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英语学习类节目

2024-05-08

电视英语学习类节目(精选七篇)

电视英语学习类节目 篇1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学习平台,ASP.NET3.5,LINQ,视频管理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视听觉形象材料内容和时空运动思维过程,这些视听觉形象和运动是用文字语言无法准确的描述和诠释的,然而我们现行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学习教材一般都是以文字教材为主,甚至在教材中少有图像图形加以解释。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述。然而无论文字还是语言都是抽象符号,它不能准备的表达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所要表达的视听形象材料,从而使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教学存在着种种难题。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教学与学习的运用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能有效促进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难懂的概念与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可使用的信息和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有利于学生的画面意识和编辑意识的培养。

1 系统功能分析

为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资源,结合现有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果,此学习平台采用流行的B/S结构,突破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教师可以有效的控制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学生也可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以及师生之间可以自由的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网络交流。本平台针对不同的角色用户,设置了相应的个性化空间,包括教师空间,学生空间。

教师空间为教师用户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主要包括:

1)课程内容管理:主要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等)的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

2)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学所用的视、音频资源,课外拓展资源(国内外优秀影片)以及历届学生的作品管理。

3)在线作业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作业布置、收发、批改的网络化。

4)在线答疑:通过在线答疑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课程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5)在线题库管理:为课程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试题,以供学生自学、自测使用。

6)学生管理: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如:添加、删除等。

学生空间为学生用户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

1)课程学习:学生可自主的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2)上传作业:通过此功能学生可在线完成作业并提交,同时还可查看教师的批语。

3)下载资源: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下载。

4)课程测试:利用教师建立的试题库,可以实现课程或章节的在线自测。

5)评价教师:学生可对课程及任课教学进行评价。

2 技术方案

系统的开发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本平台涉及技术如下:

数据库技术:系统的数据管理需要借助数据库来实现,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的SQL Server 2005。

网站开发技术:运用VS 2008集成开发环境下的ASP.NET为开发工具构建Web平台,并以DW 9.0辅助网页界面的设计与布局。

素材的处理:系统中所需的大量视频素材处理用到Premiere,图形图像素材用到PS CS3,动画用到FLASH CS4。

3 结构及模块设计

3.1 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表现层通过统一的接口向数据访问层发送请求,业务逻辑层将请求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处理后进入数据库操作,然后将数据库返回数据集合封装成对象的形式返回到表现层。通过这样的数据处理流程,用户表现层甚至可以不知道数据的结构,只要维护与数据访问之间的接口即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对用户表现层开发人员的要求,因为表现层不需要进行任何关于数据库的操作。

3.2 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以上系统功能分析及结构设计,可以描述出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4 主要技术实现

4.1 页面布局及外观

网站主题的动态切换已成为网站迎合用户个性、博得用户好感最简单、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从ASP.NET 2.0中引入主题技术以来,主题已成为ASP.NET网站外观设计和修饰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主题综合运用外观(Skin)和级联样式表(css)文件,对网站界面的设计和修饰进行统一定制和管理,为网站外观的动态更换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网站中创建多个主题,每个主题在站点根目录的App_Themes文件夹中自动以主题的名称创建子文件夹以存放主题相关的资源。主题间对站点的外观控制是互斥的,每次仅能使用其中一个主题。

不同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站点的整个主题但不影响其他用户。这种用户可能是一个会话或站点注册的一个真正用户。对于访问站点的单个会话,可将用户选择的主题存放于Session中,网站的主题直接从Session中获取,这种主题仅在会话的活动期间有效;对于注册的用户,可将用户选择的主题存放到数据库中,并建立用户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每次用户访问站点时,直接从数据库获取用户保存的主题,这种主题对于用户而言可持续有效。

4.2 数据库访问技术

本系统中的数据访问技术主要采用LINQ(语言集成查询),LINQ是VS2008中提供的一项新技术,LINQ查询操作可以通过编程语言自身传达,而不是以字符方式嵌入到应用程序代码中,LINQ能够面向更多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数组、集合以及数据库。使用LINQ可以把数据从数据库的表中传递到内存的对象中,并将数据源转换为基于IEnumerable对象集合。LINQ提供了LINQ to ADO.NET技术专门处理关系数据。其中,LINQ to ADO.NET包括两种独立的技术:LINQ to DataSet和LINQ to SQL。使用LINQ to DataSet可以查询或处理DataSet对象中的数据,使用LINQ to SQL可以直接查询或处理关系数据。

4.3 视频管理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涉及到大量的视音频资源,在网络环境中,音视频资源文件偏大,不能像文本、图形可以照原格式在网上传输,因此在本系统中视音频文件主要采用flv格式。使用flv播放器可以使用户上传的文件格式统一、页面的加载速度较快、减少缓冲的等待时间。在用户上传视频时首先需要判断用户上传文件的类型,如果用户上传的文件不是.flv格式,就需要考虑视频转换,在本系统中采用视频转换工具是ffmpeg。而对于作为学生学习编辑的视频素材,为达到很好的效果,仍然采用传统的AVI、MPG、RM格式提供上传、下载。

4.4 文件上传

在传统的ASP程序中,上传较大文件,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的文件上传组件。而在ASP.NET中,提供了专门用来进行文件上传的控件HtmlInputFile,使用这个控件的内部方法SaveAs()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文件的上传。即控件名称.PostedFile.SaveAs(服务器端物理路径),将文件上传到特定的目录之下。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为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各高等学校都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ASP.NET技术设计开发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在线交流,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同时该系统采用B/S模式,简化了维护程序,降低了维护成本,从而加快高校课程数字化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闫雨石.ASP.NET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4).

[2]汪家宝.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数字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2009.

[3]张树亮.ASP.NET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英语作文有关电视节目 篇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高科技。电视就是其中一个,打从电视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电视节目五彩纷呈,有有关政治、科学、经济、体育、人文的,当然还有很多历史性的节目。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吸引我,不仅是因为它的趣味性,更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丰富人文知识。在趣味性方面,比之书本古文的晦涩,节目中听学术大家的讲解更通俗易懂。当然其趣味性还体现在对故事情节的生动具体化。毋庸置疑,百家讲坛这一节目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从刘心武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增长一些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通过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而于丹对论语的观点解析,则有助于我们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感谢“百家讲坛”,让我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从中收获快乐。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演讲内容的关注。

英语电视访谈节目中话语的语气特色 篇3

【关键词】语气 英语访谈节目 《奥普拉脱口秀》 话语特色

一、引言

《奥普拉脱口秀》是美国最为知名的访谈节目,也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和播放时间最长的脱口秀节目。其在英语访谈类节目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奥普拉脱口秀》来揭示英语访谈类节目的语言特色。本文以奥普拉采访亚当·兰伯特为个案,研究主持人和嘉宾在会话过程中的语言特色。主持人奥普拉凭借着《奥普拉脱口秀》声名鹊起,被公众评为脱口秀女王,而亚当·兰伯特作为当时新一代冉冉升起的新星,其本身的表演风格、外观形象以及生活作风颇受人们的争议,极具话题性。因此,将这一期的节目作为语料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理论基础——语气

语气通常是以小句为单位对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在一个小句中,语气是小句信息交换的核心,其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的,主语和限定词。而最基本的言语角色为给予和要求两种,在语言中交换物为物品和服务或者信息两种。由此构成了最基本的言语功能。不同的言语功能通常与特定的语气类型相对应。以下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语气系统,如表1所示。

不同的语气类型可以实现不同的人际意义。因此,通过研究会话者在谈话过程中对于语气类型的选择,可以分析出说话人的话语角色。

三、英语电视访谈中的语气选择分析

本期的《奥普拉脱口秀》的内容是奥普拉对亚当·兰伯特的采访。本文抽取了其中一部分的对话,将其转换成了文本资料,从而解析主持人和嘉宾由于其不同角色在话语特色上表现出的区别。

1.小句的数量。通过对于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谈话过程中话语小句数量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持人和嘉宾说话过程中小句的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

文本一

Oprah: Would you do the kiss and the whole thing?

Adam: yeah, I would. I think I would do it in the rehearsal time. I would allow ABC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hey like it. That is something I learned from it.

Oprah: Really?

Adam: Yeah. A little more consistency in rehearsal and performance, that is professional. I was oversight.

在文本一中,奥普拉通过两个疑问句对亚当进行提问,而亚当则是用了六个小句来进行陈述回答。在这个话语中,奥普拉的话语仅仅占了25%,而亚当的话语则是占据了大部分,即75%。分析整个本期的谈话节目,都会发现主持人所占的话语并不多,但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大部分的话语都是由嘉宾来讲述的。从该分析中不难看出,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是引导嘉宾,让嘉宾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述主持人认为观众会感兴趣的话题。而嘉宾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主持人,按照节目需要完成录制。

2.陈述句的数量和疑问句的数量。考察话语人际意义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在说话人得到话语权时,他的言语角色是什么。不同的话语角色要通过说话人对语气的不同选择表现出来。陈述句一般是给予信息,而疑问句则是要求给予信息或服务的。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选用疑问句的概率较高,他要引导整个对话,要求嘉宾给予信息。而很多情况下,嘉宾则是选用陈述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配合完成节目。

在文本一中,主持人选用的都是疑问句,要求亚当给出答案。相反,亚当在本轮谈话中所选用的都是陈述句,对于主持人给出的问题,他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中不难看出,虽然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占据了主要的话语权。她是话语发起人,给嘉宾规定谈话主题。反观嘉宾,在他的话语中每一句都是陈述句,都是在给予信息。从中可以分析出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

四、总结

通过对于本期《奥普拉脱口秀》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语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话语不多,但是在不多的讲话中,疑问句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在要求嘉宾给予信息,具有较大的话语控制权,在整个谈话节目中起主导作用。而相反地,嘉宾虽然参与的话语较多,但是在谈话中所选用的大都是陈述句,是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在给予信息,积极配合主持人录制节目。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电视英语学习类节目 篇4

1 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现状

“嘉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中,意为“贵客”。早期的电视节目嘉宾通常是涉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新闻当事人,具备一定公信力和权威性,相继出现在新闻评论、电视访谈、科教卫生、体育赛事点评等节目形式中。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范例,如《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今日说法》等。

随着电视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样式繁多的节目类型相继出现,大量娱乐性质的节目中也设置“嘉宾”一角,并且作为节目的一大卖点,博取观众注目,因此不乏片面利用“知名度”作为选择嘉宾的首要因素,而忽略嘉宾语言表现力和专业背景的情况。当嘉宾一旦成了“万金油”,天天坐台、谈话,难免出现浅尝辄止、观点雷同、分析老套的情况,受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1]。个别嘉宾完全取代主持人的现象,由于嘉宾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职业训练,未取得主持人上岗资格证明,出现口无遮挡、方言土语、口无遮拦、以丑为美,误导受众的情况[2]。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节目空洞、恶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嘉宾滥用,既不利于节目形象,同时影响节目的公信力,降低嘉宾在受众中的美誉度。

2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1 主持人的媒介角色

主持人在媒介活动中,首先担当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起到宣传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宣传党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心,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信息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坚守舆论阵地,在西方世界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下,保持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可以说,主持人的政治素养是主持人媒介角色的灵魂所在。

主持人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主持人的文化传播作用。主持人是传播活动的领导者,利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信息的传播,实现人际化交流和扩展,承担起文化的传承融合、普及提升等媒介使命。将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通过主持创作中还原、转换、表达的方式,诉诸受众的听视觉中心。

主持人也是社会大众的一员,扮演着社会角色,作为众多职业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生活在聚光灯下,常扮演“舞台角色”而忽略自己应当负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为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是主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归根结底,主持人是为服务大众而存在的,成为拥有社会良知和时代责任感的“精神守望者”应是每个节目主持人的奋斗目标。

2.2 从岗位职责延伸的多样化角色需求

2.2.1 业务的专业性需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法则和规范。与主持人最直接相关的业务内容,是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获得国家认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基本素质要求。总局在《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明确规定主持人要嗓音良好,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但这些都是对主持人声音条件的基本要求,仅仅做到这些只能当合格的播音员,还算不得合格的主持人。主持人不但要有良好的声音条件,还要在节目主持中拥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如沟通连接、上情下达、即兴表述、控场救场、仪态大方等。这都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磨砺和积累,不断提高职业技能。

2.2.2 代表示范性的需求

主持人,因其特殊的媒体性质,虽不具与演艺明星相同的透明度和关注度,也同样是公众人物。主持人不同于演艺明星代表个人形象而存在,更多代表示范的是一种群体观念,进行直接、平等的大众传播。所以,主持人的言行规范,尤为重要。良好的主持人形象不仅可以传播健康的社会信息,同时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向标。反之,不具备专业素养、文化修养低下的主持人则将不良的信息传播给大众,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负能量。

2.2.3 职业的导向性需求

主持人在节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随着节目的丰富化和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具备专业性知识的主持人获得大众青睐。《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类节目,以严肃、严谨著称。撒贝宁有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学历背景,在主持法制类节目时,学以致用,恰是这样的专业背景,使其在主持节目时如鱼得水。涉及专业知识的节目,需要主持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丝专业上的错漏都会带给观众错误的信息,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主持人的话语行为和肢体语言同样也具有导向作用,在直播类、新闻类节目中,可见一斑。

3 嘉宾的作用及界限

3.1 节目嘉宾的作用

节目嘉宾的存在,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可以大放异彩,也可以毁掉一个节目。受众的收视和反馈是反映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与从主持人身上获得信息相比,嘉宾的加入可以使节目形式更丰富。嘉宾的选择一般是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具有公信力的个人或团体,也使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得到加强。况且,一些嘉宾本身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已经具备“吸睛”的效果了。例如,《杨澜访谈录》中,主持人杨澜经常访问市政要员、金融大亨、商界名士等,像大家熟知的前第一夫人、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

但遗憾的是很多嘉宾的不合理使用,完全影响了节目的整体质量。一些学术权威的专家并没有出众的口才,而与媒体有良好互动的学者反而更受热捧。只有符合受众角色期待的嘉宾才能获得最大的信任。在新闻谈话节目中,嘉宾往往是有一定职位的官员、专家学者或者其他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人,但是他们中有些人带有较强的个人意志,代表的是个人的一家之言[1]。难免会有失偏颇,将节目带入极端的航向。有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出现嘉宾完全取代主持人的现象,特别在综娱乐类节目中屡次发生。“明星嘉宾”固然会带来一定数量的收视群体,但嘉宾专业素质不达标,像最基础的普通话、成语、俗语的错用,知识常识的缺乏,不仅影响主持活动的进行,从长远角度也是损害节目品牌效应的不智之举。在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不得设置“嘉宾主持”,嘉宾不能行使主持人职能的规定。一些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都面临着改版、调整的命运,一些港台艺人和海外艺人主持人也将不能独自担当一个节目。

3.2 节目嘉宾与主持人的界限

明确节目嘉宾和主持人的界限,才能正确行使主持人职能和发挥嘉宾作用。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掌舵人”,起着主导性作用,在节目中串联、引导、承上启下,是一个节目的代言人。而嘉宾在节目中,是起辅助性的效果,丰富节目形式,嘉宾的评论、言语内容是构成节目内容的一部分。两者就像实验员和助手一样,是搭档关系,互相影响,相互助力,相扶相依;两者同样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节目嘉宾不能喧宾夺主,为了抢夺话语权,不加节制地侃侃而谈,同样,主持人,要给嘉宾留以话语空间,嘉宾更不能独立存在,取代主持人的工作,那就完全没有“嘉宾”概念,只是作为主持的角色存在于节目中。嘉宾要想成为主持人,就不能兼具两个身份,需要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主持人上岗证件,并且要有一定的主持经验和独立主持一档节目的综合能力。

4 主持人与节目嘉宾的关系处理

当主持人和嘉宾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主持人的主导地位被弱化,嘉宾抢占导向权。这时嘉宾取代主持人的话语权,控制节目走向,可能导致节目发展偏离预定轨迹,无法完成节目最初的编排目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主持人控制欲太强,嘉宾没有发挥的空间,嘉宾的作用被弱化。这种情况也是偏离了节目的初衷,受众只能获得主持人的“一家之言”,节目内容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应该是节目嘉宾与主持人之间配合默契,你来我往,补充促进,节目在一种融洽友好的氛围中推进。这不仅需要嘉宾具有专业的知识见地,同时也考验主持人的功力。主持人一方面要能和嘉宾“聊得来”,有共同语言,同时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学会提问和推进节目,遇到嘉宾停滞不前的等突发状况时,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主持人在观众和嘉宾之间起到的沟通、连接作用不容小觑。同样,一些专家、学者在作为被邀请作嘉宾时,没有发挥传递信息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受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一方面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没有恰如其分地行使嘉宾职能。可见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良好关系多么重要,直接决定节目的走向和成败。

5 走出主持人和嘉宾角色误区的对策

5.1 强化主持人的责任意识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导地位,相应地赋予了主持人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随着传媒行业的全面发展,主持人的工作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绝不仅限于电视荧幕上的出镜,而是要深入台前幕后,成为采、编、播一体的全面手。这样,事先做足功课,对来访嘉宾、节目课题、节目编排设计了然于心之后,就不会出现主持作用被弱化,被“抢饭碗”的尴尬局面了。主持人责任意识的增强,也为融洽主持人和嘉宾关系做铺垫,最终达到提高节目质量的效果。

5.2 坚持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

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的考核正是为了提高主持人群体的专业素质,也是在整个行业系统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竞争上岗,持证上岗,行业规范化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水平不达标,没有获得资格认定的非主持人,包括嘉宾以及主持人队伍里长时间疏于自我约束和提高的“落后分子”要进行停职、淘汰的严肃处理。

5.3 建立完善的主持人监督评价制度

对于主持人工作的监督和评价,长期以来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要明确细化,分层级透明化,才能真正起到评价作用。同时相应制定出统一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才能在监督方面有理可依。这种制度化的建立还要和主持人上岗制度联系起来,迈向考核—评价—监督的制度化方向,为主持人市场的秩序性保驾护航。

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中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作用,但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明辨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之间角色定位、功能作用区别,对提高主持人专业素质,完善主持人考核审查制度,维护和稳定主持行业的秩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主持人,角色定位,嘉宾,资格审核

参考文献

[1]魏胜利,郭静.嘉宾——被赋予社会角色的谈话者[J].新闻战线,2010,(3).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英语作文 篇5

Dating show is very hot now, people like to see the boys and girls how to choose each other. In the show, the girls are the guests, they wait for the boys, and then choose the one they like. Of course, the boys also have the rights to choose the girls, only if they can come to the final round.

The reason why I like to see the dating show lies in that I can see the young people’s view about the marriage,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can see their lives. The boys and the girls give their own opinion of their views about the marriage, which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our parents’.

The dating show program provides people a way to know the young generation’s ideas about marriage, peopl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show.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但是就是其中一个,打从电视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现在,电视节目提供了多种节目,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相亲节目。

相亲节目如今非常的火热,人们喜欢看男孩和女孩如何选择对方。在节目里,女孩子是嘉宾,他们等待男孩子们,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当然,男孩子也有权利去选择女孩子,只要他们能挺到最后一关。

我喜欢相亲节目的原因在于我可以看到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同时,我也可以窥见他们的生活。男孩们和女孩们给出了他们对婚姻呢的看法,这和我们父母那一带是很不同的。

电视英语学习类节目 篇6

一、电视和初中生

201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看电视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 如果说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的话, 那么电视无疑已经成为孩子们在学校之外的第二位老师。调查中, 当被问到课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时, 82.2%的中学生回答是“看电视节目”, 而且45.9%的中学生每天收看电视2 ~3小时, 35.1%的中学生每天收看电视4 ~5小时, 7.4%的中学生每天收看电视6小时以上, 10.8%的中学生每天收看电视少于1小时。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同一个调查中, 在谈到电视媒介对当今青少年中学生的影响时曾提到: 从节目类型来看, 青少年最喜欢看的节目仍主要集中在电视连续剧上, 经常收看的比例高达57.2%。电视剧中喜欢偶像剧、警匪武打片、情景喜剧, 而碰到各种形式的新闻节目、电视教学片和电视纪录片等节目时, 他们通常会换频道。

另一个调查也验证了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 电视都是他们最常用的媒介。而且初中生收看电视剧、动画片等电视节目的比率要高于高中生。更耐人寻味的是, 在对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类型选择上, 初中生首选电视, 占32%, 高中生首选书籍, 占38.5%。

二、电视与语文

首先, 初中生较少观看有语文特点的电视节目。其次, 学生看电视又多是被动接受, 没有学会主动汲取语文营养。从语文校外学习的角度来说, 学生从电视节目中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 效率也比较低。

如何让电视这一为广大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发挥它在语文校外学习方面更大的积极作用呢? 笔者无心而有幸做了一次尝试。

最初让同学们看《玄奘之路》, 缘起七年级下学期开始重点学习《西游记》, 上课时有学生很看不起唐僧, 认为唐僧懦弱无用、胆小、啰嗦、婆婆妈妈, 根本不配当三人的师傅。而笔者之前看过《玄奘之路》, 也有感于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所提“舍身求法的人”, 也觉得有一点释放正能量的必要了。于是, 我每周挤出一节课的时间给他们播放《玄奘之路》精彩片段, 同时要求同学利用每周空闲时间观看其余部分, 并把相应内容写入周记。为督促学生, 在上课时我也经常引用《玄奘之路》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等内容。本来也没指望学生能学得多好, 直到一次作文的结果让我有些讶异。

考虑到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介绍邓稼先、闻一多等人的课文, 备课组同仁商议后拟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偶像》。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同学们借鉴课文中写人的手法加以训练。也想借此让同学们有话可说, 毕竟十二三岁的孩子们通常心中都有一个仰慕的对象。常理来揣度, 学生笔下的人物应该是比较多种多样, 不容易出现重复。而结果却有些意外。这次作文涉及人物丰富, 其中贝多芬4篇、花木兰3篇。科比2篇、成吉思汗2篇。而写玄奘的作文两个班合起来却有7篇, 是最多的。这7篇中, 分数在75分以上的有5篇。相对来看写玄奘的作文成绩也是最好的。

细处分析, 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 《玄奘之路》已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首先, 从文字上看, 富有表现力的解说词即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在一篇学生作文中, 第二段“大雨滂沱, 刚刚更换了统治者的长安混乱不堪。前不久, 长安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政府不得不下令敞开城门, 让饥饿的灾民去别处觅食。玄奘也在人群之中。和人们慌张的神色不同,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透着求知的渴望。他将要徒步去印度, 寻求佛法的真谛”是《玄奘之路》第一集的部分场景再现, 甚至“大雨滂沱……和人们慌张的神色不同”与解说词几乎一样。而当时是随堂写作, 不可能抄袭。笔者的印象中, 许多同学的作文和周记也有很多模仿的痕迹。几乎所有同学都对其中一句解说词“宁可西行而死, 绝不东归而生”念念不忘。

还有玄奘描写那烂陀寺一段“宝台星列, 琼楼岳峙, 观竦烟中, 殿飞霞上, 生风云于户牖, 交日月于轩檐”,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课堂上还问我什么意思 ( 当中有典型的对仗, 还有名词活用做状语的现象) 。这段文字不仅文顺字美, 可以看出玄奘的学养, 而且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他对那烂陀寺的赞美崇敬之情。学生喜欢这样的文字, 而且能够“咬”之“嚼”之, 让人欣慰。

其次, 从画面上看 ( 或者可以说从意境上看) , 类似“一匹马, 一个人。马侧着头, 人扶着禅杖。狂风带着沙粒撕扯着旧袈裟, 砾石磨着脚底, 戈壁滩无边无际, 没有明显的路”这样的能突出重要细节的场景描写在作文中比比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情语”可化而为文, 感动斯人。进而有“被岁月侵蚀的袈裟是他艰苦卓绝的印记。锡杖在土地上筑下的是他永恒不变的誓言和决心” ( 选自其他学生作文) 这样的形象的遥想。

再次, 从思想上, 同学们也接受了一次洗礼, 并有所领悟。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这样表述:“古往今来, 有多少人能体会到玄奘从坚持到超越的 ( 在) 漫长旅程 ( 中的孤寂) , 忍受在大漠戈壁的烈日风沙? 鲁迅曾说过: ‘不耻最后。即使慢, 驰而不息, 纵令落后, 纵令失败, 但一定可以到达他所向往的目标。’是玄奘大师给我开辟了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如此语言, 置地铿锵, 发人深省。

而少部分同学作文语言、意境营造、主题意蕴等并不算好, 但也能大体根据纪录片部分内容扣题来写。因为玄奘西行这样真实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曲折动人的传奇, 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引人追思。学生不知不觉置身其中, 难以忘怀。

三、如何做会更好

笔者结合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加入自己的思考, 希望能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电视节目在语文校外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 是选择的问题。学生不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寓教 ( 这里主要指语文) 于乐的电视节目, 于此需要他们懂得选择, 甚至更多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来选择。

一方面, 是节目的选择。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 或者在老师引导下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电视节目。玄奘是小孩子很熟悉的人物, 但他们的认知往往来源于《西游记》片段的内容。笔者刚开始提要播放玄奘的电视纪录片时, 他们就已经很感兴趣了。而笔者在进一步问“你们知道真实的玄奘是怎样一个人?”进一步告诉他们“玄奘其实很厉害, 独自穿越‘死亡’沙漠”等事实时, 他们已经“跃跃欲试”, 乃至“望眼欲穿”了。

另一方面, 是节目部分内容的选择。要重点选择那些和语文有关的内容, 明确指出来, 多让学生体会涵咏。《玄奘之路》所含内容繁多, 有政治、有历史、有民族学、有佛学等等。但作为语文学习, 少提政治博弈, 少提历史兴衰, 少提民族迁徙, 少提轮回果报……“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其次, 是鉴赏的问题。学生从这些优秀节目中往往看不出“门道”, 或者是能感觉到但难以表达出来。刚开始可以由教师教会鉴赏, 之后可以让进步快的学生示范鉴赏, 最终是让所有的学生学会鉴赏。

鉴赏首先要注重的仍是语言。在播放一段精彩之处后, 笔者往往会暂停一下, 请学生复述品评一下刚才美妙的文字描述。在播放一段精彩之处前, 笔者往往也会暂停一下, 请同学们预想一下解说词该怎么写。当然也有其他修辞类、表达方式类等其他语言鉴赏方法。例如, 对“宁可西行而死, 绝不东归而生”这一句, 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改变句式或模仿造句来体察原句中特殊句式和对比手法的强烈表现力。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而注重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文字的学习, 能让更多学生更快达到一个更高的语文水平。

画面 ( 意境) 也是鉴赏的一个重点, 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关键在于沟通二者间相似的内在感情。细节处要注意画面 ( 意境) 的色调和景物本身的感情色彩以及景物的大小、数量、方向、质感、对比关系等。学生对“漫天的黄沙飞舞着, 没有水, 没有食物, 玄奘瘦小的身影在沙漠中孤独地前行”这样的场景曾议论纷纷, 有的同学甚至说玄奘自不量力, 有点傻。不过经过讨论推演, 学生们最终确定了几个互相呼应的要点: 外在环境的恶劣、没有同伴帮助、内在的饥渴、个人微小力量和巨大自然力量的博弈、征途的初始与目的地的遥远。自然而然, 玄奘坚持自身信念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纪录片对玄奘的敬重褒扬之情跃然眼中。而这些如果化为文字, 就能出现学生作文中的“漫漫丝绸路上是他孤硕的背影, 大漠月夜下照耀着他深邃的目光。”玄奘无人陪伴, 所以“孤”, 精神力量强大, 所以“硕”, 思虑长远, 所以目光“深邃”。能有如此文字, 这名学生鉴赏可说是到位了。

主题思想上的鉴赏要在学生理解文字和画面的基础上展开。在播放资料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而不发, 除讲解以外, 可以问问题, 促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也可以当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者适时组织辩论也未尝不可。而写周记、作文更是一种能沉淀自己思考的良好方式。印象比较深的是, 当播放到玄奘面对佛祖觉悟之地流泪时, 有同学举手提问: 为什么玄奘在成功抵达印度时会流泪? 笔者并没有直接回答, 先问了一句: 玄奘只有这一次流泪吗? 学生们争着回答:他历经千辛万苦成功跨越莫贺延碛看见佛寺与和尚时也流过眼泪, 在和高昌国国王告别时也流露过自己的真实感情……笔者再问:能不能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 课后想一想, 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写在周记里呢? 之后有七八个同学在周记里都写到了对此的看法。有个同学在周记里这样写到:玄奘无谓 ( 畏) 踏上险途, 追求普度众生而又难免流露个人感情, 归根结底并不矛盾, 两者均根源于关爱, 有对云云 ( 芸芸) 众生的关爱悲闵 ( 悯) , 有对具体个人的关爱…他留给世人的是一个伟大而不疏远的身影。这一系列纪录片观影活动结束后, 和一个同学私下聊天, 他说看完有一种恍如隔世, 再活一次的感觉……

初中生有一个特点, 喜欢情节性强的内容。在播放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可以暂停, 询问事件可能朝哪个方向发展, 主人公命运如何逆转, 他生命中的贵人可能是谁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 训练他们设计情节的能力。当然更多的可能是播放的情节和他们所设计的情节不同, 但这也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让他们在设计情节的时候对生命的有常和无常、个人的态度和行动如何影响命运等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这里笔者还有一个未经尝试的想法: 播放完一段《玄奘之路》后, 请学生仿照《西游记》章回拟一个小标题; 播放完之后, 根据小标题串联起全部的情节;根据情节“链条”, 说说情节设置的特点……

鉴赏是联结“电视”和“语文”的最主要的纽带, 也是电视资源转化为语文资源的最关键一步。

再次, 是拓展问题。学生通过这些优秀节目学了些语文内容, 却往往难以把它和课内外内容相联系, 更难以将其整理抽象为某种规律性。往往是知识的堆砌, 而不能长成一颗“知识树”。这个时候,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笔者在播放《玄奘之路》的过程中, 常提起《西游记》部分内容, 甚至还引用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闻一多先生摒弃了安逸舒适, 废寝忘食, 当起“何妨一下楼”主人的事例。还有一些想法。除了“舍生求法的人”, 鲁迅先生名作《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还提到“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当然, 还有更多学生希望了解以及需要学生了解的人。假如有这样好的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 加以有序地整合优化, 乃至于形成一门贯通校内外语文学习的课程, 应该会有更多的学生被吸引, 应该会有更多的优美文字、醇厚感情、深刻思想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甚至还可以在上文学生体会《玄奘之路》情节特点的基础上, 讲一些“一波三折”“主线、副线”等语文内容……这类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打通校内外, 促发学生更深广的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更多规律性的东西, 最终举一反三、以简驭繁,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以上所言, 多是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而更重要的在于普通学生在校外以兴趣为先导, 自主按照给出的示范积极践行, 乃至于形成相对稳定的习惯, 最终养成一定的语文能力。老师可以在假期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电视节目, 上交给老师审核, 老师随后布置一定的作业 ( 观后感、解说词鉴赏报告、对比分析报告、人物分析报告等) , 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后, 还可以适当考试 ( 可以让学生互换作业, 学习后互出试卷, 这样既可以使学习得到检测,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诸如文字信息分类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 , 给予一定奖励。奖励设置项目宜多, 例如“电视节目优秀选题奖”“语文校外学习优秀作业奖”“优秀试卷奖”“优秀答卷奖”“校外学习语文检测优秀搭档奖”等。也希望这些奖励能促发学生在校外通过电视节目资源学习语文的更大兴趣, 从而激发良性互动, 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 利用校外电视节目资源进行语文学习毕竟还不是主, 还属于次。然而语文学科中校内校外的界限不应该太分明。利用校外电视节目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可以成为校内学习一个很有力的补充。而学生的兴趣和电视节目编排巧妙、形象生动的特点就是独特的优势。今年笔者恰巧在农村中学支教, 还教七年级, “依葫芦画瓢”, 利用《玄奘之路》辅助语文教学的效果比在城区学校更好, 连语文基础很差的同学都看得津津有味, 课后不时还议论有关的情节和人物。

四、机会与机遇

现在的电视荧屏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优秀节目。从贴近语文校外学习这个角度来看, 有央视《汉字书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央视《开讲啦》《电视散文》《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等, 有基础的字词类节目, 有灵活的口语演说类节目, 有“深沉”的更多针对人生感悟的节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程度加以选择。老师也可以在校内外根据同学的不同情趣和学习程度指导、推荐。

网络的便利。以前要看一个电视节目, 需要定点守在电视前面。现在网络点播、网络下载非常方便。一个有益的电视节目, 可以反复看, 对比着看, 按需取用。这也给充分发挥校外电视节目资源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 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爱用QQ、微博、微信等交流方式, 可以鼓励他们在校外用这些工具交流对优秀电视节目的看法, 甚至可以让他们把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交流内容写下来作为作业提交。老师也可以利用专门的校外教育网站、论坛等实时指导学生们的此类校外语文实践活动。而在良好的交流和互动中, 更容易产生一些语文学习的趣味和灵感。

五、展望

笔者原来尝试的, 只作为“抛砖”, 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看到这篇文章, 能更好地利用丰富易得的校外电视节目资源, 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样式和内容。

摘要:在校外, 看电视已经成为多数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在假期最为感兴趣, 时间投入也最多的活动。而初中生从电视节目中学到的语文内容少之又少, 效率也比较低。笔者做了一次尝试, 证明校外电视节目可以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 通过完善电视节目的选择、鉴赏、拓展诸环节, 可以更好地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习惯与能力, 更大程度地发挥电视节目在语文校外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校外,语文学习,电视节目,初中生

参考文献

[1]柯洪霞, 张婷婷, 孔萍.中学生收看电视节目的调查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8) .

英语电视剧与大学生英语学习 篇7

目前在网络上被观看较多英语电视剧主要是美剧和英剧。美剧比较典型的主要有《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绝望的主妇》和《实习医生格蕾》等, 英剧较之美剧偏冷门, 受欢迎的有《神探夏洛克》和《唐顿庄园》等。

首先, 毋庸置疑, 英语电视剧在英语发音上对大学生的帮助最大。语音是英语学习基础, 它包括单词的发音, 对话过程中句子连读、重音等方面。还包括不同语境环境下语调和话语节奏的不同, 这些都是在课堂上、生活中不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交流者很难学到的。而在观看英语电视剧时, 能够直观的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发音表达之中的语言习惯。以《老友记》为例, 这部电视剧自1994年开播以来, 连续播出10年, 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甚至是全球范围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之一。该剧对白幽默, 故事情节简单, 各主演美音发音纯正, 特别是其中角色罗斯是位大学教授, 英语语法发音极其标准, 经常在剧中纠正其他几位的发音和语法错误。这对相当一部分在经过了几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还不能准确地发音大学生很有帮助。整个剧都是人物间谈话, 句子简短, 词汇比较简单。另一部美剧《绝望的主妇》, 角色发音语速相对较慢, 吞音及连读频率不高, 尤其剧中女性角色较多, 语言平和, 音色优美, 发音清晰, 比较适合模仿, 非常适用于纠正英语错误发音。尽管英剧较之美剧偏冷门, 但是有些人很喜欢听英式英语的发音, 尽力去模仿英式发音。英剧《神探夏洛克》将原作的时间背景从19世纪搬到了21世纪, 讲述了在繁华热闹的伦敦大都市中, 时尚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得力助手约翰·华生经受的一系列危险的、不同寻常的历险。观看此剧不但能领略到伦敦这个大都市的优美风光, 更能模仿剧中人说英语的语音语调。

其次, 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相对枯燥,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 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英语听说气氛不浓厚, 这些因素很容易挫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英语电视剧剧情紧凑, 故事情节吸引人, 演员角色深入人心。这些都是牢牢抓住观众紧追不弃剧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 讲述了四个年轻的科学天才工作、科研和生活中发生的种种趣事, 几乎每集都笑料百出。这部剧十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能够在他们当中引起共鸣, 从而大大增加观看此剧的欲望。学生们能够在观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他们感性兴趣的英语知识, 强化英语书中学习到的学术词汇。特别是对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科技材料的理解作用很大。学生有了兴趣, 就喜欢说英语, 喜欢听英语。在观看一段时间的英语电视剧之后, 英语的输入知识有了一定的累积, 那么输出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了。笔者的一些学生就曾说过, 看了几天的美剧, 不说英语都难了, 听懂留学生的话也不是奇迹了。

再次, 一些英语电视剧除了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 也有益于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英语电视剧分为几种主要题材:生活剧、医务剧、律政剧、宗教剧等等。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观看医务题材的英语电视剧既能锻炼听说能力, 又能掌握其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知识。《实习医生格蕾》就是一部以医学为主题, 在美国十分受欢迎的黄金时段电视系列剧。该剧讲述了在美国医生的成长道路以及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故事中有大量的医学英语词汇, 对于学医的大学生增加医学词汇量, 熟悉医学英语环境有很大的益处。而法律专业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观看《法律与秩序》、《犯罪现场调查》等剧积累英语听说知识的输入。

最后,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一般都是通过图片, 文字等形式介绍英美文化, 尽管内容充实, 但是授课形式枯燥, 学生接受效果差。而英语电视剧中还有很多文化场景的展现, 内容详实, 而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 又风趣幽默, 又让恩印象深刻。像万圣节, 西方的鬼节, 中国没有过类似节日的传统, 通过课堂学习, 学生也只是知道万圣节有南瓜灯, 有化装舞会, 小孩子可以挨家挨户要糖吃, 不过他们却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节日气氛。但是很多英语电视剧都有关于万圣节的情景, 作为课堂教学的展示很方便。比如美剧《摩登家庭》, 剧中女主角之一就非常喜欢过万圣节, 每年的万圣节她都会将家里布置如同鬼屋一般, 把来要糖吃的邻居孩子吓得魂飞魄散, 她自己却乐此不疲, 情节非常有趣。学生们在观看过此处场景之后, 不但能对万圣节这个西方的鬼节了解的更透彻, 还能模仿剧中的场景在课堂戏剧表演中展示出来。还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原文的西方神话故事, 以此提高阅读水平。但是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比较难记住, 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宗教的差异, 吃透故事中的含义对没有耳濡目染西方文化的大学生来说很难。而某些英语宗教剧、灵异剧就能以演绎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像《邪恶力量》就是讲述灵异超自然现象的电视剧。该剧主要是在讲述两兄弟穿梭在美国各处调查超自然或不可思议的事件并与之战斗的故事, 大多来自于美国的都市传说和民间传说。

当然, 英语电视剧只是学习英语的若干方之一,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 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善于总结分析,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李阳.李阳标准美语发音及口语教程[M]北京:李阳疯狂英语全球编辑设计中心, 2008

上一篇:功率特性下一篇:纺织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