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均衡流动

2024-05-06

教师均衡流动(精选十篇)

教师均衡流动 篇1

关键词:教师流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 过去不用说学生, 家长, 更是教师想都没有想到的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似乎就在眼前, 教育的公平似乎就要实现了, 但通过笔者从教师流动的观察来看, 义务教育的均衡仍旧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一、教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1) 》提出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公平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 均衡发展逐步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2]。

教育要发展, 教育要均衡, 教师是关键。师资配置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地区间各学校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的相对均衡是决定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当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资源。

二、教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症结

城乡之间, 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资源的分布存在巨大的差异。重点学校、城镇学校在聘任教师中遇到的困难少, 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则难以聘用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等难以有高职称和高素质教师进入, 教学质量提高困难, 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4]。大量农村优秀教师纷纷向城里走, 造成了城区学校教师拥挤, 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局面。师资配置失衡已经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

1. 教师配备出现倾斜性。

现阶段看城乡教师分布的现状, 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城市成了优秀教育的集结地, 农村学校成了城市学校教师的培训基地。农村地区所在的学校教师, 要么是临近退休的老教师, 要么是刚出来的新教师, 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

在师资配备上, 我国一直根据师生比、师班比来确定农村教师编制, 不考虑农村学生少、班额小的特殊情况, 从而造成了农村编制上呈现表面超编而实际紧张的局面, 这是从意识上对农村教育的歧视。笔者所在的地区, 农村学校的师生比为1:20, 城市学校师生比为1:15。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 农村学校的生源正在逐步萎缩,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完小, 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 也就是说, 一个班只能配备一个教师, 这个教师要教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而城市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 一个班六七十学生, 可以有四五个教师, 相比之下, 其劳作的辛苦可想而知。

2. 教师流动呈现单向性。

从教师流动来看, 正如《围城》描述的一样, 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地想向城内挤。农村教师是想尽一切办法向城内集中, 城市学校竭尽全力挖农村学校的墙角。城市学校的扩建、新建, 师资从哪里来, 往往通过公招的形式, 把农村的优秀师资挖走。当然, 这也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着极大地关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城市学校的教师就应该比农村学校的教师优秀, 优秀的教师就应该集中在城市学校中。笔者所在的城市, 凡每建一所学校, 或每一所学校的扩建, 其师资主要通过本区县内的公招, 招什么人。学识渊博的的人, 经验丰富的人, 教育教学技能强的人, 而这样的人, 从哪里来, 主要是从农村的学校来。因此, 每学年的公招, 不知有多少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向城市。

三、教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失衡成因

作为知识分子, 他们较一般社会阶层更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更执著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1. 为了孩子进城。

“一样的孩子, 不一样的前途。”这是当今家教社团经常用的一句宣传语。教师, 何尝不知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 深受昔日孟母“三迁”的影响。为此, 他们也不得不上演同样的故事。进城, 让孩子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 特别是优秀的教师资源。给孩子一片不一样的成长天地, 让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延续。这, 也许是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进城的主要借口。

2. 为了利益进城。

城市的繁华令人神往, 其丰厚的物质生活待遇更令人垂涎。一是城市学校教师的灰色收入让农村教师向往:节假日, 纪念日, 内部活动, 外出观光。福利源源不断, 二是城市教师参与的有偿家教令人迷惘:一部分教师参加社会组织的家教社团, 一天一两百元, 更有可能在不同家教社团, 兼不同课程, 一天能挣四五百元不等;有的教师干脆单干, 自己联系学生, 自己到辅导学生, 一小时一两百元, 一天可能收入六七百元, 高的上千元。更有甚者, 把自己的家改成辅导班, 动员自己班上的学生到自己家里补课, 每个学生每月收成百上千元。如此算来, 一个月下来, 课外的补课费, 不知是自己工资的多少倍。这种观念, 已深深地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师。他们不能进城者, 也纷纷利用周末的时间进城补课, 每周忙碌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利欲已近让教师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这才是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进城的真正原因。

四、教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规范办学行为, 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均衡,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和谐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让每一个孩子, 不论所处地区, 不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在区域内的校园里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1. 断绝私欲, 营造农村教师安于从教的氛围。

首先要坚决杜绝学校乱发福利, 以各种名目组织外出学习考察, 实则是旅游等现象的发生。在教育系统内部, 实现真正的待遇公平。其次, 进一步加强教师“以德为先”的师德师风建设,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素质。树立为了孩子, 为了家长, 为了社会,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乐于奉献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 禁止有偿家教。有偿家教的盛行, 导致城市教师在课堂上该教的不教, 该强调的不强调, 留待家教时进行补充, 使教师丧失师德, 使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成了一句空话, 与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因此, 政府必须强化干预,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禁止有偿家教的制度, 狠刹家教之风, 杜绝教师的家教行为, 在教育内部营造教师安于从教的氛围。

2. 保障公平, 构筑农村教师乐于从教的条件。

农村学科教师紧缺, 特别是音体美科学英语综合实践等艺体学科教师。据笔者调查, 95%以上的农村学校都紧缺艺体学科教师。为此,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首先从编制上与城市学校看齐。其次, 还应当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 合理配置艺体学科教师, 保障孩子享受公平的师资待遇。

政府应当合理安排名优教师到山区学校任教, 而不只是鼓励大学生到山区学校去锻炼。应当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在评优评先晋级上, 给予农村教师政策上的倾斜。应当根据所在地与城市的距离, 设立农村教师补贴。同时, 打破名师在城市, 骨干在城市一统天下的局面, 名师工程向农村教师倾斜, 以乡镇为单位, 加大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力度, 形成农村骨干、名优教师群体, 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起辐射和支撑功能。

3. 双向流动, 构建农村教师幸于从教的机制。

流动是教师的权利, 更是教师的义务, 教师流动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方法之一。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有助于教师专业自我的成长, 创造力的发挥, 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 同时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保障农村学校教师资源, 并不是不让教师流动, 但这种流动应当是双向的。因此,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教师之间双向流动的有效机制, 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 不能用所谓的“支教”来代替教师之间的区域流动。规定在城市学校任教年限满几年后, 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几年, 而不是施舍性实则是捞政治经济利益资本的支教, 打破教师年在一所学校任教的终身制。以六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为例, 规定在一所城市学校任教六年以上, 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六年。反之, 在农村学校任教年满六年, 可以到城市学校任教六年。中学则可以三年为期。这样的城乡教师流动, 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更有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

教师, 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的第一资源, 要想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应从师资入手, 从根本上断绝农村教师进城的私欲, 营造农村教师安于从教的氛围, 极大限度地保障农村教师的待遇;构筑农村教师乐于从教的条件, 建立健全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让城乡教师都能有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产生幸于从教的幸福, 从而推动教育均衡自然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71-75.

教师均衡流动 篇2

教师流动即师资流动,是指教师在不同地域、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流,轮换执教,以消除师资力量过分悬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保障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保证国民教育整体水平。

一、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从教师流向分析,合理的教师流动应该是双向的、多维度的,但是目前我县的教师流动更多呈现一种逆向的、单向上位的流动。从近几年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教师流动在地域上主要是从北面向南面流动;在区域上主要是从农村向城镇,从城镇向县城流动;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在校际间主要是从普通学校向示范学校,从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在流动主体上,主要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流动。

二、教师流动现状原因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有的教师分配制度逐渐被打破,教师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目前我国教师流动中出现的单维、逆向等不合理现象,更多的是教育政策上的缺失。(一)地域间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拉开了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而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而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努力,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所具有的经济文化优势,因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导致了大量教师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二)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受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成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社会身份和经济地位上具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于农村教师当前以及后代的发展都具有潜在的消极影响。加之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在城乡之间筑起一道偏袒城市居民的壁垒,导致教师合理流动的机会变小,农村教师的身份地位很难得到改变。可以说,当前教师不合理流动并非教育本身逻辑衍生,主要是外来不平等环境冲击的结果。因此,为改变“与生俱来”的身份限制,追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形成了农村教师向城市迁移的潮流。(三)教育发展政策的失误。《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一些地方政府为塑造形象工程,竭力打造“明星学校”、“示范学校”,集中人力、财力举办少数重点学校或窗口学校,抽调大量的优秀教师充实其中。有的地区实行城乡教师分层工资制,教育财政优先保障城市教师工资,而根据规定对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教师实行的工摘要:教师流动作为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力形式,可以促进师资的合理配置,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但是目前我县的教师流动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的趋势,这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本文立足我县教师流动的现状,深层挖掘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诱因,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议。关键词:教育均衡;教师流动;义务教育决策与思考-21-2010 年第11 期当代教育科学资上浮奖励制度,从根本上缺乏落实,导致教师之间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种高奉献、低待遇的状况,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导致了大量教师的外流。(四)学校管理方式的缺陷。教师队伍的稳定需要人本化、民主化的管理。但是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领导缺乏人本意识,没有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多领导民主意识不强,管理缺乏民主,管理方式机械、呆板,对教师的管理集权化程度高,使老师失去基本的自由和自尊。而对教师的评价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评价方式单一,极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各种评比、晋升活动中,不能做到公开、公正,教师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伤害了工作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部分教师认为在目前工作环境无法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他们会想方设法进入更好的学校,以求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获得自我满足的需要。(五)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良好政策的实施要依靠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但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督监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教育政策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形成“口头重视,行动不落实”的现象。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政策建设重点学校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造成教师资源的不合理集中。在教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双重标准现象难以有效控制;加之地方政府、学校克扣、拖欠、挪用教师工资,向教师摊派、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教师在评优、晋升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由于监督渠道的滞塞,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均衡流动 篇3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现状

就教师流动问题,笔者作了专题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是不尽人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互流,时到公事了

所谓“单一互流”,就是城乡学校根据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城乡各推荐一名教师代表到对方学校任课,时间为一年。但这种交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人数上,偏于形式。调查情况表明,县城学校教师一般是不情愿下乡任教的,但往往迫于职称评聘的需要,或限于行政措施来到乡镇学校。有的乡镇学校出于对县城学校支教老师的关心,还特许他们迟来早归,甚至县城学校个别支教的老师下乡后并不任课,在教导处帮助搞教学研究。这种“单一互流”的制度,好景不长,现在却不见踪影了。乡镇学校派往县城学校学习交流的个别老师,期满后也不返校了,通过关系留到了县城学校工作。对此,乡镇学校哭笑不得。县城学校下派到乡镇学校学习交流的老师,也时到公事了。

2流上不流下,上强下薄弱

其实,教师流动并不是新鲜事。过去也有教师流动,往往因为家庭迁居,工作需要。司。现在教师流动却变了味,不是从事业需要出发,而是从个人的愿望出发;过去教师流动由组织找个人,而如今,教师流动由个人找组织;过去教师流动是上下流动,左右流动,而如今教师流动,只流上不流下。如某镇十年来,先后有6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往县城学校,目前还有18名教师借用在县城学校,其人员编制、工资待遇仍在乡镇。然而,县城学校没有一名教师流入乡镇学校,由于教师流上不流下,县城学校教师队伍强大了,乡镇教师队伍却薄弱了,骨干教师减少了,缺科老师增多了。正因教师“孔雀东南飞”,随之而来,农村学校出现了“择校热”,能“飞”的学生都“飞”向了县城学校,乡镇学校“人去楼空”,规模逐渐缩小,校数逐渐减少。如该镇虽然拥有四万多人口,但全镇只剩下中小学校各一所,在本镇就读的中小学生不足1500人。

3流外不流内,一去不复返

“流外不流内”也是教师流动的一个特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普遍存在,_丰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流外。这往往是乡镇人民政府所为,乡镇政府机关人手少,在没有编制人员补充的情况下,往往到学校直接抽用教师,抽用的教师往往都是教学一线骨干教师,不管学校有多大的困难,部得无条件服从。二是企业发展行为流外。企业发展往往需要专业人才,在专业人才一时难以补充的情况下,企业主向地方政府求援,为了振兴企业,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往往以政府名义向学校借用人才,名为挂企服务,实为占用教帅专业人才。三是个人求财流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个别在编教师弃教从商,钱多眼高,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人离岗了,但其人员编制一直在学校保留着,甚至个别离岗教师还享受着教师的工资待遇。

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如此流动,不仅削弱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挫伤了在编在岗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也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义务教育布局规划不合理

义务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乡镇,不应该放在县城,有的地区对义务教育重点本末倒置,往往把精力用在县城教育上,并声称县城教育要做大做强。在优质教育资源的诱惑下,农村乡镇中小学生纷纷“飞”进了县城,县城学校增多了,扩容了,自然要补充教师,因此,农村乡镇教师倒流县城学校就成了现实。

2缺乏教师合理流动的激励机制

过去,为了激励农村教师扎根于农村,往往给农村教师增加经济补贴,现在农村乡镇教师福利待遇远远低于县城学校教师。所以,农村教师总想拣亮处“飞”,千方百计“农进城”。而县城学校教师缺少宽广的教育情怀,不愿到农村乡镇学校找苦“吃”。所以,现实的教师流动只有流上,却没有流下。

3缺乏执行教育人事管理政策的强有力措施

就教育人事管理问题,国家人事部门早已作了明文规定,《义务教育法》第30条也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但目前,仍缺乏执行这些政策法规的强有力措施,特别是针对地方政府占用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有苦难言,束手无策。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保障措施

教师合理流动是件好事,但往往在实施过程中,遗忘了“合理”二字,正因为这种不合理的流动,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如何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调整教育布局规划,坚持义务教育的重心下移

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是导致教师不合理流动的主要根源。自1992年农村中小学实施布局调整以来,乡镇学校一批又一批地被撤并,有些地区还实行了乡镇小学“一校制”。例如,笔者所在镇拥有四万多人口,面积为71平方公里,先后撤并了20多所中小学校,目前,全镇只剩下中小学各一所。然而,县城学校膨胀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的重心急剧上移,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农村乡镇学校教师倒流,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县城,迅速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因此,各地应合理调整教育布局规划,坚持义务教育的重心下移,把乡镇作为义务教育的重点,要从全县整体角度出发,合量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不能一头热,一头冷。要整合教育资源,控制县城学校的规模,严格规范教职工编制,保证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规范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人事管理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汪农村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对口使用,归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及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教育人事管理的保障机制,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地方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理顺教师专业人才与地方建设人才的关系。地方人民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占用教师,对于借用在外系统的教职工应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限期归队,如果不能按时归队的,应履行移编手续;对于擅自离岗、弃教从商的教职工,责成其限期归队,逾期不归者,应坚决予以辞退。坚决堵塞县城学校通过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手段向乡镇借用教师的渠道,对已借用在县城学校的教师,如果不能入编,应立即停止使用。最近,江苏省建湖县以纪委、监察部门牵头,会同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对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清理,动真碰硬,区别不同类型分别作出了处理意见,赢得了社会及教育系统的赞誉。对此,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育人事管理保障机制,保证教师对口使用。

教师均衡流动 篇4

一、我国教师流动现状与制度

(一) 我国教师流动现状特点

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 使城市和农村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城乡教师待遇、受尊重程度、发展空间、管理模式与占有的各种资源的差距较大, 而社会选择人才时, 有工作经验的青年人具有较多优势, 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所以教师流动逐年加剧, 我国教师流动主要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向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 这种流动会造成教师数量和质量在区域分布上严重不均, 过剩与短缺共存, 加剧教师结构性短缺, 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这种流动具有单向性、不对称性、不合理性的特点, 总体来说:从年龄结构来看, 教师流动以中青年最为活跃, 主要集中在27—35岁年龄段;从流向来看, 教师流动往往是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流向城市, 从边缘地区流向人口密集地区, 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 乡镇学校向中心城区学校流动, 普通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 偏僻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流向结构看, 流动教师人员结构大都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较强的工作能力[3]。

另外, 我们不得不看到教师单向流动带来的隐性流失现象。“择校”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 学生和学生家长之所以要择校, 是为了进入那些重点学校或相对较好的学校。而这些学校占有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 (如优质的教师资源) , “择校”归根结底是在择师。教师不合理流动使学校间占有教育资源难以均衡, 择校现象终将愈演愈烈。与此同时, 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的流失, 必然给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带来严重打击, 这样会造成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 最终导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难以均衡。

(二) 目前采取的策略与实施情况

随着教师流动加剧, 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部分省市也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例如:

针对乡村学校师资匮缺, 与城镇学校形成鲜明反差的现状, 2007年9月起, 新疆阜康实施城乡教师轮岗。规定轮岗的教师主要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学校中层以上又有培养潜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中选出。轮岗的期限为两年, 轮岗人数控制在学校教师总数的2%—5%。将轮岗与教师评优、晋升和奖励相挂钩。

同年, 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教师转任交流工作, 从城区和直属学校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这一政策同样要求把教师转任交流与教师职称评定、晋升、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地区文教局出台了《教师流动“转会制”实施意见》, 规定当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 转入学校应该支付给转出学校一定的转校费。转校费根据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获得荣誉、成果等级划分档次, 最高15万元, 最低1万元。

上海市松江区规定:城区学校从农村学校调用教师按有偿流动方式进行, 由调入学校给予调出学校一定的经济补偿, 补偿金额按教师等级为1万到3万元不等。

江苏省丹阳市规定:农村教师调到城区学校工作, 个人的农浮工资将被取消, 且城区学校需向农村学校支付拔尖人才培养补贴。

……

这些做法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堵, 即通过高额转会费或培养费甚至有些学校以扣留档案等方式留住教师, 使之不能顺利实现流动。从现实角度看, 扣留档案、付高额流动费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流动, 但是因为学校强留教师, 使得教师产生不满, 工作懈怠, 一旦有能够流动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努力抓住, 所以对于强留下教师的学校来说, 未尝是种妥善的做法。另一种是疏, 即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教师流动的方向、流动后的考核待遇等问题。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刚刚开始尝试教师流动的机制, 政策措施有待规范, 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并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短期内还很难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但是这些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为我们探索如何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打开了思路。

二、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邻邦日本, 在二战后初期, 就开始尝试教师轮岗, 当时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在市、町、村 (日本行政区域, 下同) 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 其管辖范围很小, 教师的交流难于推动, 效果也不理想。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地方教育行政组织依照新的法律, 将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集中到了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此项工作才得以逐步推行, 到60年代初已趋于完善, 并形成制度。同时为了流动的顺利实施, 将日本公立基础教育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及聋、盲、弱智等特殊学校, 下同) 的教师 (包括校长, 下同) , 纳入地方公务员体系, 并在教师管理上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 (或叫“转任”) 属于公务员“人事异动”的范畴, “人事异动”一般指人员的变动, 如升迁、调离、流动换岗及自然减员、退休等。成熟的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使得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资源相对平衡, 基本不存在择校情况, 适龄儿童都能够就近入学。

目前, 日本全国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平均6年流动一次, 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一般3—5年要换一所学校, 每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 议案一般要流动两次以上, 这些统计数据每年都相差不大, 没有大起大落现象, 说明日本教师轮岗制已经十分成熟、稳定。

日本中小学实行教师定期流动的目的是, 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以及多样性的经验积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保持学校之间的均衡;打破封闭状态, 保持学校办学始终充满活力。

日本教师流动的基本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流动 (小学流向小学;初中流向初中;高中流向高中) ;另一种是在公立基础教育各类学校之间流动 (从高中流向特殊学校, 初中流向小学等)

关于流动对象的确定, 例如东京都教师流动政策规定: (1) 凡在一线连续任教10年以上及新任教师连续任教6年以上者; (2) 未解决定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 (3) 教师队伍在结构上 (专业、年龄、资格、男女比例等) 不尽合理, 有必要调整而流动者。对不应当流动者东京都也作了相应规定, 如任教不满3年的教师不能流动;57—60岁的教师不能流动;妊娠或休产假期间的教师不能流动;长期缺勤的教师等不能流动。

教师流动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是:每年11月上旬, 由县一级教育委员会发布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细则, 内容包括流动的地区、流动的原则、流动的要求等。所有具备条件的教师都要填写一份调查表, 其中包括教师流动的意向等, 最后校长与符合流动条件且愿意流动的教师进行商谈, 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决定流动人选, 并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 最终由县 (都道府) 教育委员会教育长批准, 到来年4月新学期前全部完成教师的流动[4]。

三、启示和策略探讨

中日两国在教师管理上有很多相似点: (1) 我国和日本同属于中央集权国家, 两国对教育在宏观调控方面都有自上到下地进行调控和政策指导的特点。 (2) 教师的“准公务员”身份。虽然日本法律规定公立学校教师属于地方公务员, 但是从职业属性及实际管理上来看, 和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包括教师) 相近, 都属于“准公务员”身份。 (3) 中日都有教师资格证制度, 这为教师流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是可以也应该借鉴的。尤其是借鉴日本教师在同一市街区村之间流动的做法, 对促进我国区域内校际师资和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5]。

日本教师轮岗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尝试到逐渐成熟到目前深入人心, 经历了六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教师流动制度才刚刚起步, 应该吸取邻国成功的经验以完善教师流动制度, 促进教育均衡的实现。但是教师合理流动的实现不能急于求成。中日国情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 各省市社会发展状况不均衡, 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实现教育均衡, 除了加强各地各校硬件标准化建设外, 提高教师素质是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的根本。而实行教师轮换流动制, 对促进校际之间师资的均衡发展, 进而促进校际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并最终促进整个教育的均衡发展, 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借鉴这一制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教师流动制度。

(一) 教师流动的制度化、法制化是落实教师双向流动的前提。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成功实施,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制度。我国要推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必须建立一套由政府机构组织和主导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定期双向流动制度, 以及专门的法律法规。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流动的定期性和流动者的待遇等[7]。同时要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操作,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流动的不合理性、单向性和无序性。杜绝暗箱操作, 加强监管, 促进流动的规范性, 提高流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保障教师流动的公平有效。

(二) 推进学校建设和改革, 提高弱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缩小各地各校的差距, 是教育均衡的基础要求。目前, 多数教师由于对于流向学校的状况的担心而持观望的态度, 这是教师双向流动制度的一大障碍。教师是知识分子, 比其他群体更需要精神的满足。因此, 应加大对弱势学校政策倾斜, 加强弱势学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完善教师流动的保障机制和完善教师培训措施, 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树立学校的各项工作围绕教学展开, 行政服务于教学的意识, 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工作环境, 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保障;并将弱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各级教育管理机构考核的依据。减少教师对流动的顾虑, 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的实现。

(三) 加强对教师轮岗制度的宣传, 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逐步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对轮岗的宣传和动员, 使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师流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其对轮岗制度的认识。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育, 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 鼓励教师进行流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余, 加强教师间的教育研究和交流, 开展研讨活动, 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 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逐步实施多向定期轮岗。并可将现有的对口帮扶支教和教师流动相结合, 逐步使教师流动由被动转为主动, 使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和主流。

(四) 改变办学思想观念, 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教师流动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损害到条件好的学校的利益, 这也是教师流动制度的障碍之一。因此, 政府要树立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观, 把师资的合理布局、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 以及促进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优化视为目标, 改变教师单向流动造成的“马太效应”, 整体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五) 改革教师的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和无校籍管理, 才能为教师流动创造条件。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统一聘任和管理, 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需设岗, 均衡配置师资, 对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和科学管理, 保证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相对均衡。同时, 在晋级、晋升方面给予弱势学校以政策倾斜, 在职称评定、校长选拔时将在城区薄弱学校或农村地区学校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 以加强落后学校的师资建设, 也解决条件好的学校的超编问题, 促进区域内师资的均衡发展。

(六) 改革教师薪酬制度, 实现同工同酬[8], 出台流动教师特殊津贴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阶段学校间教师收入差距巨大是实施教师定期轮岗最大的障碍。因此,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制定各项措施, 统一区内教育资源的配置, 逐步建立一种各校统一的福利待遇的发放标准, 并建立收入平衡机制, 适当的抑制过高, 提高过低的教师收入, 最终实现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 城市与乡村学校同级别教师同工同酬, 为实现教师流动创造条件。同时,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落后地区和学校任教, 以学校的位置、交通、医疗、工作环境确定若干类别, 分别按教师职务工资和津贴部分之和的一定比例发放农村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津贴 (具体标准由当地制定) [9], 调出农村和薄弱学校后, 工资的提高部分自认撤销。在同一区域内教师工资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学校—乡镇中小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城郊学校、城区薄弱学校一般普通学校—重点示范校[10]。另外, 强调流动的定期性, 即使流动到弱势学校也不必一辈子扎根在那里。这样既能提高弱势学校教育质量, 又能消除教师单向流动的根源, 利于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顾虑, 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落后地区和学校任教, 促进校际师资更快的均衡发展。

教师合理、有序、定期流动, 必将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有利于区域内校际师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优化, 进而促进教育均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2]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9.

[3]卢文丰.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 2001, (6) :170-171.

[4]彭新实.日本教师的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J].外国教育研究, 2000, (10) :51-52.

[7]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 2000, (1) :50-52.

[8]张忠福.教育均衡应首先在区域内实现——对农村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4, (1) :61-62.

[9]中央教科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M].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教育科学出版, 2002:32-35.

城市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研究 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管理

随着给我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均出现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农村欠缺劳动力等现实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出要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会后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办事处等均积极行动起来,将加快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改善基本服务理念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的后勤保障工作成为各单位落实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给原本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城市机构带来了更大难题,使得城市在交通、卫生医疗、教育教学以及基本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均出现一定运行困难。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基层工作经验具体来探讨一下城市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研究问题。

一、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城市进程中流动人口增多,特别是农村的流动人口其自身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时下各级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的重点解决问题之一。很多流动人口由于其无固定工作,无固定居住场所,因此其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基本保险均为覆盖。并且由于部分流动人口由于子女过多,以及赡养老人等导致经济困难等因素致使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出现很大空洞。作为中国的公民,每一个人都应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但是现实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将部分流动人口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部分工作人员正式人口流动这一现实因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完善暂住证管理制度

暂住证是紧随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增多这一现实状况而出现的词语。暂住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是流动人口得以在城市中进行正常生活所拥有的权利保证,以及正常身份的象征。当前,由于很多流动人口缺少暂住证知识,使其丧失了很多城市人所拥有的正常权利,也使流动人口失去一部分在城市生活的利益。因此,在现实的政府工作及街道办事处工作过程中,要完善流动人口的暂住证管理制度,为更好地保障暂住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依靠国家相应的标准匹配一定基数的流动人口协管员,并且加大流动人口信息的采集力度,为更好地完善这一工作,街道办事处需要加大与所在辖区的工厂、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把流动人口的采集信息延伸到这部分单位内部,以更加准确的保障暂住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再就是,暂住证管理制度实施后,需要辖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加大对暂住证使用的普及力度,要使政府各部门在使用必要的管理职能的同时,验证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让流动人口尽可能就地就近完成就业,来减少其流动的次数与基数,对于那些无暂住证的流动人口要坚决给予打击,形成无暂住证寸步难行的局面。

三、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

流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是以人口信息为基础,涵盖公安、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房管、税收、工商、民政部门信息的综合性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各部门间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在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的人口和人口信息进行集中。以实现一些公共信息以及社会福利信息达到共享的程度。在这一信息平台内无论是来自国家以及政府内的教育信息、福利信息、计生信息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现实的街道办事处工作运行过程中,在建设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过程中,要仅仅依靠当地公安机关的人口管理信息基数,并且对辖区范围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厂矿工厂的流动人口的信息进行采集,以实现辖区内流动人口信息大集中,以实现在公共的信息平台内实现联网,以及综合分析判读研究等等。

四、推进流动人口的属地化管理形式

在现实的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的特性加大了部分街道办事处的管理难度,致使在现实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部分不真实以及不及时的信息,这些不正确的信息均不利于辖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更好地完善辖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让流动人口更好的服务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以及让流动人口更好地享受辖区内必要的福利信息、教育信息等,在现实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推进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形式,仅仅依靠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管理的工作原则,全民推进流动人口的属地化管理。为更好的完善这一工作,需要加强所在辖区的流动人口申报点的建设,并且强化申报点日常工作过程中对于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等工作。现实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将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工作与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厂矿工厂的现实荣誉挂钩,并加强这一联系的制度建设,是流动人口的属地化管理有制度可依。与此同时,也应加大对不合格的企事业单位,厂矿工厂的处罚力度,保证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奖励与处罚并举,认真严格,一丝不苟,打击那些不按照基地管理制度办事的违规行为,也可以将部分不合格的单位,作为负面教材进行宣传,来达到处理一片教育一片的工作目的。

五、加强房屋出租管理制度建设

现实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管理途径便是加强对辖区内房屋出租管理制度的建设。由于流动人口也需要必要的落脚点和生活归宿,因此,这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最行之有效的捷径。在现实的街道办事对于流动的人口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房屋出租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所在辖区出租房屋的统一管理,落实以房管人的工作理念,是现实工作中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工作过程过程中要以流动人口所居住的出租房为落脚点,建设房屋出租管理信息系统,应对所在辖区内全部的出租房屋进行登记编码,实现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和建立出租房屋的准入和重罚制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省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农村群众放弃原有居住环境,转而迁徙到城市进行居住,形成了城市范围内的流动人群。流动人口属于国家的基本公民,因此,理应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这是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应然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呼声。在现实的街道办事处工作过程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做到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暂住证管理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流动人口的属地化管理形式以及加强房屋出租管理制度建设等以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为和谐发展做出贡献。(作者单位:赤峰市松山区铁东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 冯玲,李志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一基于资源配制视角[J].人文杂志,2003(1).

教师均衡流动 篇6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师合理化流动的内涵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达到需求与供应的均衡状态。教师流动,指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2]。教师在非固定的教学单位从教,工作岗位具有弹性。合理化教师流动是“在一定范围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合理的教师流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积极有序的流动,不是盲目、无序的。教育部门要宏观把握,理性分析,整体策划来协调教师流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4]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建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5]提倡教师进行合理化流动将直接调节教育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象,从而达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

二、教师合理化流动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合理化流动的问题颇多,其原因有主观意愿上的,也有客观条件限制的;有纵向经济控制影响的,也有横向竞争激烈等,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难度较大且具代表性的症结问题。

1. 教师期望单向上位流动的趋向未变。

教师作为人有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权利与愿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其选择方向。他们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不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瞬息万变。教师向高处就,其原因:一是职位晋升带领教师向高级教育单位迁。二是工作编制致使教师为此竞争不倦。三是人生理想与职业目标促进教师节节攀升。四是教师层级所享有的社会地位与待遇影响教师流动的抉择。

2. 校际间教师客观工作环境的差距未缩。

优秀教师不愿支教,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除工资待遇外就是工作条件太差。城市与农村条件已经形成鲜明对比。城市学校软件设备齐全,硬件丰厚。农村学校信息闭塞,设施简朴,办公设备欠缺。这种差距导致教师不愿去条件差的学校。人有追求高品质生活、徜徉科技生活的愿望,教师也不例外。农村学校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农村教师在信息流通及知识观念更新方面普遍受限。

3. 区域、城乡间二元结构的势头未减。

我国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乡差距问题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老问题,也是全世界的老问题。以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来看,短期时间内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会持续扩大,但势头也不会减少。二无结构也导致教师薪资成倍数关系。加之财政收入差距下的教师劳动力市场具有自由选择原则,所以优质师资成单向上位流动越发严重。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合理化流动的优化策略

1. 转变教师观念。

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观念。只有德才兼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岗位责任意识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发展为纲”的升迁观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升迁观念。国家十二五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这需要教师们以国家教育发展为主线,抓大放小,摒弃一己之私,将眼光放长远一点,共同努力消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种种问题。再次,树立“教育为重”的责任观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在社会发展的新局势下,教师要牢固树立教育为重的观念,重视教育,服务于教育,以教育的发展为重,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高素质的社会建设大军。

2. 实施行政化管理。

行政化管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流动进行合理化分配与管理的整合过程。确立教师资源“公有制”,就可以对流动教师进行“无校籍管理”[6]。首先,系统化管理。教育部门对教师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协调与分配。以区县为单位建立教师资源管理库,将教师的个人信息收录到数据库中。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再教育,着力打造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入职把好关,牢抓准入标准,形成科学系统化的操作模式。其次,均衡化分配。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合理配备教师。农村与城市的学校在教师质量上达到均等,数量上达到均衡,男女比例上达到平行。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原则。分配过程中考虑教师的主观接受意愿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这需要教育部门拥有战略性眼光,做出精明抉择,综合分析后制订最优质的均衡分配方案。最后,定期化调动。根据美国学者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的理论,组织最佳年龄区为1.5年至5年。根据美国库克曲线启示,创造力经由增长期、高峰期、衰退期和稳定期而实现一次循环。当创造力进入稳定期后,如果不改变工作内容或更换工作环境,创造力将会下降。[7]教育部门应根据流动理论产生的效益,将教师在某单位从教年限进行适时调整。

3. 对教师流动进行经济差距补偿。

美国社会心理学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一是生理需求;二是安全上的需要;三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四是尊重的需求;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只有满足了基本生活要求,才能逐渐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境界。所以,一要对流动教师进行福利待遇补偿。城乡教师工资实行一个评价标准,一个衡量尺度,一个考核细则,达到城乡工资一体化。二要对流动教师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教师流动必然引起升迁机会、生活成本等不定量的损失,教育部门应适度考虑进行补偿。三要对流动教师的办公设备进行补偿。经济补偿是有效促进教师流动的策略之一。教师流动损失的合理补偿,能增加教师的流动意愿,提高流动速度,加大流动效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 加强教师流动监督力度。

再好的计划没付诸实践一切便是空谈,再好的教育策略没有执行一切便是浮云。高质、高效的合理化流动质量依靠教育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与管理。教育部门应承担起监督的重任,经常性深入基层进行教师合理化流动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定期下镇下乡进行走访与排查,解决流动中教师的疑难困苦,及时进行流动事宜的诊断与梳理。加强教师合化流动的执行力度,审查实施过程的坚韧程度,保证教师流动的实施效果。相信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全体教师全面的积极配合下,义务教育不均衡等相关问题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教育部网站.

[2]李森, 杨正强.关于教师流动的理性认识与管理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 2008, 4 (2) .

[3]卢文丰.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2) .

[4]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网站.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教育部网站.

[6]冯文全, 夏茂林.从师资均衡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2) .

教师均衡流动 篇7

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提出“建立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其中关于教师流动和校长任期的条款, 即是参考了日本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定期流动制”。

学习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运作经验, 探索我国建立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流动体制, 推进绩效考核背景下教师和校长的定期流动,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性均衡化配置,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定期流动的经验

1. 依法施政, 规范教师流动

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 (1949) 及其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性质为公务员, 他们的工作调动属于地方公务员“人事流动”的范畴, 公立学校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6年。各都 (道、府、县) 教育行政所制定的公立学校教师流动政策总体上基本相同, 如人事调动及审批权限、流动的基本原则, 以及任职年限的规定、流向偏僻地学校的优惠措施等。以东京都为例, 其《实施纲要》规定流动的对象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 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任教6年以上者; (2) 为解决学校教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 (3) 在区、市、町、村范围内的学校及学校之间, 如教师队伍在结构上 (专业、年龄、资格、男女比例等) 不尽合理, 有必要调整而流动者。

法律规定, 不符合特殊条件的公办学校教师都必须参与流动。对不应流动者也作了相应规定:初入职未满3年、57岁以上未满60岁的教师, 妊娠或休产假期间的教师, 长期缺勤的教师。

日本基础教育公立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教育学校) 教师流动地域一般以就近为主, 绝大多数是在同—市、街区、村之间流动。跨县 (相当于我国省一级) 行政区域间流动比例较小, 其流动一般在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与条件差的地区和学校之间之间轮换, 以保持各地各校师资的动态平衡, 因此偏僻的学校同其他地区学校间以及不同类型学校间教师交流的比例大致是平衡的。

2. 多向流动, 激励教师发展

日本中小学教师流动法规、政策合理和完善, 具有多向性的特点, 同级同类、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公立学校之间, 具有相应专业资格的教师均可相互流动。这种教师跨学段、多流向的方式, 与我国目前施行的教师“单向上位流动”有着很大区别。据文部省1995年度统计资料, 不同性质学校之间流动的教师12268人。其中, 小学教师84.2%转任到初级中学;初中教师84.2%转任到小学;高中教师85%转任到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到小、中、高的比率分别占40.4%、27.5%和32.1%。

教师定期的多向流动更有利于教师在流动中积累多样化的教育经验, 对自己专业知能作出科学的判断, 促进自主性的生涯发展, 提升人生幸福指数。日本广大教师乐于参与流动, 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师资状况, 从教育人力资源配备的角度缩小了地区间、校际间师资的差距。

3. 程序规范, 保障教师权益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完善, 过程规范, 公开透明度高, 保证教师流动的公平。每年教师定期流动按以下程序逐步实施:首先, 每年11月上旬, 由县 (都、道、府) 一级的教育委员会发布教师流动实施细则;然后,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填写—份流动意向调查表, 校长决定拟流动人选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最后, 由县 (都、道、府) 教育委员会批准, 其中校长由教育长直接任命换岗。在新学期前, 教师和校长全部到位。

早在1954年制定、1974年第四次修订的《偏僻地教育振兴法》中强调, 各级教育行政要“为协助在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员及职员的住宅建造及其他生活福利,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还规定县 (都、道、府) 一级政府, 对《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界定的偏僻地区学校或与其相当的学校工作的教职员, 按月发给“偏僻地区津贴”, 数额在工资及扶养津贴月额总数的25%以内。教师流动至偏僻地区学校工作之日起三年内, 对其增发在本人月工资和扶养津贴总额的4%以内的偏僻地区津贴的津贴。此外, 还有其他形式的津贴, 如寒冷地区津贴、单身赴任津贴等。

4. 政府调控, 均衡教师配置

日本政府制定教师流动的法规政策和实施程序, 县 (都、道、府) 教育委员会每年编列教师流动计划。计划中考虑到都市和乡村之间、偏僻地和非偏僻地区间教师的交流, 同一学校教师构成的合理性, 同一学校长期任职者变动等问题。由于是政府直接组织和主导, 教师流动必须调控满足各地各校, 特别是偏僻地学校教师在质和量上的动态平衡, 避免这些地区学校优秀教师的单向流失。

日本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3~5年换一所学校, 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 一般都要流动2次以上。据文部省1996年统计,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特殊教育等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年限统计, 6年未满、6~10年、10~15年、15年以上的教师, 各为76.3%、18.1%、4.1%、1.5%。流动频率数据每年都相差不大, 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说明流动很规范。

日本推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已成功实施了60多年, 教师总体上处于动态流动的状况, 优秀的教师获得选择权利而无职业危机感的压迫;使后进的教师在流动中既获得激励, 也获得重新奋起直追的机会;使少数不合格又不思改进者被淘汰出教师队伍, 从而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二、日本经验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流动的启示

借鉴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成功做法,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地区差异, 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配置的均衡化:

1. 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下,

坚持改革创新, 加强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和校长定期流动的研究, 务实地促进了本地区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积极培育教育名师名家,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力度和共享程度。

2. 进一步加大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力度, 认真学习国家、

省、市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 开展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 对联合创建的学校进行发展性的统合考评和奖励。

3. 进一步完善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教师定期流动机制, 既包括建立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流动的动力机制, 也包括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4. 进一步改革教师专业和人事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 大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破教师人事制度的限制, 促使教师从“单位人”成为“职业人”, 统筹兼顾, 对以县 (市、区) 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和校长的定期流动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5. 进一步创新多样性的学校文化, 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

环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考量教师和校长定期流动后对新学校文化的悦纳程度和承继动力, 为主动参与流动的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创生空间。

参考文献

[1]. (日) 文部省.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X].昭和二十四年 (1949) 一月十二日政令第六号.最终改正:平成十四年 (2003) 六月二十八日政令.

[2].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04) :33~35.

[3]. (日) 东京都公立学校教职员现职研修制度检讨委员会.东京都公立学校教职员现职研修制度检讨委员会报告书[R].平成十四年 (2003) 十月.

[4].杨磊.日本教师人事制度及引发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04, (09) :57.

[5].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2010)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X].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9号.

教师均衡流动 篇8

一、打造梯队, 在各个层面上整体推进教师专业能力

1. 名师工作室, 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树立标杆, 通过打造名优教师来引领其他语文教师的整体提升。为此, 我区成立了由苏州市名教师、东中市实验小学惠兰校长领衔的“惠兰语文名师工作室”, 聘请了孙双金、薄俊生等多位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为导师, 以“研修、共享、提升”为核心工作理念, 吸纳一批有发展意向和专业发展潜力的优秀语文教师作为成员, 把工作室作为研修基地,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通过强化理论研究, 深入课堂实践, 锤炼教学风格, 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小型优秀语文教师团队, 使之成为平江区语文教育的窗口。工作室采用的是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各成员从各校中来, 回各校中去, 履行着研究和传播的双重职责, 成为了各校语文教育的排头兵。工作室每学期开展的1~2次大型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和相关教学讲座也都积极邀请全区各校教师参与, 不仅加速了其成员的专业发展, 也成为了全区各校语文教师开阔专业视野, 触摸语文教育前沿的宝贵机会, 充分实现了其引领功能。

2. 校际发展合作组, 优质教育资源的交互辐射

鉴于种种原因, 师资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客观存在, 实验学校的师资力量通常雄厚一些。为充分发挥区内各实验学校, 各区级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专业优势和示范指导作用, 努力扩充其他各校的语文研修质量和容量, 锻炼促进不同层面的教师深入教学研究, 提升专业水平, 切实帮助各校教师既能走出校门开拓视野、互换思维, 又能就近学习, 减少对日常教学的影响, 我区以实验学校为核心, 携手周边各学校组建了四个校际发展合作组, 开展校际语文联合教研活动。各校精选校内语文教学骨干积极参与, 共同聚焦课堂, 碰撞智慧, 共商教学困惑, 分享成功经验。每个合作组每学期都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5~7次联合教研活动, 大家以“认真研究学情, 科学制定目标, 有效落实教学”为核心教研目标, 在各组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 一起探讨各校语文学习现状, 共同研读教材, 设计适合于各校学生特点, 有利于各校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共享资源, 同台竞技, 共同提高。通过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交互辐射, 切实提高了各校语文教研活动的效益, 促进了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3. 校本研修团队, 网聚每一个人的智慧

很多时候, 因为工作时间、工作任务等众多原因, 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外出学习, 但是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又需要切实地解决。而且语文教育的发展也要求学校里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 吸纳新的教育观念, 接受新的教育信息, 顺应新的教育潮流, 校本研修就成为各校多数教师主要的发展平台。我区所有学校都有校级的语文学科研修团队, 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其中, 立足学校的实情, 在学校里开展朴实、扎实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们相互熟悉, 知根知底, 实话实说, 群策群力, 合作探究, 互补共生, 在交流中网聚每一个人的智慧, 推动每一个人的思维, 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涌现出了许多凝心聚力的校本研修团队。如东中市实验小学语文中心教研团队, 在苏州市名教师惠兰校长的带领下, 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语文教学研究, 不断强化对语文课程的正确认识, 精心研究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语文学习资源, 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 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潜心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促进了东中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学的高位发展, 还荣获了苏州市优秀教育群体的光荣称号。

4. 小型专项教研组, 掀起思维风暴的“蝴蝶”

对于大型实验学校而言, 教师基数大, 校本研修未必能满足每位教师的需求, 也难以保证与每一位教师的研修意向相吻合。为此, 我区要求各校结合自身的教师规模, 常规教研活动等情况, 以年级、教龄或者办公室甚至个人等为单位, 也可以通过同类研修意向相聚合的方式, 成立若干个语文小型特色教研组。这类小型团队成员是时刻紧靠教学, 问题最为鲜活、话题最为接近、接触最为频繁、思维最具活力的群体, 他们能够及时地直面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彼此零距离商讨, 同谋对策, 而且可以边工作边思考,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想到就说, 随时实践检验, 形成了很多简单、智慧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区一直定期举行平江区语文小型特色教研展示交流活动, 很多教师带着各自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从书写指导, 作业设计、布置, 语言表达, 思维训练, 课外阅读, 习惯培养等各个方面与大家智慧分享, 供大家思考借鉴, 并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在全区产生了连锁反应, 成为了一只只掀起思维风暴的“蝴蝶”。

二、柔性流动, 在动态交流中实现语文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 通过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实验学校的氛围熏陶, 来加强相对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 我区制定了“校际合作”暨手拉手伙伴交流计划, 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指导性、协作性、学习性师资流动, 很多优秀语文教师裹挟着他们在原先工作团队中所形成的优秀教师特质投入到崭新的工作环境中, 也有很多来自小学校的教师加入到了实验学校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浸润于其优秀的学校精神内涵之中。这些教师在交流、感受、借鉴、传递中可喜地精进, 显著地提升, 无论是伙伴教师本人还是对应交流学校都收获了很多。

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平江实验学校的毛韧琳老师在交流到城东中心小学后, 立刻被学校委以重任, 推动课堂教学研究,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同时她也根据学生实情认真调整原有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既推动了学校语文教育的发展, 也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桃坞中心小学的汪滢老师, 她在敬文实验小学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中, 深深感受到了敬文实验小学教师团队敬教重文的校园文化、执著奉献的敬业精神, 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敬文实验小学浓浓的教研氛围中, 汲取智慧, 收获思想,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回到桃坞中心小学后, 汪老师立刻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力量, 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教学竞赛, 并立刻成为了区级语文骨干教师。

可以说, 教师的柔性流动, 更好地实现了我区语文教育的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缩小了校际差距, 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平江区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动态交流中逐步走向均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均衡分析 篇9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流动均衡假说,平衡常数,城镇化率

1 引言

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及人口发展的不均衡。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6750万人,占55.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599万人,占44.12%,与2010年同期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1.3%,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从2004年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量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乡—城人口转移的理论。19世纪末出现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转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进一步研究,托达罗认为乡—城人口流动由城乡预期收入和转移的成本之间的差距决定。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在工资上的差距导致传统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直至被完全吸收。而针对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逆向流动,南京大学的刘根荣教授在他的流动阻力模型中全面客观地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流动地远近、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社会学家则认为民工收入低、对商品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大、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在城市生活各种高昂成本都是导致其消费水平低下从而阻碍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均衡分析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常住居民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均衡假说可表达为:在特定经济—社会系统中(如制度政策、经济环境人口容纳量、经济社会融入程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转移的推拉因素作用力相抵消,转移与逆转移的速率相等,城镇化率相等,记为K值。我们可以把这个常数看成在特定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特性常数,这个常数是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标志,能很好地表示出劳动力转移进行的完全程度,K值越大,流动均衡时非农就业人口比例越大、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越小,城镇化率也越高,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势越强。反之亦然。

现在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阻机制。首先,农业剩余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和动力机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深层原因,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劳动供给严重过剩,而城镇部门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率是吸引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向非农生产部门和工业部门迁移的主要动力。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化率提高。其次,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范围的扩大是劳动力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流动的实现机制。较便捷的交通、更广泛迅速的信息传播条件使市场配置范围扩大,使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更广泛流动更有可能实现。再次,城乡收入差距及就业机会的不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越大、城市就业机会越多,转移动机越强。正是由于远远高于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以及较高的预期收入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自发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预期收入高于其迁移的机会成本,迁出地的推力因素远远大于迁入地的推力因素,转移速率相对较大,回流数量较少。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看似变得源源不断,而农民工工资没有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提高,长期存在的无法消除的户籍制度,有限的公共服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单一的从业技能不适合用工单位的需要,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镇,此外,农民工的低收入以及在城市生活的各种高昂成本都是农民工城镇化的阻碍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以及相对较慢进步的农业技术,农业部门资源稀缺性问题开始凸显,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制约了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在这一阶段,劳动力逆转移速率逐渐增加,正向转移速率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持续增加而趋缓,直至二者达到平衡。

3 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综合模型,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律,通过现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即就业人口比重或城镇化率与该经济—社会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平衡常数之间的比较,可以判断劳动力转移的程度和方向,也可以采取对策使平衡发生移动,为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政策和制度安排提供部分依据。但这个假说是建立在大量文献基础上的经验之谈,而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以及公式推导,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我国农村尚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文思想来看,特定社会条件下的K值是一定的,即达到平衡时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及城镇化率是一定的,要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种思路是加“催化剂”,即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如交通费用、从业技能培训来促进转移,另一种思路为根本途径,是通过改变K值,即通过改变经济-社会系统本身来使劳动力转移程度增加,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健全农民工医疗、子女教育、购房入户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C].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

[2]Ravenstein,E.G.The Laws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9(52):241-305.

[3]Todaro,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4]刘根荣.阻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7).

[5]张综坪.“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J].山东经济,2008(2).

[6]张华,李晓阳.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1(20).

[7]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8]翟振武,杨凡.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

[9]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2).

教师均衡流动 篇1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已日渐明朗,金融与经济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已日益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核心要素,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否深刻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而中央银行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影响着金融系统的稳定。当银行持有大量的流动性资产时,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敏感度相对下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有效性。而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因为银行大量的流动性而大打折扣。2011年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下了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2011年6月20号,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10年以来第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累计上调了5.5个百分点,累计冻结约41 900亿元资金(如图1)。在不断迅速爬升的通胀水平下,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的力度越加强硬,而在这种环境下,银行的流动性越加紧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基于银行流动性均衡成本最小化的角度,再次研究银行流动性管理。

一、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一个具有非常广泛含义的概念,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理解。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定做法》中指出,流动性是银行为了资产的增加而进行融资以及债务到期时履行约定的一种能力。Peter Rose 认为当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如果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快速地得到所需的资金,那么就可以判定该银行具有流动性。本文认为,银行的流动性应同时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能够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同时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其核心要素为资金的数量、成本以及反应时间。

相应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当商业银行不能在任何时刻都实现以合理的成本筹措到其所需要数量的资金来完成自身的金融义务以及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造成银行经济或者声誉上的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经济和信誉上的危机,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银行的破产。而当这一问题发生在银行系统,或者在流通企业中扩散开来的话,那么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流动性危机。

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分析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一种风险,任何一个银行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流动性风险,这是银行所有风险的一个最终表现形式。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成因不外乎来自于自身的制度,其他风险的转化以及其他银行的风险传染这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整个社会流动性的创造机构,银行实现了流动性的转换与创造,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具有高流动性的负债。为存款人提供了活期的存款合约,为贷款人提供了非流动性的贷款,为存款人提供了流动性保险。正是因为银行的这种性质使其面对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冲击,因此其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流动性的问题。当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因其他原因而降低时,就容易引发公众担忧,进而诱发存款人提取存款的行为,容易爆发挤兑风潮。这是由银行自身的资产与负债流动性的不匹配所决定的。资产负债之间期限结构的不匹配必然导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稳定,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其次,流动性风险是一种间接的综合性的风险,它是银行内部所有风险的一个最终表现形式,银行的任何一个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我们最常见的转化形式包括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的转化,操作风险的转化,价格风险的转化,信誉风险的转化以及利率风险的转化,等等。这些风险长期存在于银行内部,一旦长期积聚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的话,最终都将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

再者,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除了自身经营产生之外,也有可能来自于其他银行的风险传染。当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倒闭时,将无力偿还对其他银行的债务,从而引起了其他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同时,当个别银行遭遇资金短缺而进行资产大量变现时,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到其他银行。特别是出现经济萧条或者金融危机时,当民众对整个银行系统失去了信心而陷入非理性的恐慌,他们会无区别地对所有银行进行挤兑,于是危机就蔓延到其他没有问题的银行。

三、流动性管理的发展历程

基于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流动性管理一直被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从早期的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逐步经历了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和平衡的流动性管理。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20年代前属于流动性的消极管理阶段,当时盛行着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也称为真是票据理论(real-bills doctrine),这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侧重于银行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的资金多数来源于短期资金,因此其业务要集中在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该理论指出了应满足银行的流动性,并且在进行资金配置时要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其忽略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

1930年经济大萧条之后,资产转换理论(asset shiftability theory)逐步流行。该理论强调银行需要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来应对流动性需求。一旦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出了其所持有的现金时,可立即将这一部分的资产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但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与银行的盈利性发生了冲突,同时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经济的复苏催生了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该理论认为借款人还贷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在这种环境下,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协议以及可转让存单的发展,银行开始实施通过负债获得流动性,并且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盈利性的扩展来进行负债管理。该理论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银行从被动负债转为主动负债,开拓资金来源。通过负债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银行流动性资产的储备。这种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措资金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但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货币市场的震动将导致银行无法筹借资金。同时,银行的财务危机也将导致市场流动性供给的停止,银行流动性的压力也将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三)平衡流动性管理

该理论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从资产平衡的角度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强调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应动态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在保证银行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利润最大化。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逾期的和突发的两部分。对于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可通过资产方式以及与往来银行达成的信用安排予以解决,而突发性则需要通过短期借款来实现。

四、流动性均衡成本最小化

流动性的均衡主要包括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之间的矛盾,反映着银行盈利性与流动性目标之间的矛盾。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是银行的常态,银行需要不停地处理流动性不足与过剩的问题,以期实现流动性的均衡。

(一)流动性需求的概率曲线

在一定时期内,银行的流动性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由各个时点上不同水平的流动性构成。但我们综合历年流动性需求的有关数据不难发现,银行的流动性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高于上限水平的流动性需求不会发生,而低于下限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却必然会出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较低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出现的情况相对较多,而高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却较少出现。换一种说法,我们可以认定为在一定的时点上,低水平的流动性需求L(L)出现概率较大,而高水平的流动性需求L(H)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为此,我们绘制了不同水平流动性需求的概率分布图。在图2中,越接近于低水平的流动性需求L(L)出现的概率就约接近于100%,而高于L(H)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出现的概率则趋向于0。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在L(L)和L(H)之间的流动性需求的发生概率P(L)随着L的增加而逐步递减。

(二)流动性供应成本的分析与表达

备付金(b)、可转换资产(z)与主动负债(f)是银行流动性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备付金是指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客户提取现金的业务,而保留的一定额度的现金资产。备付金直接形成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可转换资产包括了可迅速变现获取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诸如同业拆借、长短期国债等。主动负债则是银行通过借入资金方式获取流动性,常见的包括了同业拆入、CDs、向央行再贴现再贷款等。

以备付金的方式来组织流动性供给的最大成本就是其持有期间的机会成本。我们假设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水平为L,rb表示银行损失的相对收益率,那么备付金的成本可表示为:Cb=rb×L。现金资产的备付成本率就是因为持有现金所造成的相对收益率的损失,所以cb=rb

银行通过可转换资产来满足流动性供给的成本包括了备付成本Cz1以及变现时产生的交易成本Cz2。同备付金的思路相同,我们假设银行现持有与流动性需求水平L相同的可转换资产,因此而失去的相对收益率为rz,那么可转换资产的备付成本表达式为:Cz1=rz×L,可转换资产的备付成本率为:cz1=rz

对于Cz2,我们认为银行在进行资产变现时将产生一定的变现费用。当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水平为L时,其发生概率为P(L)。用b2表示银行单位流动性需求水平的交易成本,则Cz2=bL×P(L),可转换资产的交易成本率即为cz2=bP(L)。由此可知,可转换资产的总成本包括备付成本Cz1以及变现时产生的交易成本Cz2之和,即:

Cz=Cz1+Cz2=rL+bL×P(L)

可转换资产的成本率为:

cz=cz1+cz2=r2+bP(L)

主动负债指银行从外部借入的流动性,不存在备付成本,只有银行在购买时产生的交易成本。同可转换资产的交易成本一样,我们假设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完全由主动负债实现,那么当银行面临水平L的流动性需求时,需要从外部借入金额L,发生概率为P(L)。因此,主动负债的发生交易成本为单位交易成本b3与借款数量及发生概率的乘积,表示为:Cf=bL×P(L)。主动负债的交易成本率为cf=bP(L)。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种供给方式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备付金具有备付成本而不具有交易成本,主动负债只有交易成本而没有备付成本,可转换资产同时拥有两种成本。在这里,我们统一将其成本表达为:

c=r+b×P(L)

为了进一步描述比较三种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我们绘制了成本曲线,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金资产是无收益资产,持有可转换资产却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在图中现金资产的备付成本应高于可转换资产的备付成本,即图3中的cb位于cz1上方。而主动负债由于对外借款受不可控的市场因素影响更大,单位交易成本更高,所以主动负债的成本曲线相对可转换资产而言更为陡峭。

五、流动性供给方案的确定

在日益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我们认为一个合理科学的流动性方案应能够满足银行流动性的实际需求,实现流动性的均衡,同时又应该是成本最低。无论是通过备付金、可转换资产还是主动负债来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都必然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成本。我们强调的成本最低的方案既可以是其中的某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组合,根据不同时刻不同水平的流动性需求导致的相对成本的高低来进行选择。在上述图中我们不难发现,流动性供给成本越低,其成本曲线位置越低。因此,不同的供给方式的成本曲线所围绕形成的曲线簇下边界就形成了成本最低的供给方案。

现以图3中所绘进行分析。当备付金、可转换资产与主动负债成本曲线位于图中位置时,我们可以得到在这一时刻下,总流动供给水平为L4,流动性成本最低的供给方案:由备付金、可转换资产和主动负债三者共同形成,备付金为L2,可转换资产为(L3-L2),主动负债为(L4-L3)。

当银行面临特定水平的流动性需求时,银行根据最小成本的原则选取的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在所绘图中,当流动性需求水平低于L2时,银行将会选取全部采用备付金进行流动性支付;在流动性位于L2与L3之间时,银行会将其持有的数量为L3的备付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余下部分则通过可转换资产进行实现;在高于L3水平的流动性需求下,银行会采用L2数量的现金资产和(L3-L2)的可转换资产以及主动负债来实现。

在公式c=r+b×P(L)中,参数rb体现了银行组织流动性的备付成本率与单位的交易成本。这两个参数的变化将导致三种不同供给方式的成本变动,对图示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具有一定的调整,进而影响最佳方案的确定。对于参数r而言,其变化不改变成本曲线的形状,但会使整条曲线上下移动。而参数b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成本曲线的形状,当b变小时,成本曲线将逐步平缓,减小至0时,将形成一条水平的直线,此时即为备付金的成本线,而当参数b变大时,成本曲线将逐步变得陡峭。在市场不断变化导致参数rb变化时,成本曲线的位置将发生一定的移动,曲线簇下边界也会相应变动,此时应及时调整流动性的供给方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参数rb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收益率相对低下的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好,其备付成本高,交易成本低;而收益率高的资产却是相反,其流动性差而备付成本低且交易成本高。但是当资产流动性不足或是市场的有效性不足时,或者资产的质量不佳时,也会出现备付成本率相同而单位交易费用不一样的情况。因此,银行在确定最佳流动性方案是需综合考虑这两个参数的变化,并适时进行一定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回顾[J].商场现代化:2008(31):387-388.

[2]余小勇,吴地宝.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3):148-151.

[3]王飞.当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监管趋势[J].南方金融,2011(1):36-39.

[4]陈学军.全球流动性不确定性与中央银行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8(5):12-15.

[5]牟怡楠.商业银行流动性考察: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7(10):9-15.

上一篇:中学物理的教育功能下一篇:情感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