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性食品

2024-05-16

源性食品(精选十篇)

源性食品 篇1

1 目前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问题

1.1 饲料原料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污染

例如用来制作饲料的饲草等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些农药残留可通过动物源性的食品进入人体, 不仅影响畜禽的生产能力而且对食用者的健康也是严重威胁。另外饲料发生霉变或受到各种污染, 这些污染物也会随着污染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通过动物产品进入人体。

1.2 滥用兽药或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造成药物残留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兽药, 过多过滥地使用兽药。部分兽医工作人员, 不管什么疾病, 都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 甚至是激素类药物。这不仅不利于动物疾病的治疗, 并且会导致动物产生耐药性和动物产品中的药物高残留。

1.3 动物疫病

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疯牛病、旋毛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可直接侵害人体。

即使动物所固有的非人畜共患病, 如猪瘟、鸡新城疫等虽不直接感染人, 但其分解的毒素也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求暴利, 把患有疾病的畜禽私自宰杀后上市销售, 不仅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 安全生产畜禽产品的方案

生产安全畜禽产品要从预防和监管两方面下手, 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管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注重从源头抓起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生产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应从加强产地环境管理, 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入手, 使用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程序, 预防为主,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防止畜禽发病, 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频度、使用量。要坚持治疗为辅的原则, 一旦畜禽发病, 应科学选择药物, 合理、规范用药, 确保畜禽健康及产品安全, 无残留。

2.1 在严格遵守创业法规

在选择药物时, 控制畜禽产品源头污染, 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化合物清单》, 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兽药使用

禁用兽药如下: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己烯雌酚、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氯霉素、氨苯砜、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苯烯酸钠、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安眠酮、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氯丙嚷、地酉泮、甲硝唑、地美硝唑、簪硝唑、洛硝达唑、卡巴氧、万古霉素、林丹、毒杀芬、呋喃丹、杀虫脒、酒石酸锑钾、锥虫胂胺、五氯酚酸钠、孔雀石绿、氯化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2.1.1 为避免抗生素残留可优先选择如下药物:中草药、溶菌酶、益生素、益生原、抗菌肽等。上述推荐药物详细介绍如下:

2.1.1.1 益生素

益生素是一种微生态制剂。根据生物竞争原理, 益生素通过在肠道的生态占位、耗氧、产生有机酸、分泌抗生素等物质, 有效地对抗病原菌侵袭并抑制其生长, 调整、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通过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统, 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使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提倡防重于治的今天,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在已有“促菌生”、“调痢生”、“抗痢灵”等多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畜禽腹泻和用作饲料添加剂。

2.1.1.2益生原

益生原是一类低分子多糖 (寡聚糖) , 可以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增殖, 同时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增殖。防治动物细菌性腹泻有良好疗效。低聚糖由于不仅具有耐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质, 还具有整肠和提高免疫等保护功能, 其作用优于益生素。主要用于畜禽腹泻和用作饲料添加剂。

2.1.1. 3 中药

某些中药不仅具有抗菌、抑菌作用, 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具有无残留无副作用, 无耐药性, 不引起三变 (癌变, 畸变, 突变) 等优势, 日益受到重视。三黄加白散治细菌性腹泻效果显著, 最近科研人员从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已取得良好疗效, 并已推广应用。如牛至油治腹泻, 六茜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有多重功效, 可治疗多种疾病。

2.1.1. 4 溶菌酶

生物酶可使细菌细胞壁不溶性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 细菌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胞壁溶解。它能直接水解革兰氏阳性菌, 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补体的参与下, 还能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此外, 它还与各种诱发炎症的酸性物质中和, 使其失活, 并能增加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疗效, 改善组织基质的粘多糖代谢, 从而达到消炎, 修复组织的目的。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⑴治疗效果确切;⑵抗病毒, 抗菌谱广, 特别对耐药菌效果尤佳, ⑶不会造成药害残留和蓄积, 安全可靠;⑷没有任何副作用和影响;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加快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对兽医临床危害较大的致病菌抑菌效果明显, 对兽医临床常见益生菌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腊样芽胞杆菌) 无抑菌作用。

溶菌酶能完全替代抗生素, 可以单独治疗使用, 也可以与抗生素配伍使用, 并有良好的增效功能。实验证明溶菌酶治疗动物细菌性腹泻, 奶牛乳房炎, 子宫内膜炎有良好的疗效。因其在抗菌消炎的同时, 对伤口有修复作用。近些年来溶菌酶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猪腹泻均取得良好疗效。临床已应用的有乳炎停, 三维子宫净等。

2.1.1. 5 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天然抗菌活性物质。通过横跨膜内外的离子通道的形成来达到杀菌作用。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高, 无免疫原性, 抗菌谱广等特点。并且, 抗菌肽对畜禽具有促生长, 保健和治疗疾病等功效, 具有无毒副作用, 无残留, 无致细菌耐药性等特性, 在动物养殖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方面, 抗菌肽也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应用价值。细菌素是最常见的一类抗菌肽, 它能特异性杀死与它相应的不同菌株的细菌以及与它相近的细菌, 其中乳酸菌素等已用于临床, 治疗细菌性腹泻取得良好疗效。

2.1.2 在必须使用抗生素 (如发热、全身症状) 时, 应遵守以下原则和方法:

2.1.2. 1 有条件时进行药敏试验, 根据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价廉易得药物制剂, 做到不乱用或滥用药物。

根据药物的作用和对动物的药动学特点, 制定给药方案与剂量。对治疗过程作详细的用药计划, 观察将会出现的药效和毒副作用, 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除有确实的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 尽量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应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去调整药物与剂量。用药先治标, 后治本, 达到标本兼治。

2.1.2. 2 抗生素类药物的选用

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 如猪丹毒、破伤风、炭疽、马腺疫、气肿疽、牛放线菌病、葡萄球菌性和链球菌性炎症、败血症等, 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 如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泌尿道炎症, 则选用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对耐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创面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等, 可选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对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和鸡慢性呼吸道病, 则应首选氟喹诺酮类药, 如恩诺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

2.1.2. 3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 弄清治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有条件时应作药敏试验, 这样既可对症下药, 又可节省用药, 减少开支; (2) 注意用量及疗程, 一般开始用药时剂量宜稍大;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时剂量也宜稍大, 而肝肾功能不良时, 按所用抗生素对肝肾的影响程度酌情减少用药量, 给药途径也应适当选择, 严重感染时多采用注射给药, 一般感染和消毒感染以内服为宜; (3) 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不要滥用抗生素, 不宜长时间使用同种抗生素, 可将有效的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4) 防止影响免疫反应, 在进行各种预防菌苗接种前后数天内, 不宜使用抗生素; (5) 防止产生配伍禁忌, 抗生素之间以及抗生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 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 引起不良反应, 应尽量避免。

2.2 要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休药期即最后停止给药日至畜产品屠宰的最短时间, 休药期是依据兽药在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浓度及其消除规律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的。休药期能保证药物在可食性组织中的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要在畜禽出栏或屠宰前, 或其产品上市前及时停药, 以避免残留药物污染畜禽及其产品, 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具体兽药休药期详见表1、2。

2.3 严格遵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化合物清单》

禁止添加抗生素、激素, 禁止添加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苯丙酸诺龙、丙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制剂;氯丙嗪、地西泮 (安定) 及其盐、酯制剂;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制剂用于促进畜禽生长。采用无污染, 无毒副作用的微生态制剂、低聚糖、酶制剂、中草药等。另外, 不应将含药的前中期饲料错用于动物饲养后期。

3 讨论

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品种、饲料、兽药) , 兽药为畜牧业、养殖业和宠物保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国际动物保健协会的市场报告指出, 如果不使用兽药, 禽类和家畜的养殖数量分别要增加25%和89%才能获得同样的产量。而且兽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国民经济的增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 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 使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兽药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的现象, 这对家畜和人类的健康都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用药技术对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养殖户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莉, 等.兽药残留与动物性食品安全[J], 畜牧与兽医;2009, 3:88-89.

[2]闫士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 安徽医药;2005, (12)

[3]张永建, 等.努力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J], 肉品卫生;2005, 05

[4]程言清.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的制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 (01)

[5]葛少锋.关于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02, (05)

[6]王婷.我国食品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 07

[7]姚蕊.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A], 食品安全监督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上) [C], 2005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措施 篇2

1、要尽快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新型的畜牧兽医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检测设备,抓好畜禽饲料的质量、兽药的经营管理和使用、加强休药期药物残留的检测、疫病的预防、饲养环境的监控、屠宰检疫出证等诸多环节的工作。

2、建立科学、标准、规范养殖场,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猪禽混养、家禽水禽共育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之路,提高畜牧养殖效益,使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符合动物饲养卫生条件,减少畜禽疫病的发生。

3、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环节,必须严格依照有关管理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规范畜禽饲料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对各环节加强管理,才能保障畜禽饲料的安全卫生,保障动物性食品对人类的安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饲料、兽药管理必须成立专门结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常抓不懈。

4、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对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切实抽检,对即将出栏上市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前,进行药物残留指标检测,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和畜产品安全准出准入制度。改变为收费而检疫检验的不良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实验室的科技含量,确保检疫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切实消除畜产品安全隐患。

5、畜禽屠宰必须定点,监督管理必须到位。

那种野蛮屠宰、质量无保证、管理体制不顺的办法应该加以改革,各部门要分清主次,重点管理,让社会监督,使人民满意。定点屠宰可划片区,少设点,多配送,严管理,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

6、加快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强制市场准入。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安全信用体系和质量安全溯源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影响的调研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 影响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57-01

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都尚未得到有效地控制,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在如此现状中,我们立足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希望传达民众心声,传递一份正能量,为我国食品安全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1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及食源性疾病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人们的文化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生活水平较差的人来说,仍旧只求吃得饱。因此必须加强对普通百姓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目的。同时提高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只有了解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预防及整治。

1.2 目前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

现今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频率较高。大多数民众而对于一些慢性的食源性疾病如重金属中毒等情况民众都不甚了解。故我们更加应该关注并探讨何为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祸根。而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民众倾向品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导致了我们食源性疾病的频频发生。而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仅极少数民众认为食品储存期间微生物量超标为食源性疾病频发的原因。

2 民众、政府如何应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2.1 民众应对食品安全的方式

大多数民众还是会采取较为理智与合理的措施(如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是大多数人仍是直接向卖家索要赔偿,而非积极通过更加严厉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民众维权意识仍然不强。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民众参与维权的意识。加大宣传,使民众能够更多的认识到维权的重要性。

2.2 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作用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原始材料。同时由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屡屡被曝光,民众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之情。同时民众认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体现了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程度不够。而认为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处罚力度不足及违法企业诚信道德意识不强的民众也是其原因之一。而通过访谈发现民众希望政府能够尽力解决民众关心、担忧的食品问题。

3 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和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建议

3.1 加强对百姓的宣传教育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淡薄有着很大的关联。消费者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其在购买时不能够辨别何为安全食品,陷入不法商家的陷阱。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针对生产经营者,有关部门要增加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认识水平,将违法的念头扑灭在萌芽阶段。为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3.2 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

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够系统地收集有关食源性疾病危害程度、发生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指导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建立高效的食源性疾病,为指定决策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民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保障。

3.3 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

政府必须协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地把好食品安全大关,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安心的食品市场加强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并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责任到人,保证在发生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填补漏洞。

3.4 积极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

媒体在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民众对于问题食品及食源性疾病的关注与重视。故而扩大舆论提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使跟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媒体所传播的食品安全信息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监督媒体,使之报道均切实可信。

3.5 落实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能够很好的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情况,从而对如何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食源性疾病提供准确的事实依据。故而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使有效、正确的决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文琴.浅谈食源性疾病防御策略.

[2]郑华荚,龙一兵.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中因卫生监督杂志,2002.

[3]吴永常.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4]庞佳宏,李树环.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浅谈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篇4

所谓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就是来源于动物而供人食用的物品 (不包括畜禽或动物的所有产品) , 正常食用后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畜 (禽) 产品安全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有区别的。

2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包括的内容

2.1 卫生

有无携带或污染病毒、病菌、寄生虫等, 特别是一些严重的人兽共感病源微生物。这是世界上都很重视的, 我国也不例外。

2.2 兽药残留

包括制药原料的研制和选择问题、兽药生产质量问题、兽药使用问题。除此, 国家已先后宣布废除了多种“问题兽药”, 如氯霉素、部分动物性激素等100多种。这些兽药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造成多种不适或损害, 有的抗药性增加, 有的对人体具有“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作用等。

2.3 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营养、维生素、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或某些规定可以添加于饲料中的物品及中草药等是允许的, 但是, 有些唯利是图者, 在饲料中添加对动物生长健康有害的物质, 如国家早已禁令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之类, 还有些残留严重的化学药物。某些抗生素本来作为治疗药品在整个动物疾病控制中是不可少的, 但是却违规添加于饲料中, 名义上“防病治病”, 实际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还有某些激素、生长素的添加, 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也造成副作用。还有“保鲜剂”、“嫩肉剂”、“香味剂”、“防霉剂”、“助长剂”、“着色剂”等等, 其中有多少是经过监督检测部门检查认可的也不得而知。

3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管理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下的“分段管理”体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主要是畜牧兽医部门管理, 但也还有一些内容和环节在法律法规上并不明确, 有的就根本“无法可依”。在具体管理操作中, 往往有不少交叉, 由于立法不细, 分工不明, 有的问题在法规上、管理上还根本没有触及。也还有些项目仍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 或者根本就是“空白”, 在实际工作中既存在扯皮、推诿的现象, 也有“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实。目前在畜牧兽医部门内部, 已有专门的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构, 对将来此项工作的统一运筹、协调管理应大有好处。

4 当前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培训。

对社会不同类型人群采取相应的办法, 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除了加强专业、科技知识培训外, 有些教育应同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4.2 立法立规。

国家或地方应从实际出发, 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内容应当尽可能细化、明确、有可操作性, 同时, 应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情节严重应纳入刑法。

4.3

强化各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工作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 注重源头安全的监督及经费投入。

4.4 加大改革力度。

在体制、机制上理顺管理职能和程序, 不留空白。在体制未理顺之前, 要加强对工业、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

罗毅, 罗长荣

源性食品 篇5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 “瘦肉精”, “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 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饲草、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饲料的金属毒物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和农药污染。污染饲料的金属毒物有汞、镉、铅、砷等,上述有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地区土壤,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某些有毒元素含量过高以及工业三废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危害最重的当属黄曲霉毒素污染,感染霉菌后饲喂动物,可使动物中毒;我国每年有数万吨有机氯和有机杀虫剂撒在地上,直接导致饲料的农药污染。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畜禽肉品质的质量。

1.2 疾病多年来,一些严重的畜禽疾病,特别是畜禽传染病在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1.3 滥用激素、抗生素激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原因。有的饲料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饲料配方中大量使用激素、抗菌素类药物,以达到加速畜禽生产的效果,有些个体养猪户在生猪出栏前的一段时间给猪喂食含瘦肉精的违禁饲料,以提高瘦肉率。

1.4 药物残留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主要是由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中的抗菌类药物、激素、安眠酮类药物所致。由于饲养者对药物添加剂的性能和使用添加剂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盲目追求生产利润,不严格按规定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和添加剂,随意在饲料中添加某些药物,出栏前又不注意休药期,导致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畜禽肉中、植物里的药残,通过生物大循环,都会作用与人体,影响人类健康,污染环境.1.5饲养环境生产规模小,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很难做到畜种统一、饲料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饲养环节净化,对生产过程的监管难度大,此外,养殖户无公害养殖意识淡薄,养殖环境污染。畜舍选址、栏舍设计不科学,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畜舍周围环境、空气和水源污染。客观上造成了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难以规范,严重制约了畜产品安全生产。生产安全畜产品的措施

防重于监,注重源头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项国际通行做法。

2.1 加强饲料的质量控制,开发无公害饲料添加剂首先,重视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控制和防止饲料中外源性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控制农药残留和工业“三废”对饲料的污染,切断传染性病原微生物进入食物链,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其次,开发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中草药添加剂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保健防病,提高繁殖力,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及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效益;最新研究的免疫调节剂及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益于生产安全畜产品。

2.2发展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推进健康养殖。要创造合适的动物生长、发育环境,培养健康的种畜群,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可追溯制度,抓好产品质量认证。

2.3 严格防疫,搞好生物安全措施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疾病的防治密不可分,尽管有些疾病可以治疗,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疗的药物所产生的残留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口的品质。防重于治,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和蔓延,适时接种,科学免疫,将疫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2.4 控制药物残留合理、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及抗菌药物,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在必须使用抗生素时,通过药敏感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抗生素的交替使用等方法延缓耐药性产生,提高疗效。同时遵守休药期。在出售或屠宰前`5-7天停止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添加剂。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篇6

近年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起因的调查结果显示,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首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12年4月中国科协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表示,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是化学性污染、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监测结果显示, 2011我国每6个人中至少就有1人患有食源性疾病[1,2]。

2013年8月10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了我国食源性疾病和急性胃肠炎的调查报告。该中心经过对上海江苏等六省为期一年的调查, 结果显示, 在过去一年中, 我国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56次/人年, 其中因食源性疾病引发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157次/人年, 即每6个人中有1人发生食源性疾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3]。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近年我国每年发生急性胃肠炎人次达到7.48亿, 其中因病就诊4.2亿人次, 急性胃肠炎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3.7亿人次[4]。有研究人员研究了国家卫生部2006年至2010年发布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 结果发现, 期间共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023起, 发病36920人, 死亡967人[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仅指食源性的“中毒事件”, 并不包括食源性的感染问题, 也不包括没有被通报的不属于“中毒事件”的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特别是食源性疾病, 所造成的危害在世界范围上都很严重, 有的危害触目惊心。目前全球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人数约10亿人, 美国每年约有48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 有12.8万人入院治疗。在发展中国家因食品安全问题死亡的人数达百万以上[4]。仅2005年, 全球有150万人死于腹泻病, 2011年美国有3037人死于食源性疾病[6]。

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当前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又表现为多方面的问题, 主要为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也是食源性疾病的体现。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品中的致病因素造成的各种疾病, 其中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为突出。人们饮食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是比较复杂的, 情况也是多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的, 可以表现为食品安全事故, 表现为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安全事故, 有的出现食源性疾病, 有的不一定出现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危机, 是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危机的社会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2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

食源性疾病的起因是多方面的, 有人为因素, 也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等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出现问题食品并且被消费者食用。自然因素是指由于某些食品原料本身含有危害消费者的成分或者毒素, 被食用后引起问题。从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因素或者成分角度, 可以进一步分为多种因素。

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感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性疾病等。引发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工业污染、寄生虫、农药、微生物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食源性疾病爆发调查和控制指南》中, 提出的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主要有:细菌、病毒、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生物毒素、化学性。

在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中, 以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卫生部公布的2006至2010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 微生物造成的食物中毒最多, 爆发事件数占40.09%, 患者人数占61.92%, 主要致病细菌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变形杆菌以及致泄性大肠埃希菌等。其次的致病原因是有毒动植物, 占中毒事件的30.70%, 患者人数占17.64%, 有毒动植物造成的死亡人数占55.55%, 主要有毒动植物是毒蘑菇、没有熟透的菜豆[7]。

食源性疾病不局限于感染性与中毒性疾病, 还包括非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8]。除了食源性的感染性与中毒性疾病之外, 因饮食引起的疾病与问题还包括以下问题:因饮食引起的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摄食引起营养不良问题以及因食用搭配不当引起的问题、因食用者的个体差异出现的问题。凡是由于饮食原因引起的疾病与问题, 我们都可以称为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 也不局限于食源性疾病。

除了食源性疾病之外, 还存在大量的没有引发疾病的因饮食所引起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称为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例如, 人们食用的食品中有头发等物理性异物或者昆虫, 虽然没有造成食用者出现感染性或者中毒性疾病, 但却造成食用者的恶心、担忧等心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不良影响, 这样的问题仍然属于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这样, 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就是指所有因饮食所造成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是当前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成为今后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重点。

摘要: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 分析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引发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起因, 认识食源性疾病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食源性致病因素中, 微生物引发的问题最突出。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应当成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点。

关键词:食源性,食品安全,致病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5 (9) :7.

[2]姚敏.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最大敌人[N].中国消费者报, 2012, 11, 12.

[3]张昊.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健康报, 2013, 8, 12.

[4][7]庞璐, 张哲, 徐进.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爆发简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 23 (6) :560-563.

[5]王乐.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N].中国医药报, 2013, 8, 21.

[6]魏公铭.王薇中国的食品安全应高度关注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N].中国食品报, 2012, 10, 24.

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 篇7

1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饲料及其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不仅导致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 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还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1.1 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在畜牧业的投入使用

品种、饲料、兽药是畜牧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饲料发生霉变或受到化学性污染, 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安全。与此同时兽药品种也在不断更新、增加, 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如抗生素、磺胺类药、激素药已被人们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促进畜禽的生长, 降低发病率, 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然而兽药广泛地使用带来的不只是畜牧业的繁荣, 还有因兽药残留而导致的动物源性食品危害人类的健康问题。药物残留的对人类的危害如下:

1.1.1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如苯丙咪唑, 抗蠕虫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甾体激素 (如乙烯雌酚) 能引起女性早熟、子宫癌和男人女性化;氯霉素能阻碍血细胞形成, 从而导致人类的白血病;硝基呋喃类、砷制剂以及喹乙醇的同类化合物, 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1.1.2 引起急性中毒

畜禽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等违禁药物, 造成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 引发了一系列因食用动物源性食品中毒事件。

1.1.3 引起过敏反应

抗菌素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多年来, 尤其是牛奶中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残留导致人 (尤其是婴儿) 皮肤过敏和荨麻疹的病例屡见不鲜, 过敏轻者则皮肤瘙痒, 重者则引起急性血管性水肿和休克, 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

1.1.4 产生耐药菌株和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经常食用残留抗菌素的动物源性食品, 一方面可引起病原菌对抗菌素产生耐药性, 使常规的临床用药无效。另一方面又能造成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 最常见的就是顽固性腹泻,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1.1.5 促进性早熟

动物源性食品中高浓度的激素残留, 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使孩子的性成熟加快。

1.2 环境污染物在动物食品中残留严重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 工业“三废”治理监督管理不严, 造成工业三废严重污染, 有毒重金属 (硒、铜、砷等) 和非重金属化合物通过食物链在畜禽和水产动物体内富集, 致使动物性食品中环境污染残留严重, 也影响到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1.3 二次污染严重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 而且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动物防疫条件和卫生条件不达标, 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严重。

2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隐患的措施及技术

2.1 加强饲养环节投入品的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养殖投入品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又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规范兽药、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加强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管是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的基本保证, 也是新时期动物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2.1.1 制定兽药的休药期, 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 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一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 但养殖户很少按规定施行休药期。

2.1.2 建立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由农业部成立的国家兽医局直属的兽药饲料监察所或动物源性食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中心, 对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进行统一监控, 发挥职能效应。

2.1.3 加强经营企业监管力度

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应该具有较高自觉性和综合素质, 加强经营企业监管力度工作, 从源头杜绝兽药残留, 才是解决兽药残留最根本的方法。

2.2 加强动物卫生组织体系建设

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 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监控, 以保证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只有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保证动物健康, 才能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2.3 改变传统的畜禽饲养方式

长期以来, 畜牧业关系千家万户, 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从未改变:人畜混居、猪禽混养、鸡和水禽共育。落后的畜禽饲养方式导致动物饲养条件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也极易造成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阻碍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 而且极易造成疫病传播。因此必须加快改革畜牧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 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之路, 既能提高养殖效益, 又符合动物卫生条件, 从而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3 绿色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体系建设

强制市场准入绿色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不能停留在办证程序上, 而应该对饲养环境、水源、空气、饲料、防疫、兽药使用、产品上市标识等制定出相应标准, 切实实施全程监控。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安全信用和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对于未经认定认证无认证标识的畜产品一律不准进入流通环节和市场销售。

源性食品 篇8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制订“兽药残留标准检测方法”和“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标准, 发布《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开展兽药残留监控和检测工作, 打击、查处在动物生产中使用违禁药物等措施,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使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 近年来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在基本满足了数量要求以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的要求已成为主要的问题, 人民都要求吃上“放心肉”、“安全肉”, 在这方面目前的现状尚有一定的差距。另外, 兽药残留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国际贸易的突出问题, 欧盟、日本等往往借我国肉产品中的兽药残留, 设置贸易壁垒, 拒绝进口我国的畜禽产品,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声誉和畜禽产品的出口。因此, 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控制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

(1) 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的管理: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禁止不明成分的兽药进入市场, 加大对违禁兽药的查处力度;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控、严禁使用农业部规定以外的兽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上市畜产品及时进行兽药残留检测, 若发现兽药残留标者立即禁止上市并给予处罚。这样在源头和终端两个环节控制, 才能促使经营者按规定使用兽药及饲料添加剂, 才能使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值真正降到最低限度。

(2) 加大宣传力度, 从畜牧生产环节控制兽药残留量:通过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 让广大饲养者认识到兽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合理使用兽药, 从畜牧生产环节控制兽药残留量。严格规定和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的药物;严禁或限制使用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药物, 尤其是禁止将它们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允许使用的兽药要遵守休药期规定, 特别是对饲料添加剂必须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等。

(3) 搞好兽药的开发与研究, 研制“三无”兽药产品:重视中兽药、微生态剂和酶制剂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兽药或药物添加剂研制、开发和应用。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和无公害的化学物, 尤其是中草药添加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研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的兽药产品, 实现无公害绿色畜产品。

2 动物源性食品控制的物理化学技术

动物性食品中的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 要确定食品中微生物及药物残留量为多大才可被接受, 不但要考虑到化合物本身固有的剂量和毒性, 还要考虑到接触此化合物后的潜在的、可能的危害, 甚至要考虑到药物代谢过程中的某些毒性问题。

如果样品中存在违规的药物残留, 需要使用试验方法来检测和确认, 一般常用理化检验技术, 最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 (TIC) 、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和液相色谱——质谱法 (HPLC/MS) 。质谱法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而被首推的确认方法。

3 其他控制方法和建议

3.1 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养殖企业要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疫病的预防体系, 它从建场时就开始考虑人、畜的安全。整个生物安全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宗旨就是排除疫病威胁, 阻断畜禽疾病及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进入畜间群体中。它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人员的控制、畜禽生产群的控制、饲料和饮水的控制, 以及对物品、设施和工具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垫料和废弃物、污物的处理。

3.2 建立合理的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2.1 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立法工作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提。主要发达国家为实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 从而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检测检验、质量认证、信息服务等纷纭复杂的工作建立统一的法律规范。如美国有关动物源性食品检验的法令就有:《联邦肉类检验法》、《禽类产品检验法》、《蛋类产品检验法》等, 并通过一系列程序性技术法规实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计划。其次尽快研究制定更多新法律, 形成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在新的法律法规中, 应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主体。当前要加快制定和修订与动物性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生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管理规章。

3.2.2 改革动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创新监管机制

针对动物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应对现有监管体制予以改革, 改变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分割的局面, 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 实行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管理”, 打破地方分割局面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减少各部门的重复设置和避免地区之间的矛盾, 提高行政效能。创新监管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对辖区的食品安全负总责, 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动物食品安全监管领导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问责制度。

3.2.3 推进动物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强化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要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示范农场等的建设力度, 引导生产基地按标准生产, 按规程操作, 强化监督,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指导养殖企业尽快建立完善的兽药使用记录和兽医处方管理制度, 严格遵循兽药停药期规定, 从源头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把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同时, 在动物性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推行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良好生产规范 (GMP) , 良好农业生产规范 (GAP) , 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 (HACCP) 管理, 以促使动物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卫生。

3.2.4 建立动物性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不安全食品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危害, 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即在进入市场环节实施标准准入、协议准入等, 引导和规范动物性食品按照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要求进入市场, 把不符合人类食用安全标准的动物性食品拒于市场之外, 在市场交易环节实施动态监管, 对违法经营者或不合格动物性食品实施市场强制退出, 从而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制度要遵循“坚持标准、严格准入、开放市场、强制退出”的原则。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 也是履行WTO协定, 保证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有效措施。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规范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不仅要严格审查硬件条件 (如环境、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检验设备等) , 而且还需要考查人员 (包括企业法人) 、产品标准及其与质量有关的文件,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 遵循实质等同性原则;

(2) 对动物源性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对没有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推向市场;

(3) 推进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工作, 对动物源性食品按不同质量水平加帖相应的标志或注明质量等级, 按质论价。

3.2.5 尽快完善动物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化体系

动物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和相应的动物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保证动物源食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和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加入WTO, 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TBT) 相一致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安全标准已成为国家管理及现实生产中的迫切需要。当前, 应抓住国家重视食品安全的大好机遇, 加强动物源性食品技术法规和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等动物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 加强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等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和协调, 加大制标工作力度,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尽快扭转目前动物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短缺、落后、混乱的局面, 使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不仅有法可依。同时有标准可循, 切实步入科学先进的行列。

3.2.6 整合动物性产品质量监测资源, 加强动物性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动物性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已有工作基础, 加强对动物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领导, 根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投入、满足工作需要的原则, 整合现有动物产品质检资源, 建设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及大型批发市场 (生产基地) 4级动物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3.2.7 建立动物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

该系统能够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追踪检查产品, 有利于监测任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不可预测的不良影响, 可及时将产品撤出市场。也可以在危险发生之前采取应对措施, 从而达到预防效果。通俗地说, 该系统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给每件商品标上号码、保存相关的管理记录, 从而成为可以进行追踪的系统。因此, 我国在今后的畜牧业生产及动物产品屠宰、加工、销售过程中也应建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 以保证动物产品质量, 保证消费者安全。

3.2.8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国家例行监测制度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 (包括动物源性食品) 质量安全管理中均建立相应的例行监测制度。经费都纳入中央财政预算, 使国家对农产品质量管理一体化, 对外口径一致化。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 这既有利于发挥政府的统一监督作用, 也可降低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国际上树立安全形象。真正加大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国家例行检测的财政支持力度, 切实组织实施“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饲料及违禁药物监控计划”等动物产品安全例行监测计划。

3.2.9 加大科研投入

首先要加大对检测技术的研究, 为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探索先进快速的检测仪器、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并将之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其次要努力开发高效、残留量少的兽药品, 以替代残留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重视高效、低毒、无公害的中兽药、微生态剂和酶制剂等的研制和应用。配置营养全无毒副作用增重比高的新型环保饲料。培育优质高产的畜禽新品种。

参考文献

[1]江海玲.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浅析[J].中国动物检疫, 2006, 23 (10) :15.

[2]刘秀梵.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控制问题[J].中国牧业通讯, 2002, (3) :16-17.

源性食品 篇9

关键词:动物,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职能划转

2014年3月28日,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公安部的联合发布会上,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称:国家将专设“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局”, 以加强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力量。国家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食药警察”机构。

这条信息, 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那么, 做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链条的基础, 同时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是否也应该纳入到“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局”机构当中一并监管呢?希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众所周知, 以动物、动物产品做为食品、药品的基础性原材料在食品、药品中占有很高的比率。以动物、动物产品制作食品不用多言, 做为药品的原材料, 比如:驴皮制作阿胶, 动物血液提取免疫蛋白, 现更有研究人员用动物的脏器替代人的脏器进行移植等等, 例子很多。基于动物、动物源性产品是食品、药品的基础性原材料, 应用广泛, 也是最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环节, 更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瘦肉精”、“速生鸡”、黄浦江漂死猪、屠宰肉牛灌水等事件, 离我们近在咫尺, 每一个事件无不关系我们的身心健康, 影响深远。

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主要是对动物在饲养、转运、隔离、屠宰, 未经熟制的动物产品在储存、运输、加工、销售, 以及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治疗, 病害动物、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饲养动物过程中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屠宰过程中违禁物质的非法添加等环节的监管。这些环节的经营场所也很特殊, 主要是在养殖场、屠宰场、个体熟食加工厂 (点) 、动物及动物冷鲜产品运输、储存、销售摊点, 动物检测化验、诊疗机构, 兽药、饲料生产、销售、使用等场所。饲养场所主要分布在偏远乡村, 经营规模小, 数量多。动物疫病检测、治疗, 兽药、饲料生产虽技术门槛儿较高, 但由于在分散经营、使用环节也极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制售、使用假劣兽药和饲料, 非法添加明令禁止添加物等。即使是合格的兽药或饲料, 最终要流向广大养殖场户业主手中, 被广大的饲养场户分拆包装重新分配使用, 存在着随意添加禁止添加物的机会极高。

我们在基层的工作者, 应该十分清楚上述行业经营监管的难点。一是在我国动物饲养还仍然处在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饲养为主的现阶段, 数量多, 经营面大, 业户分布范围广。二是饲喂动物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品种数量繁多, 应用广泛, 销售经营者众多, 且易于购买, 易于添加。三是生产经营者对非法使用病死病害动物危害人身健康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淡薄, 易为了蝇头小利做出违法的行为。四是病死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检测难度大。五是近几年, 非法加工病死动物和贩卖腐败变质动物产品案件大多以群体性参与, 涉案金额大、影响范围广。

由此可见, 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是生产经营链条长, 从业人员多、杂, 情况复杂, 经营形式多样, 违法手段隐蔽, 多以群体性违法为主。因此, 做为食品安全监管是最难的一个环节。

从以上几点来看,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也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部分, 是重要的一环, 是基础, 是源头, 而不应顾此失彼, 舍本逐末。加大动物源性食品案件的监管、侦查, 应从源头抓起, 更应重视源头的监管, 早发现, 早打击。

建议, 借鉴组建“食药警察”机构的做法, 应将从事动物源性食品卫生监督的机构全部纳入“食药警察”机构统一管理, 以警察的身份来监管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 而不以涉案金额、涉案物数量、危害程度划定是否是刑事案件。凡是涉及违反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 全部以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形成高压监管、打击态势, 不再设置行政案件。因为, 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无论涉案金额大小, 危害程度高低, 影响是否广泛, 其造成的后果都是一样的, 都危害了人们的心身健康, 扰乱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秩序, 不严厉打击, 会有不好的示范效果。

如能按上述机构职能调整, 可有效减少以下问题的发生:

1.减少多头管理和推萎扯皮的现象。一是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但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上仍然是农业和食药监部门分段监管, 农业部门负责未经加工的农牧业基础性原材料监管, 食药监部门负责加工和流通领域的监管, 在监管链条衔接点上易形成监管漏洞。二是如成立“食药警察”机构, 而食药警察只负责违反了刑法规定的食品药品刑事案件的侦查, 而达不到刑事案件的仍有行政机关按行政案件处理, 势必又造成了多个机构共同监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于改革背道而驰, 在工作实施中, 势必造成多机构监管、推萎扯皮现象的发生。

2.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全国各地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均设置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按工作量大小配置了人员和执法监管设施设备和交通工具, 来进行监管、查处违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行政案件。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还要移交到公安部门进行侦查。如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并入到警察系统, 既解决了警察系统没有动物源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人员, 又集中了现有的人力和办案资源, 统一调度、管理监管资源, 形成合力, 可有效提高监管、办案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能极大的降低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成本。避免政府资金、人员分头使用, 多头出击的情况, 提高监管、办案效率。

3.进一步深化了行政机构改革。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设几个直属的行政执法机构, 且还是事业单位居多, 在系统内仍是行政机关领导、管理行政执法机构, 还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行政执法机构的工作业务和人员仍归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任命, 为行政管理部门服务, 监督效果不明显, 形成不了互相监督的效果。

4.是国家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的需要。2014年4月23日,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中提出:要改进监管方式, 整合执法资源, 消除多头和重复执法。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纳入到警察系统统一管理, 也正是符合国家提出的机构改革要求。

浅析物联网与动物源性食品污染控制 篇10

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 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新浪潮, 具体而言, 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人们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 通过现有的互联网传输技术, 利用网络中心节点的大型计算机运算能力, 并对数据分析处理,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环境的整合, 在此基础上, 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达到“智慧”状态,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被冠以“智慧农业”。

2 动物源性食品污染

动物源性食品污染是指肉、乳、蛋、水产、蜂蜜及其制品在其养殖、运输、加工、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中, 混入、残留或者产生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性、化学性物质, 这些物质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质量下降, 给人体造成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性质复杂、涉及面广、种类繁多, 危害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的主要种类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3 种。

2.2.1 生物性污染

是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污染。

2.2.2 化学性污染

是指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污染。主要由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农药残留、工业“三废”及食品添加剂等造成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化学侵害, 虽然单位含量很低, 但是当积存到一定程度, 对人体危害巨大。

2.2.3 放射性污染

随着人类原子能的利用, 环境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大大高于阈值,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3 物联网技术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

3.1 在畜禽饲养生产中的应用

3.1.1 针对养殖环境进行数字化模拟

为找到微生物风险暴露因子, 采取有效手段, 例如定期消毒、地板垫料优化、科学养殖密度等 (这些在云端都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利用) , 使整个养殖环境在科学化、程序化下得以有效控制, 避免经验主义的干扰。

3.1.2 对动物进行数字编码

对动物的入场时间、年龄、免疫程序、饲喂情况、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并储存, 便于养殖者对动物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有效监控。

3.1.3 发生突发性动物疫情时

基于上述两点, 已经对环境因子和动物个体掌控的前提下, 云端数据库能够迅速找到疫情发生的原因, 快速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损失。

3.2 在屠宰中

3.2.1 掌握待宰动物基本情况

基于养殖环节中的信息, 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可以掌握每一只待宰动物的基本情况, 包括养殖场、年龄、免疫程序、健康状态等。可采取群体样本抽查的方法, 对待宰动物进行筛查, 在检疫程序科学的前提下, 降低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3.2.2 对每一只动物进行屠宰编码

通过屠宰编码, 与养殖编码互联, 二者集合后作为市场销售的唯一身份代码, 有效防止私屠滥宰, 使非定点屠宰动物无法进入市场。

3.2.3 对屠宰企业进行监控

利用监控设备, 通过物联技术, 实现对屠宰企业进行24 h监控并备份, 使整个屠宰过程符合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规程。

3.3 在流通环节中的应用

3.3.1 畜禽的调运

畜禽产地动物编码的唯一性不但确保了调运动物可追溯, 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调运的监管, 而且便于掌控调运动物的基本情况, 便于养殖者的生产活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工具及经纪人进行有效管理, 使调运全程在生物安全要求监督下完成, 减少生物污染的发生。

3.3.2 动物产品流通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已加工的动物产品进行全程监控, 前可追溯到产地、屠宰场, 后可追溯到市场、餐桌。

3.4 针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对于防治动物疫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利益巨大、违法成本低和监管技术手段落后, 导致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用量不断扩大, 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 第一, 利用条码技术有效管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实现生产的合法性, 销售的可控性, 使用的科学性。第二, 利用动物身份系统内对动物进行休药期监管和药残筛查控制, 确保市场售卖的动物产品合格、安全, 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3.5 针对食品包装

上一篇:幼儿教育评价下一篇:中西方戏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