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

2024-05-11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精选十篇)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 篇1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三项:第一, 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第二,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 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 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 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看, 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西方文化认为, 人应该主宰自然, 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 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人是万物之中心。 与此对应, 东方文化认为, 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 人与自然紧密相关, 人类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适应自然, 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 所谓价值观, 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 因此, 价值观是构成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础。 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 什么行为好, 什么行为不好, 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人们很难把握住它, 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苹果, 而不去摘吃, 问他为什么不摘别人家的苹果, 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 他就会回答:“我不能去摘, 因为上帝在看着我。 ”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 那么一定会回答:“那是人家的东西, 我们不能要。 ”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 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上帝的监视与庇护。 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 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意思是说, 金钱和地位, 这是人人所向往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 君子不享受;贫穷和下贱, 这是人人所厌恶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们, 君子不摆脱。 诸葛孔明曾说:“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另外,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样的古训, 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们。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 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 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 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 换言之, 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我们设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 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 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 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 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不需要社会、 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 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描写。 例如:“我姐姐是一名大学生”、“天安门广场很大”等句子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 然而, 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 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 例如, 同样是接待顾客, 不同国家的商店, 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中国:您买什么? (或 “您要点什么?”) 美国:Can I help you? / 我能帮助你吗?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 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做要帮助的对象。 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 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 往往会产生误解。 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 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单纯的体态语。 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 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 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 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 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 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 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 这说明, 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 非语言信息弄不好就会产生误解, 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 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 被人拍下来, 结果被驱逐出境;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 点了菜以后, 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 服务员自认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 把小狗带至厨房, 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 将外语教学看做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恰当。 80年代中期,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 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 19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 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 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 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 然而在这些方面, 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 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束缚着教师的手脚。 中国学生, 从小学直到大学, 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 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 就可以应付考试, 但是, 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中国人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点归纳出来如下: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做外语学习的全部。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传递信息的能力很弱, 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弱, 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 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 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 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 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综合语言能力较强, 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弱, 缺乏社会技能。 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 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 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 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 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 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他的语用失误, 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 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在中国, 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比较低,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 他们认为, 只要会外语, 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 然而, 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 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 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 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 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套外语, 有的时候套得对, 有的时候则会套错。 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 四会能力当然很重要, 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 但是它远不是问题全部。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与不同的对象,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如何表述一个思想, 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重要。 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 并不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又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 把语言看做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一直在倡导“To know (学知识) , to do (学做事) and to be (学做人) ”。 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 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摘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 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它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 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 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也引起了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外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岑建军.难在今日功在千秋.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2) .

[2]陈祖福.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3) .

[3]赵悦.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 (4) .

[4]范红, 李晓莉.“负语用迁移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正面影响”.清华大学学报, 2001 (5) .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篇2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训练的背景与目的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

(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

(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

(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训练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3

关键词: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 外语教学 影响

Abstrac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one of the emotional factors that can’t be neglected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t. Without language, culture would not be possible. Language is influenced and shaped by culture; It reflects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cross-cultural factors and cultural distinctions affec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Cultural factorsCultural Distinction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mpact

0.Introduction.

In terms of Teaching by principles written by H•Douglas Brown, “the language-culture Connection” is one of the emotional factors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teaching, which affec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So a successful teacher or student must learn something of the culture of the speakers and that languag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ricately intertwined” (Brown, H.D, 2001).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t” (Deng Yangchang&Liu Renqing, 1989,p3). As far as culture and EFL teaching are concerned, some specialists (Wang Lifei, 2000, Hu Wenzhong, 1993, Su Dingfang, 1988, etc) have done much research,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is field. The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ow the cultural factors or cultural distinctions influence EFL teaching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classroom teaching.

1.Cultural Differences.

Our term here “Culture refers to the total pattern of beliefs, customs, institutions, objects, and techniques that characterize the life of a human community”(Deng,p3). Cultures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and each culture is unique. Culture differences may include many things. Here are some examples.

1.1Different Social Customs.

We often hear a foreigner teacher in a language class remark to a girl student: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really quite fluent.” To this she would say: “ No, no, my English is quite poor” ---- an answer that he had not expected and found a bit puzzling. Because to English speaking people, praise is to be accepted, generally with a remark like “Thank you”. To Chinese, however, acceptance of a compliment would imply conceit or lack of manners. So, in the case above, the reason for such different reactions reflects differences in customs.

1.2Different Ideas of Values.

At this point, the Chinese encourage clear classification while the westerners encourage that beings are created equal. The Chinese emphasize collectivism while the westerners emphasize individualism. The Chinese encourage to care for others while the westerners encourage to respect privacy. etc. So during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are central and authoritative in China. The students accepted knowledge from the teachers passively. On the contrary, students are central in the western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could argue with the teachers, which motivat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anguage learning.

1.3.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determine the ways of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For instance, we used to invite some foreign friends to a bar for drinking beer at weekends last year. When we had enough, my Chinese friends were struggling to pay the bill. For the first several times, the foreign friends didn’t say anything, but at last they rejected to be paid for them. Obviously, they were offended. To their ways of thinking,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ey had enough money to pay the bills for themselves!

2.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Factors on EFL Teaching.

As mentioned above,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Similarly,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factors on EFL teaching.

2.1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System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Great Britain, Canada, France, as I know,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process or discovery oriented; a teacher is usually seen as a facilitator; interaction, group work and student centeredness are the order of the day in classes whose normal size is under 20 students. But it is different in China, where English teaching is didactic, product oriented and teacher centered. A teacher is seen as a “fount of knowledge” and English classroom is usually crowded with more than 50 students with little or no audio-visual or other teaching equipment. So, It’s obvious that the teaching results are differ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social-economic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al systems.

2.2. The Influence on Ways of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The status of a teacher in the community influences the ways of his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For example, a teacher in China is seen as a “fount of knowledge”, the one to be respected or authority in academia. So he/she takes it for granted that he/she is the one who should speak more in language teaching, ignoring the participance of the students. In other words, he or she always acts as controller or resource not director or facilitator, which leads to failure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teaching result. In this case, it also reflects a phenomenon of institution or culture.

2.3. The Influence on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raditional EFL/ESL teaching, spoon-feeding dominates. It reflect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 and ideas of value. In China, Confucian values still prevail today. Teachers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an authoritative figure whose superior knowledge and control over classroom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not supposed to be questioned. In EFL classroom teaching, the wise teacher imparts knowledge to students. Few students will interrupt their teacher and challenge their teacher’s opinions over clas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teacher is not seen as an authority but as an equal to students and students may argue with their teacher whenever necessary. In class, teacher acts as a facilitator instead of an instructor.

3.How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factors in EFL Teaching.

In the book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H•Douglas Brown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teach a second culture. He offered us some reference on how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EFL teaching.

3.1. Discuss 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with your Students.

It is well known th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means more than merely mastering the pronunciation, grammar, words and idioms. It also means learning its culture, “learn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ir language reflects the ideas, customs, and behavior of their society, learning to understand their language of the mind”(Deng Yangchang, 1989). Discussing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with the students is to let them know the culture of target language in order to teach them well.

3.2. Emphasizing Cross-cultural Factors in EFL Teaching.

“Since language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culture, teachers of English should include cultural components in their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Wang Lifei, 2000). So, teachers of English should know what and how to teach in a language clas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 tells us that teachers should try to make learners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can never be expected to learn the language well without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ross-cultural factor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and integrat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to their teaching curricula.

3.3. Teach Studen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especially of Sociolinguistic Aspects of Language.

“Cultures are diverse, so languages are diverse.”(Deng, 1989) Different languages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 The term connotation means “the implication of a word, apart from its primary meaning” (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a foreign language,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y know not only the denotation of words, but also the connotations. Otherwise, mistakes may be made or misunderstanding may arise. Sometimes, it causes confusion. For example, in Chinese-Englis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inship terms often present problems because satisfactory equivalents are not always available. The statement Linda’s brother married Michael’s sister is not easy to render into Chinese without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brother is older or younger than Linda and whether the sister is Michael’s elder or younger sister. The reason is that in Chinese there are many more terms to designate specific relationships. This example reflects a culture. The Chinese people emphasize clear classification while the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emphasize equality. There are too numerous words 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be listed here.

3.4. Help the Students get rid of Their Depression or Discouragement Stemmed from Cultural Sources.

In EFL Teaching, students may be affected by cultural sources. They may be, in a sense, depressed or discouraged. To be a language teacher, you should help them get rid of their depression or discouragement stemmed from cultural sources. How to help them? Here are the H•Douglas Brown’s suggestions:

A. Help students to be aware of acculturation and its stages.

B.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s a powerful tool for adjustment in the new culture.

C. B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any students who appear to be depressed and do what you can to assist them.

4.Conclusion or Suggestions.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influe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EFL Teaching. Whenever you teach a language, you teach the pronunciation, words and grammar of the target language, you also teach a complex system of its cultural customs, values and ways of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milieu (backgrounds), misunderstandings or mistakes may aris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ers may have to adjust their methods or techniqu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factors or cultural distinctions. In doing so, you can increase the teaching quality effectively.

Bibliography

Brown,H.D,2001,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Deng Yanchang &Liu Renqing,1989,Language and Cul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ang Lifei,2000,A Survey o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 Press

Xiang Maoying,2001, “Cultural Barrier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VOL.24 NO.2:29-31.

Yan Jinglan,2001, “Culture: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it in an ELF Class.”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VOL.24 NO.4:21-23.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篇4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在实际运用外语作为一种现实的交际工具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现行的外语教学方式有不少缺陷, 特别是因为没有同时学习有关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实际运用这种语言时就会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影响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因素, 应当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目标语的言语表达规律、模式及特征, 使他们得以顺利逾越两种截然不同文化差异的障碍, 提高语言的转换能力。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 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 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的说,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是共存和相互依赖的,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本身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 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即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 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因此, 要掌握两种语言, 必须掌握两种文化。跨越目的语国家之间的文化障碍, 才能做到交际的得体与妥当。

二.强化跨文化意识教学的必要性

跨文化意识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 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 (如英语) 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

1. 强化文化意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 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 (targetculture) , 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的真正含义。就英汉两种语言为例, 由于历史、信仰、习惯的不同, 人们读相同的词语时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法与评价。比如说, 人们对英语词“am bitious”和“do-gooder”的理解就往往和英美人不同。“ambitious”译成汉语是“野心勃勃”, 在中文文化里“野心勃勃”是贬义词,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am bitious”一词时也常常用作贬义, 而实际上“am bitious”在英语文化里是一个褒义词。同样, 英语中的“do-gooder”是贬义词, 从字面上看, 可能有不少中国人感到奇怪, “干好事的人”怎么会有贬义呢?参看《韦氏国际大辞典》该词的定义:真心实意有志于为社会谋福利或进行改革, 但通常是不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一般带有过于天真或浮躁鲁莽、徒劳无功等贬义。再如, 人们对动物和颜色的不同的文化认同。“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 是中国人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 而在西方, 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英语词汇“blue picture, green hand, graym are”等意思分别是“黄色电影, 没经验的人, 母老虎”。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 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的。

2.强化文化意识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保证。文化背景不同, 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 即使语言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会。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中国人在参观美国人的房子时说“你们的房子真好, 非常的漂亮。”主人听了很高兴回答说:“谢谢, 我们一家人也很喜欢它。”中国人对这样的回答感到意外。稍后, 美国人赞美中国人的英语说得好时, 中国人的回答是“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够好”。美国人没想到中国人会如此回答, 感到有些迷惑不解。美国人的回答是否像有些中国人认为的那样“不够谦虚”, 中国人的回答是否像美国人听起来那样“不够诚恳”呢?其实, 上述两种回答引起不同反应是由于双方语言习惯不同, 讲英语的人听到别人赞扬, 一般说“谢谢”, 表示接受, 说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 因此不应“故作谦虚”,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 直接接受赞扬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常识通常都附带着文化背景的烙印, 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完全用母语的习惯去理解外语经常会出现歧义, 文化障碍会影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体, 学习外语就必须学习其文化, 因此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 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引导者, 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将直接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成效。因此, 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相关院校或教育机构组织开办的文化培训班或文化研究专题讲座, 通过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 英语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中外文化书籍, 不仅深入了解英美人的文化, 还应加强本族文化的学习, 分析西方文化与本族文化的类同与差异并进行比较, 提高自身文化差异理解能力。

2. 利用课堂教学加强文化渗透。

课堂是学生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场所, 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英语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 包括词汇、句法外, 还应充分为文化学习和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外语教学, 要从纯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要从文化理解和语言感知能力方面着手, 从真止意义上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的, 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文化传承者和宣传者。首先, 教师可以结合所讲题目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给学生灌输些外国文化习俗,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 更恰当地接受并运用材料中的语言知识。

3. 利用课外活动提高跨文化意识。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及拓展, 教师及学生应共同努力开展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为他们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更广阔的舞台。具体形式有:定期开展外国文化专题讲座, 可以请外籍教师或专家教授就英美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系统的介绍和互动, 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举办外国影视或音乐欣赏会, 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还可以结合一些西方重要的节日 (如Christm as, M others'D ay等) 举办一些专题晚会和活动, 让同学们在活动的组织、准备和参与的过程中去亲身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文化周、英语角等活动, 把语言学习活动贯穿到文化活动中去。

4. 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主体文化是相对于客体文化而言的, 是指母语文化, 它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是, 学生只读西方的文本, 如小说、传记、散文、诗歌和各色杂志等, 其结果是只接触西方意识, 只学会如何表达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学生在这样的误导下会慢慢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要害是忽视了用英语来表达自身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可见, 必须转变这一现状, 把掌握英语的重点放在表达与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内容的能力上。传统文化活动与各种英语文化活动相得益彰, 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双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两种文化的异同, 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篇5

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成功的交际不仅要求语言使用者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而且还需要运用此文化的`语用规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探讨语用失误的界定及分类,分析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对于日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曹锦萍 CAO Jinping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2刊 名:安阳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H319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 篇6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單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2]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Kramsch C.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常用方法 篇7

一文化教学的常用方法

1. 模拟情景法

这是一种亲身体验式的活动, 学习者通过模拟情景可以感受一些自己未曾经历过的背景, 从中获取经验和认识。如圣诞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筹备这个节日活动。从室内的装扮到食物的安排:圣诞树、火鸡、圣诞老人、长筒袜、礼物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这种节日气氛中。节日过后, 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的差别等。类似的模拟情景还有许多, 如到西方国家家里做客、如何与外国人交朋友等。通过此类情景, 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冲撞。它虽然给跨文化交际者带来痛苦和困难, 但它有利于文化调适的完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实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 帮助学生在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由于此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真实、贴近生活, 因此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给出案例, 分析双方不同文化背景并描述当时情景及误解, 然后给出四个能够解释误解产生原因的选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 如果一次选错, 就请他们再选, 直到选对为止。这种方法能够刺激学生在阅读案例及选择答案时进行思考, 有利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

3. 文化讲座

讲座是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于文化教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时, 可以将不同的文化主题归类, 使其构成系列文化知识讲座, 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 文化讲座也有其自身的缺点, 如内容渐长、信息量过大、形式单一等, 这些往往使学习者感到厌倦, 所以教师在设计讲座时应力求简洁、生动、有趣, 最好还要采用多元互动模式来强化讲授内容。

4. 文化包

文化包是由特勒和索伦森于1961年提出的一种文化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选一篇介绍目的语文化一个侧面的文章, 然后组织文化对比讨论。这有助于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所要掌握的内容, 而且有利于培养文化意识。教师可根据课时的安排, 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做专门的介绍。如在介绍American Table Manners中,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向他们呈现美国与中国餐桌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然后教师给学生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 由此展开讨论, 如: (1) How do Americans use the napkin? (2) How do they use knife and fork? (3) At the table, how should you sit and eat?等等。

二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

除了以上文化教学的各种方法之外, 我们还可以具体结合语言教学的各个方向进行教学改革。

1. 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将英语学好。因为任何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peasant一词, 是“农民”之义, 但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 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在汉语中, “农民”丝毫无贬义。另外, 英语中的短语, 尤其是成语, 不仅难以理解, 更难以运用恰当。如:“倾盆大雨”在英语中是to rain cats and dogs, “害群之马”为a black sheep。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果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 那是不可能教好英语的。大量英语单词都具有和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

2. 阅读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阅读教学被认为是最容易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之一, 因为我们使用的一些阅读材料往往与文化内容息息相关。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目前, 很多教师因为受传统的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或是因为对目的文化知之甚少, 教师关注的是语法、词汇、句型和翻译等语言学习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篇章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要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考虑文化教学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背景知识介绍法来达到效果。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美国音乐文化的英语文章前, 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有关中国音乐文化的问题, 让他们读前热身, 教师可以适当对美国音乐作介绍, 然后建议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注意美国音乐文化与自己国家音乐文化的异同。如果老师的视野局限于课堂和教材, 必然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开放性形成强烈的矛盾。因此, 介绍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 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让学生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 达到基本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

3. 听说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阅读有利于学习者从书本上获取相关文化知识, 听说活动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在跨文化听说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可细化为如厕盥洗活动、点名活动、用点用餐活动、入睡起床活动。这些活动细碎而又琐碎, 幼儿教师在活动中总有一个体会, 那就是常规太难抓, 幼儿乱, 教师累。怎样能轻松抓好常规呢?经过自己的实践, 笔者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环境熏陶法:让环境说话, 使幼儿在环境中得到熏陶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同时, 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又有其特殊的作用, 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 创设适宜的环境, 可以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可以说, 环境是一位无声的教师。

1.用箭头标记指示, 让幼儿一目了然

如厕盥洗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占很大的比例。在活动室比较小的情况下, 不允许我们请全部幼儿一起活动, 否则, 活动室会变得拥挤, 幼儿也会很乱。鉴于环境的局限性, 我不仅将幼儿进行分组盥洗, 同时在活动室里贴上了进出箭头标记, 在盥洗室里贴上了排队倒水的箭头标记, 让幼儿一目了然, 很好地解决了拥挤的现象, 也排除了幼儿间的安全隐患。

2.用富有意义的图画, 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

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 他们不但喜欢模仿老师、家长、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模拟现场情景, 营造跨文化交际的氛围,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用电脑屏幕展现图书馆场景, 在模拟图书馆里, 图书管理员和学生借书还书的情景;或模拟超市, 创设买卖东西 (shopping) 的情景等。现场的再现使情景更加生动逼真, 学生学起来更加主动积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听说教材时要考虑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的需要, 还要顾及文化内容的系统性。这样就能在整个外语教学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教学功能。

4. 写作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书写训练需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中心环节是遣词造句, 在逻辑上要求严谨。初学者可以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写起, 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如:让学生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在此过程教师不仅引导了学生关注文化差异, 而且还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 可以根据个人的经历、生活和思想写作。这些内容通常反映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 因此是很好的关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学同伴以及小动物, 他们还喜欢模仿故事、图片中的人物或动作。针对幼儿这一特点, 我在洗手池墙上贴上洗手过程图、节约用水图;在开水桶旁边贴上倒半杯水图;在垃圾桶边贴上将垃圾丢入桶的画等, 这些富有含义的图画无声地指导、教育幼儿的言行, 让幼儿在欣赏画的同时, 鼓励幼儿学一学、做一做, 这样幼儿就会轻轻松松地接受洗手、洗脸、不乱丢垃圾的讲卫生教育, 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此时, 环境的教育作用尤为重要, 无声胜有声。

二奖励细化法:将奖励标准细化, 坚持一天一评, 一周一总结

1.强化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在《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强调提出:强化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方面是最为有效的, 而强化越及时, 则效果越大, 反之越小。因此, 宜对孩子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的积极表现予以及时的、良性的强化 (即肯定、赞扬、奖赏等正面强化) 。在幼儿园, 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 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 有良好的强化激励作用。例如孩子因偶尔上课发言积极受到老师的赞扬, 那么这种行为就会经常表现出来, 该行为的增强是由于老师的赞扬起了强化作用。

习和讨论的基础。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方法不仅限于以上几种, 随着跨文化教学的思想渐渐被所有老师接受, 相信更多更好的方法将会被开发和应用。只有教师多学习、多研究, 和学生共同转变教学观念, 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与文化相结合。总之, 我们应多探索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为外语教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展开, 中国人一下子站到了世界舞台的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普及就显得日益重要。外语教师担当起了传播跨文化知识的重要角色, 外语教学的作用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 外语教学的方法直接影响了跨文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4]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陆国强.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 篇8

一、精心选材,体现严谨治学态度

以外语教学方式方法为主题的《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将这种整合梳理的繁杂工作,系统而完美地展示到读者面前,这样辛苦而专业的工作成可谓“含英咀华”“博采众长”。为了能够将科学而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与经验介绍给每一位读者,作者斟酌再三,反复推敲,将浩繁众多的相关文献逐一筛选,最终确定将具有创新意识、优美文笔、详实案例、实践指导价值的篇章选入作品之中。在无数的资料中选择数十篇优质文献,其过程的繁琐与枯燥可想而知,然而作者的坚持、认真、严格在整部作品中一览无余,而作者的丰富学识、严谨态度、精妙构思也处处可见。

二、注重文化,展示新颖的研究思路

作者历时多年,潜心治学,将文化背景作为研究的主线之一,寻找到问题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系统而漫长的研究。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读者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困难在某些时候读者无法自查自觉,所以要想真正掌握所学的该种语言,读者就必须掌握一项重要的工具———多元思维,只有具备这种多元思维,读者才能够摆脱母语文化的无形束缚和限制,站在所学语言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思考和分析,给予这样的逻辑和判断。作者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作为重要的篇章进行描述,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案例。作者深知“学习语言并不是语法、句式、单词之间的简单拼接,更需要读者站在该种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感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真正学习到此种语言的真谛”。因此,在文化背景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以风土民俗、自然地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内容渐次展开,逐步向读者进行阐述和描绘,使得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逐渐影响其思维和心理,完成与所学语言的无障碍交流。

三、整合方法,突显文献整理能力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虽然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是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却是相似的。作者在学习了解众多的思想源流和派别主张之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炼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具体操作性兼顾的有效方法,为读者提供了简便、实效、有趣的学习工具。以目标为导向,以文化背景为基础,以读者兴趣为主线,该书将小组学习、浸入式学习、兴趣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等诸多方法,逐一介绍给读者。本着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书中将每种学习方法的核心概念、学习主张、理论基础、操作方式等详加说明,帮助读者解决面对众多理论学说与主张无所适从的尴尬与困惑和了解每种方法背后的本质主张与诀窍。

四、语言凝练,昭明文字表达水平

以不拘泥于形式,不彰显于痕迹的笔法,生动而有效地将教学方法与经验介绍给读者,是这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另一特点,这些方法避免了以往单一而枯燥的“工具书”式的书写风格。为了表达自己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博采众家之长,将胸中万千话语凝练为笔端数行文字,言简意赅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这种“点评”文字和体会心得有众多的点睛之处,可谓是妙笔生花,随处可见。

这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给读者的启示和引导不仅仅局限于一次语法句式的规则说明与帮助,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众多读者提供学会学习的路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方法

一、文化和语言

文化的定义十分广泛,许多语言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英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认为,文化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来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它意味着某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外在和内在的活动。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事实上,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语言首先是人类表达思想的手段,在语言符号化以前,它也是人类藉以进行思维并形成思想的工具,因为人类思维的过程或结果均体现在词汇和其他语言结构当中。

二、跨文化交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是一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必须掌握的内容,可以从词汇、语用、交际习俗和非言语交际手段等不同方面进行。

大学的英语教育并不能像高中英语教育那样,重点强调语法、句子、词汇这些基本的语言点,因为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平台,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综合素质,除了语言本身之外,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使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交际功能;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空间、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交际需求,自觉运用妥帖、恰当的语言形式实现跨文化交际功能的能力。因而,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并能够把所获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新的语言环境,成为自觉的语言使用者。

著名跨文化学家Ruben认为实现有效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应包括7个因素,即向对方表示尊敬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最大限度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移情能力;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能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以上7个因素对有效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了描述和界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方方面面,这也给大学英语在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启示。

(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助于英语学习者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授应当是包罗万象的,当然也必须是系统的,有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他们传授英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时间观、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问候、致歉、道谢、委婉语等这些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

(二)了解文化背景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象征也各异。交际双方对对方语族的文化象征不了解而发生碰撞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在中国,龙象征着强大、向上。而在西方人眼里,龙象征着邪恶。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只有正确地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对方民族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言语行为、交际形式等因素,才能在交际中产生共鸣,消除和逾越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就算双方的发音都非常准确,对于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以及语言水平都很好,但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仍然时常会出现障碍。原因就在于双方对于各自社会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因此造成了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语用失误的现象。例如,当他人表示对于自己的谢意时,中国人通常会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把这句话直译为英语“This is what I should do”,西方人听了之后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因为在西方人的文化语境中,“This is what I should do”的意思表示答谢者是出于无奈或者迫不得已才去帮忙,并不是出自于真心实意。就算是在使用“You are welcome.”表示不用谢时,也不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合适的。语言学家将这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称为语用失误。

四、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必要性

语言学家托马斯曾指出,人们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就可以看出语法有没有错误,并且往往将这些错误归结为说话者语言知识的贫乏。这都会导致交际中的阻碍,甚至是产生交际的冲突。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语言乃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与手段,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语言来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外语教学中就不能只是传授学生一些外语语言的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恰当的使用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怎样才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开展跨文化的语用教育?外语教学家斯特恩曾提出了一些观点,即要多学习历史文化进而对现代文化进行更好的了解;应该用目的语来讲授目的国的各种文化;可以将语言教学的内容与旅游、音乐、阅读、电视所反映的文化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要注重语言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对比。对于我们来讲,文化学习不只是要对这些文化和语言中的差异进行了解,更要学会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区别,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掌握好目的语以及目的语中所包涵的各种文化的附加意义。

五、现今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外语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是注重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都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也很好,但在各种场合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并不好。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将词汇以及语法的学习作为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发出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即使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较差,而且综合交际的能力比较低。

第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由于受我们传统汉字学习的影响,教师在教授中往往也是一板一眼的方式,导致学生过多的注重对于词汇和句子的理解,而忽略了整个篇章,同时也多是注重对信息的接受,而忽视信息的发出。

第三,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语言能力,然而对于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差,缺乏社会交际的各种能力。我们说,语言失误的现象通常可以得到对方的谅解,然而语用失误以及对文化的误解通常会造成交际摩擦的产生,甚至致使交际的冲突和失败。

六、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处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可以到目的语国家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不同背景下语言运用的情况,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际应用的能力。

(一)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尽管在外语教学中,语法和词汇也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把这些看做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和其文化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外语文化的背景不了解的话,那就无法正确使用外语,进而也会使语用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外语知识,更要注重多传授给学生有关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克服母语所带来的干扰,进而形成良好的用英语来思维的习惯,从而使英语学“活”,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此外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也会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东西方社会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不同,所以在思维和信仰以及习俗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各种民风民俗,并让他们和本民族进行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的把这些差异融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敏感性。

(三)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来创设出不同的语境。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多想办法来给学生创设出各种适合模拟交际的语境,进而促使学生的情境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多利用课堂或者课外时间来开展各种表演、歌唱、竞赛、诗歌朗诵、学习成语等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他们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

(四)正确安排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在学习如何用英语来称赞他人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五分钟用中文引出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来表达同样的内容。如果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出现了语用失误的现象,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指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使用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练习的时间,要通过实例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的使用英语来称赞他人,同时还可以将中西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对比,以便让学生加深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临下课的5-10分钟,教师可以对学生运用语言的情况进行点评,让他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七、结语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其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流畅的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积极的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融入渗透到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语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萍.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前沿,2013(8).

[2]叶洪.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内文化交际”研究与实践[J].外国语文,2012(3).

外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跨文化交际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学科称为跨文化交际学。它是一门在传播学理论基础上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恰当地运用文化知识与异文化成员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实践的能力。从宏观上看, 它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合作、相处的基本能力;从微观上看, 它是提高外语教育、跨文化学习、咨询和培训的终极目标。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提出, 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社会能力 (social competence) , 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文秋芳教授指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扩大, 当今的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敏感的文化意识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在有意识地扩充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已成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的重任。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来构建一种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

(一) 文章背景知识的教学

文章背景知识的介绍是导入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背景知识的教学,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例如, 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时, 教师可以把美国的教育体制同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比较。美国的大学体制实行的是学分制,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科目, 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 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而在中国, 尽管各大学也实行学分制, 但学生学习的专业是固定的, 其所学的课程及教材也是固定的, 只有把规定的这些科目全部学完, 测试及格才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

(二) 词汇的文化教学

在语言和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 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因而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外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这类词的意义及内涵。比如, 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雪莱的《西风颂》热情讴歌了西风的和煦与伟大;但在中国人眼里西风多代表萧瑟、别离。比如, 李清照的“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王安石的“西风昨夜过圆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而“东风”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即是“春天的风”, 是温暖的、受欢迎的。比如, 朱熹的《春日》中,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 “东风随春归, 发我枝上花”等诗句。在中国, 有成语“如鱼得水”, 比喻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形容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此词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英语中表达此意的动物不是“鱼 (fish) ”, 而是“duck” (鸭子) 。通过剖析这些词的文化内涵, 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 源自历史典故的文化背景教学

从历史典故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跨文化知识的集聚。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遇到历史典故时, 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汉语的历史典故多出自“四书”“五经”、《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例如, 在中国, 有成语“如鱼得水”, 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而英语历史典故成语往往源自《圣经》、希腊或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源于拿破仑军队大败于Waterloo)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等。通过讲授历史典故的文化背景,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这些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而且他们的跨文化知识也得到了积累。

(四) 价值观的取向

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种思想倾向于集体主义, 认为群体利益与目标高于个体利益与目标,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 即集体利益重于个体利益。在语言上表现为, “众人拾柴火焰高”“枪打出头鸟”等。而西方人的“天人相分”思想侧重个人主义, 故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 注重个人的创造性和成就, 突出个人奋斗和自我发展。个体主义在语言上的表现有:Everyone is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 Everyman is nearest to himself (每个人都最亲近他自己) 等。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 认识和掌握跨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要适时地开拓思路, 积极创新进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地运用语言;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邬姝丽, 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 .

[2]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规则的学习和运用.http://www.docin.com/p-299243945.html#, 2009 (2) .

[3]廉运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有效沟通.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5 (6) .

上一篇: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分析下一篇:如何上好一堂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