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

2024-05-03

立体定向放射(精选八篇)

立体定向放射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82岁,中位年龄56岁。共115个肺转移病灶数,最多者5个,平均2.3个。病灶大小为1.0~5.0 cm,其中病灶<3.0 cm的78个;3~5 cm的52个。单发病灶者22例,占44%;多发病灶者28例,占56%。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多见(按病例计算),共14例;肝癌7例,直肠癌和肾癌各4例;乳腺癌和结肠癌各3例;食管癌、鼻咽癌及腮腺癌各2例;颌下癌、喉癌、甲状腺癌、贲门癌、恶性黑色素瘤、睾丸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子宫癌及前列腺癌各1例。原发肿瘤病理主要为:腺癌共20例,鳞癌共12例,其他病理类型共18例。患者就诊时与原发肿瘤同时肺转移者12例,原发肿瘤治疗中肺转移者5例,原发肿瘤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发现肺转移者33例。

1.2 治疗方法

使用拓能WiMRT体部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前评价患者的肺功能,用模拟机测定每例患者的呼吸动度。定位时将患者固定于体部负压真空垫定位床上,并采用腹带限制呼吸动度,64排CT层厚3 mm快速扫描。将影像数据输入3DTPS工作站,三维影像重建,勾画靶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圆形限光筒准直器非共面,等中心旋转照射,每个靶点设4个弧形野,分次照射。CTV的确定是在GTV的基础上均匀外扩3~5 mm;PTV的确定则是依据每例患者的呼吸动度情况及呼吸限制措施,在CTV的基础上外扩5~10 mm。用90%剂量线包围计划靶区PTV边缘,剂量分割方式为(按病灶计算):30~36 Gy/3次,43个病灶;40~48Gy/(5~8次·12 d),57个病灶;52 Gy/(4次·11 d),15个病灶。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CT的检查结果评价局部肿瘤消退情况。疗效评价标准为[1]:(1)病灶消失:影像检查肿瘤病灶消失;(2)病灶缩小:影像检查肿瘤病灶缩小30%以上;(3)病灶稳定:影像检查肿瘤病灶缩小<30%或增大<20%;(4)病灶进展:影像检查肿瘤病灶增大超过20%。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为有效。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截至2008-07,全部病例均随访满1 a,随访满2 a者37例,随访满3 a者28例,随访率100%。病灶消失21灶,病灶缩小70灶,病灶稳定17灶,病灶进展7灶。总有效率(病灶消失+病灶缩小)为79.1%,其中,病灶<3 cm的有效率为88.5%;病灶≥3 cm的有效率为59.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病灶大小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

立体定向放疗后转移灶的消退情况与照射剂量有关,总照射剂量≥40 Gy者,有效率为79.2%(57/72),病灶消失率26.4%(19/72);总照射剂量<40 Gy者,有效率为79.1%(34/43),病灶全消率为4.7%(2/43)。≥40 Gy组的肿瘤全消率明显高于<40 Gy组(P<0.01),但2组患者的有效率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肺是各种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Willis等[2]统计发现恶性肿瘤肺转移率高达30%,来源于原发肿瘤为上皮者占43%,肉瘤占42%,生殖细胞瘤占7%,黑色素瘤占6%。本组50例患者中,上皮来源者18例,占60%,其他病理类型占40%。肺转移瘤早期多无症状,常在原发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时被发现或在原发肿瘤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发现。肺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CT扫描等影像学诊断,并结合原发肿瘤的病史。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肺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一般小于2 cm的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无分叶或毛刺,边缘较光整,密度较淡,可呈多发性结节样病灶,分布在两侧肺部。其可分为结节型等7种类型,其中单发孤立结节型占10%~20%[3]。本组选择的病例单发病灶比例偏高,占44%。

肺转移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其他治疗手段包括激光外科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生物治疗等。由于受到照射技术的限制,使单次照射剂量和总照射剂量的提高及照射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传统放射治疗仅适合于放射较为敏感的肺转移瘤。对孤立性肺转移灶采用常规放疗技术照射,会使正常肺组织卷入较多,造成不必要的放射性肺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部X刀是以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以立体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为基础的立体定向放疗(SRT)。SRT定位准确、治疗重复性好、肿瘤边缘剂量梯度大。我们将其用于肺转移瘤的治疗,并在肿瘤定位和实施照射时采用腹带限制患者呼吸动度,确保精确照射。SRT用于肺转移瘤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转移灶周围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减少副反应,提高治疗剂量,缩短治疗时间。郭占文等[4]报道,采用SRT与化疗并用治疗肺转移瘤的有效率为84.9%,2 a生存率为53.8%。于金明等[5]报道采用SRT治疗肺转移瘤30例,有效率为78.2%,3 a生存率为21.4%,且有效率与肿瘤病灶大小有明显关系,而肿瘤全消率与病理类型和照射剂量有关。本组研究显示,肺转移瘤采用SRT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 a生存率为56%,与文献报道一致。

4 结论

SRT作为一种精确的放疗技术,在肺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其定位精确,简化和缩短了治疗过程,病灶周边剂量跌落快,进一步保护了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 323.

[2]Willis R A.The spread of Tumors in the Human Body[M].3rd ed.London:Butterworths,1973.

[3]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528-2 558.

[4]郭占文,李玉,拱玉华,等.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化疗并用对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14(3):169.

立体定向放射 篇2

有限条件下的航片立体模型定向方法探讨

定向是立体测图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以现在使用较多的UCX数码相机航摄影像为例,探讨了在有限条件下立体测图定向的.方法和步骤,并对定向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进行了论述.

作 者:穆安才 王铁军 王俊杰 MU An-cai WANG Tie-jun WANG Jun-jie  作者单位: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刊 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英文刊名: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2(5) 分类号:P231 关键词:立体测图   定向   内定向   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精度控制  

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篇3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0~73岁,平均44.3岁。病灶部位为:鞍区9例、丘脑8例、基底节区7例、大脑镰5例、后颅窝5例、松果体区3例,其中胶质瘤16例、垂体瘤6例、脑膜瘤4例、听神经瘤4例、转移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颅咽管瘤1例。23例患者放疗前行手术或病理活检。影像资料显示大部分病灶不规则,病灶大小为2.2cm~5.3cm,有2例为双病灶。

1.2 临床表现

因肿瘤性质与部位不同,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垂体瘤患者均有内分泌紊乱及视力、视野改变;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其余胶质瘤、转移瘤等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听神经瘤患者并有听力障碍。

1.3 治疗方法

采用TOPSLANE WIMRT系统用6MV-X线照射。先安装固定头环,再利用检测头盔与测量尺记录下头颅与头盔的相对位置以便于治疗摆位,然后CT定位。扫描后将获得的图像输入WIMRT计划系统,划出肿瘤区(GTV)并勾画出周围相邻危及器官(眼球、视神经、视交叉等),然后确定计划靶区(PTV)。根据靶区的大小、形态选择适合的限光筒。所有病例分别采用4~6个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以80%等剂量曲线做为处方剂量[1]。本组患者中34例采用单次治疗,3例采用2~4次治疗。对于低分化的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病例先做局部或全脑的常规放疗(30~40Gy)后再实施SRS的照射。

2结果

对37例患者中的30例随访1~12个月。其中治疗后症状改善20例,无改变5例,加重3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为较大的胶质瘤,死亡时间为治疗后5个月内。好转病例中,症状改善的时间多在治疗后3周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的更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缩小18例,无变化9例,增大3例。肿瘤缩小最显著的由4.2×3.8×3.5cm变为1.3×1.5×1cm。无变化的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带缩小,增强效应减弱。3例增大患者为基底节区胶质瘤。

3 讨论

SRS通过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集束大剂量照射,既提高了靶区局部的剂量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缩短了总治疗时间。它具备对放射线抗拒性肿瘤进行单次大剂量照射的放射生物学优点;无出血感染(特别是对颅内较深部位的肿瘤)或手术种植的危险并不需要特殊护理;对体积较小、形状规则的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是一般情况差或脑深部肿瘤的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适应症也较广泛,可治疗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垂体瘤等多种颅内病变。

肿瘤细胞不管是否对放射线敏感,单次的大剂量照射都能使其放射性坏死及周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所以疗效是肯定的。由于恶性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应给予肿瘤边缘足够的剂量,所以PTV一般较大,根据靶区较大剂量应降低的治疗原则,所以Ⅲ~Ⅳ级的胶质瘤易复发,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疗效也不相同,有报告指出6~12个月内有效率为80~96%[2];脑转移瘤的有效率为60~80%[1];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率为91%~97%[3]。在30例随访病例中有效率为83.3%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

SRS虽为精确治疗,但作为放射治疗的一种,有部分患者仍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偏瘫等并发症。本组37例患者中仅有1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痛、恶心、乏力等颅高压症状经降颅压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无其它并发症,这说明SRS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摘要:目的阐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肿瘤的方法、疗效、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所有病例分别采用4~6个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以80%等剂量曲线做为处方剂量,治疗后随访1~12个月,再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在30例随访病例中症状改善20例,无变化5例,加重3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83.3%。结论SRS是脑肿瘤特别是脑深部肿瘤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脑肿瘤,SRS,治疗

参考文献

[1]王迎选,王所亭主编.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2-205.

[2]杨开军,刘承勇,任文德主编.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7-222.

立体定向放射 篇4

关键词: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质量控制

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全新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具有提高肿瘤局部剂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特点,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定位、摆位和照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设备

深圳海博公司生产的SGS-I型超级伽玛刀及与之相匹配的TPS计划系统、PET-CT或多螺旋CT机、固定体位装置(面膜、真空袋等)、治疗床等。

1.2 方法

1.2.1 做模固定

核对病人定位单,明确病人姓名,年龄,诊断,定位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定位模具,做到病人舒适;身体表面和模具接触面积最大;保证每次治疗和定位时最佳的重复性并交代病人注意事项。

1.2.2 CT定位

采用PET-CT或多层螺旋CT定位扫描,定位前仔细阅读CT或MRI片,明确肿瘤与邻近器官位移关系,选取患者体表靠近病灶且皮肤较固定处做好重复定位标志点并准确记录标志点的数值放置定位参考框(病灶尽可能包在其内),医生、物理师、技师核对无误后签字。肿瘤区行层面3mm薄层扫描,并记下CT扫描的病灶范围。

1.2.3 计划设计

将扫描影像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计划系统,进行正常组织和靶区三维影象重建,医生勾画出靶区和重要组织器官,物理师勾画体表轮廓,并按医生要求精确作出治疗计划设计,根据肿瘤情况GTV外放0.5~1cm,PTV在CTV外1cm左右,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曲线的分布,综合评价治疗计划,以50%~90%等计量曲线覆盖PTV,以保证靶区在照射范围内,同时正常器官组织照射量不大于正常耐受量。

1.2.4 治疗计划实施

采用伽玛刀坐标检查系统对计划进行检查。在无人状态下执行一次模拟运行,仔细查看计划中的治疗靶点与实际靶点是否一致,及计划弧形的起点和终点与治疗时是否一致,并用激光灯验证实际治疗等中心是否在记录下的CT扫描病灶范围。病人上治疗床复位仔细对照定位单,严格按原定位的数据摆位;务必确保与病人定位的体位及衣着情况一致,保证重复摆位的准确性。各参数无误后方可治疗,治疗运行时,操作人员要通过监视器认真观察病人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停止治疗,迅速将病人推出机房进行相应处理。

2 结果

经上述方法进行定位、摆位、复位后,使计划靶区与实际治疗靶区吻合,头部误差小于±0.5mm。体部误差小于±1mm。照射野与肿瘤几何形状几乎一致,能有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小放疗并发症,更好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急性毒性反应轻。有效提高肿瘤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

3 讨论

目前,有关精确放疗响应的质量控制(QC)和治疗保证(QA)手段及设备正在逐步完善中。靶区精确定位、治疗计划的确认、计划的验证和精确的实施等是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患者获得更好疗效的保证。

(1)CT定位精度

CT在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定位扫描前,必须用水平仪确认碳素纤维床水平,确保CT机固有激光线———定位线分别在X、Y、Z轴方向一致,CT机架角必须为00,并记录模拟定位参数。

(2)位置固定精度

等中心定位和治疗摆位等采用多点固定,Lauret报道的一组头颈部肿瘤资料表明:固定点越多,误差越小。为了保证定位和摆位精度,CT定位床和治疗床激光灯、光野等一起设备的机械等中心精度和定位精度与实际的一致性参数指标必须要准确可靠;同时注意影响体位固定因素。由于放疗对象为活体,这本身会对肿瘤治疗时位置造成偏差;同时病人的呼吸运动、肿瘤本身随照射发生的大小、形状的改变等会造成治疗周期内肿瘤位置的变化;人为因素也可造成照射中心与计划中心位置之间的差异。首次定位和摆位时,医师、物理师、技师必须同时参与,尽量减少首次或重复摆位误差,以保证病人复位和重复摆位的准确性。

(3)计划实施

实施过程中,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将计划结果输入到病人文件资料时的不确定因素,要严格执行三查九对。治疗摆位精度是实施的关键,它必须与治疗复位时的X、Y、Z轴定位方向一致,靶区定位和治疗摆位中,注意肿瘤位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体表标志相对肿瘤位移的大小因人及肿瘤部位而异,尽可能使靶区摆位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头颈部肿瘤误差0.5±0.3mm,胸部1±0.3mm,腹部1±0.2mm),并核对准直器的大小,和各治疗参数无误。

总之,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放疗的一种高新技术,有许多优势已成为放疗主流。放疗质量控制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存在许多不确定新误区,我们必须合理应用这项技术,使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使肿瘤控制率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国方,伽玛刀[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1年04期

[2]殷蔚伯、谷铣之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179

[3]蒋国良,《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215-216

[4]Lauret G.MichileOP.Thiery L.et al.Comparion of setupaccuracy of the different thermoplastic macks for the treat-ment of brian and head and neck tumors.Radiotheroncol2001.58:155-162

立体定向放射 篇5

1.1 坐标系

γ射束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可以采用GB/T 18987中对坐标系、运动与刻度的要求, 或者自行定义坐标系、运动与刻度的方法, 但应在随机文件中说明该坐标系与GB/T 18987中定义的坐标系的关系。

1.2 焦点吸收剂量率

1.2.1 使用最大准直器在焦点位置, 初装源在球形体模80 mm深度处水中吸收剂量率应不小于3 Gy/min。

1.2.2 随机文件中应给出对焦点剂量率进行测量的周期、更换和添加密封放射源的方法和更换或添加放射源前的最低焦点剂量率。

1.3 聚焦野尺寸偏差

1.3.1 焦平面上对于标称尺寸小于10 mm的聚焦野, 每个聚焦野的尺寸与制造商公布的标称尺寸最大偏差应不大于1.5 mm;

1.3.2 焦平面上对于标称尺寸大于10 mm并小于20 mm的聚焦野, 每个聚焦野的尺寸与制造商公布的标称尺寸最大偏差应不大于2 mm;

1.3.3 焦平面上对于标称尺寸大于或等于20 mm的聚焦野, 每个聚焦野的尺寸与制造商公布的标称尺寸最大偏差应不大于2.5 mm。

1.3.4 焦平面上聚焦野尺寸不得大于30 mm。

1.4 聚焦野的半影宽度

1.4.1 对标称聚焦野尺寸小于等于10 mm的聚焦野, 每个聚焦野的半影应不大于6 mm。

1.4.2 对标称聚焦野尺寸大于10 mm并小于等于30 mm的聚焦野, 每个聚焦野的半影应不大于10 mm。

1.5 定位精度

1.5.1 对尺寸大于等于4 mm的最小尺寸准直器和任意的准直器角度, 机械定位中心与焦点的距离应≤0.5 mm。

1.5.2 随机文件中应给出各型号准直器的定位精度。

1.6 治疗计划软件剂量综合误差

治疗计划软件计算的吸收剂量值与实测吸收剂量值之间的误差应不超过±5%。

1.7 治疗计划软件三维图像重建位置精度

治疗计划软件对模拟靶区的重建位置精度应小于±1.5mm。

2 试验方法

2.1 坐标系

通过检查和查阅随机文件验证是否满足1.1的要求。

2.2 焦点吸收剂量率

体模中心位于聚焦野的中心, 插入电离室, 使其有效测量点与体模中心重合。将专用体模随治疗床送入预定辐射位置, 使用最大准直器, 开启辐照系统进行辐射, 辐照时间为t分钟, 读取剂量计读数, 计算焦点处相应于水中的吸收剂量Dwater。焦点处在水中的吸收剂量率DRate按下式计算:

undefined

其中:DRate:测量时刻水中焦点剂量率, 单位Gy/min;

Dwater:模体内焦点处水中的吸收剂量, 单位Gy;

t:辐照时间, 单位min;

利用下列公式将测量时刻水中的剂量率转换到初装源时刻的剂量率:

undefined

其中:D0Rate:初装源时间的焦点剂量率。

T0:初装源的日期;

T1:测量日期;

T1/2:放射源衰变的半衰期。

对于CO-60, T1/2=5.27年=1926天。

2.3 聚焦野尺寸偏差

2.3.1 灰度-剂量定标

制作所使用辐射胶片的灰度-剂量刻度曲线。

2.3.2 聚焦野胶片照射

按以下操作步骤分别测试聚焦野尺寸与标称值最大偏差:

(1) 选择一组治疗使用的准直器;

(2) 将胶片放入专用体模中心位置, 使胶片处于水平位置;

(3) 将专用体模随治疗床送入聚焦野中心位置, 开始辐照。照射剂量应在所使用胶片的光学密度-剂量线性区域内;

(4) 重复c) , 使胶片处于竖直位置, 重复d) 的照射操作;

(5) 更换准直器, 重复b) c) d) e) 试验, 完成每组准直器的照射;

(6) 胶片显影并处理后, 绘出X、Y、Z轴三个方向的剂量分布, 测量聚焦野内最大吸收剂量50%的等剂量曲线之间的宽度作为聚焦野尺寸并与其标称值相比较, 求出其最大偏差, 单位用mm表示;

(7) 分别对每组准直器进行试验。

2.3.3 聚焦野尺寸计算

按以下步骤, 进行聚焦野尺寸计算:

(1) 使用分辨率不小于300DPI的扫描仪, 分别将2.3.2的聚焦胶片进行扫描;

(2) 利用2.3.1的灰度-剂量曲线, 将胶片灰度转换为相应的剂量值;

(3) 分别找出每张胶片射野中心位置剂量, 定义该剂量值为该张胶片的100%剂量值;

(4) 测量聚焦野内最大吸收剂量50%的等剂量曲线之间的宽度, 作为聚焦野尺寸并与其标称值相比较, 求出其最大偏差, 单位用mm表示;

(5) 利用下式计算聚焦野尺寸偏差:

undefined

其中:ΔF:聚焦野尺寸偏差;

Ff:胶片测量的聚焦野尺寸;

F0:标称聚焦野尺寸;

计算的聚焦野尺寸偏差应符合1.3的要求。

2.4 聚焦野的半影宽度

利用2.3.3扫描的胶片, 分别计算每张胶片20%和80%的剂量值, 并利用该值对图像进行描记。测量20%等剂量曲线和80%等剂量曲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测量的结果应符合1.4的要求。

2.5 定位精度

2.5.1 辐照胶片制作

使用胶片, 按照以下程序测量机械中心与聚焦野中心之间的距离:

(1) 把焦点测量棒 (见附录A) 放在立体定位框架的定位销上, 并使测量棒的中心处于机械中心处;

(2) 把胶片装入焦点测量棒暗盒内, 使胶片处于水平位置, 按压焦点测量棒的压针, 在胶片上扎一个孔, 随治疗床把焦点测量棒送入预定聚焦位置, 应用尺寸大于等于4mm的最小尺寸准直器的准直器进行辐照;

(3) 更换焦点测量棒暗盒内的胶片, 使胶片处于竖直位置, 重复b) 的扎孔和辐照等操作;

(4) 分别对准直器在不同的角度位置进行胶片辐照。

2.5.2 定位精度计算

按以下步骤, 进行定位精度计算:

(1) 利用2.3的胶片处理方法, 计算胶片50%剂量值;

(2) 利用50%剂量值进行等剂量线描记, 测量描记后图像几何中心点分别沿X轴、Y轴、Z轴方向到机械中心之间的距离ΔX、ΔY、ΔZ;

(3) 利用下式计算聚焦野与机械中心之间的距离:

undefined

计算结果应符合1.5的要求。

2.6 治疗计划软件剂量计算误差

用于测量的电离室灵敏体积不大于0.015 cm3。使用专用体模, 设定体模中心的照射剂量, 完成治疗计划设计。将电离室插入体模, 使其有效测量部位的几何中心与体模中心重合。将专用体模随治疗床送入照射预定位置, 使用治疗计划中所采用的准直器和照射条件进行辐照。使用最大准直器, 摆位一次, 扫描一次, 重复做三次计划, 用治疗计划软件计算体模中心点和2个偏中心点共三个参考点的吸收剂量值, 治疗计划软件计算的吸收剂量值与实测吸收剂量值之间的误差最大值应符合1.6的要求。

计算体模中心的吸收剂量, 按下式计算相对百分偏差:

undefined

式中:ΔP: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百分偏差;

P0:体模中心的计划剂量, 即焦点计划剂量, Gy;

P1:实际测量的体模中心吸收剂量, Gy。

2.7 治疗计划软件三维图像重建位置精度

将装有X、Y、Z方向位置已知靶点 (直径4 mm, 材料为金属或者密度大于1.5 g/cm3的组织等效材料) 的头部体模固定到立体定位装置中, 一同装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CT) 上, 以不大于1 mm的层厚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送入治疗计划系统, 计算出靶点的坐标。

分别计算出X、Y、Z三个方向上靶点中心的位置坐标, 按下式计算治疗计划软件三维图像重建位置偏差:

undefined

式中:d2—实际靶点中心与治疗计划软件重建靶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mm;

dx2—X轴方向实际靶点中心与治疗计划软件重建靶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mm;

dy2—Y轴方向实际靶点中心与治疗计划软件重建靶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mm;

dz2—Z轴方向实际靶点中心与治疗计划软件重建靶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mm。

3 水中γ射束吸收剂量计算方法举例

焦点吸收剂量率的测量:

解放军第306医院伽玛射束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最大准直器4# (50 mm) , 在焦点位置焦点吸收剂量率测量如下:

剂量仪NE2570B, 电离室PTW23333, 时间2008-5-10, 直径160 mm的专用球形体模, 安装在定位支架上, 体模中心位于聚焦野的中心, 插入电离室, 使其有效测量点与体模中心重合。将专用体模随治疗床送入预定辐射位置, 使用最大准直器4# (50 mm) , 开启辐照系统进行辐射, 辐照时间为1 min, 读取剂量计读数。

气压:1028, 温度:21, KTP= (273.15+温度) /293.15*1013.25/气压= 0.989;

湿度修正 (20%~70%) :Kh=0.997;

电离室照射量修正因子:Nx=1.003;

离子收集非饱和修正因子:Ks=1。

Katt为光子在电离室材料 (包括平衡帽) 中的吸收与散射的修正因子;Km为电离室材料非空气等效的修正因子:Katt.Km=0.975。

有机玻璃与空气的组织本领比:So, air=1.120;

扰动修正因子:Pu=1.02;

电离室的中心电极的非空气等效的修正因子:Pcel=1;

水对有机玻璃的质能吸收系数:u/p=1.03;

R-cGy转换因子=2.58*10-4*33.97=0.876

Dw (Peff) =M* (W/e) * KTP * Kh *Nx* Ks*Katt*Km*So, air*Pu * Pcel * u/p

=M* 0.989*0.876*1.116

4#焦点吸收剂量测量值:234.1、233.8、233.9。

三次测量值平均值233.9代入上式Dw (Peff) =M*0.989*0.876*1.116=228.78 (cGy) /min

对于小于4 cm准直器的焦点剂量率, 采用半导体测量, 相对于4# (50mm) 准直器的输出因子给出, 过程见表1。

得到半导体和电离室测量剂量转换系数后, 由4#焦点吸收剂量乘以转换系数得到, 1#、2#、3#焦点吸收剂量率 (见表2) 。

参考文献

[1]IEC 60601-2-11:1997 INTERNATIONAL STANDARD.

[2]JJG 1013-2006头部立体定向放射科γ辐射治疗源.

[3]JJG 589-2001外照射治疗辐射源.

[4]GB/T 18987放射治疗设备坐标系、运动与刻度.

立体定向放射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第四代射波刀治疗肺癌病人82例, 男53例, 女29例;年龄21岁~82岁, 中位年龄58岁;均经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69例 (腺癌42例、鳞癌27例) , 小细胞肺癌13例。放射治疗前行金标植入病人38例, 脊柱追踪44例。

1.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2例病人均采用第四代射波刀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采用热塑固定体位, 行肺部增强扫描定位, 由医师勾画靶区, 物理师进行优化, 医师、物理师共同确认计划, 医师、物理师、技师共同校位拍验证片, 由技师实施放疗。放射治疗单次剂量7Gy~15Gy, 放射治疗总剂量45Gy~55Gy。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放射治疗后进行个体化精心护理。

2 结果

82例病人对射波刀治疗有所了解, 无恐惧心理, 均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23例病人出现照射区域皮肤晦暗, 予赛肤润外用, 3月后皮肤颜色不同程度消退,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病人放射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 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3.1 放射治疗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肺癌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及焦虑情绪, 心理压力大, 对治疗期望值高, 但心存诸多顾虑, 并且对第四代射波刀缺乏了解, 担心治疗不良反应及术后疗效。因此, 护士在治疗前应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 告知病人及家属第四代射波刀的原理、方法、疗效及优越性, 鼓励病人放松心情, 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参与, 配合治疗。

3.1.2 健康指导

金标植入术前告知病人, 金标植入术可能引起气胸、局部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若病人有咳嗽, 术前半小时予止咳、化痰等药物, 术后嘱其卧床休息6h~12h,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胸闷、憋气、胸痛等不适。为减轻病人紧张情绪, 射波刀治疗前告知病人, 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放射治疗后可能出现乏力、纳差等全身不良反应, 口腔黏膜干燥、放射性肺炎等局部不良反应, 并且因治疗初期局部病灶水肿, 原有症状可能暂时性加重。告知病人加强感染防护, 注意保暖, 避免到人群聚集处活动, 预防感染。

3.1.3 饮食指导

恶性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 尤其肺癌晚期病人, 告知病人应加强营养, 均衡饮食, 鼓励进食, 少食多餐, 禁止暴饮、暴食。

3.1.4 皮肤护理

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 第四代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皮肤反应较轻, 但仍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用清水清洗, 勿用肥皂液等碱性溶液洗漱, 衣服应柔软宽松, 穿棉质衣物, 瘙痒时不能抓挠。若有破溃, 用清水沾湿、擦净后, 用甲紫溶液消毒, 充分暴露皮肤, 自然晾干。

3.2 放射治疗中护理

行射波刀治疗前即告知病人射波刀是一种微创的肿瘤治疗手段, 其具有呼吸同步跟踪系统, 告知病人治疗时平静、缓慢呼吸, 避免深呼吸, 以防射线穿透力大, 烧伤皮肤。

3.3 放射治疗后的护理

3.3.1 乏力、纳差

放射治疗后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及食欲下降, 告知病人以上症状为放射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可自行缓解, 消除其紧张情绪, 嘱其注意休息, 预防感染, 对年老体弱病人嘱其卧床休息, 予以床档保护措施, 床旁予防跌倒警示牌。

3.3.2 口腔护理

部分病人放射治疗后出现口腔黏膜干燥, 告知病人定期用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预防黏膜损伤及局部感染。

3.3.3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治疗后严重并发症, 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并常伴剧烈咳嗽等,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吸氧、祛痰、雾化吸入等治疗。必要时予抗生素治疗, 预防感染。我科接受第四代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人, 尚未出现放射性肺炎。

3.3.4 骨髓抑制的护理

第四代射波刀单次照射剂量大, 治疗后可能出现骨髓抑制, 主要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嘱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减少活动, 协助其做好生活护理。监测体温变化, 定期复查血常规, 如发现白细胞明显降低或体温升高, 应立即遵医嘱予升白细胞药物及预防感染治疗, 同时减少探视, 防止交叉感染。

3.3.5 照射部位的皮肤护理

因皮肤与黏膜为早反应组织, 常规放射治疗达到10Gy~20Gy或7d~14d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3], 肺癌病人在射波刀治疗过程中及放射治疗后可能出现皮肤损伤, 放疗前后5h~8h分别予赛肤润涂抹照射部位, 嘱其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穿宽松柔软的纯棉织品内衣,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禁贴胶布和涂刺激性药物, 用清水洗漱, 禁用肥皂液等刺激性用物, 告知病人不可挠抓局部皮肤。

4 讨论

第四代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周期短、精度高, 克服了呼吸运动造成的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缺失, 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的体积和照射剂量[4]。通过对接受第四代射波刀治疗肺癌病人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及其不良反应的精心护理, 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病人不良反应, 提高了对治疗的耐受性, 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总结第四代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2例晚期肺癌病人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及不良反应进行护理。[结果]82例病人治疗耐受性均较好,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第四代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病人的护理可减轻病人不良反应。

关键词:肺癌,第四代射波刀,护理

参考文献

[1]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Cancer statistics, 2008[J].CA Cancer J Clin, 2008, 58 (2) :71-96.

[2]Petrelli NJ, Winer EP, Brahmer J, et al.Clinical cancer advances2009:Major research advances in cancer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J].J Clin Oncol, 2009, 27 (35) :6052-6069.

[3]殷蔚伯, 余子豪, 徐国镇, 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479-653.

立体定向放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鼻咽癌残存或复发病变患者的年龄35~77岁, 平均年龄 (51.36±4.12) 岁;男性29例, 女性13例。病灶残存或复发部位有鼻咽、咽旁间隙、颅底、蝶窦、海绵窦、翼腭窝等, 其中侵犯1个部位的31例, 2个部位11例。根据鼻咽癌UICC2009分期标准, Ⅰ期1例, Ⅱ期8例, Ⅲ期19例, Ⅳa期14例。42例患者分为2个组:残存组27例, 复发组15例。入组条件:所有患者经活检证实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初程根治剂量 (70~80Gy, 7~8周) 放疗后6个月内鼻咽局部残存病灶明显、较大或放疗6个月以后复发 (经鼻咽镜检查或MRI、CT或PET等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 。

1.2 治疗方法

陀螺刀放疗, 采用上海伽玛星GMX-I型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 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 用S型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 以CT3mm薄层头颅扫描后将影像资料经放疗网络传输至陀螺刀治疗计划系统 (TPS) 上, 再由放疗医师逐层勾选靶区及危及器官, 以50%-70%等剂量曲线, 包绕95%以上的PTV, 单次照射剂量3.5~4.5Gy, 照射次数10~12次, 平均11次, 靶区周边剂量42~54Gy, 靶区中心剂量60~80Gy。治疗过程中的所有患者均得以完成放疗计划。患者在陀螺刀放疗后的前两年内每3个月至半年内复查一次MRI、CT、纤维鼻咽镜, 以后每半年或1年内随诊复查1次。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8月, 随访率100%。

1.3 近期疗效判断标准

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 陀螺刀放射治疗3个月后复查CT或MRI, CT或MRI片上肿瘤占位或增强信号消失为肿瘤完全消失为CR, 肿瘤体积明显缩小50%以上为PR, 肿瘤体积肿瘤缩小50%以下或增大不超过25%为SD, 肿瘤体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为PD[7]。

1.4 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急性放射性损伤按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患者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患者CR 78.6% (33/42) , PR 9.5% (4/42) , SD 7.1% (5/42) , 局部控制有效率 (CR+PR) 88.1% (37/42) ;残存组27例, CR 81.5% (22/27) , PR 11.14% (3/27) , SD 7.4% (2/27) , 局部控制有效率 (CR+PR) 92.6% (25/27) ;复发组15例, CR 73.3% (11/15) , PR 6.7% (1/15) , SD 20.0% (3/15) , 局部控制有效率 (CR+PR) 80.0% (12/15) 。

2.2 放射性损伤

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主要有口干、皮肤反应、粘膜反应、吞咽疼痛等, 都在1或2级, 无3、4级放射性损伤, 其中口干95.2% (40/42) , 放射性皮炎52.4% (22/42) ,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45.2% (19/42) , 吞咽疼痛47.6% (20/42) 。5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6个月发生急性放射性中耳炎, 1例出现鼻咽大出血, 但并发症均在对症治疗后治愈。

2.3 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对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 4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 (4~38个月) , 至末次随访, 共有9例死亡, 死于再次复发或远处转移。残留组中位生存24个月 (生存4~38个月) , 1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7%, 2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1.5%;复发组中位生存14个月 (生存4~25个月) , 1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6%和66.7%, 2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46.7%。

3 讨论

鼻咽癌即使经过规范的根治性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后, 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残存或复发, 恰当的挽救性放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1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改善了照射部位剂量的精确性, 在提高了病灶局部照射剂量的同时对周边重要组织器官给予屏蔽或减低照射剂量, 研究显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残存病变或复发病灶有较高的局部控制效果和安全性[2、6、8]。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系统是我国在瑞典伽玛刀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研制生产的, 为实施立体定向放疗的设备之一, 结合了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技术优势, 将60钴放射源安置在两个垂直方向同步旋转的陀螺结构上, 因此又称陀螺刀[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陀螺刀放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存或复发病变, 近期疗效 (3个月) 的局部控制有效率88.1%;放射性损伤主要为口干95.2%, 放射性皮炎52.4%,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45.2%, 吞咽疼痛47.6%, 均在1、2级, 仅1例发生鼻咽大出血且均对症处理后治愈, 说明患者治疗期间放射性损伤程度较低、治疗耐受性较好, 与国内学者王若峥等[8]研究结果相近, 低于陈佳文等[13]调查的放射性不良反应。随访残留组的1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7%, 2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1.5%;复发组1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6%和66.7%, 2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46.7%, 与国内学者杨帆等[14]报道的伽马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生存率文献相近。

文献显示在对鼻咽癌残存或复发的患者进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研究中, 其剂量和分割方法都略有不同[6、8、14、15], 一般认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剂量>10Gy时则不利于正常组织修复, 容易出现鼻咽黏膜出血、坏死、感染[6]。肖建平等建议, 对于治疗后病灶残存的患者采用单次剂量3~6Gy, 总剂量给予15~20Gy[2]。对于有鼻咽大出血危险的患者, 治疗方案制定应谨慎小心, 必要时考虑增加分割次数, 并进一步降低总剂量, 以达到姑息治疗目的, 治疗中及治疗后更应密切观察鼻咽腔的清洁和组织修复情况[15]。本次研究采用单次照射剂量3.5~4.5Gy, 照射次数10~12次, 5次/周, 是安全并值得推荐的。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机的发展 篇8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机自1968年被应用于临床以来,截止2007年共治疗病例总数超过55万人[1,11]。1993年我国首次引进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机(简称伽玛刀)并应用于临床。伽玛刀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治愈率高等优势,使得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伽玛刀治疗适应症的严格;定向、定位的精确及剂量的精度控制等特点,决定了对伽玛刀的购置和使用需慎重评估。

1 第一代伽玛刀

1968年,瑞典医科达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2,3]。当时的伽玛刀有179个钴源呈球状排列,使病变组织经过一次性大剂量照射就可以产生坏死灶,并且极小甚至几乎不损害邻近的正常组织。1974年医科达公司改进的伽玛刀[4]是采用201个钴放射源,钴源在半球型的壳体经度上的分布为0~360°,纬度上分布为6~36°。第一代伽玛刀技术的基本特征是静态聚焦(图1),二维平面布源方式,壳体和钴源均不运动,钴源剂量小,射线束之间在形成焦点之前的路径是有间隙的,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在健康组织中分散射线。

2 第二代伽玛刀

第二代伽玛刀的显著特征是安装钴放射源的治疗头可以做360°的自转,但治疗机头不做任何运动。放射源在转动过程中,放射线束可以形成多个角度的锥形聚焦,从而使得整个放射治疗过程可以实现部分地或完全地自动化。旋转聚焦显著地提高了其“焦皮比”和放射治疗的增益。第二代伽玛刀可以更换不同型号的准直器头盔,治疗范围也随之扩大。其基本特征是三维立体布源方式,确立病灶轴向断面层数,对断面层进行人工布源或自动布源,实现三维剂量计划计算。

第二代伽玛刀的显著代表为深圳奥沃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转聚焦式头部伽玛刀[10]。深圳奥沃的旋转伽玛刀由30个钴放射源按照螺旋方式排列6组。放射源的放射线均经准直器引导聚焦于中心位置,然后叠加能量,从而形成足剂量的焦点,如图2所示。马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9年也指出一种头部伽玛刀,其结构、原理等与奥沃公司的旋转聚焦式头部伽玛刀基本相同。随后,生产研制头部伽玛刀的有武汉康桥、深圳圣爱、海博公司,其原理及结构无显著改进。

3 第三代伽玛射刀

1980年以后,由于CT、MRI、DSA和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DICOM图像传输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伽玛刀的变革,第三代伽玛刀应运而生。

第三代伽玛刀[5,9]的特征是采用扇形聚焦回转弧照射方式,照射角度和区域不受重要器官限制,使得肿瘤治疗无盲区。其安置在治疗头上的钴放射源呈扇形排列,治疗头不能自转,但可围绕人体纵轴做360°转动;除了扇形静态聚焦外,还在治疗头做360°转动时,形成二次回转聚焦,并且高放射剂量区(照射野)形态与肿瘤(靶区)形态一致;另外在进行精确聚焦放射治疗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序列轨迹、靶点规划实现三维靶点适形放射治疗功能。总之,跟第二代伽玛刀相比较,第三代伽玛刀明显优化了健康组织剂量分布状态,可选择射线入射角度,在适形、调强、焦点剂量场形状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除此之外,第三代伽玛刀的主要特征还有剂量量化及计划验证量化。第三代伽玛刀的靶点定位引入了CT、MRI等无创伤诊断技术,同时配备电子计算机和图像分析仪等,使得剂量计算、方案制定及治疗等全部工作程序化、自动化及简单化。

从第三代伽玛射刀开始,可以同时治疗头部肿瘤和体部肿瘤。其代表机型为2002年深圳市海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超级伽玛刀”,它也是全球第一台可以兼治头部肿瘤和体部肿瘤的伽玛刀。如图3所示。

4 第四代伽玛刀

第四代伽玛刀[6,14]治疗头仍不能自转,但是可以围绕人体进行转动,在治疗床三个轴向运动配合下,进行任意入射角度的放射治疗。其基本特征是基于PACS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前三代伽玛刀射线立体定向放疗机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实时的临床动态、静态图像采集和实时计划操作;拥有实时的导航或控制能力;解决图像无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科学的量化的诊断和治疗;并能实现网络数据共享等。

早期的伽玛刀采用手工计算剂量的KULA系统,先逐点设定等中心点,然后将各中心点剂量整合好后,形成剂量计划图。再将该图与影像学胶片重叠,估计其高剂量区的适形性。1990年,医科达公司推出了GAMMA PLAN治疗计划系统,这是现代伽玛刀质量计划系统的雏形。现在的伽玛刀,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都应用类似的治疗计划系统。从第四代伽玛刀开始,在TPS(计算机三维放疗计划系统)中,引入了逆向算法,这样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治疗计划,而且其等剂量线包裹肿瘤的适形度更高,并能达到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调强放射治疗)的调强标准。此外,是否能够执行立体扩野及大野放疗技术,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5 第五代伽玛刀

第五代伽玛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精确放射治疗设备之一,采用了类似航天陀螺仪的旋转原理,将60Co放射源安装在两个垂直方向同步旋转陀螺结构上,因此又称“陀螺刀”。它可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取代大部分治疗设备和大部分外科手术,一次性毁损病灶组织,治疗效果大大提高。陀螺刀集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和伽玛刀的优势于一身。同时,又将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自动跟踪技术、热增敏技术、弹珠调强技术巧妙的结合起来。陀螺刀以其更高的放疗增益比和完善的功能,将精确放疗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代伽玛刀的自转和治疗头公转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钴源数量,提高治疗精度及可靠性[7,13]。

上一篇:部件失效下一篇:地沟油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