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工作方案

2022-07-05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加快推进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加快推进工作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机制体制创新工作的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

经营机制体制创新的工作方案

中共海安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市场开拓四大能力建设为着力点,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三大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我县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目标任务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创建农地股份合作社,开展适度规模经营。2011年,完成新增土地流转3万亩,新建农地股份合作社20家,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万亩。符合条件(人均集体经营性净资产在2000元以上,集体净收益在20万元以上)的村(或组)全部完成改革。实施万倾良田建设工程所涉及的村全面实施社区股份合作。到2015年,全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村村建有农地服从合作社,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5万亩。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家,入社成员超15万人,带动农户超20万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50%以上的合作社达到市级“五好”标准,10%以上的合作社达

1到省级示范社标准,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5家。80%的村集体净收益达到或超过20万元,50%的村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三、工作重心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布局,重点抓好全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创新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注重合作社产品营销和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与高校、超市、物流或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建立销售网络,向外开拓市场。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农业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和优势的合理配置和整合、重组,促进合作社向联合经营和集团型方向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外销平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

2.鼓励发展农地股份合作。鼓励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可以实行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可以由村民小组内的部分农户组建,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可以村为单位组建,也可以由邻组或邻村的农户自愿组建。完善集中居住区土地流转制度。积极争取挂钩周转用地指标,确保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占用农用地与村庄整理新增农用地挂钩平衡。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土地流转。认真制定万顷良田项目区土地流转方案,引导农民有序流转承

包土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连片规模经营,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尽快吸引高效益、高科技、高产出的农业项目落户,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3.稳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培育一批有较多的集体经营性资产和较高、较稳定经营性收入的村或组,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打好经济基础。加强宣传政策,打消村组干部的改革顾虑,层层统一改革思想,为社区股份合作社的组建打好思想基础。积极引导村组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发证工作,明晰产权关系,为社区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做好准备。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同时要鼓励和帮助社区股份合作社创新经营方式,确保资金、资产的安全与保值增值,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4.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专业合作+农户”、“土地合作+专业合作”等发展模式,鼓励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开展对接合作,引导同类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成立合作联社,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培育种养大户,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农机、农资、营销等专业化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高标准、“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5.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

本经营制度,保持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坚决落实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大力积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稳妥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以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两置换”工作,有效有序集聚资源。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探索包含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新内容的安置途径。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挂钩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体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结合片区经济、产业特色,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实践,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要加强对“三大合作”的正确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推动“三大合作”,发展片区经济的内在动力。县工商、财政、发改、国土、质监、商务、科技、环保、水利、电力、交通等相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共同促进“三大合作”健康发展。

2.加强业务指导。转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思想,树立扶持“三大合作”就是扶持农民促进增收的思想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农民的技能培训,扩大就业空间,促进

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流转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县镇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指导、服务、管理。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和仲裁工作,各镇要调整充实力量,切实做好对农民和各规模经营主体的服务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采取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强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加大扶持力度。金融机构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推进农村贷款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对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优先支持和扶持。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交通设施、农业科技产品研发、高效规模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等,应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紧密结合,优先立项、优先投入、优先扶持、优先奖励。

5.加强督查考核。各镇政府是“三大合作”创建,引导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单位。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全力以赴,靠前指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一线,搞好服务和指导,组织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县、镇政府要加

强对“三大合作”创建,引导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督查考核,定期通报情况,对不能完成任务的,要查明原因,问责到人。

2011年7月12日

第二篇:县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

宜章县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

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食品药品城乡监管一体化建设,提高食品药品质量,保障城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县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场会议来神和县政府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建立监管模式合理、监管资源统

一、监管对象平等、监管标准一致的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全县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为主导,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人口计生、发改、经信、公安、财政、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广播电影电视、邮政、宣传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层层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二)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监管网络。建立乡、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关于机构限额和人员编制问题控制 1

和要求统筹安排,每个乡镇(街道)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构,确定2-3名食品药品协管员,食品药品协管员按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证,经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委托授权,依法行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检查权,负责在辖区内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受理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举报投诉。每个行政村(社区)确定并培训1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加强以实时电子监

控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监督执法系统、综合办公和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及数据库系统为主的食品药品监管“五大系统”建设。加强县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增加检验检测硬件设施设备,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技术,确保完成相关食品药品法定检验任务,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建设,尽早开展食品药品检验工作。

(四)构建诚信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严控质量风险。建

立乡镇、村二级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警示制度,引导群众理性看待药品广告,正确购买和使用广告药品和医疗器械。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

全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对食品药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划分,实施分类管理。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6月1日—6月30日)。制定下发全县推

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各乡镇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全面安排部署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工作。确定开展全国餐饮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国家药品

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指导协调,负责组织实施。县乡镇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会议,研究制定并下发加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全面推进阶段(7月1日—12月20日)。各乡镇(街道)

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会议,设立乡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明确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责,配置工作设备,制定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建立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工作台帐。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21日—21月31日)。县政府组织

相关部门对各乡镇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宜章县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

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

长,县政府办、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人口计生、发改、经信、公安、财政、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广播电影电视、邮政、宣传、机构编制、法制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由县食品药品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认真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加强部门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发改、财政等部门及县药品安全委员会其他各成员单位要相互配合,切实履职,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切实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经费,各级财政要将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县本级2011年暂安排万元,2012年视情况追加。乡镇两级要切实加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构建设,确保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站必要的办公设施,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开展相关工作。

(三)严格责任追究。县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调度,建立督查报告机制,及时开展督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度。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落实不力或发生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

第三篇:加快推进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镇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大巡防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和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整合资源、注重应用、发挥效能的要求加快推进大巡防体系、加大防控体系建设 。

二、工作目标

年内在全镇建成大巡防体系,实现对全镇社会治安的动态化防控,努力现实全镇发案率逐步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保证全年综治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底前各村、各单位按照镇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结合本村本单位制定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协调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7至10月份,认真落实大巡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等防控措施,确保大巡防体系建设全面形成。

(三)检查验收阶段。11月份,各村、各单位对大巡防体系建

设工作进行自评自查,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镇综治办结合年终考核进行检查验收。

四、工作任务

(一)做好人防建设工作。一是各村在加强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从区域治安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群防群治队伍规模、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组织与群众自防互防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要完善常年专业巡逻队伍的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户户联防”、“邻里守望”等行之有效的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各村要着力协助镇综治办、司法所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对刑释解教人员,要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臵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社会闲散青少年,要千方百计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法轮功”人员等高危人群,要针对性地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治疗、教育、管理,绝不能漏管失控。

(二)加强物防设施建设工作。各村认真摸排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和留守人群,宣传自我防控意识,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房屋及门窗防盗建设。驻镇各单位要实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管理,对于没有围墙的及时修建围墙,围墙有破损的及时加固修复,为加强打巡防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物防条件。

(三)落实技防设施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金昌市社会管理技术防范建设规划(2012年-2013年)》、《关于深入开展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镇机关、市场、重要路段和

- 2

中共新城子镇委员会

新城子镇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8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推进方案

山东星瀚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聊政办字〔2016〕36号)和县安委会办公室《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指导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企业内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

(一)全面动员部署

8月5日,在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宣读公司风险管控和隐患

治理两大体系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充分发挥车间电子屏、宣传栏等作用,利用OA等新技术手段,开展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加强两个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确保工作进度。

(二)两个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1)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①、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及相关制度、标准规范。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风险识别方法、识别记录、识别步骤;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风险分级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要求以及各类运行记录等。

、排查风险点。根据本企业特点,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企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的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点所在区域或部位、风险点名称、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控制措施、状态描述、控制措臵缺陷等基本信息。

、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中明确的风险评价方法,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企业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和技术支持。、

④、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风险点进行分级,在确定风险类别的前提下,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建风险分为

1、

2、

3、4级。

⑤、明确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

⑥、风险公告警示。在各有关岗位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

(2)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及相关制度、标准规范。根据企业实际,确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组织领导、隐患排查方法、排查步骤、隐患分类标准、排查结果的处臵程序、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及奖惩办法等。

、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档案资料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范、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小组、隐患排查治理奖惩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包括厂、车间、班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隐患排查治理公示、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隐患分类汇总表等。

(3)企业有关信息的录入和更新

企业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基础资料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并根据有关变动情况适时更新,确保数据真实有效。企

企业将排查出来的隐患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及时予以整改,切实履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待两个体系系统建设完成后,企业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全部录入到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系统中,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或者视频监控。

(三)强化培训

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组织的原则,面向各部门生产一线员工、基层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专题培训。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内容的培训。

(四)全面督促推进

通过示范带动、加强检查督导等方式,认真组织本企业各部门进行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各部门要按照标准规范,积极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工作。要以监管执法推动工作落实,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监管执法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进度,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企业编制《风险等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并作为指导性文件资料(7月底前完成);

2、企业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纳入信息平台进行测试运行(9月底前完成);

3、组织企业人员和安监人员业务培训(10月底前完成)。 附件1:

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新 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黄兴燕 安环部部长

王振洋 生产部部长

任延民 生产部部长 成 员:邢同景 仓储部主管

王秀平 质量部主管 张立刚 能源中心主任 曹凤斌 彩涂车间主任

贾春庆 轧机车间主任

刘延民 设备部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黄兴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方案

为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类人才资源,打造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良好局面,根据《中共AA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临发〔2016〕32号)《中共AA市委AA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A发〔2018〕12号)和《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若干措施的通知》(B人社发〔2018〕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全球引才与推动本土人才国际化并重,创新开放包容的人才国际化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大美新”AA建设、实现“走在前列”目标,提供更加广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主要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支持的高层次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培育数量实现大幅提升,AA市国际化人才引育机制更加完善,国际人才往来交流更加深入,国际化的人才服务和居住环境更加便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建立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机制

1.加大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力度。立足“8+8”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发展需要,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面向海内外引进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最高给予1 亿元的综合资助。积极申报“外专双百计划”引才工程和“省级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一带一路”等引智专项,引进国际知名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团队,对来AA工作的高层次外国专家给予工薪、旅费等方面资助。引进的外籍科学家可领衔实施市科技项目、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享受市内科研活动相同的政策支持。

2.优化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将我市用人单位在海外离岸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全职聘用的高层次人才视同在AA工作,允许其单独申报市级重点人才工程。事业单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可采取专家评议、组织考察的方式,办理聘用手续,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可突破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使用特设岗位予以聘用。加大市外、海外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引进的退休“两院”院士和外籍发达国家院士,符合条件的可纳入聘任院士管理,并给予相应待遇。省外引进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才,按程序报省后,直接认定聘用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探索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和大数据机构合作,绘制“AA高端人才全球分布和流动趋势图”,动态了解和掌握高端人才分布流动情况,定期发布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状况,实现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化。

3.拓宽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渠道。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了解掌握AA籍或曾在AA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标志性人才,通过定期联系走访,吸引在外人才回AA创新创业。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驻外使馆等联系,发挥我市留学人员协会、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群团组织优势,密切与海内外人才的联系。积极拓展海外引才工作网络,大力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创业园区引进海外知名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遴选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留学人员创业创新项目,对获选“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的留创项目,在省里给予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再给予2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4.发挥市场机制精准高效引才。充分利用“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高人才项目对接精准度,建立海内外人才常态化引介平台。通过“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省级引才工作品牌效应,积极赴海内外知名高校对接高精尖缺人才。打造我市“AA——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引才活动。各县区、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充分利用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发挥主体作用,放大活动成效。

5.深化国际化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鼓励设立AA市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根据引才荐才情况,对评估为优秀和合格的工作站,按规定给予工作经费支持。规划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认定为国家级和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分别给予 200 万元、100 万元、50 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产业园引进国内外知名猎头机构、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外国专家组织、技术转移中心。鼓励企事业单位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延伸海外人才工作阵地,就地吸引使用外国籍人才。

(二)加快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6.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素。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出国培训工程”,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对涉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将人才国际化有关内容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意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导支持县区和企事业单位在国内外设立引才机构、中介组织,定期组织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论坛,吸引更多发达国家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来AA授课。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导师及团队开展英文授课的积极性,培育双语和全英文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教学案例库。鼓励人才参加各类国际技能竞赛,在国家级、世界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最高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

7.创新国际化人才培训模式。根据省里部署,从我市齐鲁首席技师、我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我省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中选拔一批人才,分期分批分项目参加省里组织的技能研修学习。学习借鉴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标准和理念,深入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高技能人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我市企业人才出国(境)培训力度,探索实施民营企业人员出国(境)培训项目。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建立党政人才培训基地或联合开展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党政人才的国际化素质。

8.推动国际化人才加强交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深入合作,采取委托培养、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在校学生出国研修,重点资助有突出创新成果、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参加口头报告或墙报交流的博士研究生。每年资助部分高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派到国(境)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院所、企业等研修培训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围绕“8+8”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举办外国专家讲座、国际论坛或学术会议,同时组织人才、技术、产品交流或展示活动,全面提升我市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国际化水平。每年遴选10名左右外语好、业务强的优秀中青年党政人才,到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进行交流培训或合作研究。

9.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世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对接,开展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国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积极争创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搭建高技能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扩大研究生教育开放度,鼓励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学术论坛等,搭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引导我市企业建立海外培训基地,对为我市人才国际化培训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地,命名为“AA市新旧动能转换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

(三)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10.畅通国际化人才评价认证“绿色通道”。根据省里建立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在基础研究领域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将国际标准和水平作为衡量高层次人才成果的重要依据。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坚持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把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受本人国内任职和年限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可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其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作为参评依据。推进职业资格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单边认证制度。按照省部署,推动与港澳台地区、部分发达国家实现职业资格互认,简化资格认证手续。鼓励港澳台人才考取国内职业资格证书。

11.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激励机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及其工作团队,经批准可实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参考市场价位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科研成果转化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实行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的,其薪酬总额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单列,相应增加单位当年绩效工资总量;科研项目临时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项目工资,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引进培育的国际化人才,符合相关条件的,参照市“人才新政22条”以及配套操作细则,享受住房保障、编制管理、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有关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对全职引进的全日制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发放安家和生活补贴。

12.创新完善税收激励方式。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所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补助、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按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对在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进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以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可按规定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提供优质国际化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13.推进外籍人才来AA工作便利化。对“高精尖缺”外国高层次人才来AA工作放宽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条件。放宽工作经历条件,允许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外国留学生或外籍毕业生申请办理2年以内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对持其他签证入境的高层次人才,在AA工作可直接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外籍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同时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对已获永久居留资格或持有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办理相应期限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

14.营造国际化人才服务环境。优化海外人才就医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国际化医院,指定一家三甲医院设立国际门诊,为外国人才提供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根据省制定出台的《我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在外籍人才集聚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建设示范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便利。

四、组织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税务局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落实。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支持措施落到实处。

上一篇: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下一篇:加快施工进度的函