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容量规划分析

2024-05-06

小区容量规划分析(精选四篇)

小区容量规划分析 篇1

1 住宅小区用电容量计算

用户用电容量管理是供用电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装或增容用户, 在办理申请用电时, 应提供相关用电设备容量资料, 经过现场查勘确认后, 作为供用电双方合同约定容量的依据。用电容量是指预计用户需求可能出现的最大电功率值, 单位为千瓦或千伏安。用电容量不仅反映用户用电最大需求量, 也决定了供电企业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必须具备的不小于用电容量的供电能力。因此, 用电容量是供用电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量。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计算, 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住户用电、公共用电、商业用电、总体用电及消防用电等等。

1.1 住户用电

住户用电负荷标准可参照国标《住宅设计规范》, 但近年来, 各省电力部门有所规范, 有一些出入, 总体影响不大, 具体可参照当地标准执行。

在计算总容量时, 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即, 根据接在同一相电源上的户数参照标准的推荐值, 采用插入法选择最不利的一相计算。

1.2 住宅公共用电

按现行规定及物业管理办法, 我国目前住宅公共用电负荷主要包括公共部分照明、电梯用电、生活用水用电、地下车库用电等。

公共部分照明可按4.0 W/m2~10W/m2, 系数法计算总容量。系数通常按规范进行选择, 当面积小于500m2时系数取1.0~0.9;500m2~3 000m2时取0.9~0.7;大于3 000m2时取0.7~0.5。

单台电梯用电为自身电动机额定功率与其他附属电气之和。如果电梯是用直流供电方式, 需要注意采用拖动直流发电机的交流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如果是多台电梯供电, 则总容量时要计入工作系数。

生活供水用电计算, 集中给水时则计算所有给水泵额定功率之和。分散供水时, 则加入工作系数计算总容量。系数选取原则:1~5台泵取1~0.8;大于5台泵取0.8~0.6。

地下车库用电按总用电量拉通求和, 通常总的用电量取20W/m2~30 W/m2, 系数取0.7~0.85。

1.3 商业用电

设有商业场的小区, 按用电设备容量 (包括配套的用电设施) 一并计入工作系数计算。计算标准为:店铺按60W/m2~80W/m2、商场80 W/m2~120 W/m2、娱乐场所80 W/m2~100W/m2等。

1.4 总体用电

通常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建筑面积进行估算, 2万m2以下估算20kW~30kW;2万m2~6万m2估算30kW~60kW;6万m2~10万m2估算60kW~100kW。

1.5 消防用电

消防用电的电容量, 按专业要求进行计算。

2 住宅小区变电所设计

当从变电所到用电负荷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超过250m或者供电计算容量超过500kW时, 供电部门会要求小区增设变电所。

由于目前城市住宅用电均采用一户一表计费, 压配电用房由供电部门负责维护管理, 故小区用户用电和许可范围内的公电用电, 可低压系统可提供一路三相400A, 380V/220V低压电源, 并经设在小区变以外的专用低压计量箱后供给住宅公共用电。对公共用电、商业用电或者其他小区用电的容量过大时, 采用高供高计方式。

下面结合施工实例, 简单进行实证分析。

图2所示为某住宅小区变电所设计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 该小区住宅用户多, 且用电容量较大。同时有少量消防动力设备, 但公共用电计算电流小于400A的住宅小区。一般来说, 当计算容量超过630kVA时, 通常的办法是用二台变压器。如果小区内涉及其他负荷较大的商业用电、消防用电等, 则要根据计算容量确定采用专用变内变压器。如果有多级负荷时, 应将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 列入备用电源中, 处理好与市电高、低开关的连锁设计, 防止并联。在设置专用变时, 采用高供高计方式, 对于其低压配电系统中部分住宅公共用电负荷可采用专用回路并经专用计量装置实行“表下除度”的方法来区分非商业用电量。同理, 在不设专用变时, 对经用电部门许可的商业用电及其他用电分别进行“表下除度”或一户一表分别计费。

3 结论

住宅小区用电容量计算, 按照现行规范要求, 总的原则是从最末端开始算起, 从每个回路, 每个配电箱一点点算, 同时, 在计算用电容量时, 要严格按系统进行累加求和。对小区变内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计算, 通常是根据总的用电计算容量来确定。总之, 住宅小区的变、配电系统, 在满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 必须考虑当地用电特殊要求, 以满足供电部门对住宅用电管理。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发展, 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对用电的需求个性化差异日渐明显。本文结合施工实践, 就住宅楼小区变配电设计, 从住宅小区用电容量计算和变配电设计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变配电设计,用电容量计算,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林维祥.住宅电气设计用电负荷的控制分析[J].科技资讯, 2010 (21) .

[2]汤小京.北京地区住宅采暖分户热计量设计经验与体会[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 (1) .

小区规划变更纠纷原因分析与规制 篇2

案例一:

上海市闵行区九歌花园小区的三期工程动工后,业主在规划图纸上发现小区整体规划将有很大变化,一条宽6米的公共道路分割了小区,将来社会车辆也可鱼贯而行,业主对优质生活环境的预期随之落空。从三期的建造情况看,多处规划作了变更,小区将因此变得面目全非,原来的纯住宅变成了住宅和商务混用,一条新增加的公共道路更将完整的小区“劈”成两半。小区9幢楼的一墙之隔处一条宽约6米的碎石路,已具雏型,这条路从龙茗路开头,通到16幢楼处拐弯通向“静安新城”的12区,将九歌花园硬生生地分成了两半。两边都用围墙隔开,各开出一道门。小区被一分为二,业主原本购买的中央景观房因此变成了临街房。位于小区整体规划中心位置的9号楼属于绿化景观房,按照原规划,9幢楼和16幢楼对面是一片直通漕宝路、带有水线柱廊的绿化景观带。高价购买的景观房不仅无景可观,中央位置的房子也降格成了临街房。另外,开发商建造的会所至今未开放,小区内的高尔夫训练场也不见踪影,百米水景也只有区区几米。从开发商原楼书可以看到,九歌花园为占地1.5公顷的带状花园,规划绿化率高达52%。按照图示,小区东邻龙茗路,南接漕宝路,属于一个独立的整体,中间仅一条贯通小区南北的通道,现在新辟社会道路的位置。与开发商屡次交涉无果之后,小区部分业主将开发商上海静安新成置业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闵行区法院判定,认为楼书所载平面图对小区总体平面布局作了清楚的标示,应视作双方对小区平面布局所作的约定。且双方在预售合同中约定“不得擅自变更已经约定的小区平面布局,确需变更的应当征得原告书面同意。”因此,开发商虽将规划报批,但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按约定进行赔偿

案例二: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近三百户业主已向台州玉宏房地产集团公司支付了房款,购买位于路桥城区最佳地段的世纪大夏房屋,购房合同约定在2008年11月底交房,但该房屋到现在还没有验收,更严重的是,区域规划已经被开发商改的“惨不忍睹”:从业主从路桥区规划处取得的资料可知,该房产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时间为2005年11月1日,而路桥区规划处提供的图纸是2006年11月1日批准的,《规划许可证》的附图比《规划许可证》整整晚了一年,且图纸下面有(修2)的标记,可知,该大厦的规划至少更改过两次。比较原公示的规划图与现经变更后的图纸可知,原规划的绿化率为35%,现变更后规划的绿化率则减少为7.1%。更让业主可气的是:2008年12月18日,业主们参与区政府组织的协调会上,路桥区规划处代表说规划改过2次,分管城建的付区长说规划先后改过12次。从现场踏勘可见,目前该地段的建筑布局与当初该公司在卖房时所承诺的情形有严重出入,主要是区域内凭空多建了房屋,增加了建筑密度。

为此200多户业主拒绝了收房,曾多次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投诉,要求恢复原有绿化,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后这些业主的代表商量决定:2009年2月11日上午,集中全体业主到区政府有关部门再次反映、催促解决,但巧合的是2月11日区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政府部门个别领导怕造成不良影响而连累自己,就以他们要游行、破坏两会为借口,在2月9日元宵节那天,让区公安部门调集动用警力,对一些业主严加审问,将业主集会说明非常集会、将业主凑钱聘请律师说成是“非法集资”„„

目前规划变更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带来的影响

在开发商的开发过程中,购房人对小区的规划变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一般表现在容积率增大、绿化率减少、公建配套不建造或少建造。造成规划变更的原因无非有两类:一是开发商擅自变更小区的规划,比如说许诺的会所不建造、减少小区的绿地等等;二是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规划变更,比如说将小区门前的幽静小道变成城市主开道、原来规划的城市绿地建成的高层的商务楼等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毛其智教授直言不讳指出,“开发商违反规划、随意更改规划、增加容积率、占用绿地,这在全国都有普遍性。”有人做过统计,北京80%的小区在开发商预售后,小区的规划或多或少又进行了改动。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买一套商品房往往是倾其财力,外加银行贷款。如果购买的房子与开发商的宣传不一致,严重影响居住环境的品质,所造成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的矛盾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讲,购房人与开发商、与规划部门之间的纠纷与冲突必然是激烈的。关于小区规划变更引发的法律纠纷,是众多房地产纠纷中的一类,它不同于其它房地产方面的纠纷,比如说延期交房纠纷、房屋质量纠纷等,这一类纠纷最为明显的特点往往是处理难度大的群体性纠纷,在引发法律诉讼的同时,也往往涉及到购房人上访、向政府部门请愿等社会性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在台州业主激烈反对开发商变更小区规划一案中,业主就曾多次集会到区政府、区规划局、信访办、市规划局等处,向浙江省政府主管门写上访信等。这一类案件,背后反映的开发商的诚信缺失、规划部门的权力滥用、城市规划的盲目性、开发商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商勾结等等。

造成小区规划变更之原因分析

1、商品房预售制度给开发商擅自变更小区规划提供的便利

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已经有15年之久,从一定意义上讲,商品房预售制度,已经成为开发商“作恶”的源头。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商品房销售,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和市场操作问题。比如各地的预售标准和条件大相径庭,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以预订、预约等方式实施预订、预售等违法行为;少数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囤积房源、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炒卖期房等方式,获取不当利益,严重干扰了房地产正常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有的开发商在预售过程中实施合同欺诈,虚假交易,利用虚拟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偷逃税款,甚至不少地方出现开发商携巨款潜逃事件等等。就小区的规划方面来讲,开发商预售时往往给购房人一幅精美的宣传册,诱人的小区规划、完善的小区配套让购房人为之心动,但由于诚信的缺失和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相关配套规定的滞后,开发商变更规划就成了以打通政府关结的极小成本来换取“真金白银”,何乐不为呢?

2、规划法律的缺失,导致城市规划的随意性与短期性

上文提到,规划变更一是以开发商的行为为主导,一般是基于开发商的诉求,政府主管部门变更的小区的规划;二是由于政府城市规划的变更,一般是政府相关部门任意变更城市规划而影响到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政府城市规划变更之所以如此的容易,从制度层面讲,无非是相关法律的缺失,特别是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法律的苍白。行政规划的拟定,确定过程的民主性、公开性不足,基本上是在行政机关内部封闭运行,忽视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作用,民意吸纳和公益协调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协商机制。法律明确规定规划制定机关有义务召开听证会但有名无实,,且参与方式限定在提出意见书等范围内;参与时间多设定在行政机关制定出成形的规划方案并预告以后,故提出意见后也往往难以修改;在行政规划的内容、手段和进度上,由于缺乏有效、完整的规划拟定、确定程序的法律规制和内容可行性的论证机制,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比较差,有时,个别领导的意志往往成为规划变更的“依据”。正是由于行政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制度化不够,制定规划的主观随意性和实施规划的虎头蛇尾等,规划的变更现象比较普遍,且随意变更规划的行政机关却难以被追究法律责任。

3、政府利益与开发商利益的“统一性”是小区规划变更具普遍性 小区规划变更往往是政府利益与开发商利益“统一”的结果,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开发商变更的规划,往往需要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费用。比如说减少小区的绿地,绿化部门和规划部门一般都以此小区减少规划,由于城市绿化率的要求,必须在彼小区或其它地方增加绿化,所以开发商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这一数字对一般人来说,往往也是一笔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千万的数字。以上述九歌花园为例,开发商将纯住宅改成了部分商务楼,向区政府增加了近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政府也从开发商的收益中分了一大笔羹;二是政府变更小区或小区周围的规划,往往需要开发商配合来共同完成,比如说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以增加商业配套为由,在已经规划完毕、尚未建造完成的小区周围造一大型商业中心,为了配合中心的建造,小区原规划的土地和建筑必须作相应的变更,而作为交换的条件,开发商会得到土地出让金减少、容积率增大等各种各样的实惠。

解决小区规划变更的主要法律途径

1、完善规划程序性规定,依法进行规划变更

现代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要求就是程序正义,通过正当程序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来对行政行为的过程加以控制,其要求在制度设计中,应重视公民对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要求将公民作为行政行为的主体而不再是客体来对待。因此,在借鉴正当程序的相关理念和制度的基础上,应当对行政规划变更进行更为合理和严格的程序规制。目前,就政府行政机关行政规划变更的程序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亟待解决:一是行政规划变更的公告程序。公布行政规划变更方案,是为了让公众在举行听证会之前对行政规划的变更有足够的了解。公告应当在听证会举行前的一定时间内将行政规划变更的事由登载于政府公报或其他的媒介上,并应当允许公众查询。二是行政规划变更的听证程序。听证(publichearing)是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其本意为申辩、质证。行政法上的听证本质在于政府站在中立的立场上,通过听取利益相互冲突群体的不同意见,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视角来作出决定。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的程序规定有了较大的进步,规定的规划在审批前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公示,并要求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公众的意见,但由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规定过于简单,不管是公示,还是听证等可以听取公众和利益关系人的程序规定,是比较容易流于形式的,所以完善城市规划制定、实施、修改中的程序规定仍是当务之急。

2、提高政府规划科学性,减少规划变更

由于城市规划未经严谨的科学论证,从大的城市配套到小区建设,都普遍存在“规划短命”情况。由于城市规划的“朝令夕改”,业主购买了房子以后,对今后小区周围环境如何变更根本无法知晓。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专家论证会。对于行政规划涉及的技术性问题, 行政规划的制定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就有关问题展开论证, 已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既要考虑公众的意见,但又不能盲从。对于一般的行政规划, 社会公众和其他行政机关对其内容进行评价, 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提交行政规划的制定机关, 制定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对公众的反馈意见,合理的应当采纳,不合理的应当说明理由。三是应当坚决制止以个别领导人意志为转移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工程。这些工程往往不给科学论证,一旦实施后患无穷。以上述台州业主的案例为例,政府主管部门将住宅加高档酒店的物业改成了住宅、酒店和商城,不仅激化的开发商与业主的矛盾,也给今后三种物业模式的正常居住、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建立对利害关系人的补偿制度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分析 篇3

【摘 要】园林绿化是提高小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进行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论述和介绍各类园林植物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

1.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

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

1.1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小区绿地种类多,有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1.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及成年树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而且显得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择一些外地植物,以丰富品种结构。

1.3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

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1.4融合生态化的理念

要运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营造复式种植结构,增加小区绿量;还可利用藤本植物如炮仗花、爬墙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绿萝等攀爬建筑物,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空间的绿化、美化和彩化效果;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建造屋顶花园,提高生态效益。

1.5师法自然

小区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视觉效果外,还应营造其他感官效果,如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鸟引虫,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木的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要依据小区规划的中轴线和园路、曲径布设植物景观,使各个植物景群随园路的开合间隔变化,步移景异,避免同一景观给人造成疲倦感。

2.营造良好的小区环境的设计方法

构成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配植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小区环境景观的质量。

2.1植物配植的设计方法

2.1.1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

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多层次的植物配植,既能丰富植物品种结构,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应。

2.1.2本土植物优先配植

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又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应优先种植。

2.1.3植物配植要与环境协调

空间小的地方不宜使用太大的植物,以免使人产生压抑感;开阔的场地宜用体量大或色块大的植物,不然就会给人以小气感。

2.1.4配植手法要灵活

可采用自然式配植法,如孤植、二株、丛植、群植、林植等;也可采用规则式的配植法,如中心栽植、平行栽植、环状栽植等。

2.2各类植物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的主要材料,它可单独成景,也可与其它构图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园路、山石、雕塑等相配合组景,使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表现生机盎然的自然美。

2.2.1乔木

园景树:又称标本树或孤植树,具有雄伟壮丽或婀娜多姿的体态,常配植在小区空阔的绿地中、园路尽端和园路交叉处。如细叶榕、凤凰木、盆架子、木棉树、加拿利海枣等。

庭阴树:指冠大浓密,在小区中起庇阴和装点空间作用的乔木。庭阴树树冠美观,枝叶茂密,冠幅较大,有些还有花果可赏,可孤植,也可片植和丛植,往往自成一景。

行道树: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的总称,是为人车庇阴,减少路面辐射热及反射光,降温,防风,滞尘,减弱噪音,装饰并美化街景。

2.2.2灌木

灌木的平均高度与人的水平视线接近,极易形成视觉焦点。灌木观赏性强,种植方式也多样,如可与乔木、草坪、地被植物配植;可与景物如假山、建筑、雕塑、凉亭等配景;可布置成花镜,以大面积灌木花丛为主体,产生随季节而变的景观;可布置成专业园区如玫瑰园、月季园、杜鹃园等等;将灌木布置成点、线、面,以构成园林小品、建筑物或雕塑的底色与衬托景。利用季节感强的灌木配合种植,可使小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景观。

2.2.3花卉

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花卉常布置成:

花坛:多用于广场、道路、分车带及建筑入口处。一般采用规则式布置,有单棵、带状及成群组合等类型。作为陪衬的地被植物宜单一,相同花色的花卉应布置成一组,不宜混栽,花坛中间宜放高大整齐的花卉。

花镜:用多种花卉组成的带状自然式布置。它将自然风景中花卉生长的规律用于造园中,是英式园林的主要特征。配植时要考虑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的和谐与对比关系。配植良好的花镜图案应显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并能维持其完整的构图。

花丛和花群:花丛与花群宜布置在开阔的草坪周围,使林带与草坪有一个自然的连接,或布置在河岸、叠石旁。

2.2.4草坪与地被植物的应用

草坪与地被高度都在 20cm 以下,草坪仅为绿色,耐践踏;而地被植物不仅颜色丰富,而且有耐阴品种。故二者在实际使用时有很多不同。

草的种类很多,选择时主要考虑因素有:耐践踏,耐干旱,抗寒冷性,外形,色彩等。平坦致密的草地,能够创造出开朗柔和的视觉空间,与大片水面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美。

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枝、叶、花、果富于变化,色彩丰富,季相特征明显。可在阳光充足、阴暗、干燥、潮湿的不同环境中生长,有高低不同的变化。部分耐阴地被植物可用在密林中或建筑阴影下,色彩艳丽,生机勃勃。

2.2.5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是指本身不能直立,需借助花架的支持,(下转第24页)(上接第15页)匍匐而上的植物。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常设计成:

棚架式与花架式绿化:棚架、花架可采用不同材料制作,如钢材、木材、钢筋混凝土等,材质不同其装饰效果也大不一样。常用植物有紫藤、金银花、炮仗花、三角梅等。

墙面绿化:让藤本植物攀爬到建筑物外墙上,可以增加绿化面积,减少阳光照射强度,降低室温。对附着力强的植物,采用诱引和短期固定的方法能很容易地使其爬到混凝土、石材或砖墙上。对于吸附力弱的藤本,可采用挂网、钩钉、骑马钉等手段,使植物攀附在墙上。粗糙的墙面可选择枝叶粗大的藤本植物,如地锦、凌霄等;较光滑的墙面可选择叶形小的常春藤、绿萝、爬墙虎等。

藤本植物与老树、古树相结合,可形成“枯木逢春”之感。这种处理最适合孤树与景观树,常用植物有常春藤、三角梅、金银花等。但注意不要用绞杀性强的藤本植物。

将藤本植物用于山石、陡坡及裸露地面,既可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使山石生辉,更能丰富自然情趣。常用植物有爬墙虎、紫藤、凌霄、常春藤等。

3.结语

小区容量规划分析 篇4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 1986年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小组 (GESAMP) 正式定义了这一概念:环境容量是环境的特性, 在不造成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 环境所能容纳某物质的能力[1]。目前我国把环境容量定义为:一定水体环境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量[2]。

海洋环境容量可定义为:为维持某一海域的特定生态环境功能所要求的海水质量标准, 在一定时间内所允许的环境污染物最大入海量[3]。它与海水的自净能力有关, 是自净能力综合表现的定量描述。海洋环境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海域本身具备的条件, 如海域环境空间的大小、位置、潮流、自净能力等自然条件及生物的种群特征、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等, 客观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带的海域对污染物有不同的净化能力;二是人们对特定海域环境功能的规定, 如确定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应该达到何种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纳污水域水质对污染源输入的响应特性

海区的水质状况是由于多种环境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排污口的位置和排放强度、海域的自净能力 (主要为物理自净能力) 等。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 即海域水质对污染源的响应系统[4]。一般来说, 在海区环境动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海域水质对污染源强的响应是相对固定的,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根据质量守恒原理, 可以确定控制这一系统的数学表示:

undefined

式中:ρ为污染物的浓度, mg/L;undefined为深度平均流速, m/s;H为水深, m;D为扩散系数, m2/s;S为源函数。

2.2 响应系数

由输运方程的性质可知, 在环境动力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海域的水质仅取决于排放源的性质 (源点的位置、强度及化学组成等) 。也就是说, 平衡浓度场是海洋水体对于源的响应, 这种响应关系是线性的[5], 即有

undefined

式中:Si为第i个点源的排放强度;ρi为在第i个点源单独作用下所形成的平衡浓度值, Pi为与第i个点源有关的系数。则有

undefined

2.3 分担率

分担率是指各污染源的影响在海区总体污染影响中所占的份额 (百分率) , 表明某个污染源对水体污染所作的贡献程度, 同一污染源对不同区域的分担率不同, 不同污染源对同一区域的分担率也不同[5]。

在多个污染源共同作用的情况下, 水体中某特定控制点的浓度为各个污染源单独作用所形成的浓度之和, 即

undefined

式中:n为源点个数。

undefined

式中:Ri为第i个点源对总浓度的贡献百分比, 即污染责任分担率。

2.4 水质目标和混合区

根据海洋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标准确定水质目标, 水质标准参照《海水水质标准》[6]。

排污混合区一般是指污水排放口附近不满足受纳水体功能所要求的水质标准的空间区域, 即环境管理中认可的污水排放口附近的允许超标区。实际上排污混合区可以认为是达到环境管理规定的稀释度所需要的空间[7]。《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8]对混合区范围的计算方法作出了一般规定。在混合区的边缘线上, 污染物浓度应等于水质控制目标规定的值, 在混合区边界以外, 污染物浓度应不大于水质控制目标值。

2.5 允许排放量计算

允许排放量定义为在满足一定的水质目标要求的条件下, 各个排污口允许排海的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限值[9]。在水质标准、海区动力条件和沿岸排污口布局确定的条件下, 允许排放量的数值也是确定的, 根据现状排污量可推算出各排污口排污的超量, 进而确定削减量。

3 案例研究

3.1 区域概况

大连湾是大连市的主要依托海域。大连市的工农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产业无一不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尤其是大量的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 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大连湾及其毗邻海域。大连湾海域由于多年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水质较差, 多项监测指标超过海水水质标准。水质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等。总体上, 大连湾海域以无机氮污染最为严重, 呈逐年上升趋势, 活性磷酸盐略有升高, 石油类变化不明显。

3.2 大连湾海域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对于大连湾海域, 主要根据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来确定水质目标, 大连湾海域基本上处在4类环境功能区的划定范围内, 各指标的限值为:COD≤5 mg/L;无机氮≤0.50 mg/L;活性磷酸盐≤0.045 mg/L。大连湾沿岸的排放口较多, 对每个排污口都按前面的公式单独计算混合区比较繁琐, 也没有必要。我们取混合区面积的下限值, 求其等效半径, 然后将混合区的半径统一确定为300 m。这一数值小于各排污口混合区等效半径的最小值, 从环保的角度讲, 偏于安全。在剔除非污染性质的排放口前提下, 目前大连湾共有42个排污口。为了便于进行数模计算, 对位置较贴近的排放口进行适当的合并, 合并后得到18个排放口。分担率计算结果显示, 在排放口混合区附近, 分担率的值一般在 80%~90%的范围内, 每个排放口对周围海区的污染责任可占约80%~90%。也就是说, 在混合区边缘上, 由本地排放口所施加的影响约占80%~90%, 其余10%~20%的影响为其他排放口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连湾COD和活性磷酸盐的本底值和允许浓度增量见表1, 大连湾无机氮严重超标, 已无排放容量可言, 在总量控制中应采取严格的削减措施。为了提供定量的依据, 我们就目前排放口的分布, 对无机氮的总容量进行计算。在本底浓度为零的条件下, 按4类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作为约束条件, 推算各排放口的允许排放量。这样求出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极限情况, 可以作为无机氮削减决策的参考, 各项控制指标允许排放量见表2。

续表

注:“-”表示目前的排放量低于允许排放量, 尚有剩余容量.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在计算响应系数场和分担率场的基础上, 根据大连湾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所确定的水质目标, 计算了各个点源及控制单元的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即允许排放量) 。大连湾海域环境容量为:COD13 217 t/a、无机氮1 808 t/a、活性磷酸盐136 t/a, 大连湾内无机氮排放量大大超过海域的环境自净能力, 水质超标严重, 在规划年应采取严格的削减措施。COD和活性磷酸盐则可以根据各排污口的允许排放量, 制定合理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及相应的陆源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大连湾排污口分布不尽合理, 而且这些排污口集中了大连市绝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排放量大, 而且接纳这些污水海域的水体流动性较差、水深很浅、环境自净能力很弱, 在沿岸排放入海的污染物很难被稀释输运扩散, 因而水体污染严重, 削减量很大。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应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 实行集中处理、深海排放, 并改进处理工艺, 减少污染物的入海量。若要进一步削减无机氮排放负荷, 使其满足环境容量要求, 则应采取控制人口和产业规模、提高污水除氮效率、提高主城区再生水回用比例、截流处理后污水等多种手段, 解决规划年大连湾水体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GESAMP.Environment Capacity.An approach to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IMO/FAO/Unesco/WMO/IAEA/UNEP Joint Group of experts on the scientific aspects of marine pollution[C].1986, Rep.Stud.30.

[2]水环境容量研究课题组.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J].中国环境科学, 1987, 7 (6) :42-50.

[3]张永良, 刘培哲.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4]张存智, 韩康, 张砚峰, 等.大连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 2002, 17 (3) :225.

[5]余静, 孙英兰, 张越美, 等.宁波-舟山海域入海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28 (1) :21-24.

[6]国家海洋局.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S].1997.

[7]吴航, 王泽良.深圳市政污水排海工程排污混合区范围的确定[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 14 (6) :37-40.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WKB4-2000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S].2000.

上一篇:外交语言下一篇:发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