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报道

2024-05-17

电视新闻报道(精选十篇)

电视新闻报道 篇1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 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生产, 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 (前期) 选题→采访构思→拍摄

新闻 (后期) 播出←合成←文字稿←画面编辑

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 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 但是, 在采访构思和前期制作的选题, 也会有文字写作的。因而, 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 有以下3个方面:

1) 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是“声画合一”的, 因此,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 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 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 就必须声画对应。

2) 内容上的要求——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要报道好事实, 就要注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 即:Who (何人) , Where (何地) , When (何时) , What (何事) , Why (何故) 。或者将“Why”分解为“Why (何因) ”和“How (何果) ”,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 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 传统的新闻学, 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 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 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 在交代清楚“5个W”时, 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 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 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 不限于真人真事, 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 只讲本质的真实, 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 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

(2) 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 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 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 新闻要以“新”夺人, 以“新”取胜。而“新”与“快”是连在一起的, 只有快了, 才能新鲜。新闻贵新, 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3) 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 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 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 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 通过传播, 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价值才能实现。

(4) 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 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 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传播, 这是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一幅幅实实在在的活动画面, 配以生动流畅的报道词, 以及现场同期声讲话和音响, 使新闻现场的情景一览无遗, 同时也使观众一目了然。

3) 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 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 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 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 (清楚) ;Concise (简洁) ;Correct (准确) ;Conversational (口语) 。

2 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1) 快速及时, 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 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 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 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 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

3) 受众广泛。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 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受众范围广泛。为适应这一特点, 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 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 具体形象, 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 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特点, 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

5) 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 稍纵即逝,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 便于受众掌握。

3 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3.1 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前段时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感慨。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 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 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 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 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 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

3.2 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 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 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画面的游移、模糊, 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量很大, 撞到张老师的汽车一瞬间将张老师碾压…… (记者画外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张丽莉老师出事当晚, 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课的第十九中学生结束晚课后......很显然, 画面是活动的, 现场感很强。学生们正放学回家。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 观众是不会知道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已经被碾压在车轮下。

3.3 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声音系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从而也可以体现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没有电视新闻写作的话, 播音员就会面临无源之水的口播语言, 并且, 再优美感人的同期声, 现场音乐, 都会感觉到苍白物理, 更不用说棚外配音了, 一样会显得单薄。

3.4 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众所周知, 新闻的五大要素光靠声音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重任的。必须通过播音功能才可以完成。所有新闻内容都是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的, 在专题报道中很重要, 在电视播出大量的短讯中更重要。总之, 播音功能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是同样分量的重要, 同样的最具有活力的。

4 结论

目前,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文字备受电视传媒和接受者的喜欢, 已经成为——“流动的风景”, 在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的相互配合下, 使的电视新闻的优点发挥的特别的好, 同时呢, 也为今天的电新闻写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育仁, 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 2009.

电视新闻报道 篇2

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例,根据《中国电视报》4月19日的节目表匡算,第一、二套节目一天总播出为1985分钟,比去年(511月2日为对照)增加约6.2%;两套节目中播出的新闻类(包括信息、专题节目)节目为605分钟,占总播出量的30.5%(教育类节目为490分钟,占24.2%,文娱节目为599分钟,占30.2%;服务类节目为75分钟,占3.8%;其余为广告时间,约为216分钟,占10.9%)。详见下表:(注)新闻类教育类文娱类服务类广告总计

播时一355秒180秒370秒45秒120秒1070秒

所占比例(%)33.216.834.64.211.2100.0

播时二250秒310秒229秒30秒96秒915秒

所占比例(%)27.333.925.03.310.5100.0

(注1:由于杂志、板块节目增多,有些内容划分不太清楚,如午间新闻加气象共20秒全算是新闻类了。)

(注2:(一)为第一套节目,单位为分钟,下同)

从播出比例看,第一套节目新闻、娱乐并重,第二套节目教育节目比例最大。与去年相比,两套节目中新闻共增加了190分钟,节目比例增加了8.3个百分点。首播(非整个节目重播的)的新闻节目从去年的每天200分钟左右猛增到近400分钟,新闻的地位提高不少。

当新闻节目占有相当比例之后,应如何设计好新闻节目的结构,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从现状来看,电视新闻中增加较多的是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节目)。动态新闻的播报是电视的长处,即反应迅速、声画并茂;但也存在不足,即简约、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不够深入、全面。这一缺点在我国新闻中一度表现更为突出。外国专家约翰.沃伦曾在分析了我国的电视新闻后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中国电视……没能提供多少比一闪而过的电视图像更多的东西。……一次又一次送到电视观众眼前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冲突的战斗群体的画面,而有关冲突的原因和意义的线索却几乎没有。即使是有关政府官员及其活动的新闻,着重点都放在单纯的活动和会议上,几乎完全忽视了要把单纯的访问放到易于理解的上下文中”。(见《上海广播电视研究》1989年第一期)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动态新闻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的看法。

对于动态新闻质量如何提高,本文不做探讨,只想从报纸发展和外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中,对新闻深度报道做一些论述。

17世纪出现现代意义的报纸新闻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到本世纪初报纸上开始出现了深度报道(又称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分析报道等)。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种报道形式在代末30年代初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蓬勃发展起来,到40年代趋于成熟。有人对19到1970年的《纽约时报》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70年报纸的头版新闻中,深度报道的比例从13%增加到43%。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纸新闻从单纯注重动态新闻向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并重的变化。电视新闻虽出现较晚,但在发达国家电视发展史上也走了一条由浅入深的道路。

50年代上半叶开始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同时在美国电视上就出现了与动态新闻配合的深度报道,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节目。60年代和70年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佼佼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于1968年的《60分钟》新闻时事杂志节目。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吸取新闻杂志的长处,扩大报道面,及时反映社会热点;使此前美国电视新闻中存在的报道面窄、不能反映社会面貌,及新闻内容肤浅,使人不知所云等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甚至这样说:要想了解美国现今社会和人民就去看《60分钟》。节目推出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创收视率最高记录。随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深度报道节目。

电视新闻这一由浅到深的变化不能说是与报纸发展的巧合,而应看作是一种规律:媒介的社会消费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相当的社会接触率之后,受众对它的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就会突出出来。受众对新闻的要求不仅有更迅速、准确、接近的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利用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当动态新闻大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渴望得到更深入的报道,对事实有进一步了解。

电视新闻报道与创新 篇3

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民心,关注民生是新闻创新的源头活水

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旨是为人民鼓与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贴近群众,而贴近群众就是要贴近与老百姓关系最直接的事实,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贴近”的本质就是贴近民心。新闻宣传要有所创新,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勤动脑、勤动手、摸准现实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采撷活鱼,及时报道。

1. 坚定民生意识,坚持深入生活。“朝辞宾馆彩云间,方圆百里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小车已过万重山”——网上流传甚广的翻版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些记者工作作风轻浮,不深不实的状态。许多名记者总结成功经验时常说,“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2.把握百姓脉搏,满足百姓需要。电视新闻记者要紧紧把握群众脉搏,时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2009年岁末,兴安电视台推出了“民生调查”系列报道,就广大群众关注的农民工工资、城市居民社保、医保、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主要采用体验、调查式手法,真实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急事、愁事、难事。

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运用非习惯性方式思考问题,是新闻创新的关键

新闻工作者都难免在以前的采访中形成思维定式,一般说来很难跳出框框。要想采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就必须摆脱公式化的束缚与羁绊,运用非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打破从众思维、惯性思维,确立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1.多动脑、细观察、勤思考。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事件中挑选出有价值、有冲击力的新闻,这需要记者有深邃的发现力、剖析力,时刻用新闻的眼光考察客观事物,要不停问一下自己,这个主题新不新鲜?这个角度新不新鲜?别人有没有写过?有没有创造性?等等。事实上,这种反复问、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反复筛选的过程就是进行思维创新的过程。

2.透过现象看本质。记者要学会把报道对象放在时空的跨度上分析,把局部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的全局背景下考虑,分析单一现象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反映。

结婚办嫁妆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陪嫁品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今年夏天,乌海市市郊12对新婚青年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在婚礼上作为陪嫁品的12头奶牛格外引人注目。新娘子们一致表示:“娘家送再多的钱和金银首饰,总有用完的一天。如果婚后我们发展养殖业,很快就会富起来。”从陪送电器、金银首饰等硬件到陪送奶牛帮助新人发家致富,新时期群众的发展观跃然纸上,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主题,《别致的陪嫁》如实地报道了这一新生事物,使一篇平常的集体婚礼报道变的平中有新、新中有奇,凡而不俗。

积累新知识,提高素质,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结构,是新闻创新的支撑

渊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积累必要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创造力。有人说记者要成为“杂家”这并非苛求,知识会使人有适当的“重量”感,能使记者在采访中游刃有余。因为任何人都愿意同理解自己的人谈话,在采访中,你的采访对象一旦发现你对其工作、行业并不陌生马上就会提高同你谈话的兴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在报道中记者才能决定采用什么、删去什么。此外知识的积累和储存还有利于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因为新闻敏感是一种顿悟性思维,只有大脑的信息库储备了足够的信息,新的信息进入后才能引起碰撞,记者才能见微知著,发现新闻,判断事物有无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报道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使用与满足,叙述效能,动态视觉传播

如今,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读图时代”, 数百个可供选择的电视频道、包罗万象的网络视频都在信息爆炸中争夺受众的眼球, 随着智控电视点播技术的成熟, 即便向来存在一定收视被动性的电视节目亦可实现随时随地、不限次数地观赏。由此, 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份额更是受到极大冲击, 着力提升信息传播与接收的有效性显得尤为迫切。

欲迎刃而解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困境, 必须认真分析“观众”这个特定人群的需求———我们需要正视的是, 电视已呈现鲜明的买方市场特性, 观众在信息接收上已拥有相当的主动性。其实早在1955年, 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就在代表作《个人影响》中提到:“关于大众说服过程的传统观念应该给‘人’留个位置, 将它作为在传播媒介的刺激与意见、决定和行动的合成品之间的介入因素。”这一理论也被美国社会学界称为“人的再发现”。[1]1981年, 温达尔更继而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 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 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2]该理论还认为, 在一定的媒体接触条件下, 人们会积极地选择自己所偏爱、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3]那么, 我们不妨从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使用与满足”入手, 有的放矢地赢得观众的“依赖”, 从而有效把握遥控器。

一、回归故事挖掘电视新闻的叙述效能

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这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它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4]该理论强调受众的积极性, 指出受众根据自身的需求积极主动地选择与使用媒介, 而媒介在满足受众需求的过程中, 得以实现其功能。[5]

相对应的, 眼球经济下, 收视率已成为电视节目重要的生命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与满足观众需求的其他源泉竞争, 而电视剧就是颇具参照性的竞争对手———目前看来, 电视剧在收视率较量中, 似乎总能占尽上风。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不难发现, 作为家庭休闲品, 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远胜于“教育功能”, 即便是“资讯提供”的功能也受到网络平台信息轰炸的冲击。要继续守住阵地, 电视新闻就需要在满足观众“娱乐需求”上多下功夫, 寻找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才能获得观众的依赖, 保障收视率, 从而更巧妙地实现“教育”功能, 完善“资讯提供”功能。

对比电视剧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功能上的表现, 我们可略窥端倪:电视剧尤其擅于讲故事———情节丰富、人物突出、悬念不断、逐集跟进, 但难免虚构、取宠、拖沓之处;而电视新闻若能打破惯性思维, 向电视剧取长补短, 在把握“真实”、“及时”两张王牌的同时, 于表现手法上挖掘叙述效能, 架构富有张力的新闻故事, 则可明显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在收视效果上如虎添翼。其中, 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不失为一个良招。

变一步海阔天空。电视新闻与其在雷同节目中简单改版, 不如大胆破立, 重新定位支点, 策划一个无法替代的新节目形态。《现场全追踪》是新闻频道曾进行的成功尝试———用15分钟的时间, 以出镜记者直面舆情热点当事人现场访谈的形态讲述新闻故事。这有别于《焦点访谈》式的沉重负面曝光为主, 亦有别于《生活空间》式的平淡如水, 力求在观点与冲突中铺展, 从新鲜有趣的新闻故事中自然浮现深刻的社会意涵。

(一) 寻找并挖掘一个有感染力的核心人物

好的故事少不了一个精彩的主人公。在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呈现中, 寻找到一个精彩的“主人公”———新闻核心人物, 观众可更易于从他/他们的身上寻找到该新闻事件与自己的相关点, 产生共鸣, 从而事半功倍。

就新闻频道《现场全追踪》播出的新闻来看, 无论是《保钓先锋张立昆》中, 以鸡蛋和弹弓作武器、冒着丢工作的风险乘着小船去保钓的张立昆, 还是《胜者为王———恒安突围》中率领危机重重的恒安集团, 顶着血案的压力, 先拿自己开刀施行改革的狂人———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 传奇人物自身所凝结的新闻性与故事性已足够吸引人,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顺“藤”摸瓜, 挖掘他们所承载的故事, 引出故事背后的社会意涵。找准精彩的新闻人物, 新闻即成功了一半———让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人讲述有趣深刻的真实故事, 肯定比虚构的电视剧吸引人!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 “人物不是为完成采访而说话的‘工具’, 不是某一种因节目需要而出现的‘身份’, 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真正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是可以而且足以同时承载理性与感性的。”[6]因此, 如何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新闻人物做足文章, 是关键所在。在与记者短兵相接的交谈中, 人物的每一个用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停顿, 其实都涌动着其个性与思绪, 需要记者巧妙引导、及时把握、逐步深入。只有让人物从中立体起来、活起来, 才能充分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为此, 在《现场全追踪———保钓先锋张立昆》的采访中, 我们并不局限于普通新闻报道中注重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五要素, 而是详细深入地追问张立昆保钓的过程和细节, 如保钓小船被日本飞机、军舰围困的细节、装备先进的日军为张立昆他们的弹弓鸡蛋攻势所震慑时的惊惧, 还有大特写记录下的他手拉弹弓时放光的眼神、谈及“我抵制日货, 决不能用自己赚的钱去把日本人养得肥肥的, 决不能”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时那变形而更显坚毅的嘴……这些通常被新闻节目视为旁生枝节而略去的部分, 其实恰恰最撩拨观众的好奇心、获得满足、引起共鸣———有时“意义”很重要, 但“意思”也很重要, 能进一步让平面的报道立体起来, 更好地实现其功能。

(二) 剥笋式推进叙述情节展现过程化

要让主人公真的活起来, 还需要在节目的结构上下足功夫。讲故事如剥笋, 目的地———笋心, 便是该新闻报道的核心。记者编导的本事就是能让观众兴趣盎然地陪你剥笋叶, 直到见笋心, 这就要在“剥”这个过程上下足工夫。具体来说, 故事化的电视新闻要做到情节过程化、过程悬念化。

“电视对于过程的展现目前通常有三种手段, 一是现场纪实, 二是当事人叙述, 三是情景再现。但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 最不能忽视的是另一种手段, 即记者采访调查的过程本身”, [7]一个媒体的权威性, 主要取决于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背后是否有记者的调查行为, 记者能否由此获取更多的背景和细节、发现更多的事实证据和展示事实的角度。每一个逼近事实核心的追问, 每一个剥笋式的分析, 每一个蛛丝马迹的发现, 都应该被摄像机记录下来, 而这些过程就是节目的亮点。

为此, 适时质疑非常重要———突然袭击式的质疑往往让掩饰者猝不及防、泄露心迹, 让真诚者真情流露、更显光芒, 让迷惘者陷入思考……例如在《现场全追踪———吕江波》的采访中, 在当选村长进而当选市人大代表的巨富商贾吕江波大谈他如何倾囊奔忙村务时突然质疑他是否有“搞金钱政治”之嫌, 在他大谈在村长、人大代表、企业老总、丈夫几个角色中超负荷的奔忙时又质疑他持久的可信性、是否有“作秀”之嫌……这些质疑无疑使人物内心的冲突通过我们的采访毫发毕现, 人物真实丰满了, 新闻故事的灵魂活了, 其信息的效力也就被强化、放大了。

(三) 合理设置冲突过程展现悬念化

有了过程, 人物就有了可依托的生存环境, 电视新闻也就因骨架之外的血肉而丰盈起来。而在格外重视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过程与细节的同时, 还要注重冲突和悬念的呈现:没有了悬念, 过程就平淡如水;而没有过程, 悬念也就“悬”不起来。通过冲突的设置、节奏的把握, 可以使悬念不断过程化, 而好看的恰恰就是这些过程。

依然以《现场全追踪———保钓先锋张立昆》为例, 因题材政治色彩较浓, 不了解钓鱼岛背景的部分观众有可能望而却步。然而节目一开始, 我们就以主人公保钓时与日本自卫队短兵相接的现场资料画面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大片!对峙中的英雄们究竟在为何而战?主人公将与我们熟知的出镜记者面对面交谈、道出原委, 值得期待!这种震惊与期待, 迅速定下了电视新闻故事的基调, 设下悬念, 陌生题材亦引人欲罢不能;同样, 在《胜者为王———恒安突围》中, “展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智慧与魄力”的主题并非所有观众的兴趣点, 而我们以恒安改革初期发生的惊天血案为开篇段落, 长鸣的警笛、抓捕的现场, 配以电闪雷鸣的音效, 这些电视剧似的真实细节的再现、渲染被放在相对陌生题材的开篇, 也迅速地抓住了观众。此时, “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已不仅仅是个成功企业家, 而更是一个身边的真实传奇人物了, 对于他的故事, 不仅企业家关注, 普通百姓也无比感兴趣———许连捷如何突破重围、有何能耐成了一大悬念。而悬念的及时出现很好地起到了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特别功效。

当然, 悬念不仅局限于开篇, 而应贯穿始终, 以阶段性的悬念推进新闻故事的发展, 否则会给人虎头蛇尾、黔驴技穷之感。过程化的悬念能够“揪心”, 而进一步“抓人”, 就要靠过程。合理设置冲突, 过程展现悬念化, 提升节目的魅力由此而升。

(四) 大胆运用“非常规”思路, 寻获“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切入点

除了在过程、细节处设置悬念, 整体思路上的悬念设置也总引人入胜。和电视剧一样, 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而且应当有剑走偏锋、另辟蹊径的锐意与诉求。过于模式化的新闻消息报道与深度报道容易让观众在获取资讯之余有见首知尾、一眼看穿的无味之感。如果能运用“非常规”思路, 寻获电视剧常见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切入点, 可让观众耳目一新、欲罢不能。这将使电视新闻节目像电视剧一样有看头, 当然, 它比电视剧更具现实意义, 获益更丰。

在《现场全追踪———神骗老太》的采访中, 惯性思维是讲述这年近花甲、目不识丁的老太如何骗得百来万巨款、如何落网、大家应如何防骗等。但我们在采访中决定反其道而行:深入刻画众多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自诩精明的受骗者吃“馅饼”不成反落“陷阱”的根源———欲贪小便宜, 且自私自利、各怀鬼胎的劣根。这种角度虽然似乎对受骗者有些不“厚道”, 但远比停留在对一起已然发生过的诈骗案的分析上更有教益, 更发人警醒, 也更富有真正的人文关怀气息。

在新闻同质化严重的当下, 这种新切入点可营造出“人无我有”的天地, 具备四两拨千斤的功力———观众对“意料之外”的信息处理是欠缺“免疫”的, 好奇心是吸引观众饶有兴味地看完新闻故事的最大动力。当然, 支撑该切入点的是新视角带来的新观点, 否则就有哗众取宠、诱骗观众之嫌。

二、充分运用多种元素营造电视新闻的认同感

新闻节目与电视剧相比还有一处劣势, 就是难以避免距离感。虽说距离产生美, 但有时, 距离因易伴生冷漠, 让人敬而远之。

根据“视觉传播”理论, “动态视觉传播”因为能比静态更浓缩、逼真地呈现场景, 生动、真实而富有强烈的现场冲击力, 在信息的有效传播上优势突出。“这里提到的动态传播形式也不是一般所指的电影、电视等动画艺术。而是指:赛场内外的大屏幕播放的视频影像;现场一切动态活动的表现 (比如观众的活动、赛车比赛的场景等) 。站在‘亲身经历’的角度, 实际上, 当时现场真实的一切其本身就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动态过程。观察主体运用自己的视觉对现实场景做着类似纪录片形式的‘原生态记录’。这对于别人同样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视觉传播形式。”[8]这几点界定, 尤其是第三点, 事实上正指出了电视新闻节目在获取亲和力、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上的努力方向。

加之观众个人意识觉醒、窥觑天性萌动, 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希冀用自己的眼睛评判一切, 这样的要求没有理由被忽视———观众需要电视新闻节目做的不是只教育, 而是资讯有效的筛选, 从中观众得以收获自主判断、吸纳的满足感。

因此, 为尽可能抹去横亘在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隔膜, 我们需要让新闻镜头尽可能保留“原生态”, 避免主题先行、观点强加。拍摄中的现场画面遴选、编辑中的同期声运用、以及讲述的语言多元素综合运用, 有益于营造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认同感, 提升亲和力。

(一) 摄像要有编导意识充分展现画面语言

人获取的信息70%来自于眼睛, 正如达·芬奇所言:“距离感官最近的感觉反应最迅速, 这就是视觉, 所有感觉的首领。”因此, 丰富详实、有冲击力的画面比任何文字语言所赋予观众的都要多。

这就要求摄像在拍摄中要带有编导意识———拥有纪实风格的长镜头和细节画面可以尽可能多的记录下现场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与其看图说话地描述人和事, 不如用细节丰沛的画面自己说话, 解说词只需承担过渡与点评的任务即可。用画面解放语言, 如爱护眼睛一般爱护所拍现场、呵护所发现的细节, 这是一种“电视文明”, 是对观众真正的尊重。

(二) 编辑中运用好宝贵的同期声

不仅是画面, “动态视觉传播”是综合了视觉、听觉等众多感官元素的多媒体传播。正缘于声音等其它形式对画面的补充使传达的信息量更大, 才使人们得以更省力、直观地从动态视觉传播中获取信息。故而, 在编辑中要注重同期声的巧妙运用———这不仅能很好地渲染当时气氛, 还能留存下意想不到的信息量。

例如《现场全追踪——保钓先锋张立昆》中, 资料画面里保钓小船遭日方军舰、飞机夹击的素材处理, 按常规编辑, 很可能仅用当时的混乱画面配上解说。而事实上, 恰是现场的飞机轰鸣声、舰船碰撞声、保钓志士互相鼓劲声、甚至是短兵相接时忍不住脱口而出的粗口, 最能真实再现保钓场景, 而且不同的观众都能从中见仁见智。这种留有思考空间的编辑, 才是有生命力的、耐人寻味的。

(三) 出镜记者代表的是广大观众

“阿尔多斯·赫胥黎在谈到‘观看’时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感觉+选择+理解=观看。受众的经验越丰富, 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 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 理解的就越多;最后记住的也就越多, 学到的也就越多。视觉信息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受众的印象, 使其传播的实质被更多的人记住, 这样才能产生所谓的传播效果。”[9]为此, 电视新闻节目在寻求素材的贴近性的同时, 由主持人、特定出镜记者现场出镜访谈当事人, 也有利于营造观众对新闻故事的认同感———观众借由所熟悉认可的面孔的行动、提问而被带入特定情境, 丰富了对新闻人物、事件的感受与理解, 对节目的关注度亦随之提升。

当然, 这种信赖的建立还需要历炼主持人、出镜记者的语言:多用口语, 少用书面语, 增加感性表达, 避免术语、口号的堆砌。这可较好地消弭电视和观众之间的界限, 使新闻的传受有了人际交流中所特有的角色认同和互动愉悦。而记者和被采者间也只有建立起平等关系才会形成亲近感, 并赋予所传播信息强烈的个性色彩。

(四) 记者要注重挖掘新闻的深度

“所谓深度, 就是对事实的占有, 作为记者, 你获得事实越多, 你离深度越近。”[10]当记者发现标准以外的异常之处, 当事实的获得走向深入, 节目的深度也会相应的被强化。这深度不是记者“论证”出来的, 而应让观众在我们的事实讲述中自己感受出来。

(五) 节目配音要改变语态

同时, 除了现场出镜的主持人、记者以外, 承担讲述任务的还有新闻故事的核心人物以及画外配音者。如果说新闻故事核心人物的讲述有赖于其在记者引导下展现出自身魅力, 多少有几分可遇不可求, 而配音解说的语言则要看编导的功夫。以往的新闻语态中, 新闻稿常力图写得与日常迥异, 以营造“权威感”。这种所谓的“权威感”又让人不由要保持距离了, 而民间话语的鲜活、幽默、趣味、口语化的表达概括精炼, 且带着世俗生活的具体语境, 随和、亲近, 让人心领神会。

三、故事化电视新闻的魅力

新闻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情节化, 用过程和悬念贯穿新闻片, 大胆运用“非常规”思路, 挖掘新切入点, 强化现场画面与同期声的运用, 记者出镜与新闻人物面对面, 用生活的语言讲述新闻事件……可能这样做新闻有些另类, 有几分像电视小品, 但从传播效果上看, 既借取了电视剧轻松平易、让人欲罢不能的诸多长处, 又保留了新闻节目的真实、权威, 更好地满足观众轻松愉悦地获取资讯、自主形成观点研判的需求, 获得充分享受, 何乐而不为?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 “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后无论满足与否, 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 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 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11]事实证明, 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全追踪》推出以来, 已经显露出了勃勃生机:当大部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还在AC尼尔森1点左右徘徊时, 《现场全追踪》却异军突起, 直夺3点大关;当电视剧长踞收视榜首时, 《现场全追踪》也一路杀入, 势不可挡。而国际上也不乏成功例子:CBS《60分钟杂志》已然被奉为世界电视新闻的典范, 推出数年来长盛不衰, 并铸就了“华莱士”等数个知名记者型主播!

可见, 一旦充分挖掘、发挥出电视新闻报道叙述效能, 使电视新闻故事化呈现, 新闻将改善以往常见的“可敬不可爱”的弊病, 既能很好地完成舆论导向的任务, 又能提升收视率, 另辟蹊径, 将开拓出全新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世界传播事业史 (转引自互动百科:使用与满足理论[EB/OL].http://www.baike.com/wiki/%E4%BD%BF%E7%94%A8%E4%B8%8E%E6%BB%A1%E8%B6%B3%E7%90%86%E8%AE%BA) .

[2][11]互动百科:使用与满足理论[EB/OL].http://www.baike.com/wiki/%E4%BD%BF%E7%94%A8%E4%B8%8E%E6%BB%A1%E8%B6%B3%E7%90%86%E8%AE%BA.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5]李伟.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7) .

[6][7][10]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 篇5

[摘要]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新兴媒体的诞生也如雨后新笋,风起云涌,但是新闻用户对于主流的新闻信息需求仍然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纵然媒介之间正在快速融合,但是电视媒体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备一定优势,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电视新闻还是最为权威的传播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如何进行自身电视新闻报道的改善,保障自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策划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较之网络新闻具备更多的权威性,因此在传播的主流新闻上,仍然是以时政新闻节目为主要功能[1]。本文以某卫视的新闻节目为背景,浅析了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不断改善自身新闻报道策划形式的途径。在此背景,文章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为中心,从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方面的理论参考。

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

目前新闻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正在快速的变化,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已经难以依靠传统的线性传播维持住一定的电视收视群体,而必须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中,也创出一片自己的空间,进而拥有庞大的网络社群部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用户,这是电视新闻在这个新时代下要实现运营获利的必然措施。当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也需要认知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其在?嗤?性上很高,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必须站在高处,起到一个新闻舆论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必须在思想、言论、重大新闻事件的解析以及政策解读上都起到定海神针的效果[2]。

同时,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而言,保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借媒介融合造全媒传播,实现自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完美融合。就目前的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其在运作上存在着一些危机,主要体现在传播力、活力上不足,并且在传播方式和内容上过于同质化。如果传统媒体仍然不面对问题进行改善,那么用户就只能直接选择转向,更加愿意去接受新媒体。当然,目前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至数量上已相对减少。对于存在下来的媒体,需要重视在网络上发展自身的社群部落,这是一种社交性以及分众性的表现,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互动性。除此之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往往传统媒体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创造出的内容,却被新浪、腾讯等新兴媒体所无偿使用。而此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却只有袖手旁观,观其点击量。这也说明了对传统媒体而言创建自身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

报道主流新闻,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

以某卫视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其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位应当是新闻和资讯,并且严格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不断去追求自身的有效信息量和资讯的时效性;强调深度报道及评论;强化新闻直播;研究细节等等。但是考虑到媒体融合的背景,对于以上的现有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要在新闻行业快速变化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形成一个统一化的节目风格,并且不断改进节目的包装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3]。

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

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让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到战术枢纽和战略大脑的双重作用,同时也需要依托于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这个机制打通源自社会各个领域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新闻通道。在新闻的报道内容上除了要报道主题新闻及时政之外,也需要更加重视一些社会民生的新闻,进而增加受众面积,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节目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反应能力、报道策划以及人员组织上的能力[4]。

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一般的网络娱乐新闻,更应当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因此面对媒介融合的背景,电视节目需要勇于创新,做出一些节目模式上创新。但是也不能仅仅是在量上不断的追求,同时也要认知到自身的使命,坚持一些该坚持的精神和思想,更多的去关心一些民生的问题。同时,也责无旁贷的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各类新闻的含金量。

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可以采用轰炸式的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在报道组织上也需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工作,对重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也要从大众的角度进行切入。将一些会议中枯燥、政策以及数字化的语言,实现口语化、通俗化以及形象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5]。

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

目前对于很多电视新闻而言,其在形式上已经逐渐朝着新闻短评的方面上发展。同时在这个媒体之间竞争不断白恶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也逐渐被网络媒体所超越。而面对这一现象,电视新闻如何实现自身的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新闻短评。坚守舆论的阵地,站在新闻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传统电视新闻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舆论的幅员,从多个角度打造新闻短评,进而实现全方位的治国观察。当然面对媒介融合之一大趋势,也需要电视媒体主动去和平面媒体进行联手,共同打造一个舆论的制高点,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幕后评论团队,让观众在观看新闻节目后,在心理上真正的做到心悦诚服。

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的事物,也就不能仅仅通过宣传任务就可以轻松的得到新闻优越感。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记者编辑们,对主题新闻报道实现深入的挖掘。同时,在报道的角度、手法以及形式上实现不断的创新。面对会议新闻、命题新闻时,要具有自身独到的新闻线索挖掘能力,提供出与众不同的新闻[6]。

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

因为大多数的主题新闻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面对主题新闻分区域进行提前的规划,后期进行新闻操作。对于采访部门而言需要具备几名固定的资深记者,对一个新闻从多个角度进行深挖报道。每次大型的主题新闻报道,具有在报道进行前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区域的策划方案,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以及质量重复等诸多问题[7]。

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

对于新闻的一些点,需要做到高度的凝练。同时,在以点为形式交代具体事务之后还需要穿插交代一些面上的材料,或者使用一些宏观、微观的数字、背景进行点向面的扩充。此外,在点扩面的措施上也可以不断补充一些新的新闻信息等等。

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

对于主题新闻报道而言,实现故事化的表达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表现方式,但是并不是说主题新闻的报道就是为了故事而去找故事或者是创新故事。而要对新闻细节进行狠抓,敢于创新主题报道。同时,也要创造出比故事化描述更大的操作空?g。重视新闻的声画表达,将抽象的新闻事件形成的描述成事、人、甚至是细节。依托于电视声画对人物的感受、经历以及实践片段进行描述,做到行云流水一般的新闻报道[8]。

周边新闻取舍适当

对于一些不是主题新闻的周边新闻在报道上要做到合理的取舍。具体而言,在目前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对舆论监督、民生新闻以及调查新闻的比例扩大;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信息进行狠抓,对于这些大型新闻不能过多的评论介入,简单的转述为最佳的报道方式。

结 语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对于新闻媒体界而言,逐渐步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之下,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好像安装了一个麦克风,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新闻,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主要传播主流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自身还是具备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还是要对现在的传播模式给以创新,首先需要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其次还需要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最后还必须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周边新闻取舍适当,保障电视新闻在这个媒介融合大时代下进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节目为例》,《中国电视》2013年第7期

[2]张玉河:《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3]李柏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策略探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

[4]高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线上与线下 互动传播方式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1期

[5]李万粒:《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19期

[6]孙景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研究--以央视新闻创新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15年第7期

[7]丁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探微》,《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7期

[8]王美霞:《浅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和发展》,《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4期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架构体系 篇6

新闻和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无须赘述,凤凰卫视创造的奇迹就是明证。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实际来看,在新闻节目架构、话语体系转变和专业队伍培养上都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这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增强“三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从新闻节目架构来看,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比较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时政动态和民生新闻。从完整且有分量的新闻报道节目体系来看,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时政动态报道没有足够到位的延伸,不仅显得单薄,也使这些新闻的价值被大大折扣;颇具观众缘的民生新闻虽然拥有一定的收视率和受众的粘合度,但其受众的结构和规模以及其对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深度上,都无法支撑起一面旗帜的使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同质化节目进行微调,增加缺项节目,并使得分属不同频道和部门的各类新闻节目进行整合,形成合力,引领“三力”建设,共同呈现电视新闻的丰富表情。

从话语体系转变来看,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的话语体系仍旧延续着宣传话语体系,公文体、报告体的报道比比皆是。社会环境的进步和媒介业态的变化,使得这样的报道既不会让党委政府满意,更未能获得普通受众的认可。“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媒体都开始深入探讨转变新闻话语体系的课题,选择了以“故事化表达、细节性展示”作为突破口,这一现象应值得认真思考。毕竟,寓宣传于新闻中,才是业界高手。

从专业队伍培养来看,经多年的实践磨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有了一支成熟的新闻队伍,但是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已显出诸多不足。一是专业领域记者、编辑严重缺失。诸如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宣传报道需要专家型的记者,目前在这方面的队伍培养出现断档,导致专业型记者缺失。二是有观点的记者、编辑或具有评论员潜质的新闻主播太少,成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一个弱项。三是新闻策划人才不足。对重大主题性报道项目的策划、对自主特色报道项目或媒体行动的策划不足,很多策划“千人一面”,缺乏创新创意,影响了新闻传播效果,导致“三力”建设明显不足。

二、路径

(一)找准切入点 发挥自身优势

作为主流媒体,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是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因此,在时政报道、主题性宣传上要下真功夫。应该看到,时政报道正是内蒙古电视台独有的、目前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资源。但是,这些时政报道的潜在价值没有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时政报道的下游产品延伸开发得不够,没能挖掘出政治活动背后的政策含金量,缺乏敏感度和前瞻性预盼,导致这些报道成了“黑板报”式的宣传,因而没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二)进入新闻和受众的话语体系

近些年,媒体越来越意识到“怎么说”和“说什么”同等重要。新的话语体系的规律一旦找到并掌握,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足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内蒙古新闻》和《新闻天天看》的话语体系是不一样的。因此,《新闻天天看》的话语体系一定不能硬搬到《内蒙古新闻》中,这就需要以“受众本位”思想为出发点,摸索并形成一套最恰当的话语体系。

三、要求

(一)搭架子,完善新闻节目系统架构

1、以新闻综合频道为主平台,构建完整的新闻节目播出体系。作为以新闻为主要特征的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目前的新闻播出量比较少,而且显得有些杂乱,风格也不是很统一。要想发挥新闻频道应有的作用,①.将早间时段重新整合为一个以区内新闻为主的新闻杂志板块,有时政要闻、有新闻事件、有记者调查、有民生百态、有读报荟萃、有言论观点,注重新闻性。②.恢复《整点新闻》,把播出时间调整为11:00-22:00区间,强化频道的新闻特征。③.加强电视舆论监督,开办类似广播《行风热线》类的电视议政节目,既对政策进行全面深入解读,又服务受众,增加媒体影响力。④.将经济生活频道《“点经”内蒙古》节目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增加理财等元素,增强节目的服务性。

2、重点打造《内蒙古新闻》及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最重要的一档电视新闻节目,《内蒙古新闻》如果能够有突破有提升,其效应和效果将呈现几何速度递增。目前节目的主要问题是新闻性不强、活力不足、下游延伸不够。下一步节目应该增加新闻事件、深度调查等报道,还要多与其他频道的一些新闻类节目资源共享,使这档节目成为全台最优质的新闻展现平台。

作为一档内涵信息量及其丰富的电视新闻节目,《内蒙古新闻》急需打造一个下游产品平台作为节目的延伸,即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节目体现政策的深度解读、当前形势的分析预盼、记者的深度报道,而且还要有“名嘴”对新闻进行犀利分析点评,从而提升整个节目品味。

3、社会民生类新闻节目要避免同质化 。《新闻天天看》和《都市全接触》是内蒙古电视台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两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两档节目播出时间相似,内容也经常有交互重叠之处,这就无形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流了一些观众。因此,应对这两个栏目进行改造,做出各自的特色。

(二)把创新与创优作为衡量新闻节目的重要指标

创新难,在主题性报道中创新更难。多年来的新闻宣传一直奉行“底线思维”,使得新闻始终是中规中矩,缺乏创新。因此,需要在新闻报道的理念创新、形式创新、落点创新等诸多方面实现突破,为新闻创新制定一个相对科学而全面的量化考评指标,以指标倒逼创新。

创优的情况反映着节目质量的常态水准,也是新闻的一个“门面”和重要质量衡定的标准,创优的考核不仅要进行年度考核,还要进行月份、季度考核,使得创优真正成为提升日常节目的催化剂。

(三)培养一支具有评论水平的新闻主播队伍

目前,内蒙古电视台所创办的《新闻天天看》《百姓热线》《“点经”内蒙古》等社会民生类新闻栏目,已经成为一档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很强的品牌栏目。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些栏目的品牌效应,应该在培养一支具有专业评论水平、新闻采编业务过硬、有市场意识的新闻策划队伍上下功夫。

实现评论强台,需要有评论水平的新闻主播队伍、有专家背景的评论员队伍。在评论的展示和实现上,新闻主播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这种极具个人魅力的方式也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而创建独有的评论员队伍,不一定局限在内蒙古,还可以走出去面向全国广纳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一做法在很多发达地区的省级电视台已经运用的非常广泛且很成熟,内蒙古电视台可以借鉴。

实现新闻立台,需要有专业水平的新闻采编队伍、有市场意识的新闻策划队伍。这两支队伍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编辑记者。这里指的专业水平不是新闻专业领域的水平,而是指在某些专业领域可称其为专家的记者,专攻一些领域,拿出调研报告和“内参”级别的有深度报道的记者。有市场意识的新闻策划队伍,指的是新闻策划人员,心中要有受众市场和收视市场,不仅要做要具体新闻报道项目,还要做好包括包装、推广、后续产品等诸多策划。这个队伍不能兼职,必须是专职的。因此,策划的到位不到位,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篇7

1.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专题概述

我们需要对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做一个合适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公众比较关心的事情, 以浅度报道为主, 将事件的基本情况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迅速告知公众。电视新闻专题是指具有特定的新闻取向, 以深度报道为主, 综合运用各种电视报道手段, 按照周期、专栏播出的新闻节目类型。

2.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专题的共性

2.1 二者所反映的都是新闻, 即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公众比较关心的事物, 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

实时性是新闻亘古不变的追求, 它的新鲜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业界的地位。都具有真实性, 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 而不是凭空捏造的, 要求事物真实, 情感真实以及本质真实。

2.2 二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为了提高自己在电视业界的知名度和口碑,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可以说是匠心独运。

近年来出现的“民生新闻”之所以在电视业界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这和它们符合民众心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生新闻真实反映了民生内容, 站在平民的角度上看问题, 代表了民主的价值取向。电视新闻的节目主持人也会在新闻结束时做出间断的评论, 给予公众一些合理的建议。

2.3 都具有互动性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为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者在报道形式上都做出了改变, 利用短信平台、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等手段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 打破了传统传播学中信息的单项流动性, 极大地吸引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度。

3. 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由于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的差异性, 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才能共存于新闻媒体这个天地中, 拥有自己忠实的观众。

3.1 电视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它简单明了,

用最简短的语言来传播最大的信息量, 来实现自己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一系列优势, 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揭示浅层次问题。相反, 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在于它的“专”, 它报道的内容不就单纯的事件而报道事件,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着重于事物的延伸, 透过问题看本质, 直到挖掘出它的内幕, 彰显自己的深度。湖南经济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节目《都市—时间》是一个很不错的栏目, 其主要反映突发事件和市民生活, 即“突发事、烦心事、新鲜事”, 就事论事, 不会掺杂主持人以及评论员的观点, 从而满足公众对信息量的强烈需求。对于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共同打造的新闻电视专题栏目《新华视点》, 主要报道突发事件, 社会热点, 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 它的栏目宗旨是“快速反应, 深层报道, 体现见识”, 通过节目的观看, 观众不仅了解了新闻, 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新闻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而且提供了一种批判思维和事态预期, 获得了较深层次的东西, 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3.2 电视新闻具有普遍性, 内容, 形式表现真实鲜活,

着重于向社会反映短时间内发生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事件, 将其真实地表达出来, 实时性很强, 手段更符合电视的规律, 更多的是展现客观事实, 很少参与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和出发点。而电视新闻专题具有特殊性, 用其特殊性来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 相当于对电视新闻的一个提炼。电视新闻专题一般采用专稿和专题报道的形式, 内容、形式比较稳定, 每一个周期会选择具有一个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专题报道, 对事实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对于《都市—时间》来说, 一些与社会治安相关的非常规事件或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会成为它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车祸、盗窃案、诈骗案等, 还包括阶梯电价, 汽油价格调整等。但是, 对于《新华视点》, 它会择选一些特殊的新闻题材, 对其进行剖析, 直击事情的要害, 有力表达报道员和评论员的观点,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3 时效性差异较大。新闻节目的叙事都追求时效性,

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 新闻的进行时代得到强化, 公众置于强烈变化的动态之中, 作为电视新闻, 由于不需要经过精雕细琢和过多的修饰处理, 能随时让公众了解事态的发展, 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然而对于电视新闻专题, 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 特别是一个优秀的选题, 确定和实施需要的时间更长。例如一些调查型的新闻专题节目, 记者在事件发生后或者获得线索后, 需要前往现场取证和深入挖掘, 才能得到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 它的时效性就远远不如电视新闻了。

4. 结语

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拥有共性, 也有差异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者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联系更加紧密, 特点也更加突出。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 才使公众各取所需, 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兰.民生新闻发展与理论阐释[J].当代传播.2008 (4) :78-79

电视新闻报道 篇8

1 电视新闻编排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头条新闻多被时政新闻占领,并非以新闻价值大小考量选择头条新闻。

在省级及其以下的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的头条几乎全部被当地党委的主要领导活动所占领。主要领导不论是参加会议、调研,还是检查工作、协调问题,甚至是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或文艺演出,都被编排在新闻的头条位置。

1.2 按照新闻报道主体的职位高低编排新闻节目的播出顺序,忽视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和编排的内在规律。

这种新闻编排常见于地市一级及县级电视新闻。几乎每个新闻编辑手里都有一份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的综合排名,在新闻编排,尤其是时政新闻编排时,职位掩盖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和受众关心的信息。优点是比较规范,讲究“政治原则”,缺点是忽视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和编排的内在规律。往往一组时政新闻成了“大杂烩”,一堆泡沫包裹了新闻的真正内容,忽视了受众的真正需要。有些领导职位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参加活动的新闻价值也许很大,比如某副市长在一个特大安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如果简单地按照职位高低编排,这条新闻就会被编发到很不起眼的位置,但实际上这条热点新闻很多受众都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

1.3 以新闻价值大小来编排节目播出次序,将单条的新闻“倒金字塔”式简单地运用到新闻编排中。

电视新闻由于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线性播出,有别于报纸新闻,所以不少电视新闻还是沿袭“倒金字塔”式的编排原则,把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编发在头条,以此类推,越往后新闻价值越小,这样的编排整组节目越往后越没看点,造成了观众在节目中间流失严重的现象。

1.4 按照内容合并归类进行板块式编排,以相对固定的形式编排新闻。

电视新闻的板块式编排是借鉴了报纸版面编排的形式,把时政、经济、社会等进行归类,划分到了相应的板块中。一些电视新闻固化了这种形式,虽未明确地标注,但在编排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操作,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简讯,基本是能看出编排的框架。

2 电视新闻编排应该注意遵循新闻编排规律

2.1 兼顾全局观念和受众心理,达到新闻宣传的最佳效果

新闻节目政治性强,在强调新闻编排的艺术性和技巧性时,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有基本的政治素养,有大局观,准确地把握全局,熟悉政策;正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报道准确及时。同时兼顾受众心理,考虑观众的兴趣、接受心理,使节目为观众喜闻乐见。要不断收集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意见建议,使电视新闻更接近观众,接近实际,从而强化与观众的贴近性。

2.2 选准头条新闻,让新闻编排先声夺人

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头条新闻的重要性,整组节目开始的位置往往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新闻价值的大小会因节目的定位功能、地域性、编辑意图的不同而不尽相同。选择头条就是要选择当天新闻价值最大的新闻,受众最想知道和最应该知道的信息。这样头条就应由新闻价值大小来决定编排位置。

2.3 考量新闻价值大小,穿插编排形成“谷峰效应”

美国传播学者特德·怀特将电视新闻节目形容为“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有高潮有低谷,有张有弛,这样才体现出一种峰谷互见的节奏感,吸引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持续的关注。现在很多电视媒体都在尝试新闻编排的“穿插”和“搭配”方式,紧扣电视媒体线性传播的特点,一组节目中将几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分别编排在节目的前、中、后,围绕三个部分再编发价值稍小、再小、最小新闻,形成并列式编排,增强节凑感,从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收视波峰,受众被一个又一个重要新闻吸引,环环相扣赢得观众。

2.4 打造特色板块,灵活编排吸引受众观看兴趣

电视新闻编排要合理地分割时间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板块化编排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力戒生搬硬套,不能把整组节目全部细化到板块,而要打造特色板块、主打板块、突出地方特色的板块;形成固定的板块,但在每期节目的具体编排中又要灵活多样。遇到一些特殊节点时会打破原有的板块编排,对节目内容进行创新编排。很多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有一些知名的特色板块,带动了整组新闻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提升。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线性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只能按照节目的编排顺序逐条观看。头条新闻选择不准,不以新闻价值大小编排,或简单地按照价值大小次序安排,生硬的板块编排,都是电视新闻编排存在的问题。节目编排要遵循新闻规律,兼顾全局观念和受众心理,选准头条“先声夺人”,以价值大小穿插编排形成谷峰效应,打响特色板块,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强化节目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报道 篇9

一、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

对于电视新闻摄像来说, 强烈的编辑意识必不可少。编辑之所以被称为编辑, 是因为编辑能够将剪辑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剪接, 在后期呈现的时候给人观感上带来强烈的感觉。任何的新闻不仅仅要通过前期的电视摄像拍摄, 同样需要经过后期的编辑剪辑。基于编辑在后期剪辑中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指出, 如果电视新闻摄像在前期的摄像采编过程中, 忽视后期编辑感受或没有专业的编辑眼光意识, 就很难在摄像过程中拍摄出优质的画面。电视新闻编排的责任是将新闻摄像进行美的展示, 因而要求电视摄像记者在摄像中要切实掌握好拍摄的重点, 要反映出中心事件, 相关人物的行为、语言、感情变化等都要抓拍得十分到位。此后, 新闻作为一种事件展现在公众中, 多数是以描述为主, 需要事件层层递进的感觉, 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跳跃中, 摄像记者要抓住画面的整体性, 避免因拍摄画面不足, 事件展现不足带来的后期新闻编排困扰。

二、新闻摄像记者应具有系统编辑思维

作为新闻摄像记者, 其在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报道现场的真实信息的摄像工作, 将真实的事件进行摄录, 要求摄像记者应当具备编辑一般的系统思维。通过新闻的类型、播出的新闻版块、节目播出的分割或者是事件情节的走向进行素材的拍摄, 为后期电视新闻编排工作提供充分的拍摄基础。系统的编辑思维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 初期的新闻摄像记者可能存在部分编辑思维的缺失, 因此, 和编辑进行及时的沟通, 掌握编辑可能要剪接的方法角度十分重要。

三、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拍摄中为新闻编排创造条件

对于电视新闻的摄像来说, 切忌有头没尾的拍摄, 拍摄中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只有保证这三点才能保证后期编排的新闻具有观看价值。从电视新闻的观看完整性角度看,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体现, 其一是画面完整性;其二就是人物动作完整性。因此, 新闻摄像记者在进行摄像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画面的整体协调和人物关系的刻画, 为后期电视新闻编辑的剪接创造充分的便利环境, 另外, 声音的同步性、完整性要求新闻摄像记者在工作中对人物声音要完整地记录。拍摄内容的可剪辑性与拍摄人员的编辑意识密切相关, 新闻摄像记者如自身能够保有编辑所要求的艺术和素质, 那么在进行新闻事件拍摄过程中更能掌握拍摄的细节资料, 对于后期的编排十分有利。

对于新闻拍摄后的整理工作, 编导不是拿过来直接进行剪辑, 那样是不科学的。接到新闻事件拍摄通知后, 新闻编导首先会与新闻摄像记者做一个简短的沟通, 将自己可能进行的编辑想法告知摄像记者, 要求摄像记者站在编导的思维进行拍摄情景的掌握。一条有价值的新闻, 内容远远要比形式重要的多。因此, 在实际的新闻事件拍摄中, 很多摄像记者都会先与编导沟通, 按照编导的意愿进行新闻的拍摄, 有的甚至是服从编导的一切摄像安排及要求, 因为, 最终摄像的画面也需要进行文字的搭配, 进而才能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视的出现就是为了将文字与图像结合起来提供给观众视觉感受, 新闻在观者严重更像是一种讲故事的形式, 故事可能有长有短, 有好有怀, 怎样通过摄像和后期的编排将非常冗杂的新闻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门技巧、是一门学问, 也是需要通过摄像和编导之间合作最终达到的新闻播出目标。

结语

总的来说, 电视新闻的最终呈现并不是依靠某个个体或者是某个部门, 需要的是新闻内部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尽管新闻摄像与新闻编辑并不是在一起工作, 但是其工作的内容都是为了最后将新闻事件整体性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 电视新闻摄像如果能具有编辑的认识, 那么在进行新闻摄像过程中, 就能够始终站在编辑的角度上进行拍摄。另外, 根据工作的环境、节目性质、播出风格, 电视摄像也能够通过拍摄为后期的变动创造有利的环节。说到底,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尽管在工作职能上是负责电视节目中画面的呈现, 但同时为电视新闻播出质量的优劣, 其应当具备编导的工作意识, 更好而为新闻播出服务。

摘要:现代社会各种电子技术的发展, 为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文化。电视作为当代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人们娱乐生活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电视新闻播出质量的优劣与电视摄像和电视新闻的编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只有通过电视新闻摄像记者严把摄像质量关口, 再加上细致地编排才可能保证新闻的播出效果, 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摄像技术,电视新闻编排,关系

参考文献

[1]乌云达, 浅谈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编排之间的关系[J], 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4 (09) :115-116

[2]王韧钢, 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探究[J],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9) :25

电视新闻报道 篇10

关键词:会议报道,存在问题,改进

电视是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绝大部分是通过县级电视台及时宣传到基层群众中去。因此电视会议新闻能否表现好, 就直接影响到这一功能的发挥, 能否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综观目前县级电视会议新闻的现状, 会议过多、过滥, 加之报道手法单调, 表现形式平淡, 受众普遍反映对会议新闻报道不怎么感兴趣。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表现形式, 会议报道都降低了电视新闻的整体宣传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当前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由于会议议程、内容程式化, 县级电视会议新闻、会议报道大都千会一律、空话套话连篇、画面单调、枯燥,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长”、“呆”、“空”的问题。

(一) 传播内容程式化, 形式呆板

各种会议的程序大体相同导致了会议新闻程式化。一是大多电视记者通常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会议本身, 禁锢了自己的思维, 只注重会场内的新闻信息, 注重对会议程序的报道。却忽略了会场外一些足以引起受众关注的内容。二是过于注重会议程序导致了会议新闻报道模式的陈旧、僵化和呆板。“会议名称—与会者—会议内容”成了会议新闻的常规报道思路, 难令受众耳目一新。目前, 除非会议内容极为重要, 否则一般会议新闻很难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 (1)

(二) 传播内容陈旧, 缺乏深度

在报道内容上, 题材陈旧、信息量少、含金量低。一是给人以老调重弹, 报道题材不新的感觉。二是俨然成为领导形象的展示手段, 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被弱化, 大多未能从群众的视角看待会议, 未能就会议信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出详尽、准确的分析, 报道的价值无法显现, 含金量不高。三是就会议报道会议, 很少考虑受众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厌烦什么, 难以跳出会议写会议, 难以写出会议信息的深度和价值。

(三) 传播形式广播化, 体裁单调

在报道方式上, 采用我播你看、单向传播的方式, 局限于会议本身。一是简单播报会议场景、会议内容, 同时仅配以一些漫无目的、大同小异的推拉摇移镜头, 缺乏多角度、多侧面, 群众司空见惯、了无新意。由于忽视其表现形式如现场同期声、屏幕文字等, 电视会议新闻如同广播新闻一样, 丧失了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表现力和吸引力, 严重影响传播效果。二是在报道角度上, 总让领导唱主角, 单纯以领导意图为指针, 不考虑群众的需求。县级电视媒体只考虑完成报道任务, 往往忽视节目的受众关注度和报道的预期效果。三是有些记者缺乏求新求变的动力, 对会议新闻采编形成“套路”:接到通知——参加会议—镜头—拿材料—等通稿—抄通稿或领导讲话稿—编拍片子发稿, 新闻自然缺少新意、内涵。大多就会议报道会议, 少见突破常规的体裁, 诸如会议特写、会议花絮、会议解读等。

二、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改进措施

目前, 大多媒体是从压缩宣传、优选会议规格、精简程序和内容方面来改进会议报道, 然而单靠“压、选、简”来改进会议报道未必能吸引受众, 好听好看。如何改进电视会议新闻, 活化会议报道, 让会议报道数量降下来的同时新闻宣传质量也得到提高?我认为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强化受众意识, 突出会议新闻价值

会议报道从内容、中心、重点、视角、形式、手段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受众的口味, 才能得到受众的欢迎和认可, 解决这些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优选会议新闻规格。从会议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重要意义、群众性, 是否与上级党政会议同类等方面对会议新闻进行优选, 如, 部门一般性的会议, 发简讯即可, 没必要作为会议新闻来报道。这样既可减少会议新闻的长度, 又可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新闻条数。二是更新观念, 重视新闻价值。不管采访什么会议, 首先要了解会议解决的问题和召开的原因。其次要重视会议、研究会议, 发掘会议新闻的深层意义。三是选准报道内容。运用会议新闻价值取舍会议内容, 突出会议新闻价值。三是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的角度, 选择会议的重点, 深入挖掘主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受众的口味。如, 重要会议和大型会议, 报道时要突出会议主要内容, 可以纵深报道, 也可以选择会议的一个方面、一个问题单独进行报道。

(二) 注重“三创新”, 激活会议新闻报道

会议报道要“活”, 认真打好三大创新“组合拳”。一是会议新闻的报道创新。针对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和重要工作安排的会议, 采用会前、会中和会后的全面、连续报道, 如, 政协和人大每年召开的“两会”。会前, 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了解他们做的准备, 撰写的议案、提案;会中, 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捕捉会场的细节和亮点;会后, 报道人民群众对“两会”精神的反响, 以及新政策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即便是程序性很强的会议, 也应以受众关心什么、想看到什么为切入点, 再引出会议的程序化报道。此外, 对于党委、政府召开的一般会议, 捕捉最有价值的、群众最关注的信息, 跳出会议找新闻。受众能够通过报道获得对自己生产生活, 带来的便利和好处的信息。二是会议新闻的写作创新。目前会议新闻大都采用导语,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讲话人, 会议议程的统一格式, 千篇一律, 过于死板。为了创新会议新闻写作, 很多人提出解读会议精神, 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东西提炼出来, 报道出去。新闻媒体要以受众的视角找出会议报道的亮点。采写会议新闻前, 应把自己假设为受众,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群众角度出发, 体会到群众从会议中最关注、最想知道的信息是什么, 既宣传了政策, 传达了会议内容, 又找到了受众关注认可点。三是会议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首先是会议新闻的画面拍摄和镜头的创新。拍摄中善于运用运动镜头, 抓拍参会人员的面部表情, 主持人的特征, 以及能充分体现会议气氛的生动、有冲击力的细节画面, 例如, 参会人员笑声、愤怒表情、流泪、鼓掌, 讲话人的声调、手势等。这些画面对信息都有增值作用, 记者的所见、所知、所感, 通过镜头能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心理参与感。其次是会议新闻标题的创新。标题应浓缩和体现会议的主要信息, 不直接以召开会议为标题。

(三) 改进报道手法, 增强会议新闻报道感染力

新闻的包装虽然依赖于前期记者采编的老练和后期编辑的配合, 但后期的编辑、策划、制作和审核也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突出媒体自身的个性。精彩的实况能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画面, 增强会议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效果。一是适当多搞现场报道, 多采用同期声、可看性强的生动画面、相关背景资料字幕, 多编入数字文献和图像资料, 较多地运用生动活泼的声像语言, 丰富会议报道镜头, 突出会议报道主题。二是突出细节, 善于用镜头捕拍、抓拍会议中的精彩细节、生动画面、激烈讨论场面等。三是努力提高拍摄质量, 尽量做到采用最新的资料和能够说明问题的画面, 多采用图标、图表、图片表达枯燥的数据和条文。

总之, 会场是新闻产品的集散地, 蕴藏着丰富的新闻题材。会议聚集各种信息, 会议报道想要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我们必须按照新闻规律办事, 改进会议报道, 使受众喜闻乐见, 让会议新闻更好看。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受众意识, 改进报道方法, 扑捉亮点、抓住细节, 会议新闻一定会做成精品节目, 会议新闻必定能出彩。

参考文献

[1]曹海仙, 李杰.浅谈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有线电视.2000 (20)

上一篇:固体电解质材料下一篇: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