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2024-04-30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精选十篇)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1

习近平2013年9月25日在向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周年纪念活动发表视频贺词时强调:“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可见,教育投入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但其成本巨大,短期回报不明显,单靠家庭和个人完全承担并不现实,因此政府对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至关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同时提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至2012年终于实现占GDP4%的目标,但仍然存在各区域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若要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公平化,必须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块,即教育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经验研究的结论己经表明,教育投入是可以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其投入越是公平,边际产出就越大,也就越有效率。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在新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1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1.1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规模现状分析

1.1.1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生均规模现状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图1分别列示了1996年至2011年全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整体上而言,民族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逐年增加;就各地区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水平。

进一步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各省人均教育经费差异较大。图2列示了1996年至2011年全国以及广西、宁夏、内蒙、西藏和新疆生均教育经费。从图2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五省份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快的为新疆,增长幅度最慢的为广西。2011年,内蒙、西藏、新疆三省的人均教育经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为22074.30元,西藏为22218.99元,均远高于东部地区人均18890.74元的水平。广西的人均教育经费最低,为10522.32元,不足内蒙和西藏地区的一半。西藏的生均教育经是广西的2.11倍,在全国各省份处于最高水平;广西的生均教育经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29%。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教育统计年鉴手工整理而得.

1.1.2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现状分析

(1)总教育经费占总GDP比重的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连续三年占GDP比例超过4%,达到了国际标准。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280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6420.58亿元,占GDP比例4.15%。

表1列示了2014年全国各地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全国总体的教育经费已经超过了GDP的4%,但各省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发达省份的比重普遍小于4%;广西、宁夏、内蒙、西藏以及新疆的比例分别为4.21%、4.35%、3.09%、15.49%和6.03%,除内蒙外,均大于4%。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教育统计年鉴手工整理而得.

(2)人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比重的现状。以人均GDP除以人均教育经费,可以作为比较教育经费投入强度数值。表2列示了1996年至2011年各地区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比较。

比值越大,说明人均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整体上看,全国各地区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的比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在2006年后比值开始变大,这是由于当富裕地区人均GDP达到较高值时,国家允许脱钩GDP的4%用于教育经费;此外,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值较低,说明相对于人均GDP来说,这些地区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

进一步分析发现,各民族地区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的比值存在一定差异。图3列示了1996年至2011年各民族地区人均GDP与人均教育经费趋势图。

通过图3可知,比值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说明人均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民族地区中,内蒙的人均GDP在2011年就达到了57974元,在我国已属于发达省份,这个比值是民族地区最大的。西藏地区比值最小,2011年为7.3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

1.2 民族地区不同阶段教育经费规模现状分析

上面是对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总规模的现状分析,下面将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分析分别分析其规模。

1.2.1 民族地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布情况

图4列示了各地区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趋势图。总体上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民族地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低于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图5列示了1995年至2011年民族地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的趋势图。从中进一步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大,内蒙和西藏的生均投入最高,广西最低。2011年西藏生均投入是广西的2.56倍,广西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3%。

1.2.2 各地区中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布情况

图6列示了1995年至2011年各地区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的趋势图。从中可以发现,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地方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比其它地区高出较多,中部地区最低,民族地区居中。2011年,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地方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的1.65倍,中部地区生均经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民族地区地方普通中学生教育经费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9倍。

图7列示了1995年至2011年民族地区地方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趋势图。从中可以发现,2011年广西生均值最小,新疆最高,新疆是广西生均值的1.9倍,广西生均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7%。民族地区地方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主要与各省份经济发达情况和国家教育政策相关。

1.2.3 各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分布情况

图8列示了1995年至2011年各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水平的趋势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投入主要基于各地区经济情况,各地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较中、小学小,但具体到各省份后,差异性依然较大。民族地区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投入较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小。

图9列示了1995年至2011年民族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趋势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族地区中,2011年仅西藏和宁夏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投入水平最低。宁夏的生均投入较广西高2.24倍,广西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3%。

综上所述,总体上,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原因,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是随着内蒙古和新疆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两个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也呈现较快增长的形势,逐渐处于全国较高水平,接近或超过东部发达地区;二是西藏的教育经费一直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各项人均指标上均为民族地区最高,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三是广西地区教育经费增长较慢,在民族地区水平最低,在全国也处于最低水平;四是除内蒙古之外,其他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均较高;五是除西藏外,其他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相对于小学、中学的人均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2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分析

2.1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较低

我国在2014年连续三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超过GDP的4%,但这个比例仅是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超过5%的投入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教育经费多年的投入不足,即使我国目前达到或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投入水平,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与发展中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2.2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性

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出现较大的不均衡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导致,二是国家政策性投入的原因。民族地区中,内蒙古和新疆由于人均GDP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教育经费也相对较高,西藏由长期的政策性扶持而出现较高水平的人均教育经费;广西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加上政策性扶持力度小,教育经费一直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均处于最低水平。

教育经费出现较大幅度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教育经费少的地区,由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少、教师收入水平低,造成教育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2.3 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筹措问题

全国各地区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均较低,很多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构成有很大的差别。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教育业的重要补充,对于非事业性教育机构而言则应是主要的经费来源。民族地区以广西为例,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教育水平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3 提升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策

3.1 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及在GDP中所占比例应继续保持增长。教育水平是和教育经费的历史投入总量正相关的,国家只有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国民教育水平才会与发达国家不断的缩小差距。

完善民族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国家公共财政资源向民族教育倾斜,教育普惠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教育经费向民族地区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民族地区财政部门在批复年度预算的时候,应优先重点考虑教育发展相关的项目,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充裕、资金及时到位,且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资,逐年提升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3.2 加大对广西区政策性扶持力度

我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教育经费也同样集中于这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将使得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不断的被拉大。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公平统筹对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族地区来说,广西的教育经费水平过低,中央应加大对广西区政策性扶持力度,在教育经费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人才发展战略落地。同时,提高现有教师待遇,改善生活工作条件,对扎根乡村的教师制定特殊关爱政策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既能吸引人,同时又能留住人。

3.3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快教育质量的提升

由于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性,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性。为了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可以在民族地区搞教育改革的试点,更大程度的放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民族教育,把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民间的力量提高地区教育质量。这样一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快教育质量的提升。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进一步落实扩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研究制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实施细则,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教育教学,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璐,王世忠.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月.

[2]贺新宇.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问题.财经科学[J].2007年10月.

凉山州的民族教育问题及发展现状 篇2

生:马学

号:专

业:少民骨干班

级: 玢

1120*** 6班

摘 要

本文主要简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简述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三点针对性意见。随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如何提高该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该地区的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变得重要。在该地区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于整治教育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进展等,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视双语教学,提高人民重视教育程度,政府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等。

一、凉山州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全州总人口435.6万人,有彝、汉、藏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8.9%。其中彝族人口197.5万人,占总人口的45.%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2,彝族聚居程度非常高,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解放前,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压迫,这里的人民长期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离的状态,接受的现代教育几乎为零,只有少数富裕的奴隶主和所谓的黑彝家庭能够接受传统的毕摩教育,接受的汉文化也是少之又少。而整个凉山州的民族教育是在1956年-1959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使得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接受基本的现代化教育。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条件下跨时代移植初创起来的凉山民族教育,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幼稚性和外在性。所谓脆弱性,主要指发展教育的当地经济支撑不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送子女入学的迫切愿望;所谓幼稚性,主要指教育自身的各项基础建设起点较低,办学路子不切合地区特点、民族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低,抗冲击能力弱;所谓外在性,主要指初创时期靠外因推动比重较大,内在动力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援教师使用彝族学生完全不懂的汉语课本和汉语进行教学,靠彝族社区之外的经费支持,搬用内地的办法来办学,群众抱着响应号召或“出学差”的思想被动地送子女入学。为此,现代教育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结合不够紧密,现代教育扎根于彝族地区的土壤之中,需要较长的渐近过程,也就决定了凉山民族教育发展的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凉山州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凉山州民族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西昌市以及周边距离较近的县级地区,例如冕宁县、德昌县等,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与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较大,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差距甚远。凉山民族教育除了存在教育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初中学生流失严重,“普九”巩固提高难 由于凉山州境内的县一级地区大部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学生入学年龄偏大,外出打工挣钱的吸引力非常大,初

二、初三外出打工现象比较普遍,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巩固提高“普九”成果非常困难。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均衡发展难

凉山州的区域性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教育自身发展的二元结构非常突出,县与县之间、县内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凉山州境内县级地区经济贫困,生活条件艰苦,导致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来到这里,虽然国家一直提倡西部支援政策,但是对于优秀的教师大部分还是愿意待在经济良好的地区,类似于凉山州特别偏远贫困的地区教育资源的稀缺,使择校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区优质教育学校人满为患,教师工作超负荷运转;边远地区学校学生流失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均衡发展困难重重。

3、教育观念滞后,民族职业教育发展难

凉山州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观念上仍然存在对于教育不够重视,并且认为务农外出打工等并不必读书差的思想。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宣传不够,投入不够,少数民族学生读职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都不足,上职中读书的人数很少,民族职业教育举步维艰。

4、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双语教学的应有作用和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彝语言文字在凉山地区政治、经济、农业、旅游、社会事业和公共建设等各项事业中的社会使用范围小、频率低、功能低,各级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力度不够。从教育内部来看,在偏远贫困地区,由于彝族儿童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汉语的掌握特别差,不能够很清楚的理解汉语的意思,所以用纯粹的汉语教育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存在“听望天书”的问题,并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能够运用双语教学的老师稀少,政府部门也不够重视,所以导致上学后成绩也无法提高等问题的出现。

5、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低,培养高层次人才难

凉山州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11个民族聚居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州还有40多万贫困人口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尽管近几年有不少的彝族学生以高分考进清华等重点大学深造,但多数群众难以承受优质高中、优质大学的高收费,使优秀的学生放弃了上高中和大学的机会,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三、凉山州民族教育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把德育特别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关心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大力倡导和推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民族地区的学校要从教育、建制、预警、督查着手,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增添安全应急措施,配合有164关部门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杜绝重特大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二是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要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三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学校安全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保护学校及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双语教学

搞好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双语兼通”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推进和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及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民族的母语教学承担着负载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并预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外语是无法取代母语的位置。我们要纠正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错误观念,要爱护和尊重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

4、政府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因此,在民族学校教育教学中要强化措施,把握关键,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文化学习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要具备在教学中宣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做好民族文化知识的储备工作,在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以有带无,以少带多,挖掘民族知识。如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为,成吉思汗驰骋疆场,图尔扈特决心东归等。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

二、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促进民族团结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有些人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和利益,导致的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对国家的团结稳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确立科学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在民族政策常识课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像,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刺绣、编织、蜡染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比如介绍传统节日可以介绍一个节日,让学生看一段录像,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教学中,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民族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渠道获取信息,搜集资料,对黎、壮、藏、蒙古、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风俗人情作了精炼总结和生动描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陈旧模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经历民族文化的熏陶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民族文化的弘扬不仅体现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应努力抓好实践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

在学校活动中,校园广播站可开设“民族常识”、“趣味风俗”知识介绍专栏;在校内开展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结成互助学习小组,还可开展民族知识竞赛。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文化的弘扬活动赋予了活力。

在校外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亲历民族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各地的民族乡和民族村都保留有大量的民族文化痕迹可供游历。

此外,还可用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活实例,来争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4

一教育实习面临的问题

1 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薄弱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院校进行相对稳定的、规模化的教育实习的必备场所。实习基地的多少、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实习的开展情况与实习质量[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高等民族师范院校, 自办学以来, 学院为了落实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 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 制定了双方较为全面的教育实习合作工作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临夏市南龙中学为代表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依托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 (教师[2007]4号) 的文件精神,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推行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落后、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 顶替部分代教和临时教师, 弥补在编教师的不足, 减轻部分正式教师的教学负担, 为他们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 这种模式2008年12月24日得到了教育部升本改建评估专家组的肯定, 也得到了甘南、临夏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 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薄弱的问题就越发突出。现阶段, 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每年由学院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春、秋学期所需实习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 然后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需求计划传达给学校;学院根据各地区教育局提出的实际需要, 根据需求选派不同专业学生, 组成实习小组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习方案, 本着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的原则, 每年安排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援教顶岗”教育实习。这样, 由学院领导出面, 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的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任教的合作协议, 保证了实习生的实习去向问题。

这种以行政手段签约的合作协议, 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目前看, 这种教育实习合作模式, 其弊有三。弊病一, 教育实习活动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双方最直接的合作关系, 是实习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场所, 也是双方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绝好形式。这种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实习的合作关系, 对实习学校来讲, 是被动的形式上合作, 对学院来讲, 也无从实习基地稳固化的建设, 对双方来讲, 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弊病二, 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 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签约式教育实习合作, 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 其实质也就是实习生不能真正进入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 学生得不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小学迫于升学等压力, 不愿意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原因一, 随着高校的扩招, 实习生激增, 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 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二, 这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合作, 中小学认为在合作中自身收益太少, 只能接受上级命令, 接受实习生并且安排他们在校实习, 只是帮助高师院校完成工作而已。弊病之三, 实习生到生源所在地报到后, 教育局允许实习生自己联系学校, 然后发函派遣。这种形式看似灵活自由, 给实习生最大方便, 但最大的弊病是疏于管理, 缺乏指导, 没有营造一种互相帮助, 互相竞争的氛围。更有甚者, 个别实习生不到岗, 实习结束时, 实习学校仍给做鉴定, 加盖公章。那么, 高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 如何保证学院与社会相结合, 学院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 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 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 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的当务之急。

2 师范生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教育实习机会, 敷衍了事, 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这是一个现阶段高等师范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探究形成的各种原因, 才能够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 从社会层面讲, 现阶段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 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逐年设置教师岗位, 致使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无从就业;加之, 相关政策规定, 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拿到相关证书, 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 自然而然教师岗位的设置就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当然, 这种不拘形式选用优秀人才到基层学校工作, 无可厚非, 笔者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使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 从而使得一些师范生认为教育实习可有可无, 思想上产生懈怠感, 进而使得他们对教育实习抱得过且过, 应付局面的态度。

其次, 从“援教顶岗”的初衷来讲, “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要求是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目的有二:其一, 顶岗支教学生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 为援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实习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3]。其二, 实习生亲身感受农牧村条件的艰苦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 体会农牧村学生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对国情、省情、州情的了解;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增强投身民族基础教育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 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开展, 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凸现。

问题一:很多偏远乡村的学校, 由于学校条件差, 教师短缺, 非常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但这些学校往往把顶岗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实习生成为“百科”式的人才, 什么课程都上。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教师缺, 加之自身问题, 都不能也不愿指导学生实习, 实习生教学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 这种提供了多种实习机会的实习并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及实习学生水平的提高。另外, 这些学校大多偏远, 生活条件很差, 学生自己每天做饭, 晚上值班守校, 由于学校规模小, 经费短缺, 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 学生周六外出, 周日返校, 这种往返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久之, 学生就会找各种理由请假, 逃避实习。

问题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各种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近几年, 甘肃省各地方政府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少, 每年省政府只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师特设岗位, 这对师范毕业生来说, 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利用实习机会, 进行复习, 借机逃避顶岗实习。

3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力度不够

实习带队教师是指在“援教顶岗”教育实习中, 由高校所派任的, 从实习生的实习动员开始到实习结束, 负责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师技能、生活、安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管理的教师;而专业指导教师是指实习学校所指派的, 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 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力度远远不够。具体情况是这样, 学院派出的带队老师, 每人至少指导两个基地 (两个民族县) 的实习工作, 而大多实习生又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最需要人的基层学校, 这些学校大多地方偏僻、交通不便, 加之实习点之间距离远, 带队教师对这些地点不熟悉, 难免照顾不周。同时, 不可忽视的一点, 有相当一部分学院派出带队教师对基础教育规律不熟悉, 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了解, 对突飞猛进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漠不关心, 导致指导效率不高。更有甚者, 个别带队老师不能到实习学校巡查、督导, 只是电话询问情况, 遥控指导。那么, 学院如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 也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关键。

二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的对策

1稳固教育实习基地, 加强实习学校建设

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一流的教学实习学校, 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应局限于满足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定的教育实习工作方案, 委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的这种全方位委托式教育实习。要在地方教育局的支持下, 主动出击, 积极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 特别是一些具备食宿、安全与教学条件中等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一方面, 学院应与这些学校积极沟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给实习学校配备一些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 进一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 利用暑假组织实习学校的教师到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 高薪聘请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为学院客座教授, 每学年定期来学院进行示范课讲授, 讲述中小学教学的最新动态, 最新教法, 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这种本着明确职责、尊重对方、积极主动、加强沟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共建共赢的合作原则, 将有利于建设一批稳固的教育实习学校。同时, 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 以互惠互利为基础, 以充足的经费和有效措施为保障,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以制度建设为护航, 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 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 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4]。

2 规范实习管理机制, 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

“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 各地县市教育局, 实习学校相互协作, 互惠互利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有效填补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性, 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系统工程, 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的职责, 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 实习学校的职责, 实习生的职责, 且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责任落实到人。

对师范院校而言, 一方面, 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派标准, 强化责任意识, 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立教育实习巡查小组, 巡查小组应时常深入实习生中, 了解实习生实习的真实情况, 及时进行反馈, 不断改进实习工作。另一方面, 巡查小组下实习点指导工作, 要做好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沟通, 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使实习学校的领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规范指导老师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去, 给予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实习帮助。

对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而言, 应该转变思想, 转变观念, 应该把原来由师范院校联系安排教育实习, 变为由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负责管理的新局面, 更应充分认识师范生在实习时, 会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带到中小学校来, 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教育实习学校领导不作为, 班主任不接纳, 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不够, 实习生锻炼机会少的尴尬局面。

3 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 做好“援教顶岗”实习的培训工作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是师范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应用于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师范生开始教师生涯的起点。因此, 要使师范生充分认识教育实习对自己的重要性, 使他们懂得, 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教育实习, 可以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所具备的教学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 得以检验, 使知识得以巩固, 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教育实习, 使师范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 以及当前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并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制定出清晰的轮廓。

同时, 在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 充分落实岗前培训工作, 提高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学的基本技术和能力, 通常指三笔字、普通话、课堂组织能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等, 学校每学期可以通过各种大赛来加强这种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 校内试讲期间, 各系应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试讲的教案、讲稿及课件进行指导评价, 教务处更应组织各专业学科教学论老师随机抽查、考核, 确保实习生实习前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王嫣, 高立中, 等.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3) :92-93.

[2]吴俊林, 杨磊.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合作的纽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9.

[3]袁建勋, 李锦煜, 等.地方民族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援教顶岗”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 2014 (1) :74.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5

随着教育逐渐改革,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民族地区小学教学氛围不浓厚、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有限,导致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为了提升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本文中对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前言:

民族地区小学教学与城市小学教学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不同,对于小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同。伴随着国家不断发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为实现统一化的小学文化教育提供平台。针对教育模式差异化小学教育,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是目前教育体制中的难题。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 民族意识 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3-02

一、我国民族音乐财富的繁衍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华夏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祖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音乐财富。拥有庞大的分支,少数民族多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生活着。世代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氛围浓厚,很多少数民族的人自打娘胎以来就熏陶着本民族音乐,从小就享受着本民族音乐文化所带来的乐趣。本民族特色的音乐伴随着他们长大,以乐器为有趣的“玩具”,踩着属于他们的独特的节奏歌曲载歌载舞,他们继承着他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浓烈的氛围下传承下去。但往往这只是小数民族聚居地区会形成的这样的本民族意识。如: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往往学习本民族音乐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而是身边的环境所带给他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小群体民族音乐文化也未能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本民族音乐意识也仍未能传播到各省市的基础音乐教育课堂上。

二、民族音乐教育意识淡薄的根源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学校教育的匮乏

基础音乐教育是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作为学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可更多的熏陶音乐文化,学习音乐知识更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随着多年来音乐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教育部对基础音乐教育也增加重视,但就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大环境来说,仍有很多方面的匮乏。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根植,学校音乐教育受到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教育环境、教学设备的限制,无法发挥音乐教育的教学功能。这些受限制的问题也希望引起各界的重视,加大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方面,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理论虽然进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创新,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国外的音乐教学研究的滞后性。所以,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多采用的是国外的教育理论。在国外的音乐教育者那么热衷于研究本土化的教学,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研究理论,也如奥尔夫教学法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养分,应为我国推行本民族特色教育教学所用。使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突出民族化、本土化教学模式。

(二)教师意识的淡薄

基础音乐教育的主导者是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素质、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程度和知识的传递范围,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也属于学校音乐教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就目前就学校音乐教育师资情况来看,师资与教学需求不成正比,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地区。学校不重视,教学力量不足,音乐教师在学校音乐兼顾面甚广,教学的理论实践意识的淡薄是不可否认的,教学实践上只能顺应学生的喜好,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与音乐课程标准不相符的教学状况常有发生,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堂质量不高。由于很多教师自身的所专长的专业知识不涉及民族音乐,以至于对于民族音乐知识也只能一概而论,更缺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无从谈起。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至今,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却对保存中国本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呈现了冷淡的状况,甚至现今的青少年有出现排斥中国民族音乐的思想。只要在学校课堂上有出现民族音乐的就会认为不合潮流的发展。

在一些曾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学校教育保护意识不强,强烈的外来音乐风对当地的音乐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致使该地方的民族风气逐渐淡薄,致使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后继无人,许多民族精髓随之而逐渐没落。如华阴老腔,他们通过流行歌手的挖掘,得以走到大屏幕前展示这特色的天籁音乐,传承人也为了招募其音乐文化的继承人走到了幕前,这是悲哀也可以说是喜悦,悲哀的是音乐的活化石要告诉世人将要消亡,喜得是得到了强大的媒体支持,电视节目的干预。从这点可以看出,只有学校重视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意识的培养,才能使更多年轻一辈的人去保护民族音乐,使一些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会走向消亡,要引起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

三、学校音乐加强本民族意识,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独特性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丢失的重要资源,要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就有赖于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这一方面。学校、音乐教师要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在教学实践上要保存着本民族意识。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就要从小抓起,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怀。

在现今的东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今天,只有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才能在世界音乐的路上走得更长久,才能使我国的音乐教育立于世界之林,使我国的音乐人才走在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之路上。寻求具有本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成为了各个国家开拓发展所要追求的,我国音乐教育上追求本民族音乐文化已经上升为一个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是国际音乐教育的大趋势,也成为我国音乐教育所渴望的。在我国这一大环境下,学校音乐教育保存本民族音乐意识是具有任重道远的责任与义务的。

三、结语

民族音乐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加强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意识能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发展。我国音乐教育要加强本民族意识就需提高学校的重视,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以及加强课堂的有效性等相关措施对所存在的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整改。要使得音乐教育体现民族意识还需要社会的监督与帮助,对教材教学的设施建设上提供一份力量,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冯羿.让传统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J].大众文艺.2011(10)

作者简介: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7

一、边境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具有双重二元结构性

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 教育非均衡发展都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 只是彼此的程度不同罢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密切相关, 因为社会是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从社会发展水平看, 广西边境地区具有双重二元结构性:一是广西边境地区与广西发达地区之间的“城乡二元结构性”;二是广西边境地区内部的“城乡二元结构性”。这种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广西边境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双重二元结构性。也就是说, 目前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双重不均衡:一是边境地区与广西发达地区相比, 存在一种区域性不平衡;二是边境县市内部存在城乡不平衡。这种双重不平衡的叠加, 使得广西边境地区的教育显得愈发落后和非均衡发展。这种过度的非均衡发展集中表征为:与内地相比, 边境地区教育存在的差距是系统性的,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 边境地区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

2.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整体滞后

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 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存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与教学需求不同步的问题, 影响“普及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

第一, 学校校舍不能满足办学需要。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尽管已经消除了全部的D级危房, 但新的C级危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由于经费的紧张, 这类房子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改造, 对教学安全造成隐患。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后, 许多学生纷纷涌入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心校和完小寄宿就读, 导致寄宿制学校频频出现教室、宿舍楼、食堂等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强等问题。

第二, 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城镇学校来看, 边境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一定的基础, 但已有的设备陈旧和不完善, 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与城镇学校相比, 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更加落后。很多农村中小学校领导、教师都反映, 所在学校没有与教学配套的教学设备。在体育设施方面, 许多农村学校连一个标准的篮球场都没有, 教学配套的硬件设施也非常简陋。在电教设备方面, 宁明县农村学校的教师反映, 学校数量不多的计算机已残破不堪, 系统老化, 近十年都没有更新, 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防城区, 农村小学也同样面临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如在民族教学点中, 有9个点没有教学仪器、5个点只有少数的教学仪器, 15个点没有体育活动场地。

3. 特色发展囿于局部, 品位和层次亟待提升

发展特色不仅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应然使命”, 也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实然选择”。[1]近年来, 广西边境地区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 通过举办寄宿制学校、民族中学、民族班, 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在特色办学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特色发展囿于局部, 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体现在经济的滞后性、边境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性、文化的同根性、语言同源性。经济的滞后性要求边境地区的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地方实际;边境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性彰显了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色所在。这些特色的民族因素都应该体现在边境教育系统之中, 如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学校教育在传承现代科学知识、普适知识的过程中, 轻视并遗忘了本土知识、地方知识的价值。[2]例如, 在2012年对广西寄宿制民族班发展的调研中, 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学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而初中以上的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几乎都疏于特色发展。少数学校开展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壮汉双语等方面课程, 但这些课程更多地是凭教师的经验进行传授, 并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等, 特色发展并不鲜明。

第二, 特色的发展还存在形式化倾向, 对文化和精神的内涵涉及不深。特色发展应该是扎根于精神和文化层面的, 而非外在的、物质的包装。边境地区一些学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的过程中, 只是关注到技术层面的东西, 仅仅是教会学生们一些外在的东西, 如仅仅是会唱民族歌、会跳民族舞, 而其内在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并没有随之得到传承。

4. 师资紧缺是办学瓶颈, 数量、质量和结构三重矛盾并存

长期以来, 教师资源短缺是造成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3]目前, 广西边境地区面临教师数量、质量、结构三重矛盾并存。第一, 从整体上看, 边境地区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尤其是边境农村学校教师极度缺乏, 聘请代课教师的学校在边境地区不是罕见之事。第二, 整体教师素质不高。从学历层次上看, 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历不合格教师逐年减少, 但与广西的平均水还存在差距。第三, 边境地区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突出表现在学科性分布不均匀和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两方面。目前, 在边境地区的中小学校中, 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体育等特殊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而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当富余, 通常是由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兼任其他学科教学, 其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5. 留守儿童比例高, 教育困难多重而特殊

广西边境地区的留守儿童比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比例高。由于边境地区农业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 外出打工成为边境地区居民获得更多额外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如此, 造成边境地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例如, 在宁明县留守儿童占了适龄学生的30%, 尤其是在靠近边境的桐棉乡中心校, 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在靖西县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样巨大, 根据靖西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 2012年全县7至12岁的适龄儿童中, 在校农村留守儿童占这一年龄段学生总人数的49.69%。二是边境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特殊, 情况复杂。边境地区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密度最大的区域, 少数民族人口占边境一线的81%, 留守儿童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因特殊的地理关系, 留守儿童家庭与境外边民的有着复杂的关系, 族亲关系盘根错节。这些特殊的关系, 使得留守儿童的情况也相当复杂。

二、边境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边境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因素, 也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

1.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越关系的非正常化影响了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过去, 国家对边境民族地区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相对重视, 相对忽视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 从而影响到这些地区教育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 边境地区人们由于长期处于战争防备状态, 对经济、教育的发展意识也相对淡薄。如此种种, 严重影响了广西边境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2. 自然环境恶劣, 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 难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广西边境地区, 丘陵山地面积占80%以上, 很多地方还是大石山区, 人均耕地少, 边民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劣。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当困难, 而这种状况因边境地区的特殊性, 不能像内地一样采取异地移民搬迁方式解决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另外, 待遇保障不全和恶劣的地理环境, 吸引不了优秀的教师进驻边境地区任教;已有的教师因为经费问题以及培训机制的不健全, 难以开展全员培训和有效的培训。再加上编制结构不合理, 师资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边境民族地区师资队伍面临数量、质量、结构等多重困境, 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

3. 国家发展的部署, 使得边境民族地区政策辐射相对滞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部署是按照从沿海到内地, 从东部到西部, 从城市到农村逐步推进的。无论是那一条路径, 地处西南边疆的中越边境地区始终处于最末端, 要在相当长时间内, 才能充分享受国家政策辐射。教育也同样如此。

4. 管理体制的束缚及管理者、教师的素质影响特色发展

第一, 现行的管理体制束缚使得学校自主发展空间受到约束。在我国集权管理的体制下, 各种政策的制定, 教育的发展决策都是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传达, 上层的管理模式的统一性与下层学校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并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多样化的需求往往因管理上的标准化而萎缩。原本作为学校个性发展的动力因过分的集权而失去, 同样也失去了学校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第二, 管理者及教师的素质跟不上特色办学的要求。从教育内部关系来看, 管理者和教师的素质是学校质量保障及特色发展的关键。在管理者方面, 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校园文化等都是学校提高质量与发展特色的着力点。而校长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实施又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配合。当前, 广西边境地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素质对开展特色办学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5. 特殊的边境地理环境, 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比例和特殊性

边境民族地区巨大的城乡经济差异形成了大批留守儿童。同时, 特殊的边境地理环境, 使得边境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特殊。

从民族团结的角度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祖国的繁荣富强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来实现。边境地区儿童是边境地区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关涉到他们成人之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时, 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 广西边境的边民既是边疆建设的参与者, 又是守卫边防的卫士。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将影响边境的稳定, 甚至国家安全。另外, 边境地区的特殊性还表现在特殊的国际交往形象上、特殊的军事意义上、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特殊的经济意义上, 等等。正是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边境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

三、关于广西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几点思考

总体来看, 广西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上的、也有微观层面上的, 既具有普遍性, 也因其特殊的环境而具有特殊性。这些问题有些是在理论上没解决好的, 还有些是在教育发展实践上没解决好的。

基于教育发展的关系思维来看, 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宏微渗透、纵横交错、动静结合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统, 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不在于某一元素, 而在于各种元素或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4]从外部因素来看, 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嵌套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 其运行发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从内部因素来看, 边境民族地区教育本身由多种内在联系的子系统构成,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鉴于此, 发展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 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政策机制, 保障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

建立完善的政策是加强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广西边境地区经济落后、环境恶劣,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也迫切地需要各种教育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例如完善边境民族地区学校师资队伍政策、学生资助政策、教育发展对口支援政策, 等等。通过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尽快缩小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教育差距,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2. 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投入体制, 为边境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经费的保障是边境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边境民族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在发展边境地区教育的当中需要一些特殊的需求。首先, 广西边境地区既是我国的南疆门, 又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特殊的建设和补贴, 如国门教育、特设岗教师的特殊补贴、少数民族学生的补贴、教师的“安居工程”等等;其次,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 广西边境地区教学点分散, 许多学校教学规模过小。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无论大小, 都需要一些固定的投入, 如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教师培训、管理人员等。而边境地区教学点分散和学校规模偏小的现实因边境的特殊性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 唯有加大投入才能解决现实困境。当前, 边境地区的特殊需求单靠地方政府解决已经力不从心, 建议改革边境地区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 由县级管理、以县财政投入为主, 转变为省级直接管理、以省财政投入为主, 从制度上保证对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经费的投入。

3. 加强内部管理, 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教师队伍持续发展及促进其整体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教育相对落后的边境民族地区,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的建立必要且重要。为了促进边境教育发展, 广西各级政府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并通过各种途径着眼于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构建。在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上, 采取对在职的教师进行提升和引进优质教师的方式。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全员培训, 不断完善边境地区校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交流制度, 大幅度持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素质。在教师结构的调整上, 着力于建立畅通的进出制度。在外部环境方面, 通过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措施, 探索建立符合边境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

4. 利用区位优势, 促进边境地区学校特色从局部向整体发展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具有边境性和民族性双重属性, 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以及与东南亚国家在社会生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独特优势, 将边境地区学校特色由局部推向整体, 实现边境地区学校整体特色化办学。政府方面, 应积极创造条件, 开展边境学校与境外学校交流, 如课程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师生互访等活动, 为形成彼此间文化互信奠定教育交流基础。学校方面, 应提高管理者及教师的素质, 为提高特色的品味和层次提供师资保障, 并以此促进教育整体优势的发挥, 达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5. 加大资助力度, 改善寄宿条件, 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既是一个理论命题, 也是一个实践命题。一方面, 城乡经济结构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形成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种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将在我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决定了留守儿童也将在长时间内存在的问题, 必须通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以解决。[5]另一方面, 留守儿童主要是以学龄儿童为主, 留守儿童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解决。在政府层面,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存在的问题, 投入精力, 专门研究, 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社会政策予以解决。如提供资金资助, 改善学校的寄宿条件, 购买图书资料,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生活老师, 为寄宿的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学校层面, 学校和教师要更多地关照留守儿童, 学校要组织教师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通过知识的学习、品行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人生安全等方面引导和教育孩子, 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并以此来弥补孩子家庭教育和爱的缺失。

摘要:我国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 尚存在系统性或整体性的差距: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特色发展囿于局部, 师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重矛盾并存, 留守儿童比例高等等。解决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 应从完善政策机制, 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投入体制, 加强内部管理, 利用区位优势促进边境地区学校特色从局部向整体发展, 改善寄宿条件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钟海青.质量与特色: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J].民族教育研究, 2011 (2) :5-9.

[2]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 (1) :10-13.

[3]司晓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发展[J].教育研究, 2009 (6) :18-21.

[4]李枭鹰.复杂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思维[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4) :23-26.

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 篇8

截至2007年底, 甘南州有各级各类学校737所, 其中小学648所, 普通中学54所 (九年制学校25所、初级中学9所、完全中学17所、高级中学3所) , 职中9所, 中专4所, 幼儿园22所 (其中民办幼儿园8所) 。在校学生137 883名, 其中小学生91 041名、中学生42 561名 (初中33 047名、高中9 514名) 、中职生1 431名、中专生2 850名。在园幼儿4 043名。学生总数中, 女生64 732名, 占46.95%;少数民族学生99 837名, 其中藏族学生73 921名, 占53.61%。

实行“双语”教学的中小学311所, 在校学生48 944名, 以藏语教学为主类学生35 230名, 以汉语教学为主类学生13 714名。寄宿制学校134所, 住校学生46 454名。

甘南州有教职工8 019名, 其中专任教师7 413名 (小学4 803名、中学2 229名、中职97名、中专284名) , 专任藏文教师1 119名。幼教职工277名, 其中专任教师244名。代课教师444名。

甘南州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48%, 其中藏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67%。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2.11%,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3.38%。甘南州合作市、临潭县、舟曲县、迭部县、夏河县实现“两基”目标, 占甘南州县市总数的62.50%, 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为73.96%。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8.20%。

2 取得的成绩与获得的经验

近几年, 甘南州民族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州委“1522253”发展战略, 立足州政府“十大目标”教育工作任务,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全力实施“52346678”教育发展战略, 取得良好成效, 促使甘南州民族教育事业进入改革、发展、建设的快车道。

(1) 突出工作重点, 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州委、州政府于2004年召开甘南州教育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甘南州“两基”工作, 出台《关于实施“两基”攻坚, 进一步推动农牧村教育发展的决定》和《甘南州“两基”攻坚实施计划 (2004~2007年) 》, 制定一系列投入政策和保障措施, 统一领导、协调部署甘南州“两基”攻坚工作。各县市全面启动“两基”攻坚工作, 并从各自实际出发, 进一步落实责任, 严格考核, 实行月报季查、全年监测、一票否决等多项措施使劝返、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甘南州“两基”攻坚工作势头良好。

(2)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甘南州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组织甘南州部分中小学校长, 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通过招考、招聘等, 教师队伍突破8 000人。同时, 开展十大类校长、教师培训活动, 培训人员达2 600余名。目前, 甘南州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53%、96.43%和64.95%。

(3) 争抓项目建设, 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甘南州教育系统以“抓项目, 促发展”为工作思路, 使教育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95所项目学校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近几年, 实施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援藏资金、邵逸夫赠款、台湾商人王永庆赠款及“欧盟援华”、世行贷款/英国政府增款、福特基金等, 累积投资达3.0亿元, 新建、改扩建学校250余所, 改扩建校舍247 700万平方米, 配备课桌凳25 056套, 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达700 000平方米。

(4) 加大监管力度,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精心组织, 靠前指挥, 周密部署, 统筹安排, 多方宣传, 认真实施。制定并出台《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牧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甘南州124 00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杂费, 为甘南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享受面达到100%, 落实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5 086.35万元。

(5) 推进职教发展, 办学规模和效益整体提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抓招生规模, 抓教学质量, 抓基地建设, 整体办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召开“甘南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 对发展职业教育做进一步安排。2007年秋季争取国家中职生助学金157.65万元, 甘南州受助中职生达2 102名。成立“甘南州特种作业人员和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培训站”“甘南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甘肃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甘南州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基地”。

(6) 调整布局加大力度,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 甘南州本着“适度集中, 相对稳定”和“注重学前, 巩固小学, 加强初中, 扩大高中”原则, 继续调整学校布局, 使小学从原来的699所减少到现在的648所, 逐步形成“高中在城市, 初中在县城和少数重点集镇”新布局。同时重点加强牧区和边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 使寄宿制教育成为实现甘南州集中规模办学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7) 教育经费方面。2007年度, 甘南州教育经费总收入3 9 056万元, 比2006年增长25.37%;总支出39 244万元, 增长25.41%。由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 甘南州生均教育经费达564.39元, “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落实情况良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8.35%, 中小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都得到相应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12%, 比2006年增加了1.80个百分点,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7.83%, 较2006年增加了3.84个百分点。

(8) 化解义务教育债务情况。2007年底, 省上安排审计事务所对甘南州“普九”债务进行审核锁定, 锁定资金1.6亿元以上。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化解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意见》[甘政办发 (2008) 18号]文件有关规定, 从2008年后半年开始, 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化解任务。

(9) 人口流动情况。2006~2007年甘南州流出人口15 795人, 2008年3月底以前流出人口7 595人, 其中流出地为州内4 182人, 省内4 987人, 省外14 221人。2006~2007年甘南州流入人口15 557人, 2008年3月底以前流入人口7 118人, 其中来源地为州内5 824人, 省内10 286人, 省外6 565人。流出人口州内主要集中在临潭、舟曲、卓尼、夏河和合作市, 省内为兰州、酒泉、临夏州, 省外为北京、内蒙古、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广东等省 (区) 。流入人口州内主要集中在合作市和玛曲县, 省内为兰州、天水、定西3市和临夏州, 省外为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青海7省。

(10) 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及使用情况。甘南州根据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 完善培养机制, 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先后制定并实施《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政策性文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实际, 实施不同方向的教育培养, 仅2007年培训各类人员达14 554人 (次) 。同时, 对重点项目、支柱产业、重点学科急需人才实行定向委培, 先后培养工业、农牧业等专门人才500多名。在人才使用方面, 创新选拔机制, 加大后续人才的选拔使用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制定不同行业各层次专家、学术带头人推荐选拔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甘南州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3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 省优专家10名, 省“331”人才124名, 省“321”创新人才68名, 省“555”人才工程人选6名。

(11) 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政策与机制。甘南州在留住和吸引人才方面, 强化保障措施, 实行目标管理, 将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目标任务, 纳入领导班子“三位一体”考核指标体系, 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同时, 通过开展优秀专家评选活动等形式, 广泛宣传全社会重才、用才先进典型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重才、用才良好氛围。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 甘南州争取有关工资福利方面的优惠政策, 希望在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和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时, 充分考虑甘南州与邻近省区民族自治州气候、地理、社会发展程度相近的实际, 建立符合甘南实际的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3 存在问题、困难及对策

近年来, 甘南州民族教育发展速度较快, 取得显著成绩, 但与全省教育相比, 同甘南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及改革需要相比, 仍有很多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请求国家和省上给予优惠政策, 重点扶持。

(1) 教育投入不适应发展需求。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目前, 甘南州尚有D级危房95 536平方米, 危房比重为18.67%。二是本级财政困难, 支持教育发展能力不足。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上级补助, 本级财政支持教育发展乏力。如今, 国家和省上已为甘南州投入资金, 实施“学校扩容排危工程”项目。

(2) 寄宿制学校办学、生活条件亟需改善。一是甘南州仍有35 000余名中小学学生借宿在校外, 生活条件极差, 严重影响其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 国家和省上已投入资金2.5亿元, 在甘南州实施二期“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新、改扩建40所寄宿制学校, 覆盖8县市和州直学校。二是甘南州未配备大灶工作人员的寄宿制学校共有46所, 无大灶、无设备的寄宿制学校共有41所, 分别占寄宿制学校总数的34.33%和30.60%;其余的寄宿制学校虽有大灶, 但规模小, 设备不齐全。因此, 甘南州实施“学校大灶新、改扩建工程”项目, 投入资金0.7亿元, 新、改扩建138所寄宿制学校大灶和食堂, 购置各类设备, 聘请大灶工作人员, 全面解决寄宿学生的吃饭问题。三是由于甘南州属典型的生活资料输入性地区, 物价偏高, 自然条件严酷, 办学成本高, 采暖期长。因此, 国家和省上已将甘南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小学400元/ (生·年) , 初中600元/ (生·年) 。

(3) 学校采暖设施简陋, 采暖设备紧缺。目前, 甘南州大多数学校采暖设施简陋, 燃料短缺, 特别是无采暖设备的学校多, 冬季甚至有2人睡通铺, 靠体温取暖等现象。学生饱受严寒之苦, 时有学生被冻伤,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给师生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困难, 学校取暖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创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公平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 改善学校采暖条件刻不容缓。而州县本级财政自给率低, 改善学校采暖条件的任务极其艰巨。国家和省上在甘南州实施“学校温暖工程”建设项目, 解决采暖经费2.2亿元。

(4) 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教育发展。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双语”教学和寄宿制办学模式需要大量教师, 省颁编制小, 教师补充难, 尚缺近3 000名附加编制教师。二是教师水平不高。教师学历质量不高, 特别是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教师占本科教师的比例不到20.00%, 应届毕业本科学历教师补充难。三是培训任务重, 培训经费严重不足。需对数千名教师实施全员培训, 培训经费高达几百万, 培训任务重、经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 国家和省上根据甘南州教师队伍现状, 增加教师编制, 在省属重点院校定向录取甘南州少数民族考生和长居汉族考生, 在省内院校创办“双语”类民族预科班, 并设立教育干部培训基地 (班) , 培养高素质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

(5) 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甘南州职业教育与省内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差距仍呈拉大趋势, 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校舍破旧, 教学手段落后, 实训基地和设施严重短缺。因此, 国家和省上实施“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工程”项目, 投入资金0.9亿元, 新建、改扩建8个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包括教学用房、宿舍、食堂、多功能厅、浴室、外请教师公寓和其他辅助用房) , 并购置必要的教学设备。

(6) 给予甘南州“内地西藏班”式的特殊优惠政策。国家在甘南创办“甘南高中民族班”, 每年招收甘南州藏族初中毕业生200名, 每个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以加快甘南州高素质人才培养步伐。

(7) 教育信息化十分落后。甘南州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 设备短缺, 中学人机比为18∶1, 小学仅为64∶1。大部分农牧村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无计算机教室, 无法开设计算机课, 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家和省上加大对甘南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扶持力度, 予以政策倾斜。新建县城中小学、乡中心学校60个计算机教室, 完成甘南州教育网络中心资源库建设和资源中心与合作市城区学校、7县的连通工作。

(8) 学校受灾严重。“5.12”汶川特大地震, 甘南州420所学校受损, 倒塌校舍面积92 286平方米, 危房面积202 478平方米, 损坏课桌凳476套, 损坏教学仪器设备1 052件 (套) , 损坏学校大门52座, 损坏围墙40 112米, 损坏护堤4 380立方米, 损坏供电设施63处, 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8 475万元。目前, 国家和省上已给甘南州下拨学校恢复、重建资金。蒉

学生党员民族精神教育问题探析 篇9

一、学生党员民族精神教育的深远意义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沉积与勃发, 其内涵深远而丰厚, 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是思想精神传播的重镇之地, 是学生党员接收党的理论知识的有效平台, 对学生党员的认知与思行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 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民族精神教育, 确保党员们的思想纯度与政治修为, 打造共产党人的坚固精神堡垒,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献上扛鼎之力。

在信仰多元的社会主义大潮中,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的标榜, 应当具备清醒的自我认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与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现今社会中, 文化思潮驳杂繁多, 大学生的思想容易被各种有害思想侵蚀, 这也将从根本上动摇祖国发展建设的后续力量。因此, 在对党员的培养教育中, 要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党人信仰, 强化学生党员的民族精神, 培养党员们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

在繁复多元的文化思想浪潮中, 党员们的宗旨信仰与精神纯度成为考量我党后备力量坚固与否的衡量标准, 这也就要求学生党员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持理性的思维, 保持高洁的党员信仰,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发挥坚毅而奋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教育, 意在加固学生党员的精神信仰, 增强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的精神力量; 积极发挥党员的先进作风, 树立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 引导学生全体共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二、全面展开学生党员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各门课程之中, 以期在全方位育人环境中达到对民族精神的切实教育。在北京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上, 习近平强调指出,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坚持的精神作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此号召下, 高校应当全面宣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形成学生党员带动普通同学的联动机制, 构建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整体局面, 营造党群一家的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要在学生党员中摒除“四风”, 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树立典型先锋模范, 让学生党员们率先垂范, 身先士卒, 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指导性与服务性作用。让同学们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引领下, 形成党群一条心的整体局面, 促进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的相互融合, 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传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促使学生争做优秀共产党人。

三、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我们党始终如一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忠诚实践, 诠释着党的先进性, 这也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 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增强党员的理论素养, 提高党员的觉悟水平, 塑造党员的先进形象, 将学生党员的光和热散发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 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同学, 将先进、自觉、主动、乐观的思想精神传播整个校园。

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 深入了解党性, 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明确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 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与角色意识, 不断扩充理论知识, 了解世界局势形势变化, 不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二是,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正确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三是, 加强爱国教育, 接受精神洗礼。感化并催生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 完成自身的任务和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正是给当代青年打了一剂强心针, 让有为青年具有更清晰的方向, 更坚毅的斗志, 更顽强的精神, 更理性的眼光。民族精神教育会增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意识、使命意识, 坚定其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党人精神, 让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我们党未来发展的后备军团,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利华:《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 湘潭大学学报, 2004 (02) .

[2]周育国、曲建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的神圣职责》[J].中国高教研究.2004 (04) .

再论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问题 篇10

民族教育体系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在与国家教育体系保持接轨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但是,当前就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结构而言,存在着两方面问题。首先,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之间衔接不畅,造成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升入民族高等院校的机会减少。其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对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加剧了民族地区教育的滞后。

2 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2. 1 教育理念转变问题

首先,民族地区自身要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把兴办民族教育作为一种时尚的口号,而是要真真正正把党的民族教育政策落到实处。其次,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陈旧,对各类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足,更多的时候只热衷于教育硬件设施方面的要求,而对于获取新的信息和先进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在面对新的观念、信息和技术时显得迟缓或无动于衷,这是造成资源浪费的最大因素。

2. 2 课程设置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对教育模式的选择必然是迥异的。长期以来,我国民族教育所运用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大纲等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设立的课程标准。其标准的制定,基本上是以汉文化为基础的,而我国在选择民族地区课程模式时,照搬这一统一模式加以适当修订,似乎成了必然选择。

2. 3 职业教育问题

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势必造成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而多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又十分薄弱并流于形式,致使很多初、高中毕业生一旦失去了进去高校学习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文化知识的机会。所以,如何切实发展适合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这一部分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造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是当务之急。

2. 4 双语教育问题

对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多年来我们一直偏重于对其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以及体系、模式等方面形式上的研究,而很少去深层次挖掘每个民族母语所承载着的文化。高校对少数民族师资在培养过程中很少进行母语文化的传承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师资对母语文化似懂非懂,造成了双语教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脱轨,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师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完全满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需要。

2. 5 学校教育与宗教寺院教育问题

在历史上,宗教寺院教育作为民族地区主体教育方式,曾经对各个民族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宗教寺院教育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响仍旧比较严重。在这些宗教氛围比较浓郁的民族地区,如何切合实际地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3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3. 1 更新教育观念获取全新信息

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和应用时代信息,才能真正使民族地区的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地区主要领导必须把民族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以对待。教育的振兴才是民族振兴的唯一途径,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民族教育才能兴旺发达。二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要有超前的教育意识。民族教育的发展一不能等,二不能靠,三不能要。只有确实具备了超前发展教育的意识,才会有超前发展教育策略的出现。三是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新信息的理解和掌握应用。

3. 2 重新调整制定民族教育结构和规划

一是要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结构失调的问题,必须切合实际正确解决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倾斜不是喊口号,而是动真格。大专院校应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避免“一刀切”的降分录取方式,而是通过扩大民族地区招生数量和设置相应的民族教育类专业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扩大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民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通路建设,切实做到使民族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办好民族高中,充分满足优秀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升学要求。三是要加强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民族院校和名牌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关系,获取先进信息与经验,从而使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在保证能够获取先进信息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色办好民族教育事业。

3. 3 编写适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教材

一是在国家统一课程模式的范围内,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和各民族文化特点,增加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内容。避免以往民族教育中以主体民族的视角和观点概括全面的误区,广泛的推进多元文化,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既而达到文化间的融汇与贯通。二是各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民族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确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以多元文化的内容和民族文化的筛选作为主要材料,编写适合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材。三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学校,可在国家课程计划和民族统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学科课程设置,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学校特点和当地民族人文精神的课程,发展具有地域特点的民族教育课程设置新模式。

3. 4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

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做好两个注意。一是要注意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时效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降低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贴切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容,保证民族地区考生在基础教育学习中对职业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注意建立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保证社会上广大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

3. 5 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先进的教育手段相结合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新媒体应用等,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避免因为地域和环境的影响而滞后的弊端,使现代高科技与落后民族地区教育接轨,成体系的跳跃式发展,是新形势下发展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只有全面改革民族地区教育手段,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利用网络新媒体,才能最有效地缩短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因为历史和地域的原因造成的文化和教育的差异。

3. 6 必须大幅度增加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国家要出台对民族教育更加有利的政策来发展民族教育,民族地区必须把民族教育摆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大幅度增加民族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创造优良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增加民族地区教育的吸引力,才能使优秀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建设中来。

3. 7 认真开展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验

一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地区,必须注重母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和实验必须切合实际,认真挖掘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既而制定出适合民族认知观念的,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稳固科学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二是要注重未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地区本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理交流、接轨和融合。既注重本土师资的培养,又要政策性鼓励内地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以改变当地陈旧观念,加强文化的交流、接轨和融合。

3. 8 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和宗教寺院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寺院教育对少数民族文明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宗教寺院教育的长期存在是客观的必然。在宗教氛围浓郁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就是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大组成部分,其中蕴含和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加以传承和发扬。同时,也要注意到宗教寺院教育的局限性。在以现代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体制下,利用宗教界上层人士,响应政府号召,宣传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兴办地方现代民族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在确保现代学校教育独立性和普及性的同时,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探索现代学校教育和宗教寺院教育的结合点,使二者互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民族教育的大力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探索,2011(2).

上一篇:内部出版下一篇:多目标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