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诚信的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关于诚信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更是关系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大事。

第一篇:大学生关于诚信的论文

关于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思考

[摘 要]诚信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基本前提。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仅可以使学生个体受益终身,而且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本文从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档案

[作者简介]梁守英,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浙江金华 321004)

个人诚信档案是每个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诚信的真实记录,是公民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真实凭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国家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无论是在招生入学还是进校求学以及最后的求职、就业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种种欺诈失信行为,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不仅玷污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对此,本文就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信用记录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信用意识会逐步增强。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意识到诚信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资产无论对于将来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前途的公证书,它警示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建立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讲信用、负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上大量假文凭、假证书、虚假求职简历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伪,担负起打假的重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作出信用评分,出具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信用档案的内容将作为用人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让毕业生带着个人信用档案踏上求职之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了社会。对个人来说,有了一张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上多了一份举足轻重的竞争优势;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就等于有了一份清晰可信的关于应聘者品质的鉴定。

第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为了使大学生能按时偿还贷款,各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做起来又缺乏依据,显得底气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失为上策。通过这一举措把学生的贷款情况与个人档案一并输入微机,将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第一张信誉卡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能使银行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而且方便了银行与学生的准确、快速联系。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以及时还贷为荣、恶意拖欠为耻,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有利于助学贷款的继续开展。

第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个细胞,没有个人的诚信,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信用度之和反映了全社会的信用度。对一个人而言,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不讲信用,无异于自杀,害人害社会,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信用环境是衡量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发展之本。综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对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信用体系。而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也会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

个人档案是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就目前而言,刚入校园的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金融信贷、投资保险方面,还是在奖励、惩罚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为他们今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奠定基础。为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将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在我国’,无论国家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有一个与其一生相伴随的人事档案,大学生也是如此。在他进人大学校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档案的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充实。在人事档案的工资之后再加上一项个人信用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几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涉及、了解并证实有关个人履历等方面的情况,都习惯查阅相关人的个人人事档案,因为它记录着个人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原始情况。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是对人事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人生刚刚掀开精彩的第一页,最绚丽的蓝图要靠自己去描绘,个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第二,要合理规划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主体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诚信档案。而对于一名大学生或刚入学就需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他的诚信档案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去书写,因此应从这一时刻开始,就着手收集能反映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资料。具体内容应包括:(1)个人的基本资料。即大学生姓名、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情况、所在院校、学习专业、特长、学籍变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2)个人信用资料。即大学生与银行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和申请续贷合同、离校后与银行联系还贷情况、学杂费的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作出的信用评分和权威部门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等。(3)个人毕业资料。即大学生毕业与否、就业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院校名称和所学专业等信息。

第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档管理。要尽快建立大学生信用管理系统和大学生信用登记制度,并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逐步建立普通高校学生信用征询系统,将学生借款情况纳入个人档案,并将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同学籍管理结合起来。同时为每位大学生设立一个和居民身份证号一致的信用档案信号,经办贷款银行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违约学生的有关信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高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上及时输入这些信息,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不守信用者的姓名、入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身份证号码和拖欠贷款本息金额。这样从网上即可查询到每位毕业生的信息,包括信用信息。随着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无论大学生到哪里,都能从网上或人事档案中查询到他们的信用情况。如果有不良信用记录,就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求职、贷款、出国等,从而对大学生的行为真正起到制约的作用。

有“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它所蕴含的“信用威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知识将直接影响我国信用体系的实施和发展。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能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也必将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作者:梁守英

第二篇: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摘 要: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更是关系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大事。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每个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涵是真实无欺、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建立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考试作弊情况严重,学习弄虚作假

2007年,东南大学就作弊问题对5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有近10%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经常作弊,有59.5%的学生承认偶尔作弊。尽管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罚都作了明确规定,但考试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作弊方法更是层出不穷。除此之外,大学生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论文、抄作业、乱编实验数据等对大学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评奖、评优、入党、保研等方面不是靠自己的实力,而是采用请客送礼、拉关系等不正当手段。

(二)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国家助学贷款

目前,大学生的欠费问题非常严重。一些大学生不按时上缴学费,将父母多方筹措的学费用于吃喝,既给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又给学校解决特困生问题带来了困难;许多贫困学生找到工作后就把还贷忘得一干二净,国家助学贷款因此也正面临尴尬。

(三)捏造虚假文凭,学生随意毁约

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完美无缺,不惜弄虚作假。如伪造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虚构在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理,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后马上就违约,这些情况都令用人单位大伤脑筋。违约虽是个别学生的行为,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损害了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形象,对大学生将来步入职业生涯非常不利。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而应当看到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在原因和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加上法制不健全,社会上不讲信用的现象逐渐增多,如贪污受贿、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假文凭、假广告等。而大学生涉世尚浅,对这些新变化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错位,把不诚信行为当做自己的某种谋生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途径。大学校园并非与世隔绝,大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

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对子女平时的不诚信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有的家长一面教育子女说真话,一面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日渐染而不知今”。这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

(三)学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弱化

一是学校德育重灌输、轻实践。德育教材里都是形式化的大道理,以灌输、说教为主,忽视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很难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而且不少大学的德育教育仍以成绩论成败。二是一些教师个人的诚信缺失,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识渊博、诚实守信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工作不踏实、治学不严谨等对学生直接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学校管理不到位。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严给大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和不诚信现象,也无形中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心态浮躁,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基本要求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时,如考试、评奖、求职等,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对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仅仅想通过学校教育而得到彻底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但是要把诚信意识深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外在行为,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1.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尤其是要发挥“两课”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增加实践环节,着力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增加实践环节,打破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演讲、辩论、研讨等活动,使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思考,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制度。首先,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以“大学生诚信记录卡”的形式呈现,人手一份。诚信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记录、奖惩记录及学校的评语等。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这样,学生必将处处自觉实践诚信品质的严格要求,追求在诚信档案中留下美好的记录。其次,要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要根据诚信度评价的结果进行奖惩,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方面挂钩。只有奖惩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健全的监督体系有序运转。

3.教师要以身作则,做诚信的榜样。学校教育主要依靠教师,教师只有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才能取信于学生,并以此增强教育的诚信度。首先,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辨是非,抵挡各种诱惑,事事讲诚信,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始终以正直、诚实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其次,诚信教育应采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注重教育的感化作用。教师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受到教育和感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调整,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而这种社会大环境形成的关键是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我们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关键、经济信用为重点、法制信用为保障、群众信用为基础、教育信用为先导的社会信用评估、监督和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宣传。社会应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培养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加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和广度,大力宣传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三)净化家庭诚信教育环境,做诚信父母

在诚信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改变诚信教育观念。青年人的可塑性很强,家庭环境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最长久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哪个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不诚信的人,更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入社会后被人欺骗,既然没有人心甘情愿上当受骗,那种“老实人易吃亏”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观念就应该改变。其次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我们知道一个人讲诚信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讲诚信。青年人最初对诚信的认识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如果父母经常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要让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青年人对诚信有一种崇敬的态度恐怕是不容易的。因此,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对子女的不诚信行为应坚决制止,净化家庭诚信环境,做到在家庭中人人讲诚信。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内化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就要从提高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诚信教育能够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自身教育”的作用,因为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努力提高“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自觉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诚信形象,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一旦承诺,必须践行。其次,在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诚信道德意志力。在考试、求职等激烈的道德冲击面前能作出果断正确的道德选择,自觉养成“凡出言、信为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的不良行为。最后,积极开展内心的自我道德评价,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经常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诚信倾向和念头,并及时加以抑制和克服,从而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更是关系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大事。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不断创新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路艳美.浅谈大学生诚信问题[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纪国红.大学生诚信问题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徐瑰丽.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郑学琴.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6,(15).

责编:赵 东

作者:梁爱蕴

第三篇: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思考

【摘要】诚信是立人之本,立国之基,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凸显,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是备受关注。大学生党员诚信问题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分析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现状和原因,深入分析大学生党员恪守诚信道德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对策问题作出思考,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对策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人应该具有的美德。高校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的诚信缺失令人担忧。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其诚信品质如何,对大学生群体诚信观念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现状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比例正逐年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党员素质很高,但失信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员,政治立场不坚定,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心严重。在入党前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主动认真,要求严格,但是入党后思想退化,表率作用弱化,信念、立场不坚定,受社会上不良习气影响严重。学习方面,有些党员学习浮躁,勤学精神削弱,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抄袭。行为上扮演多重角色。学生党员多数是学生干部,在领导、老师和学生面前具有双重人格。在学生面前居功自傲,以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工作敷衍了事,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淡化。类似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其诚信缺失,损害了大学生党员形象,违背了党的的宗旨,给高校诚信教育带来危机。

二.大学生党员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环境,自身人格修养,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党员的诚信教育均起到一定影响,大学生党员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在社会转型社会诚信制约和惩处机制尚未完善。在利益驱动下,一部分个人和社会群体背离诚信,唯利是图,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了以“诚信危机”为中心的道德危机。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和假恶丑现象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党员对诚信道德产生怀疑,禁不住诱惑,自身价值观开始扭曲,行为失范。社会诚信危机问题,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剂毒药,严重挑战了大学生诚信道德底线,也给高校大学生群体造成了诚信危机,更使高校诚信教育面临困境。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我国,家长往往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诚信意识缺失,起到反面的榜样示范作用。有的家长教育理念不科学,不能正确认识孩子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子女自身的不足。尤其是一些党员大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入党,非常优秀,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和监管减弱,放任自流。孩子在各种错误观念的诱惑下,背离党的准则,随波逐流。

3.高校诚信教育的缺位

现在,部分高校在诚信道德教育上,过多的强调大学生对党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而在学生自身发展,生活细节和行为规范方面不具体。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一贯性,教育内容以理论灌输为主,简单说教,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道德认识、态度和行为出现偏差。再加上他们自我约束力降低,思想功利化,放弃了理论学习和自我完善,在学生群体的党员形象大打折扣。

4.大学生党员自身诚信修养缺失

有的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不坚定,道德品质修养差,思想觉悟低,责任意识淡薄,为了给自己人生发展做铺垫而入党,入党动机功利化,没有党性原则,对党更不能忠于职守,以各种欺骗方式制造假象,自我包装,混进了党组织。再加上他们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反思能力缺失,在行为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考虑他人需求,更谈不上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面对大学生党员诚信缺失现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必须认真思考,寻找教育对策。

1.严格规范入党程序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精英,更使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虽然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有所递增,但考核程序和质量标准要严格把关。加强人文关怀和党性培养,诚信教育和考核要常态化,使其政治素养过硬,思想更加成熟,认识深刻,使他们行为和思想,经历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锤炼,切实能经受住考验,达到净化心灵,提升认识,强化信仰,服务实践的境界。把好质量关,真正做到把优秀分子吸纳到组织中来。

2..建立高校诚信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高校在教育管理各个领域制度不规范,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制度和原则,规范秩序,真抓严管,有配套的惩处措施,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行为,督促他们不断提升认识,恪守诚信。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党员的评价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更多关注他们的日常表现、参加活动、道德品质和信用记录等,将每一阶段必须都纳入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就是大学生党员的写实记录,能全面客观再现学生的基本思想和品质,在这一体系下,鞭策学生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不断地完善提高,健康成长。

树立诚信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推动高校诚信建设的主体,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人格感召力等示范效应不可忽视。教师要做好表率,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信念。

3.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政治理论厚重,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提升道德品質。这支教育团队包括党委的相关领导、辅导员、思政专职教师等,团队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厚,业务精深,素质过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课程和教育团队的优势,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提高诚信教学效果,塑造诚信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任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诚信教育[J].教书育人,2006.(29)

[2]钟健雄:关于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06)

[3]岑道权:浅析高校学生党员诚信教育问题探析[J]. 考试周刊,2010.(02)

作者:关萍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论文下一篇:工程管理学科前沿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