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表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克服了以往对人性理解的片面性。人性是历史的、客观的、唯物的,考察人性及其本质应当回归社会的关系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观点去分析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 要]交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德育面临着“人的失落和不在场”的诸多困境,将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引入道德教育领域是解构“对象性道德教育”,建构交往性道德教育的必然实现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道德教育 启示

一、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确立

交往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哲学范畴,一开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在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时,特别提到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据此,马克思交往实践的概念已初具雏形。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框架构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著中得到了比较成熟的阐述。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抽象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做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基于对人的本质的剖析,马克思确立了实践应该是人们的交往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特征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主体—客体”单一两极的实践结构观,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交往实践的主体性。

与旧唯物主义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现实、事物不同,马克思认为,交往实践是主体间的物质交往活动,具有主体性。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旗帜鲜明地把人的主体性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从而避免了主体降为客体的危险,为“ 对话” 、“ 理解” 的人文情怀提供了可能。

2.交往实践的系统性

马克思把交往实践中的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以及具有现实性的交往工具语言的交往。其中,物质交往是基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反过来又受制于物质交往。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系统。

3.交往实践的统一性

交往实践是交往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在交往实践中,交往和实践不可分割 交往是实践性的,实践也是交往性的。交往是在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践的对象和客体就包括交往,实践不断改造交往,促使交往行为合理化。一定意义上说 ,交往本质上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实现的实践关系。

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对当前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我们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1.增强教育实践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实践”本质上是包含着“ 主观方面”的“ 客观的活动”。将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引入教育领域,其根本出发点就在于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主客体模式,还原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德育的时效性。

构建交往性的德育体系必须在以下方面着手:1.德育主客体关系的转换。德育活动的结构 从“主体—客体”的模式向“主体—中介—主体”模式转换。 2.德育方式的改变。德育方法从强制灌输、规范约束的训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开放、平等交流的对话方式;德育过程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交往。3.德育内容的变革。德育内容从单一道德教育转变为“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统一”。4.德育目标的转变。德育的目标从“教会顺从”转变为“教会选择”,从培养 “顺民”转变为培养 “公民”,实现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教育的统一。

2. 交往实践观强调生活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人类生活、交往实践发生的现实基础。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道德被看做知识,道德知识的学习被看做道德学习的“完成式”,这样的德育是低效的,也是失败的。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真正的教育是要来自于现实生活,回归于现实生活,并指导实践。

因此,一方面,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德育情景中扩大生活经验和反思经验,将个人品德在社会交往中生成高尚的品行。

3.交往实践观倡导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要求建立平等,双向的影响方式。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与共同活动,是一种平等的教育性交往与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

这种平等性首先表现在人格尊严上的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双方都有说话、发表的权利;其次,教育者要爱护、尊重、相信教育对象,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对德育的信服力和参与性。

教育者作为一种成熟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先行者、发动者、组织者、促进者;而受教育者相对于教育者是不成熟主体,是发展中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者还存在着差别。因此,教育者要及时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增加对话沟通的机会,提高受教育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 [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作者简介:张俊,女,陕西宝鸡市人,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德育。

作者:张俊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表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克服了以往对人性理解的片面性。人性是历史的、客观的、唯物的,考察人性及其本质应当回归社会的关系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观点去分析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人的自由自觉性;人性论;人的可塑性

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他在劳动的基

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确立了解决人性、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人,因而使其人性学说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一种属性: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点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即自然属性,人来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其次,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存在物,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当人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时,人也以社会存在物存在着。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存在,自然要以社会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规律都会对他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第三,人具有精神属性。人的意识性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和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的意识既从实践中来,又指导着人的生活实践,它对社会生活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它最能体现万物所没有的“灵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合三为一”的整体,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了人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对人的属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从而使马克思关于人性理论的认识更深入和更有创新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关系的一切方面来考察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同时也就改变着自己。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产物和结果的人的本质也必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永恒不变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启迪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要是人就应该得到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对待。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理论对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原则建立了重要的依据。

1.人性的两重性启示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正当需求

物质需要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基本流露,这种自然本性使得道德教育应满足对象的合理需求,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表明人的自然本性使得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切思想方式和行为表现都与物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人性本质就是物质性。所以,道德教育应当尊重个体在市场竞争中合理的物质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育对象合理的自然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只要我们以科學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的物质需求,就能有效地激励人在道德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作为万物之灵,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社会的存在,更在于它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正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理性的,因而他就有自己的精神需要、精神生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成熟之时,人们已经满足了对物质需要的追求,因而对精神需要有了新的需求,而道德需要正是人们的精神属性主要表现之一。道德教育是提升人们精神层次的重要途径,精神需求越高,道德价值就越高。个体在追求高尚的道德生活中,其对精神品质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长,这源自于人们内心的需要。

2.人性的特殊性启示道德教育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人性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是两者的统一。前者使得道德教育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法,而后者则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和内容。每一个个体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遗传因子、不同的偏好,因而形成了他们性格的不同。道德教育必须正视这种境况,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个体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教育。具体方法: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了解其家庭背景、个人生活史、显著的性格特征等,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学生,在此基础之上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德育。如性格外向之人,可以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帮助其克服自身的道德缺陷,而内向之人,则应采用相对隐晦的方法,慢慢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教育。因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秉持人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忌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将因材施教理念真正能够融入教育的实际情景之中。

3.人的自由自觉性启示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主体性的人

以生为本,就是注重学生作为个体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他们在教育之中应处于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教育的灌输。因而教育者在德育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觉性。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教育中的权威主义盛行。权威主义会以行为规范约束代替引导的方式,就容易忽视学生内在的德性,制约其道德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道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还应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形成他们合理的道德价值观。此外,作为主体性的人,他们不仅是道德教育被动的学习者,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独立思考,成为道德领域的探索者,敢于向传统不合理的道德规范进行挑战,开辟新的道德规范,用更为合理的道德规范去塑造人们的日常行为。因而真正的道德教育,只有而且也只能依靠人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人的主体性所包含的理性的行为方式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主体。

4.人的可塑性启示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德育应判断人们目前形势下的道德观念和追求,探寻道德的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而且,要为个体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帮助个体形成合理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濡染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营造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环境,共同促进教育对象健康向上。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因此,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这是三大网络能否“联网”,形成合力的关键所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三者应坚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原则。积极探索三者的结合点或切入点,并与家长一起努力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家长应及时与学校互通情报,交换意见,根据学校反馈回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帮助。要主动地将孩子在家中的种种表现,向老师或学校反映。具体方法上主动与校方保持一致,不能相互抵触。同时社会也应参与到孩子的道德教育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德育的三维网络,最大化、最优化地使孩子接受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良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6).

[2]张海国.试析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M].人民论坛,2012(08).

[3]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08-01.

(作者单位 江苏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作者:郭绍影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

【摘要】 本文首先从人是形成社会和发展社会的主体问题研究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接着认真反思了高等学校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弊端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学理论 思想道德 指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之付出艰辛努力,作出了很大成绩。但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各地高校大学生相继不断地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德育工作者总认为自己的工作效果不尽人意。这是什么问题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实现教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之目的呢?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

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它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中研究人的本质,分析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预测和指明人的自身的本质力量得以发展和解放的一门科学体系。”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体系包含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理论、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1、人是形成社会和发展社会的主体与核心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宗教创造人”的错误观点,认真考察了人类起源的真谛,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变的结果,演变的根本手段是劳动。古代的类人猿为了生存和繁衍,通过长期的劳动练习,从爬行逐步学会站立,四肢开始分工。随着劳动的复杂多变,促进了大脑机能的发展,思维、意识、语言便产生了。随着他们群体之间交往、合作的需要,相互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劳动成为了社会性劳动,人类初始的社会文化也产生了。因此,恩格斯作出科学的论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人在生产活动中相互发生的联系和关系的结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劳动使猿变成了人,“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马克思对“社会”的形成作了这样的概述:“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人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的集合体的表现,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人是形成社会的主体和核心,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同时又用自己的活动创造社会和改变着社会。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再次,人不但是形成社会的主体,而且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起着根本作用的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这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决定的因素。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人才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以人为核心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革命和历史前进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有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两种情况。处在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他们之间的斗争表现为阶级斗争。奴隶社会主要有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主要有农民和地主两个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他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定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的创造和建设来推进的。

2、人的本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规定性进行研究和界定。历来旧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是在脱离人的现实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的实际进行研究,作出其抽象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却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客观地通过考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产活动、人的思想意识、人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人的本质提出科学的论断。

(1)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实践”。这个概念应用到经济学领域中即是生产、劳动。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劳动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得到确证。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把劳动看成自己的生命活动,并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就是对人的本质的一个规定性。第二,实践即表现为社会主体——人改造世界、特别是社会的活动。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证明。人类不仅在实践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对象,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着自身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随着各种实践活动产出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实践也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因此,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由此证明,从社会实践领域来说,劳动是人有意识、有意志的生命活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的一切社会的本质特性,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2)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阐述人的本质时,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又一个重要观点。它告诉我们,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受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制约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为了生存必然要参加生产活动并融入一定阶级、一定阶层范围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会在实践中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所谓社会关系,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称。因此,人是处于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绝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社会关系主要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在社会关系系统的运行作了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历史地发生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以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社会及其发展的。人类社会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因其固有的内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系统,各个要素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但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马克思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一直到人类为止的发展系列”。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已经实现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变化的、发展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每个时代社会关系的变化历史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的。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人成为资本、财富、金钱的奴隶,资本占有劳动,分工限制人,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人不能自由发展。根据人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看成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使其“一切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正常发展,要求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条件,其中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彻底消灭私有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出发,指出人的片面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分工不合理造成的,从而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他们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就是说,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下,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由理想变为现实。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保持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有力手段;教育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劳动能力,可以使人摆脱旧分工给他们造成的片面性。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全面系统的影响作用。为了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还需要对社会所有成员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他们指出,只要“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对我国高校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反思

1、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片面地强调集体价值,忽视大学生个体价值

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的价值是片面的,往往只强调集体价值,而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客观上抹杀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抑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不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个人价值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解放思想的中国需要人人在思,人人在想。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要尊重自主性,要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需求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行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需求是实现自我发展,以适应社会和赢得社会尊重的高层次需求。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追求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个性;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解放个性,发展个性。

2、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观上,只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否定大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视教育者是唯一主体,忽视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忽视了大学生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体需求,而只把大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客体,思想教育活动中学生没有独立性,没有自主性、缺乏活动的创造性,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而应当是多种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等多种传播工具进行交互式教育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在双向平等的交流中研究问题,沟通思想,寻求共识,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上,只重视空洞的理论说教,忽视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素质培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论性强,说理空洞。政治教育只宣传党的政治要求,强调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在道德教育方面,单纯地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条文。如此一来,把单纯向大学生灌输形形色色的规范、准则、条例等看成是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内容过于偏窄,往往忽视教育对象的道德人格培养,不善于把道德教育与提高大学生正确地进行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联系不紧密,很难取得实效。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突出培养和塑造的学生是听话、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否定大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狭窄,只重视传统理性的教育,忽视了大学生自主的社会实践教育,不顾大学生的新思想、新面貌,依然照本宣科,教条主义盛行。因此,表面上是进行的正面理论教育,但实际上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的素质培养,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

1、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尊重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实践主体地位,既把大学生当成有思想、有智慧、有独立人格的受教育者,还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要遵循“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思路,把大学生培育成为社会主义高素质专门人才。新时期高校承担着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之本。高校要发展,关键在于所培养的大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而大学生的质量与特色又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高校办学应树立知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创造发明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理念,“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德育工作者应树立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要积极探索加强实践教育环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要坚持理论教育环节和实践教育环节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和能力;高校要坚持走学校与社会大舞台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观念,提高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应树立舆论鼓励与人性关怀相结合的理念,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部分社会管理事务,让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着力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敢于担当、自立自强的时代风貌。

2、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以培养“四有”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人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约束人的行为准则,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人提高理性认识社会的基础,是人形成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是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一个整体标准,与校内教育教学工作、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去培养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最高境界是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培养“四有”高素质人才,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大力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按照“四有”要求来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逐步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彰显,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提升。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的社会文化会使当代青年一代人格的形成变得困难,变得更不确定,使人格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出现更多的迷茫和冲突。而当代高等教育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精髓,兼容并包,尊重多元,鼓励思想解放,强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大学的人才教育,不仅关系到人类本身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因而,培养具有“四有”素质的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勇敢地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一定要引导大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做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校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楷模

高校教师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一定要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争做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引路人。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光荣感,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高校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努力成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典范。

榜样的教育作用是无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育的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是传播道德文明、塑造高尚人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人格形象展现而作用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能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情绪激动度,这种情绪激动度的凝聚,会使大学生形成心灵的撞击,去思考自己如何塑造人生,从而使自己的人格趋向完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道德人格在整个思想道德工作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人格是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不仅是在重大事件面前所处的立场、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而且其生活小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习方法、处理人际关系、举止言谈等方面都会对大学生产生道德影响。正如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昌济先生认为,只有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完成造就人才的光荣任务。

总之,高校的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要坚持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成人成才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大胆创新,坚持关爱学生、激励学生、疏导学生、服务学生,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伯海:马克思主义人学论纲[J].自贡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导读[N].人民日报,2011-07-25.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2-11-19.

[12] 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王金华

上一篇:卡介苗接种教育信息论文下一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