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2024-05-03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精选十篇)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篇1

一、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子女性别的不同、家庭规模的大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就会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 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同。儿童之间原先存在的先天差别, 随着家庭成员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扩大了。我们根据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的不同, 可以大致分为溺爱型、忽视型、严厉型、关爱型、理智型五种教养类型。而现在的社会现状是家家一个孩子, 家中几个大人看护一个宝贝, 捧在手心怕摔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 对他宠爱有加, 要什么给什么,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家长一味的溺爱, 因而造成了孩子个性霸道、依赖性强、不合群、打人等现象慢慢地也就显现了出来;也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 无暇管教孩子, 只忙于自己的工作, 无视孩子的存在, 不与其交流, 以至于孩子性格内向、封闭、自卑、不会与人交往等性格缺陷。父母应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和孩子和睦相处, 一起娱乐。也只有这样理智的教育态度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培养出来的孩子人缘好、能体谅同伴、不和同伴争吵、打架;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自信、独立, 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宽容、忍让、大方、懂事、讲理等, 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家庭诸分子 (即家庭成员) 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是三种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残缺家庭。

核心家庭是我国现阶段儿童家庭的主要形式, 它是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在这类家庭中, 父母与子女发生互动的频率和机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更高、更多, 更易建立亲子之间的感情。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 意见易统一, 在物质投入方面, 由于父母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夫妻对自己的收入有绝对支配权, 能够自由决定对孩子的物质投资而不受他人的干扰,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间上和精力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主干家庭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它是现阶段家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由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 祖辈虽然可以弥补父母在教育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缺憾,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但是由于父母和祖辈之间的年龄差距大、生活阅历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同等, 在教育孩子时, 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 从某种程度上削弱、抵消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甚至使孩子无所适丛, 更甚者则会造成性格上的两面性。

在三种家庭结构中, 最应注意的当属残缺型家庭, 它是一种不完整的特殊家庭, 幼儿只同父母中一方共同生活。这种家庭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行为也较多。由于幼儿得不到来自父母双方共同的抚爱, 无论是随父过、随母过, 都不利于其发展。家庭的破裂首当其冲地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 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受到破坏, 同时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遗尽, 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 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有的离异的家长会反目成仇, 不断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 甚至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筹码, 要么互相争夺孩子, 要么互相推委把孩子当作包袱, 给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由于父母长时间的冲突, 相当一部分孩子产生了心理偏差, 他们中间有的性情孤僻、少言寡语, 有的非常冷漠、悲观失望, 还有些孩子有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 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家庭的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素养等方面。在家庭物质环境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家庭精神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的创造要靠家庭成员共同努力, 父母要自觉地提高各方面的修养,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又有陆世仪在《思辩录》中说:“教子须是一身率先。”这都指出了父母应为儿童做出正面的榜样, 将言教与身教统一。在现代家庭中, 仍缺乏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进行理性的思考, 有的父母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 而过后, 又不去兑现, 以至于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出现不遵守诺言、说谎的不良行为, 做父母的应摆正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言行一致。而过度的情感投入往往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 家长的主观愿望是为孩子好, 但客观上造成的效果却事与愿违, 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品德和前途, 形成奢侈和懒惰的品性, 不如, 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 给他一个空间, 说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行!”你的孩子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总之, 家庭环境对幼儿个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努力创造良好的、丰富的、精神的、宏观的家庭环境, 促使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四、同伴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色彩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篇2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可见色彩在儿童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孩子对颜色的偏好与执著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家长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在为孩子选择家具、衣服、玩具、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他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色彩有其固定的意义。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角色;爱好蓝色的孩子则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有点粗枝大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爱紫、黑、墨蓝等颜色时,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当然,阿尔修勒博士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绝对化。更何况,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多种喜欢的色彩,他们的性格也不能简单地归属于某一种类型。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多彩的世界,健康活泼地成长。

[色彩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语文;儿童语言;积极影响

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一直学习母语,在去学校之前一直都是家庭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学校教育占主要部分,家庭教育所占比重下降。现阶段,我们在学校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个别学生母语学习困难,对语言学习没有兴趣,口语表达能力不足,阅读写作能力不高。这都是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对语文作文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语文能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学校中有个小孩,父母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把他当成懂事孩子一样对待,说合理的话,讲规范的语言,陪他听故事,唱儿歌,引导他看图画,教他涂鸦,而且经常与孩子聊天,尊重孩子的自我爱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偏激,不恼怒,而是耐心教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时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当孩子进入校园的时候,在语言方面就表现出同龄孩子不具备的能力。

小孩在入学前,他的父母就找了一些象形文字的卡片,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对照实物告诉孩子卡片上字的读音,在吃饭的时候教会孩子“酸甜苦辣”四个字,还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苦”的时候伸舌头皱眉头,“辣”的时候伸舌头哈气。他的父母还会陪孩子一起听故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语句组合有了一定了解,甚至在同样的故事听多后,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话给爸爸妈妈讲出这个故事。由于父母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学会了很多语句,比如“我们今天要去动物园”“马上就到下一个公交站了”“我很喜欢小兔子”等等。

由于小孩早期语言发展很好,在入学前就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讲故事能力,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就会很轻松。当写作文的时候,就不再为了语言的问题纠结,烦恼。比如,在用转折句的时候,孩子就知道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在描写风景的时候,就能运用各种颜色的形容词。可以看出,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的影响范围很广,最直接体现就是儿童的作文水平,这对儿童后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影响深远。

二、家庭教育对语文阅读的影响

家庭文化氛围对儿童的语文阅读习惯具有很大影响。家庭文化氛围浓厚,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看书、阅读、写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进入校园后,学习成绩提升更快,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是欢欣喜悦的。而家庭文化氛围较差的家庭,孩子从小就是玩耍,娱乐,打游戏,在进入校园后,对于占用游戏时间的语文文学具有排斥心理,这将不利于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时候让孩子阅读的效果会事倍功半。

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该有规划地帮助孩子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在游戏生活中进行字词积累,要根据实物进行字词的教学,也可以把象形文字作为学习字词的突破口。比如,在户外登山的时候,帮助孩子认识“山”字,在小树林野炊的时候,帮助孩子认识“木”字,“林”字,“森”字。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帮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司机乘客”“售票员店长”等词。在游戏表演的过程中,孩子因为角色设定,还会说出符合角色人物性格的话语。这些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提高。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阅读技巧的培养对入学后语文阅读能力有着很大影响。比如,小孩子喜欢看漫画,但漫画书又比较贵,家长很难满足孩子大量漫画书的需求,除了多个家庭联合起来互相借阅书籍观看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带着孩子去书店观看。在书店里,为了快速看完一本漫画,就必须提高看书速度,长此以往,就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在家里的时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纸条上写下一些字词,只给孩子很短的时间观看,然后让孩子凭借记忆复述出纸条内容,慢慢就可以增加纸条的内容,在上面写一小段文章,让孩子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完,凭借记忆描述出来。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阅读速度,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阅读基础。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读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且读且思考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应用工具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有良好读书习惯的孩子,会在读书的同时,联系自己脑海中的旧知识,边读书边思考,这样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进行结合,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能专心致志地读完整本书。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对新知识产生烦躁感,觉得自己读不懂,久而久之,更加没有阅读的兴趣,恶性循环,阅读能力越来越差。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包括对工具书的运用。比如,孩子喜欢看《格林童话》,但认识的字又不多,每次都跑去问妈妈,妈妈这时候可以拿出汉语字典,一步步教孩子自己是怎样查到这个字的读音和释义。并告诉孩子自己的操作步骤,在多次查字典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方法,下次再有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去查工具书了。

三、家庭教育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语言表达的基础就是掌握拼音,这是孩子学习语言表达的基础。传统的拼音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在家庭教育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为学校的拼音教育打好基础,有的家长把趣味化和拼音学习相结合。比如,在教“b”的时候,父母双方一个站立,另一个坐在地上,身体向右拉,用自己的脚抵住对方的脚,用双手抓住对方的膝盖。在教“q”的时候,把左手搭在头上做成圆圈状。教会孩子后,就要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好玩的动作。最终在玩耍中学会拼音。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组织语言,还能给其他人带来快乐。这样在孩子进入校园的时候,和其他儿童之间就多了很多聊天话题,自己可以给其他儿童讲故事,这样会在不知不觉间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小孩爱看动画片,父母就给孩子看,但是要求孩子在看完后给自己讲动画片中的故事。在长期的训练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脑海里积累的素材也越来越多,还能为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要时常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做得正确的地方,奖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小孩子对是非对错还没有深刻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有利于孩子表达自我思想,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学会自我介绍,学会道歉,学会礼貌用语。除了角色扮演游戏,家庭生活中的任何场景都可以是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比如亲戚聚会,邻居拜访,户外活动,家庭辩论会等。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孩子学会了用合理的语言表达自我,语言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进入校园后,孩子可以和其他儿童愉快交流,与老师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会胆怯,这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

家庭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语言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教育对语文作文、阅读、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的影响出发,深入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的影响,希望教师和家长能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制定统一的家庭教育方针,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娜.家庭语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李泽田.从学生作文《我家的烦恼与欢乐》看家庭教育[J]. 天津教育,1989(Z1):21-22.

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 篇4

为更多地节约资源,大多数父母把孩子寄托在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看护,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从宏观上说,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现象,与我国的城市化紧密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流动人口增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问题,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忙于劳作而导致家庭亲情缺失、父母抚养培育角色弱化,无暇顾及儿童的家庭教育。此外,某些家庭父母因为其认知问题对儿童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可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综上所述,留守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难题。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妥善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发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出解决措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与社会发展。

一、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主要是指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家庭没能够积极履行其教育职责或监护不到位,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改善这种不利现状,对家庭教育缺失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家庭环境缺失导致儿童身心成长不健康

儿童成长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家是心灵的港湾,儿童心目中最温馨、最温暖的地方。对每个儿童来说,家庭是个体成长教育的重要阵地,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道教育之门———幼儿园,父母才是儿童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完整和家庭文化的良好都将深刻地影响个体的发展。家庭心理环境缺失,导致有意识、正常健康、规范健全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目中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是最大的希望,但这无疑也是一种奢望。

农民工父母外出务工进而演化出的留守家庭,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正因为留守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诉说自己的心声,交流自己的情感,留守儿童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导致其身心发展不平衡。同样,父母也难以向子女传达爱,长此以往,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是必然结果,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孩子在遇到问题或受到伤害时,不知道如何解决,把问题积压在心中,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林语堂先生如是说“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2. 家庭环境缺失导致儿童的社会行为偏激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看管与抚养,隔代交流,容易娇纵溺爱,缺乏管教,在生活习惯与行为素养上产生较大差别,生活不讲卫生、个人习惯较差;乱花钱,脾气大;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家庭教育,渴望亲情陪伴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有着较强的自我封闭保护意识。此外,部分留守儿童在长时间的社会行为交际中,可能不自觉地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道德底线被拖垮,产生极端行为,容易成为社会偏激分子而导致犯罪。这一系列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留守儿童在社交行为上的不健康,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心理、讨厌情绪、攻击性强、冷漠抑郁、社交能力弱等偏激变化,特别是在与社会行为沟通时表现得最为普遍。

3. 家庭环境缺失导致的儿童学习能力弱化

一方面农民工的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更多地依赖祖父母,监护人角色、家庭教育主体严重缺失,忽视对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引导,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质生活的提高,不能有效参与辅导儿童学习,无法与在校教师进行沟通。另一方面,祖父母辈成为代理监护人,由于需要承担大量的劳务工作,在能力、精力、责任方面远低于父母所能提供的教育能力。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落后、教育观念陈旧、学习意识淡薄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以井口镇村民为例,许多家庭的教育意识模糊,儿童乃至长辈认为读书好坏不重要,长大后能外出务工增加物质生存成本即可,对于教育的参与性弱,对待校规校纪散漫自由。周而复始,这类农村儿童多年后又将早早离开学校走向打工岗位,成为新一代的外出务工人员。

二、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影响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产生的影响体现,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本地区实际情况,从政府、学校及家庭入手,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1. 政府积极加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地方政府各单位和部门应切实结合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积极引导与宣传,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与工作力度,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有学上,确保留守儿童合法利益,解决家庭不重视幼儿教育问题,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当地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户籍制度仍然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城乡二元制问题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政府才是教育推动的主体,调配社会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制定实施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 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在面对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学校应做到:第一,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传统地灌输知识学习与认识能力,转向留守儿童的全面综合发展,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互动。第二,加强针对性教育,要求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充分了解其实际情况,给予特殊的关爱与教育,运用各种新媒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农民工在家的时间进行走访,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第三,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幼儿园教师及时跟进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与心理状况,当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与心理疏导,进行特殊教育管理。

3. 家庭应发挥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本质教育与关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教育基石,父母是孩子的首位人生教师,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具有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位父母必须履行的职责与义务,对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父母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即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远小于对子女的教导,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使留守儿童精神上获得更大满足。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加强与在校教师、看护人的良性沟通,多与子女进行互动,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给留守儿童认同带去的关爱与本质教育功能。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亲缘关系为基础,监护人与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然而,家庭教育不仅是知识方法、学习能力的单向理性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的互动性、生活化、感性需求交流。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幼儿教育被看作是生活的重点,且极力推崇家庭教育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幼儿的教育方式基本是家长将孩子送至幼儿园,将全部的教育责任交付给教育机构,忽略了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第一人的教授责任。这一现实情况使得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失去了内容支撑,也让家长的育儿需求难以被满足,使家长重新审视家庭教育。在基于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分析前提下,提出新的教育策略———联动政府、家庭、教育机构,使三方共同努力,从实际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恩武.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

[2]夏巨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8,(S7).

[3]张海钟,王欢.甘肃河西河东城乡居民社会热点问题态度调查比较分析[J].社科纵横,2009,(10).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这不仅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然而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流动,但又通常把仍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农村,他们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投靠在亲朋好友家,或者就兄弟姐妹自己过,从而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一个新兴的名词——“留守儿童”。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亲情关爱、言传身教、健全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而“留守儿童”的成长恰恰存在着这一缺失,所以在他们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1.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易产生安全隐患。

2.教育问题

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挣钱,甚至比“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挣钱上。这种心理潜移默化地给了孩子,使孩子相信“读书无用论”,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心理问题

青少年是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位心理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温暖和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也替代不了的。由于长期的家庭缺失,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缺乏同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而其他的监护人又替代不了父母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亲情温暖和关爱,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在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尤其是在失败、孤寂的时候,他们不愿意与带管人交流,而采取与同龄人交流等方式。久而久之,在其心理上的成长留下了后遗症,通常表现为内向、孤僻、自卑、不和群和不善于与人交流、敏感、仇视或者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和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同时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个性心理发展偏离“常态”的比例较对照组高。

4.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常年在外,对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不良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社会规范教育的缺乏,无法给予留守子女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于是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留守儿童,自我行为得不到控制,加上与社会不良人员的接触,厌学、逃学、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及建议(一)帮助家长搞好家庭教育

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 首先,在家长中开展素质教育讲座,使家长与学校每月定期座谈。有条件的可聘请知名专家,介绍国内外最新家庭教育理论,并联系实际解答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咨询、解答。

其次,改变过去家长会的模式。为了使家长会更具实效性,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措施,改变以往家长会的形式:改开大会为小会,改一言堂为平等对话的全言堂。让老师和家长都能充分反映情况,特别是家长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的教育启发更具说服力。

再次,改革家庭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发现了种种问题,根源大多在家长身上。首先是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因而步入了误区。例如,学生每天回家,家长总是问学生,今天考得第几名?如果考得好,就给现金奖励,考不好就指责孩子,有的甚至拳脚相加,忽视孩子的道德、行为、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需及时举办素质教育专栏,向家长介绍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的教育新动向,从长远眼光看今天的教育弊端,使家长改变观念,树立大教育观,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从而主动地、自觉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

2、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水平

家长是家庭活动的组织者,其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活动的效率、质量。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里,我摘抄了家庭教育应掌握的16条规则:

⑴、在孩子面前,不要把自己扮成完美无缺的圣人。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有缺点、也会犯错误的凡人,这样你将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感情距离。

⑵、不要按照你自己的行为标准,或是你所羡慕的人的行为标准来塑造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应该准许他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⑶、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比他强的孩子相比,要拿孩子自己与自己比,比今天比昨天的变化,比今天比昨天的进步,比出孩子的自信,比出孩子的勇气。

⑷、对孩子不能乱许愿,承诺必须建立在“兑现”的基础上,否则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⑸、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让他懂得,一切物质成果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让他品尝靠劳动挣钱的乐趣,体验因功受赏的喜悦,感受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自豪。

⑹、不要把孩子交给文化水平低的亲属或保姆带养。让文化水平高的人带孩子,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智力刺激水平。

⑺、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父母的争吵既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损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父母的长期无休止的争吵,无疑会把孩子熏陶、感染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⑻、孩子之间闹矛盾,家长不要出面干涉,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要让孩子在自我协调、处理伙伴间的冲突中学会相处、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⑼、不能容忍孩子的自私自利行为。要教育孩子心中的他人,对人要有爱心,重情感,知回报。要让他懂得,大公无私,甘心奉献,才是高尚的人.⑽、教导你的孩子,不务正业者被人鄙视;辛勤工作者被人尊崇。让孩子明白,有所作为才会生活幸福快乐,追求安逸则会无聊空虚。

⑾、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不要训斥、谩骂,雪上加霜,增加他的精神负提和思想压力,避免造成孩子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挫折的俘虏。

⑿、当孩子对父亲或母亲一方有意见时,绝不要站在孩子一边反对你的配偶,以免在孩子内心产生一种矛盾感。还要避免孩子钻空子,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和谐。

⒀、当孩子因对某人或某事不满、产生愤怒和仇视时,要及时帮助、引导他采取积极的方式宣泄出这些情感,尽快恢复正常心态。否则会郁结于心,要么损害身心健康,要么会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断送了孩子的前程。

⒁、在孩子面前要多褒扬他人的长处,不要议论他们的短处。要让孩子懂得“三人行必有吾师”,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他人,善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⒂、家庭中出现的困难,不要向孩子隐瞒,要视孩子的年龄大小适当做些吐露。要让孩子懂得,他是家庭成员,应当为家庭承担一份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份忧愁,促使孩子尽快成熟。

⒃、不要只知道爱孩子,而不知道教育孩子爱父母。那些老来抱怨儿女不孝、以至于与儿女对簿公堂的人,大多喝的正是自己酿下的教子不当的苦酒。

(二)学校要扎实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学校应主动站出来,扎实围绕“关爱工程”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学校和教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构建起一个类似家庭的充满信赖、真诚、和谐的亲情活动网络,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家、享受爱,不再感到孤独无援。

其次,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

再次,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授相应的知识,尽量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使全体同学都受益;设立心理咨询室,为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最后,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需要其发挥主动精神,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力。留守儿童与常态儿童相比,家庭和父母的监管力度弱,要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全社会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向大城市流动,缓解进城农民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发展大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同时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市化。这样可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从而减少农民向大城市的流动问题。

其次,政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当前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不再是一方净土:盗窃、抢劫、贩毒、赌博等不良现象在农村大量存在和发展,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非常不利。因此,要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宁环境,就必须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对农村进行综合治理。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儿童性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6-01

一、家庭教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有些家长对孩子性格教育的忽视或不得法,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常见的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溺爱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和期望,但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就容易形成儿童任性、娇气、执拗、骄傲、自私等不良性格。

(二)严厉型或虐待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训斥、打骂、苛求,表现在对孩子要求过严过多,往往以家长的权威,高压的手段迫使孩子绝对服从。子女的努力似乎总够不上家长的要求。孩子无法完成任务,稍有不好或说错了几句话,做错了某件事,家长便采取惩罚的手段。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形成儿童胆小、怯懦、自卑、不诚实、粗暴或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等不良性格

(三)忽视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所做的最多只提供食物和衣物,而不会去付出什么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话和成长条件。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稳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四)封闭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是把孩子关在孤独的家庭小天地里,把他们限得死死的,不让孩子参加各种校外、课外有利健康的话动。不许孩子与其他人交往,只让孩子死读书,剥夺孩子游玩娱乐的权利。他们不顾孩子身心的发展特点,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孩子单调地认字、机械地算题。在这种错误的教育影响下,孩子身体消瘦了、头脑僵滞了、学习的兴趣淡漠了,一个人真话泼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拘谨、孤独、呆板、压抑、不开朗等。

二、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

父母应怎样有日的有意识地朔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呢?

(一)信任与赏识孩子,鼓励孩子自理自立。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信心,赏识孩子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永远是他的后盾。这是成功父母的最重要的秘诀。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孩子身上自然会萌生出“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想法和要求,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这种要求,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久而久之,一双伶俐的双手就会在日常的实践中锻炼出来、孩子从小培养锻炼独立的生话能力,能从中认识许多事物的相互关系,让孩子通过手脑并用,亲身实践去认识和感知社会,并在生话中学会克服困难,体验劳动的艰辛、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可以说,家庭中父母的关怀、理解、鼓励和信任是子女主动发展的有力动力。

(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父母是孩子仿效的“话样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里,在孩子面前,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如果父母做出率直的榜样,他的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孩子,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孩子就能学会顽强。

孩子是非观念差,往往毫不选择地模仿父母的言行,父母必须时时注意以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去感染孩子,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手段。如果父母言行不一,给孩子讲的道理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久而久之孩子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父母讲的道理再也沒说服力了。因为孩子自然可以得出结论,父母可以不做,我也可以不做;父母敢做的,我也敢做;父母可以欺骗,我也可以撒谎。这时父母讲得再好的道理也都成了一堆废话,这样的父母不会有真正的威信,对子女的教育就会失去力量。

(三)给孩子适当的磨难与挫折承受力的训练。挫折承受力是一种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生话中一个人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和子女站在同一阵线上,与孩子一道商量解决的办法,给孩子提供参考,而不是横加指责或者包办代替。在孩子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时,家长要进行心理的疏导和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以客观的态度认识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在失败的过程中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激励.以树立孩子的自信。

(四)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儿童生话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中人事往来和活动随时随地会影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要均衡、互补、目标一致,以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作为父母要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坚持民主、平等的讨论问题,不要武断,也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子女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做父母的应注重教养方式,把家庭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知识的宝库、锻炼的熔炉。“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儿童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父母负有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译者,高新勇,中国青年出版社.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篇7

一、何谓“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 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2]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各个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 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其中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间不仅有自然的遗传因素, 而且有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有其父必有其子”, 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 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二、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儿童人格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所创造的家庭氛围、家庭结构都对儿童人格形成、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人格形成过程中, 家庭教育起着奠基作用,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性强, 并且具有长期性。

1. 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Kagiticibasi (1990) 依据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独立—依赖”关系, 归纳出了三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3]

X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物质与情感上的关系都是相互依赖的, 亲子关系的取向是顺从, 属于集体主义教养方式。如韩国与日本的母亲总是热心于保持与孩子的交互作用, 她们认为母子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家庭教养中, 母亲总是力图创造一种“关系上的协调”, 却难以培养孩子的心理独立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 做事缺乏主动性, 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Z型: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在物质和情感上都是相互独立的, 亲子关系的取向是独立, 属于个人主义教养方式。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母亲认为母子间的分离与个体化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母亲尽力把自己与孩子分离开,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母亲在家庭关系中创设的是一种“个体上的协调”。但是, 这会带给双方情感上的孤独与失落。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Y型:将上述两种教养方式综合在一起, 强调在物质上的独立, 在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中国与土耳其的家庭近似这种教养方式。如土耳其的研究发现 (Phalet&Claeys, 1990) , 土耳其青年既忠于家庭, 又注重本人才能的自我实现。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 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 家庭人际关系可以向Y型转化。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乐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2. 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 家长的文化程度提高了, 家长不惜智力投资, 期望子女一心一意读书。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问题上, 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 只希望子女读书, 不要求他们全面成长。为了读书, 可以“肩不担担, 手不提篮”, 认为给子女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 使他们生活得舒舒服服, 甚至连一些举手之劳的自我服务劳动也包了。不让孩子玩, 不给孩子一点自由, 担心孩子玩了, 学习会不行, 安全会有问题, 等等。父母对孩子过多关注和宠爱、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3. 家庭结构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由于离异、丧偶、未婚生子等, 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 其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受到负面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一个健康发展的儿童需要经常处于一种三维交往关系的网络之中, 即同父母、长辈交往的纵向关系;同同龄伙伴交往的横向关系;同兄弟姐妹交往的斜向关系。纵向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家庭关系, 而横向关系和斜向关系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环境多为儿童提供横向与斜向的交往机会, 有利于健康的儿童人格的形成。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其家庭结构的缺失导致了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4. 家庭氛围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平时, 我们常听到不少年轻的父母抱怨孩子脾气不好:任性、自私、娇气、神经质等, 并常为此责难甚至打骂、惩罚孩子。其实他们完全冤枉了孩子, 因为孩子性格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父母在家庭中过于溺爱、娇惯孩子, 孩子多任性、娇气、脆弱,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责任心;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管教过严、期望过高, 孩子多拘谨、畏缩、不合群、呆板、怯懦, 或倔强执拗;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过渡照顾、过于保护, 孩子多软弱、幼稚、依赖性强, 难于集体生活, 难于与伙伴友好相处。[4]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才能使儿童形成独立、爽直、互相帮助、健康、向上的人格。但是,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 给予孩子一切需要, 这就是爱。这些存在于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包括整洁、卫生、宁静的家庭生活环境等, 家庭生活环境首先通过视觉在孩子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宁静易于形成孩子稳定的、协和的、有计划、有组织、轻松的人格特征。此外, 还包括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对孩子的教养态度等。

5. 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

现代的孩子, 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少, 长期处于无挑战者的家庭地位, 不知居安思危, 缺乏应付各种矛盾的心理准备。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越来越细微周到, 对他们的爱更加集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过多的爱反而使他们不懂得爱, 过多的照顾反而使他们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此外, 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束缚, 加之家长过多的替代, 往往会剥夺孩子自主、独立的活动机会。对儿童能力过多的替代只能使他们失去能力发展的机会, 导致他们在性格和行为上缺乏自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然而, 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与独立精神, 这是儿童人格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一个人的生命中, 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压力, 只有从儿童时期就培养战胜困难的能力, 长大后才会独立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家长应当为孩子创造这种磨炼机会, 注意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经常性地、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自主性活动的机会, 让孩子有机会亲身实践, 亲自尝试, 并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能力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结语

家庭环境因素确实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质。儿童人格不是自发形成的, 它是从与他人接触中产生的简单的习惯行为开始的, 是从与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中, 根据自我体验而对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最初始于家庭。家庭中人格构建环境的失衡, 人格构建内容的扭曲, 人格构建方法的不当, 正是造成儿童人格偏异的重要原因。所以, 优化儿童人格构建的家庭环境, 是改善儿童人格教育的有效对策。

摘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人格形成过程中, 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儿童不同的人格特质。

关键词:现代家庭环境,人格,父母,儿童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篇8

儿童发展: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 在特定的环境下, 运用游戏等方式, 培养孩子的语言、识读、手工、音乐等能力,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学生, 不论他是否具备音乐能力或天赋, 是否为音乐天才, 是否五音不全, 他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总体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内, 培养具有音乐审美素质, 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儿童音乐教育现状:教师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认识以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社会对于教育能力的限定和影响。教学内容的差异, 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别。

儿童音乐教育法:当前三种儿童音乐教育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这些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 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当时他的音乐教学体系, 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的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 有着重要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柯达伊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

二、音乐教育对儿童能力的影响

(一) 对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字, 一把是天文, 一把是音符。”音乐不仅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并且它也是人们创造能力的源泉, 通过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 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开发他们的智力水平, 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德智体美, 即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审美素质和科学知识素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对于儿童来说, 一边演奏, 一边看曲谱时, 要求大脑很快的指挥手臂, 眼睛、手腕、手指等各个部位, 在这个过程中, 既发展了智力水平又锻炼了肢体能力。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既要求身体的配合, 也要要求大脑的迅速反应。所以,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发展了儿童的智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记忆力等。从而, 儿童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 并且他们的思维水平也会提高, 智力得到促进。由此,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 儿童边唱边跳, 他们用歌声或用舞姿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特定的音乐下, 根据音乐发挥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自己的再创造下, 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二) 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儿童来说, 审美教育最简单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音乐艺术。通过音乐教育, 用美妙的音乐、变化的旋律等特别的艺术魅力, 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感染儿童, 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美来打动儿童的, 如果仅仅是通过肢体, 那么音乐与体育则无区别, 通过旋律、节奏变化等,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儿童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三) 对儿童协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社会家庭等各个因素的影响, 孩子养成了孤僻任性的性格, 缺少纪律性。音乐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严格要求儿童按照乐曲的旋律、节奏、音高等歌唱、演奏, 如果有一点不对, 那么则达不到美的效果。例如:用钢琴演奏一首乐曲, 如果某个音少半拍或多半拍, 整首乐曲则显得不协调, 失去了美的意义, 所以音乐可以增强儿童的纪律性以及协作能力等方面。

(四) 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开发

音乐教育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通过学习乐器, 锻炼肌肉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 满足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并且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三、音乐教育法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同时, 要学会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 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当前三种儿童音乐教育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这些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音乐教学法。另外还有,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特点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视唱练耳的方式。达尔克罗兹认为, “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 情感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 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 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 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特点是运用旋律、节奏练习, 基本形体动作教学。让儿童亲身实践, 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 自主学习音乐。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特点是运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简记法。主要内容是歌唱, 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 运用民间创作的乐曲, 把音乐当作重要的课程, 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铃木教学法, 提倡早期的音乐教育, 注重音乐教育开发智力水平。主张儿童通过学习良好的音乐教育, 开发儿童的智力水平, 培养个性, 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儿童各自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方式学习音乐,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

四、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长强迫儿童学习音乐

家长随意为孩子报名参加一些音乐课程, 还有大部分家长随波逐流, 这样的情况很多。为此, 家长是否遵从孩子兴趣选择学习音乐, 接收音乐教育。

(二) 音乐教学情况

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内容中是否注重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 不仅需要技能的学习, 还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

(三) 儿童个人能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是否得到锻炼

音乐教育不仅注重的是, 音乐技能和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 还有对于自我的展示, 这是对于儿童能力、胆识等方面的锻炼过程。通过音乐教育, 让孩子体会音乐, 表达自我感情, 展示自我, 这不仅是儿童自我的锻炼, 也是对音乐教育的肯定。

五、总结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篇9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1. 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新生群体,这一群体的明显特点就是缺少来自完整家庭的关爱。由于父母亲单方或者双方在外务工,不能时常陪在孩子左右,这就导致儿童感受不到传统的父慈母爱的完整家庭氛围,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和母亲任何一方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就不能及时地帮助他们走上成长发展的正轨,严重的还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

2. 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

家庭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他们有时会面临严重的情感饥渴。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当中,完整的家庭氛围他们感受不到,也不能跟父母进行正常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也不能及时地向父母亲反映自己的心理想法和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归属感变淡,容易跟父母产生隔阂,并且形成自卑、封闭的性格,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出现抑郁、暴躁、走极端的性格缺陷。

3. 家庭教育滞后影响儿童智育发展

因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存在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在外务工,将钱寄回家中,每天忙于赚钱糊口,很难再腾出时间来过问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再加上这些务工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儿童的成长教育不够重视,使留守儿童很难在学习当中得到来自家长的帮助,他们的成长无人过问,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起步晚。面对儿童在学业当中取得的进步,监护人无暇给予鼓励,面对儿童犯下的错误,监护人也只能不过问或者采用过激的方式来进行处罚。同时,监护人没有时间与学校和教师沟通,儿童在学校犯下错误之后,教师管理不好,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这个时候,监护人并不能真正地与教师协调互动,一起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与思考

1. 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

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常打电话或者写信给孩子,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动向,也应该经常跟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在学校获得的成绩,需要及时地鼓励。同时,关注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对叛逆期的孩子要小心爱护,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2. 转变“隔代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他们的启蒙老师,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通过交流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当前,我国农村的“隔代教育”可能不能马上解决,还有很多孩子是通过祖父母这一辈带大的,而他们认识世界的眼光多数还比较落后,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这就需要农村基层部门积极想对策,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改进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定时为他们进行培训,开设一些家长学校,为监护人教育孩子提供帮助,指明道路。

3. 鼓励家长就近务工,增强家庭教育效能

在家乡就近务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既不影响家庭收入,还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照顾孩子。同时,就近务工还能使家长与学校多进行沟通,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

4. 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需要学校和教师来进行弥补。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解决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目前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学校应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强化对他们的心理教育; 最后,定期举行留守监护人与学校教师的见面会,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5. 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很多父母是希望将子女带在身边,随着他们一同进入城市的,但是由于我国长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使得他们的子女在城市读书成了问题。所以,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需要调整政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新学堂,招收他们的子女来上学。同时,政府应该尽快修改带有歧视性的户籍政策,减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费用,帮助他们解决异地受教育问题。

6.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级有关部门通过配合来共同解决。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来主动担任起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职务,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早期教育,同时给予孩子在心理上的沟通与爱护,弥补孩子因为家庭教育不足所产生的缺陷。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需要积极配合。

三、结语

儿童成长环境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篇10

我们要重视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工业文化和商业环境的侵袭和催化,例如当前流行的漫画、设计、时装、卡通、影视及新媒体这一类视觉文化,它们正在以各种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们表面上迎合人们的需要,而实际上已在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意识,取代人的思考从而垄断某些观念。所以,作为儿童美术教师和父母们,必须就儿童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做出仔细的观察、衡量和理智的选择和淘汰。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已不仅仅指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更担忧的是孩子生存的人文环境已被瓦解,以及它所造成的对儿童精神和成长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儿童早期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儿童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目前整个社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冲击,教育的功利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面对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不同的愿望和态度,不同的社会风气,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不一样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便决定和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儿童成长和生活的环境。

作为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到部分大学生(未来的儿童美术教师)对儿童美术教学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所学的知识技能,很少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和教学;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操作不熟悉,同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与教育目标理解不够,因而,导致了表面教学模式与儿童内在心理发展相脱节的现象。而成人,尤其是家长,在看待儿童学美术教育的心态千差万别,其态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质量和思维发展。一种文化环境的产生,一种心理取向的形成,带给儿童的影响虽说是无形的,却是永远的。有些人选择命令的态度“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顺从、胆小,习惯由别人来安排一切;有些人认为美术的价值仅仅在于像与不像之间,把孩子当成复印机;有些人认为获奖和考级才是证明孩子聪明才智的唯一途径,其结果可能使儿童的思维机械化,使美术教育变成一种带有投机性质的商业行为。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儿童的童心和独立精神不是被抹杀就是被误导了。

众所周知,美术重要,就在于它是构成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美术的创作能给予人们一种精神力量。美术创作能唤起儿童早期的精神活动,儿童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并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创作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例如通过线条的练习进行思维的游戏,通过色彩绘画可以表达情绪和感觉,获得和谐的审美体验。相对于电脑游戏而言,美术教育显得更安全更有创造力,它不但不会使孩子变得麻木和冷漠,还可能唤起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家长选择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无疑是为孩子的成长多提供了一条精神的通道。事实上,轻视美术教育的人们已经付出了代价。例如,我们的许多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已不再是“诗的国度”“花的海洋”,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的粗制滥造和复制模仿。自然环境的过分人工化,建筑空间审美的丧失,僵硬、冷漠的水泥森林,使人感到空虚和精神的无所依靠,接下来就是人文环境的失落。

近年来,人们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美育地位的提升,儿童成长的空间和环境得到了适当的改善。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少一点商业性和功利性,为儿童营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让儿童在美术课中获得更多的创造性、独立性和勇气,是美术教育的任务,也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换言之,美术可以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一种安慰。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孩子聪明与否往往是通过其学习成绩来评估的;这一狭窄单一价值体系常常迫使孩子、老师和父母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各有长处,单一的价值体系并不能充分地将其显示出来;这在美术课上已有所表现,尽管儿童的绘画表现得很不一样,但大都是心灵的自由独白。康德曾经讲过:教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以培养社会人为首要目的,关键是大人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和眼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限定了儿童成长环境的空间和品质。

就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儿童作品趋向于画面华丽、技能复杂;表达内心世界的作品少了,大家都感觉到很难在城市里发现让人感动的儿童画,反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儿童的作品却常能引起更多的注意。是不是我们把孩子的美术才能给格式化了?

这是可怕的。如果我们不去对这种种的“热现象”作“冷思考”,不去考虑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将来的需要,逃避为孩子做出选择的责任而去追求时尚,根据时尚为孩子选择衣服、书籍、娱乐、美术等等,那么单纯的美术教育便会陷入市场的漩涡而失去教育的方向。假设一下,如果儿童才能的培养像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一样,儿童成长环境像是无限扩大的工厂或是连锁店,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像蚂蚁或蜜蜂,尽管很努力,但是没有创造性,缺乏主见,而没有创造性和个人自由意志构成的统一模式的社群,那将是没有多少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环境能让我们的孩子幸福吗?

不管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是美少女式的、圣斗士式的、歌星、芭比娃娃式的还是明星式的,如果全都朝着一定的可想象的“成绩”进行培养,他们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会扭曲变形,也许会泛滥成灾而失去任何价值。实际上每个孩子都迫切需要因材施教,迫切需要儿童美术教师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作出慎重的选择和建构。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工作和工作结果中获得乐趣,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使学生在离校时拥有和谐的人格……学校始终应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般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比起那些靠主要技能训练来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说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爱因斯坦的观点给我们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是: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已不太适合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时代要求人才个性化、综合化、信息化,而且要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衡量选择儿童成长的环境,还要经过长期有规律的教育来培养儿童自身的意志。而这一切的获得都需要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

毁坏一个人文环境是极其容易的,而重建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却需要缓慢而艰苦的过程。当人们还停留在对传统建筑的永远删除的麻木与接受冷漠僵化的钢筋水泥建筑盲目占据空间的无奈上时,对现代图像世界、商业文明的接受来不及消化、吸收、排斥的同时,有些恶俗文化已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环境,并迅速被儿童所吸收,成为他们的偶像与精神寄托。

美术教育不是消遣。它是一种智力, 一种思维方式, 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内部力量, 以克服现在和将来可能面临的种种障碍。人类可以通过教育不断地超越自身, 超越自己的体能、智慧及精神的极限。这种超越始终存在于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过程之中, 而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展示和体现这种精神。

上一篇:边缘检测性能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