些县区中, 最适宜区以南的县区日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 但年降雨量普遍大于2 000 mm, 可见, 在该地区雨水偏多, 易造成积水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在最适宜区以北的县区年降雨量指标大多达到最适宜区水平, 但平均气和积温比最适宜区的县有所偏低, 也使该地区的木薯产量稍逊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所以, 在适宜区种植木薯应注意挖沟排水, 选择较为耐寒的木薯品种, 在春季进行播种时, 可采用地膜进行保温, 通过人为的干预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 提高木薯产量。武鸣县位于适宜区中, 该县一直是广西木薯的主产区, 其木薯产量并不低于最适宜区的木薯产量, 可见武鸣县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的种植技术水平弥补了气候环境的不足, 提高了木薯的产量[5]。

3.3 次适宜种植区

在适宜区以北的低海拔地区, 包括贺州、富川、恭城、阳朔、临桂、永福、鹿寨、融安、融水、罗城、环江及德保、那坡、田林及西林等县区属于次适宜种植区。这些县区平均气温18.1~21.5℃, 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423.6~7 477.4℃·d、年降雨量873.8~2 381.5 mm、年日照时数1 129.5~1 595.0 h。这些县区多处在桂北山地的低海拔地区, 其雨量和日照都基本能够满足木薯生长需要, 但热量条件明显低于适宜种植区和较适宜种植区, 冬季容易发生冻伤情况, 这种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薯的产量。所以, 该区域不宜大规模大面积种植木薯, 可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温暖小气候环境小面积种植。

3.4 不适宜种植区

包括乐业、南丹、资源县及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县的高寒山区地带, 还有地处大瑶山的金秀县, 这些地区平均气温17.1~17.6℃, 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10℃活动积温6 077.2~6 193.8℃·d, 年降雨量1 125.0~2 105.7 mm, 年日照时数1104.3~1 338.9 h。该地区年降雨量和积温符合木薯生长要求, 但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偏底, 可见该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差较大, 冬季会出现低温威胁木薯的正常生长, 所以, 在该地区发展木薯种植需非常谨慎。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薯的生长, 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木薯的主要产区, 不过因木薯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 导致了广西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适宜木薯的种植。由此, 通过对木薯的生长特性及以往种植经验的研究, 选择出了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以及年日照时数这4个指标作为木薯种植的生态气候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 根据2 a收集到的各县的气象数据, 采用GIS技术对木薯种植的气候进行区划, 按照木薯种植对气候的适宜性把广西各县分别划为最适宜、次适宜、适宜以及不适宜种植木薯的区域。

关键词:GIS,广西,木薯种植,气候区划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思考[J].耕作与栽培, 2001, 4:28-29.

[2]马崇熙.对木薯在广西生物质产业中地位的思考[J].广西热带农业, 2006, 5:35-37.

[3]黄洁, 李开绵, 叶剑秋, 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5:61-62.

[4]张振文, 李开绵, 黄洁, 等.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J].广西农业科学, 2006, 6:70-72.

上一篇:供气技术下一篇:激发兴趣 精心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