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2024-05-08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精选五篇)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篇1

春天时, 孩子们看着百花盛开, 麦苗葱绿, 蝴蝶、蜜蜂飞舞。夏天时, 在树阴下乘凉, 在草丛中逮蚂蚱, 在夜晚数星星。到了秋天, 瓜果遍地, 稻子飘香。这些, 是城市里的孩子很难享受到的童趣。作为一名乡村语文老师, 要想让孩子们写出真实的、充满童真的文章, 这何尝不是我们特有的优势呢?

吴同学是班中的小顽皮。有一次数学课上, 他很不小心地在课桌里藏了两只天牛, 天牛又“很不小心地”溜出了他的盒子, 这下可好, 一堂好好的数学课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牛在教室里四处蹦跳飞舞, 孩子们叫的叫, 笑的笑, 有的还跑下座位, 忙着逮起了天牛……课后, 我虽然批评了他, 可我很快发现其他学生放学后竟然也逮起了天牛, 甚至比谁的天牛角更长, 谁的天牛更神气。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好动, 既然他们如此的热忠于此事, 我何不加以好好地引导?我灵机一动, 第二天我追问了孩子们天牛的来历,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告诉我, 就在学校附近的一块桑树田里有许多天牛。那天中午, 我带领全班同学到桑树上去捉天牛。要求以四人为一组, 至少要想方设法抓住一只, 仔细观察天牛的样子, 飞行、爬行的特点, 注意不要损坏桑树, 抓住的天牛最后统一交给老师处置。来到树丛中, 有的孩子眼睛紧盯着树叶上的天牛, 仔细地数着它的脚, 却不敢去碰;有的孩子蹑手蹑脚地去扑天牛, 天牛却一下子飞走了;胆大的孩子已经用两只手指捏住了它的触角在仔细地观察;胆小地女生却只敢凑在眼前好奇地瞧……

待孩子们尽兴后, 我让孩子们把这些小生灵们都放在了一个瓶子里, 孩子们依依不舍, 我告诉他们这些天牛是害虫, 它们会吞食植物的汁液, 损坏植物的树干, 树皮, 因此我们现在就在帮助农民伯伯消灭害虫。

回到教室, 我一问, 好家伙, 男同学们基本人人抓到了天牛, 有的高手还抓了几只呢!我让他们说说捕捉天牛的情景, 每个孩子都兴奋得两眼发光, 争先恐后抢着说。但一开始他们说不具体, 只会说诸如:“我发现了一只小天牛, 我觉得它很漂亮, 我轻轻地扑过去, 抓住了它。”说不清楚就做吧, 我便让这个孩子把逮时的情景再演示一遍, 说清楚怎么发现天牛的?天牛在哪儿, 你又怎么扑的呢?身子什么姿势?腿、手是什么样子?你心里当时是怎么想的?要把捉时的每个细节说具体。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抓天牛的独特小故事, 经启发后, 学生的发言精彩起来, 有的说:“我看见前面的树叶轻轻摇动了一下, 心想, 肯定是有了, 仔细一找, 原来躲在一片桑叶上, 我就弯着腰、弓着腿, 五指弯曲, 把手拢成碗状, 猛地一罩, 罩住了, 我一阵欣喜, 轻轻地松开手, 怕放跑了它……”。有的说:“我蹑手蹑脚地轻轻走过去, 就怕惊动它, 我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 没想到天牛一下子就飞走了, 我很后悔, 都是因为我怕让它夹到。幸好我在树干上又发现了一只, 这次我可不犯刚才的错误了, 下手是又快又准, 一下就抓住了它, 我们组的女同学可羡慕了……”。有的说:“我一阵惊喜, 两手往前一扑, 没想到用力过猛, 整个身体都趴在了地上, 同学们都笑话我哪是在抓天牛, 分明在斗牛吗。”……接着, 我又问:“每个同学都是一下子抓到的吗?没抓到, 它又是怎么逃走的呢?你又是怎么抓的呢?抓在手里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心情如何呢?”……通过谈话, 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打开了, 他们的发言也越说越精彩。他们用心地回想抓时的每一个细节, 把抓天牛的细节说清楚。最后我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发现或抓到的那只天牛的样子。学生你一言、我一句, 你启发了我, 我提醒了你, 以孩子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把天牛的外型也描述得栩栩如生。

那天的家庭作业, 就是让学生把今天的抓天牛的过程写下来。第二天, 孩子们交来的作文本上, 我发现这是一篇最长也是最精彩的作文。文章里孩子们似乎有吐不完的激情。我让每个学生找出自己写得最出色的地方, 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个个清新真实的小片段从他们的嘴里骄傲地飞出, 而相互的学习补充又使他们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习作。

看着他们快乐的笑脸, 我仿佛觉得他们就是那快乐的百灵鸟, 在尽情歌唱心中流淌的歌。我也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和思索。

一、真真切切去体验。“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 怎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没有去拨动心弦的琴, 怎能流淌出心里的歌?而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去捕捉, 才会知道“生活处处皆作文”。学生生活中许多偶然的细节, 其实正是作文教学的最充满生活活力的有效资源。

二、实实在在去指导。学生日常的观察往往是无序的、无意识的, 所获得的观察体验也是零散的, 不完整的, 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往往能如一条线将这些零散的珠子有序地穿了起来。仅仅大胆放手让学生写, 学生基于本身的认识, 缺乏更进一步的提高。就象学生一开始在说如何捉天牛的时候, 他就忽略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教师有目的地谈话启发, 促使学生头脑中表象复活并且丰富起来, 他的语言也具体生动起来, 从而最终学会全面敏锐地观察, 细致生动地描述。

三、热热闹闹去交流。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曾提出“学习是社会的协商”的学习隐喻。任何新的旧的认识只有通过个人的自我建构, 纳入个人的学习体系, 才会有作用。而且, 这种建构不是孤立的, 是一种互助的协商的过程。作文前学生热热闹闹的交流, 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已有的观察体验被他人的视点唤起。心灵与心灵对话, 灵魂与灵魂触摸, 思维与思维碰撞, 才会不断产生充满灵性的越来越丰富的个性化的观察体验。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2

通过阅读全册教材,我发现这册教材是按照单元主题的方式来组编的,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这可以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阅读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写话教学训练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根据课文、单元的主题进行拓展性的写话教学,以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本册教材第一组教学内容是学习有关秋天的课文,在学完了《秋天》《我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这几篇文章后,我开展了“走进秋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找秋天、了解秋天——画秋天——说秋天——找秋天的词语、成语、句子——阅读秋天的文章——写秋天”的教学环节来拓展文本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秋天的特征。我让学生习作:秋天的颜色

在习作之前,我先起个头,让学生接着仿照着写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秋天是红色的,住在山上的小白兔说,枫叶红了,一片片枫叶落在地上,好像给秋姑娘穿上了红色的衣服。

学生这样写: 秋天是金黄色的,住在田野里的小青蛙说,田里一片金黄,农民伯伯收拾一秋金色的喜悦。

秋天是绿色的,住在树林里的小松鼠说,一棵棵茁壮的松树结满了圆圆的松果。

秋天是蓝色的,住在大海里的小鱼儿说,海妈妈翻起蓝色的波浪。

秋天是白色的,住在天上的小鸟说,白云就像棉花一样白。我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我爱美丽的秋天,更爱丰收的秋天。

读着学生创作的一篇篇习作,有谁说他们不是一位小诗人?诗歌中所流露的不正是孩子们创作的火花吗?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觉得在课堂上既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无动于衷”。在生动丰富的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诱导”和修改,只要教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一定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习作的最佳领域。

让学生有话可写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篇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首先是因为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而作文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依情境作文,能给学生提供材料来源,弥补他们生活体验的不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有位老师要求学生写介绍类的说明文,他首先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请学生用纸折出一两种自己最拿手的物体形状,于是学生拿出纸来,饶有兴趣地折了起来,学生完成后老师宣布:“请大家把刚才折纸的方法回忆一下,写一段话来介绍你的折纸方法。”平时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大,这次兴味盎然,运笔沙沙。

这个教例告诉我们,教师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此外,学生作文存在一个通病,即平淡单凋、感受苍白、感情贫乏。作文时,常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而作文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语文教学改革家魏书生就谈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他发现学生以《我的同桌》为题的作文中,不少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都用了“浓眉大眼”这个词语,他便请5名学生站到大家面前。他们有的淡眉毛,有的倒八字,有的眯眯眼,有的肿泡眼,有的厚眼皮,显然不都是浓眉大眼。最后魏老师以《5双眼睛》为题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结果文章写得都很成功。这个案例足可显见,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是弥补学生生活体验不足,克服作文贫乏苍白、说“套话”的一个重要手段。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其一,利用实物显现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如现场参观、实物演示等。不少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的套娃娃》时就是现场出示了外观美丽、构造独特的套娃娃让学生观察。

一般说来,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可分以下几类:

1.实验类。指导学生做实验。

2.劳动类。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事某项劳动,然后要求学生作文,如煮饭、炒菜等等。

3.课外活动类。指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课外活动,如打篮球、跳舞、听音乐、诗朗诵、知识竞赛等,然后指导学生作文。

4.旅游类。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参加旅游活动,参观风景名胜,进行采访调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其二,借助图画再现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而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一图穷千言”,“下笔如有神”,看图作文便是如此。

其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诉诸人的听觉,能调动人的情感。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写景的文章时,他通过播放不同的反映自然的音乐,启发学生想象,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其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内容源于生活,情境是活动情境,学生写起来就有真情实感,得心应手。许多老师教学《记一件××事》作文时就采用了师生合作表演的方式。

其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宁鸿彬老师有次指导学生作文,题目是《男子汉穿裙子》,学生一见这题目就笑起来了,又感到惊愕。宁老师适时启发道:“这个题目看起来难度很大,但只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方设法,这个题目不但可以做出来,而且能够做到合情合理,生动活泼,思想性强。我看办法还是由你们来想,看谁想得最快,想得最好,想得最富有创造性。”

学生沉寂片刻,有的跃跃欲试,这时一名男生发言了:“男子汉穿裙子可谓不伦不类。但是,这不伦不类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确时有发生,叫人哭笑不得。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山东聊城有一座明代的建筑叫光岳楼,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很具研究价值。可是,前不久修缮这座阁楼的时候,领导者瞎指挥,在建筑的下半部让人用水泥厚厚地抹了一圈。再看这座阁楼,就像一个峨冠、红袍的男子汉,穿上了一条灰色的西服裙,古不古,洋不洋,令人啼笑皆非。”

“太好了!一个看来不合常理的题目,却说得入情入理。他这篇口头作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运用了创造性思维。他把男子汉穿裙子作为一个比喻,比喻那些不伦不类的事情,在风趣中说明了道理。除了比喻外,还有其他办法可想,哪位同学又想出了新的办法?”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运用男子汉穿裙子的事例,风趣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飞向无限的时空领域,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怎样使学生作文有话可写 篇4

一.强化练说, 以说促写

说, 是用嘴来写;写, 是用笔来说, 两者的关系是相通的, 而说更能直接、简便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首先要强化说的系列训练。

1、每节课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 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奇闻趣事或大事新闻。这符合青少年的天性, 又能引导学生阅读书籍、留心生活, 对作文积累素材也极有益处。同时, 让学生指出不够通顺的语句, 交待不清的地方, 注意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的处理, 加强语感训练。

2、选择适当课文, 复述要点梗概, 各种文体都反复尝试, 详略依文章的难易而定, 先要求人人闭卷复述, 而后请几位同学登台发言。只有亲口咀嚼, 反复品味, 才能深切感知文章这个“梨子”的滋味, 学生的说写能力就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3、要求批改一篇学生作文, 动笔写眉批、尾批, 评点优劣, 然后登台讲述评改意见, 展开讨论、争论, 教师稍加评述, 因势利导, 学生发言就会踊跃, 众多“黄鹂”鸣“翠柳”, 老师独自开心颜, 学生思路开阔, 相互启发, 很有意义。

训练“说”的时候, 要由易而难, 不可要求过高, 只要言之有物, 言之成理, 就予以表扬, 尽量鼓励学生脱稿, 半脱稿发言, 力争侃侃而谈, 仪态大方, 这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丰富词汇, 谋篇成段

多阅读文章, 积累一定的词汇, 是作文有话可写的重要保证, 但若不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 这比“用脚阅读还要坏”。所以要积累与运用并进。

1、要求学生从每篇课文中积累十个词语, 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鼓励学生在说写时运用, 特别是新词成语, 只要用得恰当, 就及时给予肯定。

2、每周精心罗列一些词汇, 让学生弄清词意, 构筑成段, 不断加压, 如规定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议论、设问、反问等) , 限定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等, 词语由少到多, 文字由短到长, 手法由单纯到综合。将写得好的句子、段落刊登在板报上, 这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 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和自豪, 从而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3、鼓励学生多诵美文。只注重词汇积累, 文章往往会出现堆砌词藻的偏颇, 缺乏通篇的气脉, 所以还要重视美文的背诵, 这样既能得文词, 又可得灵魂, 背得越多, 写文章越有气脉。我们往往不屑一顾旧式私塾对《四书》《五经》一气贯通的背诵, 但这倒是培养出许多功底扎实, 才华横溢的文人。张志公先生曾经深有感触地说, 中国古代教育“历时三千多年, 无疑也积累了许多符合汉语、汉文实际特点的独特的经验, 这种经验值得系统整理,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老先生的话切中时弊, 一个创造了如此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所拥有的语文教育的传统, 能简单的予以否定吗?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不都是作文的经验之谈吗?

三.联系生活, 写有源头

陆游诗云:“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写是运用语言反映生活, 表述自己的见解;脱离生活, 写就变成无源之水, 技巧地变成了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因此仅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没有生活的体验, 没有生动的素材, 没有大量的感性知识, 也很难写出佳作来。所以, 还必须让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中去, 到社会实践中去, 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 我深有体会:有一次, 我带学生春游二姑尖, 回来后布置了一篇作文《美在我身边》, 没作任何指导, 结果许多文章不仅文辞优美, 而且构思独到。真是自然美与人性美互映, 人景相衬, 情景交融, 怎能不让老师拍案叫绝呢?指导事物说明文《我们的校园》, 我领学生沿着合理的空间顺序, 移步换“景”, 实地考察校园的布局, 建筑和设施, 让他们琢磨说明对象的特征, 安排说明的详略, 大部分学生能言之有序, 重点突出, 顺理成章。练习议论文, 我让学生针对班级和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发表意见, 辅以例证。如此指导, 怎么会没有好作文?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文章, 因而自觉地留心观察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作文再也不会无话可写了。

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做到有话可写 篇5

一、指导:“有心”但要“无痕”

我们的作文课往往以一幅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审题、选材、要求、方法、批改、讲评……条分缕析、一本正经。因为总是条分缕析地进行作文教学,所以我们和同学一起对作文开始产生审美疲劳;因为总是一本正经地进行作文教学,所以我们的作文课的生机与魅力也就荡然无存。尤其是我们的习作指导课,要么的板着面孔列出几条不可逾越的“戒律”,要么就是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作文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开始埋头苦干,搜肠刮肚。儿童立场下的习作指导应该是“有心而无痕”的指导,“有心”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明白习作的目的,知道本次习作的重点;“无痕”是指具体的指导过程应该关心“内容”而不是“方法”。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重要!

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指导学生怎么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指导学生写什么的过程。所以,我们与其在“怎么写”上下工夫,不如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致“写什么”上。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精彩”,给他们具体的写作素材;或者精心设计作文题目,通过题目“引爆”生活积累。

二、想说:“落地”才能“生根”

想说,首先要有源头活水。“说”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没有生活,没有生活的切肤体验,也就谈不上什么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更谈不上表达、交流。因此,让学生的习作落地生根,习作的“地”就是“生活”。让学生的习作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习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文就是生活。作文,是一种生活。既然是生活,就应该是可以触摸的,可以感知的。如果我们的作文一直与生活的脱节,是海市蜃楼,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可远观而不可近玩,那么学生面对这样的作文只能有两种结果:其一,没有材料可写;其二,所写出来的缺少真情实感。冰心说:心里有什么,笔下才能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

生活就是作文。调整一下第一个标题的语序,不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想表达另一种观点。如果说“作文就是生活”想表达“让我们的作文走进生活之中,让作文有鲜活的源头活水”;那么“生活就是作文”旨在表达“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语文的影子,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时触摸到语文。”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去生活。

想说,其次是兴趣。学生的生活无论多么的丰富多彩,如果学生金口难开,或者不愿开,那么,学生的习作历程就会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可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简单,简单到人人都懂。但是,就是这句简单的话,却很难在我们的习作中得以落实。一种是因为过分的培养学生兴趣,于是,学生的习作成了跑马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句不像句,文不是文;一种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作文要像作文”,扼杀了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谈作色变。

有话要说。就是要让学生习作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学生。教材作文大胆取舍,灵活运用;教材以外的作文大力开发,巧妙运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精彩”,给“引爆”生活,给他们具体的写作素材。我们时常会忽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其实他们最缺少的是唤醒这些记忆的渠道和方法。教师多想学生“写什么”,少想学生“怎么写”;学生的“我要写”比“我会写”更重要。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你们的作文却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我们没有给学生以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语文的方式去生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让学生的习作落在生活的土地上,唯有如此,才能生根,才能得心应手写出来。如果说,源头活水解决了习作中的“易于动笔”,那么,“激发兴趣”解决的是“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会写:在“评”中学“写”

《语文课程标准》说: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有格要入。每次习作之前教者要明白,本次习作我的目标是什么?想训练学生哪一点或亮点能力?那么,在指导、巡视、批改、交流中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两点进行。千万不能每篇文章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篇文章入格一两点,并把这一两点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得到锻炼。

2.有文可仿。或模仿其片断,即对文章中好的开头、结尾、过渡以及精彩的、有特色的片断描写进行模仿。给学生范文,其实更多的是给那些不会作文的同学以帮助。对于班级中的优秀,我们还要给他们以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跳出范文的框子,写出有自己特点的文章。

3.及时点评。作为语文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指导让人煞费苦心,作文批改更是劳心劳力的苦差。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按每篇文章六分钟计算,一节课只能批改六至七本,一个班级的作文全部批完可能要耗费教师两个星期的时间。待两周后进行作文评讲,还常常出现“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从写作到评点周期过长,违反了儿童的“游戏心理”,学生就自然表现出“冷漠”来。及时点评,最好是当堂点评,这样的评价方式会让你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至于批阅,则可以相对马虎一些,不必太拘泥于措词造句的规范与准确。

上一篇:石榴新优品种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