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均衡理论

2024-04-30

经济均衡理论(精选十篇)

经济均衡理论 篇1

在经济学中, 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 其中经济实体处于稳定状态, 或者说, 作用于经济实体的各种力量处于均势或平衡, 没有发生变动。均衡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供求变量在量上相等, 二是指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具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动机。均衡分析法就是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主要考察均衡是否存在, 是否稳定以及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 或者说是考察资源均衡配置的条件。从方法论的角度, 马克思经济学中广泛使用了均衡分析法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而马克思再生产思想则是建立在均衡理论或均衡分析方法基础之上的。从理论渊源来看, 马克思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所使用的均衡分析法是在批判地继承魁奈均衡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将自己特有的哲学观中的静止观、运动观、平衡观等与魁奈的经济表这方法结合起来, 考察了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运动及其相互关系, 从而揭示了宏观经济均衡实现条件。

以消费为目的的简单再生产中,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是: (1) Ⅰ (v+m) =Ⅱc, 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等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可以得到: (2) Ⅰ (c+v+m) =Ⅰc+Ⅱc, 其经济含义是第一部类对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相等。 (3) Ⅱ (c+v+m) =Ⅰ (v+m) +Ⅱ (v+m) , 其经济含义是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供给等于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 (4) Ⅰ (c+v+m) +Ⅱ (c+v+m) =Ⅰc+Ⅱc+Ⅰ (v+m) +Ⅱ (v+m) , 其经济含义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量上必须相等。 (5) IIc (1) =IIc (2) , 其经济含义就是第二部类内部一部分资本家进行固定实物补偿的部分必须等于另一部分资本家在价值上进行补偿的部分, 从而保证第二部类资本家对固定资本的需求等于第一部类对固定资本供给, 进而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6) IIb (v) 与IIb (m) 中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 必需与IIa (m) 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由此可得: (7) IIa (c) =IIa (v) , IIb (c) =IIb (v) (1) , 即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在两个分部类的分配, 必须与上述社奢侈品与必需品的分配相适应。 (8) Ia (v+m) =IIa (c) , Ib (v+m) =IIb (c) (Ia (v+m) 表示生产必需品的不变资本, Ib (v+m) 表示生产奢侈品的不变资本) 。由此, 我们看到由消费结构决定的生产结构。因为IIb (v) 与IIb (m) 转化为必需品部分的总和, 必需和 (IIa) m中转化为奢侈品的部分相等。

马克思再生产思想特别是简单再生产思想本身是一种静态分析。熊彼特就指出, 静态分析“只不过是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而已。实质上, 它是一种简化手段……当我们试图想象这种过程的样子, 想象该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时, 我们便可发现该过程中缺少哪些现象。由此我们便获得了一种分析工具。” (2)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熊彼特认为, 经济学家在“边际革命”以前就已经熟悉“静止状态”这一概念, 但他们是在“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实际状态, 而不是指方法论上的一种假设。” (3) 而“只有马克思曾在后一种意义上充分利用了它, 称其为简单再生产。” (4) 也就是说, 我们要将马克思再生产所描述经济均衡当做一种理论假设而不是经济事实。马克思在简单再生产理论中考察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各部门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须在消费结构均衡、生产结构均衡以及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同时达到均衡, 从而既考察了国民经济总量均衡实现条件, 也考察了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实现条件。

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 马克思假定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但积累率可变的条件下, 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实现条件, 从这个角度讲, 马克思的均衡又是动态的均衡。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 第一部类的制造的生产资料, 必须大于两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因而,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I (v+m) > IIc, 进而均衡的条件则是: (1) Ⅰ (v+△v+m/ x) =Ⅱ (c+△c) , 此式表明, 生产资料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 必须等于生活资料部类对生产资料的原有需求和追加需求之和。 (2) Ⅰ (c+v+m) =Ⅰ (c+△c) +Ⅱ (c+△c) , 此式表明, 生产资料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 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产资料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 (3) Ⅱ (c+v+m) =Ⅰ (v+△v+m/ x) +Ⅱ (v+△v+m/ x) , 此式表明, 生活资料生产部类生产的全部总产品, 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对生活资料的原有需求与追加需求之和。马克思通过扩大再生产的研究说明了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条件。尽管马克思数字模型中假设了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但马克思仍然十分有效地说明了宏观经济实现均衡增长必须在量与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马克思均衡思想与西方经济学均衡思想的比较

与西方经济学相比,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主要特点在于:

第一, 马克思均衡分析方法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实际上, 均衡是指资源配置达到合理配置稳定状态。马克思将经济资源归结为社会劳动, 将宏观经济资源均衡配置归结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各生产企业之间进行的合理分配。与之相反,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均是建立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供求均衡基础之上的, 其需求曲线本身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曲线。

第二, 马克思的均衡分析中, 影响均衡变化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则忽视了社会经济关系对均衡的影响。马克思指出, “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 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5) 也就是说, 上述均衡仅仅是一个纯粹经济状态下的均衡, 这种均衡的实现, 即供求两种力量相互抵消的背后本身隐藏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正是这种生产关系决定了供求的变化, 从而决定了这种均衡的存在性, 以及均衡向非均衡的转化。因而, 只有说明了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对供求均衡的影响, 才能进一步说明由价格等因素导致供求均衡问题。而在西方经济学中, 均衡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之间的均衡关系, 尽管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线包含了人的主观评价, 但是这种评价本身是建立人的主观心理偏好而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第三, 马克思既考察了均衡特殊, 也考察了均衡一般, 而西方经济学只考察了均衡一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中, 均衡的实现、变化都有其各自决定因素和表现形式, 因而这里存在均衡一般和均衡的特殊之差别。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劳动资源是所有社会都必须客观规律, 这种均衡称之为“均衡一般”, 而在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称之为“均衡特殊”, 为了更好地揭示“均衡特殊”, 首先就要考察“均衡一般”, 因而马克思按照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依次考察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均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有研究者认为, 马克思的均衡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类, “纯粹经济均衡、商品经济均衡、资本主义经济均衡” (6) 。与之相反, 西方经济学侧重考察“均衡一般”, 忽视“均衡特殊”。他们将资本主义经济中得出的均衡结论广泛地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分析, 大力倡导经济学的“科学化”, 认为经济学并无国界。实践证明, 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和结论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地借鉴, 但决不能照搬套用。

第四,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揭示资本主义均衡是如何被打破, 从而达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目的, 而西方经济学则侧重揭示如何使资本主义不均衡向稳定的均衡转移。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均衡状态”。如果将均衡状态看作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绝对终极状态, 这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因为马克思常常把用运动看作是绝对而静止却是相对的, 而“均衡”恰恰是以静止为前提的。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之中, 因而“均衡”只能是当作一种暂时的状态。经济运动总是从均衡走向不均衡, 再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当然这并不是要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就缺乏静态分析, 也不否认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均衡”是不存在的。但是, 在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中, 他们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从不均衡走向均衡, 尽管凯恩斯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分析了非均衡经济状态, 但是其目的是为了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 促使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状态。

摘要:均衡分析既是西方经济学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都广泛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方法, 从而分析了宏观经济均衡条件, 建立了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达到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目的。与西方经济学“将均衡建立效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物质产品供求均衡”、“侧重揭示社会经济体如何从不均衡走向稳定的均衡”、“只研究均衡一般而不研究均衡特殊”等特点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则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 不仅研究了“均衡一般”, 也研究了“均衡特殊”, 侧重揭示资本主义经济体如何从稳定的均衡走向不均衡, 从而达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目的。

关键词:均衡,社会再生产,宏观经济,特点

参考文献

[1]朱泱, 孙鸿敬, 等译.[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赵世刚.《资本论》的经济均衡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 1992 (1) :79-87, 129.

经济均衡理论 篇2

[摘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完善将导致对研究目的的偏离。当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假设虚拟,而对其实证和修正滞后时,会使经济运行出现跨期非均衡效应。经济理论假设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能减少和缩短由于纠正理论误差时间滞后而产生的经济失衡。

[关键词]假设实证非均衡效应

一、引言

许多经济学提出并论证其经济理论及其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探索经济运行达到均衡或最优的途径。但是,某些理论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或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使得在研究方法上的缺失引致其研究目的出现偏离,即构成某一经济理论基础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严重脱节,而学术界或实践过程对这种在虚拟假设前提下推导出来的理论的实证检验往往滞后,不能在当期得到检证并对其误差及时予以纠正,在某一特定理论主导经济学派和经济决策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出现跨期非均衡效应。

本文主要对古典经济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理论静态研究方法的某些不足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二、古典经济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假设

以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研究方法的不尽完善,也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具体反映在上述理论的两大重要假设及其推论。

假设及推论1:市场完全竞争,价格充分反映供给与需求状况,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和实现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国家的过多干预不必要。

假设及推论2:只有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专业化的生产两种产品,两国物质条件与需求相同,一国(如A国)拥有丰富和价格便宜的劳动力,适宜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国(如B国)拥有丰富的`价格便宜的资本,适合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A国和B国各自专门生产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便都能从中受益获利。

三、对古典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条件的历史验证与实证分析

1.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市场机制的假设与现实(包括古典经济学家所处现实)不符。首先,由于存在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通常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价格也随之被扭曲。其次,价格扭曲及其信息的不对称,使长期和稳定的供需平衡难以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达到。再次,既然市场不能总是出清,国家适度的干预作为一种次优调节手段是必要的。最后,依靠市场只能实现一部分人的利益最大化,而非所有市场经济参与者都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满足。

然而,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调节机制理想化假设及其推论,主导了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一百多年,使国家对经济的必要调节弱化和滞后,直到凯恩斯主义出现,才对古典学派的某些不足进行了纠正或补充,但这是通过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严重的经济失衡作为强制性的校正因素来实现的。

2.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对比较优势的假设及其推论,仅仅指出不同国家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和相互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利,但是没有涉及对国际相对价格的确定及其贸易利益的分配均衡问题。按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似乎就能使具有丰裕资本的发达国家,和拥有丰裕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经济均衡发展。但是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曾经已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使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日益恶化,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南北国家经济失衡的调整和差距的缩小,很大程度上是后来依赖于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次序,80年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过程来逐步达到。

另外,里昂剔夫(1956)用定量方法对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美国这一资本最丰裕的国家大宗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出口商品比其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出6%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从事相对专业化生产,而非绝对专业化生产。

四、小结

与现实不符的理论假设及推导一旦主导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其正确性在实践和理论验证滞后情况下,会导致经济运行跨期失衡,背离经济研究的目的——使经济运行达到均衡。经济理论仅仅采用简单抽象法,静态研究法等排除一些重要现实因素以达到模型最优是不够的,尤其是重要经济理论的假设,需要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前瞻性,以便减少由于纠正理论误差的时间滞后而产生的跨期经济非均衡效应,降低经济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李天德主编:国际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26页

李天德主编:国际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44,55页

Gerber,James.InternationalEconomics.(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1999,p.162

坍塌均衡理论 篇3

可能财经界人士深知熊彼特及其著作《经济分析史》,却鲜有人听说过艾尔弗雷德·杜邦·钱德勒,更鲜闻其三部巨著《战略与结构》、《看得见的手》、《规模与范围》。

钱德勒并非管理学家,但其贡献对管理学不可或缺。作为企业史学家,他以经济学的缜密分析法呈现了美国四大公司(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和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发展历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路风称,钱德勒关于企业组织与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可以使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轰然坍塌,他的成就是任何经济学家都绕不过的高山。

钱德勒是历史学家出身,他以包含多个经营单位并由职业经理人员来管理的企业定义为西方工业国家的现代工业企业。对这种企业产生原因的解释,发展过程的分析,社会后果的估量,以及对它们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发展的比较研究,是钱德勒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始终如一的主题。

看得见的手:行政协调替代市场协调

在中国人眼中,几乎所有非高科技企业的成功都难逃原罪,即便在高度民主化的美国,多数人也认为,大公司的发家史渗透着罪恶。而钱德勒在1977年发表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以详实的资料和分析表明,美国大企业既非强盗亦非天使,它们仅仅是在追求市场竞争中获胜而强大起来。

他把美国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的“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在企业管理职能上对企业主的替代”定义为管理革命。其革命结果是“看得见的手”(现代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市场协调),成为现代工业经济中的主要资源分配者。

钱德勒把美国管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而其中最具革命性变化的阶段始于1880年左右。彼时生产企业开始把大批量分配结合进自己的经营过程,现代工业企业——巨型公司的原形由此产生。总结起来,这种成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1)一些小的单一单位的企业直接向前结合,建立它们的全国性和全球性销售网及采购组织,并向后结合取得自己的原料来源和运输设施;(2)其他企业则是先通过横向合并,许多家族或个人拥有的单一单位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全国性大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的集中化,后向前和向后结合。美国烟草等企业通过前一种途径成长,而标准石油、通用电器、杜邦则是通过后一种途径。

钱德勒所讨论的“管理革命”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一是协调生产和分配上的高通过量的需要促使企业大量雇佣职业经理,从而促进了管理层级的发展;二是产权革命,即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导致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逐渐控制了企业管理。

钱德勒指出,现代企业高层管理的实践和程序从通过合并而成的工业企业中发展起来。在合并企业中,一个家族或一个合伙人集团很少能够占有全部拥有投票权的股份。而合并中的最后成功者必须实现管理集中化(即建立起管理结构)并超越横向结合战略而转向纵向结合。当这个过程开始后,一方面这些公司为进行改组和统一利用各种设施,不得不通过出售股票筹措资本,使股份持有更加分散;另一方面它们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也非常复杂,必须雇佣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从事高层管理工作。

合并企业的管理集中化和纵向结合使美国工业中第一次出现了经理式企业,这个过程一旦被完成(即过渡到大规模管理型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之间的分离就扩大了:广泛持有股票的分散所有者很少有机会参与任何一级的管理决策,而经理当中也只有少数人拥有大量具有投票权的股份。

在这个基础上,几个创立了新的管理模式的先驱合并公司——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和美国橡胶——对财务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并建立起由各种职能机构组成的公司总部,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导致家族世袭管理方式的废弃:随着公司早期领导人的退休,他们的职位被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所取代,而曾拥有企业的一些家族的成员(如洛克菲勒)甚至都不再列席董事会(只享受红利)。因此,美国企业的产权转移是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结果。而事实上,股份化是这个革命的结果而非原因。

多部门结构:结构跟随战略

当钱德勒开始研究美国企业组织的结构变化时,他发现自20世纪初以来,最大企业的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部门组织结构。在此种组织结构下,公司的总办事处计划、协调并评估若干部分(事业部)的工作,向它们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资金和其他资源;负责分部的执行经理把处理一个产品主线或服务所必要的职能管理置于自己的统辖之下,每个执行经理都要对他的分部的财务结果和市场成功负责,这就是事业部制。而美国企业如何从原来的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被钱德勒定义为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转变问题的焦点。

最先发明多部门结构的公司是杜邦、通用、新泽西标准石油(埃克森)和零售商业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这四家公司的管理者在相互独立并独立于其他企业的条件下分别发展出他们的新的多部门结构。每个企业领导人都认为他们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独特的,而其各自的解决办法都是真正的创新。随后,这四家公司的创新变成许多美国大企业实行类似转变的参照物。

毫无疑问,转向多部门结构的决策皆由企业管理者做出。但历史经验表明,除非受到最强大压力,管理者很少会改变其日常惯例和权力组织。新组织形式的创造取决于管理者如何意识到企业面临的紧迫需要,而他们的相应决策就是战略。

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钱德勒提出一个战略和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来研究战略决策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过程。战略被钱德勒定义为“企业长期基本目标的决定 ,以及为贯彻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分配”。而结构则被定义为“为管理一个企业所采用的组织设计”。钱德勒认为,结构跟随战略,但在何种条件(压力和机会)下所产生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多部门组织出现,钱德勒以案例研究方式再现了四家先行企业的“进化”轨迹。

据钱德勒研究成果,新组织结构产生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企业规模,而是在多样化扩张战略下,企业在若干不同地区或相关产品市场上运营中,其决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直线职能结构必然被多部门结构所取代。

而多部门结构之所以可取直线部门结构而代之的原因在于,它把对整个企业命运负责的高层经理从日常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从而在时间、信息甚至心理责任感去做企业长期计划和评估;同时多部门结构把日常管理的责任和必要权威置于在明确规定的市场上运营的事业部总经理手中。

这就使得美国大企业的决策程序在实践中表现出这般结构特征:在日常运营层次上(事业部以下),管理决策由经营单位的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尽管他可能听取职能部门专家的建议);在战略层次上(公司总部),管理决策更多是由集体(董事会或执行委员会)做出。

经济均衡理论 篇4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ydland和Prescott创建了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过去25年间, 其主要结论是技术冲击 (Technology Shocks) 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决定性因素,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主体对经济情况变化的最优反应, 政府不应该执行熨平经济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 而应该着力于经济长期发展、对经济有长期效应的政策。近年来, 国内学者在R B C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陈昆亭和龚六堂 (2004) 在基本RBC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 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形成。黄赜琳 (2005) 构建三部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考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财政政策的效应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 RBC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特别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 更是成为了宏观经济学家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

二、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在经济中生活着大量的同质消费者, 每期他们拥有1单位时间, 并可以将时间分配成劳动 (Work) 和休闲 (Leisure) 两部分, 拥有K0单位生产性资本, 其折旧率为0<δ<1。中央计划者 (Central Planner) 通过选择{Ct, Nt, Kt}∞t=0来最大化:

其中, Ct是消费, Nt是劳动时间, Kt是资本, At表示技术, 假设技术外生, 服从一定的分布, 经典设定为1n At=ρ1n At-1+εt, εt~N (0, σ2) 即1n At服从一阶自回归 (AR (1) ) , εt为对技术增长率的冲击, 即技术冲击。其中ρ表示技术冲击的持续性。

通过中央计划者问题, 得到关于Ct, Nt, Kt, 的三个一阶条件 (First Order Conditions) :

(2) , (3) , (4) 和 (5) 共同组成了均衡系统 (Equilibrium System) , 通过解这一均衡系统就可以解出{Ct, Nt, Kt}∞t=0的动态最优路径。由于此均衡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无法求出解析解 (Analytical Solution) , 经济学家通过参数校准后的均衡系统在稳态点进行一阶线性展开 (Log Linearization) , 并将均衡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 以得到具体的均衡路径。

通过观察上述RBC模型, 我们发现, 其模型设置是如此简单, 没有政府 (转移支付、国债、税收) , 没有货币 (价格、通货膨胀率) , 没有金融部门 (Financial Sector) , 没有外国部门 (进出口、汇率) ,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经济 (Model Economy) , 其对真实经济却有着惊人的吻合。

从图1和图2两张图的对比中, 我们发现, 用美国数据校准后的标准RBC模型从矩 (Moment) 角度相当好地 (相对如此简单的模型设置和如此复杂的美国经济而言) 拟合了现实经济。

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是标准新古典增长模型 (Standard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研究经济波动的模型最初是增长模型中借鉴过来, 一般而言, 波动和增长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也主要是为经济波动研究所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一系列技术工具, 为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提供一块共同的实验地。在基本的模型框架内,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经济原理、数据来修改局部的模型设置, 然后进行数值模拟, 与现实经济进行比较, 从而判断此种修改设置是否有效地提高了模型对经济的解释力度。可以说, 其分析框架为宏观经济学所做的贡献, 不亚于凯恩斯主义者的IS-LM分析框架。

四、总结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并且这一框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逐渐成为主流研究框架。RBC及理论, 尽管其无法解释部分典型经济事实, 其认为技术冲击是驱动经济周期的最重要的波动源也存在很大争议, 但是其提供均衡分析框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不亚于凯恩斯主义者的IS-LM模型。可以说, 不掌握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以及一系列技术工具, 已经很难研究现代宏观经济学。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真实商业周期 (RBC) 理论模型, 指出在解释现实经济波动时, 简单精巧的RBC模型能够令人惊奇地拟合现实经济。更为重要的是, 本文认为, 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开创了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先河, 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各流派讨论经济波动提供了试验场。

关键词:真实商业周期理论,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技术冲击

参考文献

[1]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世界经济, 2004第4期

[2]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2005第6期

[3]李建阳朱启贵:基于微观经济基础的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分析——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的启示.统计研究, 2005年第3期

经济均衡理论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是绝对引用的书写方式。A:C6:F6 B:$C$6:$F$6 C:$C6:F$6 D:$C6:F6 E:以上都不正确

2、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报告进行处罚的机构是____ A:中国人民银行县级支行 B:中国银监会省辖市分局 C:中国人民银行省辖市分行 D:中国银监会县支局

3、仓库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100千克,一星期后再测发现含水量降低了,变为80%,现在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A:40 B:50 C:60 D:70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下列不属于无线通信线路的是。A:微波 B:光纤 C:无线电 D:激光

E:以上都不正确

5、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可以反映。A:银行利率

B:短期资金供求状况 C:货币政策的松紧 D:金融宏观调控力度 E:全国人大常委会

6、甲、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甲代办托运。甲遂与丙签订运输合同,合同中载明乙为收货人。运输途中,因丙的驾驶员丁的重大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无法向乙按约交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有权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B:乙应当向丙要求赔偿损失 C:乙尚未取得货物所有权 D:丁应对甲承担责任 E:注销库存股

7、对于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是。A:备查账簿 B:序时账簿 C:分类账簿 D:联合账簿

8、甲市某酒厂酿造的“蓝星”系列白酒深为当地人喜爱.甲市政府办公室指定该酒为“接待用酒”,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业务用餐时,饮酒应以“蓝星”系列为主.同时,酒厂公开承诺:用餐者凭室内各酒楼出具的证明,可以取得消费100元返还10元的奖励.下列关于此事的说法哪一些是不正确的? A:甲市政府办公室的行为属于限制竞争行为 B:酒厂的做法尚未构成商业贿赂行为 C:上级机关可以责令甲市政府改正错误

D: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没收酒厂的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E:注销库存股

9、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发行人已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达到一定比例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发行人并予以公告,该一定比例为. A:30% B:20% C:10% D:5%

E:注销库存股

10、洛伦茨曲线代表了。A:贫困的程度 B:税收体制的效率 C:收入不平均的程度 D:税收体制的透明度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1、人们在写信时常常在信的结尾写上“此致”、“敬礼”,那么“此致”的意思是。A:此时 B:奉上 C:到此为止 D:谢谢 E:事后控制

12、长沙市卫生局和环保局对该市某企业共同作出一项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09年湖南农村信用社真题】 A:该企业应当向长沙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由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B:该企业可以同时向长沙市卫生局和环保局申请行政复议,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C:该企业可以同时向省卫生局和省环保局申请行政复议,由省卫生局和省环保局共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D:该企业可以向省卫生局和省环保局中任何一个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由被申请单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E:注销库存股

1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固、班超、班昭 D:杜甫、杜牧、杜荀鹤 E:事后控制

14、下列各项中,符合原始凭证填制要求的是。

A: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可以没公章,但必须有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B:原始凭证发生的错误,应该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C: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可以没公章,但必须有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D: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E:现金流量表

15、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哪一年 A:1948 年 B:1949 年 C:1952 年 D:1978 年

16、以下能驳倒“他既会弹钢琴.也会弹吉他”的有。①他会弹吉他,但不会弹钢琴②他会弹钢琴,但不会弹吉他③他既不会弹钢琴.也不会弹吉他④他或者不会弹钢琴.或者不会弹吉他⑤如果他不会弹钢琴.那么他也不会弹吉他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E:你是这座城市的人吗?

17、我国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标价方法是。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复合标价法 D:双向标价法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8、国际收支系统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____ A:贸易收支 B:外汇收支 C:国际交易 D:经济交易

19、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是。A:领导关系 B:监督关系 C:协调关系 D:指导关系 E:注销库存股 20、当经济中出现供给冲击或超额需求时,都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供给冲击。

A:工会的要求使得工人工资提高 B:干旱使得农作物歉收 C:货币供给增加

D:石油卡特尔组织提高石油的价格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政策性

22、某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经营困难.如果继续经营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并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解散公司.

A:10%,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10%,人民法院 D:5%,人民法院 E:注销库存股

23、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E:注销库存股

24、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关于土地权益的纠纷,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村民甲与村卫生所发生土地使用权争议.协商不成可找乡政府处理.对乡政府处理决定不服还可向法院起诉

B:村民乙与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应先向县土地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调处.对调处决定不服的,可以土地主管部门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村民丙因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村委会发生纠纷.协商调解不成可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D:村民丁因擅自占地建房被县土地主管部门处罚.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E:注销库存股

25、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中,计人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A:25% B:60% C:100% D:50%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储蓄业务印章应按规定纳入会计档案保管,其保管期限为()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上市公司发放股利时,只有下列哪一天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获得股利 A:股利宣布日 B:股权登记日 C:除息日 D:除权日 2、20张写有数的卡片,正面的数分别是1,2,3,„,19,20,将卡片背朝上放在桌上,试问:最少取出几张,才能保证取出的卡片中一定有两张上的数相差正好是57 A:5 B:8 C:10 D:11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某证券的β值是1.5,同期市场上的投资组合的实际利率比预期利润率高10%,则该证券的实际利润率比预期利润率高____ A:5% B:10% C:15% D:85%

4、下列信息未公开前,属于内幕信息的是。A:公司增资计划

B:公司为其他公司100万元的债务提供担保 C:公司变更总经理

D:公司购买一栋1000万元的新办公楼 E:全国人大常委会

5、以下关于二叉树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叉树是特殊的树

B:二叉树等价于度为2的树 C:完全二叉树必为满二叉树

D: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有次序之分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6、关于同业拆借,叙述正确的是。A:拆借双方仅限于商业银行

B: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C:隔夜拆借一般不需要抵押

D:拆借利率由中央银行预先规定 E:事后控制

7、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指标是指与资产总额之比。A:表内风险加权资产 B:贷款风险加权总额 C: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 D:不良贷款风险加权总额 E:全国人大常委会

8、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仿佛也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下列不能从这段话中得出的一项是。A:“我”曾经阻止过“他”正当的游戏行为 B:“我”为自己二十年前的愚蠢行为感到愧疚

C:二十年后“我”的忏悔对于“他”已无实际意义 D:“我”在小时候也没放过风筝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9、会计账簿包括。A:总账 B:明细账 C:日记账

D:其他辅助性账簿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0、银行业法人机构的筹建申请,银行监管机构在收到完整的申请资料之日起____个月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A:2 B:3 C:4 D:5

11、企业在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A:账龄分析法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C:销货百分比法 D:总价法 E:注销库存股

12、当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打开了多个应用程序时,切换窗口应使用的快捷键是。A:Ah+Tab B:Alt+F4 C:Shift+Tab D:Shift+Esc E:功率放大器

13、储蓄机构的设置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A:有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营业场所 B:有必要的安全防范设备 C:熟悉储蓄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保证营业时间内双人临柜 D:有人民银行统一颁发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4、下列情况中,商业银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无故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B:压单、压票

C: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征得客户同意,提供单位存款信息 D:保管箱业务中发生仓库被盗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5、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其主要措施是。A: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 B:控制发文数量,越少越好

C: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可不再行文 D:避免重复行文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6、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

A: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 B:裁定不予受理

C: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D: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 E:事后控制

1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土地使用权既可以有偿取得,也可以无偿取得 B:就权利性质而言.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

C: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个人 D:农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不以登记为要件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8、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农行真题] A:无论酷暑还是隆冬.他们都坚持送货上门

B:班长非常兴奋地对小张说他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C:骄傲自满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D:他已经搞了十年行政工作.很有经验了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19、互联设备中Hub称为。A:网卡 B:网桥 C:服务器 D:集线器

E:以上都不正确

20、对其他利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会跟着变动的利率是

A:活期存款利率 B:定期存款利率 C:基准利率 D:名义利率

21、市场风险可分为____、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A:信用风险 B:法律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利率风险

22、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介质。A:计算机 B:网卡

C:网络拓扑结构 D:网络协议 E:事后控制

23、电子邮件地址wang@263.net中包含的信息有。A:邮件服务器 B:邮件客户机 C:邮箱所有者 D:邮件接收协议 E:功率放大器

24、为满足同一设备项目的融资需要,由政府贷款与出口贷款共同组成的贷款,称之为。A:银团贷款 B:混合贷款 C:直接贷款 D:间接贷款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5、货币结算形式有。A:现金结算 B:转帐结算 C:同城结算 D:异地结算 E:管内控

经济均衡理论 篇6

农村高中生源困难且素质参差,如何达成教育目的,走一条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白天佑老师的教育均衡最优化试验与研究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人参与研究并积极实验,以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概念界定

1.学科均衡最优化即是以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在“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指导下,使学校学科课程配置和建设在现有或可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值。

2.实验与研究:通过收集学校、学生发展的学科需求和学校目前或可能的学科配置与建设有关数据,建立学科均衡最优化的资源库,设计样式,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学校学科最优化的方法,进行设点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论证,得到最优解后加以实施。

二、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 中央教科所白天佑教授提出并研究的“学校教育最优化”课题强调,学校教育要做到切实改善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30%以上的厌学率,提高50%中等学生的优秀率,这促成20%优秀生的高成才率。为当前学校教育实验和课堂教学变革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白天佑老师提出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教育元素结构教学法,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找到了非常有效的抓手。“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高标准”为学生确立了学习标准,这中间的差距表明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具有广泛巨大的可作为的空间。从“低起点”达到“高标准”就是教育最优化的最佳表现,足以说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工作者的功劳。“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依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符合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差异,要求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实施学生的差异发展。整体上,“低、慢、多、高”元素结构教学法紧密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符合当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特别受到广大学校和教师的欢迎,为我们形成均衡教育最优化思想提供了学理基础。

2.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实现均衡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须。十八大文件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导向和理论基础。

3.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困惑引发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深度思考。我们农村中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学科不均衡发展。早年的师资配置不均衡导致了部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甚至缺失,后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即使师资配齐了也因为课程设计而导致学科不均衡。再者,由于学校机制因素、学科建设因素和教师个性化努力因素等,即使同学科,也会出现师资水准和师资努力的不平衡而影响学科均衡。这些凸显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我们提出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概念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目前我们学校学科内和学科间需要实现均衡发展,要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配齐配足学科课程,不能出现学科缺失,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可回避的应试要求,研究出属于我们学校特色发展的学科配置的均衡 “基尼系数”,实现学校学科均衡发展。

5.我校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多年来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情感基础,而本课题的研究又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实践意义。

三、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问题研究的意义

1.能够有效地推动基础性学科的建设,通过均衡化建设,最优化地挖掘基础学科尤其是薄弱学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多元化、学习欲求多样化地提高各方面的学习探究能力。

2.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能够提高基础学科甚至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确保学业水平,使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显性要求在学生内隐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也会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本课题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和党的十八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合农村学校和基础薄弱区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同时,在本课题开展过程中,又能优化“应试教育”的种种课程模式,使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也能使学科老师之间合作共进,形成既竞争又和谐的办学局面。

4.本课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作为我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建设,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校本资源开发,实现学校社区互动。我们认为,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大于它的理论意义,能够最大可能地促进我校师生的全员参与,关心关注自身的学力、精神和能力养成,为我校申报江苏省四星高中提供“正能量”,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四、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可行性分析

1.研究目标明确

总体目标:以学生学科均衡化发展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成人成才为重,切实改善学校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30%以上的厌学率,提高50%中等学生的优秀率,促成20%优秀生的高成才率。具体目标:

(1)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养成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能力。

(2)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达成学生的学习标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思维撞击中产生智慧,产生创新行为,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endprint

(3)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4)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尊重和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学生的差异发展。

(5)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为学校建立有效的素质教育规范模式提供参考和指导,形成符合校情、学情、具有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率,缩小学生、学科与学校之间的差距。

2.研究假设合理

(1)调查分析:学校教学部门分别对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各学科学业水平现状,分析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和能力有较为全面的掌握,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

(2)理论研究:一是从报刊书籍、网络上查找积累与课题相关资料,学习学科均衡最优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二是切实领会白天佑教授提出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力争形成比较完整全面的学科均衡化理论体系。

(3)实践探索:对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学科均衡最优化教学的实践,及时积累教学案例,积累学生学习成长进步案例,探索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的新路径、新方法。

(4)评估反思:对所有学生进行1-3年的跟踪调查,建立健全好学生的研究档案,对学生的学科均衡最优化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认识实施学科均衡最优化教学之后学生在学科学业方面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

3. 研究内容科学具体

(1)学校教学部门推进学科均衡最优化研究;(2)学校年级组促进学科均衡最优化研究;(3)促进学科均衡最优化理论研究;(4)各学科均衡最优化研究;(5)师生个案分析研究;(6)学校“均衡化”机制构建及理论创新探究等。

4.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结合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等方法。

5.课题管理循序渐进

在本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学生、教师成长发展为本的行动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办学水平为宗旨,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指导,科学实践。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学校整体规划设计:调查分析——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评估反思——继续实践。

6.协作的研究队伍及必要的经费支持

(1)本课题组主持人钮庭友同志为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有扎实的课程理论基础,多篇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多次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徐国军老师为泰州市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共同体成员、兴化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教研组高中组组长,兴化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成员、课题组组长,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经常在国家、省市级教研会上经验交流。本课题拟定组长张协荣老师有多年课题研究的经验,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担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负责教科研工作,对课题研究有经验、有思想。课题其他主要成员均为学校各学科教学能手,担任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具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对教科研活动充满了热情。

(2)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目前正积极申报省四星高中,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学校图书馆条件一流,相关理论书籍(包括电子书籍)报刊较为齐全,全校网络系统完善、多媒体软件等条件已经具备现代化的标准,完全能满足学校课题研究的需要。同时,学校将采取必要的激励导向机制,促使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并保障充足的研究经费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编号01020433)子课题: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试验与研究(编号01020433-js003)

会计信息产权的一般均衡理论 篇7

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上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据,其数量和质量对配置效率与财富分配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近现代以及当代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信息披露及其质量问题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会计理论界也对此问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已有文献表明,目前针对会计信息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散在会计管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相互独立的几个领域,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由此造成了管制的宏观与动态理论缺乏、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与实证理论脱节,以及准则制定等会计实务与相关理论研究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显然现有理论亟待完善。要更深入地理解会计信息相关问题,完善现有理论,一个可行途径是对会计信息产权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使之能涵盖目前相互独立的几个相关研究领域,以理清其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建立一个深入探讨的基点,并为会计管制实务(包括准则制定)提供一个更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一)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

国外将会计信息与产权、交易费用相结合的研究起于20世纪70年代(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但国外学者并未明确提出“产权会计”范畴,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真正将二者融合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中国的产权会计学派(伍中信等,2006)。根据田昆儒(2005)对产权会计学的定义,国内产权会计学派的研究重点显然侧重于以会计方法对产权的核算和管理,而不是集中于会计信息的产权配置。在较早的探索中,陈冬华(2000)认为,根据科斯定理,会计信息能否成为一种商品,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产权能否有效界定,并认为由于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企业所有的一项经济资源,故其产权应该天然地归企业的股东所有。在此基础上,他还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由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进行会计生产、由网络媒体公司进行销售、会计信息的所有消费者均需付费购买的会计信息市场。显然,这一研究的规范含义要远大于分析含义。首先尝试对会计信息产权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性研究的是杜兴强。杜兴强认为,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较低时,企业所有权的既定分享状态可以较好地解决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问题;在交易费用高昂时,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产权具有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政府通过管制规则进行初始界定;企业所有权既定状态和管制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只体现为事后行为,产权的约束力与执行必须考虑道德因素。因为认为在不存在管制时每个信息所有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在量上存在差异,故不能断定会计信息一定是公共物品,杜兴强(2002)论述的逻辑起点是外部性,而且其研究的重点主要关注于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与匹配(即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和管制对初始会计信息产权的矫正。这一研究首次明确分析了会计信息产权问题,并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在会计信息产权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客观来讲该研究对于会计信息产权的演化只具有有限的解释能力。从研究内容来看,与杜兴强相关的研究还有雷光勇(2004)。该研究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涉及整个会计合约,其与会计信息产权相关部分的研究结论则与杜兴强(2002)一致。

(二)会计管制的相关研究

除直接针对会计信息产权的研究之外,会计管制的相关研究也与会计信息产权问题密切相关。总体而言,虽然政府对会计的大规模管制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而且会计管制的趋势也越来越强劲,但国内外学者对会计管制的理论解释及其必要性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如瓦茨等学者就一直认为会计管制是否必要完全是一个经验性问题,取决于管制与否的成本效益比较。根据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的论述,管制的早期文献都有一个基本含义,即投资人和一般证券市场无法在效益不同的企业之间作出区分,在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之后,文献中又出现了市场失灵的观点(包括公共物品、信号显示和投机问题),但这些理论观点都不足以自圆其说。现行文献一般为会计管制提出了如下几个理由(Leuz&Wysocki,2008):外部性(Externality)、公共物品、低成本的承诺机制(A low-cost commitment device)、谈判成本的节约和处罚成本的节约。杜兴强(2002)在提出管制是为了矫正会计信息产权这一命题时,也意识到了管制节约交易费用的观点,但由于受研究范式的限制,其研究未能触及隐藏在交易费用节约观深处的理论逻辑。事实上,根据Leuz和Wysocki(2008)的综述,迄今为止对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解仍然相当有限,尚缺乏理论框架来解释管制的动态演化,而且也缺乏在宏观层面上对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论研究。

(三)国际会计协调的相关研究

另一个相关领域是有关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国际会计协调本身的分析研究。正如Barth(2008)所言,目前为止,还没有理论能证明国际会计趋同进程能够完成,而且现有理论对这一进程的理解也十分有限。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与缺乏对会计信息产权配置问题的深入分析、缺乏宏观的会计管制理论和管制的动态理论有关,即国际会计协调进程是典型的宏观会计管制行为,而要理解其发展演化的过程则必须要有会计管制的动态理论。当然,最近已有部分学者对此领域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如Ramanna和Sletten(2009)就基于网络经济理论对各国为什么会接受(adopt)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实证研究。

(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研究

此外,与本文相关的另一领域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从现有规范研究文献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会计信息产权和管制等领域基本相互独立发展,其研究仍然是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范畴内进行,如FASB和IASB就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联合研究,并已形成了新的征求意见稿(葛家澍,2009)。而在实证研究领域,大量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实际并未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个多维向量,也就是说并未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范研究相结合,这一问题在Leuz和Wysocki(2008)的综述中已有提及。

三、会计信息产权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一)会计信息产权概念的重新定义

现有文献中对会计信息产权概念的界定基本立足于杜兴强的定义。杜兴强(2002)认为,所谓会计信息产权,是指由会计信息的存在(供给和使用)所引起的、被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这一定义抓住了会计信息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明确约定了会计信息产权的研究范围,由于这一定义将研究范围限定于产权制度领域(行为准则),从而使得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被排除在会计信息产权文献的研究视野之外。产权的基本涵义,是指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对会计信息产权而言,合约各方不仅会因为会计信息管制等制度变化而受益或受损,更会因为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等属性差异而受益或受损。制度的本质是合约,如果从合约的角度来理解,这就是说合约方的利益分配不仅依赖于对不同合约形式的选择,更依赖于合约对标的的不同约定。以年报及时性为例,如果有关制度中规定年报应于4月30日之前对外报告,就是明确了资产负债表日至次年4月30日之前期间的年报信息产权归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有,而此后期间产权则归使用者所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计信息提供者可能会在4月30日之前对外提供年报,只要年报符合制度中规定的其他既定信息质量要求,这一行为并不构成违约,即没有侵犯使用者的产权;但如果会计信息提供者在4月30日之后提供年报,该行为就成为违约行为,即侵犯了使用者的产权。事实上,若合约一方对会计信息的某一属性实施不符合事先约定的操控,就可能通过损害其他合约方而得到超过事先约定的利益,并将损害企业与市场的效率。因此,笔者将会计信息产权定义为:合约各方因会计信息属性的不同配置而受益或受损的权利,这些权利的约定体现在有关制度中。其中,所谓会计信息属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数量及其信息质量特征。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目标函数无疑是财富最大化,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会计信息产权合约各方将在不同形式的合约(制度)间进行选择,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对合约标的做出不同的约定。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均衡的制度和合约标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产权的变迁。如果将会计信息的不同属性视为一种独立的商品,上述理论逻辑可以使用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

(二)会计信息属性配置的参照系

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耦合体,各要素提供者通过有关合约将要素提供给企业使用,并获取相应的收益,而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的依据便是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雷光勇,2004)。事实上,如果从合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一个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也可以认为是一系列合约的耦合体,会计信息在有关合约的利益分配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会计信息产权的均衡配置,即是合约的耦合体中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属性配置逻辑,不妨以股权与债务合约为例。设在二维坐标系中,存在一条向下倾斜的资金需求曲线,该坐标系的纵轴为资金成本(投资收益),横轴为资金量,而资金需求曲线则由企业的投资机会或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引致。在会计信息各属性值均为零的条件下,在上述二维坐标系中将存在一条初始资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点A。在财富最大化激励下,企业和国家希望能以更低的资金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供给量,于是向资金供给者提供具备一定属性值的会计信息,由此产生了新的资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于新的点。这一过程将一直进行到双方都认为达到预期值为止,即通过对会计信息属性值的调整从而调整资金供给曲线,以达到均衡的资金成本与资金量组合,记该点为点E。A、E及其在纵轴上的映射点所围成的面积,即为进行会计信息产权重新配置的收益。在财富最大化假设下,均衡时会计信息各属性配置收益的边际值与总成本的边际值相等,其中总成本为生产成本(含机会成本,即泄密等造成的成本)与合约交易费用之和。这一过程至少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筹资额;二是资金使用者使用资金所能得到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均衡点E的资金量小于既定筹资额,或资金成本大于投资收益率弥补总成本后的最大预期资金成本,则合约无法达成。显然,在会计信息产权市场上,各种属性的价格表现为因该属性变动所导致的资金预期报酬率边际变动,合约各方将根据这一价格信息来选择各属性的均衡量,由此将产生一定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出于理论研究上的方便,本文将会计信息产权分析区分为零交易费用和正交易费用两个不同层次。尽管零交易费用条件下的分析不具备现实基础,但可以为正交易费用条件下的分析提供一个基准点和参照系。

(三)零交易费用条件下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分析

理论上讲,如果没有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Jensen和Meckling,1976)。因此,零交易费用假设仅限在笔者所考察的会计信息市场范围之内。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结论,由于交易费用为零,此时会计信息产权的初始界定以及不同的合约形式(制度)均对效率没有影响(Coase,1960;张五常,2000)。为便于下文的论述,以QT=(q1,q2,…,q3)表示会计信息的所有属性,再以Q=(q1,q2,…,qm),m燮n表示在实际中对交易双方有价值的所有会计信息属性。令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为C,则一般而言有令会计信息各消费者消费的收益为Rj,j代表各消费者,则一般而言有此时,会计信息市场的均衡条件为:其中,MRTk,i表示qk,qi两种属性的边际转换率;Pk、Pi表示qk、qi两种属性的边际替代率;MRSAki,MRSBk,i表示A、B两个使用者对qk、qi两种属性消费的边际替代率;Pk、Pi表示qk、qi两种属性的价格。这一均衡条件的含义,可以形象理解为会计信息产权交易均衡和会计信息生产均衡两部分。对会计信息产权交易而言,起初会计信息的各需求方对会计信息各属性相对价值评价并不一致,但各方将通过零成本的谈判与补偿进行交易,并在相对价值评价一致时达到均衡。该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性质,而此时所得的会计信息属性均衡值即为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的社会偏好。由于交易费用为零,各属性产权即使随机分配给任意使用者,也能通过上述交易达到最优配置。对会计信息生产而言,通过上述交易,获得属性产权的需求方将与生产者进行谈判,并根据技术与生产要素的约束,确定最佳的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上述先交易再生产的均衡过程只是出于论述上的方便,在零交易费用假设下,无论哪一类谈判在先,对均衡没有任何影响。在这一理想条件下,所有属性产权均能被完全界定——即使该属性的收益为零,因界定成本为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界定该产权也符合产权被界定的临界条件。在该均衡过程中,经济中各种资源或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生产技术决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而个人的效用函数和财富分配则决定了社会无差异曲线,这些外生变量的变动将导致会计信息各属性均衡的变动。由于均衡的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决定,即使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极端假设下,披露所有可能信息或要求已披露信息具有绝对理想化的高质量也并不符合最优化条件。此外,在考虑提供会计信息时,完全只体现合约一方利益的产权约定也不符合最优化条件。

(四)正交易费用条件下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与会计信息产权相关的合约会存在谈判、度量与执行的费用,即所谓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部分会计信息产权交易将由于存在交易费用而无法实现,因此理想化的最优条件无法达到,从而会造成效率损失。因此合约各方财富与零交易费用条件下相比也会存在损失,经济学上称为租金耗散。为了实现自身财富的最大化,理性的合约方将力图最小化租金耗散,因此将在不同合约之间进行选择。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会计信息是不对称的。此时会计信息产权配置的研究重心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采用什么样的制度进行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即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合约选择问题;二是具体的会计信息产权怎样安排,即哪些种类的会计信息需要界定产权、哪些质量属性得到界定且均衡点在哪。该问题可以描述为:其中,π表示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利润;R表示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收益;C表示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成本;ri表示某项属性界定收益;ci表示某项属性界定收益;i表示会计信息属性项数;j表示会计信息项数。

(1)合约的选择:产权制度的变迁。在存在租金耗散的前提下,为了使得对租金的争夺不至于耗掉太多交易带来的收益,合约各方将试图通过合约来保护对双方都有利的分配。而财富最大化目标则意味着,约定并实施该合约的交易费用必然是在既定条件下的最小值。迄今为止,会计信息产权演进历程基本经历了私人物品与私人产权、俱乐部物品与俱乐部产权、集体物品与集体产权和公共物品与公共产权四种基本形式(杜兴强,2002)。在早期的业主制企业中,会计信息为便利业主经营管理而存在,其产权完全由业主所有,此时与单个会计信息产权合约相关的交易费用最低。随着经营所需资金规模扩大和市场范围扩大,业主制企业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因此出现了由多人投入资金的合伙制企业,而合伙人之间通常在地理位置上较为靠近或是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下,所有投入资金的出资人权利对等,因此会计信息产权是由所有投入资金的出资人共同所有:若所有的出资人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则会计信息仍是为便利企业经营管理而存在;若并非所有出资人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则不参与生产经营的合伙人可以随时查询企业账簿,且当时合伙人通常自身具备相当丰富的会计知识,如果发现企业盈利能力不满足要求,或发现企业账簿记录不满足要求,出资人可以采用诉讼方式或者“用脚投票”方式来维护自身合约权利,至此会计信息成为了一种商品。随着企业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张,资金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出资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出资人间地理距离越来越远,此前出资人间依靠各种人际关系维系的合约关系渐趋不可靠,而出资人数量增加与地理距离逐步远离也使得针对会计信息的合约谈判与执行成本越来越高昂,于是公司制企业产生。由于此时出资人只负有限责任,其最大损失减少,而公司制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会计信息产权合约形式,从而解决了因为合约人数增加和地理距离远离导致的交易费用增加。当技术革命导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为了有效筹集资金,证券市场建立,单个公司所涉及的出资人数量急剧膨胀,出资人之间地理距离更趋遥远,会计信息产权合约因交易费用高昂而不能得到有效谈判约定、度量(审计)与执行,由此产生了管制,此时与单个会计信息产权合约相关的交易费用最高。显然,上述的产权制度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合约各方为了应对合约方人数的不断增长和地理距离的不断远离,寻求能最小化交易费用的合约形式的努力。

(2)产权配置均衡:会计信息产权安排的变迁。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形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或阿罗———德布鲁范式)不再适用,会计信息的租值必然会部分消散。给定经济人假设,经济理论意味着所消散的会计信息租值,必然是在一定的交易费用约束下的最小值。根据经济理论,会计信息项数j与属性项数i分别由MR=MC条件与Mr=Mc条件决定。该均衡条件的直观描述是,当某项会计信息披露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项会计信息的产权就会被配置;当某项会计信息属性产权配置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项会计信息属性的产权就会被配置。这里所指的成本,除了包括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之外,还包括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与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如果将所有已经披露的会计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这就意味着会计信息总是从能带来更大利润的那些类别开始被界定与交易,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会计信息属性产权也总是从能带来更大利润的那些部分开始被界定与交易,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就数学角度而言,在离散条件下,上述问题的均衡解可能在边际利润为零解的左右两个整数处取得。随着环境的改变,各类会计信息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会计信息披露。由于一般而言制度与技术都是有刚性的,即通常只会进步不会退步,因此会计信息的规模将会逐步扩大。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各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产权给予了高度重视。随后几年里,各国证券管制机构、交易所和准则纷纷对衍生金融工具产权进行了配置。同理随着环境的改变,各类会计信息属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会计信息属性产权配置,如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对中期财务报告及时性、可得性的要求。可以预测,当某类信息的某些不易度量的属性在使用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中期财务报告将会被要求进行审计。需要注意的是,在正交易费用条件下,如果某项产权变迁的预期收益不能弥补相应的交易费用,则该部分产权将被置留于未界定领域,此时合约各方对这部分产权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等,因此将会出现合约方对会计信息不满的局面。同理,当存在侵权行为时,尽管存在有关合约方的不满,但可能并不能观察到合约方的维权行为。因此,会计信息产权制度的变迁,将对会计信息产权安排的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会计理论界一直试图通过深入研究来解决因会计信息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与分配失当,但由于现有理论研究分散在几个互不关联的领域,因而难以达成上述目标。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统一分析框架,为解决这一理论与实务困境提供一个可行的研究思路,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现有的会计信息产权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应重新定义为在有关制度中体现的合约各方因会计信息属性的不同配置而受益或受损的权利;第二,会计信息产权配置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均衡时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受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和交易费用约束,取决于一定的环境;即使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极端假设下,绝对理想化的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也并不符合最优化条件;在考虑提供会计信息时,完全只体现合约一方利益的产权约定并不符合最优化条件;第三,会计信息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是财富最大化目标下最小化租金耗散的努力,但这一行为要受到交易费用的约束;不同的制度形式会有不同的交易费用结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合约各方将选择既定条件下交易费用最小的制度形式,因此要解释制度变迁,就需要明确交易费用的具体影响因素;第四,会计信息产权制度的变迁是由于合约方人数与距离的变化而引起,而人数与距离的变化则起于财富最大化的努力;第五,不同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状况不同,其总体趋势是越来越不完全,从而成为公共产权,故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均不适合作为会计信息产权研究的起点;第六,在总交易费用越来越高的条件下,会计信息产权分歧越来越明显是必然趋势。

(二)启示

根据上述基本结论,能得到下述启示:第一,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交易或事项数量是反应性的,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决定,因此一般而言越发达国家,其经济业务事项越复杂,准则也就越发达;第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不同信息质量特征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差异,是会计信息产权合约各方之间各属性相对价值差异的反映,合约各方分歧越严重的属性将在概念框架中居于越重要的地位,当一种属性的重要性程度下降时,说明其趋于满足均衡条件;第三,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会计信息属性将起到分割经济一体化收益的重要作用,是会计信息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国利益,应强化对自身概念框架的开发研究,以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第四,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应从会计信息产权合约各方的分歧入手,使其真正成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为有效界定与维护会计信息产权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不能过于恪守原则还是规则导向,应合理进行搭配,各方分歧较小交易和事项的准则,因交易费用较小,故各属性产权的均衡值较大,应更偏重于规则导向,反之,对各方分歧较大交易和事项的准则则应偏重于原则导向;第六,对不同规模公司应区别对待,规模较小的公司其内部进行会计信息产权谈判的成本较低,应考虑对其放松会计准则管制,而主要侧重于税法约束,因此不能简单要求所有公司统一使用某一统一会计准则,故应谨慎权衡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对不存在国外融资需求的公司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应采取谨慎态度。

摘要: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效率与财富分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其披露与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因相关研究分散在互不关联的领域,使得现有理论对实务只有有限的解释与指导能力,而且理论研究自身也难以获得深入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对现有的会计信息产权概念予以重新定义,构建基于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框架中均衡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受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和不同产权配置制度的交易费用约束。

关键词:会计信息产权,一般均衡,交易费用,制度,属性

参考文献

[1]陈冬华:《网络时代会计的制度创新:产权界定与市场化》,《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2]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

[4]雷光勇:《会计契约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田昆儒:《产权会计学论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伍中信、张荣武、曹越:《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8]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Barth,M.E.Global financial reporting:Implications for U.S.Academic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10]Coase,Ronald 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追思 篇8

一、教育均衡的实质

有学者认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阶段性, 四阶段理论认为有低水平均衡、初级阶段均衡、高级阶段均衡和高水平均衡等四个阶段。[2]还有的学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需经历教育普及、教育资源均衡到教育质量均衡。[3]诸多理论都认为, 义务教育均衡最终是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

“教育质量均衡”这种提法具有前瞻性, 在现有条件下, 过于强调教育质量均衡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教育质量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事物, 必然导致“教育质量均衡”成为一个含糊的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 这只是对教育质量内涵的宏观说明, 不能作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

其次, 把教育均衡理解为教育质量均衡, 导致教育均衡无法落实。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教育资源、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实现教育质量均衡, 要保证这三个方面要相同。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可以实现基本均等, 学生素质是不可能实现均等的。因为, 学生素质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 把教育质量均衡归结到学生素质均衡, 会导致教育均衡没有落脚点。

再次, 把教育均衡理解为教育质量均衡, 会导致教育均衡无法实现。通过政策措施可以确保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配置基本相同, 但是也无法保障学生素质相同。只要是学生素质存在差异, 教育质量就不可能相同的。因此, 所谓的教育质量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

把教育均衡的实质归结为教育资源均衡, 有利于实际操作。教育均衡的目标应该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这一目标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切入点, 有利于教育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因此, “教育质量均衡”这种模糊的提法应该被更具体、准确的“教育资源均衡”所替代。

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不仅涉及如何配置, 而且涉及有多少资源可以配置。现在的教育质量严重不均衡主要是由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 能够吸引优质生源, 产生优质的教育质量。反之, 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 缺乏优质生源, 教育质量也就一般。当前教育投入总体是不足的, 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投入明显偏向城镇、“重点”学校, 导致城乡之间、“重点”和普通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要做到均衡配置, “削峰填谷”也是权宜之计。事实上, 有很多地方也是这样做的。比如, 减少对“重点”学校的投入, 对“重点”学校的教师进行分流, 减少“择校生”数量等, 这些做法都是在“削峰填谷”。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为了保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都能接受水平相当的教育, 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削峰填谷”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峰校”的教育质量, 但这不是根本的目的。因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为了使得大多数学校达到一个基础的办学水平, 只能“削峰”。要实现教育高水平的均衡, 主要还是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扩大教育可配置资源。

教育均衡推进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为了打破这种困境, 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内涵发展促进均衡。[4]依靠教育资源投入促进发展被称为外延发展, 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促进教育均衡, 被称为内涵发展。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面临着资源匮乏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 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学校这两个问题同时并存。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会小一些。而薄弱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教育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薄弱学校有些是资源严重匮乏造成的, 有些是由于资源匮乏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对症下药。因此, 薄弱学校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齐头并进。优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依靠内涵发展。

三、教育均衡的指标

衡量教育是否均衡需要一个指标, 否则就难以确定教育是否均衡。就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 感觉会告诉我们:教育是不均衡的, 至于不均衡到什么程度, 单凭感觉是不可靠的, 也不能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 有些研究者就提倡构建教育均衡指标, [5]笔者认为, 教育均衡需要一个指标, 但是在制定指标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 指标要简单。指标越简单越具有弹性, 适应性就越强。比如, 师资均衡指标, 我们只要考查一下全县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 再就某一个学校的相应比例进行对照, 确定一个范围, 就可以确定这个学校在全县学校的师资配置方面是否有明显差距。再如, 师生比、校舍面积、仪器设备等都是如此。指标体系太复杂, 在实践中也就更难落实。

其次, 指标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学校电脑教育基本普及, 生均拥有电脑的比例很高, 多媒体配置率也很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电脑、多媒体教室等是属于稀缺资源, 只有少数好的学校才有。这时我们在制定指标体系的时候, 可以忽略这些稀缺资源。这些稀缺资源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备资源, 虽然很重要。因此, 在资源均衡指标制定时, 要把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作为指标考察的对象, 要求所有学校在这些资源的占有方面一定要达标, 以满足正常教学的最低需求。比如, 教学所需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实验器材远比电脑来的重要。对于一个学校来说, 教育质量与教育物质资源的多寡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物质资源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之后, 对教育质量就不一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 要考虑“必需”;在教育资源充裕的地区, 要考虑“够用”“用好”。少了嫌不足, 多了造成浪费。

此外, 教育均衡指标应突出主要的教育资源, 具体指教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的研究者认为应当把辍学率、升学率等都作为教育均衡指标, 这种做法就是画蛇添足。一个学校的辍学率和升学率与学校本身关系并不是很大的。即使我们做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情况,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辍学率和升学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以辍学率而言, 儿童是否愿意上学与家长的期望、教育方式以及儿童自身期待有关系, 不是学校教育本身就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把这些作为教育均衡指标, 显然有点越俎代庖。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是否均衡, 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就是一种均衡的教育, 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教育。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 实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会逐渐减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异, 最终, 教育资源配置会达到一个基本均衡的水平。在此基础上, 只要严格执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 教育均衡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学校与学校之间即使有差别, 也不是教育资源多寡的差别, 而是办学特色、生源素质的差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教育资源的质量也应不断的提高, 教育基本资源的标准也应不断的提高, 使得教育均衡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四、义务教育特色均衡

教育实现均衡, 是否意味着所有学校的升学率一样, 所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素质都是一样的呢?有研究者认为, 把“均衡发展”理解为“一律化发展”或“整齐划一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只能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引向歧途。[6]为此, 有研究者提出, 通过建设特色学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7]作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应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 鼓励学校实现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校因地制宜创建自身特色, 建设特色学校, 建成有个性的学校, 这是应该提倡的。但是, 这要以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 学校去创建自己的特色。教育均衡, 不是鼓励平庸, 不是提倡统一, 更不是要把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为地拉齐。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发展、有活力地发展, 激发学校和老师发展的动力, 要鼓励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在竞争中, 取得优势的学校要给予奖励, 落后的学校要通过调整领导, 制定合理的措施, 迎头赶上, 最终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 使得义务教育不断地向高水平迈进。

五、教育均衡的公平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为每个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起点, 这是义务教育的宗旨。日韩的义务教育是尽量不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富裕阶层歧视其他阶层的机会。[8]公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保证基本入学机会公平, 但是, 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有些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愿意对教育多投入, 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均衡教育就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均衡化的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公平的。为此, 部分国家给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公共服务留出一定选择的空间, 即建立私立学校满足特殊需求。这样, 既能满足一般需求, 又能满足特殊需求。

在我国, 质量好的学校多数都是公立学校, 这导致“好学校”成为人们竞相争夺的对象, 成为一种稀缺教育资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涉及财富、身份、权力、地位的竞争, 使得大多数人在这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为此, 在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消除教育不公平。但是, 政府也应当制定政策, 鼓励建立高质量的私立学校。这里强调, 私立学校的质量一定要高于公立学校, 否则, 私立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存在, 也会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不分, 私立学校质量不高, 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健全的表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满足大部分人对教育公平的需求, 私立学校能满足少部分人的特色需求, 同时又不影响教育整体公平。

摘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首先应强调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 并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为了保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都能接受水平相当的教育, 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 可通过建设特色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私立学校, 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常淑芳.五年来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1) :158-160.

[3]杨海松.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5) :73-77.

[4]同济初级中学.以学校制度管理的不断创新推进学校自主内涵均衡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3) :90-91.

[5]李继星.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J].人民教育, 2010 (11) :9-12.

[6]左瑞勇.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5) :9-15.

[7]陈军.区域推进:建设特色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走向——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径[J].人民教育, 2010 (3/4) :10-1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综述及评价 篇9

一、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要包括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缪尔达尔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和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赫希曼认为, 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据此, 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意识的采用不平衡增长的发展战略, 首先, 集中力量发展某些重点产业部门, 通过这些关键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逐步促成整个经济的发展。赫希曼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关于产业间联系的两个基本概念, 即“前向联系”概念与“后向联系”概念的基础上的。赫希曼指出, “每一种非初级经济活动都将导致通过国内生产, 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它的生产向后衍生需求, 即需要另一部门的产品作为投入, 这种向后衍生需求的产业即具有所谓“后向联系效应”。相反, “任何在性质上并非惟一满足最终需求的活动, 将导致其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投入的意图”, 即当一部门的产出可成为其他部门的投入时, 这个部门就具有所谓“前向联系效应”。赫希曼所主张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认为, 应当把前向、后向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项目作为投资重点, 优先发展。这样就能对整个经济的增长产生最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缪尔达尔认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区域差异是不断扩大的。当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进行自由贸易时, 发达区域由于增加了工业品的输出, 其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劳动就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 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 教育随之得到改进, 文化进一步发展, 因而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不发达区域输入大量工业品之后, 本区域工业生产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衰落, 于是产生一系列不良效应:对技术工人的需要增加, 教育随之得到改进, 文化进一步发展, 因而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不发达区域的情况恰好相反, 在自由贸易情况下, 不发达区域输入大量工业品之后, 本区域工业生产由于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衰落, 于是产生一系列不良效应:对技术工人的需要减少, 就业不但不能向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转移, 反而不得不逆转到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 城市经济得不到发展, 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 甚至每况愈下。

缪尔达尔进一步指出, 在循环和累积因果作用过程中, 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相互作用中看,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扩散效应由从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活动流动构成, 发达的核心区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 不断增加向不发达的边缘区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 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 帮助他们发展经济, 这有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回波效应是由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而流出不发达区域的劳动和资本构成, 发动的核心区凭借自己的支配地位, 从不发达的边缘区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 这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的衰落, 使区域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深化, 扩散效应的作用才会日益增强。因此, 如果没有政府干预, 区域差异将不断扩大。

区域发展梯度转移论用梯度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并将区域发展不平衡视为产品生命周期的空间表现形式。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在动态上, 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向高梯度区域进一步集中, 从而造成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

综合上述, 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均衡与增长之间是线性替代关系, 而且这种线性替代关系是用于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要完全均衡势必缺乏增长的必要动力。基于要打破新古典均衡教条的目的, 这种线性替代关系强调的是增长对均衡的依赖性, 排斥了均衡对增长的积极作用。

二、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及其评价

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要以威廉逊等人的倒“U”假说为代表。

1955年, 库兹涅茨曾以19世纪英、美、德的时间序列资料为依据, 提出著名的收入分配倒“U”形假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先是上升, 继而下降, 分配不平等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5 0年代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伊斯特兰对美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 自1880年以来, 区域间经济增长趋于均衡。

1965年威廉逊把倒“U”形理论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形假说。他用三类数据得出这一结论, 用24个国家1940年~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分析, 用个别国家的短期数列和长期数列分析, 用美国截面数据分析, 计算不同类型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短期与长期数列的区间不平等程度。他指出:无论是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分析, 结果均表明“在国家发展水平和区域不平等或地理差异之间存在着系统的联系。……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 区域不平等程度是很高的。但是, 随着我们向更高的发展水平移动, 这种差异将稳定的降低”, “在早期发展阶段将导致区域不平等日益增加, 而成熟增长到质区域趋同或减小差异”。这样, 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不平衡程度的变化呈倒“U”形。这就是所谓趋同假说或倒“u”形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在于:均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以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从长期看, 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倾向走向均衡和趋同。

威廉逊的实证分析建立在大量实际数据基础之上, 其区域划分是加拿大的10个省, 澳大利亚的6个州, 巴西19个州, 美国50个州或面积狭小的波多黎各149个自治地区。1991年威廉逊再次就这个问题深入研究, 指出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并非一贯如今天这样。在历史上,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 欧洲和美洲的区际收入不均衡达到顶峰, 其程度类似于今天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威廉逊的倒“U”行假说得到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持, 并被世界银行用于预测2 0 0 0年世界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摘要:本文试图对于不平衡增长理论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及评述, 有利于我们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变动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篇10

一、公共产品理论

随着社会文明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公共产品日益增多, 公共部门服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理所当然也在不断丰富, 如道路桥梁、基础教育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项目。这样, 公共产品已经演变为一种公共服务。

1.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性

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人布坎南曾将公共产品界定为:由集体或社会集团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萨缪尔森曾指出, 纯粹的公共产品在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或劳务时, 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1]世界银行在1997年也指出:公共产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一般形容为一个使用者在消费该产品的时候, 不会减少它对与此有关的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被形容为一个使用者在消费该产品的时候, 其他使用者不会被排除在外。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表明对其进行收费是困难的, 仅靠市场机制远远无法提供最优配置标准所要求的规模, 因而私人提供者很难有提供这种产品的积极性。[2]

与私人产品的特性相比较, 公共产品具有这么几个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产品由整个社会共同提供, 其特点一般为共同受益、联合消费, 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分割为若干部分, 然后让其属于个体。可以更明确地说, 不能按照市场“谁付款, 谁受益”的原则, 通过付款的方式将公共产品任由个体享用。我们知道, 私人产品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它可以分割, 能够买卖, 而且其效用限定为对其付款的人, 更直白地说就是“谁付款, 谁受益”。

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个体在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时候, 不会排斥或妨碍其他人对它的享用, 同时也不会因此影响到其他人享用这种公共产品的数量、质量。这就是说, 在增加一个消费者的情形下, 是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公共产品消费量的拥有的。私人产品在消费上是具有竞争性的, 某一个体享用某种一定数量的私人产品的时候, 这其实就排除了其他人对它的同时享用。

收益的非排他性, 是指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体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 这在技术上似乎没有办法。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话, 就是拒绝付款的个体不能对公共产品加以阻止, 不能以拒绝付款的办法, 将他们不喜欢的公共产品加以排斥, 使之在其享用范围之外。私人产品在受益上是具有排他性的, 因为人们一般只愿意为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付款, 这样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进行生产与提供。

2.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义务教育

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经济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一般而言, 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投资形成的, 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最大投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 其次才是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以及慈善家个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一般是通过税收、财政预算的途径筹集资金, 然后投入公共部门形成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越是发达国家的政府, 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政府工作的效率、信誉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规模和水平。

义务教育是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全体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并且义务教育的收益更多地表现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等有助于增进全社会利益的方面。而且,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毕业后, 通过继续求学深造等途径流动到其他地区, 这样就使得义务教育的收益外溢, 义务教育会产生影响广泛的积极外部效应。因此, 可以说义务教育不仅是地区性的公共产品, 它还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二、公平与效率理论

公平与效率始终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现实要求,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理想目标。从伦理学的本质上来讲, 公平是以人的平等的基本权利为准则, 对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 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各种权益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的平等权利的一种评价。效率通常就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总是交织在一起。教育公平是道德意义上的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受教育权利及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的平等权利的一种评价。对教育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价值判断往往通过教育公平体现出来。教育效率有时候也被称为教育投资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等, 是指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直接产出成果的比较。

“义务教育作为普及性基础教育, 应该由政府统一提供经费, 实行免费教育的这一结论, 是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依据的, 是以增进教育起点公平为出发点的。”[3]教育公平的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公平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等理念状态的教育公平;二是将教育公平原则等结合实际而产生的具体实践, 即现实状态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 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而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通过公平的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就业, 带来社会公平, 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教育领域,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它们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 也是衡量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尺度。教育公平规范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配置, 教育效率追求的是在总的教育资源固定的情形下,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以及怎样实施教育, 才能够使教育的收益最大化。教育效率应是教育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有效率的教育应是使用同样的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相对于教育数量来讲, 教育质量更为重要, 教育质量是教育效率的本质。在教育公平与效率中, 现阶段我们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杠杆。

在义务教育阶段,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可以相容的, 甚至两者的目标是可以重合的。教育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增添教育资源, 打下追求进一步的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 还有助于奠定提升教育公平的精神基础。目前, 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所不同, 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三、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模式可因其所选择的目标或方式不同而不同。

1.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在区域内生产力要均衡布局, 资源要均衡配置, 各相关产业均衡发展, 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平衡增长存在三种类型:强调投资规模的平衡增长理论;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平衡增长理论;前面二者的折中类型。据此, 平衡增长相应地分为三种形式:第一, “极端”型平衡增长, 主张同时按同一比例对各工业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 使整个工业增长的速率一致。第二, “温和”型平衡增长, 主张同时按不同比例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 进而实现各部门经济不同速率的发展。第三, “完善”型平衡增长, 主张按产品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大小来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速率, 最后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4]

2. 县域经济与教育发展

我国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提出了“县域经济”一词。属于区域经济范畴的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范围, 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 尊重市场规则, 优化资源配置, 影响实际、作用突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也是发展其他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口素质的前提任务。

在区域经济新增长理论中有一个卢卡斯增长模型[5], 其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经济增长率, 人力资本水平越高, 经济增长率就越高。一般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在现代化社会阶段,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人们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个性化。而以上这些都离不开现实的教育, 并且我们谈到区域经济, 其发展就离不开区域教育的投入、发展与提升。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都须用经济发展水平来作保障, 经济发展也对教育的现实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提高人们实际的经济收入, 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更不可忽视: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 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能力, 提高个人的生产力, 教育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率。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教育发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 县域教育发展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增长速度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增长, 从而影响到县域教育发展的速度。县域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善教育设施、招录优秀教师、增加教育经费等, 而没有教育资产和经费的增长, 这些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 县域教育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重要推进作用。县域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数量、改变人口结构, 从而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县域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储蓄率, 加快物力资本的形成, 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教育的发展可以深化人力资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推动文化传播及文明传承,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及提档升级注入驱动力。

目前, 一些大城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而县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其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有时候甚至表现出了不相适应性, 即教育的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根据梯度开发模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推进的, 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些基层人才大量逆向流动, 造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人才分布的不合理。这种教育及人才不合理的区域分布结构, 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鲜明反差。教育与人力资源分布的区域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地区及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 要大力发展区域或县域教育, 尤其是义务教育,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整体性的内驱力及发展后劲, 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县域教育可以弥补某些物质资源的不足,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造就良好的软实力和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3][5]肖昊.教育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水质氨氮检测下一篇:县级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