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影视文化

2024-05-09

韩国影视文化(精选十篇)

韩国影视文化 篇1

一、韩国服饰的色彩及其体现的文化特征

1. 传统服饰——韩服

韩国自古就有“白衣民族”之称。翻阅韩国的历史, 在其衣着习俗中有很多“尚白”, “尚素”的记载。《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夫余“在国衣尚白, 白布大袂袍裤, 履革鞜。”《旧唐书·高丽传》“衣裳服饰, 唯王五彩, 以白罗为冠, 白皮小带, 其冠及带咸以金饰。” [1]可见 , 韩国人喜穿白衣的风俗源远流长。

韩国人喜穿白衣的原因可归结为三点。一, 韩国古人的太阳崇拜信仰。太阳在日中呈夺目的白色光芒, 象征着光明和纯洁。二, “白衣民族”被特别强调是在日本统治时期 (1910年 -1945年) , 当时大和民族穿带色衣服, 与其对立, 韩国人穿白色衣服, 象征抗日精神。三, 从肤色与着装的关系看, 韩国人穿白色服装更能衬托肤色。

韩服虽然以白色为主色调, 但祖先们以阴阳五行为基础, 形成了以青、紫、黄、白、黑为主的色彩概念。[2]这造就了韩服的两种基本格调, 一种是淡雅的基调, 其中白色的应用占据重要位置。另一种是对比鲜明、具有强力视觉刺激效应的基调。多种色彩巧妙地组合, 使韩服既端庄又活泼。

2. 现代服饰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64.84% 的人认为韩国人的现代服装在色彩的选择上偏向于简洁朴素的颜色, 他们青睐于粉、白、银灰、米黄等柔和色。这是受到以白、灰、黑等基本色为主的韩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影响。

由此可见, 韩国现代服饰和传统服饰的色彩有很大相通之处。而这种色彩取向体现了韩民族自古以来的纯洁, 朴素, 追求宁静淡雅的精神境界, 以及热爱自然, 崇尚自然美的民族审美意识。

二、韩国服饰的样式及其体现的文化特征

1. 传统服饰——韩服

女性韩服是短上衣, 搭配优雅的长裙 ;男性韩服则是短褂搭配长裤。女性韩服上衣曲线短而美丽, 男性韩服上衣线条粗而平坦。[3]

通过韩服的构成, 可以了解到韩服的几个特征。一, 韩服将直线和曲线融合, 尤其是女装, 强调女性颈部柔和线条的短衣, 内外边V字型领或柔和的袖口曲线, 充分展现韩国女性的含蓄。二, 韩服几乎盖住了衣者的整个身体, 女装高腰和宽大的裙摆造型, 既避免展现女性的身体曲线, 又掩饰了身材的不足之处。反映出追求内在意韵的审美本质。[4]三, 采用朴素简约的图案、刺绣等, 表现出符合自然 , 与周围环境相交融的审美观。

从以上韩服的这些特征中可以窥探出韩国文化的含蓄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韩国人喜欢用隐喻的东西来展现内在的丰富意蕴, 从而达到某种精神境界。这种含蓄性, 在韩国人的生活中也不无体现。1. 韩国人在受到别人的称赞和表扬时, 一定会以“” (没有 , 哪里) “ ( 过奖 ) 等回答来婉拒。2. 韩国夫妻之间很少说‘我爱你’之类的话, 在别人面前提起时用“xx妈妈”“xx爸爸”婉转地称呼。3. 韩国现代的室内装饰也倾向于朴素的颜色和雅致的装饰。

2. 现代服饰

随着韩剧的热播, 韩国服饰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从问卷调查结果看, 25.81% 的人认为韩国现代服饰非常宽松, 54.84% 认为是上松下紧, 16.13% 认为是紧身居多, 3.22%认为是上紧下松。其实韩国服装的样式正呈现多元化趋势, 或端庄或前卫, 或低调或夸张。其主要特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 标新立异的不对称设计, 强调不对称美。如单肩设计, 或不对称的裙摆, 使穿着富有动感。二, 创造性地运用夸张手法, 张扬个性。宽就宽到极至的阔腿裤, 瘦便瘦到极至的紧身衣, 短就短到齐胸的小上衣, 长便长至盖臀的娃娃衫

三、巧用丰富的配饰, 增添活力。

韩国现代服饰样式的多元化映射出韩国人的以下性格特征。一, 不刻意计划, 随性的性格。比如, 韩国饮食文化中的1 ? 2 ? 3 ? (即“1次2次3次”。韩国人聚餐时一般要换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所, 正餐结束后通常去歌厅、酒吧等场所) 。另外, 韩国人喜欢在公共场合穿拖鞋也体现了他们的随性。二, 韩国人想从繁忙紧张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释放压力的渴望。比如, 韩国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热衷旅游 ;韩国人有着丰富的夜生活 ;还有发达的练歌房文化, 韩国人特别喜欢到KTV唱歌, 甚至一唱唱到凌晨。

韩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向世人展示了韩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韩国服饰中简洁淡雅的色彩运用体现了韩国文化的含蓄性, 表达了韩民族的纯洁朴素, 崇尚自然的审美观 ;现代韩国服饰的多元化映射了现代生活中韩国人随性, 渴望摆脱压力的心理特征。不仅看到韩国服饰的外在美, 更要领悟其内在的精神气韵, 这才是我们学习韩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牟元珪.韩国“尚白”习俗的由来[J].当代韩国, 1998年冬季号:85-86

[2]沈福实.朝鲜族传统服饰的色彩美研究[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0 (9) :94

[3]吴晓玲.中国与韩国传统服饰文化比较分析[J].当代韩国, 2006 (4) :79-82

韩国文化影视鉴赏课后报告 篇2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材控 学号: 姓名:

《七号房的礼物》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父女的故事。父亲李龙九是一个智障患者,女儿艺胜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艺胜喜欢美少女的书包,李龙九想买给她,却发现最后一个被另一个女孩儿买走了那个女孩儿是警察局厅长的孩子。那个女孩儿想告诉龙九哪里能够买到这个书包就带着他走,但是却因为意外,女孩儿摔倒死去,而可怜的龙九就被怀疑成,与其说怀疑,还不如说是被认定是杀人凶手,只因为他为女孩做人工呼吸急救,被看做是其他的事情,也因为,那个孩子是警察厅长的女儿。于是,他被抓走了。艺胜一向等待他,从早到晚,一向坐着,静静地等待,但是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龙久进到牢房,第一件事当然是被打,但是,龙久孩子般纯洁的爱心渐渐感动了这七号牢房的大坏蛋,在一次打斗事件中,龙久救了老大而自己身受重伤,于是就想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父亲的心中唯一牵挂的就是艺胜,于是,他们不惜冒险将艺胜作为礼物带入牢房与父亲相会。

告别之后,女儿艺胜会数上三个数,父亲就会扭转头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吐着舌头,扭着屁股,做着鬼脸,女儿也这样做一次,他们才算正式分别。

龙九最后被判定是死刑,虽然每个人都明白他其实并没有犯错,也想尽办法帮他洗尽冤屈,但是单纯的他相信了厅长的话:只要承认自己犯的错他的女儿才能幸福生活。于是在法庭上,纵然练习了一遍又一遍自己没有犯罪的发言,那一天,他依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一向说着:对不起,对不起那一刻,眼泪真的是不禁留下,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宁愿去承认自己并没有做过的事情,他想着的一向是自己的女儿,只是期望她能快乐的生活,能茁壮成长。他的世界只有他的女儿,对她的爱,无法用言语表达。

艺胜给七号房里的裸照画上了衣服,她说怕姐姐冷;艺胜教会了老大识字写字,老大出狱之后还做了牧师;艺胜给龙久带来了力量,给七号房带来了欢笑但是,好景不长,此时被科长发觉,龙久又受到毒打,这时,牢房里发生火灾,科长全力以赴去扑救,却不幸被砸伤,是龙久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全救出了他,至此,科长改变了对龙久的看法,对龙久的案件也产生了怀疑,科长和七号房的人都在帮忙龙久重审此案,但是,龙久竟然因为太爱艺胜,不愿意艺胜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而再次失去重获自由的机会,龙久被判死刑,在龙久临刑前,他们再次把艺胜作为礼物带到了七号房。

你猜到了吗?这份特殊的礼物就是龙久的女儿艺胜,艺胜的到来,让这黑暗冰冷的监牢里,让这七号牢房内阳光满满。

艺胜长大后当上了律师,整个故事是一个插叙,艺胜为已经死去的父亲辩论,一幕幕的回忆充斥着她的脑海。我想,她永远不会忘记父亲那种深入骨髓的爱,那是无法代替的。深夜里悄悄找来的,上天的一份大礼物,全世界被白雪覆盖,我们在那么做着梦,即使路途黑暗悲伤难过,天使们也会对我们微笑,在那天空的边缘,我们的歌声,您听得见吗,传达大又温暖的,那份爱,闪亮美丽,都准备好了吧。龙九已经化成了天使守护者艺胜,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看着她为自己洗清冤屈,看着她望着自己,微笑着,想念着自己。

谈谈司法。片中不得不说得益于他本性的善良才在最后洗刷冤屈,如果不是巧合他救了监狱中的老大,救了科长,他怎样能有之后的好运?难道我们以后保证司法的权威和洗刷冤屈要靠运气?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务必从源头解决,从制度上保证。我想韩国的法律总还是要比中国的法律健全点吧,尚有这种事,那中国呢?我们如何保证正常的法律诉求?当民与官相斗,法院所分配的律师会保证公正性?应对总总自己提出的疑问,我也无法解答,毕竟我不是这些专业的,缺乏对此的分析潜力,可我们难道不要去思考吗?

不喜欢被误解,更不喜欢被冤枉,其实这是我内心真正脆弱的地方,或许无人识别,但我的心每每遇此,都一股心痛流淌。我期望在没弄清楚真相之前,我们能够冷静,不要人云亦云。遇到嫌疑犯,请司法慎重对待。《开心鬼上身》

“儿童节,来孤儿院的总是一些不同的人,虽然很多人都问我叫什么,却没人记得我的名字,也没有人叫过我的名字,在孤儿院过的儿童节,就是这么反复着,一个人认真努力地生活,己经充够久了,不管怎么样,这个世上不会有人记得我,活够了。”男主角尚万,这个可怜的孤儿,在丢掉工作身处绝望之中的时候,童心未泯的他打算在儿童节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遇到了四个前来阻止自己自杀的鬼魂而最终自杀未遂。

他渴望被关心,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当他倒在地板上的时候,目光还注视着电视机中一家团聚的画面。其实在他自杀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被我忽略了,就是那个瞬间即空的水杯,实在是太过细微,只能通过一闪而过的镜头尚万略微惊讶的表情才能洞察,谁知最后居然成为这么重要的一条线索。貌似运气奇差的尚万几次的自杀都未果,而且还惹上了四个麻烦的鬼缠身。他们分别是“好色的变态老头”“嗜烟的腮胡大叔”“天真爱吃的小鬼”“哭泣的美丽大婶”。四个喜好极端、专惹麻烦的鬼把原本生活无聊置顶的尚万搞得痛苦不堪,甚至被别人当做精神有问题的人。四个痴鬼像蚂蝗一样粘在尚万身上,不肯离开,让这个可怜的男人无所适从,只好傻乎乎地为了完成他们的梦想而活下去。

原本一个把健康看做比什么还重要的人,为了甩掉那些鬼,他开始学习喝酒、吸烟、吃甜食、哭泣。

帮酒鬼老头拿回照相机;帮贪吃鬼买吃的和玩、带他看电影;和烟鬼大叔开车出游;和爱哭鬼大婶起买菜吃饭。在帮他们完成心愿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位美丽而善良的护士。她并没有歧视他的异常举动,特别是当尚万在警察局中说完那段自白后,开始对他动心。与尚万渴望家人截然相反的是,女主似乎厌恶着自己在这世上仅存的亲人——她的父亲,其实她也是渴望被爱的,她是爱自己的父亲的,她知道父亲时日无多,害怕失去又不能轻易原谅,直到最后看到尚万在葬礼那天说他的父亲让他给她带话,对她说对不起时,才发现原来父亲一直关爱着自己。四个鬼对于这二人感情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促使他们相识、相恋,其实尚万没有发现,他和四个鬼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辛苦也最开心的日子,有鬼陪伴在他的身边,他不再孤单,终于有鬼可以分享他的心情、给予他人身的启示,但是,自杀这个念头还没有在他心中磨灭,对于他来说尽快摆脱四只鬼,继续完成他的自杀大计才是他的当务之急。最后如他所愿四只鬼离开了他,他继续自杀,这次自杀当然绝不会成功,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有了牵挂,爱着护士的他又怎会轻易轻生呢?当他重拾活下去的信念,吃着爱哭鬼大婶为他们准备的紫菜包饭与尚万相谈甚欢的时候,女主不经意间的一个疑问和他不加思索的一个回答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妈妈、爸爸、哥哥、爷爷,一个个原本从记忆中抹去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尚万这时猛然察觉,自己的亲人从未离开过自己,那四个曾让自己觉得面目可憎的鬼是自己的亲人啊,为他们实现的那些愿望全都围绕着自己,都是他们曾和自己做出的约定。这个完完全全的大反转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这时,他转身飞快地跑回家,不停地哭喊着:快回来,不许走。

电影最后的一个场景解开了最后一个谜面,为什么尚万一次次的自杀都未果,因为他身边一直有四个爱着他的鬼,一旦他有了轻生的念头,他的四个亲人即使做为鬼也要尽全力救下,开篇那空空的水杯就是四个鬼通力合作的杰作。

其实爱从未离开过,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爱就在你身边。人人都渴望被爱,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珍惜,不要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很多事我们总觉得今后总有时间去做,但世事瞬息万变,没有人能保证明天会怎样,学会珍爱身边的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要知道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就是他们,只有他们的爱是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不要把忙做借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有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和否定自己,即使爱你的人不在你身边,也不代表他们不再关心你,尚万的亲人即使不在人事也依旧用着他们自己的方式关心着他,为你爱你的人,也不能轻易放弃。

《素媛》

故事从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一只黄色风筝轻轻飘荡飘到了一个名叫素媛的小卖部渐渐展开。朴素平凡的家庭生活,虽时有争吵却也让人感觉甜蜜。直到一个昏暗的下雨天,素媛一个人撑着雨伞去学校。素媛遵从妈妈的叮嘱,走了大路,在快要接近学校门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醉醺醺的大叔,遭受到了此生最为不堪回首的伤害。此事给她幼小的心灵和肉体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重创。

素媛妈妈和爸爸匆忙赶往医院,看到满身伤痕的素媛,妈妈失声痛哭,深深责备自己。由于受伤严重,素媛需要做人工肛门才能存活下来。手术结束后,素媛爸爸进去看望素媛。懂事的素媛告诉了犯人的特征,想让坏人早日被抓住。心理医生为素媛治疗,在确认了素媛的神智是正常后,便让素媛指认犯人,素媛一眼便看出了犯人的样貌。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后,蜂拥而至的记者将医院团团围住。为了保护素媛,爸爸马上赶往医院将素媛转移到另一间病房。在匆忙中,素媛的人造器官漏了一床,素媛的爸爸试图脱掉素媛的脏衣服,但素媛因为心理阴影,不想让爸爸碰触。晚上,抢救完的素媛一直蒙着头,因为之前爸爸的粗鲁,不想见到爸爸。为了交住院费,素媛爸爸便向朋友借钱,朋友很爽快的答应了。、怀有身孕的素媛妈妈和她的朋友们为了素媛装扮成素媛喜欢的可可梦,在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后素媛第一次展露微笑。心理医生告诉素媛爸爸要这样继续玩闹开导才能帮助素媛恢复,于是素媛爸爸想长期租下可可梦的玩偶服,但由于费用却相当昂贵素媛爸爸犹豫了。于是好心的对方将旧的玩偶服送给了他。夜晚,素媛正在画画,爸爸穿着玩偶服进来了,陪着她玩耍。得知素媛不能来上学的小朋友们在素媛家窗户贴了好多东西,他们也期待着素媛能早日康复。在法庭上罪犯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拒不承认罪责,法庭判罪犯为酒精中毒,只判刑15年,并驳回赔偿申请。这不公的判决惹怒了素媛的爸爸,他拿起桌上的铭牌想要自己亲手解决罪犯,却被素媛拦下了。

几个月后,素媛的弟弟素望出生才给素媛一家带来些许希望。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素媛渐渐恢复,走出了阴影。

影片的最后是素媛拿着自己制作的小飞机举在弟弟的面前,飞机飞翔的姿势宣告着新生活的开始......导演并没有将影片着重讲述如何抓捕和惩治罪犯,而是将重点放在家庭亲情上,以素媛浓重的悲伤经历衬托了亲情的温馨。整部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受伤的素媛抗拒自己的爸爸,为了保护素媛,爸爸只好扮作素媛最爱的可可梦默默在素媛身后保护着她。这就是父爱,它并没有那么的浓烈,却像是一座挺拔的大树,给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让我们无所畏惧。

韩国文化院最实惠的韩国文化教室 篇3

在亚洲国家里,韩国比较注重文化交流,于2006年2月成立韩国文化院,其前身是韩国文化新闻处,并于2007年3月22日——中韩建交15周年之际,搬迁至北京光华西里的独立建筑中,该场馆共7层(地上4层,地下3层),面积近6500平方米,作为介绍韩国文化的重要场所。

韩国文化院不仅场地宽敞,其内硬件设施也非常过硬。文化院内分设常设展厅和多媒体展厅,将韩国尖端的IT科技运用到展示中来,将韩国传统艺术运用最现代化的科技呈献给观众。在图书资料方面,位于2层的图书馆共有书籍15000多册,并提供韩国最新的杂志,这些资料均可免费借阅,在每次到访之前,大家可以先从文化院的“在线图书馆”查阅是否有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以免白跑一趟。

在韩国文化院还有专门的电脑室,为到访者提供了专线上网通道,方便查阅韩国的最新信息,在这些电脑上还有与韩国相关的各种影像资料。韩国文化院是一个科技感很强的地方,其3层的数码体验馆也会给每一位到访者以特殊的体验。

最让韩国文化院骄傲的是他们的韩国文化教室,这里不仅教授韩语,还开设了韩国料理、国乐、跆拳道等课程,当然开设本国文化课程不算什么稀奇,每个驻华文化机构都有,但是韩国文化院开设的这些课程均是免费的,对那些对韩国文化充满兴趣的人,这里绝对是不二之选。针对韩国人比较密集的望京地区,韩国文化院还特别贴心的开通了班车。

在视觉领域方面,在中国开设分部的韩国画廊不在少数,对于韩国当代艺术的面貌大家并不陌生,韩国文化院在推介韩国艺术家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如去年推出了韩国艺术家黄荣幸、金京嬉的个展,中韩美术院校之间的交流展,以及韩国当代美术代表艺术家的中国群展。

韩国影视文化 篇4

(一)韩国影视文化贸易发展劲头强劲

在1998年韩国政府“文化立国”战略引领下,韩国影视文化作品成为了主打对外输出产品。韩国影视剧出口值屡创新高,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数据显示,2013年韩国广电节目对外输出额高达2.42亿美元。其出口市场覆盖了亚洲、美洲、欧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以有相似文化底蕴的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为重要战略基地。韩国影视作品由于类型丰富,剧情生动,角色刻画细腻,内容积极向上,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韩剧版权价格也因此不断攀升。

(二)中国影视文化贸易发展状况不尽人意

中国影视文化贸易起步晚,虽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增长,但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影视剧的进出口过于聚集,主要从美、日、韩等国引进,向亚太地区输出,其中更以东南亚地区为主。影视剧类型、主题都过于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和国际化眼光。因此,相较于其他产业,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无论国内外都处在较低位置。

二、韩国影视文化贸易成功的原因

(一)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

“文化立国”政策提出后,韩国政府逐步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化产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影视文化成为重中之重。影视剧的发展拥有了优越的政策环境。韩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影视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帮助。韩国政府还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相关资金扶持额度不断增加,设立了“文化发展基金”,对特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韩国贸易保险公社为了支持并协助那些新人导演以及拥有独特魅力的影片专门成立了“电影产业支援基金”。为推动影视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韩国政府有专门的影音分轨公司,鼓励把韩文翻译成外语,对创造出新成品所花的费用给予补贴,还创立了“出口奖”,最多可以获得奖赏1 000万韩元。

(二)韩国影视文化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

1. 借鉴西方文化使韩国影视作品向国际化迈进。

韩国电视剧早年是以模仿美国起家的。通过韩国的影视作品,可以看到渐渐增多的西方崇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的意识形态,也能看到具有好莱坞特色的大投资、大场面、多国元素和精美特技效果。韩国已然成为全球观众的“亚洲好莱坞”。

2. 保持儒家传统文化使韩国影视作品受国内外人民喜爱。

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已成为韩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韩国影视文化作品中有诸多体现———以积极正面的形象为主人公,在困境中不屈服,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让外国观众产生了价值认同感。

3. 兼容并蓄是韩国影视作品迅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和谐”是韩国影视作品中最关键的特点之一。韩国的影视作品将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西方国家提倡的民主自由的观念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当今韩国影视文化,韩国影视文化也因此得以推开世界文化市场的大门,实现影视文化的大繁荣。如红极一时的《大长今》,就唯美地弘扬了东方文化,赞美了东方女性;而《哈佛爱情故事》和《皇太子的初恋》这两部电视剧则巧妙地把东方和西方文化结合在一起。

(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能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因国内市场较小,韩国文化产业把世界文化市场当作主要的战略场地,并分进度,有选择性的开拓市场。把在周边并与其大致相同的价值理念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日本等作为突破口,进而打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大门,并努力发掘潜在的中东和中南美市场。他们会根据出口市场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出口影片内容,对于欧洲市场,绚烂的视觉效果和惊险的动作场面较受欢迎,所以出口的影片大都是灾难片、动作片及战争片。而对于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国和日本,则主要出口《大长今》《浪漫满屋》《太阳的后裔》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和浪漫爱情剧来让观众产生共鸣。

韩国还成立了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的境外办事处,以此来提升韩国影视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四)韩国影视文化自身包装魅力

为了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韩国影视公司特别重视塑造影视作品及其中演员的优质形象。韩国影视作品中的俊男美女、唯美的拍摄场景、最新款手机、服饰等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吸引了大量观众,也引领了时尚潮流。

近年来,韩国影视文化也逐渐向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发展,以此增强国际市场运作。如《来自星星的你》和《太阳的后裔》,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宣传和在世界各国的各大网站同时热播而被众人追捧,随之而火的不只是男女主角,还有啤酒和炸鸡等。

(五)建立开发影视文化产业链机制

韩国特别重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使经济效益不仅局限于一个点。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了非常坚固的产业链条。比如,韩国影视文化的进步就使得韩国各地的旅游业、饮食业等其他行业得到共同发展,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兴盛。

反观中国的影视文化贸易,无论在认识上或是政策措施、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影视节目制作等方面都与韩国有较大差距。中国影视文化贸易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借鉴韩国成功经验是可行的路径之一。

三、韩国影视文化贸易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政府应加大对本国影视文化贸易的支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与认同是影视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的首要保证。借鉴韩国经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给影视文化贸易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渐完善影视文化贸易的法律法规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设立资金支持影视文化贸易机制。应加大对影视文化贸易的投入,通过采取出口退税和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高品质影视作品的出口,缩小并消除我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鼓励个人和企业赞助影视文化事业,建立各种影视文化基金会,实行专款专用,以利于影视文化贸易的繁荣。

政府在体制改革上还应着重解决发行渠道不畅通、打击盗版力度不够大、电影院瞒报票房等一系列问题。要不断推动有关影视方面的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影视工作者对工作的积极性并发挥出其创造力,并使文化和市场资源都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二)文化传承与融合并举,提高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

影视业强调“内容为王”,在“文化折扣”和“文化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很多的国产影视剧都不被海外市场所接受。而在这一问题上,韩国影视业就做得很好,他们把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让国内外观众都能接受,这是我国最应学习的地方。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都是属于中国的宝藏,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本质、最具有特色的东西,必须保护与传承。同时,可以结合西方的审美和欣赏习惯,找到中华文化中最能被外国观众认同的部分,并且对不同的国家与市场,调整产品制作与包装的策略,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品,使中国的影视文化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努力创建文化品牌,早日打入国际文化市场

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是影视文化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秘密武器。具备了品牌影响力才有市场号召力,才能吸引一线的演员、制作团队和发行团队进行合作,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更通畅的发行渠道。美国电影中的变形金刚、迪士尼等就形成了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韩国影视作品也创造出了属于韩国独有的文化品牌,比如生日喝海带汤、汗蒸、扎羊角帽都让人第一时间想到韩国。

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必须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提倡品牌战略,加强影视品牌宣传,并改变运营方式,开发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创造出更理想的战略效益和经济利润,提升中国影视文化在海外市场上的地位。

(四)大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发展各项产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我国可以学习韩国经验,在各大高校开设专门的影视文化专业或课程,积极推进人才在国际上的交流,定期与国外高校做相关的人才交流项目,定期让影视从业人员出国进行培训,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影视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我国可以建立并完善影视人才激励机制,用物质奖励等积极留住国内影视人才,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影视人才从业环境,进而吸引大量的外国优秀影视文化产业人才进入中国,帮助我国的影视文化贸易不断繁荣。

(五)注重影视产品的原创性,努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处于中游和下游阶段,即销售产品的状态,与韩国注重原创开发相比,只能获取较低的经济利益;加之市场拓展意识不强,营销工作欠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完整产业链。为此,应学习韩国经验,变模仿为创造,鼓励影视专业人员发挥创意,打造出属于中国独有的影视作品类型;努力建立影视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形成一条有效的产业链,推动不同产业间的配套工作,使得影视文化产业能与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的发展,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丹丹.韩国文化产业贸易成功经验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3.

[2]江曼.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张静.韩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探讨[J].电影文学,2013,(12).

韩国文化的理解 篇5

关键字:韩国 选秀节目 综艺节目 电视剧 文化传播 影响 反思 摘要:这篇文章对韩国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在中国快速传播做了简要的分析,让我们知道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发展如此之好的原因以及其中所带来的影响,还有文化传播的必然性。

一、韩国选秀节目热袭中国电视市场

韩星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度可谓是比较高的,韩国众多明星的出炉,实际上也反映出了韩国选秀节目的快速发展以及多样化。

近年来韩国的综艺文化在中国发展迅速,例如《我是歌手》是中国内地首档专业歌手歌唱对决电视节目。此档节目引自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由湖南卫视购入版权,自今年1月18日首播起便在中国内地掀起收视狂潮,打败多档综艺节目,收视率连续多日占据首位。在收视率超过1%就算成功的中国内地电视市场,《我是歌手》的最高收视率曾达到2.38%。播出的3个月间,仅在微博上人们对节目的讨论总量近亿条,在搜索排行榜上也始终占据首席。节目相关视频点击量超过2亿次,参加节目的歌手身价翻了10倍以上。

作为一档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因为“好看”、“好听”赚足观众的眼球。此次《我是歌手》引发的收视狂潮,一方面体现了大众文化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迎合了群众口味,必然受到大家欢迎;在《我是歌手》节目中一方面节目的内容是明星效应,由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流行歌手演唱受大家欢迎的歌曲,这本身就非常受到群众的欢迎;最重要的是现场人们的参与和互动,给广大人群强烈的参与感,这是节目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目前民主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的民主意识也在不断觉醒、增强,体现在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我是歌手》节目,还包括之前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快乐女生》等都体现了群众对大众艺术的偏爱以及现场参与感的重视。《我是歌手》节目真实的全程播放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个节目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演唱,还包括演唱台前幕后的真实演播,体现节目的真实、公开、公平。真实公开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在我们目前社会上真实与公开有着最强的呼声,是我们对生活公平的渴望,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尤其在现在我们社会诚信需要大力建设的时候,这种公开、真实就如一朵最美丽的花、一束最珍贵的阳光,让人们看到诚信的影子,看到公平的体现。目前我们社会在不断建设真实、公开、诚信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推进社会公开、公平、诚信的社会进程,这些节目的公开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映射,受到民众的欢迎体现人民意愿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更多的责任,去不断加强民主建设。

二、韩国综艺节目强力来袭

韩国综艺节目在内容上比较多样化。比如《我们结婚了》是请当红男女艺人扮作假象夫妻,体验两个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家族诞生艺人》是为奶奶看家两天,并做相应的农活,让奶奶去度过平生难得的旅行;《running man》1 是让艺人在城市中不停地完成不同但有趣的任务。此外还有着许多种类的综艺节目。

目前来说,在中国市场最火的综艺节目就是韩国MBC电视台与湖南卫视签约版权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此档节目是爱护子女的父亲们试图聆听子女们的心事,同时给子女传达无限父爱的节目。自10月11日开播,湖南卫视最近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瞬间成为四季度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这样的节目形式给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待在一起的父子创造了拉近距离的难忘时光。

《爸爸去哪儿》为什么这么火?即使不是在黄金档播出依然吸引了众多家长主动带着孩子一起观看?其“清新”的节目形式和“温情”的节目内容,引发了社会对亲子关系的大讨论。究其根本,节目火爆的原因就是切中了现在的社会热点:新生代父亲存“缺位”现象。这档节目非常的贴近现在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赚更多的钱,成就更大的事业,过于重视给家庭带来物质保障而忽视了与家庭成员在精神层面的交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自身的位置。这说明了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中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对中国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父亲角色失位”的新的审视。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爸爸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爸爸与孩子在一起时,互动不足,父子间在相处时仍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导师,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父母要有耐心的等待他做好准备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除了等待,还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脚步。我想问题不在于是爸爸带孩子还是妈妈带孩子适合,而是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需要爸爸宽阔的肩膀和适度严厉的批评,而妈妈在其中加以引导,这才是关键。相信这档综艺节目一定会带给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大的启发与深思。

三、韩剧来袭,韩流不寒。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韩流”汹涌而来。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是的韩国的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现今的中国,韩剧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时间的一大内容,即使是知道其中的虚假剧情也不会降低观众的热情。韩剧会如此受到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大人群对传播内容的认同,使受传者在活动过程中找到认同感,找到自身生存的合理性,心理上感到慰籍。一部艺术作品要引起观众兴趣,必须与观众构成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纵观历史,中国与韩国自古以来就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种族上有着很深的渊源,韩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还是大清帝国的藩属国。韩国在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合理,传统文化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中韩两国文化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有很多共同点,它们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经过几千年的交流与融合,早就形成了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与伦理观念,虽然两国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各不相同,但历史的文化积淀始终在深深影响、2 制约着中韩两国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特别是两国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拥有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如“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信念等。这样的共同和相似形成了中国观众接受韩国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基础与精神基石。韩国电视剧具有很深的东方文化底蕴,场景画面也很具现代魅力,这种现代生活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意义,同时又给传统文化在现代意义上一定的扬弃。韩国电视剧洋溢着古典式的谅解、宽容精神及惟美精致的情调,展示、宣扬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伦理价值观念,如为人应孝敬父母,朋友之间以诚信为本,对家庭、友情、爱情、亲情要珍惜、负有责任心等等,这些精神诉求和生活价值趋向都非常容易让身处转型期的中国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当然韩国电视剧也明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对抗认同的魅力。在 韩剧中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一些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每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无论是青春偶像剧《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还是一些生活剧《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抑或是历史剧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都有一个情节曲折、细腻精致、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中通常蕴涵着这样一些主题: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利益、误解、宽容,都被绵密而富于技巧性地编织到日常化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既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又常常被其中蕴涵的戏剧元素所打动。无论故事如何发展,韩剧总有一个情节核心如影随形,紧紧扣合,这是吸引观众看下去,并被打动的核心要素。因此。很多韩剧即使长达几十上百集,观众仍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伴随剧情始终。比如多数韩国影视剧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民众的精神风貌。无论轻松诙谐还是感伤忧郁,都真实而亲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韩剧的文化构图从基本的生活细节铺开。以家庭为点、社会为面,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情感丰富和文化的立体呈现。伦理和道德的社会约束,舆论的强大作用,再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悠扬哀婉的主题曲等,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荧屏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韩剧中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准确客观的把握。细腻细致的描摹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深得同样面临事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困扰的中青年女性的共鸣。工作中的竞争、同事的远近亲疏、利益分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论是和谐还是纷争。都有因东方文化的含蓄而有着为情义、得失难以启齿的心理较量。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感情专一,执著于理想与家庭,遇到困难隐忍坚强。一方面负有传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富有现代社会的事业女性特有的进取精神与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演员表演真实投入,感情真挚,画面干净,色彩浓淡相宜。虽然韩剧冗长繁琐,但还是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收视率、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很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和文化与韩国 篇6

[关键词]和文化;韩国;意义;价值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39-02

一、绪论

和文化,原属于中国古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先王之文化,在2500年前孔子集先王之道之大成而创立了儒学,《论语》指出:“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对此,朱子曰:“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然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认为先王之道皆以和为美,在一切事中都以和文化为其缘由。换句话讲,儒教继承了先王们的传统和文化直到今日。

现在在中东,每天都发生自杀爆炸事件,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惨遭杀害,这也许是宗教纷争的一环吧!笔者认为,过去2000年以来在西洋发生的宗教战争持续到现在,就是因为在西洋文化里缺乏和文化的结果。

与此相反,过去2000年以来,东洋虽然有儒教、佛教、道教等三教并存,虽有互相发生对立和摩擦,但并没有发生互相残杀的局面。

当然佛教或道教,讨厌杀生是事实,但是三教并存的原因就在于儒教有和文化的结果。在东方所有国家长期统治的儒教,虽然讨厌佛教和道教,但是由于儒教对佛教和道教持包容、调和以及和谐的态度,致使三教得以和谐并存。

笔者认为,为实现世界的长久和平,强调宣传儒教的和文化,是势在必行。

然而,现在作为和文化的儒教文化,在韩国只存在一部分。现在因日本、中国和东南亚诸国观众,尤其是妇女喜欢看韩国电视或电视剧而掀起的韩流热风,是对儒教和文化的留恋。对此北京社会科学院徐维诚教授经分析,也肯定“韩流热风起因于对儒教文化的憧憬。”

二、和文化的意义

和文化是东方的基本文化,那是因为过去2000年间它成为东方所有国家的教科书内容。

所谓儒学是自2500年前由孔子创立的学问,是孔子集古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中国古代先王、先哲之精神和文化之大成而创立的,并且孔子将先王、先哲之道收录于六经之中,教导弟子,传到后世。

然而,秦始皇为统—文化和法律,企图抹煞先秦文化的和精神,实行焚书坑儒。到汉朝时复原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的过程中六经变为九经。即诗经、书经、易经三经,虽称古文尚书或今文尚书,但被复原;六经变为礼记、周礼、仪礼三礼;春秋经则变为左传、毂梁传、公羊传等三传。九经传到中国汉、唐,也传到高句丽、新罗,并成为教科书的中心。中国宋朝时因崇尚程子、朱子的新儒学而抬高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地位,宋朝以后四书五经仍是教科书的中心,直到李氏朝鲜朝。

过去2000多年来,东方所有国家不管是国立学校,还是地方或小村庄私立学校的书堂里四书五经都成为中心教材。时至今日,在东方文化底层里儒家文化仍为中心。

众所周知(以韩国为例),在经济或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大约有30年时间,后进国可以赶上或接近先进国。后进国在经济上得到富裕和科学技术发展后,就考虑到伦理道德之文化。但要恢复伦理道德就需要百余年的时间。所以,必须做到既不失去儒教伦理道德和文化,又发展经济与科学技术,两者并行不悖。

三、和文化的价值

实践证明,只有儒家的和文化,才能帮助人类取得真正的和平。

笔者认为,在彼此不同文化之间没有摩擦而做到和合,在不同国家之间没有纷争,在不同民族之间没有倾轧而和合共荣,在不同宗教之间没有摩擦而和解并存等问题,都是与和文化普及相关的重要的又有价值的问题。

今天,世界各国彼此竞争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发展,而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和污染社会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滥用化学燃料,威胁着地球村的生存。

经济与科学技术先进国为改善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把有严重公害的工厂转移到经济后进国。经济后进国因技术落后,不得不争先恐后地接受有污染源的先进国的科学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虽然经济或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发展,但造成了空气、水质、土壤的污染,百姓深受其害。

当前,经济发达国犯罪率急增而且犯罪更凶暴,而经济后进国也并不是没有犯罪。经济后进国因全力集中科学技术或经济发展而忽视对人的教育,致使犯罪相对增加也是事实。

那些无知的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富饶,可以使人们得到幸福,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诚然,在经济上富饶是幸福的基本条件,因为我们绝不能对饿肚子的人强要伦理道德,但是,只有在物质富饶、又实行伦理道德的社会,才能得到幸福。经济的富饶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因此,孟子说明王道政治时,曾讲先作经济的富饶,后教伦理道德。

换句话讲,今天世界所有国家与民族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经济的富饶是作为手段所必需的,但我们要明确认识,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不可能实现和平。总之,科技和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教育是儒家和文化并行不悖的事情。

去年韩国K.B.S播音室利用4天时间,专门播送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他们动员世界硕士们,专讲仁义礼智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他们对仁义礼智的内在方面的问题只字未提,只讲表面性的问题。前几年中国内地,也同样播送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但是只讲了外在的东西,其内在的问题,谁也没讲。他们不懂内在的人,怎么能知道外在的问题呢?内在的问题比外在的问题更重要,是根本性问题。

那么,不讲仁义礼智的内在方面,而只讲其外在方面的理由是什么呢?

这也许因为主持单位或管理放映的负责人无知而所为的。但是作为世界硕士们也只讲外在的方面,也许是根据主办单位的要求,笔者对此有许多疑惑。

假如根据主办单位的意图没有放映有关仁义礼智的内在方面,也许是被外来宗教所迷惑的人有意贬低孔子而所为的错误的行为。

笔者认为,仁义礼智是和文化的核心思想,所以正确地宣传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结论

自尧舜禹汤到文武周公相接的先王之道是经孔子集大成而创立的儒家和文化,转载于六经之中,经过2000多年成为东方所有国家的教科书流传下来,形成为东方所有国家的价值观。

但是,当前视儒家经传为教科书的国家除韩国保留一部分之外,其他国家已消失了。

韩国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与文化内涵 篇7

一、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现阶段韩国影视剧动辄达到百集左右, 可是却有并没有明显、激烈的主线冲突, 因此对于普通人生活中“柴米油盐”的展示成为了其影视剧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从表现手段上来说, 同我国的新写实主义比较相似。但是在具体的描绘手法上, 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韩国影视剧的长处在于其以平和冲淡的感情, 波澜不惊的叙说方式, 向世人展示朝鲜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浓厚积淀。但是平和不等于淡然无味, 在看似平淡的情节背后却蕴藏着朝鲜民族对于生命的独特态度与处理方式。[1]尤其是到了现代, 深受欧美风尚影响的年轻一代同老一辈较为传统的民族意识发生激烈碰撞, 这使其百姓生活的描绘更在深层蕴藏着某些难以言表的独特价值。百集韩剧《传闻中的七公主》就借助对四个女儿姐妹同传统意识极强的警察父亲罗阳八之间的矛盾为主线进行故事情节的 深入。借助对这一家日常生活的展示来向观众传达出朝鲜民族年轻一代的勇往直前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 并进一步映照出在百姓生活的体验与积淀中蕴藏的朝鲜民族文化精髓。这已经成为现阶段韩国影视作品在叙事模式上突出的共同点之一。

二、对“情”与“爱”精细入微的把握

在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进程中, 21世纪初期的《蓝色生死恋》可谓是具有奠基意义的作品。其不仅在韩国打造了黄金时间段54.4% 的时间段, 也使其成为了韩国民众在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几乎到了言必谈“秋天童话”的地步 (《秋天的童话》为《蓝色生死恋》的第一部) 。这部电视剧在被引入我国以后, 也取得了极大地成功。片中几位主人公之间命运的错位, 情感的纠葛, 使这部优美感伤的悲剧成功吸引了我国千万女性的眼球, 堪称韩剧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剧中, 虽然表现的仍然是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其对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情”与“爱”的把握可谓精细入微, 它展现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带给人病态之感, 但在影视剧中却显得是那样纯真, 正如童话故事中表现的爱情故事一样。该剧充分表现了韩国影视剧注重借助真实的细节来表现主题的梦幻性, 让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寻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因素, 从而不自觉地沉溺其中。[2]从这部剧以后, 《皇太子的初恋》、《夏娃的诱惑》、《泡沫爱情》等等都以细腻情感的体现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从这些影视剧可以看出, 从微观角度进行情感的把握俨然已成为韩国影视作品彰显自身独特魅力的重要法宝之一。

三、多层次文化的交叠

与我国影视剧倾向于选择拓展情节的宽度以便进行多元文化整合展开的叙事格局不同, 韩国的影视剧更喜欢在纵深方面体现文化的交叉与冲突。尤其是在近些年, 韩国、日本已经成为亚洲欧美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这点从韩国近年来收视率较高的影视作品中得到清晰地体现。从民族构成方面来讲, 韩国是一个比较“纯正”的国家, 韩国人也一直以此自豪。但是在影视剧中, 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却并非像其民族构成那样单一化与平面化。

韩国影视剧发展到今天, 与朝鲜族人开放、包容的心态有直接关系。韩国影视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善于表达。无论是长篇电视剧还是单篇的电影, 其艺术表达方式都非常外向。在韩国, 由于国家对影视剧的拍摄给予了极大地政策支持, 所以影视行业极为繁荣, 这种倾斜性投入使韩国的影视剧得以加快其走向实践的步伐。虽然从总体上来讲, 韩国影视剧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其对朝鲜民族性的体现, 但是其中也明显可以看出多重文化发展的交叠。这种文化的交叠能够使其更好地满足抒发情绪的需要, 并在情节上增加影视剧的故事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韩国影视剧在近年来掀起了一股股席卷亚洲的“韩风”、“韩流”。尽管正统人士或许会对充满泡沫剧情的韩剧嗤之以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的确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关注目光, 对其影视作品中使用的叙事模式与其中所蕴含文化内涵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影视剧作品的艺术魅力, 从而使我国的影视剧作品也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古老的文化与当代国人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刘国利.韩国影视透视下的韩国休闲体育文化[J].武魂, 2013.

韩国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 篇8

第一阶段:韩国三国时期 (公元前1 世纪至公元7 世纪) , 在值中国西汉宣帝至初唐高宗时期[1]。当时的中国茶文化已经出现, 传播发展势头正猛,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饮茶, 从巴蜀地区到中原广大地区都盛行喝茶, 茶文化由此时开始萌发并向周边发展。早期茶文化传播至朝鲜半岛是佛教徒, 公元372 年佛教传入高丽, 推测茶大约在公元四世纪期间。在公元六世纪和七世纪, 新罗为了学习汉唐时期优秀的经济文化和佛法, 前后派遣僧人30 余人来中国学习佛法和文化, 他们来到中国后进行了10 多年的细心学习, 力图回到自己的祖国后将先进的文化和佛法传播。这些来中国学习的僧人在中原品尝到了茶, 甚是喜欢, 回国后将茶叶和茶籽一并带回自己的祖国。韩国史《三国史记》中记载:“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 已有茶”, 可见韩国的饮茶之风大约在六世纪至七世纪。三国时代的韩国在历史上是最早引入中国茶的年代, 是韩国茶文化的出现萌芽时期, 然而当时的饮茶之事仅限于上流社会和僧侣之间, 茶通常被作为祭祀和礼佛用的祭品, 并没有在普通黎明百姓中传播开来。

第二阶段:新罗统一, 公元868 年至公元935 年, 是中国初唐高宗至五代后唐时期, 此时中国茶文化日趋成熟, 饮茶之风日益盛行, 各类与茶相关的经济蓬勃发展, 茶道逐渐形成, 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创作兴盛, 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2]。韩国《三国史记》就有记载公元828 年新罗派遣使臣来唐朝, 唐文帝设宴款待, 并将茶籽带回新罗。新罗第二十七代闪的女王已有茶。韩国饮茶之风始于九世纪出的兴德王时期, 当时的饮茶风俗仍旧在上流社会以及僧侣、文士之间传播, 黎民百姓也开始流行饮茶。韩国茶文化受到大唐茶文化的影响, 韩国大多数国王、王子与茶相依相伴, 茶成为当时宴客、祭祀物品中的关键之物。新罗统一时期, 是韩国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 这个时期也是韩国茶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 饮茶从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 民间种茶、制茶, 在饮茶方式上也学会了唐朝人的煎茶法和煮茶法。

第三阶段:高丽时期。公元923 年至公元1392 年, 正值中国五代后唐至明太祖时期, 此时中国饮茶之风普及, 点茶、茶道蔚然成风, 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3]。饮茶品茗是一项内涵深刻的艺术, 品茶缺少不了茶具, 要想获得良好的饮茶风味和视觉效果, 享受美好的饮茶感受, 选择合适的饮茶器皿是非常重要的。从茶文化开始之初, 茶具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时光, 并于当时的时代风气和民俗习惯息息相关。茶具的种类可谓琳琅满目, 从采茶用具到饮茶用具, 名目繁多。此时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韩国饮茶盛行, 陶瓷产业逐渐形成, 为韩国茶具的发展奠定基础。韩国茶文化中茶礼和茶道逐渐形成, 茶礼逐渐在王公贵族、官员、僧侣以及百姓中普及。

第四阶段:朝鲜时期。公元1392 年至公元1910 年, 正值中国的明清时期。此时在中国茶文化迎来第三个高峰, 散茶流行起来, 茶道形式日益丰富, 而采用紫砂制成的茶具颇受市场欢迎[4]。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 茶文化转入低迷。此时朝鲜时期在明朝茶文化的影响, 散茶也开始流行起来, 撮泡法和点茶法逐渐普及。朝鲜中期清军入侵, 茶文化逐渐衰弱。在众多文人大师的热心维持下, 茶文化的热度逐渐恢复。此时韩国茶文化将点茶道和泡茶道融会贯通, 充分吸收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精华, 韩国茶文化逐渐走向稳定发展时期, 朝鲜中晚期民间茶生活衰弱, 但是越来越多人推崇茶道精神。

第五阶段:1910 年以后, 当时中国正值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两个时期, 中国的茶文化一直承袭晚清的衰微之势, “文革”时期跌到低谷。直至上世纪90 年代, 中国茶文化开始复兴。现代时期, 韩国茶文化逐渐走向了一条独立发展的全新道路, 并对当时中国日渐衰弱的茶文化有感染和振奋作用。二战时期日本侵略朝鲜半岛, 当时韩国在日本的影响下开设了一些茶道课, 自此茶文化慢慢开始重新恢复活力。韩国光复后, 茶文化的发展活力日益强劲, 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韩国人深谙茶道之人专门著述论著《韩国茶道》, 1932 年还建立了茶道大学, 开创了许许多多茶文化团体。此时韩国茶文化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2 韩国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

韩国茶文化从内涵来看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从韩国茶文化的外延来看, 韩国茶文化对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文学、风俗习惯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韩国茶文化的发展之路, 可以看出它的发展核心是以茶礼和茶道为基础的, 茶道是整个韩国茶文化中的灵魂, 茶礼是韩国茶文化中的外在文化表现, 二者是组成韩国茶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韩国茶文化中, 茶道和茶礼是主流的, 而饮茶却成为次要的。茶文化研究界普遍认为, 在李氏朝鲜时代以前, 受中国茶文化影响, 韩国有过茶文化兴盛的历史, 但是由于李氏朝鲜当局采取“尊儒排佛”的政策, 佛教受到压制, 和佛教关系密切的饮茶也随之由盛转衰, 因此, 至今韩国人没有饮茶的习惯。在韩国的餐厅用餐时, 店家都会上“茶”, 但没有一次是茶叶茶。韩国人一般不喝茶叶茶, 而比较爱喝“传统茶”。所谓“传统茶”, 其实就是用其他植物做成的饮料, 属于“非茶之茶”。比如大麦茶、玉米茶、锅巴茶、大枣茶、萝卜茶、桂皮茶、柚子茶等, 品种繁多, 不胜枚举。韩国茶文化对本国的宗教、民族、语言文学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韩国的语言文学中, 也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不可磨灭的茶文化痕迹。韩国语言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茶文献, 茶文化内容进入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并与该国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歌曲等艺术密切融合, 形成了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新颖的茶文化艺术。

在古代韩国的语言文学中, 仍然保留了大量中文, 汉语的成分和特征影响了韩语的形成, 并逐渐向韩语扩散或渗透。在韩国的茶文化中, 像崔致远、郑梦周、李奎报、李蔷、金正喜等人撰写了许多汉语与茶相关的诗文, 现代韩国的茶礼已经能够独领风骚。在韩国茶文化中, 儒佛道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儒家第一, 佛教第二, 道教第三。在儒家文化传播中, 韩国最为崇尚和重视。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 古代韩国的佛教教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韩国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中, 儒家文化是第一重要的。此外对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道学更为推崇, 普遍接受中国当时的朱子家礼。论及道教, 韩国的语言文化中, 茶文化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 道教讲究心境的虚静, 在论茶的关系上, 讲究养生与自然的崇尚。道教崇尚无为而治, 远离俗世凡尘, 返璞归真, 进而实现生活中的逍遥自在。在饮茶之事上, 他们能够把自己的闲适无为、清静虚空的心态融入到茶事当中。禅味来源于宋代的“茶禅一味”说。韩国语言文化中的茶道精神是灵魂, 他的思想核心是静和思想, 但是高丽的文人李行、权近、郑梦周等人的文学盛行, 在李奎报时成为集大成者, 在朝鲜时期高僧西山大师、丁若镛、金正喜等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现, 当时文人将茶道精神解释为清和、清虚以及禅茶一味。当时韩国著名的草衣大师对韩国的茶道精神做出了解释, 并提倡从茶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中正”思想。

3 结束语

茶文化甚至成为中韩两国邦交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 自古以来就起到重要作用。茶也是日益成为韩国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饮茶是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而以茶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形式就是“茶事艺文”, 茶事艺文的艺术价值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历史信息、技术信息以及审美信息。以茶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也风格各异, 独具特色, 比如与茶相关的语言文化作品非常丰富。韩国茶文化对本国的语言文化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早期引进中国的茶文化开始, 不断吸收、改变以及创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韩国茶文化从模仿走向独立, 韩国语言文化深刻烙印上了茶文化的印记, 也展现出分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 这是韩国茶文化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一部分, 也是体现中韩茶文化、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摘要:韩国作为中国大陆上比邻而居的友邦之国, 中韩之间从几千年前就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往来, 在茶文化的沟通交流上极为密切。茶文化甚至成为中韩两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 自古以来就起到重要作用。茶也是日益成为韩国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韩国语言文化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记载, 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韩源词语, 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语言文学作品, 这无疑体现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非常深刻。

关键词:茶文化,韩国,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丁以寿.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J].章玉和译, 2014, (5) :317-323.

韩国影视文化 篇9

自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后, 随着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方面进行密切而活跃的合作和发展, 需要大量的中韩两国的双语人才, 在这样的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 国内的韩国语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展, 到目前为止, 国内有143个大学 (包括本科、专科、民办大学) 开设了韩国语课程。随着韩国语教育发展成熟, 韩国语课程也更加细分化了, 但作为语言教学中很重要的文化教育在教学课时量和质量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 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校的韩国语教师只重视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 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且相应的教育方案也不够系统、不够完善, 这导致目前韩国文化教育只是作为语言课程的补充课程, 只起到辅助语言教学的作用, 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韩国文化教育。

(二) 韩国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很少, 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 对文化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或者客观上安排不了韩国文化有关的课程, 所以韩国文化的课时量很少。创建于1945年, 在国内高校中最早设立朝鲜语本科专业的北京大学来说, 单独开设的韩国文化课在整个学年中只有一个学期, 周学时2节, 韩国民俗课, 周学时2节, 占据大部分课时量的课程是语言技能方面的课程和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课程。

除此之外, 据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普遍对韩国文化课的教学不太满意, 觉得文化课枯燥无味。一般文化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 由教师来讲解和介绍韩国文化有关的相关知识。这样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无法提起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 也就无法让学生主动地、创新地学习有关韩国文化的更多知识。

(三) 韩国文化教育的内容没有深度, 韩国文化教育目标不够系统化、具体化

由于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太高, 相应地, 对韩国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没有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文化的内涵广泛, 涉及到方方面面, 简单来说文化是一个团体区别于其他团体的, 而且是特定的团体所共有的人们生活的总体, 不仅包括可以看得见的语言、习俗、艺术、建筑等;还包括看不见的人们的信念、价值观、制度等内在的、深层次的部分, 所以应该进行更广泛、更有深度的文化教育。

据了解, 韩国语专业的学生说虽然大概了解韩国的政治、经济、民俗、节日等一些有关韩国文化或者韩国概况方面的内容, 但是对于韩国人怎样思考, 生活习惯是怎样等深层次方面的内容还是不太了解, 这说明文化教学内容没有深度。韩国人的思考方式、价值观、行为特点等深层次的、内在的文化知识正是跟韩国人进行交流时最能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团体中的人们互相传达意思的重要手段和媒介, 也是该团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而思想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说文化主要是用语言来表现的, 所以,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 寓示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孤立地就语言来研究语言, 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是无法正确使用语言、更不用说真正掌握了语言。此外, 孤立地就文化来研究文化, 没有语言作为载体也是不行的。学习任何一门外语, 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 更要熟知该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的文化内涵, 要了解人们怎么用自己的语言反映思想和行为。

如果不清楚了解该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在用外语交流的时候会出现误会和问题, 比如, 一个学习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在韩资企业实习的时候, 有一次下班之后, 跟所在部门的部长打个招呼。这位实习生由于不了解韩国人根据身份、级别的不同, 敬语使用方面也有差别, 导致部长非常生气。韩国是自古以来等级关系非常分明, 这最直接体现在韩国语语言方面, 所以韩国语中有最高的尊敬语、比较的敬语、非敬语, 可以说, 有没有学好韩国语, 关键在于有没有正确使用敬语。

可见, 要想让学习者正确使用语言, 没有语言所属国的文化知识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进行文化教育。

三.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方案的一些建议

上文通过分析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阐明了文化教育对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但现实情况是在大学本科韩国语教育中, 光要培养听、说、读、写这四个语言技能, 在时间上也是不够的, 所以把文化教育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开设, 显然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把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教学。

所谓语言和文化融合教育是指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紧密连接起来, 通过学习目标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这不是在语言教材中片面地进行文化教育, 而是通过学习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 所以这种教育模式的目标不是传达文化知识, 而是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即, 文化是作为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 文化的内容是学习目标语言的素材。这样通过学习文化, 进行语言教育的方式,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对正确理解承载在语言当中的文化,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也很有帮助。

以下就针对这样的教学方案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 文化内容根据韩国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 进行分类。

文化教育应从韩国语学习初级阶段开始进行, 随着韩国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文化教育的内容也逐步深入。从学习韩国语的初级阶段开始, 选择复杂的、深入的文化内容, 不仅让学习者难以理解, 也可能会给学习者产生文化上的误解。所以, 在初级阶段, 以韩国人日常生活活动为中心, 对一般文化事实的表层文化为主, 到了中级、高级阶段, 以理解韩国人的价值观、思考方式、行为特点的深层文化为教育内容。简单来说, 以学习者接受程度的变化和韩国语言能力的提高, 循序渐进地提高文化内容的深度。

(二) 让学生体验韩国文化的方式, 进行文化教育

目前, 大部分文化课程只是通过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吸收, 这样单方面“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像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容器, 教师在这个容器里不断注入水的情况类似, 这样的教学模式时间长了, 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相反,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 并参与到与韩国文化有关的活动的话, 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来通过经验得到的对韩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会很深刻, 而且无意识当中, 培养了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自己的见解。例如, 在介绍韩国民俗文化当中的游戏文化时, 教师简单说明游戏名称和由来, 还有游戏规则之后, 可以用提前准备好的游戏工具, 现场教学生怎么玩游戏, 让学生玩一下这个游戏。游戏结束后, 让学生可以用韩国语谈谈玩游戏之后的感受, 或者再把游戏规则简单说明一下。总之, 在韩国语课堂上进行让学生理解并能体验韩国文化的教育活动, 这样的活动的编排要以全方位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而进行。

(三) 通过图片、电视剧、电影等形式展现韩国文化

通过图片或视频, 让学生亲眼所见和感受到的文化教育比教师以说明、讲解为主的文化解说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取得的教学效果更有效。比如, 在讲到韩国民俗文化中“假面舞”的时候, 给学生先放一段韩剧“王的男人”中带着面具跳舞的场景,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假面舞”这个韩国民俗文化的由来和相关文化内容。像这样文化中可以看得见的文化, 如:建筑、服饰、饮食等最好用图片或视频来展现。在展现韩国文化的图片和视频之后, 教师根据所介绍的文化主题, 让学生用韩国语看图说话, 或者写一篇感想,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韩国文化和自己国家在某个文化内容方面的差异, 培养学生个人对文化的思考力。

(四) 使用韩国语出版物, 进行语言和文化融合的教育

像新闻报纸、杂志等出版物里, 出现在教材中所没有的文化内容, 充分利用这些出版物, 进行韩国语和韩国文化教育, 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还可以了解最新的韩国文化, 是非常实用的文化教育素材。这些出版物的使用以中级、高级韩国语学习者为对象。学生读完报纸后, 用韩国语进行概括, 或者扩展写新闻, 还可以对所读物发表感想, 进行讨论, 也可以作为听力资料, 进行听力教育。在文化教育层面来看, 教师从这些出版物中摘取有关韩国文化的资料内容, 让学生比较自己国家的相应的文化, 并进行讨论。

四.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 找出目前学校和教师对韩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文化课时很少, 学生在文化课堂内所能学到的文化知识很肤浅, 对韩国文化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如:韩国人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文化内容没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在实际交流中会带来很多误会和问题, 因为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的是所属国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这些思想和行为构成当地文化, 所以不了解语言所属国的文化, 就无法正确运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因此, 必须对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应该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开始进行, 并根据不同阶段, 规划文化教育的内容, 从简单的日常生活有关的韩国文化和社会制度开始, 随着韩国语学习不断深入, 进行更深入的韩国文化内容的教育。文化教育的方式, 不只是教师口头讲解和说明的方式进行, 应采取多样的方式, 如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韩国文化, 此外, 让学生亲自体验韩国文化的方式, 全面打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机能,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来进行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对韩国文化的关心和兴趣, 让学生自觉地寻找学习并了解韩国文化的机会和通道。这些体验韩国文化的活动, 不仅以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文化为目标, 同时通过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能够掌握韩国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并提高语言技能。

总而言之,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进行韩国语言教育, 同时提高韩国语言技能和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作为外语的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模式 裴志云sunmoon大学教育学院2005.8

[2].作为外语的韩国语教育中文化教育方案 沈呅娥 梨花女子大学1998

[3].韩国语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分析 张润正 延世大学2002

[4].五年制大专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的方法 贠霖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037039

[5].谈跨文化交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刘夏云 山西财经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山西太原 (2010) 01

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浅析 篇10

河南方言相声小品——最初的“开山人”

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方言现象是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方言是地方风味的重要标志, 它参与构建这个地域的文化环境, 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语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 河南方言始终居于无可争辩的“雅言”地位, 并被视为“正音”的标准。河南方言与河南地方文化一样, 都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的特征。

河南方言最早是通过电视相声走进大众视野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方言不仅是一种特色语言和交际工具, 还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和地域文化独特的标志和代表。河南方言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便利,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早年有一段相声, 谈到各地方言, 说最省事的就是河南话, 他举出4句话只用了4个字, 引得大江南北多少笑声。河南话总算挤进传世之作, 露了那么一小脸儿。而在姜昆的相声里, 则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河南话分析, 他发现“中”在生活里的不同用法。如果河南人说“中”, 那就是答应、肯定、承诺、保证、斩钉截铁, 脸上的表情也是艳阳如花。如果说“中中”, 意思就变了, 那就是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 脸色自然也是晴转多云。如果说“中中中”, 那就又不一样了, 多半是敷衍、推诿、开门送客, 脸色暗如多云转阴。如果说的是“中中中中中……”, 脱口而出一大堆, 分明就是恼怒, 大有黑云压城、大风起兮的势头。

侯宝林对河南方言的简练程度进行了艺术夸张, 但是也确实抓住了河南方言的这一特征。河南方言单音词和合音词较多, 习惯上又常常省略许多成分, 有些县、市还将出现频率较高的“了、着、过、到”等隐含于韵母的变化之中, 说起来自然就比其他方言简练得多。 (1)

河南方言歌曲——方兴未艾的“推动者”

2006年下半年, 一首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歌曲《河南人, 中!》在网络上快速流传, 在该歌的Flash中, 先是两只小鸟用河南方言对话, 然后就是歌手用流行的R&B风格将河南的风景名胜、美食文化尽数展示, 歌中还夹杂了大量的郑州方言。演唱这首歌的歌手, 是出生在郑州的何瑶, 他的成名作就是曾在网络上热传的《河南人惹谁了》。正是这首借助网络流行的原创“口水歌”, 极大地刺激了大众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兴趣。其他河南方言网络歌曲还有《河南人怎么了》、《我赚钱了》等, 都属于方言版的极具地方特色与现代气息的流行歌曲。网络、流行音乐、方言这三个因素的组合, 形成了这些河南方言版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

用方言来表现河南生活, 那滋味当然是正宗地道, 仿佛将河南人的生活连着根茎枝叶一起移植到了流行音乐之中, 新鲜而生动。以河南方言演唱的网络流行歌曲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言的运用, 如果将其中的歌词变为普通话, 许多歌词原有的滋味儿及俏皮幽默就会荡然无存。

不少人表示听到这些河南方言网络歌曲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 随之就是自豪。河南的美景、美食以及崭新的形象都在歌中体现, 而那些熟悉的乡音更是让人觉得骄傲。一位外省的朋友看到记者发送的《河南人, 中!》这首歌的Flash后, 直言“以前只觉得河南话土, 没想到现在也会这么好听、好玩”, 这让她对河南方言有了新的看法。不过她也坦言, 河南这样的歌太少了。

河南方言影视剧——燃遍全国、走出国门的“催化剂”

河南方言被影视语言艺术化后应用到影视中, 为影视增添了色彩, 给观众带来了幽默和诙谐的新感受, 也逐渐被影视人和观众所喜欢和推崇。2005年, 电影《孔雀》中的河南方言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打动了各国挑剔的评委, 让他们在“九曲十八弯”般的语调里看懂了片中的淡定与安然。2006年, 一部说着河南话的电影《鸡犬不宁》, “十一”期间竟然在西班牙连映四场, 一票难求。河南的事、河南的方言让国外观众竖起大拇指直说“中”。

继2005年一部完全由河南演员出演、用河南方言对白的电影《乡村生活》后, 河南喜剧《不是闹着玩的》在北京上映并迅速蹿红。随着《不是闹着玩的》的放映, 河南方言风也在悄悄地刮, 从太原、西安, 正往首都北京刮, 不少北京观众就学说起电影中的经典之语, 学说起了河南话。

《不是闹着玩的》电影主题曲作者田华也说:“学会河南话, 就等于掌握了一门与一亿人交流的方式;学会河南话, 跟一亿人交流都不怕!”一些观众也表示, 东北话、四川话, 在京城播放的影视中, 已流行多年。而河南话更够味儿, 相信也会“说”遍北京的大街小巷, 大家逗乐高兴时, 时不时冒出几句河南方言, 肯定能添不少乐子。

河南方言新闻——登上“大雅之堂”的“晋级者”

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故事聚乐部》栏目主持人都是用河南方言来对白串场, 很多观众看后给栏目组发来短信:“听到主持人说河南话, 感觉很亲切。”郑州电视台《有啥说啥》栏目自从2008年5月13日开播以来, 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弘扬社会主旋律、颂扬真善美, 同时积极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鞭挞假丑恶等不文明行为, 督促解决了一些百姓闹心的难事, 推动了和谐郑州建设,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它平实可亲, 一改传统的新闻价值观, 亲近民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从新闻学的角度说, 方言新闻仍然属于“以平民视觉关注平民生活”的民生新闻范畴。方言新闻节目传承了源远流长的民间语言文化传统, 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 对于本地人而言, 乡音绕耳倍感亲切, 对于外地到该地区的人而言, 陌生的鲜活的方言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但是,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 方言新闻出现后, 新闻业界和理论界一直对其褒贬不一。肯定的一方主要从大众传播进入“窄播”时代的观点出发, 以地方电视台、区域文化自身求强求大为立场, 正面看待中国受众自然分化带来的本土市场的发展契机;反对的一方则主要从“推广普通话”这一国家法定方针为主要依据, 从大众传播效力以及社会成本方面审视方言新闻的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 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建设和谐的语言生活。

河南方言节目的是非前瞻

联系到广州沸沸扬扬的“保卫粤语运动”, 也让人们对方言有了更多的思考。作为语言“活化石”的方言, 是否应顺应潮流退出历史舞台?在全国人口大省的河南省, 在普通话不断普及的趋势下, 河南话还有生存空间吗?专家表示, 河南方言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与粤语不同, 河南话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听懂, 可以实现沟通目的, 是有生命力的。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示, 推广普通话和方言并不矛盾, “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究其原因, 引用《不是闹着玩的》导演卢卫国的话就是:“河南话表达准确, 全国都能听懂。在宋朝的时候全中国的人都说开封话, 在唐朝的时候全中国都说河南话。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21世纪,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理念。和谐的语言生活, 就是主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河南方言之间的关系, 提倡通过“双言双语教育”和在一些地方建立“活态方言保护区”等措施, 尽量加强和延续河南方言的活力。[基金项目:北京市高校哲学人文社科项目“明清方言俗语的整理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启焕等:《河南方言研究》,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余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溯源分析》, 《声屏世界》, 2008 (7) 。

[3].于松明:《浅谈电视方言中的方言现象》, 《现代语文》, 2006 (10) 。

[4].杨朝军:《方言传媒的生态学意义》, 《新闻界》, 2009 (2) 。

[5].尤丽娜:《方言影视:文化盛宴与民俗狂欢》, 《电影评介》, 2008 (19) 。

[6].成庆红:《方言影视剧产生与发展的多角度考察》, 《东南传播》, 2007 (2) 。

上一篇:环境导论科技下一篇:临床干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