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2024-05-15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精选八篇)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1

笔者从2008年开始, 以专项体育测试记录、运动会成绩记录和学生体能测试记录为数据来源, 将开展大课间长跑训练的学生测试资料及体检指标进行统计整理, 分析训练组和参照组之间的数据差异, 力求发现大课间长跑训练对学生体质发展影响的作用与规律, 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以我校某班的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选择14名自愿参加大课间长跑强化训练的学生为训练组, 强化训练的方法是每天增加1次时间为20分钟的跑步练习。再在剩下的40名普通训练学生中, 随即抽取14名作为参照组。受试者都在同一学校, 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相似。其基本情况见表1。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分析对比法。

文献法:通过电子阅览室、光盘、图书馆、杂志等收集国内外长跑训练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与教育相关的文献, 查找关于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资料, 了解相关的文件精神, 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分析和总结体育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及指导策略。

问卷法:采用事先编制好的《大课间长跑训练问卷》, 其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调查问卷搜集的数据, 并分析处理调查结果。

观察法:主要是对个体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观察, 观察者无需介入任何一方的互动行为。即采用非参与自然观察。

访谈法:对被试学生访谈。设置问题重点是探讨大课间长跑训练中自身的感觉和应该怎样提高成绩的策略问题, 了解他们对教师愿望及指导策略的理解。

对比分析法:采集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统计参与组在实施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后身体形态指标, 体质健康数据, 以个体为单位把某个学生的原始数据和动态数据对比;以小组为单位, 把训练小组和参照小组的各项数据作对比。检验训练的效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 不管是普通参与组, 还是强化训练组, 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研究数据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我舍去了诸多的辅助数据, 只提取必要的数据予以展示。即通过对数据列表的直观比较展开分析, 并得出分析结论。

(一) 指标的确定和数据列表

针对阳光体育大课间长跑训练活动, 我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数据,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两个方面展开纵横列表比较, 直观表达训练的效果。

1. 形态指标对比

形态指标体现了人的形体之美。体育锻炼除了能给予健康的体魄之外, 还能塑造优美的形体。开展体育大课间长跑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价值观。

2. 身体机能指标

身体机能是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体现。本文选取了脉搏、收缩压、舒张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定义身体机能。在活动开展期间, 对训练组和参照组的学生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并记载, 具体数据见表3。

(二) 数据分析

1. 对学生体态数据分析

我校学生阳光体育长跑运动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臀围、腰围和大腿围都有明显的改变。通过研究表2可以看出, 训练组和参照组相比, 数据都偏小。观察体表面积, 训练组的体表面积并不小。这样可以推知, 训练组体型相对参照组修长, 而参照组中, 可能有一部分是体型肥胖者。

2. 对学生身体机能数据分析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长跑运动前后身体机能指标都有变化。比较通过研究表3可以看出, 训练组学生的脉搏降低,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强度都有明显的提高, 训练组肺活量均高于参照组。可见, 训练组的整体身体机能都在提高。阳光体育大课间长跑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三) 分析结果

1. 大课间长跑训练的意义

通过数据比较发现, 开展大课间长跑训练, 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长跑训练是把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计划集训类体育课。

2. 大课间长跑训练的效果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抑制学生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 减轻学习压力, 增加呼吸深度,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表2充分说明, 大课间长跑锻炼对学生身高、胸围有一定促进作用, 对控制学生的体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建议体型肥胖者参加大课间长跑训练。

3. 大课间长跑训练活动的影响

大课间长跑训练运动开展后, 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显著的积极效果。而且通过强化训练组的数据还发现, 训练时间适当增加, 效果更好。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对大课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运动的类型上更加丰富, 组织形式有了明显改善。

四、建议

希望学校能把大课间长跑训练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去, 推广大课间长跑训练, 减少学生群体中的体型肥胖人数。但同时要注意大课间活动安全, 要有教师在场及时调节。

参考文献

[1]温展拔.广州市荔湾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教育导刊, 2011 (2) .

[2]郁东.对江苏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步探析[J].体育科技, 2010 (4) .

对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究 篇2

摘要当前随着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科学化, 中长跑运动水平有了飞跃猛进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并分析了有关专家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成果, 回顾、分析了中长跑运动训练的进展,对中长跑训练的演变、现状进行了综合归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论述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史上的方法学价值和对中长跑运动的历史贡献,并为中长跑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素材,进一步推动中长跑运动训练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中长跑训练,现状,发展趋势,中长跑技术

一、前言

(一)背景。中长跑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它不受性别、年龄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可以因人而异。通过此项运动,不但能提高专项成绩,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如果经常坚持,会有助于增强体质、锻炼意志、陶冶情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和中长跑运动无缘呢?为什么又进而远之、闻而生畏呢?甚至一些人有反感!产生以上偏见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练习者没有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成绩量力而行,常是无计划地蛮跑,结果跑后身体很不舒服,从而产生惧怕心理;二是在教学或训练中,没有根据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运动成绩等条件坚持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等原则,而是做不切实际的超负荷、大运动量的练习,结果跑后身体疲惫不堪难以忍受。例如:学生或受训者用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被评为不够尽力,而身体负担却已达到满负荷的程度,常此下去,受训者就对中长跑项目有反感,心理上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厌恶中长跑运动。人言啧啧,产生共鸣,从而吓跑了想参加而又不敢参加的一些人。

(二)目的、意义和价值。综上所述,造成练习者或受训者后怕的原因,不在中长跑运动本身,而在于方法方式不得当,没按科学办事。为使众多的人解除疑虑,大胆地走入中长跑运动行列,并学会科学的练习和训练方法,特此对中长跑技术进行研究,愿它能把你引向中长跑运动的正确轨道。并且为中长跑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素材。

二、中长跑训练现状

(一)中长跑训练的发展经过六个阶段,按实践出现顺序分别是:不间断的长跑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利迪亚德的“马拉松”训练法、综合训练法。目前,随着训练的多元化、综合化我们很难象以前一样用一个具体的名称将其概括,只能总结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找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重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突出专项能力。生理学的研究证明: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有赖于有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系统机能的全面改善和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由此可见,一般训练的作用在于为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打下多方面的坚实基础。但一般训练绝不可以代替专项训练,水平越高的运动员,专项训练的作用越大。

(三)以速度耐力为核心,以短促长速度耐力是中长跑的核心,绝对速度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和保证。运动训练方法的变更经历了持续跑、越野跑、法特莱克跑、到高原训练和综合科学训练法,其总体趋势是从初期的有氧代谢能力训练向有氧无氧混合代谢和相应的机能能力转换的过程。现代运动员不但具有超强的有氧耐力,而且都有着优秀的速度和速度耐力。以姜波,

董艳梅在第八届全运会上的分段成绩(下表)可看出她们在5000m比赛中每一个1000m的成绩起伏不大,均有很强的速度耐力。

事例证明,以短促长的训练方法是当今世界中长跑训练的发展趋势,也是创造优异成绩所应坚持的训练模式。

(四)发展绝对速度与一般耐力并重是一切耐力项目的基础。由超量恢复原理我们知道,在适宜的范围内,负荷越大,反应越大,效果越大。有关数据表明,世界男子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100m成绩可达10.6s到10.8s。可见,绝对速度是影响中长跑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利用多课次训练结构,合理安排负荷量和强度。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强度的降低。“没有质量的训练是无效训练”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训练中强度的重要性。在现实训练中,量和强度的关系问题是一切运动训练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因此,解决好这一矛盾是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所在。传统训练中一般遵循大量小强度或大强度小量的原则,量和强度很难同时兼顾。目前多课次训练结构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多课次训练结构是指把1—2次课的内容遵照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分散到3—6次课中。其作用在于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同时又可保证较高的负荷强度,提高训练效率。由此可见,多课次训练成为现代中长跑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小周期快节奏训练与恢复并重马特维也夫的经典训练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休整期三个阶段。比赛都集中在4—6月和9—10月,训练周期容易实行,所以这一理论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商业体育的介入,比赛频繁,成绩大幅提高,传统的理论很难指导现代训练。实践证明,小周期、快节奏比大周期更易调节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成绩。训练→适应→疲劳→超量恢复→训练无数次循环、提高是中长跑运动的训练的基本过程,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在大负荷、快节奏的训练过程后,运动员承受了超过正常生理极限的负荷,能不能在下次训练课之前得以恢复是成绩提高的关键。正确的处理好营养与恢复是成功训练的保证。马俊仁将营养恢复提到了与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独特的全息养肾法和中医疗法运用于训练恢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恢复与营养造就了马家军的辉煌。

(七)高原训练成为促进中长跑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原低压低氧的独特地理条件使运动员在较小负荷时机体可受到较大的强度刺激,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非洲高原国家中长跑运动员的崛起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高原训练正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中长跑的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三、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

(一)由以上可以看出,现代中长跑训练,以逐步加大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尤其是逐步提高训练负荷强度为最突出特征。逐步形成以高原、平原交叉训练为主导,以速度训练为核心,取长补短,长短互补,全面发展,重视运动训练后的恢复和营养,建立多课次的训练结构。这是中长跑运动科学的进一步完善,也使中长跑训练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具体表现如下:

负荷内容的定量化。

负荷量的个体化与负荷结构的合理化。

多年训练的程序化。

致力于训练效率的提高。

适当而有效的控制比赛。

更加重视负荷后的恢复。

心理训练的专项深化。

训练理论与方法纵横多向的借鉴、渗透与移植。

(二)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中长跑训练发展的趋势,并能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具体的运用,我深信我们的中长跑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袁作生,南仲喜主编,《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于鸿森,《中长跑与健身》,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3]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 于鸿森,《中长跑-现代技术训练与健身》,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文辉,中长跑训练法浅析〔J〕.田径、1993

[6]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1983

[7] 胡毛珠.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8] 李国强,全国田径高级岗位教导员培训教材[ M ].上海:上海体育出版社,1991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3

关键词:中长跑,多课次,运动训练,速度,运动负荷

一、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体育训练方法日新月异, 特别是近年来, 世界优秀运动员在每次课运动量逐渐减少, 生理指标相对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运动成绩却逐年提高。“多课次”训练理论根据人体技能规律, 训练采取“少而多吃”以质量为主的训练方法, 是许多教练员认同和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其优点是能使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更好地适应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从而达到快速吸收和迅速恢复的目的, 并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关于中长跑训练最新的研究状况, 并查阅了相关的训练资料。

2、调查咨询法

先后走访咨询了山东省7地市田径中长跑队教练8人及高校知名专家教授6人。

三、“多课次”训练理论的界定

“多课次”训练理论认为运动训练的本质是根据传统训练原则, 解决大运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的高强度训练, 通过减少课次量, 相对增加训练课次, 突出训练的强度, 以取得惊人效果。“多课次”训练就是根据运动员一天的“体力波”情况划分为“超小训练周期”。这种“少吃多餐”式的中长跑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的训练中并作过一定的尝试, 基本获得成功。为了在中长跑训练中避免因1~2次课负荷量太大, 造成训练强度过大和局部负担过重, 从而导致机体的不良生理反映, 多课次训练多数是每天1~2次的训练课次。

四、高校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运用与结果

1、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运用

(1) 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生理基础

从近年来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看, 运动员大幅度超专项的跑距却在逐渐减少, 并且在生理指标没有相对变化的情况下, 运动员的成绩却在逐年提高。这主要归功于, 现代中长跑训练已由过去突出训练量而转向突出训练强度的结果。这一观点得到了加拿大学者博南的实验支持, 其结论是以100%的强度, 每周训练15min, 与以50%的强度, 每周训练5次, 每次120min两者产生的效益是一样的, 但后者所花费的时间是前者的40倍。ATP2CP系统实际上提供训练中最初10s所需的全部能量, 乳酸系统提供从10~180s这一段时间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从这时起有氧系统越来越占据优势, 在短距离高强度跑中有氧供能明显大于以往文献中的比值 (见表1) 。

从表1可见, 短距离、高强度的400m跑, 其有氧代谢供能比传统3000m障碍的有氧代谢供能比值还高。1500m跑有氧代谢已达到83%, 相当于传统10000m跑有氧代谢的值。

(2) 高校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安排

对我校高水平运动队中长跑选手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多课次”训练。训练课中一般的训练思路为:如3000m专项的运动员, 1天总量为10000m负荷强度在90%的训练计划, 可以把它一分为四 (见表2) :

其中, 每课次中的跑量, 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子跑量, 以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专项运动员的需要。譬如, “多课次”2就可以变化为两类, 第1类: (跑400m强度100%) + (跑600m强度99%) + (跑800m强度98%) + (跑1200m强度97%) ;第2类: (跑1200m强度97%) + (跑800m强度98%) + (跑600m强度99%) + (跑400m强度100%) 。虽然这两组内容一样, 但由于先后顺序不同, 其训练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交替进行练习。

2、结果与分析

(1) 高校中长跑“多课次”训练的结果

高校中长跑训练也主要围绕保持或恢复运动员以往水平这一主题展开。采用“多课次”训练一学年后, 我校3名1500m选手的专项运动成绩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超过个人最好成绩, 比入学时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表3) 。因此, “多课次”训练是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 高校中长跑“多课次”训练效果分析

突出速度训练:速度耐力是中长跑训练的核心, 而速度能力则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和保证, 在训练实践中, 教练员应不断突破运动员“速度高原”平台。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多课次”训练的方法手段是促使机体能力不断冲击自身生理“极限”, 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五、结论

1、中长跑“多课次”训练是目前中长跑运动训练新趋向, 其效果就在于大运量训练的同时, 又能保证较高的负荷强度。

2、速度训练应贯穿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 多课次训练中可以突破运动员的速度“障碍区”使运动员不断提高速度能力, 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3、根据中长跑训练的特点确立“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合理划分负荷比例, 可使得训练负荷与运动恢复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这是高校田径训练中,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成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田坤, 等.中长跑运动训练新思路[J].浙江体育科学, 1998 (4) :27-30.

[2]矛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291-298.

[3]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720-724.

[4]安朝臣.负荷累加原理与训练方案初探[J].体育科学, 1983 (3) :50.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4

当然要正确地分析速度训练在中长跑中的地位还要看中长跑的能量供给,在中长跑运动中最初是靠ATP和CP来供给,随着运动时间的增长,ATP和CP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再以后就是靠糖酵解来供给能量,当然糖酵解是在缺氧状态下的不完全分解,人体在运动时由于不能供给肌肉大量的氧气,造成肌肉大量的缺氧,形成氧债,并产生大量的乳酸,随着运动量的大量增加,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运动成绩的下降,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极点。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机体供氧能力的适应将转走堆积的乳酸,肌肉的工作能力开始有所提高,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以后运动员就会保持这个速度到终点。因此在训练中应该改变以往的能量供给方式,才能适应现代训练的需要。

现代的中长跑训练中,优秀的运动员不仅非常重视专项的速度训练,而且还把大运动量和强度训练结合在一起,他们不仅注重大跑量前提下的高速度训练,并把提高专项速度作为训练的核心。只有具备较快的速度能力素质和良好的速度耐力及速度力量,运动员才可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好成绩。在现代的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往往都是到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分伯仲,速度慢必然输掉。可见速度的快慢是决定运动员最后胜利的关键,是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一环。因此,在运动员的长期训练中,要确立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这是现代中长跑运动训练的主体和有效方法。

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要想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为了获得这种超强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还必须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循环速度力量训练是用于补充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准备较为传统的方法,能促进整个身体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的中长跑中,除了要求最佳的步长外,还要重心不能上下起伏,高频率,放松省力。在比赛中表现更为突出的是频率快,节奏明显,根据这些特点,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更应该抓好训练中平稳省力,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用力顺序等。当然中长跑的基础还是耐力,但用什么样的速度跑是核心问题,只有在训练中把速度节奏的变化抓好,才能具备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高频率、快节奏奔跑能力,才能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对速度感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成绩,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速度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完成训练的重要保证,在比赛中恰当地分配体力,才能保证战术得以实施,尤其是在运动员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速度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

正确处理速度训练与力量的关系,中长跑成绩的提高取决于速度的发展。而力量又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发展如加大负荷不当会导致了肌肉的横截面变粗,将影响耐力成绩提高。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宜少用杠铃负荷,多选择跳跃练习,以加强踝关节的支撑能力。

中长跑运动员发展速度应安排在精神较充沛时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和手段,发展速度素质练习次数不一定很多,时间不一定长,但练习的质量一定要高,关键是要特别注重完成动作的速率和步频的训练。大多采用20秒的快速摆臂,行进间的小步跑、快速高抬腿、半高抬腿,同时在每天训练课的准备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加入跑的专门练习,训练快节奏快频率。

从一些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着相同并且非常快的速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此时,运动员的速度储备对于发展跑的专项耐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动员的速度储备是指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和他所从事的专项距离的平均速度之差。如果一个运动员最快速度超出他所从事的专项距离的平均速度越大,我们就可以说他的速度储备越大。

注重速度训练中超越“障碍区”的方法。由于跑速的不断提高和保持最高速度距离的逐渐延长,对运动员身体的各种机能提出新的要求,当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时候,就会出现“障碍区”,这时就要求老师在保持运动员原有最高速度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充分挖掘人体的各种能力,完善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延长快跑的距离,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总而言之,中长跑运动虽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训练模式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是速度,绝对速度和速度储备越大,提高运动成绩的潜力也就越大,它是衡量速度耐力的主要标志。所以,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速度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训练实践中重视速度素质的训练必须提上日程。

摘要:在现代的中长跑训练中逐渐改变了以大运动量训练为主的方法,并逐步改为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训练方式,本文将对此作以浅析。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5

1 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负重训练研究

(1) 在中学田径训练中, 中长跑运动员负重训练可使肌肉的形态、结构、供能形式改变。穿着可调式负重训练服进行训练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可调式负重训练服分为不同尺寸、不同面料。两脚分开, 与肩同宽进行适应的同时, 在可调式负重训练服卡兜内插入相应重量的弹性透明软塑料包的金属板负重卡即可。按照正交实验随机抽样的方法把54名运动员分为9组, 进行8周实验研究。实验开始前对每名运动员的800 m成绩进行测试一次, 并进行分析。记录其最初的运动成绩, 记录见表1。

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要有良好的耐力能力作基础, 训练时间虽然短暂但一定要遵循训练的一般规律。使其具备很高的速度水平, 并且安排计划要有针对性。中长跑属于高速度的耐力项目, 因此每天安排1~2次基础训练。把速度与耐力两个反差很大的素质紧紧结合在一起, 进行柔韧和基本技术练习。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一般采取以周为单位的原则, 教练员要对每一位运动员进行全方面细致地了解。该研究运动员穿着可调式沙袋衣, 进行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和专项技术等的全面训练。每周进行3次训练, 每次训练2个小时, 总的要求是达到训练量的积累。具体情况见表2。

(2) 根据正交实验分组及文献资料认识到, 选取速度、负重量、耐力三大因素进行测试。速度、负重量、耐力力量训练要全面, 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上下肢、腰腹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初步形成完整的专项技术。当以快速反应力量为主训练时, 运动量逐渐增大、专项能力逐渐提高。运动员穿着可调式负重训练服, 运动量不宜太大。负重训练因素水平见表3。

2 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负重训练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训练要素, 进行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负重训练结果分析。通过训练, 9组成绩都有所提高, 验证可调节沙袋衣应用于运动训练对成绩具有良好的影响。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分组统计, 分析因素水平与观察结果的关系。

(1) 中长跑是要求速度和耐力相结合, 但当负重量在0%~5%时, 其成绩不是一直上升的。虽然用力方式等不断向着适应这一运动形式的方向发展, 但是其成绩是先提高而后下降。尽管负重训练对运动成绩的提高非常显著, 但并非负重量越大效果越好。当负重训练符合人体适应机制时, 即3%的负重量对800 m成绩的提高较为显著。

(2) 速度试验结果显示:速度训练从100~200 m时, 身体为适应这一运动其成绩几乎不变。是以增加肌肉强度及体积为目的的运动训练, 成绩处于水平位置且波动不大。在实际训练中, 练习者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使肌肉的形态、结构、供能形式、用力方式等不断向着适应这一运动形式的方向发展, 并制定不同的练习强度和负荷。当速度训练选择100 m×8或150 m×6时, 效果很好。

(3) 耐力训练从1 500~3 000 m时成绩逐渐提高, 可使力量直接转化为专项力量。耐力训练量还可增大, 并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进行训练。使肌肉不断地适应这一刺激, 对运动成绩的提高非常显著。结果显示800 m的耐力训练比选择3 000 m的要好。

3 结语

目前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开展得较为普遍, 负重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影响较为明显。并且由于中长跑运动需要条件少易于开展, 对成绩具有良好的影响。提高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跑的成绩, 成为每一个中学体育教练员探讨的课题。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对指导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地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 负重训练对中学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某省成绩无显著差异的中长跑运动员, 采用自制的可调式负重训练服。每周五测量800 m成绩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 得出影响因素按照前后顺序分别是负重量、耐力训练、速度训练, 速度与耐力两个反差很大。该文研究对提高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跑的成绩, 指导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负重,训练,中长跑,成绩

参考文献

[1]廉立新, 宋晓娟.论女子800 m运动员的速度训练[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15, 14 (3) :72-75.

[2]周新华, 李勤.体育专业学生800 m跑的训练方法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5 (2) :12-13.

[3]叶永延, 李建设, 潘慧炬.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6

1 中长跑训练和比赛具备的特点

1.1 生理特点

高强度的中长跑运动对体能和耐力要求很高, 其距离长、强度大, 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做相同的技术动作来克服自身重力带来的阻力, 这是中长跑运动的典型特征。较长时间的高负荷的奔跑运动必然会导致选手出现“极点”。所谓“极点”是指选手在中长跑的过程中, 因身体所受负荷较大而产生的体乏无力、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和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生理极限现象。出现“极点”时最考验选手的意志力。一旦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咬牙挺过这个“极点”, 选手的身体就会逐步适应运动的节奏。

1.2 项目机能特点

中长跑项目分为中距离跑和长跑距离, 中距离跑项目有男、女800m和1500m;长距离跑项目有男子5000m和10000m, 女子3000m、5000m和10000m。中长跑不同于短跑项目, 它在强调速度、爆发力和冲刺能力的同时, 也需要讲究跑步的节奏性、经济性和战术运用能力。但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 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青少年的速度、耐力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在中产跑比赛的后半程, 在体力透支相差无几的情况下, 谁的意志品质最坚定, 往往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 中长跑项目的机能特点决定了它是青少年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2 青少年意志品质薄弱的原因

2.1 家庭因素

家庭对每一个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 它关乎到每个青少年的个人成长、身心健康的养成。正如前面所讲, 现今家庭对子女的过度关怀, 导致一些独生子女养成了懒惰和依赖他人的习惯, 心里排斥体育运动。而且有不少家长认为, 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孩子只要在学校将文化课学好, 将来能考上个好大学就是孩子最好的出路。

2.2 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部分一再要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但在眼下的教育现实情况下, 很多学校将升学率的好坏看成是学校命运的关键。为了提高升学率, 一些学校一味的狠抓文化课, 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只有文化成绩拔尖, 才能离开穷山沟, 飞进大城市。

这种教育观念导致了青少年在意志品质上的缺失。

2.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学生意志品质下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经济社会背景下, 电脑网购的出现影响了学生们的体力活动, 使其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而且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学生上下学动不动就电动车、私家车接送, 使孩子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当今社会里, 人们都是以学生的学历文凭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 却忽视了除文化成绩外对学生体质和意志的关注。

3 中长跑运动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的教学策略

3.1 树立目标, 培养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青少年正是富于理想、敢于拼搏的成长时期。他们常常会以某个运动明星、娱乐明星或者历史人物作为心中的崇拜偶像, 并以偶像作为自己追求的奋斗目标。可是, 中长跑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是相对较单调枯燥的, 这容易动摇青少年参与该项目的决心和热情。或者因为一时的比赛、测试的成绩不影响, 就有可能动摇学生坚持下去的信念。这时要抓住青少年冲动、盲目、自制性和草率性的特征, 以偶像的事迹激励他们, 让他们知道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由无数挫折堆积起来的。此举能够转移青少年的注意力,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鼓励他们不惧困难, 以更大的决心向前进。

3.2 订立规矩, 营造严中带爱的训练环境

虽然中长跑运动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力, 但是较多的挫折也会伤害他们意志力的成长。为此, 教师就需要订立规矩, 用爱训练, 避免学生对中长跑项目产生厌恶情绪。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 严格的规矩是青少年从事中长跑运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无论是训练态度还是训练前后的事情, 教师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如上课训练迟到、早退等情况都是不允许的, 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必要的批评是不可少的。但是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取得了点滴进步时, 教师也不可吝啬对他们的赞美。当学生的体力临界点来临时, 要不断给予他们鼓励, 不可用过激的语言刺激他们。让学生坚定战胜眼前困难的决心。同时, 教师是如何要求学生的, 首先得要求自己先做到,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支持、鼓励和爱。

3.3 变换方法, 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相对而言, 中长跑是众多体育项目里较为枯燥的一种运动, 但是在训练的方法选择上, 只要教师能合理安排使用, 就能使中长跑的训练变得活泼有趣。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 这就为我们将一些新的训练方法纳入日常训练内容提供了基础。例如, 在训练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时, 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小组与小组之间采取“追逐跑”的方式进行比赛训练。当某些小组表现特别突出时, 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团队式的比赛训练法, 青少年不仅在运动成绩和意志品质方面得到有效地培养, 而且还能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越是训练内容单调枯燥的环节, 越要求教师能够变通, 用不拘一格的科学安排, 让中长跑训练变得更为有趣。

3.4 体验成功, 重树目标

体验成功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激情, 促使他们在以后的训练中释放出更强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因此, 教师可利用青少年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 对青少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 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各级运动会的比赛成绩, 对学生做出积极评价。首先不管成绩好坏, 要肯定所有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场上表现。对于比赛成绩较差的学生, 只要比过往成绩有所提高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刺激他们以后更加刻苦训练、更上一层楼。而对那些成绩优异者, 要在以后的训练中塑造一种和谐的富有竞争的评价环境。学生在完成原有训练目标后, 教师不可任意为学生设立新目标, 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要挑战的新目标。此举可让学生化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 其潜在的能力和意志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总之, 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成效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明显效果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以不怕吃苦的精神来反复实践, 不断提高, 稳步科学地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吕恩.心理暗示在中学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0 (1) :64-65.

[2]黄其凯.对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7) :161.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7

关键词:选考项目,中长跑,关系,耐力素质

根据1996年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表明“学生的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 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下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2010年的调研结果表明“耐力素质显现止‘跌’”。通过2次报告可以发现, 目前学生的耐力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

为了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2013年起广州市体育中考改革修改必考项目为中长跑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 以下中长跑均默认为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选考项目则是在立定跳远、三级蛙跳、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5个项目中选择一个。然而要提高中长跑成绩需要坚持长时间的训练, 内容枯燥, 学生易产生恐惧心理, 在需要兼顾选考项目的情况下, 中长跑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选考项目中, 大部分学生会选考立定跳远、三级蛙跳、一分钟跳绳这3项起跳类项目。能否通过训练这三项项目有效的促进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广州市长兴中学2011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并通过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探索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广州市长兴中学2011级全体学生269名, 年龄范围为13~15周岁, 平均年龄为14.62周岁, 身体健康状态均为良好。其中男子147人, 女子122人, 选考跳绳141人, 三级蛙跳90人, 立定跳远38人。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2) 教学实验法

实验时间:从2013年9月~2014年3月止。

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选考项目进行相应项目的加强训练, 记录训练前的选考项目的成绩与中长跑的成绩, 实验练习结束后同样记录训练后的选考项目与中长跑项目的成绩。选考跳绳的学生采用跳绳中常见的双脚并跳的训练方式, 持续时间为1Min。三级蛙跳主要采用蹲起跳、单脚交换跳、五级蛙跳和障碍跳等训练方式。立定跳远主要采用深蹲、负重半蹲跳的方式进行训练。

变量设计:本文研究的是中考体育选考项目立定跳远、三级蛙跳、一分钟跳绳这3项训练效果与中长跑成绩之间的关系, 所以使用这三项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的成绩作为研究变量。

实验因素控制:除各选考项目在训练时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外, 其他在教学时数、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与授课教师均相同。

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然后对样本进行Pearsonn积差相关法分析得出三种项目实验后的成绩与中长跑的成绩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

二、结果分析

(一) 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项目的变化规律

对研究对象的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项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见表1) , 并对实验前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见表2) 。

描述性数据表明:选考立定跳的学生的选项提高了5.73分, 他们相应的中长跑提高了5.52分;选考三级蛙跳的学生的选项成绩提高了5.67分, 相应的中长跑成绩提高了5.53分;选考跳绳的学生选项成绩提高了5.03分, 相应的中长跑成绩提高了3.25分。

各选考项目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sig=0.000<0.05, 而且该检验的各选考项目的t值均为负值, 表明各项项目成绩均有明显的提升, 配对样本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说明相应的训练对该项目是显著有效的。

通过对研究变量实验前后的总分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学生在训练后的起跳类成绩有显著提高, 表明相应的训练在提高成绩上是卓有成效的。他们中长跑项目的成绩也相应提高, 表明起跳训练对中长跑有促进的作用。

(二) 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项目实验后成绩的相互关系

学生的成绩变量通常服从渐正态分布, 为了得出实验后自选项目与中长跑项目成绩之间的效标关联效度, 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法分析三种项目实验后的成绩与中长跑的成绩的效标关联效度系数。

通过进行实验后自选项目与中长跑项目的成绩Pearson分析 (表3) 后可以看出:各个起跳类项目与中长跑的成绩之间的效标关联效度不相同。其中立定跳与中长跑在0.01的显著水平上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19, 不相关的假设时的统计量相伴概率近似于0, 即表明, 立定跳的训练效果与中长跑的效标关联效度较高;三级蛙跳与中长跑在0.01的显著水平上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50, 不相关的假设时的统计量相伴概率近似于0, 三级蛙跳的训练效果与中长跑的效标关联效度也较高;跳绳与中长跑在0.01的显著水平上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45, 不相关的假设时的统计量相伴概率近似于0, 跳绳的训练效果与中长跑的效标关联效度比较低。起跳类项目中, 立定跳的训练对提高中长跑成绩的促进作用最大, 三级蛙跳次之, 跳绳的训练对中长跑成绩的影响最弱。

三、结论与建议

中考选考起跳类项目 (立定跳、三级蛙跳、跳绳) 的训练对中长跑 (800/1000m) 成绩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效果, 其中立定跳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三级蛙跳的次之, 跳绳训练对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比较弱。

立定跳、三级蛙跳对爆发力、身体体能的要求比较高, 跳绳对运动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对爆发力、体能的要求较低。而中长跑对身体体能的要求较高, 因此, 立定跳、三级蛙跳对中长跑成绩的提高的效果远远高于跳绳。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中考训练时, 由于跳绳项目的成绩提高较快, 往往会建议学生选考跳绳, 但跳绳项目重技巧, 轻体能, 会让学生轻视体能训练, 从而影响到提高必考项目的中长跑的成绩, 这对于国家希望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的目的是不利的。因此在指导学生填报自选项目时, 应该兼顾两者, 既要有利于自选项目, 也要有利于提高耐力跑的成绩, 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叶彬.对体育中考耐力项目心理技能训练的探究与实践[J].数字化用户, 2013.

[2]杨碧兴.浅谈如何提高中考跳绳成绩[J].体育师友, 2010.

[3]张世明.广州市体育中考改革下耐力项目教学的新思路[J].体育师友, 2013.

对中长跑的分析与训练 篇8

一、组合训练法

近2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广泛地运用于运动训练中,人们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认识由过去静止的、片面的,变为发展的、系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人们把过去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改进,发展合并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也就是组合训练法。有研究表明:这种组合训练法能够明显地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能力。所以,在当今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组合训练法是被采用的最多的一种训练方法。所谓组合训练法,就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或训练课中,合理地选择、安排不同性质、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得最佳的训练效应。它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需要以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灵活地、有侧重地选择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大力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能力,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共同提高。与以前传统的单一训练法相比,由于组合训练法各项能力训练的间歇时间缩短,所以它有利于运动员各项能力或各个供能系统之间训练效果的相互转移,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训练效率。另外,由于组合训练法中不同性质的各种组合练习所需要的供能系统不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不一样,因此,运动员不易疲劳,这就有利于运动员完成更大的整体负荷。

二、“三氧”训练法

训练实践证明,中长跑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就人体能量代谢而言,都必须经历一个有氧供能、糖酵解供能和磷酸原供能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创立了“三氧”训练法。他将量、强度、恢复与人体的适应与控制科学地结合起来,把速度与耐力两大素质紧紧融于一体,既达到高速又达到持久之目的,使中长跑训练方法产生了新的变革,加速了训练过程的科学化,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女子中长跑运动成绩。“三氧”训练法即开始阶段是有氧耐力训练,然后逐渐过渡到混氧训练,最后完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每400米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其实质就是把有氧代谢供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以及有氧、混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科学地衔接起来,在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按不同的训练比例,科学地融为一个完整的训练整体,促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及高速度持续跑的专项能力同时全面发展,使训练更符合比赛要求。

三、运动感觉法

本体运动感觉是指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其包括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本体运动动作方位感知觉、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及本体运动用力感知觉等。由于中长跑运动不仅是体能主导类竞速性项目,而且也是测量类项目。其运动水平的高低是通过运动员比赛用时来评定的。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与比赛中,运动员对时间的精确感知非常重要,如对时间长短、间隔、运动节奏、动作速度、加速或减速等的感知觉。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中长跑运动员的本体运动感觉就是对时间的精确感觉。

中长跑运动员本体运动感觉的训练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场地训练时,教练员把400米用时告诉运动员,以其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时间感觉;第二阶段是要让中长跑运动员对每400米的用时做出快速判断,然后教练员把实际所用的时间告诉运动员,通过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第三阶段是教练员要求运动员按事先规定的时间去完成每400米的训练,这种练习可更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

四、队短促长法

中长跑项目运动员既需要磷酸能速度(ATP-CP),又需要乳酸能速度(糖酵解)。这两种速度的同时改善才能促进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提高。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磷酸能(ATP-CP)速度,可采用专项或专门的5~10秒重复性练习,间歇时间通常为30~60秒,如快跑10秒,间歇30秒后再进行重复练习等。有研究发现:在中长跑训练中,掺入大量的高强度短距离跑的训练手段,即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磷酸能(ATP-CP)速度,在发展速度素质的同时,同样还能提高有氧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而有氧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则是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提高的基础。而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乳酸能速度,目前在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方式,每次跑的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强度水平为次最大强度(85%~90%最大强度),次间歇时间为4分钟左右。通过这种超量负荷的方法,使运动员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有研究证实:在第一次训练后,运动员血乳酸的水平达到12摩尔/升较为适宜,然后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使机体在训练中忍受较长的时间刺激,从而适应和提高乳酸耐受能力。中长跑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专项运动水平的高低。

上一篇:文字传播下一篇: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