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假设

2024-05-04

教育假设(精选十篇)

教育假设 篇1

一、模型范式

凭单制是一种新颖的市场化工具, 表现为特定的公共服务供给者向合格的服务对象签发凭单, 由消费者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并用凭单支付, 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生产者接受的凭单。它通过一纸具有准货币性质的交易凭证从消费者角度强化其选择权而巧妙植入市场竞争机制, 其实质是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当改革者将凭单制应用于教育领域时, 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称谓, 如“教育券”“教育凭证”等。广义上, 教育凭单是指一种向学生而非向校方提供教育公共资金的政策安排和融资机制。狭义而言, 它是指学生或家庭所收到的一张有效证券, 它承载和体现了专门用于教育的一定费用, 学生用此凭单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学校则向政府兑取与凭单价值相等的现金。

1955年,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首次提出了“教育凭单”概念 (School voucher) 。他认为, 政府有责任支持教育, 也有理由对教育进行干预, 但这并不等于学校教育应当国有化。凭单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功能在于促进政府、市场、学校角色的变迁, 促进传统的国家和教育的关系的进一步改变, 尤其是教育服务由政府垄断经营变为市场环境中的“多中心”提供, 学生和家长获取充分显示自身偏好的自由选择权。综观学者们的理论精华与国外的相关实践, 凭单制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具有一定的范式特征。

(1) 发放对象。政府根据一定的政策决定其资助的群体范围, 对教育的公共资助将以一种凭证或者学券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获得资助资格的学生将用教育凭单支付所选择学校中的学杂费。

(2) 学校认证。参加教育凭单制的学校必须首先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资格认可。任何获得政府认证的学校都有资格接受教育凭单, 并用教育凭单向政府财政部门兑取现金。

(3) 构成。教育凭单不仅是直接补助, 还可以是一个混合资助包, 除了政府对学生的直接补助之外, 还可以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等, 它可将教育凭单与助学贷款进行有机的结合。教育凭单所负担的价格和其中助学金与贷款两部分之间的比例应由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所决定, 这样一来, 根据不同课程的类型和不同学生的特点, 教育凭单的组合也可以相应变化。例如, 对于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那些天赋相对弱的学生以及那些教育外部性显著的课程, 基于公平的考虑, 可以在组合中给予更高面额即更多的政府补助;对于那些市场应用性强且外部性相对较小的专业课程, 在组合中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贷款资助。

(4) 管理。教育凭单应由独立于政府的中介性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该机构负责向学生提供各学校、各专业方面的信息, 包括收费、专业描述和就业前景;负责建立专门的教育凭单资格管理体系, 以及校方必须遵循的教育凭单管理条例;负责裁决学校和学生之间与教育凭单相关的纠纷。基于信息的重要性, 此机构还应是教育凭单信息的发布平台, 那些潜在的学生可以快速获得相关的准确信息, 如学校的总体质量、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师资水平、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学费等。此外, 这个机构的信息发布对行政人员以及教育凭单的收发人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理论假设

尽管将凭单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倡导者们作出了不同的理由举证与设计方案, 但均有一个与上述基本范式相通的鲜明目的, 即在于通过直接为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提供公共资助以促进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 而这些以竞争为内核的理论都是基于以下假设:

(1) 科层化管理的低效率。从政府的角度看, 教育行政部门与传统公立学校的科层化管理造就了单一性与低效率, 使顾客的选择无从满足。在传统体制下, 政府是惟一的教育提供者, 就教育质量而言, 学校显然没有很好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资源, 没有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结果, 其绩效普遍低下, 在顾客 (生源) 上的垄断性以及办学经费的无风险性是公立学校绩效低下的根源。如果学校的办学经费由学生和家长决定, 公立学校的垄断性和无风险性将被打破, 优质学校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选择, 而低质学校则要么及时改进, 要么面临关闭。由此, 学校将不得不考虑改善其产品的质量, 以努力保持甚至竭力扩展其市场份额。当公立学校之间及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形成竞争态势时, 降低公共教育开支、增加教育平等性和提升学术卓越都将成为可能。此外, 传统公立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就近入学制度和“地方本位主义”, 是教育公平的大敌。因为经济富裕家庭往往通过购置房产和搬家来选择优质学校, 而经济条件不利家庭的子女, 则别无选择地就读于低质学校, 凭单制可打破富裕家庭的这种优势。

(2) 需求偏好多样化假设。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 就子女的需要而言, 家长能比科层制作出更好的判断。消费结构理论已经证明, 较高层次的需求偏好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都表现在满足某种顾客偏好的能力。简单地说, 顾客偏好是指顾客认为重要的物品, 他愿意为之付出溢价, 当不能在此处得到这种物品时, 他将转向别的供应商。之所以强调需求偏好多样化的假设, 是因为学生和家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的需求偏好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对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和资源配置将发生显著的影响。教育凭单制正是一种借助市场机制满足不同择校偏好的决策模式。一方面, 尊重顾客的偏好, 就是给予学生和家长选择权并提高其参与性, 有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另一方面, 选择只能是个人的, 满足顾客偏好将有助于促使学校变得更具回应顾客的特征, 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生更好的绩效。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论文 篇2

摘要:人性假设自诞生起,就在不断产生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型理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三项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性假设对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中起主导地位的理论就是以上四点。教育管理的管理理论也在随着各项理论的提出不断进行演变,哪种管理理论最适合当前时代的教育管理,就是当今教育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理论;演变

从人性假设学说中可知,不能单纯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不止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待个体的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产生的管理模式,学习到高校教育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不断产生的新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演变,寻找最贴合教育本身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其作为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所在。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进行一切事物的组织与管理。用何种理论才能对管理中的人产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积极效果,才是人们不断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人性假设学说本身具有极端的两面性,也就是其核心论点的“经济人”与“社会人”两大理论。前者认为管理应该以严格为主,靠着高强度的压迫、严密的监视、严格的控制迫使下层职员进行工作,而另一论点认识人不应该靠着外部力量迫使自身工作,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工作。

二、人性假设学说在我国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主要呈现出“政治人”的特征,这是人性假设中的`“文化人”理论最高表现形式。当年,呈现出“政治人”特征的我国人民,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愿意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他们具有充实的精神文化与令世人所赞叹的拼搏精神。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人性假设学说,同一时期,处于百废俱兴的俄罗斯同样处于这种精神之下,这才是使两个在战争中收到巨大伤害的国家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核心所在。发展到现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冲击,我国的“政治人”特征迅速转变为“经济人”特征。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与金钱的赚钱,金钱万能理论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准则,这是当前全世界大多人民都具有的主要特征。而在教育管理领域内,人性假设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们在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管理者与教师们以人性假设为依据理论,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鼓励、压迫学生们,从而建构起适合当前时代的管理结构和方式。

三、人性假设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历史上,人性假设学说对管理做出的假设理论可谓层出不穷。其最具代表的对人生假设进行三项分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人”“文化人”以及“经济人”人性假设。以下就以这三项最具代表性的人性架设为核心,探讨其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

1.“经济人”

“经济人”人性假设其核心理论就是人的利己本性。理论经过多次演变与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在管理体制上,管理方法强调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以高度严格的纪律,森严的看管,来达到制约下一层被管理者的目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强势方,强调权威,作为弱势的学生个体突出其被管理的身份;学校强调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分层式管理,下层人员要服从上层人员的管理。

2.“社会人”

“社会人”人性假设核心论点就是人性本善,应当注重人自身所拥有的人性,这并不是单纯的需求物质与经济,而是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需要等方面。具体应用:在实行员工奖励之时,以整体的奖励制度为主,而不是进行个人的奖励;在管理模式中,强调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鼓舞与支持,达到使其自身可以自主完成乃至超额完成任务;在以往的金字塔式管理中,上层不能进行单纯的管理,要学会倾听下级的声音,及时改良管理方式;教学中,老师不应该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关注学生自身,培养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文化人”

“文化人”人性假设认为应当以人为核心,注重其精神与文化。文化精神可以使国民们拥有民族自豪感,为自己的国家、文化、民族所自豪。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精神的传播,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责任心,鼓舞学习热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性假设理论的成果多种多样,通过对多种理论的探究,我们从中得知,每一项理论出发点都是以当前时代为前提,最贴合实际的理论。将理论带入教育管理的体系之中,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而管理学校的目标主要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而展开的,我们希望利用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协调好教职员工的利益、学校的目的、学生的成长三项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总结

通过对三种人性假设的具体分析,与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影响可以得知,教育管理的发展以及管理模式会伴随对人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完善。每一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实践,其背景都伴随着新的人性假设出现与流行,这种演进将使社会的整体管理模式变的更加合理、高效、完善,这才是不断研究人性假设的核心观点。

参考文献:

[1]金保华,顾沛卿.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张付芝.基于人性假设的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历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教育假设 篇3

人性假设理论作为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主要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判定的有关人性的基本观点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判定往往隐藏于大多数的管理行为之中。西方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演变过程。

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次提出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通过自我实现人们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享受作为内心“奖赏”又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价值。

“复杂人”假设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组织心理学家薛恩等人为解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局限性而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作为复杂多变的人,其需要和潜在欲望会因人而异,这些需要的模式会随着年龄发展的阶段和所处的境遇而发生变化。西方管理者由此构建了“权变管理模式”,强调管理方式需要因人而异,因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宗旨和目标是为了发展人。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之前也需要对受教者的人性做出基本的判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针对性。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性假设理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契合性。因为人性假设理论根据人的需求来采取管理措施以达到管理效果,这就启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个体出发,关注个体及个体的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人性假设理论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了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生命化”模式中对人的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弱化,避免由此造成的人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吸收人性假设理论的思想核心,视受教育者为现实的社会存在,尊重其需要、利益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陶冶心灵、塑造人格、涵养品德的工作,首先必须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将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2.注重满足需求,发挥激励作用

由于人性假设理论是根据人的不同需求来采取相应的管理,这就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重满足学生需求。需求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常常表现为愿望、意向、动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个性不断张扬,当代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包括个人才能发挥的需求,以及信任、尊重、荣誉、信念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分析,考察受教育者处于哪种需求层次。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层次之间是递进关系,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能向较高层次迈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外在激励引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自觉将教育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3.尊重学生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复杂人”假设理论强调管理应该因人而异,这就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种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感悟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贯穿激励原则,激发学生动机

根据“自我实现人”假设,正确运用精神奖赏可以激励人们对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贯穿激励原则,激发学生的思想动机。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朝着预期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般而言激励包括情感激励和行为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情感激励,要求教育者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帮助受教育者,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把情感注入到思想教育中才能唤起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产生相互尊重与信任,通过赞美和信任,使学生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动力,朝着良好的预期发展。而行为激励主要是通过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强化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个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主动性,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个人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实现其自我价值。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本身就是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为提高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改造,充分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自我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使其在培养自身品德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因为根据受教育者思想的形成规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受教育者根据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过程。通过自我教育,受教育者将社会的要求和规范内化、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稳定的心理结构,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复杂人”假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贯彻尊重差异的原则,关注个体的多变性

“复杂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分析受教育者需要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多变性,尊重个性差异。

随着我国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学生的个体要求越来越渴望得到充分尊重和展示,以满足其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者应该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允许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

此外,根据“复杂人”假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关注个体的多变性。因为学生的需要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真分析学生需要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规律,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

2.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根据“复杂人”假设理论,人的需要会随着年龄、知识等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人文关怀将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为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政治理论的教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内心需求缺乏关注,没有深入认识和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且也缺乏对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实践的指导,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和使学生投入情感,导致师生关系变得僵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需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積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谢庆.人性假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 耿晓坤,祁佳.人性假设理论在中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 潘星明,李天顺.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科教导刊,2011(1).

教育制度的基本假设及其建设原则 篇4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建立教育政策的支持系统, 制度建设是实践教育政策最为重要的支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给教育制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也让我们意识到教育的发展依赖教育制度的发展。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是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展开的, 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 具有有限理性, 存在机会主义的想法, 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建设都围绕着经济人的这三个特征展开。基本的人性假设让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建构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 不同学者之间有一个基本统一概念的交流环境。可能教育学太需要这样假设清楚、逻辑严密、有完整分析框架的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基于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教育研究, 这些研究给我们思考教育问题, 改进教育环境很多启发。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让人困惑: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人的假设能否等同于教育活动中教育人的假设?在建立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从制度经济学借鉴什么?我们有没有关于教育人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假设?

对教育活动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基本假设, 例如, 教育活动的利益追求角度、教育活动遵循的规律角度、教育活动的特有内容角度等。从不同的假设角度找出教育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本质不同, 以防止教育制度的建设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本性。立足于教育规律, 体现教育的人文性质是研究与建设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制度对教育活动的应有假设

1. 教育活动追求教育对象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是逐利的, 讲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利润是企业组织的生存之本, 而教育活动则讲究教育对象的利益最大化, 在处理教育冲突上, 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本质上不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利益, 尤其是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利益更有周全的法律给予保障, 例如《义务教育法》、《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等都以维护儿童的利益为根本。

经济活动讲究契约精神, 经济活动双方以契约为行为约束依据, 相互有对等的责任与义务, 最终实现互利互惠, 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却没有利益对等的契约关系。教育者不能从受教育者直接获得经济报偿, 受教育者所能给予社会的报偿也是不确定的, 延迟的。

教育活动也包含一些经济活动, 这些经济活动主要是在教育这个公共部门内的活动, 与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在运作形式与运作过程上有根本的不同。在教育活动中, 财政投入、教育资助、教育贷款等制度的制定过程有很多公平、公正等公共价值的参与, 而经济活动往往以企业或个人的私利考虑为先。

2. 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规律

教育制度的安排必然以教育活动的规律为基础。这些规律可能包括投入产出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学生发展的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等。其中, 学生发展的规律应该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规律, 是教育制度产生所依据的最根本规律。一些经济规律可以解释教育现象, 但是经济规律不能代替教育活动的核心规律而独自支撑教育制度的建立。例如, 投入与产出理论毫无疑问是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 这一规律也可以很成功地解释教育过程中的经济现象, 因为教育也有投入与成本的考虑问题。教育过程所涉及的规律要更多。与学生成长的规律相比, 人力资本理论等都还算不上教育活动的核心理论。

3. 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具有更多的能动性和自在性

《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身份决定了学校管理制度要考虑教师的内在动机, 他们与制度的互动有较大的张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自主性教育制度, 行政控制与评鉴等强制性教育制度会降低教学效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经常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或形式是更好的选择。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个人风格、学识水平等个性化特征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影响教育活动的结果, 而这些方面很难作出统一的强制规定。教育教学行为要制度化到什么限度必然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特性。因此, 在建立学校微观教育制度时, 一定要考虑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其能动性和内发动机对于教育效能的重要性。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主观能动性, 他们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与学习方式, 这正是教育的魅力与活力所在, 也是教育人文性质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 经济人则希望得到最为详尽的信息和基本统一固定的契约框架, 以便大家在经济活动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 以避免机会主义, 在成熟的经济制度下, 经济人的能动性, 个性特征等多样化的不确定的因素往往没有太多的空间。

4. 教育活动具有更多的人文内容

教育活动除了以人的发展为本外还具有更多的人文内容。个体参与教育活动除了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职业资格外, 还会收获文化传统, 获得个性、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技能, 还伴随着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的建构和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者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 对于教育对象的爱使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人文性质, 教师本身的人文特性同他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一起成为参与教育过程的教育要素。

从以上几方面可见, 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人文内容与存在与简单契约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显然不同。教育活动中的人也与制度经济学中假设的经济人不同, 教育制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因此必然与经济制度不同。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区别, 教育活动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文活动。

二、教育制度建设要体现教育的人文性质

既然教育活动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文活动, 教育制度的建立就应该以教育活动是人文活动为假设, 建立具有人文性质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人文性质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教育制度建设要关照教育理想

目前, 教育制度建立 (或者教育政策的提出) 的出发点有两个, 一是以解决教育问题为出发点的政策或制度建设;二是以理论 (或教育理想) 为出发点的政策或制度建设。也有人将其称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当前教育政策的出台, 教育制度的建立多数从教育问题出发, 从教育理想角度出发, 对教育制度进行主动设计的活动则很少。这种倾向其实强调了教育制度过程中的实证性, 忽视了教育制度过程中的人文性。

问题出发的研究范式容易导致教育政策和制度产生的被动性。只有教育问题达到一定的普遍性, 才会被提升到制度与政策出台调整的层次, 面对教育问题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又难以很快产生, 导致一些教育问题发展到严重失衡的状态, 社会还在等待教育政策的出台。例如, “择校”与教育不均衡问题、奥数培训班的问题、高考的问题等。其实, 这些问题存在了很久, 带来的影响很大, 很深远。等到有效的政策出台, 合适的制度建立起来, 社会往往为此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教育政策的出台被动, 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制度的微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变得很复杂, 不容易解决, 制度重新建立就更加困难。

因此, 教育制度建设仅仅从现实问题出发往往难以实现有效性。教育制度建立的过程要考虑教育理想 (理论) , 给制度过程增加人文色彩。有教育理想 (理论) 支撑的教育制度过程因为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有共同的远期目标, 系统性更强, 制度系统可能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与包容性, 具体制度之间的协调会更容易, 一些具体的教育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思路, 反而更容易实现制度的有效性。

2. 重视非正式教育制度扮演的重要角色

根据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应该协调一致, 制度才具有稳定性。非正式的制度, 即传统、习惯、道德观念等等, 往往比正式的制度更加根深蒂固、更加深入人心, 在社会生活中会起到更加久远的作用, 因此也更加不易改变。非正式的教育制度更多地体现了教育制度的人文性质。在教育制度建设中, 非正式的教育制度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正式教育制度由于有某种确定的制度主体, 因而最易由这种制度主体发动自上而下的变革 (强制性教育制度变革) 。不过, 变革了的正式教育制度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即改造了社会中的非正式教育制度 (或与非正式的教育制度相一致) 的情况下, 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非正式教育制度的变化最终会触动正式教育制度的基础, 从而引起教育制度的冲突或形成某种制度壁垒。因此, 在正式教育制度和非正式教育制度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少强有力的非正式制度, 一些非正式制度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

3. 教育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市场介入的有限性

国家观念与公立学校制度的密切关系代表了社会传统对教育本体价值的一种认识与看重, 即, 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传统的传递方式, 是社会共同价值与道德基本观念的传播形式, 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均等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正式教育承担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的传递与发展, 承担起了对社会整体发展有利的活动, 承担了社会人文特性的发展。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教育部门属于公共部门已经是共识。因此, 以个人 (企业) 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市场力量对教育的介入必然是有限的。

另外, 不可以误解欧美国家市场介入学校的程度。在美国, 代表其教育制度中新的“市场因素”或“市场力量”的是选择性学校 (Alternative School) , 特许学校 (Charter School) , 教育凭证 (Education Voucher) 和“公校私营”的种种新现象。在英国, 这种体现教育制度中新的“竞争”与“效率”目标的具体做法是产生了获得更多激励的“直接拨款公立学校”, 实施了补助学生就读私立学校的“公助学额计划”以及“开放入学, 择校就读”的新入学政策。在西方福利社会, 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 新保守主义强调政府不要过多干预的情况下, 市场力量不断介入教育。就是这样的市场介入其实也是很有限地局限在政府的投资方式上, 并没有深入介入学校内部活动。

市场逻辑之于教育制度其实很可怕:在市场逻辑之下, 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要素往往被忽视, 被遗漏, 例如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首先在被忽视之列。教育变成了经济逻辑上的一种投资。功利主义伤害教育, 促进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会越来越被忽视。教育中的很多要素如培养目标、教育理想、教育热情、学术风气、惩戒条例等这些本身就是教育中的“生产要素”, 但这些要素并不为了施教者本身的直接利益, 因而与市场有着根本不同的逻辑, 因此, 教育制度的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教育的本质, 突出教育制度的人文性质。

参考文献

[1]柯武钢,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蔡培村.学校行政与教学.台北:台湾复文出版社, 1988.

[5]Heinz-dieter Meyer and Brian R owan.eds.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education.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6]陈学飞, 茶世俊.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10) .

假设作文300字 篇5

从前,总是在微笑,不知道为了什么,似乎只要微笑就已经足够了。什么都可以忘记,什么都不可以让我难过。可是,后来,我才明白那时还没有可以让自己伤心难过的理由。为什么人总是要长大,为什么大家都要离去,还是要分开。当时的简单幸福记忆,就这么被蒙上了尘埃,渐渐与我们现行世道反向。迷惘着,不敢正视自己,原来大家都不会再是记忆里那么完美。而我早就被遗忘在挑剔的角落,独自守着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看它一点一点的暗淡,干涩……

以前总是讨厌哭泣的自己,然而现在我却努力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拼命的`为自己寻找一种落泪的冲动。可关于那不可避免的成长仪式。于是,我只能选择最美的方式来接受,微笑承担。反正从头到脚不都是笑给别人看,哭给自己听吗?纷飞的记忆,早就是段没有结尾的乐章……寂寞时才回来,难道只是港湾,只是希望,我知道只是停靠,不是一辈子的停留。大家都有自己的世界,我们都只是过客。

曾经现在,我们从来都不需要假设,希望你们都可以幸福。而我还是会微笑,不管前方会怎么样。如果疲倦了,我们还会再依靠相伴,朋友请努力,一切加油……

假设更简便 篇6

报纸上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合理分档”的方法,我觉得太麻烦了。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

假设A、B两只蚂蚁都不休息,那么它们相遇需300÷(0.1+0.4)=600(分钟);而A蚂蚁每爬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它爬600分钟就要休息(600÷50-1)×10=110(分钟)(最后走到相遇点时,不需要再休息了):B蚂蚁每爬6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它爬600分钟就要休息(600÷60-1)×10=90(分钟)。以A蚂蚁的爬行时间为标准,若他们总共爬行了600+110=710(分钟),那么B蚂蚁在多出的110-90=20(分钟)内,先休息10分钟,再爬行10分钟,就多走了10×0.4=4(米),即经过710分钟,它们将超过相遇点而且彼此相距4米,让A、B同时往后退并相遇的话,则需要用4÷(0.1+0.4)=8(分钟)。这样算出A、B两只蚂蚁相遇共用时间为710-8=702(分钟)=11小时42分。

同学们,你们看懂我的方法了吗?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五(7)班

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特征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本质,特征

当前, 教育界对人性假设问题探讨得越热烈越使得我们仿佛深陷迷雾, 在学者们给出的“有理有据”的“假设”中, 人们不知如何选择“真相”, 也就无从面向管理实践。人性假设的局限及其修正路径如何选择, 只有将这些基本问题做进一步梳理, 才能让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一、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错位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 人性假设研究呈现两个趋势, 一是将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迁移到教育管理中, 对教育中主体的人性假设进行演绎, 主要是借用管理学中关于各种人性假说, 嫁接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二是对教育管理中主体的个性化人性进行推演, 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从教育管理的全视野出发将教育主体 (包括教师、学生) 的人性假设进行高度抽象整合。如有学者提出“知性人”假设, “高等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对于学科转型至关重要。如果同样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人性假设, 高等教育学最终仍然难以避免地会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学’;如果考虑到大学里高深知识的特殊性, 以知性人作为本学科的人性假设, 高等教育学便有可能转型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在大学里进行高深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社会科学。”这一尝试已经试图分离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学之间的人性假设, 凸显高等教育学人性假设的特殊性。还有学者提出“学术人”假设, 指出学术人“是指以传播、应用和创新知识为己任, 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的一类群体。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 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成员。他是一个集合概念, 是学者、知识分子、教授、理念人、思想者、研究者等特殊群体的共同抽象……学术人表现出真理性、公共性、超功利性、自律性、创新性、自由性、学团性等特征”。可以看出的是, 这两种人性假设都是从高深知识的哲学角度出发演绎人性假设的。另一种是将部分群体独立出来, 如提出高校教师“事业人”的假设, 认为高校教师属典型的事业人, 主要基于以下理由:“教师是太阳底下无法再优越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促使高校教师确立“创造精神财富、传承历史文明、推进科技进步、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定位。

从总体来看, 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人性假设研究繁多, 突破性研究凤毛麟角, 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显见, 高等教育管理中如何选择人性假设面临一个模糊局面, 有必要重新廓清人性假设概念。

二、从科学假设视角认识人性假设基本概念

科学假设指的是“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中为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提出的初步解释, 称之为科学假说 (以下一般简称假说) , 科学假说是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 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宏观现象或重要事物的存在方式、产生原因等所作的初步的猜测性解释”。基于这些基本判断, 可以推断出科学假设的四个特征:第一, 假设主要是基于事实;第二, 假设是尚未得到验证的推断;第三, 假设经由事实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变更;第四, 假设经由实践检验证明为正确的才能成为理论。

有学者将人性假设定义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活动, 有着多方面的规定和表现层次, 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 将某些方面、规定、层次剥离出来, 将某些方面孤立出来, 突出并加以夸大和规定化, 进而把它作为理想是的普遍表述, 这就成了先天固有的人性”。但是, 随着近代科学主义的兴起, 以心理学学科为代表对人性假设进行理性的探讨成为主流, “不证自明”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 在管理学领域, 以实验方法推动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

由此观之,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认识:第一, 当前对人性假设的研究至少对“人性假设”的界定存在误区, 而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科学假设的本质, 科学假设不是价值有涉的先导性假设, 而是基于事实的分析, 事实是对现实世界或实验而发现的人类目前知识无法解释的新现象, 进而推导出新的人性假设。第二, 还应该认识到, 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性假设服从于对不同领域的本质和规律的探讨, 其发现的逻辑思维和目的指向都是不同的, 产生的理论也是不同的。第三,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在人性假设和物性假设的区别上, 人具有超物的一面, 正如康德所言, “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 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生命的存在物之上”。正如因此, 人性假设既有对实然状态的发现, 也有对应然状态的描摹。

三、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1.因组织特性产生的个性化特征。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人兼具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学者提出大学组织十特性说、六特性说。杨德广从现代大学的性质和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大学十“性”即教育性、学术性、综合性、创造性、服务性、产业性、自主性、开放性、国际性。宣勇提出大学组织的六大特性即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松散性、两重性。虽然有所区别, 但其中的共同性描述如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的特征对于高等教育组织中人的属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 不可忽视的是, 高等教育中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观点表明, “由于现代工具理性导致了‘经验的存封’ (The Sequestration of experience) , 又加剧了价值和道德的沦丧。所以, 后传统社会道德几乎处于真空状态”。“现代人把本属生活世界的意义完全抽空了, 人处于现代商品世界的威胁下, 彻底失去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 过着可怜又可悲的肉身放纵的‘舒适生活’”。同时, 他认为“, 生存问题关涉到人类生活的基本参数, 并且由每个在社会活动的场域中‘践履’的个体所解答”。组织属性相对稳定并对高等教育组织中的人形成了心理契约的规范与约束, 社会属性变动不居对高等教育组织中的人不断形成冲击, 修正或改变其组织属性。诚然管理学“人性假设”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这种共性的人性假设掩盖了教育事业特殊性、具体性, 也就缺乏了对教育管理实践的卓有成效的指导。

2.因群体复杂性产生的多样性特征。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凝聚了不同的群体, 形成了高等教育子系统, 不同群体的特征又具有异质性, 同一群体中的人特别是教师和学生, 因其学科特性而又有所不同。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社会地位、知识结构、价值诉求、文化品格等各方面都不同, 在同一群体中工科、理科、文科等学科门类属性对群体的影响很大。这一系列的异质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多样性, 因此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常规的做法是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分开, 并由分管校长和相关机构进行具体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特别是“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出现, 进一步增加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科尔于1972年对多元化巨型大学做了进一步解释:“关于多元化巨型大学这一术语, 我指的是, 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在若干意义上的多元:它有若干个目标, 不是一种。它不崇拜一个上帝;它不是单一的、统一的社群, 它没有明显固定的顾客。”这使得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也越来越多样, 基本上不能形成一个具有全面性、代表性的一元的人性假设。

关键期假设理论与中国小学英语教育 篇8

一关键期假设理论的概念

关键期假设理论认为, 在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里, 其中一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比其他时间段对有机体的影响程度深。关键期假设的最早提出与母语习得有关, 认为幼儿出生后的10年是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

Snow和Hoefnagle对三组母语是英语的儿童、青少年、成人进行了10个月的调查后, 对年龄影响外语学习的速度得出以下结论:成人比儿童在外语习得方面速度快;年长的儿童速度优于年少的儿童。

二关键期假设对小学英语学习影响的结论

1. 关键期假设不一定影响外语学习

关键期假设对第一语言的学习有很明显的作用, 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影响暂无定论, 也无法断言是否真的存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 学习英语越早越好的说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 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

一般而言, 处于青春期前的儿童是培养和锻炼母语的最佳时期, 过早学习英语, 可能会对大脑造成干扰, 致使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 这时其母语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 会导致学习者混乱两种语言,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 不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

3. 年长儿童在语言能力方面优于年幼儿童

由上述研究得知, 年长儿童在语言学习上比年幼儿童更有优势。第一, 年长儿童能利用学习母语获得的学习技能学习英语, 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强于年幼儿童。第二, 年长儿童在学习英语时, 比年幼儿童更会运用语言的交流策略, 而且他们的交谈话题也更加广泛, 更有利于其理解学习内容。

4. 在英语学习中, 年少儿童在听说方面较占优势

实验研究在刚开始的两年里, 儿童在外语学习中略占优势, 其后会逐渐消失。儿童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这时儿童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学习语言时, 容易刺激大脑神经功能, 以后继续开发, 就会比较容易形成好的语言习惯和能力。而且儿童在学习语言时, 敢不计后果地开口说, 对语言的学习在发音上就会更准确, 能够很快地提高听力和口语。由此看出, 儿童在语言学习上, 在听说方面更有优势。

三关键期假设对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的学习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不仅受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影响, 还与自身的生理因素有关。所以, 结合目前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提出几点建议。

1. 小学英语教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国一些贫困落后地区, 英语教学的师资不完善, 设备不充足, 在这些地区进行英语教学, 是没有效果的。因此, 学习英语要结合儿童的学习规律,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把英语教学的政策落到实处, 避免出现跟风现象, 最终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依据我国教育的多方面因素和实际情况, 我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从五六年级、初一开始进行为最好。

2. 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不可忽视

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大多英语教师并非专业出身, 或者后来才开始进修的, 这就使得其在发音、语调方面存在问题, 不利于教学。要提高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外语学习水平, 除要求老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外, 还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3.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儿童在学习语言时, 偏向于直观的学习方式, 其模仿能力较强, 教师就要保证教学内容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恰当地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形式展开教学, 组织趣味性强的演讲活动, 锻炼儿童的口语能力。

4. 关注和重视小学英语的语音学习

在小学阶段, 孩子的大脑语言功能具有可塑性, 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要重视发音的学习, 经常锻炼口、唇、嗓子、舌头等, 使它们更灵活, 多注重孩子的听说教学, 同时也必须要求老师的发音准确, 给孩子好的学习榜样。

四结束语

通过对关键期假设的研究结果, 结合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 从小学五年级学习英语为最佳, 这时候学习英语, 正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对母语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其大脑依然存在可塑性, 这个时候学习英语能够获得最大的效果。

摘要:在我国, 关键期假设理论对外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外语的年龄越小越好, 可是, 在外语的学习中, 除了年龄因素外, 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年龄不能够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要正确理解关键期假设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期假设,小学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兴茹.现行小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J].考试周刊, 2010 (35) :150~151

[2]酉文艳.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J].速读 (下旬) , 2014 (5) :131~131

教育假设 篇9

1 传统会计的四大假设

会计假设(或会计前提)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1]。

1.1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2]。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具有实体形式的公司组织或事业团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活动为谁服务。它所涵盖的只是有形的、我们可以肉眼看得到的实体企业组织形式。

1.2 持续经营假设

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破产、倒闭、清算[3]。持续经营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状态。

1.3 会计分期假设

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在时间上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营成果加以划分形成会计期间[4]。它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1.4 货币计量假设

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运用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反映,且币值不变[5]。它有两层含义:即会计核算的单位是货币和币值稳定不变。

2 虚拟公司

虚拟公司是指“一些并非以资本为纽带的独立的厂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合作,采用外包、共生、功能虚拟等形式所构建的以营利为目的动态、网络型的经济组织[6]。 虚拟公司的特点:

2.1 组织结构虚拟化

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它通过某个牵头公司把任务下达到每个相关部门,各协作企业之间平行的开展工作与合作;它没有办公大楼、厂房、机器设备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它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技术等无形资产。

2.2 流动性和项目导向性

它的存在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项目导向性,它存在的期限就是一个项目或市场任务存在的期限,它会随项目或市场任务的完成而中止合作关系,虚拟公司自动解散。

2.3 契约性

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不具备法人资格,也不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虚拟成员之间签订一种非约束性的“谅解备忘录”组成非股权式的松散的联盟。

2.4 优势互补性

各虚拟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优势具有互补性,通过核心能力和资源优势的优化组合达到完成项目和市场任务的目的。只要目标一致,甚至竞争对手也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2.5 网络性

它利用着互联网技术在各成员之间迅速传递信息和进行业务往来,打破了成员之间的时空距离。正是由于它存在着这些特征,使得虚拟公司在现代经济竞争中具有很强的产品和服务优势。虚拟公司将是新世纪一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3 虚拟公司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及会计假设的创新

3.1 虚拟公司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及其创新

知识经济环境下虚拟公司的出现,使企业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拓展,使得会计核算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经济环境下实实在在的企业。它还涵盖了包括虚拟公司在内的非企业组织形式。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应对“虚”、“实”两个空间。

首先,在虚拟的媒体空间,会计主体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合。虚拟公司组建的目的就是几个核心能力有互补性的企业共同完成一个企业所不能完成的市场任务或项目,它会随着项目的完成而自行解散。这与传统的实体公司有很明显的区别,但虚拟公司又有着作为企业的特性,即获利、生存、和发展,它是一个公司,有着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要承担自己到期债务。因此,会计工作必须对虚拟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反映,为各类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从会计主体的界定来看,我们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因此,会计主体假设在内涵上必须进行扩展。

其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而编制的会计三大报表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信息。但是知识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传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具有局限性。在虚拟公司条件下,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的是技术开发、人才储备、信息沟通以及市场营销等无形资产因素在企业的影响。现行会计对这些无形资产因素没有做出完整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安排,从而导致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最终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分析。因而,会计主体假设必须将这些无形资产因素纳入其核算范围,在制定会计报表时对这些表外因素加以披露和揭示。

3.2 虚拟公司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及其创新

持续经营假设,它将企业的经营过程看作是永续的,它适应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大规模持续经营的需要。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持续经营假设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虚拟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和项目导向性。虚拟公司成立的前提就是个虚拟成员基于共同的目标而组建的。当项目完成后,组织自动解散。

再者,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随时可能都会破产,清算。据统计,某些高新技术项目的成功率只有10%—20%,但这些技术开发费用则动辄要几百万美元。如此高的风险,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时,不得不考虑持续经营假设的现实可行性。对非持续经营的企业如虚拟公司,可以依据虚拟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按项目及市场任务采用清算会计原则。有学者认为在方法上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和现行市价法等。

3.3 虚拟公司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及其创新

虚拟公司具有动态性,临时性和短暂性,其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才是最主要的。传统会计提供的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人为的划分会计期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同时,传统会计提供的信息成本高,不利于虚拟公司的竞争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大大简化了人为操作,使信息成本大为降低,因此,会计信息可能会因成本的降低而加快其循环的周期,可以缩短会计期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虚拟公司已经发生的财务信息都实时的反映在互联网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随时可以登录企业的网站浏览所需信息或根据身份验证,正当合法的读取信息、数据。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实时的获取所需信息,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实时的反映可以简化会计工作的繁琐性,使会计工作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综上所述,虚拟公司的出现使得会计分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虚拟公司应从自身特点出发,以整个经营期作为会计报告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报告。

3.4 虚拟公司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及其创新

货币计量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和反映,并且币值保持不变。虚拟公司的出现及发展,给货币计量假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虚拟公司最主要的资产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企业管理水平、创新力等无形资产,货币计量假设并没有对这些因素做出计量和反映。

其次,虚拟公司和网上银行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交易将以“电子货币”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电子货币大大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资金划拨可以在瞬间完成,加强了记账本位币的唯一性,使得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货币。也使得价格、利率、汇率等变化更为加快,严重的影响了币值的稳定性,使货币计量假设的条件之一币值稳定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用现实的价值来计量和确认各项资产、负债更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货币计量假设应发展为计量多元化和非货币化。

由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虚拟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要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虚拟公司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特定的会计主体—虚拟公司服务。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公司。它的出现使传统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会计假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使传统会计假设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虚拟公司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做出调整、补充和完善。是现今会计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虚拟公司的特点对四大假设的创新与拓展做出了论述。

关键词:虚拟公司: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参考文献

[1]陈宏.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J]财务与会计,2000(2).

[2]王敏晰.虚拟企业:新型企业组织形式[J]经营与管理,2004(3).

[3]崔也光.网络时代,会计的时空观[J]会计研究,2000(3).

[4]陈维洪.对网络时代会计假设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周颖.浅议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创新[J]湖北财税(理论版),2003(11).

教育假设 篇10

一、教师的角色效应

在教育心理学中, 角色系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 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的权利和地位时, 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用语, 心理学家米德最早将它引入社会心理学中。他把整个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 人们则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假设导读法”, 将角色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角色的自我扮演和形成,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大舞台, 进而通过课文的科学处理, 扮演所需的各种角色, 以寻求教学的角色效应。

1. 兴趣的引发效应。在阅读教学中, 教者依据教材充当角色, 可再现生活情境, 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 ;创设课堂情境, 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写景文, 为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美的景色, 体会美的情感, 教者可根据教材去预定景点, 以导游的身份安排游路, 引导循路揽物, 触景生情。如 : 阅读《桂林山水》 ( 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教者这样引导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景色秀丽, 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桂林则是这花园中的一朵最为瑰丽的花儿,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桂林, 看一看那里的山, 游一游那里的水 (出示挂图) ——桂林到了, 你们看, 这里山清水秀, 景色诱人, 游人云集, 热闹非凡, 让我们登上游船细细观赏——坐上游船, 浆在轻轻地划, 船在慢慢地移, 看水面——再看水下——再看水底——好, 前面就是象山……这样变看美景图为实地游景, 学生兴趣甚浓。

对叙事文, 教者可根据内容, 随时随地充当角色, 引其入境, 促使学生加强情境体验, 使其设身处地地理解内容, 体会情感。如 :阅读《埃及的金字塔》 (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 , 可让学生充当金字塔的见证者, 教者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①请问老人家, 你这么大年纪了, 为什么也来修建金字塔?②这个小伙子, 你好像有病, 为啥也来呀?③这位大伯, 你们是在创造世界奇迹呢, 应该高兴才是, 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这样饶有趣味的采访, 能促使学生充当文中角色, 体会角色情感,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悲惨遭遇。

2. 情境的诱发效应。阅读教学是师生心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的复杂活动, 情感是其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角色扮演, 可使自己潜心于角色情境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正确把握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 并使其表达得准确、自然、得体, 进而以教师情感的诱发, 促使学生与课文、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 情感的共鸣。如 :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 , 教者以“同学们, 你看这么寒冷、这么饥饿、这么痛苦, 这么孤独, 你盼望什么呢?”诱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 以“同学们, 我盼望得到食物、温暖、快乐和别人的疼爱, 我的愿望能实现吗?”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之情。这样以境引境, 以情引情,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求得阅读教学的情感效应。

3. 难点的突破效应。由于水平能力的限制, 小学生阅读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点。教者有针对性地充当角色, 可以转换思维角度,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 :寓意的理解是寓言教学的难点, 直接奉送, 学生难以接受 ;直接让其归纳, 学生难以胜任。而教者有目的地当好角色, 巧问妙引, 通过情境创设, 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强化学生的情境感受, 则可使其具体而深刻地悟出寓意。如 : 阅读《揠苗助长》 (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 , 教者充当“拔苗人”, 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 同学们, 真怪呀, 我巴望禾苗快长, 为什么把它往高处拔竟枯黄了呢?阅读《东郭先生和狼》 (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 , 教者充当东郭先生, 向同学们求解 : 大家评评理, 我好心救了狼, 它竟要吃我, 这不是恩将仇报吗?这样引学生进入情境, 与文中人物会面, 或解难, 或评理, 能使其具体形象地理解寓意。读写人的文章, 由人物外表体会人物内心是个难点, 而教者有目的地充当角色, 其难点则迎刃而解。

要寻求阅读教学中的角色效应, 教者的角色扮演必须做到目标明确, 自然贴切, 真实可信。

4. 心理的沟通效应。师生间年龄、水平、心理等诸多差异, 往往会使教与学之间出现异步现象。教者充当角色, 则可沟通师生心理, 使教与学协调同步。教者从学生的角色设计语言, 选择语调, 以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 创设情境, 就能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老师, 也是他们的朋友。这样, 角色便成了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

二、教师的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扮演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的。因此, 要寻求阅读教学中的角色效应, 教者的角色扮演必须做到目标明确, 自然贴切, 真实可信。

1. 角色的情感性。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只有在情感上介入课本, 与作者产生共鸣, 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生情感的诱发直接取决于教者的参与。拿指导朗读来说, 课文不同, 情感各异, 即便是同一篇课文, 段与段之间感情也往往不同。如果朗读指导悲不见颤音, 喜不见笑容, 怒不见生气, 学生必然认为老师言不由衷, 弄虚作假, 这也就难让他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者必须重视情感参与。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在“潜心会本文”上下功夫, 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从而确定自己在教学中的情感 ; 其次, 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想象, 将课文内容变成活的画面, 并力求置身于其中, 使自己成为其中的角色, 并随着画面的变换而自然流露感情, 做到自然贴切, 不娇柔做作 ;再者, 进了课堂就要全身心沉浸于教学之中, 忘记课外的喜怒哀乐, 舍弃一切私心杂念。注意了上述这些, 教者就能在课堂上说真话, 表真情, 就能以真引情, 以情引情, 以教师的情感沟通学生与课文及其作者情感的渠道, 以强化教学效果。

2. 角色的语言性。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的主要凭借, 要发挥角色扮演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必须使其语言真正参与教学。除了要根据教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语言外, 还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使语言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儿童化。即根据学生年龄、水平、心理特点设计语言, 使自己的语言具备“孩子腔”,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童心。二是趣味化。教师要善于锤炼语言, 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准确使用以趣化语言, 使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并富于幽默,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亲切感。教者语气要温和, 语言要亲切, 教者的组织语言尤其要这样。四是角色化。角色扮演中, 要准确揣摩角色心理, 使其语言尽量符合角色身份, 力求做到形象逼真。如果教师语言具备了以上特点, 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3. 角色的情境性。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在情境创设中, 教者要积极参与, 充当角色, 朗读也好, 表演也好, 教师均可参与, 和学生一块玩, 一块乐。这样教师童心可掬, 学生必然兴趣盎然, 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 角色的心理性。实践证明, 师生只有心理相通, 才能情感相融。这就要求我们学好儿童心理学, 并全面了解学生, 把握其共性和个性。只有这样, 才具备了心理参与的前提。在此基础上, 还要在课堂中设身处地, 这样就能多一点谅解, 多一些教学机智。如 :安排课堂自学就要考虑 :自学任务学生能胜任吗?自学时间学生够用吗?这样设计自学就会多一点余地。如果我们处处考虑到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稍有走神才不会大动肝火, 学生答题出错就不会讽刺挖苦, 课堂活动就能更切近学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干扰时, 就不会强行转移学生的注意, 而是顺应学生心理, 对课堂教学作临时调整, 和学生一起去“看看热闹”。这样心理参与, 就能使师生心心相印, 配合默契, 优化教学效果。

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的主要凭借, 要发挥角色扮演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必须使其语言真正参与教学。

上一篇:米力农治疗下一篇:流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