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现今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青年员工的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倾听青年员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开他们的困惑,让青年员工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發展,从事海外工程的W公司近期开展了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研活动。本文从调研目的、调研方式、调研结果和调研结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篇: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论文

刍议城市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调研规划

一、城市商业规划的理论基础

(一)商圈理论

商圈,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指零售店铺或商业街吸引顾客的空间范围,或者来店顾客的地域范围。克里斯泰勒的中心位置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都论证出了六边形的市场区域,都认为一个商业企业的服务空间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由于这个限度的存在,使得在该商业企业周边存在一个以其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在零售学中,就称之为商圈。商圈的规划与定位不仅仅是商业布局的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城市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正确分析现有商圈的发展态势、合理预见未来商圈范围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级差地租理论

20世纪60年代,加纳应用级差地租理论,他认为,具有高门槛的商业职能,具有较高的支付地租能力,因而能够居于城市中高地价的地位。加纳模式的要点为:按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能级,商业布局分为城市中心区、社区和街区等若干等级;在城市中心区域,具有最高门槛的商业活动,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并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在其周围依次环绕其它商业职能活动;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该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其它商业职能则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级差地租理论是通过市场土地和商业房屋的供需关系,即土地价格或房租价格的信号,推进商业布局的合理化调整。

(三)提升生活价值与和谐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商业规划应包括社会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历史等方面的内在和谐。我们发现,消费者满意度,不再满足于消费物品,而是逐渐转向对提升生活价值的体验。这就要求商业规划能够体现多方面的和谐,如多元化需求与服务功能的和谐;城市商业网络与等级体系的和谐;消费者偏好与企业特色经营的和谐;个性化建筑与地区文化的和谐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综合消费服务。

(四)评聚效益理论

俗话说:店多成市。通过商店集聚、人流客流集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在商业网点规划方面,集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商店或服务设施的集聚;人群和客流的集聚能够产生市场规模效应;集聚能够促进商店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经营效率;集聚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辅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能够促进有才能企业家的集聚等;产生吸引和辐射效应等。同时,集聚形态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商业布局形态。

(五)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企业或产业的地理位置及区域分布和变化的理论。主要有:

工业区位理论。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

贸易边界理论。贸易边界理论由费特于1924年提出。他认为,任何工业或商业企业的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的数量和市场区域的大小。两个企业的贸易边界由双方的价格,成本之比所决定,价格或成本相同,贸易边界在两个企业的中央;价格或成本不同,市场边界偏向价格或成本高的一方。

市场竞争区位理论。市场竞争区位由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于1935年提出。他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区位形成与变化,认为人口的分布变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都可以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改变市场和产业的分布状况。

二、城市商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建设

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即一个城市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大的方向性的问题要注重宏观分析,需要摸清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契机,同时立求完成下级层次规划的目标。商业网点的中观规划是指在宏观规划结果的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口、企业、交通、环境和竞争等因素的分布情况及综合影响,同时结合城市重点产业、轨道交通等方面的规划资料,来探讨商业规划与城市体系的发展紧密性。商业网点的微观规划着眼于商业流通体系的消费者,从城市文化,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出发,以满足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进行布局设计,是商业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商业行业结构优化体系建设

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在尊重商业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基于政府对商业网点的建设管理要求,并结合全球与区域商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供科学性与弹性相结合、近期相适性与接轨国际贸易规则相结合的规划指引。在规划过程中强调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交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传承历史文脉相协调,并吸纳现代商业理念中有关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以及网络商业、景观商业、生态商业、休闲商业的理念,根据城市分区规划,通过国内外有关资料整理出人口规模与商业网点配置对应关系表,结合交通设施的发展和商业积聚效应,分商业功能区、分级进行规模、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规划。

(三)政府规制政策措施体系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商业网点布局很大程度是一个政府行为。政府职能由直接干预调配转变为合理的宏观调控。其主要职能是:纠正市场失灵,规范市场秩序;挖掘商业文化特色,投资建设商业公共设施;增加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方便市场主体决策;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避免过度引导等;更重要的是要在布建商业网点时,用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商业的选址、定位等活动,避免商业行为的短视性。

以法律法规为管控工具。在立法模式方面,应采取全国性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的立法内容方面,应该明确立法旨意;加强公众参与性,可以实行听证制度和会审程序;在宏观规划方面,各地规划和商务部门等建立联动机制,负责编制本地商业网点的发展规划。我国政府对商业行为的宏观管理,还应该注意利用法律法规,对商业网点的布局、设置、开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在业态、营业面积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限制和引导,使政府对商业的发展有所依据。

(吏平,1965年生,江苏常州人,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

作者:史 平

第二篇:关于海外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摘 要:在现今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青年员工的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倾听青年员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开他们的困惑,让青年员工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發展,从事海外工程的W公司近期开展了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研活动。本文从调研目的、调研方式、调研结果和调研结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海外企业 青年员工

1 调研目的

W公司是一家海外工程企业,人才流失率偏高。公司开展了“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研活动,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充分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反思企业的不足;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以实现个人价值、目标和期望,引导员工提高企业忠诚度;最终在企业内建立起适合青年员工成长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

2 调研方式

此次调研主要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辅以行为访谈。调研针对青年员工(近三年内入职者)、各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三类人群,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行为、需求等方面的特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8份,回收问卷512份,其中有效问卷490份。

3 调研结果

3.1 青年员工调查结果分析

3.1.1 青年员工基本情况

W公司的青年员工普遍具有年纪轻、学历高、工龄低的特点,且大多数为未婚男性。

3.1.2 个人职业发展现状

就员工进入企业的工作感受来看,38%的人为进入公司感到自豪;45%的人认为自己选择的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17%的人认为由于当前就业压力以及专业限制,不得不到公司就业。总体来看,青年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尚可。就成就感而言,87%的员工认为在公司的工作可以让自己有成就感;半数以上的员工认为在公司有发展前途。七成以上员工认为公司有着比较良好的工作氛围,并且表示愿意主动向本单位管理者或者有关部门反映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在工作的适应性上,63%的员工认为工作比较适合自己,并且有能力做好;22%的人对工作喜爱,但认为自己能力欠缺;11%的人认为虽然工作不理想但是仍然有信心有能力把工作干好。

在职业选择方面,95%的员工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且有75%的员工正在为此努力。同时,对于实现自身发展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80%的员工都比较了解。在择业的标准和方向上,福利待遇和家庭,是影响员工职业选择的两个首要因素,约32%的员工选择前者,约30%的员工更看重后者;另有17%的员工关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14%的员工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特长。

目前青年员工需要得到帮助解决的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增加收入,其次是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并接受相关培训,管理者的重视排在第三位,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和解决住房问题各占13%。此外,一部分员工特别表示希望婚恋问题得到解决。

3.1.3 个人职业生涯展望

九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但只有19%的员工了解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60%的人表示只了解一些,另有21%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大部分人能够基本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和职业兴趣;但仍有小部分员工无法做到清楚认识自我。

在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排在最重要位置的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完整的晋升体系和系统的员工培训并列第二。除薪酬外,员工们最为看重的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而后是工作环境和工作成就感。在对自己职业目标的期待和计划上,42%的员工表示正在收集信息,积极准备,寻找能证明自己的工作岗位;46%的员工选择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有机会争取职位晋升。

大多数青年员工认为,专业能力、好的机遇是实现职业目标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管理者的赏识排在第三位。在发展需求上,员工最希望企业可以提供的是学习机会和合适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做好员工配置。

3.1.4 个人思想生活

远离家人、挣钱太少和知识能力缺乏位列青年员工认为目前最为苦恼的事情前三名。四成的青年员工平均每天的阅读和学习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三成在1~2个小时;平时获取知识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上网和图书资料;在书籍的选择上大多数人选择阅读专业书籍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就个人的生活和未来而言,青年员工认为身心健康和家庭美满同样重要;工资收入和思念家人并列成为影响青年员工工作情绪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生活中最关心的是收入和事业发展问题。大多数青年员工对在目前的环境和氛围中工作与生活感觉较好,但仍有极少数员工表示会择机走人。

相较于个人的收入待遇,更多的员工倾向于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持续发展能力,他们表示,只有企业取得良好的发展,员工个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

3.2 管理层调查结果分析

基本上所有管理者都认可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只有不到两成的人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

在管理者看来,影响青年员工敬业度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职业发展机会,其次是待遇公平性,工作生活平衡和充足的培训机会并列第三。外在高薪高职的诱惑,现有薪酬待遇过低,以及工作流动性大、环境和条件差,是青年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

在职业适应性方面,大多数管理者认为,好高骛远、抗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是青年员工最为突出的三个弱点。而他们大多数都对充满热情、求知欲强且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轻人更为欣赏。

管理者们认为,为更好地促进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培训内容应着重放在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业务流程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方面;提高薪资收入和提供晋升职位是提高青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有效方式;面对面谈话是与青年员工沟通的最有效方式;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薪酬激励和机会激励。

3.3 人力资源部门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来看,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对于公司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情况有一个比较统一而清醒的认识。公司青年员工流失程度比较严重,而家庭因素、薪资待遇过低以及工作环境条件差为前三个主要原因;对于提高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排在首位的是提高薪资收入,其次是设立明确的职位晋升通道,工作生活条件和培训学习机会也很重要。培训内容方面,重点应放在专业技术知识、责任心和工作流程规范上;面对面谈话是与青年员工沟通的最好方式;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发展前途是青年员工最为关注的方面。

4 调研结论

通过此次调研和分析,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公司的青年员工受年龄、学历、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如富有热情和激情、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盛、追求自由;心里浮躁、心理脆弱、承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团队精神等。

第二,由于海外项目的特殊性,青年员工们需要面对项目活动不确定性与短期性、工作环境不稳定性与工作内容动态性的客观情况,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家庭影响、薪资待遇、晋升空间、工作环境、学习机会等,都会影响青年员工的工作情绪。

第三,公司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晋升机制不够完善,现有的培训项目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尽管有良好的沟通氛围但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员工感到生活和工作无法平衡,从员工到管理者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知之甚少等。

第四,根据心理契约理论,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和员工没有达成一致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即企业清晰的了解并尽量满足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而员工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从而愿意为企业发展全力奉献。一般而言,心理契约涵盖了员工对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和企业忠诚度,有助于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心理契约。

针对此次调研所呈现出的问题,结合员工离职调查,以及核心员工访谈结果,公司在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方面将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课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使所有员工认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做好岗位轮换和人岗匹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新员工在不同部门、业务之间进行换岗,通过轮岗发现其适合的岗位。同时要求项目领导成员亲自关注青年员工的职业兴趣,参考员工专业、轮岗结果、个人意愿进行定岗,尽量做到人岗匹配。

第三,积极建立导师带徒制度。选派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管理人员为导师,作为青年员工参加工作第一年的工作培养人,有针对性的帮助青年员工快速熟悉项目工作、提高技术水平、适应海外生活。

第四,培训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集中培训外,大力推广远程教育和学习小组的模式,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交流,帮助青年员工开拓视野、增長见识,促进青年员工专业素质全面提升。

第五,建立定期谈话制度。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思维方式与心理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项目部必须建立与青年员工的定期谈话制度,保证导师及直属领导能够及时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发展需求,通过聊天方式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排解困惑。

第六,积极为青年员工创造发展机会。公司和项目可以建立青年员工职务晋升平台,有目的的让他们在工作中承担更多责任。如果基层单位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要,可由上一级单位统一调整安排。在新员工的配置方面,可以根据员工特点直接调配,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在此基础上,公司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建立健全完整而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正确引导、青年员工的积极行动和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刘相英.心理契约、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核心员工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

[2] 方军.提升员工心理契约满足、提高人力资源有效性[J].科技智囊,2012(5).

[3] 李智.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员工管理探析——对“闪辞”现象的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33(2).

[4] 王晖,黄金.心理契约对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分析[J].企业活力,2012(3).

作者:杨穆楠

第三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省政府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现将《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规期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部署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343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80亿元,年均增长14.3%,远高于9%左右的预期目标,预计2008年将突破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两年年均增长12.4%,预计2008年将突破40000元,达到2010年规划预期目标。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2007年财政总收入32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分别增长15%和15.8%。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74元和8265元,两年年均实际增长9.6%和8.7%,均快于《纲要》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

在主要预期性指标进展顺利的同时,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也比较好。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0.9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0.83吨标准煤,能耗水平居全国第3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连续两年实现“双下降”,2007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5.21%和7.33%。2008年6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两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

(一)城乡区域统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2007年底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35.4%,示范村和整治村分别达到1181个和10303个。“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等工程全面实施,“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河道整治建设8881公里,解决了58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到87.5%和63.9%。到2007年底,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和客运班车通村率分别达到97.4%、95.8%和88.5%,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覆盖面达到100%,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百万农户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两年半培训农村劳动力379.5万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新型城市化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7年的57.2%。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推行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强化,浙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城乡统筹力度加大,经济强县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和发展规划,以141个省级中心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着力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良好,区域发展环境改善,支撑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浙西南、浙西北丘陵山区和浙东沿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区域协作和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年半新签山海协作项目1951个,实际到位资金381.4亿元。推进陆海联动,以船舶工业、临港石化和港口运输、海洋旅游、海水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海洋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做好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工作,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四川省青川县的恢复重建工作。

(二)产业优化升级。

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持续提高,两年年均增长32.4%,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2007年的1.52%。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状况良好,已组织实施16个重大项目和967个重点项目。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两年新建25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3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2006年、2007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424件和2213件,均居全国第5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国际和国内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71.3%。加快实施名牌战略,2007年底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1件、中国名牌产品290个,两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79件、中国名牌产品152个。

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完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223个。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00余个,蔬菜、茶叶、竹木、畜牧等十大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155万亩。“百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两年半完成68.78万亩。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设,建成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21个、单项强县88个。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纺织化纤、电子材料等12个全国性制造中心和移动通信及光通信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等24个国内重要产业基地。200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6%。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培育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9.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77.48万千瓦。2006-2007年,全省共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2481项,完成投资1596亿元。浙江华联三鑫年产140万吨PTA扩建工程、宁波钢铁项目l号高炉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镇海炼化年产

100万吨乙烯和新增炼油能力1000万吨工程、中远船务集团舟山修船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眼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省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前两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2007年达到7646亿元,居全国第4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1.5万元,居各省(区)首位。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港口运输、专业市场、旅游等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杭州、宁波、温州三市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三市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54.7%。总部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各类集聚区建设开始起步,杭州下沙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宁波空港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社会民生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8746亿元增加到2007年11161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底达到22057元。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96和36.4%,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6.7和57平方米,廉租房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有2.6万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率先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就业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3.51%和3.27%;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和73.54万人,到2007年来城镇从业人员达1297万人。农业人口加快转移,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75.5%提高到2007年的79.9%。在全国首次把农村低保户纳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就业援助。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工作,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快工伤保险扩面步伐,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2008年6月底,全省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5万人、990万人、1125万人、624万人和653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2008年6月底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6%和99.2%。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53%和98.6%。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1%,年末常住人口为5060万人。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开展省际合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测。

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和谐社区”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法律援助深入开展,两年半来共办理和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9061件,受援人数达84831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6年和2007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分别为94.8%和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建设顺利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文化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省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23.33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9%。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全省国家级文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5位。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率先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从2008年春季起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5.4%。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92万人,在校生达到76.2万人。积极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

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健全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统筹开发各类人才。至2007年底全省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186人。“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共选拔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完成16万名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成35415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累计引进人才1.5万人。留学人员和博士后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启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公开招聘94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积极推进卫生强省“六大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底,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等“五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6月底,全省共建成30个疾控中心,设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多家,服务站6700余个。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小康健身工程”深入实施,群众体

育全面开展。2007年底,省本级用于群众体育全面健身各项工程专项资金达5600多万元,创建省级体育强县18个、省级体育强镇263个,全省小康体育村这到1.5万个。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我省奥运健儿共获得2金、4银、1铜,并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2007年底,全省共举办国际性体育竞赛13项次、全国性竞赛5l项次、全省性竞赛154项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成立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省体育运动训练基地、黄龙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竞赛场馆建设进展顺利。

(五)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成效明显,200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为84.7%,接近《纲要》目标。“十一五”以来,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总体进展良好。全省新增年供水能力12.45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常山芙蓉水库、湖州老虎潭水库、曹娥江大闸、永嘉楠溪江供水工程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或已蓄(通)水发挥效益,长兴合溪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海水淡化工程积极推进,日处理规模达7.7万吨。

能源建设积极推进。2006年至2008年6月底,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532.5万千瓦,人均电力装机达到0.88千瓦。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浙能乐清电厂等项目提前投产。完成电网投资336亿元,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450万千伏安,新增500千伏线路1050公里,初步形成浙东浙西双通道、钱塘江南北双环线的主网架格局。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衢山岛风电场一期、龙游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项目加快推进,新增水电装机64.82万千瓦。国家岙山石油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两纵三横双枢纽多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2008年6月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99公里,比2005年新增933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杭浦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2007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56公里,铁路“三线一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浙赣和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电气化铁路实现零的突破。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2007年沿海港口年货物通过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和612万标箱。分别比2005年新增1.57亿吨和244万标箱,完成内河高等级航道改造171公里。萧山机场二期扩建、宁渡栎社机场扩建、温州永强机场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加快推进,通信总用户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6月底达到620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6.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639万,年均增长率超过30%。通信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3245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7276.6万户,长途光缆线路2.6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达到15万公里,建成全省信息应用体系主体框架。电子商务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加入互联网的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有线电视网整合与数字化工程进展顺利。

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完成60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水库下游的防洪安全度,全省各大流域和主要平原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防洪避险体系基本建成。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完善防御台风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防御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启动“强塘固房工程”建设,防灾避险能力不断提高。

(六)资泺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推进,2007年我省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立了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结合“十百千节能行动”,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两年下降7.49%,2007年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8%左右。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53.1%提高到2007年的60.3%,水泥散装率从2005年的63%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的70.02%,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33亿元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6亿元平方公里,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增加到400家,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到5200万吨。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总体目标如期实现。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置分别比2005年下降3.1万吨和6.3万吨。2008年上半年,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三类标准以上比例为65.7%。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2007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8.2%和83.6%,比2005年提高12.4和5.3个百分点。2007年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大于292天/年。组织实施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不断加强,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建立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级开发区完成生态化建设和改造,累计安排114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省累计建成重点公益林217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37%。两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75平方公里。率先开展瓯江河道生态修复全国试点工作。2008年6月底全省有43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11个县(市、区)获得“省级生态县(市、区)”称号。安吉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七)开放型经济发展。

外贸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外经贸体制不断完善,大通关建设进程加快,贸易摩擦应对机制进一步健全。2006年至2007年进出口年均增长28.3%,累计达3160.1亿美元;出口年均增长29.2%,累计达2291.9亿美元。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39.4%提高到2007年的43.3%,出口商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进口增长加快,服务贸易开始起步。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在美国、德国和俄罗斯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周”活动,在北京举办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推介会。至2008年6月全省累计引进

外资248.9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逐渐增多。外商投资重点领域从传统行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能力有所提高。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积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重要资源的合作开发,重点促进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十一五”以来,全省境外投资年均增长83%,企业境外投资机构数居全国第1位。至2008年6月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54.2亿美元,创办了4家国家级境外投资贸易园区。

(八)体制改革创新。

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实施杭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兴、义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中小企业信贷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14家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从25家调整到21家。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监事会和职工董事制度建设等相关办法,加快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和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制度。进一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试点,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由6个行业扩大为8个。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嘉兴、杭州等地探索开展排污权总量控制和市场化交易改革,丽水等地探索林权、矿权等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推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入库企业数近80万家,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涵盖全省4600多万人口。

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在16个县开展行政机关内部审批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建立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项目代建制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省。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2007年全省财政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3%。积极探索政府扁平化管理体制,在义乌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在25个县(市、区)开展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数精简16.5%。稳步推进事蝉位和行业协会改革。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单位已批复改制,1346家应脱钩的行业协会全面完成“三脱钩”任务。

二、“十一五”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省“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预计到2010年,《纲要》提出的19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大多能够按期完成。按实现难易程度,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可以达到或超过2010年目标值的指标,包括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进出口总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14个指标。第二类是实现2010年目标有一定难度的5个指标,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置、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其中: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国家分解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实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体现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从发展趋势看,实现目标会有差距;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进展较慢,但通过努力可基本达到2010年预期目标。

从《纲要》实施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完成目标任务艰巨。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能耗基数相对较小,完成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压力较大。2006-2007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82%。比规划目标的年均进度低0.55个百分点。要实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20%的规划目标,2008-2010年必须年均下降4.73%,比前两年的年均降幅高0.91个百分点。在节能降耗已经做出较大努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难度很大。同时,我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耗的难度。自2004年起,我省重工业增加值超过轻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开始显现,特别是近年来一批石化、钢铁等高耗能项目陆续投产,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每年增长1000万吨以上标准煤,给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前两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平均每年下降1.55和3.15万吨,但与规划目标相比,化学需氧量降幅未达到进度要求。由于环保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今后两年完成污染减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会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高污染存量经济的逐步退出和排放总基数的下降,实现同等降幅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个较长的过程,虽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取得阶段I生成效,但化工、医药、制革、造纸、印染等行业和面大量广中小企业的污染整治难度仍然较大,污染物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目前节能减排的阶段性成效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淘汰和限制一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取得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相对滞后,一些企业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不快,服务业比重提升缓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但从实施情况看,产业结构转型进展不快。工业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高,2007年为20.2%,两年仅提高0.7个百分点。随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要增长点,但由于产业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难度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率仅30%左右,农业标准

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的兼业化、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效益水平仍然较低。

更为突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提高相对缓慢,与规划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存在—定差距。虽然近几年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速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但由于工业盘子大、增长速度快,2006年和2007年服务业比重比上一年仅分别提高0.1和0,6个百分点。按目前的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完成2010年三产比重45%的目标有相当难度。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由于客观和主观等诸多方面因素,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企业服务外包意识不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服务业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投入,较为普遍地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自我发展、内生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在税收、融资、生产要素价格等政策上,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大。此外。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不够完善,国家统一的现行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三产比重偏低的因素之一。

(三)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尽管近年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十一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2006-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7%,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2.45:1扩大为2007年的2.49:1。我省农民收入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但受当前企业经营困难和技术进步替代效应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难度加大。农业经营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小规模农户增收慢、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问题尤为突出。我省家庭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还有111万户、271万人,这些农户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易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增收缺少稳定的渠道和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行政村生活污水没有处理,沿海和山区不少农房安全隐患尚未消除,生产生活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依然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卫生资源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不够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四)投资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增多,重点工程推进难度加大。近几年来,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投资增速趋缓,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的推进难度加大。一是国家出台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调控政策,一定规模的新开工项目上网向社会公布,审批、审核环节更加严格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明显拉长。二是国家实行严格土地管理和严把土地闸门的政策。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用地量大,而且需要占用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大量耕地,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的难度很大,成为影响项目推进的重要制约。三是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近两年央行连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项目获得贷款较难,包括民间借贷在内的贷款利率大幅上涨,融资成本和项目财务费用不断上升。四是政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征地拆迁成本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国家审核批复及跨地区实施的线性重点项目,协调和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改革攻坚难度增大。我省体制改革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未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制约。要素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水价制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有待规范完善,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政垄断行业和领域的“玻璃门”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资源配置及其作用发挥,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还有差距,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更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特别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较之于全国更罩更深程度地遇到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并存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更强烈地感受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深化体制创新的内容更多,对改革攻坚的要求更高。 总体上看,我省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中共性问题在浙江的具体反映,其本质和根源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对策措施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的深刻变化,浙江经济已经进入了调整转型阶段。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还在加深,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还在不断显现。从国内看,宏观调控保持连续性,价格上涨压力还在加大,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为严峻和复杂,主要面临四方面的“双重压力”:一是一定时期内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二是将长期面临能源资源供给短缺和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的双重压力;四是面临保持经济平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适应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验与浙江新阶段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方针,围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抓住影响发展全局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体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求。从评估情况看,《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合理,预计大部分指标都能如期完成,少数难度较大的指标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建议《纲要》中的主要发展目标不作调整。下一阶段《纲要》的实施

,要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均衡性和普惠性,着力解决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推进就业促进、全民健康、惠民安居等“十项工程”,着力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按照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的要求,开展低收入家庭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就业引导服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调整机制,使城乡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创新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政策举措,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以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扩大民生领域覆盖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与价格指数挂钩的收入保障措施。完善能适应价格水平变化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二)在结构调整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基本途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创新体制环境、创新平台载体、创新项目水平和创新人才队伍,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增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针对三产比重上升缓慢,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打破政府垄断,集聚服务业专门人才,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实施服务业“六个一批”工作抓手,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软件、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比重。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整合提升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培育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先进临港等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百万亩标准鱼塘、标准渔港建设和“强塘固房”等工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在经济布局上,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带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全省“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在更高起点上优化我省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集聚、集约、创新、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三大产业带建设,有效实施产业带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重点抓好规划政策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要资源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等工作。着力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水平,加快制定实施港航强省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快“三线一枢纽”、杭州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绍兴—嘉兴跨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整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国际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深化温、台两市的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围涂、生态围涂和合理利用,加快温福和甬台温铁路建设,早日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三门核电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发展一批高层次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临港重化工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金衙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培育浙中城市群,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滩坑电站建设,加大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科学有序、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加强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促进生态型经济发展。

(四)在资源环境上,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结构、技术和管理等三方面的节能减排力度,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坚决控制新的高耗能项目,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电力、钢材、建材、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并防止落后产能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强化公共机构和大型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着力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全力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编制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大江河水系源头生态建设力度。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进一步完善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实施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城镇、钱塘江流域临江城镇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全面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积极倡导零用地技改。研究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节约集约用地监测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各市县及开发区、园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

(五)在重大建设项目上,突出抓好“三个千亿”工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与“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衔接,保持重点建设的连续性。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重点构建较为完备的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网络,实施一批强塘固房、社会事业、保障救助、生态环境、帮扶致富、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项目。强化要素资源保障,重点建立资金、土地、环境保障机制,优先安排信贷计划和财政性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土地利用指标,优先支持和重点保证重大项目所需的环境容量。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实施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会审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联动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跨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地区联动,加强项目前期和实施的联动,加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联动,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在体制政策上,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加快体制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创新驱动的体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政策,探索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促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扩大阶梯式水价制度、差别电价制度、生态补偿、排污权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市场准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快经营管理创新,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规范和减少行政收费,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扩大中心镇试点范围,加强和改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在继续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谋划下一个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

根据省人大的中期评估审议意见,省政府将在原“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帮助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赢得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期,给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智能交通运输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