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综合防治

2024-05-07

慢性病综合防治(精选十篇)

慢性病综合防治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及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方法与措施

1.2.1 方法

1.2.1.1管理模式

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和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指导下, 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示范点创建领导小组。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了由1名副主任医师专职担任疾病健康管理师, 9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责任医师组成健康教育讲师团及慢性病管理团队, 开展慢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督导管理。先后成立了数个高血压病、糖尿病自我管理俱乐部, 由社区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组成, 患者中选出自我管理小组长, 每个小组25~35人。形成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俱乐部三级管理模式。

1.2.1.2服务形式

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自我管理手册 (该手册可作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历卡使用) , 提供高血压病、糖尿病药品打折优惠和免费检测血糖等。通过培训高血压病、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及责任医师为患者提出的个体化防治建议, 引导患者开展慢病自我管理, 让患者调整情绪和精神压力, 约束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俱乐部指导患者每月填写自我管理手册, 包括饮食、运动, 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服药等情况。卫生服务站每季度组织一次俱乐部成员互动活动, 用多媒体进行健康讲座、有奖知识问答、医疗咨询等, 同时俱乐部成员也介绍自我管理中有效的经验。2011年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在居委会社区设立医师工作室, 每周两个半天责任医师到工作室坐诊, 进行慢病防治和健康教育。

1.2.2 保障措施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对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进行督导、检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培训、督导、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管理考核小组, 由中心领导、慢性病管理团队长、信息员、质控员、街道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员组成, 负责对卫生服务站及责任医生、自我管理小组长的考核、检查。通过电话和入户抽查, 督查规范慢病患者的管理资料,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对考察失职扣分的责任医师扣发相应的奖金。对考核合格的自我管理小组长年终发放400元劳务费作为奖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保障经费由2009年的近3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6万余元。

1.3 观察指标

参照2009年《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 (试行) 》和2 0 1 2年《浙江省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 (试行) 》的年度末次时点达标的血压、血糖值标准和控制标准, 分别对示范点2009年与2012年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2 结果

2009年与2012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0.40、121.76, P<0.01) 。详见表1。

3 讨论

3.1 取得的成绩

通过浙江省、嘉兴市疾控中心和南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探索, 嘉兴市南湖街道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慢病防治管理的质量控制、考核、人员激励等方面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建立了慢病患者俱乐部自我管理模式, 加强了患者自我防治主体意识, 使患者能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疾病的管理, 并承担一定的自我保健职责, 掌握了一些慢病防治技能, 使血压、血糖控制效果明显高于一些社区[2]。省级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的创建, 对规范南湖街道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措施有积极作用, 使南湖街道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得到明显改观, 社区健康促进和慢性病综合防治取得较大的进步。2010年1月国家疾控中心杨功焕副主任携美国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到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高血压俱乐部自我管理模式;2011年12月英国BBC电视台采访了示范点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经验;示范点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

3.2存在的问题

慢性病社区管理要求针对常住人口, 由于一部分常住人口流动性大, 规范管理难度增大, 加之社区慢性病的患者增加较快, 工作要求越来越细。而责任医师偏少, 年龄多偏大, 还要承担临床门诊医疗和公共卫生管理, 工作量较大, 忙不过来;还有一些患者依赖大医院医师, 对社区责任医师依从性较差, 不配合管理, 影响慢病防治效果。

3.3 建议

加快培养年轻的基层社区全科医师, 提高社区责任医师数量与业务素质, 探索慢病患者非急诊时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前, 先经社区责任医师诊疗、转诊的责权制度, 以提高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经验, 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立示范点领导小组, 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和慢病管理团队, 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对示范点督导检查, 对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2009年与2012年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的创建, 对提高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示范点,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顾伟玲, 吴益康, 王金荣, 等.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模式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 9 (4) :294.

慢性病综合防治 篇2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及疾控中心xxxx年慢性病综合防治计划的内容,我中心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和老年人保健管理、随访和干预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考核等,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有序开展慢病管理工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截止xxxx年xx月xx 日,我县累计建立纸质健康档案xxxxxx份,建档率为xx.xx%,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xxxxx份,电子建档率为xx.xx%,建档率未达到规范要求的xx%。

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xxxxx份,档案动态使用率xx.xx%,未达到规范要求xx%。

(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情况

截止xx月xx日,全县共管理高血压患者xxxxx,糖尿病患者xxxx,按照基本公共卫生规范要求,高血压健康管理率达到xx%以上,糖尿病健康管理率xx%,全县高血压健康管理率达到xx.xx%,糖尿病健康管理率xx.xx%,两项指标均未达到规范要求。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率均未达标主要原因是城市社区检出率较低,影响全县指标未完成。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情况

高血压规范管理率除x卫生院、中医院、居安社区、团结社区外,其他医疗机构均达标xx%以上。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除暖泉农场卫生院、x卫生院、中医院、居安社区、团结社区外,其它医疗机构均达标。规范率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年检表健康评价、危险因素控制填写不规范,存在空项、错项,电子与纸质不一致,血压、血糖值控制不满意时未及时建议转诊,增加随访次数。

3.高血压、糖尿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

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率均要求达到xx%以上,全县高血压除x卫生院和暖泉农场医院控制率未达标外,其它医疗机构均达标,糖尿病除居安社区、x卫生院和暖泉农场医院外,其它医疗机构均达标。

各医疗机构和社区均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花名册及辖区居民台账,但多数台账数据与实际档案数不一致。

(三)老年人管理

按照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要求,老年人管理率要求达到xx%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除x卫生院达标外,其它医疗机构均未达标,未达标原因是年检率较低。老年人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老年人年检率比较低,年检表填写不规范、存在空项、漏项、错项,健康现状评价错误,纸质年检表与电子信息不一致,所管辖的地区老年人底数不清,工作严重滞后。

(四)档案管理

社区、卫生院档案都能够统一归管理,分类存放,标签目,档案放置整齐。

(五)慢病防治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均对所管辖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资料齐全。

(六)慢性病督导和考核

县医院对所管辖的社区开展督导和考核工作,中医院虽开展督导考核,但工作流于形式,督导记录书写简单,考核工具表不完善,保健院对所管理的两个社区开展督导考核,资料完整。

(七)慢性病报表

各别医疗机构、社区由于报表人员责任心不强,每月都存在报表不及时、出现逻辑错等。

二、积极开展慢病工作督导、考核

为了督促和指导我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规范开展慢病工作,县疾控中心每个季度对全县各乡镇、社区的慢病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各乡镇对辖区村卫生室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考核。

三、宣传、培训

全年共举办慢性病培训班x期,县乡级共参加人员xxx人次。共举办慢性病宣传日宣传活动x期,发放宣传资料xxxx份,咨询人数xxx人次。

四、存在问题

(一)慢病防治队伍力量薄弱,村级慢病管理人员素质较查,人员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低。

(二)各乡镇、社区普遍存在人员更换平凡,工作不能很好衔接,造成工作滞后。

(三)各医疗机构均存在未扎实开展重点人群年检工作,好多项目不检测,纸质造假,以至于造成档案不真实。

五、建议

(一)各单位请尽快开展入户摸底工作,提高建档覆盖率,加快电子档案的录入工作。

(二)县级、乡级卫生院切实做好对村级工作的督导考核,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三)切实提高病人干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重点人群随访工作。

(四)扎实开展重点人群年检工作,提高管理率及真实性。

(五)加强对辖区慢病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村医的培训工作,规范填写年检表及随访表。

浅谈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体会 篇3

【关键词】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20-02

目前,慢性病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中的压力过大等是慢性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社区医疗服务是治疗患者的最基层,也是慢性病患者经常救治的场所,为探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措施和效果,本文现将我中心开展的慢病防治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1 社区治疗慢性病的措施

1.1 搭建工作平台,健全管理组织 我们成立了“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管理队伍。在项目宣传和社会动员后,我中心抽调出10名医务人员,2人一组,共5组,对社区的10栋楼居民入户调查,进行筛查表问卷调查并做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计算BMI,属于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进行管理。属于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居民随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测量血脂、血糖。

对中心项目工作人员进行慢病社区综合防治业务培训。通过对7位中心项目工作人员的项目核心知识测试和案例分析,大多数核心知识掌握较好,只是有的医务人员有关“收集多久的膳食和身体活动信息”概念不清。

1.2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宣传和动员覆盖清泉社区1500余户、4000余人。在社区内随即拦截社区30位居民中,有90%的人(27/30)知道该项目,不知道的3人中2人不知道项目具体名称,但知道项目内容;有96.67%的人(29/30)能说出项目的核心内容;100%的人(30/30)赞成项目在社区内开展;有96.67%的人(29/30)参加了本项目,没有参加项目的1人是因为不知道有该项目。参加项目满意度较高,得到广大居民认可。这说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民心工程。

2 关于慢病干预

如何进行慢病干预,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是难点问题所在。健康教育形式多样;我们寻找各种渠道,旨在提高慢性病健康教育覆盖率。在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中我们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但针对年龄、文化层次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又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重点突出的方式,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1 以患者俱乐部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慢病工作 俱乐部逐渐成为一个集医疗咨询、慢病防治、健康宣教、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健康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学习,进行健康干预。并针对每个人实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建议指导意见,发放健康处方等。为照顾部分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还主动上门测量血压。

2.2 每月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制定计划,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加强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普及了慢性病防治知识。

2.3 通过入户建档开展慢病健康教育 入户建档时发放慢病知识宣传折页等,向广大居民传递了高血压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知识,走出了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護伞。

2.4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2008年——2009年共发放家庭健康档案的宣传资料2万余份;建立居民健康内容包括测体重、血压、血糖等。

2.5 责任医师对慢病动态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工作 每年对社区居民、高危人员、特困人员进行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常年坚持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本组资料对慢病病人进行随访7658人次。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在社区内随即拦截社区30位居民中,有90%的人(27/30)知道该项目,不知道的3人中2人不知道项目具体名称,但知道项目内容;有96.67%的人(29/30)能说出项目的核心内容;100%的人(30/30)赞成项目在社区内开展;有96.67%的人(29/30)参加了本项目,没有参加项目的1人是因为不知道有该项目。参加项目满意度较高,得到广大居民认可。由此可见,加强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普及了慢性病防治知识。有效的慢病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的管理率、随访率和发现率。

参考文献

[1] 邵瑞太.《慢性病防治和社区卫生》,2011,03:56-57.

[2] 孙宁玲,韩建德,赵华,等.A型行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4-5.

[3] 刘海波.《慢性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2007.06.07.

[4] 王燕玲,钮文异,曹光明,张震涛,肖颖.社区高脂血症人群防治同伴教育的过程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年03期.

[5] 杨林义,王大宽,马杭州,窦连成.安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五年的经验与效果.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11(2):75-76.

[6] 范书英,柯元南.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7,6:441.

慢性病综合防治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10个农村项目点社区中随机抽取973名18岁以上常住普通居民 (非主要慢性病患者) 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394人 (占40.54%) , 女578人 (占59.46%) 。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社区责任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对综合防治相关工作的认知及潜在需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进行数据录入,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情况

2.1.1 对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过去1年里, 有72.58%的调查居民从社区获得慢性病防治教育资料, 从社区获得健康资料的途径:分发到户、社区医院领取和集中领取的依次占76.82%、11.59%和9.16%。收到资料后有50.67%的居民看过资料。居民未看资料的原因依次为看不懂 (68.88%) 、没时间 (21.99%) 和不想看 (9.13%) 。

49.84%的居民表示看过健康宣传栏或板报的内容。而没看过宣传栏的主要原因为看不懂 (47.98%) 、没看到 (27.94%) 和不想看 (24.08%) 。

37.71%的调查居民参加过慢性病防治相关讲座和咨询活动。未参加活动的原因依次为:未接到通知 (45.26%) 、没有时间 (38.20%) 、不感兴趣 (16.53%) 。

2.1.2 社区居民对不同形式健教活动的自评效果

认为下述形式的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居民分别超过70%和20%。详见表1。

2.2 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需求

被调查居民中, 最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为面对面咨询 (占86.19%) , 其他依次为知识讲座 (78.83%) 、观看音像资料 (61.65%) 、阅读健康教育资料 (54.14%) 、阅读宣传栏资料 (47.92%) 和同伴教育 (41.22%) 。

被调查居民中, 最希望获得的慢性病防治信息为合理饮食指导 (占96.30%) , 其他依次为适宜运动指导 (78.18%) 、戒烟限酒指导 (54.05%) 和体重控制指导 (48.35%) 。

2.3 社区居民对其他 (除健康教育) 综合防治工作的参与及潜在需求

90.93%被调查居民知道社区有免费测血压点, 其中86.87%居民曾到社区医院免费测量过血压。95.14%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定期测量血压有必要, 如果血压出现异常, 有97.93%的居民表示会按医生要求进行复查。

认为定期测血糖有必要的调查居民为84.34%, 如果血糖异常, 有94.41%的居民表示会按医生要求进行复查, 而不去复查的主要原因为没必要和没时间的分别占58.62%和31.04%。

对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的需求:当问及“如果你是慢性病病人, 是否愿意由社区医生进行管理和随访”时, 97.01%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愿意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方便 (74.15%) 、服务态度好 (16.88%) 、费用合理等 (5.56%) 。

3 讨论

编制合适的健教资料、选用合适的健教方式, 是项目工作中值得探索的工作内容之一。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工作手段, 也是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 总体上农村社区居民对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字资料看不懂或没有接到讲座通知, 但没时间或不愿意参与的还是占了一定比例。居民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调查结果则显示了居民对健康教育需求较为迫切,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 大多数居民认为项目健康教育活动对他们了解慢性病防治知识帮助较大, 而提高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常识的掌握程度, 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 教育他们疾病防治知识, 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2]。在健康教育形式上, 农村居民更喜欢接受面对面的讲解、咨询, 生动形象的图像资料胜于普通的文字资料;在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上, 居民更喜爱得到有关合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调查居民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其他工作的认知、参与及潜在需求程度较高。具体表现在绝大多数居民曾到社区免费测压, 认为有必要免费测压和测血糖, 并认为有需要时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 包括血压、血糖异常的复测、社区医生的随访管理等。

综上所述, 针对农村社区居民综合防治的需求和参与情况, 结合社区管理的主要慢性病患者对综合防治工作的参与和需求分析, 各级慢性病防治机构应深入基层, 不断探索, 为社区不同目标人群提供可行的、易于接受的服务, 深化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113-114.

慢性病防治讲座材料 篇5

白云湖镇中心小学

2014.9

慢性病防治讲座材料

学校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主题。我们学校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整,为使工作更有实效,现将我校慢性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规范管理制度

1、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学校成立了以陈华贤校长为组长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了学校领导、和健康教育教师,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序。学校定期召开健康教育会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形成了定期汇报,定期总结,及时改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共建健康校园的局面。

2、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以明确的工作目标为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校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从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的长期性、持久性,并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3、立足根本,营造氛围,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以及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部分 健康教育

一、课堂教学,传授知识。

1、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每周一早上第一节课时为全校的健康教育课,由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学校规定每学期必须有两课时关于慢性病知识的讲授。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老师按计划备课、上课,并定期考核,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使健康教育能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由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如糖尿病日、高血压日、爱牙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以健康教育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竞赛,深受学生欢迎。

二、丰富形式,大力宣传。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利用广播、板报、视频进行宣传教育。

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是我校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每月一期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每月进行1-2次的卫生讲座宣传教育、每个季节更换1-2次的板报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板报的内容,图文并茂,真正起到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宣传中受到教育,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能力。学校校医定期利用广播对全体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认识疾病的特征和预防措施。学校电子视频每天都健康生活的提示语。学校的墙壁都充分发挥了宣传功能,一二年级都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式进行宣传,由学校美术老师创作设计,高年级主要以文字形式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学校还以校讯通形式定期向家长进行提示,预防当季的疾病发生。

(2)开展慢性病知识手抄报的展览

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慢性病手抄报的制作,学生自主收集大量慢性病相关知识,用心制作手抄报,图文并茂,学校又通过全校展评的形式,使慢性病知识得以广泛宣传。

2、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宣传。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3、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视力不良、青少年肥胖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预防贫血和肥胖中,我们教育学生要合理营养配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大力开展大课间活动。

4、发放预防各种慢性病宣传资料。

5、设立健康教育阅读角。学校医务室设立了健康教育阅读角,师生可以随时取阅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丰富自己健康教育的知识。

6、注重对教师进行慢性病防治的知识教育。首先开展对教师慢性病和职业病的专题讲座,使他们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不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帮助教师建立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学校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生活方式,学校自筹资金,为教师提供了健身房,供教师锻炼身体。第三,学校开展工间操,使教师能够在做操中释放压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7、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家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锻炼、饮食、疾病预防等方面

都作了详细讲解。通过这项工作,使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共同做好孩子健康教育工作。

三、积极倡导师生健康行为方式

我校发出“摒弃不良行为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倡议,全体师生都积极用行动起来,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落实,保障了师生的健康。

1、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划分卫生责任区,由学生打扫,学生监督考核每个班级和教师办公室卫生,对于卫生情况不过关和有不良行为的师生要进行记载和劝导。

2、学校的卫生间是学校文明的集中反映,学校加强了卫生间的管理,由每个班级轮流管理,创建星级厕所,各个班级开动脑筋,对卫生间进行布置,编写温馨提示语,对同学便后冲水和洗手进行检查和劝导,帮助同学养成好习惯。

3、注重学生的个人卫生检查。每天学校值周教师和行政值周领导都会在校门口对学生进行晨检,抽查学生的指甲,脸,脖子,头发,衣服,鞋帽的卫生情况。

4、加强两操的检查。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到各班抽查学生做操情况,穴位是否准确,力度是否适中,动作是否到位。

浅谈农村慢性病防治的改进对策 篇6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农村慢性病防治的改进对策。方法本文简要分析我国农村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结果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影响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加强农村慢性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 慢性病; 防治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世界范围内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将预防慢性病纳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了慢性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新医改的出台,为农村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农村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正在发生迅速变化。近几十年来,急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正在成为患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迅速增长,成为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在贫困人群中,此问题尤其突出。慢性病给农村居民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也是造成医药费用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农村慢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滞后,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低,没有固定人员从事慢性病防治与干预工作,村医诊疗水平不高。此外,慢性病综合防治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工作,要保障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慢性病防治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各类医疗保险支出、个人支出及社会救助等。这种多渠道筹资机制是保证慢性病防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定,基本药物之外的部分药品费用不能报销,致使一些明确有效的防治措施無法实施,存在慢性病防治经费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大多依靠政府财政补给,但由于资金不到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仍以常见病的初步诊断、治疗为主,不能针对慢性病特点提供特色化的优质服务以满足群众需要。  二、农村慢性病防治的改进对策  1、坚持正确合理的疾病预防策略,重视农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了预防为主的一贯原则,强调了全社会参与,是开展预防控制疾病的指导思想。慢性病的预防是根据目前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机体的调节功能和代偿状况以及对疾病自然史的了解进行的。因此,慢性病预防可根据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恶化,即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针对的是疾病的易感期,起到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第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潜伏期,通过“三早”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第三级预防是针对发病后所采取的措施,改善病人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加强乡镇村级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考虑人群需要和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及质量的基础上,明确村医的定位,界定其工作职责、范围和内容。村医的职责,除了免疫接种、预防、健康教育以及结核病例的监测、转诊、随访和管理、医治常见病以外,扩展到慢性病管理和家庭访视。加强村卫生室、乡卫生院的能力建设,培养合格的医生。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水平,推行乡村医生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提高村医的收入水平,使村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工作。  3、建立科学的慢性病防治机制。一是建立健康体检制度,慢性病的病因大多源于外界环境,低剂量长时间毒物 在体内逐渐蓄积,当达到一定的阈值剂量时才可能启动病理变化过程,正是由于漫长的过程,给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建立健康体检制度,为每个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和随访,对他们进行用药指导和慢性病防治宣传,这样可以准确掌握每个慢性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对症下药,因病施制。 二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规范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慢性病一般可以采取家庭治疗的方式,盲目在大医院治疗不仅浪费卫生资源,还给农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实行“双向转诊”既有利于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减轻病人负担,又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合理利用新农合基金。三是建立慢性病基金,引导慢性病患者以家庭治疗为主按照人口比例和基金统筹区域的慢性病发病情况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慢病保障基金,根据基金总额测算慢性病保障水平,并建立慢性病临床治疗首席专家制。慢性病门诊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是经卫生部门验收合格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慢性病的经常性治疗落实在家庭、村和乡镇。  4、 健康教育:慢性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由于患者的心理特点,容易产生孤独、悲哀、失望等负性情绪,加上长期服用药物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改善心境、开朗乐观、正确对待疾病,培养健康的情绪,加强自身修养,正确面对疾病带来的压力,使负性情绪降低,增加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卫生部门的力量很难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证明,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机制是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鹏,杨文秀慢性病现状流行趋势国际比较以应对策略[J]天津医药,2009,37(4):254-257  [2]龙彬,王春秋,刘万芳.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4):311  [3]纪艳,张冬梅 农村地区慢性病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47-2149  [4]魏炜,赵亮.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浅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6,23(5):19  [5]艾自胜,高歌,潘军燕 国际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理论研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1):40-43  [6]武瑞雪、刘宝.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的发展及经验启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J],2007,23(10):706-708.

慢性病综合防治 篇7

1 制订一体化服务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是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 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工作的重点是“治未病”、 治小病和管理慢性病[2]。 通过对社区诊断结果分析发现, 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是以高血压、 糖尿病和老慢支等为主, 明确了以60 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干预人群。通过强化全科医师和预防保健队伍建设,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注重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同时, 整合社区街道、 居委和志愿者等社会资源, 探索全科团队服务模式, 实施社区多网协同、 医防联合及点面结合的社区综合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 包括实施全科团队干预、 健康教育干预、 健康管理干预和构建切实有效的社区慢性病一二级防治体系。

2 全科团队干预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 结合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3]。 为配合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我中心自2011 年开始稳步推进将慢性病防治融入全科团队家庭签约服务模式的探索。 对于一般医务人员而言,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1], 为实现与社区健康管理目标的有机结合, 除原有全科团队的基础 “六位一体” 服务外, 家庭医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特色服务与健康管理, 包括基本医疗部分的预约门诊、 双向转诊、 对签约对象及家庭中成员提供常见病、 多发病的就诊服务和健康档案管理等; 公共卫生服务部分的签约对象家庭成员重点保健人群 (老人、 儿童和孕妇) 的预防保健服务、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指导浏览健康网站和对签约家庭中专科对象, 如孕妇、婴幼儿和精神病患者等专项服务, 以及医疗费用精算等, 弱化医疗和预防的界限, 在医疗中融入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及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 公共卫生也加入疾病管理、康复等医疗元素[2], 使社区医务人员逐步承担起成为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4]。

在与慢性病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和协议式服务关系的基础上, 2013 年上半年我中心又试点组建了一支家庭医生助理员队伍, 全程参与家庭医生签约、 预约、 建档和健康管理等各项工作。 具体工作为: 协助全科医生完成Ⅲ类人员签约,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 协助医生签约病人, 实施预约门诊;负责完成签约居民双向转诊, 联系转入医院接诊医生, 定期回访转诊病人; 根据签约情况每季度向社区签约对象寄发健康教育处方; 梳理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 参与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卡、 随访及评估等慢性病管理, 并将慢性病控制指标纳入考核激励, 每季度末对签约管理的高血压、 糖尿病人员血压和血糖控制值达标率进行统计。 以全科医生签约和家庭医生助理员为主体的全科团队干预模式实施以来, 通过完善的服务内容取得了签约病人及家庭成员的信任, 签约率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至今已完成社区30%以上的家庭签约, 签约对象慢性病控制各项指标, 如血压、 血糖控制值达标率均明显好于非签约对象。

3 健康教育干预

从总体上来说, 不良生活行为应该是中国人健康最大的危害[5], 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于医疗、 康复服务过程来说, 健康教育也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6]。 为此, 我中心制订健康教育年度计划, 根据社区特点, 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通过宣教居民健康素养66 条等, 分层次、 突重点推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提升居民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 配合街道动员和利用社区范围内各种宣传力量, 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宣教内容包括合理营养、 控制体重、 适宜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改善睡眼、 低盐饮食和合理用药等; 根据社区诊断所列出的本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 重点开展防治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老慢支、 乳腺癌、 结核病和流感等疾病的健康宣教; 同时, 全科团队、 预防保健科各条线医护人员经常深入社区, 开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以及食品卫生、 饮水卫生、 环境卫生、 职业卫生、 放射卫生、 戒毒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包括健康教育处方及资料发放、 音像资料皤放、宣传栏、 健康讲座与咨询和中医药进社区等形式。 中心及服务站点每年向社区发放20 余种上万份健康教育处方和印刷资料, 播放10 余种健康教育音像材料, 组织10 多场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举办20 余次健康教育讲座, 积极倡导以 “治未病” 为先导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 推广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 努力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进社区。

4 健康管理干预

高血压是我国城乡广为流行的慢性病, 做好社区防治是控制其危害的关键[7]。 作为上海市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我中心将高血压作为防控重点, 坚持在社区开展 “我的血压我知道” 活动, 通过居委动员社区35 岁以上居民前去设在各居委的免费测量点测血压, 测血压中对发现高值的居民或咨询过程中发现有家族史、 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 要求他们到居委健康咨询点定期测量血压, 同时接受志愿者的健康保健指导、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提供的贴心服务, 并劝说其中一部分人到医院看病, 以确诊是否患有高血压。 活动中一旦发现有未管理的新病人, 即根据留下的地址和电话与其联系, 同意后将其纳入高血压规范管理。 为配合开展此项活动, 中心防保科与上级疾控中心健康促进部联合行动, 每年都在社区举行 “我的血压我知道” 大型健康咨询活动, 以义务测血压、 健康保健咨询和分发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提供贴心服务, 一旦被诊断为新病人, 即根据留下的地址和电话, 将其纳入高血压规范管理, 同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保健指导。 2012 年下半年以来, 我中心开展此类活动15 次, 分发各类防病保健资料9 000 多份, 通过 “我的血压我知道” 活动对10 000 多名测量血压居民中的1 000 多位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了有效的监测措施; 在15 个居委设立居民免费血压测量点, 定时、定点集中监测。 每个居委每周固定1 天由医院专职防治人员负责监测血压。 社区高血压病人多数能主动来测血压, 自觉地参与高血压的控制。 防治人员对未到测量点来的高血压对象, 再入户进行血压监测, 并进行健康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等健康管理, 督促其规范治疗和康复。 社区27 个居委相继成立了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 403 名自愿参加的慢性病病人当上了自我管理者的 “老师”, 谁想到什么、 谁想讲什么随时都可以讲, 学员、 老师完全是互动参与, 除了形式新颖, 内容也没有深奥的理论, 都是一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保健有关的事情和防病方面的切身体会, 许多学员克服年老体弱多病等困难, 自始至终坚持参加活动。 目前, 通过各种途径已在社区 (建卡) 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9 276 人, 糖尿病患者4 858 人, 社区慢性病管理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

2011 年下半年, 中心以社会效益为重, 收回面积近200 m2街面房, 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改建成一处全新的、 面向社区居民的 “健康管理家园”。 “家园”配备专职医务人员, 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测血压、 测血糖、 称体重、 量身高、 听力及视力测定、 骨密度测量、 慢性病自我管理和中医 “治未病” 等项目, 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稳步推进了健康管理工作。

5 中医 “治未病” 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社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工作与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相结合, 全科医护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签约的慢性病患者、 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倾斜, 将中医体质辩识、 中医慢性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 在慢性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赋予中医药不同的治疗保健定位[8]。 同时启动了极具创新理念的中医中药进社区和 “十、 百、 千、 万” 中医 “治未病” 健康促进工程。 2010 年以来, 面向居民举行了30 余场中医药适宜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或中医药进世博知识讲座; 组织了300 多名社区健康志愿者参与; 自编中医药保健处方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料派发到3 000 户家庭; 并开展了各类中医药特色健康促进活动, 在社区中推广应用中草药、 针灸、 推拿、 火罐、理疗和手法康复等适宜技术; 开展特色健康教育项目, 如健康讲座、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健康义务咨询、 公园健身操、骨关节保健操、 通络操、 健康长廊展示、 体质测试和体质变式体验等, 使3 万余人受益。 同时以 “治未病” 理念为指导, 积极探索和完善融健康文化、 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成立中医治未病分中心,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体验 “KY3H” 健康保障模式服务。 还通过与曙光医院合作, 请名老中医下社区, 成立 “李国安名中医工作室”, 在培养名中医继承人的同时, 社区居民在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专家名医的优质服务, 深受百姓们的欢迎。

经过2 年多的实践, 签约慢性病患者 (高血压、 糖尿病) 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0%以上, 血压、 血糖等重要理化指标的控制率达到80%以上。 多次现场调查发现, 签约居民满意度均在95%以上。 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 我们也面临诸多问题, 如慢性病防治队伍专业水平、 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社区慢性病防治氛围不浓、 群众主动参与慢性病防治的依从性不高等。 如何造就一支稳定、 精干、 科学严谨和责任心强的社区慢性病防治队伍, 营造全社会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氛围, 提高社区群众主动参与慢性病防治的依从性, 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杭生, 管水好, 潘玮, 等.永安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做法与与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 (7) :97-98.

[2]黄芳.社区家庭健康医生团队建设实践与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 (1) :25-26.

[3]李林, 王嫒, 王卫, 等.社区医院开展家庭病床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4A) :1096-1098.

[4]季晖.淮海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试点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 2013 (4) :18-20.

[5]杨秉辉.临床医生要以健康教育为己任[J].中国健康教育, 2013, 29 (6) :483-484.

[6]毛群安.健康教育应与医疗卫生服务有机结合[J].中国健康教育, 2013, 29 (3) :195-196.

[7]李建新, 梁小华, 曹杰, 等.2010年中国五省社区高血压患者就诊机构和医疗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城乡比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 (4) :301-304.

慢性病综合防治 篇8

2006年,宁波市卫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分级指导工作要求》和《宁波市社区居民重点慢性病系统管理推荐方案》,在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底,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市卫生局决定在市六区率先开展市级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活动。

1 实践

1.1 周密制定方案,规范创建申报

市卫生局于2007年11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六区各重点扶持一个工作规范、可学习借鉴的示范点,从而推动当地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高。

《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考虑了我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基础和现状,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注重可行性和适度的超前性。比如,要求对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和干预,以及要求2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大于10%和1.5%等等。《实施方案》还规定了一定的申报程序,要求创建点的申报必须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报当地街道政府同意后才能报送市卫生局,即创建点的申请必须基于当地街道政府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基础上,使创建工作在落实具体的措施时便于得到当地政府一定程度的财力、物力、人力或政策上的支持。《实施方案》考虑了各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差异,强调创建不一定在基础最好的社区进行,突出“可学习借鉴”的特点;《考评标准》则力求内容详细,分类清晰,考评方法和分值明确,有利于各创建点明确目标,对照落实,可操作性较强。

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市六区的7个街道最终被确定为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创建点,分别为:海曙区鼓楼街道、江东区东柳街道、江北区孔浦街道和庄桥街道、北仑区新石契街道、 鄞州区姜山镇街道、镇海区招宝山街道。

1.2 加强组织领导,坚定工作信心

在工作的启动阶段,市卫生局于2008年上半年在北仑区组织召开了 “示范点创建工作会议”,相关单位和市、区疾控中心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北仑新石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当地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情况的介绍,并实地参观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慢性病俱乐部。各地分别介绍了当地已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情况和体会,以及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创建启动阶段的工作。最后,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完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对各地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创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强化技术指导,提高人员素质

1.3.1 业务培训

创建工作初期,市疾控中心根据各地的需求,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了针对社区基层医生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基层医师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巡回培训》和《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培训》。这些培训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各地进一步落实创建工作各项措施,完善工作内容,加强薄弱环节,规范技术措施等有较大帮助。

1.3.2 检查督导

2008年6-7月,在创建工作中期,市、区两级疾控中心联合对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的创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督导结果显示,各地已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基本的工作框架已建立,各项措施正逐步落实,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存在问题主要是:①部分地方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领导小组的建立、制度的制订、人员的培训等尚不够完善;②重点病人的发现、高危人群的登记开展程度不够广;③过程性资料收集整理不够齐全和规范。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予以书面反馈,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强调各区疾控中心业务科室应加强对创建点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1.4 全面推进工作,落实各项措施

1.4.1 做好基础工作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陆续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了具体的业务科室负责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方案,开展全中心培训,进行各种形式的社区动员,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社区卫生诊断。并根据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如重点慢性病病人随访管理制度、高危人群登记和干预制度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2 落实各项措施

重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和高危人群的登记、干预是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需要病人和高危人群的良好配合。各地充分调动社区责任医生的积极性,分解任务、明确要求、开展考评,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慢性病健康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立健康宣传橱窗,建立高血压、糖尿病俱乐部,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服务,开设健康教育讲堂等。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和各种形式的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地发现和掌握重点慢性病病人和高危人群提供了有利途径。各地立足区域的特点建立适宜的双向转诊机制,初步落实了慢性病双向转诊工作。

1.4.3 展现特色工作

除了“规定动作”,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自选动作”。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优势,强化了街道政府对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投入;开展慢性病契约式服务,提高了慢性病病人的依从性,改善了防治效果。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全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提升了中医药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糖尿病人的强化行为干预和能量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三站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发现率和管理率。招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良好的社区基础,使健康教育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深化。新石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社区责任医生考评方法提高了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效率。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方面居全市领先地位,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1.5 严格把握标准,认真考核评估

在市卫生局的组织下,2009年5-6月对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创建点进行终期考评。考评的方法按照《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市级示范点考评标准》,通过查阅台账资料、现场察看、居民调查、过程资料抽查、询问相关人员等,对9大类、共30项内容进行考评。涵盖组织管理、社区动员、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患者管理、高危人群管理与干预、能力建设、居民满意度、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等。

海曙区鼓楼、江东区东柳、镇海区招宝山、北仑区新石契和鄞州区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终期考评得分均在90分以上,达到了“宁波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所规定的合格的标准。江北区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试点工作,影响了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实施,延期考评,后于2010年3月通过考评验收。江北区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故不参加终期考评。最终,有6个创建点达到合格标准。

2 体会

通过创建,强化了社区政府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作用,增强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有利于街道政府增加对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投入;通过创建,强化了疾控机构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是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实施的重要核心,在创建工作中,两级疾控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贴近社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参与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督导质控、考核评估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创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和组织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创建街道社区责任医生素质明显提高,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得到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认同感明显提高;通过创建,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益显现。信息化是社区慢性病系统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我市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发展并不均衡,且多系统运作、多数据结构并存,数据无法共享、对接,不仅增加工作人员压力,也造成重复投资和巨大的信息浪费。为提高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解读和分发的效率,亟需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效率倍增器”。

下一步,加强与慢性病专业防治机构合作,继续做好对基层医生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同时,编印《社区责任医生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实用手册》,作为社区责任医生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参考书,促进基层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根据卫生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要求,发挥技术优势,指导社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并将其与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常规工作相结合;开展调研,评估宁波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对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提出全市社区慢性病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功能,为进一步推进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创建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推动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方法:宁波市卫生局制订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各地街道自愿申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落实各项措施来规范和提升各创建点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结果:通过创建,增强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强化了疾控机构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各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期末考评7个创建点有6个达到了示范点的合格标准。结论:在社区政府支持下,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创建工作,是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

参考文献

[1]杨功焕.健康模式转变与中国慢性病控制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4):145-148.

[2]李立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写在新世纪到来之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1):1-2.

[3]张涛,崔军,张莉娜,等.宁波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07,19(6):491-492.

[4]陈健尔,张莉娜,张涛,等.宁波市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4):289-290.

社区慢性病防治档案督导评估方略 篇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主要指常见的四类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 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慢性病的高发正在快速消耗社会积累的财富, 占中国医疗费用的80%, 加强慢性病防治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当务之急。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经开展几年, 如何使慢病防治档案在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作用, 是现阶段慢性病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目前重点慢性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 档案管理还不规范, 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怎样才能做好慢性病防治档案督导评估呢?根据我近几年对慢病档案管理工作的体会, 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制定社区慢病档案督导评估方案

根据卫生部《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要求, 制定自贡高血压/糖尿病 (重点慢性病) 管理督导评估方案。

2 随机抽查

2.1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对启用了“四川省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在慢性病档案管理列表中随机抽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 未建立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机构, 仍然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从纸质档案中随机抽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 检查档案管理的质量, 重点抽查档案内容记载的真实可靠性、治疗有效性、完整性 (是否有年检) 。

2.2 随机抽取有电话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 要求完成电话访谈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电话询问病人是否接受了社区医生的一年12次随访 (其中面对面访问4次) , 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否控制, 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等。通过患者的回答判断慢性病档案随访记录的真实性。

3 针对不同社区存在的问题, 加强督导

3.1 因慢病防治队伍不稳定、兼职、难以保证慢病防治档案规范化管理等问题, 应严格按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置的要求来执行, 稳定队伍, 解决兼职问题, 加强慢病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2 加强对慢性病管理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完成知识更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 对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考核指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将“规范”作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计划, 使其掌握服务技能, 规范提供服务, 保证服务质量。

3.3 坚决杜绝一味追求建档率现象, 减少“死档”。

3.4 坚持标准, 严格督导。坚持标准是督导工作的前提。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与连续性, 是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随机抽查, 对慢病病人进行电话访问, 判断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是否按国家标准进行了随访?社区慢病防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随访, 不按要求随访则很难保证辖区内所管理的慢性病病人的随访档案的记载, 势必造成“动态活档”变为“静态死档”, 甚至会出现应付上级督导检查而产生大量虚假随访记录档案。不真实的随访记录无法对病人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价, 甚者会延误治疗。

3.5 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导评估制度是促进慢病防治档案规范管理的保证。实行督导制度的实践证明, 督导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可使社区受益, 病人受益, 社区医护人员受益。每年两次督导评估进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通过查阅资料, 随机抽检, 电话访谈的方法按考核标准打分评估, 得出各社区慢病档案管理工作考评结果。

4 认真履责, 做一名合格的慢性病防治档案管理督导员

4.1 督导员的工作是用众人的智慧, 集众人的力量以达成一组织的任务和目标。

作为负有公共卫生服务指导责任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督导工作者, 要熟悉业务, 熟练和灵活掌握政策, 坚持标准, 使被督导单位的慢病防治有所改进与提高。

4.2 督导也是表率, 在要求慢病管理人员怎么做的同时, 自身应具备医学知识, 档案知识, 协调与管理能力。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掌握新标准, 新知识, 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 了解各地的情况, 借鉴他们的优势。

4.3 督导也是讯息传达者:

深入基层, “沉下去”做好对社区慢病防治进行现场指导, 采用现场培训、集中培训方式, 确保社区全科医生及时掌握防治标准, 使其明白要做的事情及原因, 对照标准开展工作或进行有效弥补。

4.4 善于沟通

4.4.1 与机构负责人沟通

在督导中发现因社区机构人力、物力、时间上的安排不科学, 或一味追求建档率期望获得更多财政拨款等因素, 则与社区负责人进行沟通, 指出必须按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科学配置达到要求的指标。

4.4.2 与全科医生沟通

掌握全科医生的心理变化, 针对慢病随访工作“采集难、动态难”努力为他们争取工作开展的必须条件, 为他们排忧解难, 从而更好的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如因人员更换, 医生不熟悉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 督导员应及时进行培训, 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如果是经办医生个人行为, 在安排的时间内不如实下居民住宅区入户随访, 而在慢病档案中随意“编造”随访记录, 则对医生进行批评, 纠正错误的工作态度;对屡教不改的, 导致病人失访现象严重的, 则应将督导评估结果明确告知社区负责人, 将医生的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

4.5“督”与“导”相结合。

督则察, 通过督察, 及时发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工作中, 我们应淡化“督”的角色, 强化“导”的意识, 明确指出改进的目标与方向。在督与导的过程中, 遵循“到位不越位, 建议不决策, 指导不领导, 参与不指挥”的一般处事原则, 营造宽松和谐的督导环境和氛围。积极引导, 推进自我完善。

导则疏, 善于督导是慢病档案管理督导工作的落脚点。发现不足甚至失误, 不是督导的最终目的。督导员应就这些不足或失误, 以谦虚、平和的心态, 与社区医生进行平等的开诚布公的沟通、交流和切磋, 对照慢病防治规范标准商讨克服这些不足或失误的办法和措施。要仔细分析造成慢病档案不规范的原因。热情诚恳地帮助和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搞好慢病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善导的目的所在。甘为人梯, 与社区医生交朋友, 特别是对新来的医生, 更应该具体指出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哪些具体的规划与标准, 从而更好的进入角色, 担当起社区全科医生的职责。应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予传授。

4.6 书写督导记录, 指出问题与不足, 明确改进目标。

通过对不同辖区社区慢病防治情况和财政投入情况, 对不作为或多次督导提出整改意见的责任人或机构, 应该纠正其低劣工作表现。对工作中有改进的责任人或机构, 要充分予以肯定, 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目标。

4.7 做好信息反馈。

督导的职责除收集基层信息, 还应及时将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反馈, 为制订来年的督导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使督导方案科学易行。

5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做一名合格慢病防治档案督导员

督导员, 要不断完善自我, 更好地履行慢性病督导的职责和义务, 为慢性病防治达到国家新防治标准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童庆华.尽职尽责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网页, 2009-11-24.

[2]熊鸿.当前社区慢病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21) .

诱发慢性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10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居民的膳食营养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膳食更倾向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患者,高胆固醇患者,肿瘤患者等也应运而生[1]。作为一个疾控中心的医生有义务有责任提醒广大市民。时刻不要忘记病从口入。不仅如此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策略方面考虑,也应该提醒广大群众注意一些膳食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相关证据意义重大。

首先是要提醒民众注意能量、脂肪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众多患者的测试证据表明,大量摄入高能量高密度食物可导致肥胖;脂肪的类型与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能量密度指单位重量膳食提供的能量数[2]。高能量密度食物的特点为高脂肪、高糖、高蛋白、低水分含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为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分别为16.7kJ/g(4kcal/g)、37.7kJ/g(9kcal/g)和16.7kJ/g(4kcal/g),脂肪的能量系数最高,因此脂肪含量对能量密度的影响最大,食物的脂肪含量越高,能量密度也越高。

大量证据证实,日常生活中摄取的膳食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同样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一项对11个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将饱和脂肪酸供能的5%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冠心病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能够明显下降。另外,如果将反式脂肪酸供能的2%分别用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也可分别使冠心病患病风险下降17%、21%和24%。大量证据还显示,膳食脂肪摄入过多可使糖调节受损和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脂肪的供能比由20%增至25%~30%时,可增加37%的超重肥胖、10%的糖尿病和31%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风险。

基于摄入过多脂肪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WHO建议膳食中来自脂肪的能量不应超过30%。医院的心血管医生也建议少吃肉食特别是高脂肪,少吃甜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不允许超过25g或30g,尽量少食用动物油。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45%和28%,城市居民的脂肪供能比已经超过30%的上限。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脂肪摄入为76.2g/标准人口(标准人口指18岁从事轻体力劳动的男性,每天能量需要量为2400kcal,即10041.6kJ),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6g/标准人口[3]。我国居民食用油的实际摄入量同样也已经超过每日推荐量。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达到降低居民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

其次,水果蔬菜、膳食纤维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营养专家通过调查显示: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都能够降低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除此之外水果蔬菜还能大大降低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

研究还显示,大摄取膳食纤维同样可以对减少肥胖、Ⅱ型糖尿病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例如,每天额外摄入1g水溶性膳食纤维,膳食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0.028mmol/L和0.029mmol/L,而对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没有明显变化。虽然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据,但从生理学上考虑,膳食纤维具有增加大便水分与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癌的重要作用。为此,WHO建议每日摄入至少5份水果和蔬菜(相当于400g),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最好深色蔬菜能占50%,水果200~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确定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30.2g/10041.6kJ (2400kcal)。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口日蔬菜的摄入量为276.1g,其中深色蔬菜90.7g;水果的摄入量为45g/标准人口;平均每标准人口总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8.7g,仅达到推荐量的61.9%。可见居民水果蔬菜和总膳食纤维的实际摄入量与推荐量还有很大差距。

再次,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本身也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膳食因素与高血压有关,证据最多的是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充分的证据表明,盐的高摄入量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而限制盐摄入量对健康的益处很大。

有研究显示,对普通膳食组和富含水果蔬菜的低脂食物的食物模式——控制高血压膳食组(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进行30d低钠膳食干预,均可使其收缩压下降,并且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现象、黑人和其他种族、女性和男性都有作用。多项Meta分析显示,通过4周以上限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量的50%),对高血压患者,减少食盐摄入4.6g/d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5.06mmHg(1mmHg=0.133kPa)和2.70mmHg;对血压正常现象,减少食盐摄入4.4g/d对应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03mmHg和0.99mmHg。大量数据显示日食盐摄入量<6g者相比,每日实验摄入量≥18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7%。因此限制食盐摄入是当前高血压及相关慢性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最后预防慢性病的措施

健康膳食食谱可根据性别;年龄;劳动强度和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的原则,对食物可进行适当调整或同类互换[4]。对慢性病患者,如高脂血症者,每天烹调用油可降至20g以下,以脱脂牛奶替代全脂牛奶,以禽肉替代畜肉,吃鸡肉时把皮丢弃,有利于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高胆固醇者,可每两天吃一个鸡蛋;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降低烹调用盐、限制酱油、咸菜、味精和各种腌制食品的摄入量。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3g,以减少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均有益处。肥胖者可适当减少畜肉的摄入量,增加海鱼、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研究表明:海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失衡导致的各种慢性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应坚持平衡膳食,参加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确保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摘要: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痛。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关键词:膳食,慢性病,患病风险,膳食结构,健康,预防

参考文献

[1]姜培珍,施爱珍,颜敏.健康膳食与预防慢性病.

[2]赵法仅,郭俊生.膳食结构与慢性病.

[3]陈春明,赵文华,杨正雄.中国慢性病控制中膳食关键因素的研究.

上一篇:创新是语文课改的灵魂下一篇:问题及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