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背景

2022-07-16

第一篇:生态环境建设背景

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在党的十八大中相继提出,随后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这一发展理念也体现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的人口比重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所以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就要加大力度建设我国的农村地区。提高农村人口的幸福感、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就需要对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仔细的研究。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了在美丽乡村视野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些都显示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第二部分论述了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论述了在美丽乡村背景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五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产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环境美、文化美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美丽乡村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在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中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积淀。社会发展理念中生态文明建设观点的提出体现了要始终坚持发展观,把这一观念作为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文明”的第一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我党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总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局指导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其顺利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美丽乡村”在2013年被提了出来,要求美丽乡村的建设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坚决避免走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老路子。生态文明也被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北京召开,习近平会上作十九大报告。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新时代的方向。

从20世纪初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开始加大对工业的投入,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气、土壤、水源等造成了非常严峻的危害,西方各国家的生活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他们意识到这种灾难性的危害后,便进行工业转移,把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工业转移到了发达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至此,发达工业国家的环境问题便变成全世界的环境问题。除此之外,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出现“环境公害事件”。所以在国际环境压力和我国自身环境压力下,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舍弃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老路子,探索一种新的出路。因为乡村的各种生产活动和平日的生活都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要注意生态建设对乡村环境、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反作用的影响。要建设具有整洁乡村,文明乡风的社会主义的美丽乡村,就更要注重生态的友好建设。

(二)研究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构建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缓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继续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节约农业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物质积淀、精神充实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整体统筹推进的系统工程,对于引领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研究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为实践地域,以解决乡村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突破口,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实现乡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思想理念、先进的建设路径和具体的实践方式,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推进了我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2]。

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改变农民生活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思想,整体推进。具有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前提。只有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引领乡村的建设主体规范自身社会行为,不断的充实生态文化知识,改变自身的不良行动方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重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创建美丽乡村的内容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正在改善,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以乡村景观的建设为抓手,合理开发自然空间,科学布局,整体共建,通过实施村容整治和绿化美化,渐渐实现乡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改善人居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美丽乡村的发展,为现代农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例如,可以根据地域特色,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可以开发和推广废弃物利用、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生态保护型养殖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新技术,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达到循环农业的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发展农业使农民生活富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缩小城乡差距进而实现“城乡等值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好美丽乡村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的相关基本理论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最新的阶段,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宗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通过对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人类逐渐从物质财富的单一追求中解脱出来,寻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生态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类社会形态的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最先进的一种文明。生态文明立意非常高远,它包括环境保护,又高于当今国外流行的环保运动;生态文明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为了避免重蹈“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覆辙,是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政策法规、引导人们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来发展绿色科技,实现整个社会福祉与实现整体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永续的双丰收,进而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最早是在浙江省安吉县的乡村建设中提出来的。总书记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3]

美丽乡村是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美丽乡村可以讲为“三生和谐”,“四美共建”。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是建设外在美丽和内在美丽的和谐统一,它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和谐”,细化为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四美共建”。具体要求为:一是要求美丽乡村经济产业特色明显、产品优质安全,资源生态和谐,称之为生产高效的“生产美”。二是要求美丽乡村布局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和谐,称之生态家居的“生态美”。三是要求美丽乡村物质生活宽裕、社会保障有力,邻里亲朋和谐,称之生活美好“生活美”。四是要求美丽乡村乡风朴实文明、地方文化鲜明,称之人文和谐“人文美”。

美丽乡村从形式上看,表达出一种奋斗目标,充分展出了一种精神,一种风采,一种意识。从本质上看,美丽乡村代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三)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

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着紧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仅让人们享受到了环境的优美,同时也享受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了和谐社会的美好。美丽乡村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乡村的建设要在美丽乡村视野下进行,在以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原则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乡村布局、优美的乡村环境、浓厚的乡村文化、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美丽乡村视野下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具有新的特征,体现在生态文明乡村的原生性、高效性、和谐性、持续性化及人文性。在美丽乡村背景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摆脱贫困,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再一次确定了处于核心地位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对科学发展观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对包含在科学发展观里的生态建设的这一现实要求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索,并且运用了实践方法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全面的思考。我们想要实现社会主义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党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这就从侧面要求我们党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要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尤其是在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地区,更应该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然而“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标完成情况。所以我们应排除万难、坚持不懈完成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这一理论。

(二)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成功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坚持我们老一辈思想家们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并发挥其指导作用。坚持正确的路线、正确的纲领,总结发展中的经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要做到和谐的发展就必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内容,又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了50.32%”[4]。由此可见占了一半人口数量的农村,其相关建设不能够忽视。农村建设中实现了和谐发展那么也就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

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是在我国壮会主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了出来。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不管是农村地区的人民还是城市地区的人民都责无旁贷,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党在各方面的建设中也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生态的建设和保护,以确保这一伟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使全国十几亿的人口、使全国的各族人民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体会到发展的好处。在建成小康社会中有以下六点要求:“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然而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进而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实现,影响“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奋斗目标的完成。所以要想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就要下大力气统筹好实现好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

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中国,始于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将其列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始终贯穿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提升“产业美”、打造“生活美”、塑造“人文美”、共建“生态美”[5],来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好家园。

(一)打造生产高效,建设“产业美”

1.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大力发展基础农业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良好宏观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低碳环保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高碳普通农产品征收较高的税费,同时对低碳农产品实施减免税、专项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农业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以满足低碳科技研发需求。二是选择科学耕种方式,实现减排目标。应尽量减少机械化耕作,增强土壤养分,加强土壤的固碳作用。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高碳型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资源效益增加农业贡献。要加强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如进行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国家还要大力倡导新型能源的使用,加大对绿色低碳生物质能源开发的力度,减少人们对石化能源的依赖。

2.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针对我国实际,应充分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研投入,提升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高等研发机构、企业、农业生产组织之间的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建立以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保护并举,研发、推广节水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针对我国化肥施用的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精准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良土壤,降低环境污染。

3.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中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我们要立足目前存在的经营理念落后、品牌定位不准、管理模式混乱、产业组织自发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农村体验为切入点,注重乡村生活水平,注重在富有自然气息的环境中享受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吃的要好,又要绿色健康安全,住的既要符合自然环境,又要舒适卫生,同时还是有便捷的交通,以适应都市化的外部结构。要依据资源的不同,进行差异化设计,避免同质化,增强吸引力,这样主题的乡村旅游,才能有特色,获得新发展。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可行性论证,要注重对乡村原生态的开发与保护。

(二)打造自然环境和谐,建设“生态美”

1.科学农田管理,加强环境保护

农田环境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化学肥料和各种药剂对水文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食品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的农田环境管理应以降低大气和水土中的金属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的污染为目标,来提高农作物的优良性状,改善土壤环境;另一方面农田环境管理还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美化农村景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美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物多样性能够促进能量的正常循环,稳定发展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主要在一方面能促进能量正常循环、稳定水文环境,同时可以调节气候和维持系统的进化进程发挥作用,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必要的食品、药品、生物科技等健康的生活资源。立足目前农村单一种植的多发现象,恢复生物多样性为生物物种和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基础条件,为生物物种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2.完善法律保障,严格环境管理

“社会的各个方面依赖于具有明示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法律等级强行调节”[6],中国的农村社会现在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期,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以及社会性的规则也是农村社会问题治理的首要方略。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在立法的过程中注重本土化,尊重一些固有的民众和民俗和习惯,使之转化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转型期农村社会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使得生态文明中法制的制定、实施都能够与农村社会发展产生对结,相辅相成,真正实现法制在促进乡村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权威性作用;最后要积极的有选择的吸收和借鉴国外乡村建设的法治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的不健全问题、各地环境法规的实际可操作问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成效问题。

3.注重绿色产值,实现农田可持续利用

我们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农业本身提供的“绿色产值”,以提高绿色产值为目标,结合对人们生存环境的研究,为乡村农业发展提供方向。一要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与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平衡。立足于目前中国加速工业化进程和体制改革实施发展造成的忽视农业、农业人力资本不足等问题,中国现阶段应该对农田环境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加强农业基本补贴等一系列基本措施,激励农民自觉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二要加强乡村环境修复力度,保持农地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尽管国家政策对农业发展倾斜,但是农业补贴的增加并没有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业生产瓶颈的问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持续增加可耕地的面积,对不可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对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进行坚决整顿,加大农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三是要强化乡村环境治理,保持中国农业生产与土壤水文环境协调发展。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水土污染、物种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维护农田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减少化肥、农药、杀虫剂等的使用,提倡农民种植原生物种,增加多样性种植,对于实现农作物健康成长以及营造有利于人们生存发展的舒适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加强乡村环境管理,实现美化农田环境、丰富乡村自然景观与美丽乡村资源化建设的双丰收。

(三)构建乡村和谐,建设“生活美”

1.强化政策引领

建设美丽乡村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这些对美丽乡村建设都起着生态导向的作用。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编制科学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对于统领农村资源环境生态规划体系,优化国土开发利用保护的空间格局,严格实施水资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2.完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7]。以“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8] 的原则,严格的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制度和操作性较强的法律,以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建立健全资源有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一部分,逐渐形成绿色科学的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以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3.加快基础建设

我们要不仅注重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更要注视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同时尊重农民的财产权益和民主权利,向“人”的美丽乡村迈进,向破除城乡二元化迈进,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着力推进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以及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加强生活安全用水设施建设、网络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中小学文体设施建设等。

(四)注重人文和谐,建设“人文美”

1.传承乡村文化

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前提。“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9]。乡土知识是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乡土知识也可称为传统知识、民间知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方面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理智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乡土知识涉及乡土社会存续的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另一方面注重乡土知识的传承,不断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将本土文化与二次创新紧密结合,推进生态旅游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民众参与节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断以生态文化为载体,通过以节日发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促进新型旅游,以旅游市场来带动新型产业的结合发展,从而通过市场带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培养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的培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基础。将生态文明内涵不断地融入旅游文化、群众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要求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道德为核心,牢固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政府机关方面,要不断提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村民方面,要从小做起,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资源节约化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3.增进乡风文明

增进乡风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核心,是建设“人的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标志。增进乡风文明要求我们针对农村的发展特点,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亿万农民的中国梦做主题宣传教育,凝聚中国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平台,广泛宣传善行义举,充分发挥示范和感召作用,凝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正能量,引领道德风尚,传承乡土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五、结论

生态文明的理念虽然发源于城市,但是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在实现脱贫攻坚这一道路上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探索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美丽乡村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理论引领的一项系统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持续不断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到全社会各个领域。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亿万农民福祉,关系着农业农村的未来,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统筹兼顾、民主规范”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村民参与、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开展村庄规划”为基本原则,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做好统筹和顶层设计,通过打造“产业美”、优化“生活美”、促进“人文美”、共建“生态美”为具体建设路径,保障国家农业发展的食物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需要,从而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月 06 期. [3] 《中央一号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第六次全国人日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4-28)[2012-4-20]. [5] 唐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2014 年 06 期,第

69 页。 [6] 刘芳:《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理论探析》,《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 95 页。 [7] 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页。 [8] 李慧:《新思路破解“三农”新问题——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光明日报,2015年2月3日。 [9] 包婷婷:《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第61页。

第二篇:十二五信息化规划背景及环境

我国“十二五”信息化规划背景与环境

1 政策环境

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

2008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的《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表达了国家意志,传递了明确信息:信息化政策将持续深入扎实贯彻;信息化推进重在应用。

1.4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

2008年3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新时期以来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大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任。

1.5 地方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各个地方的信息化政策也随时得到了更新与完善。例如,北京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本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06-2010 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 年)”。该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化水平,建成信息产业强省。到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广东”。

2 经济形势

2.1 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大调整时代的到来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必将产生全球性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由此对我国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外需的萎缩,全球都将进入需求不足的时代。与此同时,经历萎缩后必然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在此轮调整中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仍然是政府当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即便外需在水平和结构上都重新恢复,作为一个大国,我国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基础长期建立在外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上。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走势,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应当终结。

2.2 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阶段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进入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开始进入战略性升级的阶段,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额消费支出持续攀升。

2.2.2从私人产品需求到公共产品需求的升级。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近几年来,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前5年的支出规模。以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为例,1990年至2006年,这些满足公共需求的支出在个人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从全国来看,私人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解决,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出来。

2.2.3从物的追求到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从总体上说,在广大社会成员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始全面凸显。为此,社会政策导向应当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生存型阶段,社会政策注重将资源用于减轻人们的不幸和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发展型社会政策重点是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提高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2.3 “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尚未彻底实现

在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并且从近4年的实践看,“十一五”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目标在多方面进展不大。应当说,“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相当好的。例如: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把促进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等。从这几年的情况看, 尽管“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总体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标任务艰巨。

(1)投资率居高不下。由2000年的3 5.3 %提高到2008年的43.5%。2009年情况特殊,可能投资率还会高些。

(2)消费率逐步下降。2005年为51.8%,2008年进一步下降为48.6%。

(3)外贸依存度大幅上升。2000年是39.6%,2005年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64.8%。

(4)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2000年为13.8亿吨标准煤,2005年上升到22.5亿吨标准煤,2008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8.5亿吨标准煤。

2.4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

“十一五”好的政策导向难以全部落实,发展理念、相关体制改革滞后,但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特点;以行政推动和行政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

“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有重大突破。

3 社会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顺利进行,这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产业环境等。这些社会环境对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人才环境

人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第一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条件。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对改善中国信息化人才的现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目前信息学科已成为中国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的必设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在职培训是目前中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IT职业英语五个大的职业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同时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此外,中国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大力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智囊团”,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国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3.2 产业环境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进程。

“ 十一五” 期间,中国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以及“十一五”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电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十一五”期间提高2.2个百分点;通信业转型与发展成效显著,通信业务总量“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8.5%,5年增长2.5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规模5年扩大3.3倍。此外,在信息化推进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2.18万亿元。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举措在信息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3.3 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并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开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4 技术环境

4.1 物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将网络终端从普通PC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各种网络终端设施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4.2 云计算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技术的组合体。云计算是分布

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指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4.3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还包括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

4.4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 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移动Internet。它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摘自:中国信息主管网)

第三篇:PS打造舞台灯光环境背景效果教程

PhotoShop打造舞台灯光环境背景效果教程

效果图:

制作步骤如下:

最后贴一下最终效果图(跟一开始的效果有点不同,因为调整了一些,呵呵~)

第四篇: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引言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浪潮。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构生态文明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确要求。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文化建设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如何解读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生态文化新内涵、建构生态文化发展的推进体系、探寻生态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实践层面,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正在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在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成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创建示范工作成绩显著,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演变性特征没有被关注,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缺少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各地区存在生态文化建设“认知不足”、“体系缺失”“、主体缺位”的情况。

(一)认知不足

据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度不高,呈现“了解率较高、准确率较低”的特点。另外,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但认同度不如中西部;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度越高,但认同度、践行度却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传播不畅的重要原因。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专家研究的专业词汇,生态文化并没有本土化、规范化、通俗化,导致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

(二)体系缺失

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根据各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的经验,生态文化的理念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的融合度并不高,没有一套成熟的实践体系,将生态文化的培育内嵌到具体的生态建设中,对于生态文化的引导与文化自觉性的培育意识不足。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的培育并非是孤立的,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必须按体系逐步推进。

(三)主体缺位

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这也间接反映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多元参与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NGO是生态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者偏重于政府,企业、NGO在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培育中尚未发挥应用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策略建议

(一)萃取区域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文化自觉

如何使公众深入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确立生态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生态文化的界定将为强化区域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奠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导向。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特征的显现,生态文化理论应从最初的人类学角度研究逐步关注生态文化的时代演变、区域差异特征。为了使公众对新时期的生态文化进行有效认知,生态文化的内涵应融入这两种特征。基于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界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萃取区域生态文化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文化,如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提炼区域内被广泛认知、公众易于接受的生态文化。二是融入低碳经济理念,在萃取区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文化基础。三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进行生态文化理念的整合,提升生态文化自信和自觉,增强生态文化的引导力。在具体操作方法层面,还要力求通俗化与规范化。通俗化要求集聚生态文化的集体智慧,创新公民参与的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行生态文化的萃取研究,规范化要求生态文化细化为易懂、易记的规范性道德操守,便于政府、企业、公民强化生态文化与自觉行为的一致性。

(二)建构低碳实践体系,融入生态文化培育

在与浙江省相关部门进行的生态文化合作研究中课题组曾提出,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用“生态文明阶梯”来表示,分为四个层次———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并作为其他形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护栏。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也是实践的过程。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以以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为载体,融入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的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在低碳背景下不断内化。生态安全层面,气候变化涉及到生态安全,全球变暖,已经逐渐开始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影响生物安全问题。生态安全处于生态文明阶梯的最底层,关乎公民切身利益。在生态安全领域融入低碳经济、气候变化的影响,普及生态文化,会极大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生态产业层面,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有绿色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低碳科技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强化生态文化的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化的普及效率。生态景观层面,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景观体现出更加健康、节约、可持续的景观发展目标的追求。可持续的环境伦理贯穿于景观构成环节,能够在城市景观布局、生态文化塑造、低碳行为引导上最大限度的与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提升相契合。结合区域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公众了解生态景观知识、参与生态景观保护的热情,最大化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认知与保护、生态景观对生态文化的促进与提升作用。如建设低碳生态旅游产业、低碳休闲度假基地等。

(三)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实现群组互动协同

发挥群组作用是《21世纪议程》的重点内容,亦是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循路径。这些群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NGO(非政府组织)。按照不同的角色又可细分为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区、学校、家庭、妇女、农民等。以往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中侧重于对传统群组、单一群组的集聚宣传、培训教育,相关部门已提出了大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在某些区域已取得丰厚的实践经验,更多的关注到了“点”的集聚。但是,如何更有效的发挥群组辐射作用,架构畅通、有序的生态文明意识之“网”,迫切需要关注、群组互动的协同效应两个关键问题。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表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与NGO组织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环保NGO组织是传播生态文明重要的群组。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创新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环保NGO品牌,使其成为区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在民间资本活跃、参与热情高、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具有发展环保NGO的良好环境和基础,切实加以引导,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使环保NGO组织尽快找到自身的作用空间,将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加大群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将成为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简化审批手续等措施,激活环保NGO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发挥群组互动协同效应。群组具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意识形态,是生态文明意识集聚、传播、提升的关键节点。点点成线,线线交互,发挥不同人群或组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是架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网络的根本路径。建立政府、企业、NGO、民众的生态文化互动体验交流机制,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创新互动平台,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如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增强公众参与程度等。

第五篇: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摘要: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活动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首先在主题墙的布置中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其次围绕主题,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结合主题,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深化主题,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并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材料库”,让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我们还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等多种环境创设方法。重视班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孩子、教师、家长、班级环境创设、主题活动、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互动、成长、发展、学习。

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活动室,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无疑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欣赏,而且隐性地为孩子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纲要》指出:“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活动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从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这四方面的环境创设入手,以孩子、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方式,努力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场所。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最终使每一位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用主题墙体现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

1、让主题墙来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

陈鹤琴先生说:“室内布置应以儿童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才可以鼓励儿童。”每次选择主题墙布置内容时,我们不是将主题所需要的内容用同种方法展示,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来展示他们不同阶段的作品,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如小中大班主题中都有关于“吃”的主题活动,对“糖果”的展示方法各有不同: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我们提供糖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包“糖果”;中班的孩子则用橡皮泥捏“糖果” 、给糖果涂色;大班的孩子能力强,则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画出“糖果”或用萝卜雕“糖果”等等,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呈现出由易到难不同的作品。他们既体验到了一起参与布置环境的快乐,又体验到在同个主题

的学习中自己成长的快乐。

其次,我们提倡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活动室,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布置主题墙。我们积极采纳和吸收孩子们的建议,并请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不仅给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动物怎样过冬》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布置冬天的景色,在大树上挖许多可开关的洞,并让幼儿自己选、剪一些旧画书中的各种动物图片或添画一些动物。教师再按过冬的方式把各种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地方,这就为幼儿寻找答案设置了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幼儿寻找动物。他们发现了蚂蚁、松鼠、蜜蜂的房里堆满了食物,它们躲在家里“又吃又玩”;在洞里找到闭眼的熊、蛇、青蛙、刺猬等。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讨论,总结出动物“存粮食”、“冬眠”、“换皮袄”等过冬方式。由此可见,孩子活动后的成果,随时都呈现在眼前,成就感得到了鼓励和增强。

2、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

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在我们的眼里,幼儿的作品都是完美的,我们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衬托背景、创意组合、边框装饰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然后展示全体幼儿作品。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们设计了亲情树,由教师画出树桩,让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水粉来印小手印做成树叶,然后把收集到的全家福请孩子们自己粘贴在“手印叶子”上,再由孩子和教师一起布置亲情树,孩子们在制作、布置活动时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这棵亲情树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其次我们在布局上采用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班级的墙面布置,我们结合教育目标,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牛皮纸、小麦秸、瓜子皮、玉米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主题图;各班的墙面布置也一改过去老师剪、贴、画等装饰的做法,而是用师生捡来的树皮、树叶、松果等,大家齐动手,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果树就被“移”到了活动室的墙上。不但形象逼真,美化了活动室,而且变废为宝,还在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同时还满足了幼儿感受秋天、了解秋天的愿望,亲身体验到秋天的特征等。

3、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他们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成功者。在主题墙的展示中,我们会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让家长参与的内容,如制作各式调查表请家长进行填写、由亲子共同参与完成的手工作品、请家长帮忙收集的图片资料、代幼儿用语言表述的文字撰写等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配合,正是有了家长的参与,主题墙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如中班主题《漂亮的衣裳》活动中,我们利用“三八”妇女节在班级开展了“巧手妈妈服装秀”活动,我们提倡环保,让家长们通过自己收集的各种环保材料如一次性桌布、方便碗、塑料袋、包装纸、蛋糕盒盖、彩带、废旧床单等,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通过她们的精心设计、巧妙制作,一件件风格迥异、颜色亮丽的幼儿服装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场让孩子试穿,并播放走秀音乐让孩子进行时装秀表演,最后请家长一起动手,把这些既环保又精美的服装挂在的展示架上布置成了一道独特的主题墙饰。每每孩子经过,都会指着上面的衣服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

做的,可漂亮啦!”

二、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角环境创设。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

在活动区创设中,作为老师首先要依据《纲要》,定位大目标,对各区作整体布局,如发展社会性的、激发艺术热情的、科学探索的、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等等,保证在区角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然后自然融合主题目标,投放相关的材料。如大班主题活动《绿色家园》,首先我们在语言区投放新旧城市的照片、图片,让幼儿谈论城市的变化,感受创建和协美好家园的重要性。收集有关建筑师的书籍及家装书籍,激发孩子们创造绿色家园的愿望;然后在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箱、木板、各种瓶瓶罐罐让幼儿搭建各种建筑物,如高楼、小区、健身器材、各种花草树木等,让孩子们创造出一个环保家园;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来设计未来我们居住的环境,将改造环境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升华。活动中,每个区都有密切的联系,如美工区和语言区中,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找图片,有的作画,设计了多幅既环保又节能而且整齐美观的家园设计图,我们老师再给作品加个边框就成了一幅幅极具艺术气息的壁廊画,挂在班级的走廊上既赏心悦目又体现孩子的创作。有了区角活动的相结合,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 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参与程度,无疑显示着设置的区域是否能够吸引幼儿。能吸引孩子,孩子就会很好的进去活动,相反这个区域就是空虚的,毫无价值。小班幼儿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小班主题《我爱我家》创设了角色区角“娃娃家”。在区域环境布置中,我们将娃娃家的布置上营造出一种家的温馨感觉:精心制作了小床、窗帘、台灯、镜子,在床上摆几个漂亮的娃娃,小厨柜里放几件好看的服饰;再给小沙发配上带花边的沙发套,桌上摆放电话机、花瓶中插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卧室和客厅的氛围就营造出来;我们将不同环保材料制作的各种食物如饺子、包子、羊肉串、藕片、香肠、海带串、汉堡、署条等用精致的塑料盘装好,一一呈列在孩子们的小餐厅中,再配上整套的厨具、餐具,做几顶厨师帽,几个小围裙,宽敞明亮的厨房就布置好了。此外我们还在墙上贴几幅全家福,在吊顶上做一个小摇篮,窗台上摆几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毛绒娃娃。这样丰富的布置使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个区域活动。孩子们在娃娃家里扮演着各种角色:爸爸、妈妈、宝宝、客人等等,尽情地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再如,我们根据幼儿园开展的“阳光阅读”活动,在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上首先我们一改传统的挂式书籍,用花布制作了层次多样的书袋,把它们安在靠窗户的地方以便幼儿取放,摆几张靠背椅,放一个小圆桌,或者直接投放几个可爱的靠垫,墙面上制作新颖的阅读图画和设计各种读书标语,书袋里分门别类地放上如动物类、水植

物类、汽车类、科学探索类、诗歌类、故事类等这样的书籍,最后与孩子们共同为图书角取上好听的名字,如《宝贝书屋》、《快乐书吧》、《阅读长廊》等等,让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也营造出“书香满园”的浓郁气息,孩子们在这里感到既舒适又休闲,从而达到轻松、安静阅读的效果。

3、深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

我们教师还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他们创设环境的积极性,并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如当一个主题结束,孩子们的兴趣慢慢转移,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根据新的主题目标及孩子所关注的内容收集材料,着力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我们在开展“ 绿色家园”这一主题中,幼儿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环境比较熟悉,讲到社区附近的超市时,孩子们很兴奋,都喜欢逛超市,于是和幼儿一起商量,决定创设一个超市,我先引导幼儿讨论这个区角需要什么材料?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的孩子说喜欢逛超市去买吃的东西(署片、饼干、酸奶、面包等);有的孩子说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水彩笔、橡皮泥、油画棒、彩纸等);有的孩子说去买玩具,还有的孩子说和妈妈去超市买洗发水、作料等。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制作,并将材料归类摆放,和幼儿一起完成了区角的布置,设立了售货员、收银员和顾客这几个角色,接着又和幼儿一起讨论区角的名字,很快,“开心超市”就诞生了。在自己创设的区角里,幼儿显得格外主动,自由创设角色进行游戏。

4、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孩子的知识建构是呈网络状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接受信息,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逐步累积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各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互相割裂,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以区角活动为纽带,保持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中班主题活动《生肖真有趣》中,孩子们在自然角饲养了、小白兔、小鸡、小狗、小金鱼、小乌龟等,教师请孩子们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作好记载,孩子们兴趣特别高。他们在对动物饲养经验的总结中惊奇地发现,动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并提出“人离得开水吗?”的疑问。,我们并不是立刻终止上一主题的活动,而是顺水推舟:水对动物很重要,对我们人类同样很重要,所以要节约水资源,那么水是怎么样的呢?自然引出了下个活动题《水的世界》。我们在科探区开展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操作实践活动,在冰箱中取来冰块装入实验烧杯中,提供钳子、布块、棉花、搅拌器等多种辅助物让孩子们尝试使冰块溶化的有效方法,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小酒精炉给水加热,从而观察液态水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另一主题的开始,旧主题中可能蕴涵着多个新主题,正是在主题的不断融合与渐进中,知识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5、建立“材料库”,将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

丰富活动区材料的方法就是要不断的收集和积累,运用资源共享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发挥材料价值的有效途径。

我们通过尝试,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小型材料库”,以园为单位建立“大型材料库”。每个班均有一个大柜子和几只纸箱作为存放材料的“仓库”,“仓库”上贴有《材料进库登记表》,上面注明材料名称、数量、所属主题及使用记载。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该主题的区角材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下一主题内容,将有联系的材料保存下来,暂时不用的材料放入“材料库”。这些材料可以是师生共

同收集的半成品、课堂中的教具、也可以是幼儿的作品,日积月累,“材料库”会变得越来越充实。随着主题的不断更换,各班可以根据主题之间的联系对“材料库”中的材料反复加以利用。主题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新主题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样道理,还可以实现班级之间、年段之间直至整个幼儿园内部的资源共享。如小班主题《可爱的宝贝》中用纸杯制作的娃娃可在大班主题《娃娃看天下》中配上世界地图来呈现;小班角色区域《娃娃家》中的厨房布置及制作的各种食物,又可以用来大班的主题活动《小饭桌》生成的角色游戏“小餐厅”中等等。到学期结束时,各班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材料放入幼儿园“材料库”进行保存,到下一学期又可利用,大大提高了区角材料的利用率。

三、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

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是我园在环境创设中的特色之一。我们充分发挥家园配合,积极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到桌面展台的布置中。我们每班根据幼儿对主题喜好的选择,制定展台的布置方案,让孩子、家长与教师一起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剪纸、彩绘、陶艺、布艺等制作,呈现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桌面展台装饰。如中二班《汽车总动员》他们师生同样利旧利废,用收集的旧瓶盖,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巧克力盒、塑料纸、塑料饮料瓶等建造各式汽车,并模拟生活情境,制作了马路、斑马线,红绿灯,交通警察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通过模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各款创意“汽车”在外形上夺人眼球、在材料上出人意料,而在可玩性上又让幼儿爱不释手,幼儿主题学习中材料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三班的《 和谐的大自然》,阳光下,可爱的娃娃,美丽的仙鹤,飞舞的蜻蜓,温顺的乌龟,机灵的蛇……相聚一堂,引亢高歌,翩翩起舞。和谐的动物家园,温馨祥和,其乐融融。孩子们置身其中,尽情呼吸这甜美的空气,快乐满满……你一定意想不到,它们都是用一次性纸盘,废旧瓶盖,牙刷,奶瓶刷,软管,小勺,一次性碗筷,贝壳,等物品,通过教师的巧手制作而成。大三班的《娃娃看天下》,瞧!不起眼的纸杯、铁丝、灯泡、废旧的娃娃等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合作下,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美观的艺术品:美丽的公主、淘气的小女孩、滑稽小人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这就是娃娃们眼中的世界。大二班的《社区——我们的家园》,家长们巧用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蛋糕盒、皱纹纸、泡沫等物品与幼儿共同创意制作了“高楼”,“心中美丽的花园”, 孩子们在此感受了社区生活的便利、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丽,萌发了热爱社区的情感。大一班的《书香满园》,观赏着这组用各种形状的玻璃瓶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制成的作品:用国画手法绘制的灯罩;用蜡染的方法印制的蓝底白花衣衫;用拼搭方法组合制作的案台;用手工雕刻的笔座;还有儒雅俊郎的书生„„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创作的美和快乐,更把主题的升华用艺术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展现。

四、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

班级环境创设应为家园提供信息与经验交流。家园栏是班级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家长关注了解参与主题活动的窗口,它承担着班级信息来源站和主题活动资料库的任务。

在家园栏的创设中,我们设置不同版块,如“主题报道”、“热点观注”、“亲子互动”、“资源共享”等,利用家园栏宣传主题,指导家长全程参与主题活动。“主

题报道”包括让家长了解主题的目标、主题网络的构建、每周具体活动的安排、主题活动结束时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四个内容;“热点观注”是介绍主题活动进展,征集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亲子互动”是提供幼儿活动的情况和亲子互动信息;“资源共享”提示和指导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材料。如在《绿色家园》的主题中,家长送来了幼儿天南地北旅游的照片,名胜古迹的图片、旅游录像、纪念品等主题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结合主题的需要,带幼儿参观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参观前,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在家园栏中公布计划,共同引导幼儿作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参观后,在“亲子互动”中设计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相关的经验。在主题活动中家长的共同参与能促进家园联系,实现真正的家园互动。

总之,班级环境主题化是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要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从而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学前教育研究》

[3]《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食堂安全防控措施下一篇:税收遵从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