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及其探究

2024-05-07

影响及其探究(精选十篇)

影响及其探究 篇1

一、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

Horwitz (1986) 等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及集自我知觉、信念、感觉和行为一体的复杂感觉”。Mac Intyre&Gardner (1993) 认为焦虑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学习者对语言学习具有恐惧或忧虑感, 其源于学习者期望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 不利于语言的学习与生成。Mac Intyre和Gardner (1994) 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现象, 是一种与第二语言学习情境 (包括听、说和学习) 有关的特殊恐惧感与紧张感。

二、外语课堂焦虑的类型

Horwitz (1986) 将外语焦虑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交流恐惧、考试恐惧和负评价恐惧。交流恐惧是指个体在与人交流对话时出现的紧张感或焦虑感。当学习者不具备表达自己思想、想法的能力时便会出现焦虑感。因此, 具有较高交流焦虑的学生往往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 避免自己出现畏惧、紧张的情结。考试焦虑指在考试失败时出现的一种行为焦虑。考试焦虑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忘记大量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负评价焦虑是指对于他人的评价而感到恐惧及对评价性情境的回避。因此, 具有外语学习焦虑的学习者在往往被动地坐在教室, 从原本能增强技能的学习活动中逐渐退出, 甚至逃离课堂。

按照焦虑对于外语学习的作用来看, 外语学习焦虑可分为促进型焦虑和妨碍性焦虑 (Kleinmann, 1977) 。促进型焦虑能为学生外语学习带来动力, 使其积极迎接学习任务;而妨碍型焦虑则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使学生逃避学习任务, 从而导致外语课堂交流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三、外语课堂焦虑影响因素

(一) 文化因素

Horwitz (2008) 认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学习者的行为、信念和思维模式等已经难以改变, 尽管学习者可能努力的想要改变, 而这种有意识的模仿和与保持目标语的社会文化基准一致性会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Adler (1987) 认为学生强烈想融入目标语文化的期望往往可能会由于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便会使得他们感到挫败感和焦虑感, 由此自尊心也会受到影响。海春花 (2014) 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爱面子, 总希望能听懂老师说的每个单词, 总想表达准确无误, 但过分担心负面评价, 怕惹来老师同学笑话怕自己表达不好, 准备不到位。

(二) 学生因素

(1) 学生个体因素

海春花 (2014) 自我觉察交流能力较低、不同的学习动机与态度、不同的语言偏好等等也能影响其焦虑度。此外, 学习者担心在同伴或老师面前丢面子, 对自己学习能力不自信或同伴间的学习竞争。Anorld认为跨文化语境能够影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度, 因为学生很可能在学习目的语时失去其自身的个性与自我。齐星和渠育红 (2011) 认为学习焦虑是与学习有关的因素所引起的焦虑情绪, 具有不安、担忧和紧张感, 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担心自身语言水平低、担心被嘲笑等, 因而造成其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带来的自尊受挫。Oxford (1999) 指出造成语言焦虑的原因有语言考试成绩、水平测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语言学习中的自信心、自尊心等。

(2) 同伴因素

Arnold指出竞争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状态, 学生之间的竞争角逐、表现欲强、好面子, 他们常常会将与自己学习水平相当或胜过自己的同伴视为竞争对手, 由此压力则会带来焦虑。Baliey (1983) 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日记, 发现学生的竞争天性能产生语言焦虑。当学生感觉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好于别人时, 便会对此学习内容更加有信心、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并不断激励学习者, 从而能减少其焦虑程度。

(三) 教师因素

Wen&Clement (2003) 指出, 教师的态度、即时行为与教师风格都能力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起到积极作用。Young (1993) 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导致焦虑。良好的师生关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相反,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增加学生外语学习的紧张感与畏惧感。此外, 教师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对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言语行为如教师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等;“非言语行为”可以是一个微笑, 眼神交流, 使用手势语或放松的谈话语气、姿势等。孙晓萍 (2002) 发现教师的课堂行为和态度是引发环境型焦虑的关键因素, 从教师方面强调教师应加深对课堂环境因素的认识。张海芸 (2008) 指出两大影响外语学习焦虑的因素, 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从内源性因素看, 学生的英语成绩、交际能力和性别都与外语学习焦虑密切相关。外源性因素中, 学生的焦虑程度与课堂交流方式、交流对象、教师的反馈方式和考试制度有关。

总之, 学习焦虑作为影响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它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 如文化背景因素, 学生因素及教师因素等。因此, 外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并试图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式来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所出现的压力, 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Eum K, Rice KG.Test anxiety, perfectionism, go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Anxiety Stress Coping, 2011, 24 (2) :167-178.

[2]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380-381.

《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篇2

一、实验目的

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基本情况:

此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中的主要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的现象、过程以及认识生成的产物。具体步骤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相关物理性质。

②点燃,观察蜡烛心以及火焰的分层现象,并用一个于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依次放在火焰上方,并观察现象。③熄灭蜡烛,并观察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

2、存在的问题

①蜡烛点燃后,实验时要用手持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水雾或水滴现象,时间短现象观察不到,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炭黑影响实验现象观察,实验为了清晰观察到现象就必须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但又会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②同理在上述步骤中,为了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的过程,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同样会因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③在点燃白烟时,由于周围空气环境不稳定因素,会造成白烟漂浮不定,不易点燃,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④蜡烛产生的生成物以及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实验现场空间造成污染。

3、已有的改进成果

已有人将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烧杯改成牛角管,此方案只解决了手持部位离火焰较远不易被烫伤,但由于牛角管管口处细小狭长,如果离火焰太远收集到的生成物较少,会造成实验观察现象不明显;如果离火焰太近生成的炭黑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

二、改进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铁架台、普通大漏斗(长颈只保留1/4)、W管、汽球

试剂:蜡烛、石灰水

三、改进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改进实验的操作步骤

1、观察点燃前的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W型管内的实验现象。

3、装置中只留下漏斗和铁架台,其它部分撤离。

4、熄灭蜡烛,点燃漏斗尖嘴处通过的白烟。

五、改进实验的意义

1、整个操作过程,手不直接接触仪器,比较安全。

2、倒扣的漏斗可以将生成物很好的聚拢作用,所以使W管内生成物冷却后的小水滴更容易观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更明显,完全排除了由于教材操作步骤不完全产物(炭黑)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3、蜡烛熄灭后,白烟顺着漏斗上端逸出,只需在出口处点燃即可,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环境空气流动对白烟的影响。

影响及其探究 篇3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一、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问题

1.关于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

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方面的探讨,一般会涉及三个层面,即:①是否依据属地原则,是否将地方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统一保险范围,还是允许地方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机制;②应该将哪些类型的金融机构纳入存款保险范畴,例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否应该纳入存款保险;③应该将哪些类型的存款纳入存款保险范畴。

一般来说,纳入存款保险体系保障的账户类型主要包括储蓄账户、支票账户等。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存款如大额存单,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国都不予保护,英国还将5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排除在保险范围之外。许多存款保险体系还将一些被视为有能力获取银行财务信息并深谙市场规律的存款人的存款排除在外,例如同业存款、政府机构的存款、职业投资者、银行经理或官员的存款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对银行负有稳健经营责任的个人的存款也被排除在存款保险之外。

将储蓄存款纳入保险范畴没有异议。我国在酝酿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对于企业存款是否应纳入存款保险范围曾经存在一些分歧。目前来看,由于我国企业存款在各项存款中占比很高,如果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样会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目前来看,企业存款应该在存款保险范围内。但财政存款、协议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以及同业存款可能不在保险范畴。

2.关于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是按照统一费率征收还是按照差别税率征收,也是一个核心问题。美国1991年储贷危机表明,统一费率扩大了银行业的风险偏好,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最终引发大规模偿付。统一费率没有办法甄别不同银行的风险等级和运营情况,无形中强化银行的逆向选择,导致运行稳健的银行在实质上为存在风险的银行买单。《巴塞尔协议Ⅲ》提议各国参照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测评指标综合确定差别费率。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提出“建立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的观点,基本代表了业界主流的看法。

按规模和风险情况,我国最终确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针对以下四个群体征收差别费率: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②中型商业银行(包括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③小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④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有专家建议费率水平从0.05%到0.12%差别征收。由于总体风险水平不高,大型国有银行的缴付费率会较低,但是绝对价值较大。对中小银行来说,存保费率可能相对较高,支付压力相对更大。

3.关于存保机构定位与监管协调

就存保机构定位而言,是否兼具“监管功能”还是仅有“存保赔付”功能,是业内探讨多年的话题。周小川行长在《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文中提出,存保机构需“具备必要的信息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授予存保机构必要监管权力,允许存保机构及时介入,而不仅是对储户进行赔偿或者在投保银行破产后进行资产接管处理,对于防止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加速恶化,维护系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不过,授予存保机构监管权力,也要求今后新设立的存保机构与现有银行业主要监管机构,做好监管协调工作,合理分配监管权力,明确划分监管权责,避免出现过度监管或监管真空。

二、存款保险制度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

1.大型储户存在波动的可能性,中小储户的竞争将加剧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大型储户可能倾向于总体信用度和规模水平更高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对于大型储户的整体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股份制银行大型储户也存在波动的可能性;相应地,中小储户将成为中小银行充分竞争,吸收存款的主要对象,中小银行必然在经营、服务、产品等方面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可以预见,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股份制银行在产品种类、服务管理水平等市场化要素方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2.道德风险可能上升

存款保险制度会导致揽储压力增大,可能出现隐瞒存款、存款搬家、高息揽储等道德风险问题。最终,风险管理和道德风险管理的压力双升。

三、股份制银行的应对措施建议

2013年12月7日,人民银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办法》,12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公告首发同业存单,13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跟进发型同业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又进了一步。作为共识,存款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首先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先期就位,并需要正常运作一段时间,让市场充分吸收新制度带来的震动之后,这样,留给最后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时间已经不多。同理,留给银行机构准备接受新的制度安排的时间也不多。建议商业银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1.尽快摸清不同类型存款的结构

首先,要根据可能的存款保险范畴,了解储蓄存款、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协议存款、同业存款、高管人员存款等敏感存款所占份额。

其次,要根据可能的保险限额,了解不同类型存款的内在结构,例如,可以分别按50万、100万、150万和200万四个档次,统计不同档次的存款账户数,以及存款所占比重。

第三,要分析不在保险范畴内和保险限额以上的存款账户和存款人的情况,预测可能存在“搬家”的存款。

2.提前布局客户维护工作

根据分析情况,按敏感程度对客户作进一步细分,针对不同客户分类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好客户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教育工作,并阐释维护存款人利益的相关政策,增强存款人信心。

参考文献:

探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篇4

关键词:股利政策,影响因素,政策选择

股利政策是股份有限公司在向股票持有人分配股利时所确立的分配政策,其中包括以何种形式的股利政策进行分配,何时进行分配以及采用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等等。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不同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所形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股利政策会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信心以及股票的价格,从而影响公司对外的筹资能力。所以每个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公司的股利政策,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制定股利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每个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法律因素、股东因素,公司自身因素等等。下面就对以上的各种因素展开讨论。

1.法律因素

(1)资本保全机制

资本保全也称资本维持,股利分配是建立在利润的基础之上,法律规定只有当原始投入资本得到完全补偿的时候才能考虑股利分配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原始资本不会被侵蚀,保证了股权的完整性。由于物价会随着购买量的变化而变化,实物的价格是随时波动的,原始价值不一定和公允价值相等,而货币自己的原始价值就是公允价值,所以资本保全又可以分为实物资本保全和财务资本保全。

(2)企业积累的限制

《公司法》规定企业每年必须在净利润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一般为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可计提也可不计提。

(3)净利润的限制

当公司发生亏损时,只有完全弥补上以前年度的亏损公司才能向股东分配股利,否则法律是不允许分配股利。

(4)超额累积利润限制

由于公司可以通过积累利润使股票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公司股东在获得股利的时候少缴税,所以法律规定每个公司不得超额累积利润,如果公司超额累积利润则法律会强制加增税率。

(5)无力偿付限制

负债对于每个公司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公司出现债务危机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法律规定公司就不得向公司股东分发股息红利。

2.公司自身因素

(1)筹资能力

当一个公司筹资能力强的时候,公司就拥有了较强的资金流动速率,公司可以选择发放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以增加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如果一个公司的筹资能力较差则要考虑少发股利以备不时之需。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较大的筹资能力都比较强,而公司规模一般或者较小的筹资能力就相对较弱,所以两者在选择支付股利时支付率就会不同。

(2)变现能力

变现能力是指将某项非货币资产转换现金资产或者将某项非现金资产用来偿还负债所需要的时间。只有在公司资金能够灵活周转的前提下公司才能持续发展,而现金股利的发放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现金的数量,所以公司在变现能力较差的时候就应该较多的考虑发放股票股利等等,而不是发放现金股利;相反公司变现能力强就可以选择发放现金股利。所以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公司的变现能力。

(3)投资机会的限制

站在股东的角度总是希望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公司在获得利润之后并不是把所有利润都拿来分配,而是要将一部分净利润留在公司,这一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再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报酬率。所以公司的股利政策和投资机会有密切的关系,当公司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时可以适当的减少股利的发放,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再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报酬率,反之可以提高股利支付比例。

(4)公司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利”可知公司对外举债和自身拥有的权利有一个最佳比例,在这个最优比例的基础之上公司获得债务所需支付的成本是最小的。因为分配的股利不同,留在公司的净利润也会不同,直接就会影响所有者权利。所以选择适当的股利政策使得负债和所有者权利之间能够形成最有比例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的是发放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因为股票股利并不会影响所有者权利,而且相比于对外举债和发放股票股利,发放股票股利的资金成本更低。

(5)盈余能力限制

公司获得利润的稳定性和高低性决定着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公司的盈余能力比较好且相对稳定,公司就可以考虑高股利政策,如果公司的盈余能力不太理想或者获得利润很不稳定,那为了公司长久可持续发展,最好采用低股利政策,将更多的资本留在公司内部,以便公司的不时之需。

3.股东意愿

虽然资产是公司所拥有的,但是公司归股东所拥有,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经过董事会的表决通过才能实施。所以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股东的意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公司对控制权的要求

由于发放新股会稀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占股权,如果现在大量发放现金股利就有可能导致未来公司要通过发现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所以在股东要求对公司具有较高的控制权时应该选择低股利分配政策。而直接发放股票股利和上诉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此外,发行新股会导致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增多,每股股票的市价下降,从而影响股东从中获得的利润,所以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公司股东对其控制权的要求。

(2)所得税的影响

国家税法规定对现金股利增收20%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对股票股利不增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对于持股比例不同的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着不同的态度,高股利股东更加希望发放股票股利,这样就可以避免交税;而对于持股比例比较低的股东所得税比较轻,所以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

4.契约性限制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诉因素以外还有契约性限制,由于公司在对外借款筹资在签订合同时都会涉及一些约束性条款,这样做才能保证债权人的资金在安全范围里面。

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不仅仅单单考虑以上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同行业、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等等,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考虑,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股利政策。

二、股利政策的种类及其选择

公司在制定当期股利政策时要综合考虑上诉的各种影响因素,在以下几种股利政策中认真进行比较,确定最适合本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及股利支付比例,目前最常见的股利政策有以下几种: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净利润在满足未来公司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如果还有剩余就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就不派送股利。实施步骤有:(1)根据公司的投资计划确定具体的投资方案,再确定投资需要的最佳资金预算。(2)根据公司最佳资本预算和最优资本结构来确定需要留存公司的权益资本数额。(3)最大限度的运用留存收益来满足公司投资的需要。(4)留存收益在满足公司投资所需资金时如果有剩余就用来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就不发放股利。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在于先满足了再投资的需要,降低了筹资成本,保证了公司的最有资本结构,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缺点在于股利的发放程度完全取决于公司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投资机会不变时,盈利水平和股利支付比例成正比;盈利水平不变时,投资机会和股利支付比例成反比。所以剩余股利政策并不有利于投资者确定收支比,而且不利于塑造公司良好的形象。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先确定一个股利支付比例,然后按这个固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股利用于发放给股东。净利润越多,股东分得的股利也就越多。采用这个股利政策的公司,股东得到的股利额与净利润有密切的关系,遵循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分配原则。这种股利政策的缺点在于不同年度间净利润的波动比较大,所以股东分得的利润额波动也会相对较大,影响股东的信心,成为公司的不利影响因素。其二是虽然企业盈利,但并不代表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发放现金股利,所以会给公司造成公司财务紧张。最后一个缺点是支付比率的高低较难确定,一方面支付比例较高的话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支付比例低的话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所以需要确定一个较为适中的股利支付比例。

3.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是指公司长期将股利稳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只有当公司确认以后的盈利水平显著、不可逆转的增长时才可以提高股利发放比例。一般这种稳定股利额不应该太高,以免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其优点在于稳定的股利政策可以向股票市场传递出公司一直是稳定持续发展的状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公司股东的信心。它的缺点是股利额与公司盈利脱节,公司当年税后净利润较低的时候,发放股利之后就会导致运营资金不足的情况。这种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那些盈利比较稳定的企业。

4.低正常股利政策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政策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不管公司的盈利状况是否良好公司都发放较低的股利给股东,如果当年公司盈利状况良好,那就在基本股利之上向股东支付额外的股利。这个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一鸟在手”。它给予了公司财务上的一定自由度,公司可根据每年的营业净利润选择合适的发放比例。由于公司采用的是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所以在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公司可以选择低股利发放水平,留更多的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该股利政策不仅能够稳定股票的价格而且还能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深受广大公司的喜爱。

上诉四种股利政策有利有弊。剩余股利政策随着投资机会的变化而变化,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随着净利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两个都是变动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又属于固定股利政策,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介于这两者之间。在选择好股利政策之后接着就是确定公司选择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进行支付。公司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公司所处的阶段不同,内外部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公司在选择股利政策时应结合自身和外在的各种影响因素,权衡各方经济利益,选择对本公司最有利的政策。

参考文献

影响及其探究 篇5

关键词:84消毒液;漂白性;手持技术;实验探究;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05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其使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1]。基于此,笔者将利用手持技术对84消毒液中所蕴含的的化学知识进行揭秘,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某些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

1 初探84消毒液的漂白性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因其具有杀菌漂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卫生消毒、衣物漂白等。为认识84消毒液漂白性,取少量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不断滴加84消毒液后,溶液红色褪去。那么84消毒液漂白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2~10.0,在酸性溶液中,酚酞以无色型体存在,当溶液呈碱性时,酚酞分子结构会转变为醌式结构,溶液呈现红色,而这种醌式结构极其不稳定,遇到强碱或强氧化剂时,醌式结构被破坏而转变为羧酸盐等型体而呈现无色,如图1所示。

另外,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溶液中存在ClO-、HClO、Cl2,且ClO-、HClO、Cl2都具有氧化性,当向含有酚酞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84消毒液后,溶液红色褪去,褪色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可能1:酚酞的显色范围是8.2~10.0,84消毒液中的HClO、Cl2与NaOH发生反应,溶液的pH降低到8.2以下,致使酚酞显无色。

可能2:具有氧化性的ClO-、HClO、Cl2将酚酞氧化成其他物质,致使溶液中不存在酚酞,所以溶液红色褪去。

可能3:以上两种可能同时发生。

为验证上述假设,取30mL pH=13.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入2滴酚酞溶液,向溶液中不断滴加84消毒液,直至溶液红色褪去,并测定漂白(褪色)后溶液的pH。向漂白后的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由于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使用广泛pH试纸会导致测出的pH不准确,而采用pH传感器测量,不仅测量数据准确,还能够对整个漂白过程的pH变化进行监测,所以我们通过pH传感器进行测量,并得出了pH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观察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逐滴加入84消毒液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由此验证假设1和假设3错误;向漂白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再次变红,说明84消毒液漂白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质是具有强氧化性的ClO-、HClO、Cl2将酚酞氧化,即假设2正确。

2 再探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

标签和说明书是产品的语言,阅读84消毒液产品说明(如图3所示)可知,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等酸性清洁剂混用。经查阅相关文献后获知:工业上在使用84消毒液时,要加少量酸,而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不必加酸。加酸对84消毒液的漂白性有何影响?另外,产品标签指出:不能用热水稀释原液,且储存时84消毒液应放置在避光阴凉处。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温度、光照、pH三个因素对84消毒液漂白性可能有影响,并利用手持技术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2.1 探究酸碱性对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

2.1.1 实验原理

因此,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会随着氢离子浓度改变而改变。查阅文献可知,pH与次氯酸钠溶液的平衡关系如图4所示:当84消毒液的pH小于2时,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Cl2;当pH为4~6时,溶液的主要成分为HClO;当溶液的pH大于8时,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ClO-。因此,随着84消毒液溶液的pH不同,溶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2]。

另外,由上述探究可知,84消毒液漂白性的实质是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而反应溶液氧化性最直观的参数就是氧化还原电位,因此我们利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测量不同pH条件下的ORP来研究其氧化性的变化。

2.1.2 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2.1.3 实验过程

取30mL 84消毒液倒入烧杯中,将pH传感器和ORP传感器浸入到装有84消毒液的烧杯中;打开装有0.5 mol/L稀硫酸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向84消毒液中滴加稀硫酸;启动数据采集器,绘制加入稀硫酸过程中84消毒液的pH与ORP的变化曲线。

2.1.4 实验数据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84消毒液pH的降低,其ORP逐渐增大;当pH>10时,ORP的值变化幅度较大,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pH>10时,加入的稀硫酸与溶液中的OH-反应,随着OH-不断被消耗,加入的H+和溶液中的ClO-结合形成了HClO,且HClO的氧化能力远远大于ClO-,从而引起了大幅度变化,这与图4的结论相吻合。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大量氯气会逸出,因此,我们只考察了84消毒液pH>8时的ORP变化[3]。

2.1.5 实验结论

常温下,84消毒液的氧化性随pH降低而增大(当pH大于8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质是利用其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因此,为实现更好的漂白效果,工业使用84消毒液时,可加入少量酸调节84消毒液pH至8~10。而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用量较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就可起弱酸作用,因此不必加酸。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之所以不可将其与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是为了防止产生有毒的氯气。

2.2 温度和光照对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

次氯酸钠溶液不稳定、易分解,而在光照和受热条件下分解速率加快,分解原理如下:

随着光照和温度升高,溶液中的有效氯质量分数降低,氧化能力也会改变。因此,我们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传感器测量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溶液的ORP变化以研究温度和光照对84消毒液氧化能力的影响。

2.2.1 实验步骤

a.取烧杯倒入84消毒液30mL,将烧杯放置在距离10厘米的100W白炽灯下进行光照,利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测量ORP变化;

b.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84消毒液30mL。将四个烧杯分别放入20℃、30℃、40℃、50℃水浴中加热,测量ORP变化。

2.2.2 实验数据

2.2.3 实验结论

由实验图像可知,光照和温度都会影响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且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次氯酸钠分解速率越快。因此,84消毒液在储存时,应放置在避光的阴凉处,在使用时不能用热水稀释,防止84消毒液漂白性减弱。

3 启示

84消毒液来自于生活,关于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储存问题以及不能与“洁厕灵”混用的原因这些问题也都源自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化学思维解答问题,利用先进实验仪器揭示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这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的思想。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借助手持技术的实验能够迅速捕捉到反应过程所需的信息,如酸碱性、电压、电导率等,并将信息进行转换,最终以曲线、表格等形式展现出来,不仅突破了时空局限,更“直播”了“变化”的过程[4]。这也启示我们: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世界的同时,引导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类似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能够继续运用手持技术解决类似化学问题,从而更深地理解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

(注:此实验设计荣获2014年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永忠.次氯酸钠溶液漂白性实质探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23(3):8~9.

[3]周相武,汪晓军,刘姣等.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研究[J].氯碱工业,2006,(8):28~30.

影响及其探究 篇6

就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来说, 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重点话题。从会计理论过去的重大变革中, 我们可以看出, 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而发生的[1]。比如就物价变动的会计理论的产生来说, 就是通货膨胀现象作用的结果;国际会计的产生, 是在全球经济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受国际贸易活动扩大以及国际之间会计发展影响产生的。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 阐述了环境问题下的财务会计核算的难点, 针对难点分析, 提出了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以期推动我国财务事业的发展, 供大家参考借鉴。

1 环境条件下财务会计核算难点

对环境问题下财务会计理论重构的有效措施进行具体论之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环境问题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因为, 只有了解难点及问题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在财务会计理论重构的过程中, 将环境问题融入其中, 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实际上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环境会计理论的建立是以环境资源的消耗和利用为基础核算前提, 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的资源损耗或者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正面环境效应纳入到整个核算体系中的理论。结合环境问题表象性、稀缺性以及准公共性等多样性以及多元性的具体特点, 就环境问题下财务会计理论的构建而言, 必然面临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1.1 报表具体项目的缺失

环境问题中的绝大多数项目都属于表外项, 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中都未设专门的列项, 因此使得报表的使用者或者填制者无法对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准确的了解或者反映, 相对应的, 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这些表外项目自动被搁置, 忽略不计。

1.2 损耗与收益的配比问题

由于环境资源风险性与收益性并存的特性, 企业在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中, 可能产生损耗, 也有可能产生收益。因此, 环境资源的使用应属于企业资产中, 企业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以及环境义务作为负债的项目, 发生收益的部分应可以与负债项目进行抵消, 最终的环境收益应作为最终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是就传统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来看, 在具体核算过程中对这一项并没有进行列示, 这将会直接使得企业的表面资金流动与潜在的盈亏产生巨大出入。

1.3 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重建过程中环境价值的介入, 对于相关技术操作的要求会更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性客观要求着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 传统会计工作人员必然会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淘汰, 会计专业所有学科知识建设需要重组, 这一要求无疑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难度。

2 环境问题基础上财务会计理论重构的基本方法

2.1 新会计分支的有效建立

国家审计相关部门应着力建立新的会计分支——环境会计:开设专项培养科目及专业, 培养专门性的环境会计人才;技术性审核团队的建设, 就环境会计而言, 属于技术性较强的会计种类, 因此, 需要技术以及科技力量的大力支持;专门性研究队伍的成立。就环境会计分支的建立而言, 离不开相应理论知识体系的支撑。

2.2 计价问题

就传统会计方法来说, 其会计基础主要包括收付是限制、实收实付制两种现金基础制度以及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两种应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是通过款项的收付实际实现作为记账基础, 权责发生制则是通过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 以过去的交易事项为记账基础, 就这两种记账方式来说, 都是可以对未来损益进行有效预估, 将具体项目交易的发生情况作为记账项目进行的。如果将环境问题纳入到具体会计核算中, 未来交易则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环境问题而来的财务变动是不可避免的[3]。因此, 不仅记账工作难以进行, 监管工作更是存在技术难度。就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而言, 不仅要对传统会计方法进行有效运用, 更要提高相应监管措施的技术含量, 采取专项监管的方法, 通过某种证明措施来获得相应环境资源的价值, 并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计算其损益。

2.3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主要有两个用途, 一是对外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记录, 二是对内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财务依据, 综合两种用途的本质来说, 实际上就是提供决策的依据。就现阶段财务报表的应用现状来说, 已经存在一系列弊端, 如果建立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 必然面临更多的问题[4]。因此,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现有财务报表的结构进行改善, 细化项目, 提高财务报表的精确程度;增加报表数量, 针对一些专项工程或项目, 应具有专门性的报表;结合项目的技术环境, 弥补会计的信息局限, 提高整体财务水平;对于不能用具体价值衡量的资产或者损益, 通过技术性措施给定参数值;社会责任以及环保义务的承担不记入负债项, 直接转化为实际的费用等。

3 结语

总而言之, 就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而言, 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重构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 积极落实相关部门组织, 加强引导, 争取为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准备。

摘要:文章从当下面临的时代背景出发, 围绕现阶段环境问题对财务核算带来的冲击展开了详尽论述, 并就环境问题条件下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重构的基本方法依据以及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给广大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环境问题,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蔺晓云.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7) :155-156.

[2]冯海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 :90-91.

[3]刘珊珊.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 2013.

影响及其探究 篇7

电能是一切行业中必需的能源, 用电企业从供电企业所获得的电能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电能质量是衡量电能从供电企业传输用电企业时有效性的指标。电能质量指通过公用电网向用电单位提供的交流电的质量。电能质量还被定义为:导致用电单位的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不在正常范围内的电压、电流或者频率偏差。通常电能质量分为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

首先, 反映电压质量的是电压偏差, 指供电企业提供的实际电压和理想电压之间的偏差, 供电企业想要提供的电压往往与实际提供的电压是不一致的。这是反映供电企业是否提供了合格的电能的首要指标。其次, 电流质量要求电流有恒定的频率。供电质量是指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包括电能产品的质量以及是否可靠恒定地提供其电能产品。用电质量是指用电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包括维护供电单位的输电设备、按期缴纳电费等。

1 影响电能质量的多种因素

随着用电单位的剧增, 大量电器不断增多且用电量逐步提高, 供电单位面临巨大的供电缺口, 这也给电能质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此外, 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荷出现在供用电的系统中。例如大量的节能装置的出现和变频设备的出现, 还有炼钢电弧炉、起重机等在电网中产生了非线性的负荷;其次, 高速电梯、高速铁路等会产生高速变化的冲击性负荷, 这都影响了电能质量。

谐波的产生是指因为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新型的用电设备会产生线性阻抗, 产生非线性的和冲击性的负荷电气设备在工作时把谐波传送到电网中, 以此产生谐波电压, 使电力系统中的正弦波偏离正弦。这使得电能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干扰。供电企业和用电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分要明确。例如供电单位的服务质量及其用电单位的售后服务直接对电能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用电单位是否及时缴纳电费也会影响电能产品的质量。

2 电能质量标准

2.1 供电电压偏差标准

电压偏差是在一段时间内实际电压偏离理想电压的程度。电压偏差越大则说明电能质量越差。电压偏差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随着实际电压大小的变化, 这个范围也不断变化。一般来说, 偏差值范围在额定电压上下的7%范围内。根据供电电压偏差标准 (GB/T 12325—2003) 规定, 高于35 k V的供电电压的电压偏差值不超过10%;低于20 k V的三相供电电压的电压偏差不超过7%;220 V的单相供电电压的电压偏差在-10%~+7%范围内波动。

2.2 电压波动和闪变标准

由于谐波的注入, 电力系统的电压受到影响, 尤其是当大量的冲击性负荷设备运用时, 造成了电压不稳, 电压时高时低, 给电子产品正常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电气设备在工作时, 时而功率大于额定值, 时而低于额定值, 不仅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 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压波动和闪变标准 (GB/T 12325—2003) 对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允许值进行了限定。例如对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闪变限值的限定值为:当供电电压小于或者等于110 k V时, 闪变限值为1, 当供电电压大于110 k V时, 闪变限值为0.8。

2.3 三相电压不平衡标准

在电力系统中, 经常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这是因为三相负荷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 消除三相电压不平衡对减少设备故障有重要的作用。三相电压不平衡标准 (GB/T 15543—2008) 对三相电压的不平衡度得限值做了限定, 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的不平衡可以存在, 但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小于2%, 短时小于4%。单个用电单位对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产生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小于1.3%, 短时小于2.6%。

2.4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标准

在我国, 电力系统中电流的频率为50 Hz, 这样大量的用电设备的额定频率大部分按照50 Hz的标准制造, 因此, 限定电力系统中的频率对提高用电设备的生产效率,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标准 (GB/T 15945—2008) 对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偏差限值做了规定。例如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一般要限定在50±0.2 Hz的范围内。当系统容量较小时, 偏差值可以放宽到±0.5 Hz;用户冲击负荷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动一般不超过±0.2 Hz。

3 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

电能质量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定方法, 笔者通过在深圳电网的长期工作经验总结一下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时域仿真方法是通过各种时域仿真程序对暂态现象进行分析, 时域仿真方法选取仿真不长的时候, 受可模仿的最大频率范围的限制, 在不清楚暂态过程的频率覆盖范围的时候, 这种方法的运用就会受到限制。目前常用的时域仿真程序有EMTP、EMTDC、NETOMAC等系统暂态仿真程序和SPICE、PSPICE、SABER等电力电子仿真程序。其次, 频域分析方法, 当谐波注入到电网中时, 电网中会出现非线性的负荷, 频域分析方法就针对这种非线性谐波的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常有频率扫描、谐波潮流计算和混合谐波潮流计算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动态地描绘出电力系统中的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不经济, 计算过程繁杂。

4 电能质量问题实例分析及提高电能质量设备介绍

4.1 汽车充电桩

它是一种非线性设备, 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谐波, 谐波注入供电系统后会造成电网电能质量降低等负面影响。充电桩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电网10 k V的电压输入充电站, 经过匝数比为10 000/380的变压器, 得到380 V的电压, 该电压经过电度计量等充电桩内部装置后, 对充电车进行正常充电。深圳首批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别位于深圳龙岗大运会场馆西面 (大运中心站) 和龙岗中心城和谐路西面 (和谐站) , 这是目前我国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充电站。可以说, 谁在充电车技术领域领先一步, 谁就将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测试的充电桩为国产充电桩, 生产厂家为奥特迅。为了使充电电流大小不同, 也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 采用了额定电流不同的两台充电车, 一台为比亚迪的BYD-F3, 额定电流为8 A;一台为宝马公司的宝马mini, 额定电流为32 A。实验结果表明, 充电桩可以给不同的充电车进行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电流谐波, 其中的偶次谐波、3次谐波的比例较大。尽管所在的接入点可以允许其产生的电流谐波, 但是, 对电网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当多个充电桩一起工作时产生的各次谐波值, 不应是单个充电桩所产生的各次谐波值进行简单叠加而得到, 由于谐波电流抵消现象的出现, 其值应该比各台充电桩产生的各次谐波电流之代数和要小。电压谐波比较小, 说明了在配电系统应该装有补偿装置和滤波装置。

4.2 提高电能质量的设备

不间断的电源, 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 对电网起到稳压的作用, 当电力系统突然中断时, 作为新的电能来源, 保证用电单位电能不中断。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 抑制配电系统中的电压闪变, 从而保证配电系统中电流与电压的相互平衡;动态电压调节器, 顾名思义, 调节电力系统中的电压, 避免电压过度不平衡, 减小谐波的影响等。有源电力滤波器, 用来处理谐波的仪器, 可以减小谐波的影响。统一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可以动态地调节电压, 当电压高时降低电压, 当电压过低时补偿电压。固态切换并关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 迅速地切换供电电源。既保证电器的安全又保证不间断地供电。这些设备都是保证电能质量的有效设备。

5 结语

用电设备不断增多, 新型的用电设备也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这些设备又对电力系统的稳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如何保证电能质量对供电单位和用电单位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通过分析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多种因素, 总结了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 对如何提高电能质量, 提供一些建议。我们要随时检测电能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摘要:通过笔者电能质量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 从电能质量的定义及造成电能质量问题的多种因素出发, 提出4种电能质量标准和2种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 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测量电能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并介绍几种提高电能质量的设备, 进而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能质量,因素,标准,控制

参考文献

[1]肖湘宁.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2]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欧盟-亚洲电能质量项目中国合作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3]GB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4]GB/T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5]GB/T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影响及其探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从众心理

调查发现, 现在有90%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存在就业心理压力, 在就业选择中, 表现出焦虑、从众、攀比、依赖性强、抑郁等不同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也影响到大学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 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 对大学进行科学的心理引导和就业辅导, 使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就业认识, 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1. 心理优势客观存在。

大学生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精英人才, 是天之骄子, 因此, 他们具有很强的心理优势, 他们感到自己有知识, 有文化, 比社会青年具有优势, 对自己的期待值也很高。在面对就业问题时, 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也是很高的。

2. 就业自卑心理。

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优势, 但在社会现实面前, 很多学生都是深受打击, 在找工作的过程, 学生由于缺乏工作技能和经验, 会不断碰壁,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他们会看不起自己, 缺乏就业自信, 在就业竞争中畏首畏尾, 不敢表现, 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也是客观存在的。

3. 就业从众心理。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 具有很强就业从众心理。如果看到其他很多同学都从事谋一份职业, 从众心理的学生也会从事这份工作, 不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应这份工作, 就盲目的跟风。如果看到其他学生考研, 出国, 考公务员, 从众心理的学生也会盲目跟风, 这种心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

4. 就业焦虑心理。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存在着严重的就业焦虑心理。在就业应聘过程中, 他们表现的很紧张, 甚至坐立不安, 这种焦虑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应聘中的表现, 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一遇到措施, 就会产生很强烈的焦虑心理, 他们会认为自己无能, 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盲目的参加各类招聘会, 投简历, 看到同学已经签约, 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就更加紧张, 不断找工作, 失败, 造成恶性循环。

5. 就业攀比心理。

有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工作比较, 比薪酬, 比工作环境, 如感到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其他学生, 就会放弃自己的工作, 他们具有很严重的攀比心理, 只能允许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强, 但一定不能比别人差, 这种就业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功就业。

6. 就业依赖心理。

现在, 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后, 不去找工作, 而是待在家里, 让父母帮他们找工作。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父母, 希望父母能够托关系, 花钱为自己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的学生让自己的父母帮助自己投简历, 找工作, 这种等靠要的心理认识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长期以来, 我们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文化课教育,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够, 加之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帆风顺, 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 没有面对过较大的困难局面, 因此,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他们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 心理品质不是很好, 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加之, 现代社会,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各种就业难的宣传也很多, 这在无形中都会加剧学生的就业紧张心理。另外, 现在的父母对学生的期待值很高,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 一直要求孩子做得最好, 导致学生在就业中会产生严重的攀比心理, 无疑也会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就业问题, 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 以促进学生有效就业,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增加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学生教育中, 要通过多种途径, 开展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 开展一些专题报告, 解决学生的心里疑虑, 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 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 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 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第二, 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很多学生在就业中较为盲目, 正是因为他们的盲目, 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就业工作中才会屡屡碰壁, 从而产生强烈的就业焦虑心理。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 要能够引导学生正视自己, 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者, 要能创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信息, 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为毕业生成功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春雷, 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 2011 (6) .

影响及其探究 篇9

电梯技术人员对电梯平衡系数K这一专业名词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电梯平衡系数K既能真实反映出电梯的特性,又能很好地检验某一电梯的质量与安全。它不但会影响电梯的运行性能,还会影响曳引电动机输出功率(能耗)大小。我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里面的第一、三、八条规程清楚表明电梯平衡系数应介于0.4~0.5。但在实际操作中,电梯平衡系数K会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之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梯平衡系数有时还是会变得比原来的数值要小。在这种情况下,电梯的正常运行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无法安全运行。本文将探讨电梯平衡系数K对电梯运行的影响及其测量方法,使相关人员对电梯平衡系数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电梯的工作原理和平衡系数的实质

电梯是利用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做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动力进行正常运行的。而曳引机又是由电动机、减速箱以及制动器三部分组成的(或永磁同步电动机),曳引机之所以能够产生强有力的曳引驱动力,主要是因为曳引轮在曳引机驱动下正常运转,而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是轿厢与对重装置,在摩擦力作用下能使曳引钢丝绳紧贴在曳引轮槽里的,是轿箱与对重的动力。当电动机驱动时,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两者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曳引力,这个曳引力会带动钢丝绳运行,从而使轿箱与对重作出相对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 电梯平衡系数K的实质

电梯平衡系数的实质是它能够准确反映电梯对重与轿厢(含载重量)相对曳引机的对称平衡程度,电梯平衡系数计算的表达式为下式:

K平=(W1-W)/Q

上式当中:Q——电梯额定载荷(kg);W——轿厢重量(kg);W1——对重重量(kg);K平——电梯平衡系数。

平衡系数的实质,从曳引式电梯的工作原理开始谈起。垂直电梯的功能就是它能使重物作垂直上下运动。从力学角度来看,要存在着某一拉力T与物体重力Q相等时(即T=Q),才能使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此时的物体会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运动状态,这就是力的平衡。当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如果物体向上运动,则拉力T除了要克服物体重力Q,还需要提供一个力F,这个F能够产生加速度,即:T=Q+F=Q+m a(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若有另一平衡力W去平衡了物体重力Q,当W=Q时,平衡系统就产生了,这个时候,重力Q不再需要靠拉力T来克服其重量,这时的拉力T只是用来提供这一重物足以产生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在此前提下,会产生T=F=ma。此时,拉力T的大小就减小了很多。这个原理就是平衡原理。

电梯的平衡力W通常由对重来提供。在此前提下,理论上希望对重力W必须等于轿厢自重及其载荷的重力(即P+Q)之和。

但事实上,这是很难在现实中真正实现的。也就是说,在实际设计中根本没法做到这种状态。这是由于,轿厢的载荷Q是随机的,它随着进入轿厢的物体的重量变化而变化,在0(空载)与100%QH(满载)之间。但设计时只能选取一合适的对重重量。即取

W=P+KQH(1)

式(1)中的K就是电梯平衡系数,因此电梯平衡系数的实质,它关系到对重

通过设计值所计算出的质量大小。这不但会影响对重质量,还会影响电梯运行中对重与轿厢的不平衡状况。正常使用时轿厢的实际载荷为P+Q(P——轿厢自重;Q——实际载荷;QH---轿厢额定载荷),则电梯轿厢与对重两侧的存在不平衡载荷,即:

△T=(P+Q)-(P+KQH)=Q-K QH(2)

由(2)式可知,只有当Q=KQH时,系统才会处于平衡状态。综上所述,无论K取任一值,平衡都只是相对的状态,但不平衡状态却是绝对的。

3 平衡系数的取值对电梯运行的影响

不管平衡系数K取什么值,要使载荷Q无论怎么变化都会对应某一确定的K值是绝对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必定会存在轿厢与对重的重力不平衡,也就是说电梯曳引轮两侧的力矩差是随着K值的变化而变化的。

3.1 影响选用的曳引电动机的功率P

曳引电动机的功率P可以由下式确定,即P∝(1-K)QHVH。当同电梯匹配所使用的曳引电动机功率P为某一确定的数值时,K的取值会对电梯运行时的能耗大小有影响。当选取的曳引电动机的功率余量太小时,由于此时的平衡系数无法取得一个合适的数值(0.4~0.5之间),电梯可能出现因曳引力不足,在运行之后造成倒拉现象,也就是发生向上溜车或冲顶的意外事故[2]。

由此可知,平衡系数K值的确定不但对不平衡载荷的取值有影响,还对曳引轮两侧钢丝绳的张力大小有影响。张力的大小同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内的比压有关,即比压的大小随着张力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此时曳引钢丝绳所提供的曳引能力就越大。综上所述,平衡系数的确定会同时影响着不平衡载荷和电梯的曳引能力。当存在电梯最大曳引力<最大的(Q-KQH)(不平衡载荷),电梯将会出现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中打滑的现象,此时可能会发生电梯溜车的事故。所以,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电梯平衡系数K对曳引电动机的功率与曳引力的影响,选取适当的平衡系数K值。

3.2 平衡系数K的取值还和轿厢、对重的总重量有关

轿厢和对重系统的总质量与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曳引钢丝绳电梯部件的各参数的选取有直接的关系。轿厢和对重系统的总质量的大小不仅会影响电梯运行时每次起动和刹车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增减,它还决定着电梯其他安全部件的选择,比如安全钳、缓冲器的选型。在进行电梯安装时,为了使电梯能够顺利通过监督验收检验,电梯施工人员通常会将平衡系数K取得足够大(0.4~0.5的上限),即配置约为百分之五十。对同一载重量的电梯增大K值就必须增加对重重量,造成起动、制动的力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平衡系数K虽然只是一个比值,但事实上,平衡系数K对轿厢、对重的质量有重大的影响[1]。

因此,在充分考虑到曳引轮、绳槽形状(V型、U型、O型)、曳引钢丝绳大小、空轿厢重量还有相匹配的曳引电动机、制动器、安全钳、缓冲器后,才能准确确定平衡系数的取值。至于为何要求电梯在安装时平衡系数必须介于40%~50%之间,可参考《电梯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文章里面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列举。需要提出的是,近年来有出现在新梯安装时,由于电梯轿厢重新装璜,增加了轿厢重量,此时电梯安装人员为使平衡系数K保持某一定值,尝试增多对重块,从而使系统的总体质量大幅度的增加。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它根本就是与平衡系数的实质相偏离的做法,这种做法使电梯的负荷完全偏离原来的设计值,给电梯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应严令禁止。

4 平衡系数K值的测量方法

4.1 直接称量P与W

电梯平衡系数K就是根据轿厢自重及电梯额定载荷来确定对重的重量,因此,要测定电梯平衡系数K的值,可以直接地称量对重的重量W和轿厢的自重P,即可计算出平衡系数为:

K=(W-P)/QH

4.2 根据已知电梯平衡系数K的值,确定对重数量

当知道平衡系数的设计值K,要验证轿厢与对重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数值KQH大小装载荷到轿厢。最简单的验证方法:一人在曳引机上小心松开制动器抱闸,另一人双手紧握盘车轮感觉曳引轮两侧的力矩是否平衡,由此恰当地增减对重块数量。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落伍”,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优点:

1)当电梯处于静止状态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轿厢运动所造成的阻力矩误差;

2)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轿厢与对重能够处于同一的水平位置上;

3)这种测试方法十分简便、快捷,而且调整迅速,能够节省资源;

4)这个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因为人对力的误差感觉一般只在于几公斤,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5)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确定的平衡系数设计值作为载荷,直接检验或者调整对重的大小以达到规定的要求,避免了盲目性,确保平衡系数K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实际电梯施工中,对重块的数量也经常使用这个种方法来配置[1]。

4.3 根据已知对重,求平衡系数K的值

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当电梯做匀速运动时,曳引电动机轴上输出的转矩T2为:

T2=T0±△T(3)

T0——表示折算到电机轴上,电梯机械传动反抗性阻力转矩(即为阻力矩);

△T——表示折算到电机轴上,不平衡载荷转矩;

±——不平衡载荷转矩的方向的改变会随着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即为不平衡载荷)。

当轿厢与载荷的重力(P+Q)=对重的重力(P+KQH)时(就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会有△T=(P+Q)-(P+KQH)=0即Q=KQH。

此时平衡系数就为:K=Q/QH。

通过测量电流去判断系统是否已经达到平衡是电流法的关键,即通过上行电流=下行电流这一条件,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有△T=0,假设轿厢上行的阻力转矩T0与轿厢下行时的扭矩T0相同,则有上行时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下行时电动机的输出转矩T2,即为T2=T0,此时通过测量的电机的电流是相同的[3]。

曳引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2与电机的电磁功率PM有如下关系:PM=PCU+P2,而P2=T2Ω,(其中Ω——表示电机角速度,PCU——表示电机转子铜损耗)若忽略转子铜损,则可得出:PM=P2。

(1)对于交流异步电动机而言,有电磁功率

PM(mp f1)(I2rs)(4)

若电动机的转速、频率保持不变,就会有电磁功率PM和转子电流I22存在正比关系。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流只可以通过测量定子电流I1间接测量,转子电流是不可能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又有I1=I0+(-I2,)(I0——为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忽略励磁电流I0,就会有I1=(-I2,)。

(2)对于直流电动机来说有电磁功率PM=CT·φIS,当气隙磁通φ取某一定值时,电磁功率PM和电枢电流IS存在正比关系。而电压又会影响气隙磁通φ。所以,在进行电流法测量电磁功率时,一定要严格保持交流电动机转速、频率保持不变,而直流电动机就要保持电压一定。

综上所述,采用电流法测量时,存在一系列的转换关系:I1→I2→PM→P2→T2→△T这里的每一步转换都是有特定条件的,即为:电流I0不变;f1不变;电压U1不变;PCU不变;转速n不变以及上下行T0相等。然而,影响以上这些量的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当电梯上、下行时,如果轿厢的空气阻力大小不一样,那么电梯上行的阻力转矩T0与下行的阻力转矩T0相等这一条件就不成立。除了以上量会影响电流法测量,还存在人为因素影响,比如如何保证这一位置时的上行速度等于下行速度;测量电表的正确使用和误差避免;还有测量电流的位置不同,都会给测量过程带来或大或小的误差。当然还包括曲线绘制时的人为误差。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用电流法测得平衡系数的准确性[2]。

5 结束语

电梯验收检验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牵涉到电梯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及电梯节能问题。为了能更好更快的测定电梯平衡系数,每个检验人员都应该深入的理解平衡系数的内涵和测量的方法。对于电梯的平衡系数K,电梯施工人员必须正确理解其取值的意义,深入了解电梯平衡系数K值的改变对电梯运行及安全的影响,掌握电梯平衡系数K的正确测量方法,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金花.电梯平衡系数测量和设定[J].上海铁道科技,2007(1):82-84.

[2]吴方.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方法研究[J].机械研究与用,2010(04):101-103.

东胡早期文化及其信仰探究 篇10

东胡是居于中国东北部的多支古老游牧民族的总称。东胡这一名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族称谓,它的含义囊括了这一名称自产生之时同族属的许多部落。而当时这些部落因为主要居于匈奴以东,而匈奴又多被称为胡,因而得名东胡。东胡所含纳的民族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包括许多部落和民族以及后来的民族分支。如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拓跋、吐谷浑等各部,此外还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以及今天的蒙古。这些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当中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不仅成为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当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东胡的族属和源流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由于资料匮乏、年代久远、地域范围混杂等因素这一问题一直未得到一致的答案。

一、东胡的族属及其演变

东胡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极为强盛的北方多个民族部落的总称,一般认为其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东胡。从今天的地域范围看主要居今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由于其实力强大,经常侵扰相邻的国家和民族,故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最为强盛之时,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以上即为东胡族在3世纪以前的发展简史。《二十六大辞典》中这样解释东胡:“古代民族名。‘胡是中国古代对分布在北方塞外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居于匈奴之东,故名。《赵世家》: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春秋战国时期,东胡居燕国北部,与匈奴为邻,两族经济、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从事畜牧业,兼营狩猎。战国末,为赵国所破,北却2000余里,秦代末,与匈奴争夺土地,终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后由此发展成为乌桓、鲜卑两族。东胡长期活动的额尔古纳河上游地区,亦是蒙古族的发源地。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蒙古族的先民同东胡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日知录》对于东胡的由来有自己的见解:“《史记·匈奴传》曰:‘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盖必时人因此名戎为胡。而下文遂云‘筑长城以拒胡,是以二国之人而概北方之种,一时之号而蒙千载之呼也。盖北狄之名胡自此始。”[1]东胡族系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演化为多个不同的民族和部落。主要包括乌桓、鲜卑以及后来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在中国古代历史的不同阶段,东胡族系还包括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

二、早期文化及信仰

东胡可以说是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上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周逸书》中就对这一名称的由来有着明确的记载。当时东胡这一名称应是商周时期中原民族对活跃于内蒙古草原东部众多游牧部落的泛称,因此,东胡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部落的单独称谓,而是多个民族和部落的总称。

到战国时期,东胡逐渐发展成为内蒙古草原东部最强盛的民族部落联盟,形成庞大的部落联盟。因为地缘的关系与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相对比较频繁。东胡史书记载曾打败过燕国,燕国的东北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就经常遭受东胡的侵扰。在《史记·匈奴列传》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记述:“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2]当时的东胡已有燕国的人质,这可以说明当时东胡的势力要比相邻的燕国更为强大。而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又有力的证明当时的胡人军事力量的强大。东胡和赵国战事频繁,匈奴刚刚兴起时,也经常受东胡的敲诈勒索。赵国的大将李牧在击败匈奴的同时,又一次战败东胡。关于李牧击败东胡的事迹不仅详于史料,甚至在《三十六计》当中也有详细的记载[3]。

东胡以游牧生活为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畜牧业比较发达,牧放马、牛、羊等,尤其重视养马业,马是其日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军事方面,马的作用不可小觑。从出土的动物骨骼有猪、狗、羊、马、鹿、兔等来看,说明当时东胡的畜牧业相当的发达,而且东胡还兼狩猎;从出土的农业工具有石锄、石铲等来看,说明当时的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在社会经济中未必占有重要的地位。“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位于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西南的小黑石沟遗址进行了清理、钻探和发掘,获得了包括十多座墓葬在内的大量古代文化遗存。该遗址属夏家店上层文化,其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适宜北方民族游牧、狩猎的生活用具和善于骑射征战的兵器及车马具。其中有一套完整的青铜马具,包括当卢、镳、衔、十字形饰件等。当卢为马额面具,中部有一脊,边槽用凹框勾出,背面有3个桥形钮。镳为夹紧马头两侧之用,呈钉形,上端为圆形平帽顶,下端为三角形,上套两个横条,横条两端各饰一环钮。衔为马嘴所含之物,分两节,中间有套环可活动,两端各饰3个环钮,用以与镳相接。十字型饰中空,用以固紧笼头。”[4]这套马具的出土最主要可以说明在当时东胡族的畜牧业是相当兴盛,而且能够进一步说明在当时内蒙古地区青铜器的冶炼和制作技术,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之下已经开始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从东胡活动地区出土各类货币可以说明东胡在当时与中原地区保持频繁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上的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东胡的发展。

东胡的遗址在东北地区老哈河流域也有大范围的存在。考古人员在挖掘的过程中,出土的随葬物和兵器等多为青铜制品,进一步证明东胡族也应经历过青铜文化时代,但东胡族的青铜文明仍具有本民族的特征,这从其出土的文物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东胡遗址出土的双侧曲刃青铜短剑就与中原地区的形制完全不同,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特色,被认为是东胡早期最具特色的器物。

另外,于辽宁朝阳十二台子出土的铜饰具以及人面形铜饰牌,也堪称是东胡早期拥有典型特征的器物。东胡早期的青铜器物除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1958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出土青铜短剑还说明东胡的青铜器物还受到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这批出土的短剑虽仍然保存双侧曲刃的特点,但部分刃部已成直线型,同一时期匈奴所制造的剑,刃部基本以直线型为主,这也可以说明东胡文化也曾逐渐受到匈奴文化的熏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地缘因素。

草原游牧民族无一例外具有强悍、善骑射的特点,而东胡民族最早利用这一特点组建了勇猛的东胡骑兵。东胡骑兵的出现不仅在中国军事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划时代的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之时,东胡就已经雄居内蒙古草原东部。而在公元前206年,也就是汉高祖登基之初,东胡族却因为统治者的骄狂轻敌,妄自尊大,被匈奴冒顿单于彻底击溃,遭到致命的打击。这次决战导致东胡部族分散,大量的牲畜被掠夺,联盟也由此解体,东胡王国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东胡的血统却没有就此消失,而其后裔又演变成多支新的游牧民族。

东胡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大漠南北诸多民族都曾使用东胡的语言,现在的蒙古族语言,也源自东胡语。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早期的信仰崇拜形式无一例外为萨满信仰,东胡亦如此。尤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后世演化的民族都明显的可以看到信仰萨满文化的痕迹。

如《后汉书》记载:“其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贷山也。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祠用牛、羊,毕皆烧之。其约法:违大人言者,罪至死;若相贼杀者,令部落自相报,不止,诣大人告之,听出马、牛、羊以赎死;其自杀父兄则无罪;若亡畔为大人所捕者,邑落不得受之,皆徙逐于雍狂之地,沙漠之中。其土多蝮蛇,在于令西南,乌孙东北焉。”

而《文献通考》中也记载:“有病以艾炙或烧石自熨,烧地卧上,或随痛病处,以刀决脉出血,及祝天地山川之神,无针药。俗贵兵死,有哭故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采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祠用牛羊,毕皆烧之。饮食必先祭。”[5]这段文字由于其中穿插有解释和介绍的文字,所以不是特别连贯,但我们仍旧可以从中清楚的分析到原始萨满文化的一些元素。

可以说,无论是东胡还是后来演变的鲜卑、乌桓乃至現代民族蒙古、达斡尔等民族都曾信仰原始萨满信仰,这一信仰文化不仅在这些民族形成的初期对其日常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在后来这些民族建立国家后,为左右其政治统治和政权,萨满曾在其统治阶层中占据主要地位。时至今日,虽然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萨满信仰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在东胡的后裔民族中仍可见与之相关的民俗信仰,如科尔沁地区对火的崇拜、敖包祭祀等等。而今日的蒙医药,尤其是蒙医引以为傲的接骨术中都可见萨满信仰的影子和因素。

无论是东胡还是萨满信仰虽然随着历史的进程已经不再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对后世民族和民俗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涉及人类早期的精神文明,对于认识人类文化的本质和起源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也可推动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更有益于多民族文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涛,等.二十六史大辞典.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2〕顾炎武.日知录.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小梅.三十六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雅图.东胡:马背上的民族.中国民族报,2007-7-18.

上一篇:农村信息技术普及下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