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024-04-18

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保持店内外整洁,做到食品归店经营。

2、卫生许可证要挂于显目处,从业人员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经培训后上岗。

3、食品分名别类存放,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4、不出售“四无”食品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

5、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6、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要有专柜加罩,使用售货工具。

7、及时清除垃圾箱内废弃物,搞好防蝇、防尘、防鼠、工作。

8、需要分装食品时,要使用清洁干净,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禁止使用废报纸刊物及其他物品包装食品。

9、从业人员要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上岗,做到“四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篇2: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坚持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宗旨,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目的,坚持优质服务,讲究职业道德。

二、食品采购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购物要供货方提供有关食品安全书面证明材料。

三、食品贮存者应当分类、分架、隔墙、隔离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四、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五、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六、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七、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八、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九、坚持室内、物品及时消毒工作,所用消毒器械物品合格合法。

十、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行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自觉佩戴有关器具。

十一、采购验收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

十二、食品的营养要搭配合理,要符合小学生生理发育的需求。

十三、注意内外环境卫生,做到窗明洁净、地面清洁、桌椅摆放整齐且清洁,定期消毒,定期讲究卫生,不留死角。

榆中县柳沟店小学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柳沟店小学学生营养餐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规定, 不断完善食品的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自觉接受卫生部门检查。

二、采购、验收食品应当无毒、无害, 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

三、做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每餐一打扫,每天及时清洁。

四、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容器, 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清洗干净, 保持清洁。

五、物资进仓要保持清洁卫生, 存放要生熟分开, 包装食品要离地存放, 散装食品应用容器存放, 注意保质、保鲜。

六、严禁采购已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七、储藏间和操作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体、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八、操作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衣帽,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柳沟店小学

篇3: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4S店,消防安全管理,改善,策略

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使得汽车消费人数增加, 带动了汽车制造及其服务产业的发展。4S店汽车行业比较系统性的经营模式, 涉及到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四个核心环节。为了保证良好的营销环境, 4S店在装饰装修期间更加注重消防系统的运用。消防部门应安排专业消防人员参与安全管理, 为店内消防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1 4S店内消防存在的问题

4S店是对各种品牌汽车销售店面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 4S店内占地面积较大, 中型规模的店内面积可达几百平米以上。大面积空间方便了车辆的展示与销售, 通过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国内4S店消防系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备问题, 多数4S店只重视车辆展示与销售工作, 对店内消防系统设计、施工等未给予关注, 造成消防设备安装不足, 常用的消防设施数量较少。如:灭火器数量不足, 安全位置不合理等;二是控制问题, 消防系统缺少先进的控制系统为指导, 火灾前不能提前感应潜在的危险事故, 事后处理造成的损失较大。

2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作用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构, 随着汽车销售行业在市场上占据的比例逐渐扩大, 政府逐渐加强了4S店的消防指导, 要求消防部门定期对店内消防系统进行检测, 设计综合性的消防系统, 如图1。从实际工作情况看, 4S店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具有多个方面的作用。如:购买汽车是一种中、高档次的消费活动, 据了解, 国内4S店所销售汽车的价格差异较大, 低档次汽车10万元以内, 高档次汽车100万以上。若4S店发生意外火灾, 销售展厅内的汽车将面临严重的损坏, 给经销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 积极完善店内消防设施是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

3 4S店消防管理的综合措施

汽车销售服务企业能够为4S店消防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 以保障店内车辆的安全, 杜绝遭受火灾事故的毁坏。消防结构在政府授权与指导下, 需定期到4S店内进行安全检测, 及时发现消防系统作业状态的不足。最后, 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意见。笔者认为, 4S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消防性能:

1) 销售展厅与维修区域。多数汽车4S店将休息候车区与维修车间贴邻建造, 同时开设有相连通的玻璃门等普通门。这种结构在火灾发生时, 很容易扩大火灾的蔓延区域。因此, 销售展厅与维修车间贴邻建造时, 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如:用高性能隔火材料进行分隔, 日常管理期间加强两个区域的检查, 避免火灾造成的危害;

2) 烤漆房与维修车间。根据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为车库服务的一个车位的喷漆间, 可与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建造, 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4S店在消防人员的安排下应主动装置防火墙, 烤漆房与维修车间尽量使用不可燃材料装饰, 增强了建筑抗火灾的能力;

3) 修车库防火。修车库建造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消防给水设计方案不合理, 限制了消防水源供应的效率。笔者认为, 应当对规范该项规定予以调整, 对于修车库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 需要以维修车间的具体面积等因素来确定, 从而提高可操作性及设计的确定性。此外, 对报警设施、灭火设施等加强管理, 注意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

4) 系统的综合调度。除了消防部门安排技术人员到4S店进行指导, 汽车销售公司也要提高消防系统综合调度的能力, 及时启用消防设施防御火灾的发生。如:以消防部门颁布的政策为指导, 对展厅、维修区、烤漆房、存车仓库等进行安全检查, 重点调试各消防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定期对其进行更新维修。

4 结论

4S店是汽车销售行业的综合区, 对整个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企业的发展作用重大。消防安全管理是4S店经营期间需要重视的决策, 政府及消防部门定期对店内消防工作给予指导, 4S店则要严格按照消防部门规定执行安全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崔宏斌.摩托车库消防安全分析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5 (9) .

[2]黄新鹏.人防地下室汽车库平时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浅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0) .

[3]戴群.浅谈单体汽车4S专营店的消防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 2007 (05) .

[4]王伟艳.汽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 2006 (02) .

[5]张鑫.浅谈民用建筑防火分类的统一[J].建筑学报, 2006 (7) .

篇4:副食品店卖鸡蛋一天赚一千

三类客户各有特色

第一,大客户很“单纯”。企事业、机关单位是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量的近70%。其特点是需求量大而稳定,但消费品种相对单一,交易时间也比较固定。第二,居民客户很“好奇”。以居民为主的客户,约占销售总量的25%,其特点是需求量较稳定,且对形体各异的“特种蛋”比较“好奇”,经常会变换品种“尝鲜”。第三,另类客户很“花心”。经常光顾的还有一类“另类”客户,以艺术人士为主,尽管其消费量占总数的不足5%,但要求五花八门,且多以消费“特种蛋”为主。“他们买蛋不光是为了吃,更为了创造蛋雕之类的作品,所以愿意尝试各种蛋品。”

特、新、全、快

老周介绍,在定价上,普通鸡蛋、较为常见的“特种蛋”如鹅蛋、鸭蛋、鹌鹑蛋等及副食调料随行就市,“特种蛋”有参考价的参考,没参考价的跟供货方协商制定。除保持“特”色外,一是不断翻新,不断挖掘甚至开发新品。比如鸡吃南瓜、玉米产下的“南瓜蛋”(蛋黄颜色较深);专门吃谷子产下的“谷子蛋”(蛋黄颜色较浅)等。二是品种尽量全面,“市面上有的我这里肯定有,市面上没有的,在我这里也能找到”。三是快,“别人刚听说的东西,到我这里一看,原来早就有了。”

跟同类副食店、摊档相比,老周说自己有三个“不同”,一是货品不同,“比别人多了个‘特种蛋’”;二是客户重心不同,别人的最大客户是居民,他最大的客户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是思路不同,“实话说,做这个生意的人都没什么思路,生意经不外乎‘两跟’:一叫跟着感觉走,卖得好的大量进货,卖得不好置之不理,很少做市场预判和总结;二叫跟风,看到别人卖得好就一窝蜂上货,最后市场饱和,别人卖4.5元,我就卖4.3元,低价竞争,没利润可赚。”

老周说,自己的思路是,先用“特种蛋”吸引眼球,抓住另类客户,通过另类客户制造眼球效应,进而抓住居民客户,再通过居民客户的口碑,最终抓住企事业大客户。“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卖东西更要货比三家。以大客户为例,企事业单位买鸡蛋一般都是为解决员工福利,采购渠道一般是三种,一是向养殖场订购,二是到商超专柜采买,最后才考虑像我这种集贸市场的摊档。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养殖场可以满足量,满足不了全,还有一点,距离较远,损耗率高;商超专柜可以满足一般性质的全,但我的更全,因为很多品种是我这里独有的,价格还更低。人家自然会选择我。”

会营销:巧用“眼球效应”

“每个市场都有卖鸡蛋的,因为没有特色,属于‘大众脸’,不会给顾客留下什么印象;我是主动制造‘明星脸’,让顾客过目不忘。”老周制造“明星脸”具体表现有以下四招:

其一,“装潢”。摊档上悬挂一个大大的“蛋”字,跟摊档对应的店面,外部用各种蛋壳作为装饰,在突出位置,各类“特种蛋”分门别类,堆积成不同的形状,其结果是,“别人看了不会说‘这里有个卖鸡蛋的’,而是说‘这个卖鸡蛋的还挺有特色’,一次就记住了”。

其二,“分类”。分门别类的蛋品,用统一的标志牌注明产品的名称和价格,因为超过二十种,让人产生“货品真全”的感觉。

其三,“艺术品”。跟另类客户合作,请他们用各种蛋壳雕刻成作品,放在显眼但不易被碰到的位置,使顾客感觉“卖鸡蛋的还挺有品位”。

其四,“透明”。部分蛋品前,有一只碗,随时供顾客敲开蛋品“验货”,通过保质保真、完全“透明”,既能打消顾客对质量的质疑,还使其产生尝鲜的想法。

通渠道:“跑遍”是前提,合作才赚钱

为了确保货源,老周把周边近160家禽类养殖场“跑遍”了,但老周强调,重要的不是“跑遍”,而是合作。

“什么是合作?就是互相能为对方做些什么。普通鸡蛋的货源遍地都是,但一来品种比较单一,二来养殖方式、流程雷同,三来说句实话,很多养殖户普遍采用各类添加剂,随着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稍有点档次的人或单位都不愿再购买这类鸡蛋。所以,我跟这些生产普通鸡蛋的养殖场合作,主要是开发各种健康蛋、营养蛋,他们负责生产,我不光是负责销售,还负责向市场推荐。很多养殖场因为跟我合作,产销量普遍提高。”

篇5:蛋糕店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2、将面包醒发箱内的脏水倒干净,并更换新水,烤炉内油污要清理;

3、冰柜要除霜清洗擦净;

4、清理卫生死角,喷洒消毒药水,投放鼠药、蟑螂药,须有专人负责;

5、整理原辅料做到码放整齐,领取方便,无粉尘;

篇6:食品厂店内管理员工作规范

1.要求电话铃响三声内接听。当正在接听一部电话另一部电话也响时,应请手中接听的电话用户稍等,在三声内接起另一部电话,并了解用户的服务要求,根据时间权衡先接听那一部。若两部电话都并非短时间可以解决的,可以建议其种一部先挂线,并告知用户稍后打过去为其处理。

2.接听电话要求讲话标准,吐字清晰。开头语用普通话讲‚您 好,乐百氏‛并主动询问用户的要求。

3.认真细致地解答用户疑问,要将问题解释清楚,让用户满意。不要轻易承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可欺骗用户。

4.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用户的咨询要耐心详细的解答。工作前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工作时对用户要态度热情,解答耐心。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不得与用户发生口角或不愉快,不要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5.不要随意贬低其它品牌的饮用水。要从制水质量控制,水源地选择、桶的清洗工艺、灌装车间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优质服务等方面说明乐百氏桶装水是高品质的水,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选择饮用乐百氏桶装水的目的。

6.店内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和路线,以便合理安排送水顺序。平时做好待送水卡的分类,督促送水人员及时送水。

7.记录用户饮水机的清洗时间,主动提醒用户及督促送水人员洗机,确保用户的饮水卫生、工作正常。在用户要求送水时就注意用户饮水机上一次的清洗时间,若已超过两个月,务必征求用户意见后再安排服务人员清洗。

8.若用户的套票即将用完,请提醒用户续卡并及时购买水票。例如:一位用户一次购买10张水票,一次送一捅。在用户要求送第9桶水时就要提醒用户续买水票了。询问时可以采用二择一法,如问用户要订10桶的套票还是订30桶的水票;是买‘购机送水’的套票还是只购买水票等等。

9.做好水卡的登记工作,对新老用户卡的详细登记,对住址有所变动的用户,对其搬迁的新址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给予妥善处理,不能因为用户住址的变动而导致送水不及时。

篇7:副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017年12月1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生产经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食品小作坊

第三节食品小经营店

第四节食品小摊点

第三章管理与服务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食品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简单,生产加工传统、特色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食品小经营店,是指有固定经营店铺,经营面积小,从业人员少,以小食杂店、小餐饮等形式或者现场制售方式经营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食品小摊点,是指无固定店铺,在划定区域摆摊设点即时制售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第四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食品安全工作,实行严格管理、规范引导、方便群众、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五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卫生、无毒、无害,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食品安全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确定食品安全工作人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村(居)民委员会聘用食品安全监督员,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质量监督、城乡住房建设、城乡规划、民族事务、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诚信建设,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引导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依法生产经营。

第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投诉、举报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提出监督管理和便民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接受咨询、投诉、举报,及时核实、处理、答复,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章

生产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条

食品小作坊实行许可证管理,食品小经营店实行备案证管理,食品小摊点实行备案卡管理。

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食品小摊点备案卡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制。许可证有效期五年,备案证、备案卡有效期二年。办理许可、备案不得收取费用。

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食品小摊点备案卡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

第十一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名称、负责人、生产经营或者居住地址、生产经营食品的种类等内容需要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原发证(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和食品小摊点备案卡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自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到原发证(卡)部门办理延续手续。

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小作坊变更或者延续,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食品小经营店和小摊点变更或者延续,应当当场办结。

第十二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从业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

(二)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购进和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洗涤剂、消毒剂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四)购进和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建立查验记录制度,相关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其中小摊点的记录、票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本批次产品销售或者使用后三十日;

(五)生产加工过程中防止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

(六)及时清理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第十三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应当在明显位置张挂营业执照、许可证或者备案证、食品安全相关制度。

食品小摊点应当在明显位置张挂或者由从业人员随身携带备案卡。

第十四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当佩戴或者公示有效的健康证明。

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十五条

取得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网站经营食品,并遵守网络食品经营的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第二节

食品小作坊

第十七条

申请食品小作坊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场所,并与有毒、有害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通风、防腐、防蝇、防鼠、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设施;

(三)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四)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申请食品小作坊许可证,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申请人身份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复印件;

(三)主要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设施和设备的清单;

(四)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边位置平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图;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名单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对材料齐全、符合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核发食品小作坊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告知理由。

食品小作坊许可证应当载明食品小作坊名称、负责人姓名、生产经营地址、有效期限、生产经营食品的种类等内容。

第二十条

食品小作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应当遵守第十二条规定以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生产区与生活区有效隔离,生产工具与个人生活用品分开;

(二)生产加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三)贮存、运输食品应当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第二十一条

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采用散装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或者外包装上清晰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成分或者配料表、食品小作坊的名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编号等内容;采用预包装的,应当符合预包装食品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食品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下列食品:

(一)保健食品;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三)婴幼儿配方食品,专供婴幼儿、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乳制品;

(五)国家和本省规定禁止生产的其他食品。

第三节

食品小经营店

第二十三条

食品小经营店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经营店铺,远离污染源、通风整洁卫生,经营面积低于60平方米;

(二)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设施、设备。从事餐饮服务的,还应当具有给排水设施;

(三)具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食品小经营店应当自开办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

第二十五条

食品小经营店办理备案,应当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复印件和联系方式、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信息。

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记录备案信息,当场制作并发放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

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应当载明食品小经营店名称、经营者姓名、经营地址、经营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食品小经营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应当遵守第十二条规定以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食品处理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粗加工、烹饪和餐具、饮具的清洗消毒、食品原辅材料贮存等场所分区明确;

(二)加工操作场所设置专用清洗设施,其数量或者容量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数量相适应;

(三)无专用餐具、饮具清洗消毒设施的,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采用集中消毒的或者一次性的餐具、饮具;

(四)销售散装食品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清晰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或者上游供应商名称、生产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四节

食品小摊点

第二十七条

食品小摊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制售工具、存放容器、工作台面;

(二)具有相应的亭、棚、车、台和存放废弃物的封闭容器等设施。

第二十八条

食品小摊点应当自开办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食品小摊点备案卡。

第二十九条

食品小摊点办理备案,应当提供身份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复印件和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经营范围等信息。

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记录备案信息,当场制作并发放食品小摊点备案卡。

食品小摊点备案卡应当载明经营者姓名、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经营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条

食品小摊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应当遵守第十二条规定以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所使用的炊具、用具和餐具、饮具清洁、卫生;

(二)包装食品的容器和材料无毒、无害;

(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第三十一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生活、合理布局、不妨碍交通的原则,划定适宜食品小摊点经营的区域和时段,确定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禁止食品小摊点经营的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

第三十二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进行综合治理。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事故,防止范围扩大,并按照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生产经营提供下列服务:

(一)统筹规划、建设、改造适宜生产经营的集中场所、街区,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三)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和推广应用;

(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食品检验检测服务;

(五)鼓励和支持食品行业协会制定传统、特色食品的生产工艺要求,规范生产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促进传统、特色食品的传承和发展,创建地方品牌。

第三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实施监督检查: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等进行抽样检验,也可以采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抽查检测;

(三)查阅、复制有关票据、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四)依法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等物品;

(五)依法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三十五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或者备案信息、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监督其自觉履行食品安全责任。

第三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应当依法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现场巡查:

(一)督促和帮助无证生产经营者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二)督促和引导食品小摊点在划定区域和时段经营;

(三)督促其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四)制止和纠正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报告涉及食品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展销会举办者、美食节举办者等,应当对入场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并履行下列义务:

(一)核实有关资质证明,记录基本情况、主要生产经营品种、品牌等信息,建立档案,明确双方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二)定期检查和服务,改善生产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

(三)设置信息公示栏,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管理信息;

(四)制止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并及时报告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八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公益宣传,对违法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食品小作坊未取得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不足一千元的,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货值超过一千元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食品小经营店、小摊点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备案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食品,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每人一百元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小作坊许可证,收回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或者食品小摊点备案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一项、第五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二项规定,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千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对食品小摊点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至第四项、第六项、第十项、第十三项规定,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千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对食品小摊点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九项、第十一项规定,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千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食品小摊点并处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食品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加工的食品,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加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千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千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食品小经营店、小摊点达不到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规定条件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食品小经营店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食品小摊点处以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吊销食品小作坊许可证、被收回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或者食品小摊点备案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罚款处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食品小作坊许可证、收回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食品小摊点备案卡。

第四十五条

拒绝、阻挠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篇8:论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效性差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遵循一个环节一个监管部门的根本原则, 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段监管、品种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但是食品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农业、质检、工商及卫生等多个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食品生产环节, 而食品生产和流通消费不同阶段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导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出现了权责不明、机构交织的问题, 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漏洞, 如果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会造成责任追究困难的问题。部分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 例如:超市同时供应外购食品、熟肉制品、蛋糕、冷饮, 因此, 超市需要接受质检、工商、卫生3 个部门的分别监管, 造成了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

监管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

我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立法工作已经基本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基本覆盖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域。然而即便在政府职能机构完善、相关法规全面的情况下, 地沟油、镉大米、皮鞋奶、孔雀石海带等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仍频频发生, 例如:近期的毒豆芽事件, 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无罪, 原因是没有证据证实被告人喷洒的“速长王”中的4- 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对人体有何种危害。然而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是无根剂的归属, 以及豆芽属于加工食品还是属于蔬菜的问题, 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和监管不严, 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食品准入标准不高

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 食品标准并没有和国际标准之间接轨, 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相去甚远, 大部分标准都处于偏低的水平。例如:畜牧类食产品, 发达国家每一只猪、每一只鸡都有着明确的来源和加工流程记录, 但是我国要做到这一点还有相当长的一条路要走, 在农产品追溯性标准方面几乎是空白, 全国生猪有超过90%都是散养猪, 确认来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于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为了加大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力度, 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法的食品安全监督法律体系, 配合《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专项法案, 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工作, 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立法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责, 对玩忽职守和徇私枉法行为予以严厉惩治。

除了立法建设, 国家还应对现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调整, 加快国家现有食品安全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的接轨, 进一步完善现有食品安全标准。国家应积极推广国际标准, 学习、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建设工作, 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技术标准, 为食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首先, 需要对现有食品安全检测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现阶段, 掌握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机构主要有农业部门、安全部门、质检部门以及企业, 存在着一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部门安全检测资源紧缺, 但是另外一些部门却存在着资源闲置。除此之外, 不同的检测机构在设备配置、人员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一些工作人员水平不高, 检测实验室整体资质不高, 导致检测工作效率低下、结果准确度低, 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要求。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 可以将不同职能部门内的食品检测资源独立出来, 整合为第三方公立食品安全检测机构, 脱离职能部门压力, 集中配置检测资源, 提高检测人员水平, 提高门槛, 采用持证上岗的用人制度。公共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不仅仅为相关职能部门服务, 同时也为社会企业提供食品安全检测服务, 中小型企业内部也无需建立自己的质检部门, 采用委托检验的方式完成食品监督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优化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权责分散、部门之间权责划分不明的问题,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责分散的问题。但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由于管理架构不合理、行政成分、部门协调导致的监管漏洞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为了改变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权责分割的现状, 有必要同安全检测机构一样, 将各个监管部门的食品监管权限集中在一个部门内, 提高行政效率, 明确权责范围, 消除责任漏洞。

结语

上一篇:幼儿园假期开学通知下一篇:企业要素变更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