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

2024-05-18

应用型本科大学(精选十篇)

应用型本科大学 篇1

“应用型本科”是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一线的管理、生产等技能型高级技术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本科“研究型”的培养定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技能型”的培养模式。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是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的结合[1],其定位上既能弥补普通本科培养中学生理论性强,应用实践技能较弱的缺点,也能弥补高职高专培养模式中技能突出,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不足。所以,在教学、考核的模式上就不能墨守成规,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作为应用本科理工、经管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数学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但现状是:许多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考试模式还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普通高校期末考试“一考定结局”的方式,已不适应于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培养模式。所以,对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更加的值得探讨和研究。

1 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特点

大学数学是指公共数学基础课程,一般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它是各学科专业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学好许多专业后继课程的根基。在人才培养上,大学数学课程在学生思维的辩证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方面有着极大的提高作用,以及在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其地位也是别的课程无法取代的[3]。但是,大学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结构庞大,这些特点使得该课程成为许多学生学习上的拦路虎,一道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

2 应用型本科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目前,许多院校对数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普通本科模式上,也即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尽管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上会有不同的权重赋值,但无法改变学生平时学习少,作业抄袭,考前临时抱佛脚,考试作弊等应试教育的倾向。助长了考试考什么,学生才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的坏风气,使得教育带有功利色彩。另外,由于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考试次数多,也大大增加了教师试卷的批阅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考试的成本。

3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网络考试已经成为考试模式改革的重要标志。针对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的教学,补考的学生人数较多、次数较多,而每次考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这样,面对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的部分学生,屡次补考依然难以通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可以增加过程性考试的环节,将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一考定高低的模式分解成几个阶段,在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后,组织学生网络在线考试。过程性考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将学生的学习压力从期末应试的考前突击分解到平时,而不是期末一考定高低的模式,从而避免了一部分学生临场考试失误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对一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增加他可以考试的次数,也就增加了他考试的最终通过率。最后,过程性考试的增加,并不会增加教师更多的工作量和考试的成本。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应用本科数学课程考试方式。

4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的利弊分析

4.1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考卷的考核方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学生会很功利的选择性学习,考点才会去学习,而非考试的重点就选择性的放弃。这样的学习方法尤其不适于联系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大学数学课程。而只有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考试转移到课堂上、书本上,而不只是应付考试,学生才能对课程真正的学懂,应用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题库的随机性抽题就实现了真正的教考分离。

(2)有效防止作弊,使得考试更加公正。由于是电脑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减少了出卷、审卷、印卷、存卷等人工操作的诸多环节,减少了泄题的可能性。在考试环节,由于在电脑上随机组卷考试,相邻学生的考卷不完全相同,有效杜绝了部分学生侥幸的作弊心理。

(3)大大降低了考试的成本。在面向较广的大学数学考试中,试卷的印刷及整个考试安排的诸多环节中,涉及大量的纸张及人工成本。在数学网络考试中,通常只要制作好合适的试题库,考试时由电脑在题库中调用,减少了书面制卷的许多环节,考务工作大大简化[4]。同时,试卷的客观题机器可以自动阅卷,高效准确,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批卷工作量,而电子阅卷的分数成绩等痕迹都是存档可查的,也便于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管理。

4.2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也有着一些不足

(1)硬件设备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要实现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服务器、电脑、软件等设备,而电子设备的更新又快,部分院校无法负担这样大量的经费投入。

(2)受环境的限制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由于是网络考试是在机房进行,几乎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同时在机房考试,往往分时段,多批次的进行考试[5],这样,对同样内容,不同时间考试的学生,对先考的学生有失公平。这就对题库容量的大小,试题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考试网络的稳定,系统软件平台的正常运行都对考试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专业的网络维护人才对考试全程进行后台保障。

(3)试题库工作量大。为了避免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考试有失公平,就必须让试题库容量足够的大,题目足够的合理,才能保障证系统组卷的随机性。这就要求前期的题库准备中,试题的编制和精选,题库的容量上花大精力。只有保证考试内容的多样化,才能对同样内容,不同时间考试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平。

5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系统

5.1 总体架构

应用本科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架构,考生通过浏览器在线登陆服务器上的系统进行考试[6]。整个考试系统包括信息数据库系统、试题库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和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四大部分。信息数据库系统包含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7];试题库系统包括题目难度系数、所属知识点、试题答案等题目参数;考试管理系统体现整个考试环节的设计,如试题的随机抽取和组卷,答卷的自动评分及存档,考试成绩的分析及统计等功能;学生自主学习系统体现了学生课余网络学习的功能,平时,开放部分的题型题库给学生学习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2 考试设计

试题库是整个网络考试的基础。题库里面的试题附带有相关的参数,例如:所属知识点、难度系数等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发出一个容量足够大,质量足够高的试题库。考前根据考试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范围及相关参数,由电脑随机抽题组卷。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例如:选择题、判断题。学生作答时只需在相应的题目里用键盘作答;主观题为辅,例如:填空题,计算题。学生在固定的空格上填写一些文字,包括数字、符号、公式以及推导计算过程等;但是对公式,则没有对应的键盘按键,若用公式编辑器,输入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学生答题的效果,这就需要开发答题的软件来实现数学公式的输入,像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插件一样实现数学公式的输入,但同时又要求不费时,更加容易操作[8]。只需设计的软件具备在电子试卷中出现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的按钮,这样,学生又能实现数学公式的快速输入又能实现主观题的作答。最后,学生的答卷客观题由电脑自动阅卷评分,主观题可有系统随机分配给教师批阅。由于系统带有分析统计功能,便于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考试整体情况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试题的评估、调试及更新,不断完善题库,更加科学合理。

6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的模式适应人才培养新模式下考试改革的要求,较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核的真实性与公平性,试题的随机性不但真正的实现了教考分离,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的模式不但可以改变功利性教学的现状,也大大节约了院校的考试成本。客观上实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效果[9]。

摘要:文章针对应用本科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及考试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的改革设想。并且对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给出了框架式的设计,不但节约资源,而且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教考分离,将一考定结局的模式调整为分阶段分过程的考查。网络考试的模式不但可以更加真实合理地考核及评价学生,而且还能改变功利性教学的现状,客观地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效果,更符合教育规律。从而印证了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模式改革的合理性。

关键词:应用本科,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网络

参考文献

[1]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4):75-79.

[2]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8-60.

[3]曹屯裕,贾让成,林麒.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3(5):17-19.

[4]孙彩云.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研究[J].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ETT).

[5]王珊.网络考试系统组卷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林业大学,2008.

[6]余征.B/S模式下的三层结构在网络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3:9655-9657.

[7]青宪,叶雪梅,陈钟等.网络考试系统自动组卷策略分析及改进[J].计算机应用,2008,28(12):100-102.

[8]傅献祯.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2

摘要:依据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物理课程在定位,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物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最后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大学物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互动式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我国国内的各个高校也紧随其后,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大胆创新,力争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和引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应运而生。大学物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承载着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重任,它也是各分支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建筑力学、流体力学等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中,该课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普遍对大学物理缺乏兴趣

与高中物理相比,大学物理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况且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就很强,由于受课时量的局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很难同时进行。另外,大学物理是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初入校门,无论是学生方式还是生活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2.学生高中阶段基础不一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选择物理,这就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再加上大学物理由于高等数学联系紧密,当用到矢量运算、微积分或是求和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极大地增加了教学难度。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院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期末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很难是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对专业学科的基础和帮助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以老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均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互动式教学,在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和探讨,通过教与学互动的教学环境中,各种观点碰撞交融,从而激发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高校大学物理开展互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建立起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大有裨益。主要体现在一下四方面: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和演示实验等环节,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让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课堂,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展现自己、表达自己。通过互动式教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就会在无形中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高中学习的不足就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能力不均的难题。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建立有效多样的评价体系

互动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充分的发挥自己。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考试成绩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办学层次,其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承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型教育;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探究式教育;把以应试教育转变为应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应用型本科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大学物理,(12).

[2]张淑芳.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改革创新探索[J].大学教育,(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探析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06-0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文化建设还相对比较滞后,基本处于探索阶段,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创建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关于大学文化

目前学界对大学文化的界定和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定义: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若从文化的结构层次和形态上看,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其中,大学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大学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大学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大学文化形成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有相应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应的大学文化建设也有鲜明的特色。近年来,学院全面谋划、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大学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体系,营造一种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文化氛围,让教育目标在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1.独具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 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及办学理念上,是大学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多年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秉承“创业、创新、创品牌”的优良传统,精心提炼大学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树立起先进文化的旗帜,并在全体师生的积极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塑造了独具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学院以“中而至庸、和而不同”为校训,始终用共同的愿景引导人,凭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竞争的机制激励人,靠科学的管理规范人,让校园内透射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

学院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即“办学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教育从适应型向创业型转变”;“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技术教育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探索'学校品牌靠专业,办学经费靠产业'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学院心系学生发展,关注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确定了“一条主线,双基、双技、双跨,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原则和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育人目标。

2.最具创新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支撑与保障,包括大学章程、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不断改革创新制度文化建设,把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构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规律的、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整套完善的大学制度体系,让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成为大学文化的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制度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和师生行为的导向与规范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承担者,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自2004年起,学院制定了以“专业法人”制度为核心的“精兵强校”的发展战略,构建了“教师治学、校长治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高等教育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反应机制,既为教师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又为学生搭建了创业成才的平台。同时,学院在“专业法人”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办学机制,以合资、合作、独资、参股、控股等方式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创办和生产经营活动。截至目前,依托专业注册成立了24个经济实体,覆盖了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业,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工作,教学即是生产,生产检验教学,突出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特色的大学文化。

相对教师而言,学生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长制”为基础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赋予“学长”新的内涵,变少数学生的活跃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将传统的“学长制”适用领域从单一的学生管理扩展到全方位的参与教育教学。同时,学院创建了毕业后流动站,吸纳优秀毕业生加盟,将“学长制”的适用时间延长至毕业后2-3年。期间,流动站学员既要以学生的身份完成学习任务,以员工的身份融入专业公司创业,又要以学长的身份,深入班级、社团,言传身教,传承学院文化。因此,毕业后流动站也就成为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平台和孵化创业典型的基地。学院还依托“学长制”及校办专业公司或合作企业,培育、组建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创业团队,并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互动,为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支撑学院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别具一格的大学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它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有形事物中,展示着大学特有的精神内涵,增加和活跃着校园中的人文艺术和科技氛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力求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体现出特有的文化底蕴,精心把学院办学理想、办学理念和制度规范,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每一个空间都在育人。如学院主体建筑采用红、白、灰三种主色调,寓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发展;精心设计建造的九个主题公园及明德广场、易湖等,凝练了儒、释、道对人生的总结与思考,彰显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精华……纵观校园内的人文景观、特色宣传标语、走廊内的教育格言等,均蕴含着学院文化,让广大师生在赏心悦目中得享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锤炼美的行为、美的语言和美的性格。

三 结语

大学在本质上是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具有文化属性。从此而言,大学教育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是文化育人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这为我们致力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大学文化建设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区域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观,积极实施大学文化战略,不断赋予大学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积极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全员参与、深层次的大学文化;要认真把握大学自身的维度,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断增强大学内部凝聚力,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波.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 何李来.论大学文化及其创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应用型本科大学 篇4

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与目标定位, 近十多年来讨论非常热烈, 主要观点有“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母语教育”, 等等。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大学语文”的课程认识与课程改革, 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但也造成很多学校课程定位的宽泛或不准确。譬如有些高校既注重工具性, 又强调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 似乎要兼顾语文性质的方方面面, 就显得比较宽泛, 以致教师在很有限的课时里无所适从;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人文性或文学性, 甚至以“大学人文”、“大学文学”课来代替“大学语文”, 这显然是不确切的, 因为语文课绝不等于人文课, 也不仅仅是文学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 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复杂, 因为“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转型又带来新的课题:作为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该怎样适应这种转型?对此, 目前学界尚没有深入地探讨。下面我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谈一些认识。

课程目标定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是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大学语文”不例外。“语文”所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语”, 一般认为指语言, 包括书面语和口语;“文”, 或曰文字, 或曰文章, 或曰文学, 或曰文化, 或曰人文, 或曰“书面语” (“语”指“口头语”) 。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但“语文”的基本内容却是“语言”和“文章”。一是因为“语言”涵盖文字, “文章”涵盖文学, 而语言、文字、文章、文学, 都是文化、人文的载体;二是因为“语言”和“文章”是语文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内容。“语言”、“文章”又分别主要指“书面语”、“文学”。所以说“文学”是语文的基本内容, 不仅因为它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的绝好材料, 而且因为它是文化、人文的重要载体, 且具有审美性, 使人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

关于语文的性质, 上述学界有关认识如“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等也都是正确的, 但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其被写入中学语文新课标即可证明。当前“大学语文”过度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是不恰当的。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必须立足于语文的根本———基本的内容和属性, 这样, 才能保持“语文”的本色, 真正发挥“语文”的功能和价值。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依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就大学教育而言, 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 以及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后三者是主体。社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制素质、审美素质等。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体能素质、智能素质、职能素质。体能素质是人从事劳动的体力状况;智能素质指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预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职能素质主要指从事多种职业的工作技能、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自由个性则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性格、心理、行为特点等。其中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是对人的创造力和人的潜能的最大限度的挖掘, 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2]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实现的, 譬如体能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 法制素质的提高则主要是通过“法律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如社会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以及大部分能力素质的发展, 就离不开“大学语文”。因此,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首先必须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优势出发, 寻求最佳落脚点。

课程还有服务时代、社会的功能,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是“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纲要》指出, 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并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这些都是当前“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主要依据所在。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手段, 课程目标必须服从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当下通常的划分, 人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 称学术型人才;一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又可分为工程型 (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 、技术型 (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 、技能型 (技艺型、操作型) 三类。[3]像“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所属院校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 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 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 把决策、设计、方案等变成现实, 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 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4]可见, 技术型人才既要有某一专业“坚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知识, 又要有很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生产操作能力, 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由于一般是在比较复杂的生产 (或工作) 现场工作, 他们与工程型、技能型人才比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 特别是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二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5]技术型人才的这些特点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也是“大学语文”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技术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组织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以及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 均离不开“语文”技能与素养, 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 以及文字驾驭能力, 因此, “大学语文”之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亦可见,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应该注重“语文”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遵循有机衔接、统筹协调、切实有效、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机衔接, 是指与中小学“语文”的有机衔接。“大学语文”, 顾名思义, 是中小学“语文”在大学里的延续, 是“语文”的高级阶段, 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 长期以来, “大学语文”很少考虑这种联系与区别, 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往往与中小学语文有很多相同、近似之处, 甚至难度要求还所有降低。譬如, 加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山水情等“人文”情感的教育, 始终是中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 而很多院校的“大学语文”仍然如此。这种重复与降低, 既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种情况是迥异于中小学语文, 似乎“大学语文”不再是“语文”。譬如将“大学语文”上成纯粹的人文课、文化课、写作课等, 就是如此。这些做法的合理性值得质疑。我认为,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必须与中学语文保持体系上的连贯性和难度上的递进性, 《纲要》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所强调的即此。在这方面, 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把大中小学语文 (特别是文学) 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构建”, 既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联系, 又强调“高”于中学语文, 值得借鉴。

统筹协调, 是指将“大学语文”置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进行统筹定位。围绕“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大多院校在注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建设的同时, 也加强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 除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外, 还大量开设公共选修课, 少数院校还积极开设通识课, 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由于“大学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包融性, 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往往与公共基础课程发生交叉, 文科专业甚至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互通。譬如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 “大学语文”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有某些交叉。这种交叉、互通虽是难免的, 却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鉴此, “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应该统筹各门课程, 协调定位, 尽可能地避免重复, 力争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实现课程功能的最大化。

“大学语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开设以来, 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 即被赋予太多太重的使命, 承受着无法承受之重。譬如, 近几年, 由于国家政策的干预, 很多高校将“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定为课程的首要目标, 希望凭借“大学语文”来弥补复杂社会因素导致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如此重任, “大学语文”是难以胜任的。因为“人文素质”的内涵极为丰富, 包括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文化素养等, 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艰巨的工程, 绝非短时间能奏效的, 而“大学语文”一般只有四十课时左右, 作为公共基础课, 学生对它的投入也有限。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 而且影响课程其它功能的发挥。因此, “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必须做到切实有效, 即根据有限的课时和学生有限的投入, 突出重点, 强调实效, 设计具体可行的课程目标, 不能贪高务大, 也不可面面俱到。要强调的是, 国家有关“大学语文”的政策干预, 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的宏观层面考虑的, 是必要的, 但各校在具体落实时,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务实对待, 追求实效才是真正的落实。

长期以来, “大学语文”还存在着一个误区, 即不同类型、层次的院校, 不同的学科、专业, 课程目标往往趋同。这是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的, 因为院校类型与层次的不同, 学科与专业的不同, 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对语文素养的要求都存在差异。客观地说,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 语文水平整体不高, 甚至有不少没有过关。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过高考的筛选, 高中毕业生中基础好的大多进入了重点大学, 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相对要薄弱一些。就学科专业而言, 文科学生的语文基础总体上要好于理、工、医、农等其它学科专业的学生。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做到因材施教, 切不可盲目仿效重点大学而要求过高, 必要时还要“补课”。此外, “技术型”人才对语文素质的要求不仅与“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不同, 其内部因学科专业不同, 要求也有所不同, 譬如外语、新闻专业对语文的要求与数学、计算机专业对语文的要求, 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还要考虑这种专业的差异。

综上所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要立足于“语文”根本, 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 遵循有机衔接、统筹协调、切实有效、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 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及文体写作能力的训练,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应该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在“目标”大体统一的前提下, 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2]石书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 2002, (2) :10-14.

[3]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 1995, (6) :7-15.

[4]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9) :54-56.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篇5

摘要:分析近年来国内工科大学物理改革的基本方向,肯定扎实学生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紧紧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深化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目前,基础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出现两个重点方向:一方面要以现代化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另一方面要以计算机物理教学环境的建设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介绍物理基础、推导必要的物理公式时,板书教学法优点明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在开展和组织具体教学时,应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采用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工科物理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不能仅靠补充近、现代物理知识,去处陈旧知识、压缩繁冗内容来解决。应该把传统基础知识(力学、电磁学、光学)精练和提升,使之能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其一入大学就改变中学那种简单、依赖的学习方法,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作业、实验及同别人讨论,发现问题,寻求新知识以至形成自己比较系统的认识,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并能综合运用所有的知识对自主选择的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究。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1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使之成为各门学科有效渗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1.1教学内容改革

作为低年级的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不仅是工程技术的基础,而且和实验、数学、哲学、化学等学科有紧密地联系。首先,要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各门课程的联系,使其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学会在物理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要会翻译:把抽象的数学公式翻译成具体生动的物理概念;把直观的物理运动翻译成严密的数学程序。最后把物理语言上升到哲学的语言来阐述。实验———理论——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通常方式,它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例如,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的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假说,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此理论基础上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波。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由于大学物理自身理论性较强,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致使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提升不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甚至出现大学物理“无用论”。另外,由于物理教学学时有限,教学内容广泛。因此,不能强调它的基础性,而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要改变教学中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标准。因此,可把传统基础知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精练和提升,强调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对学生高中学过的传统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可指出大学物理学习时注意的问题:如强调矢量、变量、微积分等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撰写学习总结,对每一章、每一篇学习内容做必要小结。通过总结,学生不仅可对每一章或每一篇知识点做必要复习,也可对知识做整体和逻辑性的认识,还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没学好或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重新学习,直到掌握为止。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习总结发生在课外,而教师只需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因此不会占用太多的授课时间。在保证“必须、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压缩与专业相关度小的章节的学时,适当增加与专业衔接紧密章节的学时。在平时教学中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望来提高对物理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物理的动力和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及时地将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步和相关先进制造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近现代物理知识的教学,同时避开复杂的数学推导,以讲概念、讲原理、讲思想、讲方法为主,理清物理学整体知识脉络和当今物理学发展的前沿问题。

1.2课程教学中给学生研究式的学习训练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将现代化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知识的提出,趣味应用、实际生活和专业工程问题引入整个课程的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可采用德国教育专家胡格(Hug)教授的职业行动能力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多样方法来实现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如有趣的关键字卡片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等教学方法,实现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融合,培养学生独立的、负责人的、有效的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特别是对传统基础知识(力学、电学、光学)进行精练与提升,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使大学生一入大学就应改变中学那种简单、依赖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外,还含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和完善的精密科学。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想模型法、理想试验法、科学假设法、类比推理法、分析综合法、演绎归纳法、半定量法等。而研究物理量的基本方法有:寻找对称性、不变量和守恒量是全局或整体的研究方法;对于连续可微的物理量,求极限、求导,研究极值点、稳定点、拐点等。这就要求教师把传授知识、方法、思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方法带动知识点的学习,以方法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用思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用思想去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最后通过思想方法的教学达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才能了解这些思想或方法在物理学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通过物理学改革使学生不仅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能,还能使其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其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理论———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通常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还应重视实践性。另外,理论要联系实际,强化应用。而在这方面我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的差距。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WalterLewin教授的电磁学,大概有1/3的时间是在做有趣而有启发性的实验。加强物理知识与工程应用,与生活应用的联系。注重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反映工程技术和社会对物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使学生初步树立工程意识,逐步学会探索将物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工程技术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创新,即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有推有出,有破有立。创新并不神秘。把知识向前推进一步,向更广、更深、更精、更神的方向迈出一步,都是创新的一步。因此创新意识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要在继承中创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起主导作用,要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大学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改;模具专业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孙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指出: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应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应用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尽管高职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应用本科出现以后,高职专科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应用本科有所分工。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

然而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培养高职学生或普通本科生的模式中。例如,(1)在教学内容上要么是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上题目难度增加一点,题量加多一点,要么就是在传统普通本科的教学内容上题目难度减低一点,题量减少一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但不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也发挥不了大学数学在学生专业、职业中的作用。(2)在教学模式上,要么是类似如高职高专教学中的模仿做题,死记硬背解题步骤,要么就是类似如在普通本科生授课中的一样,讲解有关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方法得来的严谨证明过程。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要么觉得数学计算无聊,要么觉得数学证明无用。

二、怎样进行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所学有用,学以致用

1.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

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为职业服务,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这也是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心声。本人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布置的作业就是调查学生想在接下来的数学课上学些什么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都提到了“想学些跟专业有关的数学,想学些对工作有用的知识”。有些模具专业的学生在四个星期的实训回来后说:“课堂上学的在实训中一点都用不上,倒不如直接做学徒……”那么在大学数学课上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上的脱节,学生在学基础课的时候,特别是面对一些暂时看不到用处的计算的时候,失去学习兴趣,而在学专业课中面对有关数学的问题又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进行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比如,对于《微积分》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着重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方面的讲授,对于机电机械专业的学生应着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方面的讲授,对于计算机软件方面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学数学、做数学题、用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算法。而数学教师要能在不同专业的《大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有效教学,即学生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那就要对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甚至熟悉。如,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本项目主要研究针对模具专业的大学数学课程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即面对这专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到底讲什么内容、讲多少、怎么讲,才能使得数学课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金钱,而是更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在解决专业的问题和利用数学中的思维、思想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成为更快速地适应职业、适应社会、对社会更有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我们就得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组模具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大学数学教师,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数学课程总体设计。同时,改革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组织翻阅有关模具专业的各科教科书和参考资料,搜集该专业要考的职业技能证书及其相关备考资料,记录当中出现的数学知识(如曲率、曲率半径)和微积分思想,编写适用于该专业的数学案例和教辅材料。

2.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形成逻辑思考的能力

数学作为解决专业中某些数量或空间问题的工具故为重要,但从人的长远角度看,数学的间接作用更为重要,这间接作用指的就是数学思维,逻辑思考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不管它是不是与生俱有的,但很确定的一点是,它是可以被训练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学习数学。数学解题会教你如何接近问题、学到如何抽丝剥茧地看出问题的关键、问出适切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等等。逻辑思考的能力比数学有用太多,例如,它对学新的语言、组织与计划等也很有帮助。

教学中着重渗透数学思想,如怎样用规则的东西去表示不规则的东西,然后如何控制好误差,也即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工具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数学课中学的不是只为了做出题目,更值得学会的是解题前的一番思考,如面对着题目,怎样抽丝剥茧地分析题目,从而套上已经在我们脑子里头的方法。只有学会这样地思考,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在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能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使数学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06).

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篇7

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3]。黑龙江东方学院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制定中,依据服务面向地方区域、为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建立了食品和化学两大专业群,并初步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应用能力指标为引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培养与行业培养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磨合期”,促进了学生尽快进入“熟手”的行列,真正实现了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行业所需的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总结该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特征。

一、专业应用能力指标明确

围绕食品和化学两大专业群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充分考虑现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需求,以社会需要、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为主线、实践体系为主、理论为其服务的新模式,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精雕细琢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指标,精挑细选实践教学内容,依据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平台,配置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出职业能力的核心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科学统一。力求尽量避免“过度教育”、“学非所用”,做到基础够用为度,技能好用为尺。每个应用能力指标都有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形成理论教学、校内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链,可确保能力指标的真正实施,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建立了教学纲领性保障。

二、搭建完整实践教学链

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能力指标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贯穿各个教育环节,改革单一实践方式,建立了八学期实践教学链,从校内实验发展到校外实习,从单一实习扩大到多样实习,从认知实习到就业实习,形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技能实训、就业实习、毕业设计“七点一线”的实践教学链。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技能,通过认知实习了解专业,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工艺,通过技能实训提高技术,通过毕业实习实现就业。在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中加强专业意识,补给学习动力,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确保了实现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三、整合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已打破了理论带实验的常规做法,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大幅度改革各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及模式,采取基础实验课以强化训练为主,重在加强基本技能培训;专业实验课以综合、设计实验为主,重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整合和调整小而零散的实验为大综合实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多样性。从工程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应用课题,开展体验性、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实践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不断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摆脱实验课辅助理论课的地位及思维方式,使课程设置真正向着企业需求发展,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国际上应用型大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4]。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极好办法。黑龙江东方学院树立攀高结贵提升合作层次,抓大不放小发展实践基地的观念,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研合作,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已实现了与政府机构的合作办学,携手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乳品龙头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成立了一个校企共建的联合学院,积累了几十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的实践基地遍布各个行业和各个地方。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学校通过合作解决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真正掌握最实用的技术,而企业从学生中找到自己理想的人才,节省了人员培训的时间和费用。

五、采取多样化实习实训形式

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实习实训形式也采取多样化。如乳品专业与国家乳业技术中心签订了“3+0.5+0.5”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一年时间的工学结合授课;食品专业的检测方向与各大检测机构签订定期实习合同,分别经历理论学习、行业培训、检测机构实习等专业能力训练;而食品专业的粮油工程方向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合同,通过顶岗实践了解企业文化和培养职业素养;生物工程专业最先引进了“订单式培养,社会化就业”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同培养的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使学生的实践形式为实习、顶岗相结合。并且各专业课全部增设课程设计,同时还引进了仿真生产线来加强实训,不仅建立了工学结合、以工促学的实践教学法,还使岗前培训和教学结合在一起。

六、实施制度化管理,提倡科技活动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管理有制度化保证,各项内容全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定期下厂培训制度,将“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化;建立实习实训总结考评制度,严格监督实习实训质量。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将学生的课外科研创新活动计入学分,推动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建立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考评和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相结合,开放实验和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引导各项竞赛与学生就业、创新相结合,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七、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教学计划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充分考虑相关职业资格培训内容,使本科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并驾齐驱。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在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还能拿到职业资格证、行业认证书等相关专业准入证,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和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多数学生可以拿到国家高级食品检验资格证,国家高级化学检验资格证,食品质量内审员资格证,食品营养师资格证,环境质量内审员资格证,食品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环境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制药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等国家职业资格证或行业认证证书。

八、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始终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我们认为应该要校内外相结合,即在通过考试、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进行校内质量评价的同时,还要以社会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关注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良好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是学生良好发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在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不仅进行专业相关基本素质教育,还在每学期均设置了专业导论课程,安排行业专家、名人名师等进行职业素养讲座,细水长流地给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现状,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本专业、立足本专业。实践表明,黑龙江东方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均较好。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3]薛文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借鉴意义[J].理论导刊,2010,(6).

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材建设研究 篇8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授行为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手段,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材对知识有继承和发展的作用, 教材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也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教材建设的水平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大学物理教材数目繁多, 质量良莠不齐, 探索并建设适应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的必然产物。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必须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业务规格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充分展现创新思想, 突出应用特色。以培养突出应用能力为主, 教材应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的类型、形式和载体应满足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满足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着重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特别是实验实践教材体系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的一个方针原则, 从基础实践到综合实践能力过程中要通过由浅入深及能够深入浅出的一个培养模式。侧重提高工程实践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以便拓展相关理论教材及同相关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的改革方向

教材建设与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教材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水平。它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全面提升本科教材质量, 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

3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的建设

3.1 开展教材研究

教材研究是教材建设的先导, 研究教材能够促进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材研究要注重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教材内容更新的研讨, 对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使用、交流的分析总结、质量评估和扬优汰劣。探究学科体系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材相关建设同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相关教学改革等之间的联系, 能够更好的把握教学改革中对于教材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变化的原因, 通过运用发展的观念来探究教材建设的相关问题, 进而使得教材建设能够更好的符合科技、教学改革同以后对于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发展。

3.2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方案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的期限可考虑5年左右, 并采取滚动编制, 从而保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 按照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要求和学生实际开展教材规划工作。

3.3 组织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根据学校教材建设委员, 通过统计当年教材建设计划及评价质标来确定当年的教材建设立项指南用项目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各课程负责人组织教材编写组申报教材建设项目;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审批项目, 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教材编写完成并经试用以后, 由教材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教材的质量评估、评优和推荐工作, 加强对优秀教材的宣传和推广。把好教材选题和选用的审核、质量及管理的关口, 对立项编写的教材要加强中期检查, 为编者排忧解难, 以保证编写教材任务落到实处。

自编教材要根据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学科建设、培养目标等联系起来, 根据课程小组多年讲课心得, 结合现有教材和教案, 有计划的组织试编试讲, 不断完善, 并注重学生反馈的意见以及学习考试情况, 专门讨论予以修改。

3.4 开展教材评价与精选教材

开展教材评价是保证教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材选用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的情况下, 可考虑采取招标的方式保证所选用教材的质量。当前教材由于雷同严重、版本甚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难辨良莠的情况下, 通过开展教材评价, 能为教师和学生推荐高质量教材, 保证教学质量。

教材选用是教材质量保证的最关键环节。重视教材的选用, 要树立“精品意识”, 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 高质量的教材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泛本作用, 可以填补因教材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教学平的参差不齐, 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保证教学质量。

4 总结

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导来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教学方案, 主要把“应用”构建为主导中心及特征来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技术应用能力。教材体体系主要通过把相关知识本位转位能力本位, 依据相关课程在专用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 把相关教学目标合理分配到理论、实践教学当中去, 构建以培养能力作为目的新的教材体系。

注:本文受江西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JY1020) ”和“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KC1010) ”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李云芳, 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崔巍, 教材建设要同教学改革同步[J].天中学刊.2000.

应用型本科大学 篇9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今的世界经济,处于全球化的热潮,资本流通极其顺畅。所有的资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永远在寻找“最聪明的、效率最高的、最可靠的”工作者群体。因此哪个国家拥有技术最纯熟并且最能干的工作者,哪个国家就更能吸引最多的资本,并长久保持最佳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除了培养尖端的科研技术人才之外,更加急需培养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相比较世界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大国的德国来说,我们国家本专科层次尤其是本科层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是很不完备和完善的。普通高等教学趋同化比较严重,缺乏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有理念和模式。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2010-2020)。在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2010-2020)》文件中对于高等教育有明确的指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3.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地方新建或升格本科高校达650所(含民办),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169所的55.6%。这些数量众多的本科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与疑惑。总体来说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找到问题所在。第一,教师队伍年轻化、职称比例不合理;教师普遍承担超负荷工作量;学生基础差,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强;教材选用不能够很好的结合生源需求和就业需求。种种因素造成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以上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改变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领导要给予大力支持,广大教师积极进取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笔者拟从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出发,探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一条适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 . 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业需求为先导、基本听说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与顺畅。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转变一些老的、旧的、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本身的培养目标就是具有扎实基础的应用技能型兼备学习型人才。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理念也应当有所调整。人本主义教学观念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人本教育。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突出的作用。以就业为先导,我们可以将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英语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讲授与讨论来完成。并且专业英语的讲授要简洁明了,想得到什么就要提前了解与掌握什么。比方说自动化专业英语,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翻译长篇文章,仅仅是将学生毕业后所能接触到的工程机械的外文说明书以及零部件词汇掌握清楚就好。中国学生笔头能力基本都强于听说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尽可能的锻炼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为今后职场发展做好铺垫。积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词汇句型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慢慢的张开,敢张嘴,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自信,最终能够掌握基本的听说技能。

2.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多样性相结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基准,以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人才需求特点,根据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为基本原则。目前大部分的地方院校英语课程都集中在前两年的四个学期中,对于第五学期直到毕业这个阶段还是个空白并亟待开发与利用。目前情况是地方类院校的学生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比例还是偏低的,但很多学生在迫于就业的压力下在大三之后对于系统的英语教学需求还是很迫切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升学等不同的需求大胆的调整既定的课程计划与设置。从第一到第三学期加强四级教学并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分班分级教学。A班学生第一学期就有机会参加四级考试并争取通过率达到40%左右,B班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四级考试通过率争取达到30%。从第三学期考试再次分班,通过四级的学生如有意愿就合并班级教学主抓六级教学。其余学生仍加强四级教学。最后在第四学期期末全校四级累计通过率争取超过40%。在第五至第七学期开设以兴趣与就业要求的模块化选修课程,并计入到学分当中。这样的模块化课程可以分为:语言知识类课程;语言技能型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行业英语类课程。通过这样大胆的课程设计与调整基本能够满足各层次与各种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真正做到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得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掌握足够的语言技能与证书。从而从容的走向职场生活。

3.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由于受到授课班型人数较多的客观因素影响,造成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吸收基本无交流的枯燥的语言灌输类课程。这就造成了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少,积极性也不高。长此以往,大学英语课程会变得不吸引学生的注意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新形势与背景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有效的语言输出为驱动;以教师为主导并加入大量的课堂时间为主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还要借助于网络课堂自主学习,并辅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教师应当积极的将新的教学理论和理念应用的课堂当中,并有针对性的使用“情感教学法”、“角色互换法”和最近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等理论和方式方法。在课堂上也要将学生分为小组,并采用分组讨论的任务型教学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也要尽可能的丰富课堂内容,比如指导学生将课文改变成英语短剧;将英文歌曲和电影配音表演引入到课堂之中;将当日新闻热点用播报的方式和学生讨论;开发各种课堂小游戏等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会极大的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显著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参与度。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大学 篇10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 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具有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应有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适应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拟结合我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 谈谈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 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 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 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 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 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 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 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 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 这些方式方法, 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 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 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 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 在此基础上, 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 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 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 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 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 生动化, 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 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 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 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 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 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 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 无论什么专业, 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 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 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 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 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 学习必求认真, 务求融会贯通。”[1]

20世纪中叶以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 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 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 “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 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 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 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 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 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 具备写作能力, 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 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 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 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 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 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 并不提供价值判断, 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 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 不具备完整的人格,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 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 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 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 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完善知识结构,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 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 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 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 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 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建设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 只有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 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才能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 把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 精神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表观为校园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象征。要鼓励学生积极策划、参与戏剧排演、诗歌朗诵、演讲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形成并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 做社会调查, 搞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 关注生活,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大学语文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 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

大学语文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陈相伟、赵越在《大学语文对校园文化的推动作用》一文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大学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能够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个性, 健全人性。第二, 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第三, 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深化和发展。”[2]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素质教育课程, 起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起着呼唤人文精神, 加强人文艺术索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推动作用, 营造多彩、有序、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视为提高办学水平、加强索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 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实践性, 在教育理念上要服务于通识教育, 同时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多管齐下, 如此方能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祖贻.通识教育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10) .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下一篇:文化投资的现状与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