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2024-05-03

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围绕全市慢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规范了工作运转机制,加强机构网络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慢病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监测的专题调查工作、拓展社区综合防治,圆满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规范工作运转机制,加强慢病防治工作:

我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在组织落实、建立健全了监测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乡医培训工作。坚持了定期例会和定期自查、核实报告制度,确保了慢病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监测等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二、开展慢病各种宣传日的健康促进活动

在“世界抗癌日”(2月4日)、“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等利用广播、宣传单、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传播,促进了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变了居民的不良生活行为。

三、业务学习和培训

多次参加疾病控制中心举办的慢病监测技术培训班学习,并举办了医护人员及乡村医生慢病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培训,为我镇慢病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慢病监测统计:

积极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查体、慢性病随访、高危人群干预、死因监测、肿瘤监测等工作,各种工作有台账,分类整理存放,确保各项各种有序开展。

夏庄镇中心卫生院

2011年12月28日

篇2: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科在慢病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导致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我院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成立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设专职慢病防治人员,并分工明确,职其所能,并制订详细工作方案与具体落实措施,积极开展慢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

慢病防治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举办一期全县专(兼职)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学习培训班,使参训人员在慢病防治理论上有新的提高,基本技能有新的进步,能指导慢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在“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期间,我院通过出版宣传专栏2期、张贴标语50条、悬挂横幅3幅,大张旗鼓

地营造宣传活动氛围,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路人皆知。同时还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知识,不断提高居民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达到了促使人们了解慢病防治知识,增加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适于慢病控制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增强个人与全社会参与慢病控制,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普查工作

通过普查及测算,全县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在约有1.5万人,糖尿病患者大约有2000人;老年人保健6万人,并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项目服务。

五、今后工作要点:

1、定期开展检查督导;

2、按照要求对服务对象进行随访管理;

3、完善服务对象健康管理;

4、定期依时汇总上报资料、表册;

5、加强经费管理,落实专款专用,保障经费到位。

篇3: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政策支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医学临床中, 主要是指长期性的、不能够通过身体功能的发展而痊愈的疾病, 通常主要是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 是我国医学临床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展开了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饮食以及锻炼体系不够合理

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因素较多, 饮食以及锻炼体系不够合理是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逐渐转变, 高脂肪食物的过多食用将会使老年人的血液逐渐出现黏稠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老年人并发糖尿病等疾病[1]。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 饮食情况以及锻炼体系的不合理, 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1.2 肥胖的普遍和血脂情况的异常

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因素不仅包括为饮食以及锻炼体系不够合理, 同事也包括为肥胖的普遍和血脂情况的异常。近年来,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科学技术的普遍发展, 我国逐渐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进展, 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中发现, 肥胖患者易增加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风险, 极大程度上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2.1 政府缺乏对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

就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现状而言, 其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因素, 首先体现在政府缺乏对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使该项疾病防治工作能够在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下, 得到全面的研究和防治。就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对疾病防治的支持态度而言, 目前政府部门缺乏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政策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的认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无法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 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从而限制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2]。

2.2 疾病防治的资金存在不足的现象

在疾病防治管理过程中, 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是尤为重要的, 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就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现状而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资金存在不足的现象, 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经济投入,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经费仍然存在相对紧缺的现象[3]。现阶段我国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逐渐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比较重点的内容, 兵器采用按照服务项目收费的方式, 对相关的防治项目进行收费治疗, 疾病防治资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疾病管理工作的推进。

2.3 疾病治疗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疾病治疗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是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治疗人员在疾病防治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 就当前疾病治疗的发展形势而言, 发现部分疾病治疗人员并非是专业化的疾病专业人员, 对于相关的疾病知识不甚了解, 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治疗等流程相对不熟。另外, 疾病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也相对欠缺, 无法满足实际的疾病治疗需要, 因此限制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发展[4]。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政府要加强对疾病防治的支持力度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对策探讨中,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疾病防治的支持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政策支持, 是疾病防治管理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出台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适应的政策和法规, 诸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机制和条例》等, 以此促进有利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5]。另外, 要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列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能之一, 制定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治疗防治规范体系, 从而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发展。

3.2 提高疾病防治资金的筹资能力

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提高疾病防治资金的筹资能力, 通过不同的筹资方式和渠道, 加强对疾病防治资金的管理以及收集, 能够有效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在现代化社会中,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效果不明显的工作, 当前我国慢性疾病在防治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 可以通过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中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比例, 提高疾病防治资金的筹资能力;另一方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 可以与商业医疗保险等挂钩, 形成在市场功能经济条件下, 有效的多种筹资渠道, 由此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资金不足的问题。

3.3 加强对疾病治疗人员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疾病治疗人员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 是当前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关键对策之一。在加强对疾病治疗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培养过程中, 一方面, 医院部门在聘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工作人员时, 要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 通过聘请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经验相对丰富的工作人员, 从根本上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 要对在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通过对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提升疾病防治人员的疾病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 从而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4 结语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 由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 由此容易使老年人患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首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同时从政府缺乏对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疾病防治的资金存在不足现象等方面, 展开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并从政府要加强对疾病防治的支持力度、提高疾病防治资金的筹资能力等方面, 展开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郝丽娜, 胡镜清, 刘保延, 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现状和中医药的应用优势[J].天津中医药, 2013, 4 (2) :90-93.

[2]曾文娟, 曾金生, 王伟民, 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管理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 2013, 2 (4) :69-71.

[3]李文燕, 林曙光, 钟文玲, 等.福建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学科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 2016, 5 (1) :72-80.

[4]郭红梅, 孙晓云.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3 (17) :17-19.

篇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防治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2004年10月, 国务院《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提出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约1.6亿, 糖尿病患病率为2.6%, 约2000多万, 肥胖率为7.1%, 约6000多万,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约为1.6亿。我国每天约20000人死于营养不平衡导致的慢病, 占全部死亡的70%, 可见, 慢病的发展趋势非常严峻。在2009年调查资料中, 大城市居民由于慢性病致残率高达18.92, 中重度占54.8%。随着城市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 慢性病患病率也呈增高趋势, 其中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糖尿病等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2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2.1 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认识[1]

(1) 慢性病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事业, 社会和个人应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应清楚的认识到慢性病并不只存在于发达地区, 即使在广大农村, 其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 且问题正日益突显。 (2) 慢性病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劳动力人群发病越来越多, 威胁劳动力人群的健康。 (3) 不应该片面的认为慢性病的防治只是经济投入的问题, 对慢性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看到慢性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防治慢性病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2 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1) 建立健全开展一、二、三级预防的公共卫生政策, 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调整疾病控制工作措施。加强现有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的基础, 适应人群健康需求, 合理调整机构与职能设置, 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预防职能, 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和科研工作, 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强化对医疗保健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单位的业务指导, 实施群体监督和干预,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尤其是一级预防中发挥作用。 (2) 财务部门可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 用于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的建立, 使这笔费用切实的投入到每个人的身上, 成为全民健康的基石。 (3) 学校应加强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 从小培养健康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医疗保险部门积极协助政府部门解决慢病社区预防以及康复的报销问题, 提高人们健康意识, 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 (5)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慢性病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强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培训, 尤其是预防康复医学知识的培训[2]。

2.3 加大宣教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台、电视、报纸等进行慢性病防治宣教, 扩大卫生保健信息的覆盖面, 积极开展正面的健康教育活动, 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把健康宣教传播到千家万户, 有针对性的开展分类健康指导, 如青少年: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面素质教育, 特别是健康心理的培养, 性知识教育等。青壮年:以保护第一生产力要素为出发点, 控制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 适量运动, 消除紧张, 避免过度劳累, 实施必要的健康监护和健康风险评估。老年人: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加强医学监护, 控制吸烟酗酒以及高血压, 定期体检, 进行防癌普查。

2.4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 应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 将宣教的重心下沉, 对慢性病患者群体实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3], 对于超重或肥胖人群, 应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习惯、摄入低能量、低脂肪, 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3 小结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 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 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精神疾病等等, 一般无传染性。我国慢性病非传染疾病的防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仍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继续的给予重视和支持, 同时慢性病非传染疾病防控科研机构应积极提高慢性病防控的科研水平, 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防控经验, 经过缜密调研和科学的分析, 为政府决策提供配合, 全面改善慢性非传染病的不良现状。

参考文献

[1]褚守祥, 李俊秀.肿瘤医疗费用能否降下来.健康报, 2000, 7:15.

[2]李莉, 杨立华, 赵广霞, 等.加强管理, 因势利导,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2, 16:22-23.

篇5:夏镇镇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1 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相契合

1.1 以中医整体观治未病的理念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变化 (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三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 特别是社会的安定与动乱、进步与落后, 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变化, 富贵与贫困,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 全面动态地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 强调人体阴阳平衡, 脏腑协调, 形神统一, 天人相应, 注重人体内部整体恒动及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生存状态, 形成整体调节的治疗理论与实践。这种整体调节的治疗方式, 如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 益气活血, 滋补肝肾等, 对治疗病因复杂, 多脏腑罹患的慢病, 特别是在现代医学缺乏有效诊治模式的慢病危险状态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治未病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 强调重视保养身体, 顾护正气, 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治未病倡导早期干预, 截断病势, 在养生、保健、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采用早期干预的理念与方法, 可以有效地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系统生物学的整合性可以体现在两种不同的策略上。第一种就是切奇 (Church) 和后来胡德 (Hood) 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所采用的方式, 选定一个较为简单的系统, 如单细胞生物酵母, 然后分析尽可能多的构成成分——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相互作用组, 以揭示整个系统的行为。另外一种策略是吉尔曼 (A.G.Gilman) 领导的“信号转导联军”采用的, 以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 (G蛋白介导的和与其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为研究对象, 采用尽可能多的研究手段去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构成系统的关键不是其组成的物质, 而是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或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或者关系, 从本质上说就是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说, 生命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为了维持其有序性, 生命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换能量, 以抵消其熵增过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指出, 生命以“负熵流”为食, 热物理学家布里渊提出“负熵”是信息的概念, 而“负熵”其实就是信息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说, 生命系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 系统生物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种信息的运行规律。

我们的传统中医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系统, 通过测定和改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调节系统的状态。传统中医的缺点在于, 它只能进行“黑箱操作”, 不能解释系统的内部组成成分和动力学过程。而系统生物学则把生物系统化为“白箱”, 不仅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而且还要揭示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

代谢组学可以用来监控尿液以及其他体液样品中的代谢物的整体组成变化。元基因组学可以用来监测粪便样品中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在疾病和健康状态下以及对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的动力学变化。多变量统计方法可以用来从尿液代谢物和粪便元基因组的结构据中发现人体系统水平的生物标识物, 代谢组学、元基因组学和多变量统计学的结合, 则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的沟通, 可以在正在到来的预测性、预防性和个性化的新医学时代为人体健康管理提供新的工具。而在中医“治未病”的研究中, 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方法和理念。

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阴阳平衡”, 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 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的“辨证施治”, 类似于西方医学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物的思路;中医的复方理论, 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综合使用。

1.2 以中医络病理论与现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结合

络脉犹如网络纵横交错, 遍布周身, 内络脏腑, 外络肢节, 环流气血津液, 渗灌脏腑百骸,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庞大网络体系。中医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如树枝样逐层分化。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络病主要是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类的疾病。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慢性血管病后期的结果是引发心脑疾病, 如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塞等, 而这些大多都是动脉硬化导致的结果, 而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血液中的脂类等物质在血管壁大量沉积时, 粘附基因也会迁移到血管壁上, 从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血管不通或通而不畅, 并且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 内皮素分泌增高, 引起血管收缩、痉挛。络脉瘀阻反映了血液的粘稠凝聚。而实验研究证实络脉绌急反映的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动脉硬化和血清一氧化氮的降低, 血浆内皮素增高引起血管痉挛。通过这一理论的研究结果, 较传统认为冠心病、脑血栓为血瘀症更能切合冠心病、脑血栓的病理。

2 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治疗相契合

慢病控制的关键在于防范危险因素、防发病、防严重疾病事件、防疾病事件严重后果、防疾病事件后复发, 因此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中医学对慢病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完善的理、法、方、药, 统一的理论体系以及针灸、推拿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 形成了防治慢病的优势。针灸、推拿通过穴位治疗是通过一种什么原理来达到治病目的的?

2.1 经络的作用

2.1.1 生理作用

(1) 联系内外, 网络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 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但又互相联系, 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运行气血, 协调阴阳:经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的作用。

2.1.2 治疗作用

(1) 抗御病邪, 反映症候:经络系统的疾病情况下, 有抗御病邪、反应症候的作用。 (2) 传导感应, 调整虚实:经络系统在防治疾病时, 起着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 传导感应, 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

2.2 穴位的作用

近治;远治;特殊。双向调节, 补泻。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 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 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 接受刺激, 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 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现代神经学归纳指出: (1) 穴位不仅是一个接受针刺刺激的感受装置, 而且还可视为一个效应装置。 (2) 针刺的机械刺激 (或电针的电刺激等) 作用于穴位感受装置而产生针刺信号, 后者由支配穴位区域的神经 (主要是躯体神经) 传入纤维 (ā、ā类传入纤维) 进入脊髓背角, 一方面就地与痛觉或内脏伤害刺激传入冲动发生作用, 另一方面可继续由腹外侧索传至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 形成针感。 (3) 针刺信号经下行通路的传出冲动既可对脊髓有关节段的侧角或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调制性影响, 又可通过躯体—内脏或躯体一躯体反射的方式, 经交感或γ—传出纤维对痛反应和内脏或躯体活动进行调节或控制。

历代医家主张针之不达, 灸之所宜, 针药并用, 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的理论基础都是脏腑经络学说, 都是通过归经、引经、通经, 使经络穴位得气, 疏通脏腑经络之气, 以期达到阴阳气血平衡之目的。

3 中药传统理论和中药现代化相契合

3.1 中药独特的功效原理

中药的现代研究应坚持和遵循中药固有的功效原理, 突出体现在3方面, 即:以证论效、整体功效、中介调理。

3.1.1 以证论效

在药效学上, 中药是把中医之“证”作为药的效应对象, 根据对“证”的治疗效应来判断, 注重“滋阴、壮阳、补虚、泻实”等药理作用, 形成明确的“药证对应”、“方证对应”关系, 是一种“以证论效”原理。

3.1.2 整体功效

现行的西药一般是化学纯品, 成分单一, 以其化学性质为基础开发其药用功效, 可称为“成分功效”。中药和方剂既有整体功效, 也有成分功效, 有些中药的成分比较单一, 但就总体而言, 中医开发和使用的不是中药和方剂的成分功效, 而是其整体功效, 是一种“整体功效”原理。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 这都是从中药的整体水平认定和使用的, 是中药的整体功效。复方是在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通过组方配伍产生出方内各药所不具有的新的整体功效, “方有合群之妙用”, 用复方就是用的这种整体功效, 以复杂多变的方剂整体功效来适应证候的复杂多变, 大地提高和保证了临床疗效。

3.1.3 中介调理

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疗效有多种机制, 西药的“特异作用”是一种, 中药在有些情况下也有这种作用, 但从根本上来说, 中药的取效机制主要不是特异作用, 而是通过若干中介环节的转化才发挥出调理效应, 是一种“中介调理”原理。这种机制与体内微生物、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机体自我调节功能密切相关。

3.2 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药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 关键在于遵循还是废弃中药固有的功效原理。遵循和发展中药的功效原理, 就是“中医之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背离或废弃中药的功效原理, 就把中药“化”成为“非中医之药”;改“以证论效”为“以病论效”, 弃“整体功效”取“成分功效”, 废“中介调理”用“特异作用”, 就把中药“化”成为西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建立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论方法与标准;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 预防、保健的适宜技术研究;研发中医诊疗技术与专用仪器设备, 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发展绿色中药植 (养殖) 业, 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制适用于中药 (复方) 生产的工艺、工程技术及其装备, 提高中药制造业水平;加强以中药为基源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新产品研发;进行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 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水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项目也证实中药方剂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效应, 具有多因微效、增效减毒、整合调节的临床效应特征。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所述: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 不同组分配伍产生不同的效应, 重新整合朝向多模式组方。针对全息病证, 解读多组分与多靶位的相关性。组分配伍配比优化设计可融整合调节、对抗补充于一体, 启动自组织、自稳态的整体功能, 求得方剂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此种效应特征使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占据优势。

中药现代化一定要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高技术融合在一起, 通过发挥高技术手段的作用.拨开中药神秘的面纱, 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药的精髓.在此过程中使传统的中药理论体系去伪存真, 更加完善, 更具科学性, 更具实用性, 使中医药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篇6: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分析

该镇>35岁居民17 388例, 占总人口69.1%。其中男8 206例 (47.33%) , 女9 132例 (52.67%) 。

调查方法:社区专业医务人员根据对象不同分别调查。对>60岁老年人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对35~59岁人群采取主动上门和电话联系相结合、白天调查与晚上扫尾相结合, 调查者使用健康状况调查表、患者情况登记表、疾病随访表等, 建立了NCDS规范化的健康档案。

干预措施:对调查中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的患者, 采用边调查边对不良生活习惯, 如抽烟喝酒、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超重肥胖、食盐摄入>6 g等进行干预, 提倡戒烟戒酒、生活规律、合理饮食、控制脂肪、低盐摄入、多吃水果、多食粗粮、低脂高纤、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尽量保持理想的体重, 并进行防治健康教育等。

随访管理:镇卫生院按月进行检查督导, 对查出的NCDS患者实行分级管理:常规管理与强化管理, 以分级管理原则进行随访。常规管理:监测病情控制和治疗情况, 开展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指导;强化管理:在常规管理基础上, 做好督促规范用药, 注意疗效和不良反应, 提出并发症预警与评价。

判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1]。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社区居民NCDS各年龄组患病情况:社区17 388例中, 共查出NCDS2 712例, 患病率15.60%, 其中男性患者1 296例, 患病率15.79%, 女性患者1 416例, 患病率15.51%, 两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40, P>0.05) 。随着年龄的增加, 5种NCDS的患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尤其是>45岁年龄组患病率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见表1。

NCDS患者疾病分布:高血压1 864例 (10.72%) , 糖尿病475例 (2.66%) , 冠心病15例 (0.09%) , 脑卒中105例 (0.60%) , 肿瘤253例 (1.16%) 。

讨论

本次对5种NCDS的情况调查, 基本摸清了我镇居民NCDS患病的情况, 为我镇卫生院制定NCDS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了依据, 也为开展NC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 可影响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据文献报道, 36.6%的冠心病事件和79.7%的脑卒中事件与高血压病有关[3]。本研究发现, 高血压发病率居NCDS之首, 与国内许多城市调查结果一致。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而社区防治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具有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半径、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宗旨和预防保健、妇幼保健、全科医疗、健康教育、康复治疗、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的职责。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为其重点之一。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NCDS, 其特点是病程长, 对就诊的及时性、便捷性及治疗费用有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发现, 随年龄的增高, NCDS发病率逐渐增加。

本研究发现, NCDS发病率不仅与年龄有关, 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不仅要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要积极做好有关方面的干预工作。

做好社区内NCDS的管理工作,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济上给予防治非传染性疾病的专项经费, 政策上给予高度支持, 加强对防治慢性病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防治慢性病的业务水平, 为社区公共卫生尽职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利.糖尿病的现代诊断和治疗[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2001:14-1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16.

上一篇:评查简报下一篇:豪放派宋词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