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诚信

2024-05-07

大学生网络诚信(精选十篇)

大学生网络诚信 篇1

关键词:高职,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

校园网络化扩大了诚信道德建设的范围, 但诚信的内涵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网络的飞速发展, 使得诚信道德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形, 其体系建设的根本内容, 也较之发生了根本改变。诸如阵地建设, 由课堂转向了校园网络;渠道建设, 也向网络化发生转移; 监管手段、方法, 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诚信档案建设、诚信道德的评价机制, 较过去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较本科生在群体上的特点表现为: 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思想更易嬗变, 对各种网络行为是非判断力整体表现较差, 对不良的网络现象缺乏相应的免疫力, 这也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在信息网络化时代, 诚信道德建设显然面临着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新情况。过去的理论体系都是基于现实社会而建立的, 而随着网络向校园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 “虚拟社会”在很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现实社会。较之传统社会, 因网络虚拟特征, 缺乏一套针对诚信道德体系的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 更易“失信”、“失德”, 不但导致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网投求职材料造假、网络虚假信息造假或发布等行为发生。这也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行为带来冲击, 学生考试作弊、骗取特困生补助、骗取助学贷款等不良现象骤增。对于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的建设, 更需要制订一套新的理论原则、方法, 以及对其进行评价、制约的新体系。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校园网络化时代, 通过网络手段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各种现实和网络行为中“立诚守信”, 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道德教育建设体系, 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网络校园诚信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是滞后于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 现有的体系中, 未纳入在普遍实现网络化后,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所表现出的新特征, 以及所应采取的新对策。由于网络的普及式发展, 其提供信息访问的开放、高效、高速、多元、便捷、远程、互动和即时性, 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校园生活已普遍表现出浓厚的网络文化色彩。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 传统的诚信道德体系再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网络渠道, 创新诚信道德建设体系, 使高职院校的诚信道德建设, 更符合时代特征, 紧密结合网络化发展的现实以及学生的实际, 以达到最终帮助学生“守诚立信”“循道泓德”的目的。

三、网络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内容范围

网络化时代, 诚信道德建设的对象、渠道、管理机制、效果评价机制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仅学生交往渠道而言, 其网络工具就远比现实中直接的面对面交往要丰富得多, 学生的社交范围得到空前扩大, 跨市、跨省甚至跨越国际的交流, 都能很迅捷和很容易实现。一方面, 其个体的“失信失德”行为, 因其交际范围的扩大和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难于发现; 另一方面, 因网络的病毒式传播, 其群体效应更易造成大面积的道德沦丧和发生大范围的群体效应。显然, 利用传统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监管, 难于实现。

1. 诚信道德建设基本的原则、方法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理论、原则、方法, 结合校园网络化的实际, 来探索更适合于当前新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

2. 诚信道德建设的阵地建设。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校园网络文化, 也成为高职院校诚信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这一主阵地所具备的新特点、所表现出的问题以及建设内容、形式、方法, 都是重点解决问题。

3. 诚信道德建设的渠道建设。网络呈极数范围放大的快速传播特性, 决定了高职院校诚信道德建设新渠道的开辟的必然性。渠道建设问题, 是获得建设实际效果以及提高建设效率的根本保障。以校园网络文化为建设主渠道, 显然更利于诚信理念、意识、行为的传播, 更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4. 诚信道德建设的档案建设。传统的高职院校诚信档案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对于网络化时代学生的“失信”“失德”问题, 如何记录。应利用网络化方式, 来解决学生的诚信档案建设问题。

5. 诚信道德建设的监管建设。时代的显著变化, 需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监管手段、方法、渠道、原则等随之发生变化。应利用现代的即时通讯工具, 对学生的诚信道德进行不留死角的监管。

6. 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建设。即在网络化时代,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研究。包括评价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的研究, 等等。

四、主要实施步骤

1. 完善理论, 确定建设模式。基于诚信道德建设的内容、阵地、监管渠道、诚信道德档案建设以及诚信道德评价体系都已发生改变的现实, 建立和完善更适合于校园网络化时代, 针对学生诚信道德的体系化建设。

2. 加强配置, 完善平台建设。为更好地通过网络渠道, 一方面对学生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现实社会不诚信行为以及诸多网络诚信缺失不良行为的监管。加强软硬件建设相关配置的同时, 完善校园四大网络建设。并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新技术, 发挥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传播的优势, 加强和完善更适合化校园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平台建设。

3. 强化实践, 建立评价体系。针对所提出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 设计具体的实践模式, 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具体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建立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实践表明, 网络化诚信道德建设体系的建设有效遏制校园网络化时代, 学生在现实社会和网络平台上种种诚信缺失行为。

总之, 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教育研究, 利用网络工具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建设, 任重道远。其途径和方法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健康.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1) .

[2]马红.高职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12, (4) .

[3]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邓冬峰.“网络诚信”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网络诚信伴我行 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展东路社区的,我演讲的题目是《网络诚信伴我行》。

古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诚立身,以信交友,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发展自我的道德底线。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诚信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网络缺乏安全保障,如今已成为举世之忧。

网络的虚拟性也许正是网络与其他媒体最大的区别。曾经有人用“你将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只狗”来形容互联网。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另外一个世界,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只通过文字、图片等虚拟的事物就可以进行交流,使得犯罪分子能够利用网络虚拟性在网络上进行欺骗,从而进一步犯罪。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的方便快捷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目前我国的网络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安全系数不高。尽管人们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但对电子商务大规模、大范围的使用却顾虑重重。诚信问题不仅再一次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同时也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不仅这些,网络还存在着许多的安全技术问题,这些也影响着诚信制度的建立。对于普通网民来说,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很多网民认为网络世界是虚幻的,在这里可以任意放纵自己,不需要像现实生活中一样遵守任何道德准则,这样就给众多网民带来了诚信问题。因此在面对网媒行为失范、虚假信息频发、电子商务诈骗等网络诚信危机事件的同时,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诚实信任的环境。因为网络失信不仅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环境,破坏网络传播秩序,还极大地败坏社会风气。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既遵循网络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既有利于保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又有利于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因此,网络诚信的构建,不仅是亘古的传承,更是时代的呼声。

建立网络诚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各网站和广大网民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坚守“七条底线”,释放网上正能量,改善网上舆论生态。二是网络管理部门、网站、网民都要自觉担负起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的重要使命,处理好个人意愿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自由与底线的关系,自觉遵纪守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三要持续传递正能量。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高网络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四要依法加强管理。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从严打击非法采访、有偿报道、负面炒作等行为,深入开展打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查处敲诈勒索网站人员的行为。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营造一个诚信的网络环境。

诚信,作为为人之道、兴业之本、治国之方,我们不仅要加强诚信建设,更要注重网络诚信的建立。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做起。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广大网民,教育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和不健康的东西,让诚信网络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人人争做合格的社会网名,让网络诚信伴我们一路前行。

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培养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诚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52-0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日益普及的网络生活中,诚信更是每一个网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网络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培养他们在网络生活中自觉讲诚实话、办诚信事,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诚信是大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正如先贤孔子所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在儒家思想中,诚信作为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修身养性的首要原则。它是为人做事的前提、安生立命的根本。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优良的诚信文化必然成为大学生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他们的思想之中。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29.9%,而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当中,大学生网民占比最大。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尤其是诚信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网络的“陌生人空间里”,原有的道德约束力下降,基本全靠网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网络中讲诚信,就是要求大学生网民自觉依据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对自己进行自我道德教育。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关键在于个人有无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自觉性。网络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领地,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行为也成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题中之义。

二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实践场域

(一)网络诚信行为的表现及积极作用

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事实上,大学生在网络中也存在讲诚信的良好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习求职方面,主动提供资源与他人共享。如发布上课地点、任课教师联系方式等真实可靠信息供他人查阅;如根据自身经验,认真、如实传授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就业面试的经验与技巧等。

第二,人际交往方面,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活动、聚会等,在网络交往中使用真实个人信息,不隐瞒、不欺骗。

第三,生活消费方面,网购时提供真实个人地址和联系方式,并如实给出评价,按时足额网络支付各类消费等。

第四,社会服务与救助方面,如通过网络宣传自己亲身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表达自己的亲身体会;或通过网络呼吁帮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可信度高的疑难病症者的募捐,或亲身参与义务献血等。同时,不随意转发来源不明的求助信息,或者在转发信息时注明信息来源等。

大学生往往是在实践中获得自己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同时通过交流和碰撞达到理解自我和他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网络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更乐于做出诚信的行为,同时网络环境中还存在着诚信行为的激励机制,如自我奖赏、自我安慰、获得他人认同、对方感谢、互惠互助等。总之,网络生活为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培养提供了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从单一领域向多维领域拓展的途径,有助于把诚信行为养成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成长过程和具体环境之中。

(二)网络失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冒用他人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盗用他人资料图片且未注明出处;通过网络窃取他人邮件等私密信息等。纵观大学生群体,他们当中有些人在网络生活中出现了认知模糊、诚信丧失等道德缺失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现实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依靠熟人的监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自律意识也较强,言谈举止有所顾虑且相对谨慎。但是在进入互联网这个陌生人社会后,原有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观念就被全然消解,不诚信的现象就随之发生。第二,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都以数字和符号简单显现,这容易让人产生不必对自身行为负责的错觉或不能负责的无力感,从而放任自己作出不诚信行为。第三,当今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整体较低,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投射到网络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网民对诚信弃之敝履,加之网络行为本身具有相当的隐蔽性,社会的监督机制大大弱化,进一步催生了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网络成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实践场域

实践证明,人在产生诚信意识后,就需要通过实践将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大学生角度而言,诚信品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比如,在网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交易之前互不相识,交易之后各奔东西,是否再次见面不得而知,一切都靠诚信作为支撑。诚信成为网络生活中人们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前提,成为网络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准则。

虚拟的网络为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同时也为大学生以虚拟的面目、虚假的信息进行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检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场域。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培养路径探析

(一)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并非天生具有奉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自觉性。实践证明,就个体而言,诚信不同于一般的道德准则,它所蕴含的道德内涵既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实守信行为的培养需要更多依赖诚信主体的自主自律。

诚信是网络人际交往的基础,没有诚信意识,个人在网络生活中将寸步难行,自我价值也无从实现。大学生要养成诚实守信的自律意识,积极通过网络实践、学习、思考,明确自己的网络道德权利、责任和义务;通过自省、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诚信言行,把诚信内化为自己内心的自我完善的追求。

(二)强化网络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学生网络道德感弱化倾向明显,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虚拟世界里,人们的交往只存在于虚拟空间之中,在匿名状态下,大学生往往容易放纵自己的言行,发表一些违背道德方面的言论,或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由此引发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一系列不诚信行为。

人是具有意识能动性的,与他人产生一定社会交往的同时,自身也在进行选择,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净化和自律的过程。面对网络世界存在的不诚信行为和现象,完善高校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及公约等内容迫在眉睫。通过更新网络行为道德观念,将道德感化与道德规范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在道德规范和公约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参与性和主人翁意识。另外,以学生社团组织和网络团体为抓手,建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自律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强化网络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三)改进诚信教育方式和评价机制

实践表明,诚信是道德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经过内化—外化的过程而形成的。然而,目前高校诚信教育主要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不仅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会使学生走到教育的反面。解决之道在于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关注基本的诚信规范和道德底线,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诚信道德选择和评价能力,使他们认识和体悟到培养诚信道德品质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从而实现诚信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另外,现有的诚信评价机制也有待完善。现行诚信评价机制多重知轻德,对学生在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表现缺乏硬性的、可供操作的量化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使学生不重视提升诚信品德。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每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信用情况一一纪录下来,并以此作为入党、就业、奖学金评定等各类评选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对诚实守信的行为予以激励,使教育和规定相结合、引导和管理相辅助,减少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形成诚实守信的校园风尚。

(四)完善法律制度及监督机制

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力,仅靠道德理性是很难克制非正当的利益冲动和欲求的,因此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的形成,还需要法律制度提供保障。法律制度层面的诚信是可预期的行为导向,更多体现为一种外部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习惯的形成往往需要外在力量长时间的强制与约束,经过多次重复、潜移默化,才会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需要。

由此可见,健全网络方面的法律为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制定出台与网络诚信相关的法规制度,真正使诚信有法可依。另外,相关部门对于网络失信行为的惩处也要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大对网络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以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促使诚信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总之,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完成诚信的知、情、意、信、行的转化,从而塑造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行为,实现诚信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1]高德毅.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规范管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胡秀英.论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和谐价值及其文化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余华.道德与法在诚信建设中的辩证互动[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版),2006(3).

[4]焦国成.诚信的制度保障[J].江海学刊,2003(3).

大学生网络诚信 篇4

1. 现今大学生网络诚信危机缺失的表现形式

1.1网上说谎。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和匿名性强等特点,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的想法、兴趣来随意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并且用这个假定的角色在网络中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交往, 并且他们都可以非常好的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是以虚拟角色来进行的, 所以在网络上往往不用承担责任和义务, 这就给一些诚信缺失的人提供了可以散播虚假消息提供了便利条件。散播虚假消息是网络不文明现象中比较普遍的, 据调查显示, 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网上聊天是不道德的。

1.2网络谣言。因为网络具有匿名性强的特点, 所以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并且还会制造并散布虚假谣言、恶意诽谤他人。与一般谣言比起来,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它自身特别的地方。因为网络信息传播快、散布广的特点, 这使网络谣言从刚开始散布到大范围被网民知晓只有一个很短暂的时间, 所以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从一人或几人散布变成众人所知, 甚至可以跨国界传播。小方面来说, 网络谣言会给网民的正常生活学习造成麻烦, 给人们的精神带来比较严重的上海;大方面而来, 因为网络媒体这个新兴的媒体, 对国家、社会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一旦网络意识实收, 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1.3网络欺诈犯罪行为。随着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了网络, 例如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电子新闻、邮件, 等等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在给同学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因为一些人因利益和欲望的勾引下, 变成了他们犯罪的工具。一些大学生用花言巧语骗取网络点击数或者虚拟货币, 而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金钱的诱惑从事网络犯罪, 进行网络钓鱼等经济诈骗。

2. 探究大学生网络诚信危机缺失的原因

2.1社会环境因素。因为近些年来,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诚信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 如商业上的失信、金融上的失信、学术上的失信、个人信用上的失信等等生活中许许多多方面都出现了失信的情况, 并且现在这些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一直发生着。

2.2网络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网络不仅有隐蔽性、虚拟性和匿名性强的特点, 而且它也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网络上传播信息是不分国界、不分组织的。所以, 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组织机构或者任何一个个人想要完全的统治或者占有它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3大学生心理。因为现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成熟, 同时因为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 常常导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思想不成熟的现象。虽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 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来所比较弱;虽然大学生都崇尚优良道德, 但是让他们严格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这同他们崇尚自身独立自由的反叛意识也互相矛盾。

3. 针对大学生网络诚信危机缺失的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是国家日后建设发展的领导人。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修养, 创造诚信的网络环境, 为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3.1加强网络信息引导,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想要遏制网络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除了前文叙述的几点之外, 还应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诚信教育网络宣传队伍。想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 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诚信教育网络宣传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网络技术。其次, 在选择工作人时要考虑到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性别, 并且还要考虑到工作者到专业结构, 这样可以更好的工作。

3.2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与管理。首先, 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传统诚信道德规范同网络伦理道德相结合, 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不要认为网络伦理道德只是一种虚拟的伦理道德, 因为参加其中的网络虚拟社会人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所以, 网络伦理道德其实是反应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到, 网络技术赋予在赋予人们更多自由与平等的同时, 也对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 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 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网络诚信不仅仅需要他人、规范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学生自律的养成。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 这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同时也要思考网络这把双刃剑对社会和我们的人民所造成的影响, 并且还要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 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完美思想教育模式做铺垫。

摘要:当前, 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这个问题虽然还不是很普遍, 但是它却具有十分巨大的危害, 并且危害十分深远。本文将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危机缺失的表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危机缺失的原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危机缺失的对策”三个方面, 分析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诚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诚信,道德,大学生,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国标, 严剑漪.大学生网络欺诈被拘役[BE/OL]http://www.sina.com.cn2005-9-6.

遵守网络诚信议论文 篇5

近日,网上疯传这样一件事,一家幼儿园因火灾原因,一男子从二楼窗口将孩子一个个扔下,随即引起了网友诸多议论和不解。

但不知愤怒的人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男子要将孩子扔下二楼。即使火势再猛烈,营救再困难,一个正常人也不会慌乱到做出扔孩子的举动。后来才有人辟谣称底楼花店起火浓烟殃及二楼,附近一家长及时赶至楼上营救,但因浓烟滚滚,迷失方向,所以才被迫扔孩子。而此时楼下已有数百人举起地毯接住孩子,并非最初所说的无任何安全措施。由此事来看,网络存在着不实新闻,某些人出于一己私利,或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而肆意省略、添改事实,导致新闻与现实大相径庭。诚信在网络新闻上早已被利益冲突挤在了身后:为了争取独家新闻,抢在竞争对手前发稿,制造更多的社会舆论,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而随意歪曲事实,故意隐瞒真相。真实、严谨的新闻在网络传播下已被演变为快捷,爆炸式的信息。

网络急需人们的诚信。拿网络新闻来说,方便快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应坚守诚信真实的原则,为民众报道准确的消息。但现实却似乎不如人意,在天津港特大爆炸发生后不久,有人曾爆料有上千人死于本次事故。其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共有一百多人在此次爆炸案中丧生。网络传闻将数据夸大了十倍,利用人们的愤怒心情,制造了新闻的轰动效应,误导了不少不明就里的民众。新闻如此,网络的`其他地方也如此。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爆料即时新闻,但别忘了应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发虚假消息,不乱传播谣言,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如果丧失了诚信,他将一事无成。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网络上,诚信显得尤为可贵。无论是论坛发贴,还是淘宝购物,都应自觉遵守诚信这个最起码的准则,不欺诈,不哄骗,真诚友好地与人交往。这种信任在网上购物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只有卖家明码标价,诚实经营,买家货到付款,不随意刁难,双方才能合作愉快。倘若买卖双方彼此猜忌,不遵守诚信的原则,网上交易就很难达成。

大学生网络诚信 篇6

ITU选择这一主题,反映出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而带来的人文忧虑,未成年人面临着互联网上大量不良信息的诱惑以及不安全因素,亟需受到保护。从另一方面来讲,加强互联网的诚信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现在,互联网在我国经过15年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为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新的载体。但诚信的缺失,已经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从应用领域看,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这对于优化我国互联网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从服务模式看,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Web2.0服务模式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这大大丰富了网上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对网民的守法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从传播手段看,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无线接入的普及,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更加便捷。这大大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些新变化、新需求、新问题面前,如何才能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使互联网成为共建共享、规范有序、安全诚信的和谐空间?

一、要大力推动网上内容建设互联网站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阵地,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要关注广大网民需求的新变化,应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吸引网民、服务网民、赢得网民。要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模式和习惯,使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目前,网络空间存在传播谣言、发布虚假信息、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等失信行为,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社会生活深层次领域推进,必须加快网络诚信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未来在于诚信,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诚信,互联网的各种有效应用都必须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互联网业界要共同努力,将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形成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良好风尚

三、认真落实依法办网。由于互联网技术特性等多方面原因,网上淫秽、欺诈、赌博、暴力等违法内容屡打不绝,以渲染情色为主要内容的网上低俗之风屡禁不止,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格格不入,与构建和谐网络的要求背道而驰。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影响力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各类网络服务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不为违法信息提供生存空间,不为有悖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不为蝇头小利而失信于社会,把依法办网、文明办网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积极倡导文明上网。近年来,网上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情绪化和非理性行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些行为损害网络和谐,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应加以引导和制止抵御网上低俗之风,建设健康向上、规范有序、安全诚信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愿望,也亟需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 网络平台为网民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创作高品位、高格调,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化产品要自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

网络购物诚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购物,网络诚信,对策

一、引言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诚实守信对于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Schurr认为:信任是一种信仰, 是交易伙伴之间可依赖的言语和承诺, 在交易关系中将完成的义务。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是公众对电子商务环境的信任, 这种信任直接影响到人们参与电子商务的决策, 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以及交易各方对交易系统及网络安全的信任。网络购物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部分, 由于它具有方便快捷、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 已成为许多消费者喜爱的购物方式。但是, 在网络购物发展繁荣的背后, 骗局、陷阱、无序竞争也同样存在。这些网络购物诚信问题的产生, 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而出现的。互联网上的种种不诚信现象, 严重损害互联网的诚信环境和健康发展, 也制约着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购物的发展。因此, 分析网络购物中的诚信问题, 是发展网络购物的迫切需要。

二、网络购物中诚信问题现状分析

有调查数据表明网民网络交易信任水平普遍偏低, 仅有四分之一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 不到四成的网民愿意在网络上填写真实信息。虽然目前互联网商务类交易在飞速的发展, 但是较低的网络交易信任度成为商务类应用发展的障碍。网络购物中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网络商家的不诚信

网络商家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提供夸大的商品信息和不完善的售后服务。与传统购物相比,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都是卖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 消费者只能通过页面了解商品信息, 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些图片、文字是经过美化处理或是盗取、复制的信息, 这样消费者获得夸大或是虚假的信息, 消费者对其购买的商品抱有很大期望。然而, 当消费者收到商品时发现实物与商家提供信息相差巨大, 这样消费者形成心理落差就促成了消费者感觉到被商家欺骗;然而当消费者依据商家的承诺对商品的质量问题提出退货和退换时, 商家却对售出的售商品拒不承担责任, 找各种理由推脱, 有时即使答应换货了, 可最后发来的货物还是存在明显的瑕疵, 这样消费者不仅承担了来回邮费的损失, 事情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商家和消费者隔着一个虚拟的网络, 各种纠纷最后都不了了之。

2. 客户隐私遭到侵害

网络购物要求消费者必须在网站注册, 填写个人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电话、住所、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资料。然而由于网络的公开性, 网民常常会收到一些促销信息, 邮箱里面也经常收到广告邮件和垃圾邮件。而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有消费过的产品, 显然网民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隐私权受到侵犯。有数据显示:40.9%的被调查者在使用网络或在线交易时遭遇过个人信息被窃取, 高达66.5%的被调查者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收集;为了避免隐私遭到泄露, 消费者也已经开始用虚假信息注册网站,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购物中的不诚信现象。

3. 物流配送机制不健全

网络购物配送过程中出于成本以及快递公司配送范围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商家大多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民营快递公司, 其中以申通、圆通为最。然而, 随着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 业务量增多, 物流延迟甚至货物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给消费者和卖家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而这种现象在消费者、卖家和快递公司三者之间很难顺畅沟通, 而且耗时耗力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4. 消费者不诚信行为现象

消费者不诚信行为现象主要表现在“恶意竞拍”和滥用“退货权利”两方面。“恶意竞拍”是一人使用多个账户同时竞拍某一期商品, 或多人串通竞价以干扰或操纵竞拍价格的行为。“恶意竞拍”导致想要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失去购买的机会, 商家失去销售该商品的机会。“恶意竞拍”行为是某些消费者无视商业诚信, 严重扰乱了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 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另一现象是滥用“退货权利”。比如有些消费者利用淘宝商城规定中的漏洞, 在商城购买商品后, 以商家未按约定时间发货或收到商品不符为由申请退货, 这样可以拿到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这一规定对某些日交易量很大的商家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因为拒绝消费者的退款会产生更高的“退款纠纷率”, 导致商家的店铺有不良记录, 并且流量下降, 这些是消费者诚信意识下降, 滥用退货权利而产生的结果。这种行为即损害了卖家的利益, 也使得买家对于该市场和卖家的诚信产生质疑。

三、网络购物中诚信问题原因分析

1. 信息的不对称性

网络购物中, 买方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商品信息, 凭借感知或者经验判断商品好坏, 由于消费者对购买到商品抱有太多的期待, 收到的商品往往有些不尽如人意, 很多消费者会想到申请退换货服务, 那么这时卖家对消费者的不满意程度和原因缺乏详细的了解, 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对网络购物商家信誉产生怀疑。久而久之, 这种状况使网络购物的诚信下降, 甚至有一部分消费者不再选择网络购物。当然, 网络购物中的信息不对称还存在物流公司和买卖双方之间, 交易过程中物流公司负责将商品从卖家运送到买家手中, 这时的运送过程对于买、卖方是不透明的, 对于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了解, 消费者只有签收后才知道商品的状况, 这些是网络购物中物流公司与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 缺乏诚信意识

网络购物中的某些商家受到“重利轻义”的影响, 把利润看作是网络购物的目标, 这就使得卖家在发布商品信息时过度夸大, 对于买家而言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 对信息的真伪只能自己去判断, 但是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 消费者对买到的商品可以有退货和给出卖家评价的权利, 消费者有时候因为个人的原因, 就会出现恶意的退货现象。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双方诚信意识的缺乏, 以至于形成整个行业甚至经济生活中缺乏诚信。

3. 社会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关于网络交易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还是网络道德体系的构建都存在着与高速发展的网络不相适应的状况, 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 现行的法律中涉及网络消费管理的内容较少, 缺少网上交易详实可行的法律规范, 特别是在监管、投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制裁, 使不法经营者有漏洞可钻, 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从事网上交易活动时带来一定的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网络失信行为的泛滥。

4. 物流体系的不完善性

作为网购物流的主力, 民营快递企业由于处在创立或成长期, 资金和企业经营经验不足, 导致企业没能力雇用较为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 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企业创立者组成, 并负责企业全部的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 这势必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四、网络购物诚信问题的对策

1. 加强网络购物中诚信方面建设

在网络购物活动中, 促进完善网络购物诚信意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的诚实守信意识。现阶段由于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 甚至不存在失信成本, 这使得人们在网络购物方面诚信意识薄弱, 不诚信现象非常普遍。

首先, 网络购物中商家面对大量的消费者, 商家的不诚信的行为最终会使其失去市场, 这就要求商家进行商品宣传时应实事求是, 准确而客观的描述商品信息, 不能刻意美化和夸大商品的优点, 并对许下的承诺和售后服务的条件要不折不扣的履行, 这样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形象, 建立企业诚信, 也有利于消费者再次光顾购买。卖家在商品配送中还应该继续关注产品的物流过程, 确保商品完好无损的按时到达消费者手中, 对自己也对消费者负责。

其次, 消费者们也要注重诚信, 树立诚信观念, 遵守网络购物的相关交易规则, 将真实的信息提交给卖家, 不提交虚假订单, 不恶意竞拍和滥用退货的权利, 对于购买到的商品要客观公正的给予买方评价, 这样即可以评价出商家公正形象等级, 也为后来的消费者提供用于的信息, 真正提高网络购物中的诚信意识。

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相对宽松的交易平台促进我国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 然而当诚信问题成为制约网络购物健康持久发展的障碍时, 法律法规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监管手段。近几年来, 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明确网络商品经营者和服务经营者的概念及责任义务, 为规范网络购物诚信问题起到奠定的作用。然而, 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法律的威慑力。在司法上, 司法部门要重视网络购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网络购物交易中引起的各种纠纷, 高度重视网络购物诚信问题, 高效快捷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网络购物中的诚信问题, 这样才能立于网络购物的长期健康的发展。

3. 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

物流在网络购物交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实现网络购物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是网络购物发展的基础,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遍布各地, 但没有一个规范的物流体系标准, 存在着管理混乱、责任不清等现象。为使物流成为网络购物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持, 就必须规范物流公司的运作, 这就要求物流行业建立科学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系, 使收件、派件、中转等操作流程规范化。

五、结论

网络购物相对于传统购物更需要人们遵守诚信, 良好的诚信意识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培育出来, 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支持, 为网络购物诚信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网络购物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是难免的, 构建网络购物诚信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并坚持实施各项方针政策, 积极配合社会监管与舆论监督, 随着网民的诚信意识的提高, 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细致化, 我国的网络购物环境必将更加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政.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 :169-171

[2]高妍.网络购物中的社会诚信问题研究——基于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理论[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2 (8) :19-21

[3]蔺巍.浅谈网络购物陷阱与消费者维权意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2) :110-112

[4]陈璐.基于我国市场环境下网络购物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 2011 (3) :47-49

[5]张杨.浅析网络购物中物流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流通, 2011 (5)

高职新生网络诚信教育对策研究 篇8

一、高职新生网络诚信的现状

互联网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可利用网络进行购物、交友、聊天、转账、发表评论、发布广告、获取信息等等, 社会大众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述,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这其中高职新生都应是其中的一个群体。另据人民网2015年网络失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有九成的网民曾遭遇过网络失信行为。本文对合肥财经职业学院2016年大一新生开展了网络诚信随机调查, 网络诚信状况总体堪忧。主要数据报告如下:对网络信任程度一般的占72%, 充分怀疑占27%;在网上偶尔有过不诚实行为的占69%;在网上偶尔用真名的占46%, 全用假名的占12%;单机 (手机或计算机) 拥有量为75%;对自身网络诚信状况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的占40%, 很差的占15%;认为上网要讲实话仅占47%;对网上聊天撒谎持可容忍及有时觉得不妥的占62%;认为今后上网要做一个诚信之人的比例仅为40%等。

诚然, 对公民来说, 诚信是个人美德;对企业而言, 诚信是资产;对社会来说, 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来说, 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综上所述, 无论是从社会总体的网络健康生态, 还是高职生网络诚信态势来看, 其严重性及危害性等到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惩治措施来恢复网络世界健康生态的时候了。

二、高职新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 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络诚信教育。

互联网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区域的限制, 只要你上网, 别人就可以随时了解你及联络你, 不需要用传统方式, 如打电话等,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 人类不只可以在网上得到各项资讯, 更可享受网上视听娱乐等, 令互联网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如电视、电话一样。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如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广告、虚假产品、虚假网名、虚假信息等, 计算机病毒时常广泛传播, 不负责任的言论经常充斥于网上的各个角落。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 (匿名性) 、自主性、平等性、便捷性、广泛性、低成本性、娱乐性等特点, 使包括诸多高职生在内的网民们自我意识淡化, 容易滋生无拘无束的放松感, 致使网上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 其导致的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较现实世界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此外, 在网络世界中, 道德规范的作用日渐衰弱, 法律与传统社会舆论力量更显苍白, 通过加强网络诚信教育来逐步提高高职新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及自觉性就显得尤为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 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铸就。因此, 学校领导要重视新生的诚信教育, 特别对网络诚信教育要给予高度警觉, 切勿重实轻虚, 并配置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 制定周全的网络诚信教育方案, 让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就能接受到网络诚信教育, 从而在新生的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并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 要尽快摸清高职新生的网络诚信状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一个普遍被大家认可的真理。正所谓,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高职校各级学生管理干部 (包括授课老师) , 特别是新生班级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搜集掌握学生的诚信状况, 要逐个认真查阅高考学生个人档案, 查看新生可公开的微博、微信、QQ聊天记录、手机短信记录等等, 从中发现新生在网络世界失信状况的蛛丝马迹。老师们要特别留意新生入学初期的言谈举止, 及时搜集整理同班同学及同宿舍同学的情况反映, 尽可能多渠道地联系新生家长, 获取新生第一手网络诚信材料。此外, 可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及时跟踪与了解新生在入学初期的网络行为表现, 通过技术手段对新生的网络信息及网络行为进行甄别与监督, 尽力及时消除有害网络信息及不良网络行为的危害, 或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 要切实抓住入学教育这一重要时机。

众所周知, 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 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可成就人的一生, 坏习惯则可毁掉人的一生。张飞与赵云同属三国名将, 张飞因爱喝酒、爱发脾气、爱骂人等, 最后被手下两个小兵所杀, 致使壮志未酬身先死。而赵云则几无不良习惯, 为人谦虚, 待人友善, 最终功成名就, 名垂青史。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 大约有5%为非习惯性的。同一动作, 如果重复三周, 就会变成习惯动作, 如果重复三个月, 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而对于个人的不良习惯, 有些人则浑然不知, 习以为常, 很难意识到其危害性。因此, 有人认为大学入学教育要用好“三个重要时机”, 即入学、发展学生党员及毕业离校重要时机。在大学生刚进入校门时, 就应该及时引导树立科学的诚信认知。大学新生从中学到大学, 是一次人生的重要历程与转折, 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压力、学习方式方法、期望目标以及身心特征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种种困惑和迷茫随之而来, 产生一系列的心理不适应现象,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依赖性。高职生更是如此, 心理落差大, 挫折感强, 人生目标更为迷茫。因此, 在高职生入学初期, 就要让高职生明白网上失信的严重性及危害性。抓住入学这个关键期进行网络诚信养成教育,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错过了关键期, 再施以网络诚信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 甚至终身难补。如同生米都煮成熟饭, 再想恢复原样, 恐无可能。因此, 要认识并重视到新生相对而言可塑性强的特性, 如同刚炼好的铁水, 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 但是, 等铁水凉了变成了铁块, 再想改变形状就难上加难了。

(四) 要尽力营造入学期间良好的诚信氛围, 多样式开展网络诚信教育。

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好比一坛坛酱汤, 一定会酱出各式各样的菜肴。新生开学初期, 就要努力营造讲诚信光荣, 不讲诚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使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强宣传导向, 在新生的内心世界融入诚信的血液, 要让每位新生明白,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同样受制于道德及法律约束。网络诚信教育一定要形式多样, 切忌空洞说教, 要寓教于乐, 寓教于情。如果形式过于单一, 则枯燥无味。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 多管齐下。在线上, 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平等自主的交流空间,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更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有针对性开展网络诚信教育工作, 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性, 并且在学生上网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网络秩序, 培养网络道德, 在网上网下都要以诚实守信为本。在线下,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形式, 如通过入学须知、迎新宣传标语、校内外媒体、橱窗、海报、入学专题教育、诚信主题班会等广泛宣传诚信。同时, 还可在新生刚入校期间, 向全体新生播放中国诚信模范影片, 发出诚信倡议, 发放诚信书签、诚信调研问卷, 举办诚信征文、诚信典故征集、诚信辩论赛、诚信演讲等活动, 进一步烘托气氛, 引导广大新生全面了解网络诚信的内容, 提高网络诚信意识, 树立诚信品质, 构建诚信校园。

(五) 切实做好“八个一”, 融入或践行网络诚信。

第一, 要将网络诚信的要求嵌入到新生报到第一天的宣传品及相应活动之中。第二, 要将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第一次主题班会的内容之中。第三, 要将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首次入学教育之中。第四, 要将网诚信教育的要求与第一节课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第五, 要将网络诚信的要求与第一次课程作业联系在一起。第六, 要将网络诚信的要求与第一次申请助学贷款等联系在一起。第七, 要将网络诚信的要求与第一次竞选学生会成员及班委会成员联系在一起。第八, 要将网络诚信的要求与第一次考试联系在一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高职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明礼诚信同样也是高职生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段话, “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抓住高职生入学网络诚信教育的最佳时机, 全员、全方位、多形式、多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诚信教育, 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具有较高核心素养及卓越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8

[2]黄蓉生.大学生诚信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11

[3]李艳芬.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之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8

[4]刘兴华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4, 11

[5]袁桂君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11

[6]闫鑫.2015~2016年我国移动出版产业年度观察[J].科技与出版, 2016, 8

[7]董俊玲.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探究[J].天津教育, 2015, 8

[8]周安才.新上项目员工应下大力做好“五要”[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6, 8

[9]蔡建满.以“幸福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J].学理论, 2013, 6

网络零售企业竞争中的诚信问题研究 篇9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100EC.CN) 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1.1万亿元, 同比增长33.4%, 半年度环比增长7.9%, 相当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

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增长, 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竞争各方采取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展开促销宣传, 并不惜代价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 因为人们相信,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中存在着强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 弱者必亡, 只有第一名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做大做强, 争做第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另一组监测数据显示, 2014年上半年在我国B2C市场中, 天猫占据51.3%的市场份额, 京东占据23.6%的市场份额, 苏宁易购占据5.2%的市场份额, 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可以看出天猫商城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比较牢固了, 但竞争各方并未放弃努力, 仍然不断奋斗, 不断成长, 一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片新的蓝海, 二是寄希望于未来新增市场份额的重新洗牌。

在各大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中, 各种营销手段轮番上阵, 但其中成效最显著的还是低价策略。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低价策略是短期策略, 不可常用, 也不可长用, 否则就与第一次网络经济热潮中的那些只会“烧钱”的企业一样下场了。

一方面要应付惨烈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能够盈利以维持生存, 双重压力下的某些网络零售企业采取了一些不够诚信的方法和手段, 希望能够渡过难关。虽然从短期来看, 这些不诚信的做法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 这些做法对企业自身, 甚至对整个网络零售行业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网络零售企业竞争中的诚信问题

1. 假货问题

2014年8月17日,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报道, 记者分别从京东、1号店、淘宝等网店购买了8瓶洗发水, 通过400客服电话验证发现, 有3甁确认为假冒, 2瓶无法确认真伪, 剩余3瓶为正品。虽然有相关人士指出, 央视节目中记者关于洗发水的质量问题的调查报告明显不够专业, 但是, 这并不是第一次爆出网络零售企业存在售假问题了。

2014年7月28日, 多家媒体对腾讯科技一篇稿件《暗访电商假货链:聚美等涉知假售假》进行转发或发表评论。该稿件作者调查到, 一些第三方供应商通过制作假的证明文件在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平台销售假冒商品, 而且,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电商平台对此并非不知情, 但这些假货售价很低, “能给电商平台带来大量的人气, 同时又因为不是电商平台自己经营, 就算被发现也能撇开关系, 属于相互利用”。

而早在2010年12月13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题为“向侵权说不”的一期节目, 节目曝光了一批假冒名牌产品借助淘宝网渠道, 非法兜售并谋取暴利的不法行为。对此, 稍后的12月18日,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回应说:“我很冤枉, 淘宝不生成假货, 是社会上生成假货在淘宝上容易被发现而已。”

其实关注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了解到, 在网络上售卖假货的行为基本上是伴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诞生而出现的, 只是在网络交易量大增的今天其影响更为广泛而已。

2. 价格欺诈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 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 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 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 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2012年9月5日新京报报道:“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了解到, 发改委价监局近期已经对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 发改委价监局初步调查认为, 价格战过程中, 有电商的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发改委将对此行为依法惩处。”

2014年3月14日, 网易财经频道引用北京晨报的报道称, “3月15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新消法”) 加大了对价格欺诈的惩罚力度, 但北京晨报通过调查:在电商领域, 虚标原价、虚假优惠现象仍然普遍。”

可见价格欺诈问题也是网络零售市场中的常见问题, 而且在多方监管之下并未取得明显的改善。

3. 虚假数据信息

数字时代要用数据说话, 普通消费者也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 所以在选购商品时, 除了关注商品的价格之外, 消费者还会关注诸如销量、好评率、推荐信息等相关数据, 而这些数据不过是电子商务系统后台数据库中的一些可以任意修改的数字而已。

网络零售企业推出商品评价功能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能够促使商家销售正品,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客户满意度, 但另一方面如果出现太多差评, 一定会影响产品的销售, 如果产品来自交易平台的第三方加盟商, 则有可能导致加盟商的离去, 给平台带来损失。

为了在这两点之间找到平衡, 某些网络零售企业一方面继续提供评价服务, 另一方面在评价服务上设置一些过滤来限制差评, 从而提升商品或商家的满意度。

2012年4月20日出版的《IT时代周刊》刊登了《淘宝腐败黑幕调查》一文, 文中指出淘宝内部个别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为淘宝店铺刷信誉和删差评, 获取不正当收益。

其实刷信誉和删差评并不只是淘宝才有, 也不仅仅是员工的个人行为。

新华网援引2013年3月19日北京商报的一则报道指出, “为了让商品评价看上去更加‘客观’, 电商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性’地过滤差评”, “一些大型电商会有条件地允许差评存在, 比如消费者对平台联营商户的产品质量投诉等。但一旦涉及电商企业自身运营包括水货、服务等负面评价则会被过滤”。

这些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这些网络零售企业只获得了短期利益, 却失去了作为长期利润来源的广大消费者。

4. 其他问题

部分网络零售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诚信问题, 例如网站单方面取消客户订单的问题, 客户信息被泄露甚至被作为商品出售的问题等等, 都是网络零售企业不够诚信的表现。

三、诚信问题原因及对策

造成网络零售企业诚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也比较复杂, 下面作简要分析。

1. 网络环境下监管困难

网络环境下, 一切内容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可任意修改的, 这位网络环境下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 企业在网络上公布的信息是可以随时修改的, 而监管部门无法全面监管网络上如此大量的信息。例如网络零售企业的产品售价, 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设置成自动修改, 频繁变化的产品价格是无法通过一般的手段进行监管的。

其次, 网络上的产品信息也是虚拟的。以假货问题为例, 网络零售企业即便销售假货, 也不会把假货的商品信息公布在网络上, 而是会用真实的商品信息进行宣传, 只是真正递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就是假货了。

第三, 固定证据困难。正是由于网络虚拟化、数字化等特点, 监管过程中很难对相关证据进行固定, 因为网络零售可以做到宣传、销售、收款、递送商品等各个环节完全独立, 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同时取得各个环节的证据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非常不容易了。

因此, 网络交易的监管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合作, 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 逐步完善对网络交易的监管。

2. 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还缺乏电子商务相关法律, 因此对于网络零售企业的行为主要还是依据传统法律中的相关条款来进行约束。部分网络零售企业在其不诚信的经营行为被揭发时, 利用法律漏洞, 钻法律的空子, 推卸责任, 逃避或减轻所应受到的处罚。

因为网上交易行为是发生在网络环境下的, 所以必然会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 而目前法律中对于网络零售企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提供怎样的网络购物环境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一些网络零售企业被发现存在网络诚信问题时, 往往会以技术原因来解释, 从而推卸责任。

此外, 网络零售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 采取一些手段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例如限制消费者对商品评论的内容, 过滤掉消费者对企业不利的评论内容等行为, 就很难找到适合的法律条款来对其进行规范。

当然, 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绝非一日之功, 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一些特殊性, 要求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必须与国际接轨, 而不能闭门造车, 这也从另一方面延缓了这项工作的进程。但我们可以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待条件成熟再制定专门的立法, 也达到起到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的目的。

3. 网络零售企业缺乏道德约束

作为法律主体的网络零售企业, 其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权利, 也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 但这并不妨碍其应该遵从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

康德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中指出:“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马克思也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网络零售企业的发展目标都是扩大经营规模, 占有更多市场, 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实际上就是要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既然如此, 网络零售企业就应当从其行为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层次去看待自身的诚信问题, 带头践行道德自律, 明确“责任驱动而非功利至上”。

四、结论

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网络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将持续, 未来的竞争可能还会更加惨烈。但是希望企业在相互竞争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网络零售企业的诚信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面对弱势群体———普通消费者的时候, 强势的网络零售企业可能会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即使侵犯了部分消费者的权益也不会立即受到惩罚。但是,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不守诚信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暗访电商假货链条:聚美等平台涉嫌知假售假.腾讯科技, 20140728, http://tech.qq.com/original/tmtdecode/t692.html.

[2]央视曝光淘宝网五皇冠卖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腾讯科技, 20101213, http://tech.qq.com/a/20101219/000061.htmpgv_ref=aio.

[3]发改委调查电商价格战.新京报电子版, 20120905, http://epap er.bjnews.com.cn/html/2012-09/05/node_75.htm

[4]淘宝腐败黑幕调查.石雁等, IT时代周刊, 2012年第08期, http://www.ittime.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9&id=2006.

大学生网络诚信 篇10

随着时代的进步, 诚信逐渐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昌盛的重要标志, 推进教育信用体制建设, 提升教师诚信道德品质是社会需要。高校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整体水平, 取决于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社会中出现了大量诚信缺失、信用危机现象, 为应对这一严重问题, 我们需要以现代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 建立方便可靠的诚信档案管理系统, 来实现个人诚信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1 开发背景

由于高校的诚信档案管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档案管理软件无法满足诚信管理的需要。高校诚信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对个人诚信档案的填写和个人诚信等级的评价, 但个人诚信档案由职工个人、部门业务领导和人事主管部门共同填写, 导致了诚信档案管理的复杂性, 笔者以某校网络的现实情况, 结合档案管理软件的数据库结构和诚信档案卡的实际, 开发了这款高校职工诚信档案管理软件, 以实现诚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

2 体系结构及实现

高校诚信档案管理作为个人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领导和用人单位选拔和录用人才提供了参考, 根据诚信档案管理和对使用者的需要分析, 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系统体系结构。该结构体现了诚信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 满足了诚信档案管理的需要。

2.1 流程管理模块

主要利用工作流程引擎模拟政党的诚信档案管理流程, 根据档案管理的特点, 将诚信档案管理抽象为几个不同的步骤, 如图2所示。流程引擎通过对步骤的控制, 直接管理档案的填写顺序, 并可随时知道档案填写的当前情况, 不同的用户通过C/S模式登录到系统中, 根据不同的权限操作所对应的步骤, 比如职工个人主要填写、修改个人资料, 学习、工作经历和年度奖惩情况;部门业务领导则要对职工个人填写的年度工作情况和年度奖惩情况进行审核通过后, 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但其不能修改职工个人信息;人事主管部门则对职工个人填写的个人信息, 学习、工作经历和年度奖惩情况进行二次审核通过后, 根据部门意见做出诚信等级评价, 但其不能修改部门意见, 并能够实现查询、输出。

2.2 个人管理模块

主要是针对职工个人用户, 通过手工填写个人基本资料、个人照片以及学习工作经历等信息, 上传保存到诚信档案管理数据库中, 并等待业务部门及人事主管部门对填写信息进行审核并给出相应的诚信等级评价。

2.3 部门管理模块

主要是对职工及业务部门进行分级管理, 通过拥有不同权限的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添加后, 可以在教师个人填写时使用, 明确部门领导, 理顺上下级, 核定部门意见的来源, 同时为档案管理的分部门内部审核提供方便。

2.4 权限管理模块

主要是对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管理和使用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的范围进行了权限设定, 使其既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又能对档案本身所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提供保障。

2.5 查询输出模块

主要完成对诚信档案管理数据库的查询及根据需要输出纸质档案;内网查询主要通过教师姓名、身份证号等查询项目信息进行, 根据权限不同显示出部分或者全部个人资料信息以及诚信等级;而外网查询则只能在得到授权后通过身份证号作为查询条件;输出档案则是根据诚信档案卡的实际需要来输出纸质档案, 以便于装入个人档案中进行保存。

2.6 系统维护模块

主要是对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系统初始化, 和对诚信档案数据库进行备份、还原和数据的导入、导出, 这样既方便数据在异地保存, 在硬件设备出现问题时保障数据安全, 又可以快速地从其他类似档案管理系统中导入导出数据, 避免重复数据的录入, 缩短了诚信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

3 网络结构

在硬件环境上, 内网采用100M以太网而外网则需要Internet互联网的支持来实现网络查询功能。客户机的基本配置是CPU奔四、内存512M、硬盘40G。服务器采用了双奔四CPU、内存1G以上、双备份的磁盘阵列。外设包括打印机、扫描仪及可读写光驱。

在软件环境上, 服务器端采用在Windows 2000server网络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企业版作为数据库平台, 安装诚信档案管理系统服务器端, 并要求支持ASP运行。客房机端操作系统为WIN98、WIN2000 Professional专业版或WINXP, office2000中文版, 安装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客户端。网络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4 数据库组织结构

根据系统需要, 本系统数据库由多个数据表组成, 分别是用户权限表、个人基本信息表、诚信记录表、单位信息表、照片库, 如图4所示。

在数据库设计时, 我们遵循了数据库的设计原理, 数据的一致性。在这些数据表之间, 用户权限表与个人基本信息表、诚信记录表、单位信息表及照片库都有关联, 个人基本信息表与诚信记录表、照片库之间都通过身份证号产生唯一关联, 个人基本信息表与诚信记录表、单位信息通过编号产生关联, 照片库和单位信息表之间不存在关联, 这样就方便了管理。

5 系统特点

5.1 诚信档案工作分布式处理

诚信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网络在各计算机站点上进行分布式处理, 如:用户通过校园网登录到诚信档案管理系统, 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对诚信档案进行在线填写、审核、鉴定、归档工作, 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数字档案。

5.2 共享诚信档案数据资源

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诚信数据库中的数据, 学校领导可以通过查阅和调用全校各有关部处单位人员的诚信档案数据, 实现档案网上在线检索, 及时地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还可以授权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络提供远程的诚信档案在线查询。

5.3 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在网络中, 用户通过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这个平台可以快速、可靠地调阅和填报, 节省了时间, 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收集工作的体力劳动强度, 从而相应地提高了档案信息利用和各项管理的工作效率。

6 结束语

上一篇:补中益气汤妇产科下一篇:三维打印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