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2024-04-24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精选8篇)

篇1: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地域分异规律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关系

(姓名:周超学号:2009100245)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按一定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分布,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制约或则支配这种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布规律。它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而综合自然区划是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不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分为 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个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地域 分布规律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关系如下:

一:地域分异规律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的作用,是地域分异规律存在着纬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地带分异规律以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而综合自然区划在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之上,把自然条件(如热量。水分等)在空间地理分布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会出现某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小、相似性显著地区域,进而把它们划分为一个区域。同时综合自然区划的划分,需要全面的掌握和认识地域分异规律,采用适当地方法论基础上,既要掌握自然地理的分异规律,还要了解区域分异规律的历史。从中发现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条件差异小而相似性显著地地方,进行综合自然区划的划分。

二:综合自然区划是是地域分异规律一种整合和体现,综合自然区划是对地域分异规律中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差异的整合。把其中差异较小的划分一体。同时从整体上来看,综合自然区划包含着地域分异规律的一部分,是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而某些特殊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综合自然区划的划分。

三: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划分也是据于地理分异规律进行划分的,地域分异的结果使地表自然界分化为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区域,地域分异规律是受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由于两者彼此矛盾,互不从属,所以一部分区域单位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另一部分则主要取决于非地带性因素。因此综合区划的等级划分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存在,划分为双列等级系统和单列等级系统。双列系统主要依据的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带性因素来确定的,划分为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此亚地带。而单列等级系统则据于地域分异规律的非地带性因素来划分的。主要有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洲。

总之综合自然区划是在地理分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通过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全面认识和掌握的基础来划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前提和基础。而综合自然区划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在体现。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篇2: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通过GIS分析分别得到了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孕灾环境的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的风险度图和承灾体的脆弱度图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经过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得到四个自然灾害区.最后分别论述了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确定、空间单元属性信息和空间单元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区划综合评价指标方面的探索,以期为重庆市的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冯绍国 方佳军 高方立 曹晓林 杨定中 作者单位:蒋勇军,况明生,李林立,冯绍国(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方佳军,高方立,曹晓林,杨定中(重庆市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重庆,400015)

篇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探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区化技术

1 引言

对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来讲, 区划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保护区所取得的生态效益, 同时区划保护区也是规划和建设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在划分保护区功能区过程中, 始终都采用认定划分的方法, 这种划分方法并未全面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缺少相应的科学根据。所以, 无论是新建保护区, 还是调整保护区功能区, 怎样才能从加强保护区的管理角度上,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区划, 是当前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 在区划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中存在的问题

2.1 本底不清

空间分布作为自然保护的主要保护对象, 是划分空间分布功能区的基础。但是根据我国当前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本底不清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保护对象的保护和区划的效果。例如:在四川共170个自然保护区中, 将近有65% 的自然保护区并没有本底考察成果。可以说在本底不清楚的层次上, 对功能区进行划分, 这是一种很盲目的做法, 这样会导致在核心区之内, 分布着很多居民点或农耕区, 主要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可能并不在核心区之内, 导致主要保护对象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

2.2 缺乏统一的划分方法

我国很多法律法规为保护区功能分区也提出了相应的参考依据。但是, 在具体规划过程中, 通常都会由于各个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和自然环境存在差异, 而无法对保护区进行明确的划分。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并未制定出统一和全面的自然保护区的区划方法, 因此, 我国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全面的区划方法。

2.3 相邻区和核心区联系性不大

从设计和研究自然保护区区划中, 应该从整体区域生态系统和保护对象层次上进行考虑。但是在实际规划过程中, 由于各保护区所建立的时代背景不同, 如过多注重核心区的作用, 而忽视相邻保护区的作用, 因此, 应全面考虑核心区和相邻区的具体规划。

2.4 静态划分思想带来的影响

由于受到“人与生物圈”国际计划的生物圈保护模式的影响, 我国在区划保护区时, 也会采用这种静态划分思想。这种静态划分保护区思想可能适合区划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区, 但是对于一些湿地类型的保护区来讲, 难以很好的区划保护区。

3 合理区划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健全功能区划基本单元评价指标

在分割分析单元过程中, 可应用公里网法和自然分区法, 其中自然分区法是以自然界线或永久性标记作为区域界线, 这种分割方法操作简单, 区域形状不规则及面积参差不齐是主要的缺点。公里网法是以公里网格为基础, 将其划分成多个单元格子, 再对每一块单元格子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可以解决自然区法中区域形状不规则及面积大小不一的问题。为了能够达到实际区划的具体要求, 可以根据保护区自身情况, 结合保护区资源清查调查, 将每一个森林小班作为功能区域的基本单元, 利用森林小班的有多种属性, 以小班作为划分功能区的基本单元,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区划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加大对保护区的监测力度

从区划自然保护区功能上来讲, 全面详细调查出生态系统情况以及保护区内的物种情况是最首要的问题, 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保护区的调查报告在各方面上, 能反映出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数量、保护种类型、分布情况等基本信息, 也是区划保护区的重要根据。这就需要全面补查保护区的情况, 并定期监测和检测保护区的本底情况, 掌握保护对象的基本动态, 建立健全保护区区划制度,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制度进行, 对擅自修改保护区调查结果及调查数据, 应给予相应处分, 更好的规范保护区的管理及监测制度。

3.3 因地制宜的建立保护区区划方法

对于我国当前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分区中, 大多数情况都是采用三区模式。但是, 从实际情况上来讲,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复杂多样, 包括草地、荒漠、森林等, 可以说各种保护区有不相同的保护对象, 其保护类型和保护功能也是不同的。在划分功能区时, 所划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按照相关的具体要求进行划分, 确保合理划分。所以, 在区划保护区功能中, 应该依据保护对象的不同, 所涉及不同的保护功能, 针对性的制定出最佳的区划方法, 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多方面功能。

3.4 全面建设和规划保护区

在建设和规划保护区过程中, 不但要全面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和环境间关系, 也要全面意识到保护与效益的关系, 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些类型相同的保护区, 应尽全力保持边界处于相连状态, 这样才能提高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效果, 达到区域保护的要求, 为后续各项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在建设和规划保护区中, 一定要从整体上考虑保护区的建设, 不能过于片面的考虑。

3.5 广泛征求区划保护区的建议

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等等相关职能部门与保护区进行区划都有着实际的利益关系。在区划保护区中, 既需要考虑各利益不相同人群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也要全面平衡其各方面利益, 确保每一方的利益都与具体法规要求相符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逻辑分析方法进行保护功能区划, 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都能全面参与到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 在参与研究中, 可以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提出一些区划的建议和方法。同时, 在区划功能区中, 所制定的初步方案也应经过访谈和会议等形式, 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的建议, 最大程度综合这些意见, 使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和效益作用全面发挥。

4 结语

由于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建立目的要求以及建立条件等方面的不同, 而具有多种类型, 可以说自然保护区是一种复合的生态系统, 通过科学合理的区划方法, 对其进行功能区区划, 是保护主要保护对象及规范建立保护区的重要工作, 也是保护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建设和区划保护区时, 应全面考虑保护区的实际因素, 科学统筹的进行区划, 分区管理, 调解好各利益群体的关系, 使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晶, 臧润国, 华朝朗, 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2 (6) .

[2]李小双, 张良, 李华, 等.浅析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J].林业建设, 2012 (2) .

[3]闫颜, 王智, 高军, 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地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 2010 (18) .

[4]王娟, 韩子钧, 彭培好, 等.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功能区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6) .

篇4:海南岛气候区划研究

关键词气候 ;区划 ;海南岛

分类号P467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Hainan Island

CHE XiufenZHANG JinghongHUANG HaijingLIU ShaojunZHANG Mingjie

(Hainan Climate Center, Haikou, Hainan 570203)

AbstractReferring to the new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scheme of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n Physical Geography in China and based on the multi-year mean data of 1981~2010,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Hainan consists of two temperature zones,three moisture regions and eight climatic sub-regions.

Keywordsclimate ; regionalization ; Hainan Island

气候区划是根据研究目的和产业部门对气候的要求,采用有关指标,对全球或某一地区的气候进行逐级划分,将气候大致相同的地方划为一区,不同的地方划入另一区,得出若干等级的区划单位,从而反映出气候受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综合影响的变化规律。

中国气候区划的研究已开展很多[1-8],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制的区划[9-11],二者所使用的资料年限有所不同,但采用的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一致,因而结果一致。最新的全国气候区划是中国科学院郑景云根据全国609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制定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12],对中国气候进行的重新区划。其区划结果中,海南岛被划分为中热带和边缘热带2个温度带,全岛均为湿润区,全岛属1个气候区。此结果比较宽泛,主要是由于其采用的海南岛资料站点比较少,仅海口和三亚。其他有关海南岛的气候区划研究也开展了较多[13-18] ,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海南岛气候》中所做的海南岛气候区划,其成果所用资料均为海南省气象局建站至1980年(30年整编资料)所属18个市县台、站的气象资料,区划采用两级指标,以海南岛的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及<5℃低温出现的频率作为气候区划一级(气候带)指标,年降雨日数和旱季降水变率作为二级(气候区)的分区指标,将全岛分为8个小区。此结果分区比较详细,但所用资料时段比较久远。因此,本文拟综合以上研究的特点,弥补其不足,采取最新最详细的资料数据,以较为权威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进行新的海南岛气候区划,进一步阐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19-21]海南岛的气候特点,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热带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新一轮发展热潮对气候区划提出的更高要求[22-24],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1资料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用海南省1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气压、风速、日照、辐射等气象数据(气象台站空间分布见图1),以及本岛自动站气象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性处理。18个气象台站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地理位置及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以及不同气候带的热量资源分布情况。

1.2插值方法选择

海南岛局地气候差异性显著,本研究在对比文献中各插值方法的优劣后选择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作为积温、7月平均气温、干燥度的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是GIS软件中一种常用而简便的空间插值计算方法[25-26],它以插值点与样本点间的距离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离插值点越近的样本点赋予的权重越大。设平面上分布一系列离散点,已知其坐标和值为Xi,Yi,Zi(i=1,2,……,n),根据周围离散点的值,通过距离加权值求Z点值。

Z0=[]/[]

其中,Z0为点O的估计值;Zi为控制点i的值;di为控制点i与点O间的距离;n为在估计中用到的控制点的数目;k为指定的幂。

与其他方法相比,反距离插值法更能反应海南的气候特征,插值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1.3气候区划的原则

气候区划的原则是制定区划方法、确定区划指标和建立区划系统的主要依据。本气候区划采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制的区划指标体系,区划原则也与其一致,主要以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空间分布连续性和取大去小原则,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原则,发生同一性和区域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相结合原则等为准。同时,区划结果尽可能简单明了,使各区差异显著。分区描述时重点阐明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特征以及干旱、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和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概况。

2区划指标体系及结果分析

依据以上原则方法,本研究采用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区三级指标体系,进行海南岛气候新区划。具体各气候指标见表1。

2.1温度带划分

日平均气温是否达到10℃对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积温是农业气候资源评价中通用的指标,中国较权威的气候区划均把多年5 d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积温作为气候带划分的主要指标。在海南,越冬条件往往是某些热带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甚至是决定能否种植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区划中选用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作为气候带划分的辅助指标,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作为气候带划分的参考指标。见表2。

根据上述指标,海南岛可划分为2个温度带,分别是中热带和边缘热带,二者界线西起昌江与儋州交界处,大致沿东方、乐东、三亚、陵水各市县的北部边缘,东至万宁市中部地区(图2)。该线以南为中热带地区,以北为边缘热带地区。

2.2干湿区划分

区域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降水与潜在蒸散之间的平衡,其中降水是一地最主要的水分来源,潜在蒸散则反映在土壤水分充足的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水分支出。因此,本区划以年干燥度(即潜在蒸散多年平均与年降水量多年平均的比值)作为干湿区划分的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作为辅助指标。其中在计算潜在蒸散时,本文采用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改进的FAO56-Penman-Monteith模型。

根据表3指标,海南岛可划分为3个干湿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之间的分界为一条自北向南的线,界线北起儋州西南角,向南穿过白沙西北角,昌江东南角,乐东东北部边缘,一直延伸到三亚北部边缘。界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区,西部昌江、东方、乐东和南部三亚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区,仅有东方西部沿海小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图3)。

nlc202309011710

2.3气候区划分

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主要体现了气候的地带性差异,然而气候还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同一温度带与干湿区内,气候和相应的自然景观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7月平均气温的地理分布能较为综合地表现出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区划也采用7月平均气温作为气候区划的第三级指标(表4)。

将温度带、干湿区以及气候区划分结果进行图层叠加,并按照区划空间分布连续性和取大去小原则进行图层合并,得出海南岛气候区划图,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海南岛共分为8个气候区,分别为:ⅠATa北部边缘热带湿润区;ⅠATb中部山地边缘热带湿润区;ⅡATa东南部沿海中热带湿润区;ⅡATb南部内陆中热带湿润区;ⅡBTa-a1西部内陆中热带半湿润区;ⅡBTb西南部中热带半湿润区;ⅡBTa-a2南部沿海中热带半湿润区;ⅡCTa西部沿海中热带半干旱区。

2.4分区简述

2.4.1北部边缘热带湿润区(ⅠATa)

本区包括海口、文昌、琼海、定安、澄迈和临高等6市县的全部区域,儋州北半部、万宁东北部边缘部分及屯昌大部分地区。该区年平均气温为24~24.8℃;最冷月平均气温17.6~18.8℃;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约6.6℃;年降雨量1 500~2 000 mm,年日照时数1 800~2 000 h;年平均风速1.6~2.2 m/s。主要地貌为台地和平原,土壤多为玄武岩砖红壤和花岗岩砖红壤。植被类型主要为草地、灌木林及经济园林,该区内的儋州、文昌等地有大面积的橡胶种植。本区东北部地势平坦,多阶地平原,有一定低丘台地,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风雨林区,椰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岛的43%以上。该区的琼海、文昌沿海一带为热带气旋登陆较多地区,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大风和降水影响较严重。

2.4.2中部山地边缘热带湿润区(ⅠATb)

该区主要包括琼中、五指山和白沙3个市县及儋州一部分地区,昌江、保亭北部和乐东的边缘部分。对农作物来说,本区热量和越冬条件是全岛最差的地区,但降水条件又是全岛最好的地区。本区年平均气温23℃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17.4~18.4℃,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5.8℃,最热月平均气温26~27℃,年降水量1 900~2 400 mm,年日照时数1 900~2 000 h,不受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是较理想的避暑避寒胜地。该区土壤类型多样,大部分地区为山地赤红壤和黄壤。这里集中了全岛主要山脉,有五指山、黎母山、鹦哥岭、吊罗山、白马岭等,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典型的有荔枝、蝴蝶树、青皮群落,其他主要珍贵木材有母生、胭脂、花梨、坡垒、鸡毛松、陆均松、竹柏、子荆等。

2.4.3东南部沿海中热带湿润区(ⅡATa)

该区主要包括万宁和陵水2个市县的大部分地区。该区年平均气温25~25.4℃,最冷月平均气温19.5~20.5℃,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降水1 700~2 100 mm,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 000 h以上。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此区有丰富的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且是冬季育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该区台风影响频繁且严重,有“台风走廊”之称。

2.4.4南部内陆中热带湿润区(ⅡATb)

该区主要包括保亭南半部大部分地区,三亚北缘及陵水西部边缘地区。该区年平均气温24.8℃,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7℃,年积温9 000℃以上,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年平均风速1.2 m/s。该区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经济作物为主,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是疗养避暑度假胜地。独特的气候资源使保亭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也是红毛丹最理想的种植地。

2.4.5西部内陆中热带半湿润区(ⅡBTa-a1)

该区主要包括昌江大部分地区,东方市中部地区,以及儋州、白沙和乐东的小部分地区。虽然该区属于半湿润地区,但干旱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冬旱和春旱较为明显。该区年降水量1 000~1 500 mm,冬季降水仅30 mm左右,7月平均气温29℃左右。相对岛内其他地区,此区是比较干旱的地区,程度比东方沿海稍轻,区内的大广坝水库主要为灌溉提供用水。大部分地区土壤为山地赤红壤和黄壤区,植被主要为刺灌丛和沙生植被,主要种植一些耐旱的腰果、芒果等。

2.4.6西南部中热带半湿润区(ⅡBTb)

该区主要包括乐东大部分地区,三亚西半部及东方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地形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土壤类型为丘陵、台地褐色砖红土壤。乐东靠海部分为莺歌海,年平均风速高达3.8 m/s,风速大加快了蒸发。这里的年蒸散量高达1 600 mm,超过降雨量的l倍以上。干旱和风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乐东靠内陆一侧为尖峰岭,主峰海拔1 412 m,最低处海拔仅200 m,相对高差千米以上,地形十分复杂。尖峰岭保护区保存了中国整片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

2.4.7南部沿海中热带半湿润区(ⅡBTa-a2)

该区主要包括三亚市东半部地区。年平均气温26.3℃,最冷月平均气温12.8℃,最热月平均气温28.8℃,年积温9 600℃以上,年降水量在1 50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2 300 h。该区干旱情况与西部地区相当,冬旱和春旱较明显,冬季降水仅50 mm左右,春季降水230 mm左右。该区植被以热带果树林、作物、灌木林为主,是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

2.4.8西部沿海中热带半干旱区(ⅡCTa)

该区主要为东方市的西半部地区及昌江西部小部分沿海地区。该区干旱特点显著。年平均气温25.2℃,1月平均气温19.3℃,7月平均气温29.5℃,年日照时数2 500 h,年平均降水量约940 mm,年平均风速4.3 m/s,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全岛最干旱的地区。一般11月至次年4月份均处于干旱状态。地形主要为平原,植被为灌木林及桉树林,土地沙化严重。

3讨论与结论

(1)研究中,海南岛划分为2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8个气候小区。西部南部边缘地区属中热带,中部山区以北属边缘热带;中部山区以西以南属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北部属湿润地区。8个气候小区气候各有差异,区划结果与海南岛气候现状较吻合。

(2)本区划采用中国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体系,但在干湿区划分时,年干燥度指标略有调整,以年干燥指数小于0.9,年降水量大于1 700 mm定为湿润地区,年干燥指数在0.9~1.5,年降水量在1 000~1 700 mm定为半湿润地区。此调整一方面是因为海南降水相对于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而言是比较充沛的,另一方面是结合海南实际,西部东方、乐东等西部沿海一带干旱频繁发生,与海南其他大部分地区相比确实干旱明显。

(3)与郑景云[12]的气候区划新方案中结果相比,海南岛中热带的界线有所北移。本区划中热带界线西起昌江北部边缘,东至万宁北部边缘,包括昌江、东方、乐东、三亚、保亭、陵水、万宁的大部分地区,为一条环海南岛南部沿海的带状区域。而郑景云[12]的气候区划中,中热带界线西起东方北部边缘,东至陵水北部边缘,环状带相对较窄。

(4)由于海南岛面积较小,地理位置特殊,地形较复杂,区划结果大致反映了海南岛的气候分区状况,在以后的研究中区划的方法还需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以满足精细化区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炳海. 中国气候[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nlc202309011710

[2] 陈咸吉. 中国气候区划新探[J]. 气象学报,1982,40(1):35-47.

[3] 涂长望. Koeppen 范式的中国气候区域[J]. 气象学报,1938,14(2):51-67.

[4] 卢鋈. 中国气候区域新论[J]. 地理学报,1946(0):1-10.

[5] 陶诗言. 中国各地水分需要量之分析与中国气候区域之新分类[J]. 气象学报,1949,20(4):43-50.

[6] 钱纪良,林之光. 关于中国干湿气候区划的初步研究[J]. 地理学报,1965,31(1):12-14.

[7] 丘宝剑. 农业气候区划及其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 中央气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M]. 北京:地图出版社,1979:222-223.

[9]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161.

[10] 中央气象局. 中国气候资源地图集[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4:277-278.

[11] 中央气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6-7.

[12] 郑景云,尹云鹤,李炳元.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J].地理学报,2010,26(1):3-10.

[13] 何大章. 论海南岛热带气候[J]. 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2):114-112.

[14] 陈史坚. 南海赤道带和热带界线划分的探讨[J]. 热带地理,1982(2):20-24.

[15] 姚清尹. 海南岛地貌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J]. 热带地理,1983(1):20-26.

[16] 鹿世瑾,陈连宝,何海澄,等. 华南气候[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08-323.

[17] 赵焕庭. 南沙群岛自然区划[J].热带地理,1996,16(4):305-309.

[18] 高素华,黄增明,张统钦,等. 海南岛气候[M]. 北京:岛象出版社,1986:147-154.

[19] 陶忠良,周兆德,高学杰,等.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气候变化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02,23(2):77-81.

[20] 吴慧,吴胜安,邢旭煌,等. ENSO对海南省气候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1 706-1 710.

[21] 何春生. 海南岛50年来气候变化的某些特征[J]. 热带农业科学,2004,24(4):19-24.

[22] 徐君亮.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热带特色旅游区研究[J].热带地理,2010(5):546-551.

[23] 郭凯峰. 基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1):31-34.

[24] 周鹏,杨福孙,陈汇林,等. 海南岛旱季气候变化对冬季瓜菜生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6):1 054-1 059.

[25] 张莉莉,陶忠良,张京红. 基于GIS海南岛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法比较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4):57-61.

[26] 吴岩峻,刘少军,张京红. 基于GIS组件技术的热带作物气候区划系统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6,27(3):100-104.

篇5: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黄土地区二级公路自然区划的5个二级区的差异.认为黄土粒度分维值可作为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之一,参与三级区的.划分,为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侯春梅 刘小伟 梁收运 谌文武 HOU Chun-mei LIU Xiao-wei LIANG Shou-yun CHEN Wen-wu 作者单位:侯春梅,HOU Chun-mei(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刘小伟,梁收运,谌文武,LIU Xiao-wei,LIANG Shou-yun,CHEN Wen-wu(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篇6: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热带气旋——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 ,年平均影响7.4个。因海南省地处中国南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7、10月,平均1.1个,最集中是 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8%,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多的省份。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地区都位于季风区,自海南沿海到辽宁沿海都有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通常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向内辐合,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辐合的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而其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当台风路经一个地区时,会带来风云变幻,造成灾害重重。但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在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台风中心移到某地时,暴雨骤停,风停云散,头顶上显现出蔚蓝色的晴空。这一区域,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台风眼”。它的四周被强烈上升气流造成的厚厚“云墙”(或称“眼壁”)包围,台风眼过后,再度转入“云墙”控制,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再次降临。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南省当今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的雷达设备,可以在台风登陆的前几天即使给予警报,有效降低了一定程度的人员及财务损失。除了科技设备的防护之外,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防护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不允许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四: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五: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六: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篇7: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关于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增强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迅速有效地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损失程度,保障保护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省林业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琼林办[2010]80号)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目标

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救助,努力减少人员和保护区内坡鹿的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全区坡鹿的安全迁移,维护保护区的秩序稳定。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确立实施救灾工作的基本原则。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我局实行组长领导负责制,并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救灾工作。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

3、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要本着因地制宜、急事急办的原则,努力提高救灾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全区灾害救助应急处置能力。

(三)适用范围

救灾应急预案适用于地震、洪涝、滑坡、森林火灾、风灾、虫灾等突发性自然灾害。

二、组织机构

成立防治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海龙(局长)副组长: 符杰雄(副局长)

成 员:苏兴雄 李善雄 张洪 林贤梅 张恩彬

符运南 邢益闯 汤表义 吴德荣 符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李善雄

成 员:符运南 王美荣 符海豪 王丽媛

三、应急反应准备

(一)按照防治自然灾害预案工作要求,全局工作人员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凡发生自然灾害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值班室电话:31215402。

(二)在灾情发生前,值班人员必须与各地段联络人随时保持联系,由各联络人员及时组织本区民众作好防灾的相关工作。

(三)灾情发生时,全局工作人员必须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如发生较大灾情需启动本应急预案时,经局领导同意,由值班人员通知全局工作人员迅速作好救灾的相关工作。

(四)灾情发生期间,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场所及局招待所设为紧急避难场所。

(五)灾情发生后,应当迅速做出反应,在东方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展开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省林业局相关部门报告。

四、加大对重点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

(一)核心区地段,联络人:张恩彬 吴德荣

(二)试验区地段,联络人:苏兴雄 汤表义

(三)办公区、生活区地段,联络人: 李善雄 符运南

五、应急反应措施

(一)及时赶赴灾区调查了解灾情,在灾情发生4小时内,应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局有关部门报告初步灾害损失情况,以后每天一报,并及时汇总和上报灾情,杜绝缓报、虚报、瞒报和漏报。

(二)及时向相关部门争取救灾资金,管理、分配救灾物资,对向灾民发放生活救济物资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和第一线,督促、指导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救灾工作的协调联系,健全灾情会商制度,确保灾后24小时之内紧急救助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指导灾区搞好灾民生产、生活自救及灾后恢复重建。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全面普及预防、辨别、避险、自救等灾害防治应急知识,广泛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根据省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雨情、水情、汛情的综合预报和监测情况,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发出预警,迅速组织各站点作好应急准备。

(六)按照救灾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灾期24 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零报告制度。单位负责同志要轮流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要加强各类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要保持通讯畅通,做到反应灵敏。

篇8: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位于43°46′~44°18N, 128°30′~129°10′E,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80km, 宁安市境内。东南至镜泊乡庆丰、小沟屯一线;西侧以省界为界;北部沿三陵乡三灵村、沙兰镇、桦树村向北至县界;东部在渤海上京宫城遗址附近。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以镜泊湖为主体, 涵盖牡丹江上游流域及火山口地质公园、渤海国宫城遗址等地质和文物保护区域, 以自然景观、原始森林和水产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 总面积12万hm2, 其中水域面积1.2万hm2。

2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保护区范围过大, 难以实施有效管护

保护区包括牡丹江上下游流域、镜泊湖区、火山口地质公园、渤海国宫城遗址、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等地质、文物及风景保护区域, 面积达1200km2。以景区管委会现有的行政资源, 对整个景区进行保护和管理难免顾此失彼, 目前有效管理范围只能维持在大门以内。

2.2 保护内容繁杂, 难以突出重点

保护区保护对象涵盖自然景观、原始森林、火山口森林、文物遗址、野生动植物和水产资源等储多方面, 保护内容广泛, 跨度较大。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应为镜泊湖水体及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态, 保护内容太多易冲淡保护主题。

2.3 自然保护区与各专项保护矛盾日益增大, 难以协调推进

在自然保护区域内国家先后设立镜泊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渤海上京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保护机构, 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各规划之间在范围、主体及实施内容上存在比较大的冲突, 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不断, 既制约了各专项保护的深入开展, 也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统筹协调。

2.4 保护区区划调整不及时, 难以实现景区协调发展

目前核心保护区域未得到应有保护, 大量建设的旅游服务设施破坏了自然生态, 同时旅游服务设施外迁和其他保护与开发项目也因保护区限制进展缓慢。致使大镜泊湖旅游经济圈还没有真正形成, 景区内经济社会没有实现协调发展。

3 镜泊湖景区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原则及理由

3.1 区划调整的必要性

(1) 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 才能发挥宁安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宁安市东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毗连, 西南与吉林省敦化市接壤, 处于长吉图和哈牡绥东两大经济区节点上, 是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海参崴——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 而且镜泊湖也是“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的后花园。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突出以长吉图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2]。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是该省打造对俄的贸易平台, 经过多年努力,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已培育了木材、机电、食品、建材、轻工五大产业集群。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 将推动宁安公园经济的迅速崛起。因此, 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 才能发挥宁安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 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 响水“两化”项目才能得以实施。宁安市响水米业产业化和响水小城镇化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成为本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典范, 更可以打造成与其他地方城乡统筹相区别的农业产业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全国新型典范。依托石板田珍稀的资源优势及镜泊湖畔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渤海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 按照“稻米公园+旅游文化名镇+高端米产业”模式, 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 走城乡统筹的路子, 实现“五化四区”的目标, 即响水米产区土地集约化、生产现代化、品牌高端化、全域公园化、农村城镇化, 把10万亩石板田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展示区、“公园式”的休闲农业观光区、“餐桌上石板田奢侈米”的唯一集中生产区, 把响水小镇建成为一业带动、多业支撑的镜泊湖畔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区。“两化”项目区大部分位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如果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不及时进行区划调整, 响水“两化”建设无法实施。

(3) 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 镜泊小镇及瀑布村整体改造项目才能顺利推进。镜泊小镇是依托镜泊湖东北方向部分火山熔岩台地建设的国际旅游名镇, 规划总面积25.8km2, 承载国际级休闲旅游目的地、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两大功能, 突出度假养生、休闲娱乐、旅游地产三大特色, 体现多元、智能、低碳、环保“四种理念”, 打造赏火山奇观、品矿泉温泉、玩冬冰夏水、观南国风光、看马术赛马、住综合营地、打高尔夫球、享异域风情、逛影视基地、秀特色婚庆“十大旅游精品”。两年多来, 累计开工项目56个, 完成投资21.3亿元, 具备了初步的旅游接待能力。镜泊小镇是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14个旅游名镇之一, 该项目不仅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命题, 更是牵动牡丹江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项目;不仅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之举, 更是城镇化、一体化的全新实践, 其建设规模、拉动效应在市城镇建设史和旅游开发史上绝无仅有。

宁安市渤海镇瀑布村, 因地处闻名遐迩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而得名, 现状瀑布村位于镜泊小镇十大功能区民俗体验中心区内, 在火山口地下森林、镜泊湖风景名胜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组成的旅游金三角中的点睛之处, 项目定位“三区之核、旅游之窗、宁安旅游业的中心服务区”, 是面向世界的门户之地, 该村落的改造对小镇建设以及景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 30年来未进行区划调整,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多种保护内容重叠, 保护重点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非重点保护工作牵扯保护精力, 制约了景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宁安市处于长吉图和哈牡绥东两大经济区节点上及“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的后花园区位优势的发挥。为此,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调整是必要的。

3.2 区划调整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应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基础上, 重点坚持符合文化战略新兴产业大发展要求;突出镜泊湖水体及水源涵养区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合理调整区划范围, 避免各专项保护区重叠;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合理解决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专项保护规划矛盾。

3.3 区划调整的建议及理由

(1) 依据省政府批准的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界, 调整镜泊湖自然保护区界线。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与小北湖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为省政府2006年批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以野生动植物、原始森林、红松母树林、火山口地质遗迹为主要保护目标, 区域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独特保护价值较高, 保护和管理的专业性较强, 将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中调整出去, 交由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来管理, 更有利于区域独特自然生态的保护。

(2) 自镜泊湖瀑布以下, 以镜泊湖迎湖面分水岭以北, 原熔岩台地和渤海上京宫城遗址区域调整出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有渤海上京遗址、熔岩台地、基本农田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域。鉴于该区域与镜泊湖自然区保护主要目标关系不大, 并且已受到相应的保护, 应将其调出自然保护区。伴随着镜泊湖旅游服务设施的逐步外迁, 该区域应成为镜泊湖旅游服务建设的主要区域。目前该区域已建有镜泊小镇, 瀑布村也将整体改造, 并将建设其他的服务设施。熔岩台地大部分裸露, 只有极少区域存在少量的植被, 近年开展了大范围的客土造田和玄武岩开采, 生态保护利用价值不大。渤海上京宫城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价值显著。中央已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 该省文化产业也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旅游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黑龙江省人大出台的《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 宁安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渤海上京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国家设立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予以文物保护。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响水“两化”建设项目区大部分在此区域内, 主要分布在3个乡镇的17个村。

(3) 将转心湖、紫菱湖以北, 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以东, 西苇塘、小柳树河流域区域调整出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有两条主要流域, 既大柳树河和小柳树河。大柳树河流经小北湖、北湖, 在转心湖处与小柳树河汇合;小柳树河流经西苇塘汇入转心湖。转心湖出水向东流向湖北村, 在湖北屯处北转, 北上至沙兰新富村处汇入沙兰河, 鉴于该流域不属镜泊湖汇水流域, 对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影响较小, 保护价值不大应予调整。该区域已建有虹鳟鱼养殖场、财政接待中心、紫菱湖宾馆等旅游设施, 同时将建设北湖湾——森林湿地小镇等城乡统筹社区, 区域开发力度将加强, 与保护区冲突较大。

(4) 以南湖大坝为界南湖水产养殖区域调整出保护区范围。南湖大坝已将南湖水面与镜泊湖分离, 南湖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与景区主要景点关联不大;南湖周边主要是宁安市镜泊乡各村屯, 发展相对落后, 群众盼发展的要求迫切, 宁安市将规划建设温泉小镇, 建立亲水养生区,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及加工、旅游业、康体产业和现代农业, 开展品尝、露营、垂钓、探险等旅游项目, 打造为服务吉林等外省来湖旅游的接待中心,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鹦哥岭文化为国家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南湖也是抗联的活动基地, 挖掘、保护和开发该区域的文化是今后该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开辟相应区域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摘要: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着各专项保护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区域和管理职能上重叠、景区区划严重制约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 影响了对景区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和宁安市区位优势的发挥。探讨了对景区现有区划进行调整, 促进景区资源的保护, 以促进景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

参考文献

上一篇:神访霍金作文下一篇:2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