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2024-05-02

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精选十篇)

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篇1

图书文献采访是采访人员通过大量的信息采集, 调查了解文献资源, 分析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及馆藏和图书文献借阅流通等情况, 为采集图书文献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采访人员能否做到做好访, 对于贯彻采访决策, 实现采访目标, 落实采访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和节约型原则建立有特色的藏书体系, 发挥馆藏效益极为关键。

一、加强对书源的调查研究

调查书源包括对书店、书展、出版部门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各种书目、书讯、零散征订单等收到的出版信息和专业工具书的调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出版物形式和出版发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广泛全面的收集书源信息, 是做好图书文献采集的基础。

1.实地访查

采访人员对各类新华书店、书亭和各地举办的书展、书市以及出版社等部门亲临其境的调查过程。保持与出版发行部门的密切关系, 便于及时掌握出版发行动态, 了解图书文献销售行情;并可以直接观查到图书文献实物的内容质量、借个、装帧, 直观性强, 利于择优采购。尤其是书展、书市活动, 不仅汇集了众多出版社部门的新书好书, 是开展藏书补缺和采集的良好时机。同时, 也是采访人员聚会相互交流信息, 共同提高业务技能的场所。

2.书目、书讯、零散订单的采集

征订书目、书讯、书评中包含了大量的尚未出版或已出版图书文献内容的介绍、评价和评论,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图书文献的内容质量, 是采访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依据, 也是获得出版发行动态, 掌握出版规划和重点图书出版情况的主要信息源。采访人员要积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发行渠道征订收集各种书目、书讯, 对各种图书文献信息有所比较和了解, 在图书文献的选择上, 争取主动, 取舍适度。

3.各种信息、信函的收集和交换

散见于信件往来、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中刊载的有关图书文献的信息,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信息源, 是对书目等主要书源信息的补充。内部资料、馆际间各种资料的交换, 也是获得图书文献的一种方式。采访人员应该主动汇集信息, 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文献资料, 采用邮购、交换或索取等多种方式, 扩大采集渠道, 丰富馆藏。特别是有关科研领域里的最新成果、科研动态等信息, 应当重点采集, 这对科研工作者科研课题的开展极为有益。

4.重视专业工具书的应用

如《全国总书目》、《中国图书发行网点博览》等工具书, 不仅反映了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历史现状, 也反映了各出版发行部门的性质、水平及出版规律等情况。专业工具书的应用能为采访人员调查掌握书源提供方便, 也能为采访人员校对馆藏, 有计划的补漏拾遗提供依据。

二、加强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

调查掌握本馆读者群的知识结构层次, 学科设置情况, 教学规划和科研课题, 确立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不仅是采访决策的前提, 也是采访工作的目的。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 也为采访工作提供了许多图书文献的信息。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等专业性强的读者, 对本身所从事的不同领域里的科研信息十分关心, 能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书目。可采用召开采访工作座谈会、走访读者、发放读者调查表等方式, 深入到读者中去, 广泛听取各类读者的建议, 经常保持与读者的相互沟通, 改进采访工作, 促进藏书建设结构的合理化, 实现藏书补充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借阅流通统计的分析研究

采访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流通、阅览等部门进行调查, 访查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倾向, 了解哪些学科哪些书刊是阅读热点, 读者对书刊的利用程度及其社会效益, 做好流通量、拒借率情况的统计, 特别是对重点图书的追踪调查。要运用信息反馈理论, 将统计调查采集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 找出藏书补充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采购图书的质量, 及时改进采访计划, 适时补充新书和调整部分图书的复本量。对读者借阅的热点书刊要加以分析, 避免选书的盲目性。

四、加强对本馆藏书和兄弟馆藏的熟悉和调查

熟悉本馆藏书的体系结构, 收藏重点, 发展规划, 是开展采访工作的基础, 有助于采访人员在采访活动中不断地发展馆藏。调查和了解本地区各类型兄弟馆藏的情况, 通过交换、索取等方式收集其他馆藏书目录, 利用馆际间的协作关系满足部分读者的需要。建立和发挥馆际合作关系, 编制联合藏书目录, 组织协调采购网络, 使书刊的采集达到统筹规划。如大型工具书、丛书和外文原版书刊采购的合理分工, 减少馆际间重复订购, 逐步实现一个地区内各类型图书馆藏书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五、建立专家与采访人员相结合的选书制度

采访人员应选择思想、业务、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由于采访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采访人员要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覆盖面, 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征订书目的圈阅, 尤其对重点学科专业性强的图书文献的选择, 仅凭采访人员主观决策是不够的。要加强与读者联系, 建立专家与采访人员相结合的选书制度, 利用专家的专业学科知识起到直接参与指导和帮助选书。采访人员要对读者圈送的征订书目进行分析研究, 做到突出重点, 统筹安排采购计划, 力求达到每本书有其读者, 每位读者有其书。

六、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查体系

自检自查是采访工作的重要程序之一, 是采访人员利用采访存档、预订目录、公务目录、馆藏目录等工具, 对查访采集到的各种图书文献信息和实物进行查对核实的过程。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查体系, 能帮助采访人员对其采集的每条信息, 判断其有无收藏, 或者是否已列入征订范围, 避免重复采购, 减少差错, 发现漏订及时补充。特别是对丛书、多卷书的配套补缺工作, 尤为方便。

总之, 采访人员只要重视“访”, 并善于对专业理论和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和运用, 在采访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和掌握采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图书文献信息, 采取采访工作的主动, 发挥采购经费的最大效益, 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

摘要:图书文献采访工作室藏书建设的基础工作, 是保证馆藏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图书文献的采集是否准确、得当, 质量是否好, 能否以最少的经费获得读者阅读需求的最大效益。本文论述了图书馆采与访的关系, 并从加强对书源、读者需求、图书流通率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采访,图书文献信息,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铭佑.谈影响文献采访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晋图学刊, 1999, (2) .

[2]杨春丽.做好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几点措施[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

[3]单增福.林卫国.谈文献采访与藏书建设[J].图书馆学刊, 2001, (S1) .

[4]陈玉婷, 梁炜.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1) .

浅谈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 篇2

浅谈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图书馆网站在网络采访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作 者:于亚军  作者单位:肇源县图书馆,黑龙江,肇源,166500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3 关键词:图书馆   网站   网络采访   网络化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困惑,对如何做好纸质文献采访工作可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献采访;馆藏建设;发行渠道;采访方式;经费

采访工作是指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书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收集所需的图书文献。

文献采访工作是保证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证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质量。

一、采访工作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主导作用

图书馆馆藏是指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定位、任务和读者需求,确定本馆馆藏的收集范围,系统的建立、规划、发展和组织藏书体系。尽管文献资源载体形式出现了多种形态,传统的纸质文献仍是图书馆馆藏的主体,也是众多读者借阅的首要选择。因此纸质文献的采购是采访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应大量采购符合本馆专业特色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馆藏是图书馆的核心,在如今这种复杂的新信息环境下只有建立好合理的馆藏,才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因此,首要任务就是需要采访工作人员做好资源采集工作。

二、采访工作中面临的困惑

(一)采访经费有限性

目前,购书经费不足是世界各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面临的一大难题,已成为制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怎样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购书经费,购买更多更好的书,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采购人员应尽的责任。

虽然上级对图书馆购书的经费每年都相对有所增加,但远远跟不上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文献信息资源价格增长的幅度,导致购书经费短缺,直接影响文献采购的数量和质量,使得读者对书刊资料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二)期刊发行渠道多样化【1】

近些年,中文期刊发行渠道已经由邮局单一发行渠道发展到发行渠道多样化的局面,已不是过去的独断的邮发期刊一种发行方式,而是发展成为邮发、非邮发、刊社自办发行等发行形式,并且非邮发品种在逐年增多,但无论怎样变化邮发期刊仍旧是主要的发行方式。近年来还新兴了一种期刊发行渠道叫期刊发行代理商代理期刊发行,它是一种在网上进行订单传递和汇款结算的一种快捷方式,并且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内容已涵盖了邮发和非邮发品种,并且还代理了一些其它学术性刊物,占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发行渠道的增多,竞争性增强,期刊发行的服务性增强了。虽然说这些极大促进了期刊市场化的进程,但是也给期刊采访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采访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对文献的采集不外乎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购入方式,一种是非购入方式,绝大数量的文献是通过购入方式采集而来的。毋庸置疑购入方式是涵盖有商业性质的一种购买方式,常见的有订购、预定、赊购;常见的非购入方式包括交换、捐赠和征集等。

近年来,图书馆采访渠道不断拓宽,采访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目前图书馆所采用的采购方式可细分为以下类别:书目预定、现场采购、招标采购、网上采购(卓越网、当当网等网上书城)、询价采购。为图书馆降低采访成本,近年来出现了图书馆联合采购,采购外包等新型采访方式。随着采访方式的多样化,给采访人员带来了很多困惑【2】。

三、促进图书馆采访质量的策略

(一)制定采访计划,优化采访流程

要使采访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就要科学地制定采访工作计划,对馆藏结构及重点等做出具体规划,确定各文种各类资源的采购数量、构成比例及选择标准,并根据自己本馆的具体情况来确立适合本馆的采访原则。

1、多途径收集书目信息

随着网络资源的大量涌现,使得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有了新的生存环境。因此,采访前期采访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做好图书采访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图书采访信息主要包括出版发行信息、读者需求信息、馆藏状况信息。积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经常查阅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书店,了解书籍最新进展情况,重点搜集权威出版社的图书出版信息,关注权威出版社的发行动态,及时采取适当的采访对策,调整采访策略,合理安排购书。多渠道的搜集各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新书和各种图书出版信息,根据本馆的藏书建设原则,以及读者群体的需求调查,下载或记录相关的图书信息,为订购书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有效利用经费预算

图书馆的经费分配大致包括以下四大类:报刊,期刊,图书以及数字资源。根据馆藏结构,合理分配采购经费,建立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是采访人员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最难权衡的问题。而购书折扣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怎样为本馆争取更好的折扣,并在保证质量和能够订购到和及时到货的前提下,这就需要采购人员从折扣和服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询价或招标等方式来选择最合理最优质的订购渠道。

多途径查重,避免重复购入浪费经费。征订前期,整理各供应商提供的征订目录,比较后,筛除重复目录,避免订重现象的发生。根据初期确定下来的各个书目信息,如提名、ISBN号,ISSN号,责任者等对所要采访的图书文献和馆藏文献进行分别查重,过程中认真、细致的核对,无误后最终确定本馆的订购书目【3】。

3、馆藏文献的及时剔旧上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一方面需要采访人员从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中权衡选出最佳的文献进行采访,另一方面需要图书馆及时建立新的文献评价体系以保障馆藏质量,淘汰价值不高的文献,保留和继续订购优质有用的新文献。

4、随时关注变化信息

调研本馆所订期刊和此些期刊的发行情况,及时做好续订、停订、增订期刊工作。定期核查期刊到刊情况,查明原因,做好催缺工作。

采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些期刊临时更名、合刊、停刊等情况,因此采访人员应以实物对照为依据,及时跟踪期刊变化情况,建立期刊变化档案。做好变化刊的记录,避免产生重订、漏订、错订等现象。

5、突出馆藏建设

检查找出藏书中的缺点和不足,制定补充计划,有针对性的充实馆藏,形成一个专业的藏书体系。全面考虑不同读者的需求,使入藏的书刊的类型、水平做到广度和深度相结合,重点和全面相结合,建立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保证藏书体系的合理性,满足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

(二)拓宽采购渠道,合理配置资源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科技出版大量涌现,书刊的出版品种不断增多,出版社也越来越多,除了国有的新华书店,另外一些书商、民营书店的数量急剧增多,这样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采集渠道不断扩大。因此,在采访的时候,我们要综合考虑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和发展与供应商间的合作,保证图书质量的同时,利用有限的经费扩大本馆的期刊品种,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最大的服务效益。

首先,选择订购图书到馆率较高的购入渠道,保证图书的到货率和及时性。

其次,不断学习,对本馆所需类型文献做认真的调查,了解图书的发行动态,掌握国内出版和发行的情况,选择出版稳定,信誉好,质量高的出版社。

再次,与一些较大规模的出版社、发行商以及民营书店和书商都建立购书业务联系,使该馆的购书渠道增多,互为补充。合理的利用国有书店和其它书店和书商的优势和不足,来选择、分配本馆的图书采集来源【4】。

(三)建立馆际联盟采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馆馆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采访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对馆藏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很多图书馆面临的难题。在信息迅速增长的数字化时代,一方面读者对文献资源类型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图书馆经费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文献价格的增长速度,使单个图书馆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显得越加困难,因而馆际间的团结协作变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避免采访重复。因此,各图书馆需优化馆藏结构,突出自己的馆藏特色,加强图书馆与图书馆间的馆藏情况了解,避免文献资源严重的重复采访,实现共建共享。

结语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使图书馆资源与读者需求达到最大匹配,以确保读者的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文献入藏的质量和数量,采选质量直接影响到馆藏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以及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因此,图书馆采购人员应加强对文献采购方式的研究,提前制定采访计划,从订购手续、预算支配、文献管理、到刊情况等多方因素做周密的考虑,做好资源采集工作,将各个业务流程规范化,不断优化采访对策,确保馆藏图书数量和质量的科学合理。将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从而保证图书馆资源的连续和完整,提高图书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华.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探讨,2012,7:166-168.

[2]李静.数字时代文献采访工作问题的特点及对策,2014,32:48-49.

[3]宋玉艳.武英杰.新形势下图书馆采访工作问题与对策,2011,5:66-68.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初探 篇4

一、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 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市场化变革。

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图书出版和发行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过去由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被市场化、多元化的出版发行所打破。出版发行的主体不但有出版社、私营书店、著者个人, 还有各种性质的图书发行公司、集体或个体的民办书店;既有各大出版社的网站, 又有网上书店。它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无疑为推动图书市场的活跃与繁荣注入了强心剂。

2. 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图书出版发行的不断扩大, 图书出版市场存在着非理性出版的现象, 表现在对热门图书过分青睐, 对专业图书、科技书籍等出版的忽视, 尤其是一些科技专著。导致图书馆采访的质量不高, 创意新颖、专业性强的图书少, 新增学科的专业书更是匮乏, 无法满足研究型读者的需要。

3. 图书文献采访模式呈现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 采访方式由传统的采访方式过渡到网络采访方式, 载体形式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过渡。“网上书店”即是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图书贸易的一种新兴书店。当前, 我国许多出版社和书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书店, 直接在网上完成图书文献的采访。

二、当前高校图书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但在图书馆采访的实际工作中, 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不利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访观念滞后。

许多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状态中, 以馆藏量和年购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图书馆规模和档次的标准, 这种以数量来衡量其地位与作用的做法, 大大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文献结构优化和馆藏质量的提高。

2. 图书采购招标非专业化。

图书采购招标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选择图书供应商的一种模式。在招标工作中, 由于多数参与招标工作的人员来自学校其他一些部门, 并非图书馆专业人员, 对图书馆业务工作不熟悉, 因而往往将图书供应商的书刊折扣率、企业资质等方面作为优先考虑的招标内容, 而对图书馆在图书供应商处所需要获得的服务与工作上的配合考虑较少, 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图书馆整个业务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3. 图书采访经费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许多高等院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 也扩大了招生规模, 而且开设的学科专业和科研课题在不断增新, 教师和学生对图书文献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趋采访经费, 根本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4. 图书馆采访人员素质不高, 人员比例不合理。

宽阔的知识面、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出版发行市场并具有热心服务意识是采购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当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情况。且采访工作人员人数过少, 势单力薄, 不能更好地从事复杂而重要的采访工作。

三、完善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措施

1. 网上采访和传统采访相结合, 优化馆藏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将成为文献采访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传统文献采访方式也不会消失。由于印刷型图书在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上比电子图书更具有优越性, 出版质量和学术水平比网络图书更加有保证, 因此印刷型图书仍是大部分图书馆收藏的重点。而电子图书、网络图书则代表着馆藏图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因此, 必须妥善处理印刷型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关系, 适度收藏这两种类型的图书, 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长处, 丰富学校的馆藏。

2. 建立图书采访信息系统, 实现采访工作现代化。

(1) 建立图书文献征集信息系统, 及时收集各类图书文献资源信息。还可在校园网上建立图书馆采访征询系统, 将所有采集到的最新图书出版信息和书目数据定期发布到图书馆采访征询系统中, 供读者随时快速选择所需要的图书, 让更多的人参与采访工作, 从而使购书更具有针对性, 更符合读者的需求。 (2) 建立图书馆馆藏信息系统, 发布已有馆藏文献与已预定的新书的信息, 方便采访人员进行查重与审核, 减少重订和误订现象的发生。 (3) 建立专家教师选书系统。通过这一系统, 加强采访人员与学科带头人、专家、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提高采访的质量。 (4) 建立读者反馈意见信息系统, 及时掌握读者对馆藏的现有文献反馈意见和满意度, 掌握读者对文献的需求, 及时地对藏书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以便及时地、适当地调整采访计划。根据本校专业特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多种因素进行图书采选。

3. 合理配置经费及人员, 为采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新形势下图书馆采访工作问题与对策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好坏将决定一个图书馆是继续生存还是被淘汰出局。所以,如何认识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如何针对新形势下图书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寻找一条适合新形势下图书馆健康发展之路,是图书馆工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一)图书出版和发行趋于市场化。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图书的出版发行已经呈现全方位、全格局的的市场化的格局。原先由国营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由国营书店为主、私营书店和个体书店或者企业经营的书店并存的局面所代替。同时,网路化的发展使得图书的经营发展到网路的电子书店。图书出版发行的格局改变了,我们的图书经营理念自然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图书发行量大,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图书经营者的猛增,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对图书新的需求,导致图书的出版量迅速增大。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清楚地看到,在这些迅猛增长的图书产品中,存在着良莠不齐、好坏参半的情况。据相关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现在每年投向市场的图书不少于十几万种,这个数目只在增多,不会减少。这么庞大的图书系列中,有相当一部分制作低劣,思想性、艺术性不高,有的甚至是宣传凶杀、暴力、色情的源头。如何规范和管理图书发行的市场,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三)科技的发展刺激了新兴学科的图书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注定了对各式各类图书的需求增大。尤其是我国各类高校的发展,对各个学科、各种专业图书的需求剧增,也迫切要求我们的图书馆采访工作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化需求。

二、我国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图书馆的采访观念滞后。经济发展了,形势变化了,而我们的图书采访工作却仍然使用的最简单、最传统的工作方式。很多图书馆的馆藏方式仍然是以存书的数量取胜,有的更是以年购书量的多少作为评判一个图书馆工作业绩的指标。这种藏书方式和藏书格局,自然导致了图书的质量不够高,甚至是不高。有的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不仅方式陈旧,而且过程流于走过场,走形式,甚至是只访不采,最终导致图书的采与图书的用严重脱节。这样,只会削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二)对图书馆采访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图书馆的采访工作要发展,自然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很多图书馆却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比如文献资料,这几年文献资料的价格逐渐走高,而市场对文献类图书的需求也在增大。图书馆有限的经费显然是不可能购进相当规模的文献资料类图书的。结果,图书馆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却是读者的许多怨言,甚至换来一片骂声,从而使图书馆的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完善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图书出版的立法使图书出版发行有法可依。我们的图书出版发行已经有了一些法律法规,但随着图书出版发行的不断市场化进程,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图书出版发行工作。要利用不断地立法,规范图书的出版发行。要依法打击图书的剽窃盗版,打击假冒伪劣图书产品的制造者、生产者、销售者,打击随意转卖出售书号的行为,给正版图书营造正常合理的经营环境,严格图书的审批手续和书号的使用,规范新书的征订环节,增加新图书的报道量,严格确保新书征订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完善图书的管理细节,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图书馆的采访工作的质量。只有这样他,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二)广泛收集图书的出版信息。要做好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广泛地掌握图书出版方面的信息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图书出版方面的信息收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从各式各类的新华书店、出版社、网络媒体去收集图书的出版发行情况,从专业的图书出版的专业类报纸、杂志目录去了解图书的出版发行情况,还可以利用广大读者的回馈、反响、评论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需求,从而全方位地了解图书的出版发行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服务好图书馆的采访工作。

(三)图书馆采访工作向网络化转变。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图书馆的采访工作自然也概莫能免。我们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新形势下,各新华书店和图书的经销商们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把自己的图书出版发行信息公布在网站里。我们的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要学会合理使用这里的信息,了解出版社、供应商的各种信息。从互联网、网站了解图书的出版发行是非常便捷、及时的,可以省去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并最终把采访人员从低效、劳累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的图书馆的高效优质的采访工作中去。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变化,清醒了解我国图书馆采访工作的现状,根据这种变化和现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应对之策,使我们的图书馆真正高效优质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服务。

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文献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53-2

0 引言

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关系到为读者服务质量,决定着图书馆能否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开始广泛应用和文献信息资源在结构、载体的变化,迫使高校图书馆要适应媒体时代发展而不断地调整采访工作的方式,以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适应高等教育的需求。

1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情况

1.1 购书经费的不足

根据《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2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40万种,较2011年增长12.04%。其中新版图书24.2万种,增长16.6%;重版、重印图书17.2万种,增长6.2%,定价总金额1183.37亿元,增长11.32%。图书种类繁多,图书、期刊以及电子资源的价格每年都上涨,相对于文献信息资源价格增涨的速度,当前多数高校投入到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的增加量远远所不能及的。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相对不足,直接影响了文献资源的采购。

1.2 馆藏结构的变化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数字资源已在高校图书馆占据一定的比例。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第二十三条 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保持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寻访和接受社会捐赠;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而数字资源其浏览方便、检索功能强、传递速度快等优点,深受读者的喜爱。这些变化迫使这些变化迫使高校图书馆势必协调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采购的合理分配,逐步加强电子资源建设,使馆藏资源以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存。

1.3 采访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采访方式是根据学院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等因素通过订单向书商订购,或直接到书店选书,采购方式比较集中、单一。随着网络普及、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各出版社、书商及网上购物的网站相继开通,对缩短采访工作周期的要求、采购数字资源的采购也日益摆在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同时读者对信息的新颖度、完整度的要求以及虚拟资源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采访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

1.4 读者需求的变化

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可随时随地的,便捷的检索,没有各式条件的束缚,自由的选择等对读者的冲击——读者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阅读,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如畅销图书的复本量少无法及时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等情况,数字资源的建设及使用等宣传不足,使得读者对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失去信心。

2 高校图书馆提高采访工作质量的路径

2.1 健全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原则,制定年度采访计划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原则是对采访工作实施的宏观调控,也是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采访工作原则应首先确定本馆重点文献收藏的完整,力求做到系统、配套、齐全,从宏观上把握全馆藏书的采购比例,既要科学地反映各学科体系之间的配比关系,又要注意客观地反映某学科的历史沿革和不同观点。而图书年度采访计划即图书馆未来一年内文献资源采购的计划,图书馆应根据学院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及图书馆的任务,以合理规划图书采购经费、制定纸质电子图书采购比例,从确保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各类文献的选择标准、复本量和经费预算等也有所规定,确保图书馆馆购书数量与质量及特色等做出具体的办法,制订出图书采访计划以使采访工作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在此计划的指导下,采访人员要准确把握图书馆年度采购计划,结合学院各专业发展动态,与各学科带头人创建联系并邀请教师参与文献采购工作,采购图书时,采访人员可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避免盲目采购确保图书采购工作的质量。

2.2 建立多书商的商家招标体系,拓宽图书采访渠道

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我国专为图书馆服务的书商也发展起来,书商被看成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战略伙伴。书商服务内容主要表现在选书、数据提供和技术加工等方面,书商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一站式馆配采购、荐购平台”,如: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我馆提供的“田田网——中文纸电同步平台”高校图书馆借助于书商更快、更便捷、更全面地了解各类出版社的图书信息,依书商提供最新图书书目信息,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及教学需要等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将最新书目信息送给教师进行分类选择,做到来自各种渠道、种类繁多的书目与教师授课的专业相匹配;也可以通过书商提供的平台进行荐购。同时通过书商招标,到中标的图书公司或提供大型图书展览会现场采购,避免了仅靠书目介绍预定图书的盲目性,提高图书采购的准确性,此方式需要采访人员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如确定采访团队成员(专业教师同行)、制定采访方案、明确具体采访目标等,通过书商这有效地缩短了采访工作过程周期,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

2.3 建立高校图书馆“图书两级采访”制度,提高采访质量

高校图书馆建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吸纳专家参与图书馆采访工作,制定“图书两级采访”办法。“图书两级采访”主要是指专家选书是主要一级,图书馆采访协作是关键一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原有图书馆提供新书书目,按学科汇集书目信息送交相关专家进行圈选,图书馆采访人员形成订单采购图书的过程基础上,现已发展为由各学科专家利用网络终端,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中参与图书的采访工作,形成一个由图书采访人员具体实施,学科专家、教授共同完成图书协作采访过程,“图书两级采访”是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的改革,也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与发展的结果,它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在文献保障率、新书入藏率、读者满足率、新书利用率以及生均图书册数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基础。

2.4 建立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平台,拓宽信息的收集渠道

高校图书采访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前提,因此在“图书两级采访”的基础上同时在高校内部建立读者信息服务网,如图书馆汇文荐购、读者服务群、微博等广泛地征集各方读者对图书需求的意见——构建读者荐购平台,与校内的各个部门教师建立联系,掌握学校的教学近况、科研情况等相关信息,发动教师向图书馆推荐图书书目信息,教师们也可将自己通过各种媒体或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学科动态而掌握的信息列出购书单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手中,时时增补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图书采选;也可在图书馆流通服务部门设立图书订购信息推荐处,倾听读者的意见,及时汇总读者荐购图书目录信息,及时采购以满足读者的需要,提升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满意度,增强图书馆选书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5 增设灵活的零星采购方式,拓宽图书馆采购渠道

零星采购方式主要是指图书馆或读者从出版社、网上书店采购或者读者零散采购等采购方式,其主要用于学术性强或专业性强、出版数量少、不易买到或急需的图书,其优势是文献到馆的周期短,能够确保文献传递的及时性,对此采购方式健全相关制度,进行必要的查重和登记,方可网上采购,也可教师在征得图书馆采购部许可后自行购进图书等采购方式,其特点专门补充不同于常规补充之处,如新专业,新课题用书,新文献类型,某出版社的协作出版图书的补充、读者急需文献的补充,弥补现采或预定存在的不足,对馆藏情况进行补订,降低必备文献的缺藏率,保证采访工作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宋玉艳,武英杰.新形势下图书馆采访工作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5):66-68,97.

[2] 吴漂生.网络环境下文献采访工作探讨[J].图书馆学刊,2003(6):34,38.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研究 篇7

1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质量管理

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是指在图书馆中的一个部门, 即采访部门, 以采访的质量为中心, 以其他部门为辅, 采访部门为主, 通过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 对采访流程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 以经济最小化的方式使客户得到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最大满意度, 让读者、社会和图书馆实现多赢, 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它构成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管理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出发, 以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学校的总体规划、学校的性质、目标以及各学院的科研方向为出发点, 结合本校图书馆的馆藏及现在的经费计划来实施安排的一项工作, 其具有辅助性和其本身的独特性。

2 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核心质量问题

2.1 文献资源建设目标不明确

图书馆的管理就是一个文献资源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完善过程中,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目标是指引采访工作的指明灯, 只有明确了本馆现存在哪些文献,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 图书馆还缺哪些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目标, 才能在总体的部门工作分配中明确采访部门的具体目标。

许多图书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总体出版量大幅度增加, 而图书质量却良莠不齐的情况下, 图书馆采访工作者往往认不清哪些是图书馆真正需要的, 不明确本馆的文献建设目标, 却盲目的采购, 采访工作就只是一个质量的增加, 而不是采访工作质量的增加。往往造成图书的重复, 缺失或者采购到的图书不能发挥作用等问题。

2.2 馆藏文献体系结构不合理

一些图书馆的采访质量一直提不高, 究其原因并不是采访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技能经验问题, 而是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体系结构的设立本身就不合理, 使图书的归类界限不明确, 图书的管理混乱无序, 在这样的条件下, 采访人员在对图书采访做计划调查时, 对每种结构的图书的需求就会存在混淆和具体的不明, 一些图书可以放在这一结构中, 而又可以在另一个结构中, 诸如如此等的问题就会使采访人员在采访中重复采集或者漏采, 甚至采集到的图书就不是该种结构的图书, 这样不仅浪费了采集经费, 而对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馆藏文献的不合理带来的危害不仅只是图书经费成本的增加, 对整个图书馆来说, 它的不合理将会致使读者对信息的检索存在偏差, 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样读者在推荐购买中就会大量提及, 采访人员在采访前读者荐购是其计划来源的组成部分, 此造成采购人员对图书采购的恶性循环。采访工作质量的持续低下。

2.3 馆藏文献特色不鲜明

一个图书馆的馆藏特色综合地反映了学校对相关领域发展的重视, 明确地反映出各个文献结构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由于市场经济等的高速运转或者图书馆与高校的发展规划相脱节等原因造成当今图书馆的馆藏一刀切, 基于这样的状态, 图书馆采访人员对哪类图书该重点补充, 对哪类图书该做适当的消减没有足够的认识, 这就导致了图书采购重点没有得到把握, 从而出现有些板块图书的闲置, 而一些模块图书却出现缺失或者供不应求的状况, 此问题同样对采访工作的质量造成极大地影响。使得采访人员的采访与学校的长期规划目标相背驰, 图书的采购失去意义。

2.4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不具有协作性

高校的扩招造成了对图书量的增加, 于是在许多高校出现了这种情况, 图书的增加只是偏重对某一类图书的增加, 譬如重视对纸质版图书的大幅增加而忽略电子图书系统的建立, 或者偏重电子图书系统的建设而忽略了纸质版图书的增加, 总之就是使得两种图书之间极度的不平衡。这只是采访人员工作质量低的一个现象。

图书馆的各个管理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 离开任何一环的工作都会使相关工作受到影响, 一些高校总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馆内的各个部门相独立, 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 文献的流通存在滞凝, 使得采访人员不知道读者对前期采购的满意度, 不知道资源的运用所达到的层次, 在没有流通部对其图书的运转, 前台服务人员没对下期图书的预告做一定的宣传, 使得读者对图书的动态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那么采访部门是在朦胧中独立前行在无援的丛道上, 不知该如何前进。而我们知道在一次采访中, 或多或少采访的图书总会出现重复, 内容偏离了教学研究需求的状况, 若采访部及时与流通部门不进行及时沟通协调, 对图书的采访手段进行调整, 则采访工作的偏差将会继续扩大, 重复率大大增加, 甚至使馆藏图书的馆藏价值与图书数量成反比, 重复图书反而占据了大块位置。

2.5 文献采购渠道不满足要求

图书馆招标是高校近年来普遍采用的采访工作的一种模式, 招标过程中, 由于参与招标人员多数来自其他一些非专业采访部门, 他们对图书馆的工作业务不甚熟悉, 在招标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供应商的书刊折扣或者资质, 而不重视图书是否符合本校及本馆的实际需求, 从而阻碍了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流程的优化改进。

由于现在是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 出版社屹立在各个角落, 出版商更是比比皆是, 各种销售渠道销售手段毅然兴起, 采访人员面临这样的情景已是对图书采购需求的一种挑战, 而对图书的采购中采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不可避免, 有些采访人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相应的销售渠道, 这不但使得图书来源的单一化, 一些图书甚至采访人员会在这些销售中找不到, 更甚者所采购到的图书根本不符合学校及图书馆的实际需求。

2.6 读者的意见没有得到有效征求

图书馆面对的是直接的读者, 它主要是为读者服务, 读者的需求就是图书馆的需求, 在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中, 一些图书馆的采访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采访计划的制定的数据来源中就把读者的意见这一块给省略, 使得采访就是为图书馆采购, 而不是为读者采购。

许多图书馆明确地知道读者对采访工作的的重大意义, 但由于在读者信息的征求当中方法单一, 得到的信息太过片面, 不能代表大部分读者的需求, 而一些图书馆又出现使用的方法过多, 使得方法之间的问题相重复, 得到的读者意见数量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 采访人员因为自身素质等问题, 不能对这样大批量的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和把握, 导致最后的结果偏离了读者所需的重点, 在偏离了读者需求下采购的图书最终将也是一次失败。

3 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确保与提高

3.1 图书馆采访前的质量控制

高校图书馆采访前的质量管理也就是对采访前的工作的一个科学、合理的准备使图书的采访质量得到提高在采访前可以实施以下几点: (1) 选择优质的图书代理商图书馆通过对图书代理商进行公开的招标竞争, 在众多的代理商中选择为我所需, 图书质量高、服务能力强、信誉良好的代理商, 使得经费和质量得到双赢。 (2) 制定采访工作的质量目标, 这是采购图书之前,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现有馆藏, 馆藏建设目标, 学校长期规划目标, 学生的总体需求, 教学科研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购书的经费预算等制定明确的采访实施目标, 有针对性地购进图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相关教师共同参与图书的采购。 (3) 加大提高采访人员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在采访工作中需要对读者的需求及意见等进行调查, 为了图书采访质量的提高, 就要深入到读者的群体中去调查, 去细致地了解和分析读者对图书的需求, 从而使得为采访人员的采购提供明确的方向,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最终采访质量和采访工作效益都会得到一个全面的提高。

3.2 图书馆采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图书馆采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提高: (1) 了解教师需要, 对书目进行预订。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应到学校教务处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 相应的授课教师及课程安排情况, 采访人员根据所了解的情况, 有目的和选择地将书目送给教师进行分类和选择, 使各渠道的书目与教师授课的专业相符, 也可以给教师提供专门的平台, 让教师把自己所需或学生所需的书目进行反馈, 从而提高采访的质量。 (2) 现场采购, 提高图书采购的准确性。现场采购到中标的图书公司, 这种方式可以更直观、准确地避免靠书目介绍预订图书的盲目性, 采购人员要提前组合好采访团队, 做好采访前的一切准备, 到达采购场地后, 最重要的是做好图书的查看工作, 要切记的就是采访中要携带笔记本电脑或者便携式数据采集器, 从而提高采购的准确性, 保证了图书采购的质量。 (3)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零星地采访。采访人员要不断地拓宽采访的渠道, 利用网上信息作为其提高采购质量的辅助手段, 零星的采访主要是针对那些学术性强、出版数量少、急需或者不溶于买到的图书, 而网络的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小批量运送等特点正符零星采访的特点, 所以是一种较好地提高采访质量的一种渠道来源。

对于小批量的图书, 教师组团参加书市展, “教师选书”等方法也是比较有效地提高采访质量的方法。

3.3 图书馆采访后的质量控制

加强高校图书馆采访后的质量管理, 是做好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起点及依据, 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加强采访后的质量控制: (1) 通过加强图书馆对图书验收的质量监控, 采访人员购买到书后, 验收人员要根据预订的目录对图书认真细致的查看和验收入馆, 对到书时间, 清单是否清楚, 是否有加塞图书, 包装是否完好, 图书加工质量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认真仔细地统计好定准率、差错率、到书率等。对不能到达的图书要注明原因, 并及时与书商联系, 这样不仅有利于书目的更快到达, 也为下次的采访奠定基础和经验。 (2) 对图书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图书馆购进图书资料后经一定的工作程序, 对图书进行加工处理, 无论是销售商承诺的对图书进行加工处理, 还是图书馆自己进行加工处理, 都要有一套明确的质量加工标准, 只有严格地遵循质量标准, 才能达到加工图书的规范和质量的提高。 (3) 对文献编目的质量控制。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找规范化、CALIS联机中心数据全的编目中心, 利用网络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书目的加工量, 有利地保证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数据质量。在以上的基础上, 对质量监控的内容进行界定, 使采访人员能更好地掌控图书质量。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对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相同, 在具体问题中, 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决, 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采访工作的质量。

摘要:变革中的高校图书馆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的形势下,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认识和加强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使图书馆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双赢。

关键词:采访工作,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协作性

参考文献

[1]张范.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0) .

[2]王建党.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 2010 (5) .

[3]马慧, 严涛.谈高校采访工作于沟通工作的协调[J].河北科技图苑, 2008 (5) .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篇8

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

1.1 图书馆规模在扩大, 藏书量巨增

自1999年高校招生大规模扩大以后, 高校的规模急剧增长。目前我国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高校已有2400余所, 在校生规模2000余万人, 居世界之首。按照人均拥有十册图书量来算, 每个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必须达到100万册以上。按每年10%的删除率, 高校每年的新书采购量应在10万册以上。对于经费和人员充足的重点高校来说, 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对于刚刚借扩招而扩充规模的地方高校来说, 经费和人员有限, 完成人均10册图书的目标压力很大。

1.2 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落后

在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里, 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不多, 很多馆员由高校后勤或行政人员转岗而来, 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的系统培训, 没有文献资源相关的知识背景, 服务范围仅限于借书还书, 对于扩建后的图书馆里的先进的资源无法利用, 图书馆里现代化的设备和电子资源被浪费。馆员和读者互动太少, 不能掌握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 在新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访上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重复购进文献和购进无针对性的文献, 造成高校资源的浪费。

1.3 网络化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方式

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当今时代主题, 在这个趋势中, 传统图书馆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采编和流通上, 都有成熟的系统软件来操作,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采访方式上, 也有了现代化的书目系统, 采访人员只需通过网络和电话就可以实现图书的选择采购, 省去了大部分的时间和效率。

2 高校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经费短缺, 文献保障率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声称藏书过百万, 但至少有30%是需要进行剔除的旧书、废书。面对万人以上的师生读者, 按人均10册的保障量, 还达不到这一目标。由于高校在基础建设投入过大, 制约了图书馆的经费供给, 再加上近年图书资料价格的飞涨, 图书馆新书更新率不高, 完成百万册新书采购任务的周期过长, 文献保障率和读者满意率不高。

2.2 信息知识的爆炸, 文献的有效期越来越短, 更新率越来越快, 给采访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许多高校每年的图书招标工作安排在当年的4、5月份, 当年的新书送到图书馆已是9月份了, 然后编目加工送到流通书供师生借阅。有些时效性强的资料, 比如时事政治类的已经过期很久了, 造成了浪费。还有一些因为图书供给商的原因, 图书错送或重复购进, 也是造成文献资源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3 文献资源形式多样化, 采访工作复杂化

在一些图书馆里, 纸质文献的采购归采编部管理, 电子文献却归电子阅览室来负责。目前很多图书馆大量引进电子数据库, 传统的采编部工作人员对电子文献的采访没有经验, 往往就把电子文献的采访任务归电子阅览室的技术部门来管理, 而电子阅览室往往又没有采购的经验, 很难保证所购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保证质量和价格, 兼顾纸质和电子, 还有中文和外文类的, 是非常难平衡的。

3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对策

3.1 制定以读者为导向的采购需求计划[5]

图书馆采访首先需要做需求分析, 采访工作人员往往是基于本校类型特色和专业设置不同, 确定每年采购文献的总体目标, 然后对照书商所提供的新书目录, 进行勾选和下单。图书馆的读者往往就止于流通部, 极少与采编部有所交流, 采编部工作人员无从知晓读者的需求。在这点上, 图书馆应该主动开展一些网上留言或信箱, 主动收集读者的意见, 按照读者的真实制定文献采购计划。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里, 已经有一种叫作“读者决策模式” (PDA) [2]的文献采购系统, 简单讲就是按需购买的方式。这个系统的引进,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和读者满意率。PDA在我国还处于探索期, 在实际利用上可能还有一些弊端, 但将来肯定会取代传统的文献采购方式。

3.2 高校合作开发中文图书采访平台[6]

2010年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开合作开发了一个中文图书采访平台, 包括书目库、业务交流、书目查重、生成订单等功能, 并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确定其使用的权限。此系统出现以来, 在不少的图书馆得到了实际运用和好评。当然一个系统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实际, 此系统是基于像武汉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 资金和技术雄厚, 许多地方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可能并没有过多的人力和财力来支撑这个平台, 所以每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多与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交流借鉴, 自己开发适合自己的平台, 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

3.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在高校图书馆里设立了“学科馆员” (subject librarian) [1]这一职务, 是适应美国高校学科专业扩展和馆藏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清华大学在1998年率先创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顾名思义就是既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又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员, 是图书馆与院系交流的桥梁。目前我国只有少数985高校图书馆里有学科馆员, 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学历和知识背景结构达不到高水平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采访人员不了解院系和专业, 就不懂得书目选购的重点, 如果有一支学科馆员队伍进行指导, 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采购经费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3.4 合理协调纸质图书和电子数据库, 中文和外文文献的关系[4]

目前大多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数字化, 纸质书还是采购的大部分, 电子数据库所占比率在逐年增加。而且除了中文图书以后, 外文图书也是采购的一部分,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要最大程度地购进质量好的外文图书。对于采访人员来说, 多与电子阅览室技术部门人员合作, 保证购进数据库的质量。在选购外文图书的时候, 可以咨询学校外语院系的专业人员, 这样才能保证外文图书的质量。

4 结语

总之, 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最前端, 是影响图书馆对外服务水平的最大因素。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采访工作也面临复杂化的形势, 工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采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 所以转变观念, 建立专业化的图书采访工作团队[3],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曹莎莎.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研究[D].安徽大学, 2013.

[2]王荣.读者决策采购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 (1) :23-24.

[3]艾婉秋, 黄韬.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采编工作的问题及创新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 2014 (7) :130, 141.

[4]杨丽伟, 张玲玲, 韩笑.以读者服务为本提高外文图书利用率[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4 (1) :33-35.

[5]贾朝霞, 李力文.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4 (4) :57-60.

医学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探析 篇9

关键词:图书馆采访,监督,医学高校

图书馆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内容, 是读者和书库沟通建设的基础。“采”和“访”是两个组成部分, 前者重视的是通过多种渠道来建设和搜集图书馆, 后者是指通过和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征求他们对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了解他们的需求, 为图书馆建设起到支撑的作用。文章通过这两个方面, 对医学高校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析, 并为图书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采”和“访”对于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作用

采和访是图书馆建设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没有它们, 图书馆建设将故步自封, 不能够前进, 更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馆藏的构成主要是纸质和非纸质材料, 其中纸质材料包括一些教材和一部分学校购买的文献资料。前者, 我们不用多提, 这主要是一些学生们所需要的内容;而后者对于科研类工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前者, 采和访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对图书馆当前所有的书目进行详细的查阅, 寻找其中所存在的漏洞。例如, 一些基本的教材资料对于图书馆建设是不可缺少的, 而有些资料过老或者是落伍, 就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读者进行调研工作, 通过和他们之间进行沟通, 了解图书馆建设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就更有利于图书馆馆藏建设工作有目的地进行。例如, 《医部全录》这本书。它虽然经历了几百年, 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 这是我国医学历史的一个缩影。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我们的前人通过几十代的辛苦和尝试得来的, 它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医学历史和中医基础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这部书在图书馆里却静静躺着很多年, 如果不是管理人员清理, 它表面还布满灰尘。这样, 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医学院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那就是过分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古典医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通过采来的信息, 反馈给学校教育部门, 这样有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虽然要追求高新科技, 但是却不能够数典忘祖。另外, 在访的过程中, 我们也很容易发现一些问题。例如, 有些学生反映一些书籍确实是比较落后的, 例如一些中医教材。中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医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医也不是很完善的。中医所得到的结论大都是我们的前人通过亲身实验得到的结果,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而且中医中有些内容是不可取的。所以, 我们应该结合现代技术, 把中医中迷信的成分剔除掉, 这样更有利于中西医建设和学习。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 它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但是在一些高校, 他们的采访工作并不是很到位, 而且有很多情况下都是走形式, 还有就是采访的群体不具备代表性。例如, 一些高校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 他们完全复制跟自己水平相当的学校, 形成了一种图书馆建设跟风形式, 而完全忽视了自己学校的特征。例如, 医学类高校在建设图书馆的时候, 有些学校就找国内其他的医学类高校, 模拟人家的建馆理念。但是当图书馆建成之后, 才发现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风格。我们是以医学类为主要特征的学校, 而且对于医学类中, 我们有几个方向是我们的强势专业。而其他高校不可能完全和我们相同, 所以这样的图书馆建设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幌子。而对于采访的人群而言, 也是不具备代表性的。一些学校图书馆领导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借阅成本, 根本就不去采访读者, 或者是找一些教师直接了解图书馆建设情况, 而完全忽视了学生对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存在, 我们在建馆过程中要时刻重视监督工作。[1,2,3]

二、“采”“访”结合

“采”和“访”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的宗旨都是为了建设图书馆。前者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检查图书馆建设情况, 而后者是通过听取更多人的建议, 然后反馈给前者, 为图书馆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发现这两者的作用。如果将两者合理地结合, 会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起到更好的作用。现代高校都掌握着“软实力”, 所谓的软实力是指高校所具备的科研思维和一些科研能力, 以及强大的文献检索能力。其中文献检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它是一些高校为了提高科研能力, 而购买的一种非纸质图书。我们都知道, 在之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 图书馆里的书是最珍贵的。因为, 我们想得到一种资料, 就必须去看书, 只有书本才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根源。然而现在的途径不同了。我们都知道当一本书出版之后, 这就证明它所包含的内容大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了, 所以这样的内容对于教学来讲是足够了, 因为都是基础知识。然而对于高校而言, 教学并不是教育的唯一工作重点。科研在高校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这不仅影响学生们的未来, 还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 更是对医学进步的一种贡献。所以, 文献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文献一般代表着一个课题或者是方向的最先进状态, 它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当前最先进的。对于医学来讲, 掌握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 更有可能通过新技术治愈一个患者。近几年一些高校都在购买高档次的文献资料, 维普和万方作为一种基础的检索工具, 被很多的学校所引入。我们可以根据文献所出处和年代, 判断这个期刊的等级, 从而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对于校内外很多学生和教师的采访工作, 我们发现引入最新的文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可能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一些国内外的新书, 因为他们大都停留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而对于教师或者是更高层次学生而言, 没有文献无疑就会被认为在黑夜中走路。每一个学校的教学资源都是有限的, 即便是我们的最高学府, 清华和北大也有很多设备是欠缺的, 它们的学生很多需要去其他学校或者是研究机构去做实验。所以, 对于我们而言, 在我们没有更多的资源的情况下, 文献资源就成为了我们获得最先进科技的途径。[4]

参考文献

[1]曾晓珠.前轮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前沿, 2006, (05) .

[2]庞恩旭.试论我国的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5, (01) .

[3]杜云祥, 郝俊勤.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 2003, (23) .

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篇10

1确定适合本馆的采访方向

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以自身馆藏丰富服务于用户的优势正在削弱。因为, 第一, 任何图书馆单靠自己有限的馆藏来满足用户的无限需求是不可想象的;第二, 用户对信息的获取, 主要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新颖性和获取的方便性, 而不管是从哪个国家、哪个图书馆获取的, 图书馆的价值不再以其拥有的馆藏规模和广度来衡量, 而以它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所以, 必须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克服“重藏轻用”的观念, 建设特色化图书馆, 而馆藏资源的特色化是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特色化与否是决定图书馆未来命运的关键问题, 因而特色化文献信息的采访就显得特别重要, 各馆只有通过采购特色文献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才能发挥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效应, 从而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制定适合本馆的采访原则

(1) 针对性与可靠性原则。

所购产品要实用并有针对性。既要满足本馆服务的需要, 又要针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进行科学筛选, 收藏有专业特色的出版物, 从而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以用户需要为导向, 多方听取专家和读者的意见, 做各种统计分析, 同时, 定期对各出版商的出版能力, 出版质量以及出版物进行综合测评, 以保证知识信息, 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用性原则。

采访时需要考虑电子出版物的非人工可读性及对软硬件环境的依赖性, 要与本馆计算机系统相匹配, 外文电子出版物因出版商不同, 所需的硬件设备、网络支持条件、收费情况以及使用时需要的基本技能都不尽相同, 尤其是费用方面差别更大, 采访人员要全面地综合诸多因素, 提出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3) 平衡性原则。

要全面考虑学习类、工具类、知识类及艺术类等题材书籍的购买, 尤其是作为常规教学辅助手段的辅助教学图书及大型词典, 百科全书等内容的出版物, 数据库光盘中注意内容分型的平衡, 如书目, 索引, 文摘, 全文等各种类型。如果重复购进多种全文性数据库光盘或书目性数据库光盘, 将会严重影响检索的查全率及实用性。

(4) 延续性与时效性原则。

在采访过程中, 力求保证订购数据库的延续性, 与本馆收藏的连续性原则是一样的。

(5) 协调性原则。

亦可称为互补原则, 即不仅要做到与馆内的其他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的协调互补, 避免重复, 做好与其他图书馆区域性协调合作, 联合协调采访, 注意本地区资源采集的协调, 从而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文献收藏体系。针对使用率较高的同一出版物, 可采取团体购买的原则, 既减少了经费支出, 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甚至共同分担了一些项目的风险。

3确立适合本馆的采访重点

如何利用有限的图书馆经费, 科学配置及互补采购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 应成为采访工作的重点。

(1) 发展网上采购, 丰富馆藏资源。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 许多出版社都开始将自己的出版目录放在网络上, 采访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书源信息和书目数据, 根据需要及时订购所需的文献资料。网上书店具有信息量大, 操作简捷方便、传递快捷、图书采访和订购便利的优势, 避免了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浪费。采访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所需图书的全貌, 为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 以积极的态度调整馆藏资源。

坚持“质量第一, 择优采购”的原则, 结合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 检索方便性、经费状况、馆藏发展方向等因素, 把电子出版物作为传统文献的重要补充, 逐步扩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 在这部分领域形成优势,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逐步形成馆藏特色。”

(3) 增加专题数据库的采访。

考虑到网上信息并不完全是免费使用的, 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库使用费用相当昂贵, 不是普通用户所能承担的, 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资金上的优势, 统一购买部分专题数据库的使用权, 为用户提供服务。

(4) 把网络资源作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补充。

随着现代数字化制作和传播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始通过网络以数字化方式提供传输, 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通过网络广泛收集、摘取所需部分下载, 收集保存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分类管理, 供用户随时查阅。

(5) 馆藏资源数字化。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 网络更加贴近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网络信息服务更被重视。采访工作中应尽可能地将馆内的一二次文献信息直接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加工处理, 生成可以在网络中方便查询与检索的文本文件, 超文本文件或数据库文件等, 从而真正实现文献采访的现代化、网络化。

(6) 建立采访数据库, 做好选书查重及补漏、补缺工作。

网络环境下, 图书采访工作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采访数据库系统, 在采访查重中灵活采用各种查重方法, 如出版社代码为检索点查重法, 主题词查重法, 劳动者查重法, 分类查重法, ISBN号查重法, 书名查重法等, 从而保证采访人员多角度, 多方面地了解馆藏及各种图书信息,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 更好地进行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4建立读者需求信息资源库, 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读者调查

网络环境下的采访工作调查研究, 重点应该转移到如何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读者需求调查, 改变过去传统采访过程中仅靠分析读者借阅情况, 设立《读者文献需求调查登记表》等进行读者需求调查的单一模式。

(1) 建立完善的读者需求信息资源库。

读者需求信息资源库是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需求状况的总汇, 其目的是让图书馆采访人员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依据, 从而避免图书采访工作中的盲目和随意行为。采访人员通过建立读者需求信息资源库, 采取访问, 提问等方式开展读者信息需求调研, 将读者所需资料进行调查、汇总、分析、并利用计算机存储丰富的读者数据库资源, 随时跟踪、摸清楚读者的需求情况, 从而确立采访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2) 充分利用网络的实时互动性进行读者需求调整。

信息质量的时效性, 信息需求的高效化, 要求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快速、高质。采访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 在网络中发布采访数据, 让读者通过网络利用网上聊天, 电子邮件, BBS和讨论组等方式直接参与文献选择, 采访人员可以随时收集这些信息, 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资源的采访, 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 对网络上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挖掘, 有序组织和加工整理, 使之有序化, 便于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新颖而且准确的信息。

(3) 走协调采访之路, 建设特色数据库,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采访协作协调,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是目前图书馆合理使用经费, 保持特色, 服务经济建设, 满足读者各种需求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 不少图书馆按地区组织了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调网络, 如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立的“图书馆集体采购协调中心”、广东省开展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华东地区委属12所高校外刊订购协调中心”等等。这些机构不仅向各馆提供内容广泛的电子订购数据, 还可以提供国家权威的, 标准的MARC编目数据等, 对于外文资料, 采访中心还提供相关图书馆的入藏情况, 这种采访模式使各入网馆深受其益, 在一定地域内起到了共建共享的作用。同时, 参加协作的图书馆, 由于其馆藏都纳入统一的馆藏体系之中, 各馆必须按照事先商定的内容范围, 出版物类别和其他特征, 负责建设共同馆藏中的某一部分, 并有权使用协作建设起来整个馆藏体系中的任何一部分, 各馆之间主要通过城域网或因特网将采访信息按统一格式相互传递。

5提高图书采访人员素质

现代化的工作方式, 要求采访人员的素质也要高。一个合格的采访人员不仅要把握文献采购的基本原则和网络资源的特点, 敏锐的情报意识, 还要善于捕捉采访信息, 要具备重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所负责的其他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采访人员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整理上, 有针对性、计划性地收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 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为网络资源编制索引, 以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总之,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将不仅仅是馆藏量的多寡, 更重要的是各种馆藏资源的质量能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采访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条件, 更新采访工作的观念, 拓宽采访工作的思路, 改变采访工作的策略,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 满足社会的要求。

摘要:因特网的迅速发展, 为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供了现代的采访手段和工具, 从而形成了图书馆图书采访的新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采访工作要确定适合本馆的采访方向、制定适合本馆的采访原则;确立适合本馆的采访重点, 建立读者需求信息资源库, 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读者调查, 提高图书采访人员素质。

关键词:图书馆,采访工作,网络环境,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锦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J].图书馆论坛, 2001, (4) .

[2]来丽.系资料室的独特功能与新技术环境下的发展优势[J].图书馆杂志, 2000, (6) .

[3]苏景乃.论高校采访工作的转向[J].图书馆论坛, 2000, (3) .

[4]陈复明.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0, (1) .

上一篇:摄影的时间性下一篇:中国企业品牌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