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实现作文

2024-05-04

目标与实现作文(通用9篇)

篇1:目标与实现作文

奋斗

生活的虚幻,

让我无力。

希望爱与被爱,

想有一个知己,可以倾听我的心里话,

开导我,帮助我。

同时我也会为了她而奋斗......

追求成功,获得欣赏!

悲哉!

无奈!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尽情的催残我,

让我的身体经受一次次挫败,

让我的灵魂得到一次次洗礼,

终如凤凰涅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继续前进吧,

不要让失败使你消沉!

不要让失败使你迷惘!

不要让失败使你堕落!

继续奋斗吧!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

奋斗奋斗奋斗!

篇2:目标与实现作文

success(成功者)往往是经过无限的`struggle磨练而来的,一个success只需要千分之一的灵感,而那另一份千分之九十九是由innumerable(无数)success拼出来的。所谓三分是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succeed 有好几中方式,有些人不经历种种风雨,种种挫折,而侥幸succeed,那还要它干什么,但是,还是有些人是用汗水换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选折了struggle,只有奋斗,才会成功,这些人就是这样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

那些不经历风风雨雨的人,侥幸成为success的人。不久,也会落下深渊。因为他不努力,他不奋斗!经历struggle的success,就不会从楼梯上滑下,即使滑下,也会再爬起来的!历经四难的洪战辉说:“苦难不是好事儿,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的奋斗。奋斗才是最重要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奇迹原于不放弃!”平凡的一名大学生,但他身上有不平凡的精神!他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离家出走,而他的爸爸又是一名神经病。他独自一人肩负一家之主,真不容易啊。他还要用自己拼命挣的钱去上学。

一时的拼搏,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时的心情,是不行的。千年的汗水,千年的信念,千年的奋斗才是更重要的!有些人,油嘴滑舌,光说不练那是不可能成为成功者的!

在走向成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种种挫折,都是被奋斗震住的,可以说:“一个人不经历奋斗是起不来的!”奋斗就如同饭,如果你不用它,你就不会成功!经历一次严重的挫折,你更会吸取教训,你不放弃,那样会使你成为一个更棒的成功者。如:方小安作文竞赛没有上名次,但他不灰心,终于他成功了!这个事例也说明了只要你奋斗,你就不会被困难压倒!

篇3:管理问题分析与目标实现

从管理角度可将问题定义如下:问题=差异=应有现象-实际现象

应有现象是根据查找与解决问题的需要由管理者人为设计的,它包括企业的规则,即:制度、标准、程序,包括工作计划与各种目标,包括经营管理的经营价值观与管理价值观,包括社会的道德、法规等等。管理活动的应有现象有多个层次,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涵盖了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是管理者对各项活动的期望,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所谓实际现象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实际行为以及获得的实际效果,是对应于应有现象的概念,它包括执行规则的情况、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基本行为道德表现等等。虽然实际现象是实际行为导致的客观结果,但其要为人所感知以便人们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我们还必须建立一套描述和揭示它的方法和手段,否则人们就不可能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客观的估量,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问题分析。在企业中常用的实际现象揭示手段有:统计、核算、检验、检查、测量、调查、询问等。

差异就是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对比所获得的结果。在企业的实际问题分析工作中,差异常常会出现三种情况,即:差异为零、差异为负、差异为正。有人可能认为当差异为零的时候或者实际现象好于应有现象时就没有问题了,理论上可以这么讲,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就不一定了。差异是我们从事管理工作时分析的对象,出现任何差异的结果都应该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分析。当实际现象差于应有现象时,应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是认为实际的工作情况不尽人意,需对工作方法进行调整;第二种是认为应有现象定的太高,实现起来十分困难;第三种是两者都存在着问题。当实际现象好于应有现象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对应有现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要考虑应不应该调整应有现象,特别是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作的方法与工具都在不断地更新,应有现象随时都可能成为落后时代的东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第二种是对实际现象的突变性进行分析,要考察我们的实际工作是不是在一种正常状况下进行的。有些时候特殊的环节与条件可能带来突变,但并不是一种常态,例如,在非典时期84消毒液供不应求对生产企业的正向影响,但这不是常态,不能说明问题。当实际现象与应有现象相同时,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第一种是是否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况,如果是那么很可会出现所谓的目标心理疲劳现象,即:对实际工作人员而言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但又对目标的管理处于习惯之中,只是应付就可,不去做更多的努力。

二、解决问题是管理的任务

第一步:设计应有现象。在企业中有一个工作内容就应该有相应的应有现象,否则,这项工作就等于没有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之中。针对工作设计应有现象是管理的开始,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通常有这样几点需贯彻到应有现象的制定过程之中:其一,一定要面向工作来制定应有现象,而不能因人而定。其二,要尽可能用数值或货币单位来表达,减少用文字描述来表达,即使只能用文字描述来表达的,也尽可能的明确、简单、逻辑化,便于比较。其三,应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步:揭示实际现象。每一项工作都应能表达其业绩,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项工作的效果,才能评价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同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常常会潜藏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了解问题的原因,对应有现象的揭示至关重要。在揭示应有现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保证其真实性,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其二,要选择好科学的工具与方法;其三,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条件。

第三步:分析差异。分析差异是问题分析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差异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组织行为,要列入组织的工作计划;其二,在差异分析过程中要防止主观主义;其三,在差异分析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四步: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完成了对差异性质的分析判断之后,就应查找引起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原因的查找来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企业中引起某项工作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定要全面、多层次的进行。在查找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其一,要分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当事人往往都是直接原因的承担者,但很多问题是由于间接原因引起的,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搞清直接原因,同时也需要理清间接原因,只有这样才可能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其二,要分清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才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其三,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中的活动都是相互关联的,从任何一个侧面进入企业,都可以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五步:制定整改的措施。制定措施时要多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多从几个方面去考虑。解决问题靠思路,思路贯彻靠人,在整改措施的制定要充分地依靠广大员工,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整改措施要分层次。问题有大有小,问题有轻重缓急,引起问题的原因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层次,这时企业应根据具体实际对问题排序,分出问题的层次,根据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相关措施。

首先要解决影响经营的大问题,再解决其他问题。做到实施一步就要解决一点,力求保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其次,整改措施要强调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要抓住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来形成整改方案,让其方案切实击中问题的要害。做到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同时也要对问题责任者进行辅导与教育,让操作者知道引起问题的原因,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再犯类似的错误。再次,整改措施要明确主要细节。整改措施越细、越具体,人们就越好操作,特别是对基层工作人员,要让他们看得懂、学得会,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去解决问题。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问题整改措施多为原则,还需操作人员用心领会,这种状况不利于基层问题的改进。

三、解决问题是为了实现目标

怎样才能保证目标管理行之有效呢?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与目标分解体系相匹配的问题处理预案,即:对每一个目标与子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处理的方法,并在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处理预案的形式,不断地指导各岗位人员以保证执行质量与目标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应为:

第一步:制定总目标。总目标是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企业一个计划期内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其内容主要是经济效益。制定总目标的过程是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SWOT分析,要针对市场条件与企业能力论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最终确定企业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可行目标。在企业制定总目标的过程中要避免用简单的平移推算来确定其目标,更不能凭着热情拍脑袋来确定其目标。

第二步:形成目标分解体系。目标分解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将企业成果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分解成企业业绩目标,业绩目标包括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财务运作目标以及其他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工作目标,形成经济效益目标实现的保证体系。第二项内容是将各项业绩目标分解到各岗位与各项活动中,形成目标分解体系。这时将会出现多个目标分解体系图,如:成本分解体系、质量分解体系、产值分解体系、销售量分解体系等等,从而形成企业的目标分解系统。

第三步:计算子目标重要性权重。子目标权重计算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设定总目标与各业绩目标之间的权重,从而将企业管理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与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情况进行排序,以列出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设定各个业绩目标与总目标的目的在于找到实现目标的关键点,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与监控。计算的内容应包括时间、劳动量、价值等。

第四步:形成子目标问题处理预案。为了让每一位工作者都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在分解完目标后就必须为每个分目标建立问题处理预案。问题处理预案来自对各子目标实现过程中所会出现的难点与重点的分析,特别是对权重较大的点或直接影响到全局的点其预案要充分,甚至对一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多个预备方案,以保证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第五步,形成各组织单元的综合目标体系。业绩目标分解体系必须落实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之中,即形成各层次与各工作单元的具体目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果,其一是某个组织单元的综合目标内容,并形成该组织单元管理工作的应有现象;其二是当对某个单元所获得的所有目标权重相加时,就可以知道这个组织单元的可实现的可比性目标价值。

第六步:开展以目标实现为中心的各项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将工作变成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组织技巧,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组织的行为方式将目标实现的过程变成某项活动的组织过程,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目标管理工作中,通过活动的组织方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七步:过程调整与问题处理。目标管理是面向企业未来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困难与偏差,会出现我们预想不到的问题,在从事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监控,另一方面要分阶段地对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使各个组织单元能够坚定不移地将目标管理实施到底。

第八步:评定目标实现结果。对目标实现的情况进行评定,是对业绩的揭示与评价,是对企业成果的共享,同时也是进一步分析问题并制定新一轮目标的措施。在评定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严格地遵守问题分析的步骤,全面地分析差异,去伪存真,切切实实地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的目标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摘要: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问题, 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问题, 问题可以定义为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之间的差异, 则设计应有现象、揭示实际现象、在不同层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制订系统性的解决措施, 是通过解决管理问题实现组织目标的一条逻辑主线。

篇4:论体育教育共识与目标实现

【关键词】教育 学校体育 社会共识 目标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科内容的流动性(或叫波动性)比较大,即随着时代变化而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物理等,不管社会的政治生活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基本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体育教学则不然,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都随社会的变动而剧烈变化,自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公布开始,体育教学的出现在我国只有110年的历史,这相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历史太短,其间还经过了有退伍军人进行的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式的体育、现在竞技体育、国粹主义体育等体育形态,也曾受到各种体育思想的影响,受到一战、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动的影响。

1.学校体育(含教学)目标的历史选择与必然发展

我国设定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目标时,曾出现了近代教育史上关于学校教育的“个体本位”还是“社会本位”这两种教育目的观的争论[1]。近代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对这两种教育观两边倾斜而走极端的现象。我国的近代学校教育和体育是舶来品,在引进的过程中不是广泛的吸收,而是过多的借鉴了前苏联的学校教育体系。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全都以国家需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体的特征。

学校体育的目标有历史的继承性,不能完全抛弃、割裂过去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改革开放才进行了30年,社会发展文明有一定提高,但学校教育所依赖的社会发展条件,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学校依然还是较穷、条件较差的部门。学生个体所需要发展的迫切性、全面性是超前的;而社会为学生个体发展所提供的教育发展程度,以及教育完善程度,却是相对滞后的。在这种现实状况下,要把握好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程度,要和当前社会所提供的教育发展程度协调起来,比较合理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标。

2.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区别

2.1 增强体质仍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和首位目标

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从目前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来讲,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健全的一代,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为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体质基础。从体育教学这个层次来说,王策三教授在他的《教学论稿》中说:“教学对于体育也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学科的基础。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2]因此,从学科教学来考虑,体育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

从学校体育这个层次来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当属第一位的目标,但又会涉及国情、教育水平、国家发展阶段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体育的手段论向目的论的转变,而我国现在仍处于体育手段论和目的论相结合的阶段。学校提倡主动体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还是有很多强制性的措施,制定了许多学校体育制度,如体育合格标准、升学采取了体育考试等,强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用制度保证学生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然后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就是国情。

在学校体育中,要更多关注通过学校体育来开发学生智力,完善人格,培养兴趣,培养创造力。从桑新民等现代教育家的最新理论来看,在教育的最抽象的逻辑体系中,首先考虑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心理发展,是优先完善人的认知结构,是实施智育、德育和体育,在逻辑结构中是最抽象的,是理论化的。其次才是体育。[3]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及其目标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增强体质、开发兴趣上,还包含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甚至包括进行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能实践目标。

2.2 体育教学目标的思想是培养“终身体育”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中作为学科课程设置的,又是教育目标中设置的学科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分类目标中,把体育教学目标也列在心理发展目标中,笔者认为这是教育目标的普遍性要求,也是学校体育的实现在掌握目标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的直接目标已经不是通过每周两三节体育课去实现增强学生体质,而是在掌握知识技能、开发兴趣习惯、培养创造能力,同时尽可能地同步发展学生的体质。

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体现在: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相结合、育体与育心相结合、锻炼学生身体与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相结合的原则。体育教学首先是教育,必须为育人的最高目标服务。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其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小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体育教学应当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育素质(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的全面提高。但对于目标问题,笔者认为要用辩证法去谈问题,但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具体,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校体育应该以增强体质为目标,而体育教学的目标则应该相对具体一些;在目标的选择上,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要使体育教学共识与目标实现,应积极探索学校体育教育的途径与形式,并以此突破为契机,花大力气改善体育环境,重视感情培养和心理研究,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更进一层的步入生机。

【参考文献】

[1] 刘华荣.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定位的再审视[J].体育与科学,2007,34(4):116—120.

[2]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篇5:论工作目标与实现过程

论工作目标与实现过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篇6:人与知识结合实现目标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源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组织中的核心资源,在组织的生存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围绕知识资源所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积极应用到各行各业。本文主要探讨知识管理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高校教学为研究背景,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高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初步探讨。文章首先分析知识管理的产生背景,提出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探讨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得出有关知识管理的几个要点;再次,阐述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最后就如何在高校教学中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管理;高校教学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逐步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形态下,知识资源正逐渐代替物质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知识资源作用的日益凸现,社会的各种管理活动也将重心转移到对知识资源的管理上来,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的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创新与增值,通过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在应用和实施知识管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是知识资源生产,传播、创新、应用的集散地,也是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如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必将对高校教学改革和未来的生存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在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尚未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高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管理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初步探讨。

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一词最初是由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PeterDruck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知识管理的诞生虽已有二十多年,但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被社会各组织和学术界所关注有关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存在不同的界定,但总结各家学派的观点,还是能从其中找到共同点,比如说: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创新;知识管理关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等。本文在借鉴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引用著名的安达信管理咨询公司(ArthurAn-derson)对知识管理的界定,安达信管理咨询公司通过比较通俗化的公式来表述什么是知识管理,如图一所示:

根据公式所表达的意思,知识管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以实现知识分享(共享)的管理过程,分享的深度、广度、速度越大,知识管理所成就的价值就越大。从以上公式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有关知识管理的几个要点:

(1)知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公式中“P+K”并非人与知识的简单累加,而应强调人在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知识来自于人的思维,唯有人才能创造知识,任何组织都无法不藉由人而自行创造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的核心应是人,知识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2)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这一分类最初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提出的,也就是把人的知识分为能够表达出来且易于传播的那部分和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不易传播的部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较难实现的往往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因此,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知识管理应用过程中关注的重要内容。

(3)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公式中的“+”代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与知识的有效结合更多依赖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4)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中人对知识的有效分享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组织最终管理目标。知识的分享和创新是衡量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

2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内容

结合上述知识管理的内涵,高校知识管理应指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学校各成员充分共享和创新知识的良好环境,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最终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高校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活动是典型的知识的传播、获取、积累、共享、创新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应用知识管理能够较好的发挥出知识管理的效用和价值。高校教学中应用知识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2.1个人知识管理

高校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学中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当其冲应是个人知识管理,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和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需要时刻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更有效的指导学生。尤其是在高校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能独立思考,具有更高知识渴求的大学生,教师更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教与学是相互的,不仅教师个人需要进行知识管理,学生个人也需要进行知识管理。现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善于积极思考,未能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在学生中开展知识管理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知识的不良现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组织知识管理

高校知识管理仅靠个人知识管理还难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还需要从宏观上加强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成员需要学校组织为个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氛围,为教师和学生个体进行有效知识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学校组织知识管理应首先体现在学校领导及各级中层干部对知识管理的`认同与支持,领导层对学校的教学改革等政策方针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中层干部又较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具体情况,只有领导层和中层干部先具有强烈的知识管理意识和实施决心,才能真正激发基层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促进知识管理的成功。学校组织知识管理还应包括学校各部门知识资源的有效共享,如果各部门都各自为阵,形成知识孤岛或知识垄断,即使部门内部知识管理再强,也很难依靠个别部门来带动整个学校知识管理的发展。只有各部门有效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整体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此外,学校组织知识管理还应包括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管理。

2.3信息技术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实现了全球知识共享的格局。现在各高校都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经常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如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利用校园电子数据库搜索和获取知识资源等。学校各部门也都通过信息技术如电子教务系统来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除校园内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有效共享外,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管理是高校知识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有效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如何在高校教学中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3.1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在这里着重分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可参考执行。作为教师个人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l)树立知识管理意识。很多教师有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意识,但却缺乏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自身在专业教学上一直停滞不前,未能有新的突破。教师应养成良好的知识管理习惯,对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有意识的记录、整理、加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进而在教学教研中取得成就。

(2)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知识。教师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如有些教师有写笔记的习惯,就可以通过笔记、日记的途径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有些教师擅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各种计算机软件来管理所获得的知识。

(3)善于与他人共享知识。获取知识过程的本身即是知识共享的结果。与人交流,不仅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知识管理目的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与同行、与家长和社会的交流,由此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解决好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2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校应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师生教学营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学习知识、管理知识的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求学校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严重阻碍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和畅通,容易扼杀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扁平化、网络化组织结构能够提高学校成员对知识的反应和决策速度,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因此学校应坚持撤消一切形式化的组织,减少中层管理阶层,使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其次是树立共同愿景。学校组织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师生勾画出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使命有效结合,调动师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样师生才能从内心接受并积极参与知识管理的活动。最后学校应为师生知识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为促进知识管理建设发展,学校应采取具体措施来满足师生知识管理的需求。如为教师提供定期的业务培训与进修机会,不定期的开展教研室、系部内外的教学思想交流会,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或专家进行讲座交流等;师生之间可通过建立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交流,为学生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学习沙龙、头脑风暴等形式的校园活动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师生获取新的知识,促成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3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说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围绕知识管理所开展的技术很多,如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搜索引擎技术、文档管理技术等。这些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帮助组织扩大知识采集范围、提高知识采集速度、降低知识采集成本,高效可靠地存储和积累知识,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简单快捷的通道,扩大知识共享的范围,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学校在对知识进行采集、交流、共享、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软、硬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信息技术,避免盲目选择错误和不适当的技术,认为越昂贵的软件与硬件就越能解决问题;避免对技术产生过度依赖,视技术为唯一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只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技术能否真正发挥效用,关键还是要看人对技术的有效驾驭.因此,学校在开展知识管理技术时还是要回到“以人为本”,为师生知识管理提供服务的轨道上来。

4结束语

篇7:目标与实现作文

[2014] 安字005号

关于实现安全工作方针及目标的措施

为实现公司“加强教育、预防为主,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安全第一、注重落实”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和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的圆满完成,经研究决定,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各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二、具体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组建安全管理网络,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与奖惩措施,做到有岗有责。

(二)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各工程项目部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安全生产会议定期分析,总

结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具体落实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积极进行整改,并对下一步安全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每月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安全资金投入

料、行政部门参与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纳入预算。财务部设立专门的安全投入台帐安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执行严格的使用计划不得挪作他用安质部、财务部负责对安全资金的提取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资金投入按规定标准提取和合理使用。

(四)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管理按“1+3制、危险源持续改进机制、危险源评审机制。每年由安全、工程、设备、项目部等部门负责组织对危险源进行评审。

(五)安全教育

1、领导及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率为100%

1、项目经理、班组长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率为100%

3、新员工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落实新员工“传帮带”责任制上岗率为100%

4、调岗、复工员工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后上岗率为100%5

培训特种设备维修资格证由设备部组织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上岗率为100%

6、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人员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定人定岗上岗作业率为100%

7、全员职业卫生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率为100%

8、满一个月新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再教育率为100% 9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后上岗率为100%。

10、具有较大的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和有关的设备、设施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安全健康警示标识、警示说明率为100%。

(六)隐患排查

公司工程部、安委会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理率和事故隐患落实整改率为100%。

1、公司各部门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员工安全自查、职能部门的专项安全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对检查出的违规现象、违章作业行为的及时纠正处理率和事故隐患落实整改率为100%

2、各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专职消防保卫人员每天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督促检查并有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违规现象、违章作业行为的及时纠正处理率和事故隐患落实整改率为100%

3、各部门落实专人对设备设施和吊绳吊具进行点检和专检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率为100%

(七)安全制度建设

1、根据公司的发展,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消防安全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完善率为100%。

2、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的签订率为100%。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消防演练的实施率为100%,安全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必要时及时修订。

4、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设施改造和安装、生产经营项目和场所外包施工审查,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资质的合格率和施工作业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率为100%。

5、设备设施安装改造施工作业前经安全、消防设计预评价,施工完成后经专项安全检查验收合格率达100%。

6、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方安全管理:外来单位设备安装、调试及人员的相应资质合格率和进入,作业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率100%。

7、安质部对相关方按公司安全管理要求及“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进行现场监管。

8、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建立率100%。

9、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为100%。

10、生产作业场所的抽风、除尘、排毒、降噪、排污等劳动、安 全、卫生设施的完好率和正确使用率为100%

11、职业病诊疗、康复治疗率为100%。

12、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的劳动防护用品率为100%。

13、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规定及时报告处理率为100。

14、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认真的调查处理率为100%。1

5100%。

16、劳动防护用品入库验收率100%。

(八)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按照公司安全考核奖惩制度,每季度对下辖部门、科室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予以公示。根据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予以奖惩兑现,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各单位要变被动为主动,结合实际提出新的安全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保驾护航。

篇8:目标与实现作文

一、教学前期准备: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

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不应仅局限于追求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涉及的内容丰富, 呈现出生活化、探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所以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考虑, 笔者认为在教学前期准备中, 应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通过细化课程的育人目标来拓展课程的育人价值。笔者以《我爱祖国的山和水》一课为例, 探讨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1. 知识目标

《我爱祖国的山和水》一课涉及的内容广泛, 很多内容学生很熟悉, 但在教学中又感到陌生, 所以, 将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定为:以课文中四大知识点为载体, 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概况, 认识我国的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如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制定为: (1)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了解他们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 (2) 通过图片、事例和诗词等让学生感受解放军对祖国和家人的情怀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3) 树立国防意识, 通过小资料, 拓宽学生的视野, 了解我国关于国防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学生知道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些知识目标虽然不是本课的唯一教学目的, 但均为教学中育人价值的基础性目标。

2. 情感目标

《我爱祖国的山和水》一课力求课程内容生活化, 易为学生接受。第四课时的情感目标就是通过图文、故事展示战士们训练、学习、科研的场面, 以使学生了解、感悟战士们献身国防事业的精神。通过有关报道展现广大青年的参军热情, 唤起学生的国防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 并增强学生保家卫国的热情。

3. 能力目标

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并注重品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的融合, 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反思、拓展等形式的学习, 提升了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探索学习的能力。笔者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探索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促进学生对这块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萌生热爱之情, 通过提供路径和多视角欣赏的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母亲河概况, 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并唤起保护自然的意识。

多元化教学目标是对育人目标的细化, 拓展和丰富了该学科的育人价值, 但还要为多元的目标确定一个中心点, 然后将这些目标交织起来, 有机地整合成本课可操作、可检测的综合目标。如本课中, 以激发学生认识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中心点, 确定其中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 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知道主要的地形、地貌特征, 并在地图上找准位置; (2) 以“旅游归来话地形”为活动方式, 将学生组成四个小组, 让每组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旅游线路, 进行资料收集与感悟体会, “神游大地”之后, 在班上交流旅途见闻。

二、教学实施过程:明确活动化教学策略

制定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后, 还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策略。活动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需要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一理念旨在引导教师根据品德课的育人目标, 通过活动化的教学过程完成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明确活动化教学策略的三条基本依据。

1. 以目标为导向, 实践“学生为本”的根本宗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 在课堂活动教学中, 要做到教学目标清晰, 落脚点明确。究竟要从中激发学生的哪种情感, 生成或改变哪些态度, 培养什么行为习惯, 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 关注哪些过程, 学会什么方法, 教师都要正确运筹, 恰当把握, 如果活动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目标, 教学将会进入误区。

教师自身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 把学生发展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时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受益。真正的活动应做到, 让不同情感、不同认识的学生相互交流, 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知、感悟。

2. 以教材为基点, 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超越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 是教材的再创造。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提高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既要充分使用教材, 发挥教材的功能, 又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 而是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超越教材。新教材的内容、活动和设计的问题很多, 很容易触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体验, 引导学生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 有时教师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因此, 对于教材中的活动, 教师需要精选巧用, 选准切入点, 灵活处理,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而非“教教材”。

3. 以活动为主线, 设计体现层次性和梯度的活动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不是静态的知识载体。教学时应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具体操作型活动可分角色扮演和亲身实践两种。心智型活动是指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 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其心理性亲历也可分为: (1) 移情性体验, 即通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处境和追求, 由此认知、体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 反思性体验, 即学生借助联想、记忆等手段, 将自身经历中值得珍视的内容提取出来, 进行回味、过滤和反思而引发的体验。

例如《春姐姐的脚步》这个单元, 包括“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种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等主题活动。教师教学时不应让学生死板地去认识什么是春天, 春天的物候、气象怎样, 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关知识, 而应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 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 动起来, 探究起来。如让学生参与捕捉、搜集春姐姐光临人间的信息, 感受大地从严冬中苏醒、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参与植树护绿的实践活动中, 去体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在养蚕、种向日葵的小实验中, 去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并学会观察和记录;在春日游泳、赏花、玩风车、放风筝的活动中, 去体验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乐……总之, 参与活动, 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方式, 要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熏染。

三、教学后期反思:关注课堂生成反馈信息

当教师结束课堂教学过程后, 应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和反思, 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直接反应来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 如活动的设计、教学的方法等。首先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捕捉, 而后整理利用。

课堂学习中的学生总会对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讨论的结果和课堂上呈现的生活事件等作出反应, 或赞成、或反对, 或同情、或厌恶, 或修正、或补充。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对于如何关注并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 可从以下层面加以把握: (1) 倾听学生的回答; (2) 记住学生的提问; (3) 参与学生的讨论; (4) 欣赏学生的质疑。

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 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使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高尚道德的指导, 感悟到了美好生活的内涵等。要针对学生课堂生成的反馈信息与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来对照比较, 查找不足之处, 为今后的课堂教学积累经验。

学会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篇9:目标与实现作文

关键词:公有制;股份制;性质

中图分类号:F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22-04

在有关公有制的理论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只注意从财产(或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上研究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认为财产为社会(国家或集体)所有就是公有制。财产为个人所有就是私有制。近些年来一些人提出股份制也具有公有性。也是从股份制的股份由许多人提供而不是个人提供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这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的真正目的。社会财产(或生产资料)以何种形式为社会占有并不是私有与公有的根本区别,判断私有与公有的关键是看这种占有是否适应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某种社会形式占有财产(或生产资料),这种形式实现的既可能是社会目标,也可能是个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目标,这说明具体占有(或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因此,需要分析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与实现目标之间的矛盾,找出二者融合与统一的模式。

一、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

实行公有制,将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设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模式的主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之前的公有制虽然在形式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相似之处,但没有社会主义整体目标的追求,因此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区别。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追求的是社会主义整体目标,财产所有可以有各种形式,但判定这些形式是否具有公有性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就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公有制消除了竞争,不以获利为目标,可以实现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公有制可以使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既不同于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也不同于雇佣劳动,而是转变为自主联合劳动。由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行直接结合,劳动者之间本质上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第三,消除了剥削,实现财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分配。公有制的这三个目标承载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追求,既有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有社会进步、人的全面解放的要求;既有政治目标。也有经济目标。但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更加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政治目标只是经济目标的必有之义,政治目标不是首位。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认为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却有不尽相同的论述。既论述过社会所有制。也谈过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恩格斯也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由社会占有全都生产资料”。马克思还讲过,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和个人劳动联合制,但是社会占有和新的个人所有制在社会实践中需要具体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比较明确表述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有制,因为在国家没有消亡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最为典型的只能是国有制,其它形式的公有制如集体所有制和合作制等只能是公有制一种不充分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此表述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坚持国有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国家里,国家所有制可以较为充分地体现公有制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

当然,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最终可以向全民所有制或真正的社会所有制发展,但国家所有制本身不等于全民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而是全民所有制从产生到发展成熟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在实践中虽然也采用过全民所有制的称呼,但全民所有制在历史与现实中存在过的具体形式就是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回归为国家所有制形式不过是一个“正名”过程。

在国家所有制之外,社会主义实践中还产生了其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集体所有制、合作制、工人自治、股份合作制乃至股份制。这些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生产资料或社会财产不归个人所有,而是由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所掌握。因此被称为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是相通的,许多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后往往演化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工人自治或股份合作制都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在本组织范围内的直接结合,工人不仅是劳动者而且还是所有者,因而这些形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公有制性质的认可。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其股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或国家所有,因此许多研究者也将其作为公有制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说明,公有制各种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公有产权制度演变的结果。在现实中不存在某种固定和绝对的公有制形式,也不能人为地设计公有制实现形式。一些研究者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社会所有和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思想,人为设计了一些所谓能够体现马克思思想的公有制形式,这些形式只能存在于研究者的思维中,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长期存在。

二、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

公有制超越了私有制从个人私利出发的目标,而是以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但追求社会主义目标的公有制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矛盾。

首先,公有制内涵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公有制要求生产资料为社会所有,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资料不为某个具体组织占有、控制而偏离公有制目标。但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生产资料必然会由某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占有与使用,公有制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的组织形式,马克思所讲的未来社会个

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在现实中必须要有—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但具体的实现形式只可能在一定程度和某一方面体现公有制内涵,不可能完全体现公有制要求。每一种具体形式都很难完全体现公有制的三个目标,这就可能出现在名称上是公有制。而实际上却是异化为非公有制。因为三个目标本身也存在着矛盾性,难以在一个具体形式上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如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具体形式以经济目标为主,而劳动者成为主人则是主要是一个政治目标,财富的社会分配既有政治目标也有经济目标,是由生产方式而不是简单地由所有制决定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旦出现,就可能偏离公有制根本目标和要求。以社会占有程度或公有成分最高的国家所有制为例,虽然国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社会,但国家所有制受到国家性质、各级政府具体目标和政治家自身目标的影响,国有制与公有制目标也不能完全融合。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国家所有制,不过,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私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虽然也有一定的社会目标,但总体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说明,国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公有制,国有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但也只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国有制本身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问题。国有制企业有的处于公共产品领域,有的处在市场竞争领域,所处的领域不同,承担的目标也不一样。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目标之外如果过多地融入政治目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将被削弱,最终无法与其它形式的企业进行竞争。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国有制存在这样的矛盾,公有化程度低的公有制的其它实现形式与公有制内涵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现在一些研究者将股份制直接说成是公有制或新型公有制,他们没有注意到股份制与公有制所追求的三个目标存在矛盾。股份制是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股份制企业中每份股份应该是平等的,不管这个股份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股份制企业的目标应该体现所有股东的共同意志,是为了实现股份资本共同利益而存在的。股份制企业的直接目标是经济目标,要实现社会政治目标需要通过社会途径,需要环境和相应的制度保障。脱离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是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区分的混淆。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但股份制与公有制目标之间的矛盾不能忽视。

其次,公有制统一性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矛盾。社会主义要求所有的公有制组织只能有一个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解放。整个社会的公有制组织在实现运行必须和严格的条件和环境约束,即实行计划体制。在统一的计划约束下,各种组织的目标才能融入社会目标。这就要求公有制组织只能是单一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行计划。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曾经追求过“一大二公”不是没有原因的,对单一的公有制组织形式可以进行有效地管理。如果每种实现形式都有着自己的财产或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对财产或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不同,最终收益的使用不同,这些多样化的具体形式将使社会经济生活过于复杂,社会计划无法实施,也就不可能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实现形式自身目标与社会目标的背离。由于每一种实现形式的具体组织都有自身目标,在允许各个组织相互竞争的情况下,这种自身目标还会进一步强化。由此必然出现组织目标与公有制社会目标的背离现象。这说明,要想全面实现公有制的社会目标,应该取消公有制具体形式的自身个性和追求,但这样做在现实中又会阻碍这些组织的发展。如集体所有制,虽然从占有形式上说不归个人所有,但是集体目标既不同于个人目标,也与社会全体成员的目标不一致。如果认可每一个公有制组织对于自身占有的生产资料有支配权和收益分享权,这些所谓的公有制组织也会演化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性质的企业,公有与私有之间的区别也就模糊了。国家参股的股份公司也是企业法人,有自身独立的法人地位,可以对法人财产进行处置,追求的目标是整个股份资本的收益。股份制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相互竞争,不能用所有制归属来进行区分,这些企业的目标与社会目标会出现背离。

三、公有制目标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推崇公有制,而是将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在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人类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时候才能实行全面的公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追求。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不能唯公有制论,一说公有制就是好的,也不能说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不管公有制何种形式,公有制的社会目标与实现形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无法回避的现实。

为了克服公有制目标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公有制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即在生产力发达的前提下实行计划体制和产品经济。计划体制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实现形式主体自身目标与社会目标背离的矛盾,使各种组织不再追求自身利益而出现过度竞争和浪费。产品经济使人的劳动产品不需要经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社会化,根除了组织追求自身目标的可能性,提供了产品实现社会分配的可能性,使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既不能全面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也无法彻底实行计划体制和产品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里需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扬弃。正如私有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扬弃自己的形式一样,公有制也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扬弃自己的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乃至股份制。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这些形式与公有制根本目标之间既有矛盾,也有部分融合之处。为了社会主义整体目标,国家所有制是最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运用国家政治权力和掌握的生产资料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但并不是说国家所有制越多越好,国有制组织要围绕公有制的三大目标展开。在公共产品领域是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在市场竞争领域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可进可退。要将国有制组织纳入社会主义整体目标的要求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国有制的公有制性质。集体所有制或合作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集体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和成果的共同分享,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存在和发展。股份制作为资本社会化的组织形式,集中了大量社会资本,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收益又按股份多少实现了社会成果的分享,使个人与社会加强了沟通与联系。虽然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出发点是个人利益,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发展,增进了个人与社会联系。虽然不能简单地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但这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公有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实现形式,国家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更是国有制形式的一种扬弃。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大量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目标的公有制企业影响下,股份制企业甚至资本家企业都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整体目标发挥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可以为公有制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这些都说明。在坚持公有制追求的目标下,公有制的各种实现形式可以与目标实现融合与统一。人为设定公有制的标准形式,既违背了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对经济组织形式的客观要求,又无法真正实现公有制目标。因此,可以容许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允许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扬弃。集体所有制企业可以演进为股份制,国有企业也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有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公有制目标。

上一篇:科比经典语录英语下一篇:美丽的西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