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比较优势

2024-05-09

综合比较优势(精选七篇)

综合比较优势 篇1

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关于国际贸易和各国产业分工的经典学说, 长期以来, 经济学主流学派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从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开始,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各国在互惠贸易中不一定要生产所有的商品, 只需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者不利较小即具备比较优势条件的商品,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使经济总量增加, 使各国国民经济福利整体得到增进。长期以来, 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许多学者强调要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事实上, 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 即即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以数量上的增加达到出口规模的扩大。应该说, 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有其合理性的, 符合我国的比较利益。

2 后发优势理论

经济学领域的后发优势是指可以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其经济落后所致的特殊有利条件。其明确提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差距。为迅速地摆脱落后状态, 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常规增长是难以达到的, 只有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才有可能。同时, 中国也具备了一系列的后发优势, 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外资引入、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制度改革的深化、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专利战略, 强化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等。对于中国来说, 只有正确认识并善于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 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才能获得后发利益, 实现经济的快速跨越式发展。这些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把握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自主性、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制度劣势、推进制度创新、重视人才的作用、加强立法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是一种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并不断取得更多利润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资产在一定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转换, 并在增加财富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资产。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该国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就是说, 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的取得不仅取决于要素资源的数量、质量, 更取决于波特提出的"钻石体系"中的六个基本因素, 即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生产要素、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政府、机遇。

4 三理论的综合分析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相互补充

一方面, 竞争优势可以突破比较优势的限制。一国或地区仅依靠比较优势还不足以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一国或地区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竞争优势可以突破比较优势的限制。只要一国的企业敢于创新, 积极参与竞争, 落后国家就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从现实来看, 目前的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 竞争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 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国家或地区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国家创造和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 即使一国在某种要素或某个产业、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也并不能实现, 只能称之为一种潜在的优势, 也就是说比较优势也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一国或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通过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实现, 同时, 我们注意到一国或地区利用自己具有比较优势要素发展起来的产业,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能相对容易地形成竞争优势, 即比较优势有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4.2 后发优势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劳动力市场非竞争性, 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全, 要素价格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而发达国家经济制度的建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许多制度和政策都经过了现实不断地检验。后发国家在建设自己的市场秩序时, 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 并结合本国的实际, 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此外, 后发优势有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 而技术变迁速度正是发展中国家采取比较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途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 在技术方面具有溢出效应, 发展中国家只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学来并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方面节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知识经济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教育的国际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相对保护和超前性, 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在国际中也具有溢出效应, 有助于丰富人力资源的形成。

4.3 后发优势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连接器

实际上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 也就是后发优势的发挥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而具有技术、制度、结构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最终实现经济追赶。

由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比较优势, 国际产业转移才会发生, 而这又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落后地区可以利用学习的溢出效应、技术创新、组织创新 (例如现代企业制度) 等后发优势, 结合自己的比较优势, 从而后来者居上, 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体现在产业层面上就是落后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推进产业创新的进行。可以说, 产业创新就是这三个理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的综合应用。对于中国来说, 若想借助于国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机会, 发展自身经济, 必须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 有选择的承接产业, 并且将新承接的产业与自身的比较优势相结合, 进行产业创新, 这样才能实现后发优势, 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实现经济腾飞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J].统计研究, 2004 (4) .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黏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

[4]徐从才, 原小能.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J].经济学动态, 2004 (3) .

[5]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6]Aitken, Brian J.&Harrison A.E.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Venezuel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

[7]Clare R.&Andres.Multinationals, 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5) .

综合比较优势 篇2

关键词:汽车产业,综合比较优势

一、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产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前20年发展缓慢, 变化甚微;20

世纪70~90年代发展起伏较大;90年代末期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末, 中国“入世”成为一股强劲的推动力, 把中国汽车产业真正推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 我国汽车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 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 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 第三个迈进千万辆级行列的汽车产销大国, 而仅仅一年时间, 201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 超过美国、日本, 产销量世界第一;自主品牌汽车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市场份额继续提高, 20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占乘用车市场45.6%, 同比提高1.5百分点, 自主品牌轿车销售量占轿车市场30.9%, 同比提高1百分点, 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出8百分点;汽车进出口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进口大幅增长, 2010年, 我国汽车整车出口54.49万辆, 同比增长63.94%, 1~11月, 汽车整车进口72.76万辆, 同比102.73%。2010年1~11月, 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975.42亿美元, 同比增长58.69%。

二、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国内学者王世军教授在《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书中提出的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综合比较优势主要是生产优势、需求优势和交易优势三者的综合。本文将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 从生产、需求、交易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生产方面

1. FDI。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部分。1984年, 中国汽车业开始吸引国际直接投资 (FDI) 政策, 实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80年代后期, 汽车产业迅速发展, 汽车生产企业的数量急剧增长。进入21世纪,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汽车业对国际汽车跨国公司越来越敞开大门, 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几乎所有世界顶级汽车生产与零配件供应商都在中国投资。到目前为止,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中国的汽车产业产量迅速增长, 2009年10月20日中国汽车产量达1000万辆, 2009年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10年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

2. 技术创新能力。

(1) R&D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 在贸易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 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大, 全行业研究开发投入经费也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R&D投入增加更为迅速, 并在此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2) 自主品牌不断增加。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汽车产业每年推出的新车型数量不断增加, 自主研发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 新产品开发方式灵活多样。加入WTO以来, 随着自主研发投入的增加, 自主品牌汽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就2009年而言, 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表现抢眼。产品研发、新产品上市、产品储备、多样化、市场占有率均可圈可点。自主品牌从2009年都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积极向中高端进军, 实现高中低多品牌战略, 新车的推进速度、数量与质量都实现了全面飞跃。值得称道的是, 吉利汽车走出国门, 收购瑞典沃尔沃100%的股权, 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控制力有所加强。

3. 劳动力资源。

我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 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相对便宜, 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具备的比较优势。我国汽车产业从业人数数量大, 我国入世后, 汽车的劳动力资源正在不断地增加。我国员工的工资加福利的每小时收入基本上相当于发达国家劳动成本的1/10~1/20。我国拥有一批熟悉制造工艺、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在入世后, 其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同时, 技术人员在汽车行业总行业人数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加。考虑到劳动力素质因素, 我国的劳动力的综合优势就更大一些。

4. 规模经济。

2007年中国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企业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2007年这十家企业共销售733.65万辆, 占国产汽车销售总量的83%。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 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1999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汽车企业的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42.6%。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汽车企业的产量为262.96万辆, 占汽车总产量的45.6%。

(二) 需求方面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价格的下调、进口关税下调和进口配额增加, 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 我国汽车市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产品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基本上满足了各个不同层面消费者的需求。汽车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逐步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 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 国内汽车私人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年, 又伴随着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鼓励性消费政策的刺激, 我国汽车产业延续了两年爆发式增长状态, 乘用车销售量再攀新高。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乘用车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趋于多元化, 传统的轿车及交叉型乘用车增长速度有所趋缓, 比重趋于下降, 而MPV (多功能车) 、SUV (运动型多用途车) 正逐步侵蚀消费市场, 以成倍速度攀升, 比重逐渐扩大。

(三) 交易方面

1. 政府政策。

国家给予汽车产业极大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4年出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诸多细则;2007年11月1日《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的起步年。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出现40%的增长, 其中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1.6升及其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 无疑是其中最重要因素;加大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的补贴力度,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规范和扶持也是政策的重点。

2. 产业金融环境。

产业的金融环境也比较平稳。2009年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上海分行, 天津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对电动客车项目进行投资;2009年10月创业板的上市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筹集降低了难度。理论上金融市场价格波动越小, 筹资成本越低。

总的来说,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生产优势、需求优势、交易优势都在不断的提高, 综合比较优势在增强, 我国的汽车产业才能表现出快速的发展状态。

三、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本文认为, 推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对策集中在以下六方面:

(一) 合理利用外资

外资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要建设大市场战略, 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 吸引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要加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 使得在中资和外资实力不对等的合作中, 中资的利益能得到相当的保证。要坚持以我为主利用外资, 要采取措施支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二)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汽车产业应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能停留在引进国外制造技术和仿制国外同类产品的层次上。因而, 必须要求加大汽车工业的研发投入。产品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 加强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培育, 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是汽车产业实现自主发展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和关键。我国不仅要引进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先进的制造技术, 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吸引外国先进的研发技术, 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三) 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 但是劳动力成本并没有相应得到大幅度的上升, 我国将长期保持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 从而使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我国劳动力优势仍然会继续持续下去, 要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

(四) 加强企业集团化建设

当今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企业联合、兼并此起彼伏, 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更加引人注目。我国汽车产业应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 推动强强联合,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增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 鼓励汽车消费

进一步细化、完善、落实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 切实降低各种附加收费, 简化购车上牌手续, 积极发展信用消费, 培育二手车市场, 加强停车场等薄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为汽车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 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政府需要详细研究WTO中有关汽车产业的条款, 在合理的框架下, 保护我国汽车产业的成长, 打破国家和地方的狭隘的保护主义, 统一我国汽车这个巨大的需求市场, 在竞争中培育具有优势的企业;继续完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使措施具体化, 采取税收优惠、融资倾斜等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为汽车产业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世军.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7

[2]马俊, 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1 (4) :9-22.

综合比较优势 篇3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的国家, 资源的总的拥有量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中国想要在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要在与国外的贸易交易中充分发挥利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

首先, 中国有着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相对于外国来说, 是很廉价的, 这就会使得我们商品制造的生产成本-劳动报酬这一块的数量远远小于外国商品, 使得我们中国的商品生产成本普遍低于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的成本,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然这些只是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中。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劳动力尽可能的利用到一些高新技术中去, 或者说一些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产业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加强对我国国民的教育水平。以此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质量, 当然这个基本上要求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开始抓起了。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进行12年制义务教育的改革, 这样可以整体的提高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只有我国把劳动力的质量提高了, 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上面才可以得到体现。

其次, 我国有着很大面积的土地, 这个也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之一, 然而这些土地很多都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 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的话, 我国的国民收入我想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我国的社会会有很大的发展。如我国的西北部分的沙漠, 我国可以利用它那里的温度比较高, 太阳辐射比较大这些特点, 在那里建造太阳能发电厂, 来为我国的大中城市供电, 而且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的。

再次, 我国有着大量的资源总量。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比较优势, 以资源来促进我国的产业的发展, 做到不要浪费资源能量, 尽可能的利用它们。我国的比较优势还有外商对我国的投资, 因为我们中国有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外商们看

到这个吸引他们的条件之后, 就会来到中国投资。我国要利用这个优势, 以此来聚拢外资, 并且可以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和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运用到自己的产业上去, 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总之, 中国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之后, 才有可能赶超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 使自己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最早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是亚当·斯密, 他强调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而他的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是通过劳动生产率或者生产成本来衡量的。

关键词:比较优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 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 2001, 1 (1) :19-44.

综合比较优势 篇4

我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这一向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优势。然而, 发展中国家不可过份依赖于这一比较优势, 一是这一优势并非永久的优势, 二是如果单纯依赖这一优势, 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化, 在发达地区出现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各国经济开始复苏, 我国东部沿海以及广东深圳汕头等企业聚集地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企业找不到充足的劳动力。迫于生活压力, 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了高层次的工人, 这种形式的转变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本文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对我国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陷阱分析, 第三部分提出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观点, 第四部分对如何发挥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提出观点, 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二、我国现有劳动力结构比较优势陷阱

1. 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的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且附加值低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十三亿的人口规模的存在正是这种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基础。据统计, 我国已连续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首位, 并曾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位。正是凭借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我国迅速地进入国际产业的分工体系, 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事实上“世界工厂”的称号并不是很准确, 因为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 我国企业只处在低端。产品的附加值很低, 大多数产品的利润被国外企业所获取, 本土企业只是赚取廉价的加工费。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披露的一个故事:在美国纽约54大街销售的“BOSS”名牌衬衫, 价值120美元, 渠道商分得年利润的60%, 品牌商占到30%, 而中国的制造商只得了区区10%, 并且还为争夺订单争相杀价。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如我国的服装、纺织、玩具、鞋类等产业上;而且还体现在其他产业, 比如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上。

2. 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大量地输出了我国的环境资源

要生产出产品, 除了需要劳动、资本、技术这些因素外, 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环境资源。我国出口具有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同时也出口了我们的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虽然这些产品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加工为主, 但这些产品本身还是要消耗资源。我们出口的产品因为劳动力廉价而便宜, 这是我们能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这种低价值出口一方面发挥了我国现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但同时却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对我们环境的破坏程度, 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了。空气、河流、湖泊、海洋被污染, 森林草场的疯狂开发等无不会在将来带来许多问题。

3. 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大阻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正是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 造成了我国劳动力的廉价。廉价意味着我国居民的劳动收入很低,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 我国居民的劳动所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几十倍。收入的过低导致了我国居民购买力不强, 也间接阻碍了民族企业产品的内销, 不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同时收入的过低也导致了居民生活相对的贫困, 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上。

然而, 如果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价格, 那么基于现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就不复存在, 我国经济也会受到打击, 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加的难以发展。这种恶性的循环强烈的要求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型。

三、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的提高, 相比于东亚国家越南老窝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 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慢慢在消失。同时随着我国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高校的扩招计划的实行, 开始涌现出了大量毕业生, 就业形式严峻, 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伴随这些较高素质的毕业生进入社会, 我国目前社会的劳动力的结构出现很大的改变, 廉价的劳动力不再是以前单单以农民工为主。这些较高素质的人才逐渐转变为高层次的工人, 开始形成了“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体现在我国目前大量的劳动力具备了较高的素质, 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 同时具有了一般体力劳动者不具有的高素质, 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劳动。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低素质体力劳动者来说, 我国的知识劳动力能够提供更加含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力, 具有更加强的投资吸引力, 能够提供更多的知识劳动额外产值。

四、如何发挥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1.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

知识型劳动者是具备较高素质的人群, 他们所提供的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性价比”, 能够更显其比较优势, 因此政府应扩大基础教育建设, 扩展不同需要素质教育。

其次, 我国劳动力成本虽然比较低, 但是劳动生产率同样很低。投资者花同样的钱可以在别的国家得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所以, 先进的生产技术, 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2. 提高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率, 完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 竞争很激烈。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就业增长是长期任务。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 逐步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 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另外, 对于逐渐增长的知识型劳动者要给其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政府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让投资者认识到我国劳动力向知识型的转型, 以至吸引跟多投资。

知识型劳动者本身也应该改变观念, 发挥个体才能, 凸显高素质的优势。

3. 增强对民族企业的投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型劳动者的增加,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商投资的模式将不得不进行转变, 靠纯劳动力进行低价竞争难以为继。因此, 政府应该加强对民族企业的投资, 将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内销”。

同时,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中, 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 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因此, 政府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培养多方面的知识型劳动者。

五、结论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这门学科中一个小小的概念, 但却具有很强的研究性。本文在研究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过程中, 发现了目前我国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对于其它的东亚国家来说已经快要消失。但劳动力素质的上升却成为了我国的劳动力新的比较优势: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 有着知识含量的额外竞争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而言, 又有着廉价的特点。在未来国际贸易市场中, 我国仍将成为各国贸易的集合处。随着国民教育的加深, 知识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逐步在未来显现, 这将成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贸易战中制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摘要:我国贸易市场向来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 为世界各地创造着源源不断的商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随着我国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 其中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一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分析, 找出劳动力优势中已经出现或者潜在的不利因素, 即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陷阱。同时考虑到我国现在社会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本文提出了新型的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关键词: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比较优势陷阱,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何元贵.比较优势、贫困化增长与劳动要素收入[J].探索与争鸣, 2007

[2]匡亚洁.我国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J].企业研究, 2009年02期

[3]林毅夫.论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 2006

[5]陈瑞华.严裕华.国际化竞争下廉价劳动力资源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6]韩静.论我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与比较优势陷阱[N].福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7]苏益南, 齐鹏“.蚁族”群体的形成与对策探究[N].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

综合比较优势 篇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 毫无疑问这与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中国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 中国政府及企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出口了大量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 使中国外汇收入逐年增加,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而, 一些人认为中国在今后的贸易往来中, 依然要以该理论为指导。

毫无疑问,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 但一国若过于依赖该理论, 则对一国经济发展不利, 这只会使该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强化了该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 不利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一书的观点, 一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有利地位, 应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而非比较优势, 否则该国只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生产出的产品也仅仅是低附加值产品。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 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该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 (而非绝对差别) ,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 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二) 对我国的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有利, 又有弊。

1、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背离比较优势理论, 当时我国的基本情况是:资本短缺, 廉价劳动力相当充裕, 且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 在经历了短期的经济发展的成就后, 资本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改革开放后, 政府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 从出口规模看,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出口数额不断增加。1978年, 我国出口总额97.5亿美元, 进口108.9亿美元, 贸易逆差11.4亿美元;1994年, 进、出口数额均超过1, 000亿美元, 分别为1, 156.亿美元和1, 210.1亿美元, 贸易顺差54亿美元;2008年, 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10, 000亿美元大关, 分别为11, 326亿美元和14, 307亿美元, 贸易顺差2, 981亿美元;2014年, 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9, 603.9亿美元和23, 427.8亿美元, 贸易顺差3, 823亿美元。

其次,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 1978年, 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 初级产品占53.5%, 工业制成品占46.5%;到1986年, 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占63.6%, 初级产品占36.4%;2007年,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1%和94.9%,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2、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改革开放后, 我国政府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有其不合理之处。

首先, 我国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中国的10大出口商品中, 有9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玩具、服装等。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然较快, 但科技含量不高, 附加值较低, 且主要依靠外商投资和来料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例过小, 仅有15%。

其次, 中国产品的出口主要是依靠价格优势。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 虽然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但我国企业所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 而加工费在整个商品的价格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长期以来, 我国资源、能源等要素的价格明显偏低, 因而可以说, 我国出口商品之所以有廉价的价格优势, 是由我国要素价格长期偏低决定的。

由此可见, 比较优势论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在长期内却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技术含量低, 需求弹性小, 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 科技含量高, 需求弹性大, 因而双方之间的贸易是一种不公平贸易。长此下去, 双方差距将越来越大。

而且同一种产品, 在我国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发达国家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不再具有优势, 这又将出现比较利益“陷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 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 他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是其代表作。

波特认为, 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 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 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具体说来, 迈克尔·波特强调了四种因素对竞争能力的影响:1、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力方面的表现, 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2、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3、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此外, 波特还提到了政府和机遇这两个要素, 这六个要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否成功。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属于该国的企业就能成功。事实证明, 即使在最有活力的国家环境中, 资源和环境也不是平均分配使用, 部分企业的失败是必然的。然而, 一旦能够在一国之内脱颖而出, 则必然会成为国际竞争中的赢家。

对于高度天然资源或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而言, 可能只需具备钻石体系中的两项因素就能得到竞争优势, 但问题是这样的优势通常会因为产业的快速变化或其他国际竞争者的先发制人而无法持久。拥有钻石体系中的每一项优势, 不一定等于拥有了国际竞争优势。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 才是国外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

四、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表现如下:

(一)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

1、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波特认为, 竞争优势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在要素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要素的比较优势上;在投资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资本大量投入, 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在创新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 通过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 且使产品技术含量增加, 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在财富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有弱化的倾向, 因为此时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创新意识减弱, 竞争优势面临丧失的危险。由此可见, 在要素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要素的比较优势上, 通过此阶段, 企业可以进行资本的积累, 从而为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提供必要的资金上的支持, 因而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可以同时存在, 相互补充。

表面上看,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但两者在实际生活中却可以同时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上都具有竞争优势, 因而竞争优势不可能完全取代比较优势。

3、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比较。

毫无疑问, 比较优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比较, 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生产力相对较高, 则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对于竞争优势而言,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 “在国家层面上, ‘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福利的高低, 都取决于企业达到高生产力水平的能力, 以及继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

(二)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1、假设前提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无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 而竞争优势理论承认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的存在, 并考虑了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政府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2、解释范围不同。

比较优势解释的主要是各个地区不同产业之间产品的相互交换, 体现了各个地区不同产业之间产品的生产率, 主要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互补;而竞争优势理论解释的主要是各个地区相同产业之间产品的交换关系, 是对各地区相同产业生产率的比较。

3、政策主张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主张自由贸易, 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这样比其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即通过自由贸易, 可以使贸易双方的福利状况均得到改善。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主张政府干预, 因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竞争优势不是天生的, 而是创造出来的, 而国家的职能就是帮助本国企业创造出竞争优势, 使本国企业拥有或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五、促进我国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比较优势理论无论在假设条件方面, 还是解释范围等方面, 均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的环境不太相符, 而竞争优势理论却与我国目前的外贸环境更为相符, 且竞争优势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可以长期健康增长。因而我们需要根据竞争优势理论, 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以促进我国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传统产品不断进行反倾销, 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 范围越来越广, 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一般是对产品的数额进行限制, 对附加值未限制, 而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出口量小、附加值高, 很难成为反倾销对象, 因而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有助于抵制国外的反倾销现象。同时,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国外竞争者很难模仿, 因而有助于我国企业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

(二) 保护知识产权, 营造健康的创新环境。

企业为了制造出高科技产品, 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 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而一旦高科技产品被研发出来, 必须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 必须要对这些企业进行补偿, 否则没有企业愿意花费如此高昂的代价去从事产品的研发, 到头来自己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但是,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仍存在不足, 建议政府开展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培育试点, 推广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 重点扶持部分有潜力的、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企业。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世界性的高科技企业, 但国内有些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崭露头角, 初具规模, 对于这些重点企业, 政府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扶持, 鼓励其大胆自主创新, 抓住全球机遇, 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 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

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借鉴先发国家经验、吸引外资、创新模仿以及接受技术外溢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优势, 不仅需要我国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 更需要我国在这方面具有一大批相应的人力资本, 而我国的人力资本目前还相对薄弱, 还无法构成坚强的支持。因而, 需要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增加投入, 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 强化本土技术创新能力, 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摘要:自从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发展, 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际贸易学说。然而,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比较优势理论的弊端开始显现,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到我国, 如何避开“比较优势陷阱”,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成为本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陷阱

参考文献

[1]徐彬.国际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 1997.6.

综合比较优势 篇6

一、对波特看法的质疑与修正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文中, 波特提到,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在各国的技术相等的情形下, 生产方式会决定于土地、劳动力、天然资源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差异。每个国家比较自己与其他国家在生产要素上的差异后, 选择发展条件最佳的产业, 出口比较优势高的产品, 进口比较优势低的产品。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 例如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而且, 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法则的假设: (1) 不考虑经济规模, 认为技术具有普遍性; (2) 生产本身没有差异性, 连国家资源也被设定; (3) 资金与熟练的工人不会在国家之间移动与大多数产业的实际竞争行为无关。特别是波特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完全静态的概念。波特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一) 波特所提到的比较优势的假设技术具有普遍性, 这一点是不对的。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 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决定了生产技术的不同, 即技术并不具有普遍性。在这种假设前提下, 即使是不存在规模经济, 劳动生产率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差异也足以推动贸易的进行。

(二)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中假设生产本身没有差异性, 这一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众所周知,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讨论贸易发生的原因, 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低价进口, 高价出口决定了我们可以从市场角度分析各国之间物价产生差异的原因。从经济学的供求定理可知, 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这也就决定了国际贸易理论可以从供给或需求方面分析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正是从决定价格的供给面入手, 进行国际贸易动因研究的。供给曲线反映了不同的生产成本, 不同的生产成本又反映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差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说明了生产的差异, 而要素禀赋理论则从要素价格的角度解释生产差异。在两国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的差异, 最终会影响到两国商品的生产能力, 从而引起供给能力的差别。关于国家资源的事先设定, 则是模型讨论的必要, 因为两个供给需求完全一样的国家之间是不存在贸易的动力的。

(三) 关于资金与熟练工人在国际间的流动问题。

蒙代尔在《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一文中解释了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关系。如果两国生产函数相同, 按照俄林的要素禀赋比例定理, 可以得出国际投资与自由贸易是完全替代关系的结论。蒙代尔指出, 在自由贸易下, A国出口Y产品, 并从B国进口X产品, 在实现了自由贸易平衡的条件下, A、B两国的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的相对量和绝对量是一致的, 因而不存在要素流动的必要。假如B国对进口的Y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势必提高A国出口的Y产品在B国的国内价格, 从而刺激B国Y产品生产的扩大。B国国内对原来较稀缺的资本要素的需求上升, 从而使B国资本的价格上升。此时, A国资本在高利率的驱使下, 流向B国, 扩大B国Y产品的生产, 但资本流动并没有增加X、Y两种商品的总产量, 只不过用B国Y产品产量的增加替代了A国出口产品Y产量的下降;用A国进口产品X产量的增加替代了B国出口产品X产量的下降。可见, 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 即:国际资本流动取代了国际贸易, 属于一种逆贸易倾向的投资。因此, 在研究贸易动机时提出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是必要的, 当我们更多的关注要素流动时, 研究的重点已经转向国际投资了。

(四) 关于比较优势的动态问题。

波特认为, 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的优势, 仅仅是某个时点两国进行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的比较。但是在下列情况下, 一国原来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会丧失其比较优势:第一, 进行贸易的两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变化。罗伯津斯基定理就描述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生产对要素禀赋变化的反应, 即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 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这种偏向型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态, 使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现在由于经济增长可能变成比较劣势产品, 而原来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现在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变迁可以以美国经济增长为例。1920年以前, 美国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而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相对劣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本得到不断的积累使资本密集型产品成为比较优势产品。第二, 技术变化对贸易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根据产品周期理论, 随着技术的变化, 产品成本中不同投入成本的比例也相应变化。在产品的初始期研发费用占据成本的较大比重;在成长期受到专利技术上的限制, 资本投入占较大成本比重, 因此, 这时的发达国家占据了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 原材料和劳动工资成为主要成本, 导致比较优势变迁, 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一)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含义来看它们所要解释的对象是不同的。

比较优势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 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据绝对优势, 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商均处于绝对劣势, 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 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1936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将机会成本 (在资源既定条件下, 额外生产一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引入比较优势理论中, 放宽劳动时唯一的生产要素且是同质的这一概念, 重新定义了比较优势的概念, 即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相对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 该国在这种商品上便拥有比较优势, 而在另一种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根据由机会成本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 可以给有关国家带来贸易利益, 两国机会成本差异越大, 比较优势越明显, 由贸易带来的利益也就越大。从上述概念的阐述中可以看出, 比较优势要解释的是贸易发生的原因或动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含义是,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行业、企业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 而要使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则企业必须有创新的机制, 提高生产效率。而竞争优势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低成本竞争优势, 以较低的成本更有效率的设计、生产及营销产品;一是差异性竞争优势, 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它所要解释或者回答的是产生并保持比较优势的生产率差距和技术差距从何而来, 企业或行业该怎样做以找到这种比较优势。从这一点来看,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一方是寻源, 即寻找贸易的动力所在;一方是保持源头, 即保持贸易的动力始终有利于本国。

(二) 从理论分析框架来说,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分析逻辑之上。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管理学的分析模式, 从企业、行业的竞争战略谈起, 分析产业结构五大作用力: (1) 新加入者的威胁; (2) 替代产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 (3) 供应商谈判力量; (4) 客户谈判力量; (5) 与现有竞争对手竞争和价值链与价值体系来寻找并创造竞争优势, 最终落脚于钻石体系来打造国际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则完全建立在一个微观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上, 抽象的建立模型来分析各国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差异所导致的产品数量、品种、价格差异等对贸易的影响。这种分析角度及方法的不同, 既是研究问题多面性的必然结果, 也导致了各种分析结果的互相补充。

(三) 从战略角度而言, 动态比较优势的实现有赖于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

从国际分工的促进因素来说, 有两类因素导致了分工格局的形成。一类是外在因素, 即一国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类是内在因素, 即产业的规模经济, 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由集聚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由要素禀赋特别是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分工是静态比较优势的表现。完全遵循这种要素禀赋理论加入国际分工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来说, 基于要素禀赋的分工格局比较稳定, 一旦分工格局确定, 各国的发展水平也相对固定下来, 以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 因为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创造的附加值有限, 而且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国际价格的不断下降, 就会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陷入流动性陷阱, 甚至进入贫困化增长;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国家, 同样因为处于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的最低点, 不仅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不高, 而且对于上游技术的依赖性较强, 资助创新能力若长期得不到提高, 也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要避免这种比较优势陷阱, 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寻找其竞争优势, 通过波特的钻石体系培育这种优势, 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高的地位。而另一类分工因素规模经济因素, 其实现更是依赖于资金、创新及政府政策及行业制度的支持。所以, 从实现动态比较优势这方面来说, 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今, 产业内贸易特别是产品加工国际化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 使要素禀赋为主的传统比较优势形成的分工体系越发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这样, 研发、服务等价值链环节分工的争取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 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方面入手, 强化具有潜在优势行业的竞争优势, 并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 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 最终将潜在竞争优势变为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综合比较优势 篇7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述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对不同国家间发生贸易关系原因的解释。长期以来, 该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和指导国际分工方面处于核心地位, 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 在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前提下, 构建了比较优势的经典模型: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 (劳动成本) 的相对差异, 就能遵循“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与交换,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他国都处于绝对劣势, 按此原则进行贸易也可获得比较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突破了李嘉图模型关于劳动单一生产要素的假设, 提出了H-O模型, 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每个国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可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由于受当时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水平的限制, 传统理论中生产要素仅局限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有形生产要素。

随着战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 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展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诠释现实贸易问题中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经济学家放宽传统理论中严格的假设前提, 从生产要素的种类和运用出发创立了国际新贸易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比较优势产生于各国自然资源的局限, 从动态角度把人力资本、技术、规模经济等无形要素与有形要素结合起来, 赋予资源禀赋全新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利益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出发点, 其核心是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只有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生产, 才能取得国际分工和交换利益;在积极利用原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同时, 要注意到人力资本、技术、规模经济等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比较优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的比较优势并不会直接变为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立足于现阶段的比较优势, 努力培育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较持久的国际分工利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民办高校特色发展

高等教育是生产人力资源的特殊活动, 教育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同样具有稀缺性。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高等教育资源增量不足、存量配置低效, 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这给民办高校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机会。民办高校的出现对促进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的本质——机会成本, 将该理论精髓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能促进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上明确分工, 按各自比较优势办学,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办学水平。

资源配置属于经济学范畴, 涵盖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 资源配置主要研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配置;在微观层次上, 则指生产者在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方式中, 选择一种组合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源在不同层次上配置的优劣, 评价原则和标准是不同的。前者侧重部门 (或区域) 之间平衡发展程度, 后者侧重收益最大化。高等教育虽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性产业活动, 但也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率。

在公办、民办、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竞争的格局中, 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高等院校都需倾力追求自己的优势, 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办高校要谋求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一种持续的优势。民办高校之所以能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地走到今天, 取得较大的成就, 是因为它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展的, 它的出现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公办高校大都追求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忽略了市场需求。民办教育则强调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带来了新一轮学习浪潮。所有的学生、在职人员都需要学习、深造, 这也给民办高校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不断创新以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民办高校的复兴深化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民办教育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教育要素市场, 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在融资机制上, 民办高校可通过各种渠道来融资办学;在办学机制上, 可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置专业;在用人机制上, 可灵活配置各种人力资源, 建立人才库;在管理机制上, 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灵活, 互补性强, 办事效率较高。

三、民办高校的竞争优势分析

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教育要素市场, 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民办体制是民办高校最显著的比较优势,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 在融资、用人、内部管理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性。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公办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拨款,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自高校扩招以来, 全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绝对值有所增加, 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却连年下降, 这极大影响了公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在长期缺乏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情况下, 凭借其灵活的机制、高效的决策及市场化的运营, 积极探索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自主选择的多元化融资方式, 充分利用日益壮大的民间资本, 通过民间投资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 促进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当前, 我国民办高校已形成政府资助、企业支持、社团赞助、港澳台华侨资助、个人资助及学费收入等多渠道融资办学模式, 将个人、社会、政府三个利益主体良好的融入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活动中。

科学的内部管理模式。当前,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呈现多样化特征, 包括公民个人办学、社会团体办学、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制办学等不同形式。由于办学主体的多样性,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也有多种类型, 改变了公办高校由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选拔和任命学校领导人对学校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式, 目前已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制、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 (院) 长主持下的校务会议集体决策和分工负责制、教育集团 (通过各校董事会) 的校长负责制等领导体制。在运行机制上, 民办高校大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危机感, 利用自身内部管理自主权较大的优势,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优化学校结构, 优选师资队伍。在保证人才培养的同时, 对教育培训、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办学成本进行控制, 以最小的运作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这种面对市场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形成了其成本上的优势。

灵活的用人机制。民办高校用人方面打破了公办高校的终身制, 实行全员聘任制。第一, 在民办高校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实行竞争上岗, 形成“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的用人标准, 给予广大教职员工适度的危机感, 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岗位需求;第二, 民办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干部选择任用彻底打破公办高校论资排辈的局面, 形成优胜劣汰的优秀人才晋升渠道, 这既是对教职员工的一种激励, 更是对高校用人制度的有效变革;第三, 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制度, 制定科学、明确、可操作的考核标准, 对教职员工进行公开、公正、客观的考核, 将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提升工作效率。

摘要: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应当在充分认识社会、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 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本文在简要介绍比较优势这一传统经济学理论后, 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分析中。

关键词: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比较优势理论

参考文献

[1]包华彬.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9) :14-16

[2]卫志民.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国外社会科学, 2005 (5)

[3]苗天青.产业组织理论:演进与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9) :87-90

[4]崔巍.产业组织理论的扬弃、实际价值与中国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9) :35-38

上一篇:交流同步电机下一篇:产品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