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学设计

2024-05-12

《我想》教学设计(精选十篇)

《我想》教学设计 篇1

歌唱是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生命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而我们探寻的正是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将歌唱教学的内容用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歌唱教学游戏化。

歌唱教学游戏化,旨在让歌唱与游戏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让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自然习得。幼儿天生是喜欢音乐的,而我们努力的正是寻找恰当的、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方式,挖掘幼儿内在的巨大潜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与创造。

一、激发幼儿歌唱的趣味性,让幼儿敢于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才能萌发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并使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和引导,以生动的形象来为幼儿的创造活动提供可以依托的凭借物,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二、促进幼儿歌唱的主动性,让幼儿乐于创造

陶行知先生说:“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而这正与“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相互支持。以往的歌唱教学以幼儿的模仿为主,尽管幼儿也学会了演唱,但忽视了幼儿个体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努力创造条件,借助游戏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得以解放,而不是被教师的思维模式所局限,而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歌曲是由歌词与曲调两部分组成,对于歌词稍长的歌曲,会让幼儿产生记忆负担,从而影响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及活动的兴趣。游戏体验式歌词记忆,则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记忆歌词。例如,小班歌曲《大灰熊》,歌曲最后一句歌词“如果你去摇醒它呀,它就要发怒”,歌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显然是有难度的,但活动中设计了分角色表演的游戏环节,幼儿自主选择两个角色——大灰熊和小朋友,小朋友去摇醒大灰熊,摇醒后大灰熊各自创编发怒的动作,而小朋友可摆出不同的木头人造型。借助游戏,幼儿不仅轻松快乐地记忆了歌词,更激发了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演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不言而喻。

三、帮助幼儿构建想象空间,让幼儿勇于创造

《3-6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努力给予孩子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为歌曲创编歌词和动作是创造性歌唱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创编歌词和动作,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联想和想象,更让幼儿体验到创造性歌唱活动的快乐和成功感。例如,音乐活动《冬天来了》,歌词“吉祥贺卡到处撒,变成雪花漫天飘”,老师启发引导“那还会变成什么呢?”孩子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梅花”“冰花”……无穷的想象让幼儿兴趣大增,“变成梅花树上摇”“变成冰花哈哈笑”……歌词创编让幼儿歌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也体验和享受到了自我表达和创造的乐趣。

歌词的创编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般小班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单词的替换,中班的幼儿可以尝试单句的创编,而大班的幼儿可挑战多句的变更,甚至可以来原创整段歌词,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陶行知先生发表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儿童乐园,应该成人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歌声怡情、歌声感人、歌声育人,让我们在游戏化的歌唱中陪着孩子一起创造!

摘要: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我想》教学设计 篇2

1、看懂图画类容,说清楚。

2、留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弄清楚遇到的问题的习惯。

3、学会提出问题。大胆探索,获取知识。在交际中互相学习。

重点难点:

1、留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提问题。

2、在交际中互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具准备:

挂图

突破方法:

在交际中互动中解决问题。

在留心生活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出交际话题。

1、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想什么?说什么?

2、你能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嘛?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说讨论结果,老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教学。

问题: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蚂蚁的触角是用来识明方向、辨别气味的,同伴互相交流信息)

2)竹子是树吗?(竹子是具有细长直茎的木质化草本植物。竹子是地球上生长最快草本植物。)

二、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1、小朋友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把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2、师生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遇到的问题。

3、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选择性地哪出几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4、启发: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提出来,还要想办法去寻求答案。

三、延伸

1、把还没解决的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继续去解决。

2、继续留心遇到的新问题,收集起来,想法解决,没解决的提交班级讨论。

“我想这样设计__”等 篇3

请以“我想这样设计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明: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一幅画”“一座房”“一尊像”“一出戏”“一场演出”等。

【创新点拨】成功的设计有赖于设计者足够的专业知识、设计能力及较高的审美情趣。因此,首要的是锁定自己熟悉的艺术种类,将其作为设计对象。表达上,要说明如何设计,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设计,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如果你能以竞聘者的身份,向主办者递交一封说明表达设计思路的信或者一份设计方案的文字说明,那不就是一种别出心裁吗?

题目2 那一个个为我们带来精神食粮的艺术家,那一个个被艺术家刻画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是这样地让人神往。请以“走近艺术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创新点拨】这篇文章需要足够的想象。因为这种“走近”,更多的是精神上、心灵上的走近,而不是空间距离上的走近(这样的事很少见)。写作上,你可以借助电视直播的形式,写成一对一访谈或众人座谈式的文章;也可以纵身飞进艺术人物的生活中,演绎出一段特殊的故事。在这些表现形式中,尽可以展示你的个性——比如严谨,比如诙谐等。个性化的表达终归是令人喜欢的。

题目3 音乐的优美旋律让人陶醉,美术的亮丽色彩让人心动。它们,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以“音乐”或“美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要力求创新;3.不少于600字。

【创新点拨】可以借助小标题的形式,将几个与音乐或美术有关的片段组接起来,以便于从不同视角解读音乐或美术对人们的影响;可以采用段首或段尾排比的方式,通过整齐句式遥相呼应,形成美的结构;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音乐或美术在人生关键时候带来的巨大变化或影响。当然,如果你对音乐或美术的感悟是深刻的、独到的,你不妨通过恰当的故事表现出来。

题目4 生活中,艺术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组织评选“艺术小天才”,街头巷尾自娱自乐式的唱歌跳舞,文化下乡,歌迷见面会……这些活动,使得人们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多。请以“艺术实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创新点拨】如果你打算记叙一次艺术实践经历,一定要着力写好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以及生活感悟。要记住:“感悟”的深浅决定着文章立意的高下。没有亲身的艺术实践不要紧,你可以选择某个艺术实践事件作话头,进而发表你对艺术、对生活的看法。注意:一定要用足够多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题目5 无数的艺术作品让人喜爱,令人神往。那么,你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是什么呢?请以“我最喜爱的艺术作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我想 篇4

贴在春风姐姐的裙边上,

闻着春天的气息,

品着花儿的芳香,

嗅啊, 嗅———

嗅出暖暖的气味。

我想把嘴巴

装在小鸟的翅膀上,

舔着香甜的白云,

吸着清新的空气,

尝啊, 尝———

尝出幸福的味道。

我想把耳朵

挂在粗壮的树枝上,

聆听鸟儿的天籁之音,

倾听老虎捕猎时的吼叫,

听啊, 听———

听到大地母亲和万物呢喃的低语。

我想把心

安在翱翔的雄鹰身上,

触碰天空, 抚摸白云,

把爱心洒满神州大地,

洒啊, 洒———

洒到世上最需要关爱的地方。

点评:

《我想》教学设计 篇5

《我想》教学设计

 

作者/ 江清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儿童诗两首》之《我想》。

教材解析

《儿童涛两首》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组材,意在引导学生回顾与表达纯真美好的童年生活。《儿童诗两首》之一《我想》,写的是一个孩子的一连串美好幻想:小小的“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把脚丫接在柳树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以儿童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孩子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教学本文,应落实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是“粗知文章大意”,二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丫、汲;渎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朗读诗歌,粗知诗歌大意,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儿童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3.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感悟、拓展想象、尝试仿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I.PPT出示,师生合作完成对童年的描述。

PPT内容:幸福快乐的童年是一首诗,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是“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 );童年也是一幅画,画的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是( );童年是一个梦,是一个能飞翔的梦。

2.引出课题,板题,读题。

【设计意图:用精练如诗的语言描述童年,给学生创造一种诗的.意境,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定义童年。在描述、定义与回顾童年中达到温故知新,同时也训练学生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

2.请学生个别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相机指导读流利,注意突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具体要求如:句与句间的停顿比一般课文的断句处要长一点;语气要亲切柔和;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3.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自由交流:诗歌的题目是《我想》,那么诗歌中的“我”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朗读诗歌,注意落实读的三个层次: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前两个要求容易达到,因为这首诗句式简短、内容浅显,没有艰难晦涩的词语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朗读的第三个要求“读出感情”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建议在几次读文的过程中从不同的句子或小节中,渐进地以不同的形式落实。第二个目的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即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在初读以后让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梳理即可完成。】

三、巩固拓展,尝试仿写

(一)朗读全文

1.师生合作朗读第1节。PPT出示朗读提示,可以教师朗读括号前的内容,学生朗读括号内根据课文填写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读。

我想把小手

安在( ),

带着( )。

牵着( ),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朗读第2――4节。PPT出示提示,学习方式大致同第1节。()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与小组等不同朗读形式完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花15分钟左右的时间,目的是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教学要求。第1节的朗读是铺垫,教师参与朗读的过程,意在引导。第2――4节,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第1节的学习方式完成。同时不同朗读形式的变换,能更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培养其朗读的能力。】

(二)拓展想象

I.PPT出示朗读第1节时的朗读提示,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括号中的部分。

(1)教师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如果学生感觉困难,可以稍作提示。例如出示:我想把小手,安在(梅花、迎春花、杜鹃花、樱花……)

(2)让学生选择一种春天的花木,然后将第1节其余几句说完整。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不断修正。

(3)把学生的精彩创作板书在黑板上,全班朗读大家共同完成的这一节诗歌。

【设计意图: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描述是“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最终落脚点在“运用”。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一首童诗已经不难,教师应重视在“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是“怎样写的”,即关注文章的表达,然后尝试着去运用,去创作。依托课文中的句式(或形式)进行填空式的仿写训练,就是落实“运用”的过程。而且这种填空式的仿写,难度不高,学生可以“依葫芦画瓢”,也可以举一反三,拓展创新。当然,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很重要。当学生思维顺畅的时候,让其“跳一跳摘到桃子”;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及时启发点醒或提供一些选项,降低难度,鼓励其信心。】

2.PPT出示,学生分小组进行第2――4节的仿写。教师巡视:第一,及时给予学生提示;第二,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第三,发现典型案例(作品或作者)。

3.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创作情况。可以小组选代表汇报,或者小组成员合作汇报。可以每一节请一组汇报,或者视创作质量请多个小组汇报。具体过程以教师巡视中发现的情况来定。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可以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参与及表现的机会,是发展个性和照顾差异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各类公开课中用得极多的形式。但如果组织不当,往往只见热热闹闹的形式而无扎扎实实的效果。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在学习任务的安排和布置上要周全考虑,小组汇报的形式非常重要。例如,除了“每组选一位代表汇报”这种安排,也可以派几位(或全体)成员合作汇报;可以一人朗读,一人经验分享――我觉得我们小组这一句写得特别好;还可以一组朗读汇报后,另一组点评;或者自主邀请点评人,等等。】

4.请小组代表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朗读各自填写的内容。

提示学生:把刚才每个小组朗读的一节合起来,就是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歌。

(三)创作提高

1.师:你还想把自己放在哪里呢?让我们来试一试。(PPT出示)

我想把( )

2.学生独立思考,写下完全属于自己的这一小节诗歌。

3.全班交流,教师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太局限于句式的整齐,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4.请更多愿意分享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请在你的作品题目下面,写上你的大名。恭喜,你也是诗人啦!

【设计意图:在仿写的基础上创作,这是“运用”的最佳境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一展开想象,自己填写一不加限制,自由创作,这个过程是有梯度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由扶到放,通过引导、点拨、启迪和激励,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学习内容,又拓展了想象,发挥了主观创造性。应该说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谈话,鼓舞信心

童年是歌,童年是画,童年是诗,童年是梦。如果我们能用笔记录下我们童年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一首首歌,一幅幅画,一首首诗,一个个梦,我们的童年会更加缤纷灿烂,更加充实美好。

寒假里,我想…… 篇6

冬爷爷:能(néng)到那儿去看看,当然是最好了。不能去也没关系,上网点击(jī)和观看电视里的哈尔滨冰灯介绍,你也能“神游(shén yóu)”那里。

2.我想在假(jià)期里每天过得不一样。

冬爷爷:每天给自己设计(shè jì)一个主题,围绕(rào)主题活动。比如近郊旅行(lǚ xíng)、观察雪(xuě)花的形状(xíng zhuàng)、猴年说猴、参观动物园、关爱好朋友……日子就会过得不一样了。

3.我想舒舒服服(shū shu fū fū)睡(shuì)懒觉(lǎn jiào)。

冬爷爷:那可不聪明(cōng ming)!睡懒觉实在不划算(huá suàn)。晚上早早睡,第二天早早起,才能享受到快乐的假日(jià rì)哦!最好让小闹钟(nào zhōng)提醒(xǐng)你。

4.我想听很多好听的故事。

冬爷爷:缠(chán)着家长讲故事,可不是好办法。你可以把电视和广播(bō)里讲故事的时间记住,按时收看、收听(tīng)。还可以多看故事书,和小朋友一起讲故事,看谁讲的故事多。

5.我想自己支配压(yā)岁钱。

冬爷爷: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有计划地用。要养成好习惯,不能乱花钱哦!

6.我还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栏请你自己填写)

哥哥,我想你 篇7

记得那次暑假回老家, 我在河边玩耍, 看到小鱼在水草里游来游去捉迷藏, 好像在说:“小朋友, 一起玩吧, 水里可好玩了。”我很想捉鱼, 但又不敢下水, 就揪着偷吃零食的哥哥的衣角说:“哥哥, 哥哥, 我要小鱼。”哥哥想了想说:“行, 我给你捉鱼, 你不要告诉妈妈我偷吃零食。”我答应着伸出手指, 哥哥也伸出手指, 我们拉起了钩:“拉钩上吊, 一百年不许变!”

拉完钩, 哥哥壮着胆子走向河边:“你不要过来, 站在那里等我。”

“看, 鱼!”我大叫一声。哥哥听了一头扎进水里, 谁知再也没有浮出水面来。

我想自己做 篇8

小鸭子自己在溪水里学会了游泳,小鹰自己飞到山那边看到美丽的风景,你羡慕它们吗?是啊,许多本领要靠自己练习,许多事情要靠自己体会其中的乐趣。可是生活中,当我们要自己做事情时,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就会过来阻止,或者替我们去做这些事,你能举个例子吗?

琳琳:我拿喷壶想给爷爷的花浇水,爷爷总是说:“你不会浇,我来浇。”

铮铮:我想自己洗袜子,奶奶总是说:“你洗不干净,放那儿吧,我来洗。”

奕奕:我想把垃圾扔到楼下,妈妈总是说:“垃圾太脏了,你放下,我来扔。”

…………

你你会会怎怎么么办办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呢?

琳琳:我会让爷爷告诉我怎样浇花,然后我自己浇。

铮铮:我会趁奶奶睡午觉的时候自己洗袜子。

奕奕:我会跟妈妈说我特别想自己做事情,说我会注意的。

…………

把把说说的的做做的的写写下下来来

我想拥有一方净土 篇9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里面装满我爱看的书,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 一扇可以透过阳光的大大的窗子, 一首小诗, 一杯淡淡的茶, 品茶读诗, 无悲无喜无情绪。

春天里, 我伫立窗户旁, 呼吸着冬去春来的新鲜空气, 偶尔的细雨打湿着思绪, 细数着弱柳迎风发出的鹅黄嫩芽, 畅想着春雨后深山里鲜嫩竹笋的茁壮疯长, 静静的感受着大地的新生……

夏日里, 打开窗户, 感受着四季中最炙热的阳光, 那是大自然能量的释放, 那是自然赋予的阳气, 欣然接受着热浪来袭。闭上眼睛, 幻听着沉沉夜幕下大海拍打礁石的清凉, 狂野的奔跑至此画上休止符。

初秋, 畅想着一个人划船置身在满堂盛开的荷花池里, 与莲互语, 感受着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干净而高贵的气息……

中秋, 这是一个收获的时节, 用心感悟着家乡那金黄色的田野, 秋风送来的甜美和喜悦, 以及邻里间的和睦与互助。那是一起丰收的激动, 那是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

深秋, 那是一个我认为斑斓的世界, 因为枫叶红了, 银杏叶黄了, 片片飘落的叶子铺满了一地, 半空中摇曳的, 地面上沉睡的都是纯天然的色彩的修饰……

寒冬腊月里, 就渴盼着一场洁白的降临, 只有此时, 才能感受一剪红梅凌寒独自开的幽静。那是一个洁白的世界, 有了那一抹倔强的红, 诗人的眼里就多了一份灵感的的雀跃与迸发, 平添了一丝丝暖意。

我静静地:静静地站着, 静静地坐着, 静静地躺着, 静静地凝望着, 静静地感悟着, 静静地抚摸着。我用双手轻轻地、轻轻地触摸着、触摸着流过指缝的每一分每一秒, 用心感受着四季的更替与轮回, 感受着自己的生活。

每一天抖落屋外带来的一身疲惫, 推开一扇书屋的门, 我愿带着一种不染尘世的纯净气息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里展开双臂, 端立天地间, 拥抱自然, 拥抱生活, 拥抱自己!!!

亲,我想对你说 篇10

亲, 我想对你说, 我觉得你可以变得更丰富、更具有内涵, 分量更重一些、更具有厚度。比如增加一些摄影、微小说、护士快活林等版块。当然这样可能支出不少, 不过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医院的广告, 医院也需要宣传, 特别是在这样有水准的杂志上露露脸, 他们高兴着呢。这样一抵, 就不用愁银子了。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 护士的时间也变得很紧张, 工作压力大、天天连轴转、超负荷运转, 编制难解决, 一旦年龄过了三十五, 就成了“姥姥不喜舅舅不爱”的人, 我们也需要一个排气孔, 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感到迷茫的时候, 希望有人能给指点迷津。亲, 你是全国有影响力的护士专业杂志, 如果你能做到, 我们会更亲近你、爱护你。

亲, 我想对你说, 你应该重视利用好网络这块地盘。不错, 你现在有了自己的网址, 但是更新慢, 好多文章不能打开免费阅读。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把蛋糕做大, 就要“开门纳客”, 网络关注度的数量远远超过纸质作者的数量。当然你也不用担心那样会减少普通读者的数量, 你可以这个月放上一个月的内容, 好多媒体都是这么做滴, 这样会有更多的人就像个中唱得那样, “在红尘中爱上你, 爱上你, 就像春风恋着细雨, 风风雨雨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亲, 我想对你说, 你每年可以多举办一些短期的摄影、写作兼旅游的培训班, 可以邀请大咖来授课, 也可以请贵刊的老师授课, 讲讲杂志的要求和风格, 大家自愿参加。培训每次三五天, 费用自理, 亦学亦玩, 好多报纸、杂志都是这么做滴, 效果都很好, 还留住了固定的粉丝和阅读人群, 提高了杂志的知名度, 不信你也试试?

亲, 我想对你说, 你该扩大自己的地盘, 招兵买马了。每年从优秀写作者中聘特约记者, 也可聘用少量港台和域外的护士。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 也想知道国外的护士是怎么工作、怎么对待生活, 与我们有哪些不同。对特约记者不定期培训, 增加她们的眼界、开阔视野, 让她们写作中少走弯路, 尽快成长。如果您照办, 这样你就可以不仅在湖南省, 而是在全国每一个角落都有自己的人, 甚至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呢, 那时候你还担心自己不够强大么?

亲, 我想对你说, 你文中的插图用彩页视觉效果、纸张也可以更好一点, 那样更具震撼力。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要与时俱进, 对吧?

亲, 别嫌我唠叨, 我还想对你说最后一句话, 也是最重要的。你要设立零售发行, 好多错过订阅季节的, 在市面上买不到呢。你可以开通淘宝网出售, 好多护士姐妹都是淘宝高手, 化妆品、衣服鞋子, 居家用品, 无一不是在网上淘的。像郭敬明、韩寒等知名作家都在网上售书, 你可以在网上搞折扣、秒杀, 几年前的杂志也能卖出, 真的呢。

上一篇:化学方程式的教与学下一篇:人才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