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效应

2024-05-08

母体效应(精选五篇)

母体效应 篇1

关键词:二花脸猪,大约克猪,母体效应,繁殖性能,生长性能

在猪的选择、育种过程中, 经济性状除受直接遗传效应影响外, 还受母体遗传效应的影响[1]。由于人们对母体遗传效应的认识程度不够, 以至于在大多数育种计划中, 没有利用母体遗传效应信息来选择经济性状。如果母体遗传效应有重要意义而被忽略, 那么改良性状的实现遗传反应将比期望值低。国内外也有对母体效应的研究, 例如对金华猪、油菜籽、小型哺乳动物等的母体效应的试验, 但是对同窝大约克猪和同窝二花脸猪的正反交却研究的比较少。本试验通过将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正反交, 研究母体效应对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为企业更好地选择种猪提供一定的依据, 并充分利用地方猪种的种群特点, 选择最优的杂交方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江苏常熟市畜禽良种场进行, 该猪场设施齐全, 远离其它猪场, 外界干扰因素小。从同一窝二花脸猪和同一窝大约克猪中各选择成年健康的母猪4头, 公猪1头, 要求同一窝内的试验猪各种性状尽量相近, 符合配种要求。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将大约克与二花脸进行正反交试验, 其中试验组正交组的母本为二花脸猪, 父本为大约克猪;反交组的母本为大约克, 父本为二花脸。

配种结束后, 经过妊娠诊断, 确认其是否妊娠。根据母猪自身的情况, 合理确定其营养水平, 保证胎儿正常生长。估算预产期, 确保安全分娩, 提高仔猪成活率。

母猪哺乳期间所需的饲料量增加[2], 给予充足的营养物质, 保证仔猪的生长。

1.2.2 数据测定

测定各组母猪的妊娠期、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公母仔猪数、断乳时的仔猪数、初生窝重、断乳窝重、后代的总乳头数、左右乳头数、初生重、20d重、35d重以及各阶段的日增重等。

1.2.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用邓肯氏 (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猪的繁殖性能

2.1.1 妊娠期

试验猪的妊娠期见图1。

由图1可知, 正交组和反交组的妊娠期差异显著 (P<0.05) , 其中正交组的妊娠期小于平均妊娠期114d, 而反交组大于114d。

2.1.2 产仔性能

见表1。

注:同列中数据字母相同者差异不显著 (P>0.05) , 不同者差异显著 (P<0.05) , 下同。

反交组的总产仔数、产公仔数、产母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均有比正交组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2.1.3 泌乳能力

主要用20日龄窝重来测定母猪的泌乳能力。

正交组的20日龄平均窝重37.66kg有比反交组的28.75kg大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2.1.4 仔猪初生重

见表2。

反交组的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都大于正交组, 两者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

2.2 仔猪的生长性能

见表3和表4。

反交组的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大于正交组的, 并且差异显著 (P<0.05) ;但其断乳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有比正交组小的趋势, 差异不显著 (P>0.05) 。

正交组仔猪的20d重、35d重、0~20d日增重、20~35d日增重有大于反交组的趋势, 差异不显著 (P>0.05) ;而正交组的0~35d日增重大于反交组的, 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P<0.05) 。

3 结论

3.1 母体效应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猪的育种中, 繁殖性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里测定母体效应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主要包括母猪的妊娠期、产仔性能、泌乳能力、抚育能力。

3.1.1 妊娠期

试验组的都为初产母猪, 经研究发现, 正交的妊娠期为112d, 相对于反交组的117d有少的趋势, 说明以二花脸为母本缩短了妊娠期, 而以大约克为母本时则延长了妊娠期。根据张牧等[3]和温芳等[4]的报道, 母猪妊娠期的长短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呈负相关, 即产仔数越多, 妊娠期越短;反之, 产仔数越少, 妊娠期越长。由于太湖猪是世界上平均产仔数最高的猪种, 因此其妊娠期较短。另外, 据广州市农业局[5]对几个品种瘦肉猪的统计, 大约克夏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5.4d, 本试验中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比平均推迟了1.6d。可见高产的地方猪种的妊娠期略短、外种猪的妊娠期略长属正常现象。针对不同的母本在生产上进行预产期推算和接产准备时就必须采取灵活的措施。

3.1.2 产仔性能

两个试验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公母仔猪数、死胎数差异不显著 (P>0.05) 。本试验中, 以二花脸为母本的正交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别为9.40±0.68、7.20±1.07和2.20±1.02。而太湖猪的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2.11±0.32头, 产活仔数11.42±0.14头, 死胎数为0.69头[6], 二花脸又是太湖猪中繁殖力最高的, 该试验数据所体现的产仔性能显著低于平均数据。

根据Roehe R[7]等报道, 母体效应对产仔数有较大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 以大约克为母本的II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别为10.50±0.50、7.50±0.50和3.00±1.00, 这与黄名英等[8]报道, 大约克猪的平均总产仔数和产活仔分别为9.96和9.10, 死胎数为0.86相差很大。总产仔数虽然有所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而产活仔数却下降了2.45头, 并且死胎数明显大于该报道。

分析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总产仔数是公母猪繁殖性能高低、配种技术水平高低的表现, 产活仔数是妊娠母猪饲养水平高低的表现, 文献报道的产仔能力是在纯繁情况下的成绩, 本试验采用的是正反交的形式, 说明了与配公猪对与配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由于各猪场的饲养条件、配种技术的差异, 也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1.3 泌乳能力

虽然两个试验组的20d窝重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正交组的平均窝重37.66kg大于反交组的28.75kg。而且正交组的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都比较小, 说明20d内二花脸母猪的泌乳能力要高于大约克猪。储明星等[9]报道, 二花脸和大约克母猪所产仔猪的20日龄窝重平均为55.55kg、47.21kg。本试验结果与储明星等的报道尽管数据有较大差异, 但趋势是一致的。由于试验数据相对较少, 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行扩群试验, 增加试验的数据, 另外, 将二花脸母猪所产的仔猪的一部分与大约克母猪所产的进行交叉哺乳, 统计各自所哺乳的仔猪的20d窝重, 与本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是否有偶差异。

3.1.4 抚育能力

正交组的0~20d日增重、0~35d日增重大于反交组的, 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两个试验组在断乳前仔猪生长良好, 无发病死亡情况, 说明二花脸母猪的抚育能力要高于大约克母猪。储明星[10]经过比较分析报道, 与欧美猪及其杂种猪比较, 太湖猪具有很强的抚育能力。本试验也表明了二花脸猪的抚育能力较强。这可能与二花脸猪自身的遗传基因有关。因此, 对于一些产仔数较少的二花脸母猪, 可进行移入寄养, 发挥其最大的抚育能力。

3.2 母体效应对仔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

正交组仔猪的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小于反交组, 差异极显著 (P<0.01) ;其断乳窝重和断乳个体重却略大于反交组;正交组仔猪的20d重、35d重、20~35d日增重均略大于反交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而且正交组的0~20d日增重、0~35d日增重均大于反交组的, 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P<0.05) , 由此从本试验可得出以二花脸为母本的仔猪的生长性能要好于以大约克为母本的仔猪的生长性能。姜志华等[11]1997报道, 大约克仔猪的20日龄个体重要比二花脸猪高1.36 kg, 另外秦宜德等[12]的报道, 大约克仔猪生长率比二花脸仔猪快得多。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报道中所采用的都是纯繁的形式, 而本试验是正反交的方式, 仔猪的生长性能还受父本繁殖性能的影响;文献报道的二花脸母猪所哺育的仔猪数要多于大约克母猪, 而本试验中, 采用移入等方式, 使每窝仔猪的数量基本相同, 二花脸母猪有更多的乳汁来抚育仔猪。

参考文献

[1]张沅, 李金泉, 陈瑶生等.家畜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89-90.

[2]杨公社, 郭传甲, 王爱国等.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03-204.

[3]张牧, 戴伯章.胎次和妊娠期对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增重的影响[J].江西农学院学报, 1996, 17 (2) :33-34.

[4]温芳, 刘文忠, 周忠孝.母猪妊娠期与主要繁殖性状相互关系的[J].中国畜牧杂志研究, 2000, 36 (5) :33-34.

[5]舒邓群, 彭春发, 吴登坤.妊娠期长短对大约克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4 (2) :156-158.

[6]朱南生, 华金弟, 李雪元等.新太湖猪选育过程中近交技术的应用及效应分析[J].畜牧与兽医, 1999, 31 (1) .

[7]Roehe 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effects on accuracy of evaluation of litter size in sw ine J A nim Sci, 1993, 71:2353-2364

[8]黄名英, 周光荣, 傅安静等.胎次月份和妊娠期对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数的影响[J].动物生产, 2006, 42 (21) :51-53.

[9]储明星, 吴常信, 张建生等.母猪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 2000, 27 (11) :947-952.

[10]储明星.太湖猪高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C]//王林云.1995年全国养猪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46-53.

[11]姜志华, 刘红林, 李齐贤等.二花脸和大约克猪早期生长性状的母体效应与基因效应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20 (3) :69-72.

回归“母体”的巧思妙解 篇2

一、回归“母体”在立体几何中的妙用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ABCD,且MD=NB=1,E为B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NE与AM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线段AN上是否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若存在,求线段AS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所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的,运算量大,易出错,我们从条件入手不难找到其“母体”是正方形,从而有下面的妙解.

解 将图所给的几何体补成正方体ABCD-MPNQ.

(1)连接BQ,交EN于点G,则∠QGN就是异面直线NE和AM所成角,undefined,而

undefined

由余弦定理,得undefined,

即异面直线NE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undefined

(2)连PB交AN于H点,再连EH,PC,在正方体ABCD-MPNQ中,由三垂线定理很容易证明PC⊥平面AMN,在△BPE中,点H是PB的中点,点E是BC的中点,从而知EH是△BPE的一条中位线,即EH//PC,所以EH⊥平面AMN,点H是线段AN的中点,故点H就是要找的点S,即在线段AN上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显然,undefined,即undefined

例2 在球面上有4个点P,A,B,C,如果PA,PB,PC两两垂直,且PA=a,PB=2a,PC=3a,求这个球面的面积.

分析 直接找球心作半径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把题目所给的几何体看成是一个更大更特殊的几何体的一部分(即寻找“母体”),往往使我们易于发现图形中线面关系,掌握题目的解法脉络.把P,A,B,C看作球内接长方体的4个顶点,则PA,PB,PC恰好是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正好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根据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公式得(2R)2=PA2+PB2+PC2=14a2,那么球的面积=4πR2=14πa2.

例3 已知四面体的各面都是棱长分别为4,5,6的三角形,求此四面体的体积.

解 以四面体的各棱为侧面对角线,把原四面体补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如图所示),则原四面体的体积V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四个相同的三棱锥的体积.

undefined,

而由b2+c2=16,c2+a2=25,a2+b2=36,

解得undefined

二、回归“母体”在代数问题中的妙用

例4a,b,c均大于0,且a2+b2+c2=1,求证:undefined

分析 根据条件a2+b2+c2=1,可将求证式变更为undefined,观察左边各根式的形状,联想到可构造一长方体解决.

证明 如图,构造一个以a,b,c为棱的长方体AC1,其中AA1=a,A1B1=b,A1D1=c.

由a2+b2+c2=1知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1,连接AB,AD1,AC1和A1C1,有undefined

在△AB1C1中,undefined,同理,undefined,三式相加并整理,即得undefined,即证得原不等式.

晚期早产儿母体因素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1~12月福建省泉州市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出生的孕产期及产后由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晚期早产儿, 共508例, 胎龄34~36+6周, 平均胎龄35+5周。男性252例, 女性256例;出生体重 (2523.08±483.18) g (1070~4400g) , 其中≥2500g的有270例, 1500~2500g的231例, ≤1500g的7例;三甲医院出生460例, 二甲医院出生46例, 非医院出生2例。入住新生儿监护中心共335例, 发生并发症的有274例;NICU入住率66.1%, 并发症发生率53.9%, 如呼吸困难、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低血糖、贫血等, 生后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蓝光治疗的有219例, 占43.1%, 呼吸系统疾病15.5%、低血糖症53例、败血症51例、新生儿窒息35例, 室管膜下囊肿26例, 贫血23例, 呼吸暂停17例, 颅内出血13例,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2例等。

1.2 出生情况

紧急剖腹产140例, 占27.6%;选择性剖腹产149例, 占29.3%;自然分娩219例, 占43.1%;双胎妊娠115例, 单胎妊娠393例。出生时无窒息史的458例, 占90.2%;轻度窒息38例, 占7.5%;重度窒息4例, 占0.8%;8例不详。进行产前检查的有446例, 14例未进行产前检查, 48例不详。

2 结果

上述研究对象母亲因素分析如下:胎膜早破158例, 占31.0%;羊水过多3例;羊水过少14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16例;妊娠期高血压共110例,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18例, 重度子痫前期82例, 轻度子痫前期8例, 子痫2例, 慢性高血压3例;胎盘位置异常共38例, 其中低置3例, 前置胎盘35例;胎盘早剥6例;子宫畸形3例;胎儿宫内窘迫16例;妊娠期糖尿病15例;糖耐量受损7例;绒毛膜炎1例;盆腔炎5例;子宫内膜炎1例;血小板减少症5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7例;妊娠期贫血的共有24例, 其中轻度贫血11例, 中度贫血10例, 重度贫血3例;心律失常2例;慢性肾炎3例;重症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 其中1例心功能III级, 宫颈机能不全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癔症1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进展, 早产儿出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其中晚期早产儿占早产儿的大部分人数。关于晚期早产儿出生率增加的原因迄今尚不清楚, 可能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 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致多胎率的增加; (2) 产科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孕期的监护和干预, 对死产、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宫内缺氧等异常能早期识别, 从而提前到34~36周分娩的人数相应的增加; (3) 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增加[2]。根据上述研究资料分析, 胎膜早破及产科并发症等母体因素也是导致晚期早产儿出生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晚期早产儿的母体患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胎膜早破。

引起胎膜早破原因有多种, 主要有: (1) 生殖道炎症。阴道炎、宫颈炎容易引起胎膜感染, 导致胎膜破裂, 故怀孕前行妇检及阴道分泌物检测, 及时有效的治疗生殖道炎症是可有效降低生殖道炎症引起的胎膜早破。 (2) 胎位不正。多胎、羊水过多孕妇, 由于羊膜腔内压力过高, 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臀位、横位及头盆不称的孕妇, 可因羊膜腔内压力不均而发生胎膜早破。 (3) 性生活。妊娠晚期的性生活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 性生活也易造成生殖道感染, 产前促发胎膜早破, 产后还有可能引起产褥感染, 因此, 妊娠晚期应禁止性生活。 (4) 营养不合理。如孕妇饮食中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 致使胎膜变脆, 缺乏弹性, 容易引发胎膜早破。在孕期要注意补充营养, 合理膳食, 营养均衡, 以增加母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预防胎膜早破。 (5) 其他因素。剧烈咳嗽、便秘及提拿较重物体等因素, 可导致孕妇的腹压骤增, 也易促发胎膜早破。孕产妇要注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3.2

妊娠期高血压病也是当前社会比较常见的妊娠期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过小或过大即:≤20岁或>35岁的初孕妇;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孕妇之母有PIH史者, 或子痫患者的姐妹、女儿、儿媳等;有原发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者;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者;体型矮胖, 体重指数>0.24者;精神过分紧张或工作强度压力大者;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葡萄胎者。针对上述因素, 母体应在准备怀孕前适时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的体育锻炼, 心理调节等, 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如果妊娠期患上高血压, 要注意控制体重、控制钠盐的摄入、必要时应用药物控制血压。

3.3 妊娠期糖尿病。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主要与妊娠期过度营养、肥胖等因素有关。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母体社会因素引起晚期早产儿的增加。故要有效降低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 基层妇幼保健医生需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 使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妇女及家属了解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性;对孕产妇进行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督促孕妇规律、及时的进行孕产期保健, 对于妊娠期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从而有效的、安全延长孕周期, 使胎儿宫内发育尽可能成熟, 降低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

参考文献

[1]徐萍, 张雪峰, 李瑛.晚期早产儿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 2009:931-932.

放置母体乐IUD过敏1例 篇4

患者, 女, 26岁, 孕2产2, 月经干净后3d于2009年6月10日上午10时来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询问病史, 否认过敏史及痛经史, 否认上环史。体检、妇科检查均无异常。按照无菌操作规程,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放置宫内节育器 (母体乐) 1枚。手术过程顺利, 术时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 术后休息30min并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后离院。自述当日下午5时许自觉外阴肿胀不适, 未引起重视。后觉肿胀加重, 伴外阴、阴道烧灼感。遂于次日8时来院就诊。血压110/70mm Hg, 神志清, 无心慌、气急、胸闷等症状, 未见皮肤红斑及荨麻疹。妇科检查:外阴红肿, 阴道黏膜潮红、充血, 宫颈充血明显, 可见子宫内流出少量暗红色血液。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活动好, 轻压痛, 附件正常。B型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正常。初步考虑, 可能系铜离子过敏。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 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取器过程顺利, 术后留院观察, 给予输液、抗过敏治疗。1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讨论

母体乐IUD是含铜活性宫内节育器, 具有避孕可靠性高, 不良反应小, 脱落率低的优点, 因个体差异及过敏体质,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偶有过敏现象[1,2]。本例过敏反应为我院多年来首次发现, 症状较轻。该例提醒我们, 在使用活性节育器过程中, 应详细询问病史, 尤其过敏史。对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后出现上述症状, 应当予以重视, 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 避免因误诊而造成恶性后果。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1.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就开始学习语言 篇5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 胎儿在出生前4周就能分辨出母亲说话时用词的不同。而在出生之后几小时内, 就能够辨别出听到的语言是来自母亲还是其他人。

研究人员发现, 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已经开始学习语言, 而这一时间点的起点可以追随到妊娠后的大约第30周。胎儿在母体内最初学习的语言都是元音, 因为它们更响、更长, 比起辅音来更容易辨识。研究人员表示, “母亲的言行成为首先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的外部刺激, 母亲说话时的元音是胎儿所能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此前的研究结果指出, 婴儿在出生有能力开口说话很久之前, 就能够对外界的言语声音产生知觉。研究人员指出, 婴儿出生6个月到1周岁之间在辨识母语语音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 婴儿对于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辨识能力会极速退化。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研究和试验结果显示,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就有了对母亲说话中所含元音的辨识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在怀孕之后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因为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已经开始学习说话了。

上一篇:虚拟仿真模型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