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

2024-05-05

建设背景(精选十篇)

建设背景 篇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对当前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创新解读,更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困局,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初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突破口之一,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有益之举。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在建设中特别是在诸空间组织类型建设方面,与一般旅游区建设有许多不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它要充分反映20字方针要求,做到系统性强、理念层次高、可操作,既做到因地制宜,又具有前瞻性,更要符合空间组织演化规律。

1 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

乡村旅游发展要依托一定空间组织,这一空间组织以两种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的类型存在(图1),所以,建设工作要依据类型不同而各有所侧重。

1.1 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与宏观规划,由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子系统和客源市场空间子系统构成的系统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子系统,包括旅游系统中的客体子系统和媒介子系统,具体包括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酒店、乡村旅游经营旅行社和基础设施等。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原赋景观(一般包括自然遗产景观和文化遗产景观)和人工景观(村寨、特色农业园、游乐场、乡村主题园等)两种类型,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通常指乡村旅游者及潜在乡村旅游者长期居住的区域,分为本地、国内和国际三大市场。乡村旅游业的繁荣与昌盛取决于该地是否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市场容量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就越好。

1.2 基于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与微观建设,由旅游点、旅游线、旅游网络、旅游域面和旅游流构成的系统

旅游点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旅游活动内聚力极化形成的中心;旅游线是指一定区域内诸多旅游点沿道路呈线状分布而形成的旅游空间组织形式;旅游网络是由相关旅游点和旅游线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系统;旅游域面是指受旅游中心吸引和辐射影响形成的,包括旅游中心在内由诸多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腹地等构成的广阔地域,是旅游空间组织的高级形态;旅游流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无所不在、动态而又系统的旅游要素。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空间组织是由以上五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空间组织类型构成的完整区域。

2 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演变阶段

加拿大学者Bulter,R.W(1980)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对研究旅游空间组织演化有重要意义。Bultler把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的七个阶段:探查阶段—混杂无序空间模式、参与阶段—极点中心空间模式、发展阶段—点轴分区空间模式、巩固阶段—网络竞争空间模式、停滞阶段—圈层集群空间模式、衰落阶段—要素低密度空间模式和复兴阶段—要素增长空间模式[1],我国乡村旅游空间组织成长过程同样适用于此(表1)。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的建设

结合新农村建设内涵和目标、Bulter,R.W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和我国乡村旅游空间组织演变所处阶段,考虑到旅游活动对空间对象要求的直观性,下面以我国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的建设为主线,提出建设建议。

3.1 点的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项目

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体现个性的特色旅游点,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兴旺的基础。乡村旅游区“点”的发展,是靠旅游区内某个或几个景点或者项目的带动发展的。依据消费者心理,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要素往往是与其常住地异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也就是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和环境。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的差异性很大,所以乡村旅游区域空间组织的建设必须符合乡村本身的特色,与乡村的自然、人文、历史相吻合。现阶段乡村旅游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为最基本的形式,要引导农家乐的发展,做到“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避免简单的模仿照搬[2]。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在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基础上,要实行滚动式开发,将区域内开发比较成熟且档次较高的乡村旅游点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活动的策划以及线路的包装,集中打造品牌形象;将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良好,市场潜力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的地区作为次重点建设项目,通过进一步开发,完备配套设施,拓展市场空间使其能够较快地发展起来;对于区域内比较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未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规划,确立区域乡村旅游储备发展项目[3]。

3.2 线的建设——科学合理构建动线视线

“线”的建设是指将区域内诸多景点通过重要通道、系统和组织,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动静结合、内容丰富的线路组合,这是影响乡村旅游区市场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的乡村旅游区在“线”的建设时,常常在调查旅游者旅游过程心理特性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有效动线视线,实现顺应人性化的顺序推进,从而建立理想的空间结构,实现最佳效果。

乡村旅游区内部交通网络高效且布局优化是“线”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旅游需求特征,邻近景点间和景点内部要多提倡步行或无污染交通方式,如设置人行道、缆车或畜力,使路径与园林景观有效配置,行走与休息成为享受。在相距较远的景点之间建立公共交通系统,配备公共汽车,减少车辆行驶,限制车速,实现低污染的优化交通。

3.3 网的建设——集中整合功能分区

乡村旅游区“网”的建设是将“点”和“线”构成的乡村旅游区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形成乡村旅游网。

乡村旅游空间开发布局应以乡村旅游主导功能为纽带,通过将主导功能一致的旅游区进行集中整合,使其成为旅游功能性组团。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功能单元,如度假、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单元采取相对集中布局,并在其间布设快捷方便的道路系统,能使各类旅游服务综合体在空间上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现阶段乡村旅游产业存在“散、小、弱、差”问题,因此集中功能单元可以防止布局散乱,亦可防止对主要自然景观的视觉污染;另外,集中布局有利于主题形象的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对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可以产生整体规模优势;从节约成本方面看,功能单元的集中布局能使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效益,而且随着乡村旅游开发深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新的旅游后勤服务部门更易生存。

3.4 面的建设——综合协调优化空间布局

乡村旅游区“面”建设主要是通过整体空间优化布局达到区域整体发展。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谋求的是区域的最佳均衡发展,亦即充分发挥区域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功能导向,实现其功能定位的最优组合。在进行“面”建设时,区域的资源、空间、产品和市场状况是必须考虑的关联要素[4]。

乡村旅游整体空间建设是在对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前提下,在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框架下构建产业布局、重构乡镇体系、实现生态系统支撑、整合旅游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等。确定旅游业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需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地域性原则,各旅游分区应突出各自优势与特色,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最大共同利益,实现资源互用、产品互补、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利益共享;全局性原则,将整个面作为一个系统,实现多要素、多维联动,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空间上的均衡,推动全区经济协调发展;综合性原则,以行政区划为框架,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交通干线为脉络,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构建乡村旅游经济圈。

3.5 流的建设——区域联动搭建市场平台

我国乡村旅游游客主体流向基本是单向的,主要以城市流向乡村为主。所以,在乡村旅游区域发展初始阶段,一般以近郊旅游为主。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阶段,乡村旅游客源构成趋向多元,一些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中远程国内游客以及境外旅游客源。全球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国际化也随之加快,乡村旅游区“流”的规划由近及远,逐步从近郊的主体市场扩展到国际化的辅助客源市场。

现代经济合作的竞争合作趋势和旅游活动的综合性质,决定了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乡村旅游要走向市场,仅靠单一农户或旅游景区是难以实现的,要搭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推动平台,产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形象共塑平台,实现区际间要素流的畅通流动和区域联动发展。

区域联动分为区域内点与点的合作,区域间块与块的合作[5]。区域内点与点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区域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形成互补性旅游产品;区域间合作主要是通过政府引导实现乡村旅游产品联合开发,旅游线路搭配组合,能够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通过整合不同区域乡村旅游资源,使乡村旅游形象得到进一步丰富,对旅游者产生更大吸引力。

摘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目标、内涵,明确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即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与宏观规划,由旅游资源空间子系统和旅游市场空间子系统构成;基于旅游空间结构与微观建设,由旅游点、旅游线、旅游网络、旅游域面和旅游流构成,前者是宏观建设的重点,后者是微观建设的重点。基于BulterR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从项目打造、规划动线视线、协调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重点建设内容。

关键词:空间组织类型,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查爱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的深入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3(1):31-35.

[2]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3):336-339.

[3]马勇,李玺旅游景区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234-240.

[4]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2005(3):84-87.

雪亮工程建设背景 篇2

“雪亮工程”之名源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群众各家各户的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视频监控布点,形成针对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的监控项目。项目通过中心化和平台化,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纵向下延至县、乡、村的群众层面,利用系统拓展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2015年9月,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2016年6月,全国第一批50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示范城市先行先试,各试点已经在大面积建设实施中。

前端后端齐发,全方位打造“雪亮工程”。雪亮工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是需要在重要卡口以及群众聚居处进行广泛的摄像头布点,监控点直接接入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监控平台,第二步是利用平台以及配套的居民终端系统,及时进行情况预警和信息通报。雪亮工程的前端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目标物的特征分析,全方位综合监控和特殊场景监控三个方面;另外,雪亮工程系统后端解决方案包括了数据的传输、储存、分类、分析和决策等解决手段,目的是在获得前端数据和信息后迅速对其中有效的信息进行最优效率的分析、决策和解决,支持雪亮工程进行;

“雪亮工程”多点开花,补强治安防控短板。“雪亮工程”现已明确纳入十三五规划。根据中国信息中心报道,2017年包含河北承德在内,全国各省区申报2017“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区)共有52个单位。“雪亮工程”可有效补齐治安防控的短板,也是新形势下治安防控工作的创新举措。“雪亮工程”的建设,是对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的延伸和整合,同时也是“互联网+”环境下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建设背景 篇3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调查了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建设;农田水利;现状;解决措施

1农村农田水利发展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农业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投入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田水利发展较以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田水利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1.1农田水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由于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老化失修严重,排灌标准低下,综合利用率不足,许多灌区淤积、塌方问题突出,有的甚至已经丧失其原有功能,导致灌溉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灌溉需要,直接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1.2农村水资源污染依旧严重

在社会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药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同时,由于植被遭破坏,致使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退化、土质松软。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来治理污染,但成果甚微,急需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水资源使用。

1.3农田水利投入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解决。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投入比例与当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仍偏低,不能满足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许多地方政府只建不管,农田水利运行效率低问题比较普遍。同时,对农民投工建设的补贴力度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投工的生产积极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维护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农田水利部门机构改革以后,将原有乡镇水利站撤并,这就使农村水利建设缺失技术力量,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4 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当前农田水利发展

农田水利管理机制虽经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业发展需求还存在许多矛盾。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效率低既有资金原因,又有机制原因,当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仍旧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现象,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相互推诿,造成管理混乱,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严重不足。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由于工程设施、思想认识等原因,镇村两级失去了统筹能力,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维护难,致使农田水利项目使用寿命减少。同时,许多地方水利建设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还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

2新时期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2.1增加政府投入

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大各级财政性资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对于新增加的财政支出和投资要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对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行财政补贴,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倾斜,落实土地出让金使用政策,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要统一安排,合理规划,统筹使用,确保每一项水利建设资金都能用到实处,严格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各县区不断发挥资源优势,整合各项专项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农民、集体和社会各界投资建设,不断吸纳社会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调动农户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投资投劳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不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以及各项优惠措施,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要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将政府补贴机制与农民自筹方式相结合,以鼓励农民更多地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发挥村两委的自主能动性,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对于农民确实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完全交由村内自行解决,按照“统一施工,分村议事”的程序和办法,以及“谁负责、谁负担”的原则,采用借工、换工等办法,引导农民积极性,扩大农村水利基础建设。

2.3加强农田水利立法工作

目前我國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设施还不完善,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立法是当前农田水利工作最为紧迫的任务。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法律空白,急需立法填补,以尽快改变农田水利无法可依的局面,保障农田水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要对现行各项与农田水利工作有关的立法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进一步规范立法,同时积极借鉴成功经验,进行立法推广。因此,必须加快农田水利立法的进程,明确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工作方针,补充完善现行立法,健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明晰投入责任,建立农田水利长效保护机制,将农田水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4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领导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三农的发展,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农村水利建设的领导工作,落实领导负责制,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水利工作。要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各级干部要重点关注抗旱、防汛除涝等水利工作,对农村干部实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对农田水利的治理以及农田水利工作对农业的效益。要把农田水利工作列入政府工作任务之中,并接受人民监督。要对农田水利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合理指导,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做到规划科学、决策正确。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视条件具备程度分头推进,不可盲目开发,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农田水利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2.5推进农田水利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作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用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进一步规范农田用水工作,组建农田水利合作组织,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引导。我国农田水利合作组织虽经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体制的影响,当前农田水利合作组织的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建设发展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造成各部门职能发挥不充分,不能有效地发展农村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后劲不足。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农田水利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结合当前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制订各项配套措施,明确其职能定位与工作重点,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的良性发展。

3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做好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更好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稳定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因此,要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依靠政府调控,把农村供水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建设背景 篇4

一、高校档案文化的内涵

档案文化是与档案有关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一种具有档案特质的文化, 它具有档案的原始记录特性, 同时具有文化特性。档案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成果, 因此有学者认为, 围绕着档案这一事物所产生的一系列工作也体现着一种文化现象, 因此他们共同构成了档案文化[1]24。

高校档案文化是高校的记忆文化、存史文化, 是高校记忆的延伸、历史的延续, 是知识的积累, 是从档案的视角, 以纪实的方式, 原始、客观、真实地记录了高校的物质、精神文化。通过利用高校档案和开发高校档案文化产品可以开发出大量的有价值信息, 对全面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对促进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形成文化校园的基础。

高校档案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高校文化的具体产物。没有高校档案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失去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2]38。建设校园文化, 就必须要利用学校的档案, 通过查阅档案才能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才能总结凝练出学校的精神风貌;通过查阅档案, 校园文化建设才有了参考和依据。档案本身就是高校文化的一部分, 是高校文化的基础, 缺少了档案文化, 校园文化就缺少了支撑的基石, 将难以为继。

文化校园是通过校园文化不断内化为师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3]1。文化校园是校园文化的积累, 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文化校园的过程, 而档案文化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所以档案文化也是形成文化校园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建设高校档案文化和校园文化, 才能形成具有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

2. 高校档案文化产品是宣传和传承校园文化的最有效工具。

高校档案文化产品包括与高校档案有关的和利用高校档案形成的一切产品。如各种编研成果、档案缩微复制品、老照片复制品、各种档案展览、专题片等。这些文化产品往往更直观、全面地展现了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同时文化产品的开放、传播性使得它比档案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传播, 是宣传学校和传承校园文化的最有效的工具。例如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校史展览馆, 校史展览馆其实就是学校的档案展览, 也是一种高校档案文化产品, 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平台, 是学校的一面镜子, 是更好地宣传学校的重要媒介。通过校史馆的展出, 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策略

1. 提高档案文化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马克思主义学说也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只有充分认识档案文化, 意识到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地着手档案文化建设, 才能使档案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成果。加强档案文化的宣传, 使全校师生职工, 尤其是各级领导都充分地了解档案和档案文化的价值, 学会利用档案获取信息, 只有这样, 大家的档案文化意识才能得到提高, 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文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目前, 我国高校的专职档案人员相对较少, 而其中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更少, 兼职的档案人员往往由于日常繁杂的工作而无法集中精力, 专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就是要不断引进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 同时要对现有档案人员不断培养, 给他们创造学习条件和机会, 让档案人员接触并熟悉馆藏, 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

3. 积极开发高校档案文化产品。

档案承载着人类的社会活动, 记录了人类文化成果, 揭示了人类文化进程。同时档案从专题层面上看又是零散的, 各成体系的, 如何把这些档案加工成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 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效整合档案资源, 形成各种有价值的文化产品。档案文化产品开发, 是充分实现档案文化和档案工作价值的重要手段, 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可传播性。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档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同时还要努力打造文化精品, 使档案文化产品真正在校园文化产品中具有一席之地。目前, 很多高校已开始致力于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 有些学校单独成立了校史办, 专职从事档案编研, 形成了种类繁多、方式各异的档案文化产品。例如很多学校通过修建校史馆、学校名人纪念馆等, 以展览的方式宣传、展示学校;通过挖掘档案信息, 编辑出版了校史等相关的书籍;通过网络和校园电视媒体播放和展示学校档案文化视频、图册。这些通过精心制作的各种档案文化精品, 是学校内涵的展现, 是传承和传播校园文化的工具, 是一种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充分发挥高校档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积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档案。

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档案, 也就是要积极为包括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 各项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 从档案中获得灵感、寻找素材、吸取智慧、强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档案, 让档案的利用面和作用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大, 使档案利用成果不断丰富。

2. 积极主动为校园文化建立档案。

要为校园文化建立档案就是档案工作者要主动帮助文化建设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档案。校园文化建设, 不但需要利用以前形成的档案, 而且也要建立、保留自身形成的档案, 既为今天的校园文化建设留下记录、留下凭证, 也为明天的校园文化建设留下参考的依据和继承的遗产。目前很多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记录相关的档案资料收集不够重视, 形成的相关材料不归档, 或只有少部分归档, 材料不齐全, 尤其是电子类的活动视频、照片, 没有规范的管理, 以致需要的时候找不到或已损坏, 这无论是对学校的今天还是对学校的未来, 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档案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主动地、积极地帮助和指导文化建设者, 把他们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电子的、音像的、纸质的等各种载体的、有参考价值的东西留存起来, 建立档案。

3. 利用档案文化产品传承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建设校园文化就需要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传承就是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辨别, 继承传统校园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 对于落后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加以改造或去除。高校档案就是传统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档案文化产品就是通过利用和发掘传统校园文化的内容而形成的文化产品, 这些文化产品往往更直观地反映了传统校园文化的内容。通过利用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更快、更好地继承传统校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并发现其中需要改造和去除的部分, 同时档案文化产品的更易传播性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承变得方便、快速。

参考文献

[1]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0.

[2]马丽.对建设高校档案文化的思考[J].云南档案, 2011 (4) .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 篇5

1背景。一是时代背景,二是中国现实背景,三是知识背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延续和深入的大背景之中。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既是一种普遍趋势,又是重要的时代特征。这样一种大的背景特征,其影响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无论是开放的社会系统,还是较为封闭的社会系统,时代背景特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只不过影响产生的程度、方向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时代背景需要的结果。或者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潮流。现代化是指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不断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现代化让我们生活在一种混合状态中:既不能跟着大众文化的趋势走,又对我们的私人生活十分依恋。现代化既是一种持续过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农村发展是这一过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传统专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实质就是向现代化的转变。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与时具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就中国社会现实背景而言,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与社会在快速增长和转型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化。

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与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但1990年代中期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到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别显然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那么,造成如此巨大的城乡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政府再分配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呢?无论是那一种情形,政府改变这种社会不平等的责任都是义不容辞的。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发展关系到能否建成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社会。如果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允许城乡差别继续拉大,社会结构的失衡就难以避免,随之也将危及中国食物生产和供给保障。因此,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短木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发展水平。

2.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其它政策。

网络背景下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15-02

图书馆联盟是各图书馆自愿参加,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而建立起来的联合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图书馆联盟以其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成功地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它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最佳模式。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等国家级和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相继建成,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数量少、地区建设情况发展不平衡。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分析,对于加快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缺乏建设资金。我国传统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追求大而全、小而精,强调图书馆各类资源的齐全。在新时期,这些观念虽然有所淡化,但是对我国图书馆建设还是有所影响。这种观念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不利于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大型图书馆认为加入图书馆联盟会降低本馆的经济效益,小型图书馆在合作过程中会对大型图书馆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淡化自身的独立性。传统图书馆建设的思想观念导致图书馆对资源共享、加强合作的认识不够,在建设图书馆联盟时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投资。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与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对图书馆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给图书馆建设拨放的资金也有限,这就导致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资金保障,最基础的建设项目也难以完成,更难保证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程度低、资源整合程度低、专业技术匮乏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图书馆联盟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水平低,各成员馆之间没有进行具体分工安排,共享资源没有进行统一编目,图书馆之间没有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在电子数据库建设方面因沟通不善而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都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网络化发展不平衡,网络化建设工作不规范。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图书馆网络化技术发展不平衡,高技术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图书馆网络化技术较为匮乏,不利于当地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我国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脱离网络技术,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系统兼容性差、功能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技术人才与法律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要求。这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还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综合、处理。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够。因此,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与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涉及信息资源安全问题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引发纠纷。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会产生网络环境安全、数据库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过程也会引发知识产权问题。这些信息安全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才能得以解决,然而目前我国在图书馆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图书馆联盟建设缺乏法律保障。

二、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进行加强配合,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国家要打破地区限制,统一指导规划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最好设立信息资源建设指导中心,对国家级、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提供统一指导。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要能够做好全局规划,保证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有计划性、有次序地开展。其次,我国应该建立网络中心图书馆,根据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发展潜力及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因素确立网络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领导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工作,向图书馆网络技术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管理协作等援助。另外,图书馆联盟整体规划工作能够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制订工作标准。最后,国家应该提高对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视,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资金援助,促进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与发展。图书馆联盟建设不仅需要国家进行统一指导与规划,还需要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地域优势,建设具有特色的资料数据库。成员馆作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者与参与者,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才能够提高核心吸引力与影响力,这样有利于推动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图书馆联盟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来规范工作标准与技术标准,以实现资源共享。在传统图书馆合作过程中,由于人工管理的局限性,图书馆之间难以完全了解对方的馆内资源信息,这就影响到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图书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书面编目,但是并没有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各图书馆之间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同、系统不同,这就阻碍了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这一目的的实现。所以,图书馆联盟需要规范工作标准与技术标准,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制定工作条例的形式来实现。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应该统一使用相同的办公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这种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满足联盟内部工作需要,还要能够满足图书馆联盟之间的合作需要。

第三,图书馆联盟要构建联盟文化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想保证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协调好各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除了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还需要构建积极健康的联盟文化体系,从而保证各图书馆的思想行为一致,减少因观念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在构建文化体系时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要维护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在合作活动中极有可能产生联盟利益与图书馆个体利益发生冲突的现象,这就需要成员馆以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为重,避免矛盾冲突;图书馆联盟文化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成员馆之间地位平等,不管是资源丰富的大型图书馆,还是资源有限的小型图书馆,其对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工作都做出了贡献,所享受的权利义务也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因为资源储备与技术水平的悬殊就差别对待;图书馆联盟文化体系的构建要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图书馆联盟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馆的共同参与与配合,需要各成员馆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特别在图书馆电子信息数据库建设方面,更需要成员馆的积极配合。另外,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与复合型人才。技术人才是图书馆联盟建立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人员的学历水平上,要能够注重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图书馆联盟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水平,保证图书馆联盟工作服务的正常开展。

最后,国家要为图书馆联盟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难以保护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一些图书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统一适用的图书馆法。这就导致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我国图书馆联盟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不同系统之间资源共享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端很容易造成法律纠纷。尽管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强调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但是在合作活动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得以解决。由于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各成员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在这一过程,联盟成员馆应该树立版权意识,对一些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提前加以规定。产权问题具体出现在图书馆联盟统一采购数据库系统、在各成员馆使用电子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以及成员馆创建的具有特色的数据库扩大使用范围时,由于数据库产权不明所引发的商业利益纠纷,而造成的知识产权问题。另外,随着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加强技术合作,共同设计研发的技术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的产权保护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我国政府需要加快法律建设,建立健全图书馆联盟法律体系,以法律条例的形式来规范图书馆联盟合作活动,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图书馆联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彦瑞,杨惠芳,冯宝秀.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步骤与存在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

[2]周玉陶.数字图书馆联盟背景下图书馆技术队伍整合[J].图书馆建设,2009,(6).

[3]陆地,郭秦茂.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朴诚”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篇7

一、搭建校企交流平台,营造文化氛围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面临的就是直接就业,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既可以让企业文化中先进的做法与经验来提升班级文化的“档次”,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更加强调个人行为的“标准化”,倡导员工之间的诚信、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对中职生施以“朴诚”教育最鲜活的案例。学校要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认识文化、走进文化,把企业文化中那些优秀的个人或团队之间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引入班级文化之中,营造出一个具有职业特色的文化氛围。教师还可以将在企业中从事财务的专业人员请到班里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让他们通过自己在岗位上的“朴诚”行为来激励学生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文化熏陶,又能够了解当前企业文化的内涵,为即将进入的“职业角色”做好准备。

二、注重工学结合,突出专业班级文化特色

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引入到中职财会课堂,能够帮助教师结合企业需求,有目的地进行文化建设,让学生不用走出校园就能够感受文化熏陶,了解市场动态,为就业打好基础。一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借企业中一些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朴诚”文化宣传与教育,让学生对“朴诚”的内涵、文化的内涵有一个客观认识。如为他们介绍寿光市“康跃”企业文化,该公司以“诚信敬业,爱人如己”作为自己企业的经营态度和处事原则,他们积极倡导每一名合格的员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信,其次做到的就是敬业,再者要学会“爱人如己”。他们认为“诚信敬业,爱人如己”不但是做人的一种境界,而且是一名合格员工具备的基本素养,该公司就是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引领下,获得了很多殊荣。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知名企业管理者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将课程进行专业性的优化,既能够突出专业特点,又能够引入“朴诚”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文化大讲堂”的形式,让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公开授课,为学生展现新时期企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文化。也可以邀请知名大学的教授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国学文化”讲座,让他们从古人的行为中认识到,“朴诚”不但是每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而且是作为新时期财会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三、模拟“实训基地”,创设真实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作为“职业”特点明显的中职财会班级文化建设,其目的则更加明确,即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文化建设的成效用什么来验证,是通过学生的实际行为来验证。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将“朴诚”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准则,是否能够在自己的专业中也保持“朴诚”本色,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实训基地”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职场”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将自己感受、认识、理解到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行为进行表现。如创建“模拟银行”,让每个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到该“银行”进行工作,业务流程、工作制度、行为规范等等都按照正规银行的标准来制订,如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工作”时间不能大声喧哗、业务工作失误三次以上留岗查看等等,让学生以“准员工”身份真实体验真正的企业管理,感受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环境,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朴诚”承诺。通过“引企入校”的方法,用“企业文化”来填补班级文化的“空白”,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补,构建具有中职财会特色的“校企融合”文化,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财会人才。

四、结束语

“朴诚”不仅是每个学生应该追求的一种优秀品质,也应该是构建中职财会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中职教育者要将课堂作为“朴诚”教育的“主阵地”,以德育为“突破口”,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做好个性化、专业化的班级文化建设。

摘要:“朴诚”是彰显学生“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如何以中国传统的优良品质——“朴诚”为背景,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当前中职教育者值得深思的课题。文章从实践层面探索了“朴诚”班级文化建设的本质内容,并结合财会特点,对构建个性化、专业化班级文化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做法。

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的建设 篇8

关键词:学科背景,口译,课程设置

一、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的开设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在国际会议、学术会议等场合中,口译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口译员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因此,口译课程的开设和建设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杜云辉,2000)。事实上,一直以来只有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才开设口译课。然而,从目前的口译现状看,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其专业限制,在口译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员并不多。由于学好语言不等于能够进行翻译,翻译要求掌握工作使用的语言,在这一点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疑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培养非英语专业口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庞大的潜在翻译人才群体: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优秀生(郭井,2009)。显然,一旦这一群体的英语潜能得以挖掘,其作为口译人才的优势不可估量。目前,一些高校,如宁波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等已开始尝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基础口译课程建设,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开拓了新领域(迟欢玲,2007)。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是广西区内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本科院校,顺应教育形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我们也于2009年底开设了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实验班。

二、课程建设与实践

我校每年新生入学即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三个级别,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由任课英语老师根据掌握的情况每班推荐2~3名口语能力优秀的学生参加口译班的面试选拔,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口译的可塑性。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教学由4位有专业英语口译课教学经验,并承担过历年国际博览会重要口译工作,已被纳入区外事部门口译人才库的老师承担,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学习平台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1. 课程设置。

口译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处理多项任务的过程。首先要对原语进行听辨、记忆、理解,再做信息处理和解码,然后给出表达正确的译语。对学生而言,“有用”是他们学习口译的最终目的。因此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实验班的口译教学强调实用性,作为一门技能培训课来上。口译课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反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综合口译活动的特征以及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具体学业状况,我们分4个学期给该班开设了听辨、公共演讲、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课程。

2. 教学与实践。

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一般口译人才,以听说译技能训练为教学主线。内容包括:听解原则、言语类型分析、主题思想辨别、短期记忆训练、口译笔记、目的语信息重组、演说技巧、数字传译技巧、译前准备技巧、协调能力训练等。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不尽相同,可依实际情况贯穿融汇于教学主线中。听辨打基础。口译是一项高强度的思维活动,译员首先要在听的过程中有效理解了其中的信息,才能将其储存于大脑,同时做笔记,继而完成传译。口译教学应该重点对学生进行听力的强化训练。训练初期进行无笔记复述练习,让学生养成识别意义结构和抓大意的习惯后,再去学记笔记,这样做出的笔记就不会是孤立的只言片语而是可理解的意义结构了。做笔记不得其法将会使笔记和听力两项活动相互干扰。当学生已能够分辨出重点信息并加以记录时,口译听解技能包括脑记和笔记技能都可融入听辨课中。

3. 演讲搭桥梁。

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训练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进行演讲练习,英语演讲课成为其中一门必修课。操作上可以从定题有准备演讲逐渐过渡到要求较高的即兴演讲,实行同伴互评和教师总结。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口头表达时还可引入公共演说技能的教学,就语速与语调的控制、如何纠正不良表达方式等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

4. 口译重技能。

“口译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技能为主”(梅德明,2003)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口译训练的知识体系,有必要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介绍有关口译的理论,如口译的形式、性质、基本概念等。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最开始不应把课文内容作为重点来组织教学,要以口译技能的培养为重点。需先培养致欢迎词、祝酒词等礼仪致辞等这样一些专题性不强,套路相对固定的内容,再逐渐过渡到各个专题口译训。

5. 实践积累经验。

口译和其他口语表达能力一样只有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才能有突破性的提高。除了课堂模拟实战外,我们给实验班提供的其他实践机会包括各类英语演讲和辩论赛、外教助理、校内英文讲座助理翻译以及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工作等等。而事实证明,多学科背景口译班的学员在这些实践中的表现不亚于甚至超过英语专业学生。

三、成效和意义

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利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将口译教学学科化,根据学生不同学科背景,编选教学材料,借鉴普通口译课程的授课方式,培养能够较为满意地完成涉及本专业口译任务的人员。外语专业的口译课程设置通常以政治、经济、外交等三个方面为重点,培养的“万金油”式的译员往往难以满足专业口译要求。不过,对于入选该班的学生来说,我们的课程仅属抛砖引玉入门型,要成为娴熟的学科译员仍靠其个人日后的更多努力和付出。其次,通过吸收其不同专业学生加入到口译研究中来,可以使各专业词汇的精确性得到保障,大大丰富口译词汇和语料库。当然,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现阶段不宜也无条件大范围铺开,但其成功开设却为涉及面较大的大学英语转型期教学改革,尤其在提高语言技能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例如,把口译的内容融入到阅读、听力和口语课当中:在阅读课上减少静态书面练习,代之以动态的汉英口译技能训练;听力课上利用口译练习来培养学生瞬间记忆能力,让学生养成“耳听会译”的习惯,听和说都能同时得到训练。显然,口译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训练模式,可以跨越“高门槛”,直接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以培养学生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的口译训练能增强学生的母语迁移能力及母语到英语的思维转换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云辉.论口译人员的综合素质[J].中国科技翻译, 2000, (1) .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 2005, (4) .

[4]郭井.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开设学科口译课程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9, (6) .

[5]迟欢玲.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基础口译课程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1) .

TPP背景下中日FTA建设 篇9

一、TPP与中日FTA

在2009年以前, TPP—直鲜为人知, 直到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并大力推动, TPP才名声大振。2015年10月5日,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 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 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

TPP协议达成之后, 学术界关于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的讨论更加火热。尤其是日本的加入, 为原本就进展缓慢的中日FTA带来了更大的阻碍。康佳楠 (2015) 指出日本加入TPP谈判对中日贸易中的低端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产生将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 日本在政治外交和对外贸易方面一直倾向于和美国站在同一条战线, 而美国又一直惧怕中国的发展会危及其在全球的地位。所以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TPP后, 显然会使中日FTA的建设进程放缓。

二、中日双边货物贸易状况

中日贸易从1980年左右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中日贸易总额为1019亿美元, 首次破千。此后, 中日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双方贸易总额有所降低, 但随后便出现上涨趋势。2014年日本出口总额为6909.06亿美元, 其中对中国出口占18.3%, 中国以0.3%之差排在美国之后, 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目标国;2014年日本进口总额为8127.60亿美元, 其中从中国进口占22.3%, 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表1显示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保持增长趋势, 但存在贸易逆差。这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贸易结构有很大关系, 日本工业化水平较高, 可以与中国形成产业结构上的“垂直-互补”, 从而推动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

三、中日FTA的实证研究

以下将对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修正, 求出中日两国各自的贸易引力回归方程, 定量探究建立中日FTA将会带来的贸易扩大效应。

1. 建立模型

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中国与12国的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查阅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日本与12国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查阅OECD数据库。13国的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网站。距离利用Google Earth测量。

3. 回归分析与检验

首先对中国与12国之间的贸易引力模型 (1) 进行研究, 结果如下:

从经济意义来看, 国内生产总值与双边贸易总额正相关, 而距离越远, 贸易中的运输成本越高, 这将会阻碍两国贸易发展, 因此距离变量系数为负。FTA系数为0.357391表明加入APEC会促进两国贸易往来, 而且促进效应不容小觑。以上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用同样的方法对日本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2。

4. 中日贸易潜力

模型中引入了FTA这个虚拟变量, 而且得出其系数中国为0.357, 日本为0.332, 这表明加入APEC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双边贸易总额具有促进作用。2014年, 中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有7个是APEC的成员国。其中美国、日本和韩国位列前三, 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之和占到2014年总量的26.63%。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过上面的分析, 虽然TPP协议的达成将会一定程度上阻碍中日FTA的建立, 但中日两国贸易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日FTA的建设是实际可行的。在TPP背景下, 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中日FTA的建立:

第一, 增强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的基础, 目前, 中日之间还存在一些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 两国能否从大局出发, 适时搁置争议, 增强政治互信, 对中日FTA的建立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 积极主动构建FTA网络。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国际地位,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当下, 我国应当把握主动权,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 积极构建FTA网络, 以“一带一路”之连横, 博弈美国“TPP”之合纵。此外, 还要发挥中韩合作与“10+6”机制的示范效应, 促使日本方面积极与中方进行FTA谈判, 使中日FTA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万璐.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J].当代亚太, 2011, (4) :69-70.

[2]匡增杰.中日韩自贸区贸易潜力、制约因素分析及策略选择[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5, 22 (1) :26-32.

[3]张彬, 刘晨阳.中日韩FTA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22-60.

[4]朱思翘, 张天龙.“一带一路”与“TPP”合纵连横背景下我国FTA建设的机遇和挑战[J].地方财政研究, 2015, (11) :10-14.

建设背景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和对策

0 引言

近几年,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 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 推行“三农”政策, 农村发展展现了良好势头。但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城的加快, “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凸显, 农田水利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革, 法制建设亟待加强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笔者以武汉市周边乡镇为调查对象,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深入研究, 尝试性地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对策。

1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这对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 目前政府还存在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不够重视, 意识薄弱, 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及规划不合理, 农田水利组织管理和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

1.2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我国现有的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问题, “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 浑身是病, 难以为继”, 这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目前的运营状态。目前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 历经30-40年运营, 虽然绝大部分水利设施都在沿用,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所处的年代整修标准不高, 加上近些年工程老化失修, 其作用已经发挥殆尽, 防洪抗旱能力十分有限。

1.3 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国通过有效工程措施, 累计解决了2.7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是从最近的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质性地方病等问题。追其根源, 是由于多地河湖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且治理不易。

1.4 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近年来, 经过一系列乡镇机构改革和税费改革, 我国农田水利的体制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仍存在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 节水农业发展滞后, 投入严重不足, 缺乏稳定增长机制, 管护机制不健全, 管护主体缺位, 再加上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意识, 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而农民群众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相应的管护, 在某种程度上也大大降低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2 解决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对策

2.1 转变职能, 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无论是水利部门, 还是地方政府、基层政府, 都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 由经济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由关心地方的GDP总量转变为关心地方的民生民计。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认真抓好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 全力做好防洪抗旱工作, 落实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注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2 突出重点, 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与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建设结合起来, 与农业综合开发、粮棉油高产创建结合起来, 与村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政府应加大金融支持, 推动水利改革发展, 多渠道解决水利投入不足问题。针对工程型缺水的问题要抓紧解决, 尽快制定解决方案, 切实解决问题。要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要确保思想、队伍、工程、物资、资金“五到位”, 制定应急方案。另外, 要重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 进一步完善耕地流转政策, 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培训, 使其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3 加大投入, 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对水利建设注入更多的投资资金, 以加强水资源的配置工程建设。在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村抗灾能力的基础上,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整改, 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 提高其蓄水供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批如水池、水窑等小型集雨工程和调蓄工程, 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循环利用, 不仅可以缓解工农业和城市用水的紧张局面, 还能提高农村应急抗旱能力。二是要搞好河道堤防综合整治工作, 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不断完善本地域内的防洪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要加强农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对大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要加强, 促进工程节水向综合节水、高效用水转变。四是要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 分析并解决现有农村饮水困难问题, 提高供水保证率, 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防止病害的发生。

2.4 严格管理, 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适时出台农田水利和节约用水方面的行政法规, 逐步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进一步发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的基础与指导作用, 健全农田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单位与责任人考核等制度。在明确水资源储量的情况下, 合理利用水资源。针对农民, 提高个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认识, 增强节水意识, 减少水资源浪费。针对企业、工程, 特别是用水量较大的, 制定相应的排污限制制度, 确定净化排污指标, 存在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 鼓励其技术创新,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组织领导和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 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协调, 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 形成大干农田水利的工作局面。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齐心协力。此外, 争取新闻媒体的广泛参与, 发挥社会资源, 加强水利方面的宣传教育,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度、参与度。

3 结束语

中央已多次明确提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同步”的战略任务中, 农业现代化是关键, 其首要条件是水利。农村水利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保障系统, 这关系到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来重新认识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调整发展思路, 走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刘永志.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王来军.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和对策[J].吉林农业, 2012.

上一篇:建筑工程渗漏水下一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