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教学

2024-05-01

课内阅读教学(精选十篇)

课内阅读教学 篇1

《世界多美呀》是低年级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它眼里, 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一切对一年级孩子来说, 显得多么神奇, 多么有趣。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感情朗读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对大自然、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向往。

【教学片段】

师:小鸡终于啄开蛋壳儿, 它看到了什么?

生: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 树木是绿茵茵的, 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你见过蓝湛湛的天空吗?是什么样的呀?

生:我见过, 就是很蓝很蓝, 像大海一样。

师:说得真好!蓝湛湛的天空多美呀 (指“湛”字的三点水) , 再看看这个“湛”字, 有没有启发?

生:像被水洗过一样干净。

……

师:除了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小鸡还会看到什么呢?

生1:小鸡看见小草是绿油油的。

生2:它看见向日葵花是黄灿灿的。

生3:它看见泥土是黑乎乎的。

生4:它看见太阳是红通通的。

……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学会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活动去感受语文, 这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并主动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我紧紧抓住“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三个关键词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 由此可见, 这样的学习实践是行之有效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让学生琢磨文字, 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

二、品读语言, 体味情感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示范课, 课题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节课非常成功, 至今还历历在目。

【教学片段】

师:这一行行工整的隶字仅仅是用墨在书写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1:是用生命在书写。

生2:是用心血在书写。

……

师:是的, 他用生命和血泪铸成了这部巨著。此时, 你读懂了“发愤”的内涵和深意了吗?

生3:忍辱负重。

生4:不屈不挠。

生5:坚持不懈, 百折不挠。

……

师:现在, 你认为司马迁受刑后的人生还是残生吗?

生:不是!

师:那是——

生6:是不屈不挠的人生。

生7:是伟大的人生。

生8:是重于泰山的人生。

……

师:是的, 他是一位不屈不挠的伟男儿, 让我们再次读起这个“沉甸甸”的课题吧!

从“发奋”与“发愤”的比较, “残生”与“余生”的比较, 再到“伟大人生”, 这位老师引领着学生品词析句, 品悟司马迁用血泪、用生命铸就《史记》的残酷历程。这样的伟大人格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学生, 学生带着激昂的情绪把自己的情感在朗读中表达出来。此外, 在老师有目的、有重点的引导下,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杨再隋先生说:“要充分、有效地读书, 让学生把书读出意, 读出形, 读出味, 读出神。”这就是“有效朗读”。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 读出情感, 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关心自然和生命”。

三、反复追问, 读有成效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表达母子深情的文包诗。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使我的心在一次次地颤动, 一句句浸满情与爱的字符拨动了我心中那根叫“亲情”的弦。这真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教学片段】

师: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他缝补衣裳, 这正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文中还有一句话更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

生:夜深了,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从“夜深了”、“还”,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母亲缝补衣裳时间长。

师:从“一针针一线线”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母亲缝补衣裳很仔细, 很认真。

师: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

生:因为孟郊要出远门了, 不知到什么时候回来, 母亲把衣服缝得细密一点, 就不容易烂了。

生:母亲把衣服缝得细密一点, 穿起来更暖和一点。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读)

师:母亲缝补衣裳时间长, 光线暗, 眼睛花, 手酸腰痛, 可是没有一丝抱怨, 她还在想着什么呢?

生:她在想, 孩儿这次外出,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母亲还在想着什么。

师:母亲还会想些什么呢?

生1:母亲会想, 孩儿在路上会不会一路平安?

生2:母亲会想, 孩儿在外面不知道能不能吃饱、穿暖?

生3:母亲会想, 孩儿晚上睡觉会不会踢被子呀!

师:儿子的归来遥遥无期。让我们带着母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与牵挂, 读好第1 自然段。

(生齐读)

古语云:道始于情。老师在课堂上, 首先要感动的是自己, 然后才能用自然流露的的情感, 感染在座的每一个学生, 引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我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和揣摩人物的心理把学生带进情境中去。通过一次次的提问, 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并带上这样的感情反复来读这段话。在一次次的品读后, 学生被课文中的人物感染着, 真正做到了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深层次的朗读”, 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四、学生互评, 情感碰撞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文章语言优美, 读来朗朗上口, 是学生诵读的好素材。在教学时, 我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 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 感悟文章的优美之处。

【教学片段】

师 (播放视频录象) :五月,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看, 洋槐开花了, 槐花可真多呀。槐乡到处是槐花, 同学们看,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似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

师:同学们, 课文第1 节就描写了刚才看到的情景, 打开课本读一读。

(生自读第1 小节)

师:槐乡美吗?

生:美。

师:那就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好它。

(生读)

生1:我喜欢“槐乡的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似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

生2:我觉得他读得还不够美, 我觉得应该这样读 (读时, 把“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读得稍重些, 将“瑞雪初降”、“白茫茫”读得稍慢些)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槐花, 你能学着他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生1 再读)

师:果然有进步!感谢这位同学的帮助。槐乡屋前屋后, 房前房后, 都成了花的世界, 怪不得叫“槐乡”。我们以四人一小组来练一练, 等会儿推荐同学来读。 (学生练读)

师:有多少同学被推荐呢?

……

评价语言是培养孩子朗读能力的关键。好的评价语, 不但可以使学生有所收获, 也能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学生之间互评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课堂表现形式。有的时候, 学生之间的评价, 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学生互评达到了情感与情感的交汇, 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使语文课堂真正地散发着人文气息。

阅读教学要从课内走向课外 篇2

清英外国语学校 郁利菊

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对语文素养的养成,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指导紧密联系起来.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容易得到体现,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选择阅读的对象,会产生独特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自主选择就会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探究的兴趣得到激活。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有时选择就难免带有盲目性、片面性,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渗透 篇3

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大多是经典,其主题、内容、表现手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完全可以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读写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

课本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如《济南的冬天》这课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那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济南冬天的魅力不正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二、丰富积累

课内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雪地捕鸟"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同学"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

对学生的无意观察,老师要相机诱导。在教读《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见过的类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发"、爷爷"松树似的手"、妈妈"黄皱的脸"、爸爸"微驼的背"等等。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学以致用,一篇篇反映亲情的文章脱颖而出。

三、指导方法

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所以,我们要抓住课内阅读这个契机,把写作方法的指导渗透其中。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紧扣文题“背影”,抓住背影,开篇点题,详尽刻画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背影。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紧扣文题,抓住人物的某一特征并以此为线索,详尽刻画,首尾呼应的结构形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其结构,抓住人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或是语言,或是动作,或是习惯,或者体态特征等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有具体的模仿对象,在模仿中尽量创造,他们就会在具体可感的模仿中感觉到一种作文的轻松。

再如写景抒情的文章,学生写起来常常是为写景而写景。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朱自清的《春》的那种情景交融、景中寓情的写法,学习那种严谨的层次结构,将“春”分解为若干图画,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具体的景物之中。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写法,抓住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去描写景物,以特点为线索。另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空间变化组织材料,巧妙地穿插过渡的结构。《第一次真好》里通过几个材料,用议论点明意义并将几个材料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等等。谋篇布局是学生作文感到最难的,但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教学,并让学生立即模仿,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能学到如何谋篇的技巧了。

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模式 篇4

破译韩兴娥的教材组建法

在韩兴娥老师的课上有各式各样的读本。除了教材之外, 这些读本有的是在书店里买的, 有的是她自己编辑的“小册子”。就是教材, 也有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被韩兴娥老师当做常规教材的读本, 既有通俗易懂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绘本图画书, 也有轻易不会走进小学课堂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

对于习惯了常态课程理念的教师而言, 这么多读本进入课堂, 怎么教?它们的内容如何统一?教学的主线如何突出?常规课里那种恒定的起承转合的环节如何衔接?

听过韩老师的课后, 你就会发现原来去掉那些充满小聪明的牵引技巧, 没有了那些处心积虑的旁白导语做暗示, 学生并不觉得突兀。韩老师的做法就是:这一篇读熟了, 问一两个问题, 接着读下一篇。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学生读得滚瓜烂熟之后, 就找有价值的片段或语句试着背一背。背诵的方式无非是:接力背, 小组背, 个人背……

有老师统计过, 韩兴娥在一节课上能让学生有声朗读达三十几次, 读各种文字的总量能达到一万多字。

我们常说语文即生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鲜活的现实并能目视千里、耳听八方?那种只靠一篇课文一本教材“喂养”着学生的做法能行吗?学生不能获得海量的文字信息, 狭窄的视野, 有限的常识, 显然连提升运用文字的能力都是奢谈, 更不用说通过语文教学实现育人的远大目标了。

破译韩兴娥的识字教学法

识字教学的难题至今还困扰着万千师生。有人把这个难题的存在归因为汉字本身的复杂外形。其实, 明清之前似乎没有多少中国人望汉字而生畏, 至少在一般的文献中没有看到有学者抱怨汉字难教。古代私塾中的学子, 只要两三年工夫就可以认识常用的两三千汉字, 自主读书的时间比当下的学生提前了三四年。

韩老师也说:“识字的速度太慢是造就差生的源头。”看看韩兴娥是怎么大胆改革的——

简化拼音教法, 缩短教学课时, 让拼音当工具而不是变成另一套文字。她一节课教一串 (6-8个) 字母, 三周就把拼音学完了。拼音说到底是帮助识字的工具, 而不是另一套文字, 拼读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韩兴娥将学生在幼儿园里读过的那些熟悉的儿歌编成小册子让学生“自学”, 不露痕迹地把学生领入读书识字的天地——开学第一天, 韩老师说:“孩子们, 我们唱首歌吧!”

她发给学生那本自己编写的小册子,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 结合入学教育读儿歌认生字, 一年级的蒙养教育就这样水到渠成。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 结合学习汉语拼音教学生读熟儿歌, 谁有能力、有兴趣认读儿歌下面的生字就会得到新颖别致的小奖品。

创设情境给学生识字, 是韩兴娥老师的独门招术。她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大卡片, 一面是汉字, 一面是音节, 在课堂上练习拼读。学生不亦乐乎!韩兴娥在教女儿学拼音的过程中知道小孩子拼读的不易, 另一方面, 尽量降低写字的难度, 这是韩兴娥识字教学的另一独门妙术。

大江南北司空见惯的低年级写话训练, 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在作业本上只写“字”不写“词”, 让一年级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正确写“字”上。到二年级时做“根据拼音写词”。

海量阅读有妙法——破译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目标

海量阅读, 自然是以多取胜, 但她却能做到繁而不杂, 多而不乱。她有着相当清晰的阶段目标。

有人看到韩老师把高年级的课文放到低年级来学, 就有训练目标不明确之疑。而韩老师的看法是, 自己的学生已经读了大量的文本, 许多比小学课文更具理解深度的文字都读过了, 小学的课文对这样的孩子已经鲜有理解的难度了。然而, 即便是有这样的理念, 是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搬进课堂呢?当然不能。我们看看韩老师的阅读目标规划:

低年级: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童谣、韵语、诗歌、小故事、绘本;中年级:诗歌、故事、各种版本的教材, 各类儿童文学读本;高年级:《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论语》《道德经》及各种书报刊物。

从这个课程内容可以看出海量阅读的阶梯递进目标, 符合学生的阅读年龄特征。有了低中年段的积淀, 才有高年段的读写自如。值得赞赏的是,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还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特好的范例, 就是要带着学生坚持读完一本本有厚度的书。比如60多万字的《上下五千年》, 韩老师领着学生来回读过两三遍, 将书中的故事和文言原文烂熟于心, 这种功力对学生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短小的选文, 六年里, 没有让孩子读一本有挑战性的大部头,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培养学生读有深度书籍的时机。

看看韩老师是怎样带学生读《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故事前面附有一段引文, 多是选自《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一小段文言文。尽管韩老师课前参阅了大量的资料, 但真正直面原文时, 她还是陷入了为人师者最难堪的尴尬之境:她所选用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言引文没有译文, 书中许多文言词句的意思、字音无从查证。韩老师对学生坦陈自己对文言知识知之甚少。五年级上学期重点读白话故事, 文言引文只粗略地、不求甚解地学习, 读的速度较快, 半年时间, 他们粗略地学完了三本书。再回头去复读时, 师生发现, 当时弄不懂的地方竟都能“无师自通”了——给学生一篇陌生的文言文, 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读出来, 能解释大体意思。于是下学期有了“深钻”文言引文的能力, 又学习了第二遍。

破译韩兴娥的母语文化心结

据韩兴娥说, 她是无意间跟经典读本结了善缘。六年级时, 她带着学生读《论语》《道德经》, 全国各地的同行听完了课后, 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对经典作品有深厚的感情和造诣, 她却不怕大家笑话自曝内幕:根本不懂经典。她说:中专毕业本来就缺乏功底, 再加上除了小说外, 诗歌、散文没背几篇, 对经典的了解水平那绝对是“小儿科”, 除了中小学课本上的那点诗词之外一无所知。

为何要选经典读本呢?她说, 缘于两个机缘:一是四年级时, 学生以两周学完一本教材的速度学完了老师能搜索到的所有读物, 她手头已经无书可读了。而当时在书店里到处都可以买到《论语》和《道德经》;其二, 是受陶继新老师的影响, 她发现陶老师酷爱经典作品。饱读诗书的陶老师从中年开始有规律地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 这种做法用于小学生难道不适合吗?于是, 抱着试试的心理, 她把经典引入课堂。

解读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模式 篇5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琴

五年前,若多的教师通过网上、多家杂志以“两个星期上完一册教材”的爆炸式新闻认识了韩兴娥。笔者也是因为读了德高望重的陶继新老师的《小学语文教育的开拓者——韩兴娥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对韩兴娥的教学开始关注。两年前,《小学教学》语文版的编辑廖巧燕老师多次跟我谈到韩兴娥的教学,并说:“韩兴娥的教学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的,因为,她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

现在,如廖老师所言,韩式阅读教学法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老师在效仿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小语界横空出世的韩兴娥,成了老师们心目中的神奇人物。每学期都有一批批教师不远万里奔向她的课堂,听她的“家常课”,观看她的日常教学细则。这个典型的山东女子,中等个子,一笑脸就红,说话轻言细语,低眉敛眼,朴实得近于憨态。每次对听完课的老师她都是这样说:“没什么听的,我就这么简单地上,没技巧的。”

但,内行都懂,大道至简。武林中的至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无极生太极。在母语教学流派纷呈的当下,我们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范例?深入解读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或许能敲开那扇已令无数语文老师折戟而返的众妙之门。

多种读本做教材——破译韩兴娥的教材组建法

在韩兴娥老师的课上,通常可以见到两三种读本同用的做法。除了教材之外,这些读本有的是书店里买的图书,也有的是她自己编辑的“小册子”——诗词、儿歌、童谣、各类精美的散文的合编,等等。就是教材,也有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的版本。而这些教材还是跨年段的,二年级的学生可能用到了四年级的教材。这些被韩兴娥老师当做常规教材的读本,既有通俗易懂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绘本图画书,也有轻易不会走进小学课堂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有的是砖头般厚实的大部头,有的可能是刚从报刊杂志上复印的一篇文章,韩老师根据各年段的特点相应地引进课堂。

对于习惯了常态课程理念的教师而言,这么多读本同时放入一节课里,怎么用?它们的内容如何统一?教学的主线如何突出?常规课里那种恒定的起转承合的环节如何衔接?

听过韩老师的课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去掉那些充满小聪明的牵引技巧,学生自有一种原生态的主动,投入到读本中去。没有那些处心积虑的旁白导语做暗示,学生并不觉得突兀。韩老师的做法就是:这一篇读熟了,问一两个问题,接着读下一篇,或者又来背背诗歌,先背昨天学过的,再把新学的读熟。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全班读,听录音读,跟读,分小组的,个人表演读,接力读„„读得滚瓜烂熟之后,就找有价值的片段或语句试着背一背。背诵的方式无非是:接力背,小组背,个人背„„

有老师统计过,韩兴娥在一节课上能让学生有声朗读达三十几次,读各种文字的总量能达到一万多字,同时还能背诵两三首诗歌。同样一节课,为什么她的学生能读能背这么多内容?她的学生为什么可以自始至终在整节课里葆有盎然的读兴? 因为大量不同的文章令学生有新奇感,童心天然的好奇得以满足;而教师规避了繁杂的解说,把时间让给学生自己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活干”。各种读书形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每一个人都被别人关注着,也始终关注着别人的读法。这种看起来简单而没有技法的读书模式,其实暗合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多年来,韩兴娥老师就凭这简单的抱一而为天下式的做法,让她的学生通读了大量的书籍。一本教材两周上完,让大量的课外书成为课内读物不再是奢望。

自言对公开课望而生畏的韩兴娥,其实一直在上公开课。只不过,公开课的那种一两个小时只讲一篇短文或一首小诗的做法为韩兴娥所摒弃。她说自己没有那种上公开课的大智慧。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没有深钻一篇课文之大智慧的韩兴娥老师却让学生在各种读本中游刃有余,获利百倍。

我们常说语文即生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鲜活的现实并能目视千里、耳听八方?那种只靠一篇课文一本教材喂养着学生的做法能行吗?学生不能获得海量的文字信息,狭窄的视野,有限的常识,显然连提升运用文字的能力都是奢谈,更不用说通过语文教学实现育人的远大目标了。海量识字有秘方——破译韩兴娥的识字教学法

识字教学的难题至今还困扰着万千师生。有人把这个难题的存在归因为汉字本身的复杂外形。其实,明清之前似乎没有多少中国人望汉字而生畏,至少在一般的文献中没有看到有学者抱怨汉字难教。古代私塾中的学子,只要两三年功夫就可以认识常用的两三千汉字,自主读书的时间比当下的学生提前了三四年。

韩老师也说:“识字的速度太慢是造就差生的源头。”

识字量不够,直接导致阅读滞后。而阅读滞后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中很有可能会错过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尤其是会错过培养孩子母语情怀的黄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就中文阅读而言,必须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才能为自主阅读提供基础。然而,按我们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小学生认完2500个左右的汉字需要五六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由阅读期被延迟到了10岁以后。这种高耗式教学就没办法改变吗?

看看韩兴娥是怎么大胆改革的——

简化拼音教法,缩短教学课时,让拼音当工具而不是变成另一套文字。她把声母、韵母都排列出来,让学生跟着“a——o——e——i——u——ǖ”地念,唱歌一样,念熟了,就指读字母卡片。每天复习,三周就把拼音学完了,学生基本能拼读音节了。她不要求学生默写拼音表,不要求学生死记音节。拼音说到底是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是另一套文字。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许多的教师对拼音教学没有清晰的认识,费了很多心力和时间,把它当做了另一套文字来教了,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用拼音写话写文章,无形中弱化了蒙学童子对汉字的热情。

为促进学生的识字热情,她会将学生在幼儿园里读过的那些熟悉的儿歌编成小册子,让学生读。她说这是让孩子们自学的第一本书。她这样把学生领入读书识字的天地——

开学第一天,韩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唱首歌吧!”

她发给学生那本自己编写的小册子,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如:

上学校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词语表 功劳

劳动

太阳

小鸟

为什么

长大

学校

学习

迟到

书包

生字表 大

唱一唱、念一念,几遍之后,韩兴娥告诉孩子们:“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谁认识儿歌中的字词。知道答案的不要出声,用你的指头指着儿歌中的这两个字,念这一句儿歌。”

韩老师出示卡片“功劳”,有的孩子张嘴要说,她伸出食指放嘴边“嘘”地一声示意,孩子们的手赶紧在儿歌中找寻,找到的用手指着“功劳”,仰起头骄傲地看老师。老师转着圈看,耳朵靠近孩子们的嘴,听他们轻轻地念。找不到的、不会念的孩子把目光集中到同桌的手指上,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原来是‘功劳’啊!”然后韩老师让大家一起念,右手持卡片从胸前向前一推,像乐队指挥一样挥动着手臂,指挥着孩子们的回答大合唱,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念着。

“下一个词看谁找得快,注意用你的手,而不是嘴!”孩子们目光炯炯地看着老师,期待着下一个词出现„„

“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认一认儿歌下面的词语表、生字表。”

„„

就这样孩子们入学第一天就学会“自学”生字的办法。下午到校后便有十几个学生找韩兴娥认字,韩兴娥给他们盖上鲜红的奖杯印章并奖励一张小卡片。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第一周便有30多个学生认会了7首儿歌中的100多个生字。

这本神奇的小册子的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结合入学教育读儿歌认生字,一年级的蒙养教育就这样水到渠成。

小册子的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学习汉语拼音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则由学生自己完成。孩子们回到家只读儿歌识字,因此不害怕学习。

每天早上、课间、中午上课前,都有许多孩子围着让老师检查他们认字。韩兴娥左右手同时工作,左手指着一个字,左边学生的目光在儿歌中搜索;右手指着一个字,右边学生的目光开始搜索——这时,左边的学生已找出了生字。有时她一同检查三四个学生。孩子们没读熟就找她检查,韩兴娥也不急躁。因为学前没有认字经验的学生认字困难是正常现象,检查就松一些,让他们这么高高兴兴地“混”奖品吧!

创造情境给学生识字,是韩兴娥老师的独门招术。一年级的10月份前,她会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拼音字母卡片,拼读时如果忘记了哪个字母,可以随时查阅。她还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大卡片,一面是汉字,一面是音节,在课堂上练习拼读。学生不亦乐乎!国庆节前致家长的信中,附着全班学生的姓名,供孩子们识字。

第二个月后便开始读第一本注音读本《三字新童谣》,书中的儿歌三字一句,很简短。这种童谣是儿童通向文学阅读的引桥,对学生后来能自主阅读有极好的裨益。

上课铃声一响,韩兴娥对着话筒开始念儿歌,孩子们或者念或者背,一首接一首,直到全班学生都拿出书翻开正在读的页码,韩兴娥让他们停止诵读,表扬几句那些在课前已能背诵的学生,让他们下课时领张小卡片,就这样,课前提前读的孩子越来越多。

再稍后,韩老师把课文当做真正的识字教材。起先是一天一课,然后是一节课读背两课,让学生识记课文中的生字,高年级的课本在一二年级里也畅通无阻。读完人教版的就读苏教版的,读完上册读下册,读完课内的读课外的。就连《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上的儿歌,韩兴娥也把它们编成不带拼音的小册子,让学生同位对读。《拼音报》《好妈妈儿歌400首》《日有所诵》《弟子规》《增广贤文》都是韩兴娥班语文课堂上的“教材”,到一年级结束时,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认识2000多汉字。

以阅读的大环境为训练场,使学生在口诵心惟中获得了识字的神功。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那每日琅琅的书声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也让每一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大量识字却只是少量写字,这是韩兴娥识字教学的另一独门妙术。她这样教写字:

一是整体输入汉字笔画歌,二是描红。

韩兴娥老师借鉴了辽宁东港实验小学的经验,不单个笔画教,在教基本字之前,把汉字的基本笔画编成儿歌诵读:

点 横折

竖 横钩

竖提竖折竖弯钩

横 竖弯

捺 斜钩

竖钩 撇点 横折钩

撇撇折

提 弯钩

横折折撇 横折弯钩

横折提

横折弯

横撇 卧钩 横撇弯钩

教学时,把笔画抄写在长条纸上,贴到黑板上方,教师指着有节奏地领学生念笔画名称,从一堂一堂念慢慢减到一日一日念,再逐渐减到一周一念。不到一个星期,孩子们无一例外地会按顺序念了。识字教学开始后,每学一个新笔画,就不用一遍一遍告诉学生笔画名称了,只要用教杆往长条纸上相应的笔画一指,学生便能熟练地说出要写的笔画名称。

这种识字其实为学生独立识字打好了基础。学生学会拼音后,又认识了所有的基本笔画,见到新字就不会有畏难情绪。而降低写的坡度,不要求大量书写,对于现在入学年龄偏小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正确的。

海量阅读有妙法——破译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目标

海量阅读,自然是以多取胜。在韩老师的课上,我们通常看到好几本书同时用同时读,好几种文体同时教同时解读。但她却能做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她有着相当清晰的阶段目标。

有人看到韩老师把高年级的课文放到低年级来学,就有训练目标不明确之疑。而韩老师的看法是,自己的学生已经读了大量的文本,若多比小学课文更具理解深度的文字都读过了,小学的课文对这样的孩子已经鲜有理解的难度了。比如,人教版六年级的《钓鱼的启示》给有过大量阅读三年级的学生来读,有多少读不懂呢?

然而,即便是有这样的理念,是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搬进课堂呢?当然不能。我们看看韩老师的阅读目标规划:

低年级: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童谣、韵语、诗歌、小故事、绘本;

中年级:诗歌、故事、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类儿童文学读本‘

高年级:《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论语》《道德经》及各种书报刊物。

这个课程内容可以看出海量阅读的阶梯递进目标,基本符合学生的阅读年龄特征。有了低中年段的积淀,才有高年段的读写自如。

值得赞赏的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还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特好的范例,就是要带着学生坚持读完一本本有厚度的书。比如60多万字的《上下五千年》,韩老师领着学生来回读过两三遍,将书中的故事和文言原文烂熟于心,这种功力对学生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短小的选文,六年里,没有让孩子读一本有挑战性的大部头,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培养学生读有深度书籍的时机,最终的结果是:若多的中文系本科生都缺少读长篇的耐力。

看看韩老师是怎样带学生读《上下五千年》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为上、中、下篇,共271个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附有一段引文,多是选自《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一小段文言文。尽管韩老师课前参阅了大量的资料,但真正直面原文时,她还是陷入了为人师者最难堪的尴尬之境:她所选用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言引文没有译文,而且存在不少印刷错误,书中许多文言词句的意思、字音无从查证。韩老师对学生坦陈自己对文言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她们师徒见到文中的“拦路虎”,略微一“过招”,一看难以“取胜”——读不懂,立即绕道而过。五年级上学期重点读白话故事,文言引文只能粗略地、不求甚解地学习,读的速度较快,半年时间,他们粗略地学完了整本书。再回头去复读时,师生发现,当时弄不懂的地方竟都能“无师自通”了——给学生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读出来,能解释大体意思。于是下学期有了“深钻”文言引文的能力,又学习了第二遍。

这次经历,让韩老师悟出了一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些内容起先可以囫囵吞枣,再反刍时就会轻车熟路。“让学生自己读懂文字”后来就成了韩兴娥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她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那种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的精雕细刻式的备课、讲课都和韩兴娥不沾边。她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使学生在高品质的海量文字中畅游,终于实现了海量阅读进课堂的目标。

经典唯上积厚功——破译韩兴娥的母语文化心结

据韩兴娥说,她是无意间跟经典读本结了善缘。六年级时,她带着学生读《论语》《道德经》,全国各地的同行听完了课后,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对经典作品有深厚的感情和造诣。她却不怕大家笑话自曝内幕:根本不懂经典。她说:中专毕业的我除了读了一肚子小说外,诗歌、散文没背几遍。读小说只是为了看热闹,除了练就了一目十行的本领之外别无所得,对经典的了解水平那绝对是“小儿科”,除了中小学课本上的那点诗词之外一无所知。至于《论语》,竟不知何为“篇”何为“章”,直到三十多岁读古代蒙学作品《三字经》,从“论语者,二十篇”中才搞懂了这个常识性的概念。

为何要选经典读本呢?她说,缘于两个机缘:一是四年级时,学生以两周学完一本教材的速度再学完了韩老师能搜索到的所有读物,她手头已经没有可供学生选读的读物了。而当时在书店里到处都可以买到《论语》和《道德经》;其二,是受敬爱的陶继新老师的影响,她发现陶老师酷爱经典作品。饱读诗书的陶老师从中年开始有规律地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这种做法用于小学生难道不适合吗?于是,抱着试试的心理,她把经典引入课堂。

让小学生像读《上下五千年》那样饶有兴趣地沉浸在经典中,当然不容易。为了让学生对《论语》有读的兴致,她反复通读《论语》,还买了一本《论语问答》、一本《孔子

圣人风范》,读后韩兴娥对孔子的生平、为人、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也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孔子的生平事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上课时给学生讲一点关于孔门师生的逸闻轶事,增添乐趣。05年秋季开学后,她把书店里诠释《论语》《道德经》的所有版本都买回来和学生阅读、讨论。学生读经典原著没有基础,但读白话文还是颇有兴致,以此为契机,敲开了读经典原著的大门,把曾让他们师生头痛不已的一本本经典作品读得有滋有味。通过大量阅读,经典的学习渐入佳境,孔子的高大形象、伟大人格、至理名言逐渐在韩兴娥和学生心中的明晰起来。大量阅读又一次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助长了师生在书山经海中自由翱翔的功力。

韩老师还是采用她惯用的方法带着学生开始了《论语》阅读之旅:

第一遍粗略地、不求甚解读,弄不懂的放过去。用不到三个星期学了十篇,学习的过程很简单:上课开始轮流读一遍,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教师告诉学生哪几章是要求背诵的,哪几章是要求熟读的。然后,学生自己熟读、看译文背诵。同伴互查合格后找老师检查。学完1至10篇后进行复习。要求背诵的和要求朗读的以5篇为单位打乱顺序印成文本,学生复习熟练后拿这个打乱顺序的文本自查,老师再抽查。后面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10月底学完第一遍。

第二遍学习《论语》,重点是前后联系。

按照顺序逐篇逐章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学生前后联系,边交流边翻书。

比如,学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时联系“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了也”。

第三遍学习《论语》,以归类总结为主要内容

比如把孔子“教学”的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总结孔子如何学习如何教书育人,把有关“颜回、子贡、曾子、子路、子游、子张、子夏„„”众弟子的章节一起显现,把有关“管仲、子产、季康子、晏平仲”等历史和现实人物的章节一起显现,把谈论“仁道、君子、修身、为政、交友”等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去总结。孩子们把手里几本不同版本的《论语》前前后后地翻阅,把书都翻烂了,把《论语》20篇全学完后进行总复习。学生惊奇地发现,当时只要求朗读的一些篇章,等学完全书后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背诵。全班学生都能正确熟读《论语》中的所有篇章,80%的学生能看译文背诵。

有《论语》垫底,六年级下学期《道德经》的学习就轻而易举了。照例先熟读,然后找出部分章节看译文背诵并讨论。

韩老师说,读经典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阅读文言的能力,还有思想道德的升华。当学生在课堂上读或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巧言偏令色,鲜矣仁”时,他们不只是在论证书上的观点,同时也在自我教育,于是好闹好动的学生慢慢安静下来,撒谎、浮躁等毛病通过自律远离了学生。孩子们一个个充满阳光心态、诚实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儒家思想中为他人着想的处事原则熏陶着学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意志激励着学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人生法则告诫着学生„„

韩老师的经验让圣人的话——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再次得到实证,原来所有的下品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修正为上品。韩老师让学生自小就接受经典的濡染,送给学生的必定是受益终生的精神食粮。这种富含文化酵母的作品,也只有通过教育者的薪火接力得以传承,每一个教师都该具有这种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而教育的终极关怀,不就是要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给人以精神的拔节吗?

结语:以立己之心立人——喜看韩式教学法热传大江南北

07年,韩兴娥调入现在的潍坊市北海学校,接受了领导交给她的一个神圣的任务:带徒弟,传授韩式教学法,并且规定:“徒弟”的成绩是要纳入“师傅”的考核成绩中的。

韩老师所任教的年级共有8各班,近480名学生。一年级时八个语文老师中有七个是第一次教语文,能让一年级的孩子安静下来就算不错了,遑论开展海量阅读了。

不过,韩兴娥有一颗热诚的心,她说自己带徒弟的目标不是为培养市、区教学能手,因为她本人就不善于讲优质课,缺少当下的舞台课经验。但对每个班学生的阅读量、阅读书目的规划她心中有数,她还能让年轻的教师快速成长,能像她一样成为幸福的教师。

她在北海学校的两年里,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带徒措施:建立博客跟整个年级的家长沟通;带领徒弟们一起读书;把大量的读本带进课堂,师生共读,家校共读,一步步推进。最可贵的是,她在校领导支持下,彻底改革了以往的期末考试方式。对一年级的期末考试题主要有三个题型:

1、看拼音写词;

2、根据课文填空。

3、连线。连线题题从平日诵读的内容中出。

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题目页只是出一段话,空着几个词,让学生根据前后文和注音填写词语。例如:

根据拼音补写故事中的汉字

小虫xiě()xìn()给蚂蚁,他在yè()zi()上咬了三个洞,表示:wǒ()xiǎng()nǐ()。蚂蚁shōu()到他的信,也在yè()zi()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小虫不知道蚂蚁的yì()si(),蚂蚁不知道小虫的xiǎng()niàn()。怎么办呢?

由于改革了考试制度,即便是在复习期间,北海学校二年级八个班480名学生都不再把精力放到认识各种题型上,而是在夯实写字基础的同时,还省出不少时间用于读课外书。这种考核让家长和老师都深信,只要把生字写扎实,只要平日多读书,考试不再是令人畏惧的事。所以,北海的师生不再像往年那样疲于应对考题,陷在题海中酣战。他们渐渐远离了充满劳役形式的苦不堪言的训练,将那些把美好的文字肢解得支离破碎的习题抛到九霄云外,而是一如平常在课外阅读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在韩老师口授身传的指导下,有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了。像于新宇、崔晓明这样的优秀教师从一年级开始主动跟韩兴娥进行同步实验,她们的实验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进步了,老师也成长了。很多同行听了她们的课后告诉韩老师:“你那两个徒弟的课特棒,已经超过你这师傅了。”韩兴娥说:“超过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些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望洋兴叹的人是因为没有涉足‘海量阅读’,只要有‘下海’尝试,准能尝到遨游书海的乐趣,这种乐趣足以让老师们从自己的心灵中卸下考试的枷锁。考试成绩不追求最好,但海量阅读会给她们充足的信心,成绩绝对不会差。如果考试题以课外知识为主,成绩更会出乎意料的高。”

课内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内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纵观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课堂氛围紧张乏味,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采取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听课疲劳甚至反感的情绪。运用课内翻转的创新教学无疑能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亲密度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让阅读课堂其乐融融的同时收获教学质量。所以不管从哪层面来看,翻转课堂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一、课内翻转的特点

所谓课内“翻转”指的是颠覆传统的师生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把知识为导向的课堂转变为综合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具体说来,该教学模式具有这样几点明显的特征:第一,学生为中心。在课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学会运用信息资源或者信息设备进行学习,更有主动探究性;第二,教师为引导。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需要再全权负责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而是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牵引性的指导,组织课堂纪律、提供帮助但是不强行控制更不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第三,反馈评價更科学。传统的评价体系太单一,以成绩为考量对象。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评价更科学和多元化。第四,自主探究为核心。从教学组织结构看,翻转课堂一改传统课堂上的先讲解后练习的陈旧模式,而是以课前自学、课中探讨、课后总结为主。

二、课内翻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准备

课内翻转的课前准备与传统的课前预习不同,课前预习实质上是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来适应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会太重视预习的效果,只是用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布置阅读任务。有时甚至与上课内容联系不大,只是一个过渡和导入的作用。而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把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有很明确的目的和学习任务。教师通常会根据阅读材料和要求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或者制作出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出任务单,并且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接受程度,尽量控制好视频的播放时间,以最好的音质效果、动画效果放映出来,能够维系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一步质疑并探讨的兴趣。同时还要保证不能喧宾夺主,要与课文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并且不能过长过杂。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图片、短片,还可以搜集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路途的艰难,体会一代领袖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从而激发起寻找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的兴趣。

(二)课堂学习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阅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和学习任务的落实。还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切实地理解阅读内容。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事先由教师准备好的微视频或者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时,要适时提供指导,并且要结合视频内容及时开展对视频的讨论与问题解决活动,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知识。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它的寓意,可以结合图片投影,让学生结对表演关于丢羊者与街坊邻居的对话,其余学生在台下观看并思考: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有什么后果?并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如眼睛近视、河流污染等来集体讨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含义。

(三)课后拓展

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来安排巩固活动或者拓展性学习,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章节所学知识点,另一方面补充课外阅读材料,扩展眼界。还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增加课外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答疑,收获反馈。

例如在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平台给学生推荐另外著名的关于珍贵友谊的佳话故事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并且分享自己知道的名人事迹;在学习了《画杨桃》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扩展讲解《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课件内容动手画一画。进一步发散学生创新思维。

三、结语

总之,课内翻转是遵循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的主人翁角色得到尊重,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堂上运用课内翻转,能够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真正学有所得,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邹婷.刍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课外语文:下, 2015(12).

[2]王晴晴.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新教育, 2014(16).

基于课内文本的辐射型阅读教学 篇7

基于课内文本的辐射型阅读教学就是利用文本间的互涉关系,以课内文本为原点,借助相关文本辐射开去,通过迁移、强化、比较等手段,实现课内、课外阅读 “ 两手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铺路搭桥,挖掘深意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 然而因为学生认识水平、学生与作品的时代隔阂等原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常常不能顺利进行。 阅读教学就要为学生铺搭通向文本的桥梁,或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以作者的视角去观察、去体会;或引入有关社会背景的文本,让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去分析; 或者联系与课内文本相同或相近的其他作者的作品, 站在诸如“ 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共同心理的角度去理解。 萧红在《 春意挂上了树梢》 里对“ 不幸者”表现得有些冷漠,令学生不解。 让学生去查阅了萧红的个人经历,学生发现萧红居然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但她用非同寻常的执着坚韧呼唤着自由、平等、温暖与爱。 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表面上的冷酷无情其实是对不幸者的深切的同情,是激愤的呐喊。 学生对萧红油然敬佩,老师再趁热打铁介绍萧红的作品,学生自然乐意接受。

二、析同辨异,体会妙处

单一文本的刺激往往短暂、不深刻,而同类本文的强化, 异类文本的比较则往往能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同质或异质文本的引入,是体会语言妙处,领悟写作艺术非常有效的途径。 表达技巧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或者相同的运用,对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该种表达技巧的运用方法。 鲁迅的《 拿来主义》 中有关尼采与太阳的那段论述,是典型的类比。 而贾平凹的《 明月清泉自在怀》 中“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 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 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 口吐莲花”恰恰也运用了类比。 引入这篇文章,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形式中再认“ 类比”, 一方面可让强化学生对类比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欣赏到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三、多重强化,激发情感

经典的作品之所以经典,不仅因为它为作者代言,更重要的是它能为社会、时代、人类代言,它能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从作品的悲喜中看到自己的悲喜,从作品的灵魂中读到自己的灵魂。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常常要教师领之入境才能实现。 不妨以课内文本为立足点,辐射同作者的、同时代的、不同时代的相似主题的文本, 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时代的情感交流。 只学老舍的 《 想北平》 学生对于游子与家乡的认识可能就只停留在 “ 思念”二字,再让学生读读韩少功的《 我心归去》 、柯灵的《 乡土情结》 学生会发现原来“ 思乡”并不是“ 想家”那么简单。 老舍想北平独特的城市布局,爱北平的“ 花多菜多果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韩少功“ 我心归去”的地方甚至贫瘠而脏乱,然而这却激起了他奋斗的决心;柯灵的“ 乡土情结”中除了故国之思,更有对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深深赞美。 学生由此感悟也许我们的家乡目前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汗水让她变得越来越让人满意。

四、借助评论,训练思维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甄别挑选的精品,甚至相当多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经典的作品会引来后人的评价,这些评价中也不乏精品。 阅读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评论性文本, 学生与这些文本对话,便是与其他的阅读者对话,在见仁见智的交锋中,擦亮自己思维的火花。 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评论性文本时要客观,要尊重不同的观点,传达不同的声音, 充分利用互相冲突,观点各异的评论文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项羽本纪》 中项羽的结局让学生唏嘘感慨。 杜牧说“: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说“: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杜牧与王安石抛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学生们细细品来发现其实二者并不矛盾, 杜诗假想未然之可能,强调善纳忠言、远见卓识的重要;王诗写人心尽失,大势难回的现实,突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危害。 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指向项羽的性格,项羽的悲剧其实是性格的悲剧,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基于课内文本的辐射型阅读教学,注重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 引导学生提取文本之间的交互信息, 去完善、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与多文本间的对话, 通过各种各样的迁移、强化、比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摘要: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大误区,以“文本互涉”理论为依据,利用文本间的互涉关系,以课内文本为原点,借助相关文本辐射开去,通过拓展、迁移、强化、比较等手段,充分发掘文本的价值,有效发挥课内文本的作用,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本固而木茂。

课内阅读教学 篇8

一、预读填补法

预读, 即预习, 顾名思义, 是学生在教师讲解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 抓好预习, 为读讲、分析课文做必要的准备, 能提高讲读分析的起点。语文课文有许多是名家名篇和一些科普读物, 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让学生了解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及思想感情, 或掌握较多的科普知识, 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是难以完成的, 即使完成也是蜻蜓点水, 教学没有主次之分。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课前预读,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一些指导, 提出一些要求和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使之服务于阅读教学。如:

(1) 初读课文, 通过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书籍或上网查找课文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

(3) 名著节选选入初中教材的课文, 如《丑小鸭》《荒岛余生》《杨修之死》《智取生辰冈》等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整篇原著。

(4) 查找阅读与课文题材、内容、写法相联系的其他文章。如学习《范进中举》,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故事”。

(5) 作文指导课前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次作文内容相关、形式相近的文章。

如:教学《背影》, 许多同学课前预习查阅了资料, 阅读了《朱自清自传》, 了解了《背影》写作时间、背景。课堂上, 有学生问道:“对儿子来说, 父亲的背影再熟悉不过了, 而浦口车站送行, 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这是为什么?”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能否利用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来解决这一疑问。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查阅本文的写作背景, 再进行小组讨论, 得出:这次是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 父亲的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尤其让儿子感动, 因而感动得流泪。

这样的课前预习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疑难问题,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这不是课外促课内的效果吗?

二、设疑存疑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是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的表现。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 老师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 而学生的问题却是无止境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疑问, 这就需要暂时存疑, 把一些不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而又有利于思维活动的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

如:教学《向沙漠进军》, 有个学生问到:课本对“丘墟”的注释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外国的地中海沿岸;一是我国的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什么前者略而后者详?为什么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后者交代?针对这个问题, 我事先备课没有考虑到, 这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于是我向学生说明:任何人都不是万事通, 老师更不是。我果断地鼓励学生课后查找《世界地理》课本和《世界地图册》, 从中去寻找答案。结果学生通过课外学习, 得知地中海沿岸的沙漠化是由于地形特征造成的, 是自然原因, 不必强调;而陕西榆林地区是人为的破坏, 故详写。这样学生自己提问, 又通过课后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真正体现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真是一举多得。

像这样的“存疑”, 集思广益, 共同探讨, 既不耽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找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样, 在课堂上果断存疑, 引导学生思考, 将问题带到课外, 这是当前开放式教学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设疑存疑, 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请教更多的“老师”, 方法也多种多样, 如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寻找答案;也可以走向社会请教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等。

三、知识延伸法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进行课外辐射、延伸, 将课本知识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读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读与课文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作品、古诗词, 让学生在读中扩展知识, 在读中学会写作。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 首先:我让学生在配乐中朗读, 学生陶醉在优美的语言和作者饱满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里;其次, 指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春天的, 学生很快能找出作者是从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来描绘春的, 课堂上, 教师如果仅仅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接受的知识未免太单一。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唐朝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同学们体会到诗人也是从春光、春风、春雨等方面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讲到课文的春雨图时引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白居易的“日出江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课堂与课外知识的迁移、联系,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后, 我还布置两道课外作业给同学们选择完成:一是查阅古今中外有关写春的诗文, 在班上交流, 并写一篇小评论;一是写一篇“春“的作文。大部分同学上网或在学校图书室查阅了资料, 进行了交流、开阔了思路。

以课内拓展促高效阅读 篇9

一、要有一个意识

任何一种不经咀嚼、消化、吸收的东西, 都不可能变成自己的, 更不可能为自己服务。所以, “拿来主义”不适合我们教师个体, 也不应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因此, 要想构建生本高效阅读课堂, 就必须要明确, “我”要探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定是适合“我”和“我”所面对的学生, 而不是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因为, 每个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文化底蕴、教学经验等等。为了实现有效探寻, 我们就应有这样的意识:课堂, 是“我”和孩子们的课堂, 是我们智慧迸发的课堂, 是我们灵性飞扬的课堂, 是要凭借自己的“底气”才能够驾驭的课堂。

二、找准一个基点

要想实现生本高效阅读, 仅凭自己的“底气”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 找准一个基点, 作为课内拓展阅读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教师要四读文本:一读, 读懂文本内容, 与作者产生共鸣;二读, 把握编者意图, 明确教学目标;三读, 依据目标, 预设教学方法;四读, 找准基点, 实现突破。每篇课文的基点, 或是文本的中心词句, 或是文本的题眼, 或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等等。找准了课文的基点, 就为生本高效阅读搭建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

1. 生活拓展法。

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课文, 浓缩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体现了古代汉语的凝练, 但是, 距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因此, 在学习这类课文时, 适时采用生活拓展法, 让学生联系亲历亲为的生活实际, 走近作者, 走进作品, 用心研读, 他们就会产生“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 就会铭记“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

2. 词句扩充法。

简单来说, 词句扩充法就是把书读“厚”。一般来讲, 文中的关键词句, 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文章的主要内涵, 承载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课内拓展方法, 特别适合于叙事散文类课文。例如, 教学《一夜的工作》, 采用词句扩充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把周总理的“劳苦”与“简朴”读“厚”。

3. 句段改编法。

句段改编法在诗词、散文与戏剧类课文的教学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教学《凡卡》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把描写凡卡乡村生活的一段, 改写成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巧妙地运用体裁变化这种方式, 既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4. 资料补充法。

有一些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 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 有较大难度。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学生对1927年的革命历史知之甚少, 仅凭对文本的品读, 无法较好地感悟当时局势的紧张, 以及李大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这样的课文, 教学中适时补充相关资料,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 篇10

1. 组建教师联盟, 认真研究收获多多

本学期确定教研项目下来已经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了, 无论是从备课设计学案, 还是课堂以及学生的表现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对比试验, 在进行读写结合教研的同时, 收获了学案制定的更有效的方法和原则。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 围绕第二段景物描写, 我们在设计学案时, 考虑到底是在第一课时解决景物描写分析仿写有效, 还是直接发放学案仿写效果好呢?经过比较试验, 显然第一种做法效果好。所以, 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 学案设计有了依据。

语文课堂关注素养提升, 课堂被学生更喜欢。阅读和写作, 我们往往根据情况强化其中之一。有时候,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非常困难, 耗时较多, 收效甚微。而与写作训练结合之后, 能写出来的学生一般都理解了。另外, 课堂上的写作训练展示多了, 学生的自信心强了。

2. 在教学设计中, 善于寻找文本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语文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 用好它, 用它的人文内涵, 启迪学生心智;用好它, 用它的写法句式, 一样可以切入到一个美的世界。句式比较整齐的排比句可以训练仿写。比如“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 有牛郎织女的故事, 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 有竹篱茅舍, 才显得诗意盎然……”像这样的句子, 我们可以把它安排成仿写。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 语句本身的美就得以在学生中得到释放。

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的语言实践。每一篇课文, 实际上都具有潜在的大阅读课的潜质, 至少大多数课文可以这样做。比如, 在《失根的兰花》, 我们结合当下名人权贵纷纷更改自己或家人的国籍的现象, 引导学生表达,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 引导学生对经典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1) 利用课文素材, 尝试插叙写作。一般的作文采用顺序、倒叙的多, 因为这样结构比较清晰, 可操作性强, 比较利于发挥。况且顺序、倒叙难度小, 表情达意无拘无束。而插叙的难度相对来说大得多。恰好我们学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 文中的插叙可谓经典, 恰好一用。由于插叙不仅仅是一个片段, 所以无法当堂完成。我们把阅读课堂和作文课整合在一起, 辅助学习了顺序、倒叙、插叙等记叙文写作顺序的文体知识, 辅助优秀的学生仿写含有插叙的作文, 然后再把课文运用插叙的三个突出特点与之融合, 读写结合变得立体有效。对于水平较高的孩子, 全方位地引领保证吃饱吃好;对于感悟稍差的孩子, 有范文引领, 可以仿写消化。潜移默化之间, 又收到了分层教学的功效。

(2) 利用课文素材, 尝试人称转换。在去年带毕业班时, 多次聆听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员崔雪梅老师的报告。崔老师在写作时提倡变换一下人称, 可能使作文更美丽。虽然一直牢记着这一个点, 但是苦于自身没有过多的实践和思考, 一直没有去做。而学习《最后一课》有了这样一个实践的机会,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不仅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还是一篇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的经典之作。它摒弃传统的写作方式, 用一个小孩——小弗朗士的视角来展现民族悲壮的历史画面。这样, 收到了很奇妙的感觉, 尤其适合学生阅读, 能很轻松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 《最后一课》的展开我们也可以以韩麦尔先生的视角展开, 也可以用镇上居民的视角展开。因此, 结合“以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的实践与研究”教研项目, 我们备课组选取了韩麦尔先生的视角去创作。学生的训练最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的学科, 阅读好比严谨的分析, 写作好比人文的关怀。这样读写结合可以更好地结合教材的实际, 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

摘要:把“以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当作一个教研项目组建教师团队, 通过运用对比试验、强化教材挖掘, 从茫然若失走到了擅长寻找文本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对于文质兼美的文字, 立足语言特点, 引导仿写;对于经典文章, 抓住其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如插叙写作、改编故事, 从而搭建读写桥梁,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上一篇:老年阑尾炎的诊治分析下一篇: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