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2024-05-18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精选十篇)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1

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与目标定位, 近十多年来讨论非常热烈, 主要观点有“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母语教育”, 等等。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大学语文”的课程认识与课程改革, 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但也造成很多学校课程定位的宽泛或不准确。譬如有些高校既注重工具性, 又强调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 似乎要兼顾语文性质的方方面面, 就显得比较宽泛, 以致教师在很有限的课时里无所适从;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人文性或文学性, 甚至以“大学人文”、“大学文学”课来代替“大学语文”, 这显然是不确切的, 因为语文课绝不等于人文课, 也不仅仅是文学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 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复杂, 因为“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转型又带来新的课题:作为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该怎样适应这种转型?对此, 目前学界尚没有深入地探讨。下面我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谈一些认识。

课程目标定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是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大学语文”不例外。“语文”所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语”, 一般认为指语言, 包括书面语和口语;“文”, 或曰文字, 或曰文章, 或曰文学, 或曰文化, 或曰人文, 或曰“书面语” (“语”指“口头语”) 。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但“语文”的基本内容却是“语言”和“文章”。一是因为“语言”涵盖文字, “文章”涵盖文学, 而语言、文字、文章、文学, 都是文化、人文的载体;二是因为“语言”和“文章”是语文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内容。“语言”、“文章”又分别主要指“书面语”、“文学”。所以说“文学”是语文的基本内容, 不仅因为它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的绝好材料, 而且因为它是文化、人文的重要载体, 且具有审美性, 使人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

关于语文的性质, 上述学界有关认识如“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等也都是正确的, 但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其被写入中学语文新课标即可证明。当前“大学语文”过度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是不恰当的。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必须立足于语文的根本———基本的内容和属性, 这样, 才能保持“语文”的本色, 真正发挥“语文”的功能和价值。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依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就大学教育而言, 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 以及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后三者是主体。社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制素质、审美素质等。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体能素质、智能素质、职能素质。体能素质是人从事劳动的体力状况;智能素质指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预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职能素质主要指从事多种职业的工作技能、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自由个性则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性格、心理、行为特点等。其中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是对人的创造力和人的潜能的最大限度的挖掘, 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2]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实现的, 譬如体能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 法制素质的提高则主要是通过“法律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如社会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以及大部分能力素质的发展, 就离不开“大学语文”。因此,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首先必须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优势出发, 寻求最佳落脚点。

课程还有服务时代、社会的功能,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是“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纲要》指出, 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并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这些都是当前“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主要依据所在。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手段, 课程目标必须服从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当下通常的划分, 人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 称学术型人才;一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又可分为工程型 (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 、技术型 (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 、技能型 (技艺型、操作型) 三类。[3]像“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所属院校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 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 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 把决策、设计、方案等变成现实, 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 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4]可见, 技术型人才既要有某一专业“坚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知识, 又要有很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生产操作能力, 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由于一般是在比较复杂的生产 (或工作) 现场工作, 他们与工程型、技能型人才比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 特别是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二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5]技术型人才的这些特点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也是“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技术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组织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以及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 均离不开“语文”技能与素养, 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 以及文字驾驭能力, 因此, “大学语文”之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亦可见,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应该注重“语文”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遵循有机衔接、统筹协调、切实有效、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机衔接, 是指与中小学“语文”的有机衔接。“大学语文”, 顾名思义, 是中小学“语文”在大学里的延续, 是“语文”的高级阶段, 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 长期以来, “大学语文”很少考虑这种联系与区别, 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往往与中小学语文有很多相同、近似之处, 甚至难度要求还所有降低。譬如, 加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山水情等“人文”情感的教育, 始终是中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 而很多院校的“大学语文”仍然如此。这种重复与降低, 既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种情况是迥异于中小学语文, 似乎“大学语文”不再是“语文”。譬如将“大学语文”上成纯粹的人文课、文化课、写作课等, 就是如此。这些做法的合理性值得质疑。我认为,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必须与中学语文保持体系上的连贯性和难度上的递进性, 《纲要》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所强调的即此。在这方面, 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把大中小学语文 (特别是文学) 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构建”, 既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联系, 又强调“高”于中学语文, 值得借鉴。

统筹协调, 是指将“大学语文”置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进行统筹定位。围绕“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大多院校在注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建设的同时, 也加强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 除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外, 还大量开设公共选修课, 少数院校还积极开设通识课, 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由于“大学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包融性, 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往往与公共基础课程发生交叉, 文科专业甚至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互通。譬如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 “大学语文”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有某些交叉。这种交叉、互通虽是难免的, 却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鉴此, “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应该统筹各门课程, 协调定位, 尽可能地避免重复, 力争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实现课程功能的最大化。

“大学语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开设以来, 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 即被赋予太多太重的使命, 承受着无法承受之重。譬如, 近几年, 由于国家政策的干预, 很多高校将“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定为课程的首要目标, 希望凭借“大学语文”来弥补复杂社会因素导致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如此重任, “大学语文”是难以胜任的。因为“人文素质”的内涵极为丰富, 包括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文化素养等, 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艰巨的工程, 绝非短时间能奏效的, 而“大学语文”一般只有四十课时左右, 作为公共基础课, 学生对它的投入也有限。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 而且影响课程其它功能的发挥。因此,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必须做到切实有效, 即根据有限的课时和学生有限的投入, 突出重点, 强调实效, 设计具体可行的课程目标, 不能贪高务大, 也不可面面俱到。要强调的是, 国家有关“大学语文”的政策干预, 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的宏观层面考虑的, 是必要的, 但各校在具体落实时,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务实对待, 追求实效才是真正的落实。

长期以来, “大学语文”还存在着一个误区, 即不同类型、层次的院校, 不同的学科、专业, 课程目标往往趋同。这是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的, 因为院校类型与层次的不同, 学科与专业的不同, 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对语文素养的要求都存在差异。客观地说,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 语文水平整体不高, 甚至有不少没有过关。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过高考的筛选, 高中毕业生中基础好的大多进入了重点大学, 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相对要薄弱一些。就学科专业而言, 文科学生的语文基础总体上要好于理、工、医、农等其它学科专业的学生。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做到因材施教, 切不可盲目仿效重点大学而要求过高, 必要时还要“补课”。此外, “技术型”人才对语文素质的要求不仅与“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不同, 其内部因学科专业不同, 要求也有所不同, 譬如外语、新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数学、计算机专业对语文的要求, 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考虑这种专业的差异。

综上所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要立足于“语文”根本, 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 遵循有机衔接、统筹协调、切实有效、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 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及文体写作能力的训练,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应该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在“目标”大体统一的前提下, 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2]石书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 2002, (2) :10-14.

[3]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 1995, (6) :7-15.

[4]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9) :54-56.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2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均进行改革,以响应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必修基础课程,对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各高校物理课程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导致物理课程教学质量低下,不仅影响理工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不利于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

1.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物理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脱节。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物理课程不仅可以获得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物理知识可以说是理工科各个专业的基石和出发点,尤其在近代生物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物理课程知识点没有与具体专业相衔接,普遍存在物理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脱节的现象,让学生感到物理课程学无所用,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重理论、轻实践是大多数院校物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物理课程教学中只注重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与具体专业课程的物理知识涉及较少,不重视物理与专业相结合的知识应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指引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处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不合理、教学质量不理想的状态,极不利于学生后续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更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而在实际情况当中,很多院校过于强调培养目标,不断增加专业课和技能课的课时,进而导致大学物理课时越来越少,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现象,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就不得不简化教学内容,进而出现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无法发挥物理课程的学科素质培养功能。

2.如何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其一,向专业学科渗透。大学物理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后续学习理工科各专业学科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基石和出发点。物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生物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物理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所以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其专业的基础上扩展相关物理知识,加强物理理论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将物理的基本理论渗透到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将物理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教学衔接起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传授物理知识,同时还要通过物理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学科素质,可以有效地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物理理论知识向专业学科渗透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并区分对待,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教材,突出各部分内容的侧重点。

②让学生认识物理课程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意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③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以力学、光学以及电磁学等物理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

其二,更新物理教学观念。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为了响应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教学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知识结构多样化、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①物理课程内容应保持先进性,与最新的前沿问题保持同步更新。

②结合实际应用以及相关专业展开物理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应避免照本宣科,而是要注重对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授。

其三,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物理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现象,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地学好一门课程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更具有挑战性。所以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①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②教师可以尝试从日常生活当中选取教学素材,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③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物理课堂形象、生动、丰富。

④改革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平时成绩,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研究效果等内容均纳入到评价范围内。学生的课堂研究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并由自己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材料,并给以指导。

3.结论

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脱节、物理教学课时少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向专业学科渗透、更新物理教学观念、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物理课程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4(8):25-28

[2]潮兴兵,刘坚强,魏健宁.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整合目的、方法及要点[J].大学物理,(2):47-53

[3]李宏,谷建生,莫文玲.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24(3):48-50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新生价值取向特点及成因的探究,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大学新生价值取向变化的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新生      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中國高等教育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针对大学新生如何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一个人内在精神来源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前提。

一、大学新生价值取向特点浅析

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未来、理想充满着种种迷茫,加之初到一个新环境,极易出现价值取向错误、个人定位失范等严重问题。

1.价值目标功利化

部分当代大学新生局限于眼前利益,对价值目标定位过于现实化,过分注重于金钱与名利。如在大学专业选择上,时下被认为是“金饭碗”的建筑工程类、金融类等专业成为新生选择的首要目标,导致目前一些地区该专业人才趋于饱和甚至是泛滥状态。入学后关注的问题大多倾向于对本专业就业去向——国企或民企,岗位薪酬等功利化问题上。部分新生竞选学生干部、参加各项活动,仅仅是为了获取活动加分,利用职位图便。

2.价值定位模糊化

“我的专业能够做什么?学习本专业对我有什么意义?我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愈发迷茫,得到的多是肤浅、游于专业表面的答案。也有受各个学科专业不断交叉发展,各种价值取向、自我定位思潮的冲击的原因,使得部分大学新生自身价值定位模糊化。

3.价值实现手段庸俗化

部分大学新生在价值实现手段和方法上庸俗化、世俗化。大多数大学新生急功近利,想要表现自己,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不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在实现自己价值目标的过程中走“捷径”,开“后门”,不依靠自身努力达到目标。在考试中,依靠打小抄或者直接抄袭同学现成答案达成目的;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办事请人吃饭,说话请人吃饭,竞选请人吃饭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交际场上流行的一句话便是“这件事情就麻烦你了,请你吃饭”;甚至在娱乐生活中,玩游戏也是靠钱买装备、买账号来炫耀自己。

二、大学新生价值取向变化成因浅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的价值取向有的是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符合时代精神的,而有的却是消极堕落、颓废落后的。部分大学新生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既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还有个人方面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宏观上讲,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受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在大学新生价值取向体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影响尤为突出。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信息交织在一起,纷繁复杂的信息媒体和思潮,对于没有较清晰判断力和坚定意志力的大学新生来说,难以明辨是非,受其影响,例如西方国家的唯我主义和实用主义。还有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消极作用,如“我爸是李刚”、“拼爹”、贪污腐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价值观“百家争鸣”,导致当代大学新生在鱼龙混杂的价值观中不知所依。

2.学校因素

是将学生这棵树苗培养成歪七扭八的榆柳,还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统一”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侧重于单元化教育,即学生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的教育,而忽略了在其他方面如社会、心理、哲学等学科的培养与引导。很多院校选修科目甚至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如此急功近利,对学生价值取向也造成很大影响。在就业压力与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学校更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人文精神正在逐渐丧失,文化内涵、精神境界的教育正渐渐随波逐流,成为大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当代大学新生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的形成。

3.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风格、成员关系、情感交流等不同,会造成个体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在传统家庭教育中,一方面强调“天地君亲师”,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权威与服从;另一方面强调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在价值取向上强调独立与自由,两相矛盾。尽管孩子已经步入大学,部分父母还是十分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还有一些家庭不和睦,甚至出现家庭暴力,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从侧面对孩子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影响。

4.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新生所处的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比较优越,在某种程度上却对他们的评判标准及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新生经历了高考,在他们眼里,考上大学就等于“胜利”,进入大学后就懈怠了,荒废了学业,加之父母溺爱,从小缺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自主意识,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取向错误的问题。

三、对新生价值取向教育的建议

大学新生初入大学,在其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新生价值取向的培育及引导迫在眉睫。下面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价值取向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教育方面

(1)教学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对大学新生课程安排的合理化及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工作力度,实施多位一体化教学。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政治觉悟、道德观念等无不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和影响。教师应注意教风、形象,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怀照顾,培育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新生连成一片,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疑惑,确实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融入大学生价值取向培养及引导的工作中去。

2.家庭教育方面

(1)培养孩子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意识,不可过分宠爱孩子,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加强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有效的合力,使之成效事半功倍。

3.个人发展方面

(1)积极参加各项义务劳动或志愿者活动,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自我定位,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加强与学校、家庭的交流与沟通,“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完善自我,逐渐认识自我。

(3)认真学习“两课”,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增强自我识别的能力,学会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去评判社会上现有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结束语

相信身为当代有志的大学生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价值取向,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贡献,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姚荣东.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1999(2).

[2]洪国慧.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

[3]杨光群.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成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4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 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具有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应有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适应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拟结合我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 谈谈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 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 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 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 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 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 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 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 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 这些方式方法, 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 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 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 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 在此基础上, 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 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 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 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 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 生动化, 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 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 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 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 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 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 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 无论什么专业, 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 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 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 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 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 学习必求认真, 务求融会贯通。”[1]

20世纪中叶以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 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 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 “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 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 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 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 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 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 具备写作能力, 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 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 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 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 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 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 并不提供价值判断, 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 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 不具备完整的人格,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 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 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 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 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完善知识结构,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 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 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 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 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 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建设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 只有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 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才能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 把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 精神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表观为校园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象征。要鼓励学生积极策划、参与戏剧排演、诗歌朗诵、演讲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形成并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 做社会调查, 搞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 关注生活,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大学语文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 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

大学语文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陈相伟、赵越在《大学语文对校园文化的推动作用》一文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大学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能够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个性, 健全人性。第二, 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第三, 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深化和发展。”[2]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素质教育课程, 起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起着呼唤人文精神, 加强人文艺术索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推动作用, 营造多彩、有序、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视为提高办学水平、加强索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 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实践性, 在教育理念上要服务于通识教育, 同时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多管齐下, 如此方能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祖贻.通识教育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10) .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5

摘要:依据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物理课程在定位,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物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最后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大学物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互动式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我国国内的各个高校也紧随其后,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大胆创新,力争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和引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应运而生。大学物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承载着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重任,它也是各分支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建筑力学、流体力学等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中,该课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普遍对大学物理缺乏兴趣

与高中物理相比,大学物理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况且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就很强,由于受课时量的局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很难同时进行。另外,大学物理是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初入校门,无论是学生方式还是生活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2.学生高中阶段基础不一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选择物理,这就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再加上大学物理由于高等数学联系紧密,当用到矢量运算、微积分或是求和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极大地增加了教学难度。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院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期末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很难是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对专业学科的基础和帮助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以老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均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互动式教学,在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和探讨,通过教与学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各种观点碰撞交融,从而激发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高校大学物理开展互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建立起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大有裨益。主要体现在一下四方面: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和演示实验等环节,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让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课堂,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展现自己、表达自己。通过互动式教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就会在无形中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高中学习的不足就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能力不均的难题。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建立有效多样的评价体系

互动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充分的发挥自己。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考试成绩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办学层次,其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承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型教育;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探究式教育;把以应试教育转变为应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应用型本科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大学物理,(12).

[2]张淑芳.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改革创新探索[J].大学教育,(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6

关键词: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激发物理兴趣

一、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在物理课程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这与大学物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一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都注重教师的传授,很少或是基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大学物理作为高校中的基础课程受到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制约,特别是在当前高校转型的形式下,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大学物理基本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和垄断,使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机.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教材及教师本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都呈现一定封闭性,缺乏开放性,致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用于探索的精神.最后,教学中缺乏学习策略的引导,教师没有时间抑或是没有意识到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策略,

二、应对措施

在“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闭幕式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讲话中强调“转型发展的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在每一门课老师们都要有意识的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那么,具体到大学物理这门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弱的课程来说,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通过引导等方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自主学习,从而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在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又适逢高校转型的特殊时期,这既要求学生能学、会学,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物理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科,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从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像物理这样课时少、学生厌学的基础课程,兴趣就显得更加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现代化的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学生兴趣盎然。

例如在讲解“相对运动”这个教学难点时,讲到质点的运动轨迹依赖于观察者(即参考系)。为了形象的说明这个知识点,采用动画形式形象地展示了质点的运动轨迹依赖于观察者的一个实例,即:让一个小女孩站在做匀速运动的船上,竖直上抛一个钢球,船上的小女孩看到钢球竖直上升并竖直下落,但是,站在岸边地面上的小男孩却看到钢球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比较直观认识到钢球的运动情况依赖于参考系,也即依赖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例子也就说明了运动的相对性。

再比如,在讲授量子物理中的“黑体”这个理想模型时,有一空腔,在空腔壁上开一个小孔,可用动画演示以下过程,即:射入这小孔的光线再逃逸出来的能量几乎为零,这个完全能吸收外来一切能量的小孔就可视为黑体。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黑体。另外,小孔在吸收外来能量的同时,也对外进行辐射。当加热这个空腔到不同温度时,小孔就成为不同温度下的黑体面元。实验表明,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强,且与温度有关。用动画演示不同温度对应空腔不同颜色,同时也显示出黑体辐射与温度的关系。这样生动形象的过程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 激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做到善导、重导。在新课讲解时,教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做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引出新课题。在例题的讲解时,适当做引导,让学生想出几种解题方法。在讨论工程案例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际工程中的问题等,这样虽然学生可能是被动的提问,缺会激励学生主动的去思考。

3.让学生课后自学完成一个知识点。大学物理课内容多,难度较大,而往往课时却较少,课堂的时间主要重点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些应用性和拓展性的内容课堂上大多是来不及讲。同时,学生已有一定物理基础,但是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教育基础不同,个人素质也有差异。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来以及来进一步掌握和拓展,在下课前几分钟布置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内容,或物理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内容,比如让学生课后搜索某个理论知识的前沿拓展、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在下次课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讨论。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物理与生活实际或工程项目之间的认识,了解物理在工程技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目的性增强。

4.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阅读一些拓展内容,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布置相同或不同的课外学习任务,领会物理学的基础性和前瞻性,老师与学生、小组内、小组之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参考文献:

许雪芬 等,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探讨,江苏理工学院学报,[J],2014.04

高霞,大学物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课程教育研究[J],2013年第26期

杨艳 等,大学物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物理通报[J],2012年第7期

高香兰 等,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物理与工程[J],2013年第23期

马知恩.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1(3):13~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7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成绩斐然, 发展过程也一波三折。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本化”阶段, 完全是书本+黑板+教师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教学手段单一;第二阶段是“图片化”阶段, 教师开始采用投影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教学内容, 将教材文本部分图片化;第三阶段是“游戏化”阶段, 这一阶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有限的人机互动;第四阶段是“信息化”阶段,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2003年开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力推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直接建立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基础上, 是包含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有许多种, 较为常见的有: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网络探究教学模式、信息化接受学习、信息化体验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数据驱动学习 (data-drivenlearning, 简称DDL) 等[1]。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外语教学发展也不均衡, 以上几种模式在不同地方同时并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也一直广受诟病。从当初的“哑巴英语”到现在的“耗时低效论”和“外语无用论”, 我国政府和外语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自上而下推动了一场大规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3年组织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 2007年完成修订并正式下发。这次改革, 政府决心大, 参与学校多, 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改革总体成效仍不尽如人意。蔡基冈对全国8省市16所本科院校的1246名大二和大三学生的调查发现, 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后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和有所下降的占到60.1%, 对大学英语教学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48%, 认为靠课堂学到的东西不多的占到41.33%[2]。我们认为, 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一根本原则。很多学校不顾校情和学生实际需求, 一味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模式。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始于分级教学, 后实施以课堂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现在则“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比如, 东南大学提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 苏州大学提出“创建多模态英语教学环境”。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3], 至今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即使有些想法, 也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照搬211或985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显然行不通。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 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培养的是从事一线生产、作业的专门人才, 外语实践能力的要求更加具体。二是办学条件存在差异, 其中包括师资水平、学生外语基础和学习习惯、教学投入及硬件配备等。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 我们认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技能。《课程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必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将《课程要求》中模糊的“综合应用能力”细化成听、说、读、写、译等具体技能指标, 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技能培养。

二是重应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 学生学到的都是他们未来用得到的, 即“学有所用”, 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用”中学。在教学中提倡“项目教学”, 教师每单元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布置类型不同的项目, 学生可以在课后协作完成, 然后在课堂展示。

三是个性化。《课程要求》正文仅有5千多字, 其中八次提到“个性化”。我们认为“个性化”首先是教学目标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比如, 国际贸易等专业需要学生口语强, 甚至有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英语达到一定水平, 还需要学生懂日语或德语。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体内容

1. 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课程要求》是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要求》确定的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蔡基冈认为这个目标仍然会导致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并没有实际的使用目的, 由于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英语是迷茫的。束定芳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应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服务, 为他们今后用英语“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4]。也就是说, 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应该是为学生学好专业、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服务, 包括阅读英文原版的专业书籍、用英语撰写专业论文、用英语与国际同行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纲要》同时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我们认为,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直面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国际学习实践、就业需求,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国际课程共享, 依据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 认真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中英语水平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标准定位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以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 工程师的类型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三种。其中应用型工程师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通用标准》, 应用型工程师应达到11条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其中至少有6条和外语能力息息相关。总的说来, 通用标准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学习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基石, 两者相互影响。相对于外语能力来说, “学习能力”取决于“信息尤其是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基于阅读和听的技能提高;而“职业能力”受制于“交流能力”, 其主要基于学生说的技能的提升, 当然也包括一定程度的翻译和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根据职业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 尤其是英语阅读、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写、译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领会东西方文化内涵和差异, 以增强在全球化视野下的竞争力。由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指标要求:一般要求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以上, 具备初步学术英语能力;较高要求为大学英语四级500分以上, 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雅思6分以上, 在听、说、读、写、译某一方面有个性化发展, 有能力参与校内某一单项赛事, 同时具备初步学术英语能力;最高要求为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 英语综合能力较强, 在听、说、读、写、译某一方面有突出优势, 在校内外赛事中获奖或取得外语技能权威证书, 同时具备较强学术英语能力。选修二外学生除英语基本要求外, 第二外语须达到一般水平。

2.“超市型”的课程设置

《课程要求》关于课程设置的描述在原则上要求各高等学校“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外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同时提出要“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 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明确新时期课程建设的方向和重点[5]。应该说, 这个指导意见是非常科学的, 但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实际的指导性。比如, 这么多类的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有机结合?很多学校也进行了尝试, 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与三个模块。该课程体系具有“分级、分课型、分专项指导”的特色[6]。这个教学模式虽然广受好评并被广为推广, 但并不完全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 同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课程层次和模块之间相互隔离, 模块之间关联和过渡模糊不清;二是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 第一模块为必修课, 第二模块为限选课;三是课程偏少, 仍拘泥于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之分。

我们设计的大学英语课程分别在一、二、三、四、六学期开设。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 逐步构建了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个性化、立体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框架。所有课程均是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从第一学期便可根据水平、兴趣、职业发展需要在必修课时内自主选择A类 (综合) 、B类 (技能) 、C类 (日语、德语等第二外语) 、D类 (学科英语) 相关课程, 同时辅以E类公共选修课程、网络拓展课程、学科竞赛、考级考证等第二课堂。综合类课程要求全面夯实英语共核知识基础;技能类课程要求大力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实用能力;学科英语类课程要求将英语与初步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公选课和第二外语课程要求拓展学生视野,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外语国家文化, 增强人文素养。

我们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模块四十余门课程, 更具系统性和灵活性。它有“三个模块”:通用英语 (EGP) 、学科英语、专业英语 (ESP) (含双语课程 (BLT) ) 。其中, 外国语学院负责第一和第二个层次的教学, 专业学院负责第三个模块的教学。我们这里提出的学科英语既不同于特殊用途英语, 也不同于专业英语, 它是通过英语思维学习某一学科基础常识和简单学术规范。类似于香港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学科英语课程 (discipline-specific courses) , 是通用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

3.“多模态”教学手段

《课程要求》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综观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多仅强调甚至迷信网络自主学习这种形式, 忽略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其实, “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 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样, 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元认知能力也需要相应提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失位, 无力掌控和主导大学英语教学;学生也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这一点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表现的尤其明显。

我们推行的是立体化教学模式, 倡导以“应用”为主的资源多元、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时, 严格论证、规定课程课内和课外两个指标体系, 构成“学”和“用”的两面。通过外语教学网搭建课内外两个教学平台, 教学网成为无形、无限延伸的新鲜课堂。课外平台包括:网络课程、有声文学、外语之声等等。校内学科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均有明确要求, 并统一纳入期末考核。对于不同课程鼓励教师探索独具特色的“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不硬性规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学习效果通过作业和测试显现。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扮演指导、督促和评估角色。

4. 多维学习评价模式

《课程要求》提出了将形成性评价模式和终结性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 我们设计了具有立体、动态特点的多样化大学英语学习评价模式。每门课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末测试和实践环节, 不同课型比例不同。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构成, 采取累积扣分模式;期末考试根据课程特点采取闭卷测试、项目任务、小论文、口语测试等形式;实践环节得分为第二课堂积分。实践环节包括网络拓展课程、外语学科竞赛、外语等级考试、外语技能证书考试等, 贯穿于大学英语的各个学期。各实践环节采取不同标准计分, 按比例纳入学期各门课程总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坚林, 史光孝.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外语教学, 2009, (6) :54-57.

[2]蔡基冈.关于我国大学英语重新定位的再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306-308

[3]潘懋元, 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 2009, (1) .

[4]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1) :137-144.

[5]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的修订[J].中国外语, 2008, (1) :4-10.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8

1、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特征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要手段,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大学阶段教育和其他阶段教育的明显区别以及大学生和其他学生群体的显著差异,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内容多样

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以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为基础,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橄榄球、品乓球、游泳等等,只要学校的教学硬件资源允许且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就可以开设相关的体育项目课程,作为学生体育课的备选对象。由于本科院校所掌握的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力量更雄厚,所以可以支撑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的设置,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也是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最鲜明的特征。

1.2、学生选择灵活

在多样话的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撑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灵活选择感兴趣的、想要参与的公共体育课程,接受专业体育教师的课程指导。在丰富的公共体育课程项目的支撑下,学生的体育课程选择更加灵活、自由,选择行为可以更加体现兴趣导向,可以满多数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选择需求,用自由度大的选课方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和综合体育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1.3、教学方式丰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九十分钟的体育课堂,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方式已经变得丰富化、扩展化。根据公共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带领学生领略课外体育的真实魅力,帮助学生形成运动热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体育项目,和学生一同欣赏体育比赛,探讨体育精神,多维度、多角度丰富学生的体育思维,充实学生的公共体育学习经历。

2、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弊病及存在的现实矛盾

综合来看,当前本科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面,存在不少明显弊病,甚至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这些都显著地阻碍了本科袁霞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不少本科院校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但很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老生常谈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一方面,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且长期没有改善,很多公共体育课程虚有其表、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过程流于形式;一些特色的教学课程未能收到校方的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沦为陪衬,失去特色课程设置的初中;某些课程设置明显和学校的硬件资源配置脱节,学生没有上课场所和场地,导致课程设置失去意义。另一方面,课程评价体系落后,缺乏多元化的评价途径,无法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作用,无法通过课程评价为课程建设和课程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课程评价仍然沿用老套路、老方法,没有引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评价效率低下、评价结果不真实。

此外,不少本科院校拥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却未能合理运用到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导致公共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造成了体育课程建设资金的浪费,在当前本科院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浪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情况必须得到重视。

3、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在当前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弊病明显、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改革与重构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结合当前本科院校公共课程开展的现状,根据国内外相关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先进经验,在此提供一些可行的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重构策略。

3.1、科学设置公共体育课程项目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具体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项目,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必须以本科院校已有的公共体育教学资源(如硬件资源、教师资源、技术资源等)为基础。因此,科学设置公共体育课程项目,一是要重新梳理、整合本科院校拥有的教学资源,将硬件资源、师资力量、技术条件、管理手段等分条归类,整理出本科院校完全可以支持的公共体育课程项目,归纳出本科院校可以部分支持的公共体育项目。二是弥补公共体育课程资源的空缺,重新设置公共体育课程项目,对于本科院校完全可以支持的公共体育课程项目,可以直接纳入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当中,而对于本科院校课程资源不足不能完全支持的公共体育课程项目,需要先引入资源(缺什么引什么),再整合资源,在资源准备充分后再纳入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当中。总之,公共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务必要量力而为,务必要和本科院校的自身条件相匹配,切忌出现“空中楼阁”,使公共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流于形式,失去设置的意义和初衷。

3.2、创新公共体育课程开展方式

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应当本着多元化、丰富化的理念,通过改革、创新,引入新的公共体育课程开展方式,提升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品质和效果。具体来说,一是要深入挖掘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的应用方式,拓宽体育课程资源的运用渠道,将公共体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从更多的途径发挥出来,提升公共体育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宽度和深度,用有限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注入更多的活力;二是要着力创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单一思维模式,重视课外实践教学,重视师生联动教学,以教师为课外体育实践的发力点和引导点,带领学生广泛地、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之外的真正的体育实践当中,感受体育项目本身具有的真实的魅力和残酷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体育项目,产生切实的体育项目参与感,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以体育精神为良好的动力来源,帮助学生在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中积蓄更多的正能量,拥有更强的挫折承受能力。

3.3、重视公共体育课程多元评价

对于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教师评奖评优,更是为了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本科院校教学策略的完善和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思路和评价策略,即从多种途径、多个角度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掌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真实状况。具体来说,公共体育课程的多元评价,一是要在传统评价模式(即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结果性评价即期末评价为主,以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为辅,拓宽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公共体育课程相关主体参与到评价当中,用更多的途径保证评价的顺利实现,改善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单一的评价现状,体现出评价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二是要用匿名评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以采取网络投票、匿名投票、意见反馈、校长信箱等方式,让公共课程项目的相关主体都可以以简单、便捷的方式真实地、公平地参与到评价当中,通过全方位评价真实反映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当然,为了避免部分人员在评价中捣乱、违规操作,应当限制每个人的评价次数,并倡导每个人认真行使评价权利。

3.4、建设院校特色公共体育品牌

为了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教育部发布了“一校一品”的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要求,引导本科院校自主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品牌,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相关本科院校在发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着眼于院校特色公共体育品牌的建设,用品牌的力量,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走上快车道。

4、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多地需要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着手,并迫切需要本科院校予以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才能完成。在当前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有所滞后的情况下,做好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重构,已经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不可推脱的工作。相关的本科院校应当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主线,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运用科学的课程建设理论,科学推进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重构,助力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在当前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较为落后且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有必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导向,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真正提升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在科学调研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讨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德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期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02.

[2]陈珂.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

[3]张颖.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4]盛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9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体现在“ 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进行良好的结合,重点加强对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英语作为学习工具,来获得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在世界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或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适应本专业工作岗位的需求。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程度越来越广,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产品设备都有英文说明书,几乎所有的国际贸易往来都要通过英语。 在这种形势下,人才的专业化、实用化、国际化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人才既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有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英语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的,ESP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自己所学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英语,以满足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二者近乎完美的结合就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大学英语ESP教学, 所以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国内早期的ESP统称为科技英语( EST)教学。 当时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阅读和翻译。 近年来,ESP理论研究及实践又在我国高校流行起来,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很多高校的ESP都是盲目跟风,缺乏整体规划,特别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身定位不是研究型大学,在理论研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ESP实践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 一) 课程定位不准确

ESP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不准,由于不同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水平不同,ESP教学侧重点也应该不同。 然而许多院校将ESP等同于大学公共英语,将ESP等同于大学英语公共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都提出较高的要求。 也有部分院校只是开设一到两门ESP课程, 将其设置为选修或必选课程。 这样的课程设置随机性较强,导致ESP课程处于零散或自发的状态,并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 二) 实践环节匮乏

许多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深层次的质的认识, 更加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在ESP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ESP教学计划的制订中缺乏实践环节的设置,即使有实践环节的设置,也只是名义上的实习,学生真正实践、动手、演练的学时少之又少。虽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各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习基地,有的专业甚至有十几个、几十个实习基地,但是很少有院校能提供ESP实践教学基地。因为ESP课程多由公共外语部或外语学院负责授课,他们所能够提供的基地多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准备, 而学生所在专业的实习基地又很少针对ESP进行实践。

( 三) ESP教材缺乏

专业门类的细化更凸显了专业英语教材的重要性,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ESP教材选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级的统一的各专业的ESP教材, 各个院校所使用的ESP教材基本以选编或自编为主, 有的从网上摘取文摘片段自行编写,有的教材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这种教材或不能贴合专业实际,形式老套,或难度超过了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 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授课效果不佳。

( 四)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有的院校由于教学条件限制, 多媒体教学设施缺乏, 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践, 这都限制着ESP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另外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几年招生规模扩大,师资数量跟不上,很多学校外语教学采取大班额授课,有的甚至一二百人一个教室,这都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与ESP的教学目标相违背。

( 五) 师资力量薄弱

ESP教学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是跨学科的教学,许多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欠缺。 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 从事ESP教学的教师不是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 而对于ESP教学来说,这两种教师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第一类教师的英语语言知识或英语文学知识较扎实, 但对所教的ESP专业不熟悉,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第二类教师的英语语言知识相对薄弱,不熟悉英语教学规律,很难用英语自如地进行ESP教学。而且很多从事ESP的教师教龄都不长,教学经验欠缺,这都影响ESP的教学效果。

( 六)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各个高校都面临这个问题,但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本线或者三本线, 有的甚至三本线占大多数。 这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很功利,多数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期末考试通过为目的。由于这些学生本身英语的基础就不是很好,上大学后没了升学的压力,对就业又缺乏认识,所以对英语教学失去信心或兴趣,有的甚至产生对立抵触情绪。

( 七) 评价机制落后

目前多数院校的ESP课程评估机制沿用过去大学英语的评估机制, 即平时表现加期末卷面分构成总分数。 这种评价机制已经不能满足ESP教学改革的需要,缺乏对ESP不同专业不同的考核机制, 并且普遍缺乏对实践环节的考核,不能鼓励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的积极性,相反存在着制约倾向。

二、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的策略

( 一) 明确ESP教学定位

目前开设ESP的很多高校都把ESP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三个学期开设的是普通公共英语,但ESP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按学习者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设计。也就是说,ESP的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应当适当调整ESP开设的时间、内容及难易程度,让学生尽早接触ESP,了解专业词汇和相关知识,并通过大学英语帮助学生解决ESP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困难。 ESP在课程设计要转变过去单一的传授语言技能,让英语教学变成传授语言技能和专业内容相结合。

( 二)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

首先应在学校内部形成统一共识,使全校师生认识到实践环节在ESP教学中的重要性,做到全校一盘棋。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财政投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盘考虑,打破外语学院与其他学院之间壁垒,做到实习基地资源共享,让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 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 三)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用是ESP教学的重要保障, 关系到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ESP教材的开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这其中应包括教材、练习册、教参、PPT等,更应该包括网络课程资源。 这样的教材编写才能同时兼顾语言和专业,既能与国际上的培养要求接轨,又能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 四) 创新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要有学生参与,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ESP的目的,了解专业特点,确立方向。 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模拟各专业在就业后可能出现的真实语境,按照具体要求加强听说能力或者资料的阅读能力, 解决今后专业领域中的交际问题。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或者让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强化与提高,全面提升专业研究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强化ESP教学效果,让学生从“ 被动学”转变为“ 主动学”,这样也可以减少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教学困难。

( 五) 加强师资培训

各高校应根据ESP教师的现状, 对外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资源整合,优中选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ESP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欠缺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上,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外语培训需要的财力物力会更大些,因为了解一个专业的入门知识要比熟练掌握一门语言要容易得多。

( 六) 优化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的ESP考核与评价体系是ESP顺利进行的保障。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方式。 围绕ESP课程培养目标,从单一的英语应试能力考核向复合的专业英语能力考核过渡,建立全方位、个性化、立体化的评价机制。 考核必须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书面考核以外,还可纳入听说考核,如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辩论、实地调研报告、个案分析结果等,并且考核应该个性化,要克服目前评价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ESP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推进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的。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就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体系。大学外语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公用基础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ESP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是通过定位体现改革。 在ESP实践教学中,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这都只是对ESP教学所进行的初步尝试,今后的改革一定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ESP理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文章从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ESP,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张健.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4,(10).

[2]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2).

[3]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篇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施测对象。发放问卷280份, 回收有效问卷257份, 问卷有效率为92%, 有效问卷按性别划分男生186人、女生71人;按专业类别划分文科57人、理工科200人;按年级划分一年级65人、二年级68人、三年级60人、四年级64人;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10名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访谈。

(二) 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是针对2000年前后专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 探讨在校生职业生涯水平,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此次调查依据霍兰德的理论以及此领域的专家的意见以及前人研究的文献自行编制了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经过两次试调查形成最终55道问题的调查问卷。为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面, 提高此次调查的客观性、真实性及有效性, 笔者采取了按年级、专业、性别随机抽样的方法, 通过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环境的认知”、“生涯决策”、“计划实施”、“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等诸多方面, 进行访谈, 以了解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生涯服务等方面情况。

(三) 研究内容

一方面, 以问卷法调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对专业满意度及就业认知与信心;对规划的需求及自身规划满意度;对规划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对规划目标设计及实施计划;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评价的现状。另一方面, 以访谈法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以及生涯规划情况进行访谈, 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服务的现状。进而总结问题分析原因, 有针对性的为应用型本科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对策。

二、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数据分析

1. 对专业满意度及就业认知与信心的数据分析。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的为65%、对专业无所谓及不满意的为35%, 从这一点上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还是比较认同的。在是否愿意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专业一致的工作回答中, 63%愿意从事所学专业工作, 有37%希望转行。但在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信心调查中, 持乐观的比例为29%、32%无所谓、有39%的学生表示很担心;在“认为应届生想找份好的工作很难的”调查中, 37%的学生比较赞同, 这与前一个题的结果是一致的。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为认同、并大多希望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但都表示了对毕业的后找工作的担心, 说明他们在校期间已经对就业有了危机意识。

2. 对规划的需求及自身规划满意度的数据分析。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程度的调查中非常需要的22%、需要的28%、一般需要的28%、不太需要及完全不需要只有22%, 其中51%的人愿意选择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愿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此专门的项目) 投资经费的调查中:不花钱12%、50元以内的14%、50~200元的23%、200~500元的21%、500~1000元的16%、1000元以上的14%;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中非常满意的14%、比较满意的35%、一般满意的40%、不满意的9%、很不满意的2%。从数据可以看出, 现在的在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满意, 基本上都需要职业生涯的服务, 并不惜花费很多的费用来满足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3. 对规划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的数据分析。

在大学生心目中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的调查中, 认为非常重要的22%、认为重要的36%、认为一般的28%、认为不太重要及完全不重要的14%;课程开设时间上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开始的26%、大二23%、大三28%、大四14%、大学前9%;在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上, 13%表示非常熟悉、30%表示比较熟悉、25%表示一般熟悉、26%表示比较陌生、只有6%表示从没听过;在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调查中, 有39%认为非常必要、29%无所谓、32%认为没什么必要;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很空的, 因为很多时候你的个人发展 (如晋升) 是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上的项目中, 4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只有5%的学生表示赞同;认为有必要对未来做出战略规划31%的学生表示赞同, 33%不赞同也不反对。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比较多的了解, 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4. 对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数据分析。

认为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 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的7%、比较清楚的27%、一般的28%、不是很清楚的22%、不清楚的16%;在是否曾经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 对该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的调查中:28%的学生表示有过、29%的表示一般、43%的学生表示未做过深层次的了解;在这个问题的后续问题调查中“进入某个职业领域后, 自然就会对这项职业有所认识, 不需要在毕业前了解”表示赞同的21%、29%表示无所谓、50%并不认同这种想法。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尽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和必要, 但是对于自身的了解以及对于行业级职业环境的了解并不充分, 从某种角度说与他们自身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

5. 对规划目标设计及实施计划的数据分析。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设计调查中:3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根据以后的职业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28%一般、34%做不到这一点;31%的学生认为能认真计划实施自己的短期规划 (一周到一月) 、28%的表示一般、41%的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调查中有23%的学生表示我能认真实施自己的长期规划 (三到五年) 、31%表示一般、46%的学生不能认真实施自己的长期规划 (三到五年) 。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能够根据未来职业调整学习内容以及按照计划学习的比例并不高, 凸显出有规划的想法去缺少规划的实际行动。

6. 对职业生涯决策的数据分析。

在“从来都是父母替我做抉择, 找工作也一样, 不需要自己去考虑什么。”项目调查中24%的学生表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54%的学生表示较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在“我觉得职业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 因为若干个职业同样吸引着我, 从它们中间选择一个有些困难。”调查中21%的学生表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48%的学生表示较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生涯决策意识上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7. 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评价的数据分析。

在“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或服务的总体评价。”调查中, 23%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7%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27%表示一般、15%表示不满意、8%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在“对学校一对一、面对面的职业咨询服务”的调查中, 22%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7%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29%表示一般、15%表示不满意、7%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在“对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相关的讲座。”的调查中, 1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1%表示一般、14%表示不满意、11%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在“对学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相关老师的水平。”的调查中, 22%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2%表示一般、14%表示不满意、6%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从数据可以看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服务以及师资力量能达到基本满意, 与日益增加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 访谈情况的分析

在开课时间上, 很多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不少地方学校仍未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采取讲座或报告的形式, 比较超前的学校则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内容特点上, 包括大学生生涯发展导航、大学生成功就业指导、求职礼仪与面试心理调控、大学生生涯规划, 部分院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室, 有七八名教师从事课程开发, 并按照教师系列评聘职称;在机构设置上, 有的设在学工部下, 有的设在学生处下, 也有的隶属于招生就业处, 而很多学校尚未独立设立部门来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课程设置上, 低年级通常开设生涯规划或职业规划课程, 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求职指导课程, 有的高校会在这两门课以外, 还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有的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通识选修课, 学生选修不限年级和专业, 但都有学分的限制;从师资情况看, 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采取专兼结合, 兼职为主的形式。很多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 或者虽成立了教研组, 但是没有专职教师编制, 因此, 通常学校的任课教师构成是, 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学院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教研室人员+思政课教师+相关专业课老师。当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工作组织体系, 专业辅导人员不足;职业生涯辅导流程不清晰, 辅导形式单一, 辅导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源利用不足, 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突出。

三、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生起主体作用, 学校起主导的作用。一方面,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自身来说, 不仅要有较强的规划意识, 更要在四年的学习中采取实际的行动;要树立清晰地职业目标,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决策能力;多参与实习实践活动, 进而客观准确的把握自我,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另一方面,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服务的层面来说,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及研究工作, 建立健全大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数量与服务水平;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才需求, 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日趋成熟。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 使本已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客观上要求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在校同年级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研和访谈, 从目标管理的角度, 提出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吕祥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J].江苏高教, 2006 (6) .

上一篇: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下一篇:全结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