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的考查

2024-05-03

化学反应速率的考查(精选三篇)

化学反应速率的考查 篇1

一、多角度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例1下列说法或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

(1)(2014年天津3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2)(2014年江苏11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3)(2014年江苏11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Δ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4)(2014年安徽12B)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由如图1做出的判断0~3s内,反应速率为v(O2)=0.2 mol·L-1

解析:(1)铁在浓硫酸中可发生钝化,错的;(2)铁比铜活泼,铜与铁构成原电池时,铁是负极失去电子,加快了铁的腐蚀,错的;(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减小,错的;(4)Δc(NO2)=0.6 mol·L-1,则v(NO2)=0.2 mol·L-1·s-1,单位错误,错的.

答案:(1)(2)(3)(4)

点评:学会一些常规的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分析、判断,善于归纳整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变量,然后再用图、表或文字表述的方式将这些规律进行准确表达.

二、从反应机理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例2(2014年新课标Ⅰ卷9)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 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 J·mol-1

解析:根据反应机理可知I-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浓度越大,产生的IO-就多,则整个反应速率就越快.因此(A)选项正确;同时也说明(B)选项错误;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其活化能的大小密切相关,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降低活化能会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 J,但98 k J的热量不是活化能,因此(C)选项错误.H2O2分解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由于水是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而且H2O2和O2的系数不同,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同,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点评:准确了解把握概念,学会从概念相关的定义出发思考、分析问题.如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机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压强是通过浓度的变化,进而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三、从数据分析角度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3(2014年北京卷)在一定温度下,10 m 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反应6 min时,c(H2O2)=0.30 mol/L

(D)反应6 min时,H2O2分解了50%

解析:10 m L 0.40 mol/L H2O2溶液中,n(H2O2)=0.01 L×0.40 mol/L=0.004 mol,6 min时,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224 L÷22.4 L·mol-1=0.001 mol.根据三段式解法如下

因此0~6 min时间内,Δc(H2O2)=0.002 mol÷0.01 L=0.2 mol/L,所以v(H2O2)=0.2 mol/L÷6 min≈3.3×10-2mol/(L·min),故(A)选项正确;6 min时,c(H2O2)=0.002 mol÷0.01 L=0.2 mol/L,故(C)选项错误;6 min时,H2O2的分解率为:(0.002 mol÷0.004 mol)×100%=50%,故(D)选项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逐渐减小,又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越慢,所以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前6min的平均速率,即<3.3×10-2mol/(L·min),故(B)选项正确.

答案:(C)

四、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4(2014年重庆)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 t1时间内,c(Y)=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解析:(A)选项,根据图象可知W点消耗的X的物质的量大于M点消耗X的物质的量,因此W点放出的热量多,该项错误;(B)选项,T2下,在0~t1时间内X的浓度减少了(a-b)mol·L-1,根据方程式可知Y的浓度增加了mol·L-1,所以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1·min-1,该项错误;(C)选项,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反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因此到达平衡的时间少,则温度是T1>T2.M点的温度高于N点的温度,且N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向正反应的方向进行,因此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正反应速率,该选项正确;(D)选项,由于反应前后均是一种物质,因此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则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升高,该选项错误.

答案:(C)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篇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二 第一单元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无锡市第一中学 尤艳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问题讨论、分组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用品】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爆炸的视频,煤、石油形成的图片。 【提问】你认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板书】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提问】反应物的性质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请大家结合实际,举例说说有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反应速率。 【学生回答】 【板书】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提问】这些条件的改变,究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交流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得出合理方案。 【实验探究】学生选择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做好观察和记录 【交流与讨论】学生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出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问】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会有什么影响呢? 【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实验。 【交流与讨论】讨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阶段小结】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通过控制条件,改变反应速率的例子。 教师介绍和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诺贝尔化学奖,并给出相关网址,指导学生课后查阅。 【过渡】前面我们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了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试着从理论上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板书】二、理论解释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36到P38相关内容。 【交流与讨论】用碰撞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用过渡态理论简单解释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过渡】除了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外,还有一些方法也能改变反应速率。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交流与讨论】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堂小结】 【练习与实践】P40~41“练习与实践”2―5 教学设计说明: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分2课时完成的,而现在需要在1课时内完成,不仅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还要使学生能用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内容多,时间紧,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讨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活动→自学理论依据→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建构知识。通过实验、动画演示、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实,使学生在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完成探究实验,并交流、归纳、总结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影响则是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补充的演示实验,探究得出;相关的理论解释要求不高,所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能达到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简单分析、认识即可。整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体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练习题 篇3

1.(2000全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2000全国16)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3.(2000试测题7)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2B(气) 2C(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体积占4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B.原混合气体体积为1.2V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2V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2V

4.(2000试测题18)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 t/h1491625

MgO层厚Y/nm

NiO层厚Y′/nm0.05a

b0.20a

2b0.45a

3b0.80a

4b1.25a

5b

*注: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

⑴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

⑵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氧化膜厚Y属 型,NiO氧化膜厚Y′属 型。

⑶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 ,其理由是: 。

⑴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⑵直线,抛物线⑶Ni,它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长比镁的要慢。

5(2000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 N2(g)+3H2(g)

B.2NO(g) ? N2(g)+O2(g)

C.2NO3(g) ? 4NO2(g)+O2(g)

D.2NO2(g) ? 2NO(g)+O2(g)

6.(2000上海19)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2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度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7.(2000上海26)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右图中的吗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1)5.5×10-4mol·L-1·s-1(2)图中实践

(3)图中虚线

(4)k=

8.(2001天津16)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2001上海24)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1)0.013 (2)1.0 催化剂 (3)>>(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10.(2001上海27.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 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多选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 (3)b

(4)生产纯碱(或作制冷剂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

11.(2001广东13)反应:L(固)+aG(气) 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

12.(2001江西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 I2(g) 2 HI(g) B.3H2(g)+N2(g) 2NH3(g)

C.2SO2(g)+O2(g) 2SO3(g) D.C(s)+ CO2(g) 2CO(g)

13.(2001江西13)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

C.c2(CO)=c2(H2O) D.c1(CO)>c2(CO)

14.(2001江西1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5.(2002试测题1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

16.(2002天津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2002广东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18.(2002广东15)1mol X气体跟a rn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b=1 B.a=2,b=1 C.a=2,b=2 D.a=3,b=2

19.(2002广东20.(8分)将2mol H2O和2mol 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2O(g) 2H2+O2 2CO+O2 2CO2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 和 ,或 和 。(填它们的分子式)

(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O2)平=a mol, n(CO2)平=b mol。试求n(H2O)平=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H2O H2, CO CO2 (2)(2-2a-b) mol

20.(2002上海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1) (2)吸热 (3)b、c (4)830

21.(2003春季12)反应:A(气)+3B(气) 2C(气)+Q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2003试测题(统编)14.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x 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 mol、B:0.3 mol、C:1.4 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23.(2003试测题(统编)17)对于xA(g)+yB(g) zC(g)+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x+y

24.(2003试测题(试验修订)11)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 N2O4+Q,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①颜色②平均摩尔质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中不变的是

A.③⑤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5.(2003试测题(试验修订)17)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

C.20 mol和40% D.20 mol和80%

26.(2003江苏理综15)在0.l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力向移动

C.滴加少量0.l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7.(2003广东大综28)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2(气) 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8.(2003全国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29.(2003江苏26)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 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 ,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30.(2003上海11)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31.(2003上海24)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l)+KCl(l) NaCl(l)+K(g)一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1)770℃ 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 适当升高温度

(3)K=c(K)/c(Na)

32.(2004北京 1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33.(2004理综(新老)12)反应2SO2+O2 2SO2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 B.2.5s C.5s D.10s

34.(2004理综(新老1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80%

35.(2004全国1-29)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g) + 3 H2(g) 2NH3(g)

⑴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时,nt (N2) = 13mol,nt (NH3) = 6mol,计算a的值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 。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

⑴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的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x∶6 = 1∶2 解之x = 3 a = 13 + 3 = 16

解法二:N2 + 3H2 2NH3

开始时 a b 0

t时13 6

在t时生成 6 mol NH3,消耗了3 mol N2,所以a = 13 + 3 = 16

⑵n平(NH3) = 716.8L -1 ×25% = 32mol×25% = 8mol

⑶5∶4 ⑷2∶3 ⑸1∶2 ⑹ 3∶3∶2

36.(2004全国3-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37.(2004天津1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38.(2004广东5)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39.(2004广东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40.(2004广东18)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的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41.(2004江苏1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2.(2004上海 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C)

43.(2004上海 24)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1) (2)增大 增大 减小

(3)15—20min和25—30min (4)增加了O2的最 a b

★ 化学反应速率习题

★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 因式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 一般将来时练习题及答案

★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 百合花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上一篇:平行思想下一篇:泪道探通冲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