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方法

2024-05-24

洗涤方法(精选十篇)

洗涤方法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

1.2 试剂

高锰酸钾一磷酸溶液:称取3 g高锰酸钾, 加入15 ml磷酸 (85%) 与70 ml水的混合液中, 溶解后加水至 100 ml贮于棕色瓶内, 防止氧化力下降, 保存时间不宜过长;草酸-硫酸溶液:称取 5 g无水草酸或 7 g含 2分子结晶水的草酸, 溶于硫酸 (1+1) 中至 100 ml; 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 0.1 g碱性品红研细后, 分次加入共60 ml 80 ℃的水, 边加入水边研磨使其溶解, 用滴管吸取上层溶液滤于100 ml容量瓶中, 冷却后加10 ml亚硫酸钠溶液 (100 g/L) , 1 ml盐酸 , 再加水至刻度, 充分混匀, 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 可加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 贮于棕色瓶中, 置暗处保存; 甲醇标准溶液:称取1 g甲醇, 置于 100 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0 mg甲醇, 置低温保存; 甲醇标准使用液:吸取 10 ml甲醇标准溶液, 置于 100 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再取 25 ml稀释液置于50 ml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该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5 mg甲醇; 无甲醇的乙醇溶液:取 0.3 ml按操作方法检查, 不应显色, 如显色需进行处理, 取 300 ml乙醇 (95%) , 加高锰酸钾少许, 蒸馏, 收集馏出液, 在馏出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取 1g硝酸银溶于少量水中) 和氢氧化钠溶液 (取 1.5 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 摇匀, 取上清液蒸馏, 弃去最初50 ml馏出液, 收集中间馏出液约 200 ml, 用酒精比重计测其浓度, 然后加水配成无甲醇的乙醇 (体积比为60%) ; 亚硫酸钠溶液 (100 g/L) ; 冰乙酸。

1.3 分析方法

取样1.0 g, 置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吸取0.00、0.10、0.20、0.40、0.60、0.80、1.00 ml甲醇标准使用液 (相当0.00、0.05、0.10、0.20、0.30、0.40、0.50 mg甲醇) 分别置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 并加入0.5 ml无甲醇的乙醇 (体积比为60%) , 于试样管及标准管中各加水至 5 ml, 再依次各加 2 ml高锰酸钾一磷酸溶液, 混匀, 放置10 min, 各加 2 ml草酸-硫酸溶液, 混匀使之褪色, 再各加 5 ml品红-亚硫酸溶液, 混匀, 于20℃以上静置0.5 h, 再各加入冰乙酸0.5 ml, 用2 cm比色杯, 以零管调节零点, 于波长590 nm处测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或与标准系列目测比较。同样方法做加标回收。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按实验方法在不同波长下测量ΔA (A0-A) , 结果表明590 nm处吸光度值最大, 说明实验过程中增加冰乙酸对该方法测定甲醇无干扰。

2.2 精密度、准确度试验

按0.2 μg/g在洗涤剂中加入甲醇标准物质, 按实验方法测定甲醇加标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为98.7%, RSD为3.0%, 最低检测浓度为0.02 g/100 g。结果见表1。

2.3 体系稳定性

显色、比色完成后, 放置室温1 h, 试液吸光度值变化不明显, 说明, 加入冰乙酸并未破坏体系的稳定性。加入冰乙酸的目的:洗涤剂属碱性、皂化半流体, 在实验和显色过程中, 样品试液均保持在半悬浊状态, 比色无法进行, 加入冰乙酸可以良好地改进试液透明状态, 解决无法比色或目测问题。

用本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餐具洗涤剂中的甲醇, 并且该法稳定、准确、简便、实用, 适合在基层实验室普及应用。

摘要:目的 建立餐具洗涤剂中甲醇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亚硫酸品红分光光度法, 用2 cm比色皿在59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 在0.05~0.5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r=0.999 6, 平均回收率为98.7%, RSD为3.0%, 最低检测浓度为0.02 g/100 g。结论 用本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餐具洗涤剂中的甲醇, 并且该法稳定、准确、简便、实用, 适合在基层实验室普及应用。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餐具洗涤剂,甲醇残留,亚硫酸品红

参考文献

[1]GB/T 5009.48-2003,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GB 9985-2000,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S〕.

如何洗涤羊绒衫?羊绒衫的洗涤方法 篇2

羊绒衫的洗涤方法:

1、把羊绒衫由里向外翻,在35摄氏度左右的中性洗剂水中浸泡15-30分钟,最好用稀释后的羊绒衫专用洗涤剂浸泡。

2、提花或多色羊绒衫不宜浸泡,不同颜色的羊绒衫也不宜在一起洗涤,以防相互沾色。脏污严重的地方,采用挤揉的方法洗涤,其余部位轻轻拍揉即可,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可按说明量放入专用柔软剂浸泡10-15分钟,手感会更好。

3、将洗后羊绒衫放入网袋内洗衣机的脱水筒中脱水,不宜手绞,平铺桌上晾干。请勿悬挂曝晒,造成变形。

4、阴干后,用中温(140摄氏度左右)蒸汽熨斗整烫,熨斗与羊绒衫离开0.5-1cm的距离,切忌压在上面。如用其他熨斗必须垫湿毛巾。

5、羊绒衫外穿时不慎有严重脏污情况,应送到洗衣店干洗和厂家售后服务中心处理。

羊绒衫的穿着要点:

1、由于羊绒衫纤维的物理特性,羊绒易起球、起静电,内穿时与其配套的外衣里料最好是光滑的,不能太粗糙、坚硬,内袋勿装硬物,如笔、本、钱包等,以免羊绒衫局部摩擦起球。

2、外穿时尽量减少与硬物的摩擦,如袖子与桌面、袖子与沙发扶手、背部与沙发等长时间接触。

3、穿着时,不宜用力过猛、做剧烈运动,以防套口线断裂。

洗涤方法 篇3

关键词:煤气洗涤废水;酚类物质;氨氮元素;去除法

1 煤气洗涤废水的水质采样

本实验中从某化学工厂的生产中进行水样采集,经过检测可知水质的构成成分如下:

1.1 实验的准备工作 该实验中试剂部分采用的是树脂NDA99,脱氮剂是DN-17,其它试剂是分析纯;仪器设备有THZ-C恒温振荡器、BT01-100兰格蠕动泵、玻璃柱、PHS-25数显pH计、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以及Helios Beta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

1.2 实验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验中,对于不同成分的分析方法是不一样的,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到物质成分的自身特殊性,对于COD来说,分析法是重络酸钾法;对于挥发酚的分析法是4-氨基安替比林法;对于总酚的分析方法是溴化滴定法[1];对于氨氮的分析方法是以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为主,而对于BOD5分析则是采用稀释接种法为主。

2 酚类物质去除

先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采用浓H2SO4把原废水的pH值调整为4,经过静置后进行过滤处理,直到出现棕红色滤液,这一滤液就是树脂吸附上柱液。

2.1 树脂动态吸附实验 在常温状态下,上柱液会有一定量流经装有10mL树脂的吸附柱,对吸附出水各个级分的COD值进行准确测定,并以此作为动态吸附曲线,从中选择出最适当的吸附工艺。

2.2 树脂动态脱附实验 在保证温度和流量恒定的基础上,采用给定浓度的NaOH溶液来完成对处于吸附饱和状态的树脂进行脱附实验,进而得到最佳的脱附条件。

3 氨氮元素的去除实验

3.1 动态脱氮实验 在常温状态下,吸附出的水会按照一定量流经装有10mL脱氮剂DN-17的吸附柱,对脱氮出水不同级分的氨氮质量浓度进行准确测定,得到流量和处理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选择最为合适的氨氮去除工艺的参数信息。

3.2 脱氮剂的再生实验 利用不同的再生剂,在流量既定的情况下,对脱氮已经达到穿透点的DN-17进行再生实验,进而确定出再生工艺所需的最佳条件。

4 吸附树脂去除酚类物质的实验结果

4.1 动态吸附实验的结果

对常温状态下三种不同流量对于树脂NDA99处理的效果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如图1所示。流量越慢其对于树脂的吸附就越有利,流量慢的话有助于酚在树脂表明和孔道内的扩散。

实际上流量为3BV/h和5BV/h两者的吸附效果没有较大差别(BV为床层的体积),因此本次实验采用5BV/h。如果量在40BV以上时,吸附出水COD会迅速上升,所以处理量为40BV时,吸附出水的颜色为透明,挥发酚质量浓度是在5mg/L以下,去除率在98%以上,总的酚质量浓度在70mg/L以下,总的去除率是90%以上。

4.2 动态脱附实验的结果 流量为1BV/h,温度为60℃的状态下来对不同脱附剂组合对脱附效果的影响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以1BV8%NaOH+1BV4%NaOH+3BVH2O来作为脱附剂,在这种条件下,树脂的脱附率基本上达到了100%。浓度较高的脱附液经过调酸、萃取可以回收粗酚,而浓度较低的脱附液可以直接用于下一次的脱附使用。

5 脱氮剂去除氨氮元素的实验结果

5.1 静态去除氨氮的结果 对于pH值为2、3、4.7、5、6、7、8时的脱氮剂DN-17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分析可以知道,在pH值为4.75时,脱氮剂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是最为明显的,效果最好,此时适当的降低pH值不会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带来较大影响,但是,一旦pH值升高的话,就会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pH值升高的话,会对脱氮剂DN-17上的酸性基团和氨之间的Lewis酸碱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如图2所示。

5.2 动态去除氨氮的效果 通过实际实验可知,在实验室中所选定的三种流量,一旦流量增大就会对DN-17的脱氮效果造成影响。如果处理量的每一批次为15BV的话,那么三种流量下的脱氮出水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就会明显低于15mg/L,甚至于以下,氨氮的最终去除率在98%以上,基于此,在处理量每批次为15BV时并得到确认之后,对于它的流量大小选定就要以10BV/h为主。

6 总结

煤气洗涤废水是化学工厂生产后产生的一种废水,对于它的排放需要进行有害物质的去除,减少其可能对人们的人身健康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实验中以树脂NDA99为主去除酚,对于氨氮元素的去除则是以脱氮剂DN-17为主,脱氮效果也很好,但是具体应用时需要把握好应用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不同清洗方法对口腔器械的洗涤效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科室需清洗的污染口腔器械900件,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0件口腔器械,三组口腔器械种类、数量、污染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清水冲洗,器械表面污渍清除干净后,再放入到盛有1:270多酶清洗液的浸泡桶中,完全浸没,5min后再进行手工清洗。手工清洗的具体步骤:用软毛刷对器械表面进行清洁,并对器械关节、缝隙和齿槽中残留污物进行清理。必要时可应用金属通针将器械管腔内的骨屑和血凝块清除,再进行清洗,用清水将残留液、残渣冲洗干净。B组:将口腔器械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后,再放入超声清洗机中清洗5min,之后,放入清洗池,用清水将残留液、残渣冲洗干净。C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应用超声清洗机对口腔器械进行清洗,清洗5min后放入清洗池,用清水将残留液、残渣冲洗干净。

1.3 疗效判断标准:

目测:口腔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查有专业人员负责。合格:应用放大镜对器械进行观察,外观光洁,无残留污渍、血渍、锈迹等。残留血检验:每组随机抽检30件器械,应用试纸对器械进行检测,根据试纸变色情况判断阳性或阴性。变色为阳性,有残留血污,不变色为阴性,无残留血污。注意:试纸检测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F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查和检测,A、B、C三组口腔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2.67%、96.67%、97.33%,残留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0%、96.67%、100.0%,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患者口腔内操作,因此,口腔器械常会受到血液和唾液的污染,若没有对这些被污染的口腔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在下次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影响医疗质量,威胁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安全。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高效、安全的清洗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对口腔器械进行人工清洗时,多酶清洗液的应用虽然可实现糖、蛋白质、脂肪等人体污染物的有效分解,但在口腔器械上仍旧会残留一些不能分解的污染物和部分干燥的血渍[3]。在本次研究中,酶液浸泡后手工清洗的方法,口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仅为82.67%,残留血合格率仅为90.0%,洗涤效果有待提高。而在手工清洗中,常常需要用到金属通针,在使用过程中,若力度把握不好,则可能导致器械的损坏。

超声清洗机可利用超声振荡在液体中产生空化作用,口腔器械在受到高频率、高能量的声波撞击后,其表面和缝隙中的污垢会迅速剥离脱落,从而实现清洗的目的[4]。因此,应用超声清洗机可对口腔器械难以清洁的部位进行有效的清洗。在本次研究中,酶液浸泡后超声清洗的方法,口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8.67%,残留血合格率为96.67%,该方法效果显著,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口腔器械上仍有残留污染物存在。

手工清洗联合超声清洗的方法,不仅使单纯超声清洗的污染物残留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还有效避免了手工清洗中金属通针的使用,降低了口腔器械的损坏率。此外,超声清洗还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重复清洗检测不合格的口腔器械,提升清洗的工作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酶液浸泡后手工清洗联合超声清洗的方法,口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仅为97.33%,残留血合格率为100.0%,该方法效果显著,能够较彻底的清洁口腔器械,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C组口腔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酶液浸泡后手工清洗联合超声清洗的方法清洗更彻底,同时,C组口腔器械的残留血检测合格率与B组和A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合格率更高,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该方法洗涤效果更佳。酶液浸泡后手工清洗联合超声清洗的方法与酶液浸泡后超声清洗的方法相比,虽增加了人为损耗,但清洗更彻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口腔器械的寿命,因此,该方法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口腔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选取被污染的口腔器械900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0件口腔器械。A组:加酶液进行浸泡,手工清洗;B组:加酶液进行浸泡,超声清洗;C组:加酶液进行浸泡,手工清洗后再进行超声清洗。对比三组口腔器械的洗涤合格率。结果:A组合格率为82.67%,B组合格率为96.67%,C组合格率为97.33%;残留血检测:A组合格率为90.0%,B组合格率为96.67%,C组合格率为100.0%。结论:加酶液浸泡联合手工清洗和超声清洗的方法洗涤效果良好,还可有效提高清洗工作的工作效率(考虑重洗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优势。

关键词:口腔器械,酶液浸泡,手工清洗,超声清洗

参考文献

[1]殷秀娟,肖丽妹,沈玉琴,等.口腔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5-126.

[2]赵纯红,陆静,赵忆文,等.不同清洗方法对口腔器械洗涤效果的比较[J].上海护理,2011,11(3):29-31.

[3]薛伟.口腔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1538-1539.

垃圾就是洗涤剂 篇5

说干就干,她按照书上的介绍,试着先把刚刚吃过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接着将红糖、瓜皮、水按照1∶3∶6的比例,放到一个广口的大塑料瓶里,并给瓶子留下一定空间,然后盖上盖儿使劲摇晃,直到红糖完全溶解。最后,给瓶身贴上时间标签,放在空气流通的阴凉地方,耐心等待三个月,等瓜皮完全变成棕色液体,而且有股柑橘的气味时,就算大功告成了。她试用厨余酵素清洗油污,效果非常好。

后来,她不断总结经验,尝试着把所有的厨房垃圾,比如各类果皮、坏掉的番茄、干瘪不能吃的黄瓜、有点腐烂的大白菜等作为原料,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只要厨余、红糖和水的比例合理就行。如果你想让自己的酵素变得更加清香,可以选择多添加一些有香气的水果皮,比如橘子皮、菠萝皮、柠檬皮等。但是,像鱼啊、肉啊之类的厨房残余却不能做原料,因为它们会发臭。

在装厨余的过程中,原料所占的空间不能超过容器的四分之三。如果使用小口瓶子,前期一定要注意每天给瓶子放气,否则,发酵时散发出来的气体会把容器胀破,发生“杯具”。另外,还要注意不能把它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放在冰箱里冷藏。如果在发酵过程中,厨余变得黑臭,那么可能是发酵失败了,只要再放一份红糖,搅拌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有虫卵在里头,这也没关系,只要盖紧盖子,不久它就可以完全分解了。一般三个月后,液面出现了白色的薄膜,就说明酵素制作成功了。

在使用酵素的过程中,左原树还发现了厨余酵素原液用途的广泛。它可以加入洗澡水中,不僅去污力强,还能促进肌肤健康;可以加入洗衣水中,不仅可当洗涤剂用,还能使衣物变得柔软;可以加入马桶中,能够防治马桶阻塞,还有净化粪池的作用等。稀释的厨余酵素也用途极广,可以喷洒在地毯或榻榻米上,用来除臭杀菌;可以擦拭厨房炉灶,用来去除油污;可以喷洒在房间里,增加空气的湿度,净化空气,除臭防虫;可以喷洒在衣橱中,用来除臭杀菌;还可以浇洒在花草植物上,当作有机肥料,并能防治病虫害。

洗涤产品中荧光增白剂 篇6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张、塑料和涂料等领域。1940年左右,荧光增白剂和洗涤剂开始使用。1950年以后,荧光增白剂正式用于洗涤剂工业。近年来,人们不仅对洗涤用品的外观要求高,且对衣物的洗涤效果,如白度、亮度、鲜艳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荧光增白剂在洗涤用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世界上生产的荧光增白剂50%用于洗涤剂行业。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加入到洗涤剂中,不仅能改善洗涤用品的外观质量,还能提高视觉上洗涤效果。荧光增白剂已成为洗涤剂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助剂。近年来,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2011年“蓝月亮荧光增白剂”事件,更加引起国内洗涤行业对荧光增白剂安全性的思考。

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3月12日发布、2008年9月1日实施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业标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QB/T 2953-2008)。该标准中规定了衣料用洗涤剂中允许添加荧光增白剂,包括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外观及理化性能等。其中二苯乙烯基联苯类中CBS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中。在国际上,CBS称为FWA-5,由汽巴公司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33#称为FWA-1,由上海染料研究所和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于20世纪70年代共同研制而成。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 14930.1-1994)和《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 9985-2000)中规定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和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中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采用的是定性的检测方法——紫外灯照射。目前欧美对于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使用没有作出限量要求。《厨房用合成洗涤剂》(JIS K 3370-1994)中规定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

近些年在欧洲,检测荧光增白剂主要采用的是EN 648-2006标准,该标准是一种定性半定量方法主要检测对象是食品包装用纸中的荧光增白剂迁移量,适用范围有限,无法检测不同种类的多种荧光增白剂。目前国内洗涤剂产品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中,《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 9985-2000)和《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 14930.1-1994)中均是利用紫外灯照射,比较试样溶液浸渍过的滤纸与标准溶液浸渍过的滤纸荧光的强弱。该类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快速判断样品是否含有荧光性物质,但是无法辨别产生荧光现象的具体是哪种荧光增白剂,也就无法定量检测阳性样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由于紫外线直接照射的限制,取样不均都有可能造成结果的误差。对于洗涤剂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检测,我国目前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只有一些文献的定量检测方法不断见诸报道。赵承礼等对餐具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了测定,采用的是荧光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对物质进行简单定量分析的方法,不能准确定性是哪一种荧光增白剂。外国学者Kuo等对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了分离测定,采用毛细管电泳结合扫描技术。此方法可用于洗涤剂、纸张等荧光增白剂含量较高的产品的检测。特点是高效便捷、低消耗、低污染等优点,缺点是检测限较高。

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灯照射法、白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其中紫外灯照射是我国洗涤剂标准中采用的检测方法。白度法受到仪器的限制,且与不同分析方法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时难以换算。荧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快速出结果,但分析误差较大。本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洗涤用品中的几种常见荧光增白剂,选取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并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多种荧光增白剂的良好分离和准确测定,准确确定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能够为洗涤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监测工作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硫回收洗涤系统的改进 篇7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回收系统采用了与低温甲醇洗脱硫相配套的直接氧化法工艺,该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反应器操作弹性大,硫磺回收效率高。该系统经过投运初期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洗涤塔填料易堵塞,同时系统压差高。

原因是洗涤水中大量的悬浮硫较多时,经洗涤泵加压循环又进入洗涤塔,长时间在塔内循环积累,易导致硫沫堵塞喷头,一旦喷头堵塞则填料就会很快结硫,填料被堵死后系统压力上升,最终导致被迫停车。

(2)系统内硫颗粒难以得到净化和沉淀,洗涤塔液位不易控制。

原因是沉淀池较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净化系统内的悬浮硫需加大洗涤水量,水外排量加大而消耗资源,而且对环保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液位装置易堵塞、腐蚀,导致损坏失灵,液位不稳,增加调节难度。

2. 改进措施(参见图1、图2)

(1)洗涤塔部件改进。

硫回收正常开车后由于压差大,运行10多天就只好停车。检修洗涤塔发现驼峰板和填料上积聚大量的硫膏,清理硫磺费时费力耽误生产。为此取消洗涤塔不锈钢鲍尔环填料,改为空塔喷淋。原来2只喷头,中部、上部各一个,打开中部喷头上部喷就断水,为了达到雾化效果和水量,关闭中部喷头,上部喷头喷水量大约20~30t/h。同时,适量补充前工序汽化外排水,一次洗涤通过后排至废水处理系统,洗涤效果好,喷头不易堵塞,汽化废水再利用,改善了洗涤塔运行状况。

(2)改进洗涤塔内气相进口管线。

因洗涤塔气相系统压力波动时,塔内气液交换不均匀而导致液位不稳定,为了节约洗涤水量和降低不良影响,又保证洗涤效果,将洗涤塔内进口气相管线改为管口水浴式锯齿形结构,有效改善了气液交换条件,同时节约了洗涤水。

(3)增大洗涤水管线和排污管线管径。

把洗涤塔排水管由DN100改为DN200,排污管由DN50改为DN100,管径增大畅通了排水系统,当塔壁结硫时可以通过排污管进行反吹热洗,随后溶解掉的硫沫随着洗涤水循环带入沉淀槽,有效缓解了塔内系统阻力的升高。

(4)固定丝网除沫器。

为防止因无填料工艺气量波动大时,对丝网除沫器造成冲击而损坏,对丝网除沫器进行了捆绑式加固,即使偶尔工艺波动,也不会对丝网除沫器造成破损和吹翻。

(5)增加一台沉淀槽。

洗涤塔虽然改成空塔,但部分悬浮硫依然在洗涤塔内循环,而且易沉积在洗涤塔底部。由于沉淀池较小,由洗涤塔内洗涤出来的含有大量硫沫的洗涤水,排至沉淀池内得不到有效沉淀又循环进入洗涤塔内,从而引起整个系统超压,降低循环量。为此,在洗涤塔排水管线上增加一个沉淀槽(30m3)用于沉淀过滤,悬浮硫得到了较好的沉淀。通过沉淀槽与沉淀池的切换、循环使用,彻底清理硫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系统水质,循环进入洗涤塔内的水含硫沫量减少,有效减少了洗涤塔附着、沉积硫膏的情况。

(6)改进洗涤塔液位自控装置和增加调节阀。

洗涤塔采用翻板液位计,由于经常堵塞通孔和硫根腐蚀的缘故,液位计易损坏,造成操作人员对液位不易控制调节,盲目性大。经过研究,在塔体上增加不锈钢双法兰液位计和差压变送器数控系统,同时在洗涤塔出口管线加一个调节阀,通过远传数据在微机上可实时在线调节液位,提高了液位调节的准确性。

(7)水冷却器增设近路管。

对于水冷却器列管易堵,反吹以及热洗等效果较差,只有切换清洗,因此在水冷却器进、出口管线上并一条近路管,通过切换清洗水冷以达到冷却效果。

3. 改进效果

通过运行实践证明,上述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对洗涤塔沉淀槽和水冷却器定期清洗后,悬浮硫堵塞阻碍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塔液位控制方便;洗涤塔内系统压力逐步改善,在最初运行近半个月里,其前后压差最高达20kPa,经过改进后运行两个多月,洗涤塔前后压差为3kPa;硫回收系统由半个月检修一次逐步延长到三个月,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W11.01-26

摘要:针对硫回收洗涤系统硫堵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增加沉淀和净化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洗涤方法 篇8

二、增加第11章 (原第11章“试验报告”改为第12章) , 内容如下:

11标准洗衣液

标准洗衣液配方、原料规格及配制要求按表1规定进行。

标准洗衣液宜用统一规格的原料和工艺加工生产, 必要时由本标准归口单位统一定制。

三、“E.1.3莱卡棉布 (棉/涤纶:95/5) ”改为“E.1.3棉白布 (HG/T2609-1994) ”

四、删去原标准“附录F (规范性附录) JB-05 (淀粉类污布) 的制备”中的全部内容, 改为如下规定:

F.1试剂与材料

F.1.1马铃薯淀粉 (GB/T8884) 。

F.1.2无氨焦糖色素 (CI003) 。

F.1.2棉白布 (HG/T2609-1994) 。

F.2实验仪器

F.2.1磁力搅拌器。

F.2.2干燥箱, 可控温100℃±2℃。

F.2.3小轧车 (带有污液槽, 可调压、调速) 。

F.3制作程序

F.3.1棉白布的处理

同附录B.3.1。

F.3.2污布的染制

F.3.2.1配制4% (质量分数) 的淀粉水溶液, 并搅拌20min。

F.3.2.2加热溶液至沸腾, 继续保持沸腾10min (加盖, 同时保持搅拌) 。

F.3.2.3将淀粉溶液、无氨焦糖色素与水按照质量分数1:1:1混合制成污染液A。

F.3.2.4调整小轧车 (F.2.3) 压力至0.3MPa, 调整好污液槽, 将上述污染液A倒入轧车污液槽中, 取白棉布浸压, 悬挂晾干即成。

F.3.2.5预热烘箱至100℃±2℃, 把污布挂在烘箱里加热30min。

F.4淀粉类污布的保存与使用

首届全国医疗洗涤大会圆满落幕 篇9

12月2日~4日, 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后勤管理发展分会、《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医疗洗涤大会暨医疗织物洗涤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天津万丽宾馆成功举行, 来自医院的后勤管理者、中外医疗洗涤行业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相关医疗洗涤机构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就医疗织物洗涤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期的展览会和考察洗涤中心的活动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不仅加强了行业技术交流, 还为医院后勤专业化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室内空气洗涤装置”等三篇 篇10

产品特点

本装置能有效地改善居室内空气质量,净化空气,消除各种有害气体,消灭空气中的流感、肺炎等病菌。

该装置有上下两个液体槽,槽内盛有工作液。上液体槽的底部开有一狭缝,由狭缝口向下引出一片网格膜直通到下液体槽。

工作时,先由一个液体泵将工作液由下液体槽内经输液管泵至上液体槽,之后,工作液再由狭缝口经网格膜流至下液体槽内,这样往复循环,在网格膜上形成一个工作液的液体膜。在网格膜的后面,设置有一个风扇,在液体膜形成时,风扇将空气垂直地吹过液体膜,这样就使得居室内的空气与工作液进行很好的气液交换。从而达到洗涤和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选取不同功能的工作液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1、 工作液+香味剂: 改善室内空气湿度,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去除灰尘,释放芬芳气味。使室内飘香。

2、 空气杀毒剂: 可释放出具有强力杀菌能力的新生态氧气,可杀灭室内空气中流感、肺炎等病毒、病菌。

3、 中药剂液体: 可预防感冒,消灭病毒,预防老人气喘,咳嗽等季节不适症。

4、 特殊工作液体: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配制不同的特殊工作液,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据现场演示,它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中各种尘埃,同时还对居室装修造成的二次污染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市场前景

世界卫生组织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十大隐形杀手之一。通过空气净化来关爱人类身心健康的产品定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今后10年,我国将有33%的住户迁入新居,这意味着平均每年有 260万个以上的家庭有潜在需求。发达国家目前的小家电产品有200种以上,每户拥有小家电30—40件,中国每户仅几件,市场潜力很大。据有关行业协会预计,小家电中增长幅度最快的是家用消毒装置等,增长幅度均在40%以上。

生产条件

该产品主体材料为普通工程塑料,网格膜为塑料编织网,工作部分为液体泵、排风扇、电路控制系统。

启动资金28000元左右(需三套注塑模具,每套模具需3000—5000元,合计人民币9000—15000元,,流动资金13000元),厂房30平方米,工人5名。

效益估算

每套装置塑料主体费用大约10元,液体泵、排风窗25元—30元。

综合成本(含材料、人工组装、包装、广告费),大致为90元—100元,预计出厂价180—200元,每台毛利润在110元左右o. 市场盈亏平衡点为年销售2500台左右。

马桶坐圈自动换袋装置

产品特点

本马桶坐圈套袋装置包括放袋盒与收袋盒,放袋盒与收袋盒内均装有轴承,放袋盒内装有筒形套袋,在马桶坐圈上面紧邻放袋盒处开有与筒形套袋相吻合的槽,在马桶坐圈下面紧邻收袋盒处装有锯齿形刀片。

一卷薄膜套袋约用100人次,每次费用只有几分钱,而且使用方便,干净卫生,不易滑落,使用过的薄膜套袋在收袋盒内自动割破卷成卷,可防止重复使用,也便于回收,且不会 污染环境,从根本上避免交叉感染,特别适用于宾馆、公共场所。

投产条件

产品模具需15万元,流动资金及场地租金需10万元,共计投资25万元。

成本利润

该产品每件成本不超過140元,市场售价约400元,按每件产品纯利100元计,售出2500件即可收回投资。

烟垢清洗装置

产品特点

烟 垢,糊斑是煮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美观且让每个家庭感到头痛。有的家庭用钢丝去污,产生烟垢的大多为铝制品,由于钢丝过坚硬,对铝制品有一定的损伤,用后易产生花纹,且难以把烟垢除净。也有价格高的化学品,但对皮肤、炊具均有腐蚀性,影响了炊具的美观与寿命。

本专利产品清洗效果达到了100%,清洗后的炊具制品美观清洁,崭新如初,不伤锅,不腐蚀炊具及皮肤,使用安全携带方便,价格合理,还可广泛用于工业,装饰装修所产生的污迹、锈斑、喷涂等去污。

投产条件

厂房不得低于50㎡,流动资金5000— 10000元,设备1.5万元。

成本利润

上一篇:双音节动词下一篇:《九歌》与湖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